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03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卷目錄
京畿總部彙考二
京都城池考
京都壇廟考
京畿山陵考
京都宮殿考
京畿苑囿考
京都公署考
京都國學考
京畿戶口考
京畿田賦考
職方典第三卷
京畿總部彙考二
[编辑]===京都城池考〈{{{1}}}〉
《大清會典》。
皇城起。
大清門,歷長安左右門、東安、西安、地安三門。周圍三
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
紫禁城起
午門、歷東華、西華、神武三門、南北各二百三十六
丈二尺。東西各三百二丈九尺五寸。城高三丈。垛口四尺五寸五分。基厚二丈五尺。頂收二丈一尺二寸五分。城外周圍設看守紅鋪十六座。每座三間
京城順治元年,定鼎燕京,京城周圍四十里,為九。
門南曰「正陽、崇文、宣武」 ,東曰「朝陽」 ,東直西曰「阜成」 ,西直北曰「安定、德勝。」 南一面長二千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北二千二百三十二丈四尺五寸,東一千七百八十六丈九尺三寸,西一千五百六十四丈五尺二寸,高三丈五尺五寸,垛口五尺八寸,基六丈二尺,頂收五丈。外重城包城南一面轉包東西角樓,止長二十八里,為七門:南曰「永定,左安、右安」 ;東曰廣渠,東便;西曰「廣寧,西便。」 城南一面長二千四百五十四丈四尺七寸,東一千八十五丈一尺,西一千九十三丈二尺,各高二丈,垛口四尺,基厚二丈,頂收一丈四尺。各門俱有甕城。
城河,其源出昌平州白浮村神山泉,通榆河,會一畝、馬眼諸泉,匯為七里濼,東流環遶都城,曰「玉河。」 由大通橋而下,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與盧溝河合,長一百六十餘里。元都水監郭守敬所鑿,賜名「通惠」 ,又名大通河,即潞河也。又西山玉泉,從水關經越橋,俗謂「銀錠橋。」 流入西苑,遶宮禁,自玉河橋出,入城河,合流至大通橋入漕玉河橋凡三:一跨長安東街,一跨文德坊街,一近城垣
按《畿輔通志》:「京城,元至元四年建,名大都城。明永樂七年遷都於此。十九年爰拓城墉,周圍四十里,高三丈五尺五寸,廣六丈二尺,門九,南曰正陽,曰崇文,曰宣武,東曰朝陽,曰東直,西曰阜成,曰西直,北曰安定,曰德勝。嘉靖二十三年,又築重城以衛之,即今外城三面共二十八里,高二丈,廣如之,門七:南曰永定,曰『左安』」 ,曰「右安」 ,東曰「廣渠」 ,西曰「廣寧。」 其拓出於東西隅而北向者,東曰「東便」 ,西曰「西便。」 內城九門,各有月城及門樓一座,月城外面各有敵樓一座,三面各開砲門四重。四隅角樓與敵樓規制同,外城如之。甲申,燬於流寇者什九,惟正陽門內外樓巋然獨存。
皇清定鼎以來,次第修葺,始復舊觀。池則玉河分流,
遶雉堞入,經大內,復出注大通河。水勢蜿蜒,天然襟帶,不假斧鑿,其深淺自難量也。明季,兩岸繚以短垣,
國朝沿堤樹柳
皇城在京城之中,宮殿森嚴,樓闕壯麗,居九重之正
位邁往古之宏規,允為億萬斯年之固。
《前代京都城池附考》:〈按:「黃帝都於涿鹿」 ,亦燕地。然上古城池之制未備,至遼始以此地為南京。歷金、元、明,其廣狹大小非一,皆今都城地也,故以遼為始。〉《遼》。
太宗始陞幽州為南京。又曰燕京。始建京城按《遼史地理志》。「五代自唐而晉。高祖以遼有援立之勞。割幽燕等十六州以獻。太宗升為南京。」
又曰: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廣一丈五尺,敵樓戰櫓具。八門:東曰安東、迎春,南曰開陽、丹鳳,西曰顯西、清晉,北曰通天、拱辰。大內在西南隅。皇城內有景宗、聖宗御容。殿二:東曰宣和,南曰大內。內門曰「宣教」 ,改「元和。」 外三門曰南端、左掖、右掖。左掖改「萬春」 ,右掖改「千秋門」 ,有樓閣,毬場在其南。東為永平館,皇城西門曰「顯西」 ,設而不開;北曰「子北。」 西城巔有涼殿,東北隅有燕角樓。坊市廨舍寺觀,蓋不勝書。
金
海陵天德三年,命張浩等修燕京城。
按《金史地理志》:「天德三年,始圖上燕城宮室制度。三月,命張浩等增廣燕城。城門十三,東曰施仁,曰宣曜,曰陽春,南曰景風,曰豐宜,曰端禮,西曰麗澤,曰顯華,曰彰義,北曰會城,曰通元,曰崇智,曰光泰。」
《大金國志》:「『都城四圍凡七十五里。城門十二,每一面分三門。其正門四,傍又設兩門,正東曰宣曜、陽春、施仁,正西曰灝華、麗澤、彰義,正南曰豐宜、景風、端禮,正北曰通元、會城、崇智』。此四城十二門也。」
宮城四圍凡九里三十步。自天津橋之北曰「宣陽門」 ,內城之南門也。中門繪龍,兩邊繪鳳,用金釘釘之。上有重樓,制度宏大。三門並立。中門惟車駕出入乃開,兩偏分雙,隻日開一門。
過宣陽門,有兩樓,曰「文」 ,曰「武。」 文之轉東,曰「來寧館」 ;武之轉西,曰會同館。正北曰千步廊,東西對焉。廊之半各有偏門,面東曰「太廟」 ,向西曰「尚書省。」
