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9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九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九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九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九十二卷目錄

 濟南府部彙考四

  濟南府山川考三

職方典第一百九十二卷

濟南府部彙考四

[编辑]

濟南府山川考三   府州縣志合載

[编辑]

青城縣:無《山》。

大清河即「濟水。」 在城北十八里。

白龍灣:城西北十八里。大清河所匯,深不可測。相傳有黑白二龍𩰚白龍勝之,故名陵縣。無《山》。

馬頰河按《元和志》,「在德州安德。」 今去本縣東南三里許,環遶而北,通于神頭店,俗呼為馬河。蓋德州即今陵縣,安德即州附郭也。

覆鬴河,按《通典》,在德州安德,《通志》云,在陵縣西三里,至海豐縣入海,今雖堙塞,其迹尚存。鬲津河,按《史記》云,在鬲縣,今相傳在縣治南布政分司前,即其故迹。弘治間填建今儒學。鉤盤河,按《寰宇記》云,在樂陵東南,從德州平原來。今在縣東四十五里,謂之盤河店。

舊黃河按《通志》九河經流故道,在縣西四十五里,其自西南經本縣北境,東過武定,至海豐入海,今割屬德州。

篤馬河按《通志》,在縣西二十五里,即今之土河,割屬德州。

德水,按《通志》在縣東十里,今俗呼為十里河。平原津,按《史記正義》云,「德州南有水津焉,在縣西十五里,始皇東巡,渡此而疾。」 今割屬德州。古衛河,在縣北十里,按《舊志》云「衛河遶於西北。」

白龍灣在縣東四十里,俗呼為「龍家窪。」

邊臨浦按:《通志》在縣北十八里。今割屬德州,名為邊里鎮。

蓮花池在縣東北十五里。

泰安州

泰山在州北五里,為東嶽岱宗。《舜典》:「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 是也。其山週圍一百六十里,屈曲盤道百餘,經南天門、東西三天門至絕頂,高四十餘里。上有碧雲祠、東嶽廟、封禪壇。《史記》言古封泰山者有七十二君,而不見於經。三代以下,則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元宗、宋真宗皆登封焉。

國朝康熙二十三年九月辛卯。

皇帝東巡狩,撫恤編氓,問俗觀風。十月壬寅,至於岱。

宗,燔柴致祭,如祀五嶽禮。

鳳凰山,在嶽頂西南,其下曰白雲洞,巉巖多竅,天將陰,則雲從竅出如縷,頃而彌滿山谷矣。象山,在鳳凰山之下。

青山在嶽東南麓,漢明堂東北。

傲來山,俗名「扇子崖」 ,在嶽頂西南,其石巑岏矗矗,在御帳俯視之,最奇。山之前有竹林寺,下曰「大峪」 ,即中豁之路。峪西有劍匣石,有方石如匣。相傳匣有寶劍,仙人取去。

高里山在州西南三里。俗訛為「嵩里山」 ,又名亭禪山。其陰有鬼仙洞,窈然幽暗,人不敢入。社首山,在高里山之左。周成王、唐高宗、元宗、宋真宗皆禪此,上有社首壇。

東神霄山:在嶽頂東十里。

西神霄山:在嶽頂西十里。

石後山在嶽頂西十里。前多巨石。

孤山,在嶽頂北十里,崢嶸特起。

玉女山,在嶽頂東北十里許,有玉女修真石屋在其下,一名「黃花洞。」

蠟燭山在玉女山北,其石獨立如燭。

襁山,在嶽北十里,如負子狀。

鶴山,在嶽北十里,林木蔥鬱,野鶴巢此。

三尖山:在嶽頂西十里。

鵰窩山:在嶽頂西十五里,崖多鵰巢。

石馬山:在嶽頂西北十五里。

徂徠山在嶽南七十里。嶽之案山,《詩》「徂徠之松」 是也。上有紫源池,有玲瓏山、獨秀峰、天平東西二寨。下有白鶴灣。唐李白、孔巢父、韓準、裴政、陶沔、張叔明隱此,號曰「竹溪六逸。」 宋石介因故址築室著書,學者稱徂徠先生。

石閭山,在州南四十里。漢武帝封泰山,禪此。

《史記》曰:石閭者,在泰山下址。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閭,故上親禪焉。《泰山記》云:「山頂西巖為仙人石閭。」 與史不合,今亦莫詳其處。

