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0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九卷目錄

 平陽府部彙考三

  平陽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三百九卷

平陽府部彙考三[编辑]

平陽府山川考二       府志[编辑]

蒲州

中條山 《名山記》:在州東南一十五里,以其中狹而延袤不絕,故名。又以南北狹薄,亦名薄山。其陽跨芮城平陸,其陰跨解州安邑、夏縣、聞喜、垣曲諸縣。解州境有膽礬窟二處,又有桃花、元女二洞及谷口蒼龍等泉。至夏縣境,有洞,石崖上書「玉溪頭」 三字,相傳司馬溫公嘗讀書於此。《水經注》:蒲坂縣有襄山。又曰:太史公《封禪書》稱,華山以西名山七,薄山有其一焉。薄山即襄山也。揚雄《河東賦》曰:「河靈玃踢,掌華蹈襄。」 注云:襄山在潼關北十里。《括地志》云:「河東縣雷首山,一名薄山,亦名蒲山,亦名歷山,亦名首陽山,亦名襄山,亦名棗山,亦名渠豬山,亦名獨頭山,亦名吳山,亦名中條山,在陝州芮城縣北十里。此山西」 起雷首,東至吳坂,凡十一名,隨州縣分之,多在蒲州。《水經注》云:「蒲山,統名總稱。」 又明都穆《遊山記》謂「中條即《禹貢》雷首」 ,蓋非無據云。

首陽山 《名山記》:「州南三十里,一名雷首。」 《禹貢》:「壺口雷首,至于太行,與二華爭高,峰巒巉崒。又名方山。殷伯夷、叔齊隱此,歿葬山麓,墓祠俱存。」 唐李頎有詩。《水經注》曰:「山臨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書》所謂壺口雷首者,俗亦謂之堯山。」 又都穆以中條為雷首,謂首陽乃首山之陽,非雷首也。其說與《括地志》合,並載之。

歷山 州東南三十里。《水經》:「河水又南過蒲坂縣西。」 注云:「郡南有歷山,謂之歷觀,舜所耕處也。」 上有舜廟。按《通志》:山下有二泉,名媯汭,東西相距二里,南流者為媯,北流者為汭,合流入黃河,即堯釐降二女處。

玉簪山 州東南一百二十里,永樂鎮純陽宮之側。林泉茂美,為郡中佳境。按《通志》:當春桃杏夾溪,松竹盈列,人比之武陵源。

貓耳山 州東南一百二十里,純陽宮上。形肖貓耳,道流愛其幽靜,結茅以居焉。

筆架山 在州南一十五里,即中條北面。數峰排立,拱對州城,中高末下,形若筆架。

麻谷山 南三十里,數峰競秀,群壑爭流,盤鬱林巒蔽空,為中條之勝。按《通志》名六管。

八盤山 :州南二十里,即《中條》之北面。八折至頂,轉南即為歷山。

鳳凰山 州南七十里,為中條盡處。吳雯詩:「鳳嘴三春麥,龍頭五月冰。」 鳳嘴,即鳳凰山也。龍頭,即首陽山。按《通志》一云:鳳山與潼關之鳳山對。九峰 州南六十里純陽宮之上。其峰有九,形勢秀拔。道流名為玉椅,建宮于上。

玉峰 州東一百里。《名山記》「為第五十一福地侯道華真人證果處。」

雲蓋峰 州東三十里中條之北。壁立萬仞,高入雲表。

寶玉峰 州東二十里。山勢起伏,形肖文筆。一作「抱榆峰。」 或曰:「石晶瑩似玉,以是得名。」

焦嶺 州東南六十里,焦盧故里,以地名嶺,今嶺下焦氏為盛云。

神嶺 州南歷山之東,兩水夾注,盤折峻拔,如神龍然。

棲巖 州南十五里中條山內有棲巖寺。谷口 ,州東南一十五里中條山陰之西麓。蒼龍谷 ,州東南一十五里中條山陰之中麓。按《名山記》當作「蒼龍」 ,舊志作「蒼陵」 ,非。

大谷口 ,州東南一十五里,中條山陰之東麓。曇延洞 ,州東南一十五里。按棲巖寺東,即曇延講經處。

「玉洞 。」 州東南一百二十里,中條之陽。

峨嵋原 州南五里。高十餘丈,南北綿亙,東西轉折,跨臨晉猗氏之地。按元王思誠詩云:「條山河水壯封疆,城外嵋原百里長。」 即此。

舜原 ,城北二十里。相傳為虞舜所生之地。青臺原 ,州北二十里。

虞原 州南三十里。歷山之東,「叚干木舊隱地。」

考證

玉皇原 州東南一百二十里,永樂鎮東。何志淵《柏臺記》云「左顧玉皇之原」 ,是也。

土龜,原 州「古城外東南,上有后土祠。」

書院坡 州東五里。北穿峨嵋原,東通解州。按:坡舊為嶽祠,明給事呂公經為郡倅,始更為「河中書院。」

瓦窯坡 州五里,跨帶東原路入東鄉。

普救坡 州東五里。南臨深溝,北帶古寺,路通猗氏。

白道坡 州東北五里。上枕峨嵋原,路通臨晉。吉安坡 ,州東北十五里。坡跨原上,路入北鄉。蘇村坡 ,州東北二十里,路通榮河。

風陵坡 州南六十里黃河北岸,南通潼關。《水經注》曰:關之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世謂之風陵,戴延之所謂風堆者也。獨頭坡 ,在州南四十里,乃雷首一丘,突兀當路,外臨大河,內穿峻坂,東接夷齊祠,南達潼關。《水經注》曰:「涑水出河北縣雷首山,縣北與蒲坂分山有夷齊廟。」 闞駰《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獨頭山,夷、齊所隱也。」 山南有古塚,陵柏蔚然,攢茂丘阜,俗謂之夷齊墓。其水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傳》曰:「壬戌,天子至於雷首,觴於雷首之阿,使孔牙受良馬於雷水之干」 是也。昔趙盾田首山,食祁彌明翳桑之下。水西南流,注於河,《左傳》謂之涑川者也。俗謂之陽安澗水。按獨頭村在首陽山下,俗又稱首陽為龍頭。覺《志》說較優,但謂墓在山南,非是。

