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52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二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五百二十六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二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二十六卷目錄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三

  北魏

  徐謇       王顯

  周𣽃       李亮李元孫 李修

  崔彧崔景哲  張遠遊

  北齊

  崔季舒      祖珽

  鄧宣文      馬嗣明

  張子信      李元忠李密

  徐之才      徐之範

  徐敏齊

  北周

  姚僧垣      褚該

  隋

  許智藏許奭 許澄 莫君錫

  巢元方      楊上善

  全元起      北山黃公

  唐一

  許引宗      宋俠者

  李洞元      李世勣

  于志寧      甘伯宗

  甄權       甄立言

  張寶藏      孫迴璞

  孫思邈      秦鳴鶴

  曹元王勃   王燾

藝術典第五百二十六卷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三[编辑]

北魏[编辑]

徐謇[编辑]

按《魏書》本傳:「徐謇,字成伯,丹陽人。家本東莞,與兄文 伯等皆善醫藥,謇因至青州,慕容白曜平東陽,獲之, 表送京師。顯祖欲驗其所能,乃置諸病人於幕中,使 謇隔而脈之,深得病形,兼知色候,遂被寵遇,為中散, 稍遷內侍長。文明太后時,問治方,而不及李修之見 任用也。謇合和藥劑,攻救之驗,精妙於修。而性甚祕 忌,承奉不得其意者,雖貴為王公,不為措療也。」高祖 後知其能。及遷洛,稍加眷幸,體小不平,及所寵馮昭 儀有疾,皆令處治。又除中散大夫,轉右軍將軍,侍御 師謇欲為高祖合金丹致延年之法,乃入居崧高,採 營其物,歷歲無所成,遂罷。二十二年,高祖幸懸瓠,其 疾大漸,乃馳驛召謇,令水路赴行所。一日一夜行數 百里至,診省下治,果有大驗。高祖體少瘳,內外稱慶。 九月,車駕發豫州,次於汝濱,乃大為謇,設大官珍膳。 因集百官,特坐謇於上席,遍陳餚觴於前,命左右宣 謇,救攝危篤,振濟之功,宜加酬賚。乃下詔曰:「夫神出 無方,形禀有礙,憂喜乖適,理必傷生。朕覽萬機,長鍾 革運,思芒芒而無怠」,身忽忽以興勞。仲秋動痾,心容 頓竭,氣體羸瘠,玉几在慮。侍御師右軍將軍徐成伯, 馳輪太室,進療汝蕃,方窮丹英,藥盡芝石,誠術兩輸, 忠妙俱至。乃令沈癆勝愈,篤瘵克痊,論勤語效,實宜 褒錄。昔晉武暴疾,程知應增封;辛疚數朝,錢爵大墜。 況疾深於「曩辰,業難於疇日,得不重加陟賞乎?宜順 群望」,錫以山河。且其舊逕高秩。中暫解退。比雖銓用, 猶未闕二字「準舊量今,事合顯進。可鴻臚卿、金鄉縣開 國伯,食邑五百戶,賜錢一萬貫。」又《詔》曰:「錢府未充,須 以雜物。絹二千匹,雜物一百匹,四十匹出御府穀二 千斛。如婢十口,馬十匹,一匹出驊騮牛十頭。所賜雜 物,奴婢牛馬,皆經內呈。」諸親王咸陽王禧等,各有 賚並至千匹。從行至鄴,高祖猶自發動,謇日夕左右。 明年,從詣馬圈,高祖疾勢遂甚,戚戚不怡,每加切誚, 又欲加之鞭捶,幸而獲免。高祖崩,謇隨梓宮還洛。謇 常有藥餌及吞服道符。年垂八十,鬢髮不白,力未多 衰。正始元年,以老為光祿大夫,加平北將軍,卒。延昌 初,贈安東將軍、齊州刺史,諡曰靖。

王顯[编辑]

按《魏書》本傳,「王顯,字世榮,陽平樂平人。自言本東海 郯人,王朗之後也。祖父延和中南奔,居于魯郊,又居 彭城。伯父安上,劉義隆時板行館陶縣。世祖南討,安 上棄縣歸命,與父母俱徙平城。例敘陽都子,除廣甯 太守。顯父安道,少與李亮同師,俱學醫業,粗究其術, 而不及亮也。安上還家樂平,頗參士流。顯少歷本州」 從事,雖以醫術自通,而明敏有決斷才用。初,文昭太 后之懷世宗也,夢為日所逐,化而為龍而繞后,后寤 而驚悸,遂成心疾。文明太后敕召徐謇及顯等為后 診脈,謇云:「是微風入臟,宜進湯加針。」顯云:「按三部脈, 非有心疾,將是懷孕生男之象。」果如顯言。久之,召補 侍御師、尚書儀曹郎,號稱幹事。世宗自幼有微疾,久 未差愈,顯攝療有效,因是稍蒙盼識。又罷。六輔之初, 顯為領軍千烈,間通規策,頗有密功,累遷遊擊將軍拜廷尉少卿。仍在侍御營進御藥,出入禁內,乞臨本 州,世宗曾許之,積年未授,因是聲聞傳於遠近。顯每 與人言,「時旨已決,必為刺史。」遂除平北將軍、相州刺 史。尋詔馳驛還京復掌藥,又遣還州。元愉作逆,顯討 之不利。入除太府卿、御史中尉。顯前後歷職,所在著 稱,糾折庶獄,究其姦回,出內惜慎,憂國如家。及領憲 臺,多所彈劾,百寮肅然。又以中尉屬官不悉稱職,諷 求更換。詔委改選,務盡才能。而顯所舉,或有請屬,未 皆得人,於是眾口諠譁,聲望致損。後世宗詔顯撰《藥 方》三十五卷,班布天下,以療諸疾。東宮既建,以為太 子詹事,委任甚厚。世宗每幸東宮,顯常近侍,出入禁 中,仍奉醫藥,賞賜累加,為立館宇,寵振當時。延昌二 年秋,以營療之功,封衛南伯。四年正月,世宗夜崩。肅 宗踐阼,顯參奉璽策,隨從臨哭,微為憂懼。顯既蒙任 遇,兼為法官,恃勢使威,為時所疾。朝宰託以侍療無 效,執之禁中,詔削爵位。臨執呼冤,直閤以刀鐶撞其 腋下,傷中吐血,至右衛府一宿死。始顯布衣為諸生, 有沙門相,顯後當富貴,誡其「勿為吏官,吏官必敗。」由 是世宗時或欲令其遂攝吏部,每殷勤避之。及世宗 崩,肅宗夜即位,受璽冊於儀須兼太尉。及吏部,倉卒 百官不具,以顯兼吏部行事矣。

