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53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二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五百三十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三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三十卷目錄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七

  明一

  葛乾孫        貝元瓚

  范益         胡重禮

  祝定         李恆

  吳伯參        王道中王大坤

  韓         沙金

  沈貞         許律

  董伯儒        倪維德

  趙良仁        潘仁仲

  雷伯宗        滑壽

  呂復         劉勉

  王德文        廖壽山

  王履         石逵

  韓昌         吳弘道

  唐協極唐歸極 唐遵極

  濮鏞         周漢卿

  許諶         郝志才

  陶浩         王立

  周觀道        俞用古

  劉琮玉        劉浩

  孫理         沈繹

  徐富         劉純

  倪居敬徐鎮 蔣正齋余廷瑞

  楊文德        高道者

  殳珪錢萼

藝術典第五百三十卷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七[编辑]

明一[编辑]

葛乾孫[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葛乾孫,字可久,長洲人。父應雷,以醫 名。時北方劉守真、張潔古之學未行於南,有李姓者, 中州名醫,官吳下,與應雷談論,大駭歎,因出張劉書 與相討究,自是二家之學盛行於南。應雷著《醫家會 同》二卷,官浙江醫學提舉。乾孫體貌魁碩,膂力絕人, 好擊刺戰陣之法,後折節讀書,兼通陰陽律曆星命」, 為文章有名,屢試不偶,乃傳父業。然不肯為人治疾, 或施之輒著奇效,名與金華朱丹溪埒一書生傷寒 不汗,發狂,循河走,乾孫捽置水中,良久出之,裹以重 棉,乃汗而解。富家女病四肢痿痹,目瞪不能食,眾醫 治不效。乾孫命悉去房中香奩、流蘇之屬,掘地坎置 女其中,令家人俟女手足動有聲則告。久之,女果舉 手足而呼,投藥一丸,明日女自坎中出矣。蓋此女平 日嗜香,而脾為香氣所蝕,故得是證。其療病不用方 藥如此。至正時,天下大亂,乾孫推己,祿命不利,慨然 謂其友曰:「聞中原豪傑竝起,而我不得與命也。今六 氣淫厲,吾犯咸池,殆將死矣。」一日,見武士引弓取挽 之,及彀歸,即下《血命》子煮大黃四兩飲之。子密減其 半,血不下,詰知其故,語之曰:「無傷我命,盡來年,今則 未也。」再服二兩而愈,明年果卒。

按《異林》:葛可久,吳人也,性豪爽好博,少遇異人,授以 醫術,不事方書,中輒神異。道有狂犬,可久謂人曰:「誰 當擒之,即可療。」惡少果環執之,可久砭其腎,犬臥良 久,差。有群少戲里中,望見可久,一少年從牖躍入室 曰:「召可久診視之。」不驗,則群噪之,強可久。可久診之 曰:「腸已斷矣,當立死耳。」有頃,少年果死。朱彥修嘗治 浙中一女子,瘵且愈,頰上兩丹點不滅。彥修技窮,謂 主人曰:「須吳中葛公耳。然其人雄邁不羈,非子所致 也。吾遣書往,彼必來。」主人悅,具供帳舟楫以迎。使至, 葛公方與眾博,大叫使者,俟立中庭,葛公瞠目視之 曰:「爾何為者?」使者奉牘跪上之。葛公省書不謝客,行 亦不返舍,遂登舟。比至,彥修語其故,出女子視之。可 久曰:「法當刺兩乳。」主人難之,可久曰:「請覆以衣。」援鍼 剌之,應手而滅。主人贈遺甚豐,可久笑曰:「我為朱先 生來,豈責爾報耶?」悉置不受。江浙行省左丞某者,患 癱疾,彥修曰:「按法不治。」可久曰:「尚可刺。」彥修曰:「雖可 刺,僅舉半體耳,亦無濟也。」家人固請,遂刺之,卒如彥 修言。彥修且計日促之行,曰:「當及家而絕矣。」已而果 然,三子治驗竝顯。 按《霏雪錄》:「葛可久,姑蘇人,治方脈術,與丹溪朱彥修 齊名。嘗炒大黃過焦,悉棄去不用,其謹如此。人來迎致,不問貧富皆往。貧人以楮鏹來貿藥,準病輕重,注 善藥緘以畀之,而歸其直。或楮鏹有不佳者,易佳者, 使供饘粥。蓋仁人之用心也。」

按《古今醫統》:「葛可久,名乾孫震父之子。醫實跨竈,性 甚仁厚,求療不分貴賤,輒盡心藥之,無有不效。著有 《醫學啟蒙論》《十二經絡》《十藥神書》行世。」

貝元瓚[编辑]

按《上虞縣志》:「貝元瓚,字彥中,宋僉判欽世之七世孫, 元醫學教諭良友之子。世家北城,以醫活人,咸呼為 存仁先生。」

范益[编辑]

