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192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九十二卷 |
第一百九十二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二
脅門一
黃帝素問〈臟氣法時論 脈要精微論 平人氣象論 五臟生成篇 熱論 刺
熱篇 欬論 舉痛論 腹中論 厥論 奇病論 脈解論 氣穴論 繆刺論 四時刺
逆從論 標本病傳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經脈篇 經別篇 經筋篇 骨度篇 脹論
本臟篇 論男篇 九宮八風篇 九鍼論 癰疽篇〉
扁鵲難經〈積聚滿痛〉
張機金匱要略〈痛滿〉
華佗中藏經〈痛滿 死候〉
孫思邈千金方〈痛屬肝實熱 滿屬肝虛寒〉
朱肱活人書〈痛滿〉
竇漢卿瘡瘍全書〈內丹 上下肋癰〉
成無己明理論〈脹滿〉
張從政儒門事親〈痛滿〉
李杲十書〈痛滿 脅熱〉
朱震亨心法〈脅鳴 痛滿〉
藝術典第一百九十二卷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二
[编辑]脅門一
[编辑]《黃帝素問》
[编辑]《臟氣法時論》
[编辑]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註〉病者,邪氣實也。肝脈布脅肋,扺少腹,故兩脅下痛引少腹。《靈樞經》曰:「肝氣實則怒。」蓋肝為將軍之官而志怒,肝氣鬱而不舒故也。
《脈要精微論》
[编辑]尺內兩旁,則季脅也。
〈註〉「尺內」,尺中也。「兩旁」,兩尺部之外旁也。「季脅」,兩脅之下秒也。
《平人氣象論》
[编辑]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
〈註〉脅下主身半之中。腹中為形身之裡。寸口脈沉而橫。是外邪入於裡陰之中。故主脅下腹中有橫積也。
《五臟生成篇》
[编辑]腹滿䐜脹,支鬲胠,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
〈註〉腹者,脾胃之郛郭也。腹滿䐜脹,邪薄於太陰陽明之氣分,太陰陽明之支絡貫鬲,氣分之邪,轉入於經,是以連及支鬲胠脅皆脹滿也。
《熱論》
[编辑]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 痛而耳聾。
〈註〉少陽之氣,主樞主膽,膽氣升則諸陽之氣皆升,所謂因於寒,欲如運樞也。諸陽之氣,從樞脅而出於膚表,太陽主表,陽明主肌,少陽主胸脅,胸脅痛而耳聾者,病在氣而見有形之經證也。
《刺熱篇》
[编辑]顴後為脅痛。
〈註〉言色逆於顴後,是熱邪乘膽,當為脅痛。
《欬論》
[编辑]肝欬之狀,欬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
〈註〉肝脈布脅肋,上注肺,故欬則兩脅下痛,不可轉者,不可以俛仰也。
脾欬之狀,欬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 動,動則欬劇。
〈註〉脾臟居右,故欬則右脅下痛。脾氣上通於肺,肺之俞在肩背,故陰陰引於肩背也。
《舉痛論》
[编辑]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寒 氣客於脈中,則血澀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
〈註〉肝主血,故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則血澀脈急。肝脈布脅肋,循陰器,故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
《腹中論》
[编辑]帝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 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 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 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註〉血虛脫,則肝氣大傷。胸脅支滿者,肝虛而脹滿也。食氣入胃,散精於肝,肝氣傷,故妨於食。肝臭臊,肺臭腥。肝肺兩虛,是以病至則先聞腥臊臭也。肺
