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2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十二卷目錄

 順天府部彙考十五

  順天府古蹟考一

職方典第二十二卷

順天府部彙考十五[编辑]

順天府古蹟考一  通志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宛大二縣附郭。

陽鄉城 在府西南。漢縣。晉改「長鄉」 ,齊省入涿郡。

舊燕城 在府西南,遼金故都也。《遼史》云:「晉高祖以遼有援立功,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獻,太宗升為南京,又曰燕京。」 方三十六里,為門八:東曰安東、迎春,南曰開陽、丹鳳,西曰顯西、清晉,北曰通天、拱辰、大內在西南隅。《金史》云:「天德三年,命張浩等增廣燕城」 ,門為十三:東曰施仁、宣曜、陽春,南曰景風、豐宜、端禮,西曰麗澤、「顯華、彰義,北曰會城、通元、崇智、光泰。」

閭城 在府城西南三十五里,南有二石獸。披雲樓 在府南,舊有題額「披雲樓」 三字,元時建。按《夢餘錄》:「額金章宗手書,上有遠樹影,風雨晦明皆見。」

燕角樓 在府西南十五里,遼時建。

齊政樓 在府城西苑東岸,元時建。

永平館 在府南十一里,一名「碣石館」 ,遼朝士宴集之所。

望京館 在府東北五十里孫侯村,遼時建,為南北使宿息餞飲之所。按《夢餘錄》,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門,至望京館」 ,即此。

拜郊臺 在府城西南七里。金大定間,拜郊於此。

祭星臺 在府西北

聚燕臺 在府城東南九十里采育村,有阜高一丈,廣三、四十尺,曰聚燕臺。歲秋社,燕辭巢日,京畿城村燕必各將其雛數千百聚此臺,呢喃二日乃去。或曰話別,或曰約群南歸也。

釣魚臺 在阜成門外南十里花園村。古花園後為村,今平疇矣。金王鬱釣魚臺,有泉湧地出,為玉淵池。古今人呼「鬱臺」 ,呼「釣臺」 ,且呼「釣魚臺。」 元丁氏亭、馬文友亭,今不臺,亦不亭。堤柳四垂,置一榭,水置一舟,沙汀鳥間,曲房人邃。藤花一架,自萬曆初為李皇親墅。

東郭草亭 在府城東南,明興濟伯楊善別墅。「玉淵亭 」 在府內玉淵潭,俗呼「百官廳。」 元士大夫休暇遊宴之所。有金王鬱釣魚臺。

南野亭 在府城南,元時建。按《夢餘錄》,「前臨澗水,繞亭多花草。」

玩芳亭 在府城南,元栗院使別墅。按《春明夢餘錄》:「亭左右多名花異卉,一時文人騷客多有題詠。」

飛泉亭 在府西北三十五里,五華山湧泉出。按《夢餘錄》:「建亭山上以翼之,泉水東南流,逾尋丈許,伏而不見,至玉泉山址湧出」 ,葢玉泉之源也。

玉泉亭 在府城玉泉山,明宣德間建。

天主堂 ,在宣武門內東城隅。大西洋奉耶穌之教者利瑪竇自歐羅巴國航海九萬里入中國,明神宗命給廩,賜第此邸。邸左建天主堂,堂製狹長,上如覆幔,傍綺疏,藻繪詭異,其國藻也,供耶穌像其上畫像也,望之如塑貌。三十許人,左手把《渾天圖》,右叉指,若方論說次指所說者,鬚眉豎者如怒,揚者如喜,耳隆其輪,鼻隆其準,目容有矚,口容有聲。中國畫繢,事所不及。所具香鐙,蓋幃修潔異狀。右聖母堂母,貌少女手一兒,耶穌也。衣非縫製,自頂被體。按《耶穌釋略》曰:「耶穌譯言捄世者,尊主陡斯降生後之名也。陡斯造天地萬物,無始終形際因人始。」 亞當以阿襪言不奉陡斯降世,拔諸罪過人。漢哀帝二年庚申,誕於如德亞國童女瑪利亞身,而以耶穌稱。居世二十三年,般雀比刺多以國法死之,死三日生,生二日昇。去。死者,明人也。復生而昇者,明天也。其教「耶穌曰契利斯督,法王曰俾斯玻,傳法者曰撤責而鐸德,奉教者曰契利斯當,祭陡斯以七日,曰米撒于。」 耶穌降生、昇天等日,曰「大米撒」 ,刻有《天學實義》等書行世。其國俗工奇器,若簡平儀、龍尾車、沙漏、遠鏡、候鐘、天琴之屬。

馬竇亡,其友龐迪峨、龍華氏輩代主其教,教法友而不師,師耶穌也。中國有學焉者,奉其阨格勒西亞《七式》。

萬柳堂 在府城南,元廉希憲別墅。《輟耕錄》:「堂池數畝,多蓮,繞池植柳。每夏柳陰蓮香,風景可愛。盧摯、趙孟頫嘗遊宴於此。」

遂初堂 在府城南,元詹事張九思別墅。嘗與公卿大夫觴詠於此,從容論說古今云。

《摩訶菴 景物略》曰:在阜城門外八里,嘉靖丙午建也。高軒待吟,幽室隱讀,柳花榆錢,松子飛落時,滿院中。詩僧非幻,琴僧無弦,與客耦具。萬曆中,宇內無事,士大夫朝參公座,優曠闊疏,為與非幻吟,為聽無弦琴,住斯菴也,浹日浹辰,蓋不勝記。留詩菴中,久久成帙焉。菴有樓,以望西山,天啟中,魏璫過菴下,偶指樓曰「去之。」 即日毀。自是,人相戒不過。僧日畏不測,漸逃死,菴則漸廢。東法藏菴,無弦別院也。西大乘菴,與摩訶菴,盛相妒,衰相後先。