放馬坡 在州南歷山前。昔有戍軍牧馬于此,今其上猶號「東草坪」 、「西草坪。」

黃河 蒲津門外,禹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經河津、滎河、臨晉,由州過則至于華陰,由芮城平陸入河南。明隆慶四年,河水泛漲,隄岸溢入城西門及南北古城門,州民大恐,是年西徙。萬曆八年復決,東齧甃石岸以障之,自後去城十餘里。

皇清康熙三十四年,東徙,去城五里餘。

五姓湖 在州東三十里五姓村,即古張澤,亦名五姓灘。按《水經》:涑水:「又南過解縣東,又西南注於張揚池。」 酈道元注:「張揚城即《漢書》所謂東張」 矣。蘇林曰:「屬河東,即斯城也。」 涑水又西南屬于陂,陂分為二城南面兩陂,左右澤渚。東陂世謂之晉興澤,東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西陂即張澤,西北去蒲坂一十五里,東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積水,亦時有盈耗也。」 今湖去州三十里,歷猗氏、解州、臨晉及州,當是古今勢易,時之變遷故也。

永樂澗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水經》:河水又東,永樂澗水注之。注云:「水北出於薄山,南流經河北縣西,故魏國也。晉獻公滅魏,以封畢萬。卜偃曰:『魏,大名也,萬後其昌乎』?後乃縣之,在河之北,故曰河北縣也。」 今城南西二面,並去大河可二十餘里,北去首山十許里,處山河之間,上地迫隘,故《魏風》著《十畝》之詩也。城內有龍泉,南流出城,又南斷而不流。永樂溪水又南入於河。按《中山經》即渠瀦之水也,今但仍《水經》書「永樂澗」 為不失實云。

寒谷澗 ,在永樂純陽舊宅西,疑即《山海經》所云「共水。」

神龍潭 在州東南十五里太谷村,澄光可鑑。玉龍潭 在州東南十五里贊歎寺下。吳雯詩云:「下方昨夜雨,雲氣滿龍潭。」 即此。

泓龍潭 在州東四十里,地名「孫李龍祥,觀」 ,後有記。

水谷潭 在州東南二十五里水谷村。有瀑布飛掛可觀。

顯應潭 :在城內西南隅,今湮。

雷澤 在州西南首陽山下,即舜所漁處。其水南流入河。

通濟溝 在州南十里鐵爐鋪前。

大陽溝 在州南七十里大楊村。

澗口溝 在州南七十里,地名「基城」 ,與大陽溝通連。

諸老溝 ,在州南一百里觀後。

柳溝 在州南十五里棲巖寺東。今按:地在寺東南石門側。

鴉兒溝 在州東五里峨嵋原。潦水聚齧,遂成深溝,兩崖多穴寒鴉,因名。

鏵嘴溝 在州東北四十里西下村。

大凹西溝 在州南六十里。歷山「舜祠」 之側,古祭地在焉。

老陳溝 在州南六十里中條山。昔有陳姓者牧馬其中,故名之。

古北灘 在州北一里。黃河退水地出沒不常,中多軍民田莊,歲久瀉鹵,荒閒居半。

竹溪 在州東十里石莊,旁有竹溪寺,今湮。媯汭泉 在州東南五十里歷山之中。《爾雅》云:「水北曰汭。」 亦小水入大水之名。蓋兩水合流之內,故從水從內。皇甫謐曰:「納二女於媯水之汭。」 據此,則汭非水名。又云:泉南流曰媯,北流曰汭,異泉而合流也。《尚書》:「釐降二女於媯。」 汭即此。上有舜廟,周宇文護建。

顯明泉 在州南十七里歷山村東。

桑落泉 。《水經注》曰:「河東有徙民劉墮者,宿擅工釀,採挹河流,醞成芳酎。食同枯枝之年,排於桑落之辰,故酒得名。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漿焉。別調氛氳,不與他同;蘭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貢,選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牽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顧思同旅」,俗語索郎,反語為桑落也。《後國史補》:「河東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時取其寒。得所以井水,釀酒甚佳。故庾信《從蒲州刺史乞酒》詩:「蒲城桑葉落,灞岸菊花秋。」謂此也。按:當時河水在州城西,今桑落泉在古城外東南隅土龜原后土祠下,相距纔五里。挹河為釀,固其宜也。泉之得名,實應以此。

蒼陵泉 在州東南十五里王莊,即谷口水源。大谷口泉 在州東南二十五里大谷口水源。柳溝泉 在州東南十五里棲巖寺東。

大黃泉 在州東南十五里中條山北麓。觀音泉 在州東南十五里鹿谷。上有白石寺,遙望壁堊皓然,俗名「觀音堂。」

梨花泉 在州東南十五里條山大谷之中。龍母泉 在州東南十五里條山大谷之中。「飲馬泉 」 在州南五十里胡營

臨山泉 :在州南六十里中莊。

玉洞泉 在州南一百里觀後。

寒谷泉 ,在州南一百里。亦在觀後。

鴦漿泉 在州東五十里。《水經注》云:鹽道山,其西則石壁千尋,東則磻谿萬仞。方嶺雲迴,奇峰霞舉,孤標秀出,罩絡群山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頂。郭景純云:「世所謂鴦漿也,發於上而潛於下矣。厥頂方平,有良藥。」 是以緇服思元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遊焉。路出北巘,勢多懸絕,故亦曰百梯山。今臨晉南山下有百梯村,又山腰寺名百梯,距州五十里。按《注》「百梯在鴦漿東」 ,與舊志「距州五十里」 之說亦符。山介在州與臨晉之間,故兩處皆《志》,但謂草坪山,則謬矣。

