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第10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一百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九卷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一百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一百九卷目錄

 建都部彙考一

  上古庖犧氏一則 神農氏一則 有熊氏一則 金天氏一則 高陽氏一則 高辛

  氏一則

  陶唐氏帝堯一則

  有虞氏帝舜一則

  夏大禹一則 太康一則 帝相一則 少康一則 帝杼一則 帝廑一則 履癸一則

  商成湯一則 仲丁一則 河亶甲一則 祖乙一則 南庚一則 盤庚一則 武乙二

  則 太丁一則 帝乙一則

坤輿典第一百九卷

建都部彙考一[编辑]

上古[编辑]

大皞庖犧氏都于陳[编辑]

按:《史記補三皇本紀》:「大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 天而王,都於陳。」

按《帝王世紀》,宓羲為天子,都陳,在《禹貢》豫州之域,西 望外方,東及明諸於周。陳胡公所封,故《春秋傳》曰:「陳, 太昊之墟也。」於漢屬淮陽,今陳國是也。

按《路史》:「太昊生於仇夷,長於起城,都於宛丘。」故陳為 太昊之虛。

《世紀》:天皇庖犧都陳留。《遁甲注》云:伏羲徙治陳倉,地非陳國,則不必宛丘矣。然歷代以宛丘為太昊之虛。今宛丘北一里有伏羲廟、八卦壇。《寰宇記》云:伏羲於蔡水得龜,因畫八卦之壇。有長史張齊賢文,李邕易之。然《九域志》陳蔡俱有八卦壇,此後人附會。按姚睦亦云:黃帝都陳,則羲黃俱在西方矣,豈其先後徙邪?

炎帝神農氏都曲阜[编辑]

按《史記補三皇本紀》:「炎帝神農氏長於姜水,因以為 姓,初都陳,後居曲阜。」

按:今淮陽有神農井。又《左傳》「魯有大庭氏之庫」是也。

按《路史》:「炎帝長於姜水,都於陳。」

今宛丘有陳城,故陳國。《傳》云:「太昊之虛。」或云神農亦居此。酈元云:「今故城北有所謂羲神實者其處也。」實者對虛之名,天文旗中四星為天市,其中星多則實,虛則耗。神農所在,人民常實,非若虛砦,朝實而暮虛也。以是知神農之去太昊不遠矣。傳無炎帝之虛,而紀載皆以為都魯,此謬認大庭為神農故爾。《世紀》云:「太昊都陳,豫州之域,西望外方,東及明諸。胡公之封神農氏亦都之。」是羲、炎果同處。然考羲、炎之都,似在陳倉,《太昊紀》已詳之。而《世紀》云:「又營曲阜。」故《晉志》云:「神農都陳,又別營曲阜。」《郡國志》云:「自陳徙都於此。」昔大庭阪,譙周云:「炎帝居大庭。」《寰宇記》「曲阜炎帝之虛」,皆相承之訛也。

蓋宇於沙,是為長沙。

考神農之都宜在南方,故顓帝之都在北,益以知「太昊之在東、少昊之在西」 為信。

按:《地理通釋·神農都注》:「曲阜在魯城中,委曲長七八 里。」

黃帝有熊氏都涿鹿[编辑]

按《史記五帝本紀》:「黃帝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于 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空桐,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 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干涿鹿之阿。遷徙往來 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

按《竹書紀年》:「元年,帝即位,居有熊。」

按《帝王世紀》,黃帝都涿鹿於《周官》幽州之域,在漢為 上谷,而《世本》云:「涿鹿在彭城南」,然則上谷本名彭城, 今上谷有涿鹿及蚩尢城,阪泉地又有黃帝祠,皆黃 帝戰蚩尤之處也。或曰「黃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鄭是 也。」

按《路史》:「黃帝開國於熊。」

《世紀》云:「有聖德,授國於有熊鄭」也。

即位,都彭城。

「史傳言帝居涿鹿」 ,《世本》云:「涿鹿在彭城」 ,代弗知也。故《魏土地記》云:「濟城南東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 則《世本》之言信矣。然媯州懷戎乃故涿縣,有涿鹿山、黃帝祠、阪泉、蚩尤城,世止以為帝邦在是,而《世紀》遂疑上谷當名彭城,非也。按:涿鹿有三,又有督、濁二音。上谷本蚩尤之居,而彭城乃黃帝之都,蓋帝克蚩尤,以其名來此,猶漢舂陵之內啟爾。若修武之濁鹿與蚩尤,二

「冢相近則尤死之地」 ,又嘗以此名冠之也。

「傍行天下,未嘗寧居。」乃都於陳。

今寶雞故陳倉。姚睦云:「黃帝都陳倉」 ,非宛丘。故今隴右黃帝遺跡甚多。《水經注》上邽有軒轅溪、軒轅谷。睦云:「黃帝生處遁甲,太昊亦治陳倉」 ,豈三皇固在西乎?《仙傳》謂「都泰山之阿」 ,《世紀》「都軒轅丘」 ,俱妄。

少昊金天氏都曲阜[编辑]

按《帝王世紀》,少昊氏自窮桑登位,故《春秋傳》曰:「世不 失職,遂濟窮桑。」登帝在魯北徙於曲阜,於周為魯,在 《禹貢》徐州蒙羽之野,奎婁之分,降婁之次。周以封伯 禽,故《春秋傳》曰:「命伯禽而封少昊之墟」,是以書敘稱 魯公伯禽宅曲阜是也。

按《路史》,「少昊都於小顥。」

顥,地也。故《周書》云:「命蚩尤宇於小顥。」宜在西方梁雍之域,以故昊皓皞姓,多出西方,然靡究其所。《遠遊章句》云:「西皇所居在西海津。」《拾遺記》:「窮桑者,西海之濱。」蓋近西也。故咸陽為雲陽。