中峰菴 ,中西山而領焉。莫高中峰菴,峰意左顧,其左支張,而左左澗水從之。晏公祠、翠巖寺、永壽菴,宅山陰門水陽,其右支逐而亦左右澗水捨之。弘教寺宅山陽門水陰,兩澗右會而橋,橋邊而門,門冠塔三尺,弘教寺門也。入中峰左右嶂,率是門也。游者難嶺上之永壽菴,而樂翠巖之麓,今去去不復入矣。翠巖先有老梧桐數株,游人詩多成其下,擇梧葉書之。寺有僧,怪客不攜金錢,伐桐賣琴肆中。又一夕,火其精舍,以絕讀書者,自是僧榻廚間,客來坐佛殿也。竟過翠巖,則入晏公祠。出乎祠坡數十步,躡危磴十百者三中峰菴矣。菴地盡,石無土,階磴墀徑,都可枕藉。臥不生一塵,實無塵也。不以風拚,不以雨盥濯。松滿院響謖謖然。左右故澗。澗涸石會當疾流。今即涸而墮者偃者橫直臥者立者背相負者未止輒止者。方轉未畢轉者猶怨松鼠出入石根中,淨滑詭曲不可撲矣。澗南上弘教寺廢寺也。三木歡喜佛蹲右配殿中游者往往稽其重腹下曰「宜男也。」

雀兒菴 ,在潭柘後山五里,千峰萬峰中,四時樹色,四時蟲鳥聲,中菴方丈耳。一鐙滿光,一香滿煙,然佛容龕容供几,僧容席容榻容廚,客來容坐菴矣。山田給粥飯,葉給湯飲,蔬果給糗餌,菴矣。菴名雀兒者,金章宗幸此彈雀,彈往雀下,百發不虛。蓋山無人、雀無機,樹有響,弦無聲也。章宗喜,即行幄菴之曰「雀兒。」 後方僧來往,未悉本所名義,以臆造佛母孔雀明王佛像。又後僧曰明王佛修行處,或又曰顯化處也。今者僧確然對客曰「孔雀菴也。」 雀兒名為當更,而人呼雀兒菴如初。

萬松老人塔 在西華門外。萬松老人,金、元間僧也,兼備儒釋,機辯無際,自稱萬松野老,人稱之曰「萬松老人。」 居燕京從容菴,漆水耶律楚材一見老人,遂絕迹,屏家,廢寢餐,參學三年,老人以湛然目之。後以所評唱《天童頌古》三卷,寄楚材於西域阿里馬城,曰《從容錄》。自言著語出眼,臨機不讓也。楚材序而傳至今。老「人寂後,無知塔處者。今乾石橋之北,有磚甃七級,高丈五尺,不尖而平,年年草榮其頂,群號之曰『磚塔』。」 無問塔中僧者,不知何年人,倚塔造屋,外望如塔穿屋出,居者猶悶塔占其堂奧地也。又不知何年居者為酒食店,豕肩挂塔簷,酒甕環塔砌,刀砧鈍就塔磚礪。醉人倚而拍拍歌呼漫罵二百年不見香燈矣明萬曆三十四年,僧樂菴訝塔處店中,入而周視,有石額五字焉,曰「萬松老人塔。」 僧禮拜號慟,募貲贖而居守之。雖塔穿屋如故,然彘肩酒甕刀砧遠矣。

蜘蛛塔 明翰林編修黃慎軒輝,詞翰,名海內,寓府西慈惠寺,嘗唄《金剛經》,見蜘蛛緣案上,正中立,向佛而伏。驅之,蹣跚復來,就前位伏。慎軒曰:「聽經來者,為誦終經,為說情想因緣。」 竟蜘蛛寂然矣。舉之而輕遺蛻耳。以沙門法龕之,塔之碑之。

雙塔 在西長安街。雙塔一、九級,右列額曰:「特贈光天普照佛日圓明海雲佑聖國師」之塔一、七級左列額曰:「佛日圓照大禪師可菴之靈塔。」考其地,元慶壽寺也。海雲、可菴,元僧也。明永樂姚少師居慶壽,更名大興隆。舊有金章宗石刻「飛渡橋」、「飛虹橋」六大字。寺災,石刻燬。後為射圃,尋有金鼓聲徹內庭,改演象所。或曰元之舊獄,冤鬼夜鳴,塔以鎮之。寺有塔者巳詳前《祠廟考》中,此特因塔係古蹟重見。法藏寺塔, 在崇文門外。金大定中建。有明祭酒胡濙、「沙門道孚」二碑。高十丈,中空,凡七級。窗

考證

《八盤》盤而上,九門之堞,全在望焉。

香爐石

蟾蜍石

碁盤石俱在府西香山

「坐海石 」 在府西百花山。

稽山會館,唐大士像 ,尉遲敬德造。自唐貞觀至今一千五十餘年。銅身三尺,不以髹塑,不以金塗飾。妙相慈顏端若,而丈夫概具,磊磊然也。舊供宣武門外晉陽菴。菴廢,內侍朱移像受水塘,創古佛菴供之。菴今又廢,像復移置嵇山會館。