臨晉縣

中條山 在縣南六十里。西自蒲州之草頭坪,東至解州之紅臉溝、靜林寺,凡四十里,皆縣境內。其他可見者,悉支山也。見《蒲州》。

方山 在中條山東,一名檀道山。《山海經》云:「檀首山。」 《水經注》云:「鹽道山亦名百梯山」 ,其頂方平,故又名方山。與縣治對,岧嶢插漢,為中條之首。五老峰亦俯其下,上有方田數畝,泉流涓滴,草木蓊鬱。舊有靈峰寺。唐、宋、金、元為永樂、虞鄉兩縣勝地,號大叢林。自宋廢永樂,元廢虞鄉,城郭人民,繁華頓改。琳宮紺宇,香火凄其迄於今。頹垣斷礎,劫盡灰飛。而《山靈寂》其舞聞矣。

五老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虞鄉城西南十里方山之東。其南最高曰玉峰,一名靈峰《洞天福地記》:五十二福地玉峰,在河中府,謂此山也。峭壁千尋,危磴削立,鐵索下垂,攀引而上,好事者往往登臨,如入仙境。按《論語讖》云:「堯率舜遊首山,觀河渚,有五老人自河負圖而出,歌而告帝之期。歌畢,同登此山,飛為流星,上」 入昴山,名五老,以此。或謂五老為五行之精。今豫章匡廬山亦有五老峰。晉張僧鑒《潯陽記》云:「橫隱藏空」 ,其形勢如河中虞鄉縣五老山。則此山五老之名,先於匡廬久矣。

北斗峰 在靈峰觀上北斗臺。

雷公洞 在五老山上,上洞在歸雲巖,下洞在北峰。

錦屏峰 在五老山上,有東西二峰。

張果洞 ,在五老山錦屏峰之陰。洞之東西石上有所乘白驢,行跡宛然。

韓峰 在五老山靈峰觀南,一名「韓角峰」 ,即韓君丈人隱處。峰東南有韓君洞。

真人洞 ,在五老山,羅通微隱處。

步虛坪 在太乙峰南,乃羅真人步虛之處。棄瓢岩 ,在五老山諸洞之陽,嵩山羽士李皮囊棄酒瓢以奠山靈處,一號「皮囊洞。」 又有青城、太乙、蒼龍、太白、王母、白沙、元武、保德諸洞。玉真洞 在五老山棄瓢巖旁有龍井,旱禱輒

應唐明皇敕玉真公主投金龍其中,又有鹿飲金龜,金沙、玉女諸泉俱出其麓。

王官谷 在縣南七十里中條山中,去虞鄉城東南十里,以王官廢壘為名。《春秋》:秦伐晉,取王官及郊。《左傳》呂相《絕秦書》曰「入我河曲,俘我王官」 是也。巖壑深邃,泉谷幽奇。有天柱、掛鶴諸峰,瀑布、貽溪諸水,山水之勝,甲於河東。唐司空圖常隱居於此,建休休亭,自為記。又有石硯、竹徑、修史亭、一鳴窗諸勝。

天柱峰 在王官谷南,瀑布經其西。

白雲洞 ,在王官谷內,元孤雲子李純夫所居,搆了了庵,以擬「休休亭」 者。

二嶷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南北錯峙。《隋志》桑泉縣有三疑山,今土人只稱大嶷、小嶷焉。黃河 在縣西三十里。北自河津龍門,南經榮河,繞本縣之右,至蒲州西南風陵渡,折而東流。《春秋》僖公十三年冬,晉薦饑,乞糴於秦。秦於是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汎舟之役」 ,即此河也。

涑水河 在縣東南二十里。源出絳縣太陰山陳村峪,伏流至柳莊復出,歷東鄉喬寺,至周陽侯城與洮水合,至呂莊與景水合,又西與沙渠水合。按:景水、沙渠會為一水,俱自呂莊入涑水。又《水經注》:自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注,涑水所出,俗謂之華谷。至周陽與姚水合。西流經聞喜,南經夏縣界三十里水頭鎮,即司馬溫公所居地,又西至安邑縣北二十里,經猗氏縣境入本縣。故道自坑頭鎮西南合姚暹渠水入五姓湖。

姚暹渠 在縣南五十里。舊名「永豐渠。」 水出夏縣東巫咸谷,西流經安邑縣下留村池水入之。隋大業中,都水監姚暹所開,故以名渠。

五姓湖 在縣西南四十里。村有五姓,因名。即古張揚池,為涑水姚暹經流所注之地。舊《志》云:每夏荷花盡發,爛若披錦,雜以綠蒲紅蓼,足稱佳勝,誠一邑奇觀也。今徒見湖光一片而已。桑泉 在縣東北十五里。《左傳》:「秦伯圍令狐,入桑泉。」 今帶村里北杜村是其地。土人呼泉兒。杜村泉久湮無跡。

鴦漿泉 在方山頂上。泉久湮塞,故老言水深無底,有神物宅其下,與湖潛通。往往浮出敗荷殘紅,皆湖中物也。每泉上吐氣,則大雨,時見白魚騰躍而上,相傳為異。明隆慶間,霪雨浸鹽池,或言方山白龍為祟,御史郜永春為文以祭。又沉鐵牌,磔黑犬以厭之。尋以鐵甕塞其口。是夜大雷雨,折山頂塔。寺僧云「龍移湫去,今半塔突立,遇將雨,輒聞泉下隱隱水聲云。」

瀑布泉 在王官谷內天柱峰旁。東西二瀑。「西者尢奇勝,方冬,泉脈微,循崖而流,涓涓一線。極冬則冰崖百尺,如白虹倒挂。至春夏迅溢,飛湍直下,望之若練水所注處,石皆成穴,噴珠濺玉。夏月遊人數十步外,寒氣逼人,誠奇觀也。東瀑崖稍曲,湍亦差緩,崖上蒼苔匝生,歲久皆玲瓏為石,如羊胛狀。二瀑經休休亭前」 ,合流出谷靈泉 ,亦出條山觀嶺下。世傳「李皮囊隱此。時夏月,山久涸,獨坐忽聞人言。有頃,半溪亂石間隱隱雷鳴,泉水奔流,比常特異。」