周澹[编辑]

按《魏書》本傳:「周澹,京兆鄠人也。為人多方術,尤善醫 藥,為太醫令。太宗嘗苦風頭眩,𣽃治得愈,由此見寵, 位至特進,賜爵成德侯。神瑞二年,京師饑,朝議將遷 都於鄴,𣽃與博士祭酒崔浩進計,論不可之意,太宗 大然之,曰:『惟此二人,與朕意同也』。詔賜澹、浩妾各一 人,御衣一襲,絹五十匹,綿五十觔。泰常四年卒,諡曰 『恭』。」時有河南人陰貞,家世為醫,與澹同受封爵。清河 李潭,亦以善鍼見知。子驢駒襲傳術。延興中,位至散 令。

李亮李元孫 李修[编辑]

按《魏書》本傳:「李修,字思祖,本陽平館陶人。父亮,少學 醫術,未能精究。世祖時,奔劉義隆於彭城,又就沙門 僧坦研習眾方,略盡其術,鍼灸授藥,莫不有效。徐兗 之間,多所救恤,四方疾苦,不遠千里,竟往從之。亮大 為廳事以舍病人,停車輿於下,時有死者,則就而棺 殯,親往弔視。其仁厚若此。累遷府參軍,督護本郡,士」 門宿官,咸相交昵,車馬金帛,酬賚無貲。修兄元孫隨 畢眾敬赴平城,亦遵父業而不及。以功賜爵義平子, 拜奉朝請。修略與兄同。晚入代京,歷位中散令,以功 賜爵「下蔡子。」遷給事中。太和中,常在禁內。高祖文明 太后時有不豫,修侍鍼藥,治多有效,賞賜累加,車服 第宅,號為鮮麗。集諸學士及工書者百餘人。在東宮 撰諸《藥方》百餘卷,皆行於世。先是,咸陽公高允,雖年 且百歲,而氣力尚康,高祖文明太后時,令修診視之。 一旦,奏言「允脈竭氣微,大命無遠。」未幾,果亡。遷洛,為 前軍將軍,領太醫令。後數年卒,贈威遠將軍、青州刺 史。子天授,襲汶陽令,醫術又不逮父。

崔彧崔景哲[编辑]

按《魏書》本傳:「崔彧,字文若,清河東武城人。父勳之,字 寧國,位大司馬外兵郎,贈通直郎。彧與兄相如俱自 南入國。相如以才學知名,早卒。彧少嘗詣青州,逢隱 逸沙門,教以《素問》九卷及《甲乙》,遂善醫術。中山王英 子略曾病,王顯等不能療,彧鍼之,抽鍼即愈。後位冀 州別駕,累遷寧遠將軍。性仁恕,見疾苦,好與治之,廣」 教門生,令多救療。其弟子清河趙約、渤海郝文法之 徒,咸亦有名。彧子景哲,豪率,亦以醫術知名,為大中 大夫、司徒長史。

張遠遊[编辑]

按《古今醫統》:「張遠遊,齊人,以醫道知名,尋有詔徵,令 與術士同合九轉金丹,丹成,顯祖置之玉匣曰:『貪人 間之樂,不能上天,待我臨死方可服』。」

北齊[编辑]

崔季舒[编辑]

按《北齊書》本傳:「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少孤,性 明敏,涉獵經史,長於尺牘。武成居藩曾病,文宣令季 舒療病,備盡心力。季舒大好醫術,天保中,於徙所無 事,更銳意研精,遂為名手,多所全濟。雖位望轉高,未 曾懈怠,縱貧賤。」養。亦為之療。

祖珽[编辑]

按《古今醫統》:「祖珽,字孝徵,范陽人,博學善文,尤長於 醫,當時稱良。」

鄧宣文[编辑]

按《古今醫統》:「鄧宣文,不知何郡人,少以醫術名,性方 直,除太醫尚藥典御。」

馬嗣明[编辑]

按《北齊書》本傳:「馬嗣明,河內人。少明醫術,博綜經方, 《甲乙》《素問》《明堂本草》莫不咸誦。為人診候,一年前知 其生死。邢邵子大寶患傷寒,嗣明為之診候脈,退告 楊愔云:『邢公子傷寒,不治自差,然脈候不出一年便死,覺之晚,不可治。後數日,楊、邢竝侍讌內殿,顯祖云: 『子才兒,我欲乞其隨近一郡,勿以卿子年少,未合剖』』」 符。讌罷,奏云:「馬嗣明稱大寶脈惡,一年內恐死。若其 出郡,醫藥難求。」遂寢。大寶未期而卒。楊令患背腫,嗣 明以煉石塗之便差。作煉石法,以麤黃色石鵝鴨卵 大,猛火燒令赤,內淳醋中,自屑頻燒至石盡,取石屑 曝乾,擣下簁,和醋以塗腫上,無不愈。後遷通直散騎 常侍。鍼灸孔穴,往往與《明堂》不同。從駕往晉陽,至遼 陽山中數處,見牓云:「有人家女病,若有能治差者,購 錢十萬。」諸名醫多尋牓至,問病狀,不敢下手,惟嗣明 獨治之。其病由云:「曾以手將一麥穗,即見一赤物,長 三寸,似蛇入其手指中,因驚怖倒地,即覺手臂疼腫, 漸及半身,俱腫痛不可忍,呻吟晝夜不絕。」嗣明為處 方服湯,比嗣明從駕還。女平復嗣明,隋初卒。

按《北史》本傳,「嘗有一家二奴,俱患身體遍青,漸虛羸 不能食,訪諸醫,無識者。嗣明為灸兩足趺上,各三七 壯便愈。嗣明藝術精妙,然性自矜大,輕諸醫人,自徐 之才、崔叔鸞以還,俱為其所輕。」

張子信[编辑]

按《北齊書》本傳:「張子信,河內人也。性清淨,頗涉文學, 少以醫術知名,恆隱於白鹿山,時遊京邑,甚為魏收、 崔季舒等所禮。有贈答子信詩數篇。後魏以大中大 夫徵之,聽其時還山,不常在鄴。又善《易》卜風角。武衛 奚永洛與子信對坐,有鵲鳴於庭樹,鬥而墮焉。子信 曰:『鵲言不善。向夕若有風從西南來,歷此樹,拂堂角, 則有口舌事。今後有人喚,必不得往,雖勑亦以病辭』。」 子信去後,果有風如其言。是夜,瑯琊王五使切召永 洛,且云:「勑喚。」永洛欲起,其妻苦留之,稱墜馬腰折,詰 朝而難作。子信齊亡卒。

按《北史》本傳:「張子信,大寧中徵為尚藥典御。」

李元忠李密[编辑]