以宇窮桑,故亦曰《窮桑氏》。

見《世紀》。賈逵云:「處窮桑以登帝,天下號曰窮桑帝。」 《寶櫝記》:一曰窮桑氏,一曰金寶氏,一曰桑丘氏,是為白帝,然非《河圖》所謂白帝朱宣也。

或云「曲阜鹵」,是以云「小昊之虛。」

曲阜無考,《世紀》以為都徐州蒙羽之野,奎婁之次。《晉志》云:「少昊始自窮桑而遷都曲阜」 ,因傳與《世紀》也。曲阜,魯城中小地名。

按《地理通釋世紀》。「少昊氏自窮桑登位。」

《外紀》:「少皞青陽,居江水,邑于窮桑。」

後徙曲阜,於周為魯周以封伯禽。《春秋傳》曰:「命伯禽 而封於少皞之虛。」

曲阜在魯城內。劉公幹《魯都賦》:「昔大庭氏肇建厥居,少昊受命,亦都茲焉。」 《水經注》:「曲阜,少昊之墟,有大庭氏之庫。」 《魯都賦》曰:「戢武器於有炎之庫,放戎馬於巨野之坰。」 或云:金,天國號。

顓頊高陽氏都帝丘[编辑]

按:《史記五帝本紀注》:「皇甫謐曰:都帝丘,今東郡濮陽 是也。」

按:《竹書紀年》:「元年,帝即位,居濮。」

按《帝王世紀》,顓頊氏自窮桑徙商丘,于周為衛,在《禹 貢》冀州太行之東北,踰崇山及兗州桑土之野,營室 東壁之分,豕韋之次,故《春秋傳》曰:「衛,顓頊之墟也」,謂 之帝丘,今東郡濮陽是也。

按《路史》:「顓頊年十五而佐小昊,封於高陽。」

涿郡有漢高陽縣,以在高水之陽而名。本隸河間,今之順安軍。然浚儀亦有高陽故城。《開封圖經》云:「高陽氏佐少昊有功,封此九域。」《寰宇》從之。非也,蓋後都之,冒高陽之名於此爾。

「都始孤棘,二十爰立」,乃徙商丘,以故柳城、衛、濮俱為 「顓帝」之虛。

古帝王於中國邊地,每有二都孤棘,今營州柳城東南百七十棘城是。《寰宇記》云:「顓帝之虛」 ,《通典》云:「號曰顓帝之虛。」 故慕容廆以大棘城帝顓頊之都移都之商丘,濮陽也,以帝居之,因曰帝丘,乃衛之都。故今澶之臨河東北三有顓頊城。《史記》:顓頊都帝丘,其地北至幽陵,惑也。《世紀》云:「自窮桑徙商丘大行東北及兗廣桑之野,豕韋之次。」 《水經》《晉志》因之,非。

按:《地理通釋·世紀》:「帝丘,今東郡濮陽是也。」濮陽故城 在今澶州。開德府濮陽縣東。

唐高宗封泰山,次濮陽,問:「此謂帝丘,何也?」許敬宗曰:「昔帝顓頊始居此地,以王天下。其後夏后相因之,為寒浞所滅,後昆吾氏因之而為夏伯。昆吾既衰,湯滅之。至春秋時,衛成公自楚丘徙居之。《左氏》稱:『相奪予享,以舊地也』。」由顓頊所居,故曰帝丘。《通志》:「顓頊都高陽。」《皇覽》:「顓頊冢在東郡濮陽頓丘城門廣陽里中。」

《通典》:「棘城即顓頊之墟,在營州柳城東南一百七十 里。」

《晉載記》:「慕容廆以大棘城即帝顓頊之墟也,乃移居之。」

《郡縣志》:「高陽故城,在汴州雍丘縣西南二十九里。」

顓頊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外紀》:「顓頊都衛,故為帝丘,後徙高陽,稱高陽氏。」

帝嚳高辛氏都亳[编辑]

按《史記五帝本紀注》:「皇甫謐曰:都亳,今河南偃師是。」 按《竹書紀年》:「元年,帝即位,居亳。」

按:《帝王世紀》,「帝嚳氏都亳,今河南偃師是也。」或言在 梁,非也。

按《通志》:「帝嚳都亳,亦謂之高辛。」

即偃師縣,今隸西京。帝嚳為高辛氏故都,亦謂「高辛。」

===陶唐氏===

帝堯都平陽[编辑]

按:《史記·五帝本紀註》《帝王紀》云:「堯都平陽,於《詩》為唐 國。」徐才宗《國都城紀》云:「唐國,帝堯之裔子所封。其北, 帝夏禹都,漢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恆山之西,其 南有晉水。」《括地志》云:「今晉州所理平陽故城是也。」平 陽河水,一名晉水也。

按:《竹書紀年》:「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

按《通志》:「堯始封於唐,後徙晉陽,即帝位,都平陽。」

唐今定州唐縣,猶有唐城存焉。或云唐城在絳州翼城西二十里,及徙晉陽,則以晉陽為「唐。」今平定軍有古晉陽城,是其地。及為天子,都平陽,則又以平陽為唐。平陽,今晉州也。

按《路史》:「帝堯生於丹陵,受封於陶。」

陶今廣濟治定陶,故范曄謂「定陶為陶,堯所居」,今壽光有堯水。伏琛、晏謨皆以為堯頓駕處。

改國於唐,都於平陽安邑。

今晉之臨汾,漢平陽也。即晉陽,有故堯城、姑射山。《元和志》有堯帝廟,在臨汾東八及南六里。《世紀》謂自唐封徙晉陽,及為天子,都平陽,繆也。平陽、太原、大夏、大鹵、夏虛、晉、晉陽,七名一地。《寰宇記》云:「平陽,今晉晉陽、太原也。」 然魯、衛皆有平陽,非堯都矣。《夏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今霍邑至平定,有故晉陽城,本永安地,去晉四百里。皆古太原地。開皇十年,於并城中古晉陽置太原縣,宋為平晉軍。《九域志》:翼之堂陽有堯臺、九門城。《郡國志》云:信都堂陽、九門城、古臺二,並號堯臺。《城塚記》:「堯臺二所,九門城,鯀所造。」 又今河中有故唐城,在絳之翼城西二里,故《通典》謂「堯舊都在蒲」 也。

按:《地理通釋·世紀》:「帝堯始封於唐,今中山唐縣是也, 堯山在焉。」

《郡縣志》:「定州唐縣,古唐侯國,堯初封於此。」 今定州北有故唐城。

唐水,在西北,入唐河。

南有望都縣,山即堯母慶都之所居也,相去五十里。都山,一名亙山。北登堯山,南望都山,故名縣曰望都。《地理志》堯山在唐縣南。張晏以堯山在唐東北,望都北。《史記》「堯」 作「游成陽。」 《正義》濮州雷澤縣是。

