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8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十一卷目錄

 保定府部紀事一

職方典第八十一卷

保定府部紀事一[编辑]

《保定府志》:「黃帝有熊氏幸釜山,朝會諸侯。」《三皇紀》:「合 符於釜山,邑於涿鹿之阿。」

顓頊高陽氏作都於衛,是為帝丘,後徙都高陽,遂稱 高陽氏。

周桓王二年,衛人以燕師伐鄭,鄭人敗燕師於北制。 惠王二年,燕、衛伐周,納王子頹。

惠王三年,莊公二十七年,山戎來侵燕,齊桓公救燕, 北伐山戎還,燕君送之出境。定興

九年,齊伐燕。

十年齊侯伐燕,盟於濡水。

十五年,齊高偃師納北燕伯於陽,陽,即唐燕別邑。 十八年,晉荀吳帥師伐鮮虞,圍鼓。

二十五年,晉荀吳略東陽,入昔,襲鼓,滅之。

三十一年,晉趙鞅帥師伐鮮虞。

周景王元年,齊高止來奔。

敬王二年,燕侯如晉請納王。

十四年晉士鞅衛孔圉帥師伐鮮虞。

二十九年,齊弦施伐晉,取欒、鄗。會鮮虞,納荀寅於柏 人。

威烈王十八年魏斯假道於趙伐中山。

二十三年魏將樂羊伐中山克之魏斯以李克為中 山相。

安王二十六年趙伐中山戰於中人。

烈王三年,燕敗齊師於林孤。

三十八年,《易王》元年,齊國因燕喪伐燕,取十城。蘇秦 說齊,復歸燕十城。定興

顯王八年,司馬喜使趙求相中山。

三十六年,燕、趙、韓、魏、齊、楚合從以擯秦,以蘇秦為從 約長,并相六國。

顯王三十七年,秦以齊、魏之師伐趙,蘇秦去趙適燕, 從約皆解。

四十六年,韓、燕稱王。時諸侯皆稱王。

慎靚王三年燕擊秦不勝。

慎靚王五年,燕君噲以國讓其相子之。

赧王元年,齊人伐燕,取之。醢子之殺故燕君噲。 三年,燕人立太子平為君。

八年,趙略《中山》至房子。

九年,趙略中山,至寧葭。

十年趙伐中山合軍曲陽攻取爽陽鴻之塞。又取鄗 石邑封龍東垣中山復獻四邑以和。

二十年趙主父以燕齊之師滅中山,起靈壽北歸大 赦酺五日。

三十一年燕上將軍樂毅以秦魏韓趙之師伐齊入 臨菑齊君地出走其相淖齒殺之毅下齊七十餘城 燕封毅為昌國君。

三十六年,燕築長城,置上谷郡。燕趙奢為太守。燕君 平卒,樂毅奔趙。齊田單襲破燕軍,盡復齊地。趙封樂 毅為「望諸君。」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燕伐趙趙將廉頗大破栗腹於 鄗。

孝文王元年燕伐齊拔聊城。

莊《襄王》三年,割葛、武陽、平舒、易、龍兌、龍門、臨樂於趙。 《始皇》三年,趙李牧伐燕,取武遂、方城。

十五年,太子丹質於秦,亡歸。趙人來攻,拔三十城。 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劫秦王,不克。秦遂擊破燕, 進圍薊。

二十一年,王喜。二十九年,秦伐燕,徙王遼東。

二十五年,王喜。三十三年,秦拔遼東,擄王喜滅燕,仍 以其地為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置守、尉、 監。始皇二十六年,秦既并天下,分為三十六郡,以燕 地為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置郡、守、尉、監。 三十二年,蒙恬築長城。

二世元年,趙王武臣使韓廣徇燕地,范陽令徐公用 《蒯通》策,以城降。趙將韓廣略燕地,燕豪傑立以為王。 子嬰元年,楚徙韓廣為遼東王,立燕將臧荼為燕王。 漢高帝五年,荼反,帝自將征之,立太尉盧綰為燕王。 十二年,燕王盧綰謀反,遣樊噲以相國將兵討之。詔 陳平斬樊噲,以周勃代將其軍。平傳噲詣長安,令勃 代將定燕反縣。