按《北齊書》本傳:「李元忠,趙郡柏人人也。以母老多患, 乃專心醫藥,研習積年,遂善於方技。性仁恕,見有疾 者,不問貴賤,皆為救療。元忠族弟密,字希邕,平棘人 也。性方直,有行檢。因母患積年,得名醫,治療不愈,乃 精習經方,洞曉鍼藥,母疾得除,當世皆服其明解,由 是亦以醫術知名。」

徐之才[编辑]

按《北齊書》本傳:「徐之才,丹陽人也。父雄,事南齊,位蘭 陵太守,以醫術為江左所稱。之才幼而雋發,五歲誦 《孝經》,八歲略通義旨。曾與從兄康造梁太子詹事汝 南周捨宅聽《老子》,捨為設食,乃戲之曰:『徐郎不用心 思義,而但事食乎』?之才答曰:『蓋聞聖人虛其心而實 其腹』。捨嗟賞之。年十三,召為太學生,麤通《禮》《易》。彭城」 劉孝綽、河東裴子野、吳郡張嵊等每共論《周易》及《喪 服儀》,酬應如響,咸共歎曰:「此神童也。」孝綽又云:「徐郎 燕頷,有班定遠之相。」陳郡袁昂領丹陽尹,辟為主簿, 人務事宜,皆被顧訪。郡廨遭火之才,起望夜中不著 衣,披紅服帕,出戶映光,為昂所見。功曹白請免職,昂 重其才術,仍特原之。豫章王綜出鎮江都,復除豫章 王國右常侍,又轉綜鎮北主簿。及綜入魏,三軍散走, 之才退至呂梁,橋斷路絕,遂為魏統軍石茂孫所止。 綜入魏旬月,位至司空。魏聽綜收斂寮屬,乃訪知之 才在彭泗,啟魏帝云「之才大善醫術,兼有機辯。」詔徵 之才。孝昌二年,至洛勑,居南館,禮遇甚優。從祖謇子 踐啟求之才還宅,之才藥石多效,又闚涉經史,發言 辯捷,朝賢競相要引,為之延譽。武帝時,封昌安縣侯。 天平中,齊神武徵赴晉陽,常在內館,禮遇頗厚。武定 四年,自散騎常侍轉祕書監。文宣作相,普加黜陟。楊 愔以其南土之人,不堪典祕書,轉授金紫光祿大夫, 以魏收代領之。之才甚怏怏不平。之才少解天文,兼 圖讖之學,共館宗景業參校吉凶,知午年必有革易, 因高德政啟之,文宣聞而大悅。時自婁太后及勳貴 臣咸云:關西既是勍敵,恐其有挾天子令諸侯之辭, 不可先行禪代事。之才獨云:「千人逐兔,一人得之,諸 人咸息。須定大業,何容翻欲學人?」又援引證據,備有 條目,帝從之。登祚後,彌見親密。之才非惟醫術自進, 亦為首唱禪代,又戲謔滑稽,言無不至,於是大被狎 昵。尋除侍中,封池陽縣伯。見文宣政令轉嚴,求出除 趙州刺史,竟不獲述職,猶為弄臣。皇建二年,除西兗 州剌史。未之官,武明皇太后不豫,之才療之,應手便 愈。孝昭賜采帛千段,錦四百匹。之才既善醫術,雖有 外授,頃即徵還。既博識多聞,由是於方術尤妙。大寧 二年春,武明太后又病,之才弟之範為尚藥典御,勑 令診候,內史皆令呼太后為石婆,蓋有俗忌,故改名 以厭制之。之範出,告之才曰:「童謠云:『周里跂求伽,豹 祠嫁石婆,斬冢作媒人,惟得一量紫綖靴』。今太后忽 改名,私所致怪。」之才曰:「跂求伽,胡言去已,豹祠嫁石 婆,豈有好」事?斬冢作媒人,但令合葬,自斬冢。惟得紫 綖靴者,得至四月。何者?紫之為字,此下系,綖者熟,當 在四月之中。之範問靴是何義?之才曰:「靴者革旁化寧是久物?」至四月一日,后果崩。有人患腳跟腫痛,諸 醫莫能識。之才曰:「蛤精疾也。由乘船入海,垂腳水中。」 疾者曰:「實曾如此。」之才為剖,得蛤子二,大如榆莢。又 有以骨為刀子靶者。五色斑爛。之才曰:「此人瘤也。」問 得處。云於古「見髑髏額骨長數寸,試削視有文理, 故用之。」其明悟多通如此。天統四年,累遷尚書左僕 射,俄除兗州刺史,特給鐃吹一部。之才醫術最高,偏 被命召武成酒色過度,怳惚不恆。曾病發,自云初見 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 而立,食頃變為觀世音。之才云:「此色欲多大虛所致。」 即處湯方,服一劑,便覺稍遠,又服,還變成五色物,數 劑湯,疾竟愈。帝每發動,蹔遣騎追之,鍼藥所加,應時 必效,故頻有端執之舉。入秋,武成小定,更不發動。和 士開欲依次轉進,以之才附籍兗州,即是本屬,遂奏 附除刺史,以胡長仁為右僕射。及十月,帝又病動,語 士開云:「恨用之才外任,使我辛苦。」其月八日,勑驛追 之才,帝以十日崩,之才十一日方到。既無所及,復還 赴州。在職無所侵暴,但不甚閑法理,頗亦疎慢,用捨 自由。五年冬,後主徵之才,尋左僕射闕,之才曰:「自可 復禹之績。」武平九年,重除尚書左僕射。之才於和士 開、陸令萱母子,曲盡卑狎,二家苦疾,救護百端,由是 遷尚書令,封西陽郡王。祖珽執政,除之才侍中、太子 太師。之才恨曰:「子野沙汰我」,珽目疾,故以師曠比之。 之才聰辯強識,有兼人之敏,尤好劇談謔語,公私言 聚,多相嘲戲。鄭道育常戲之才為師公,之才曰:「既為 汝師,又為汝公。」在三之義,頓居其兩。又《嘲王昕姓》云: 「有言則。」「近犬便狂,加頸足而為馬,施角尾而為羊。」 盧元明因戲之才云:「卿姓是,未入人名,是字之誤。」即 答云:「卿姓在亡為虐,在丘為虛,生男則為虜,配馬則 為驢。」又嘗與朝士出遊,遙望群犬競走,諸人試令目 之,之才即應聲云:「為是宋鵲,為是韓盧,為逐李斯東 走,為負帝女南徂。」李諧於廣坐因稱其父名曰:「卿嗜 熊白,生否?」之才曰:「平平耳。」又曰:「卿此言於理平否?」諧 遽出避之。道逢其甥高德正,德正曰:「舅顏色何不悅?」 諧告之故,德正徑造坐席,連索熊、白。之才謂坐者曰: 「箇人諱底。」眾莫知。之才曰:「生不為人所知,死不為人 所諱,此何足問?」唐邕、白建方貴,時人言云:并州赫赫, 唐與白。之才蔑之。元日對邕為諸令史祝曰:「見卿等 位,當作唐白。」又以小史好嚼筆,故嘗執管就元文遙 口曰:「借君齒。」其不遜如此。歷事諸帝,以戲狎得寵。武 成生齻牙,問諸醫,尚藥典御鄧宣文以實對,武成怒 而撻之。後以問之,才拜賀曰:「此是智牙,生智牙者,聰 明長壽。」武成悅而賞之。為僕射時,語人曰:「我在江東, 見徐勉作僕射,朝士莫不佞之。今我亦是徐僕射,無 一人佞我,何由可活?」之才妻,魏廣陽王妺。之才從文 襄求得為妻,和士開知之,乃淫其妻。之才遇見而避 之,退曰:「妨少年戲笑。」其寬縱如此。年八十卒,贈司徒 公、錄尚書事,諡曰文明。長子林,字少卿,太尉司馬。次 子同卿,太子庶子。之才以其無學術,每歎云:「終恐同 廣陵散矣。」弟之範,亦醫術見知,位太常卿,特聽襲之 才爵西陽王。入周,授儀同大將軍。開皇中,卒。