界石山,在州南五十里。宋真宗禪此。

亭亭山,在州南五十里。《史記》曰:「黃帝封泰山,禪此。」

黃山,在嶽頂西四十里,以土色名,與「青山」 皆岳之翼山也。

梁父山,在州東南一百十里。秦始皇封泰山,禪此。漢光武亦禪焉。

云云山在梁父山之東。《史記》:「無懷氏、伏羲、神農、炎帝、顓頊、帝嚳、堯、舜、湯封泰山,皆禪此。」 龍山,在州西南三十里。

布金山在州西南九十里,上有大雲亭。

陰佛山在州東南三十里。旁有陰佛院,故名。揉耳山在州東南六十里。山形若蹲獅然。九女山在州西南四十里。世傳有九女修道此山。

鞍牛山:在州西南三十里。

天柱峰,在嶽頂西南,仰止亭之後。

日觀峰,在嶽頂東,五鼓可見海上日出,今有觀海亭。

月觀峰,在嶽頂西,對日觀而言,義取《月朏庚方》耳,訛曰越觀。

秦觀峰在嶽頂西

丈人峰,在嶽頂西南,特立如蒼顏丈人。

「懸石峰」 ,在嶽頂西南。

「回鴈峰」 ,在嶽頂西南。

「獨秀峰」 ,在嶽陽,屹然挺秀,古人題刻峰名於石。

獅子峰在嶽陽,以形似名。

蓮花峰在獨秀峰之東,五峰巉簇如蓮。

「懸刀峰」 ,在嶽西南西溪上。

芙蓉峰在西溪上

飛鴉峰在西溪上

「老鴉峰」 ,在嶽頂北,木多鴉巢。

龍泉峰在斗母觀東北,峰石峭拔。

凌漢峰在普照寺後

君子峰在嶽頂

《孔子厓》,在嶽頂西南,又名「吳觀峰舍身厓,其北聯屬日觀峰下。餘三面厓壁,陡峭數百丈,中有石凸起丈許,愚民往往舍身投厓,徼輪迴之福。」 明尚書何起鳴

皇清運使喻成龍皆勒禁示。

東百丈厓,在嶽頂西南,其瀑布下匯為天紳泉。

西百丈厓與東厓相去三百步,其高十倍東厓,而東崖南向,西崖則東向。五花厓在嶽頂南,城郭仰視嶽頂,不見崖蔽之也。又名「周觀峰。」

「鵓鴿崖」 在嶽北,峭壁巢野鴿。

馬棚厓在嶽陽,言崖深嵌,可覆馬脊也。一曰「三字崖」 ,上有墨書三畫,風雨不磨,世傳仙人書御帳崖,宋真宗駐蹕地也。

青嵐嶺在嶽頂西南

《回馬嶺》石磴漸峻,乘馬不能上。

黃峴嶺土多黃色,勢甚險峻,過此一徑坦易,名曰「快活三。」

西橫嶺在嶽頂西,削壁橫亙數十丈許。

十峰嶺在玉皇廟右

分水嶺,在嶽頂東,漢明堂後,楊老園西。

升仙嶺,在嶽頂東南,漢明堂之東北隅。

雙鳳嶺在嶽陰,兩山迴翔如鳳。

思鄉嶺在嶽頂西北

迎風嶺在嶽頂西北

「明月障」 ,在嶽北,群峰秀列,若屏障然。

小龍峪,古名「小龍口」 ,石硤為眾水所歸,飛泉若龍噴然。

大龍峪,古云「大龍口。」

「桃花峪」 在嶽頂西南二十里桃花洞南。今多植桃花。

仙趾峪,一名「馬蹄峪」 ,在竹林寺山後里許。有仙人草,履跡長尺餘,馬跡長五寸許。

石經峪,在嶽之陽,坦石半畝許,上勒八分,書《金剛經》字大尺許。

石壁峪在嶽之陽,竦削如壁。「椒子峪」 在嶽之陽,相傳曾有異人種椒於此。「溪里峪」 在嶽之陰,巖穴深邃,上有湧泉,四時不涸。

艾峪在嶽陰

佛峪,在嶽北,有谷山寺。

巖巔石在玉帝觀前。明侍郎萬恭刻石曰「表泰山之巔。」

望海石在仙人橋畔。石筍南茁,闊尺許,三面深塹無底。

《探海石》,一峰橫出。東指三面,無所憑依。

大懸石在嶽頂西

「小懸石」 亦在頂西,與「大懸石」 對。

仙橋石在舍身厓西。懸厓相對,相去五尺許,三石掌柱如梁。

試心石在仙橋石西,二石鉤連,懸厓萬仞,人登踐之,即搖動恐怖。愚民云:「惟心誠則無動。」 曝經石,在石經峪。

《龍文石》,在嶽陽,其文如龍。

虎阜石亦在嶽陽,其狀似虎。

《龍口石》兩石相附,中噴清泉。

牛心石以形似名

《羊闌坡石》,相傳仙人牧地。

方正石以其形名

《胭脂石》,在嶽之陰,色如塗丹。

《紅門石》:石色紅,望之如朱門。

摩耳石在嶽西北

五女圈石在嶽西北。相傳夜有呼號用力之聲。詰朝石壘成圈,云「五仙女為之。」

懶張石屋在嶽頂北麓。相傳有懶張道人修煉於此。

鳳凰臺在嶽之陽

登仙臺在嶽之陽。相傳呂純陽曾登此。

南拱臺在嶽之陰。巉巖拱峙,上復平坦,故以「臺」 名。

《北拱臺》亦在嶽之陰。

「讀書臺」 在普照寺西北,過投書澗山麓有石方四五丈許。宋孫明復、石守道、胡安定讀書之所。

瞻魯臺,在舍身厓上。水簾洞,在石經峪之上。水自懸巖奔潟,望之若簾。

朝陽洞一曰「雲陽洞。」

《遙觀洞》,在嶽南,一穴高深,游者憩此,可覽群山。

呂公洞,一曰「金母洞」 ,在嶽之南麓,玉女池側。朗然子洞,在嶽半御帳東里許。

桃花洞,在嶽頂,唐磨碑石壁,下有泉。

「八仙洞」 ,由丈人峰下山陰,迤邐而東,洞在北山之巖,危若鶻棲。

兩峰巖,在嶽頂西。兩峰對峙,下有一穴如室。仙閭巖,《漢書武帝紀》曰:「嶽頂西巖為仙閭巖。」 蛻仙巖,在嶽陽,相傳元翰林王從之跏趺化此。元好問《送張天倪》詩云:「蛻仙巖上願遲留」 是也。

