跳转到内容

檀香山兴中会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檀香山興中會
作者:馮自由
本作品收錄於《革命逸史

檀香山為興中會發源地。總理於癸巳年在廣州廣雅書局抗風軒嘗與尤列、陸皓東、鄭士良等有此建議,惟無具體組織。甲午秋,因至天津上書直督李鴻章條陳改革,為李所拒,遂重遊檀島,向舊日親友求助。總理少在檀島基督教學校肄業,同學及故舊至眾。其兄孫眉(號德彰)為夏威夷茂宜島大畜牧家,富甲全島,有牛千數百頭,土人鹹以“茂宜王”稱之。其時華僑風氣尚未開通,聞總理有作亂謀反言論,鹹謂足以破家滅族,雖親戚故舊亦多奔避不遑。總理居檀數月,苦心孤詣,僅得同志數十人;初假卑涉銀行經理何寬宅開會,參加者有何寬、李昌、鄧蔭南、鄧金、黃亮、鐘木賢、劉祥、劉壽、黃華恢、曹彩、李祿、劉卓等十余人,即由總理提議定名日興中會。眾舉總理為會長,李昌、何寬、黃華恢等分任幹事。總理提議發行革命債券,規定成功日加倍償還,前後約得香港銀數萬元。是年冬,總理歸國,將有事於廣州。檀島同志隨行者有鄧蔭南、陳南、宋居仁等數人。己亥冬,梁啟超奉康有為命赴檀島開辦保皇會。時總理與梁方謀聯合改組新黨,友誼至篤。梁矢言此行決不違反初衷,必於改組新黨事大有裨益,特求總理作函介紹其兄德彰及興中會同志。總理坦然不疑,競從所請。梁於是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抵檀,持總理介紹書謁李昌、何寬、黃亮、鄧金、卓海、鐘木賢諸人,頗受歡迎。梁是時有書致總理雲:“逸仙仁兄足下:弟於十二月三十一日抵檀,今已十日。此間同志大約皆已會見。李昌兄誠深沈可以共大事者。黃亮、卓海、何寬、李祿、鄧金,皆熱心人也。同人相見,皆問兄起居,備致殷勤,弟與李昌略述兄近日所布置各事,甚為欣慰。令兄在他埠,因此埠有疫癥,彼此不許通往來,故至今尚未得見,然已彼此通信問候矣。弟此來不無從權辦理之事,但兄須諒弟所處之境遇,望勿怪之。要之,我輩既已訂交,他日共天下事,必無分歧之理。弟日夜無時不焦念此事,兄但假以時日,弟必有調停之善法也。匆匆白數語,余容續布。此請大安。一月十一日”雲雲。(原書現由余保存)梁覆赴茂宜島訪孫德彰及總理母舅楊文炳。德彰招待優渥,且令其子昌執弟子禮。梁至檀數月,即提議組織保皇會,因對興中會員不易措辭,乃諉稱名為保皇,實則革命。李昌等以彼為總理介紹,不知其詐,竟為所愚。於是興中會員多變為保皇會員,大勢為之一變。先是檀埠疫癘盛行,美國官吏縱火大焚疫區,以杜傳染,華人財產損失不貲,因而仇恨外人之觀念日熾。梁知人心可用,乃昌言惟保救光緒覆辟,始能拒禦外侮,僑商信之,捐助勤王軍餉者大不乏人。梁居檀半載有余,募得款項華銀十余萬元,另招上海廣智書局股銀五萬元,至七月十八日始啟程返日本。總理初聞梁專心組織保皇會,嘗馳書責其失信背約,梁竟無辭以答。及孫眉使其子昌隨梁至日留學,總理惟有深悔無知人之明耳。甲辰(一九〇四年)春,總理自日本渡檀。時興中會員多已變節,存者寥寥可數。保皇會有機關新聞曰《新中國報》,主筆政者為前澳門《知新報》記者陳繼儼,攻擊革命,不遺余力。同時該埠有一舊式報館曰《檀山新報》,又號《隆記報》,為總理戚屬程蔚南所主辦。總理感於勢孤寡助,乃自撰論文,與陳繼儼大開筆戰,嘗為《駁保皇報》一文以警告保皇會員,並助程將《隆記報》重新改組,特函托余介紹《中國報》記者陳詩仲至檀擔任筆政。適陳詩仲已就新加坡《圖南日報》之聘,乃改延張澤黎(號孺伯)任之。總理以將赴美國,慮為保皇會作梗,妨礙入境,知美洲洪門致公堂勢盛,遂在檀加入洪門,藉為進行革命之助。檀埠致公堂職員,時列名保皇會籍者頗眾,竟有提議阻止總理之加入者。洪門老叔父鐘水養斥之曰:“洪門宗旨在幹反清覆明。總理未入洪門,已實行洪門宗旨多年。此等人應招納之不暇,何可拒之門外,致貽違反宗旨之誚乎?”反對者不能對,總理遂獲入闈(洪門稱加盟曰入闈),由主盟員封為洪棍(洪門稱首領曰洪棍)。其後總理自檀渡美,保皇會竟勾結關員阻其登陸,羈留木屋者數日,賴舊金山致公堂設法營救,始獲入境,則洪門會員患難相扶之力也。總理此次到檀,覆印制一種美金十元之軍需債券,載明“此券實收美金十元,俟革命軍成功之日,見券即還本息百元。西廿紀〇四年一月二十八日發”字樣。因興中會地盤已為保皇會蠶食過半,購者寥寥,全數僅得二千余元,以視梁啟超所籌之數,相去真不可以道里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