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08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八卷目錄
真定府部紀事二
真定府部雜錄
職方典第一百八卷
真定府部紀事二
[编辑]唐高祖武德元年,竇建德取冀州。
武德二年。竇建德取唐趙州。羅藝破夏兵於衡水。賜 姓李氏。
唐高祖武德四年秋七月,免定州刺史獨孤修德官。 定州置總管府,以淮安王神通為行臺僕射。冬十月, 崔元遜舉兵應劉黑闥,取唐深州。元遜,饒陽賊也,會 劉黑闥起兵攻陷深州,殺刺史裴晞應之,遂取瀛州, 攻定州,殘之。十一月,劉黑闥取唐定州,總管李元通 死之。
五年夏六月,劉黑闥引突厥寇定州。秋九月,定州總 管雙士洛、驃騎將軍魏道仁敗突厥於恆山之陽。「冬 十月,唐淮陽王道元及劉黑闥戰於下博,敗沒。」 太宗貞觀十九年春三月,帝至定州。帝親征高麗,留 居定州。詔太子監國,車駕發定州,長孫無忌、岑文本、 楊師道從。上親佩弓矢,手結雨衣於鞍後。
唐高宗永徽五年六月,大水,滹沱溢。
唐高宗永徽六年秋,冀、沂、密、兗、滑、汴、鄭、婺等州水,害 稼。
總章二年六月,大雨,水平地深一丈,壞民居萬家。 高宗調露元年冬十月,單于府突厥寇定州。突厥反, 遣長史蕭嗣業討之。恃勝不設備,為敵所敗,遂寇定 州。刺史霍王元軌命開門偃旗,敵疑有伏,懼而遁。州 人李嘉運與敵通謀,事泄,上令元軌窮其黨與。元軌 曰:「彊寇在境,人心不安,若多所逮繫,是驅之使叛也。」 乃獨殺嘉運,餘無所問。上大喜,自是朝廷有大事,上 多諮焉。
永淳元年夏五月,定州大雨雹,害麥、禾及桑。
弘道元年春二月,突厥寇定州,圍單于都護府,刺史 霍王元軌擊敗之。
武氏垂拱三年七月丁卯,冀州雌雞化為雄。
武后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陷冀州,突厥默啜襲契丹 李萬榮,掠其妻子而去。萬榮收合餘眾,攻陷冀州,刺 史陸寶積遇害。以狄仁傑為魏州刺史備之。
神功初,何阿卜陷冀州。阿卜賊孫萬榮之別帥,攻陷 冀州,殺人無餘種。詔武懿宗為神兵總管,撫循河北, 其慘忍似之,故號稱「兩何」,相語曰:「唯此兩何,殺人最 多。」
中宗嗣聖十五年,太后武氏周聖曆元年秋八月,突 厥陷定州,周刺史孫彥高死之。突厥將默啜寇飛狐, 直攻定州,陷之,殺吏民數千人。又陷趙州。
元宗先天元年,詔定恆州境置恆陽軍。
開元七年朔,日蝕在畢十五度。占「趙分野。」
十三年冬十一月,以裴耀卿為定州刺史。上《封泰山》, 還至宋州,謂張說曰:「濟州裴耀卿《表》數百言,莫非規 諫。」且曰:「人或重擾,則不足以告成。朕當寘之座隅。若 而人者,不勞民以市恩,真良吏矣。」故有是命。
十四年,詔分定州軍置北平軍以備突厥。初,定、恆二 州共置恆陽軍,至是分定置北平軍而恒州置恆陽 軍。
元宗開元二十年,詔以深、趙、恆、定、冀五州隸河北采 訪處置使。
天寶十三載夏四月,冀州獻長人李家寵,八尺有五 寸。
天寶十四年春二月,熒惑、太白𩰚於畢、昴間,至四月 乃伏。《占》曰:「趙地為禍。」時祿山專制三道,陰蓄異志。十 年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駕後,然後作亂。未幾,楊國 忠以事激之,祿山遂反,而趙地為戰𩰚場矣。 天寶十五載春正月,史思明陷信都,既克常山,害顏 杲卿,復引兵擊諸郡之不從者,於是信都等郡復為 賊守。二月,史思明退據九門。是時常山九縣七附官 軍,惟槁城、九門為賊所據,李光弼遂分兵七縣,以三 百人戍守無極。史思明攻陷趙郡。夏四月,郭子儀、李 光弼與史思明戰,敗之,進拔趙郡。夏五月,郭子儀、李 光弼與史思明戰於嘉山,破之,復河北十餘郡。是年, 河溢。九月,史思明復陷趙郡。冬十月,史思明復圍信 都,陷之。思明進圖信都,刺史烏承恩以城降。
肅宗乾元二年四月,彗星見胃間,歷昴、畢。占「趙地禍。」 肅宗寶應元年冬十一月,賊將張忠志以定、易等州 降,授忠志成德軍節度使,賜姓名李寶臣。回紇擊史 朝義於下博,敗之。時僕固瑒擊走朝義,敗促自縊,賊將李懷僊傳首京師,田承嗣以城降。
代宗廣德元年,以深、趙、恆、定四州隸成德軍節度。 時朝義降將薛嵩、田承嗣、李懷僊迎僕固懷恩,拜於 馬首,乞行間自效。懷恩恐賊平寵衰,故奏留嵩等及 李寶臣,分帥河北,自為黨援。朝廷亦厭苦兵革,苟冀 無事,因而授之。又分河北諸州節度,以恆、定、趙、深州 隸成德軍,冀隸青淄軍,每軍不下數州。唐失河北,實 自此始。
大曆十年秋九月,月暈畢、昴,中有黑氣,乍合乍散,其 占曰:「趙地連兵。」時田承嗣既叛李寶臣,遂與通謀,至 其子惟岳勒兵拒命,而恆、定、深、趙世為強鎮所據矣。 十一年,定州地震,冬無雪。
代宗大曆十二年,恒州地震,寧晉地裂數丈,沙石隨 水流出,壞廬舍,壓死者數百人,震三日乃止。
十四年,深州大水,水影長七八尺,遙望見「人馬往來, 如在水中,及至前則不見水,此兵孽也。」詔復深、趙、恆、 定、冀五州。三年,吏民為李惟岳兵迫脅者,赦之。 德宗庚申建中元年,滹沱橫流,自山而下,轉石折樹, 水高丈餘,禾稼蕩盡。
德宗建中三年春正月,李惟岳將《政義》以定州降。張 孝忠等討李惟岳,敗之。兵馬使王武俊殺惟岳,傳首 京師,於是趙、定皆降,詔復其境內。三年夏四月,發定 州兵討田悅。時河北略定,惟魏州未下,帝遣中使發 定、易諸州討之,而王武俊、朱滔皆怨望,遂相與連衡, 發兵救田悅。五月,置義武軍於定州。是年,趙州寧晉 縣群蛇分為三,集寧晉仁孝里沙河北,棠樹甚茂。忽 有群蛇數千,自東南來赴北岸,集棠樹下為二,集留 居南岸者為一。俄有三龜徑寸,繞行積旁,積蛇盡死, 而後各登其集。後之論者,以為王武俊分鎮之兆。 四年夏四月,李晟將兵圍清苑,為朱滔所敗,退保定 州。晟謀取涿、莫二州,以絕幽、魏往來之路,圍清苑數 月不下。朱滔自將救之,晟軍大敗,乃還師保定州。十 二月,以張孝忠為易、定、滄州節度使,王武俊為恒冀 團練使,康日知為深州團練使。時河北略定,朝廷謂 不日可平,以孝忠為易、定、滄州節度使,武俊、日知為 恒、冀、深、趙團練使,以德、棣二州隸朱滔,令還鎮。滔固 請深州,不許,於是怨望,留屯深州。武俊自以不得為 節度使,又失趙定,不悅。復有詔,令武俊以糧三千石 給朱滔,馬五百匹給馬燧。武俊以魏博既下,朝廷必 取恒、冀,故分其糧馬以弱之,疑未肯奉詔。田悅聞之, 遣判官王侑說朱滔曰:「今上志欲掃清河朔,不使藩 鎮承襲魏亡,則燕、趙為之次矣。若司徒矜魏博而救 之,非徒得存亡繼絕之義,亦子孫萬世之利也。」滔大 喜,即遣侑歸報。又遣王郅說王武俊曰:「大夫出萬死 之計,誅逆首康日知,豈得與大夫同日論功!而朝廷 褒賞略同,誰不憤悒!今又聞詔支糧馬與鄰道,朝廷 之意,先欲貧弱軍府,候平魏之日,使為僕射朱司徒 共相滅耳。司徒不敢自保,使郅等效愚計,欲與大夫 共救田尚書,而以深州與三大鎮連衡,若耳目手足 之相救,則他日永無患矣。」武俊亦喜許諾,相與刻日 舉兵南向。武俊字興本,出契丹,善騎射,初為李寶臣 帳下裨將,謀誅李惟岳,帝以為恆冀團練使。武俊怨 不得節度,恐失趙定,遂反自稱趙王。時大赦反側,武 俊乃去王號,上表謝罪,復以為成德節度使,賜德、棣 二州。