古雲巖在回馬嶺

迴車巖,在日觀峰西數十步,遊黃花洞發足處也。洞路險危,明參政呂坤題此以告來者。「水仙寨」 ,在嶽頂西,可容千人。

「九女寨」 ,在嶽頂西三尖山下。相傳九女避兵於此。

「仙人寨」 ,在嶽頂北,可容千人。

「凌漢寨」 ,在嶽陽,可容數百人。

姜倪寨,在嶽西北,自天柱峰至此,皆泰山勝概。

試劎石在傲來山大峪西。相傳仙人取石匣寶劍,斷劈此石,半仆於地。今二石文理若中分然。

仙影石在試劍石旁。其形有巾有劍,伸一足而坐。石平如磨,崖影處如剝如勒,而實非人為。相傳「取劍劈石者」 ,即此也。

《仙影厓》在傲來山。其山皆蒼石,惟仙影如白紙。

觀音洞,在傲來山陰,容數百人,中有碾磑几榻,俗呼「牛王洞」 ,意緣盆子竊據「牛劉」 聲誤耳。天勝寨、招軍嶺,在傲來山前,赤眉劉盆子曾聚眾於此。

雞籠峰:亦在傲來山,以形名。

堯觀臺在玉女山頂有石平坦如臺,相傳堯封禪登此。

蓮花洞,在嶽頂北,與黃花洞相連。

泮河,源出泰山西桃花峪諸水,轉州東南二十里入汶河。

梳洗河源出黃峴嶺,諸谷之水匯為中溪,經王母池,池上有「王母梳粧樓」 ,故名。其水由州東南入泮河。

㴎河:源出泰山西南諸谷,匯為西溪,由白龍

池出大峪口,南流入泮河。

漕河,源出淳于野,經州南五十里,西南流,會濟河入汶河。

汶河出萊蕪縣原山,西南經徂徠山,會泮水南流三十里,曰「大汶口。」 又西南經汶上縣北,達於漕。

王母池,一名「瑤池」 ,在泰山南麓。自黃峴嶺會石經峪、水簾洞諸源,匯而為斯池焉。

「玉女池」 ,在嶽頂,元君祠右。

白龍池,在傲來山下,懸厓絕壑,殆非人境。石壁平廣二十餘丈,池周數尋,深不可測。山有龍神祠,歲旱禱雨輒應。

紫源池,在徂徠上,闊數丈,產九節菖蒲。

東溪源出嶽陽登仙臺下及青山諸水,經漢明堂入梳洗河。

竹溪在州徂徠山下

《碧天泉》在嶽頂廣生殿東。

碾駝泉在丈人峰下嶽頂,居人皆取給於此。「天紳泉」 ,在傲來山百丈厓下。巔厓十丈許,懸流下瀉如垂紳。

白鶴泉,在嶽南麓。冽而甘清,以井泉稱,較輕重亦異。

「護駕泉」 在黃峴嶺御帳之下。

聖水泉在回馬嶺

水簾泉一在西百丈厓,一在巖巖亭右。「滌塵泉」 在嶽南麓后土廟內,遊人多掬水滌目,又名「眼光泉。」

「飛鸞泉」 在王母池右。

醴泉,一在天書觀,即宋王欽若所奏於真宗者,今雖不竭,無異凡水。《法苑》所稱「醴泉」 ,今失所在。

鐵佛寺泉在州東二十五里。

周家灣泉:在州東南二十五里。

曲溝泉在周家泉東五里。

鯉魚灣泉:在州東五十里。

北滾泉在州東五十里

順河泉在州東六十里

谷家泉在州東六十里

馬兒溝泉在州東南三十五里。

羊舍泉在州東南一百一十里。

力溝泉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

東、西二柳泉在州東南一百一十里。

濁河泉在州東南一百三十里。

水泊泉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

斜溝泉在州東一百二十里。

龍灣泉在州南二十里

木頭溝泉:在州南二十五里。

孔家泉在州南三十里

龍堂泉在州南七十里

顏魯泉

侯村泉俱在州南七十里。

張家泉在州西南五里

狗跑泉在州西南六十里。

報恩泉

陷灣泉俱在州西南六十里。按《通志》:「自鐵佛寺以下諸泉,多由平地土石中湧出,四時不竭,俱入汶河,以達運河。」

皂泥溝泉在州東北五十里。

范家灣泉:在州東五十里。

雲潭泉在州東四十五里。

鳳凰泉在州東四十里

板橋灣泉:在州東六十里。

會泉在順河泉西北

井泉在會泉西北

韓家莊泉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

石縫泉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

謝過泉在州東北十五里。

梁子溝泉在州東南二十五里。

風雨泉在州東南三十里。

吳山溝泉在州南四十七里。

滄浪溝泉在州南五十里。

梁家莊泉在州南三十里。

上泉在州南五十里

靈應泉在州南五十里

臭泉在州西南五十里

水磨泉在州西南六十里。

噴金泉在州西南六十里。

馬黃溝泉在州西南九十里。

龍王泉在州南一百二十里。

坤溫泉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

興龍泉在州南二十二里。

廣生泉在州西北四里

香井在嶽南古嶽廟前。伍緝之《從征紀》曰:「泰山廟前有大井,水極香冷,異於凡水。」 朱曰藩詩曰:「廟前香井識投錢」 ,蓋謂此也。

天井泉在嶽東北十里許,廣數畝,匯諸峪之水,由東轉南,入於汶河。又名天井灣。嶽西南亦有「天井灣。」

投書澗在凌雲峰下,以胡安定投家書於此。忽雷灣在西溪。天將雨,每聞雷聲迅發於此。鑼鼓灣在大峪西溪。俗傳中元日有聲如鑼鼓,因以名焉。

新泰縣

新甫山在縣西北四十里,連萊蕪縣界。《詩》曰「新甫之柏」 是也。高峰插天,盤結百餘里,蒼翠若畫屏,泰山之左翼也,舊名小泰山。上有雲衝岫,下有毬杖壑,西有水寨溪、五雲澗。西北有千人洞,深遠不可測。峰前有雲孤寺,漢武帝封禪於此,見仙人跡,建離宮於上,遂改名宮山。築望仙臺,有石鞦韆架猶存。宋常曾《記》云:「武帝易小泰山為宮山,封三峰為義山,其義山之北曰黃嶺,下有洞極深,今土人呼曰蓮花山。」

曝書山在縣北五里。相傳昔有異人曝書於此,今土人呼曰「金斗山」 ,新泰之鎮山也。

具山在縣東鄙。四峰特起,色若潑靛。西連嶅山。《左傳》魯獻公名具,因廢具山之祀,即此。嶅山在縣東南十里。《左傳》魯武公名敖,因廢祀。宋宣和間,雨晹不時,父老祈求響應。二年,敕賜廟額曰「孚澤」 ,封溥靈侯。今建三元廟於上,土人謂之青雲山,與泰岱靈巖五峰蓮花,稱五山云,禱祀最盛。

龍堂山在縣東北四十里。

法雲山,在縣西南四十里。上有正覺寺,相傳有異僧說法而雲生。林壑茂美,不雨常潤。牛心山,在縣東四十五里。

兩限山,在齊魯界上,縣西四十里。

五峰山在縣東北十五里。五峰秀出,其麓有水曰「寶泉」 ,泉東有寶泉寺。北有山高險,名「青龍崓」 ,與長清五峰名同地異。峙山,在縣西南二十里。山石上有羊蹄跡。相傳龍女牧羊於此,柳毅為之傳書洞庭,遂成姻媾。土人立祠於上,前有池,禱雨輒應。

