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3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三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三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三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三十一卷目錄

 潞安府部彙考一

  潞安府建置沿革考

  潞安府疆域考形勝附 有圖

  潞安府星野考

  潞安府山川考

  潞安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三百三十一卷

潞安府部彙考一[编辑]

潞安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编辑]

本府

黃帝封其支子於潞。商時為黎國。《書》曰「西伯戡黎」 是也。後為赤翟潞子國。晉滅潞,子嬰兒復立黎國。戰國初,為韓之別都,後屬趙。秦置上黨郡,治長子。漢仍秦舊。晉徙治潞縣。後周始置潞州,領上黨、襄垣二郡。隋初郡廢,大業初,改州為上黨郡,并置上黨縣。唐復為潞州。天寶初,改上党郡。乾元初,改郡為潞州,後置昭義軍節度使,屬河東道。五代時,梁改匡義軍。唐改安義軍。晉復昭義軍。宋改昭德軍,後陞為隆德府。金復為潞州。元初為隆德府,尋復為潞州,屬平陽路。明洪武初,以上党縣省入,仍為潞州,直隸布政司,領縣六。嘉靖八年,因青羊盜起,陞為潞安府,析置二縣,共領縣八。

皇清因之。

長治縣。附郭。

秦置上党郡。漢、三國、魏因之。南北朝、後周為潞州。隋為上党郡。唐置總管府。貞觀初,置都督府。宋屬昭德軍。金為潞州。元隸平陽路。明初,為潞州,隸布政司。嘉靖八年,陞為潞安府,置縣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百七十七里,今一百二里。

長子縣

堯時為長子丹朱采邑,因名焉。周武王滅商,封辛甲於此。春秋時,潞,長翟之後,酆舒據此。漢置長子縣,屬上党郡。十六國慕容永據以為都。南北朝魏分置樂陽縣。北齊二縣俱廢。隋開皇中,置冀氏,屬潞州,尋復為長子縣。唐、宋、金、元因之。明因之。嘉靖八年,陞州為府,而縣隸焉。

皇清因之,編戶。舊九十三里,今三十一《坊里》。

屯留縣

周春秋時,晉余吾邑,又名純留。《左傳》:「晉人執孫蒯於純留」 ,即此。戰國時屬韓上党漢置縣,屬上党郡。南北朝北齊省。隋復置,屬潞州。唐自霍璧移今治,後避諱改曰屯留。宋屬隆德府。金屬潞州。元入襄垣縣,後復置。明因之。嘉靖八年,陞潞州為府,而縣隸焉。

皇清因之,編戶。舊六十二里,今二十二里。

襄垣縣

周春秋時晉地,以趙襄子所築故名。戰國時屬韓。秦始置縣,屬上党郡。漢晉皆因之。南北朝魏兼置襄垣郡。北齊郡廢。後周置韓州。隋大業初,州罷,以縣屬上党郡。唐初,復置韓州。貞觀中,州罷,以縣屬潞州。宋屬隆德府。金屬潞州。元仍舊。明因之。嘉靖八年,陞潞州為府,而縣隸焉。

皇清因之,編戶。舊八十里,今二十八里。

潞城縣

周春秋時,潞子嬰兒國,晉滅之。漢置潞城縣,屬上党郡。晉因之。南北朝魏改刈陵縣,屬襄垣郡。隋初廢,後置潞城縣,屬潞州。唐末改潞子縣,尋復曰潞城。宋、金、元皆仍舊。明因之。嘉靖八年,陞潞州為府,而縣隸焉。

皇清因之,編戶。舊九十二里,今二十六里。

壺關縣

周黎國地。春秋時屬晉。秦置壺關縣,屬上党郡。其地山形似壺,嘗置關於此,遂名。漢末,移上党郡治此。南北朝魏移縣治穎陽岡。隋初,省入上党。開皇中,復置壺關縣,屬上党郡。唐復置壺關於高望堡。貞觀中,又移治清流川,即今治。五代宋、金、元皆仍舊。明因之。嘉靖八年,陞潞州為府,而縣隸焉。

皇清因之,編戶。舊九十六里,今二十四里。

平順縣

明青羊山地,中多蔚林,其民恃險而習於盜,聚則烏叢,散則蛇穴。嘉靖七年,益肆剽劫,至合三潞之師,始平之。八年以青羊巖險,宜鎮以縣,乃析潞城十六里、壺關十里、黎城五里,置縣曰「平順」 ,隸潞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一里,今一十七里。

黎城縣

考證

古黎侯國。周、戰國時屬韓。秦為上党郡屬邑。漢為上党郡之潞縣地。南北朝魏為襄垣郡之刈陵縣地。北齊改屬武鄉郡。後周併入襄垣。隋始置黎城縣,屬上党郡。唐屬潞州。宋熙寧中,省入潞、涉二縣。元祐初,復置。金、元仍舊。明因之。嘉靖八年,陞潞州為府而縣隸焉。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十九里,今一十五里。