興元元年春正月,詔復王武俊為深趙恒冀節度使。 朱滔使人說田悅,共起兵取大梁,悅不欲行。會武俊 亦遣田秀馳見悅曰:「天子方在隱憂,以德綏我,曹何 得不悔過而歸之!且捨九葉天子不事,而事泚及滔 乎?八郎慎勿與俱南,但閉城拒守。武俊請伺其隙,連 昭義之兵擊而滅之,與八郎掃清河朔,共事天子,不 亦善乎!」悅意遂決。詔復以武俊為深、趙、恒定節度使。 朱滔攻貝州百餘日,馬實攻魏州踰四旬,皆不下。賈 林復為李抱真說王武俊曰:「朱滔吞貝、魏,復值田悅 被害,儻旬日不救,則魏博皆為滔有矣。魏博既下,則 張孝忠必為之臣。滔連三道之兵,益以回紇,進臨常 山,明公欲保其宗族,得乎?常山不守,則昭義退保西 山,河朔盡入於滔矣。不若乘貝、魏未下,與昭義合兵 救之,滔既破亡,則朱泚不日梟滅,鑾輿反正,諸將之 功,孰居明公之右哉!」武俊悅,從之,軍於南宮東南。抱 真自臨洺引兵會之,兩軍尚相疑,抱真以數騎詣武 俊營,命行軍司馬盧元卿勒兵以俟,曰:「今日之舉,係 天下安危。若其不還,領軍事以聽朝命,亦惟子;勱將 士以雪讎恥,亦惟子!」言終遂行。見武俊敘國家禍亂, 天子播遷,持武俊哭,流涕縱橫,武俊亦悲不自勝,遂 相約為兄弟,誓同滅賊。抱真退入武俊帳中,酣寢久 之。武俊感激,待之益恭,指心仰日曰:「此身已為李兄 死矣!」遂連營而進。
貞元九年夏四月,王武俊襲定州,定州兵及吳少誠 戰,敗績,武俊掠定州所屬無極等縣民萬餘口,徙之 德、棣十二年,定州地大震,三月乃止。
德宗貞元二十一年,太白犯昴。占:「趙分也。」
憲宗元和元年夏,蝗。
憲宗元和五年冬十月義武節度使張茂昭以定州 歸於有司。
憲宗元和十年夏四月,劉總及王承宗戰於深州,敗 之。冬十月,義武節度使渾鎬擊王承宗,敗績,奔定州。 十三年冬十月,咸德軍觀察使王承元以深、趙、鎮、冀 四州歸於有司。
十五年十一月,赦深、鎮、趙、冀四州死罪以下賜成德 軍將士錢。
長慶元年。秋七月,魏博節度使田布引兵三萬進屯 南宮,討成德兵馬王廷湊,克之。時成德兵馬王廷湊 殺節度使田弘正,穆宗起復田布為魏博節度使討 之。時中人屢催戰,而度支乏餉,布以六州稅賦給軍, 引兵三萬屯於南宮。八月,詔諸道討王廷湊,以牛元 冀為深冀節度使。廷湊寇深州。冬十一月,朱克融寇 定州,義武節度使陳楚敗之。盧龍軍復亂,囚節度使 張弘靖,推克融為留後。杜叔良討之,大敗,克融遂寇 定州。十二月,深州行營節度使杜叔良討王廷湊,大 敗,詔以李光顏代之。初,橫海節度使烏重引將全軍 救深州,重引宿將,知賊未可破,按兵觀釁。上怒,徙重 引山南西道。而叔良素事權倖,宦官薦之,詔以代重 引。至是,將諸道兵與鎮人戰,大敗,詔復以李光顏代 之。二年正月,幽州兵寇下博,中書舍人白居易上言 曰:「自幽、鎮逆命,朝廷徵諸道計十七八萬,四面攻圍, 已踰半年。王師無功,賊勢猶盛。弓高既陷,糧道下、博, 深州饑窮日急。蓋由節將太眾,其心不齊,莫肯率先, 遞相顧望。」疏上,不省。二月,以王廷湊為成德軍節度 使,遣兵部侍郎韓愈宣慰其軍,詔觀勢勿遽。愈曰:「止! 君之仁,死臣之義。」遂往,至鎮,廷湊拔刃絃弓以迎之。 及館,甲士羅於庭,廷湊言曰:「所以紛紛者,乃此曹所 為,非廷湊心。」愈厲聲曰:「天子以尚書有將帥材,故賜 之節鉞,不知尚書與健兒語耶?」甲上前曰:「先太師為 國擊走朱滔,血衣猶在,此軍何負朝廷乃以為賊乎?」 愈曰:「汝曹尚能記先太師則善矣。夫逆順之為禍福 豈遠耶?自祿山、思明以來,至元濟、師道,其子孫有今 尚存者乎?田令公以魏博歸朝廷,子孫孩提皆為美 官;王承元以魏博歸朝廷,弱冠建節。劉悟、李祐皆為 節度使。汝曹亦聞之乎?」廷湊恐眾心動,麾之使出,謂 愈曰:「侍郎來欲何為?」愈曰:「神策諸將如牛元翼者不 少,但朝廷顧大體,不可棄之耳。尚書何為圍之不置?」 廷湊曰:「即當出之。」因與愈宴禮而歸之。未幾,元翼將 十騎突圍出深州。
文宗開成三年秋,定州蝗,草木皆盡。
武宗會昌三年,定州有犬生角。
僖宗廣明元年,義武軍節度使王處存舉兵入援長 安。時長安為黃巢所陷,帝走興元,處存聞之,號哭累 日,不俟詔命,舉兵入援,遣千人間道詣興元衛車駕。 光啟元年,李可舉、王鎔寇定州,王處存擊破之。盧龍 節度使李可舉、成德節度使王鎔惡李克用之強,處 存與克用親善,又河北唯義武尚屬朝廷,可舉等慮 「其害已,其滅而分之」,來攻易定,克用自將救之,大敗 成德兵。
昭宗光化三年,朱全忠遣兵攻定州,義武節度使王 郜奔晉陽。
梁太祖開平四年冬十一月,梁遣兵襲鎮州,取深、冀、 鎮、定,推晉王為盟主,晉遣兵救之。
梁主疑趙王鎔貳於晉,且欲因鄴王紹威,卒除移鎮、 定。會燕王守光發兵侵定州,遣其供奉官杜廷隱、丁 延徽監魏博兵三千分屯深、冀,聲言助趙守禦。趙將 石公立戍深州,白鎔拒之,容不從。公立出門指城而 泣曰:「朱氏滅唐社稷,三尺童子知其為人,而我王猶 恃姻好,以長者期之,此所謂開門揖盜者也。惜乎此 城之人今已矣!」深、冀民見魏博兵入,奔走驚駭。未幾, 廷隱等閉門,盡殺趙戍兵,乘城拒守。鎔始命公立攻 之,不克,乃遣使求援於燕、晉,與義武節度使王處直 共推晉王為盟主,合兵攻梁。晉王會將佐謀之,皆曰: 「鎔久臣朱溫,輸敗結婚,其交深矣,此必詐也。」王曰:「彼 亦擇利害而為之爾。王氏在唐,猶或臣或叛,況肯終 為朱氏之臣乎?今救死不贍,何顧婚姻?我若疑而不 救,正墮朱氏計中。」乃遣周德威將兵出井陘,屯趙州。 自是鎮、定復稱唐天祐年號。梁王命王景仁等將兵 擊之。
昭宣帝天祐七年,晉王遣周德威將兵屯趙州。十二 月,梁王景仁等進軍柏鄉,晉王自將至趙州,與德威 合,距柏鄉五里,營於野河之北,尋拔營退保高邑。乾 化三年夏五月,梁進軍攻下博,拔之。
晉稱唐天祐九年春正月,晉師及定州兵伐燕,燕王 守光僭稱帝。晉遣將周德威與趙將王德明、義武將 程巖會於易水,攻燕祁關,下之,圍涿,涿降,遂至幽州城下。梁主救之,大敗走還。
〈晉稱唐天祐十二年後梁貞明元年〉秋八月,梁劉鄩攻定州營,晉師擊 敗之。
晉稱唐天祐十八年冬十月,義武節度使王處直,為 其假子都所囚辱,卒鎮將張文禮弒其主鎔,晉王討 之。處直以定、鎮脣齒,恐鎮亡而定孤,潛令其孽子郁 賂契丹,使犯塞以解鎮圍。處直養子都,便佞多詐,處 直欲以為嗣,郁素疾都之繼其宗,至是邀處直求為 嗣,處直許之。時軍府皆不欲召契丹,都亦慮郁奪其 處,乃伏兵府第,勒處直幽之。以狀白晉王,晉王因以 都代處直,處直憂憤而死。十二月,契丹寇定州,晉王 將兵救之。王都說契丹主曰:「鎮州美田如雲,金帛如 山,天皇速往,則皆己物也。」契丹主乃進寇定州,王都 告急於晉,晉王將親軍五千救之。
後唐明宗天成三年夏四月,唐王都以定州反,遣招 討使王晏球等將兵討破之。秋七月,契丹救定州,王 晏球擊走之,擒其部長惕隱。