蘆子泉 在縣搶峰西北。《舊志》:「唐中宗時,則天后因術士言虞鄉有王氣,遂斷龜背岡蘆根,出血而止,化而為泉。」

洗馬泉 出洗馬村南。世傳晉太子病肝,秦使扁鵲來視之,太子洗馬於此。泉北有扁鵲祠。瀵泉 ,在縣西三十里,吳王渡黃河岸側。《一統志》云:「其泉有五,郃陽有四,此有其一,異出同源,故曰瀵。里人因立神淵廟。」

榮河縣

峨嵋坡 ,在城東,高四里,北連聞喜,南貫臨晉,形似峨嵋。上多平原,頗宜種植,村落錯居,阡陌相望。南山諸坡分名曰「亞夫」 ,俗傳亞夫屯軍其地,然無所考。

靈吉山 ,在縣東南峨嵋坡上。一峰獨出,為縣「文星。」

黃河 在縣西,逼城,其流自龍門而下,入蒲州。《水經注》曰:「昔趙簡子沉欒激於此。」

汾河 在縣北后土祠旁,西流於黃河。今移河津葫蘆灘,南入於黃河。

瀵魁泉 ,在南趙村,洳澤方丈,知縣侯祁相地脈掘得之。按《爾雅》,「河東汾陰縣有水口如車輪許,濆沸湧出,其深無限,名之曰瀵。」 馮翊郃陽縣復有瀵,亦如之。相去數里而夾河,河中渚上又有一瀵瀵,源皆潛通。在汾陰者,人壅其流,以為

陂種稻。呼其本出處為瀵魁。《水經注》:「瀵水出汾陰縣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平地開源,濆泉上湧,與郃陽瀵夾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源,皆相通。其水西南流,歷蒲坂西,西流注於河。」 猗氏縣

峨嵋坡 在縣北門外。東連聞喜,西入蒲坂,綿亙蜿蜒,至縣北,一支如掌南行,遂結縣治。千佛嶺 在縣南八里,相傳古浮屠基,故名。脈自聞喜香山來,至縣西香落村止,涑水西流,過源頭村,將南逝,嶺隆起,逼岸捍之,蓋縣前案也。鳴條岡 在縣南三十里,自安邑來,軀幹委蛇,分條布葉,繚繞縣南,蓋縣治外羅也。東望鬱蒼,舜陵在焉。

涑水河 在縣南六里。合姚暹渠入五姓湖。黑龍潭 在縣西南二十里。廣半畝,深丈許。居民遇旱,禱雨輒應。

文波泉 在縣東北仁壽寺右。一泓澄澈,自城東遶縣南入涑。水時溢,縣多科第,故名。明嘉靖乙卯,地震圮閼,久未濬。舊名「文運泉。」

澤泉 在縣南門外。地故偃瀦,浸泉成澤,四時不涸。明萬曆間,坡水大至,澱澤壅塞,泉遂湮。雙璧泉 在縣西北五十里靈巖寺後。明萬曆間,二泉湧出,南流五十餘步。後每泉出,則邑中父子中進士。

萬泉縣

介山 ,在縣東十五里。亦曰綿山,相傳為介子推隱處。《水經注》曰:「山可高十餘里,上有神廟,廟側有靈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謂之子推祠。」 揚雄《河東賦》曰:「靈輿安步,周流容與,以覽於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於龍門。」 《晉太康記》及《地道記》與《永初記》並言子推之逃隱於是山,其實非也。介推所隱綿山,文公環而封之,因號其山為介山。杜預曰:「在河西介休縣者是也。」 今隸靈石界內。

黑石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其石色青黑,剛柔適中,可為碑碣。

孤山 ,在縣南二里。週圍盤踞八十餘里,高十五里,形勢獨尊,不接他山。上有法雲、檻泉寺,其南即猗氏境。又山勢綿延,亦號「綿山。」

稷王山 在縣東三十里。相傳稷教民稼穡播於此,山巔有后稷廟。

峨嵋嶺 ,東起絳州,西抵黃河,地勢聳翠,狀如峨嵋,邑境隸其巔。

桃花洞 在孤山南麓。前代於洞旁種桃甚多,前巨石高丈餘,相傳劉海蟾昇騰處。

雕石崖 孤山南峪,有雕常巢育於上。

惠民池 在縣崇德坊西街北。明典史王懋創鑿,蓄水以便民,有坊曰「王公惠民坊」 ,今圮。東澗 在縣東門外孤山北壑,隨地湧泉,北流六里許入沙。

西澗 在縣西門外,北流三里許入沙。

煖泉 在孤山陰秦王寨右。數穴湧出,隆冬不凍。東澗之流,此水居半。明萬曆間,知縣王藎臣鐫曰「和豐泉。」

檻泉 在孤山西麓,泉旁有寺。初建寺無水,有白兔入穴,掘而得水,又名「兔泉。」

《聖水泉 》,在孤山之陽。「旱不竭,潦則流。」

雕石泉 在孤山南峪雕石崖下,南合於聖水。「半截桶泉 」 ,在孤山陰黃家峪,泉如桶形,水止不流。

河津縣

龍門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與陝西韓城梁山並峙,大禹所鑿,又名禹門。《夏書》曰「導河積石,至於龍門」 是也。河自西北山峽中來,至是山斷河出,兩崖壁立,形如門關,東西闊八十步,而奔濤巨浪,日夕衝激,為天下奇觀。巖際鐫跡,遺功尚存。上建禹廟,有殿閣亭觀碑詠。廟前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滅,不可復識。一碑是太和中立,山頂有洞,相傳文中子讀書處。又沙洲之上有禹穴,高不過咫尺,雖千尋之波,不能浸一抔按《禹穴記》稱「禹治水,得黃帝《水經》於穴中,按而行之」 ,蓋亦有神助焉。然於經無取。