昭帝元鳳元年,燕城南門災燕有黃鼠,銜其尾舞王宮端門中,王往視之,鼠舞如 故。王使吏以酒脯飼鼠,舞不休,一日一夜死。

燕有烏與鵲𩰚王宮中池上,烏墮池死。 燕王宮永巷中豕出圂,壞都竈,御其鬴六七枚,置殿 前。

燕王都薊,「大風雨,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株」,壞城 樓。

宣帝元康四年,蠡縣嘉糓元稷降於郡國。 《後漢書。耿弇傳》:「耿弇以上谷、漁陽兵行定郡縣,會大 司馬秀於廣阿,秀以其將寇恂、吳漢等為將軍,進拔 邯鄲,斬王郎。」

光武建武元年帝追五幡賊於右北平破之。

四年,光武幸盧奴,遣征虜將軍祭遵率四將軍討張 豐於涿州郡,斬之。

漢建武四年,龔賜為「上谷太守。」

九年王霸為上谷太守。

十三年,詔「太守霸將弛刑徒,治飛狐道。」

二十六年,南單于遣子入侍,奉奏詣闕。於是雲中、五 原、朔方、北地、定襄、鴈門、上谷、代郡人民歸於本土。 章帝建初三年,罷治石臼河,從謁者鄧訓之請也。 元和元年,中山王焉來朝。

二年,使使者祠唐堯、成湯於靈臺。

三年帝北巡狩,中山王焉、樂王黨皆從。

章帝元和中,蠡縣嘉禾、嘉麥生郡國。

順帝永建六年,滿城霪雨,傷禾稼。

陽嘉元年,深澤縣望江蒲陰狼殺童兒九十七人。時 李固《對策》引京房《易傳》曰:「君將無道,害將及人,去之 深山全身,厥災狼食人。」

靈帝光和四年秋,五色大鳥見於新城,眾鳥隨之,時 以為「鳳凰。」

獻帝建安四年,袁紹攻公孫瓚於易京,獲之。

十年,《黑山賊》《張燕》率眾降。黑山安肅地

魏文帝《黃初二年》,冀州部大蝗,民饑。

先主章武二年七月,滿城大蝗。

後主建興十五年九月,滿城霪雨,水出,沒溺殺人,漂 失財產。魏、冀、兗、徐、豫等州併清苑縣大水。

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魏齊王正始中,中山王周南為襄邑長,有鼠從穴出 語。

魏少帝咸熙二年,深澤縣言「甘露降。」

晉武帝泰始四年七月,冀國大水,傷稼,壞屋室,有死 者。

十年六月,蝗。

十六年六月,清苑蝗。

咸寧五年春三月,定興隕霜,殺桑麥。

泰康元年四月,東平、范陽雨雹。

三年七月,滿城雨雹,傷秋稼。

五年七月,中山雨雹,傷秋稼。

六年三月,高陽北新城等縣隕霜,傷桑麥。

九年幽州塞北有死牛頭語幽州有犬鼻行地三百 餘步。

惠帝元康四年二月,上谷地震,水出,殺百餘人。 八年戊午,雄縣大水。

永寧元年春,三王討趙王倫,六旬之中數十戰,死者 十餘萬人。自夏及秋,幽、并等州旱。

二年八月,常山崩,水出滹沱,盈溢,大木傾拔。

太平元年七月,蠡縣水。

光熙元年,范陽國地燃,可以爨。

懷帝永嘉四年五月,大蝗,自幽、并、司、冀至於泰、雍,草 木牛馬毛鬣皆盡。慕容皝率騎入高陽,焚燒積聚。 愍帝建興二年,石勒襲王浚於薊,過易水,劉琨與之 隔河相拒,河名「拒馬。」後石勒將攻高陽,降者數萬。 燕王儁擊趙,拔薊城。兵至范陽,太守李產為石氏拒 燕,眾莫為用,乃率入城令長出降。儁悉置幽州郡縣 守令。定興