後又徙晉陽,今太原縣也。於周在并州之域,及為天 子,都平陽,於《詩風》為唐國,武王子叔虞封焉。季札聞 唐之歌,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括地志》:今 晉州所治平陽故城是也。

《輿地廣記》:晉州臨汾縣,本平陽,隋改為晉陽。河水一名晉水。韋昭云:「陶、唐皆國名。」 或曰:堯先居陶,後居唐。陶,今廣濟軍定陶縣。唐,今中山府唐縣,猶有唐城存焉。或曰:唐城在絳州翼城西二里。《括地志》:「定州唐縣,堯後所封。」 《漢書·音義》:「唐,今河東永安,去晉四百里。即彘也。」 《詩譜》曰:「唐,帝堯舊都之地,今曰太原晉陽。堯始居此,後遷河東平陽。」

《書》。「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正義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相去不盈二百,皆在冀州。《通志》曰:「自開闢以來,皆河南建都。雖黃帝之都,堯、舜、禹之都,於今皆為河北,在昔皆為河南,大河故道自碣石入海。碣石,今平州也。所以幽薊之邦,冀、并之壤,皆為河南地。」

有虞氏[编辑]

帝舜都蒲坂按史記五帝本紀注皇甫謐云舜所都或言蒲阪或言平陽或言潘潘今上谷也正義曰括地志云平陽[编辑]

昔晉州城是也。潘,今媯州城是也。蒲坂,今蒲州南二 里河東縣界蒲坂故城是也。 按《竹書紀年》:「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

按《冊府元龜》,或言「居漢中郡西城西北媯墟。」

按《通志》:「舜始封於虞,即帝位,都蒲阪。」

虞,即南京虞城縣,蒲坂,隋改為河南縣,今隸河中府。

按《路史》:「帝舜都於蒲。」

今河東縣蒲津關,所謂蒲坂。《漢志》之蒲坂縣,本曰蒲,或云蒲陰。今河中有舜泉坊,二井相通,祥符祠汾陰臨觀,賜名廣孝泉。蒲瀕河,地鹵水鹹,此獨甘美。《西征記》:「潼關去蒲坂城六十,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宅,并二妃壇。南去城二十,舜所耕也,

及安邑。」

皇甫謐云:「舜所都,或云蒲坂,或云平陽及潘,今城中有舜廟。」 按潘在媯之懷戎西北三里亦有歷山,上有舜祠,考之帝跡,未聞在此。媯汭在河中,不得遼隔如此。

按《地理通釋》。《堯典》。「釐降二女于媯汭。」

媯,水名,在今河中府河東縣,出歷山入河。《爾雅》:「水北曰汭。」《括地志》:「媯州有媯水,源出城中。」《耆舊傳》曰:「即舜媯汭。」《水經注·世本》曰:「舜居饒內,在漢中西城。或言媯墟在西北,舜所居也。」《通典》:金州西城縣

有媯墟,《帝王世紀》謂之姚墟。《世本》曰:「饒汭。」 《古文尚書。周語》嬴內音媯汭。《括地志》又云:「姚墟在濮州雷澤縣東十三里。」 《會稽舊記》云:「上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

嬪于《虞》。

《括地志》:故虞城在陝州河北縣東北五十里虞山之上,今平陸縣。皇甫謐曰:「堯以二女妻舜,封之於虞,今河東太陽,山西虞城是也。舜居虞地,以虞為氏。」 《郡國志》:「太陽有吳山,上有虞城。」 《括地志》:「宋州虞城縣,舜後所封。」 《外紀》:「本處虞之媯汭,號曰有虞氏。」

《世紀》:「舜所都。或言蒲坂即河東縣。」

《外紀》:「都蒲阪。」

[编辑]

大禹都安邑[编辑]

按:《史記夏本紀註》:「皇甫謐曰: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 晉陽。」

按:《竹書紀年》:「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

按《通志》:「禹封於夏,受禪之後,都平陽,又徙安邑。」

夏,今陜州夏縣。安邑,今隸蒲州。平陽,即堯都也。禹在陽城者,避商均之地而非都也。《五子之歌》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言堯舜及禹皆在冀州界。

按《路史》:禹封高密以處於櫟,是為有夏,曰夏伯。

今密之高密,禹之初封。櫟,今之許昌。陽翟,漢屬潁川,唐隸河南。有禹山、禹故城及鄭之櫟邑。昔武王至周,曰:「吾其為有夏之居乎?」遂營洛邑,謂櫟也。《世紀》云:「夏,今陽翟」,即此。《地志》云:「陽翟,夏禹國。」或云都之,非也。《寰宇記》鄧州引《漢志》,潁川、南陽,本夏禹國,周為申國。按《志》,潁川、陽翟,夏禹國。南陽故宛,今南陽為申錯,陽翟言之兩誤。王充云:堯以唐侯嗣位,舜以虞地得達,禹繇夏而起,湯自商而興,皆本興昌之地為號,重本不忘始也。或云封在虹虹,今宿之縣。《輿地志》云:「堯封夏禹為伯邑,於此,即位,徙都於陽翟。」漢為夏丘縣,北齊為夏丘郡。《世紀》又以高密為「禹」,字益繆。

即位,都陽城。

瓚云:「《世本》『禹都陽城,在大梁之南,今陳留浚儀。故《寰宇記》登封古郜城,引《地理志》潁川陽城為禹都,非也。乃澤之陽城,堯舜皆都河東北,不居河南,故說者又謂禹避商均於此,皆非』。」

太原。

即晉陽。《世紀》云:「禹自安邑徙晉陽。」 《漢志》:「自平陽遷安邑,後徙晉陽。」 《通典》:「并州太原,禹所都」 ,注云:「禹都或為今太原,或為今平陽,或為河東安邑,或云今河南陽翟,不一也。」