《金史志》:「宮城之前廊,東西各二百餘間,分為三節,節為一門。」
《攬轡錄》:「循東西御廊北行,將至宮城,廊即東轉,又百許間,其西亦有三門,門中馳道甚闊,兩傍有溝,上植柳,廊脊背覆以青琉璃瓦,宮闕門戶,即純用之。」
《北轅錄》:「入宣陽門,由馳道西南入會同館。」 《攬轡錄》:「北即端門,十一間,曰應天之門。」
《金史志》:「應天門舊名通天門,大定五年更大。」 《金國志》:「應天門,內城之正南門也。樓高八丈,四角皆垛樓,瓦皆琉璃,金釘朱戶,五門列焉。常扄,惟大禮祫享則由之。東西相去一里許,又各設一門,左曰左掖,右曰右掖,各有武夫守衛。城之正東曰宣華門,正西曰玉華門,殿九重,凡三十有六,樓閣倍之。正中位曰皇帝正位」 ,後曰「皇后正位。」 位之東曰「內省」 ,西曰「十六位」 ,乃妃嬪居拱辰內城正北門也。又曰「後朝門。」 制度守衛,一與宣華、玉華等。金碧翬飛,規模宏麗。
貞元元年定都改為「聖都。」
按《金史地理志》中都路,「遼會同元年為南京,開泰元年號燕京。海陵貞元元年定都,以燕乃列國之名,不當為京師號,遂改為聖都。」
元
世祖至元元年,改燕京為「中都。」
四年,於都城之東北,改建《中都城》。
按《元史地理志》:大都路,唐幽州范陽郡,遼改燕京,金遷都為大興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為燕京路總管大興府,太宗七年,置版籍。世祖至元元年,中書省臣言,「開平府闕庭所在,加號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 遂改中都,其大興府仍舊。四年,始於中都之東北置今城而遷都焉。京城右擁太行,左挹滄海,枕居庸,奠朔方。城方六十里,十一門。正南曰《麗正》,南之右曰《順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東曰《安貞》,北之西曰《建德》,正東曰《崇仁》,東之右曰《齊化》,東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義》,西之右曰《肅清》,西之左曰《平則》。
按《春明夢餘錄》:「元之南城,周圍五千三百二十丈,即金之故基也。」 今之遺址尚在,所謂土城關是也。人呼崇文門為「海岱」 ,宣武門為「順承」 ,阜成門為平,則仍元之舊也。
明
太祖洪武元年秋八月,命華雲龍「經理元都新築城垣。」
按《明太祖實錄》:「大將軍徐達命指揮華雲龍經理故元都新築城垣,南北取直,東西一千八百九十丈。又令指揮張煥計度元皇城周圍一千二百六丈。又令指揮葉國珍計度南城周圍五千三百二十八丈。」 「南城故金時舊基也。」
按《寰宇通志》:「洪武初,改大都路為北平府,縮其城之北五里,廢東西之北光熙、肅清二門,其九門俱仍舊。」
按《春明夢餘錄》:「明洪武元年戊申八月庚午,徐」
達取元都。丁丑,命指揮華雲龍經理故元都新築城垣,南北取徑直,東西長一千八百九十丈,高三丈五尺五寸。
成祖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
按《成祖實錄》,「永樂元年正月,禮部尚書李至剛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統,其於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竊見北平布政司,實皇上承運興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都。制曰:『可,其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
永樂七年重修「安定門城池。」
按成祖實錄云云
永樂十四年,詔議「營建北京。」
十七年拓北京南城
十八年,「《京城》告成。」
按《實錄》,「十四年十一月復詔群臣議營建北京。先是,車駕至自北京,工部奏請擇日興工。上以營建事重,乃命文武群臣復議。於是公、侯、伯、五軍都督及在京都指揮等官上疏曰:『臣等切惟北京河山鞏固,水甘土厚,民俗惇樸,物產豐富,誠天府之國,帝王之都也。皇帝營建北京,為子孫帝王萬世之業。比年車駕巡狩,四海會同,人心協和,嘉瑞駢集,天運維新,實兆於此。矧河道疏通,漕運日廣,商賈輻輳,財貨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京師,天下軍民樂於趨事。揆之天時,察之人事,誠所當為而不可緩。伏乞上順天心,下從民望,早敕所司,興工營建,天下幸甚』!」 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門尚書、都御史等官復上疏曰:「伏惟北京,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勝,誠帝王萬世之都。昔太祖高皇帝削平海宇,以其地分封陛下,誠有待於今日。陛下嗣太祖之位,即位之初,嘗陞為北京,而宮殿未建。