氣虛出清液,肝臟虛,先唾血也。不能充膚熱肉,則四肢冷。肝開竅於目,故目眩也。肝主疏泄,時時前後血者,肝無所藏而虛泄矣。大脫血則傷肝,肝傷在女子則月事衰少不來矣。「醉以入房」 ,在男子則傷精,精傷則無從而化赤矣。氣生於精血,精血虛脫,則氣竭矣。
《厥論》
[编辑]少陽之厥,則暴聾脅痛。
〈註〉少陽之脈,循胸過季脅,故逆則脅痛。
《奇病論》
[编辑]帝曰: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 病名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 藥不能獨治也。
〈註〉肺主氣而司呼吸定息,故肺之積曰息奔,在《本經》曰「息積。」積者,漸積而成,是以二三歲不已。夫肝肺之積,皆主脅下滿,積在肝則妨於食,此積在肺,故不妨於食也。此病腹中有形,不可灸刺。凡積當日用導引之功,調和之藥,二者並行,斯病可愈。若止用藥而不導引,則藥不能以獨治也。
《脈解論》
[编辑]《少陽》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 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心脅痛也。
〈註〉九月少陰心臟主氣,少陽為君火之相,故至九月而為心之表,其氣更盛。然此時陽氣盡歸於下,而陰氣正盛,君相之火為時所遏,故心脅痛也。
《氣穴論》
[编辑]脈滿起。斜出尻脈絡胸脅。支心貫膈。上肩。加天突。斜 下肩交十椎下。
〈註〉督之大絡,名曰「長強」,挾脊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經脈滿則轉溢於大絡,故督脈滿則斜出於尻脈。蓋督脈之別,斜出於尻,絡胸脅也。其絡支心,貫膈上肩胛,而與任脈交會於天突,復斜下肩,而與督脈交合於十椎下間,故胸背相控而痛。
《繆刺論》
[编辑]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胸脅支滿;邪客於足太陽 之絡,令人肩痛;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 息;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
《四時刺逆從論》
[编辑]少陽有餘,病筋痹脅滿。
《標本病傳論》
[编辑]「心病先心痛,一日而欬。三日脅支痛,五日閉塞不通, 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註〉心先痛者,病先發於心。欬者,一日而之肺;脅支痛者,三日而之肝;閉塞不通,身痛體重者,五日而之脾。此皆逆傳其所勝,是以三日不已而死。心為火臟,冬之夜半者,水勝而火滅也。
肺病喘欬,三日而脅支滿痛,一日身重體痛,五日而 脹,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註〉「肺病喘欬者,病先發於肺。三日而之肝,則脅支滿痛;一日而之脾,則身重體痛;五日而之胃,則脹;再十日不已,死。」夫冬氣收藏,夏氣浮長。日出,氣始生之時;「日入」,氣收引之時。肺主氣,故終於氣之出入也。
肝病頭目眩,脅支滿,三日體重身痛,五日而脹,三日 腰脊少腹痛脛痠,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註〉「病先發於肝,則頭目眩,脅支滿;三日而之脾,則體重身痛;五日而之胃,則脹;三日而之腎,則腰脊少腹痛。三日不已,死。」夏早食,寅卯之時,木氣絕而不生也。冬日入者,申酉之時,金氣旺而木氣絕也。
《氣交變大論》
[编辑]歲木太過,化氣不政,生氣獨治。民病反脅痛而吐甚, 衝陽絕者,死不治。
〈註〉化氣,土氣也。風木太過,是以化氣不能章其政令。生氣,木氣也。反脅痛而吐甚者,淫極而反招損也。食氣入胃,散精於肝,肝氣虛,故吐甚也。衝陽,胃脈也。木淫而土氣已絕,故為不治之死證。