梁山 在縣北三十里龍門山北。《詩》云:「奕奕梁山。」 《左傳》曰:「梁山晉望。」 《水經注》曰:「昔大禹導河積石,疏決梁山。」 今河西對峙者亦名梁山,屬韓城,似禹未治水之先,東西梁山合而為一。故《尸子》曰:「龍門未鑿,伊闕未闢,河出於孟門之上」 也。又春秋時河西屬晉,故統言晉望。今在韓城者稱梁山,在河津者稱紫金山。

姑射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接稷山、絳州界。「雲中山 」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高聳雲漢,故名。

峨嵋嶺 縣南即汾原,與萬泉滎河連境。《一統志》所謂「東至太行,西入於黃河」 者是也。

黃河 在縣西十五里。河自積石西南流入塞,數轉折東流,過雲中西河,又南流過吉州,至龍門山出,西南入滎河境。

汾河 在縣南八里。東自稷山界來,西南流至滎河汾陰后土祠下,入於河。明隆慶四年,東徙至葫蘆灘入河。

遮馬峪泉 在縣東北四十里一原坡下。瓜峪泉 在縣東北四十里水母廟下。按二泉俱唐長孫恕開鑿,詳《水利》。

解州

檀道山 州南五里,與中條連接。其下為檀道谷,谷中有鴦漿泉,不流而止,俗呼「止渴泉。」 其東有膽礬窟,路通河南靈寶縣竇津渡。

紫金山 州北二十里,舊產人參。

中條山 州南五里。西起蒲州,東接太行,南跨州之平陸、芮城,北跨州之安邑、夏縣。聞喜分雲嶺 州東南三十里,中條最高處。嶺巔出雲,東西分布,世傳「尸鹽澤」 者也。山頂舊有分雲祠。

橫嶺 州西南三十里,即中條山脊,與芮城分界。其下為方張溝,又東為堡子谷,又東為仙女洞,亦名「元女洞。」 其中積水成潭,又名「黑龍潭」 ,旱禱輒應。

白徑嶺 州南十五里中條山上,雙石壁立,左右參天,間不容軌,名曰石門,路通陝州大陽津渡。《水經注》曰:「鹽澤南面層山,天岩雲秀,池谷泉深,左右壁立,間不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之白徑,南通上陽,北暨鹽池。」 即此也。

噴雪巖 州南四里。東岫有巖,巖有泉噴出,潔白如雪,上有「酒島」 字。

桃花洞 州西南七里。昔人見洞旁泛桃花,因名。洞東三里為白龍谷,東上八里為直岔嶺,少東為荻子谷,又少東為龍谷,在州南五里峨嵋坡 ,州東五里鹽池北岸。

逍遙坡 州西北二里,女鹽池北岸。

大虎谷 ,仙女洞東十里,谷中有將軍堡,堡後有鳳凰嘴。西過連雲棧,至橫嶺,有陽關寨,寨後亦有膽礬窟。

解鹽池 州東二里中條山麓。詳見《鹽法》。女鹽池 州西北三里。詳見《鹽法》。

《六》小池 州西北十五里。詳見《鹽法》。

「長樂灘 」 ,鹽池北七里,峨嵋坡陰,週圍二十餘里,亦生魚。

靜林澗 六小池,西南十五里。源出中條山頂,北流經紅臉溝,餘流入臨晉洫水灘。

張公泉 靜林澗東三里,在山谷中。遇旱,以數十老婦執箕帚禱於廟劘,其泉輒得雨。

胡村澗 張公泉東五里,源出中條山陰。又東五里為桃花澗,水出中條山頂。又東二里為小水澗,出白龍峪。又東一里為荻子峪,水皆北流入女鹽池。

「大水澗 」 ,白龍峪東三里,出五龍谷噴雪巖之南十餘里,北流至城南,遶城而西,會小水澗入女鹽池。

堡子谷水 ,大水澗東二里。源出中條山,北流入鹽池南溝。

金盆水 出中條山,趨鹽池南溝,其東為關帝祖塋,亦名「小聖溝。」 又其東有小龍五澗水。二郎、三郎谷諸水,皆出中條山陰,北流。

姚暹渠水 州北十五里。見《臨晉》。

安邑縣

中條山 縣南二十里。說者謂西華岳,東太行,此山當其中,故云中條。《山海經》為中經條谷之山,一名蒼梧山,山產梧桐、蒼玉。《竹書》曰:「鳴條有蒼梧山,舜崩蒼梧」 ,即此。

玉鉤山 縣東北一十五里。峭峰環曲,草木菁蔥,形如玉鉤。

柏王山 縣東北六十里。山多古柏,幽雅可人。峨嵋嶺 縣北四十五里,上多平壤,有民居焉。分雲嶺 中條最高處,與解州接界。宋宣和間,有成寶公廟,今廢。

鳴條岡 縣北三十里。東西帶映,勢若游龍。有舜陵,《孟子》謂「舜卒於鳴條」 ,即此。

天井谷 風洞上四面陡絕,一徑透出山頂。車輞谷 分雲嶺東兩山夾路,盤礡多奇。邑民文進捐資修治,今為坦途。

《二郎迹 》。車輞谷東山有仙谷,中多巖竇古洞。風谷洞 ,縣南二十里,分雲嶺西,形若半井,投葉即飛,其風出則飛沙拔木。

鹽風洞 風谷洞旁,洞口若盆,仲夏應候風出,聲隆隆然。谷口舊有風神祠,今廢。

虞坂 二郎谷東五里。南北孔道,石崖險峻,車不方軌。今名「青石槽」 ,即晉荀息假道於虞以伐虢,伯樂逄騏驥困鹽車處。明鹽院張士隆鑿修涑水河 。縣北三十五里入猗氏,唐貞觀中,刺史薛萬所開。