按《古今醫統》:「范益,燕京人,醫甚精,尤神於脈。年七十 時,有老嫗居西山,請診其女,益以倦騎乘為辭。嫗出, 頃之攜二少女至。益診而詰之曰:『此非人脈,乃妖質 耳』。嫗跪告曰:『妾本狐類,久住世間,得日月之精氣,故 能變幻人形。二女偶患疾苦,知君仁厚,存活為心,故 敢求藥。君既洞察,詎敢欺乎』?益遂與藥,隨叩其所以」 往來禁城,如入無人之境,何也。嫗曰:「此時真主已在 濠梁,京城諸神俱已往彼,是故得以出入也。」逾年,太 祖果克燕京。若益者,真神醫也。

胡重禮[编辑]

按《儀真縣志》:胡重禮,明初以醫名,尤妙太素脈。有久 瘧不止者,求視其脈,曰:「此瘧母也,須百劑方愈。」病者 服至半中止,而病未瘳。他日就孫醫,脈之曰:「此須五 十劑乃可。」如言而病已。蓋孫即重禮婿,傳業於重禮 者。聊舉一端,以見其藝精如此。

祝定[编辑]

按《處州府志》:「祝定,字伯靜,麗水人。以醫術鳴。洪武初, 授本府醫學提領,轉正科,註竇太師《標幽賦》,醫學咸 宗之。」

李恆[编辑]

按《合肥縣志》:「李恆,字伯常,合肥人。洪武初,以醫名選 入太醫院,擢周府良醫。常奉令旨,類集袖珍方諸書。 後以老致仕,王親賦詩以餞,命長史錢塘瞿佑序其 事。」

吳伯參[编辑]

按《處州府志》:「吳伯參,穎慧縝密,信實不欺,尤精《太素》 脈,指晰人禍福修短無弗驗。有脈宜死者,為定其時, 至期無爽。」

王道中王大坤[编辑]

按《無為州志》:「王道中,洪武間太醫院選醫。曾孫大坤, 太醫院醫官。萬曆十年夏,大旱,掌州事查志文,檄大 坤施藥,全活無算。」

[编辑]

按《醫學入門》:韓號飛霞道人,明初蜀之瀘州人。少 為諸生,因不第,褫縫掖,往峨嵋山訪醫,楊升菴太史 稱之曰「真隱。」著《醫通》二卷。

沙金[编辑]

按《醫學入門》:「沙金,字廷璽,號杏軒,明初儀真人。以醫 濟人,不責其報,貧甚者或反給資。其子稷登第,贈工 部主事。」

沈貞[编辑]

按《崑山縣志》:「沈貞,字士怡,業精於醫,志在濟人,未嘗 嗜利。患傷寒難治,因以仲景論為主,取李浩《或問》、郭 雍《補亡》,由漢迄今,凡論傷寒者,集而為專書,名曰《傷 寒會通》。吳下諸醫,謂其補仲景之未備。」

許律[编辑]

按《崑山縣志》:「許律,字用韶,元醫學教授矩之長子。得 世傳之祕,凡人疾所不能療者,必之用韶求治,一經 診視其死生,如決蓍龜。弟度量,俱世其業。」

董伯儒[编辑]

按《崑山縣志》:董伯儒與許用韶為內外兄弟,而醫之 學同出一門。伯儒淳質無偽,脈藥甚精,授醫學訓科。 子士源,克造其奧,能聲著於遠近。士源之孫愚,字汝 顏,尤深於脈理,投劑無弗效者,鄉人呼為「董一貼。」

倪維德[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倪維德,字仲賢,吳縣人,祖父以醫顯。 維德幼嗜學,已乃業醫,以《內經》為宗病。大觀以來,醫 率用裴宗元、陳師文《和劑局方》,故方新病多不相合, 乃求金人劉完素、張從正、李杲三家書讀之,出而治 疾,無不立效。周萬戶子,八歲昏眊,至不識饑飽寒暑, 時以土炭自塞其口。維德診之曰:『此慢脾風也。脾藏』」 智,脾慢則智短,急以疏風助脾劑投之即愈。顧顯卿 右耳下生癭,大與首同,痛不可忍,更數十醫莫能治。 維德曰:「此手足少陰經受邪也。」煮藥飲之,踰月而愈。 劉子正妻病氣厥,或哭或笑,人以為祟所憑。維德曰: 「兩手脈俱沉,胃脘必有所積,積則痛。」問之果然。以生 熟水導之,吐痰涎數升而愈。盛架閣妻左右肩臂奇 癢,延及頭面,不可禁,灼之以艾則暫止。維德診其左 脈沉,右脈浮且盛,曰:「此滋味過厚所致也。」投以劑,旋 已。林仲實以勞得熱疾,熱隨日出入為進退,暄盛則增劇,夜涼及雨則否,如是者二年。維德曰:「此七情內 傷,陽氣不升,陰火漸熾,故溫則進,涼則退。」投以東垣 內傷之劑,其疾立止。他所療治多類此。常言劉、張二 氏多主攻,李氏惟調護中氣主補,蓋隨時推移,不得 不然,故其處方不執一說。常患眼科雜出方論無全 書,著《元機啟微》。又校訂《東垣試效方》,竝刊行於世。洪 武十年卒,年七十五。