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民病兩脅下痛,胸痛 引背,兩脅滿,且痛引少腹,甚則喘欬逆氣,肩背痛。收 氣峻,生氣下,草木斂,蒼乾凋隕,病反暴痛,胠脅不可 反側,欬逆甚而血溢。
〈註〉諸庚之歲,金運太過,燥氣流行,則肝木受病,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支滿。肅殺太甚,則金氣自虛,而火氣來復也。肺俞在肩背,故肩背痛。
歲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氣失應,民病中清,胠脅痛。
〈註〉「中清」者,清涼之氣乘於中,而中氣冷也。「脅痛」,肝木病也。
木不及,春,有鳴條律暢之化,則秋有霧露清涼之政; 春有慘悽殘賊之勝,則夏有炎暑燔鑠之復。其眚東, 其臟肝,其病內舍胠脅,外在關節。
〈註〉木不及,則金當勝之,如春有鳴,條律暢之,化則
秋有霧露清涼之政,此各守四時之本位,無勝無復,乃氣之和者也。如春有慘悽殘賊之勝,則夏有炎暑燔鑠之復,其災眚當主於東方,其臟在肝,其病內舍胠脅,胠脅為肝之分,外在關節,以肝主筋也。
歲火不及,寒迺大行,民病胸中痛,脅支滿,兩脅痛,膺、 背、肩胛間及兩臂內痛,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 屈不能伸,髖髀如別。
〈註〉六癸之歲,火運不及,水反勝之,故寒乃大行,所謂寒勝為痛痹也。太陽主筋,屈不能伸者,其病在筋,陽氣虛不能養筋故也。太陽氣之為病,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別,是為踝厥。
火不及,夏有炳明光顯之化,則冬有嚴肅霜寒之政; 夏有慘悽凝冽之勝,則不時有埃昏大雨之復。其眚 南,其臟心,其病內舍膺脅,外在經絡。
〈註〉水不勝火,則火有明顯之德化矣。無勝則無復,冬得以章其寒肅之政令矣。不時,四時也。埃昏,大雨之復,土復水也。其災眚,當主在南方。其臟為心,其病內舍膺脅。
金不及,夏有光顯鬱蒸之令,則冬有嚴凝整肅之應; 夏有炎鑠燔燎之變,則秋有冰雹霜雪之復。其眚西, 其臟肺病,內舍膺脅肩背,外在皮毛。
〈註〉「光顯鬱蒸」,火之化也。膺胸之內,肺之分也。脅內乃雲門、天府之分,肺脈之所出。肩背,肺俞之分。皮毛,肺所主也。
《五常政大論》
[编辑]陽明司天,脅痛目赤,掉振鼓慄,筋痿,不能久立。 少陰司天,脅痛善太息。
〈註〉「少陰司天,則陽明燥金在泉,故地乃燥,淒滄數至」,凡此皆肝膽之病也。
《六元正紀大論》
[编辑]少陽司天之政,寅申之紀也。壬寅壬申,其病掉眩,支 脅驚駭。
〈註〉壬主木運太過,寅申少陽司天,厥陰在泉,運氣與太陽太角相同,但其病少異。蓋木與水土相合,其病即在血分,木與風火相合,其病乃在氣分。《本經》曰:「諸風眩掉,皆屬於肝。」又曰:「東方肝木,其病發驚駭。」
少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初之氣,其病氣怫於 上,血溢目赤,欬逆頭痛,血崩脅滿,膚腠中瘡。
〈註〉初之間氣,乃少陰君火,血溢目赤,欬逆,膚瘡等證,皆風火之為病也。
少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終之氣,燥令行,病生 皮腠,內舍於脅,下連少腹而作寒中,地將易也, 木鬱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 飲食不下。
火鬱之發,民病脅腹胸背䐜膹臚脹。 土鬱之發,甚則心痛脅䐜,嘔吐霍亂。
〈註〉諸證皆感土氣而發。
陽明所至,為脅痛皴揭。
〈註〉此秋病之常也。
《至真要大論》
[编辑]歲厥陰在泉,風淫所勝,民病灑灑振寒,善伸數欠,心 痛支滿,兩脅裡急,飲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則嘔,腹脹 善噫,得後與氣,則怏然如衰,身體皆重。
〈註〉「厥陰在泉,寅申歲也。」脾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善伸數欠諸證。脾氣病,則飲食不下;食則嘔,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怏然如衰,身體俱重。蓋木淫而土病也。
歲陽明在泉,燥淫所勝,民病喜嘔,嘔有苦,善太息,心 脅痛,不能反側。