徐之範[编辑]

按《古今醫統》:「徐之範,之才之弟,儀同大將軍,亦以醫 名,至襲兄爵為西陽王。齊滅入周。」

徐敏齊[编辑]

按《古今醫統》:「徐敏齊,太常卿之範之子,工醫,博覽多 藝,開皇中,贈朝散大夫。」

北周[编辑]

姚僧垣[编辑]

按《周書》本傳:「姚僧垣,字法衛,吳興武康人,吳太常信 之八世孫也。曾祖郢,宋員外散騎常侍、五城侯。父菩 提,梁高平令。嘗嬰疾歷年,乃留心醫藥。梁武帝性又 好之,每召菩提討論方術,言多會意,由是頗禮之。僧 垣幼通洽,居喪盡禮。年二十四,即傳家業。梁武帝召 入禁中,面加討試,僧垣酬對無滯,梁武帝甚奇之。大」 通六年,解褐臨川嗣王國左常侍。大同五年,除驃騎 廬陵王府田曹參軍。九年,還領殿中醫師。時武陵王 所生葛修華,宿患積時,方術莫效。梁武帝乃令僧垣 視之,還具說其狀,并記增損時候。梁武帝歎曰:「卿用 意綿密,乃至於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朕常以前代 名人,多好此術,是以每恆留情,頗識治體。今聞卿說, 益開人意。」十一年,轉領大醫正,加文德主帥直閤將 軍。梁武帝嘗因發熱,欲服大黃。僧垣曰:「大黃乃是快 藥。然至尊年高,不宜輕用。」帝弗從,遂至危篤。梁簡文 帝在東宮,甚禮之,四時伏臘,每有賞賜。太清元年,轉 鎮西湘東王府中記室參軍。僧垣少好文史,不留意 於章句,時商略今古,則為學者所稱。及侯景圍建業, 僧垣乃棄妻子赴難。梁武帝嘉之,授戎昭將軍、湘東 王府記室參軍。及宮城陷,百官逃散,僧垣假道歸,至 吳興,謁郡守張嶸。嶸見僧垣流涕曰:「吾過荷朝恩,今 報之以死。君是此邦大族,又朝廷舊臣,今日得君,吾事辦矣。」俄而景兵大至,攻戰累日,郡城遂陷。僧垣竄 避久之,乃被拘執。《景將侯子》素聞其名,深相器遇, 因此獲免。及梁簡文嗣位,僧垣還建業,以本官兼中 書舍人。子鑒尋鎮廣陵,僧垣又隨至江北。梁元帝平 侯景,召僧垣赴荊州,改授晉安王府諮議。其時雖剋 平大亂,而任用非才,朝政混淆,無復綱紀。僧垣每深 憂之,謂故人曰:「吾觀此形勢,禍敗不久。今時上策,莫 若近關。」聞者皆掩口竊笑。梁元帝嘗有心腹疾,乃召 諸醫議治療之方。咸謂至尊至貴,不可輕脫,宜用平 藥,可漸宣通。僧垣曰:「脈洪而實,此有宿食,非用大黃, 必無差理。」梁元帝從之,進湯訖,果下宿食,因而疾愈。 梁元帝大喜。時初鑄錢,一當十,乃賜十萬,實百萬也。 及大軍剋荊州,僧垣猶侍梁元帝,不離左右,為軍人 所止,方泣涕而去。尋而中山公護使人求僧垣,僧垣 至其營,復為燕公于謹所召,大相禮接。太祖又遣使 馳驛徵僧垣,謹故留不遣。謂使人曰:「吾年時衰暮,疹 疾嬰沉,今得此人,望與之偕老。」太祖以謹勳德隆重, 乃止焉。明年,隨謹至長安。武成元年,授小畿伯下大 夫。金州刺史伊婁穆以疾還京,請僧垣省疾。乃云:「自 腰至臍,似有三縛,兩腳緩縱,不復自持。」僧垣為診脈, 處湯三劑。穆初服一劑,上縛即解;次服一劑,中縛復 解;又服一劑,下縛悉除,而兩腳疼痹,猶自攣弱。更為 合散一劑,稍得屈伸。僧垣曰:「終待霜降,此患當愈。」及 至九月,遂能起行。大將軍襄樂公賀蘭隆,先有氣疾, 加以水腫,喘息奔急,坐臥不安。或有勸其服《決命大 散》者,其家疑未能決,乃問僧垣。僧垣曰:「意謂此患不 與大散相當,若欲自服,不煩賜問。」因而委去。其子殷 勤拜請曰:「多時抑屈,今日始來,竟不可治。」意實未盡。 僧垣知其可差,即為處方,勸使急服,便即氣通。更服 一劑,諸患悉愈。天和元年,加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 司。大將軍樂平公竇集暴感風疾,精神瞀亂,無所覺 知。諸醫先視者,皆云已不可救。僧垣後至曰:「困則困 矣,終當不死。若專以見付,相為治之。」其家欣然,請受 方術。僧垣為合湯散,所患即瘳。大將軍永世公叱伏 列椿苦利積時,而不廢朝謁。燕公謹嘗問僧垣曰:「樂 平、永世俱有痼疾,若如僕意,永世差輕。」對曰:「夫患有 深淺,時有剋殺。樂平雖困,終當保全;永世雖輕,必不 免死。」謹曰:「君言必死,當在何時?」對曰:「不出四月」,果如 其言,謹歎異之。六年,遷遂伯中大夫。建德三年,文宣 太后寢疾,醫巫雜說,各有異同。高祖御內殿,引僧垣 同坐,曰:「太后患勢不輕,諸醫並云無慮。朕人子之情, 可以意得。君臣之義,言在無隱,公為何如?」對曰:「臣無 聽聲視色之妙,特以經事已多,準之常人,竊以憂懼。」 帝泣曰:「公既決之矣,知復何言。」尋而太后崩。其後復 因召見。帝問僧垣曰:「姚公為儀同幾年?」對曰:「臣忝朝 恩,於茲九載。」帝曰:「勤勞有日,朝命宜隆。」乃授驃騎大 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又《勑》曰:「公年過縣車,可停朝謁; 若非別勑,不勞入見。」四年,高祖親戎東討,至河陰,遇 疾,口不能言,臉垂覆目,不復瞻視,一足短縮,又不得 行。僧垣以為諸藏俱病,不可竝治,軍中之要,莫先於 語。乃處方進藥,帝遂得言。次又治目,目疾便愈。末乃 治足,足疾亦瘳。比至華州,帝已痊復,即除華州刺史, 仍詔隨入京,不令在鎮。宣政元年,表請致仕,優詔許 之。是歲,高祖行幸雲陽,遂寢疾,乃召僧垣赴行在所。 內史柳昇私問曰:「至尊貶膳日久,脈候何如?」對曰:「天 子上應天心,或當非愚所及。若凡庶如此,萬無一全。」 尋而帝崩。宣帝初在東宮,常苦心痛,乃令僧垣治之, 其疾即愈。帝甚悅。及即位,恩禮彌隆。常從容謂僧垣 曰:「常聞先帝呼公為姚公,有之乎?」對曰:「臣曲荷殊私, 實如聖旨。」帝曰:「此是尚齒之辭,非為貴爵之號。朕當 為公建國開家,為子孫永業。」乃封長壽縣公,邑一千 戶。冊命之日,又賜以金帶及衣服等。大象二年,除太 醫下大夫。帝尋有疾,至於大漸。僧垣宿直侍帝,謂隋 公曰:「今日性命,惟委此人。」僧垣知帝證候危殆,必不 全濟,乃對曰:「臣荷恩既重,思在效力。但恐庸短不逮, 敢不盡心。」帝頷之。及靜帝嗣位,遷上開府儀同大將 軍。隋開皇初,進爵北絳郡公。三年,卒,時年八十五。遺 誡衣白帢入棺,朝服勿斂,靈上惟置香奩,每日設清 水而已。贈本官,加荊、湖二州刺史。僧垣醫術高妙,為 當世所推,前後效驗,不可勝記。聲譽既盛,遠聞邊服, 至於諸蕃外域,咸請託之。僧垣乃搜採奇異,參校徵 效者,為《集驗方》十二卷,又撰《行記》三卷,行於世。長子 察,在江南。