黑龍潭 縣東南十五里,與鹽池相鄰,深不可測,瀦水黑色。唐開元間,常於此置「龍宮。」

鹽池 ,條山之陰,即解鹽池。周穆王、漢章帝並幸安邑而觀鹽池。

青石泉 縣東南三十里。出中條山,由青石槽經東郭入黑龍潭。

車輞泉 縣南二十里,出中條山車輞谷中。湧金泉 縣東南十餘里,源出夏縣牆下村,入黑龍潭。

玉鉤泉 玉鉤山下,水光澄澈如鏡,一名「玉女泉」 ,南入姚暹渠。

野狐泉 縣西南十八里,鹽池北岸。味甚甘冽,亭榭佳麗,一方勝概。

淡泉 縣西南十六里鹽池,北岸池水皆鹹,此獨「淡。」

夏縣

中條山 縣東五里。見《蒲州》。

𥓐山 縣西北七十里。石。𥓐里,即稷山之麓也。稷王山 縣西七十里,下有村名「蛇虎澗」,相傳姜嫄棄稷於此,有虎乳之,因名。

鳳凰山 縣東北四十里。有峰秀異,世傳鳳凰曾集於此。

瑤臺山 縣東五里,高一里許。商相巫咸巫賢祠墓在山麓,《隋書》名「巫咸山。」 孤峰峭拔,蒼翠摩空。有天聖宮在巫相祠右,為焚修香火而設。登高俯視,一邑山川,俱在目前,邑人以為遊賞地。中秋尢盛,題詠甚多,知縣胡柟建塔於山巔,以補邑之文峰,又名巫咸頂。

柏塔山 縣南二十里。古柏千株,上聳無枝,狀似虺蛇。中有一柏,琦瑰磊落,獨大於眾,稱曰「柏母。」 搖之則地皆動,有欲傾之狀,亦奇觀也。雲谷山 縣東南三十里。數峰高聳,盤踞數十里,中有大谷,谷中雲起則雨。

翠巖山 縣東二十里,望之青翠可掬,綿亙數十里,北入聞喜界。

鳴條岡 縣西二十里。北連聞喜,南接安邑,今呼為「峨嵋嶺」 ,即湯與桀戰之地。

柳谷 縣南十五里中條山內,唐陽城隱處。巫谷 瑤臺之左,白沙河所出。按《明一統志》在夏縣南五里。《隋書》名巫咸山,相傳殷巫咸嘗隱此。一名「瑤臺頂。」

雷公洞 ,瑤臺山石巖,萬柏林中,肖像雷神。風洞 ,柏塔山後喦中有竅,深不可測,風自竅中出,有聲。知縣姜洪命工鑿大其竅,遂無風聲。玉溪洞 ,縣東南七里中條山谷間有石洞,深一丈五尺,闊一丈,俯瞰溪流,清淨可愛。石巖鑿「玉溪」 二字,溫公嘗隱此讀書。通谷村觀音寺後亦有洞,塑公像。

礦洞 縣東百里溫谷里溫泉山。明嘉靖中,一道士寓此,識其為銀礦,私煉自給,後漸聞於人。河南盧氏諸縣礦徒因來劫取殺人。巡鹽御史王《竹厓》聞於朝,隨檄河東守僉派民兵藥箭手以禦之,芻餉取辦於邑人,征徭頓加歲甲子,憲臣俾平陽府同知李暘谷駐節於夏以鎮之。萬曆十四年夏,因歲荒,河南亡命糾眾二千餘人,越河盜砂。知縣員惟蓁申達當道,調撥官兵迎戰。指揮李材被賊綁縛,主簿王寵向前宣諭法度,陳以利害,礦賊驚服,扶李材還營。後每冬三月,添設平陽衛軍兵八百名防護,歲以為常。萬曆二十五年,差太監張忠駐夏開採。至三十三年,礦盜益熾,乃停採封洞,撤回張忠,而軍兵防護如故。知縣胡柟、申達撤回,以省祭官統藥箭手代之,民困始蘇。

古石陴 一名將軍嶺,即雲谷山之北一峰也。近視嵯峨磥砢,難以名狀。登眺,層巒疊嶂,鹺海洪河,舉在目中。上有石洞,洞中有泉,澄澈可愛。涑水 縣西三十里,世稱司馬溫公曰「涑水先生」 ,以此。

青龍河 縣北三十里,形勢盤曲如龍。

白沙河 一名「巫咸河。」 源發中條山巫咸谷,經邑南關外,西流三十餘里,南轉入姚暹渠。每夏水驟漲,衝決北堤,飄沒民居無算。明時,知縣柳佐等屢行修濬。崇禎六年,南堤衝決,石厭民田。

皇清順治十年,北堤復決,水入東門,城隍廟、縣衙俱

被浸沒,至今河勢流徙無常,大為民害。

蓮花池 有二,一在城中西北隅,環一頃八十畝;一在城東北隅,視西池頗小,水之有無皆不常值,時蓮生其中,近池民居易被浸毀。常穿城西北隅安鐵窗以殺水勢。

湧金泉 縣西南十五里,西入安邑黑龍潭。鹽池得此水,始結鹽。

李綽堰水 在縣南。源出平陸,至本縣巫谷口而出,北流合本縣史家谷、雕崖溝等水,至卓義橋會為一。西轉三里,名為「姚暹渠。」 下流南轉,會巫咸河,至五姓湖。

聞喜縣

中條山 縣南六十里。見《蒲州》。

湯山 縣東南四十里,為中條,最高峰上有湯廟湫池,禱雨多應,俗呼為湯王山,又名湯寨景山 。《隋·地理志》:聞喜有景山,與三㚇山,皆中條支山。《水經注》曰:「涑水又與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 《山海經》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其草多藷藇、秦椒,其陰多赭,其陽多玉。」 郭景純曰:「鹽澤即解縣鹽池也。按經不言有水」 ,今有水焉,西北流注於涑水也。少澤,今無考。《通志》云:「景山」 即湯山。