〈註〉陽明在泉,子午歲也。嘔、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反側,乃足少陽病。
少陰司天,熱淫所勝,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煩熱,嗌乾, 右胠滿,皮膚痛,尺澤絕,死不治。
〈註〉少陰司天,子午歲也。少陰之火,發於陰中,故為怫熱。民病胸中煩熱,嗌乾,右胠滿,皮膚痛,肺受火熱而津液不生也。尺澤,肺之合穴脈也。肺氣已絕,故死不治。
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 鬲咽不通,飲食不下,病本於脾。衝陽絕,死不治。
〈註〉「厥陰司天,巳亥歲也。」胃脘痛,上支兩脅,飲食不下,皆脾經之病。蓋風木淫勝,故病本於脾。衝陽,足陽明,胃脈在足跗上,動脈應手,胃氣已絕,故死不治。
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左胠脅痛,病本於肝。太衝 絕,死不治。
〈註〉陽明司天,卯酉歲也。左胠脅痛,肝經之病。心脅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面塵,皆肝經之病。蓋金淫於上,故病本於肝。
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則寒氣反至,民病腋腫,心澹澹大動,胸脅胃脘不安,病本於心,神門絕,死不治。所謂 動氣,知其臟也。
〈註〉寒氣反至者,謂太陽為諸陽之首,即君火之陽,然本於在下之寒水,今寒氣反從上而至,是上下皆寒,而太陽運居於中,故曰運火炎烈。夫寒臨於上,如陽能勝之,即所謂凡傷於寒則為病熱,乃病反其本,得標之病矣。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此太陽從本從標,寒熱更勝之氣也。水火寒熱交爭,而神門脈絕,心氣滅矣。神門心之俞穴。在手掌後銳骨端。動脈應手。故所謂候脈之動氣。則知其五臟之存亡矣。
厥陰之勝,胠脅氣并化而為熱,小便黃赤,胃脘當心 而痛,上支兩脅。
〈註〉胠脅氣并,肝氣聚也。化而為熱,小便黃赤,木淫而生火也。風木氣勝,則脾胃受傷,故風氣淫於上,則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
太陰之勝,火氣內鬱,瘡瘍於中,流散於外,病在胠脅。
〈註〉陰濕之氣淫於外,則火氣內鬱,而瘡瘍於中。濕熱之氣,流散於外,則及於風木,而病在胠脅。
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胠脅痛。
〈註〉金勝則木氣受虧,故為脅痛。
陽明之復,清氣大舉,病生胠脅,氣歸於左。
〈註〉病生胠脅。氣歸於左者。金乘木也。
厥陰司天,主勝,則胸脅痛。
〈註〉胸脅痛者,肝經之脈,布胸脅也。
少陰司天,主勝,則心熱煩躁,甚則脅痛支滿。
〈註〉主勝則心熱煩躁者。君相二火之氣勝也。甚則脅痛支滿者。厥陰之初氣勝也。蓋君火司歲。故先火勝。而甚則及於厥陰。
少陰在泉,主勝,則厥氣上行,心痛發熱,鬲中眾痹皆 作,發於胠脅,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註〉「主勝,則厥氣上行。心痛發熱者,乃寒水之主氣,上乘於在泉之君火也。五之主氣,乃陽明燥金,客氣乃厥陰風木。眾痹者,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鬲中眾痹皆作,發於胠脅,乃陽明之氣,乘於厥陰之經也。四之主氣,乃太陰濕土,客氣乃太陽寒水,汗乃陰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四逆而起」者。土氣上逆也。以土勝水。是以津液不藏。而汗出於表也。
《靈樞經》
[编辑]《邪氣臟腑病形篇》
[编辑]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
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
《本神篇》
[编辑]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不精則不正, 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