周宣王石鼓 ,按《夢餘錄》,「在國子監廟門內。京師石刻,莫古於《宣王獵碣》,其形如鼓,其數盈十。」 蓋周宣王田獵之事,史籀之迹也。舊在陳倉野中,韓昌黎為博士時,請於祭酒,欲輿之太學,不從。鄭餘慶遷之鳳翔文廟,經五代之亂,遂散失。宋司馬池知鳳翔,復輦至府學,廡已失其一。皇祐四年,向傅師搜足。大觀二年,歸於汴京,詔以金填其文。初置辟雍,後移寶和殿。金人破汴,輦至燕臺,置王宣撫家,復移大興府學。元皇慶移至文廟戟門內,其文漫滅不可讀。潘迪《音訓》載四百九十四字,《薛尚功帖》載四百五十一,今存三百二十五字。楊慎曰:「此文在太學,潘迪有《音訓》,凡四百九十四字。」 予得唐人拓本於李文正,凡七百二字,蓋全文也,嘗刻之木以傳矣。然都元敬《金薤篇》、劉梅國《廣文選》所收,仍是殘缺四百九十四字,本蓋亦未見此也。陸深曰:「《石鼓詩》,先儒辯論至多,蓋風雅之遺云。」 鼓今在北監,予為司業祭酒,慮其泐也,欲扃鑰之而不果,別有樹碑一元司業潘迪以今文寫之,仍其舊闕。潘碑與古蹟有存亡矣。潘仕大德間,虞文靖公集助教成均時,嘗謂十鼓,其一已無字,其一惟存數字。潘、虞相去不遠,其言如此。今去之又將二百年,石可知矣。詩之存者,頗賴諸家文字集錄以傳石,顧足恃哉?博洽之儒如王順伯、鄭漁仲,又好古而搜訪訓釋,靡餘力矣,咸存斷闕焉。歐陽公集古所錄,才四百六十有五字,胡世將《資古所錄》僅多九字,乃稱先世藏本,《集古錄》之前,孫巨源於佛龕中得唐人所錄古文,乃有四百九十七字,視《資古》又前矣。又前之,則韓公所見紙本,已謂毫髮備盡,復有年深闕書之歎。韋應物亦謂「風雨闕訛」 ,而杜工部直云「陳倉石鼓久已訛」 ,其上下世數如此。近世吾衍子行尤號博雅,自謂「以《甲秀堂譜》圖隨鼓形,補闕字列錢為文,以求章句,又參以薛尚功款識諸作,斯已勤矣。」 亦僅得四百三十餘字,每鼓列行,裁分為十,而章句次第,又與諸家不同。子行介士,未嘗入燕,止於畫中見鼓爾,不知近日何緣得此十詩?若所從來,果有的據,豈非千古之一快哉!如以補綴為奇,固不若《闕疑》之為愈也。

《甲鼓文 》:「我車既攻,我馬既同。我車既好,我馬既」《君子》云獵,「云獵云遊,麀鹿速速。君子之求。彎彎卣弓,弓茲以時,我驅其畤其來。」《炱炱》即御,即時麀鹿,速速其來。大垐我驅,其僕其來。射其豚,屬乙《鼓文》。 汧繄泛泛,丞彼潮淵。鰋鯉處之,君子漁之漫漫,有鯊其遊。白魚鱳鱳,其葅底鮮,黃白,其鯿,有鮒,有白,其。孔庶臠之,㚟㚟洋洋。其魚惟何惟鱮惟鯉何以?之,惟楊及柳。丙鼓文 田車孔安,勒《駻駻》,六師既簡,左驂翻翻,右驂騝騝我,以隮于原。我戎止陸,宮車其寫,秀弓時射,麋豕孔庶,麀鹿雉兔。其原有迪,其戎奔奔,大車出洛,亞獸白澤,我執而勿射,多庶。「君子乃樂,《丁鼓》文。」 帥彼鑾車,忽速填如秀弓,孔碩彤矢。四馬其寫,六轡沃若,徒駢孔庶,廓騎宣博。酋車載道,如徒如章。《章原》隰陰陽趍趍六馬,射之簇簇有貙如虎獸鹿如兕。怡爾多賢,迪禽奉雉。我兔允異。

《戊鼓文 》:「我來自東,靈雨奔流,逆湧盈盈。渫隰君子既涉,我馬流汧,汧繄洎凄丞士,駕言西歸,舫舟自廓,徒駢逴逴,惟舟以道。或陰或陽,极深以戶。出于水一方,丞徒徨止其奔,我以阻其乃事。」

《己》鼓文 宣猷,作原「作周導遄。我辭攸除,帥彼阪田。」為《世里》希微。乃罟漆粟。柞棫其拔。棕𣓌庸庸。鳴條《亞箬》其華。何為所斿。水𥂕導,旨樹幽晤。

庚鼓文 ,「徒御嘽嘽。然而師旅,填然。會同又繹,以佐戎障。弓矢孔庶,滔滔是識。」射夫寫矢具奪舉。㧘其徒《旰來》,或群或友,悉率左右,燕樂天子

「來嗣王始。」 振振復古。「我來攸止。」

《辛鼓》文 「彼走。」馬麃晳晳,華華雉𣬉。位多庶,微我師氏。憲憲文武,何其一之?

《壬鼓文 》「我水既淨,我道既平。我行既止,嘉樹則里。天子永寧。日惟丙申,旭日杲杲。我其旁導,乘馬既迪。」夏康康,駕彼四黃左驂。右「《驂》駷駷,棨戟以奕。」汝不執德,旛翰黎黎。斿施施,公謂大來。余及如茲邑,曷不余及。

癸《鼓文 》:「吳人憐亟,朝夕儆惕。載西載北,勿奄勿伐。若而出奇,進獻用特。歸格。藝祖,告于太祝,禘嘗受享,致其方藝。寓逢中囿,孔庶麀鹿原隰既坦,疆理畽畽。大田不蒐,君子何求?有謀有始,周爰止于是。」

張懷瓘曰:「按籀文者,周史籀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後人以名稱書,謂之籀文。」 《七略》曰:「史籀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鄄酆定六書,二曰奇字是也。其迹有石鼓文存焉。陳倉李斯小篆,兼采其意。史籀即籀文之祖也。」