文武群臣合詞奏請,已蒙俞允。所司掄材廣川,官民樂於趨事,良材大木,不勞而集。比年聖駕巡狩,萬國來同,民物阜成,禎祥協應,天意人心,昭然可見。然陛下重於勞民,延緩至今。臣等切惟宗社大計,正陛下當為之時。況今漕運已通,儲蓄通溢,材用具備,軍民一心,營建之辰,天實啟之。伏乞早賜聖斷,敕所司擇日興工,以成國家悠久之計,以副臣民之望。」 上從之。十七年十一月,拓北京南城,計二千七百餘丈。北京營建,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壯麗過之。復於皇城東南建皇太孫宮,東安門外建十五邸,通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樂十五年六月興工,至十八年冬告成。詔曰:「開基創業,興王之本為先;繼體守成,經國之宜尤重。昔朕皇考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建都江左,以肇邦基。肆朕纘承大統,惟懷永圖,眷茲北京,實為都會,地勢雄偉,山川鞏固,四方萬國,道里適均。惟天意之所屬,實卜筮之攸同。乃倣古制,徇輿情,立兩京,置郊社宗廟,創建宮室,上以紹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開子孫萬世之弘規。且於巡狩駐守,實有便焉。爰自營建以來,天下軍民樂於趨事,天人協贊,景貺駢臻。今工已告成,選十九年正月朔旦御奉天殿,朝百官,誕新治理,用致雍熙。於戲!天地清寧,衍宗社萬年之福;山河安靖,隆古今全盛之基。」 乃命禮部正北京為京師,不稱行在。
《舊京遺事》:「京師大城一重,周四十五里,九門城周正如印,南正陽,崇文、宣武,東朝陽,東直西阜成,西直北德勝、安定。大城內皇城皇城六門,大明南向直正陽門,東安直朝陽門,西安直阜成門,北安當德勝門,大明東轉長安左門,西轉長安右門。於京城正中,皇城內樹色青蔥,罘罳金雀,人騎馬上可望也。城外紅鋪」 七十二,禁軍守之。皇城內為宮城八門,正南第一重曰承天門,二重曰端門,三重曰午門。午門魏闕分焉,曰左掖門、右掖門。正南有五門也,東曰東華,西曰西華,北曰「元武。」 周迴紅鋪三十六,亦禁軍守之,城河遶焉。
宣宗宣德九年,修北京城垣。
按《宣宗實錄》:「宣德九年七月,命都督僉事王彧以五軍神機營官軍及民夫修北京城垣。英宗正統元年,修京師城樓。」
按《英宗實錄》:「正統元年十月,命太監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書吳中,率軍夫數萬人,修建京師九門城樓。初,京城因元之舊,永樂中雖略加改葺,然月城樓鋪之制多未備,至是始命修之。」
按《東里集》:命下之初,工部侍郎蔡信颺言於眾。
曰:「役大,非徵十八萬人不可。」 材木諸費稱是。上遂命太監阮安董其役,取京師聚操之卒萬餘,停操而用之。厚其餼廩,均其勞逸。材木諸費,一出公府之所有。有司不預,百姓不知,而終歲告成。
按《春明夢餘錄》:「阮安,交趾人,一名阿留,刻有營建記。」
正統四年,京師城樓成。
按《實錄》,「四年四月修造京師城樓城壕橋閘完。正陽門正樓一月,城中左右樓各一,崇文、宣武、朝陽、阜成、東直、西直、安定、德勝八門,各正樓一月,城樓一。各門外立牌樓,城西隅立角樓,又深其壕,兩涯悉甃以磚石。九門舊有木橋,今悉撤之,易以石。兩橋之間各有水閘。壕水自城西北隅環城而東,歷九橋、九閘,從城」 東南隅流出大通橋而去。自正統二年正月興工,至是始畢,煥然金湯鞏固,足以聳萬國之瞻矣。
正統十年,城垣始加磚甓。
按《實錄》:「京師城垣,其外舊固以磚石,內惟土築,遇雨輒頹。正統十年六月,命太監阮安、成國公朱勇、修武伯沈榮、尚書王巹、侍郎王祐督工甓之。」
憲宗成化十二年,定西侯蔣琬請築外城按《憲宗實錄》,「成化十二年八月,定西侯蔣琬上言,太祖皇帝肇建南京,京城之外,復築土城,以護居民,誠萬世不拔之基也。今北京止有內城而無外城,正統己巳之變也先長驅直至城下,眾庶奔竄,內無所容,前事可鑒也。且承平日久,聚眾益繁,思為憂患之防,須及豐亨之日。況西北一帶,前代舊址猶存。若行勸募之令,加以工罰之徒,計其成功,不日可待。」 廷議謂「築城之役,宜俟軍民息肩之日舉行。」 報可。
世宗嘉靖二十一年,議築外城。
按《明典彙》:嘉靖二十一年七月時邊報日至,掌都察院毛伯溫等言:「古者有城必有郭,城以衛民,郭以衛城。太祖定鼎南京,既建內城,復設羅城於外。成祖遷都金臺,當時內城足居,所以外城未立。今城外之民殆倍城中,思患豫防,豈容或緩。臣等以為宜築外城。」 上然之,敕會同戶工二部速議。給事中劉養直言:「諸臣議築外城,慮非不遠。但宜築於無事之時,不可築於多事之際。」 因止。二十九年,命侍郎張時徹、梁尚德,同都御史商大節、都督陸炳督工築正陽、崇文、宣武三關廂外城,既而停止。
三十二年,「《外城》告成。」