愍帝建興四年秋七月,大旱,司、冀等州螽蝗。

元帝永昌二年十二月,幽、冀、并三州大雨。

明帝大寧元年,幽、冀、并三州併清苑大雪。

成帝咸和五年趙主石勒封石虎為中山王。

趙建武四年夏五月,清苑大蝗。

穆帝永和二年八月,冀州大雪,人馬多凍死。

穆帝永和七年秋八月,燕慕容恪取中山。

八年夏四月,燕慕容恪「大破魏師於中山之廉臺,執 其《主閔》」以歸,殺之。燕王儁如中山。 秦建元十八年夏五月,清苑蝗。冬十月,大熱。

孝武帝太元九年,燕將軍慕容鮮攻秦常山、中山,拔 之。

燕慕容垂北如新城,鄴中饑甚,多奔中山,幽、冀人相 食。初,關東謠曰:「幽州𡙇,生當滅;若不滅,百姓絕。」𡙇,垂 之本名與丕相持經年,百姓死幾絕。

太元十年燕定都中山遣將軍《慕容》麟屯信都麟攻秦博陵守將《王寵》死之。

十一年,燕王垂稱帝。

十二年,燕徙烏桓王餘落於中山北山。丁零翟遙襲 中山,燕太子寶擊破之。

十三年,魏主珪遣九原公儀奉使至中山。

二十一年燕征東將軍平規以冀州反燕主垂自將 擊之。

魏主珪圍中山,燕主寶奔會軍,慕容詳城守拒魏。燕 慕容會作亂,不克,奔中山,伏誅。

安帝隆安元年,燕慕容詳稱帝於中山。

隆安二年,魏置行臺於中山,以拓跋儀守之。燕長樂 王《盛》稱帝。

安帝元興二年,燕王熙作龍騰苑,方十餘里,役徒三 萬人。三年,於龍騰苑起逍遙宮,與符后遊畋,北登白 鹿山,東踰責嶺,南滄海而還。士卒為虎狼所殺及凍 死者五千餘人。

魏太祖天賜五年七月,冀州霣霜。

安帝義熙六年燕廣川公萬泥上谷公乳陳叛汲郡 公弘張興將步騎二萬討平之。

《後魏元拓跋珪道武帝》南伐高陽太守崔宏東走海 濱。

魏神瑞二年乙卯,蠡縣薦饑。此歲霜旱,民多饑死。 魏泰常元年十月,范陽郡上言「木連理。」

二年六月,中山獲白鼠二。

拓跋嗣明元帝遣其驍騎將軍延普擊燕將康傉、官 斌於濡水,斬之。

拓跋嗣至濡水,燕石城太守李《崇川》十郡來降。燕數 萬人出戰魏昌𥟖、公丘,擊破之。 拓跋燾太武帝入中山,頒賜從官,文武各有差。高陽 民不從官命,討平之,徙其餘燼於北地。

宋文帝元嘉四年,魏主行如中山。

魏世祖神麚元年二月,甘露降於范陽郡。

三年七月,冀州獻白龜。

太延四年十一月,幽兗二州地震。

宋元嘉二十年,魏太平真君四年,魏主幸中山,次於 恆山之陽,詔有司刊石勒銘。

元嘉二十三年,太平真君七年,發司、幽、定、冀四州十 萬人,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於河,廣袤皆千里。 魏世祖太平真君八年正月,上谷郡惠化寺醴泉湧。 三月,冀州《虸蚄》害稼,冀、定、相三州暴風。 十年三月,冀州獲九尾狐以獻。

十一年十一月冀州獲九尾狐以獻五月冀州獻三 足烏。

元嘉二十九年,魏高宗興安二年,魏主如信都,遂如 中山,觀察民風。

武帝大明四年、魏和平元年,魏主如中山,過恆嶽,禮 其神而反。

孝文帝改拓跋姓為元。延興元年九月,高陽民封辨 自號齊王,聚黨千餘人,州軍討滅之。

文帝延興二年四月,滿城獻白鵲。六月,安州民遇水 雹,丏租賑卹。八月,滿城獻嘉禾,三本同穗。

文帝承明元年,上谷郡民獻玉印,上有《蛟龍文》。九月, 幽州民齊淵家社樹結實既成,一朝盡落,花葉復生, 七日之中,蔚如春狀。

文帝太和三年,清苑大旱,蠡縣水。

文帝太和四年六月滿城獻四足烏八月獻嘉禾九 月獻白鶴九月丙辰暴風拔樹。

齊建元三年,魏太和五年,魏主南巡,至中山,親見高 年,問人疾苦,賜孝悌力田、孤貧不能自存者,穀帛各 有差,免宮人之老者,還其親。至信都,存問如中山。復 還中山,講武於《唐水》之陽。