按《古今醫統》:「倪維德究軒岐之旨,活人甚多,乃訂新 安張季明《醫說》,演《靈樞》《素問原機啟微》等論行世。」 按《蘇州府志》:「倪維德,字仲賢,先為大梁人,徙居吳,世 以醫鳴。維德少受《尚書》於湯碧山,奇其才,勸之仕,曰: 『爵祿以濟物,然有命焉,不可倖致,不若紹承醫學,以 濟吾事』。於是取《內經》,研其奧旨,欣然曰:『醫之道盡是 矣』。」操心仁厚,來謁即赴。窶人抱疾求治,維德授藥,兼 畀烹器。客問曰:「藥可宿備,瓦缶亦素具乎?」維德指室 北隅,蓋積數百枚。晚建別墅敕山,自號敕山老人。

趙良仁[编辑]

按《蘇州府志》:「趙良仁,字以德。少試吏憲司,即棄去。從 丹溪朱彥修學醫,治療多有奇效,名動浙西東。所著 《醫學宗旨》《金匱方衍義》并《丹溪藥要》等書。張氏據吳, 良仁挈家去浙,後復來吳,占籍長洲,以高壽終。」

潘仁仲[编辑]

按《無錫縣志》:「潘仁仲祖傳之,在元為常州路醫學學 錄。父進德,本州醫學提舉。仁仲,楊鐵崖門人,本州醫 學教授,居營橋,作容膝軒,與倪雲林、張居貞輩遊,晚 以高年應詔。子克誠,永樂中召為太醫院醫士,與王 達、錢仲益友善。克誠子韞輝,尤妙鍼灸,官訓科。」

雷伯宗[编辑]

按《建安縣志》:「雷伯宗,名勳,以字行。幼讀書明醫,尤精 於小兒科。洪武間授醫學正科,卒年八十四。著有《千 金寶鑑》,得其旨者用之輒效。子野僧,亦明醫,為鄭府 良醫。」

滑壽[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滑壽,字伯仁,先世襄城人,徙儀真,後 又徙餘姚。幼警敏好學,能詩。京口王居中,名醫也,客 儀真,壽從之學,授以《素問》《難經》。壽卒業,乃請益曰:『《素 問》詳矣,獨書多錯簡,愚將分藏象、經、度等為十二類, 抄而讀之。《難經》又本《素問》《靈樞》,其間榮衛臟腑與夫 經絡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誤或多,愚將本其義旨,注 而讀之,何如』?」居中躍然曰:「甚矣,子之善學也!速為之 壽!」晨夕研究,參會張仲景、劉守真、李明之三家,既學 鍼法,於東平高洞陽,盡得其術。嘗言:「人身六脈,雖皆 有繫屬,惟督任二經,則包乎腹背,而有專穴。諸經滿 而溢者,此則受之,宜與十二經竝論。」乃取《內經》骨空 諸論及《靈樞篇》所述經脈,著《十四經發揮》三卷,《通考》 隧穴六百四十有七。他如《讀傷寒論抄》《診家樞要》《痔 瘻篇》及採諸書本草為《醫韻》,皆有功於世。故所至,人 爭迎致,以得其一言,定死生為無憾。晚自號攖寧生, 江南北、浙東西無不知攖寧生者。年七十餘,容色如 童孺,行步蹻捷,飲酒無算。既歿,天台朱某摭其治疾 神效者數十事作傳,故其所著述益有稱於後。 按《儀真縣志》:滑壽,世為許襄城人。當元時,父祖官江 南,自許徙儀真。壽性警敏,習儒書,日記千餘言,操筆 為文,詞有思致,尤長於樂府。京口名醫王居中客儀 壽,數往叩,居中曰:「醫祖黃帝、岐伯。」其言佚不傳世,傳 者惟《素問》《難經》,子其習之。壽受讀終卷,乃請於王,分 藏象、經度脈候、病能、攝生、論治、色脈、鍼刺、陰陽、標本、 運氣、「彙萃凡十二類,抄而讀之,自是壽學日益進,所 向莫不奇中。又究夫十二經走會屬絡、流輸交別之 要,至若陰陽維蹻衝帶六脈,雖皆有繫屬,而惟督任 二經,宜與十二經并論」,乃著《十四經發揮》,皆有功醫 學多治驗,所至,人爭延致,以得攖寧生一決生死為 無憾。生無問貧富,皆往治,不責報,遂知名吳楚間。在 淮南曰滑壽,在吳曰伯仁氏;在鄞越曰攖寧生。 按《浙江通志》:「滑壽醫通神,所療無不奇效。」壽與宋僖 為友,其詩雅健,元時曾鄉舉。按滑氏家譜,則劉基之 兄弟也。基嘗訪之於餘姚,留數月而去。其子孫散居 餘姚武林,而武林為最盛。