按:《明典彙》三:「十二年三月,給事中朱伯辰言:高皇帝定鼎金陵,於時即築外城。文皇帝遷都北京,密邇邊塞,顧有城無郭者,則以締造方始,未暇盡制耳。邇因邊警,聖上俯俞言者之請,修築南關,僅正南一面,規制偏隘,又未成旋罷。臣竊見城外居民繁夥,無慮數千萬戶,四方萬國,商旅貨賄所集,不宜無以圉之。矧今邊報屢警,不可不為之圖。臣嘗履行四郊,咸有土城故址,環繞如規,周可二百十里。今若仍其舊貫,增卑補薄,培缺續斷,即可使事半而功倍矣。」 上以問大學士嚴嵩,嵩對:「外城之築,眾心所同。果成,亦一勞永逸之計。」 乃命相度興工。
按《世宗實錄》,「閏月丙辰,兵部尚書聶豹等上言,臣等於本月六日會同掌錦衣衛都督陸炳、總督京營戎政平江伯陳圭、協理戎政侍郎許論,督同欽天監監正楊緯等,相度京城外四面宜築外城,約七十餘里,自正陽門外東馬道口起,經天壇南牆外及李興王、金箔等園地,至蔭水菴牆東止,約計九里,轉北經神」 木廠、獐鹿房、小窯口等處,斜接土城舊廣禧門基止,約計一十八里。自廣禧門起,轉北而西,至土城小西門舊基,約計一十九里。自小西門起,經三虎橋村、東馬家廟等處,接土城舊基,包過彰義門,至西南直對新堡北牆止,約計一十五里。自西南舊土城轉東,由新堡及黑窯廠,經神祇壇南牆外,至正陽門外西馬道口止,約計九里。大約南一面計一十八里,東一面計一十七里,周圍共計七十餘里。內有舊址堪因者約二十二里,無舊址應新築者約四十八里。其規制臣等議得:「外城牆基應厚二丈,收頂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上周磚為腰牆,垛口五尺,共高二丈三尺。城外取土築城,因以為」 壕。正陽等九門之外,如舊。彰義門、大通橋各開門一座,共門十一座,每門各設門樓五間,四角設角樓四座。其通惠河兩岸,各量留便門,不設門樓。城外每而應築敵臺四十四座。其通惠河兩岸,各量三丈收頂一丈二尺。
「每臺上蓋鋪房一間,以便官軍棲止。四面共計敵臺一百七十六座,鋪一百七十六所。城內每面應築上城馬道五路,四面共馬道二十路。西直門外及通惠河二處,係西湖、玉河水出入之處,應設大水關二座。八里河、黑窯廠等處,地勢低窪,潦水流聚,應設小水關四座。城門內兩傍,工完之日,擬各蓋造門房二所,共二十二所,以便守門人員居處。」疏入,得旨允行。乙丑,建京師外城興工,遣成國公朱希忠告太廟。敕諭陳圭、陸炳、許論及工部左侍郎陶尚德、內官監右少監郭暉提督工程,錦衣衛都指揮使朱希孝、指揮僉事劉鯨監督工程。又命吏科左給事中秦梁、浙江道御史董威巡視工程。四月,上又慮工費重大,成功不易,以問嵩等。嵩等乃自詣工所視之。還言:「宜先築南面,俟財力裕時,再因地計度,以成四面之制。」於是嵩會圭等議覆:「前此度地畫圖,原為四周之制,所以南面橫闊凡二十里。今既止築一面,第用十二三里,便當收結,庶不虛費財力。今擬將見築正南一面城基,東折轉北,接城東南」角,西折轉北接城西南角,「并力兼築,可以刻期完報。其東、西、北三面,候再計度以聞。」報允。〈是年閏三月。〉
按《春明夢餘錄》:是年大學士嚴嵩等親自至工所視之,隨上手劄言:「臣等今日出視城工時,方修築正南一面,自東及西,延長二十餘里,詢之各官,云前此難在築基,必深取實地,有深至五六尺七八尺者。今築基皆已出土面,其板築工有纔起一二板者,有築至四五板者,其一最高至十一板。蓋地有高低,培墊有深淺,取土有近遠,故工有難易,大扺上板已後漸見效矣。」 上曰:「城工必果持久方可。但土質恐未堅,或且先作南面,待財力都裕之時,再因地計度,以成四周之制。」 於是嵩遵上旨,議將見築正南一面城基,東折轉北,接城東南角,西折轉北,接城西南角,併力堅築,刻期完報。其東西北三面,候再計度「以聞。」 上允之。於是年十月工完,計長二十八里。命正陽外門名「永定」 ,崇文外門名《左安》,宣武外門名《右安》,大通橋門名《廣渠》,彰義街門名「廣寧。」 內外兩城計垛口二萬零七百七十二,垛下砲眼共一萬二千六百有二。
四十一年,工部尚書《雷禮》請「增繕重城。」
四十三年,《重城》成。
按《史概》,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工部尚書雷禮請增繕重城,備規制。謂:「永定等七門當添築甕城,東西便門接都城止丈餘,又垛口卑隘,壕池淺狹,悉當崇甃深濬。」 上善其言。
按《世宗實錄》:「嘉靖四十三年六月丁酉,京師重城成。」
熹宗天啟元年十月,濬京城及重城壕。
按《熹宗實錄》,「大啟元年十月,濬京城九門,及重城壕成。監工科道魏大中等言:『壕之源出玉泉山,經高梁橋,抵都城西北,而派為二,一循城之左而東而南,一循城之右而南而東。宜按舊閘為地形高下次第布之,未可以丈尺概也。德勝之水南入關,周行大內,出玉河近,且北淤南壅。而嘉靖所築重城,地勢既高,有掘未及泉而止者,宜清其源,審其勢,疏其脈,達其支,以總會於大通橋。又須理葺諸閘,節宣蓄洩,以壯金湯之固』。」 疏下工部。
京都壇廟考
[编辑]按:太常寺卿:〈臣。〉江蘩《太常紀要》。
皇清順治十七年二月,諭禮部曰:「帝王父」
天母。
地。《禋祀大典》、務求備當。朕稽考舊章、洪武初、原係孟春
合祭
南郊。至嘉靖年間、始定分祭。冬至祭
圜丘。夏至、祭
方澤、春分祭
朝日秋分祭
「《夕月》,而合祭遂止。」 朕思合祭之禮,原以畢萃神祇。
