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28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二百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八十三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二百八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二百八十三卷目錄

 枸杞部彙考

  枸杞圖

  易經姤卦

  詩經小雅四牡 杕杜 四月 北山

  爾雅釋木

  毛詩陸疏廣要集于苞杞

  郭橐駝種樹書種枸杞

  林洪山家清供山家三脫

  徐光啟農政全書枸杞

  本草綱目枸杞地骨皮

  高濂遵生八牋三妙湯 枸杞粥 杞葉粥 枸杞子粥 枸杞茶 金水煎

   枸杞煎方 保鎮丹田二精丸方

  高濂草花譜枸杞子

  王象晉群芳譜枸杞

 枸杞部藝文一

  杞菊賦         唐陸龜蒙

  後杞菊賦         宋蘇軾

  後杞菊賦          張耒

  後杞菊賦          張栻

  枸杞賦          史子玉

 枸杞部藝文二

  楚州開元寺北院枸杞臨井繁茂可觀群賢賦

  詩因以繼和       唐劉禹錫

  井上枸杞架         孟郊

  和郭使君題枸杞      白居易

  舟中行自采枸杞子    宋梅堯臣

  小圃枸杞          蘇軾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

                前人

  顯聖寺庭枸杞       黃庭堅

  題張似道寒綠軒      楊萬里

  嘗枸杞           前人

  謝顧良弼甘州枸杞     明吳寬

  庭前枸杞紅熟        徐篤

 枸杞部選句

 枸杞部紀事

 枸杞部外編

 隈枝部彙考

  宋祁益部方物記隈枝

 隈枝部藝文

  隈枝贊          宋宋祁

草木典第二百八十三卷

枸杞部彙考[编辑]

《釋名》
[编辑]

杞。易經     枸檵。爾雅 枸棘。衍義    苦杞。詩疏

《甜菜》:圖經    天精。抱朴子

地骨。本經    地節。本經

地仙:日華    卻老。別錄

羊乳。別錄    枸杞。綱目

地骨皮。綱目   仙人杖:綱目

《西王母杖》。綱目

枸杞圖

枸杞圖

《易經》
[编辑]

姤卦[编辑]

九五,「以杞包瓜。」

杞之為物,生於肥地者也。《薛虞記》云:「杞,杞柳也。」案王氏云:「生於肥地」,蓋以杞為今之枸杞也。本義杞,高大堅實之木也。大全《程子》曰:「杞生於最高處,瓜美物,生低處,以杞包瓜,則至尊逮下之意也。」

《詩經》
[编辑]

===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載飛載止」,集于苞杞。

朱註杞,枸檵也。大全華谷嚴氏曰:「《本草》云:『名仙人杖』」、「『西王母杖』。根名『地骨』,莖榦三、五尺,作叢。《詩》中有『三杞將仲子』。樹杞,柳屬也。『南山有杞』」,「湛露。」「杞棘」,山木也。此《詩苞杞》:「四月」「杞桋」「北山」言采其杞,枸杞也。

杕杜[编辑]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杞,非常菜也,而升北山采之,託有事以望君子。

四月[编辑]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杞,枸檵也。大全《本草》曰:「枸杞,一名地骨。春夏采葉,秋采莖實,冬采根,皆可食。」

北山[编辑]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

《登山而采杞》,非可食之物,喻己行役不得其事。

《爾雅》
[编辑]

釋木[编辑]

杞,枸檵。

今枸杞也。杞一名枸檵。郭云:今枸杞也。」《詩小雅·四牡》云:「集于苞杞。

《毛詩陸疏廣要》
[编辑]

小雅

集于苞杞[编辑]

杞其樹如樗,一名「苦杞」 ,一名「地骨。」 春生作羹茹微苦。其莖似莓子,秋熟正赤。莖、葉及子服之,輕身益氣。

《爾雅》:「杞,枸檵。」 郭、鄭注俱云:「枸杞也。」 《本草》云:「枸杞,味苦,寒。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枸忌,一名地輔,一名羊乳,一名卻老,一名仙人杖,一名西王母杖。生常山平澤,及諸丘陵阪岸。冬采根,春夏采葉,秋采莖實。」 《抱朴子》云:「家菜,一名托盧,或名天精,或名卻老,或名地骨。」 日華子云:「地仙苗即枸杞。」 《圖經》云:「春生苗,葉如石榴葉,而軟薄堪食,俗呼為甜菜。其莖榦高三五尺,作叢,六七月生小紅紫花,隨結紅實,形微長如棗核。其根名地骨,與枸棘相類。其實形長而枝無刺者,真枸杞也;圓而有刺者,枸棘也。世傳蓬萊縣南丘村多枸杞,高者一、二丈,其根盤結甚固,其鄉人多壽考,亦飲食其水土之品」 使然耳。潤州開元寺大井傍生枸杞,亦歲久,土人目為枸杞井,云「飲其水甚益人。」 又按枸杞一名仙人杖。而陳藏器《拾遺》別有兩種仙人杖,一種是枯死竹竿之色黑者,一種是菜類,并此為三物而同一名也。陳子昂《觀玉篇》云:「余從補闕喬公北征,次於張掖河洲,惟仙人杖往往叢生。戍人有薦嘉蔬者,此物存焉。因為喬公言其功。時王仲烈亦同旅,喜而食之。旬有五日,有人自謂知藥者,謂喬公曰:『此白棘也』。仲烈遂疑曰:『吾亦怪其味甘』。」 喬公信是言,乃譏予,予因作《觀玉篇》。按此仙人杖作菜茹者,葉如苦苣,白棘木類,何因相似而致疑?或曰白棘當是枸棘,然《本經》枸棘又無白棘之別名,況枸棘又非甘物,乃知草木之類多而難識,使人惑于疑似之言,以真為偽,宜子昂論著之詳也。《廣雅》云:「地筋,枸杞。」 《衍義》云:「凡杞未有無刺者,雖大至有成架,然亦有刺,但小則多刺,大則少刺。如酸棗及棘,其實一也。後人分別枸棘,強生名耳。」 按:嚴華谷《詩緝》云:「南山有杞之杞,是山木。」 與此篇杞是二種,確甚。朱文公註南山之杞云「樹如樗」 ,極肖其形。若陸氏《疏》此杞亦云樹如樗,幾相溷矣。考《本草》枸杞固入木部,但見有成架,未見有成林者。惟沈存中云:「陝西極邊枸杞最大,高丈餘,可作柱。」 亦豈與山樗並蔽芾耶?