安邑。

《世紀》云:「或居安邑。」 今陝之夏縣。魏太和元年析安邑置,以禹都名。北十五有夏宮、夏故城、夏禹臺。《十道志》云:縣有夏禹宮。夏靜《與洛下書》云:「安邑禹舊宮,有石殿、陰戶、丹庭、紫房臺在縣西北十五。」 《十三州志》云:塗山氏思本國,築以望之,基猶在夏城南。安邑塗山臺,俗謂青臺,上有禹祠。縣東南五十五中條山有望川,夏后避夏離宮之所。《地形志》:「河北有北安邑縣,漢、晉屬河東。」 又有南安邑。注:「太和十一置。」 《元和志》:「今安邑地,太和十一別置,十八年為夏縣。」

按:《地理通釋》。《皇王大紀》,「禹都于安邑。」《世紀》「鯀封崇伯, 國在秦晉之間。禹受封為夏伯,在《禹貢》豫州外。方南 於秦漢屬潁川。本韓地,今河南陽翟是也。」

《地理志》:「陽翟,夏禹國。今潁昌府陽翟縣有禹山。」《輿地志》:「宿州虹縣,本夏丘縣,堯封禹為夏伯,邑於此。」

受禪,都平陽,或在安邑。

今陜州夏縣,本夏禹之都,漢為安邑,屬河東,後魏改為夏縣。《郡縣志》:「夏縣東北十五里安邑故城,禹所都也。」

或在晉陽。

《左傳注》:「夏虛」 ,大夏,今太原晉陽。

《世本》言「夏后居陽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陳留浚儀是 也。」

劉熙云:「潁川陽城,今屬河南。」 按《經》傳,夏與堯舜同在河北冀州之域,不在河南。居陽城者,自謂禹避商均時,非都也。《外紀》禹都安邑,或云平陽,亦云晉陽。及韓啟筮享神於大陵之上,是為鈞臺之享。又筮於晉之墟,作璿臺於水之陽。《寰宇記》:「禹自安邑都晉陽,桀徙安邑。」

太康都陽夏[编辑]

按:《史記夏本紀》不載。

按《通鑑前編》:「十有九歲,王畋于洛,表羿拒于河,遂都 陽夏。」

按:自唐虞以來,都於冀州,而冀自有牧。非天子自治,則甸服之地,跨河南北也。羿拒太康於河,不得

復反舊都,當時自河以南尚無恙也。《汲郡古文》稱「太康居斟尋」 ,酈道元謂河南有尋地。薛氏謂今拱州太康縣,漢之陽夏即太康故城。而《傳》亦稱「相居帝丘」 ,大抵皆兗豫之境,大河東南之地耳。然則太康為羿所拒,不能濟河,而更都陽夏,以傳仲康,迄於后相,皆在兗豫之境。古大河之東南,羿據冀方之都,因夏民以代夏政,皆在冀州之境,大河之北,至浞滅相,而「夏統」 始中斷云。

帝相都商丘[编辑]

按《史記夏本紀注》《正義》曰:「《帝王紀》云:『帝相徙于商丘, 依同姓諸侯斟尋。《括地志》云:『商丘,今宋州也。斟灌故 城在青州壽光縣東五十四里。斟尋故城,今青州北 海縣是也』。臣瓚曰:『斟尋在河南,蓋後遷北海也』』。」 按:《地理通釋相》:「徙帝丘於周為衛。」

《左傳》。「衛遷於帝丘。衛成公夢康叔曰:『相奪予享』。」注:「相居帝丘。今濮陽。」

《外紀》:「相為羿所逐,失國,居商丘,依夏同姓諸侯斟灌、 斟鄩。」

今按:「商丘」 當作「帝丘」 ,蓋《世紀》之誤也。《地理志》:北海壽光縣注:「古㘰灌,禹後,今灌亭是。」 平壽縣注:「故㘰尋,禹後,今㘰城是。」 《左傳注》:「壽光東南有灌亭,平壽東南有斟亭。」 《括地志》:「斟灌故城在青州壽光縣東五十四里。斟尋故城,今青州北海縣是也。」 《水經注·地理志》:北海有斟縣。京相璠曰:「故斟尋國,禹後,西北去灌亭九十里。」

按《通鑑前編》:「夏后相元歲,徙都商丘。」

少康復都於安邑又遷於原[编辑]

按:《史記夏本紀》不載。

按《竹書紀年》:「夏世子少康生。」丙寅年

《少康》自有《仍奔虞》。乙酉年

《少康自綸》歸于夏邑。乙巳年

后緡生少康既長,為仍牧正。澆使椒求之,將至仍,少康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夏之遺臣靡伯,自有鬲氏,收二斟之燼以伐浞。浞恃澆皆康娛,日忘其惡而不為備。少康使汝艾諜澆,艾乃田獵,放犬逐獸,因嗾澆「顛隕」,乃斬澆首以歸於少康。於是夏眾滅浞,奉少康歸於夏邑,立為天子。祀《夏》配天,不失舊物。

十八年,遷都于原。

按《路史》:「少康復禹之績,以紹都于櫟。」

《十道志》云:陽翟有少康城。《洛陽記》云:「夏少康故邑。」《水經》:潁水東歷康城,即此。又瀛有中水城,《圖經》云:「夏少康所造。」應劭云:「以在滱、易二水間而名」,亦見《九域志》。凡此,蓋亦游都之類。

按《地理通釋》。「少康中興。復還舊都。」

《通典》:「宋州虞城縣有綸城,即少康邑,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帝杼遷都於老丘[编辑]

按:《史記夏本紀》不載。

按:《竹書紀年》:「五年,自原遷於老丘。」

按《路史》:「帝杼一曰松曼,是為帝輿,都於原。」

《紀年》:「帝子居原,自原遷於老王。老王,地闕。」按竹書本作老丘路史作老王疑傳引之誤

帝廑都西河[编辑]

按:《史記夏本紀》不載。

按《竹書紀年》:「帝廑元年己未,帝居西河。」

履癸都安邑[编辑]

按:《書經湯誓》孔傳:「桀都安邑。」

桀都安邑,相傳為然,即漢之河東郡安邑縣是也。《史記》吳起對魏武侯云:「夏桀之居,左河濟,右太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地理志》云:「上黨郡壺關縣有羊腸坂,在安邑之北。」是桀都安邑,必當然矣。

按《史記夏本紀注》《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 之,桀又居之。」《尚書》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 此即太康之居為近洛也。又吳起對魏武侯曰:「夏桀 之居,左河濟,右太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又《周 書·度邑篇》云:武王問太公:「吾將因有夏之居。」即河南 是也。《括地志》云:「故鄒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 蓋桀所居也。

[编辑]

成湯都亳[编辑]

按《書經序》:「湯既黜夏命,復歸于亳,作《湯誥》。」

亳者,湯之都也。湯之亳,文王之豐鎬,皆王業所基也。故既除桀、紂之暴,則不復都夏、商之故地也,而必歸于亳與豐、鎬,本其王業之所自興故也。《孟子》曰:「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七十里則亳也,百里則豐、鎬也。商周之子孫世世守之,得之則興,失之則廢。非其地之險固,如秦人殽函之都有金城

「千里」 「山河」 ,百二之勢也。惟其民心之所愛戴者尢深且固,故以為商周根本之地也。

按:《詩經商頌元鳥》篇:「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域彼四 海。」

朱註言「王畿之內,民之所止,不過千里,而其封域則極乎四海之廣也。」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 何?