普薦馨香,不宜竟廢。今欲祗申昭事之誠,修舉合祀典禮,除四郊仍舊外,每年孟春合祭
《天》。
地。
日
月及諸神於
大享殿。但禮關重大。爾部會同九卿科道、詳議具奏
順治十七年二月癸卯,諭禮部曰:
《大享殿合祭典》、已定於孟春舉行。今雖時序已過《大典》
肇修,理應本年即舉。爾部即擇期并應行典禮,詳察速議具奏。
順治十七年四月。己酉。合祀於
大享殿、
〈按明洪武十年感齋居陰雨覽京房災異之說定合祀禮罷方丘十二年正月合祀于大祀殿嘉靖元年給事中夏言以分祀請詔博采公議從分祀議冬至祀〉「天于闕丘」,夏至祀。地于方澤,「肥合祀我。」
皇清定鼎,世祖章皇帝以孟春合祭。
《天地》、日月及諸神于
大享殿而四郊仍舊。誠典禮之盡善也。今《畿輔通志》止 載正陽門外之天地壇,而不及方澤。其他典禮亦多闕略。今據《太常紀要》列于前,仍據大清會典所載天
地 日,月之壇,規制備詳于後、以見聖祖制作之明備云按
《大清會典》。
圜丘壇在正陽門南。
圜丘三成壇南向。一成面徑五丈九尺、高九尺。二成面
「徑九丈,高八尺一寸。三成面,徑十二丈,高八尺一寸。各成面甎,用一、九、七、五陽數,及周圍欄板柱子,皆青色琉璃。四出陛各九級,白石為之。」 內壝圓牆九十七丈七尺五寸,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七寸五分。靈星石門,四面各三。外壝方牆二百四丈八尺五寸,高九尺一寸,厚二尺七寸。靈星門如前,高用周尺,餘今尺下同。壇之東有神庫、神廚、祭器庫、宰牲亭。壇之西有神樂觀、犧牲所、鑾駕庫。又外圍方牆,為門四:南曰昭亨,東曰泰元,西曰廣利,北曰成貞。
皇穹宇在
圜丘。後制。圓象天、環轉八柱。圓頂重簷、覆以青瓦。中安
寶頂、東、西、南三出,陛各十四級。檻牆欄柱、俱用青色琉璃。左、右兩廡各五間,亦覆青瓦。四圍圓牆,前設門三
大享殿、在
圜丘壇北殿以圓為制。周圍共十二柱。內柱亦十有二。
中龍井柱四,圓頂三層,上覆青瓦,中覆黃瓦,下覆綠瓦,中安寶頂。殿陛圍圓三級,白石為之。殿臺三層,俱有石欄,前後各三出陛,上中各九級,下十級,東西一出陛,級同。左右兩廡各二座,前廡九間,後廡七間,俱覆綠瓦。四圍方牆,前為大享門,東、西、北各有門。又外圍牆為門四,南即成貞門,東、西、北亦各有門,後為
皇乾殿,五間,上覆青瓦,下繞石欄。牆之東有神庫、神
廚。《宰牲亭》「西南為齋宮。」
方澤壇:在安定門外。
方澤:二成,壇北向。一成面方六丈,高六尺。二成面方十
「丈六寸,高六尺。各成面磚,用六八陰數,皆黃色琉璃、青白石包砌,四出。陛各八級。周圍水渠一道」 ,長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闊六尺。內壝方牆二十七丈二尺,高六尺,厚二尺。靈星門六:正北三,東、西、南各一。外壝方牆四十二丈,高八尺,厚二尺四寸。靈星門如前。壇之西南有神庫、神廚、樂器庫、宰牲亭。西北為齋宮,又有鑾駕庫。又外圍方牆二重,內重北門三,東、西、南門各一,最外惟西向三門。又西有石坊曰「泰折街。」
皇祇室、 在
「方澤」後向北五間,上覆綠瓦,四圍方牆,前有門。
朝日壇 在朝陽門外
壇西向,方廣五丈,高五尺九寸。壇面甎青色琉璃四出,陛九級。圓壝牆七十五丈,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三寸。靈星門六,正西三,東、南、北各一。壇之北有神庫、神廚、宰牲亭、祭器庫。其南為齋宮。外圍牆前方後圓,西、北各三門。牆之西北有石坊,曰「禮神街。」
夕月壇 在阜成門外
壇東向,方廣四丈,高四尺六寸。壇面甎白色琉璃四出,陛六級。方壝牆二十四丈,高八尺,厚二尺二寸八分。靈星門六,正東三,南、北、西各一。壇之南有神庫、神廚、宰牲亭、祭器庫。其北為齋宮。外圍方牆,東、北各三門。牆之東北有石坊,亦曰「禮神街。」
神祇壇 :在永定門內。
神壇南向。方廣五丈。高四尺五寸五分。四出陛、各
九級壝牆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厚二尺五寸。靈星門六、正南三、東西北各一。內設雲形青白石龕四於壇北、各高九尺二寸五分
祇壇北向,面闊十丈,進深六丈,高四尺,四出陛。各
六級壝牆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厚二尺四寸。靈星門六,正北三,東、西南各一。內設青白石龕山形三「水形」 二於壇南,各高八尺二寸。左從位《山水形》各一,於壇東;右從位山水形各一,於壇西:各高七尺六寸。
先農壇在神祇壇後
壇南向石包甎砌、方廣四丈七尺、高四丈五寸。四出陛。壇東為觀耕臺、用木方五丈、高五尺。南東西三出陛。東有神倉。
太歲壇在先農壇東北
殿七間,南向。東西兩廡各十一間。前有拜殿七間。壇之東為齋宮,其西有神庫、神廚、祭器庫、宰牲亭。
社稷壇 :「在 午門右。」
壇北向。同壇同壝。壇二成。上成方五丈。次成方五丈三尺高五尺四出陛。用五色土、隨方築之。壝垣四面開靈星。門垣之色亦各如其方。壇之北有殿。又有拜殿、俱南向。其西為神庫神廚宰牲亭。又按