〈註〉「悲哀」,肺之情也。如肝因悲哀動中,則傷肝臟所藏之魂,魂傷則狂妄不精。蓋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志傷,則不能處事精詳矣。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臟氣傷,則腑志亦不正而無決斷矣。肝主筋,而脈絡陰器,陰縮筋攣,脅骨不舉,情志傷而及於形也。
《經脈篇》
[编辑]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循胸中出脅。是 動則病胸脅支滿。
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 轉側。是主骨所生病者,缺盆中腫痛,脅下腫,馬刀俠 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 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註〉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少陽之氣不升也。少陽屬膽,故「主骨。所生病者,為缺盆,腋下、胸脅、髀膝、脛踝皆痛」,乃足少陽經脈所循之部分而為病也。血脈留滯,則為馬刀俠癭;陽加於陰,則為汗出;陽逆於下,則為振寒。少陽主骨,故諸節皆痛也。
肝足厥陰之脈,挾胃屬肝,絡膽,布脅肋。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液下三寸。布胸脅。
《經別篇》
[编辑]足少陽之別,入季脅之間。
《經筋篇》
[编辑]足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其直者上乘䏚季脅。上 走脅前廉。其病即上乘䏚。季脅痛。 足陽明之筋。上循脅屬脊。
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上臂陰。結腋下。下散前後挾 脅。
《骨度篇》
[编辑]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 寸。
〈註〉肋下臑內為腋。脅骨之下為季脅。自腋以下至季脅。計長一尺二寸。捷骨之下為髀樞。一名髀厭。在臀之兩旁。即足少陽之環跳穴處。自季脅以下
至《髀樞》,計長六寸。
《脹論》
[编辑]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 苦,善太息。
《本臟篇》
[编辑]肺高則上氣肩息欬,肺下則居賁迫肺,善脅下痛。
〈註〉肺主氣,故高則上氣息肩而欬也。賁乃胃脘之賁門,在胃之上口。下則肺居賁間,而胃脘迫肺,血脈不通,故脅下痛。脅下乃肺脈所出之雲門,中府處也。
肝小則臟安,無脅下之痛;肝大則逼胃迫咽,迫咽則 苦鬲中,且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賁》切脅悗為息賁。肝 下則逼胃脅下空,脅下空則易受邪。肝堅則臟安,難 傷;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肝偏 傾,則脅下痛也。
〈註〉「肝居脅下,故小則臟安而無脅下之痛,肝居胃之左,故大則逼胃而胃脘上迫於咽也。肝在鬲之下,故大則苦於鬲中且脅下痛。肝脈貫膈,上注肺,故高則上支賁切脅」,悗為息賁,肝居胃旁,故下則逼胃而脅下空,空則易受於邪,蓋脅乃邪正出入之樞部也。肝堅則臟安難傷,脆則善病消癉而易傷也。肝藏血,血舍「魂,端正則神志和利,偏傾則脅痛也。」
脾大則苦湊䏚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則䏚引季脅而 痛。
〈註〉脾居於腹,在脅骨之秒,故大則苦湊䏚而痛。脾主四支,故不能疾行也。脅在䏚之上,故高則䏚引季脅而痛。
「脅偏疏」者,肺偏傾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廣胸反骹者,肝高;合 脅兔骹者,肝下。胸脅好者,肝堅;脅骨弱者,肝脆;膺腹 好相得者,肝端正;脅骨偏舉者,肝偏傾也。
