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36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百六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百六十二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百六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六十二卷目錄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二

  傷寒門八

  成無己傷寒明理論發熱 惡寒 惡風 寒熱 潮熱 自汗 盜汗

   頭汗 手足汗 無汗 頭痛 項強 頭眩 胸脅滿 心下滿 腹滿 少腹滿 煩

  熱 虛煩 煩躁 懊憹 舌上胎 衄血 噦 欬 喘 嘔吐 悸 渴 振 戰慄

  四逆 厥 鄭聲 讝語

藝術典第三百六十二卷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二[编辑]

傷寒門八[编辑]

《金成無已傷寒明理論》
[编辑]

發熱[编辑]

《傷寒》發熱,何以明之?發熱者,謂怫怫然發於皮膚之 間,熇熇然散而成熱者,是與潮熱寒熱若同而異,與 煩躁相類,而非煩躁者,在內者也。潮熱之熱,有時而 熱,不失其時;寒熱之熱,寒已而熱,相繼而發;至於發 熱,則無時而發也。有謂翕翕發熱者,有謂蒸蒸發熱 者,此則輕重不同,表裡之區別爾。所謂翕翕發熱者, 謂若合羽所覆,明其熱在外也,故與桂枝湯發汁以 散之。所謂蒸蒸發熱者,謂若熏蒸之蒸,明其熱在內 也,故與調胃承氣湯攻下以滌之。其發熱屬表者,即 風寒客於皮膚,陽氣怫鬱所致也;其發熱屬裡者,即 陽氣下陷陰中所致也,觀其熱所從來,而汗下之證, 明其辨焉。若熱先自皮膚而發者,知「邪氣之在外也; 若熱先自裡生,而發達於表者,知邪氣之在裡也。」舉 斯二者,為邪氣在表、在裡而發熱也。惟其在表在裡, 俱有發熱,故邪在半表半裡者,亦有發熱之證,何者? 以表證未罷,邪氣傳裡,裡未作實,是為半表半裡。其 發熱者,或始自皮膚,而漸傳裡熱,或始自內熱,而外 連於表。蓋邪氣在表發熱者,則表熱裡不熱也;邪氣 在裡發熱者,則裡熱甚而達於表也;其在半表半裡 發熱者,則表裡俱發熱,而但熱又輕於純在表者也。 《經》雖云:「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 也。」然少陰病始得之,亦有反發熱者,蓋亦屬其表也。 特與麻黃細莘附子湯發汗者,是已發熱為傷寒之 常也。一或陰陽俱虛,與下利新汗後,又皆惡其發熱 也。經云:「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下利發熱亦死。」《內 經》云:「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 此名陰陽交,交者死也。」斯亦發熱也,豈可與尋常發 熱一概而論耶。

惡寒[编辑]

傷寒惡寒,何以明之?惡寒者,風寒客於榮衛之中也。 惟其風寒客於榮衛,則灑淅然惡寒也;惟其榮衛之 受風寒,則嗇嗇然不欲舒也。其惡寒者,非寒熱之寒 也,又非惡風也。且惡風者,見風至則惡矣,得以居密 室之內,幃帳之中,則坦然自舒也。至於惡寒者,則不 待風而寒,雖身大熱而不欲去衣者是也。寒熱之熱, 謂寒熱更作,熱至則寒無矣。其惡寒,雖發熱而不欲 去衣也,甚則至於向火被覆,而猶不能遏其寒也。所 以然者,由陰氣上入陽中,或陽微,或風虛相搏之所 致也。惡寒一切屬表,雖裡證悉具,而微惡寒者,亦是 表未解也。猶當先解其外候,不惡寒為外解,乃可攻 裡也。《經》曰: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而惡寒者, 發於陰也。謂如傷寒,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者, 謂繼之以發熱,此則發於陽也。若惡寒而踡,脈沉細 而緊者,此則發於陰也。在陽者可發汗,在陰者可溫 裡。惡寒雖悉屬表,而在表者亦有虛實之別。若汗出 而惡寒者,則為表虛;無汗而惡寒者,則為表實。表虛 可解肌,表實可發汗。又有止稱背惡寒者,背者,胸中 之腑,諸陽受氣於胸中,而轉行於背。《內經》曰:人身之 陰陽者,背為陽,腹為陰。陽氣不足,陰寒氣盛,則背為 之惡寒。若風寒在表而惡寒者,則一身盡寒矣。但背 惡寒者,陰寒氣盛可知也。經所謂少陰病,一二日,口 中和而背惡寒者,當灸之,處以附子湯者是矣。又或 乘陰氣不足,陽氣內陷入陰中,表陽新虛,有背微惡 寒者,《經》所謂「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者是也。二者一為陰寒氣盛,一 為陽氣內陷,又何以明之也?且      能消 耗津液,故於少陰病,則曰口中      則熱, 燥爍津液為乾。故於太陽病,則口燥舌乾而渴也。二 者均是背惡寒,要辨陰陽寒熱不同者。亦於口中潤 燥可知。

惡風[编辑]

傷寒惡風,何以明之?《黃帝鍼經》曰:「衛氣者,所以溫分 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風邪中於衛也,則必 惡風。何則?以風則傷衛,寒則傷榮,為風邪所中,於分 肉不溫而熱矣,皮毛不充而緩矣,腠理失其肥,則疎 而不密,開闔失其司,則泄而不固,是以惡風也。」是惡

風、惡寒二者,均為表證,其惡風,則比之惡寒而輕。惡
考證
寒者,嗇嗇然憎寒也,雖不當風,而自然寒矣。惡風者,

謂常居密室之中,幃帳之內,則舒緩而無所畏也。一 或用扇,一或當風,淅淅然而惡者,為惡風也。惡寒則 有屬於陽者,有屬於陰者,其惡風則悉屬於陽,非若 惡寒之有陰陽也。三陰之證,並無惡風者,以此也。惡 風雖悉在表,而發散又自不同,若無汗而惡風者,則 為傷寒,當發其汗;若汗出而惡風者,則為中風,當解 其肌;裡證雖具,而惡風未罷者,皆當先解其外也。又 有發汗多亡陽,與其風濕皆有惡風之證。蓋以發汗 多,漏不止則亡陽,外不固,是以惡風也,必以桂枝加 附子湯,溫其經而固其衛。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濕勝 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惡風也。必以甘草附子湯散 其濕而實其衛。由是觀之。惡風屬乎衛者可知矣。

寒熱[编辑]

