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8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八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八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八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八十二卷目錄

 烏喇寧古塔部紀事

 烏喇寧古塔部雜錄

職方典第一百八十二卷

烏喇寧古塔部紀事[编辑]

《史記·周本紀》:「成王既東伐,息慎來賀。王賜榮伯,作《賄 息慎之命》。」按息慎即肅慎古本用息

《史記·孔子世家》:「有隼集於陳廷而死,楛矢貫之,石砮, 長尺有咫。陳湣公使使問仲尼,仲尼曰:『隼來遠矣,肅 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肅慎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 先王以分大姬配虞胡公,封諸陳,求之故府,果得之』。」 《三國魏志陳留王本紀》:「三年夏四月,遼東郡言肅慎 國遣使重譯入貢,獻其國弓三十張,長三尺五寸;楛」 矢,長一尺八寸,石砮三百枚,皮骨鐵雜鎧二十領,貂 皮四百枚。

《魏志》:「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里,濱大海,南與北沃沮 接,未知其北所極。其土地多山險,其人形似夫餘,言 語不與夫餘、句麗同。有五榖、牛、馬、麻、布。人多勇力,無 大君長,邑落各有大人。處山林之間,常穴居,大家深 九梯,以多為好。土氣寒,劇於夫餘。其俗好養豬,食其 肉,衣其皮。冬以豬膏塗身,厚數分,以御風寒。夏則裸」 袒,以尺布隱其前後,以蔽形體。其弓長四尺,力如弩。 矢用楛,長尺八寸,青石為鏃,古之肅慎氏之國也。善 射,射人皆入,因矢施毒,人中皆死。出赤玉好貂,今所 謂「挹婁貂」是也。自漢以來,臣屬夫餘,夫餘責其租賦 重,以黃初中叛之。夫餘數伐之,其人眾雖少,所在山 險,鄰國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

《晉書列傳》:「肅慎氏一名挹婁,在不咸山北,去夫餘可 六十日行。東濱大海,西接寇漫汗國,北極弱水。其土 界廣袤數千里,居深山窮谷,其路險阻,車馬不通。夏 則巢居,冬則穴處。父子世為君長。無文墨,以言語為 約。有馬不乘,但以為財產而已。無牛羊,多畜豬,食其 肉,衣其皮,績毛以為布。有樹名雒常。若中國有聖帝 代立,則其木生皮可衣。」無井竈,作瓦鬲,受四五升以 食。坐則箕踞,以足挾肉而啖之,得凍肉,坐其上令暖。 土無鹽鐵,燒木作灰,灌取汁而食之。俗皆編髮,以布 作襜,經尺餘以蔽前後。將嫁娶,男以毛羽插女頭,女 和則持歸,然後致禮聘之。相盜竊,無多少皆殺之,故 雖野處而不相犯。有石砮皮骨之甲。「檀弓三尺五寸, 楛矢長尺有咫。其國東北有山出石,其利入鐵,將取 之,必先祈神。周武王時,獻其楛矢、石砮。逮于周公輔 成王,復遣使入貢。爾後千餘年,雖秦漢之盛,莫之致 也。及文帝作相,魏景元末來貢楛矢、石砮、弓甲、貂皮 之屬。魏帝詔歸于相府,賜其王褥、雞、錦、罽、綿帛。」 《晉書肅慎本傳》:「成帝時,通貢于石季龍。問之,答曰:『每 候牛馬向西南眠者三年矣。是知有大國所在,故來』。」 《魏書》勿吉本傳:勿吉國在高句麗北,舊肅慎國也。邑 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其人勁悍,言語獨異。常輕,豆 莫婁等國諸國亦患之。去洛五千里,自和龍北二百 餘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又北行七 日至如洛瓌水,水廣里餘。又北行十五日,《太魯》水。又 東北行十八日,到其國。國有大水,闊三里餘,名「《速末》 水。」其地下濕,築城穴居。屋形似塚,開口於上,以梯出 入。其國無牛,有車馬,佃則偶耕,車則步推。有粟及麥、 穄,菜則有葵。水氣鹹凝,鹽生樹上,亦有鹽池。多豬無 羊。嚼米醞酒,飲能至醉。婦人則布裙,男子豬犬皮裘。 初婚之夕,男就女家執女乳而罷,便以為定,仍為夫 婦。俗頭插虎豹尾。善射獵,弓長三尺,箭長尺二寸,以 石為鏃。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冢上作屋,不令雨濕。 常七八月造毒藥傅箭鏃,射禽獸,中者便死。煮藥毒 氣,亦能殺人。國南有徒太山,《魏》言「太皇。」有虎豹羆狼, 不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汙。行逕山者,皆以物盛去。延 興中,遣使乙力支朝獻。太和初,又貢馬五百匹。乙力 支稱初發其國,乘船泝難河西上,至太沴河,沈船於 水,南出陸行,渡洛孤水,從契丹西界達和龍。自云其 國先破高句麗十落密,共百濟,謀從水道并力取高 句麗。遣乙力支奉使大國,請其可否。詔敕三國同是 藩附,宜共和順,「勿相侵擾。」乙《力支》乃還,從其來道,取 得本船,汎達其國。