《郭橐駝種樹書》
[编辑]

種枸杞[编辑]

種枸杞法:秋冬間收子,于水盆中挼取曝乾。春耕熟 地作畦,畦中去五寸土勾作壟,壟中縛草稕如臂,長 與壟等,即以泥塗草稕上,以枸杞子布于泥上,以細 土蓋令遍。又以爛牛糞一重,又以土一重,令畦平。待 苗出水澆,堪吃,便剪。

又法:枸杞可以插種。

《林洪山家清供》
[编辑]

山家三脫[编辑]

嫩筍、小蕈、枸杞菜油炒作羹,加胡椒尤佳。趙竹溪密 夫酷嗜此,或作湯餅以奉親,名三脫麪。嘗有詩云:「筍 蕈初萌杞藥纖,然松自煮供親嚴。聞人食肉何曾鄙, 自是山林滋味甜。」

《徐光啟農政全書》
[编辑]

枸杞[编辑]

《博聞錄》曰:「種枸杞法,秋冬間收子,淨洗日乾。春耕熟 地作畦,闊五寸,縛草稕如臂大,置畦中,以泥塗草稕 上,然後種子,以細土及牛糞蓋令遍,苗出,頻水澆之, 又可插種《務本新書》曰:「枸杞宜故區畦種葉作菜食,子根入藥。 秋時收好子,至春畦種,如種菜法。」

又三月中苗出時,移栽如常法,伏內壓條,特為滋茂。 一法:截條長四五指許,掩於濕土,地中亦生。

《本草綱目》
[编辑]

枸杞地骨皮釋名[编辑]

李時珍曰:枸、杞,二樹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 條,故兼名之。《道書》言「千載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 未審然否?

《蘇頌》曰:「仙人杖有三種,一是枸杞,一是菜類,葉似苦 苣;一是枯死竹,竿之黑者也。」

集解

《別錄》曰:「枸杞,生常山平澤,及諸丘陵阪岸。」

蘇頌曰:「今處處有之。春生苗,葉如石榴葉而軟薄堪 食,俗呼為甜菜。其莖幹,高三、五尺,作叢。六月、七月生 小紅紫花,隨便結紅。實形微長如棗核。其根名地骨。」 《詩·小雅》云:「集于苞杞。」陸璣《詩疏》云:「一名苦杞。春生作 羹茹,微苦。其莖似苺。其子秋熟正赤。莖、葉及子服之 輕身益氣。今人相傳,謂枸杞與枸棘二種相類。其實」 形長而枝無刺者,真枸杞也;圓而有刺者,枸棘也。不 堪入藥。《馬志》注溲疏條云:「溲疏有刺,枸杞無刺。」以此 為別。溲疏亦有巨骨之名,如枸杞之名地骨,當不相 類,用之宜辨。或云:溲疏以高大者為別,是不然也。今 枸杞極有高大者,入藥尤神良。

寇宗奭曰:「枸杞、枸棘,徒勞分別。凡杞未有無刺者,雖 大至於成架,尚亦有棘。但此物小則刺多,大則刺少。 正如酸棗與棘,其實一物也。」

李時珍曰:「古者枸杞地骨,取常山者為上,其他丘陵 阪岸者皆可用。後世惟取陝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 為絕品。今陝之蘭州、靈州、九原以西,枸杞,並是大樹, 其葉厚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圓如櫻桃,暴乾緊 小少核,乾亦紅潤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異于他 處者。」沈存中《筆談》亦言:「陝西極邊生者,高丈餘,大可」 作柱,葉長數寸,無刺,根皮如厚朴,則入藥,大抵以河 西者為上也。《種樹書》言收子及掘根種于肥壤中,待 苗生,剪為蔬食,甚佳。

氣味

枸杞苦寒無毒。

《別錄》曰:「根,大寒。子微寒,無毒。冬采根,春夏采葉,秋采 莖實。」

甄權曰:「枸杞,甘,平。子、葉同。」

寇宗奭曰:「枸杞當用梗皮,地骨當用根皮,子當用紅 實。其皮寒,根大寒,子微寒。今人多用其子為補腎藥, 是未曾考竟《經》意,當量其虛實冷熱用之。」

李時珍曰:今考《本經》止云枸杞,不指是根、莖、葉、子。《別 錄》乃增「『根大寒,子微寒』字,似以枸杞為苗。而甄氏《藥 性論》乃云:『枸杞甘,平。子、葉皆同,似以枸杞為根。寇氏 《衍義》又以枸杞為梗皮。皆是臆說』。」按:陶弘景言:「枸杞 根、實為服食家用。西河女子服枸杞法,根、莖、葉、花、實 俱采用。」則《本經》所列氣味主治,蓋通根、苗、花、實而言, 初無分別也。後世以枸杞子為滋補藥,地骨皮為退 熱藥,始岐而二之。竊謂「枸杞苗葉味甘苦而氣涼,根 味甘淡氣寒,子味甘氣平,氣味既殊,則功用當別」,此 後人發前人未到之處者也。