按《紹興府志》:滑壽,醫能決生死。一婦孕患腹痛呻吟, 隔垣聞其聲曰:「此蛇妖也。砭之,產數蛇,得不死。又一 婦臨產而死,視之曰:『此小兒手捉其心耳。砭之即甦。 少頃,兒下大指有砭跡』。」姚人所傳如此。壽與朱丹溪 彥修齊名,所著有《難經本義》等書。今子孫為餘姚人, 知府浩是其孫。葉知府逢春云,壽蓋劉文成基之兄, 易姓名為醫文成既貴嘗來勸之仕不應留月餘乃 去。

按《醫學入門》「滑壽嘗治婦人,病小便澀,中滿喘渴,脈 三部皆弦而澀,醫皆以瞿麥、梔、苓滑利藥,而祕益甚。 壽曰:『水出高源,膻中之氣不化,則水液不行,病因於 氣,徒行水無益,法當治上焦』。乃與朱雀湯倍枳梗,長 流水煎,一服而溲,再服氣平而愈。治一婦人,年六十餘,亦病小便祕,若淋狀,小腹脹,口吻渴,脈沉且澀。壽」 曰:此病在下焦,陰火盛而水不足,乃以滋腎丸遂愈。 治一婦人,有孕九月,病滯下,日五七十起,後重下迫, 壽以消滯順氣丸藥下之,愈而孕不動。《素問》曰:「有故 無殞也。」治一婦人,經水將來,三五日前,臍下痛如刀 刺,寒熱交作,下如黑豆汁,既而水行,因而無孕,兩尺 沉澀欲絕,餘部皆弦急。壽曰:此下部「寒濕邪氣搏於 衝任,衝主血海,任主胞胎,為婦人血室,故經事將來, 邪與血爭如此,宜治下焦。」遂以辛散苦溫理血之藥, 令先經期,日日服之,凡三次愈。治一人因心高志大, 所謀不遂,怔忡善忘,口淡舌燥,多汗,四肢疲輭,發熱, 小便白濁。諸醫以內傷不足,進鹿茸附子,公視其脈, 虛大而散,此思慮過度,少陰君火為患耳。夫君火以 名,相火以位,相火代君火行事,相火一擾,能為百病, 況少陰乎?用補中益氣、硃砂安神丸,空心則進坎離 丸,月餘而愈。治一孕婦,病咳痰氣逆,惡寒,咽膈不利, 不嗜食,浹旬脈浮緊,形體瘦。壽曰:「此上受風寒也。」投 以辛溫生津液,開腠理,散風寒,而嗽自止。治一婦人, 暑月身冷自汗,口乾煩躁,欲臥泥水中,脈浮而數,沉 之豁然虛散。壽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為陰盛格陽 證,得之飲食生冷,坐臥風露」,乃與元武湯冷飲,三服 而愈。治一婦人病寒疝,自臍下上至心,皆脹滿攻痛, 而脅痛尤甚,嘔吐煩滿,不進飲食,兩手沉結不調。壽 曰:「此由寒在下焦,宜急攻其下,無攻其上」,為灸章門、 氣海、中脘,內服元胡索、官桂、胡椒,佐以茴、木、諸香,茯 苓、青皮而愈。

呂復[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呂復,字元膺,鄞人。少孤貧,從師受經, 習詞賦。後以母病求醫,遇名醫衢人鄭禮之於逆旅, 遂謹事之,因得其古先禁方,及色、脈、藥論諸書,討求 一年,試輒有驗。自以為未精,盡購古今醫書,曉夜研 究,務窮其閫奧。自是出而行世,取效若神。其於醫門 群經,如《內經》《素問》《靈樞》《本草》《難經》《傷寒論》《脈經》《脈訣》」、 《病原論》《太始天元》《玉冊元誥》《六微旨》《五常政》《元珠審 語》《中藏經》《聖濟經》等書,皆有辨論。前代名醫如扁鵲、 倉公、華陀、張仲景、孫思邈、龐安常、錢仲陽、陳無擇、許 叔微、張易水、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嚴子禮、王德膚、 張公度諸家,皆有評騭。所著有《內經或問》《靈樞經脈 箋》《五色診》《奇眩切、脈樞要》《運氣圖說》《養生雜言》《脈緒》 《脈系圖》《難經附說》《四時燮理方》《長沙傷寒十釋》《松風 齋雜著》諸書,浦江戴良採其治效最著者數十事為 《醫案》。晚年自號「滄洲翁」,歷舉仙居、臨海教諭、台州教 授,皆不就。

按《古今醫統》:「呂復,四明人,博學精醫,有異見,凡有奇 病,輒以奇方治之,無不愈。時一人兩目視物皆倒植, 求療於復,詢其由,大醉後得大吐,須臾而目視則倒。 復診其脈,左關浮促,知其飲酒大吐,上焦反覆,以致 膽腑顛倒,視物則然,法當吐以正其氣。遂用藜蘆瓜 蔕散以涌之,後則復吐而愈。」