〈註〉「骹」者,胸脅交分之偏骨,內膈前連於胸之鳩尾,旁連於脅,後連於脊之十一椎。肝在膈之下,故廣胸。《反骹》者,肝高合脅兔。骹者,肝下,兔者,骨之藏伏也。肝脈下循於腹之章門,上循於膺之期門。在內者,從肝別貫膈,故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
《論勇篇》
[编辑]「怯士」者,脅下空。
〈註〉「脅下空」,肝膽之體質弱也。
《九宮八風篇》
[编辑]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 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
《九鍼論》
[编辑]左脅應春分,其日乙卯。右脅應秋分,其日辛酉。
〈註〉脅主外內出入之樞,故主春秋二分。
《癰疽篇》
[编辑]癰發於脅,名曰敗疵,敗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 大癰膿,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薐𧄍草 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為取三升,則強飲 厚衣,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註〉脅,在腋之下,肺肝之部分也。此亦發於皮膚,故名曰敗疵。夫肺主氣,肝主血,女子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此因氣血不調而生,故為女子之病。其病大癰膿,治之者,謂如治大癰之法以灸之也。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是雖名敗疽,而不至於腐肉爛筋傷骨矣。薐,乃水草𧄍連𧄍也。剉二草根各一升煮之,強飲厚衣坐釜上。令汗出至足乃已。蓋水草能清熱發汗。𧄍能解毒也。
《扁鵲難經》
[编辑]積聚滿痛
[编辑]《十八難》曰:「人病診在右脅。有積氣。得肺脈結脈,結甚 則積甚,結微則積微。」
〈註〉結為積聚之脈。肺脈見結。知右脅有積氣。右脅,肺部也。積氣有微甚。脈從而應之。
診不得肺脈。而右脅有積氣者。何也。然。肺脈雖不見。 右手脈當沉伏。
〈註〉肺脈雖不見結。右手脈當見沉伏。沉伏亦積聚脈。右手所以候裡也。
《五十六難》曰:「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 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欬,發肺壅。以春甲乙日得 之。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 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息 賁以春甲乙日得之。」
〈註〉息賁,或息或賁也。右脅肺之部分,肺主皮毛,故灑淅寒熱,或謂臟病止而不移,今肺積或息或賁,何也?然或息或賁,非居處無常,如腑病也,特以肺主氣,故其病有時而動息爾。腎亦主氣,故賁豚亦然。
《漢張機金匱要略》
[编辑]===痛滿===「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 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 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 之。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弦緊,此寒也。宜溫藥下之,宜大 黃附子湯。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聲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臟病也, 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 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氣 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欬嗽則輒已。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