魏太和十年,清苑春夏大旱,牛疫,民死。

齊廢帝海陵王延興元年,魏太和十八年,魏主發平 城,次於中山之唐湖,分遣侍臣巡問疾苦。

齊廢帝東昏侯永元二年,魏靈武帝景明元年,魏定 州刺史彭城王勰乞還中山。二月癸巳,幽州暴風,殺 一百六十一人。

二年五月,冀州上言「長樂郡牛一頭,二面,二口,三目、 三耳。」

三年六月丙申,安州霣霜。

四年六月,幽州獻四足烏。九月丙辰,幽州暴風,拔樹 發屋。

延昌元年二月冀州獻三足烏三月冀州上言「信都 縣木連理。」

二年八月,幽州獻嘉禾,三本同穗。九月,冀州大水。 孝明元帝熙平二年九月,蠡縣暴風大雨,發屋拔樹, 大水。

神龜元年八月,燕州上言「上谷郡木連理。」

正光二年,蠡縣大水。

孝昌二年夏,幽州遒縣地爇。七月,魏行臺常景敗杜 洛周於范陽,尋為幽州人執之,以降於洛周,勢愈熾敬宗孝莊帝子攸,永安元年,幽州韓樓反。樓葛榮餘 黨,北方多被其患,大都督侯淵討平之,留鎮范陽。 節閔帝恭普泰元年,幽州行臺劉雲助反,令都督侯 淵討之。淵叱劉延慶俱前,遇於固城。淵畏其眾,欲據 險以待其變。延慶曰:「不如出營口外,詐言西歸,助聞 之,必自寬縱,然後潛軍擊之,往則成擒矣。」淵從之,出 頓城西,聲言欲還,簡精騎一千,夜抵其壘,擒雲助斬 之。

孝靜帝元象元年,即魏大統四年也。范陽人盧仲禮 及從弟景裕起兵應魏,東魏討平之。景裕儒士,長於 講論,性理清靜,無得失之色。終日端坐,如對賓客,即 難者或相詆訶,而裕自若。高歡愛其品,釋之,使教諸 子。

孝靜帝元象元年秋,蠡縣大水。

孝靜帝武定元年七月,幽州獲白狐以獻。

北齊文宣帝天保八年,河北六州蝗。

九年,滿城蝗。

十年,幽州大蝗。

陳廢帝光大二年,齊後主天統四年,齊放中山宮人。 齊幼主恆承光元年,范陽王高紹義稱帝於北朔州, 幽州人盧昌期起兵據范陽迎之,紹義引突厥兵來 赴,周遣東平公神舉討昌期,擒之,紹義還入突厥。 隋文帝開皇八年四月,幽州人家以白楊木懸竈上, 積十餘年,忽生三條,皆長三尺餘,甚鮮茂。

仁壽二年,滿城大水。

四年八月,高陽柳樹無故枯落,既而枝葉復生。 煬帝大業三年,北巡,以鴈門太守丘和為博陵太守。 四年,燕、代緣邊諸郡旱。時發卒百餘萬築長城,帝親 巡塞表,百姓失業,道殣相望。

七年,帝將親擊高麗,徵天下兵,會涿郡,下詔討高麗。 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車五萬乘送高陽,供載衣甲 幔幕,令兵士自挽之。復徵天下兵集涿州,始募民為 饒果。博陵郡妖人宋子賢作亂,討平之。

九年,帝幸博陵,授境內死罪已下,復給一年。上謂侍 臣曰:「朕昔從先朝周旋於此甫八歲,日月不居,倏經 三紀。追維平昔,不可復希。」言未卒,流涕。尋改為高陽 郡。

大業十年,發易陽士卒伐高麗,多道亡,至斬叛軍,釁 鼓不能止。安州、幽州大蝗。

大業十一年,上谷王須拔、魏刁兒起兵攻趙郡、高陽。 魏刁兒聚眾十餘萬,自號《歷山飛》,寇掠燕、趙。段達率 涿郡通守郭絢擊敗之。

十三年,格謙雖伏誅,其黨高開道收其眾,掠燕地,軍 勢復振。虎賁中郎將羅藝亦起兵涿郡。

恭帝侗皇泰元年,夏王竇建德取深、冀、易、定等州,與 高開道各遣使招羅藝,藝曰:「二子皆劇賊,唐公乃吾 主也。」遂率漁陽、上谷皆奉表降唐,唐以為幽州總管。 皇泰二年己卯,竇建德使高士興拒唐兵於易水,士 興降之。