娑羅樹 ,在府城西山「臥佛寺殿前,大三圍,皮鱗鱗然。根盡出,纍癭露筋,花九房,葉七開,實三稜,叩之丁丁有聲,周圍殿墀,數百年不見日月。相傳西域種也。初入中國。」 嵾山、天台,與此共三處。

菩提樹 :在府西二百六十里百花山。

元松 ,在國子監彝倫堂前,許衡手植。

螞蟻墳 在府南苑西北。歲清明日,蟻億萬集疊而成丘,中一丘高丈,旁三四丘高各數尺,竟日而散去。今土人每清明節群往觀之,曰「螞蟻墳。」 傳是遼將伐金,全軍沒,此骨不歸矣,魂無主者,故化為蟲沙。感于節序其有焉。

百斤。鎗 在府城阜成門外三十六里。罕山。《煮石鐺》, 在府西百花山。

夢感泉 在府西香山

牛 「在舊燕城,東南有土埋。」《牛露脊》,都人立祠。

護駕松 :在府西香山。

萬年柏 在府西三十里盧師山祕魔崖洞上。產于石,長僅尺,不凋不榮。隋仁壽中盧師手植也。

「古藤 」 ,在吏部右堂,侍郎吳文定公寬手植。優缽羅花 ,在禮部儀制司。金蓮花也。開必自四月八日,至冬而實,如鬼蓮蓬,脫去其衣,中金色佛一尊者,核也。花不知何人植之而奇,以其花今其種不存。

拗榆錢 在天壇內,榆錢方春而結,此獨秋實,故名拗。

魚藻池 在正陽門東南。《景物略》曰:金故有魚藻池,今曰金魚池。舊志云:「池上有殿,榜以瑤池。殿之址今不可尋,居人界而塘之,柳垂覆之,歲種金魚以為業。魚之種,深赤曰金,瑩白曰銀,雪質墨章,赤質黃章曰瑇瑁。」 其魚金貴乎,其銀周之。其魚銀貴乎,其金周之,而別以管若箍。管者,鬣下而尾上周其身者也。箍者,不及鬣,周其尾者也。魚有異種者,有蝦種者,種故善變,飼以渠小蟲,魚則白,白則黃,黃則赤,無生而赤者,天將雨,魚拍拍出水面,水底蒸如熱湯也。歲穀雨後,魚則市,大者歸他池若沼,小者歸盆若盎,若琉璃瓶,可得旦夕遊活耳。歲盛夏,遊人攜罍飲此,投餅餌,唼呷有聲,其大者御餌竟去。池陰一帶,園亭多於人家。南抵天壇,一望空闊。歲午日走馬於此。關西胡侍曰:「端午走馬,金元躤柳遺意也。」 躤柳今名射柳。

《滿井 》,出安定門外,循古壕而東五里,見古井。井面五尺無收,有幹,幹石三尺。井高於地,泉高於井,四時不落,百畝一潤,所謂濫泉也。泉名則勞,勞則不幽,不幽則不蠲,潔而滿。井傍藤老蘚草深煙中藏小亭,晝不見日,春初柳黃時,麥田以井故,鬣毿毿且秀,遊人泉而茗者,罍而歌者村。「而《蹇》者道相屬。」丹井 在府西香山,

中心閣 在府西。元時建,以其在都城中,故名。東十餘步有臺,繚以垣,臺上有碑,刻「中心臺」 三字。

古銅人 。在太醫院。相傳海中潮出者。虛中注水關竅。畢通。用以考驗鍼灸。古色蒼碧。瑩然射日。

古墨齋 在宛平縣署。明萬曆初,河南內鄉李蔭令宛平發地,得柱礎六,微有字跡。洗視之,唐李北海《雲麾將軍碑》也。字畫如顏魯公體,碑存百八十餘字,碑首存「唐故雲」 三字。「築小室砌碑。」

壁間曰古墨齋

石鐙 在府城吉祥菴內。明時吳僧真程自雲棲來,葺吉祥而居。發古甃下,得石幢一,式如燈臺,傍鐫《心經》一部。廣德二年,少府裴監施,朝請郎趙偃書,因改名石鐙庵。

拜磚 在府西潭柘山

以下府志

《簡儀 》在瞻象臺,元耶律楚材率郭守敬造,推索不失銖黍,天巧鬼工,殆稱絕技。

銅馬門 在舊燕城東南隅,即古薊城門。城有十門,此其一也。昔燕慕容雋得奇馬,鑄銅像之,置之東掖,後人因以名門。

「凝翠樓 」 「在高梁河南」 ,元建。

婆娑亭 在廣寧門內,元詞客馬文友別墅。元石 在明英國公園內,二石奇質,元內府國鎮也。上刻「元年月」 ,下刻「元璽」 ,當賜第時,二石與俱矣。

金井 在府南魏村社。永樂偶飲而甘之,遂命甃焉。

金口 在府西三十五里東麻谷,即蘆溝東崖。金開以通漕運,下視都城高十四丈。金末恐暴漲為害,塞之。元復開復塞。

百花陀 在府西一百二十里王平口。四圍皆山,中有平川約十畝,地煖而肥,產杉漆藥草,春夏紫紅爛漫。金章宗嘗遊幸焉,所憩石床尚存。折枝柏 ,在顯靈宮西殿。枝去幹委地,屏於霤中,二百餘年,愈覺蔥茂。相傳東輔為薩君殿,西弼為王帥殿。王帥蓋薩君弟子,像對相望。百年前,夜雨霹靂,曉見柏垂當門為屏矣。