朱註景,山名,商所都也。員,周也。河,大河也。言景山四周皆大河也。

按《史記殷本紀》:「契封于商。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 從先王居。」

鄭元曰:「商國,在太華之陽。」皇甫謐曰:「今上洛商是也。」正義曰:《括地志》云:「商州東八十里商洛縣,本商邑,古之商國,帝嚳之子卨所封也。」孔安國曰:「契至湯十四世,凡八徙國都。」皇甫謐曰:「梁國穀熟為南亳,即湯都也。」《正義》曰:「《括地志》云:『宋州穀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從都之。孔安國曰:「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焉,故曰從先王居也。」《正義》曰:「按亳,偃師城也。商丘,宋州也。湯即位,都南亳,後徙西亳也。」《括地志》:「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師縣西十四里,本帝嚳之墟,商湯之都也。」

按:《竹書紀年》: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

按:《地理通釋·世紀》。「契始封商,在《禹貢》太華之陽,上洛 商是也。」

《括地志》:「商州東八十里商洛縣,本商邑,古之商國,卨所封。」漢弘農郡商縣,《世本》曰:「契居番。」《水經注》:渭水「東逕巒都城北,故潘邑,契所居。」闞駰曰:「蕃鄭西,今巒城。」

《世本》。昭明居砥石。《荀子成相》云。「契元王生昭明,居於 砥石,遷于商。」

注「砥石」 ,地名,未詳所在,或曰即「底柱」 也。

相土徙商丘,故陶唐氏之火正閼伯之所居也。《春秋 傳》曰:「閼伯居商丘,祀大火。」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謂 之辰,故辰為商星。

杜預云:「今梁國睢陽,宋都。」 《括地志》:「宋州城,古閼伯之墟,即商丘也。今應天府宋城縣,相土,昭明子也。」

《書序》:「湯始居亳,從先王居。」

《史記正義》《括地志》云:「宋州穀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里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都之。湯即位,居南亳,後徙西亳。」 孔安國云:「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故曰從先王居。」 《通典》:曹州考城縣有北亳,亦曰景亳。《詩正義》皇甫謐云:「學者咸以亳在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西二十里,有尸鄉亭是也。」 謐考《孟子》稱「湯居亳,與葛為鄰。」 按《地理志》,葛,今梁國寧陵之葛鄉。寧陵去偃師八百里,而使亳眾為耕,非其理也。今梁國自有二亳,南亳在穀熟,即今南京之穀熟;北亳在蒙,即今拱州之考城,古謂之蒙,漢謂之薄,非偃師也。殷有三亳,二在梁國,一在河、洛之間。穀熟為南亳,即湯都也。蒙為北亳,即景亳,是湯所受命地。偃師為西亳,即盤庚所徙也。《立政》曰:「三亳,阪尹」 是也。鄭康成注《立政》云:「三亳者,湯舊都之民,分為三邑,其長居險,故曰阪尹。蓋東成皋,南轘轅,西降谷也。」 是鄭以三亳為分亳民於三處,非三處有亳地也。杜預以景亳為周地,河南鞏縣西南有湯亭,或說即偃師也。《漢書音義》:臣瓚按:「湯居亳,今濟陰薄縣。」 以《經》無正文,各為異說,地名變易,難得而詳。林氏曰:「鄭氏云:『亳在河南偃師』。」 鄭說可從。蓋偃師在河南,其地與周洛邑相近,乃四方朝覲貢賦道里取中之地。《商頌》曰:「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邦畿千里,維民所止。商邑翼」 翼,四方之極。使非河南,則《頌》未必如此。《周禮疏》曰:「堯治平陽,舜治安邑,唯湯居亳,得地中。」 《通志》:「亳,故京兆杜縣有亳亭是也。杜城今在長安南,故太史公云:『禹興西羌,湯起亳也』。」 及湯有天下,始居宋地,復命以亳,今南京穀熟是也。《書正義》:契至湯八遷,契居商,昭明居砥石,相土居商丘,湯居亳,有此四遷,其餘四遷,未詳聞也。

按:《通鑑前編》:「十有八祀三月,商王踐天子位於亳,定 都,建國號曰商。」

《大紀》曰:「三月,湯歸於亳,踐天子位,定都焉。」

仲丁遷都於囂[编辑]

按《書經序》:「仲丁遷于囂。」

囂:地名。李顒云:「囂在陳留浚儀縣。」皇甫謐云:「仲丁自亳徙囂,在河北也。或曰今河南敖倉。」二說未知孰是。

按:《史記殷本紀》:「仲丁遷於隞。」

孔安國曰:「地名。」皇甫謐曰:「或云河南敖倉是索

隱曰:「隞」 ,亦作「囂」 ,並音「敖」 字。正義曰:《括地志》云:「滎陽故城在鄭州滎澤縣西南十七里,殷時敖地也。」

按《竹書紀年》:「元年辛丑,王即位,自亳遷于囂,于河上。」 按《地理通釋》:「仲丁遷於囂」,《世紀》:「今河南之敖倉是也。」

史記遷於隞。正義《括地志》:「滎陽故城在鄭州滎澤縣西南十七里,殷時敖地也。《世紀》云『仲丁自亳徙都敖,在敖山之陽,後屬韓,為滎陽縣』。」

按:《通鑑前編》:「六祀遷都於囂。」

按仲丁遷囂竹書作元年前編又作六祀兩存之

河亶甲遷都於相[编辑]