《隋書靺鞨本傳》:「靺鞨在高麗之北,邑落俱有酋長,不 相總一,凡有七種。其一號栗末部,與高麗相接,勝兵 數千,多驍武,每寇高麗中。其二曰伯咄部,在栗末之 北,勝兵七千。其三曰安車骨部,在伯咄東北。其四曰 拂涅部,在伯咄東。其五曰號室部,在拂涅東。其六曰 黑水部,在安車骨西北。其七曰白山部,在栗末東南勝兵並不過三千。而黑水部尢為勁健。自拂涅以東, 矢皆石鏃,即古之肅慎氏也。所居多依山水,渠帥曰 「大莫弗《瞞咄》」,為強國。國有徒太山者,俗甚敬畏。上有 熊羆豹狼,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殺。地卑濕,築土如堤, 鑿穴以居,開口向上,以梯出入,相與偶耕。土多粟、麥、 穄,水氣鹹,生鹽於木皮之上。其畜多豬,嚼米為酒,飲 之亦醉。婦人服布,男子衣豬狗皮。人皆射獵為業。角 弓長三尺,箭長尺有二寸。常以七八月造毒藥,傅以 矢,以射禽獸,中者立死。開皇初,相率遣使貢獻。高祖 詔其使者曰:「朕聞彼土人庶,多能勇捷,今來相見,實 副朕懷。朕視爾等如子,爾等宜敬朕如父。」對曰:「臣等 僻處一方,道路悠遠」,聞中國有聖人,故來朝耳。既蒙 勞賜,親奉聖顏,下情不勝歡喜。按肅慎至此始稱韎鞨因國中有韎鞨水

而名也。《而韎鞨水》。即栗末水。即今日之混同江也。

其國西北與契丹相接,每相劫掠。後因其使來,高祖 誡之曰:「我憐念契丹,與爾無異,宜各守土境,豈不安 樂?何為輒相攻擊,甚乖我意?」使者謝罪,令宴飲于前, 使者與其徒皆起舞,多戰𩰚之容。上顧謂侍臣曰:「天 地間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何其甚也!」然其國與隋 懸隔,唯栗末、白山為近。

煬帝初,與高麗戰,頻敗其眾,渠帥《度地稽》率其部來 降,拜為右光祿大夫,居之柳城,與邊人來往。悅中國 風俗,請被冠帶。帝嘉之,賜以錦綺而褒寵之。及遼東 之役,度《地稽》率其徒以從。每有戰功,賞賜優厚。十三 年,從帝幸江都,尋放歸柳城。在途遇李密之亂,密遣 兵邀之,前後十餘戰,僅而得免。至高陽,復沒於王須 拔。未幾遁歸。《羅藝》