褚該[编辑]

按《周書列傳》,「褚該,字孝通,河南陽翟人也。晉末遷居 江左。祖長樂,齊竟陵王錄事參軍。父義昌,梁鄱陽王 中記室。該幼而謹厚,有譽鄉曲,尤善醫術,見稱於時。 仕梁,歷武陵王府參軍,隨府西上。後與蕭撝同歸國, 授平東將軍、左銀青光祿大夫,轉驃騎將軍、右光祿 大夫。武成元年,除醫正上士。自許奭死後,該稍為時」 人所重,賓客迎候,亞於姚僧垣。天和初,遷縣伯下大夫。五年,進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該性淹和,不自 矜尚,但有請之者,皆為盡其藝術,時論稱其長者焉。 後以疾卒。子士則,亦傳其家業。

[编辑]

許智藏許奭 許澄[编辑]

按《隋書》本傳:「許智藏,高陽人也。祖道,幼嘗以母疾,遂 覽醫方,因而究極,世號名醫。誡其諸子曰:『為人子者, 嘗膳視藥,不知方術,豈謂孝乎』?由是世相傳授。仕梁, 官至員外散騎侍郎。父景,武陵王諮議參軍。智藏少 以醫術自達,仕陳為散騎侍郎。及陳滅,高祖以為員 外散騎侍郎,使詣揚州。會秦孝王俊有疾,上馳召之」, 俊夜中夢其亡妃崔氏泣曰:「本來相迎,比聞許智藏 將至。其人若到,當必相苦,為之奈何?」明夜,俊又夢崔 氏曰:「妾得計矣,當入靈府中以避之。」及智藏至,為俊 診脈曰:「疾已入心,即當發癇,不可救也。」果如言。俊數 日而薨。上奇其妙,賚物百段。煬帝即位,智藏時致仕 於家。帝每有所苦,輙令中使就詢訪,或以輿迎入殿, 扶登御牀。智藏為方奏之,用無不效。年八十,卒於家。 宗人許澄,亦以醫術顯。父奭,仕梁太常丞、中軍長史, 隨柳仲禮入長安,與姚僧垣齊名,拜上儀同三司。澄 有學識,傳父業,尤盡其妙,歷尚藥典御、諫議大夫,封 賀川縣伯。父子俱以藝術名重於周、隋二代。史失事, 故附見云。

莫君錫[编辑]

按《古今醫統》:「莫君錫,不知何郡人,大業中為太醫。煬 帝晚年,尤迷於色,方士進大丹,帝服之而陽過盛,日 飲水百杯而渴不止。君錫奏為置冰於帝前,日夕望 之,而渴遂止。」

巢元方[编辑]

按《古今醫統》:「巢元方,不知何郡人,大業中為太醫博 士,奉詔撰諸《病源候論》五十卷,罔不該集,今行世為 《巢氏病源》。」

楊上善[编辑]

按《古今醫統》:「楊上善,不知何郡人,大業中為太醫侍 御,名著當代稱神,診療出奇,能起沉疴篤疾,不拘《局 方》,述《內經》為《太素》知休咎。」今世之云「太素脈」皆宗之, 鮮有得其妙者。

全元起[编辑]

按《古今醫統》,「全元起以醫鳴晉,其實不在巢、楊之下。 一時縉紳,慕之如神。患者仰之,得則生,捨則死。」其醫 悉祖《內經》,所著《內經訓解》行世。

北山黃公[编辑]

《按中說》:「北山黃公善醫,先寢食而後鍼藥。」

唐一[编辑]

許引宗[编辑]