唐高祖武德二年,秦王世民擊易州賊宋金剛,破之, 楊可汗劉武周及金剛皆走死。

武德四年,高開道叛,自稱燕王,與突厥劉黑闥相結, 幽、易間咸被其患。

貞觀十五年,太宗征遼回,駐蹕作「百樓城」,息兵於易 州。司馬陳天璹合民地室蓄火種蔬以進。上惡其諂, 免其官。

太宗貞觀二十一年,滿城大水。

高宗永徽六年六月秋,冀州水,害稼。

顯慶五年,滿城大旱。

儀鳳二年夏,滿城大旱。

三年夏,滿城大旱。

永隆元年九月,滿城大水,溺死者甚眾。

二年八月,滿城大水,壞民居十餘萬家。

永淳二年夏,滿城旱。

周武氏垂拱三年七月丁卯,冀州雌雞化為雄。 中宗神龍元年六月,滿城大水。

元宗開元三年,滿城水。七月,蝗。

十二年七月,滿城大旱。

十四年秋,蠡縣水。

天寶三年以安祿山兼范陽節度使。

天寶九載,五星聚尾。

十五載,安祿山反,陷上谷、博陵等九郡。李光弼戰史 思明於嘉山,大破之,北入博陵。唐縣

肅宗至德二年,史思明北走,其大將李歸仁及精兵 數萬皆潰歸范陽。判官耿仁智說思明以所部降,帝 大悅,以思明為歸義王、范陽節度使。定興

至德三年,郭子儀等與賊遇於新店,大敗之,慶緒帥 其黨走河北。

乾元元年,史思明誘安慶緒殺之,引兵還范陽。朝義 將張忠志以趙、深、恆、易、定五州降,恆陽節度使張思 忠以趙、恆、深、定、易五州降於河東節度使辛雲京。以張忠志為成德軍節度使,統恆、趙、深、定、易五州,賜姓 李,名寶臣。李惟岳將張孝忠以易、定二州降,以張孝 忠為易、定、滄州節度使。

代宗廣德元年癸卯春正月,收復雄縣。夏四月,分屬 幽州節度使。

代宗大曆六年辛亥春三月,雄縣旱,斗米千錢。 大曆十年,田承嗣圍冀州,李寶臣使高陽軍使張孝 忠將精騎四千禦之,承嗣燒《輜重》而遁。

十二年,束鹿地裂數丈,沙石隨水流出平地,壞廬舍, 壓死者數百人。

德宗建中元年,幽州大雨,易水《滹沱》橫流,自山而下, 轉石折樹木,高丈餘,苗稼盡蕩。冬,易水溢。

德宗建中四年,李晟圍清苑,朱滔救之,晟退保定州。 貞元元年春,滿城大饑,米每斗千錢,死者相枕。 八年,幽州平地水深二丈。

十二年六月,滿城大水。

憲宗元和元年夏,幽州大水,鎮、冀等州蝗。幽州坊谷 地常有火。

穆宗長慶元年,朱克融掠易州等地。

穆宗長慶三年夏,遂積水為池。

文宗太和九年八月,易、定馬飲水,因吐一珠以獻。 文宗開成三年秋,鎮、定等州蝗,草木葉皆盡。

武宗會昌三年,定州深澤令家狗生角。

僖宗乾符三年六月乙丑,雄州地震,至七月辛巳止, 州城廬舍盡壞,地陷水涌,傷死甚眾。

四年六月庚寅,雄州地震。

中和三年,新安縣吏家捕得雉,養之與雞馴,月餘,相 與𩰚死。 昭宗光化二年,幽州節度使劉仁恭屠貝州去。夜有 《鵂鶹鳥》十數隻飛入帳中,逐出復來。

昭宗天祐三年秋九月,劉仁恭募兵戍瓦橋關。 唐末,深州束鹿縣中有水影,長七八尺,遙望見人馬 往來,如在水中,及至前,則不見。

天祐八年,梁末帝乾化元年,燕王劉守光稱帝。 乾化二年壬申春正月,晉師及鎮、定之兵會於易水, 伐幽州。晉王李存勗遣周德威東出飛狐口,與趙將 王德明、義武將程巖會於易水,伐燕主劉守光。 天祐十八年,契丹拔涿州,因而南侵中山,晉王救之。 次年正月,至新城奮擊,契丹大敗,遂北至易州,會大 雪彌旬,平地數尺,契丹人馬死者相屬。契丹主還,晉 王引兵躡之。冬,定興大雪彌旬,平地深數尺。

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定興有年,斗粟十錢。

明宗天成三年,契丹復遣其酋長惕隱救定州,王晏 捄,迎戰破之,追至易水,俘溺斬死者不可勝計。又令 牙將武從諫邀擊,擒惕隱等數百人,餘眾散投村落, 村人以白挺擊之,得脫者纔數十人,自是契丹沮氣。 廢帝清泰三年冬十一月,關南諸州地陷於契丹。 南唐李廷珪,太原人,遂州武信軍節度,領本鎮都巡 檢使,與元哲拒宋師。

晉高祖天福元年以十六州陷契丹。

出帝開運二年乙巳春三月,晉師敗契丹於白溝。契 丹還軍南下晉郡排陣使符彥卿等擊之,契丹敗走。 開運三年,契丹寇易州,刺史郭璘固守不下,契丹主 遣人誘眾以城降,璘死之。定興大饑。

漢隱帝乾祐元年,以孫方簡為「義武節度使。」

周太祖廣順二年,清苑大水,流民入塞者四十萬口, 詔所在賑給,存處之。中國民被掠得歸者十五六萬。 世宗顯德六年己未夏四月,世宗自將伐契丹。五月 收復,置雄州,以陳思讓戍之。