西府海棠 ,在左安門外韋公寺約五尋,花時甚盛。報國寺西方丈二株約三尋。

崇文閣 元人建于國學。按金「彝倫堂」 ,是其故址。

白塔 ,在阜成門內妙應寺,建于遼壽隆二年,相傳內藏法寶種種。至元八年,世祖發視之,舍利二十粒,青泥小塔二千石函,銅瓶香水盈滿,前二龍王跪而守護。案上《無垢淨光陀羅尼》五部,軸以水晶琢金石珠,為異果十種,列為供瓶。底一錢,錢文「至元通寶」 四字。世祖驚異,乃加崇飾銅網石欄焉。或言遼主于燕京「五方方鎮以塔塔五色,兵燹後惟白塔靈異特存。」

天寧寺塔 ,在廣寧門外西北。相傳隋文帝遇阿羅漢,授舍利一裹與法師曇遷數之,數多數少莫能定。乃以七寶函致雍、岐等三十州,州各一塔,今天寧寺塔其一也。塔高十三尋,四周綴鐸,風定風作,音無斷際。凡音斂則光見,或歲一見,或數歲一見。青白光上下閃欻。久之乃定,則鐸聲發。塔前一幢,隋開皇中立。塔倒影在大士殿。日方中,闔殿中門。日入門,罅塔全影倒現石上。

水關 京城之水自西北入,由東南出,出而東流為運河,入而匯聚若湖然,曰「水關。」 關東距德勝門,南距西直門,澄泓一片,周迴數里。其水深處魚生焉,淺處荷焉,菱焉,蘆荻蒼蒼焉,環岸寺焉,園亭焉。而水北淨業寺名最著,遊人宜夏亦宜秋,俯窺仰眺,各有所宜也。冬仲水冰矣,土人為木床,寘冰上,鐵其下,繩引其前,一人拽而疾走,三四人安坐如舟車,倏忽到岸。

黑龍潭 入金山口北八里,有甃垣方門,綠樹幽蔭者,明景帝寢廟也。再北二里,一丘一碑,碑曰「天下大師之墓」 者,建文君墓也。又北小山,纍纍小岡,層層碧殿朱垣,倚岡而立者,龍王廟也。廟前為潭,幹四丈,水二尺,有光無色,內物悉形,外物悉影,是為黑龍潭,黑龍潛焉。明萬曆二十六年夏四月,旱甚,遣正一嗣教張真人之潭而禱,雨澤如期。加「《護國敕號碑》勒之。」 嗣後禱輒應,應輒紀而勒之石。

戒壇 。京城中西望一山,高秀如駝之峰,如側方山子之冠者。戒壇後五里,極樂峰也。遠望翠黛有加,近亦不減,其去城蓋七十里矣。過永慶庵一里至寺,唐名「慧聚」 ,明更「萬壽。」 正統中,敕如幻律師說戒,寺中立壇焉。坊西向曰選佛場,殿前二松,已數百年。殿內為壇,白石臺三級,周列戒神數百,高三尺者二十四,戎服執械,餘皆高尺,作妖鬼男女,容其部也。設香木座十,上三座,中座衣缽傳燈和尚,左坐羯磨阿闍黎,右坐教授阿闍黎,旁左三右四,尊證阿闍黎坐也。壇而南,優波離殿,供優波離尊者,佛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者也。上千佛閣,俯視渾河,三面勾曲如玦。閣之下,幻師安禪處,衣缽藏焉。西上石徑直懸,可以任杖,雲段段橫之,雲外蒼秀高聳者峰。

矣。道經八洞,初觀音洞大于半,屋,居一僧,乃無鳥雀糧。再化陽洞,洞口垂紫綠幕,百年花藤也。秉炬褰藤以入,始也石,繼而土,幸燥不苔,如行眢井中,可半里,有龍有魚,有獅,坐石所凝也。再入,寬廣可旋,有石佛危坐,工所鑿矣。西罅一隙,下與渾河通,名「龐涓洞」 ,又一名「孫臏洞」 ,臏,燕人好事者名之耳。再西上五里,方至峰巔。峰下又洞,石乳滴痕滿之。人坐洞中,遠峰近峰競來拱向如兒孫。

《府志》
未詳古蹟
[编辑]

本府

《燕城古蹟》,見於元人葛邏祿《迺賢文集》者:一曰黃金臺、大悲閣,隗臺坊內。二曰憫忠閣,唐太宗憫征遼士卒而建。三曰壽安殿;四曰聖安寺,寺有金世宗、金章宗二朝像。五曰大悲閣,閣榜虞世南書。六曰鐵牛廟。七曰雲仙臺,金之望月臺。八曰長春宮,神仙丘處機之居。九曰竹林寺,金熙宗駙馬宮也,寺僧云:「一塔無影。」 十曰龍頭觀。十一曰妝臺,李妃築在昭明觀,後妃嘗與章宗露坐,上曰:「二人土上坐」 ,妃應聲曰:「一月日邊明。」 十二曰雙塔,安祿山史思明所建,在憫忠寺前。十三曰西華潭,金之太液池。十四曰白馬廟。十五曰萬壽寺,寺有許道寧畫屏。十六曰玉虛宮,黃金臺 在城東南一十六里。

小金臺 在府東南一十五里。梁任昉《述異記》:「燕王為郭隗築臺。」 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為賢士臺,亦謂招賢臺。又王隱《晉書》:「段匹磾討石勒,屯故燕太子丹黃金臺。」 蓋燕昭王創臺於前,子丹踵之於後,今人知昭王而不知子丹。展臺 在京西南,與碭石宮,俱燕昭王展賢之地。