後唐天成四年春二月,唐王晏球克定州,王都伏誅, 獲禿餒,送大梁,斬之。王都鎮定州十餘年,謀復河北 事。晏球以都反上聞,詔奪都官爵,以晏為招討使,發 諸道兵會討定州。晏球攻拔其北關城,都以重賂求 救於禿餒,以萬騎入定州。晏球退保曲陽。都與禿餒 攻之,晏球與戰於嘉山,大破之,禿餒以二千騎奔還 定州。晏球追至城門,因進攻之,得其西關城,以為行 府,使三州民輸稅供軍食而守之。契丹亦發兵救定 州,與王都夜襲新樂,破之,殺趙州刺史朱建豐。王晏 球。會張延朗於行唐,至曲陽,王都乘勝悉眾與契丹 五千騎合萬餘人邀戰。晏球集諸將校,令之曰:「王都 輕而驕,可以戰擒也。今日諸君報國之時,悉去弓矢, 以短兵擊之,回頭者斬!」於是騎兵先進,奮撾揮劍,直 衝其陳,大破之,僵尸蔽野,契丹死者過半。餘眾北走, 與禿餒僅數騎得免,至是皆伏誅。
五代晉高祖天福末,太平縣掘地得石記,云:「天子冀 州人。」時李景據江表,名其子曰冀,欲以當之。及宋太 祖開統,方悟冀州是趙地也。
後晉天福八年冬十二月,定州大饑。是歲,春夏旱,秋 冬水,蝗大起,原野山谷、城郭廬舍皆滿,食竹木葉俱 盡。重以官括民糓,使者督責嚴急,有坐匿糓抵死者, 縣令往往納印自劾去,民餒死流亡,不可勝數。 晉出帝開運元年春三月,冀州刺史白從暉及契丹 戰於衡水,敗之。九月,寇深州,刺史康彥進擊卻之。 後晉出帝開運二年春二月,遣李守貞將兵擊契丹, 破之,退保定州。契丹以晉饑,入寇恆州,所在攻陷。 後晉開運三年夏四月,定州指揮使孫方簡叛降契 丹。六月,契丹寇定州。秋八月,張彥澤敗契丹於定州 北。冬十二月,契丹以孫方簡為義武節度使。時契丹 已陷大梁,執晉主重貴以歸。方簡嘗為嚮道,契丹故 以為義武節度使。
後漢隱帝乾祐二年春三月,漢復以孫方簡為義武 節度使。契丹將郎五麻答掠定州而遁。初,契丹北歸 至定州,以義武節度使孫方簡為大同節度使,方簡 怨恚不受命,帥其黨三千人保狼山故寨。契丹攻之, 不克。未幾,遣使降漢,漢主復其舊官,使捍契丹。耶律 忠聞鄴都既平,常懼華人為變,與麻荅等焚掠定州, 悉驅其人棄城北去。方簡自狼山帥其眾數百還據 定州,「奏以弟行友為易州刺史,方遇為泰州刺史,每 契丹入寇,兄弟奔命,契丹頗畏之。」於是晉、永州縣陷 契丹者,皆復為漢有。冬,十一月,契丹寇河北,侍中郭 威遣王峻分軍趣定州以禦之。
周太祖廣順二年,契丹寇冀州,周兵拒卻之。
後周太祖廣順三年春正月,契丹寇定州,將軍楊弘 裕擊走之。
周世宗顯德二年,浚葫蘆河,城李晏口。〈時契丹入寇民因殺掠議 者以葫蘆橫亙數百里可以限其衝突故浚而城之即今寧晉之地〉命張《藏英》留兵戍 之,河內之民始得休息。
宋太祖建隆二年秋八月,襲執義武節度使孫行友。 行友繼其兄方簡,鎮定、易。踰八年,狼山佛舍妖黨益 盛。帝即位,行友不自安,累表乞罷,不許。行友懼,乃繕 甲兵,將棄其帑,還據山寨以叛。兵馬都監樂繼能密 表其事,帝遣李懷節馳騎,令鎮、定之兵偽稱「巡邊」,直 入定州。行友倉皇出見,勒令歸朝,罷就第。
建隆三年秋七月,宋、深州蝻蟲生。
開寶二年夏四月,彰德節度使韓重贇敗契丹於定 州。帝度契丹必由鎮、定救太原,使重贇倍道兼行赴 之。重贇先陳於嘉山,契丹兵自定州西入,見旗幟,大 駭欲遁,重贇急擊,大破之。夏六月,帝既發鎮州,詔深、 趙州管內鎮、砦縣悉城之,趙州丁夫死太原者復。 三年冬十一月,契丹入定州,契丹以六萬騎寇定,帝 命田欽祚領兵三千與戰,卻之。
七年六月,深州民王緒田中得白兔,逐入穴,掘之,得 石佛五十軀,皆長尺餘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冬十一月,大發兵屯定州。 太平興國八年秋七月,滹沱水溢為患,詔死罪以下 釋之。邑人崔和見一小蛇,疑其有靈,憐而養之,名曰 「擔生」,長而噬人,里中患之。人訟和繫獄,擔生負而奔, 邑遂淪為湖,縣長及吏悉化而魚矣。
雍熙二年春三月,詔定州復二年。秋七月,契丹復入 寇,遣李繼隆發定州兵,護糧餽,趨威敵。契丹耶律休 哥聞繼隆護送糧餽數千乘,帥精騎數萬邀諸途,遇 北面都巡檢使尹繼倫兵,不顧而南。繼倫令人持短 兵躡之。至徐河,繼隆陣於前以待契丹,繼倫從後急 擊短兵,中休哥臂,創甚,先遁,餘眾驚潰,契丹為之奪 氣,自是不敢大入寇。
太宗雍熙三年,契丹大舉入寇,攻趙州,大掠而去。詔 給復二年,岐溝敗北,契丹乘勝長驅而南,遂陷深州, 掠官吏、俘士民而去。
端拱元年春三月,詔「深州給復一年。」
端拱二年,旱甚,民多饑死。
淳化五年,河北轉運使耿望開鎮州常山鎮南河水 入洨河至趙州,有詔褒之。
至道二年,有司請置官掌定州諸山銀礦,不許。按定 州諸山出銀礦,有司請置官掌其事。上曰:「地不愛寶, 當與眾共之。」不許。
真宗咸平元年秋九月,定州風雹傷稼。冬十二月,契 丹入寇,都部署傅潛有罪,流之房州。按「契丹主隆緒 大舉入寇,掠祁、趙等州。鎮、定都部署傅潛擁步騎八 萬餘,勇懦不進,閉營自守,康保裔戰沒。帝怒潛召還, 流之房州,贈保裔侍中。」
真宗咸平二年,契丹隆緒入寇趙州,帝自將禦之。 宋真宗咸平時,趙抃任安武軍節度推官。時人有赦 前偽造印更赦而用者,法當死。抃曰:「赦前不用,赦後 不造,不當死。」讞而生之。
真宗咸平三年,深州民彭遠妻產三男。
四年夏四月,深州民饑,詔「今年田租悉免之。」
真宗甲辰景德元年秋七月,寧晉縣民耿待問田禾 合穗者三本,知州王用和圖以獻。
景德元年九月,詔開定州河通漕。閏九月,契丹大舉 入寇,定州王超拒之。契丹主隆緒同其母蕭氏并舉 攻定州,王超拒之於唐河。時契丹駐兵陽城淀,號二 十萬,每縱游騎剽掠,小不利輒去,徜徉無𩰚志。寇準 聞之曰:「是。」「我也。請練師命將,據要害以備之。」冬十 月,詔魏能、張凝、田敏屯定州。十二月,契丹請盟北歸, 戒諸將毋邀擊。時有澶淵之役,宰相寇準勸帝渡河 以壯士氣,且曰:「王超領重兵屯中山以拒其吭,李繼 隆、石保吉分大陣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鎮,赴援日 至,何疑而不進?」帝既渡河,遠近望見御葢,踴躍呼萬 歲,聲聞數十里。契丹氣沮,乃請盟而退。北面都鈐轄 閻承輸開定州渠,自嘉山東引唐河二十二里至定 州,釃而為渠,直蒲陰縣東六十二里會沙河口。 景德二年正月,詔罷諸路行營,合鎮、定兩路為一都 部署。時南北講和,放河北諸州強壯臨農故也。 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六月,趙州黑龍見。
仁宗景祐四年冬十二月,定州地震。
仁宗慶曆二年二月,定州置義勇軍,選強壯為軍,刺 手背為「義勇」字,給以俸廩,分番訓練。冬十月,詔發定 州禁軍二萬二千人屯涇原。
慶曆七年冬十二月,深州知州王鼎捕叛卒斬之。按 遂人王則,以歲饑流至貝州,後為小校。貝、冀俗尚妖 幻,相與習《五龍滴淚》等經及諸圖讖經,遂謀作亂。王 則據城反,深卒謀劫應之,事覺,鼎捕斬之。
慶曆八年,定州饑,韓琦設方略賑之。是年,定大水,饑, 流離載道。琦大發倉廩,募民入粟,設粥以食,日往按 視,活者無數,詔書褒美之。