宋太祖建隆二年,執易定節度使、同平章事孫行友, 削官,勒歸私第。

建隆三年,滿城大旱。

乾德三年,罷河北諸州鹽禁。

乾德四年正月,命關南監軍及刺史領所部兵大獵 於幽州,以耀北鄙。

開寶二年八月,幽州蝗。

開寶三年十一月,契丹入定州,田欽祚戰卻之。 七年六月,易州雷震死耀武軍士八人。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十月,雄州實信院竹叢生芝。 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帝幸新城,觀鐵林軍人射強弩。 帝自太原伐契丹。六月,次於易水,刺史劉宇降。進攻 幽州,戰於高梁河,敗績。耶律休哥追至涿州,帝急乘 驢車走免。

太平興國五年,契丹寇瓦橋關,帝自將擊之,契丹軍 退乃還。

太平興國六年,置平塞靜戎軍為安靜軍。易州,破契 丹數千眾。

太平興國七年,曹彬之師大敗於岐溝關,收眾夜渡 拒馬河,退屯易州,知幽州行府事劉保勳死之。崔彥 進退契丹於唐興口。七年,改關南為「高陽關。」

八年,雄州《易》水漲,壞民廬舍。七月,祁州資河漲溢入城,壞軍營、民舍百餘區。雄州《易》水漲一丈三尺,壞民 廬舍。是年,置保州。

九年,易州獻「紅山鵲。」

雍熙三年五月,曹彬等與耶律休哥戰於岐溝,宋師 敗績,南趨易州,無復行伍,夜渡拒馬河,休哥追及宋 師,方瀕沙河,而爨驚潰死者過半,沙河為之不流。 契丹主大舉入寇,瀛州部署劉廷讓與戰,敗績。契丹 誘執知雄州賀令圖,遂掠邢、深、德州。曹彬師次雄州 以前,逋租敵所蹂踐者,給復三年,軍所過二年,餘一 年。

雍熙四年,詔:「應行營將士戰敗潰散者,並釋不問。緣 邊城堡備禦有勞可紀者,所在以聞。瘞暴骸死事者, 廩給其家。錄死事文武官子孫蠲河北。」

端拱元年,契丹復陷涿州,士卒潰圍南走,隆緒邀擊, 殺獲殆盡。郭守文破契丹於唐河。

端拱二年。契丹統和七年契丹諭諸軍趣易州,禁部從伐民 桑梓,遷易州軍民於燕京。契丹主幸易州,御五花樓, 撫諭士庶。令知易州趙質收戰亡士卒骸骨,築京觀。 開奇峰路,通易州市。又詔錄將校官吏功及死事使 臣、官吏子孫士卒,廩給其家。所陷易州等處,悉遷其 民於燕蠡縣。旱,詔發倉粟貸之,人五斗。雄州唐河水 溢,害民田殆盡。

至道元年乙未夏四月,契丹入寇,何承矩禦卻之。 真宗咸平二年,契丹入塞,車駕北巡,高陽都部署范 廷召同先鋒蔚昭敏戰瀛州西,斬首二萬級,逐北至 莫州東三十里,又斬首萬餘,奪其所掠老幼數萬口, 契丹遁去,契丹引還,范廷召追敗之。契丹入犯高陽 關,都部署康保裔選精銳赴之,戰二日,殺傷甚眾,兵 盡矢絕,援不至,死之。時車駕駐大名,聞之震悼,廢朝 二日,贈侍中。契丹隆緒入寇,王超拒於唐河。以傅潛 為鎮、定、高陽關行營都部署,以葛霸為貝、冀、高陽關 前軍行營都部署,以楊延昭知保州,李允則知雄州。 咸平四年十月,詔「高陽關三路兵,增騎二萬為前鋒, 又命將五人各領騎三千,陣於先鋒之」前。命桑贊領 萬人為奇兵,荊嗣領萬人以斷西山之路。仍列繪為 圖,遣示高陽部署王顯等曰:「設有未便,當極言之。」 契丹入寇,都部署王顯大破之,戮二萬人,獲統軍鐵 林等。

真宗咸平五年二月,高陽水害民田,漂壞廬舍,民有 壓死者。

咸平六年,副都部署王繼忠與契丹戰於望都,敗績, 契丹執繼忠以去。至六月六日,御便殿,內出《陣圖》示 輔臣曰:「今虜勢未憖,猶須過防,屯兵雖多,必擇精銳, 先拒要害以制之。凡鎮、定、高陽三路兵,悉會定州,夾 唐河為大陣,以騎卒居中,步卒環之,短兵接戰,毋離 保伍。」