主治

《本經》曰:「枸杞,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風濕。久服 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

《別錄》曰:「下胸脅氣,客寒頭痛,補內傷大勞,噓吸強陰, 利大小腸。」

甄權曰:「補精氣諸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 長壽。」

發明

李時珍曰:「此乃通指枸杞根、苗、花、實並用之功也。」其 單用之功,今列于左。

苗氣味

苦寒。

甄權曰:「甘,平。」

李時珍曰:「甘,涼。伏砒砂。」

苗主治

大明曰:「除煩益志,補五勞七傷,壯心氣,去皮膚骨節 間風,消熱毒,散瘡腫。」

甄權曰:「和羊肉作羹,益人,除風明目。作飲代茶,止渴 消煩,益陽事,解麪毒。與乳酪相惡汁注目中,去風障 赤膜昏痛。」

李時珍曰:「去上焦心肺客熱。」

地骨皮修治

《雷斆》曰:「凡使根,掘得,以東流水浸刷去土,捶去心,以 熟甘草湯浸一宿,焙乾用。」

地骨皮氣味

苦寒。

《別錄》曰:「大寒甄權曰:「甘,平。」

李時珍曰:「甘、淡,寒。」

李杲曰:苦,平,寒。升也,陰也。

王好古曰:「入足少陰、手少陽經。制硫黃、丹砂。」

地骨皮主治

甄權曰:「細剉拌麪,煮熟吞之。去腎家風,益精氣。」 《孟詵》曰:「去骨熱消渴。」

張元素曰:「解骨蒸,肌熱,消渴,風濕痹,堅筋骨,涼血。」 李杲曰:「治在表無定之風邪,傳尸有汗之骨蒸。」 王好古曰:「瀉腎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熱補正 氣。」

吳瑞曰:「治上膈吐血。煎湯嗽口,止齒血。治骨槽風。」 陳承曰:「治金瘡神驗。」

李時珍曰:「去下焦肝腎虛熱。」

枸杞子修治

李時珍曰:「凡用揀淨枝梗,取鮮明者,洗淨,酒潤一夜, 搗爛入藥。」

枸杞子氣味

苦寒。

甄權曰:「甘,平。」

枸杞子主治

孟詵曰:「堅筋骨,耐老除風,去虛勞,補精氣。」

王好古曰:「主心病嗌乾心痛。渴而引飲。腎病消中。」 李時珍曰:「滋腎潤肺。榨油點燈明目。」

枸杞子發明

陶弘景曰:「枸杞葉作羹,小苦。俗諺云:『去家千里,勿食 蘿摩、枸杞』。此言二物,補益精氣,強盛陰道也。枸杞根 實,為服食家用,其說甚美,名為仙人之杖」,遠有旨乎? 蘇頌曰:「莖葉及子,服之輕身益氣。」《淮南枕中記》載西 河女子服枸杞法:正月上寅采根,二月上卯治服之, 三月上辰采莖,四月上巳治服之,五月上午采葉,六 「月上未治服之。七月上申采花,八月上酉治服之。九 月上戌采子,十月上亥治服之。十一月上子采根,十 二月上丑治服之。」又有花、實、根、莖、葉作煎,或單榨子 汁煎膏服之者,其功並同。世傳蓬萊縣南丘村多枸 杞,高者一二丈,其根盤結甚固,其鄉人多壽考,亦飲 食其水土之氣使然。又潤州開元寺大井傍生枸杞, 歲久土人目為「枸杞井」,云「飲其水甚益人也。」

雷斆曰:「其根似物形狀者為上。」 李時珍曰:「按:劉禹錫《枸杞井》詩云:『僧房藥樹依寒井, 井有清泉藥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 缾。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 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又:「《續仙傳》:『朱孺子見溪側二 花犬,逐入于枸杞叢下。掘之得根,形如二犬,烹而食, 忽覺身輕』。」周密《浩然齋日鈔》云:「宋徽宗時,順州築城, 得枸杞于土中,其形如獒狀,馳獻闕下,乃仙家所謂 千歲枸杞,其形如犬者。」據前數說,則枸杞之滋益,不 獨子,而根亦不止于退熱而已。但根、苗、子之氣味稍 殊,而主治亦未必無別。蓋其苗乃天精,苦甘而涼,上 焦心肺客熱者宜之;根乃地骨,甘淡而寒,下焦肝腎 虛熱者宜之。此皆三焦氣分之藥,所謂「熱淫于內,瀉 以甘寒」也。至于子則甘平而潤,性滋而補,不能退熱, 止能補腎潤肺,生精益氣。此乃平補之藥,所謂精不 足者,補之以味也。分而用之,則各有所主;兼而用之, 則一舉兩得。世人但知用黃芩、黃連苦寒以治上焦 之火,黃蘗、知母苦寒以治下焦陰火,謂之補陰降火, 久服致傷元氣,而不知枸杞、地骨甘寒平補,使精氣 充而邪火自退之妙,惜哉!予嘗以青蒿佐地骨退熱, 屢有殊功,人所未喻者。兵部尚書劉松石,諱天和,麻 城人,所集《保壽堂方》載地仙丹云:「昔有異人赤腳張 傳此方於猗氏縣,一老人服之,壽百餘,行走如飛,髮 白反黑,齒落更生,陽事強」健。此藥性平,常服能除邪 熱,明目輕身。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長生 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並陰乾。用無 灰酒浸一夜,曬露四十九夜,取日精月華氣,待乾為 末,鍊蜜丸,如彈子大。每早晚各用一丸細嚼,以隔夜 百沸湯下。此藥采無刺味甜者,其有刺者,服之無益。