仁宗皇祐三年,恩、叢諸州蝗。秋,鎮、深、定三州大水,壞 廬舍。
皇祐五年,以韓琦為武康軍節度使,經略河東,定州 民遮留不果。琦帥定武,五年,北移武康,定州人遮留 之,琦不得出,乃潛從他道去。民奔走慟哭,聲動原野。 嘉祐二年秋七月戊子,莫州地震。
嘉祐五年冬十月,深州野蠶成繭,被于原野。
神宗熙寧元年六月,黃河決冀州,漂溺民居。秋七月, 詔「疏深州溢水。」十二月,地震。
三年,深州麥秀兩岐,或三四穗,凡四十畝。
神宗熙寧七年春三月,真定府、定州並置市易司。時 王安石所行青苗、手實、市易諸新法,並為民害。是年, 安石又謂「決水于田,可以省漕食」,故程昉灌塘治井, 深州開引滹沱水淤田及開回胡盧河并回滹沱河 于首。及提舉河北韓宗師劾程昉導滹沱水淤田而 隄壞水溢,甚為民害。詔昉分析,王安石復為之辨明。 於是深州靜安令任迪奏:「乞賜來年刈麥畢,全放滹 沱、胡盧水,淤溉南北岸田二萬七千餘頃。」從之。 元豐元年冬十二月,置提舉定州路水利司元豐三年,深、冀、趙、定等州德河通利。
四年,增宣祖定州東安墳地二十頃及守園戶。 六年,定州設「衍積、寶盈」二倉。
宋神宗元豐七年秋,河決棗強縣。水官議於深、冀、衡 水之間築隄障三百六十里,期一月就工。河北都轉 運陳廌請以歲月為之。
哲宗元祐五年冬十月,敕「定州韓琦祠載《祀典》。敕祀 琦於學宮旁,有司祀孔聖後往行一獻禮。」敕碑今在 啟聖祠前。
六年閏八月,定州「野蠶成繭。」
七年,詔「定州所糴榖數,以鉅萬散於諸郡寄糴。」 紹聖元年,詔定州糴十年之儲。
元符元年,「真定槁城、行唐深州俱野蠶成繭。」
徽宗崇寧四年,陞趙州為「慶源軍。」〈此後朝政不綱群盜大起復以金人 入寇趙地遂為戰場〉
徽宗政和五年七月,安武軍信都縣民范濟家牛生 麒麟。
宣和七年冬十二月,金斡離不寇中山府,知府詹度 禦之。金約宋攻遼,遼郭藥師降,後復以燕山叛降金, 至是為金鄉導,犯中山,北邊諸郡皆陷。
欽宗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索中山鎮。金圍汴梁,李 綱力戰禦之。金人來議和,求割中山、太原、河間三鎮 之地。綱上言:「三鎮國之屏蔽,割之何以立國?」帝嘿然, 卒從和議。冬十月,侍御史胡舜陟請援中山,不省。十 一月,詔百官議中山棄守。王雲從金還,言金人必欲 得中山、太原、河間三鎮,百官多請割與,以紓國難。何 㮚曰:「金人無信,割亦來,不割亦來。」乃止。閏月,以知中 山府陳遘為元帥。康王搆使金,至磁,為民所留。帝乃 募死士,持蠟詔如相州,拜王為兵馬大元帥,遘為元 帥,使盡起河北兵,速入衛。王,即高宗也。
二年夏四月,金人圍中山。時金已執二帝北去,而中 山鎮猶不肯下,故金圍之。
高宗建炎二年,金陷冀州,權知州事單某力守無援, 城破不屈,遇害。時金太宗天會六年。初,李政為河北 將,守冀,備禦有方,紀律嚴明。金兵屢攻城,皆擊退之。 或夜劫金人寨,所得盡散士卒。一日,金人登城,火其 門樓,政募死士數十人,濕氈裹身,躍火力戰,金人驚 走,城賴以全。政卒,城方陷。和州防禦使馬擴奔贊皇 五馬山砦得皇弟信王榛於民間,奉之,總制諸砦。 冀州有士人宋蟠,因墜馬傷折手足,痛甚,召醫治之, 云用一生龜。既得之,夜夢龜言曰:「吾能整痛,不能整 骨。有奇方奉告,大效,幸勿相害也。」蟠用其法,果驗。 金太宗天會六年,以節度使賈霆充冀州團練使。霆 秉旄一方,恩威兼濟,折大獄,制悍卒,悉有條理。官至 檢校尚書右僕射。〈按是年即建炎二年〉
高宗建炎三年,知中山府陳遘為其下所殺,金人遂 陷中山府。中山受圍三年,金人不能下。至是遘為其 部將沙振所害,城乃陷。金人見遘尸,曰:「忠臣也。」斂而 葬之。
金大定十七年春正月,金定州進「嘉禾。」禾二本,六莖, 異畝同穎。
元太祖八年,取冀州,時金章宗泰和六年也。元以王 義為安武軍節度使。義字宣之,寧晉人。太祖以功授 深、冀、趙三州招撫使,拔冀,復授安武軍節度使,行深、 冀二州元帥府事。義乃布教令,集散亡,勸率種藝,二 州遂為樂土。
貞祐元年,蒙古兵由保州破冀、邢等州。時金諸路兵 皆往山後防遏,悉僉鄉民守城。蒙古乃驅其家屬來 攻,父子兄弟遙相呼認,故人無固志,殺人焚廬殆盡, 金帛人畜席卷而去。出居庸關,取少壯男女數十萬, 盡殺之。〈按金宣宗貞祐元年即宋寧宗嘉定六年〉以柴茂為安武節度使。 時元太祖將兵拔冀,茂為所執。蒙古分兵攻金河北 諸郡,悉拔之,趙地人民殺戮幾盡。冬十月,木華黎攻 新樂。十二月,蒙古兵拔金中山府,取恒陽。
寧宗嘉定八年九月,周元兒起兵,陷金深州,真定帥 府擒殺之。元兒號「紅襖賊」,攻陷深州安平、無極等縣, 真定帥府以計破之,斬元兒及殺其黨五百餘人。 九年秋七月,金昭義軍節度使必闌阿魯帶復威州 及獲鹿縣,遂復深州。
金興定元年冬十二月,蒙古木華黎攻金中山府新 樂縣。蒙古主以木華黎有佐命功,拜太師,命之經略 山南。木華黎攻金遂成、蠡縣及新樂縣,皆下之。 三年春三月,蒙古張柔圍金中山府。柔圍中山,金武 仙遣其將葛鐵鎗與柔戰於新樂,飛矢中柔頰,落其 二齒,柔拔齒以戰,葛鐵鎗大敗。由是鎮、定以東,深、冀 以北,三十餘城望風降附。
興定四年,金分冀州隸經略使武仙。時河朔殘破,州 縣不能自立,乃募土人威望服眾者,假以方面,重權 保之。以武仙為真定經略使,恆山,分冀州南宮等州 縣隸之,尋復降蒙古。
金正大二年,蒙古史天澤攻金,武仙敗之,乘勝至中山。武仙以真定降蒙古,至是叛,殺都元帥史天倪,復歸於金。金判官亦以中山應之。天倪弟天澤,痛兄之 死,誓不共戴,乃收集餘眾,攻仙,敗之,乘勝至中山,略 無極,遂復真定。
元世祖至元五年六月,中山大雨雹。
至元十九年秋九月,詔「賑真定饑民,其流移江南者, 官給之糧,使還鄉里。」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春正月,中山奸民薛保住伏誅。 保住匿名妄效《東方朔書》上之,覬獲官爵。朝廷以為 欺罔,誅之。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蝗。
二十七年春三月,中山畋戶饑,詔給六十日糧。夏四 月,元氏縣大雨,詔免其租。新河大水,漂圮城池。 二十九年夏五月,中山蟲食桑葉盡,無蠶。
至元三十年,真定、寧晉旱蝗,雨雹。深州大水,民饑。 至元三十一年九月,趙州寧晉等縣大水。
成宗元貞元年,蟲食桑。
武宗至大元年,冀寧路地震。
仁宗皇慶五年,河間、中山等路大旱。
泰定帝泰定四年夏六月,中山府雨雹。
文宗天曆二年春三月,蟲食桑葉盡,蠶死。
文宗至順元年秋七月,平棘行唐縣大風雨雹,傷稼。 文宗至順二年二月,有蟲食桑為災。三月,蟲夜食桑, 晝匿土中,人莫捕之。新河大饑,人相食。
三年三月,有蟲食桑葉盡。六月,真定路屬大水。 順帝至正十一年四月,地震,半月乃止。夏五月,白蓮 教妖人韓山童聚眾為亂,伏誅,殲于穎州白鹿莊。 元至正乙酉、丙戌連年大水,滹沱溢,淹沒城垣及儒 學。
順帝庚子至正二十年,賊率眾過寧晉,陷趙州,攻真 定路。賊率意屠寧晉,過丁橋,忽見雙鯉躍于橋上,應 「夢中神孫公所言」,遂引眾去。