按《書經序》:「河亶甲居相。」

「相」,地名,在河北。

按:《史記殷本紀》:「河亶甲居相。」

孔安國曰:「地名,在河北。」正義曰:《括地志》云:「故殷城在相州內黃縣東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築都之,故名殷城也。」

按:《竹書紀年》:「元年庚申,王即位,自囂遷于相。」

按《地理通釋》:「河亶甲居相。」

在河北。《括地志》:「故殷城在相州內黃縣,今大名府東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築都之,故名殷城。相州安陽,本盤庚所都,即北蒙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書紀年》:「盤庚自奄遷于北蒙,曰殷墟。南去鄴四十里,是舊都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陽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謂北蒙也。」安陽城即相州外城。《水經注》:「洹水逕殷墟,項羽與章邯盟於此地。」《類要》:「安陽縣本殷墟,所謂北蒙者。」亶甲城在西北五里四十步,洹水南岸。後魏天平四年,立相州,取河「亶甲居相之義,治鄴。」

按:《通鑑前編》:「元祀徙都于相。」

《史記》曰:「河亶甲立,囂有河決之患,遂自囂遷于相。」

按《彰德府志》,「河亶甲故都在臨漳縣西南五十里」,今 《孫陶集》即其故址。

祖乙遷都于耿[编辑]

按《書經序》:「祖乙圮于耿。」

亶甲子,圮于相,遷于耿。河水所毀曰「圮。」正義曰:孔以河亶甲居相,祖乙即亶甲之子,故以為圮于相地,乃遷都于耿。《釋詁》云:「圮,毀也。」故云「河水所毀曰圮。」據文圮于耿,知非圮毀于耿。更遷餘處,必云圮于相地,遷於耿者,明與其上文連。上云「遷于囂」,謂遷來向囂;「居于相」,謂居于相地。故知「圮于耿」,謂遷來于耿。以文相類,故孔為此解耳。古人之言,雖尚要約,皆使言足其文,令人曉解。若圮于相,遷居于耿,經言「圮于耿」,大不辭矣。且亶甲居相,祖乙居耿,今為水所毀,更遷他處,故言毀于耿耳,非既毀乃遷耿也。《盤庚》云:「不常厥邑,于今五邦。」及其數之,惟有亳、囂、相、耿四處而已。知此既毀于耿,更遷一處,盤庚又自彼處而遷於殷耳。《殷本紀》云「祖乙遷於邢」,馬遷所為說耳。鄭元云:「祖乙又去相,居耿,而國為水所毀,於是修德以禦之,不復徙也。」錄此篇者,善其國圮毀,改政而不徙。如鄭所言,稍為文便。但上有仲丁、亶甲,下有盤庚,皆為遷事,作《書》述其遷意。此若毀而不遷,序當改文見義,不應文類遷居,更以不遷為義。《汲冢古文》云「盤庚自奄遷於殷」者,蓋祖乙圯于耿,遷于奄,盤庚自奄遷於殷,亳、囂、相、耿,與此奄五邦者,此蓋《不經》之書,未可依信也。

按:《史記殷本紀》:「祖乙遷于邢。」

索隱曰:邢音耿。近代本亦作「耿。」 今河東皮氏縣有耿鄉。正義曰:《括地志》云:「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國也。」

按:《竹書紀年》:「元年己巳,王自相遷于耿。」

二年,「圮于耿,自耿遷于庇。」

按書經盤庚篇云先王不常厥邑于今五邦是盤庚前有五都孔傳合亳囂相耿殷為五非也汲冢古文云盤庚自奄遷殷蓋祖乙兩遷既圮于耿又遷于奄也此說得之竹書云遷庇似不合

按《地理通釋》:「祖乙圮于耿。」

為河所毀。《地理志》:「河東皮氏縣耿鄉,故耿國。」 《括地志》:「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國。」

《史記》:「祖乙遷于邢。」

《皇極經世》:「祖乙圮于耿,徙居邢。」 《通典》:邢州,「祖乙遷于邢」 ,即此地,亦邢國也。《括地志》:「邢國故城,在邢州外城內西南角。」 《地理志》:「襄國縣,故邢國,今信德府龍岡縣。」 《書正義》《汲冢古文》云:「盤庚自奄遷于殷。」 蓋祖乙圮于耿,遷于奄。《括地志》:兗州曲阜縣,奄國之地。

按:《通鑑前編》:「元祀圮于相,徙都于耿。」

《史記》曰:「祖乙既立,是時又有河決之患,乃自相而徙都于耿。」

九祀,「圮于耿,徙都于邢。」

《大紀》曰:「王之世,遷都于耿,為水所圮。王懼,以巫咸之子賢為相,諸侯賓服,天下大和。」 《經世》曰:「祖乙踐位,圮于耿,徙居邢,巫賢為相。」 《前編》曰:「按耿在河中。」

府龍門縣《邢》在邢州龍岡縣。

按書序云祖乙圮于取蓋遷耿之後又圮于水遷邢別無明文也史記邢音耿是耿邢係一地祖乙無雨遷之事明矣此云元祀遷耿九祀遷邢與經史俱不合

南庚遷都于奄[编辑]

按:《史記殷本紀》不載。

按:《竹書紀年》:「三年,遷于奄。」

按汲冢古文遷奄當作祖乙事竹書云南庚似不合

盤庚復遷都于亳[编辑]