傷寒寒熱,何以明之?寒熱者,謂往來寒熱也。《經》曰:「邪 正分爭,往來寒熱」者,言邪氣之入也,而正氣不為之 爭,則但熱而無寒也。乃有熱而寒者,謂其正氣與邪 氣分爭,於是寒熱作矣。爭則氣鬱不發於外,而寒熱 爭焉。爭甚則憤然而熱,故寒已而熱作焉,茲乃寒熱 之理也。或謂寒熱者,陰陽爭勝也。陽勝則熱,陰勝則 寒,此陰陽之爭也。何則?蓋以寒為陰而熱為陽,裡為 陰而表為陽。邪之客於表者為寒,邪與陽相爭則為 寒矣;邪之入於裡者為熱,邪與陰相爭則為熱矣。其 邪半在表,半在裡,外與陽爭而為寒,內與陰爭而為 熱矣。表裡之不拘,內外之不定,或出或入,由是而寒 熱且往且來也。是以往來寒熱,屬半表半裡之證。邪 居表多則多寒,邪居裡多則多熱。邪氣半在表,半在 裡,則寒熱亦半矣。審其寒熱多少,見其邪氣淺深矣。 小柴胡湯專主往來寒熱,而又立諸加減法,亦為邪 氣在半表半裡,未有定處,往來不常。又寒熱如瘧,與 夫發熱惡寒,皆似而非也。然寒熱如瘧者,作止有時 者也。及往來寒熱,則作止無時,或往或來,日有至於 三五發者,甚者十數發,與瘧狀有以異也。至於發熱 惡寒者,為發熱時惡寒並不見,惡寒時熱不見也,此 則熱已而寒,寒已而熱者。雖然應往來寒熱,屬半表 半裡,當和解之。又有病至十餘日,而結熱在裡,復往 來寒熱者,亦可與大柴胡湯下之,不可不知也。

潮熱[编辑]

傷寒潮熱,何以明之?若潮水之來,不失其時。一日一 發,按時而發也。若日三、五發者,即是發熱,非潮熱也。 潮熱屬陽明,必於日晡時發者,乃為潮熱。陽明者,胃 屢土,應時則王於四季,應日則王於未申。《經》曰:「陽明 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蓋邪氣入胃,謂之入 腑。腑之為言聚也,若府庫之府焉。邪氣入於胃而不 復傳,邪氣鬱而為實熱,隨王而發於日晡者,屬陽明 也。惟其屬陽明,故為可下之證。《經》曰:「潮熱者,實也。」又 曰:「潮熱者,此外欲解也,可攻其裡。」又曰:「其熱不潮,未 可與承氣湯。」即此觀之,其屬於胃者,昭然可見。雖然, 潮熱為裡實可下之證,其或脈浮而緊,與其潮熱而 利,或小便難,大便溏者,皆熱未全入腑,猶帶表邪,當 和解其外。外解已而小便利,大便鞕者,乃可攻之。或 謂有屬太陽少陽者乎?少陽王於寅卯,太陽王於巳 午,若熱於此時發者,為邪未入胃,豈得謂之潮熱?必 待日晡所發者,乃謂之潮熱,見其邪在胃也。遇疾值 病,詳而驗之,始見得真也。

自汗[编辑]

傷寒自汗,何以明之?自汗者,謂不因發散而自然汗 出者是也。《內經》曰:「陽氣衛外而為固也。」衛為陽,言衛 護皮膚肥實,腠理禁固,津液不得妄泄。汗者干之而 出,邪干衛氣,氣不能衛固於外,則皮膚為之緩,腠理 為之疎,由是而津液妄泄,濈濈然潤,漐漐然出,謂之 自汗也。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此衛氣不和,風邪干 「於衛也。太陽中暍,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暑邪干於 衛也。多汗出而濡,此其風濕甚者,濕邪干於衛者也。」 是知衛氣固護津液,不令妄泄,必為邪氣干之而出 也。風寒暑濕之毒,為四時之氣,中人則為傷寒。風與 暑濕為邪,皆令自汗,惟寒邪傷人,獨不汗出,寒傷榮 而不傷衛,衛無邪氣所干,則皮腠得「以密,津液得以 固,是以汗不出也。」及其寒漸入裡,傳而為熱,則亦使 自汗出也。蓋熱則榮衛通,腠理開而汗泄矣。然自汗 之證,又有表裡之別,與虛實之異焉。若汗出惡風,及 微惡寒者,皆表未解也,必待發散而後愈。至於漏不 止而惡風,及發汗後惡寒者,又皆表之虛也,必待溫 經而後愈。諸如此,皆邪氣在表也。若汗出不惡寒者, 此為表解而裡未和也。《經》曰:「陽明發熱汗出,此為越 熱。」又曰:「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又非若邪氣在 表,而汗出之可緩也。傷寒自汗之證為常也。設或汗 出髮潤,與其出之如油,或大如貫珠,著身出而不流, 皆為不治之證也。必手足俱周,遍身悉潤,漐漐然一 時間許煩熱,已而身涼和,乃為佳矣。此則陰陽氣和, 水升火降,榮衛通流,邪氣出而解者也。《內經》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此之謂也。

盜汗[编辑]

傷寒盜汗,何以明之?盜汗者,謂睡而出汗者也。自汗 則不拘睡與不睡,自然而出也。夫盜汗者,不睡則不 能出,方其睡也,湊湊然出焉,覺則止而不復出矣。雜 病盜汗者,責其陽虛也。傷寒盜汗者,非若雜病之虛, 是由邪氣在半表半裡使然也。何者?若邪氣一切在 表,干於衛,則自然汗出也。此則邪氣侵行於裡,外連 於表邪,及睡則衛氣行於裡,乘表中陽氣,不緻津液 得泄,故但睡而汗出,覺則氣散於表而汗止矣。《經》曰: 「微盜汗出,反惡寒者,表未解也。」又陽明病當作裡實, 而脈浮者,云必盜汗,是猶有表邪故也。又三陽合病, 目合自汗,是知盜汗為邪氣在半表半裡之間明矣。 且自汗有為之虛者,有為之實者,其於盜汗之證。非 若自汗有實者。悉當和表而已。不可不知也。

頭汗[编辑]

傷寒頭汗,何以明之?頭者諸陽之會也。邪搏諸陽,津 液上湊,則汗見於頭也。邪熱內畜,蒸發腠理,遍身汗 出者,謂之熱越。若身無汗,則熱不得越,熱蒸於陽,故 但頭汗出也。何者?以三陰之經,皆上至頸胸中而還, 不循於頭,獨諸陽脈上循於頭爾。《經》曰:但頭汗出,身 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瘀熱在裡, 身必發黃,為熱不得越而上達者也。又熱入血室,與 其虛煩,或陽明被火,及水結胸,皆但頭汗出也,俱是 熱鬱於內而不得越者也。此數者,或吐、或下,皆欲除 其熱也。或謂頭汗之證,悉屬陽明而為裡熱也,而有 不屬陽明、屬表者乎?且邪但在表者,則無頭汗之證 必也。寒濕相搏,與邪氣半在表半在「裡者,乃有頭汗 也。」「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 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及傷寒五 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 鞕,脈細者,皆邪氣半在表半在裡,令頭汗出也。」濕家 但頭汗出,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濕相搏,令頭汗出也。 茲數者,皆邪所干,令頭額自然汗出,又不謂之逆。其 小便不利,則惡見頭汗出。濕家下後,亦惡見頭汗出 也。茲二者,乃為頭汗之逆者。何則?以小便不利而成 關格,若頭汗出,陽脫也。《經》云:「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 汗者生,有汗者死。濕家下後,若額上汗出而微喘者, 亦陽脫也。《經》云: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小便不利者死, 下利不止者亦死。《脈經》曰。陽氣上出。汗見於頭者。蓋 陽脫也。則知可治而治。知其不可治而不治。皆得十 全之上者。在於明辨而審的也。