《華佗中藏經》
[编辑]痛滿
[编辑]肝脈實而微,則為不足,病在內,不及則令人胸脅脹 滿。大凡肝實引兩脅下痛,喜怒;虛則如人將捕之。其 氣逆,則頭痛,耳聾頰赤,其脈沉而急,浮而急亦然。主 脅支滿,小便難,頭痛眼眩;其脈微急,氣在脅下。肝虛 冷則脅下堅痛,目盲臂痛,發寒如瘧狀,不欲食; 脾正熱則面黃目赤,脅痛滿。
胃寒則腹中痛,痛甚則腹脅脹滿,吐嘔不入食,當心 上下不通,惡聞食臭,嫌人語,振寒喜伸欠。
肺有積則脅痛,虛則力乏喘促,右脅脹,語言氣短。 上焦實熱,則腹脹,脅肋痛。
死候
[编辑]面色黑。脅滿者。不能反側者死。
《唐孫思邈千金方》
[编辑]痛屬肝實熱
[编辑]左手關上脈陰實者,足厥陰經也。病苦心下堅滿,常 兩脅痛,息忿忿如怒狀,名曰肝實熱也。
滿屬肝虛寒
[编辑]左手關上脈陰虛者,足厥陰經也。病苦脅下堅,寒熱 腹滿,不欲飲食,腹脹悒悒不樂,婦人月經不利,腰腹 痛,名曰肝虛寒也。
《宋朱肱活人書》
[编辑]痛滿
[编辑]傷寒三四日,胸脅痛而耳聾,或口苦舌乾,或往來寒 熱而嘔,其尺寸脈俱弦,此足少陽膽經受病也。太陽 病不解,轉入少陽,脅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 尚未可吐下,其脈弦緊者,小柴胡湯主之。
病身涼汗出,兩脅疼痛,或乾嘔,此十棗湯證也。 大抵脅下痛者,此為有飲,須分表裡。乾嘔微利,發熱 而欬,為表有水,小青龍湯加芫花主之。身體涼,表證 罷,乾嘔而脅下痛,為裡有水,十棗湯主之。十棗湯非 小青龍湯之比,須量人虛實,不可妄投。
《竇漢卿瘡瘍全書》
[编辑]內丹
[编辑]內丹者,從脅下至腰下,腫發赤色,名曰「內丹。」如早覺 可治,至腰便不可治。其病多大小便不通,似有不過 三日而飛遍身青黑色而死。用「救急丹」酢磨敷內丹 處,更服「連𧄍敗毒散。」
上下肋癰
[编辑]此證乃肝經寒熱不調,風濕伏於腸胃,結成癰毒,發 出皮膚,為惡證。用敗毒流氣散,後服「內托流氣飲。」
《金成無己明理論》
[编辑]脹滿
[编辑]傷寒胸脅滿,何以明之?胸脅滿者,謂胸膈氣塞滿悶 也,非心下滿者也;脅滿者,謂脅肋下氣脹䐜滿也,非 腹滿者也。邪氣自表傳裡,必先自胸膈,以次經心脅 而入胃,邪氣入胃,為入腑也。是以胸滿多帶表證。脅 滿者,當半表半裡證也。經曰:「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 去芍藥湯主之。」又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 不可下,宜麻黃湯。是胸滿屬表,而須發汗者也。蓋胸 中至表猶近也,及脅者,則更不言發汗,但和解而已。 《經》曰: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又曰:胸脅滿不去 者,小柴胡湯主之。本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者,脅下 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脈沉緊者,小柴胡湯主 之。是知脅滿屬半表半裡明矣。大抵胸脅滿,以邪氣 初入裡,未停留為實氣,鬱積而不行,致生滿也,和解 斯可矣。若邪氣留於胸中,聚而為實者,非涌吐則不 可已。故華佗曰:「四日在胸,吐之則愈。」是邪氣已收斂 而不散漫者,則可吐之。《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病 在胸膈之上為高,越之為吐也。經曰:病在胸中,當吐 之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則以梔子豉湯吐 之。若胸中痞鞭,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中有 寒也,則以瓜蔕散吐之。二者均是吐劑。梔子豉湯吐胸中虛煩客熱也,瓜蔕散吐胸中痰實宿寒也。若能 審明藥劑之輕重,辨別邪氣之淺深,對證投湯,不為 效者,未之有也。
《元張從政儒門事親》
[编辑]痛滿