龜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其形肖龜。《詩》:「奄有龜蒙。」 孔子去魯,作《龜山操》曰:「予欲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孤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山形獨立,有雲秀庵。迤東南有平埠山,上有雷公壇。

榆山,在縣東北十里,南麓有大埠嶺。

杏山在縣西北五里

橫山在縣西南四十里。南有雷山、雨山、荊山。鹿角山,在縣南二十里。

鷹崖山,在縣東三十里。

關山,在縣南四十里,蒙山之西麓也。

太公山在縣東北三十里。西有太公村,相傳姜太公曾居此。

寨山在縣東三十里許。宋元兵燹之際,民避兵於此,猶有城跡。

黃寨山在縣南二十五里。

聖水山,在縣東二十五里。

雌山,在縣西北七十里。

黃山,在縣東三十五里。

丹山在縣東十八里

梁父山,在縣西四十里。

小汶河源出龍堂山,會縣南北諸水,西流入汶河。

東河,源出孤山,經縣東郭,西南流三十里入小汶河。

泥河源出寨山,經縣北四十里,西南流入小汶河。

廣平河,源出宮山之陽,經縣西北三十里,西南流入小汶河。

廣明河,源出關山,北流入汶。

蘇莊河,源出新甫山,南入汶。

羊流河,源出新甫山,右入汶。

龍池河「龍堂山下,兩崖如削,壁立數仞,闊三丈,亙二十里許,源發惡溝,上口為大龍池,水勢湍急,石峽陡峻,噴激如珠,吼聲如雷。繞百餘步,有石突起如龍門。中有大淵,深不可測,為小龍池,相傳有龍潛此,土人以荼取魚,雷電交作,電灼若龍飛,漁者盡仆,始名龍池。」 明末,土人姚典取魚,以火燒石,滾入雲煙,陡起,雨大滂沱,龍騰而去。典數日斃,池遂塞至

皇清順治六年復如故。

徽泉源出鷹崖山,其陽有「徽泉庵。」

清泉在縣上四莊,大石上三孔水如連珠。《寶泉》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水澄清如鏡。

魏家泉在縣東北三十里。

太公泉,在縣東北三十里。

路踏泉在縣東北四十里。

北陳泉在縣東南十里

南陳泉在縣東南十五里。

名公泉在縣南三里

張家溝泉在縣南十里

玉泉在縣南十五里,水色如玉。

西都泉在縣南二十里

柳溝泉在縣南二十里

大峪泉在縣南二十里

孫村泉在縣西南十五里。

古河泉在縣西南二十里。珠光迸出,雨氣遄飛,最為清勝。

名灣泉在縣西南四十里。

釣魚臺泉在縣西南五十里。

靈查泉在縣西南七十里。

南師泉在縣西北十五里。

金溝泉在縣西北二十里。

周家泉在縣西北三十里。

西周泉在縣西八里

里橋泉在縣西二十里

構溝泉在縣西三十里

紅河泉:在縣西五十里。

和莊泉在縣西五十里。以上諸泉,俱入小汶河。

龔家莊泉在縣西南八里。

劉杜泉在縣西南四十里。

嘯泉在縣南三里

新西周泉在縣西北十五里。

黃水灣泉:在縣西南四十里。

「高峪泉」 ,在縣北三十里,僅一線,天旱即涸。《萊蕪縣》

礦山在縣西北三里。泰山在右,魯山在左,大舟山屏其後,宮山列于前,汶水匯而朝焉。相傳「大比年或山氣蒸沖,旋結有城市樓臺之狀,則獲雋者眾。」 其下有伏龍洞。

陰涼山,在縣北三十里。舊名「銅冶山。」

望夫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巔有石如人,洞壑玲瓏,居民避寇者多得全活,云。「其陰有鷹窩崖。」 馬鞍山在縣北六十里,雙峰連峙,狀如馬鞍。茜山在縣東北五十五里。狀如疊嶂,巉巖可觀,山高峪深,多產藥材。

原山在縣東北七十里。東界益都,高聳出群山之上,峰頂有夏禹祠,一名岳陽山。《尚書禹貢》:「浮於汶。」 注云:「汶水出萊蕪縣原山之陽,西南而入濟。淄水出原山之陰,東北而入海。」 《齊乘》曰:《地志》云:「原山,淄水所出,跨淄川、益都兩縣界。」 按:淄川之命名以此。自顏神鎮割入益都,原山遂不接淄川界矣。

大突山在縣東二十五里。山勢突然屹立。鵬山在縣東二十五里。相傳有大鵬集此。黃山俗名「黃羊山」 ,在縣東三十里。舊傳有黃姓者牧羊於此,後仙去。其陰中深窗莫測,外若龜形,石壁綠色,秋冬不變。

大屋山在縣東二十五里。山形如屋。《通志》謂「司馬河源出大屋山」 ,即此。又謂即大室山。碁山在縣東五十里。舊傳仙人奕此,碁局尚存。山麓有洞真觀。

三尖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山有三峰,形如筆架,又名「筆架山。」

九嶺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一山九嶺,巑岏秀出。

大石山:在縣東南十三里。產鐵及煤炭。

仙人山在縣南二十里。舊《志》:「安期生修煉於此」 ,上有仙人堂,傍有仙人觀,有蝙蝠洞。

鳳凰山與仙人山接,狀如翔鳳。山頂平闊,四圍巉峭,又名「鳳凰寨。」 山陽有安期洞,一名「朝陽洞」 ,與礦山伏龍洞相通。每旱久,兩洞雲連即雨。山徑絕陡,松檜及香草叢生,層崖間有天然石屋,相傳吳道姑尸解於此,遺蛻尚存。