按《醫學入門》:呂復為呂東萊之後,以母病攻岐扁術, 治一女孩,病嗜臥,面頗赤而身不熱,醫以慢驚治之, 兼旬不愈。復診其脈,右關獨滑而數,他部大小等而 和,曰:「此女無病,關滑為有積食意,乳母嗜酒,酒後輒 乳,故令女醉,非風也。」及詰之,果然。遂以枳殼葛花,日 二三服而愈。治一傷寒,人靜脈伏,又無舌胎,而兩顴 赤如火,語言不亂。復曰:「此血為熱搏,氣無所依,必大 發斑,而後脈出。」及揭其襟,赤斑爛然。即用化毒湯,繼 投承氣湯下之,頓愈。發脈於無脈,長沙未論,復以意 消息耳。治一婦人,病喘不得臥,氣口盛,人迎一倍,厥 陰弦動而疾,兩尺俱短而離。復曰:「得之毒藥動血,以 致胎死不下,奔迫而上沖,非風寒作喘也」,乃用催生 湯倍芎、歸,煮二三盞服之,夜半果下死胎,喘止而愈。 治一人下利完穀,脈兩尺俱弦長,右關浮於左關一 倍,目外眥如草滋,蓋肝風傳脾,因成餐泄,非臟寒所 致。以小續命湯損麻黃加朮,三五服而愈。治一室女, 經閉五月,腹大,如有孕,復診之,面色乍白乍赤者,鬼 也,非有異夢,則鬼靈「所憑耳。」乃以桃仁煎下五七枚 而愈。治一人偶搔膕中疥,出血如泉不止。復視時已 困極無氣可言,脈惟尺部如絲,他部皆無,乃以四逆 湯加荊芥、防風,其脈漸出。更服十全大補,一劑遂痊。 治一見殺人,驚風入心,疾作奔走,不避水火,或哭或 歌,脈上部皆弦滑,左部逕於右。復曰:「乃痰溢膻中,灌 於心」包,因驚而風纏五臟耳,即為吐痰一斗許,徐以 驚氣丸服之而愈。治一人嗜酒善食,忽溲如脂脈,兩 手三部皆洪數,而左寸尤躁。復曰:「此三陽病,由一水 不勝五火,乃移熱於小腸,不癃則淋。」乃以琥珀、滑石、 石膏、黃蘗清之,繼以龍膽、辰砂末,拌柿蘸食方寸匕 即愈。治一人因驚恐餐泄彌年,眾皆謂休息痢,治以 苦堅辛燥弗效。復診其脈,雙弦而浮,非飲食勞倦所 致,乃驚風也。肝主風,故虛風日甚,困肝而成泄。當平 肝太過,扶土不及,其泄自止。乃用黃牸、牛肝和以攻風健脾之劑服之,逾月而愈。治一婦癃病小腹痛,眾 以為瘕聚。復循其少陰脈如刀刃之切手,胞門芤而 數,知其陰中痛,癰結小腸,膿已成,腫迫於玉泉,當不 得前後溲,溲則痛甚。遂用國老膏加將軍、血竭、琥珀 之類攻之,膿自小便出而愈。治一貴客,患三陽合病, 脈皆弦長,以方涉海為風濤所驚,遂吐血一升許,且 脅痛,煩渴譫語,適是年歲運,左尺當不應。諸醫以為 腎絕。復曰:「此天和脈,無憂也。」遂投小柴胡減參加生 地,半劑後,俟其胃實,以承氣湯下之,得利而愈。治一 人,傷寒踰月,既下而熱不已,脅及小腹偏左腫滿,肌 肉色不變。俚醫以為風經四旬,其毒循宗筋入睪丸, 赤腫若匏子,瘍醫刺潰之,而脅腫痛如故。復診尺中 皆數滑而芤,脈數不時,則生惡瘡。關內逢芤,則內癰 作,其脅之腫,乃癰作腫。《經》曰:「癰疽不得達時亟下之, 慎勿晚。」乃與雲母膏作丸,衣以乳香,而用硝黃煎湯 送下之,下膿五升,明日下餘膿而愈。

按《寧波府志》:「呂復之,先河東人,徙鄞,因家焉。幼孤貧, 依母氏讀《易》書,習詞賦,後以母病,攻岐黃術,歷試有 驗。浙省平章左答納失里在帥閫,病無寐,心悸神懾, 如處孤壘,而四面受敵,雖堅臥密室,睫未嘗交也。召 復診云:『左關之陽浮而虛。察其色,少陽之支,外溢於 目,膽虛而風乘以入,故無寐』。因投禁方烏梅湯、抱膽」 丸,日再服,遂熟睡,比寤病如脫,其神效類如此。

劉勉[编辑]

按《蘇州府志》:「劉勉,字仲勉,世為瘍醫。至元間,以大臣 薦,召為尚醫,食太醫祿,入侍帷幄,出隨扈從,被遇特 加。尋省臺交舉,授保沖大夫,江浙官醫提舉。洪武中, 以名醫召至京,以老病放歸,終於家。生平視病者平 等如一,遇顛連無告者,且賑給之。嘗曰:『富者我不利 其所有,貧者我不倦其所求。時以為進乎道者』。」

王德文[编辑]

按《旌德縣志》:「王德文,精通方脈,本縣以明醫薦,送部 考試中式,授醫學官。」

廖壽山[编辑]