《唐書黑水靺鞨傳》:「黑水靺鞨居肅慎地,亦曰挹婁。元 魏時曰勿吉,直京師東北六千里。東瀕海,西屬突厥, 南高麗,北室韋,離為數十部,各自治。其著者曰栗末 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與高麗接,依栗末 水以居。水源於山西北,注它漏河。稍東北曰汨咄部, 又次曰安居骨部。益東曰拂捏部,居骨之西北,曰黑」 水部,栗末之東曰白山部,部間遠者三四百里,近二 百里。白山本臣高麗,王師取平壤,其眾多入唐,汨咄、 安居骨等皆奔散,寖微無聞焉。遺人迸入渤海,唯黑 水完彊,分十六落,以南北稱,蓋其居最北方者也。人 勁健,善步戰,常能患它部。俗編髮,綴野豕牙,插雉尾 為冠飾,自別於諸部。性忍悍,善射獵,「無憂戚。貴壯賤 老。居無室廬。負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如丘冢 然。夏出隨水草,冬入處,死者埋之。無棺槨,殺所乘馬 以祭,世相承為長。無書契。其矢石,鏃長二寸,蓋楛弩 遺法。畜多豖,無牛羊,有車馬,田耦以耕,車則步推,有 粟、麥。土多貂鼠、白兔、白鷹。有鹽泉,氣蒸薄,鹽凝樹顛。」 武德五年,渠長阿固郎始來。太宗貞觀二年乃臣附, 所獻有常,以其地為燕州。開元十年,其酋倪屬利稽 來朝,元宗即拜勃利州刺史。於是安東都護薛泰請 置黑水府,以部長為都督、刺史,朝廷為置長史監之, 賜府都督姓李氏,名曰獻誠,以雲麾將軍領黑水經 略使,隸幽州都督。訖帝世,朝獻者十五。大曆世凡七, 貞元一來,元和中再初。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 行十日得郡利部,東北行十日得窟說部,亦號屈說, 稍東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又有拂涅、虞婁、越喜、鐵 利等部。其地南距渤海北,東際於海,西抵室韋,南北 袤二千里,東西千里。拂涅鐵利、虞婁越喜時時通中 國,而郡利、屈設、莫曳皆不能自通。今存其朝京師者 附左方拂涅,亦稱「大拂涅」,開元、天寶間八來,獻鯨睛、 貂鼠、白兔皮、鐵利,開元中六來,越喜七來,貞元中一 來;虞婁貞觀間再來,貞元一來。後渤海盛,靺鞨皆役 屬之,不復與王會矣。

《五代史》黑水本傳:「黑水靺鞨,本號勿吉,當後魏時見 中國。其國東至海,南界高麗,西接突厥,北鄰室韋,蓋 肅慎氏之地也。其眾分為數十部,而黑水靺鞨最處 其北。尢勁悍,無文字之記。其兵,角弓楛矢。同光二年, 黑水兀兒遣使者來,其後常來朝貢。自登州泛海出 青州。」

同光三年五月己酉《黑水女真》皆遣使者來。此後遂稱女真 《五代史·契丹附錄》:「胡嶠入契丹,居七年,當周廣順三 年,亡歸中國,道其所見,云東女真善射,多牛鹿野狗。 其人無定居,行以牛負物。遇雨則張革為屋,常作鹿 鳴,呼鹿而射之,食其生肉。能釀糜為酒,醉則縛之而 睡,醒而後解,不然則殺人。」

《遼史太祖本紀》:「痕德堇可汗立,以太祖為本部夷離 菫,專征伐,又授大迭烈府夷離菫。」又:「明年春,伐女直, 下之,獲其戶三百。十一月,遣偏師討奚、霫諸部及東 北女直之未附者,悉破降之。」