按《書經序》:「盤庚五遷,將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盤庚》三 篇。」

《逸書》之序,蓋有其書已亡,而其所述,亦可證見存之《書》者,若其記載商人遷國之始末也。自契至于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告釐沃》;仲丁遷于囂,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祖乙圮于耿,作《祖乙》」:此皆《逸書》之序也。盤庚五遷,將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盤庚》三篇,此見存之書也。《盤庚》之書雖存,然不得《逸書》之序,以見其前世遷徙之始末,則《盤庚》之意亦復不明于世。故自「《帝告》《釐沃》」以至于《祖乙》,五篇之序,蓋所以為《盤庚》之書張本於前也。學者欲讀《盤庚》,當以此序始。契者,商之始祖,受封於唐、虞之世,始有爵土,傳之後世。自契至於成湯,凡十四世,而八遷其國。蓋古者邑居無常,擇利後動,其宗廟、社稷、朝市之制,簡而不夥,約而不費,故不以屢遷為勞也。周之先世,后稷封於邰,公劉徙邠,太王徙岐,文王徙酆,武王徙鎬,亦屢遷也。商之八遷,歷世久遠,其書雖亡,不見其所遷之地。亦如文、武而上,遷徙無常,不出於其所封之國也。湯遷居於亳,從先王居。先儒以先王為帝嚳,非也。《武成》曰:「惟先王建邦啟土」,公劉克篤前烈。至于太王,肇基王跡,王季其勤王家,其曰先王,指后稷也。周以后稷為先王,則先王居,蓋是契舊邑也。《商頌》曰:「元王桓撥。」《周語》曰:「元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先王為契,何不可也?亳蓋契之所居,實王業所基之地。湯徙而居之,遂克夏而有天下。湯之後傳八世,至太戊,皆居於亳。《咸乂之序》曰「亳有祥,桑榖共生於朝」是也。太戊子仲丁立,始自亳遷於囂。仲丁弟外壬,外壬弟河亶甲,甲立,自囂遷於相。河亶甲子祖乙立,復自相遷于耿。既遷於耿,則其地為水所圮,欲改遷於他所而重勞民,故遂留於耿。自祖乙以來,凡歷五世,竟不克遷。及盤庚即位,民之被於墊溺已甚,遂謀遷于亳殷,此其遷徙之始末,見於《書序》者然也。是以張平子《東都賦》曰:「商人屢遷,前八後五。」蓋自契至於成湯八遷,此所謂前八也。自湯至於祖乙五遷,此所謂後五也。湯一人而再數之,是以前八後五,共為十三遷也。故《序》曰:「盤庚五遷,將治亳殷。」其文蓋與自《帝告》、釐、沃至於祖乙五篇之序文勢相貫。蓋自契至成湯八遷,而自湯至祖乙又五遷也。盤庚既承祖乙之後,將欲遷於殷之舊都,故治亳殷而將居焉。亳,地名也。殷,亳之別稱也。周希聖曰:「商人稱殷,自盤庚始。」此言是也。蓋自此以前惟稱商,自盤庚既都亳之後,於是殷、商兼稱,或單稱殷也。亳、殷說者不同。鄭氏云:「在河南偃師。」皇甫謐云「在梁穀熟縣,或云濟陰亳縣。」唐孔氏於諸說莫知所從,學者難以折衷。某竊謂惟鄭說為可從也。蓋偃師在河南,其地實與周洛邑相近,乃四方朝覲貢賦道里取中之地,惟其為四方之所取中,故《商頌》曰:「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又曰:「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又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極。」使亳地非河南,則《商頌》之言不應如此,則知鄭說比諸家為長。鄭說既以亳為偃師,故於「立政之三亳」則解曰:「湯舊都之民服文王者,分為三邑,其長居險,故言阪尹。蓋東成皋,南轘轅,西降谷也。」此說可信。皇甫謐以穀熟為南亳,蒙為北亳,三地皆名為亳,則二亳之地隔絕綿亙乃數百里,建尹立監必不如此之遼也。皇甫謐又以為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不祀,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葛即今梁國寧陵之葛鄉也。亳地在偃師,去寧陵八百餘里,豈當使民往為之耕乎?其地名不同,說者變易,數千年之後,考之葛鄉,則信以為近亳之葛。此正孔氏以升自陑為出其不意,皆未可為定論也。故宜推本鄭氏之說,以為偃師,而以《商頌》之言為證。盤庚五遷,將治亳殷,其所遷之意,說者不同。鄭氏曰:「祖乙居耿,奢侈踰禮,土地迫近,山川常圮焉。至陽甲立,盤庚為之臣,乃謀徙舊都。」王肅云:「自祖乙五世至盤庚之兄陽甲,宮室奢侈,下民,邑居墊隘,水泉潟鹵,不可以行政化,故徙」都於亳。皇甫謐曰:「耿在河北,自祖辛以來,民皆侈靡,故盤庚遷於殷。」此諸說大同小異,而某竊謂王肅之說為當。耿地乃漢皮氏縣之耿鄉,其地沃饒近鹽,祖乙不審於利害之實而徙居之。其居之久也,為水所圮而不可居。蓋其地沃饒而塞障,故富家巨姓總于貨寶。傲

上從康而不可教訓;其閭閻之民,則苦於蕩析離居而罔有定極。盤庚於是謀居於亳,蓋擇其高燥之地而將使居之。是舉也,是小民之所利而富家之所不欲,乃唱為浮言以搖動小民之情。斯民不悟盤庚所以遷之之意,而為浮言之所搖動,故亦皆不欲遷也。盤庚乃登進庶民,告其所以遷都之意,且戒群臣無扇浮言,以搖惑斯民之視聽,使群臣不敢肆為過逸之言,而民皆樂從以遷,此三篇之所由作也。哀十二年,《左氏傳》舉此篇以為《盤庚》之誥,則此三篇皆誥辭也。然不曰「誥」 者,意其後世失之。或者以其篇名既有上、中、下字,為其簡編之別,遂從省文,不加「誥」 字,實誥體也。唐孔氏曰:「此三篇皆以『民不樂遷』」 ,開釋民意。《誥》以不遷之害、遷都之善也。上、中二篇未遷時言,下篇既遷後事。上篇人皆怨上,初啟民心,故其辭為切;中篇民已稍悟,故辭稍緩;下篇民皆從遷,故辭復益緩。此說是也。王氏曰:「上篇告其群臣,中篇告其庶民,下篇告百官族姓,強生分別,考之於經而不合,不可從也。」

按《書經盤庚上》:「盤庚遷于殷,民不適有居,率籲眾慼 出,矢言曰:『我王來,既爰宅于茲,重我民,無盡劉不能 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茲猶 不常寧,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 斷命,矧曰其克從先王之烈,若顛木之有由櫱?天其 永我命于茲新邑,紹復先王之大業,底綏四方。盤庚』』」 斆于民,由乃在位,以常舊服,正法度,曰:「無或敢伏小 人之攸箴。」王命眾悉至于庭,王若曰:「格汝眾,予告汝 訓,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 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 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非予自 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 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 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 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于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 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 汝自生毒,乃敗禍姦宄,以自災于厥身。乃既先惡于 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時憸民,猶胥顧于箴言。 其發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長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 動以浮言,恐沈于眾,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 可撲滅。則惟汝眾自作弗靖,非予有咎。遲任有言曰: 「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 及逸勤,予敢動用非罰世選爾勞,予不掩爾善。茲予 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作福作災,予亦不敢 動用非德。予告汝于難,若射之有志。汝無侮老成人, 無弱孤有幼,各長于厥居,勉出乃力,聽予一人之作 猷,無有遠邇。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 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凡爾眾其惟致告。自 今至于後日,各恭爾事,齊乃位,度乃口,罰及爾身,弗 可悔。