按《舊唐書》本傳:「許引宗,常州義興人也。初事陳,為新 蔡王外兵參軍。時柳太后病風,不言,名醫治皆不愈, 脈益沉而噤。引宗曰:『口不可下藥,宜以湯氣熏之,令 藥入腠理,周理即差。乃造黃耆防風湯數十斛,置於 牀下,氣如煙霧,其夜便得語。由是超拜義興太守。陳 亡入隋,歷尚藥奉御。武德初,累授散騎侍郎。時關中』」 多骨蒸病,得之必死,遞相連染,諸醫無能療者。引宗 每療無不愈。或謂曰:「公醫術若神,何不著書以貽將 來?」引宗曰:「醫者意也,在人思慮。又脈候幽微,苦其難 別,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別脈,脈既 精別,然後識病。夫病之於藥,有正相當者,唯須單用 一味,直攻彼病,藥力既純,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別脈, 莫識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藥味。譬之於獵,未知兔所 多發,人馬空地遮圍,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療疾, 不亦疎乎?假令一藥,偶然當病,復共他味相和,君臣 相制,其勢不行,所以難差,諒由於此。脈之深趣,既不 可言,虛設經方,豈加於舊?我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 耳。年九十餘卒。

宋俠者[编辑]

按《舊唐書》本傳:「宋俠者,洺州清漳人,北齊東平王文 學孝王之子也。亦以醫術著名,官至朝散大夫藥藏 監,撰《經心錄》十卷,行於代。」

李洞元[编辑]

按《齊東野語》:唐長孫后懷高宗,數日不能分娩,詔醫 博士李洞元候脈,奏云:「緣子以手執母心,所以不產。」 太宗問曰:「當何如?」洞元曰:「留子母不全母,全子必死。」 后曰:「留子帝業永昌。」遂隔腹鍼之,透心至手,后崩,太 子即誕。後至天陰,手中有瘢。

李世勣[编辑]

按《古今醫統》:「李世勣以醫鳴,唐註《本草》藥性為有功。」

于志寧[编辑]

按《醫學入門》:「于志寧,字仲謐,唐太傅。與李世勣修本 草竝圖,合五十四篇,其書大行。」

甘伯宗[编辑]

按《醫學入門》,「甘伯宗撰歷代名醫姓氏,自伏羲至唐, 凡一百二十人

甄權[编辑]

按《舊唐書》本傳:甄權,許州扶溝人也。嘗以母病,與弟 立言專醫方,得其旨趣。隋開皇初,為祕書省正字,後 稱疾免。隋魯州刺史庫狄嶔苦風,患手不得引弓,諸 醫莫能療,權謂曰:「但將弓箭向」「一鍼可以射矣。」鍼 其肩隅一穴,應時即射。權之療疾,多此類也。貞觀十 七年,權年一百三歲。太宗幸其家,視其飲食,訪以藥 性,因授朝散大夫,賜几杖衣服。其年卒。撰《脈經》《鍼方》 《明堂人形圖》各一卷。

甄立言[编辑]

按《舊唐書甄權傳》:「權弟立言,武德中累遷太常丞。御 史大夫杜淹患風毒發腫,太宗令立言視之,既而奏 曰:『從今更十一日午時必死』。果如其言。時有尼明律, 年六十餘,患心腹鼓脹,身體羸瘦,已經二年。立言診 脈曰:『其腹內有蟲,當是誤食髮為之耳』。因令服雄黃, 須臾吐出一蛇,如人手小指,唯無眼,燒之猶有髮氣」, 其疾乃愈。立言尋卒。撰《本草音義》七卷。《古今錄驗方》 五十卷。

張寶藏[编辑]

按《續前定錄》:貞觀中,張寶藏為金吾長,嘗因下直歸 櫟陽,路逢少年畋獵,割鮮野食,倚樹嘆曰:「張寶藏身 年七十,未嘗得一食酒肉,如此者可悲哉!」傍一僧指 曰:「張寶藏六十日內,官登三品,何足嘆也。」言訖不見。 寶藏異之,即時還京師。太宗苦於氣痢,眾醫不效,即 下詔問殿庭左右:「有能治此疾者,當重賞之。」寶藏嘗 困是疾,即具疏以乳煎蓽撥方進,上服立差。宣下宰 臣與五品官,魏徵難之,逾月不進擬。上疾,復問左右 曰:「吾前飲乳煎蓽撥有效。」復命進之,一啜又平復。因 思曰:「嘗令與進方人五品官,不見除授,何也?」徵懼曰: 「奉詔之際,未知文武二吏。」上怒曰:「治得宰相,不妨已 授三品官。我天子也,豈不及汝耶?」乃厲聲曰:「與三品 文官,授鴻臚卿。」時已六十日矣。

孫迴璞[编辑]

按《曹州志》:孫迴璞,濟陰人,殿中侍御醫。貞觀十三年, 從駕幸九成宮三善谷,與魏太師徵鄰。夜二鼓,璞聞 喚,孫侍御心疑太師,命出視,見二人曰:「官喚。璞曰:『我 不能行』。即取馬乘之以隨,光明如晝。璞怪訝而不敢 言。行六七里,至苜蓿谷,見兩人持韓鳳方以行語引 璞,二人曰:『我所得是汝錯也,宜放之』。」二人即放璞,璞 循路而還,了了不異平日行處。既至門繫馬,見婢當 戶眠,喚之不應。入戶,見身與婦竝眠,欲就之不得,但 見屋內甚明,壁角《蜘蛛網》二繩及架上所著藥物,不 得就牀,自知是死,倚壁久之。忽驚覺,身已臥牀上,而 屋內黑闇無所見。喚婦起,燃燈,而璞方大汗,視蜘蛛 網等處,歷然不殊。馬亦大汗,急遣人覘鳳方,果是夜 暴死。至十七年,璞奉勅往療齊王佑疾,還至洛州孝 義驛,忽然見一人問曰:「君是孫迴璞否?我鬼也。魏太 師有文書追君。」璞視之,則鄭公徵署也。璞驚曰:「鄭公 未死,何有此鬼?」曰:「已死矣。今為太陽都錄太監,故令 召君耳。」璞引坐共食甚懽,請曰:「待還京奏事畢,然後 應命可也。」鬼許之。於是晝夜相隨。至閿鄉,鬼辭曰:「吾 度關待君。」及璞度關,而鬼已先至,復同行至滋水,又 與璞別曰:「待君奏事訖相見也,可弗食葷辛。」既奏事 畢,出訪鄭公已薨。校其薨日,則孝義驛之前日也。璞 自擬必死,與家人訣別可六七日。夜夢前鬼來召,引 璞上高山。山巔有大宮殿,入見眾君子,迎謂曰:「此人 有修福,不可留也。」即推璞墮山,乃驚悟。

孫思邈[编辑]