天顯二年冬十月,皇子即皇帝位。十二月戊戌,女直 遣使來貢。見太宗本紀

《景宗本紀》:「保寧七年八月,女直侵貴德州東境。九月, 東京統軍使察鄰詳穩固奏,女直襲歸州五寨,剽掠

而去。九年五月,女直二十一人來請宰相夷離菫之
考證
職,以次授之。冬十月,女直遣使來貢。」

《聖宗本紀》:「統和二年春正月,東路行軍宣徽使蕭蒲 寧奏討女直捷,遣使執手獎諭。」

八年五月,女直宰相阿海來貢,封「順化王。」

開泰元年春正月癸未,長白山三十部女直酋長來 貢。

《遼史聖宗本紀》:「太平六年二月,赫石為都監,引軍城 混同江、疏木河之間。黃龍府請建堡障三,烽臺十,詔 以農隙築之。」

《天祚本紀》:「乾統元年十二月己巳,初以楊割為生女 直部節度使,其俗呼為太師。是歲,楊割死,傳兄之子 烏雅束。束死,其弟阿骨打襲。天慶二年,上如春州,幸 混同江釣魚界外,生女直酋長在千里內者,以故事 皆來朝。適遇頭魚宴,酒半酣,上臨軒,命諸酋次第起 舞,獨阿骨打辭以不能,諭之再三,終不從。他日,上密」 謂樞密使蕭奉先曰:「前日之宴,阿骨打意氣雄豪,顧 視不常,可托以邊事誅之,否則必貽後患。」奉先曰:「麤 人不知禮義,無大過而殺之,恐傷向化之心。」阿骨打 混同江宴歸,疑上知其異志,遂稱兵先併旁近部族。 蕭奉先作常事以聞。上仍送咸州詰責,欲使自新。後 數召,竟稱疾不至。

《金史世紀》:「金之先出靺鞨氏,本號勿吉,古肅慎地也, 隋稱靺鞨。五代時附屬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號 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號生女直。生女直地 有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者也。 金之始祖諱函普,從高麗來,年已六十餘矣,居完顏 部僕斡水之涯。久之,其部人嘗殺他族之人,由是兩」 族交惡,鬨𩰚不能解。完顏部人謂始祖曰:「君能為部 人解此怨,使兩族不相殺。部有賢女,年六十而未嫁, 當以相配,仍為同部。」始祖曰:「諾。」乃自往諭之曰:「殺一 人而𩰚不解,損傷益多。曷若止誅首亂者一人,部內 以物納償,汝可以無𩰚,而且獲利焉。」怨家從之,乃為 約曰:「凡有殺傷人者,徵其家人口一」,馬十、偶㹀牛十、 黃金六兩與所殺傷之家,即兩解,不得私𩰚,曰:「謹如 約。」女直之俗,殺人償馬三十自此始。部眾信服之,謝 以青牛一,并許歸六十之婦。始祖乃以青牛為聘禮 而納之,并得其貲產。後生二男,長曰烏魯,次曰斡魯, 一女曰注思板,遂為完顏部人。天會十四年,追諡景 元皇帝,廟號始祖。子德帝諱烏魯。德帝子安帝諱跋 海。安帝子獻祖,諱綏可。舊俗無室廬,負山坎地,梁木 其上,覆以土,夏則出隨水草以居,冬則入處其中,遷 徙不常。獻祖乃徙居海古水,耕墾樹藝,始築室,有棟 宇,人呼其地為「納葛里。」「納葛里」者,漢語「居室」也。自此 遂定居于安出虎水之側矣。

獻祖子昭祖,諱石魯,稍以條教為治,遼以愓隱官之。 昭祖耀武至於青嶺、白山,順者撫之,不從者討伐之。 入於蘇濱、耶懶之地,所至克捷。還經僕鷰水,「僕鷰」,漢 語惡瘡也。昭祖惡其地名,雖已困憊,不肯止。行。至姑 里甸,得疾迨,夜寢於村舍,有盜至,遂中夜啟行,至逼 剌紀村止焉,是夕卒。子景祖諱烏古迺,自始祖至此 已六世矣。及景祖稍役屬諸部,自白山、耶悔、統門、耶 懶、土骨論之屬以至五國之長皆聽命。而五國蒲聶 部節度使拔《乙門》叛遼,鷹路不通,遼人將討之,景祖 襲而擒之,獻于遼主。遼主召見,以為生女直部族節 度使。遼人呼節度使為「太師」,金人稱「都太師」自此始。 卒第二子襲節度使,是為世祖。諱《劾里缽》。襲位之初, 內外潰叛,世祖乃因敗為功,變弱為強,基業自此大 卒。母弟頗剌淑襲節度使,是為肅宗。肅宗卒,母弟穆 宗諱《盈歌》,景祖第五子也。南人稱「楊割太師」,「盈」近楊, 歌近割,遼人呼節度為太師。自景祖至太祖,皆有是 稱。自景祖以來,兩世四主,志業相同,一切治以本部 法令。東南至于乙離骨、曷懶、耶懶、上骨論,東北至于 王國。立隈禿答金,蓋盛於此矣。穆宗卒。兄子康宗諱 烏雅束,世祖長子也。四年,高麗遣黑歡方石來賀襲 位,遣盃魯報之。高麗約還諸亡在彼者,乃使阿聒、勝 昆往受之。高麗背約,殺二使,築九城於曷懶甸,以兵 數萬來攻,斡賽敗之。幹魯亦築九城,與高麗九城相 對。高麗復來攻,斡賽復敗之。高麗約以還逋逃之人 退。九城之軍復制侵故地。九月乃罷兵。康宗卒。太祖 襲位。