《盤庚中》,盤庚作,惟涉河以民遷。乃話民之弗率,誕告 用亶。其有眾咸造,勿褻在王庭!盤庚乃登進厥民曰: 「明聽朕言,無荒失朕命!」嗚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 承保,后胥慼鮮,以不浮于天時。殷降大虐,先王不懷, 厥攸作,視民利用遷。汝曷弗念我古后之聞,承汝俾 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罰,予若龥懷茲新邑,亦 「惟汝故,以丕從厥志。」今予將試以汝遷,安定厥邦,汝 不憂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欽念以忱,動予 一人,爾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濟,臭厥載,爾忱不 屬,惟胥以沈。不其或稽,自怒曷瘳,汝不謀長,以思乃 災,汝誕勸憂,今其有今罔後,汝何生在上?今予命汝 一無起穢以自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予迓續乃命 于天?予豈汝威,用奉畜汝眾?予念我先神后之勞爾 先,予丕克羞爾,用懷爾然,失于政,陳于茲。高后丕乃 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汝萬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 猷同心。先后丕降與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孫有比, 故有爽德,自上其罰汝。」汝罔能迪古我先后,既勞乃 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則在乃心。我先后綏 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斷棄汝,不救乃死,茲予有亂 政同位,具乃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 刑于朕孫。」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嗚呼!今予告汝不 易,永敬大恤,無胥絕遠。汝分猷,念以相從,各設中于 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姦宄,我乃劓殄 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于茲新邑。往哉生生!今予將 試以汝遷,永建乃家。

《盤庚下》:「盤庚既遷,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綏爰有眾,曰: 『無戲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 于朕志,罔罪爾眾,爾無共怒,協比讒言予一人。古我 先王將多于前功,適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績于朕邦。 今我民用蕩析離居,罔有定極,爾謂朕曷,震動萬民 以遷,肆上帝將復我高祖之德,亂越我家。朕及篤敬』」 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肆予沖人,非廢厥謀,弔由 靈各,非敢違卜,用宏茲賁。嗚呼!邦伯師長百執事之人,尚皆隱哉!予其懋簡相爾,念敬我眾。朕不肩好貨, 敢恭生生。鞠人謀人之保,居敘欽。今我既羞告爾,于 朕志若否,罔有弗欽。無總于貨寶,生生自庸。式敷民 德,永肩一心。

按《史記殷本紀》:「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 南,復居成湯之故居,迺五遷無定處。殷民咨胥皆怨, 不欲徙。盤庚乃告諭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湯與爾 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脩。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 遂涉河南,治亳,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復興, 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

按:《竹書紀年》:「十四年,自殷遷于北蒙,曰殷。」

十五年,營殷邑。

按《地理通釋》:「盤庚五遷,將治亳殷,盤庚遷于殷,曰:『先 王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馬氏曰:「五邦,謂商丘、亳、囂、相、耿也。」林氏曰:「《序》言五遷,自湯至盤庚併數之。此言五邦,又言今不承于古,則是盤庚之前遷者有五。考之前序,但有亳、囂、相、耿之四者,則盤庚歸亳,不應謂之五邦。太史公謂祖乙自耿遷邢,《汲冢紀年》謂祖乙遷奄,此與《序》戾,不可據。意者更有遷,而史失之。」《皇極經世》:「盤庚五遷,復歸于亳,改號曰殷。」《三代世表》云:「徙河南。」《世紀》:「盤庚復南居亳之殷地,今偃師是也。」周氏曰:「商人稱殷,自盤庚始。」自此以前,惟稱商而已。自盤庚遷都之後,于是殷商兼稱,或只稱殷。《通志》:「溵水出陽城,東至西華汝陽,入于潁,與潁水合流。古人并謂潁為溵,故命以殷焉。」《詩補傳》曰:「殷以溵水得名。」溵、㶏同音,古溵水縣,今陳州之商水縣也。殷、商兼商山、溵水而言之。

武乙遷都于河北[编辑]

按《史記殷本紀》:「帝武乙立,殷復去亳,徙河北。」

按:《竹書紀年》:「三年,自殷遷于河北。」

十五年,「自河北遷于沬。」

按史記殷本紀註正義曰竹書紀年云自盤庚徙殷至紂更不徙都此云三年遷河北十五年遷沬豈正義所據又別是一書耶且史記本文明云武乙去亳徙河北正義云云何也

按《通鑑前編》:「元祀遷都于河北。」

按武乙遷河北之歲正史別無明文竹書作三年胡氏大紀作二年此作元祀據經世也

太丁復都于殷[编辑]

按:《史記殷本紀》不載。

按《竹書紀年》:「元年丁丑,王即位,居殷。」

《自沬》歸河北。

按竹書云云沫地在河南不知河北又何地耶書酒誥明大命于妹邦孔傳云妹紂所都又詩地理攷沫朱氏曰所謂殷墟是沬在河北即盤庚所遷之殷是也商自盤庚以後別無遷都之事竹書武乙兩遷太丁一遷及世紀帝乙一遷恐不足據

帝乙都朝歌[编辑]

按:《史記殷本紀》不載。

按:《地理通釋注·酒誥》「明大命于妹邦。」孔氏云:「紂所都, 朝歌以北。」是。《通志》:紂居朝歌,隋改為衛縣。衛州朝 歌故城在縣西二十二里。《戰國策》:「殷紂之國,左孟門 而右漳滏,前帶河,後被山。」《史記》:吳起曰:「左孟門,右太 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括地志》:「紂都朝歌,在衛 州東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本妹邑,武丁始都 之。」《世紀》云:「帝乙復濟河,北徙朝歌,其子紂仍都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