景德元年閏九月,契丹隆緒大舉入寇,契丹謀寇順 安軍,詔閆承輸發雄、霸精兵,與荊嗣、張延同築壘禦 之。契丹統軍撻覽引兵掠順安,為諸軍所卻,出陽城 淀,遂攻高陽,不得逞,窺具、冀、天雄,兵號二十萬。帝幸 澶淵。契丹主南下侵定州,命統軍使蕭撻廩攻威虜、 順安軍,魏能、石普敗其前鋒。冬十二月,與契丹定和 議於狄夏頭。

景德三年,雄州、安肅饑。

大中祥符元年,契丹統和二十六年,定興大有年,斗 米錢七八文。

二年五月,雄州蝻蟲食苗,保州增屯田務兵三百人。 耿金斌,信都人。真宗詔詢邊事,拜雄州刺史,俄知安 肅軍。嘗獻《山川險易圖》。契丹來侵,遣兵擊走之。 五年,保定軍公田、大通監並嘉禾生。

九年六月,蠡縣蝗蝻繼生,彌覆郊野,食民田殆盡,入 公私廬舍,及霜寒始斃。雄、霸州界河泛溢。

乾興六年七月,雄、霸州大水。

仁宗天聖六年秋八月,清苑大水,河北皆水,遣使安 撫。

仁宗天聖八年,保州靈翼軍殺官吏,據城叛,命右正 言田兄度視保州,仍聽便宜行事。保州平。詔:「保州官 吏死亂兵而無親屬者,官為殯斂;官兵被害及戰歿, 並優賜其家;民田遭蹂踐者蠲其租。」置義勇、保捷軍。 景祐四年六月,以御制《神武祕略》賜高陽關等總管、 鈐轄,每得代,更相授之。

康定元年庚辰,契丹入寇,王勔禦之。 慶曆二年,契丹求關南地,遣知制誥富弼報之,契丹 平。

慶曆三年,邊臣言契丹饑,來市糴,詔雄州糴粟二萬 石賑之。河北路安州雨赤雪。

皇祐三年,恩、冀諸州旱。

嘉祐二年春二月己酉,雄州地震。夏四月丙寅,幽州 地大震,壞城郭,壓死者數萬人。

七年束鹿,麥秀兩岐。

神宗熙寧元年秋,保定軍大水害稼,壞官私廬舍、城壁,漂溺民居。十月,詔頒《教閱法》,差陝西、河東使臣等 往河北教閱高陽關路三人,都總管司無得他使,專 以新法教習騎軍。如朝廷他時遣官檢點,武藝不精, 其教軍隊使臣并本路兵官當次第劾斷。若使臣等 用心教習藝精,都總管司保驗以聞,當議旌賞。 熙寧二年,分遣諸路常平官,使專領農田水利,司農 寺請立法先行之。開封視可行,頒於天下。「民種桑柘, 毋得增賦;安肅、廣信、順安軍、保州,令民即其地植桑 榆,或所宜木,因可限閡戎馬。」

五年,遼咸雍。八年,定興大蝗。

熙寧六年,以本邊地平可用車為管衛,令程昉沿河 採車村三千兩,下軍器監造戰車。四月,滿城大蝗。 熙寧七年,又以軍器雜械詔齎新器,付作院為式。先 是,皇祐中,詔弓弩院制獨轅衝陣無敵流星弩。尋詔 高陽等路置獨轅弩軍,至是罷勿造,以神臂弓代之。 後又下《制勝強遠》之式於高陽關四路,弓能破堅於 三百步外,邊人號「鳳凰弓。」遼淶水縣賊董龐兒二千 餘人,西京留守蕭一薛、南京統軍都監查剌與戰易 州,破之。三月,龐兒黨復聚,一薛復擊破之。七年,定興 春夏旱,又蝗。七月,河朔地大震。

九年,雄州饑。

元豐二年,內出《教閱格》,行立步射、執弓發矢、運手、舉 足、移步及馬射、馬上《使番槍》《野戰格》、𩰚步用標排,皆 有法,凡千餘言。高陽關等路義勇、保甲皆誦習之。 元豐間,契丹兵竊關鎖。