按《福建通志》:「廖壽山,建寧人。業軒岐術,以活人為心, 而不利其直,遠近德之。」

王履[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王履,字安道,崑山人。學醫於金華朱 彥修,盡得其術。嘗謂張仲景《傷寒論》為諸家祖,後人 不能出其範圍。且《素問》云:『傷寒為病熱,言常而不言 變。至仲景始分寒熱立辨,然義猶未盡,乃備常與變, 作《傷寒立法考》』。」又謂「陽明篇無目痛,少陰篇言胸背 滿,不言痛,太陰篇無嗌乾,厥陰篇無囊縮,必有脫簡」, 乃取三百九十七法,去其重複者,得二百三十八條, 復增益之,仍為三百九十七法。極論內外傷經旨異 同,併中風中暑辨,名曰《泝洄集》,凡二十一篇。又著《百 病鉤元》二十卷,《醫韻統》一百卷,學醫者宗之。履工詩 文,兼善繪事,嘗遊華山絕頂,作圖四十幅,記四篇,詩 一百五十首,為時所稱。自滑壽、葛乾孫、呂復、周漢卿 輩及履,皆元末人,至明初始卒。

按《古今醫統》:「王履,崑山人,字安道,學究天人,文章冠 世,極探醫源,直窮奧妙,推演東垣之旨,著《內傷餘義》, 名曰《㴑洄集》。又備常與變,作《傷寒立法考》,又有《醫史 補傳》《百病鉤元》《醫韻統書》,所存者惟《傷寒㴑洄》而已, 《鉤元、韻統》則未之見也。」使二書俱存,其有補於醫道, 又豈小哉!顧其真書淪沒,而《脈訣、鈐法》等偽書行世, 豈天不欲後世斯民躋於壽域也耶?

按《蘇州府志》:「王履嘗作《標題原病式》一卷,洪武初為 秦府良醫正,卒祀鄉賢。」

石逵[编辑]

按《紹興府志》:「石逵,字良仁,諸暨人。洪武中,以辟薦至 京師。會諸王有疾,近臣或言逵善醫,詔視之有效,自 是遂以醫顯。後為御醫院使,戴元禮甚推重之。」

韓昌[编辑]

按《平陽府志》:「韓昌,洪洞人,世以醫相傳,德厚心慈,醫 不計貲,人多重之。時見推車者臥道,憐之,診脈知寒 移暖屋,藥之汗愈。及行,資以粥米,其人叩謝曰:『願公 多壽,生貴子。洪武初,避兵岳陽,山中異人授祕術,醫 病不診視,一見即知生死。遠方至者,知為某來,藥之 輒效。有不可者,教以預後事,其言悉應,時稱神醫。孫』」 肅七歲,誤吞鐵釘,舉家皆憂。昌曰:「無妨,三年後釘當 出,他日且生貴子,大吾門。」後釘果從脅下出,固無恙。 已而生忠定公文,官至戶部尚書,加太傅,諡忠定。贈 昌如其官。其言果驗,且曾孫三世甲第,亦天之報厚 德云。

吳弘道[编辑]

按《嘉興府志》:「吳弘道,義士森之曾孫,業醫顯名,每療 疾輒愈,愈則令種竹一竿,尋至鉅萬,遂號其地曰『竹 所。洪武初,嘗召至京師,擢御醫。子繼善,仕至黃門給 事』。」

===唐協極唐歸極 唐遵極===按《太平府志》:「唐協極,字純谷,貴卿後裔也。世業醫,至 協極,術逾精,求診切者日以百計,貧不受藥,值遇篤 疾,活以參附,人不知也。弟歸極、遵極益著名。明初,直 指毛九華,鎮將張天祿每感重疾,歸極應手而瘥。後 張移鎮吳淞,疾復作,舟迎病者,裹糧從之。至今大江 南北稱名醫者,惟知太平唐氏云。歸極、遵極鄉飲賓。」

濮鏞[编辑]

按《江南通志》:「濮鏞,字景鳴,太平府人。世以眼科名。著 《杏莊集》,授良醫副,進修職郎。子琰,領順天鄉薦。孫韶, 庶常。」

周漢卿[编辑]