龜兕山縣西南三十里。舊稱聚勝寨,亦名「龜山。」

肅然山在縣西北五十里,泰山之東麓也。《史記》:「漢武帝元封元年四月乙卯,封泰山,明日下陰道,丙辰,禪泰山下趾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 即此。今訛為宿巖山。

香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山形如旗,產香草。雨後朝霽,香氣襲人。

方舟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形如方舟。

大舟山在方舟南,形如大舟。山下東有白龍潭,西有黑龍潭,邑人禱雨於此。

照壁山在大舟山正南。山陰一石如斧削,高數百丈,影蔽潭祠者半。

楊丘山,在縣西北五十里。世傳古有楊郎隱居此山之麓。

冠山在縣西南五十里,脈起南山。《通志》云:「漢昭帝元鳳間,山忽洶洶如千人聲,視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四十八圍,三石為足,一石居上,其形如冠。」

葫蘆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形如葫蘆,一名「葫蘆關。」 路徑幽險,行人有戒心。

黃谷山在縣東北八十里,界連益都。左翼有峰十餘,其第七峰有洞,名「月窟」 ,六月忘暑。右翼東南行十餘里為文字嶺,又數里為八龍臺,又數里為老姑峪。東有馬陵山,山下水皆東流。甕口山,在縣東北九十里。自土門道至青石關二十里,兩山夾谿,崖壁峻竦,中通一道,形如甕口。行者單車徐引,數步一息焉。

倉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山形多土,古為田,今荒。

杓山,在縣東北六十里,狀如杓首。

茶芽山,在縣北八十里。

石馬山在縣東北八十五里。山之陰有洞,可以避亂。傳有仙人化此,留石崖馬跡,故名。黃雪山,在縣東半里。本昔之北冶譚笠石築山歸隱,以地多古槐,因名「黃雪山房。」 今土人止稱「譚家山。」

夾嶺山在縣東北四十里,為南北通衢,兩山相夾,因名。

雲高洞,在縣東南二十里。山峰聳翠,常有雲霧擁護,與淄川「雲高洞」 異地同名。

綠礦洞在縣北五十里漿水溝西。山石多綠色,由山腰一孔入,得平地可三四十步,東西相向者,大洞各一。又二十餘步,小洞二,俱闊丈餘,緣梯而上丈餘。又二小洞一,平臺名「玉皇頂」 ,此絕巔也。世傳有丫寰道人修真於此。

蒼龍峽在縣西南八里。兩崖相峙,遇五六月雨,飛瀑轟然而下,如龍噴水。又東崖洞中有石如龍形,鱗甲可辨。

勝水峪,在縣南二十里。汶水會流於此。

夾谷峪在縣南三十里,連新泰界。左為龍門崖,盤旋如龍。右為鳳凰山,兩翼首尾皆肖。《春秋》「魯定公會齊侯於夾谷」 ,即此。

狼虎谷在縣西南三十里,連泰安界,為黃巢伏誅處。亦名《降寇集》。

北埠在縣北三里

沙埠在縣南五里

田家埠在縣東南八里

麥埠在縣東十八里

麻埠在縣西南六里

毛埠在縣西南三十里

溫石埠在縣西北六十里。

長埠嶺在縣東二十五里。

大步嶺,在縣東十里。平延而長,行人以為急,行不得到,故名。昔皆熟田,今荒。

馬家廟嶺在縣西四十里,西南至泰安埠東莊,北至吐子口,長六十餘里。昔為熟田,今荒。白龍嶺在縣北十八里,白龍莊之西北。昔為熟田,今半荒。

長春嶺在縣北九十里。東北連益都、淄川界,西北連章丘、泰安界。林木鬱茂,四時如春。出胡繭、木炭、栗、棗、棟梁、椽杆、香料等物,俗名「長林」 ,率皆章、益二縣人種植,非萊人有也。一名長城嶺。嶺上有古長城遺跡,世傳齊宣王所築,以禦楚寇。西接平陰,東距海。又按:周顯王元年,趙侵齊,取長城。又《通志》:齊長城在諸城縣南四十里,跨安丘境,連亙蒙、泰、萊蕪,直至平陰,乃齊宣王所築以禦楚寇者。舊志辨非長春,良是。乃《一統志》又以長城嶺屬章丘,長春嶺屬萊蕪,未知何據。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葉方恆招集民居為一《村聚》。

於嶺上有《新村碑記》。

嚮水灣在縣東北五十里。兩山夾平地,中一石可畝餘,高數丈,甚平。頂上有三官廟、孟遊亭、文昌閣、三教堂,四圍皆削壁,荊柏叢生。一水自北環流而南,由高崖下,潺湲之聲,清冷如琴可聽。

石龍灣在縣西南六里,麻埠東。

嘶馬河源出大屋山,經縣西十里入汶河。世傳漢韓韶乘牝馬來宰萊邑,及歸,留駒,其馬嘶於河上,故名。《通志》一名司馬河。

孝義河,源出望夫山,經縣東北十二里入汶河。

義姑漿水在縣西北六十里。俗傳有姑嫂行渴,至此讓飲,故名。

汶水在縣南門外。《禹貢》:「浮於汶,達於濟。」 是也。按《一統志》,汶源有三,一發泰山傍仙臺嶺,一發萊蕪縣原山之陽,一發萊蕪縣寨子村,至泰安州靜封鎮合焉,名曰塹汶。西南流,與徂徠山之陽小汶河合,又西南流,注洸河入濟。按《水經》有五汶:北汶、嬴汶、紫汶、浯汶、牟汶,名雖五而流則同。又按《通志》,汶水西南與小汶河合流入兗州府寧陽汶上縣界,又西流至東平州界,又北流由濟水故道入海。蓋「汶」 者紊也,其源不一,因詳考五汶附下。

浯汶在縣東南四十里。發寨子村海眼,合湖眼泉、蓮花池等泉,至盤龍莊合牟汶西流,即春秋歸汶陽田處。

《牟汶》牟即古牟城,在縣東二十里。水發響水灣,朋山泉,合趙家泉至盤龍莊,即古汶陽田,合浯汶西流。

嬴汶在縣正南三十里。發宮山之陰,自石漏河至安仙寺,合濾馬河、浯汶、牟汶、蒲曹漥、郭娘泉,至方下村,西南合嘶馬河、牛王泉、王家溝泉、五龍泉、青楊行溝,合塹汶河西流。一在縣西北,嬴博之間,發小龍灣,合烏江岸泉,龍泉自西北合嘶馬河西流。