手足汗[编辑]

《傷寒》手足汗出,何以明之?四肢者,諸陽之本,而胃主 四肢。手足汗出者,陽明之證也。陽經邪熱,傳併陽明, 則手足為之汗出。陽明為津液之主,病則自汗出。其 有身汗出者,有但頭汗出者,有手足汗出者,悉屬陽 明也。何以使之然也?若一身自汗出者,謂之熱越,是 熱外達者也;但頭汗出者,是熱不得越,而熱氣上達 者也。及手足汗出者,為熱聚於胃,是津液之旁達也。 《經》曰:「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必鞕也。手足漐漐汗 出,大便難而讝語者,下之則愈。」由此觀之,手足汗出, 為熱聚於胃可知矣。或謂熱聚於胃,而手足為之汗 出,其寒聚於胃而有手足汗出者乎?《經》曰:「陽明中寒 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 是中寒者也。且熱聚於胃,為可下之證,其寒聚於胃, 為不可下,又何以明之?要明於此二者,必曰大便初 鞕後溏,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是以不可下者也。 若大便難,讝語者,為陽明證具,則是可下之證,臨病 之際,宜須兩審。

無汗[编辑]

傷寒無汗,何以明之?腠理者,津液湊泄之所為腠,文 理縫會之中為理。津液為風、暑、濕氣所干,外湊皮腠 者,則為自汗出。若寒邪中經,腠理緻密,津液內滲,則 無汗。無汗之由,又有數種:如傷寒在表,及邪行於裡, 或水飲內畜,與亡陽久虛,皆令無汗。其傷寒無汗,則 腠理緻密也。風中於衛,則腠理開而自汗;寒中於榮, 則無汗,謂腠理閉也。《經》所謂「太陽病,惡風無汗而喘, 及脈浮緊,無汗發熱,及不汗出而煩躁。陽明病反無 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欬,手足厥,苦頭痛鼻乾,不 得汗,脈浮無汗而喘」,與其剛痙無汗,是數者,皆寒邪 在表而無汗者也。其邪氣行於裡,無汗者,為邪氣在 表,熏發腠理則汗出。邪氣內傳,不外熏發者,則無汗。 《經》所謂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 黃。及傷寒發熱無汗,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 參湯主之,與夫三陰為病,不得有汗,是數者,皆邪行 於裡而無汗者也。其水飲內畜而無汗者,為水飲散 而為津液,津液布滲而為汗。既水飲內畜而不行,則 津液不足而無汗,《經》所謂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 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 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是津液內滲而無汗者也其陽虛無汗者,諸陽為津液之主,陽虛則津液虛少, 故無汗。《經》所謂脈浮而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 必癢。陽明病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之狀,此亦久 虛故也,皆陽虛而無汗者也。如是者,理之常也,又焉 得為異哉?一或當汗而不汗,服湯一劑,病證仍在,至 於服三劑而不汗,死病也。又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 者,黃帝謂陽脈之極也,死。茲二者,以無汗為真病,詎 可與其餘無汗者同日而語也?

頭痛[编辑]

傷寒頭痛,何以明之?頭痛,謂邪氣外在經絡,上攻於 頭所致也。《難經》曰:「三陽經受風寒,伏留而不去,則名 厥頭痛。」言三陽之經上於頭爾。然傷寒頭痛者,太陽 專主也。何者?以太陽之經,起於目內眥,上額交顛,上 入絡腦。經所謂太陽受病者,頭項痛,腰脊強。又曰:七 日病衰,頭痛少愈。雖然,陽明少陽亦有頭痛,不若太 陽之專主也。蓋太陽為病屬表,而頭痛專為主,表證 雖有風寒之不同,必待發散而後已。太陽病,頭痛、發 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寒,無汗而喘者,傷寒也, 麻黃湯主之。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中風也, 桂枝湯主之。雖有傷寒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熱者, 而與調胃承氣湯下之者,又云:「若小便清者,知熱不 在裡,仍在表也,當與桂枝湯。」以頭痛未去,雖不大便 六七日,其小便清者,猶為在表,是知頭痛屬乎表者 明矣。頭痛一切屬三陽經也,而陰病亦有頭痛乎?太 陰少陰二經之脈,皆上至頸,胸中而還,不上循頭,則 多頭痛之證。惟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 目眥,上出額,與督脈會於顛,亦有頭痛。《經》曰:「乾嘔吐 涎沫者,吳茱萸湯主之」者是矣。夫頭者,精明之府也, 神明居之,小小邪氣作為頭痛者,必曰發散而可也。 其或痛甚,入連於腦而手足寒者,又為真頭痛,豈能 發散而已哉?嗚呼!頭痛為外疾,猶有不可治者,又矧 臟腑之疾乎?

項強[编辑]

傷寒項強,何以明之?太陽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顛, 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經》曰: 太陽之病,項背強痛而惡寒。以太陽感受風寒,則經 脈不利,而項為之急,頸為之強爾。傷寒頸項強急者, 太陽表證也,必發散而解之可也。太陽病項背強几 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太陽病,項背 「強几几,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是皆發散之劑也。 二者均是項背強而發散。又有輕重者,蓋發熱汗出 惡風者為表虛,表虛者可解肌;無汗惡風者為表實, 表實者可發汗,是以為治不同也。桂枝加葛根湯方, 是桂枝加麻黃葛根。又葛根湯方,亦是桂枝湯中加 麻黃葛根。深詳究之,無汗惡風為表實,正可發汗,則 於桂枝湯中加葛根麻黃為當矣。汗出惡風為表虛, 表虛者可解肌,恐是桂枝湯中但加葛根而不加麻 黃也。几几,引頸貌,又短羽鳥也。短羽之鳥不能飛騰, 動則先伸引其頭爾。項背強者,動亦如之,非若几按 之几而偃屈也。太陽傷寒項背強,其或太陽中風,加 之寒濕而成痙者,亦項強也。經曰:「病者身熱足寒,頸 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 背反張者,痙病也。」《金匱要略》曰:「太陽病,其證項背強 几几,然脈反沉遲者,此為痙,桂枝加䒷蔞湯主之。」雖 項背強,屬太陽病表證,悉當發散。又有結胸病者,項 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圓主之。臨病之 際,審其表裡。可汗可下。隨證投湯。則萬全矣。

頭眩[编辑]

《傷寒》頭眩,何以明之?眊非毛而見其毛,眩非元而見 其元。眊為眼花,眩為眼黑。眩也,運也,冒也,三者形俱 相近。有謂之眩運者,有謂之眩冒者,運為運轉之運, 世謂之頭旋者是矣。冒為蒙冒之冒,世謂之昏迷者 是矣。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以少陽居表裡之 間,表邪所傳,漸行於裡,表中陽虛,故時時目眩也。二 陽併病,頭項強痛,或眩運眩冒者,以少陽與太陽併 病,故眩者,責其虛也。傷寒有起則頭眩,與眩冒者,皆 發汗吐下後所致,是知其陽虛也。故《鍼經》有曰:「上虛 則眩,下虛則厥。」眩雖為虛,而風家亦有眩者,蓋風主 運動故爾。傷寒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欬, 其人必咽痛,為陽明中風,是風亦主頭眩也。諸如此 者,皆非逆也。及其諸逆發汗,劇者言亂,目眩者死,命 將難全。嗚呼!病勢已成,可得半愈?及病勢已深,雖神 醫其能已之耶。