按《宋濂集》。予聞松陽周君漢卿。以醫名者久矣。一日。 予婿鄭叔復來青蘿山中述其詳曰:周君之醫精 甚,他固不能知,姑即士君子所常道者言之。括蒼蔣 仲良,左目為馬所踢,其睛突出,懸如桃,群工相顧曰: 「是系絡既損,法當瞽。」周君笑而不答,以神膏封之,越 三日,目如初。華川陳明遠患瞽者十齡,百藥屢嘗而 不見效,自分為殘人。周君視之曰:「是瞖雖在內,尚可 治。」用鍼從眥入睛背,掩其瞖下之目。然辨五色,陳 以為神。武城男子病胃痛,當痛不可忍,嚼齒刺刺作 聲,或奮擲乞死,弗之得。他醫用大攻湯治,皆不愈。周 君以藥納鼻竅中,俄大吐,吐出赤蟲尺餘,口眼咸具, 痛即止。東白馬氏婦有孕,歷十四月不產,形瘠尩且 黑。周君脈之曰:「非孕也,乃為妖氣之所乘耳。」以藥下 之,一物如金魚,疾旋已。永康應童嬰腹疾,恆痀瘻,行 久不伸。周君解裳視之,氣衝起腹間者二,其大如臂。 周君刺其一,魄然鳴。又剌其一,亦如之。稍按摩之,氣 盡解,平趨無瘻行。長山徐嫗遘驚疾初發,手足顫掉, 褫去裳衣,臝而奔,或歌或哭,牽拽如舞。木偶粗工見 之吐舌走,以為鬼魅所惑。周君獨刺其十指端出血, 已而安。虎林黃氏女生《瘰𤻤》,環頸及腋,凡十九竅,竅 破白瀋出,右手拘攣不可動,體火熱,家人咸憂。趣匠 制棺衾,周君為剔竅母,深二寸,其餘以火次第烙,數 日成痂,痂脫如恆人。於越楊翁項有疣,其鉅類瓜,因 醉仆階下,疣潰血源源流。凡疣破血出弗休,必殺人。 他醫辭不進,周君用劑糝其穴,血即止。義烏陳氏子, 腹有。隱起,捫之如罌,或以為奔豚,或以為癥瘕。周 君曰:「脈洪且芤,癰發於腸也。」即用燔鍼如筴者,刺入 三寸,餘膿隨鍼射出,其流有聲愈。諸暨黃生背弮曲 杖而行,人以風治之,周君曰:「非風也,血澀不通也。」為 刺兩足崑崙穴,頃之,投杖而去。其醫之甚精如此,縉 紳先生宜有以揚之褒之,敢以序文為請。余惟古之 神醫,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決脈、 結筋、搦髓、《揲荒》《爪幕》以為治,所謂「鍊精易形」者也,今 則人誰知之?其次則湯液、醴釃、鑱石、撟引、按撫、毒熨 之法耳。是法亦絕不傳,其僅存於世者,往往不能用, 用或乖戾,以致夭札,而傷生者多矣。夫醫者,民命所 繫,一投丸之間,一授鍼之際,則安危由此而分,何可 不致謹於斯耶?昔司馬遷立《倉公列傳》,其所治,自齊 侍御史而下,凡十有餘人,皆歷疏其病狀,辭雖繁而 不殺者,其意蓋有見於此也。余敢竊取斯義,備以叔 韡所述,序次成文,以遺周君,又安知他日修史傳者, 無采余之言哉?余耄矣,且有脾禍,日吐涎二三升,蔓 延將四稔,叔韡尚邀周君以起余之疾者乎?

許諶[编辑]

按《蘇州府志》:「許諶,字元孚,其先鑾江人,南渡來,居婁 東。少從王履遊,深造醫道,自號婁愚。婿陶浩,字巨源, 傳其業,亦有名。」

郝志才[编辑]

按《鳳陽府志》:「郝志才,鳳陽縣人,深明醫理。明初,召為 太醫院判。高皇帝詔云:『前郝志才醫行濠梁時,朕病 篤,志才鍼以調其氣,藥以理其中。以當時言不過回 一微命耳,今則君命也,故職醫官,終年。今壽高,特勅 子代令致仕』。」

陶浩[编辑]

按《太倉州志》:陶浩,字巨源,世居太倉。少攻學,館於許 氏。傳元孚業,能數起奇疾,遠近聞其名求療者日至。 素清儉,有士行,鄉人至今稱各醫,必曰巨源。按《湧幢 小品》云:「陶浩明於醫,年,中丞客之,一夕持溺器閃挫, 明日告歸,泣曰:『腎係絕,不出七日矣』。歸及門而死。」

王立[编辑]

按《金華府志》:「王立,字與權,性至孝。親有疾,衣不解帶, 湯藥必親。嘗曰:『人子不可以不知醫,惟理學既講之 素,則取術於醫,自無所難。故其醫鮮有及之者,活人 甚眾。明祖初入金華,即召儒醫而得與權。與之語,大 喜,問及家事,即對曰:『臣人口未知存亡,何敢及家事? 惟願號令,軍不擾攘,市不易肆』』。」上聞其言,亟遣使特 給號令,赴與權家。時家人男女二十餘口,俱提挈所 有,抱嬰兒投溺本家井中。冬月井涸,使臣乃倉皇於 井中取出,俱得不死。咸以為孝親濟物所致。

===周觀道===
考證
按《金華府志》:「周觀道,字景暹,精於醫術,與浦江戴原

禮同時著名。事父母盡孝,人咸稱為全孝先生。洪武 辛巳,以醫薦,授魯府良醫正。年八十六,乞歸省墓,王 甚敬愛之,親製詩文及書『全孝』二大字以賜之。」

俞用古[编辑]