順帝至正二十七年,明兵北定中原,冀州守臣判官 《谷仲義》、院判邢克勤率文武歸附。
明太祖洪武元年九月,副將軍常遇春等帥師下中 山府,以指揮董勳守之。時元運告終,大將軍徐達遣 副將軍常遇春、參政傅友德率兵取未下州郡。遇春 等至中山府,官吏舉城歸順,遇春因以指揮董勳守 之。二月改中山府為定州,隸真定府,復以真定府隸 山東。十一月,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率師下趙 州,以參隨王成守之。
洪武二年復置無極縣,以元末廢于兵燹故也。按《府 志》建置以為二年事,《紀》以為四年。今考縣之碑記,則 三年已有官矣,宜從建置。
洪武九年移衡水海盈鹽場于鹽山縣蘇棘場,二社 仍充竈土。初,海盈場在深州故城東,場被河水衝州, 移于衡水,今呼為鹽河處,沿河干馬、侯店二社人煎。 至是因衡水鹽不堪,故移場于鹽山。
三十四年春正月,靖難師次深州。初,師次威縣,真定 帥以馬步兵三萬來邀。成祖以精騎數千,緣途按伏, 躬率十餘騎薄其陣誘之,且𩰚且卻,引入伏內,盡殪 之。至是次深州,真州帥復以馬步兵三萬來邀。 成祖先命騎兵千餘,遙扼其歸路,而率精騎百餘薄 敵陣。敵勢動,我軍乘之遂潰,奔還真定,為我騎兵所 要,生擒監軍內侍長升并指揮以下數十人,斬首萬 餘級,獲馬三千餘匹。餘眾降者,悉縱遣之。三月,靖難 師緣滹沱河列營,往來之衝,遣遊騎哨定州、真定,而 多為疑兵以誤之。及聞盛庸軍至單家橋,欲前迎戰。 成祖率師由陳家渡河逆之,不見庸軍,恐其潛與真 定軍合,于是往河者三。既偵知盛庸軍夾河,遂進師。 成祖臨陣督戰,將士人人爭奮。乃張奇兵往來衝之, 敵軍屢退而復合。兩軍兵刃相抵,彼此戰疲,各坐而 息。已而復起戰,相持不退。交矢雨下,忽東北風大起, 塵埃漲天,沙礫擊面,敵軍昧目,咫尺不見人。我軍乘 風大呼,縱左右翼橫擊之,鉦鼓之聲震地。敵軍大敗, 棄兵而走,斬首十萬餘級,追至滹沱河,溺水及踐踏 死者不可勝計,餘皆潰散,降者悉縱遣之,盡獲其器 械輜重。盛庸單騎走德州。
三十五年正月,朱能率輕騎一千,哨至衡水縣,遇敵 與戰,大敗之,生擒指揮賈榮。秋八月,定州設玉林衛。 明永樂三年夏五月,徙山西潞安府等州縣民于南 宮縣。先是,山西民申外山等詣京上言:「本處地磽,且 年歲屢不登,衣食不給。乞分丁于北京、真定、南宮等 州縣寬間之處,占籍為民,撥田耕種,依例輸納,庶不 失所。」從之,仍免田租一半。于是高平長子民遷南宮 者四百餘家。
永樂四年秋八月旱,下詔戶部發粟賑之。
永樂五年春二月,定州大水,詔蠲糧芻。夏六月,衡水 縣大水壞城,淹沒人畜。贊皇、無極諸縣皆大水,詔賑 之。
十年春三月,定州衛軍趙四獻馬,產驢,有肉,角類麟陞四為「小旗」,賜鈔一百錠、絹四疋。
永樂十三年,淫雨,河溢大水,水勢洶湧,壞城而入,官 民廬舍蕩盡。知定州柳義權徙治于城南十里茅茨。 十八年,令「定州養馬人戶,二年一筭駒。民一丁養牝 馬一,三丁養牡馬一,每牡約接五牝,二年一筭駒。養 馬之人,俱免糧草一半。」
宣德三年秋九月,令定州孳牧馬當陪補者,俟明年 秋成後補之。時畿內水澇,田禾少收,故寬假之,以示 優恤。
四年秋九月,督種桑棗。
正統元年,城十八盤口,設守口官一員。秋七月,令定 州衛官軍協守倒馬關。
二年夏四月,大旱。秋,雨雹,斗米百錢,民多流殍。 六年春三月,定州饑。畿內連年饑饉,轉徙四方。遣大 理少卿李奎撫恤之,民皆復業。
九年,城鷂子岩總口,撥兵戍守。
十二年秋七月,捕蝗。
景泰元年夏五月,詔發臨清糧一萬石於定州。時敵 人南侵,攻圍代州。鎮守真定。右僉都御史陸矩奏:「定 州并倒馬關、舊路嶺軍馬屯聚,糧儲不給,須運臨清 糧以備緩急。」事下戶部,奏:「宜發臨清糧三萬石於三 處,其運至腳米阜平,每石給五斗,倒馬關四斗,定州 三斗。」從之。六月令山東原坐京倉小麥五萬石,改運 定州收積
二年,鎮守都指揮吳玉修定州城,城「惡石、井子峪口, 併設惡口守口官一員。」
天順四年秋,攢南宮《戶口冊籍》,以生養蕃息新增六 里,謂之「新析民。」
成化七年春正月至夏五月不雨。秋八月雨雹。贊皇 大旱。四月又雨雹,二麥傷槁,斗米百錢,民多流殍。 八年大饑,民流殍相食。
成化十四年,大水。
十八年,大水圮城。時冀州、隆平等處盡罹水患,惟衡 水為甚。舟楫入縣治,食惟魚鱉。
成化十九年,守備都指揮胡英、裴泰修州城。
二十一年,知州裴泰大修文廟,設祭器。
弘治元年夏四月,衡水縣大旱。是年城桑園、神堂嶺 口,設兵戍守。
二年,城「沙嶺」等口,設兵戍守。
弘治六年,令定州照地畝養馬時,奏定兩京太僕寺 種馬額數,共一十二萬五千匹。每二年照例納駒,其 駒更不搭配于內揀選備用,及補種馬之闕。其餘賣 銀貯庫,遇用不敷,量支買補。種馬。每三年揀選一次, 老病不堪者,賣銀入官,撥駒補數。每地五十畝領種 馬一匹,百畝領種馬二匹。是年,無極原額馬匹四百 六十匹,沙河縣民赴都察院告稱「伊地荒歉,不堪養 馬」,遂撥五十匹于無極寄養,共五百一十匹。
弘治七年大疫。
十年,大旱,斗米百錢,民多餓莩。
十四年七月,河水泛溢,城郭通衢,水深丈餘,壞民居, 沒人畜,不可勝數,膏腴之地,俱成河灘,至今地去糧 存,民甚苦之。
十八年九月十三日地震。
武宗正德元年四月,冀州大風,晝晦。
二年秋八月,有赤光騰起靈壽河畔。是年大雪,平地 丈餘,井谷皆平,民多凍死,號「甕雪。」
三年,武強地震,白毛生。
正德四年夏四月,風霾晝晦。
五年夏五月,地震,大旱。秋七月,大水傷稼。
五年夏五月,衡水地震,大旱。
六年,流賊劉六等寇掠真定府所屬州縣,屠之。 霸州賊劉六、劉七、齊彥名、楊虎、李隆、趙風子、邢老虎 相聚為盜,眾至十餘萬,剽掠畿輔,山東、河南大震。賊 所經趙州、臨城、槁城、南宮、武強、新河、衡水等處,搶去 馬匹、布帛、錢穀、子女之類,不可勝計,殺傷男女不下 數百餘口。後巡撫都御史甯杲志在平賊,立法不善, 募民武勇者,名為「擊兵老人」,責令勦殺,殊無紀律。但 得首一級,不問所自,即賞銀牌一面。人遂貪賞,致使 屠戮良民,不分農家過客,盡遭誅慘。有武強縣小民 梁氏兄弟三人,鋤田悉被斬首去,其尸尚立而不仆 者數日,鋤猶在手。其他如梁氏者,不可勝言矣。 六年十二月,流賊過無極。先日賊夢雞啄首,因縣名 「極」音呼相近,遂不掠而去。
七年,訛言「有黑眚夜過,人以金鼓兵杖自衛。」
八年夏五月十三日,地震。六月,蝗。
十四年秋九月,車駕幸定州,帝南征,駐蹕定州者二 日。幸韓鉉宅,見鉉、孫朝鳳摩其頂曰:「此鄉之秀也。」登 科敵塔,灑宸翰於壁間,今珍玩之。
十四年九月車駕南巡駐蹕《無極》。
十六年夏四月,世宗皇帝駐蹕定州行宮,帝入承大 統,道經定州。時知州倪璣以給事中謫任,至是迎駕措置得宜,有契聖衷。援題「可矣」二字於屏間。翼日,士 民聚觀,璣遂用「可矣」名其堂。
世宗嘉靖元年春三月,知州倪璣修《州志》成。
二年三月,深州、無極大風,黑沙蔽日,白晝為昏。八月, 無極民閆了進妻一胎生四子。冬十月,深州野蠶成 繭,被於原野。
三年春二月,衡水縣大風,晝晦。《定州同》。