紫金山 縣東七十里,接曲沃、絳縣界。

三㚇山 ,司馬長卿《上林賦》云:「凌三㚇之危。」 郭璞《三蒼注》曰:「三㚇山在聞喜,今縣東五十里有焦山,高與湯寨等,為邑巨鎮。」 「三㚇之危」 或此。雞鳴山 ,《裴氏家譜》:鳳凰原墳地,西至雞鳴山,香山 縣東南三里,上有白衣殿、文昌祠、裴晉公祠,三塔鼎峙,為邑文峰。又前丘村嶺一塔,名文筆峰,翟熠有記。

紫屏山 縣東四十里桃村後。山列如屏,其色紫,因名。俗稱「六老峰。」

稷王山 縣西北五十里,與稷山縣接界。后稷始播百穀於此,陵廟在焉,稷山主之。姜嫄墓廟,聞喜主之。《左傳》:「晉侯治兵於稷。」 杜預註:「在今聞喜縣。」

柏林山 縣西三十里柏林村後。石巖蒼翠,下為疊水崖,再入為蒿峪,蓮葦清幽。

觀音山 縣南九十里劉莊冶。一峰突出,下細上巨,玲瓏垂懸,類觀音座後山。其下有洞,洞前巨石形似蟾蜍,昂首朝之。

天皇頂 縣北十五里。自五龍廟一線過峽,突起圓頂,高出眾巒之上,為邑少祖山,又俗名「天王臺。」 下即大石窯,取石大傷龍脈。明崇禎間,知縣劉芳久禁閉。

蠶姑峰 湯山西。尖秀為邑文峰,上有蠶姑塔。瑤光峰 縣南四十里宋家莊後,俗名城隍寺。上有塔尖秀,與夏縣瑤臺相望。

峨嵋嶺 從紫金山發脈,兀突延袤,自東而北而西,上為清原,晉城在焉。四圍丘隴,中為平原,其廣五十餘里,土厚,宜藝五穀。北瞰絳州,西接稷山,南臨安邑,勢如初月。

秦王嶺 湯山東,相傳唐太宗屯兵處,樵者往往得銅箭鏃甚巨。

盤盤嶺 亦名盤盤山,在縣南五十里秦王嶺東,以盤旋而上,故名。

橫嶺 縣東南九十里,接垣曲界。山脊橫亙,下有三泉,出白石,俗名白石河。按《通志》亦名「橫山。」 呂巖 縣西二十里呂莊東澗,石巘清泉,極類醉翁亭。翟鳳翥有記。

鳳凰原 縣東六十里,為裴氏祖塋。

鐵牛峪 縣南三十里。泉石幽絕,中有興國寺,唐僧智旻住錫處。相傳山有鐵牛流河中,因名乾河 ,縣東四十里。《史記》:伐韓到乾河。《山海經》曰:教山,教水出焉。是水冬乾夏流,實惟乾河。《註》「聞喜縣北有乾河,因名乾河里」 ,今無里名。按《水經》:「河水又東與教水合。」 注云:「出垣縣北教山。」 然教山當在聞喜、絳縣、垣曲之界。《註》又云:歷鼓鐘川分為二,一水西北出一百六十許里,山岫迴曲,纔通馬步。今聞喜縣東北谷口猶有乾河里故溝存焉。一水歷冶官西合伏流水,自垣縣南入河。

涑水 ,源出絳縣大陰山陳村峪,伏流至柳莊復出,與洮水、景水、沙渠水會為一,西流經縣南門外,灣曲而西,歷夏縣、安邑、猗氏、臨晉入五姓湖,過蒲州孟盟橋入黃河。智伯曰:「絳水可以灌安邑。」 《水經注》曰:「汾水灌平陽。」 或亦有之。絳水灌安邑,未識所由也。今考其勢,當謂此水以源於絳,亦稱絳水也。翟鳳翥曰:「涑者,水生練也。謂水之文也,束也,諸水至此合也。」 聞喜故曲沃地。曲,曲也。沃,沃也。水繞縣東南十數曲,曲多沃壤。晉

饒強邑,故名曲沃。按《通志》又水源自絳縣,亦謂之絳水。

洮水 縣東六十里。《水經注》曰:「水源東出清野山,世人所謂清襄山也。其水東大嶺下,西流出,謂之唅口。」 又曰:「涑水至周陽,與洮水合。」 子產對晉平公曰:「臺駘,汾洮之神也。」 司馬彪曰:「洮水出聞喜縣,故王莽以縣為洮亭。」 然則涑水殆亦洮之兼稱乎?按:此自橫水來者涑水,自磨里來者洮水也,合而為一,所以涑水有洮水之稱也。沙渠水 源出縣東南五十里白石村,會南山諸水,灌田十餘村,至呂莊與涑水合。見《水經注》。董泊 縣東四十里,即舜時董父豢龍所也。又名豢龍池。宜植蓮稻。舊有觀蓮亭,上為董父廟,裴晉公湖園、趙忠簡公董澤書院皆在焉。

皇清康熙癸卯,蓮有一莖四並頭之異。《水經注》曰:「涑。」

水西逕董澤陂南,即古池也。東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蒐於董澤。」 即斯澤也。

秦王澗 縣南四十里美陽川。相傳秦王與敬德、叔寶三跳處。

勝水溝 縣南四十里柏樊底,水出崖間,附草而下,亂滴澗中,如百鈴聲。沿溪而上,即郭璞洞。甘泉 縣東北三十里東鎮北黑龍溝,味極甘冽,南入涑水。隋移縣治於甘谷,即此。上有黑龍廟,禱雨多應。

暖泉 縣東南三十里王村水冬暖宜稻。溫泉 :縣東四十里官莊村,又胡村水相鄰,皆冬溫,即泊泉。

冷泉 縣東四十五里胡村西。水夏冷。

黃蘆泉 縣東五十里黃蘆莊,以地產黃蘆得名。見《水利》。

野狐泉 縣北二十里深谷中。相傳有狐避射至此入穴。泉出南流,合戶頭、杜村二泉。《舊志》:李汝寬曰:「乃白土溝之上游。北枕高阜,下臨巨壑。石崖壁立如虎嵎,又如牛伏。石上古柏數十株,拳曲龍鍾,不可形狀。」 下有石如盆,泉湧如螺。上有雲泉觀,壑底可藏萬馬,水口不容一舟。觀前有蓮池、榴亭,邑之勝景也。詳《水利》。