[编辑]夫一切沉積水氣,兩脅刺痛,中滿不能食,頭目眩者, 可用茶調散,涌訖冷涎一二升,次服七宣丸則愈矣。 木香檳榔丸、導飲丸亦妙,不可用巴豆、銀粉等藥。 癖積兩脅刺痛,三稜、廣荗之類,甚者甘遂、蠍梢。
《李杲十書》
[编辑]痛滿
[编辑]「肝木妄行,胸脅痛,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多怒,四 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腹中急痛」,此所不勝乘土也。 足少陽膽經,行身之側,在太陽陽明之間,病則往來 寒熱,口苦胸脅痛,祗宜和解。且膽者無出無入,又主 發生之氣,下則犯太陽,汗則犯陽明,利小便則使生 發之氣反陷入陰中也。
如脅下痛或縮急,乃脾胃虛弱也,「黃芪人參湯加柴 胡二分或三分。」
如飲食勞倦傷脾胃,致脅下痛,或急縮者,俱宜補中 益氣湯加柴胡。
如脾胃為暑所傷,致脅下急或痛甚,俱宜「清暑益氣 湯加柴胡、甘草。」
「婦人先病惡寒,手足冷,全不發熱,脈八至,兩脅微痛, 治者,便作少陽治之。」或曰:是則然矣,論猶未也。無寒 熱,無脅痛,當作何經治?或者不敢對,惡寒為太陽,脈 八至,且作陽治,當不從標本,從乎中也,治此者少陽 也。若曰脈八至作相火,亦少陽也,兼又從內而之外 也,是又當先少陽也,此不必論兩脅痛與不痛,脈弦 與不弦。便當作少陽治之。
或問曰:「傷寒雜證一體,若誤下之甚者變大。」答曰:「非 一體也。傷寒誤下,變無定體;雜病誤下,變有定體。何 以然?傷寒自外而入,陽也,陽主動;雜病自內而出,陰 也,陰主靜。動者犯之,其變無窮;靜者犯之,其變止痞 與腹脅痛而已。故變無窮為重,痞與腹脅痛者為輕 也。」
脅熱
[编辑]「內傷」手足不和。兩脅俱熱。知先少陽也。從內之外者。 先有形也。
兩脅肌熱,脈浮弦者,柴胡飲子。
寅申發熱,兩脅不盛,亦為柴胡證。
《朱震亨心法》
[编辑]脅鳴
[编辑]胸脅間轆轆有聲,此痰之為患。善治痰者,不治痰而 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
痛滿
[编辑]脅痛有肝火盛,有木氣實,有死血,有痰流注,有肝急 之分。
肝木氣實,因怒大逆,肝氣鬱甚,謀慮不決,風中於肝, 皆使木氣大實,故火盛肝氣急也。
木氣實,用蒼朮、川芎、青皮、當歸之類。
「痛甚者,肝火盛,以當歸龍薈丸薑汁下」,是瀉火之要 藥。
脅痛有死血,因死血停留於肝,攻於脅下而痛,病則 自兩脅甚,按之益甚也。
死血,用桃仁、紅花、川芎。
脅痛有瘀血,行氣藥中加桃仁不去尖,并香附之類。 痰流注,以二陳湯加南星、蒼朮、川芎。
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用撫芎、川芎、蒼朮。血病入血 藥中行血。
治欬嗽脅痛,以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皮、青黛入薑 汁。
有火盛者,當伐肝木。
「左金丸」治肝火脅痛。
有氣鬱而胸脅痛者,看其脈沉澀,當作鬱治。宜香附、 童便浸蒼朮、米泔浸撫芎。
痛而不得伸舒者,蜜丸龍薈丸最快。
控涎丹,治一身氣痛脅痛,痰挾死血,加桃仁泥丸服。 右脅痛,用推氣散,出《嚴氏方》。
左脅痛,用前藥為君,加柴胡,或小柴胡亦可。治 脅下痛,發寒熱,小柴胡。
肥白人因氣虛而發寒熱。脅下痛者,補虛用參、芪,退 熱用柴胡、黃芩,調氣,止痛用青木香、青皮。
瘦人脅下痛,發寒熱多怒者,必有瘀血,宜桃仁、當歸、 紅花、柴胡、青皮、大黃、梔子、草龍膽。
嗽而脅下痛,宜疏肝氣,以青皮挾痰藥。實者,白芥子 之類,在後,以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黛、青皮、薑汁。 凡脅痛者,多是肝木有餘也,宜用小柴胡加青皮、川 芎、芍藥、草龍膽,甚者煎成正藥,入青黛、麝香。
痰流注者,本方倍半夏,加橘紅、南星、蒼白朮、茯苓、川 芎之類。氣實脈滑有力,十棗湯最佳瘀血作痛者,小柴胡合四物湯,加桃仁、紅花,或乳香、 沒藥煎服。痛甚而元氣壯實者,桃仁承氣湯,下之而 愈。
性氣多怒之人,時常腹脅作痛者,小柴胡加川芎、芍 藥、青皮之類煎服。甚者以煎藥送下當歸龍薈丸,其 效甚速。
「青皮乃肝膽二經之藥,人多怒,脅下有鬱積,固宜用 此以解之。若二經之氣不足,則當先補血,少用青皮 可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