采育 ,乃古安次縣采魏里也。明初為上林苑,改名蕃育署,而人仍呼「采育」 ,合新舊而名之也。去都城七十里,其地水木清華,最稱佳境。西山八院 ,金章宗為遊晏之所。其香水院在京山口,石碑尚存。稍東為清水院,今改為大覺寺。玉泉山有芙蓉殿基存。鹿園在東便門外通惠河邊。瓊花島在禁城西北太液池之陽。當蒙古初起時,臣服于金,其境內有一山,石皆玲瓏,勢甚秀峭。金人望氣者謂望此山有王氣,因謀欲厭勝之。使人言:「欲移得此山,以鎮壓我土。」 蒙古遂許之。金人乃發大卒鑿掘輦運至幽州城之北,積纍成山,因挑開海子,栽植花木,營構宮室,以為遊幸之所。元人逐金遷汴,建都于燕。至元四年,興築宮城,山適在禁中,遂賜命萬歲山。山上有廣寒殿七間,仁智殿則在半山,為屋三間,山前白玉石橋長二百尺,直儀天殿。後殿在太液池中,圓坻上十一楹,正對萬歲山。山之東為靈囿,奇獸珍禽在焉。車駕幸上都,先宴百官於此。及明成祖建宮闕,益加修治,以其在西北,又名艮嶽宣廟,有《艮嶽記》。先朝盛時,海宇恬熙,每遇休沐,輒賜大臣遊覽。

《廣寒殿 宣德御製記》:「北京之萬歲山,在宮城西北隅,周迥數里,而崇倍之,皆奇石積疊以成。太宗文皇帝萬幾之暇,燕遊於此,顧茲山而諭朕曰:『此宋之艮嶽也。宋之不振,以是金不戒而徙于玆,元又不戒而加侈焉』」 云云。據舊志謂金人取於蒙古境內者,宣廟謂即宋之艮嶽,金人徙之於此。當以宣廟之記為確。

長春宮 ,即今之白雲觀,元以居真人丘處機之處。真人登州人,年十九,辭家學道,遼金俱聘之,不至。《成吉思皇帝》手詔致聘,真人乃至行在所,延問至道,對以「節慾保躬,天道惡殺,治尚無為。」 賜居大都太極宮,賜號曰長春。年八十卒,其徒葬于處順堂之後。

王文安園 王文安英有園在城西北,種植雜蔬,井傍小亭,環以垂柳,公餘與翰苑諸公宴集其地。

楊文敏園 榮杏園文敏隨駕北來,賜第王府街,植杏第傍,久之成林。

《梁園 》在京城之西南廢城邊,引涼水河入其中,亭榭花木,極一時之盛。

海月菴 在皇牆之西,乃吳文定寬之居。文定在翰苑及佐銓日,以讀書為事,公餘披白袷,據案錄書如儒生,至今傳之。

文淵閣《石臺芍藥 》,其花較時花碩而艷。大學士擷之私第者,傳玩數日不落。

月河梵苑 僧道深別院,池亭幽雅,甲於都邑。懷麓堂 ,李文正第堂名也。公名東陽,字賓之,茶陵人,以戌籍居京師,四歲舉神童,景皇帝抱置諸膝。六歲、八歲兩召見,講《尚書》大義,命人京。

學,天順八年進士,累官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正德七年致仕,又四年卒,年七十,諡「文正。」 公歿後,故第業已易主。嘉靖乙酉,耿公定向贖回,構一小祠,塑公遺像其中內有一櫝,貯公紵衫及小朱履,蓋幼時所著以見上者。櫝上耿公刻銘。

文衡山客舍 文衡山在詞林日,寓居禁城東玉河岸,春水一灣,新柳鬖鬖,每集文人吟詠其中。嘗自作《燕山客舍圖》,題云:「燕山二月已春酣,宮柳霏煙水映藍。屋角疏花紅自好,相看終不是江南。」

古雲山秀 ,米太僕萬鍾之居也。太僕好奇石,蓄置其中,其最著者為《非非石》,數峰孤聳,儼然小九子也。又一黃石,高四尺,通體玲瓏,光潤如玉。一青石,高七尺,形如片雲欲墮,後刻元符元年二月丙申米芾題,又有「泗濱浮玉」 四篆字。太僕常以所蓄石,令閩人吳文仲繪為一卷,董元宰、李本寧嘗為之題。古今好石者,《自襄陽後人輒稱太僕》云。

海淀米太僕勺園 ,園僅百畝,一望盡水。長堤大橋,幽亭曲榭,路窮則舟,舟窮則郭,高柳掩之,一望靡際。傍為李戚畹園,鉅麗之甚,然遊者必稱「米園」 焉。

海淀李戚畹園 ,方廣十餘里,中建挹海堂,堂北有亭,亭懸「清雅」 二字,明肅太后手書也。亭一望盡牡丹,石間之,芍藥間之。瀕於水,則已飛橋而汀,橋下金鯽,長者五尺。澄而北,一望皆荷,望盡而山,婉轉起伏,殆如真山。山畔有樓,樓上有臺,西山秀色,出手可挹。園中水程十數里,嶼石百座,靈壁太湖,錦川百計,喬木千計,竹萬計,花億萬計。閩中葉向高曰:「李園不酸,米園不俗。」 張惠安牡丹園 ,在嘉興觀西,其堂室一大宅,其後植牡丹數百畝,每當開日,主人坐小竹輿行花中,竟日乃遍。

垂綸亭 元學士宋本故居,在都城之西。漱芳亭 在齊化門外,道士吳閑全節所建。燕地未有梅花,吳從江南移至,作亭以覆之。張伯雨賦詩,有「風沙不憚五千里,將身跳入神仙壺」 之句。時袁學士伯長、謝博士敬德、馬御史伯庸、吳助教養浩、虞修撰伯生皆和之。

杏花園 元人董宇定在上東門外植杏千餘株。至順辛未,王用亨與華陰楊廷鎮、高安張質夫、莆陽陳眾仲讌集。是日,風清氣美,飛英時至,巾袖杯盤之上皆有詩。虞集為之記。周伯琦、揭傒斯、歐陽元和其詩,京師一時盛傳。