北汶在縣東北七十里。源發原山之陽,由普通莊、西麻峪、西南等莊,西至危石莊、雪野莊鎮,折而南流。又由大舟山之東,合長城嶺南匯水河泉自古博城南西流,又合新興泉,西至泰安州故縣鎮,合西南嬴汶西流。

「紫汶」 在泰山之旁,發仙臺嶺。

淄水《禹貢》:「濰淄其道。」 注云:「淄水出原山」 是也。又《水經》:「淄水出萊蕪縣原山,東址過臨淄縣,又東過利津縣,東北入于海。」

濯錦泉在縣西南十二里。泉如萬珠噴濺,凡夏日中暑者飲之立愈。世傳郭娘洗錦于此,又名郭娘泉。

五龍口泉在縣西四十里。有五脈縈紆,如五龍然。

烏江岸泉:在縣西北二十里。

呂公泉在縣北八十里。相傳有孝婦遠汲,遇純陽先生,插劍出泉,故名。

小龍灣泉在縣東北四十里,泉流曲折如龍。鵬山泉在縣東二十里,出鵬山之麓。

趙家灣泉:在縣東二十里,源出牟城。

蓮花池泉在縣東南三十里。

湖眼泉在縣東南三十里,以水湧流如湖。《通志》曰:「一名狐眼」 ,謂泉眼如狐目。

牛王泉,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西北入汶。

王家溝泉在縣西二十五里,入汶。

水河泉,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入汶。

龍泉,在縣西北二十里,入汶。

青楊行泉在縣西南四十里。

賀家灣在縣西南四十五里。《舊志》誤名霍家溝。

德州

方山在州東二十里。「積土為山,高三四丈,冬雪則宛然雪山。」

平原嶺在州南百步許,土岡無石,今為市里。按《齊乘》云:「平原嶺在德州東南七十里,其上有鹿角關。」 當時德州即今陵縣。《一統志》載:鹿角關在今臨邑縣北十五里,唐置。則此之平原嶺,亦後人取以名之者。

衛河即漢之屯氏河。隋大業中疏為永濟渠,亦名「御河。」 其源自河南衛輝府輝縣,合滏、洹、淇三水東流至館陶縣界,與漳河合,至臨清州界與會通河合。自武城縣鄭家口北來,入德州境,至州城下,又北至桑園。出德州境,經東光、滄州、天津,至直沽入海。東南漕運,商綱官舫,外國朝貢,皆由于此。

古屯氏河。《水經》云:「屯氏別河南瀆,自平原東絕大河故瀆,又經平原縣故城北,東北枝津又出,東北至安德縣界,東會商河。屯氏別河南瀆,又東北于平原界,又有枝渠右出,至安德縣遂絕。自隋疏為永濟渠。」 古蹟遂不可考。

古商河。《水經》云:「商河又北逕平原縣東,又逕安德縣故城南。」 今不可考。

考證

古黃河在州東南二十餘里,今謂之黃河。崖自州適平原、陵縣、德平,皆由之。《水經》云:「大河故瀆又東逕平原縣故城西,而北絕屯氏三瀆。北逕繹幕縣故城東北,西流逕平原、鬲縣故城西,又北逕修縣故城東,又北逕安陵縣西。」 又云:「河水又北逕平原縣故城東。」 又云:「河水自平原左逕安德城東,而北為鹿角津。」 《史記》:「秦始皇東遊海上,西至平原津而病。韓信渡平原,襲齊歷下軍。」 皆當在州境上。今為枯瀆矣。《山東通志》曰:「舊黃河在德州城東二十里,西南自濟河南接于梁山,北過臨邑縣西南四里,曰大土河。秋冬俱涸。盛夏霖雨時,水或漲溢,從禹城流入縣界,東接濟陽黑水灣,北流至樂安縣白龍口入海。又西」 北流至德州界,經德平西北十三里,曰「土河。」 又經陵縣、武定州南三里,東北至海豐縣入海。今其流皆涸,每值霖雨,河水泛溢,民居患之,或曰即九河經流之故道云。

《吳橋縣志》曰:「古黃河在縣城南里許,西南接德州界,東北入寧津縣界,歲久枯塞,沿河堤岸存焉。」 按《金史》,樂陵與將陵皆有鉤盤河,即此。鬲津河在城東七十里。

篤馬河在城東四十里。《漢地志》:「平原縣有篤馬河,東北入海五百六十里。」 《溝洫志》:「丞相史孫禁請決平原金堤間,開通大河,令入故篤馬河。」 《水經》:屯氏別河南瀆,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瀆東出,亦通謂之篤馬河。東北逕安德縣故城西,今俗呼為土河。如濟寧黑馬溝水漲自東昌魏家灣溢出,則循故道東北注于「海,不則常枯。」 《德平縣》。

基山,在縣西二十里。高五丈,周三百六十步,狀若臺基,故名。上有寺。

鉤盤河在縣南門外。遶西門永豐橋下,北流半里折而東,其道經齊河、禹城、平原、陵縣、德平,由海豐入海。今淤。

鬲津河在縣治東南里許。其道與「盤鉤河」 同,今亦淤。

土河即「徒駭河。」 在縣治西北十里。

黑水潭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兩崖陡立,淵深莫測,水黑如黛。俗傳有龍潛其中,祈禱有應。甘露泉在縣城外西南隅。水清而甘,為概縣井泉冠。土人于旁別為井,遂遠不及。

平原縣。無《山》。

蒲河在縣南二十里

鴻溝河在縣東十里

平原津,在縣南六十里。

武定州。無《山》。

聶索河在州南五十里。河腹高于岸,居民恆被水患。明成化十二年,判官王璈奉檄疏鑿,民甚稱便。今淤。

大灣,在州南四十里,方十餘頃,北有堤橫亙,民獲魚利。

土河,距州城南五十里。即徒駭河舊黃河故道。

濟河:距州城南八十里。今名大清河。

沙河距州城南十里。《輿地記》指為馬頰河。鉤盤河,距州城北十里。

覆鬴河距州城北八十五里。鬲津河距州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白龍灣距古城東十一里。