《太祖本紀》:遼道宗時,有五色雲氣屢出東方,大若二 千斛囷倉之狀。司天孔致和竊謂人曰:「其下當生異 人,建非常之事,天以象告,非人力所能為也。」康宗即 世太祖,襲位為都勃極烈。太祖諱旻,本諱阿骨打,世 祖第二子也。遼使阿息保來曰:「何以不告喪?」太祖曰: 「有喪不能弔,乃以為罪乎?」太祖至江西,遼使使來致 襲節度之命。初,遼每歲遣使市名鷹海東青於海上, 道出境內,使者貪縱,徵索無藝,公私厭苦之。康宗嘗 以「不遣阿疏」為言,稍拒其使者。太祖嗣節度,亦遣蒲 家奴往索阿疏,故常以此二者為言,終至於滅遼然 後已太祖進軍寧江州,次寥晦城,遣督諸路兵,皆會於來 流水,得二千五百人。致遼之罪,「申告於天地。」師次,唐 括帶斡甲之地,諸軍禳射介而立,有光如烈火,起於 人足及戈矛之上,人以為兵祥。明日,次札只水,光見 如初。進軍寧江州,諸軍填塹攻城,寧江人自東門出, 溫迪痕阿徒罕邀擊,盡殪之。十月朔,克其城。初命諸 路以三百戶為謀克,十謀克為猛安。十一月,遼都統 蕭糺里、副都統撻不野將步騎十萬會于鴨子河北, 太祖自將擊之。未至鴨子河,既夜,太祖方就枕,若有 扶其首者,三寤而起曰:「神明警我也。」即鳴鼓舉燧而 行。黎明及河,遼兵方壞陵道,擊走之。與敵遇于出河 店,大風起,塵埃蔽天,乘風勢擊之,遼兵敗。逐至斡論 濼,殺獲不可勝計。遼人嘗言女直兵若滿萬則不可 敵。至是始滿萬云、僕虺等攻賓州,拔之。斡魯古敗遼 軍于咸州西,完顏妻室克咸州,吳乞買撒改率官屬 勸進。

收國元年正月壬申朔,群臣奉上尊號,是日即皇帝 位。上曰:「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 壞,惟金不變不壞。」金之色白,完顏部色尚白,於是國 號大金,改元收國。上自將攻黃龍府,進臨益州,益州 人走保黃龍,取其餘民以歸。上率兵趨達魯古城,次 寧江州西。遼使僧家奴來議和,國書斥上名耳,使為 屬國。庚子,進師,有火光正圓,自空而墜,上曰:「此祥徵, 殆天助也。」酹白水而拜,將士莫不喜躍。進逼達魯古 城,擊遼兵,敗之,逐北至阿婁岡。八月,親征黃龍府,次 混同江,無舟,上使一人道前,乘赭白馬徑涉,曰:「視吾 鞭所指而行。」諸軍隨之,才及馬腹,後使舟人測其渡 處,深不得其底。九月,克黃龍府。十一月,遼主聞取黃 龍府,大懼,自將七十萬至駝門,上自將禦之。十二月, 行次爻刺,會諸將議,皆曰:「遼兵號七十萬,其鋒未易 當。吾軍遠來,人馬疲乏,宜駐于此,深溝高壘以待。」上 從之。上以騎兵親候遼軍,獲督餉者,知遼主以張奴 叛,西還二日矣。諸將曰:「今遼主既還,可乘怠追擊之。」 上曰:「敵來不迎戰,去而追之,欲以此為勇耶?」眾皆悚 愧,願得自效。上復曰:「誠欲追敵,約齎以往,無事餫饋。 若破敵,何求不得!」眾皆奮躍,追及遼主于護步答岡, 遼師敗績,死者相屬百餘里,獲輿輦、帟幄、軍資、馬牛 不可勝計。是役也,兵止二萬。二年十二月,諳班勃極 烈吳乞買及群臣上尊號曰大聖皇帝,改明年為天 輔元年。