胸脅滿[编辑]

傷寒胸脅滿,何以明之?胸脅滿者,謂胸膈間氣塞滿 悶也,非心下滿者也;脅滿者,謂脅肋下氣脹填滿也, 非腹滿者也。邪氣自表傳裡,必先自胸膈已,次經心 脅而入胃,邪氣入胃,為入腑也。是以胸滿多帶表證。 脅滿者,當半表半裡證也。經曰:「下後脈促胸滿者,桂 枝去芍藥湯主之。」又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 者,不可下,宜麻黃湯。是胸滿屬表,而須發汗者也。蓋胸中至表猶近也,及脅者則更不言發汗,但和解而 已。《經》曰: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又曰:胸滿不去 者,小柴胡湯主之。本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者,脅下 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主之。是知脅滿屬半表半裡明矣。大抵胸脅滿,以邪 氣初入裡,未停留,為濕氣鬱積而不行,致生滿也,和 解斯可矣。若邪氣留於胸中,聚而為實者,非湧吐則 不可已。故華佗曰:「四日在胸,吐之則愈。」是邪氣已收 斂而不散漫者,則可吐之。《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 病在胸膈之上為高,越之為吐也。經曰:病在胸中,當 吐之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則以梔子豉湯 吐之。若胸中痞鞕,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中 有寒也,則以瓜蔕散吐之。二者均是吐劑。梔子豉湯 吐胸中虛煩客熱也,瓜蔕散吐胸中痰實宿寒也。若 能審明藥劑之輕重,辨別邪氣之深淺,對證投湯,不 為效者,未之有也。

心下滿[编辑]

傷寒心下滿,何以明之?心下滿者,謂正當心下高起 滿鞕者是矣。不經下後而滿者,則有吐、下之殊。若下 後心下滿者,又有結胸、痞氣之別。《經》曰:「病人手足厥 冷,脈乍緊,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 在胸中,當須吐之。」又曰:脈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熱,屬 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溲數。茲二者,為不 經汗下而心下滿者,或吐之,或下之,看其邪氣之高 下,高者則因而越之,下者則因而竭之,要在泄其邪 也。至於陽明病,雖心下鞕滿,又未可攻。《經》曰:「陽明病, 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 愈。」是邪氣自表傳裡,至於心下,留結為實者,則不可 下,乃吐之可也。若未全為實者,則不可下,故有此戒 也。又邪氣在表,未應下而強下之,邪氣乘虛結於心 下,實者鞕滿而痛,為結胸;虛者滿而不痛,為虛痞。《經》 曰: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 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 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 胸;但滿而不痛者,此「為虛痞。」蓋實邪留結,則為鞕為 痛,虛邪留滯,則但滿而不鞕痛也。結胸熱實,脈沉而 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湯主之,明其邪熱可 知矣;脈浮而緊,而反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按之自 濡,但氣痞耳,明其邪氣可知矣。病發於陽而反下之, 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表邪未 罷,醫反下之,胃中空虛,客氣動膈,陽氣內陷,心中因 鞕,則為結胸,須陷胸湯圓攻之可也。傷寒中風,醫反 下之,心下痞鞕而滿,醫見心下痞,為病不盡,而復下 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空虛,客氣上逆,故 使鞕也,須諸瀉心湯散可也。二者俱是心下滿鞕,一 為虛,一為實,凡投湯者,大須詳審,結胸雖「為實邪,眾 皆共知,當用陷胸湯圓下之。或脈浮大者,則不可下, 下之則死」,即是猶帶表邪,未全結實,下之重,虛其裡 邪,深結則死。設或結胸形證悉具,而加煩躁者,又為 不治之疾。藥之所以能勝邪者,必待胃氣施布藥力, 始能溫汗吐下之,以逐其邪氣。邪氣勝,胃氣絕者,湯 藥縱下,胃氣不能施布,雖神丹其能為效耶。

腹滿[编辑]

傷寒腹滿,何以明之?腹滿者,俗謂之肚脹是也。華佗 曰:「傷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 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謂入腑也,是在腹也,猶未全 入裡也。雖腹滿為裡證,故亦有淺深之別。《經》曰:表已 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是其未全 入腑。若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 不能為禍,謂之邪氣已入腑也。傷寒邪入腹,是裡證 已深,故腹滿乃可下之者多矣。如《經》曰:其熱不潮,未 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發汗 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 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 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少陰病,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 諸如此者,皆為裡證是也。雖曰腹中滿痛者,此為實 也,當下去之。然腹滿不減者,則為實也。若腹滿時減 者,又為虛也,則不可下。經曰:「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 下之。」《金匱要略》曰:腹滿時減,復如故,此虛寒從下上 也,當以溫藥和之。蓋虛氣留滯,亦為之脹,但比之實 者,不至堅痛也。大抵腹滿屬太陰證也。陽熱為邪者, 則腹滿而咽乾。陰寒為邪者,則腹滿而吐,食不下,自 利益甚,時腹自痛。太陰者脾土也,治中央,故專主腹 滿之候。又發汗、吐、下之後,因而成腹滿者,皆邪氣乘 虛內客為之,而所主又各不同。《經》曰:「發汗後,腹脹滿 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傷寒吐後,腹脹 滿者,調胃承氣湯主之。傷寒下後,心煩腹脹滿,臥起 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三者有當溫者,有當下者, 有當吐者,何邪氣不一也?且發汗後腹滿,當溫之,邪 氣在表,因發散則邪去。胃為津液之主,發汗亡陽,則 胃氣虛而不能敷布諸氣,壅滯而為脹滿,是當溫散可也。吐後腹滿,可下之,邪氣在胸者,則可吐之,吐之 邪去則安。若吐後邪氣不去,加之腹脹滿者,是胸中 之邪,下傳入胃,擁而為實,故生脹滿,當須下之可也。 下後腹滿可吐者,邪氣在表,未傳入腑,而妄下之,邪 自表乘虛而入,鬱於胸中而為虛煩。氣上下不得通 利者,腹為之滿,故當吐之可也。凡為醫者,要識邪氣 所起所在,審其所起,知邪「氣之由來。觀其所在,知邪 氣之虛實。發汗、吐、下之不差,溫補鍼灸之適當,則《十 全》之功自可得也。」

少腹滿[编辑]