附方

枸杞煎:「治虛勞,退虛熱,輕身益氣,令一切癰疽永不 發用枸杞三十斤,春夏用莖葉,秋冬用根實,以水一 石,煮取五斗,以滓再煮取五斗,澄清去滓再煎取二 斗,入鍋煎如餳,收之。」每早溫酒服一合。千金方 《金髓煎》:「枸杞子逐日摘紅熟者,不拘多少,以無灰酒 浸之,蠟紙封固,勿令洩氣。兩月足,取入沙盆中擂爛 濾取汁,同浸酒入銀鍋內,慢火熬之,不住手攪,恐粘 住不勻,候成膏如餳,淨瓶密收。」每早溫酒服二大匙, 夜臥再服。百日身輕氣壯,積年不輟,可以羽化。經驗方 枸杞子酒:《外臺祕要》云:「補虛,去勞熱,長肌肉,益顏色, 肥健人。治肝虛衝感下淚。用生枸杞子五斤,搗破,絹 袋盛,浸好酒二斗中,密封勿洩氣,二七日服之,任性, 勿醉。《經驗方》:枸杞酒變白,耐老輕身。用枸杞子二升,十月壬癸日面東采之。以好酒二升,瓷瓶內浸三 七日,乃添生地黃汁三升,攪勻密封。至立春前三十 日」開瓶,每空心煖飲一盞,至立春後,髭髮卻黑。勿食 蕪荑、蔥、蒜。

《四神丸》「治腎經虛損,眼目昏花,或雲瞖遮睛。甘州枃 杞子一升,好酒潤透,分作四分,四兩用蜀椒一兩炒, 四兩用小茴香一兩炒,四兩用脂麻一兩炒,四兩用 川楝肉一兩炒,揀出枸杞加熟地黃、白朮、白茯苓各 一兩,為末,煉蜜丸,日服。」瑞竹堂方

肝虛下淚:「枸杞子二升,絹袋盛,浸一斗酒中,密封三 七日飲之。」龍木論

目赤生瞖:枸杞子搗汁,日點三五次,神驗。肘後方 面䵳皯皰:枸杞子十斤,生地黃三斤,為末。每服方寸 匕,溫酒下,日三服,久則童顏。聖惠方

注夏虛病,「枸杞子、五味子,研細,滾水泡,封三日,代茶 飲效。」攝生方

地骨酒壯筋骨,補精髓,延年耐老。枸杞根、生地黃、甘 菊花各一斤,搗碎,以水一石煮取汁五斗,炊糯米五 斗,細麪拌勻,入甕如常封釀,待熟澄清,日飲三盞。聖濟 總錄

虛勞客熱:枸杞根為末,白湯調服,有痼疾人勿服。千金 方

骨蒸煩熱,及一切虛勞煩熱,大病後煩熱,并用地仙 散:地骨皮二兩,防風一兩,甘草炙半兩,每用五錢,生 薑五片,水煎服。濟生方

熱勞如燎:地骨皮二兩,柴胡一兩,為末,每服二錢,麥 門冬湯下。聖濟總錄

虛勞苦渴,骨節煩熱或寒用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麥 門冬三升,小麥二升,水二斗,煮至麥熟,去滓。每服一 升,口渴即飲。千金方

腎虛腰痛:「枸杞根、杜仲、萆薢各一斤,好酒三斗漬之, 罌中密封,鍋中煮一日,飲之任意。」千金方

吐血不止:「枸杞根、子皮為散,水煎,日日飲之。」聖濟總錄 小便出血:新地骨皮洗淨,搗自然汁,無汁則以水煎 汁,每服一盞,入酒少許,食前溫服。簡便方

帶下脈數:枸杞根一斤,生地黃五斤,酒一斗,煮五升, 日日服之。千金方

天行赤目暴腫:地骨皮三斤,水三斗,煮三升,去滓,入 鹽一兩,取二升,頻頻洗點。龍山謝道人天竺經 風蟲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蟲即出,亦可煎水 飲。肘后方

「口舌糜爛,地骨皮湯」治膀胱移熱於小腸,上為口糜, 生瘡潰爛,心胃壅熱,水穀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 錢,水煎服之。東垣蘭室祕藏

小兒耳疳,生於耳後,腎疳也。地骨皮一味,煎湯洗之, 仍以香油調末搽之。蓼洲閒錄

氣瘻疳瘡,多年不愈者,應效散,又名「托裏散。」用地骨 皮、冬月者為末,每用紙燃蘸入瘡內,頻用,自然生肉。 更以米飲服二錢,一日三服。外科精氣

男子下疳,先以漿水洗之,後搽「地骨皮末」,生肌止痛。 衛生寶鑑

婦人陰腫或生瘡,枸杞根煎水頻洗。永類方

十三腫疔。「春三月上建日采葉,名天精;夏三月上建 日采枝,名枸杞;秋三月上建日采子,名卻老;冬三月 上建日采根,名地骨,並暴乾為末。如不得依法采,但 得一種亦可。用緋繒一片,裹藥,牛黃一梧子大,及鉤 棘針三七枚,赤小豆七粒,為末。先於繒上鋪亂髮一 雞子,乃鋪牛黃等末,捲作團,以髮束定,熨斗中炒令」 沸定。刮搗為末。以一方寸匕。合前枸杞末二匕。空心 酒服二錢。半。日再服。千金方

癰疽惡瘡,膿血不止,地骨皮不拘多少,洗淨刮去粗 皮,取細白穰,以粗皮同骨煎湯洗令膿血盡,以細穰 貼之,立效。有一朝士,腹脅間病疽經歲,或以地骨皮 煎湯淋洗,出血一二升,家人懼,欲止之。病者曰:「疽似 少快。」更淋之,用五升許,血漸淡乃止。以細穰貼之,次 日結痂愈。唐慎微本草