惠民溝距州城東南二十里。

仝家漥 、《齊皮漥 》、「甯家窪 」 、「康家漥。」

頭鋪窪 、孔家漥 、趙家窪 、楊里窪。

朱家漥 廟、「王窪 。」 蕭家窪 、齊家窪。

董家漥 、楊家灣 、蓮花池 、河柳樹、《漥蒲窪》。

陽信縣。無《山》。

成河在縣東南七里。今名「七里河」 ,即信河也。陽信命名以此。

屯氏河《水經》云:別河北瀆,東入陽信,在城南二十里。今無水,地名截河鋪。

贊河在城西南三里,鉤盤河支流也。

鉤盤河自武定州西北至網口,為陽信縣界,在城西南四十五里。至截河鋪,在城西南二十里。為屯氏河。至紅廟,在城正南十里,為陽信河,縣名以此。至河流店,在城東南八里。至崔家砦,在城東三十五里。為霑化縣界。

鬲津河,自武定州西北至洋湖口,為陽信縣界,在城西南四十五里,至溫家店,在城正西三十五里,入夾堤圈,在城西北五十里,為慶雲縣界。

馬頰河自武定州南,東北至欽風鎮,為「陽信。」

《縣界》:在城東南四十里,「至大桑落墅」 ,在城東南五十里為濱州界。

金堤馮智舒曰:「金堤,自河南開封府榮陽縣東北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歷代築之,以捍水患。」 《通謂》「金堤距陽信城西四十里,經千乘故城西北,今謂夾堤圈。」

海豐縣

馬谷山在縣北六十里。俗呼為大山。高三里,周遭六七里。山西南之半有洞,廣二丈,深不可測。相傳有龍馬自中出,故名馬谷。絕巔為泰山廟,山後半巖為釣臺,平石盈畝,俯臨曠漭,繫海上之遐思焉。東西兩澗,深數丈許。按《金史》,無棣有老烏山,或云即此。

騮山在縣西北一百里,俗呼為「小山。」 山首高一里許,自南而北,復折而西,勢漸卑,形如環帶,延袤十里許,土石相半,草木蕃茂。峰上有望海亭,稍下為青龍寺。北一里為七龍口,山乃中斷,山西瀦水,經此而東。山之兩旁,土沃泉甘,鑿石為井,灌植蔬果,萬區棋列,稱一方之腴壤云。海、豐二山,泰山極北之培塿也。

無影山,在縣東北一百里。高阜疊起,俗呼為「亂山子。」 土多石少泉甘,相傳出金頂艾。

商津河,在縣北九十里。

無棣溝在縣西北十五里,會商津河入海。按《唐書》永徽初,滄州刺史薛大鼎開商津河,因故道疏之,達海豐,以通魚鹽之利。今皆淤塞。《輿地記》曰:「在故城界,又曰無棣河。」

海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為大沽河海口。東至登萊,西達天津,橫渡山海關等處,可一帆而至,舊為運糧經商水道。

覆鬴河經縣馬谷山前抵潤國場界沙土河口入海。

鬲津河經縣馬谷、騮山之間,北至大沽河海口入海。

鉤盤河自樂陵東南經縣境。

胡蘇河,《寰宇記》曰:「自慶雲南十里,流經海豐,夾河里,會入于海。」

舊黃河,自武定南三里,東北入海豐。

大沽河,即鬲津下流入海處。

黃龍灣在縣北七十里。久旱不涸。

古井在縣騮山旁。山洞深廣,可容數百人。沿海水多鹹,惟此水甘潔,時取不竭。人呼為「自然泉。」

樂陵縣。無《山》。

鉤盤枯河,在縣南十二里。

鬲津枯河,《寰宇記》云:「在縣東南。」

易源井在縣後。地勢低漥,水多鹵濁,後因濬得源,而水變甘,因名。

商河縣。無《山》。

商河,在縣南三里。東北經樂陵入海。漢時河水為患,許商鑿此以殺其勢。

馬頰河在城北三十里,即《禹貢》九河之一。土河,在城南四十里,即黃河故道。其水自禹城來,東北經武定入海。又有豬羊溝者,即此河支流,相傳開則邑被淹沒。

龍灣東門外迤北。相傳明宣宗征漢庶人,駐蹕于此,故名。

黑泉在縣東四十里。水色如墨,邑人名「黑水潭。」

聶家窪 、陳家窪 、團泊窪 、姚溝窪 ,俱《聚仙》一圖

壇場窪 。「崔家窪 。傅家窪 。大陷窪。」

小陷窪 、「吳百戶窪 」 、劉旺家窪 、俱「聚仙」 二圖。

梁家窪 、王家窪 、俱「聚仙」 ,三圖

柳樹漥 、任家窪 、丁家窪 ,俱聚仙六圖。季家窪 、孫家漥 俱「聚仙」 十四圖。

干家窪 、董家漥 黑窪 、俱聚仙十六圖。王十六窪 、孫家漥 ,俱「聚仙七圖。」

周家漥 、狄家窪 ,俱歸厚。《三圖》

鄭家窪 、棘城窪 ,俱歸厚。《四圖》。

段家漥 《歸厚》十一圖。

梁家漥 《歸厚》十七圖。

「季家窪 《歸厚》」 十九圖。

母豬窪 、朱家窪 、麻窪 、孫家漥 ,俱太平一圖。

撒家窪 、賈家窪 、判官窪 ,俱太平二圖。丘家窪 、張家窪 ,俱太平三圖。

夏家窪 、王家漥 、李家窪 ,俱「太平《五圖》。」 崔家窪 、傅家漥 、榮家窪 、霍家窪 俱「太平八圖。」

王家漥 蒲窪 、趙窪 、馬家窪 、田家漥毛窪 ,俱「隆德」 二圖。

石家窪 、《隆德三圖》

俎家窪 隆德八圖

黃家窪 、團窪 俱《隆德》九圖

清水窪 「《隆德》十圖。」

高家窪 「《隆德》十一圖。」

「江家窪 」 「順德」 一圖:

「官堤窪 」 、順德《二圖》。

韓家漥 《順德九圖》。

小畝田窪 、野裏窪 ,俱《順德》八圖。

段家窪 、方家窪 、王明家漥 、馮家窪 、「俱歸厚」 六圖

黃家窪 、信家窪 、畢家窪 、陳家窪 ,俱《歸厚五圖》。以上七十二窪,遇豐倍收,遇潦則一苗不遺。故諺有「十年九不收,一收勝十秋」 之語。小窪尚多,不可勝紀。

濱州。無《山》。

大清河:去州治西南五十里。

鬲津河繞州城北又三十五里,東北入于海。俗謂「士傷河。」 土人謂昔日戰場,因傷賢人,故名大河。在州治南十五里。

寬河在州治北十五里。淪淤斷續,莫究其源,下流與大河匯州東北三十里外,瀰漫入海。然一循大清河來,一循鬲津河來,或黃河決時,為二河之分流,亦未可知。誌之以俟考古者論定焉。

利津縣。無《山》。

大清河在縣東門外半里許。

海,東北去縣治一百二十里。元及明初,海運皆由此達大清河口,乃漕舸經泊處,後遂報罷。《霑化縣》。

久山在縣東北之久山鎮,距邑七十里。世傳秦始皇築此久鎮海口。峰頂可二丈,腳亦不下五、七尺。

黃柏嶺鎮之東五里

魚山距鎮南十里

孤山:距鎮西十里。平中一突,故名。

敖家山距鎮北十里

擔山距鎮北十五里。上生金頂艾,百病灸療立愈。

李春山距鎮北二十三里。

「大白山」 ,近李春土,色白,望之如雪。

四角山:近大白,距鎮三十三里。

于家山,近四角,距鎮三十八里,抵海豐縣界。以上皆久山蜿蜒,相續不斷,而名號各別。渤海匯于縣之北少東百里外極東之所之經碣石達朝鮮,直抵扶桑,外控夷落,內衛中夏,故東土之大險絕也,豈一郡一邑所得專哉?然海雖同源,派分自異。其西界霑、暨諸郡邑者,實稱渤海,他地不能爭之矣。《說文》曰:「東海之別有渤澥。」 故東海亦稱渤海。《初學記》曰:「北海之別有瀚海,瀚海之南有渤鞮海。」 則北海亦渤也。春秋時,齊桓用管仲筴,鑄山煮海,國以富強。宋、元之世,富國永利,場務鄭重,所謂《晴雲因山樓記》,猶可認識于敗垣荒草間。今讀其文,規制宏麗,人物熙洽,此非富強之明驗歟?

搶網鋪在海之陽,距《久山》河八里。潮前置標布網,潮至,網在水中,當自得魚;潮落取之,復置網如故。

曹家坨在搶網鋪南十里。

「程子園」 在曹家坨南十五里。

煙圈在程子園西十二里。

張家園在煙圈南十五里。

馬家溝在張家園南二十里。

飯醬河在馬家溝東十五里。皆產鹽所也。久山河,在飯醬河北。

降河在久山河東

渾水汪在降河直東。每年小滿後,魚大至,漁舟集此地,不下千艘。然多燕、趙客,六十日魚去即止,俗名「海秋。」 是年得魚,則曰「收海。」

小沙河,在渾水汪東。此皆水鄉,難以里計。南河,在海之南。

查臼嘴在南河南

西河在查臼嘴西

勞鹽灘在西河西

蛤蜊橋在勞鹽灘北。蛤蜊活物,大者如盤盂,歲積聚于此,橫數尺,亙三二里。行人往來其上,儼然一橋也,故名。歲饑,居近橋者割而食之,足以卒歲。

五岔河在蛤蜊橋西。河產骨鱗魚,其鱗則骨。

水醬河在五岔河北

豬頭河在水醬河北

海門在豬頭河北

泊野河在海門東

套兒河在泊野河北

馬進莊在海門西北。潮上則漫退見樹根。傳謂「馬家莊沒入于海」 云。

徒駭,禹所疏九河之一也,俗稱為「大沙河。」 按《寰宇記》,「河在無棣縣界。」 此河正從無棣來,由朱家坊河、王郎中、石橋二河抵霑之流鍾口黃昇店、小博頭、富國店諸河而東,兩岸聳闊,時涸時盈。當其涸不能一線盈,則瀦岸之間不辨牛馬,距海數十里,轉睫入矣。

「鉤盤」 亦九河之一,即久涸,形固在也。自長河西平、商河、宜城,抵霑城北一里許,折而東,尋王泊窪、久山鎮之大小運糧河,迂迴東達于海。粉里窪在城之東,闊三里,長十二里。

于家窪在城極東大莊里,闊二里,長八里。「吳家窪」 在城東呂家莊,闊十二里,長二十里。「常家窪」 在城東南,闊五里,長十五里。

蘆窪在東南,闊十里,長二十里。

皮店窪,在城南,闊五里,長十二里。

烽臺李家窪,在城南,闊七里,長十里。

邊家窪在城東南,闊五里,長十二里。

青州窪,在城東北上博頭,闊八里,長二十里。「舊店窪」 ,在城之東稍北久山鎮,闊十五里,長三十里。

沙漥在城北,闊三里,長八里。

王泊窪在西北,闊十里,長三十里。

蒲臺縣:無《山》。

「大清河」 ,即濟水故道也。

龍湖距城東十五里,俗呼曰「龍灣。」 廣闊數頃,水常流碧,鴛鴦時集,魚鱉蕃育,網罟相代。俗傳龍王採木,必經于此。又云:「水底往往多臥龍,陰雨時,野人得而窺見之,故名。」 萬曆間枯竭,今變為桑田。

秦堤在大清河北濱州界上,相傳秦始皇東巡所築也,俗曰「秦堤」 ,巍峨迤邐,足為登眺之所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