傷寒少腹滿者,何以明之?少腹滿者,臍下滿是也。少 腹者,下焦所治。《難經》曰:「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 清濁,其治在臍下。」邪氣自上而下,至於下焦,結而不 利,故少腹滿也。胸中滿,心下滿,皆氣爾,即無物也。及 腹滿者,又有燥屎為之者。至於少腹滿者,非止氣也, 必有物聚於此,而為之滿爾。所以然者,身半以上,同 天之陽,清陽歸之;身半已下,同地之陰,濁陰歸之。清 者在上,而濁者在下。《內經》謂「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 竅。」當出不出,積而為滿。是在上而滿者,氣也;在下而 滿者,物也。所謂物者,溺與血爾。邪氣聚於下焦,則津 液不得通,血氣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滯於下,是生脹 滿而鞕痛也。若從心下至少腹,皆鞕滿而痛者,是邪 實也,須大陷胸湯下之。若但少腹鞕滿而痛,小便利 者,則是畜血之證。小便不利者,便是溺濇之證。《經》曰: 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又曰:少腹 鞕,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 證諦也。其小便利而少腹滿者,為太陽隨經,瘀血在 裡,太陽自入腑者也。《經》曰:「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 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 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桃仁承氣湯主 之。是少腹鞕滿,為物聚於下可知矣。滲之利之,參酌 隨宜,可為上工。

煩熱[编辑]

傷寒煩熱,何以明之?煩者,熱也,與發熱若同而異也, 發熱者,怫怫然發於肌表,有時而已者是也。煩者為 煩,而熱無時而歇者是也。二者均是表熱,而煩熱為 熱所煩,非若發熱而時發時止也,故謂之煩熱。經曰: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曰:「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 浮數者,再與桂枝湯。」又曰:「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 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即此觀之,煩為表熱 明矣。故又有煩疼,即是熱疼,又有煩渴,即是熱渴也。 以煩為熱,又何疑焉?至於胸中煩、心中煩、內煩、虛煩, 皆以煩為熱。設傷寒至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 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與脈和大煩、目重,瞼 內際黃者,又皆為欲解。所以言大煩者。以肌表大熱。 則是邪熱欲去。泄達於外也。故為欲解。《內經》曰:「謹熟 陰陽。以意調之。」

虛煩[编辑]

傷寒虛煩,何以明之?虛煩者,心中鬱鬱而煩也。有胸 中煩,有心中煩,有虛煩,諸如此者,皆熱也。若止云煩 者表熱也。及其邪熱傳裡,故有胸中煩、心中煩、虛煩 之別,三者要在觀其熱所從來,審其虛實,而治為不 同也。如不經發、汗、吐、下而煩者,則是傳經之熱不作。 膈實者,但多和解而已。故《經》曰:「心煩喜嘔」,或胸中煩 「而不嘔者,小柴胡湯主之。少陰病二三日,心中煩,不 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少陰病,胸滿心煩者,豬膚 湯主之。是皆和解而徹熱者也。若因吐下發汗後而 煩者,則是內陷之煩,但多湧吐而已。發汗吐下後,虛 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者,梔子豉 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 生薑豉湯主之。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 主之。圓藥大下後,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 之。是皆取吐而湧其熱者也。虛煩之狀,心中溫溫然 欲吐,憒憒然無奈,欲嘔不嘔,擾擾亂亂,是名煩也,非 吐則不能已。《經》曰: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 煩也,宜梔子豉湯。脈「乍結,心中滿而煩,饑不能食者, 病在胸中,瓜蔕散。」二者證均是煩也,藥均是吐也,而 有輕重之不同。吐下發汗後,邪氣乘虛而入為煩者, 則謂之虛煩,與梔子豉湯,則是吐劑之輕者;不因吐 下發汗後,邪氣結於胸中,則為膈實,與瓜蔕散,則是 吐劑之重者。又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則是煩之 實者也,與調胃承氣湯下之。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 煩者,則是煩之虛者也,與小建中湯補之。煩為熱也, 悸而煩復為主者,以悸為虛,悸甚而煩,故為虛也。少 陽之邪入腑者,煩而悸則為熱也。大抵先煩而悸者, 是為熱也。先悸而煩者,是為虛也。《內經》曰:「治病必先 求其本。」誠哉是言也。

煩躁[编辑]

《傷寒》煩躁,何以明之?煩為擾擾而煩,躁為憤躁之躁。 合而言之,煩躁為熱也。析而分之,煩也、躁也,有陰陽 之別焉。煩陽也;躁,陰也。煩為熱之輕者,躁為熱之重者。更有煩疼、煩悶、煩渴、虛煩,皆以煩為熱也。有不煩 而躁者,為怫怫然便作躁悶,此為陰盛隔陽也。雖大 躁,欲於泥水中臥,但飲水不得入口者是矣。所謂煩 躁者,謂先煩漸至躁也。所謂躁煩者,謂先發躁而迤 邐復煩者也。煩躁之由,又為不同。有邪氣在表而煩 躁者,有邪氣在裡而煩躁者,有因火劫而煩躁者,有 陽虛而煩躁者,有陰盛而煩躁者,皆不同也。《經》曰:「當 汗不汗,其人煩躁。太陽中風,脈浮而緊,不汗出而煩 躁,大青龍湯主之。」是邪氣在表而煩「躁者也。病人不 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此有燥屎也,是 邪氣在裡而煩躁者也。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 人必躁。太陽病,二日反躁,火熨其背,令大汗出,大熱 入胃。煩躁者,火劫令煩躁者也。陽微發汗,躁不得眠, 與之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 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及發汗,若下之,病仍不去,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陽虛煩躁者也。「少陰病吐利,手足冷,煩躁欲死者,吳 茱萸湯主之。」陰盛而煩躁者也。諸如此者,證之常也, 非逆也。設或結胸證悉具,煩躁者死。發熱下利,厥逆, 躁不得臥者死。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少陰病, 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少陰病五 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是數者,又皆為不 治之證。嗚呼!煩躁為常有之疾,復有諸不治之證,臨 病者之側,又當熟審焉。

懊憹[编辑]

傷寒懊憹,何以明之?懊者,懊惱之懊,憹者鬱悶之貌, 即心中懊懊,惱惱煩煩,憹憹,鬱鬱然不舒暢,憒憒然 無奈,比之煩悶而甚者懊憹也。由下後表中陽邪,乘 虛內陷,鬱而不發,結伏於胸心之間,故如是也。經曰: 表未解,醫先下之,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又 曰:下之益煩,心中懊憹如饑。即是陽氣內陷,為諸懊 憹也。其治之法,或吐之,或下之。若發汗吐下後,虛煩 不得眠,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與陽明病下之, 其外有熱,手足溫而不結胸,心中懊憹,饑不能食,但 頭汗出,二者為邪熱鬱於胸中,當須梔子豉湯吐之, 以湧其結熱也。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 燥屎者,與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發 黃。二者為邪熱結於胃中,當須大承氣、茵陳湯攻之, 以滌其內熱也。識諸此者,吐下之不差,湯劑之適當, 則無不愈者。一或當汗反吐,療熱以溫,則變證百出, 斑出黃生者多矣。

舌上胎[编辑]