瘭疽出汗,著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用枸杞根、葵根 葉,煮汁,煎如飴,隨意服之。千金方

足趾雞眼,作痛作瘡,地骨皮同紅花研細傅之,次日 即愈。閨閣事宜

火赫毒瘡。此患急防毒氣入心腹。枸杞葉搗汁服。立 瘥。肘后方

目澀有翳:「枸杞葉、車前葉二兩,挼汁,以桑葉裹,懸陰 地一夜,取汁點之,不過三五度。」十便良方

五勞七傷,庶事衰弱:「枸杞葉半斤切,粳米二合,豉汁 和煮作粥,日日飲之,良。」經驗方

《澡浴除病》:「正月一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四月四日, 以至十二月十二日,皆用枸杞葉煎湯洗澡。」令人光 澤,百病不生。洞天保生錄

《高濂遵生八牋》
[编辑]

===三妙湯===地黃、枸杞實,各取汁一升,蜜半升,銀器中同煎如稀 餳。每服一大匙,湯調酒皆可。實氣養血,久服益人。

枸杞粥[编辑]

用甘州枸杞一合,入米三合,煮粥食之。

杞葉粥[编辑]

用枸杞子新嫩葉,如上煮粥亦妙。

枸杞子粥[编辑]

用生者研如泥,乾者為末。每粥一甌,加子末半盞,白 蜜一二匙,和勻,食之大益。

枸杞茶[编辑]

於深秋摘紅熟枸杞子,同乾麪拌和成劑,捍作餅樣, 曬乾,研為細末。每江茶一兩,枸杞子末二兩,同和勻, 入煉化酥油三兩,或香油亦可,旋添湯攪成膏子,用 鹽少許入鍋煎熟飲之,甚有益及明目。

金水煎[编辑]

延年益壽,填精補髓,久服髮白變黑,返老還童。「枸杞 子不以多少,采紅熟者,用無灰酒浸之,冬六日,夏三 日,於砂盆內研令極細,然後以布袋絞取汁,與前浸 酒一同慢火熬成膏,於淨磁器內封貯,重湯煮之,每 服一匙,入酥油少許,溫酒調下。」

枸杞煎方[编辑]

采枸杞,不拘多少,去蔕,清水淨洗,淘出控乾。用「夾布 袋一枚,入枸杞子在內,於淨砧上壓取自然汁,澄一 宿,去清,石器內慢火熬成煎,取出瓷器內收。」每服半 匙頭,溫酒調下。明目駐顏,壯元氣,潤肌膚,久服大有 益。如合時天色稍暖,其壓下汁更不用經宿,其煎熬 下三兩年並不損壞。如久遠服,多煎下亦無妨也。

保鎮丹田二精丸方[编辑]

用黃精去皮枸杞子各二斤,各「八九月間采取,先用 清水洗黃精一味,令淨,控乾,細剉,與枸杞子相和,杵 碎,拌令勻,陰乾再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食前溫酒下。常服助氣固精, 補鎮丹田,活血駐顏,長生不老。

《高濂草花譜》
[编辑]

枸杞子[编辑]

諸山中有之,老本虯曲可愛,結子紅甚,點點若綴雪 中,可觀。

《王象晉群芳譜》
[编辑]

枸杞[编辑]

「移植,揀好地熟斸加糞,逐畦開深七八寸,取枸杞連 莖剉四寸長,以草索束如碗大,壟中立種,相去尺許, 調爛牛糞如稀糊,灌束上令滿,減則更灌以肥土,壅 滿更加熟牛糞,然後灌水,不久即生」,極肥嫩。從一頭 割如翦韭法,種半畝,料理如法,可供數人。割時以早 朝為佳,避熱及雨,須與地面平,高留則無葉,深翦則 傷根。要數鋤壅灌。每月一加糞尢妙。

種子:「取枸杞於水盆內揉去皮,取子暴乾,斸肥地作 畦,畦中去土二三寸,仍深斸熟,加糞用。二月初一日 撒子,如種菜法,又以爛牛糞蓋之,又蓋土一層,令與 畦平,苗出頻澆之,當年疏瘦,二年以後悉肥,可作菜 食。割如上法,一年但五度不可過,勿令長,不堪食。如 食不盡,即翦作乾菜,以備冬用。」如此從春及秋,其苗 不絕。其根年年生發,可備常用。

枸杞部藝文一[编辑]

《杞菊賦》
并序     唐陸龜蒙
[编辑]

天。隨生宅荒少牆,屋多隙地,著圖書所,前後皆樹以杞菊,春苗恣肥,得以採擷,供左右杯案。及夏五月,枝葉老硬,氣味苦澀,旦暮猶責兒童輩拾掇不已。人或歎曰:「千乘之邑,非無好事之家,日欲擊鮮為具以飽君者多矣。君獨閟關不出,率空腸貯古聖賢道德言語,何自苦如此?」 生笑曰:「我幾年來忍饑誦經,豈不知」 屠沽兒有酒食邪。退而作《杞菊賦》以自廣云。

惟杞惟菊,偕寒互綠。或穎或苕,煙披雨沐。我衣敗綈, 我飯脫粟。羞慚齒牙,苟且粱肉。蔓延駢羅,其生實多。 爾杞未棘,爾菊未莎。其如予何,其如予何!