天輔元年十二月,拔顯州,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皆 降。是月,宋使登州防禦使馬政以國書來,其略曰:「日 出之分,實生聖人。竊聞征遼,屢破勍敵,若克遼之後, 五代時陷入契丹、漢地,願畀下邑。」

四年四月,上自將伐遼。五月,至上京,亟命進攻,闍毋 以麾下先登,克其外城,留守撻不野以城降。

「六年六月,上親征遼,發自上京。八月,追遼主于大魚 濼。昱、宗望追及遼主于石輦鐸,與戰,敗之,遼主遁。」 《太宗本紀》:「天輔六年八月,太祖崩。九月,諳班勃極烈 即皇帝位,改天輔七年為天會元年。三年二月,婁室 獲遼主于余賭谷。九月,以遼主至京師,降封海濱王。 十月,詔諸將伐宋。四年十二月,宋主桓降。五年二月, 降」宋二帝為庶人。四月,宗翰、宗望以宋二帝歸。六年 七月,以宋二庶人赴上京,以宋二庶人素服見太祖 廟,遂入見于乾元殿。封其父昏德公、子重昏侯。冬十 月,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韓州。八年八月,上如東京溫 湯,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鶻里改路。十年四月,聞鴨綠、 混同江暴漲,命賑徙戍邊戶在混同江者

《五行志》:「穆宗攻阿疏日,辰巳間,忽暴雨昏曀,雷電環 阿疏所居。是夕有巨火聲如雷,墜阿疏城中,遂攻下 之。」

太祖軍寧江,撒改仰見太祖體如喬松,所乘馬如岡 阜之大。太祖亦視撒改人馬異常,撒改因白所見,太 祖喜曰:「此吉兆也。」即舉酒酹之曰:「異日成功,當識此 地。」

收國元年,上在《寧江州》,有光正圓,自空而墜。八月己 卯,黃龍見空中。

太宗天會二年,曷懶、移《鹿古》水霖雨害稼,且為蝗所 食。秋,泰州潦,害稼。

九年七月丙申,上御西樓聽政,聞咸州所貢白鵲,音 忽異常。上起視之,見東樓外光明中有像,巍然高五 丈許,下有紅雲承之,若世所謂佛者。乃擎跽修虔,久 之而沒。

十年冬,「移懶《曷懶》」兩路饑。

《熙宗本紀》:天眷元年「二月,詔罷來流水混同江護邏 地,與民耕牧。秋七月,按出滸河溢,壞廬舍,民多溺死。 八月,以京師為上京,府曰會寧,舊上京為北京。九月, 以奭為會寧牧,封鄧王。」

皇統元年二月封昏德公趙信為天水郡王重昏侯 趙桓為天水郡公。

九年三月,令左丞相亮為太保,領三省事。四月壬申夜,大風雨,雷電震壞寢殿鴟尾,有火入上寢,燒幃幔, 帝趨別殿避之。

《海陵本紀》:「天德三年,詔遷都燕京。」

貞元三年,詔「右丞相僕散思恭、大宗正胡扳魯如上 京,奉遷山陵,及迎永壽宮皇太后。」

正隆二年八月,罷上京留守司。十月,命會寧府毀舊 宮殿、諸大族第宅及儲慶寺,仍夷其址而耕種之。 《世宗本紀》:大定十二年三月,上謂宰臣曰:「會寧乃國 家興王之地,自海陵遷都,女直人浸忘舊風。朕時嘗 見女直風俗,迄今不忘。今之燕飲音樂,皆習漢風,蓋 以備禮也,非朕心所好。東宮不知女直風俗,第以朕 故,猶尚存之,恐異時一變此風,非長久之計。甚欲一 至會寧,使子孫得見舊俗,庶幾習效之。」四月,上御睿 思殿,命歌者歌《女直詞》,顧謂皇太子及諸王曰:「朕思 先朝所行之事,未嘗暫忘,故時聽此詞,亦欲令汝輩 知之。汝輩自幼惟習漢人風俗,不知女直純實之風, 至於文字語言,或不通曉,是忘本也。汝」輩當體朕意。 至於子孫。亦當遵朕教誡也。