傷寒舌上胎。何以明之?舌者心之官,法應南方火,本 紅而澤。傷寒三四日已後,舌上有膜,白滑如胎,甚者 或燥或澀,或黃或黑,是數者,熱氣淺深之謂也。邪氣 在表者,舌上即無胎,及邪氣傳裡,津液結搏,則舌上 生胎也。寒邪初傳,未全成熱,或在半表,或在半裡,或 邪氣客於胸中者,皆舌上胎白而滑也。《經》曰:「舌上如 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邪初傳入裡者也。陽明 病,脅下鞕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 湯,是邪氣在半表半裡者也。陽明病,若下之,則胃中 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是邪客於胸中者也。臟結宜若可下,舌上胎滑者,則 云不可攻也。是邪未全成熱,猶帶表寒故也。及其邪 傳為熱,則舌之胎不滑而澀也。經曰:傷寒七八日不 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 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是熱耗津液, 而滑者已乾也。若熱聚於胃,則舌為之黃,是熱已深 也。《金匱要略》曰: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若舌上色 黑者,又為熱之極也。《黃帝鍼經》曰:「熱病口乾舌黑者 死。」以心為君主之官,開竅於舌。黑為腎水,見於心部, 心者火,腎者水,邪熱已極,鬼賊相刑,故知必死。觀其 口舌,亦可見其逆順矣。

衄血[编辑]

傷寒衄者,何以明之?鼻中血出者是也。雜病衄者,責 熱在裡;傷寒衄者,責熱在表。何以言之?《病源》曰:「心主 血,肝藏血,肺主氣,開竅於鼻。血得熱則散,隨氣上從 鼻中出,則為衄。」是雜病者,責在裡熱也。經曰:傷寒脈 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宜麻黃湯。傷寒不大便六七 日,頭痛有熱者,與小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 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以此 觀之,是傷寒衄者,責其表熱也。《千金翼》曰:「吐血有三 種,一曰肺疽,二曰傷胃,三曰內衄。」既吐血家謂之內 衄,則其鼻中出血者,可謂之外衄,是經絡之血妄行 也。經絡熱盛,陽氣擁重,迫血妄行出於鼻,則為衄。經 曰: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 重故也。又曰:「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言衄為經 中陽盛也。凡傷寒脈浮,鼻中燥,口燥,但欲漱水,不欲 嚥者,是欲衄也。《經》曰:陽明病,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又有不應發汗而強發汗,因致衄者。《經》曰:少陰病,但 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是也。衄家雖為 邪熱在經,而又不可發汗。《經》曰:「衄家不可發汗,發汗 則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前云桂枝湯、 麻黃湯治衄者,非治衄也,即是發散經中邪氣耳。若 邪氣不得發散,擁盛於經,逼迫於血,則因致衄也,即 非桂枝麻黃湯專治衄也。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 汗,自「衄者愈」,是經中之邪,隨而散則解矣。故知衄者, 不待桂枝麻黃湯發散之也。衄者,若但頭汗出,身無 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黃帝又皆以為不治之疾,臨 病之際,審而治之,則不失矣。

[编辑]

《傷寒》噦者,何以明之?噦者,俗謂之欬逆者是也。若䭇, 則但胸喉間氣塞滯,不得下通,然而無聲也;噦則吃 吃然有聲者是也。二者相近,皆胃之疾,但輕重有差 爾。虛寒相搏,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 搏,其人即䭇,言胃氣虛竭也。傷寒大吐大下之後,極 虛,復發汗出者,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 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又胃中虛冷,不能 食者,飲水則噦。即是觀之,皆胃疾可知矣。《經》曰:「趺陽 脈浮則為䭇,關脈滑則為噦。」此為醫咎,責虛取實之 過也。大抵妄下之後,胃虛氣逆而成噦。濕家若下之 太早,或其人本虛,悮攻其熱;或陽明病不能食,悮攻 其熱。諸如此者,皆下之後,胃虛而噦者也。然䭇為水 寒相搏,必曰小青龍湯去麻黃加附子而可。至於噦 者,則又熱氣擁鬱,氣不得通而成者也。輕者有和解 之證,重者有攻下之候。《經》曰:「有潮熱,時時噦」,與小柴 胡湯者,即是和解之證也。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 部不利,利之則愈,即可攻下之候也。傷寒有此,則病 已極矣,非若渴煩等輕緩之候,如「太陽中風,以火劫 發汗,陰陽俱虛竭,身體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 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讝語,甚者至噦」,是 言其極也。又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是為真病。其若 是者,雖有神醫之術,當斯脫絕之候,又何以措其手 足哉!

[编辑]

傷寒欬者,何以明之?欬者,謦欬之欬,俗謂之嗽者是 也。肺主氣,形寒飲冷則傷之,使氣上而不下,逆而不 收,衝擊膈咽,令喉中淫淫如癢,習習如梗,是令欬也。 甚者續而不已,連連不止,坐臥不安,語言不竟,動引 百骸,聲聞四近矣。欬之由來,有肺寒而欬者,有停飲 而欬者,有邪氣在半表半裡而欬者,雖同曰欬,而治 各不同也。《內經》曰:「肺之令人欬」,何也?皮毛者,肺之合 也。皮毛先受寒氣,寒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 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 之,則為欬嗽者,是肺寒而欬也。傷寒表不解,心下有 水氣,乾嘔發熱而欬,小青龍湯主之。少陰病,腹痛,小 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 或欬者,真武湯加五味子、細莘、乾薑主之。」二者是停 飲而欬者也。雖皆為水飲所作,而小青龍湯所主為 水飲與表寒相合而欬者,真武湯所主為水飲與裡 寒相合而欬者,又不可不知也。傷寒中風,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欬者,小柴胡 湯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乾薑五味子主之。」「少陰病,四 逆,其人或欬者,四逆散加乾薑、五味子主之。」二者是 邪氣自表傳裡而欬者,雖皆為邪氣傳裡,而小柴胡 湯所主,為陽邪傳裡動肺而欬者,四逆散所主,為陰 邪傳裡動肺而欬者,又不可不識也。表寒也,裡寒也, 協水飲則必動肺,以形寒寒飲則傷肺故也。陽邪也, 陰邪也。自表傳裡,則必動肺,以臟真高於肺故也。欬 為肺疾,治之必發散而可矣。而又有不可發汗者。《經》 曰:「欬而小便利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四肢厥逆冷。」又 曰:「欬而發汗,踡而苦滿,腹中復堅」,茲雖逆也。又脈散 者,為心火刑於肺金,鬼賊相刑,必死。

[编辑]

傷寒喘者,何以明之?肺主氣,形寒飲冷則傷肺,故其 氣逆而上行,衝衝而氣急,喝喝而息數,張口擡肩,搖 身滾肚,是為喘也。傷寒喘者,有邪氣在表,氣不利而 喘者,有水寒之氣射肺而喘者,各不同也。喘家作「桂 枝加厚朴杏仁湯。」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 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 之亦喘。傷寒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或喘者,小 青龍湯去麻黃加杏仁主之,是欲發散水寒也。《經》曰: 「喘而汗出者,與葛根黃芩黃連湯以利之。汗出而喘 者,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發之。」二者如何而然 也?且邪氣內攻,氣逆不利而喘者,因喘而汗出,見其 邪氣在裡也,雖表未解,未可和之。若邪氣外盛,壅遏 使氣不利而喘者,雖汗而喘不已,見其邪氣在表也, 雖經汗下,亦可發之,此亦古人之奧義。傷寒止於邪 氣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堅,設或腹滿而喘,則 又為可下之證。《經》曰: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 欲解,可攻裡也,為因脹滿而喘矣。又或邪氣內盛,正氣欲脫,氣壅上逆,亦主喘也。《經》曰:「直視讝語,喘滿者 死。」又汗出髮潤,喘不休者,此為肺絕。身汗如油,喘而 不休,此為命絕,皆為不治之喘也。省疾問病,更宜消 息。