《後杞菊賦》并序
宋·蘇軾
[编辑]

天隨生自言嘗食杞菊,及夏五月,枝葉老硬,氣味苦澀,猶食不已,因作賦以自廣。始余嘗疑之,以為士不遇,窮約可也,至於饑餓嚼齧草木,則過矣。而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貧,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膠西,意且一飽,而齋廚索然,不堪其憂。出與通守劉君廷式循古城廢圃,求杞菊食之,捫腹而笑,然後知天隨之言可信不謬。作《後杞菊賦》以自嘲,且解之云:

「吁嗟先生,誰使汝坐堂上,稱太守,前賓客之造請,後 掾屬之趨走,朝衙達午,夕坐過酉,曾杯酒之不設,攬 草木以誑口,對案顰蹙,舉箸噎嘔。昔陰將軍設麥飯 與蔥葉,井丹推去而不嗅,怪先生之眷眷,豈故山之 無有?」先生欣然而笑曰:「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為貧,何者為富?何者為美?何者為陋?或糠覈而瓠肥,或」 粱肉而墨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較豐約於夢寐,卒 同歸於一朽。吾方以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夏食 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

《後杞菊賦》并序
張耒
[编辑]

余到官之明年,以事之東海,道漣水,漣水令盛僑以蘇子瞻先生《後杞菊賦》示余。余不達世事,自初得官,即不欲仕,而親老矣,家苦貧,冀斗升之粟以紓其朝夕之急。然到官歲餘,困於往來奔走之費,而家之窘迫益甚。向日悲愁歎嗟,自以無聊。既讀《後杞菊賦》,而後洞然如先生者猶如是,則余而後可以無歎也。

有蓬四垣,張子居官,童子晨謁,有駒在門。張子迎客, 平生故人。予致其勤,餽客以飧。擷露菊之清英,剪霜 杞之芳根,芬旉滿前,無有馨膻。客慍而作,謂余曷然。 張子始歎,終笑以言「陋。雖爾棄分,則余安子聞之乎?」 膠西先生,為世達者,文章行義,遍滿天下。出守膠西, 曾是不飽。先生不慍,賦以自笑。先生哲人,太守尊官, 食若不厭,況於余焉,不稱是懼,敢謀其他,請卒余說, 「子無我嗟。冥冥之中,實有神物,主司下人,不閒毫髮。 夫德不稱享者殃,勞不償費者罰。余身甚微,余事甚 賤,聊逍遙於枯槁,庶自遠於人患。」客謝而食,如膏如 飴。茲山林之所樂,余與爾其焉之?

《後杞菊賦》
張栻
[编辑]

張子為江陵之數月,時方中春,草木敷榮。經行郡圃, 意有所欣,非花柳之是問,眷杞菊之青青。爰命采掇, 付之庖人。汲清泉以細烹,屏五味而不親。甘脃可口, 蔚其芳馨。蓋日為之加飯,而他物幾不足以前陳。飯 已捫腹,得意謳吟。客有問者,曰:「異哉,先生之嗜此也。 昔坡公之在膠西,直黨禁之方興,歎齋廚之蕭條。乃 攬乎草木之英。今先生當無事之世,據方伯之位,校 吏奔走,頤指如意,廣廈延賓,毬場享士,清酒百壺,鼎 臑俎胾,宰夫奏刀,各獻其技。顧無求而弗獲,雖醉飽 其何忌?而乃樂從夫野人之餐,豈亦下取乎葑菲,不 然,得無近於矯激,有同於脫粟布被者乎?」張子笑而 應之曰:「天壤之閒,孰為正味,厚或腊毒,淡乃其至。猩 脣豹胎,徒取詭異;山鮮海錯,紛糾莫計。苟滋味之或 偏,在六府而成贅。極口腹之所欲,初何出乎一美。惟 杞與菊,中和所萃。微莖不苦,滑甘靡滯。非若他蔬,善 嘔走水。既瞭目而安神,復沃煩而蕩穢。驗南陽與西 河,又頹齡之可制。」此其為功,曷可殫紀。況於膏粱之 習,貧賤則廢;雋永之求,不得則恚。茲隨寓之必有,雖 約居而足恃。殆將與之終身,又可貽夫同志。「子獨不 見吾納湖之陰乎?雪消壤肥,其茸萎蕤。與子婆娑,薄 言掇之。石銚瓦碗,啜汁咀虀。高論唐虞,詠歌《詩》《書》。嗟 乎微斯物,孰同先生之歸?」於是相屬而歌,殆日晏以 忘饑。

《枸杞賦》有序
史子玉
[编辑]

史子分教劍庠之明年,目眚踰月,廢卷默坐。客有告予者曰:「茲土之宜,杞根實繁,產諸泮林,尢腴而美。揆之《本草》,明目養神,盍試其味。尋命僮僕則取之不竭,食之既厭,而昏者開,翳者鮮矣。」 於是作而歎曰:「是物也,不假種植,沾濡雨露,芬敷自榮,其功效足以回光返照如此,況出於輔之、翼之、長之、養之者,豈不足以」 備明時之采擇哉?有感而為之《賦》曰:

「當春用事,肝怙勢而驕。厥火彌壯,用弗利乎眸。紫珍 兮塵漫,望舒兮雲浮。熨之平之,濯之泠之。計屢施而 罔功,書既展而復收。其誰巧運乎金箆,抑將乞諸其 龍湫者也?」客莞爾而笑曰:「泮宮耽耽,靈根萃止。匪藻 匪芹,強名曰杞。或云羊乳,亦曰狗忌。其效伊何?未易 殫紀。於以安神,於以輕體。至於瑩秋水之神,而爛巖 電之光,則又其效驗之細者也。子居是閒,左抽右取, 不費一錢,多取其數,餐厥英還爾。明為子之計,不亦 近而易行乎?」應之曰:「廣文一寒飯,嘲不足信如子言, 載采盈掬,因以比離婁之目,且不負將軍之腹。豈不 魚熊之兼得,又何必空縻乎廩祿」于是叱畦丁,戒僕 夫,搜諸荊棘之場,探諸榛莽之區,叢然而遂,油然而 達。或壓枝以駢出,或附趾而簪碧。隨取隨足,不耘不 植。蔓延布滿,夭矯瑰特。「有如蒙頂之苗,而槍之始露。 有如楚畹之香,而芽之方茁。至若仙杖飛空,髣髴驂 鸞,壽榦通靈,時聞吠尨。幸則高人逸士襲其馨而挹 其味,不幸則樵夫野叟爨之棄而斧之戕也。」干是小 摘,薦至大烹。可期錯「落琉璃之碎,青蔥雨露之滋。憫 寒庖之屢空,笑盛饌之莫知。燎南山之煤,罌,西澗之 水。潔蠲瓦缶,酌中火劑。登俎過熟,噴香霧之蒙茸;舉 箸頓空,覺餘糝之滑美。混甘苦而爽口,逼寒涼而液 齒。知再飯之幾如,陋八珍之鮮味。朝焉咀英,暮焉茹 脃。曾不論乎韭菘,又何數乎蓴豉。殆不可無此君于 一日」,又何拘乎去家之一思。惜乎首陽之夫。貪采薇 而遂足商巖之老,厭噉芝而遂止秦人之炙。夫何太俗,相如之渴,胡不嗜此哉?已而心體舒逸,神情爽塏, 湧真水于玉池,炯夜光于銀海。客不予欺,遜而謝之。 荷神農之知音,悵《離騷》之偶遺。雖則一草之微,無庸 多談。感物悟理,斯有可觀。彼弗種而然,矧種之者乎? 彼弗養而然,矧養之者乎?所以《菁莪》誦育才之樂,《棫 樸》歌官人之能。行有枝葉可使莠亂。苗之去仁,在乎 熟深懼茅,塞子之心。維杞維梓,扶而養之。一薰一蕕, 疏而別之。自本自根,種而茂之。孝弟忠信,培而植之。 師友淵源,灌而溉之。先王遺言,饜而飫之。散柯布葉, 日積月長。摩厲青冥,直干「霄漢。股肱心膂,無施不可。」 如此則劍山之植物。豈但收近效於「眸子瞭焉」而已 哉。

枸杞部藝文二[编辑]

「楚州開元寺北院,枸杞臨井,繁茂可觀。群賢賦詩,因以繼和       。」 唐·劉禹錫

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香泉樹有靈。翠黛葉生籠石 甃,殷紅子熟照銅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 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井上枸杞架》
孟郊
[编辑]

「深鎖銀泉甃,高葉架雲空。」不與凡木並,自將仙蓋同。 影疏千點月,聲細萬條風。迸子鄰溝外,飄香客位中。 花杯承此飲,椿歲小無窮。

《和郭使君題枸杞》
白居易
[编辑]

山陽太守政嚴明,吏靜人安無犬驚。不知靈藥根成 狗,怪得時聞吠夜聲。

《舟中行自采枸杞子》
宋·梅堯臣
[编辑]

野岸竟多杞,小實霜且丹。繫舟聊以掇,粲粲忽盈盤。 助吾苦羸苶,豈必采琅玕。自異驕華人,百金求祕丸。 昔聞王子喬,上帝降玉棺。此焉即不免,但願在世安。

《小圃枸杞》
蘇軾
[编辑]

神藥不自閟,羅生滿山澤。日有牛羊憂,歲有野火厄。 越俗不好事,過眼等茨棘。青荑春自長,絳珠爛莫摘。 短籬護新植,紫筍生臥節。根莖與花實,收拾無棄物。 大將元吾鬢,小則餉我客。似聞朱明洞,中有千年質。 靈尨或夜吠,可見不可索。仙人可許我,借杖扶衰疾。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
[编辑]

前人

「鄴侯藏書手不觸,嗟我嗜書終日讀。短檠照字細如 毛,怪底昏花懸兩目。扶衰賴有王母杖,名字於今挂 仙籙。荒城古塹草露寒,碧葉叢低紅菽粟。春根夏苗 秋著子,盡付天隨恥充腹。蘭傷桂折緣有用,爾獨何 損丹其族。贈君慎勿比薏苡,采之終日不盈掬。外澤 中乾非爾儔,斂藏更借秋陽暴。」《雞壅》桔梗一稱佐,堇 也雖尊等臣僕。時復論功不汝遺,異時謹事東籬菊。

《顯聖寺庭枸杞》
黃庭堅
[编辑]

仙苗壽日月,佛界承露雨。誰為萬年計,乞此一抔土。 扶疏上翠蓋,磊落綴丹乳。去家尚不食,出家何用許。 政恐落人間,采剝四時苦。養成九節杖,持獻西王母。

《題張似道寒綠軒》
楊萬里
[编辑]

菊芽伏土摻青粟,杞筍傍根埋紫玉。雷聲一夜雨一 朝,森然迸出如蕨苗。先生肌腸詩作梗,小摘珍芳汲 水井。風爐蟹眼候松聲,罩篱親撈微帶生。爛炊雕胡 淅青精,芼以天隨寒綠萌。飢時作虀仍作羹,飽後龍 鳳同庖烹。大官蒸羊壓花片,宰夫胹蹯削瓊軟。豹胎 熬出禍胎來,貴人有眼何曾見。天隨尚有愁作魔,愁 「杞作棘菊作莎。」君不見黃金錢照紅玉豆,秋高更覺 風味多。先生釀金煉紅玉,自莎自棘如予何。金空玉 盡苗復出,取次喫花并喫實。天隨白眼屠沽兒,不道 有人頭上立。

《嘗枸杞》
前人
[编辑]

芥花菘。《餞春忙》,夜吠仙苗喜晚嘗。味抱土膏甘復 脃,氣含風露嚥猶香。作虀淡煮微施酪,芼茗臨時莫 過湯。卻憶荊溪古城上,翠條紅乳摘盈箱。

《謝顧良弼甘州枸杞》
明·吳寬
[编辑]