按《浙江通志》:「俞用古,新昌人。有病人危篤,延用古治。 一人無病,欲試其術,亦入帳中,俟病者診畢,而後求 診。用古曰:『初診者可治,次診者必死』。主人大笑之,已 而果然。王氏數口忽啞,用古問其所嗜,曰:『雉』。用古曰: 『我知之矣』。」以薑汁飲之立愈。蓋雉多啄半夏,其毒在 內故也。一女子欠伸,兩手直不能下。用古曰:「須灸丹 田。」因灼艾詐解其裙帶,女子驚護之,兩手遂下。

劉琮玉[编辑]

按《鄱陽縣志》:「劉琮玉,字潤芳,貌修頎,涉獵書史,能詩, 以醫隱。其術多奇,往往起人於死不責報。事母孝,交 友重然諾,襟度高曠,所與游皆一時名士。郡守陶安 雅重之,每謂其懿才潔行,幾為醫所掩,為賦積善堂 長歌。潤芳所著有《清華集》。其後五葉科第,而參政烈、 都御史城顯著。」

劉浩[编辑]

按《畿輔通志》:「劉浩,儀封人。從太祖取張士誠有功,授 都指揮。不受,願就醫。隨徐武寧調理軍士,遂家山海。 為醫審慎,不輕試藥餌。」

孫理[编辑]

按《桐廬縣志》:「孫理,坊郭人。洪武間,以醫術授御醫。」

沈繹[编辑]

按《醫學入門》:「洪武中,肅王嗜乳酥,獲痰疾。沈繹乃與 飲濃茶數椀,蕩滌膈中而愈。」

徐富[编辑]

按《鳳陽府志》:「徐富,善鄉人,通醫理。元末避亂,採藥金 剛臺山中。明洪武間,起太醫院,指到生春,識者謂前 身盧扁,當世岐黃也。」

劉純[编辑]

按《陝西通志》:「劉純,字景厚,洪武中居咸寧,博學工文 辭,喜吟詠,深明醫道,作《醫經小學》《壽親》《養老》《補遺》《傷 寒治例》《玉機微義》等書。」

倪居敬徐鎮 蔣正齋[编辑]

按《杭州府志》:「倪居敬父垕,瘍醫巨擘。敬承家學及諸 家方論,除教授至保沖大夫,命同知江浙,財賦以非 其職不受也。民避兵露宿而疫者藉藉,全活無筭,治 他奇疾尤立效。開平王迎至,厚酬之,後遊湖山以終。 時有中和堂潘氏、滋德堂徐氏。徐之子鎮,少年活人 獨多,而鎮之友蔣正齋,知病虛實,亦有名於時。」

余廷瑞[编辑]

按《福建通志》:「余廷瑞,晉江人,世業醫,至廷瑞而醫學 愈精,得張長沙五運六氣之妙,用藥鮮不效者。洪武 中,薦授郡醫學正科。閩郡鄭定、廬陵胡廣嘗為賦橘 井秋香詩,以美其術。」

楊文德[编辑]

按《饒州府志》:「楊文德,樂平萬全鄉人。攻醫,精《內經》、太 素脈。明初,徵詣太醫院。洪武戊寅,乞歸田里,明祖御 書『種德』二字賜之。舟抵饒城,醫者劉宗玉延之,文德 為講岐黃心法,以《太素》授之。紫極宮道士朱姓者疾, 文德診之,曰:『不數劑愈』。朱以銀飲器謝之,文德卻不 受,中途長嘯。時宗玉子烈,因問其嘯之故,文德曰:『明 年春,肝木旺,脾土受尅』。」至期果死。黃復昌疾,文德診 之曰:「一劑即瘥。官貴脈旺,秋當入仕。」尋以薦授丹陽 令,餘皆類此。所著有《太素脈訣》一卷。

高道者[编辑]

按《饒州府志》:「高道者,不知何許人,得長桑君禁方。當 明初,挾技游銀陽,一日值柩於途,諮之,乃孕婦喪也。 道者驗其遺衣血,曰:『此猶未死』。」啟棺視之,一鍼遂甦。 俗驚傳,以為道者能起死人也,以比秦越人。今傳其 小兒方術,無不驗者。

殳珪錢萼[编辑]

按《嘉興府志》:「殳珪,字廷肅,魏塘人。精於醫,治疾有奇 驗。一婦姙及月,臥不語,眾醫斂手。珪曰:『此《內經》所謂 瘖者,不藥當自愈』。又有男子請診,曰:『此疾不致死,然 脈無生理,過三日當投劑,期內忽溺死,人咸異之。珪 贅袁祥為婿,祥博洽高曠,不屑為醫。珪以祕經授之, 曰:『此不可無傳也』。祥曰:『建文御極四年,不修實錄,忠』』」 臣死事,泯沒無傳,醫經特瑣瑣耳。時祥生女十餘歲, 遂擇錢萼為婿,使受灸術而己。薄遊南都,遍尋博采, 作《革除私記》四卷、《建文編年》四卷以歸。萼遂精醫,有 聲吳越,嘗手輯《醫林驗海》一編,凡四十卷。子與曉、 孫贄能世其業。曉兼工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