馬跑泉 縣美陽鄉,世傳秦王飲馬於此。按舊《府志》,霍州亦有焉,二處皆太宗經戰地事,或有之。

玉蓮泉 縣東二十五里川口南澗舊有蓮池,上為「白蓮寺。」

姚村泉 縣南三十里。姚村。見《水利》。

瀑布 縣西三十里柏林村後,俗名「疊水崖」 ,水自山峽中三疊而下。

平陸縣

箕山 縣東北九十里,盤折危聳,形勢如箕。相傳堯時許由隱此,有墓在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云。」 下有清澗,即由洗耳處。東有白玉竅,號曰錫窟。按《一統志》,北直隸行唐縣、河南登封縣俱有箕山,並稱許由隱處。吳山 縣北五里中條山之支,其山高平,上皆民田,南麓有吳泰伯廟,蓋虞仲封此,並祀《泰伯》,故以「吳」 稱焉。

錐子山 縣東九十里。孤峰峻峙,其狀如錐。三門山 縣東五十里黃河中。《水經》云:「禹鑿河道,三門既決,謂之三門。」 《史記正義》曰:「禹鑿此三門,道河水,故曰三門也。」 《綱目》:「山有三門,禹鑿以通。南曰鬼門,中曰神門,北曰人門,故謂之三門集津前。」 提學副使陳棐遊此,以為勝覽,因大書題其壁曰:宇內大觀,九年底績,萬世永賴。千尋丹碧,萬古《風雷》。

中條山 縣北四十五里。壯麗崔巍,勢雄嵩、華一邑形勝,此其大者。詳《蒲州》。

分雲山 縣西北四十里,中條之一峰也。層巒峻岫,走霧分雲,視諸山獨為嵌崿。尋幽眺遠,或有取焉。但路絕羊腸,不易升也。

清涼山 縣東北六十里,乃中條一脈。晉執虞公於此,其絕頂曠闊,四望無際,俗謂「四州圪塔。」 蓋蒲、解、絳、陝皆可目及也。

砥柱峰 ,在三門東迤南黃河中流,孤峰峭立,斷壁巉嶮,高數仞,石形如柱,故名。《禹貢》「東至於砥柱」 ,即此也。孔安國曰:「砥柱山,河水分流,包山而過,石見水中若柱然也。」 《通志》載《搜神記》稱齊景公渡於江,沉之河,黿銜左驂沒之,眾皆惕。古冶子於是拔劍從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於砥柱之下,乃黿也。左手持黿頭,右手挾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流三百步,觀者皆以為河伯也,此事殊無取焉。

傅巖 縣東二十五里,即殷相傅說版築處。蒼巖翠崿,曲折迴巒,聖人之居自不同也。其地名

考證

「隱賢社」 ,唐呂溫有銘。

黃河 南門外,又東北,古焦國側,水勢激湍。《水經注》曰:「河水湧起,方數十丈,有物居水中。父老云:『銅翁仲所投處』。」 又云:「石虎載經,於此沉沒,二物並存,水所以湧。」

三㲼澗 縣北五里中條山。東西二溝流與澗合,故名。

沙澗 縣東二十里傅巖前。《水經注》曰:「沙澗水出虞山,東南逕傅巖,歷傅說隱室前,俗名之為聖人窟。」 《孔安國傳》:「傅說隱於虞虢之間。」 即此處也。

聖人澗 縣東二十里,其源自馬跑泉湧出,夾岸石嵌,二泉相向,旋遶傅巖,南入於河。有傅說祠。

盤南澗 縣東十里,源出中條山,由石槽溝南下,至盤南,東入於河。

馬頭澗 縣北四十五里中條山麓。其地危峰聳立,兩谷二源,環麓合流,以山形肖像,因名。五股泉 縣北一里許,夏月其水寒冽殊常。清澗 縣東六十里箕山之西,即巢由洗耳處。張谷澗 縣西二十里張峪村東。

圪塔澗 縣西二十五里,本村東。

南侯澗 縣西四十里南侯村東。

儀家溝 縣西五十里岳村右。

芮城縣

中條山 縣北十五里,高二十里,見《蒲州》。方山 縣西北三十里,峰巒高峻,可與二華並。甘棗山 ,縣東北三十里,今名「刺林溝。」

太峰 方山東

直岔嶺 縣東北六十里,甘棗山東,今名「橫嶺。」 中條山巔路通南北孔道,但徑險人稀,盜時竊發,行人苦之。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王自修申請「撥兵防守過客。」

恃以無恐焉

檀道嶺 直岔嶺東。以上皆「中條山」 之分名也。水谷 縣西北二十五里,為《八景》之一。

石鐘洞 縣東北三十里。石鐘真人修煉之所。頂懸一石如鐘,水注其下,旱禱雨多應。

黃河 縣南二十里。自蒲州南下至潼關,東折過縣境,入平陸,經砥柱達孟津。

恭水 ,源出甘棗山,即今朱呂溝水流入黃河葡萄澗 ,縣西二十里鄭村有泉五眼,俗謂「五股泉」 ,南流入於河。見《一統志》。

通澤泉 縣東八里古魏城,西北合地皇泉,一渠溉田,伏流入沙。

龍泉 縣北七十里古魏城中,上有《五龍祠》,見。

《一統志》
[编辑]

甘泉 縣北六十五里,北山嶺上。

奧祝泉 縣東北二十二里,北山石巖下流出。相傳魏文侯率三軍自安邑至此,眾渴甚,文侯默祝,以鞭指示,乃得泉。

浢泉 縣東北三十五里。源出中條山清涼寺古洞中,即儀家溝水,俗謂連搭溝。《水經注》曰:「河北縣有浢水、浢津,其水南入於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 《穆天子傳》曰:「天子自冥軨乃次於浢水之陽,丁亥,入於南鄭。」 或謂之堰鄉澗水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