十五年九月高麗西京留守《趙位寵》叛其君請「以《慈 悲嶺》以西《鴨綠江》以東四十餘城內附」不納。

十六年,上與親王、宰執、從官從容論古今興廢事,曰: 「女直舊風,最為純直,雖不知書,然其祭天地,敬親戚, 尊耆老,接賓客,信朋友,禮意款曲,皆出於自然,其善 與古書所載無異。汝輩嘗習學之,舊風不可忘也。」 二十四年二月,上曰:「朕將往上京,念本朝風俗重端 午節,比及端午,到上京,則燕勞鄉閭、宗室、父老。」上將 如上京,尚書省奏定皇太子守國諸儀及《守國寶》,上 召皇太子授之,且諭之曰:「上京,祖宗興王之地,欲與 諸王一到,或留三二年。以汝守國,譬之農家種田,商 人營財,但能不墜父業,即為克家子。況社稷任重,尢 宜畏懼?常時觀汝甚謹,今日能紓朕憂,乃見中心孝 也。」皇太子再三辭讓,以不諳政務,乞備「扈從。」上曰:「政 事無甚難,但用心公正,毋納讒言,久之自熟。」皇太子 流涕,左右皆為之感動,皇太子乃受。壬寅,如上京,皇 太子允恭守國。癸卯,宰執以下奉辭於通州。五月己 丑,至上京,居于光興宮。庚寅,朝謁于慶元宮。戊戌,宴 於皇武殿。上謂宗戚曰:「朕思故鄉,積有日矣,今既至 此,可極歡宴,君臣同之。」賜諸王、妃、主、宰執百官命婦 各有差,宗戚皆霑醉起舞,竟日乃罷。六月辛酉,幸按 出虎水臨漪亭。壬戌,閱馬于綠野淀。乙亥,詔免上京 今年市稅。九月甲午,詔「以上京天寒地遠,宗正旦生 日、高麗、夏國生日,並不須遣使,令有司報諭。」丙午,尚 書省徙速頻、胡里改三猛安二十四謀克,以實上京。 二十五年正月乙酉朔。丁亥,宴妃嬪、親王、公主、文武 從官於光德殿,宗室宗婦及五品以上命婦與坐者 千七百餘人,賞賚有差。四月癸亥,幸皇武殿擊毬,許 上民縱觀。甲子,詔「於速頻、胡里改兩路猛安下,選三 十謀克為三猛安,移置於率督畔窟之地,以實上京。」 壬申,曲赦會寧府,仍放免今年租稅。百姓年七十者 補一官。甲戌,以會寧府官一人兼大宗正丞,以治宗 室之政。上謂群臣曰:「上京風物,朕自樂之,每奏還都, 輒用感愴。祖宗舊邦,不忍捨去。萬歲之後,當置朕于 太祖之側,卿等無忘朕言。」丁丑,宴宗室婦于皇武殿。 大功親賜官三階,小功二階,緦麻一階,年高屬近者 加宣武將軍及封宗女。賜銀絹有差,曰:「朕尋常不飲 酒,今日甚欲沉醉,其樂亦不易得也。」宗室婦女及群 臣故老以次起舞進酒。上曰:「吾來數月,未有一人歌 本曲者,吾為汝等歌之。」命宗室子弟敘坐殿下者,皆 坐殿上,聽上自歌其詞,道王業之艱難及繼述之不 易,至慨想祖宗,宛然如睹。慷慨悲咽,不能成聲。歌畢 泣下。右丞相元忠率群臣宗戚捧觴上壽,皆稱萬歲。 於是諸夫人更歌本曲,如私家之會。既醉,上復續調, 至一鼓乃罷。己卯,發上京。庚辰,宗室戚屬奉辭。上曰: 「朕久思故鄉,甚欲留一二歲。京師天下根本,不能久 于此也。太平歲,國無征徭,汝等皆奢縱,往往貧乏,朕 甚憐之。當務儉約,無忘祖先艱難。」因泣數行下,宗室 戚屬皆感泣而退。九月甲申,次遼水,召見百二十歲 老人,能道太祖開創事。上嘉歎,賜食併賜帛。己酉,至 自上京。