《大清會典》。
太廟、在 午門左。
太廟前。前殿一座、九間。左右兩廡、各十五間。廟門一座
五間:左右門二座。中殿一座九間,左右兩廡各五間;後殿一座九間,左右兩廡各五間。東有神庫、宰牲亭,西有神廚。
堂子
國初建於
盛京順治元年建于
京城玉河橋東,享殿三間,環以圍廊,八角亭一座。
神房二間:殿門一間;祭神八角亭一座;大門三間;神廚三間
《京畿山陵考》
[编辑]按
《大清會典》。
孝陵、 在直隸遵化州昌瑞山。
寶城周圍七十五丈
《方城明樓內碑》一通。
靈寢門三門
隆恩殿 、重簷五間。左右配殿、各五間。
隆恩門 五間。門外左右茶膳房各五間。
神庫 、二座、各三間:
神廚 五間
省牲亭 三間
碑亭 內碑一通
神道
石橋四
龍鳳門 三門
石像生十八對
朝衣冠文像三對
甲胄武像三對
臥立馬各一對
臥立麒麟各一對
臥立象各一對
臥立駱駝各一對
臥立狻猊各一對
臥立獅子各一對
望柱二
擎天柱四
碑樓一座。內《神功聖德碑》一通
更衣殿 三間:在大紅門內之東。
大紅門 外下馬牌二
《石牌坊 》六柱五架。
紅牆圍牆、共長三百一十四丈二尺四寸
仁孝皇后陵。
孝昭皇后陵、 在
孝陵之東、
寶城 周圍七十一丈九尺。
《方城明樓內碑》一通。
靈寢門 三門
大殿 重簷五間。左、右配殿各五間。
大門 五間:門外左右茶膳房各五間;
神庫二座各三間
神廚 五間
省牲亭 三間
碑亭 內碑一通
下馬牌二
石橋四
紅牆圍牆 ,共長二百五十二丈五尺。
悼妃墳 ,在珠兒峪山。
大門三間
圍牆 共長六十八丈五尺。
貞妃
恪妃附葬在內
慧妃墳 在趙家溝
享堂五間
大門三間
儀門一座
「茶膳」 房二座 、各三間。
圍牆 :共長一百七十八丈。
京都宮殿考
[编辑]按
《大清會典》宮殿規制。
太和殿 大朝正殿
中和殿 在 太和殿後。
保和殿 在 中和殿後。
中左門 :在 太和殿左。
中右門 :在 太和殿右。
後左門 「在 保和殿左。」
後右門 「在 保和殿右。」
體仁閣 在 太和殿丹墀之東。
弘義閣 在 太和殿丹墀之西。
左翼門 :在 體仁閣北。
右翼門 在 弘義閣北。
太和門 在 太和殿南正中,南有金水橋。昭德門 在 太和門左。
貞度門 在 太和門右。
協和門 在 太和門東廡。
雍和門 在 太和門西廡。
文華殿 、在 協和門東。《稍北》為
上御經筵、及
東宮講學之所
武英殿 在 雍和門西稍北。
乾清宮 、在 大朝三殿之後為
宸居正寢、
「坤寧宮 」 在 乾清宮後。
中宮所居。
交泰殿 在 乾清 、坤寧兩宮之間;
「乾清門 」 在 乾清宮前。
上御此聽政。
慈寧宮 、在 武英殿後、以奉
太皇太后、
寧壽宮 在 慈寧宮西北,以奉
皇太后、
惇本殿 在 文華殿北。
毓慶宮 在 惇本殿後。
祥旭門 ,在 惇本殿南。已上為
皇太子宮
午門 在 太和門金水橋南,中三門翼以兩觀。
門觀各有樓
左掖門 在 午門左
右掖門 在 午門右
東華門 在 文華殿東稍南。
西華門 在 武英殿西稍南。
神武門 :在 宮後門。
已上俱紫禁城門
闕左門 、在 午門左稍南又有神廚。門內為
太廟、
闕右門 在 午門右,稍南。又有社左門內為社稷壇。
端門 :在 午門正南。門有樓,東有
太廟街門西、有
社稷街門
天安門 在 端門正南,門有樓,南有石橋五座。
已上各門,在「紫禁城外。」
皇城內、
大清門 ,在 天安門正南,中為馳道,東西長廊。
名「千步廊。」 折而左右。
長安左門 在 大清門內,稍北折而東
長安右門 在 大清門內,稍北折而西
東安門 在 東華門東。
西安門 在 西華門西北。
地安門 在 神武門北。
已上俱
皇城門
國初建宮殿於
盛京 詳見
盛京工部
順治元年作
大內宮殿於燕京。正殿曰
太和殿
御以受朝賀。殿之左曰「中左門。」右曰「中右門。」兩廡之
間左曰「體仁閣」 ,右曰「弘義閣。」 「體仁閣之北曰左翼門,弘義閣之北曰右翼門。」
太和殿之後曰
中和殿。《中和殿之後》曰
保和殿:殿之左曰「後左門」 ,右曰「後右門。」
太和殿之南正中曰
太和門。門之左曰「昭德門。」 右曰「貞度門」
太和門外、《兩廡之間》、左曰「協和門」 、右曰「雍和門」
四年建闕門曰
午門。翼以兩觀。中三門、東西為左右掖門。
八年建
承天門工成。改為「天安門。」
十年建
慈寧宮
十二年重建
乾清宮宮之後曰
坤寧宮在 「乾清」 、《坤寧》兩宮之間,曰
交泰殿
乾清宮之前曰
乾清門
坤寧宮之前曰
坤寧門
乾清門外、兩廡之間、左曰「景運門。」 右曰「隆宗門。」 《坤寧宮》之東曰「景仁宮」 、承乾宮、鍾粹宮、《坤寧宮》之
西曰:「永壽宮」 、「翊坤宮」 、儲秀宮。
康熙六年建
端門
八年重建
太和殿
乾清宮
十八年建
皇太子宮正殿曰
「惇本殿。」 《殿之後》曰:
毓慶宮前曰「祥旭門。」
二十一年改建
咸安宮為
寧壽宮
二十二年建
文華殿
京畿苑囿考 畿輔通志
[编辑]西苑 ,在皇城內,周圍深廣,波光澄澈,綠荷芳藻。
含香吐秀。游魚浮鳥,競戲群集,島皆奇石,巉巖下瞰池水。喬松古檜,煙雲繚繞,隱然蓬萊仙府。
南海子 在京城南二十里,舊有《下馬飛放泊》內。