「畦間此種看來無,綠葉尖長也自殊。似取珊瑚沈鐵 網,空將薏苡作明珠。」菊苗同摘憑誰賦,藥品兼收正 爾須。曾是老人宜服食,只今衰病莫如吾。

《庭前枸杞紅熟》
徐篤
[编辑]

寂寂虛庭秋到時,和雲和雨兩三枝。幽人讀得《南華》 後,旋摘深紅入酒卮

枸杞部選句[编辑]

宋曾肇詩:「腹飽仙人杖,心存奼女丹。」

《蘇軾詩》:「新芽摘杞叢。」

《張耒詩》:「江皋春氣足,佳杞蕃新苗。老枿飽霜露,餘滋 發柯條。神農不吾欺,誇譽何忉忉。堅筋及奔馬,瑩目 察秋毫。」

《陸游詩》:「雪霽茆堂鐘磬清,晨齋枸杞一杯羹。」

《朱熹詩》:「雨餘芽甲翠光勻,杞菊成蹊亦自春。」

枸杞部紀事[编辑]

張邦基《墨莊漫錄》:臣昔與希真遊衡山朱陵洞天,過 古蘭若,基野客留宿庵下,有聞類狗吠,希真謂此非 人境,安得有是?客笑曰:「巖腹枸杞,生而酷似,此其音 也。」臣黎明拉客欲識其處,未至百步,皆曰:「彼婆娑出 眾榮者是。」臣與希真將前,客急止曰:「此神物也。側常 有蛇虎守護,必待有道之士以歸,若等無得輒近。」自 是每念之,或入他山中,遇樵蘇,又訪問焉,云「往往有 見,但苦在深絕不可到之地。」元豐己未三月,陛下親 策進士。《集英殿三館故事》,臣得寓直殿廊,入在銀臺 門下四十步許御溝之上,有若洞天所望,熟視則枸 杞也,其本圍尺有咫,左紐而連理。臣亟詢衛士高者, 對曰:「聞天聖前尢盛,此薦出苗耳。」臣益悚然,竊語同 舍或曰:「是雖可近而甚祕也,曾減仙山神醫巖乎?」既 而嘆曰:「下誠有物耶?孕天地陰陽之至和,隱端然不 可輒至之神。今乃自幸,託宮槐禁柳之列,備一時灑 掃之觀,是豈浪出而徒然耶?偶臣屬昧方士采製餌 服之節度,未得相與抃舞歡呼,隨萬年之觴一供吾 君,亦臣子心願目想而深可愧恨慊然者。因感而成 詩,姑有待焉」云云。予因是知一物生得其地,乃爾悠 久。彼南岳之叢與銀臺之本,雖遠近之有殊,其為深 根固蔕,無芟翦之患,則所云云。予方山居小隱,當蒔 百本以供擷芼,雖未能擬西河女子之壽,亦足豐天 隨子之七袠也。 《蘇東坡集》: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孫者,「道極險遠, 生不識鹽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龍蛇」,飲其水故壽。 近歲道稍通,漸能致五味,而壽益衰。

《貴耳集》:綦內相崇禮在太學前廊,裕陵有進枸杞根 如犬大,作賀表,學官令前廊撰述,皆不下筆,綦欣然 當之。其用一句:「靈根夜吠。」舉學皆服用。東坡詩云:「靈 厖或夜吠。」又出白樂天枸杞詩,因此後登玉堂。 《浩然齋日抄》:徽宗時,順州築城,得枸杞於土中,其形 如獒狀,馳獻闕下,乃仙家所謂千歲枸杞,其形如犬 者也。

《茅亭客話》:華陽邑村民段九者,常入山野中采枸杞 根莖,貨之有年矣。因於紫山腳下見枸杞一株甚大, 遂斸之。根本怪異,不類常者,長尺餘,四莖如四足,兩 莖如頭尾,若一獸形。持歸村舍,家狗吠之不已。至夜, 四隅村落群狗聚而吠之,終夕不輟,不堪其喧也。遲 明妻怒,將充朝爨,群狗乃不復吠矣。休復見道書云: 「枸杞、茯苓、人參、薯藥、朮等,形有異者,餌之皆獲上壽。 或除嗜慾,嗇神抱和,則必有真靈降顧接引為地仙 爾。」

《夢溪筆談》:「枸杞,陝西極邊生者,高丈餘,大可作柱。葉 長數寸,無刺,根皮如厚朴,甘美異於他處者。」《千金翼》 云:「甘州者為真,葉厚大者是。大體出河西諸郡,其次 江池間埂上者,實圓如櫻桃,全少核,暴乾如餅,極膏 潤有味。」

枸杞部外編[编辑]

《續神仙傳》:「朱孺子,嘉安國人,幼事道士王元真,居大 箬巖,常登山嶺采黃精服餌。一日就溪濯蔬,忽見岸 側有二小花犬相趁,孺子異之,乃尋逐入枸杞叢下, 歸語元真,訝之,遂與孺子俱往伺之,復見二犬戲躍, 逼之,又入枸杞下。元真與孺子共尋掘,乃得二枸杞 根,形狀如花犬,堅若石。洗挈歸煮食之。俄頃而孺子」 忽飛昇在前峰上。元真驚異久之,孺子謝別元真,昇 雲而去。今俗呼其峰為「童子峰。」

隈枝部彙考[编辑]

圖闕

宋祁《益部方物記》:

隈枝[编辑]

隈枝生邛州山谷中,樹高丈餘,枝修弱,花白,實似荔 枝,肉黃,膚味甘,可食,大若爵卵

隈枝部藝文[编辑]

《隈枝贊》
宋·祁
[编辑]

「挺榦既修,結蘤茲白。戟外澤中,甘可以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