《烏古論元忠傳》:世宗將幸會寧,元忠進諫不聽,出知 真定府,尋復詔為右丞相。世宗欲甓上京城,元忠曰: 「此邦遭正隆軍興,百姓凋弊,陛下休養二十餘年,尚 未完復,況土性疏惡,甓之恐難。經久風雨摧壞,歲歲 繕完,民將益困矣。駕東幸,久之未還,元忠奏曰:鑾輿 駐此已閱歲,倉儲日少,市買漸貴,禁衛暨諸局署多 逃者,有司捕寘諸法,恐傷陛下仁愛。」世宗嘉納之。 《元史文宗本紀》:至順元年,遼陽行省水達達路,自去 夏霖雨,黑龍、宋瓦二江水溢,民無魚為食。至是,末魯 孫一十五狗驛,狗多餓死,賑糧兩月,狗死者,給鈔補 市之

烏喇寧古塔部雜錄[编辑]

《金史地理志》: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舊土也。國言 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國之 號,蓋取諸此。天眷元年,號上京。海陵貞祐二年,遷都 于燕,削上京之號,止稱會寧府。稱為國中者,以違制 論。大定十三年七月,復為上京。

其宮室有乾元殿,天會三年建,天眷元年更名「皇極 殿。」

慶元宮,天會十三年建,殿曰「辰居」,門曰「景暉」,天眷元 年安太祖以下御容為原廟。

朝殿,天眷元年建,殿曰「敷德」,門曰「延光」,寢殿曰「宵衣」, 書殿曰「稽古。」又有明德宮。明德殿,熙宗嘗享太宗御 容于此,太后所居也。

涼殿,皇統二年構,門曰延福,樓曰五雲,殿曰「重明。」東 廡南殿曰東華,次曰廣仁。西廡南殿曰西清,次曰「明 義。」重明後東殿曰龍壽,西殿曰「奎文。」時令殿及其門 曰「奉元。」有泰和殿,有武德殿,有薰風殿。

其行宮有天開殿,爻剌春水之地也。有混同江行宮。 太廟、社稷,皇統三年建,正隆二年毀原廟,天眷元年 以春亭名天元殿,安太祖、太宗、熙宗諸后御容。春亭 者,太祖所嘗御之所也。天眷二年作原廟,改「文德」曰 「世德」,正隆二年毀,大定五年復建太祖廟。

興聖宮,德宗所居也。天德元年名之「興德宮」,後更名 「永祚宮」,睿宗所居也。光興宮,世宗所居也。正隆二年, 命吏部郎中蕭彥良盡毀宮殿、宗廟、諸大族邸第及 儲慶寺,夷其址,耕墾之。大定二十一年,復修宮殿,建 城隍廟。二十三年,以甓束其城。有皇武殿,擊毬校射 之所也。有雲錦亭,有臨漪亭,為籠鷹之所在。按《出虎 水側》。

肇州,舊出河店也。天會八年,以太祖名勝遼肇基王 績於此,遂建為州。天眷元年十月,置防禦使,隸會寧 府。海陵時,嘗為濟州支郡。承安三年,復以為太祖神 武龍興之地,陞為節鎮,軍名「武興。」五年,置漕運司,以 提舉兼州事,後廢軍。貞祐二年,復陞為武興軍,節鎮 置招討司,以使兼州事。

隆州,下,利涉軍節度使。古扶餘之地。遼太祖時有黃 龍見,遼名「黃龍府。」天眷三年,改為濟州,以太祖來攻 城時大軍徑涉,不假舟楫之祥也。置利涉軍。天德二 年,置上京路都轉運司。四年,改為濟州路轉運司。大 定二十九年,嫌與山東路濟州同,更今名。貞祐初,陞 為隆安府。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