按《唐書》本傳:孫思邈,京兆華原人。通百家說,善言《老 子》、莊周。周洛州總管獨孤信見其少,異之曰:「『聖童也, 顧器大難為用耳』。及長,居太白山。隋文帝輔政,以國 子博士召,不拜,密語人曰:『後五十年有聖人出,吾且 助之』。太宗初,召詣京師,年已老,而聽聰視瞭。帝嘆曰: 『有道者』。」欲官之,不受。顯慶中,復召見,拜諫議大夫,固 辭。上元元年,稱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 司以居之。思邈於陰陽、推步、醫藥無不善,孟詵、盧照 鄰等師事之。照鄰有惡疾,不可為,感而問曰:「高醫愈 疾奈何?」答曰:「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居,和為雨,怒為 風,凝為雪霜,張為虹霓,天常數也。人之四支五臟,一 覺一寐,吐納往來,流為榮衛,章為氣色,發為音聲,人 常數也。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所同也。失則蒸生 熱,否生寒,結為瘤贅,陷為癰疽,奔則喘乏,竭則燋槁, 發乎面,動乎形,天地亦然,五緯縮贏,孛彗飛流,其危 診也。寒暑不時,其蒸否也;石立土踊,是其瘤贅,山崩 土陷,是其癰疽,奔風暴雨其喘乏,川瀆竭涸其燋槁。」 高醫導以藥石,救以「砭劑。聖人和以至德,輔以人事, 故體有可愈之疾,天有可振之災。」照鄰曰:「人事奈何?」 曰:「心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詩》曰『如臨深淵,如履薄 冰』,小之謂也。膽為之將,以果決為務,故欲大。《詩》曰『赳 赳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謂也。仁者靜,地之象,故欲方;

《傳》曰『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方之謂也。智者動,天之象
考證
故欲圓。《易》曰:『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圓之謂也。」復問養

性之要,答曰:「天有盈虛,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濟也。 故養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為本,故士無畏則簡 仁義,農無畏則惰稼穡,工無畏則慢規矩,商無畏則 貨不殖,子無畏則忘孝,父無畏則廢慈,臣無畏則勳 不立,君無畏則亂不治。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物,其 次畏人,其次畏身。憂於身者不拘於人,畏於己者不 制於彼,慎於小者不懼於大,戒於近者不侮於遠,知 此則人事畢矣。初,魏徵等修齊、梁、陳、周、隋等五家史, 屢咨所遺,其傳最詳。永淳初卒,年百餘歲。遺令薄葬, 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孫處約常以諸子見思邈曰:「俊 先顯侑,晚貴佺,禍在執兵。」後皆驗。太子詹事盧齊卿 之少也,思邈曰:「後五十年位方伯,吾孫為屬吏,願自 愛。」時思邈之孫溥尚未生,及溥為蕭丞,而齊卿徐州 刺史。

按《舊唐書》本傳:「孫思邈,京兆華原人也。七歲就學,日 誦千餘言。弱冠善談莊老及百家之說,兼好釋典。洛 州總管獨孤信見而嘆曰:『此聖童也,但恨其器大而 難為用也。周宣帝時,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 山。隋文帝輔政,徵為國子博士,稱疾不起。常謂所親 曰:『過五十年當有聖人出,吾方助之以濟人』』。」及太宗 即位,召詣京師,嗟其容色甚少,謂曰:「故知有道者,誠 可尊重,羨門、廣成豈虛言哉!」將授以爵位,固辭不受。 顯慶四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又固辭不受。上元 元年,辭疾請歸,特賜良馬及鄱陽公主邑司以居焉。 當時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詵、盧照鄰等,執師資之禮 以事焉。思邈嘗從幸九成宮,照鄰留在其宅,時庭前 有病梨樹,照鄰為賦。其序曰:「癸酉之歲,余臥疾長安 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鄱陽公主邑司。昔公主未 嫁而卒,故其邑廢。時有孫思邈處士居之。邈道合古 今,學殫數術,高談正一,則古之《蒙莊子》,深入不二,則 今之維摩詰。及其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則洛下閎安 期先生之儔也。照鄰」有惡疾,醫所不能愈,乃問思邈: 「名醫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我聞善言天者,必質之 於人;善言人者,亦本之於天。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 代,其轉運也,和而為雨,怒而為風,凝而為霜雪,張而 為虹霓,此天地之常數也。人有四肢五臟,一覺一寢, 呼吸吐納,精氣往來,流而為榮衛,彰而為氣色,發而 為音聲,此人之常數也。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之 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則生熱,否則生寒,結而為瘤贅, 陷而為癰疽,奔而為喘乏,竭而為燋枯。診發乎面,變 動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知之。故五緯盈縮,星辰錯 行,日月薄蝕,孛彗飛流」,天地之危診也。寒暑不時,天 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天地之瘤贅也。山崩土陷,天 地之癰疽也。奔風暴雨,天地之喘乏也。川瀆竭涸,天 地之燋枯也。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鍼劑,聖人和 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 可消之災。又曰:「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詩》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謂心小也。「赳赳武夫,公侯 干城。」謂膽大也。不為利回,「不為義疚,行之方也;見機 而作,不俟終日,智之圓也。」思邈自云開皇辛酉歲生, 至今年九十三矣。詢之鄉里,咸云數百歲人,話周、齊 間事,歷歷如眼見。以此參之,不啻百歲人矣。然猶視 聽不衰,神采甚茂,可謂古之聰明博達不死者也。初, 魏徵等受詔修齊、梁、陳、周、隋、《五代史》,恐有遺漏,屢訪 之思邈口以傳授,有如目觀。東臺侍郎孫處約將其 五子侹、儆、俊、佑、佺以謁思邈,思邈曰:「俊當先貴,佑當 晚達;佺最名重,禍在執兵。」後皆如其言。太子詹事盧 齊卿童幼時,請問人倫之事,思邈曰:「汝後五十年位 登方伯,吾孫當為屬吏,可自保也。」後齊卿為徐州刺 史,思邈孫溥果為徐州蕭縣丞。思邈初謂齊卿之時, 溥猶未生,而預知其事。《凡諸異》多此類也。永淳元 年卒。遺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無牲牢。經月餘,顏貌 不改,舉屍就木,猶若空衣,時人異之。自注《老子》《莊子》, 撰《千金方》三十卷,行於代。又撰《福祿論》三卷,《攝生真 錄》及《枕中素書》《會三教論》各一卷。子行,天授中為鳳 閣侍郎。