哲宗元祐八年秋八月,蠡縣水。

紹聖元年,博野縣麥,一本五穗。

元符元年,深澤野蠶成繭,織紝成萬匹。

徽宗崇寧元年,遼乾統十二年,定興蝗。三年、四年,又 大蝗。

徽宗宣和元年,金幹離不寇中山,知府詹度禦之。 宣和三年,議復燕山,調諸軍至則皆潰。

宣和四年壬寅夏四月,雄縣白虹貫日。五月,地震。北 方用兵。雄州地大震。「元武見於州之正寢,有龜如錢, 蛇若硃漆著,相逐而行。」五年,以王安中知燕山府,郭 藥師同知府事。童貫進兵擊遼,敗績,退保雄州。 金人來歸燕及易、涿、檀、順、景、薊之地,詔童貫、蔡攸班 師。秋九月,劉光世敗績,劉廷慶泊軍雄州。冬十月,蕭 容、韓昉至雄州。童貫復進兵攻遼,敗績,退師雄州。宣 和五年,金人歸我燕京六州,詔童貫、蔡攸入燕交割。 時燕之職官富民金帛子女皆為金所掠而東,惟存 空城。

宣和七年甲辰春三月,童貫入燕犒師,郭藥師叛,以 燕山降金,金盡陷燕山所屬州縣。

金太宗天會三年,郭藥師破順安軍營,殺三千人。 宋欽宗靖康元年丙午冬,命馬忠將所部趨雄州,追 襲金人。簽書樞密院使張叔夜白溝死節。詔种師道 駐滑州,姚古、种師中援三鎮。金幹離不入寇。

靖康二年,金陷河北州郡。

宋高宗建炎元年,女真陷祁、保、永寧、順安軍。

金太宗天會五年九月,大敗宋兵於莫州,雄州降。撻 懶克祁州,永寧軍、保州、順安軍皆降。

宋高宗紹興三年閏九月,詔給《高陽路內降教閱圖 格》一本。時唐信、順安軍歲修禊事,詔界河戰棹為競 渡,縱北人遊觀,潛寓水戰。

九年,金熙宗天眷二年春三月辛丑,定興大雪,是歲 大熟。

高宗紹興十二年,金熙宗皇統二年三月,大雪。秋,燕 西、東二京、河東、河北大熟。

孝宗隆興元年,金世宗大定三年二月,定興蝗。 二年,金世宗大定四年,定興蝗。

孝宗淳熙三年,金世宗大定十六年,定興旱、蝗。 孝宗淳熙四年,金世宗大定十七年七月,大雨,滹沱、 盧溝水溢,河決白溝。

九年,金大定二十二年,金五月,慶都蝗蝝生,散漫十 餘里,一夕大風,蝗皆不見。

光宗紹熙四年,金章宗明昌四年,金賜「有司所舉德 行才能之士安州崔秉仁等同進士出身。」

寧宗慶元五年,金章宗承安四年十一月,定興陰水, 冰,凡三日。

寧宗嘉定元年,金章宗太和八年四月,雨雹。金有《童 謠》云:「易水流,汴水流,百年易過又休休,兩家都好住, 前後總成留。」至貞祐中,舉國遷汴。

嘉定二年,金大安三年三月,高陽大旱。

寧宗嘉定六年,元主出紫荊關,敗金師於五迴嶺,拔 涿、易二州。是秋,分兵三道,命其子木赤、察合台、窩闊 台為右軍,循太行而南,取保、遂、安肅。

金衛紹王崇慶二年,定興大饑,斗米至八千錢。 至寧元年癸酉,元兵圍安州,知州徒單航守城,死之。 宣宗貞祐元年癸酉冬十二月,蒙古主留怯自將來 攻,破之元太祖八年癸酉,與其子拖雷為中軍,取雄、霸、莫、安、 祁、蠡等郡,人民殺戮殆盡,子女玉帛諸物,皆席捲而 去,屋廬焚燬,城郭丘墟。按宋嘉定六年在金為崇慶二年在元太祖為八年而此

年,金衛紹王改元至寧。及紹王被弒,宣宗立,改元貞祐,皆一年事也。

嘉定十一年,金命權中都經略使李瘸驢治雄、霸以 東,權中都西路經略使靖安民治易州以西之地。 興定二年,元兵入紫荊關,金行元帥事張柔戰於狼 牙嶺,馬蹶被執,遂降,命還其舊職。按宋嘉定十一年即金興定二年 嘉定十二年,元將張柔敗武仙,降祁陽、曲陽、中山等 城,遂取金、雄、易、安、保諸州。

理宗寶慶二年,元授張柔行軍千戶、保州等處都元 帥。

三年元張柔自《滿城》徙治《保州》。

理宗紹定元年,金宣宗正大五年春,定興大寒,二月 雷而雪,木之華者皆敗。

紹定五年,金哀宗天興元年夏五月,定興大寒如冬。 嘉熙二年,蒙古建「太極書院」於燕京。

景定十二年,元改順天府為保定路。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