有晾鷹臺,永樂十二年增廣。其地周圍凡一萬八千六百六十丈,乃畜養禽獸、種植疏果之所。中有海子,大小凡三,其水四時不竭,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別名曰《南海子》。
《暢春園 》在府西北,即海淀。明武清侯《李氏園景》。
《物略》:高梁橋西北十里,平地出泉四去,北曰北海淀,南曰南海淀,或曰巴溝水也。水出龜坼溝,塍冊冊,遠樹綠以青青,遠風無聞而有色。巴溝自青龍橋東南入於淀,淀南五里曰丹陵沜,沜南陂者六,達白石橋,與高梁水併沜而西,廣可舟矣。武清侯李氏園之方十里,正中挹海堂,堂北亭置「清雅」 二字,明肅太后手書也。「亭一望牡丹,石間之,芍藥間之,瀕於水乃已飛橋而汀,汀北一望,又荷葉,望盡而山劎芒螺矗,巧詭於山,假山也,自然若真山矣。山水之際,高樓斯起。平看香山,俯看玉泉,園中水程十數里,舟莫或不達;嶼石百座,檻莫或不周。靈璧、太湖,錦川百計,喬木千計,竹萬計,花億萬計,陰莫或不接。」 此明劉侗所記。
國朝營為別苑,亭館樸素,不施丹雘。
賜名「暢春園
京都公署考 畿輔通志
[编辑]宗人府 在長安左門南,經歷司附焉。
吏部 。在宗人府南。其屬文選、驗封、稽勳、考功四清吏司,並司務廳附焉。
戶部 。在吏部南。其屬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十四清吏司,並司務廳、照磨所附焉。
禮部 在戶部南。其屬:儀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並司務廳、鑄印局附焉。
兵部 在宗人府後。其屬:武選、職方、車駕、武庫四清吏司,外設督捕並司務廳附焉。
刑部 在貫城坊內,其屬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十四清吏司,並司務廳、照磨所、司獄司附焉。
工部 在兵部南。其屬:營繕、虞衡、屯田、都水四清吏司,並司務廳附焉。
理藩院 在刑部北,其屬,祿勳、賓客、柔遠、理刑四司附焉。
都察院 在刑部南。所轄「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廣、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十四道,並經歷司、司務廳、照磨所、司獄司附焉。」
翰林院 在長安左門外,玉河西岸。
太常寺 ,在長安右門南,典簿廳附焉。外有神樂觀、犧牲所,各祠祭置亦隸之。
通政使司 在太常寺南,經歷司附焉。
大理寺 在都察院南,其屬左寺、右寺,并司務廳附焉。
詹事府 在玉河東岸,主簿廳附焉。
光祿寺 在東華門內。其屬大官、珍羞、良醞、掌醢四署,并典簿廳附焉。
太僕寺 在萬寶坊,主簿廳附焉。
鴻臚寺 在戶部南
欽天監 在鴻臚寺南
太醫院 在欽天監南
行人司 ,在長安右門外朝房西。
上林苑監 在文德坊玉河橋西。
五城兵馬司 :「中城兵馬司,在城內仁壽坊。東城兵馬司,在城內思誠坊。南城兵馬司,在城外正陽街。西城兵馬司,在城內咸宜坊。北城兵馬司,在城內教忠坊。」
鑾儀衛 在刑部北,經歷司附。
貢院 在觀象臺
京都國學考 畿輔通志
[编辑]國子監 在安定門內,文廟西。有彝倫堂。堂左右繩愆、博士二廳,「率性、修道」 、「誠心、正義」 、「崇志、廣業」 六堂,典簿廳附焉。
《前代國學創建修改本末》附考。〈合《日下紀聞》。及各文集所載。〉金。
章宗承安四年,始建太學於城南。
按《大金國志》:「承安四年二月,詔建太學於京城之南,總為屋七十五區。西序置古今文籍祕省新所賜書,東序置三代鼎彝、俎豆、敦盤、尊罍及春秋釋奠合用祭器。」
元
太宗五年,新建國子學於燕京。
按《潛溪集》:「元太宗即位之五年,新建國子學於燕京,御製宣諭二通。其一通諭奪羅䚟等及十投管象等官。方是時,遣蒙古子弟一十八人來習漢人言語文字,掄漢人子弟二十二人習蒙古言語弓箭,命提領陳時可擇二名儒管勾,并主守孔子廟,道人馮志亨司之。選秀士二人,通儒道人二人,分四牌子教讀,不」 率教者,以簡子量箠之。更權用燕京、真定曆日銀,建立夫子廟兩廡及肄業之舍。其子弟日給米一升,麪如之,肉一斤,晚同給酒一缶,家糧之給亦一升,土著者皆不與。又於降戶每人撥小蒼頭一名,以奉使令。此蛇兒年六月初九日所頒也。其一,《通諭》「受學子弟員,習漢人文書之外,兼諳匠藝事,及藥材所用,彩色所出,地里州郡所紀,下至酒醴麴糵,水銀之造,飲食烹飪之制,皆欲周覽旁通。仍戒飲酒不可有違恆度,而於習講尤諄諄也。」 所頒之年月與前同,不書何日,意稍後於前,亦不過旬日爾。後十六年,當定宗崩之明年己酉十月望日,夫子廟住持賜柴知觀李志元,始礱樂石,令重元子葛志仙刊置學中,其左方序列四教讀弟子名,蒙古必闍赤,自札古魯真以下凡十九人;漢人必闍赤,自文宣奴而下凡二十八人。所謂「必闍赤」 者,譯言書生也。其數比舊有。
所加者,續有所效而來者耳。又列羅、劉二通事,不著其名。
世祖至元六年七月,立國子學。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按《元典章》:「京師設國子學,教授諸生,於隨朝百官、怯薛及蒙古、漢兒官員,選擇子孫弟姪俊秀者入國子學。」