八年大饑。六月大旱,八月蝗飛蔽天,半月遍地蝻生, 勢如穴蟻,填壑塞巷,齧人衣物,「雖五穀鞂稈俱食盡, 大水巨河,不能限旬日,物盡自相啖食,識者知為人 將相食也。」次年春,大疫,斗米八九十錢,民多趁食。河 南饑死者遍野,有司賑濟不及,始而人食死者,繼而 戕食生者,言之至今愴然。
九年秋,飛蝗蔽天,食禾稼。攢南宮縣戶口冊籍。十年, 礦賊寇紅子店。
十二年夏六月,衡水大旱。
十四年,訛言多婚。小民訛言「怪神,娶民間室女。」愚民 狂惑,娶嫁殆盡。十九年復如之。
十五年,星隕深州,如雨。
十六年,地震。
十七年,深州地震,自西北震起,一月間凡數十次,傾 圮廬舍,民有遷避者。秋七月,滹沱水溢,真定一路大 水,惟衡水等處水災為甚,民多流移。
十八年春二月,敕中使往定州整備糧料草束,遣司 禮監右監張敬、錦衣衛正千戶張伯齡往定州等縣, 分派銀一萬六千三百四十兩,整備本色糧料草束, 支剩銀七千八百一十二兩貯庫。冬十一月,增派磚 料銀。時修沙河城池,工部請增派真定等處磚料銀 兩,民甚苦之。十二月,令定州暫徵折色馬價。御史陳 脩上言:「北方之賦,養馬為重。養馬之累,起俵為難。今 太僕寺寄養馬匹,頗已足用,真定府所屬州縣,工役 方繁,乞將起俵大馬,暫准徵解折色,每匹銀二十兩, 待沙河工完之日,照舊俵解。若一時驚急,馬匹不敷, 則將原銀發買,亦不可誤軍國之用。」詔從之。
十八年夏,武強雷雨交作,儒學教諭宅起龍三條,鱗 甲宛然。秋七月,雨雹傷禾。冬,桃李花。
二十年夏五月,派定州買俵大馬。馬不足用,兵部奏 「遣行太僕寺寺丞王京領官銀分派民間,買俵解大 馬」,民多不堪。
二十一年春,武強黃霾四塞,晝晦星現,日食既夏,瘟 疫大作,男婦死者甚眾,遍地蝻生,水淹城之西北,民 心駭懼。邊警日急,科役繁重,民不聊生。梨花秋放《榆 錢實》。八月初七日,震雷雨雹於古河村。
二十二年,武強歲大有。縣治庭前穀秀二穗,民間亦 有。又芝草產縣堂棟上,光彩燦然,更數歲不變,庭椿 枯朽復榮。
二十三年秋七月,深州大雨,壞民廬舍。
二十四年閏正月二十八日,武強大風異常,屋瓦皆 飛。歲大旱,人民逃移。五月,衡水等處大旱,人民逃移。 該御史裴紳奏稱,「真定所屬衡水等處,連年災傷,去 歲大水淹沒,秋禾少收。八月中水退,稍得布種麥田, 一冬無雪。今春至夏不雨,地脈乾燥,風霾沙打,苗盡 枯死,民無所望。秋禾未得佈種,中間有佈種在地,亦 不能生。遍野赤地,斗米價至百五十文。軍民缺食,鬻 男賣女,父子不顧,餓莩盈途,十室九空,老幼悲號,人 心驚惶,日不聊生。所有本年夏稅并莊田、籽粒等項 錢糧,乞為蠲免。」下部議。冬十月,欒城桃李花,浪頭村 開桃花十數樹,焦家莊開李花十數樹,梨花數枝。 二十六年,驚竄晉州民訛言賊兵至欒,屠掠城東,民 皆棄家,扶老攜幼奔走,數日乃止。六月,狂風起自西 北,拔樹飄瓦,經無極之境,向東南而去。既而冰雹大 作,禾稼盡平。是年五月十五日午時,忽鬼兵動,民間 皆言有兵至,各攜老幼奔城。至申,杳無兵跡。秋七月, 寧晉嘉禾七穗。時禾生一莖,七穗甚多。下王莊有二、 三、四莖合為一穗者。是年,查徵收義勇費銀。先是河 南、山東二處兵赴各關應援,派各州縣供給盤費銀 兩。至是止調各處義勇,不許僉派,仍考查徵收剩餘 之數,聽遇急支用。
二十七年夏四月八日午時,武強縣五色雲見,光彩 晶瑩,移時方解。
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夜,武強縣黑風大作如漆, 屋瓦皆飛。五月初四日,黃風異常。初六日,大風,紅霾 蔽天,大旱。九月初五日,雨水。十七日午,東北流星赤 光如斗,化為白雲,凝久而散。
三十年春,旱,民大饑,開倉賑,至五月終方雨。七月初 二日,大雨,晝夜不止,城垣民居多傾頹。是年,欒城縣 春三月、秋九月,赤風晦晝。冬十月,深州南關民豕異, 一胞九頭,皆人面豬蹄。
三十二年六月初三,武強水圍城,滹沱溢。十二日,漳 水大溢,闔境俱水深丈餘,淹沒村民田舍無算。四關 大甚,秋禾盡沒。冬,大饑,群盜蜂起,穀價騰踴,民多饑死者。是年,贊皇亦大饑,斗米銀二錢。冬十二月,地震。 三十三年,深州自八月至明年,夏不雨,秋無穫,人皆 拆房壁易粟為命,就食河南者甚多。是年,定州大疫。 三十四年,深州地震,自西南來,房屋皆震有聲。又是 年,贊皇縣「蒲泓西有老龍泓,淵深莫測,神龍在水面 吐霓,邑人李宗舜見之驚走,不數日,渾身化為膿血 而死」,其年荒。
三十五年,大水淹稼圮屋,贊皇縣城後龍王廟前一 巨石,其大如堵。署縣事定州判官羅槐者過此,語人 曰:「此石必走矣。」眾以為後水泛濫,石果逝無跡矣。 羅言始驗云。
三十六年夏六月,欒城「大水雨如注,巨浪壞城,淹沒 民舍。」
三十八年,大饑。秋,復大水,禾稼不稔,民居衝潰。 三十九年,大旱。斗米銀二錢,人皆拆房鬻,男女易粟 為命,就食河南、山東,夫妻父子不能相顧。各州縣同。 是年,又有黑眚為異,人家男婦夜晚多被㧓傷,鳴鑼 擊鐵以相衛,半月乃止。
四十年,旱,大饑。
四十一年春正月,定州天晴,空中聲如雷,起東北止 西南。是歲大稔,斗米錢二十五文,豆七文。
四十三年八月二十日,風雷始作,冰雹如注,殺禾害 稼,樹木皆拔。
四十四年,定州遷旗纛廟於文廟道西。「滹沱河清」,自 天宮口至武強縣界止。
四十五年夏七月,高邑縣之南關民家門楣上有物 如蝣蜒,其色純朱。「時天將雨,有臨城人經行,入止其 舍,取磚欲擊之。適雷震而其人既死,物亦不見。咸疑 其為龍之變化云。」
隆慶元年正月初二日午時,地震。夏六月,大水。是年 滹水澄清者累日。
二年春正月,定州開元寺塔內遊人擠死。定俗遇節, 登塔娛翫。是年正月十六日,群往遊塔,忽相擠壓,死 者二百三十七人,寺僧取屍不能出。州守聞,往登之, 乃出。有未絕者,云:「見有神人摧擊之。」或謂妄傳州守 且至驚迫致此,亦大變也。秋七月,連朝霪雨,山水大 至,淹沒禾稼,壞民屋。又滹沱泛溢,武強四關皆水,漂 毀民間房屋甚多,城不浸者三版。是年,深州大雨雹。 隆慶三年,大水,城西北盡為漂沒,欒城入城市數尺, 民舍近南城者患之,贊皇官舍坍塌殆盡。深州水至 六月二十一日水大至,與隄平,官吏率居民環守于 隄上,凡二晝夜,堤內水深三尺許,城危阽者數四。 四年秋七月,深州村民家水甕中生蓮花,大如盌。八 月,有一人鋤地,見大火自地中起,須臾雷電交作,一 人震死,一人驚伏,見龍起。
五年秋七月,龍起蓮花池。村民封君寵家一室中,牆 壁四動,若風梳柳然。家人促出,忽大震雷,煙雲撲地, 龍鱗爪隱隱向東南去。既視室中,獨壁間爪痕三四, 深二寸許。水缸底穴一孔,大如栗,餘則漫無所毀。 六年三月,定州霜,小麥傷者過半。是月望後,天氣猶 凜冽。
萬曆三年四月初二日,雹。是月,贊皇大風折木,雨雹。 八月,地震。
四年夏四月,定州「雨雹。」
五年夏四月,定州大雨雹,雹大如雞卵,華塔寺石佛 雷震龍起。流寇據西山,時出寇掠。定州王中軍綽號 「鐵棍」防禦之。欒城大有震,鄰之恐,賴本縣署印槁城 知縣劉敏學日練鄉勇防守,民賴以安。
七年秋八月,地震。