嘔吐[编辑]

傷寒嘔吐,何以明之?嘔者,有聲者也,俗謂之啘。吐者, 吐出其物也。故有乾嘔而無乾吐。是以於嘔則曰「食 榖欲嘔」,及吐則曰「飲食入口即吐。」則嘔吐之有輕重 可知矣。傷寒嘔,有責於熱者,有責於寒者。至於吐家, 則悉言虛冷。《經》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 利益甚,時腹自痛。」又曰:「胃中虛冷,故吐也。」嘔家則不 然。嘔有熱者,有寒者,有停飲者,有胃脘有膿者,皆當 明辨之。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與其嘔不止,心下 鬱鬱微煩,大柴胡湯主之者,是邪熱為嘔者也。膈上 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與其乾嘔,吐涎沫, 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是寒邪為嘔者也。先嘔後渴 者,此為欲解;先渴後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是 停飲嘔者,嘔家有癰膿,不須治,膿盡自愈,是胃脘有 膿而嘔也。諸如此者,雖有殊別,大抵傷寒表邪欲傳 裡,裡氣上逆,則為嘔也。是以半表半裡證,多云嘔也。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不受邪,是知邪氣傳裡者, 必致嘔也。至於乾薑附子湯證云:「不嘔不渴,為裡無 熱。」《十棗湯證》云:「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 未和也。」即此觀之,其嘔為裡熱明矣。嘔家之為病,氣 逆者必散之,痰飲者必下之。《千金》曰:「嘔家多服生薑, 此是嘔家聖藥,是要散其逆氣也。」《金匱要略》曰:「嘔家 用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嘔則止」,是要下其痰飲也。嘔 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者,謂其氣逆而未收斂為實 也。其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已為難 治。蓋謂其虛寒之甚也。醫者必審其邪氣之虛實。疾 證之逆順。為施治則當矣。

[编辑]

傷寒悸者,何以明之?悸者,心忪是也。築築惕惕然動, 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心悸之由,不越二種:一 者氣虛也,二者停飲也。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 小建中湯主之。「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悸者,四逆散加 桂五分」,是氣虛而悸者也。飲水多,必心下悸,是停飲 而悸者也。其氣虛者,由陽氣內弱,心下空虛,正氣內 「動而為悸也。其停飲者,由水停心下,心為火而惡水, 水既內停,心不自安,則為悸也。又有汗下之後,正氣 內虛,邪氣交擊而令悸者,與氣虛而悸者,則又甚焉。 太陽病發汗過多,其人又手自冒心,心下悸。太陽病 若下之,身重,心下悸者,不可發汗。少陽病不可吐下, 吐下則悸而驚;少陽病不可發汗,發汗則讝語,此屬 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是數者,皆汗後協邪 者,與其氣虛而悸者,有以異也。或鎮固,或化散之,皆 須定其浮氣也。又飲水過多,水飲不為宣布,留於心 下,甚者則悸。《金匱要略》曰:「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 則悸。」飲之為悸,甚於他邪,雖有餘邪,必先治悸。何者? 以水停心下,若水氣散,則無所不之。浸於肺則為喘 為欬;傳於胃則為噦為噎;溢於皮膚則為腫;漬於腸 間則為利,下不可緩之也。《經》曰:「厥而心下悸,宜先治 水」,與茯苓甘草湯,後治其厥。不爾,水漬於胃,必作利 也。厥為邪之深者,猶先治水,況其邪氣淺者乎。

[编辑]

《傷寒》渴者,何以明之?渴者,裡有熱也。傷寒之邪,自表 傳至裡,則必有名證,隨其邪淺深而見焉。雖曰一日 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 入胃,其傳經者,又有證形焉。太陽主氣而先受邪,當 一二日發頭項痛而腰脊強者是矣。太陽傳陽明,則 二三日發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也。陽明傳少陽,則 三四日發胸脅痛而耳聾。此三陽皆受病,為邪在表, 而猶未作熱,故不言渴。至四、五日,少陽傳太陰經,邪 氣漸入裡,寒邪漸成熱。當是時也,津液耗少,故腹滿 而嗌乾;至五、六日,太陰傳少陰,是裡熱又漸深也。當 此之時,則津液為熱所搏,漸耗而乾,故口燥舌乾而 渴。及至六、七日,則少陰之邪,傳於厥陰。厥陰之為病, 消渴為裡,熱已極矣。所謂消渴者,飲水多而小便少 者是矣。謂其熱能消水也。所以傷寒病至六七日而 渴欲飲水,為欲愈之病,以其傳經盡故也。是以《厥陰 病》云:「渴欲飲水,少少與之愈」者是也。邪氣初傳入裡, 熱氣散漫未收,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人 雖渴,欲得飲水,又不可多與之。若飲水過多,熱少不 能消,故復為停飲諸疾。《經》曰:「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 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勿多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 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若大渴欲飲水,猶當 依證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一斗與 五升。又曰: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 五苓散。至於大渴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 之,皆欲潤其燥而生津液也。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 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差。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大禍,不可復救。然則悸動也,支結也, 喘欬,噎噦,乾嘔,腫滿,下利小便不利數者,皆是飲水 過傷,而診病之工,當須識此,勿令誤也。

[编辑]

《傷寒》振者,何以明之?振者,森然若寒,聳然振動者是 也。傷寒振者,皆責其虛寒也。至於欲汗之時,其人必 虛,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振,近戰也,而輕者 為振矣。戰為正與邪爭,爭則為鼓慄而戰,振但虛而 不至爭,故至聳動而振也。下後復發汗振寒者,謂其 表裡俱虛也。亡血家發汗,則寒慄而振者,謂其血氣 俱虛也。諸如此者,止於振聳爾。其振振欲擗地者,有 身為振振搖者,二者皆發汗過多,亡陽經虛不能自 主持,故身為振搖也,又非若振慄之比。《經》曰:「若吐若 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發汗則動經,身 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太陽病,發 汗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 地者,真武湯主之。」二湯者,皆溫經益陽,滋血助氣之 劑。經虛陽弱得之,未有不獲全濟之功者。

戰慄[编辑]

傷寒戰慄,何以明之?二者形相類而實非一,合而言 之,非二也。析而分之,有內外之別焉。戰者,身為之搖 者是也;慄者,心戰是也;二者有內外之診也。昧者,通 而為一,而不知有逆順之殊焉。《經》曰:「胃無穀氣,脾濇 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慄者,即此觀之,二者豈不異 哉?戰之與振,振輕而戰重也;戰之與慄,戰外而慄內 也。戰慄者,皆陰陽之爭。傷寒欲解,將汗之時,正氣內 實,邪不能與之爭,則便汗出而不發戰也。邪氣欲出, 其人本虛,邪與正爭,微者為振,甚者則戰,戰退正勝 而解矣。《經》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其人本 虛,是以發戰者是也。邪氣外與正氣爭則為戰,乃其 愈者也。邪氣內與正氣爭則為慄,是為甚者也。《經》曰: 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微虛,裡氣不守,故使邪中 於陰也。方其裡氣不守,而為邪中於正氣,正氣怯弱, 故成慄也。戰者正氣勝,慄者邪氣勝也。傷寒六七日 欲解之時,當戰而汗出。其有但心慄而鼓頷,身不戰 者,已而遂成寒逆,似此證多不得解。何者?以陰氣內 盛,正氣大虛,不能勝邪。反為邪所勝也。非大熱劑。與 其灼灸。又焉得而禦之。