按:《獨異志》:「唐天后朝,處士孫思邈,居於嵩山修道,時 大旱,有敕選洛陽德行僧徒數千百人,於天宮寺講 《人王經》,以祈雨澤。有二人在眾中,鬚眉皓白。講僧曇 林,遣人謂二老人曰:『罷後可過小院』。既至,問其所來, 二老人曰:『某伊洛二水龍也。聞至言,當得改化』。林曰: 『講經祈雨,二聖知之乎』?答曰:『安得不知。然雨者須天 符乃能致之,居常何敢自施也』?」林曰:「為之奈何?」二老 曰:「有修道人以章疏聞天,因而滂沱,某可力為之。」林 乃入啟,則天發使嵩陽,召思邈內殿飛章。其夕天雨 大降,思邈亦不自明,退詣講席,語林曰:「吾修心五十 年,不為天知,何也?」因請問二老,二老答曰:「非利濟生 人,豈得昇仙。」於是思邈歸蜀青城山,撰《千金方》三十 卷,既成而白日沖天。

按《酉陽雜俎》,孫思邈嘗隱終南山,與宣律和尚相接每來往,互參宗旨。時大旱,西域僧請於昆明池結壇 祈雨,詔有司備香燈,凡七日,縮水數尺。忽有老人夜 詣宣律和尚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龍也,無雨久,非由 弟子。胡僧利弟子腦,將為藥,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 夕,乞和尚法力加護』。宣公辭曰:『貧道持律而已,可求』」 孫先生。老人因至思邈石室求救,孫謂曰:「我知昆明 龍宮有仙方三千首,爾傳與予,予將救汝。」老人曰:此 方上帝不許妄傳,今急矣。固無所有頃,捧方而至, 孫曰:「爾特還,無慮胡僧也。」自是池水忽漲,數日溢岸, 胡僧羞恚而死。孫復著《千金方》三千卷,每卷入一方, 人不得曉。

按《譚賓錄》:唐鄧王元裕,高祖第十八子也。好學,善談 名理,與典籤盧照鄰為布衣之交,常稱曰:「寡人之相 如也。」照鄰,范陽人,為新都尉,因染惡疾,居於陽翟之 具茨山,著《釋疾文》及《五悲雅》,有騷人之風。竟自沈於 潁水而死。照鄰寓居於京城鄱陽公主之廢府。顯慶 三年,詔徵太白山隱士孫思邈,亦居此府。思邈,華原 人,年九十餘而視聽不衰。照鄰自傷年纔彊仕,沈疾 困憊,乃作《蒺蔾樹賦》,以傷其稟受之不同,詞甚美麗。 思邈既有推步導養之術,照鄰與當時知名之士宋 令文、孟詵皆執師資之禮。照鄰問:「養性之道,其要何 也?」思邈曰:「天道有盈缺,人事多屯厄,苟不自慎而能 濟於厄者,未之有也。故養性之士,先」知自慎。自慎者 恆以憂畏為本。《經》曰:「人不畏威,天威至矣。憂畏者,死 生之門,存亡之由,禍福之本,吉凶之源。故士無憂畏 則仁義不立,農無憂畏則稼穡不滋,工無憂畏則規 矩不設,商無憂畏則貨殖不盈,子無憂畏則孝敬不 篤,父無憂畏則慈愛不著,臣無憂畏則勳庸不建,君 無憂畏則社稷不安。」故養性者失其憂畏,則心亂而 不理,形躁而不寧,神散而氣越,志蕩而意昏。應生者 死,應存者亡,應成者敗,應吉者凶。夫憂畏者,其猶水 火不可暫忘也。人無憂畏,子弟為勍敵,妻妾為寇讎。 是故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 畏身。憂於身者不拘於人,畏於己者不制於彼。慎於 小者「不懼於大;戒於近者不懼於遠。能知此者,水行 蛟龍不能害,陸行虎兕不能傷,五兵不能及,疫癘不 能染,讒賊不能謗,毒螫不加害,知此則人事畢矣。」思 邈尋授承務郎、直尚藥局,以永淳初卒。遺令薄葬不 設冥器,祭祀無牲牢。死經月餘,顏色不變,舉屍就木, 如空衣焉。撰《千金方》三十卷,行於代。

秦鳴鶴[编辑]

按《譚賓錄》:唐高宗苦風眩,頭目不能視,召侍醫秦鳴 鶴診之。秦曰:「風毒上攻,若刺頭出少血愈矣。」天后自 簾中怒曰:「此可斬也。天子頭上豈是出血處邪?」鳴鶴 叩頭請命,上曰:「醫人議病,理不加罪,且我頭重悶,殆 不能忍,出血未必不佳,朕意決矣。」命刺之。鳴鶴刺百 會及腦戶出血。上曰:「我眼明矣。」言未畢,后自簾中頂 禮以謝之曰:「此天賜我師也。」躬負繒寶以遺之。

曹元王勃[编辑]

按《唐書王勃傳》:「勃嘗謂人子不可不知醫。時長安曹 元有祕術,勃從之遊,盡得其要。」

按王勃《黃帝八十一難經序》:「《黃帝八十一難經》,是醫 經之祕錄也。昔者岐伯以授黃帝,黃帝歷九師,以授 伊尹,伊尹以授湯,湯歷六師,以授太公,太公授文王, 文王歷九師,以授醫和,醫和歷六師,以授秦越人,秦 越人始定立章句。歷九師,以授華佗,華佗歷六師,以 授黃公,黃公以授曹夫子。夫子諱元,字真道,自云京」 兆人也。蓋受黃公之術,洞明醫道。至能遙望氣色,徹 視腑臟,流腸刳胸之術,往往行焉。浮沉人間,莫有知 者。勃養於慈父之手,每承過庭之訓曰:「人子不知醫, 古人以為不孝。」因竊求良師,陰訪其道。以大唐龍朔 元年歲次庚申冬至後甲子,予遇夫子於長安,撫勃 曰:「無欲也。」勃再拜稽首,遂歸心焉。雖伯父伯兄,不能 知也。蓋授《周易章句》及黃帝《素問》《難經》,乃知三才六 甲之事,《明堂》《玉匱》之數,十五月而畢。將別,謂勃曰:「陰 陽之道,不可妄宣也。鍼石之道,不可妄傳也。無猖狂 以自彰,當陰沉以自深也。」勃受命伏習,五年於茲矣, 有升堂覩奧之心焉。近復鑽仰太虛,導引元氣,覺滓 穢都絕,精明相保,方欲坐守神仙,棄置流俗,噫!蒼生 可以救耶?斯文可以存耶?昔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 功,其次有《立言》,非以徇名也,將以濟人也。謹錄師訓, 編附聖經,庶將來君子,有以得其用心也。

王燾[编辑]

按《櫻寧集》,唐有王燾,精醫,著《外臺祕要》。

按:《比事摘錄》:「唐有王燾,因母病學醫,因以所學作書 行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