八年閏四月二十八日,武強大風拔木,迅雷暴發,雨 雹平地尺餘。
九年春,疫。夏四月,地震,響賊馬四等十八人寇掠欒 城,知縣陳心鏡督鄉勇盡擒之。七月,狂風大作,傷禾 稼。八月,起龍於趙村三官廟前白楊樹,煙火閃照,雷 擊樹碎。
十年春三月,亢旱,瘟疫大作,人有腫脖者,三日即死。 親友不敢弔,弔遂傳染,有死絕其門者,號為大頭瘟。 十一年冬十一月,欒城縣城陷。時欒城未破之先,十 一月十五日,軍家營民王宗堯忽瘋顛,沿街叫云:「二 十三日城破。」有命者亟逃,備言某死某生,某殺於此, 某傷於彼。其後城陷,俱如其言。
十二年,欒城大饑,兵火後蓋藏皆空,盜賊蜂起,人相 食,「兄食其弟,母食其子」,骨肉不能相保。賴知縣劉三 元獲盜,立扛斃之,不許掩埋,仍令饑民啖賊肉以延 性命,計扛斃賊犯約數百人。
十三年秋八月,熊入定州境,熊自西山來,至于位村 獲之。是後多火災,人以為熊能火之應。欒城又蝗大 饑,小民懼法,不敢為盜,皆食木皮草子。時蒺藜甚多, 每斗錢五十文,民賴以延旦夕。
十七年,訛言「朝廷命內臣選宮女」,于是民間急配以
求免,至有七八歲女服笄隨夫者。千里鼎沸,無復人道。江南亦然。或以為恆風之應云。十九年夏五月,蝗、蝻災,所過禾無遺穗。
二十年,深州久雨不止,河水漲溢。
二十年,衡水縣水田苗盡沒。知縣周子文親歷鄉村, 相度形勢,以滹沱河水為害,乃自張官鋪增築隄障, 以殺其侵溢之勢,又濬周通村水入于漳河,以順其 下流之常,禾乃獲登。是歲也,仍有年。
二十五年秋八月,定州水暴潮,十六日,濠水無風,溢 數尺許,良久乃退。或謂「地震所致,而民居未見動搖 者。」
二十七年,大旱。次年春,民多餓死。深州蝗蝻害稼,瘟 疾大作,十死大半。
二十八年,小米一斗,錢一百三十,人多死者。
三十二年秋,「大雨滹沱」,北徙饒境魚牣。
三十三年,歲大饑,餓死者載道。至秋八月,大雨霖漓, 傷禾稼。
三十五年大水,城內外廬舍漂圮殆盡,禾稼淹沒無 跡,滹、漳俱溢,武強境無寸土。先時,城內井泉甘,地甚 肥腴,自經水後,井皆鹹而地皆鹼矣。
三十七年春,饒陽大雨霾,晝晦。
三十九年,歲大饑,民流移河南者大半。秋,饒陽雨滹, 水復溢。
四十一年,大水。
四十二年,大水,無麥苗。冬十月,《蚩尤星》見,夜有星在 東南,妖光噴薄,如元宵火樹之狀,高數十丈。復有黑 氣一道,直侵紫垣,七日乃滅。
四十三年大旱,米價騰湧,錢不滿二百,民情驚惶太 甚,至七月初六始雨,後仍有年
四十五年丁巳,蝗。
四十八年春,訛言選女發遼左,民間嫁娶殆盡。 天啟元年,饒陽春夏旱。七月,武邑白家屯《白蓮教》作 亂。賊首于宏志煽惑衡民,脅從者多。至八月初五日, 官兵張體乾滅之。是年,武強水溢,民饑。
二年夏,滹沱衝決,徙饒陽北,損稼。
三年,沱水溢饒陽境。
六年丙寅夏六月初四日夜四更,地震,自西北達東 南。秋七月,水饒陽縣。五月朔日子時,地大震,雞犬皆 鳴,振物有聲。秋,大霪,雨滹滋,清河皆溢,損傷禾稼。 七年,流賊復剽掠冀州境內,時有備,未近城。
崇禎元年春,「饒陽捕魏璫親黨。」
三年冬十月晦亥時,乾方空中見白龍一頭朝下,移 時潛。
「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大雨雹」盈尺,損禾麥。
五年正月,賊掠西山趙莊等村,五月掠西山石城等 村,攻破石城南門樓,焚與殺,共傷三百六十餘人。井 陘道中軍守備崔繼泰領道快三百迎戰,與賊遇于 趙莊,全軍俱沒。十一月,賊大掠西南北三面,大名兵 備道盧象昇領兵自柏鄉來,西入深山勦賊,賊遁內 丘告急,遂自柏鄉之內丘,闔縣歡呼迎送。
總兵鄧𤣱來勦賊,夤夜引兵至柏暢,斬獲七十餘級。 知縣于日旺知其夜必來侵城,自引兵伏城外,用炮 打賊,從此賊不敢窺伺。前後引兵至者,惟田遊擊有 戰功,又不擾民,民甚安之。此一年,官紳衿民,在城在 鄉,總無安枕,西偏人民盡攜家進城居住,學宮、寺廟、 官民人家俱滿,幸保無事。
五年,饒陽《秋》大風。
六年,饒陽冬旱。七年、八年復冬旱,沙雞遍野。
崇禎八年,隆平縣飛蝗蔽天。明年又蝗,人饑。
九年,饒陽春夏旱,六月,雨,大暑,人畜多熱死。八月,木、 金二星𩰚于箕、尾之分,冬,日出入時天發紅色。 十年,饒陽春滹隍增城,夏派修磚城,秋修砲樓,冬天 復發紅色。是年,隆平陳墩村地裂,長七里,闊三尺,以 漸而殺。
崇禎十一年,定州饑。冬,虎至高邑之北營村,村民斃 之。饒陽四月望後三日,黑霧四塞。秋,大風雨拔樹。九 月朔戌方,白氣一道如練,經太微南指坤,行衡水縣。 九月十四日四鼓,城隍廟鐘自鳴,闔縣驚異。是年十 一月十一日,兵壓境,城亦無恙。十月初七日,雷電大 作,雨雹。十一月,深州城陷,屍積如山,官舍民房盡成 灰燼。十二月初三日,衡水城陷,知縣蕭時勉死之。同 時有「署印訓導張醇儒、典史趙世禎、鄉紳戶部主事 喬若雯、南陽府學訓導劉源清、兵部守備喬若霞、陳 州衛候」經歷岳自重,生員馬騰雲、趙其廉、趙汝鏜、 孫益青、喬即登、趙煥然、李于化、杜廷弼、趙祖襄、趙祖 懋、孫羽儀、劉光祚、劉一祚、劉弘祚、趙琅、喬欲楨、龐嗣 統、薛懷禮、劉祖堯、趙瑞、趙汝鉁、喬順則、施溥,雜職龐 士英、孫善述、趙治本,兵民趙一藺、劉思香、于轉江等 婦女,生員龐士風妻馮氏、民趙一轍妻任氏、趙汝鉁 妻張氏等,皆殉難。隆平縣有叛兵過,擄掠村莊財物、 牛羊一空。
「十二年,添設兵備道,整飭真定府,分管東北十六州縣」,駐定州、深州,米價四百餘文。寇變入城,焚毀官舍。 饒陽大旱,霜早大饑,饉民流移。冬十月十三,雷猶大 鳴。贊皇連歲凶荒,斗米值銀六錢。人多相食,白骨盈 野,流移載道。衡水春旱,六月二十始降大雨,及布種 成苗。秋復大旱,寸草皆枯,斗米價錢八百有奇。人食 秕糠,啖藜莧,有鬻妻賣子,餓死道路者,且鼠多為怪 異。是春土賊大亂。五月十二夜,土賊攻東城,壯丁師 餘糧,擊退之。十二月,巡撫御史韓文銓統兵撫勦,煮 粥賑饑,親臨粥廠。是年設練總。時事孔亟,地方多盜, 欽定《保民四事全書》一冊,各州縣添練總一員,專司 其事,後大為民害。
十三年,定州風霾亢旱,煮粥賑饑。隆平歲大祲,疫大 作,餓殍載道。武強大水,高邑歲大饑,民剝樹皮、掘草 根以食,至有人相食。衡水大旱,人食梨核、棗核、樹皮、 草子,四境多殍。春大風霾,沙沒禾麥;秋霖十數日,復 旱。冬蟄虫不伏,天復發紅色。
十四年,饒陽春夏旱,斗米千錢,人食草根木皮,殍墐 相望,人相食,間有「殺人而食者。」隆平、衡水諸縣皆然。 衡水旱尢甚,斗米如金,民益困。婦女之無賴者插標 於人,人莫之顧。炊骨啖肉,多以速死為幸。衣錦幣,每 餓於荒野斷垣之中,至有「因盜正法,群逐如羶,相屠 而食者。有暮行餓於街巷,曉視之則骨者。有誘至於」 家,掩殺而食者。有死而不葬,葬而盜發之烹食者,比 鄰隱一敵國,甚則婦食其夫,父食其子,人而禽獸殘 止矣。