定武本《蘭亭》敘 在國學東廂,唐太宗留心右軍之蹟,因魏徵言,《蘭亭》敘真蹟在僧辨才處,特遣御史蕭翼賺得,武德四年敘入秦府,貞觀十年,始命湯普徹、馮承素、諸葛貞、歐陽詢、褚遂良各有臨本,而歐、褚留傳最著。後之所謂「定武本,歐臨」 是也;所謂「唐絹本,褚臨」 是也。定武本當時石刻禁中,每紙已值錢數萬迨,後石晉之亂,契丹輦之而北路棄殺胡林。慶曆中,李學究得之,其子負官緡無償,時宋景文守定武,乃以帑金代償,納石於庫。熙寧間,薛師正出牧,刊一別本,以應求者。此郡真贗已有二刻矣。其子紹彭,字道祖,又模之他石,潛易古刻,又剔損古刻「湍流帶左右」 五字為識。大觀中,詔向其子嗣昌取龕宣和殿後。靖康之亂,金人取石鼓及《蘭亭》,敘重氈輦至於燕,見宋人姜白石《蘭亭》。考中《石鼓》在國學,而《蘭亭》不知所在矣。今存國學者,疑是定州薛師正翻刻本,或薛紹彭所刻本,雖非古刻,然元人不能也。此石一云「明初出天師庵土中」 ,一云「元順帝北還,重氈裹載,棄之於路。」 徐中山取置國學。

唐《雲麾將軍李秀碑 》靈昌郡太守李邕文並書,逸人太原郭卓然模勒并題額。「李秀字元秀,范陽人,唐元宗朝以功拜雲麾將軍左豹韜衛翊府中郎將,封遼西郡開國公,卒於開元四年,葬范陽福祿鄉,碑刻於天寶元年。」 李北海有兩雲麾碑,一為李思訓在陝西,一為此碑,其官同其姓同也。然此碑筆法遒逸,大勝陜碑。秦人有著石墨鐫華者,乃以為一碑,且以此碑為趙松雪所臨,誤矣。此碑舊貯良鄉縣庫中,不知何時入都城,宛平令李蔭掘地得六礎,洗視乃雲麾碑,建古墨齋以覆之,後移少京兆署中止二礎,其四礎傳為萬曆中王京兆惟儉攜去。汴中范陽郡《憫忠寺碑 》,御史大夫史思明奉為《大唐光天大聖文武孝感皇帝敬元垢淨光寶塔頌》范陽府功曹參軍兼節度掌書記張不矜撰承奉郎守經略軍冑曹參軍蘇靈芝書。至德二。

「載十一月十五日建。」 其文書丹於石,故以「後」 為前。按《唐史》,「肅宗至德二載,安祿山已死,安慶緒忌史思明之強,遣安承慶、安守忠、阿史那往征兵,因密圖之。思明納判官耿仁智等之謀,乃囚承慶,以所部十三郡及兵八萬來降。上大喜,以思明為歸義王、范陽節度使。」 此碑蓋建於初歸附之時,而借以媚唐也。《靈芝》書法整潔,較所書諸碑,此為最勝。其碑完好,乃近人著《景物略》者謂碑上半斷裂不可讀,且蘇靈芝原有其人,乃謂為李北海自名,尤誤之甚。北海自鐫名,乃伏靈芝也。

隋天寧寺塔前石幢 ,開皇時置,書體遒美。楊升庵云:「最似歐、褚筆法。」

宋仁宗篆書《鍼灸經》石刻 ,在太醫院三皇廟內,舊在汴中,移此。燕中無宋蹟,以其地未奉宋正朔也。

漢《韓延壽碑 》。在京西南罕山。延壽,漢循吏,世居於此,人呼為「韓家山」 碑漶滅不可讀。

《魏征南將軍建城鄉侯劉靖碑 》「在燕故城東門,宋元嘉四年。」

《重修崇國寺碑 》「至元十一年,沙門雪磵建。《石鼓文音釋碑 》」 潘迪注,并八分書。

《崇文閣藏書記 》吳澂撰并書。

《佑聖王靈應碑 》至元任栻撰,張禮書。

《天慶寺碑 》「至元元年學士王惲撰并書。」 《採魏院石塔記 》。遼景福元年建。燕京寶塔寺講律沙門如正述。塔在今蕃育署。

石經碑 ,在舊燕城南。金國子學碑碑刻「《春秋》《禮記》」 ,今磨滅不完。

《佑聖王靈應碑 》金貞元元年,許復書。

《戒壇聚慧寺碑 》「大定元年建。」

《大憫忠舍利函記 》大安十年義中書。

《檀柘寺碑 》「大定十三年建。」

《香山寺碑 》李晏撰。

《大興隆寺碑 》李晏撰,又章宗書「飛虹橋」 、「飛渡橋」 六大字。

《平遼碑 》立燕都豐宜門外,史臣韓昉撰,宇文虛中書。舊有詩云:「十丈豐碑勢倚空,風雲猶憶下遼東。百年功業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石斷龍鱗秋雨後,苔封鰲背夕陽中。行人立馬空惆悵,禾黍離離滿故宮。」 韓昉,燕京人。

《隆禧觀碑 》在大都東南,元學士王惲撰文。《大都路總治碑 》,皇慶二年,王構撰,劉賡書,延祐二年《進士題名記 》,趙孟頫書,在國學。《崇教大師演公碑 》,皇慶五年,趙孟頫書,《張天師像贊 》,趙孟頫書。