至元二十四年閏二月,設國子監。
《元史》:「燕京始平,宣撫王楫請以金樞密院為宣聖廟。二十四年,既遷都北城,立國子學於國城之東,乃以南城國子學為大都路學。」
《元史》本傳:「時都城廟學既燬於兵,楫取舊樞密院地復創立之。春秋率諸生行釋菜禮,仍取舊岐陽石鼓列廡下。」
《湛然居士集》王巨川於灰燼之餘,草創宣聖廟。以己丑二月八日丁酉率諸士大夫行釋奠禮。諸儒相賀曰:「可謂吾道有光矣。」
《元名臣事略》:京都未有孔子廟,而國學寓他署,興元忠憲王完澤喟然曰:「首善之地,風化攸出,不可怠。」 乃奏營廟學。
《元史百官志》:「至元二十四年,既立國學,以故孔子廟為京學,而提舉學事者仍以國子祭酒繫銜。」
《雪樓集》:「姚長者仲實,河南人。至元中為京敖監局使,遷真州三務使。棄官還京師,累貲巨萬。天子建辟雍,獻美木十章,米五十斛,織金帛二端,役夫羊裘九十襲。」
明
宣宗宣德四年秋八月,修國子監大成殿兩廡按《實錄》:「宣德四年八月,修北京國子監大成殿前兩廡。」
宣德七年國子監請以草場地蓋諸生屋允之。按《實錄》:「宣德七年四月,北京國子監請以監之東金吾等三衛草場二所為諸生搆房舍其地給本監種蔬供會饌。從之。」
英宗正統九年,重修《太學》成。
按《明典彙》,「先是太學因元之陋,吏部主事李賢上言,國家建都北京以來,佛寺時復修建,太學日就廢弛,舉措舛錯,何以示法天下。請以佛寺之費,修舉太學。」 從之。正統九年正月,太學成。上臨視,祗謁先聖,行釋奠禮。退御彝倫堂,命祭酒李時勉進講。
景泰 年,御史程璥請改國子監地,不允。按《國史》唯疑國子監在京城東北隅。景泰中,御史程璥請於東長安街之南改創基址,不允。懷宗崇禎十四年,又重修太學成。
按《三朝野史》:「崇禎十四年,重修太學成。八月,車駕臨雍,祭酒南居仁坐講《皋陶謨》,司業羅大任講《易》?《咸》卦,命文武官三品以上俱坐聽賜茶。講畢,上入敬一亭,觀世宗所立程子四箴碑,遂傳禮部,將廟學諸碑俱摹搨進覽。又石鼓文殘闕,亦令察補進呈。」
京畿戶口考 畿輔通志
[编辑]原額人丁門頭四百一萬五千九百七十三丁,內除編審開除故絕逃亡并投充人丁外,康熙十九年實在人丁門頭三百二十二萬三千八百八十丁門半,內除優免二萬二千六十六丁免徵外,
實在人丁三百二十萬一千八百一十四丁。內分供丁吏承丁五萬五千九百九十二丁,新更實在人丁九千七百四十九丁。
《竈丁》七千一十丁、《門頭》門丁三百九門。
行差人丁三百一十二萬八千七百五十四丁,共徵銀三十九萬三千四百一兩一錢三分五釐七絲五忽二微二纎八沙七塵七漠。額外歸併實在康熙十九年徵糧。屯丁七萬四千九十七丁內,除優免紳衿本身丁一十七丁免徵外,
實在屯丁七萬四千八十丁,每丁各徵不等,共徵銀一萬二千八百七兩八錢九釐二毫八絲八忽一纖八沙八塵六埃。
額外
匠價并腳價銀一千六百三十兩五錢八分五釐六毫。
《房租》銀五百五十八兩六錢四分五釐。
《黑土課米》折銀二百一十七兩八錢六分四釐七毫五絲
景獻二陵本色榛栗三十六石
《灤榜》紙張,銀六兩五分八釐二毫二絲三忽五微九纖七沙二埃二渺七漠。
漁課房賃銀二十八兩一錢二分八釐三毫一絲四忽七微二纖。
《籽粒豆乾》銀七十五兩一錢四分。
餘租銀一十兩一錢九分四毫八絲。
「備邊、備荒」 等銀二百五十七兩四分六釐六毫六絲四忽三微二纖九沙八塵八渺。
藥材銀二十七兩八錢三分八釐三毫一絲二忽五微。
編門銀五兩一錢
木植河利銀一千二百五十兩。
學租錢易銀七兩九錢四分二釐四毫。
《屯糧》銀九十六兩六錢二分七毫八絲二忽四微三纖。
《檾麻》銀八兩七錢三分。課程銀六兩。
附鹽引
原額、并新增鹽引、六十七萬四千二百八十七引
京畿田賦考 畿輔通志
[编辑]原額地七十一萬三千二百九十一頃八十畝七分九釐七絲一忽一微六纖六沙五塵三埃二渺。內除圈撥水衝等地二十九萬四千九十六頃六十五畝四分六釐七絲一忽二纖,實存原額地四十一萬九千一百九十五頃一十五畝三分三釐一微四纖六沙五塵三埃二渺。外加撥補開荒等地一十一萬五千四百九十頃一畝五分九釐四毫五忽二微八纖六沙一塵七埃八渺五漠。新增、退出、開墾并清察出及歸併屯衛等地,共八萬九千二百一十頃二十七畝六釐七絲一忽一纖二沙二塵五埃一漠。水地八千四百五十四畦。
康熙十九年,實在行糧地六十二萬三千八百九十五頃四十三畝九分八釐四毫七絲六忽四微四纖四沙九塵六埃六漠。各徵銀不等。并畦地共徵銀二百五萬七千七十一兩四錢三分五釐九毫四絲五忽三微七纖二沙八塵四渺七漠三湖一清八淨。
米一十萬六千九百八十九石一斗八升七合五勺三抄八撮八圭二粟五顆一粒八《黍七》稷。黑豆八千二十一石二斗九升四合一勺八抄三撮四圭九粟三顆五粒八《黍二》《稷一》糠三秕。小麥四十二石一斗二升七合。
《籽粒》、四十五石七斗四升五合。
草九萬四千一百一十九束九分一釐七毫六絲一忽一微一纖六沙九塵三埃八渺
狐皮一千五百九十六張三分二釐六絲。《原編》價銀併腳價,共銀七百八十八兩零二釐二毫九絲六忽九微三纖四沙八塵三埃一渺一漠。。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