十五年三月初三日晚,自城東北至城西南,火光共 九處,夜明如日。又忽似營伍燈籠數百,一字飛來,直 逼東南城角。城上炮擊之,火光遂不動,炮之者三,又 圍東南。閏十一月十九日,北鄉居民南視縣,黑氣密 罩,而黑氣之頂空中色赤,圓大如斗,又上似披髮然。 北兵即日入城,其始來直薄之,仁育門內,發炮擊之, 不能退,隨蟻而上。王洪運以世襲委任練總督戰頭, 勢不支,眾潰俱死,城乃陷。代庖者棗強縣丞陶爾秉, 是日赴衙內周公泉死,水淺弗克,兵去,曳出之,猶生 縣尉宋禮,先毀服去。城內民居大肆劫掠,慘死者多。 隆平縣是年三月三十日,赤霾蔽天,人物壁屋皆紅, 已而黯不見人。饒陽縣是年天復發紅色,秋山禽群 飛向坤
十六年三月,冀州城陷,知州朱慈爛被傷,死者無數。 衡水橋南街劉牙行家,豬產怪象鼻人眼,皮紅白,如 初育小兒,微帶白毛。十月初七至初九,連日晚,城之 內外街巷,遍地黑氣,且臭,高不過屋簷。至八蜡前,氣 愈甚,人相對不睹其面。又是年正月朔七日,饒陽縣 城中有飛蟲似蚊,腹微大,詵詵揖揖。二月大風雨,黃 沙。城上兵刃夜見火光,火星速越畢。冬十二月初十 日戌時,白氣一股,西起太微,東南指,尾極目,不能竟 東北徐行。隆平縣東《關趙》鳴起豬生豚,內一豚面目 似猴,鼻長似象,四足類人掌。高邑縣二月,風霾晝晦。 十七年甲申春正四日酉時,有星入月。二月,有星入 日,日有大暈。二月十八日,衡水縣陰霾,黑氣起自城 西北向東南,白晝如暗室,秉燭無光。本府兵變。三月, 闖賊李自成陷北京。三月十二日,闖兵權將軍劉率 兵萬餘,出南宮、冀州,過衡水北行。李自成遣盧傳第 為冀州偽知州,初六日,鄉民入城殺之。四月十五,有 黑風晝晦。烏合之眾,攻陷城池,死亡無算。
真定府部雜錄
[编辑]《舊志》:舜命禹治水,至於恒山,導恒水入於滱。《書》稱「恒、 衛既從」是也。恒水出上曲陽縣,在定州西北。
趙之先出自伯翳,其孫中行衍降佐太戊,十餘世而 有造父,為周穆王御,有功,乃賜以趙城。〈在今山西洪洞之間〉由 此為趙氏。造父以下六世至叔帶,去周如晉事晉,文 侯始建趙氏於晉國。叔帶以下,趙宗益興,五世而生 夙,晉獻公使伐耿取之,因賜夙以耿。夙之孫衰,從公 子重耳出亡,歸任國政,為原大夫。居原二世而有下 宮之難。又一世而立孤兒武,復與田邑。武二世孫鞅, 是為簡子。簡子在位,以法誅公族羊舌氏,奪其邑,以 僚安為「楊氏大夫。」〈即今寧晉之地〉
周敬王二十九年,齊弦施代鄗。〈鄗即今柏鄉地〉會荀虞納中 行《文子》於柏人。〈一名柏仁一名柏鄉〉簡子圍中行,文子,遂有柏 人,又二世而為獻子,治中牟。〈地里志曰河南中牟縣趙獻侯自耿徙此汲家 周書齊人伐趙東鄙圍中牟史記正義曰此中牟在河北此非鄙之中牟也葢趙界自漳水以北不及此 則地里志非是又按牟山在邯鄲之西南〉城《泫氏》。〈大事記曰竹書記年晉烈公元年趙獻子城汝 西山西山澤州高平縣〉又城平邑。〈地里志曰代郡有平邑縣〉獻子卒,子烈侯籍立,與韓、魏共分晉地,自立為諸侯,又更二君而為 敬侯。始都邯鄲。
晉頃公十三年,「趙簡子疾不知人,八日而間有言,言 與扁鵲合。」賜扁鵲田四萬畝,田在南宮地。
秦始皇遣蒙恬將兵二十萬北戍,恬因屯中山獵兔, 拔其毫以製筆。
定州城南槐堤村有池。宣德初,軍人趙牛牧馬其旁 嘗產一駒,骨相奇特,時潛入水,良久乃出,視其毛,下 有鱗甲,人皆異之。有司以聞,貯木匣,馳進,中道渴死, 因瘞道左。今定興城北有「龍馬塚」是也。
蘇東坡手植雙槐,在雪浪齋前,近六百年,一株蔥鬱 如舞鳳,一株嘗自生火,救之而止,槎枒竦拔,大類龍 爪。觀者愛慕,比諸「甘棠。」
泉丘村壽寧寺有榆樹,高三丈餘,皮片片飛起,似龍 鱗,枝幹分披,又如鳳翼。嘉靖初,寺僧欲鬻為薪,善人 孟黨捐錢贖之,因捨與伽藍。至今鄉人異之,指為「龍 神樹。」
相傳平山頂嘗產靈芝,五色輪囷。有仙人採之,遺跡 存焉。
並頭蓮嘗產城東河池中,後河堙,蓮種亦絕。萬曆四 十四年,知州宋子質濬南城河,植蓮其中,倏生雙蔕。 州人以為曩勝,復見,題詠者眾。
萬曆四十四年,定鄰境多蝗蝻,惟定獨鮮。未幾麥成, 有異穗並本者,諸穀如此者甚眾。是歲大稔,縉紳詩 以志喜,編修馬之騏題其簡曰:《中山三異》。蓋合瑞蓮 而稱之也。考諸舊志,金不術魯端仁令曲陽,嘉禾產 於靈河,當時頌之,定於曲陽最邇。物性感通,後先一 轍,豈偶然乎?
定州周村有古碣,跡已泯。旱而禱之則雨,久雨豎之 則晴,不知其解。
《趙州志》:「黃沙嶺至谷家崖六口,俱屬贊皇,去固關各 一百里,有奇泥凳子至石榴嘴四口,俱屬山西樂平。 平定去固關一百三十里,有奇固關,即古井陘口。正 統二年,建防守官軍,隸於真定。正德八年,蒙古猖獗, 以都御史林廷玉提督紫荊等關,贊理軍務。九年,都 御史張淳建議,設守關通判王隆,真定府帶銜曲陽 住守,而黃沙諸嶺口尚無戍兵。自嘉靖二十三年蒙 古犯山西,乃遣本州縣典史義民等官,帶領壯勇防 守,亦一時應敵之計,然非為定例也。」值邊塞晏然,而 戍守如故,老師費財,無救於用。議者以為「無事之時, 著州縣將前項應遣壯勇,撫恤操練,養其精銳,待有 警急,率之前往。」百里之程,朝發夕至,正如李牧日收 市租饗士,一舉而用之,可必成功也。何至坐老其師, 逍遙翱翔,有清人之嘆乎?又若「娘子關口去固關二 十里。固關既有重兵,而此口又有守禦千戶一員,軍 二十名,防守真定衛指揮一員,真神二衛旗軍三百 名,亦非單弱之甚。」則州縣調遣壯勇,尢在所當省矣。 今戍邊日重,而內地日虛,識微君子,尚有慨於斯焉。 寧晉有漳水故渠,按金仁山註《禹貢》,衡漳即今漳河, 有兩源,其一出今平定軍樂平縣少山者,曰清漳,其 一出潞州長子縣發包山者,曰濁漳。沈存中謂「凡二 水合流而有文者皆名漳。」酈道元以濁漳為衡水,以 清漳東南流,而濁濁橫入之也。又按《唐志》,冀州以衡 水名縣,而漳水在縣治之南一里。洺州舊以清漳名 縣,而其地有衡漳瀆,則衡漳本是一名,而寧晉密邇 衡水,則所存故渠當為濁漳,其東南流而入清漳無 疑矣。舊《志》則曰:「漳水過南宮,至於百尺溝,又至於楊 氏,寧晉舊名。又北至於宋子,本州舊縣名。」則此水在 昔自東而西,又折而北也。今故道不可考矣。
滹沱故道在本州東北,南流入寧晉界,始折而東北 流。一說古九河中徒駭即滹沱之訛。《禹貢》曰:「北過洚 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信九河俱在大陸之北, 則以徒駭為滹沱,疑亦近之。但《地里志》云,滹沱在滄 州之清池,而以鉤盤入河,皆在滄、瀛、德、隸之間,是以 九河去大陸數百里,失其旨矣。金履祥曰:「滹沱河出 恆岳諸谷,而衛水與之合流,恐恆、衛既從,即滹沱為 是,則又以恆、衛為滹沱也。」是否俱未可知。今滹沱故 道湮,一遇霖潦,匯為巨浸,父老猶有能指其跡者。 大陸,在今寧晉、隆平二縣界爾。高平曰陸,大陸云者, 四無山阜,曠然平地,故曰大陸,在九藪之數,亦名廣 阿澤。杜佑、李吉甫謂邢、趙、深三州皆大陸之地。按《地 說》,大河東北流過洚水千里至大陸為地腹。蓋古河 本穿西山之麓,以北流既出於洚,西山勢斷,地勢平 廣,脊上諸水鍾匯於此為藪,河水泛溢,又盤洄其間, 是為大陸。沈存中謂:「大陸皆濁泥所堙,今為平土,可 耕治也。」其在於今,旱暵既無瀦蓄,淫潦又無宣洩,近 澤之民反受其敝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