張天師,《大道歌 》,趙孟頫書。

《座位帖 》趙孟頫臨。

《黃庭經 》·趙孟頫臨

《樂毅論 》,「趙孟頫臨。」

《金丹》四百字 ,趙孟頫書。以上四刻俱在國學。《慶壽寺碑 》編修所次二官王萬慶撰。

隋立幽州智泉寺舍利塔 。仁壽元年內史令王臣《暕宣》。

《隋智泉寺碑 舍利感應記》王邵撰。

唐《秀峰寺石幢心經 》。貞觀二十二年太宗書。唐《重藏舍利記 》「景福元年沙門南敘述,僧智常書。」

唐《石鐙庵心經 》,廣德二年趙偃書。

唐《重藏舍利記 》「會昌六年,采師倫書。」

《唐艸書千文 》,僧亞栖書,自云:「飛鳥出林,驚蛇入艸。」

唐《雲居寺石浮屠銘 》王大悅撰,開元十五年。唐《雲居寺石浮屠銘 》,梁高望書,開元十年。唐《石經堂記 》,劉濟撰,元和四年。

「唐《金仙公主奏請莊田記 》」 王守泰撰。

唐隸書《心經 》,「天寶十五年二月一日朝議大夫行尚書武部郎中上柱國徐浩書,都人孫氏從墨蹟勒石。」

唐《太尉朱懷珪碑 》元載撰,李融書。

《雲居寺續祕藏石經塔記 》遼沙門志才撰,天慶八年鐫。

《華嚴堂經本記 》賈志道撰并書,至元元年。《雲居禪寺藏經記 》,釋法植撰,陳顥篆額,「至元二年。」

《改修慶豐石閘碑 》至元宋聚撰。

《奉安四國公配享碑 》至元十六年,潘迪八分書。

《雙塔寺碑 》,党懷英撰并書,舊在西長安門外寺中,為內監取置神道。懷英,奉符人,善篆籀,人稱李陽冰之後一人。

《真人留國公碑 》。延祐四年,趙孟頫臨。

《城隍廟碑 》「至治四年,莊文昭書。」

《大都城隍佑聖王廟碑 》「泰定三年。」

《黃籙大醮碑 》泰定二年,虞集書。

《真人張留孫碑 》「天曆二年,趙孟頫書。」

《昭德殿碑 》「天曆三年,趙世延書。」

《加封先聖父母并夫人及四配制祠碑 》至順元年。

《大都城隍廟碑 》「至順二年,虞集撰,康里夔夔書。」

《碧雲庵碑 》「至順二年。」

《仁聖宮碑 》至順二年,虞集八分書。

《碧雲庵碑 》「元統三年。」

萬寧寺《神御殿碑 》至正四年歐陽元撰。寺在鼓樓東,內有「番」 字碑二座,豐甚。

《潭柘寺碑 》至正八年,葛天麟書。

崇國寺《敕御碑 》。至正十四年。

隆安寺《選公傳戒碑 》至正二十四年,危素書。《潭柘寺碑 》危素書。

《護國佑聖王記 》至正二十五年,吳雲書。《長明燈記 》。至正二十六年。

《重修順天府學碑 》「宣德三年,大學士楊榮書。」 《文丞相祠碑 》永樂楊士奇書。

《朝天宮記事碑 》宣德

《潭柘寺碑 》。正統學士胡濙《大國師智光功行碑 》。天順

《弘光寺碑 》「內侍高麗鄭同。」

《法藏寺碑 》沙門道孚。

《重修憫忠寺碑 》正統七年,陳贄

《修順天府府學碑 》正統十一年,陳循

《文丞相祠碑 》羅倫撰。

西天大辣麻藥渴已辣《行實碑 》。天順二年。修朝天宮。《記事碑 》。成化

《報國寺碑 》成化劉成之

《大降善護國寺敕碑 》成化七年。

《龍華寺碑 》成化八年,僧道深撰。

「真覺寺《御製碑 》」 成化九年。

《古像觀音大士碑 》成化二十三年。程敏政《潭柘寺碑 》。弘治大學士謝遷。

《大隆善寺敕碑 》「正德七年。」

《昭應宮殿碑 》。大學士費宏。

《修順天府學碑 》萬曆府尹李損。

《萬壽寺碑 》萬曆大學士張居正。

《修龍華寺碑 》萬曆未之蕃

《修火德真君廟碑 》萬曆朱之蕃書,翁正春撰文。

《重修憫忠寺碑 》萬曆公鼐。

壇北《藥王廟碑 》「恭順侯吳惟英。」

《慈慧寺碑 》「陶望齡撰,黃輝書。」

《蜘蛛塔記 》,黃輝書。

正陽門《漢前將軍關侯廟碑 》焦竑撰,董其昌書。

《長椿寺水齋》,傳 米萬鍾書。

明因寺《傳道記 》,董其昌書。

《虞帝廟碑 》燕都有虞帝廟,不知始於何代。其碑則唐貞元間顏真卿書,謂之《復廟碑》,至元時尚在。元人王惲《文集》有《大都復虞帝廟碑記》,謂此碑人屢欲易去,礱焉以它用,主者心戃恍,若有儆動,乃已。後有道士陳志元起長春別院,復購之,約不犯原刻,用石背及來徙碑與趺坼身挺植,重不克舉。道士惕息不敢徙,仍安原處。其碑著異如此,今不可考。

《石刻九經 》。元人又有《修理大都南京石經事狀》云:「竊見大都南京廟學所有《九經》石刻,刊琢極精。近年以來,舊制既廢,舉皆散亂於荒煙草棘間,日就摧圮,甚可寶惜。且經之遺制,自漢唐至今,歷代聖王無不尊崇修理,蓋重夫經世之大法故也。今海宇混一,方息馬論道之時,據上項石經理合修立,以彰國容。」 按《九經》石刻舊在汴梁學宮,金人移置於燕,今不復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