四逆[编辑]

傷寒四逆,何以明之?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溫者是也。 積涼成寒,積溫成熱,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 漸矣。傷寒始者,邪在皮膚,當太陽陽明受邪之時,則 一身手足盡熱,當少陰太陰受邪之時,則手足自溫, 是表邪漸緩,而欲傳裡也。《經》曰:「傷寒四五日,手足溫 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是太陽之邪,傳之少陰也。傷 寒脈浮,手足自溫者,是為繫在太陰,是少陽邪傳於 太陰也。是知邪氣在半表半裡,則手足不熱而自溫 也。至於邪傳少陰,為裡證已深,雖末至厥,而手足又 加之不溫,是四逆也。若至厥陰,則手足厥冷矣。《經》曰: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用柴胡、枳實、芍藥、甘 草。四者皆是寒冷之物,而專主四逆之疾,是知四逆 非虛寒之證也。又有四逆諸湯,亦治四逆,手足寒,方 用乾薑、附子熱藥者,厥有旨哉!若手足自熱而至溫, 從四逆而至厥者,傳經之邪也,四逆散主之。若始得 之,手足便厥而不溫者,是陰經受邪,陽氣不足,可用 四逆湯溫之,當須識此,勿令誤也。四逆與厥,相近而 非也。《經》曰:「諸四逆厥者,不可下。」是四逆與厥有異也。 吐利煩躁,見四逆者死,是惡見其四逆也。診視之間, 熟詳究之。

[编辑]

傷寒厥者,何以明之?厥者,冷也,甚於四逆也。《經》曰:厥 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謂 陽氣內陷,熱氣逆伏,而手足為之冷也。《經》曰:「傷寒一 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 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是知內陷者,手足為厥矣。少 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 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亦是言發動其 熱。先熱而後厥者,熱伏於內也。先厥而後熱者,陰退 而陽氣得復也。若始得之便厥者,則是陽氣不足而 陰氣勝也。大抵厥逆為陰所主,寒者多矣,而又有進 退之別。《經》曰:「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 厥者自愈。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厥」四日,厥少熱多, 其病自愈;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 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病至厥陰,傳經盡也。當是 之時,陽氣勝陰,厥少熱多,其病則愈。若或陰氣反勝, 陽不得復,厥多熱少,其病則逆,厥為陰氣至也,熱為 陽氣復也。至於下利,則曰先厥後發熱,而利必自止, 見厥復利,厥者復為熱,為陽氣得復,而利必自止。熱 者便為厥,是陰氣還勝也,故復下利矣。諸陽受氣於 胸中,邪氣客於胸中,鬱鬱留結,則陽氣不得敷布,而手足為之厥。《經》曰:手足厥冷,脈乍緊,邪結在胸中,心 中滿而煩,饑不能食,病在胸中,當吐之者是矣。厥為 陰之盛也。若更加之惡寒而踡者,陰氣之極也,則難 可治。《經》曰:「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 是厥冷之逆者。神丹其能生乎。

鄭聲[编辑]

《傷寒》鄭聲為邪音也。孔子曰:「惡鄭聲之亂雅樂也。」又 曰:「放鄭聲遠。」人鄭聲淫。人,殆是謂鄭聲為不正 之音也。傷寒鄭聲者,則其聲如鄭衛之音,轉不正也。 《經》曰:「虛則鄭聲。」今汗後或病久人聲轉者是也。以此 為虛,從可知矣。又鄭聲者,重語也,正為聲轉也。若聲 重而轉其本音者,亦是矣。昧者殊不知此,妄以重為 重疊之語,與讝語混而莫辨,遂止以身熱脈數、煩渴、 便難而多言者為讝語;以身「涼、脈小、自利、不渴而多 言者為鄭聲」,如此則有失仲景之本意。兼鄭聲淫,則 語以正之,則鄭聲不為重疊,正為不正也。況仲景之 書,三百九十餘證,曲盡傷寒形候,未有脫落而不言 者。若是鄭聲為多言,則於三陰門中亦須條見,所以 鄭聲別無證治者,是不與讝語為類也。雖曰虛矣,止 為正氣虛而不全。故使轉聲而不正也。明者鑒此。幸 詳究之。

讝語[编辑]

《傷寒》讝語,何以明之?讝者,謂呢喃而語者也。又作讝, 謂妄有所見而言也。此皆真氣昏亂,神識不清之所 致。夫心藏神而主火,病則熱氣歸焉。傷寒胃中熱盛, 上乘於心,心為熱冒,則神昏亂而語言多出,識昏不 知所以然,遂言無次,而成讝妄之語。輕者睡中呢喃, 重者不睡亦語言差繆。有讝語者,有獨語者,有狂語 者,有語言不休者,,有言亂者,此數者,見其熱之輕重 也。語與獨語,雖間有妄錯之語,若與人言有次,是 熱未至於極者也。《經》曰:「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 不識人,是病獨語未為劇也。狂語者,熱甚者也,由神 昏而無所見,覺,甚則至於喊叫而言語者也,言語不 休,又其甚也。至於亂語者,謂妄言罵詈善惡不避親 疎,為神明已亂也。《經》曰:諸逆發汗,微者難差,劇者言 亂,是難可復制也。讝語之由,又自不同,皆當明辨之。 有被火劫而致者;有汗出而致者;有下利而致者;有 下血而致者;有燥屎在胃而致者;有三陽合病而致 者;有過經而致者;有亡陽而致者。《經》曰:火熱入胃中, 水竭躁煩,必發讝語。又「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 便,久則讝語,是因被火劫而致也。汗出讝語,此為風 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 虛裡實故也,是汗出而致者也。「下利讝語者,有燥屎 也,小承氣湯主之」,是下利而致者也。下血讝語者,此 為熱入血室,當剌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是下血而致 者也。讝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 枚也,是燥屎在胃而致者也。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 不仁而面垢,讝語遺尿,是三陽合病而致者也。過經 讝語者,熱也,當以湯下之,是過經而致者也。發汗多, 亡陽讝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湯、桂枝湯和其榮衛,是 以有通津液後自愈,是亡陽而致者也。諸如此者,脈 短則死,脈自和則愈。又身微熱,脈浮大者生,逆冷脈 細沉,不過一日死。實則讝語,氣收斂在內而實者,本 病也。或氣上逆而喘滿,或氣下奪而自利者,皆為逆 也。經曰:「直視、讝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謂其正氣 脫絕也。能知虛實之診,能識從逆之要,治病療病,則 不失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