潞安府疆域考        通志[编辑]

潞安府疆域圖

潞安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河南彰德府林縣界,一百七十里。

西至平陽府岳陽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澤州高平縣界七十五里。

北至遼州界二百里

東南至

東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東西廣三百二十里,南北袤二百七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長治縣附郭

東至壺關縣

西至長子縣

南至高平縣

北至潞城縣

東南至

東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東西廣三十五里,南北袤八十五里。

長子縣

東至長治縣界,三十里。

西至岳陽縣界一百里,抵縣二百九十里。南至高平縣界三十五里,抵縣九十里。

北至屯留縣界四十里,抵縣六十里。

東南至澤州臨川縣,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潞城縣九十里

西南至澤州沁水縣二百里。

西北至沁州沁源縣二百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自縣治東至本府五十里,至省城五百三十里,至

京師一千三百五十里

屯留縣

東至潞城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澤州沁源縣界,九十里。

南至長子縣界十八里

北至襄垣縣界三十里

東南至本府界六十里

東北至潞城縣界六十里。

西南至平陽府岳陽縣界二百六十里。

西北至沁州一百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袤四十八里。自縣治東南至本府六十里,西北至省城四百八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里

襄垣縣

東至黎城縣界五十里,抵縣九十里。

西至沁州七十里,抵州一百一十里。

南至潞城縣界二十里

北至沁州武鄉縣界六十里,抵縣九十里。東南至潞城縣治六十里。

東北至《遼州》,治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屯留縣治六十里。

西北至沁州沁源縣治二百一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八十里。自縣治南至本府九十里,西北至省城四百五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潞城縣

東至平順縣界三十五里,過界抵縣二十五里。西至屯留縣界三十五里,過界抵縣二十五里。南至長治縣界二十五里,過界抵縣一十五里。北至黎城縣界四十里,過界抵縣二十里。東南至平順縣界二十里,過界抵縣二十五里。西南至長治縣北頭村三十里,過村抵縣五十五里。

西北至襄垣縣界四十五里,過界抵縣十五里。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六十里。自縣治西南至本府四十里,西北至省城四百八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壺關縣

東至平順縣界,四十里。

西至長治縣界十里

南至澤州陵川縣界七十里。

北至潞城縣界二十五里。

東南至河南輝縣,三百里。

東北至平順縣五十里,至黎城縣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澤州高平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襄垣縣,一百五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九十五里。自縣治西至本府三十里,至省城闕。至。

京師:闕。里。

平順縣

東至河南林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長治縣界六十里

南至壺關縣界四十里

北至黎城縣界六十里

東南至河南輝縣,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河南涉縣,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澤州高平縣,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沁州一百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里。自縣治西至本府七十里,至省城闕。里。《至》

京師一千二百八十五里。

黎城縣

東至河南林縣界四十里,過界抵縣二百里。西至沁州武鄉縣界七十里,過界抵縣一百一十里。

南至潞城縣界二十里,過界抵縣四十里。北至遼州界一百里,過界抵州八十里。

東南至平順縣界三十里,過界抵縣六十里。東北至河南涉縣界三十五里,過界抵縣二十五里。

西南至襄垣縣界五十里,過界抵縣四十里。西北至遼州界一百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自縣治南至本府一百十里,至省城五百四十里,至

京師一千二百里

形勝附      通志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長治縣附郭。

《後漢書》
上黨之地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
[编辑]

唐杜牧《賀平澤潞啟》:「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盤踞太行之上,為天下之脊,當韓晉之喉。」

《唐文粹》:居天下之脊,當河朔之衝,表裏河山。《元·潞州公廨記》:「河東雄勝之地。」

《古潞志》:「左禹門,右漳水,鳳凰棲其北,太行襟其南,疊岫為屏,清流若帶。」

長子縣

上黨為天下之脊,古稱「強武之國。」 長子當全郡之南,左盤太行,右帶漳水,面長平,背疑嶺,險固四塞,而中亙平衍,亦庶幾形勝之區歟。

屯留縣

嵕山峙於西北,上黨控於東南。前浸藍水,後繞絳河。

西國名邑,地接太行之脈;方輿上黨,水連洛河之流。「疑山列屏嶂於南,隱隱龍潛之勢;絳水環襟帶於北,悠悠蚓曲之形。鳳凰峰、蓮花岡,名山角峙於前;高麗泉、神女瀑,巨浸尾分於後。」 襄垣縣

燕、韓屏蔽,河朔襟喉,古稱「望地。」

考證

潞城縣

當東北之衝,山河環繞,亦有可稱。

壺關縣

面紫團,背鳳嶺,左梯璧,右龍山。群峰環合,宛然一壺。

平順縣

背青羊而面彩鳳,憑玉峽而跨虹梯。行山襟其南,漳水帶其北。

黎城縣

當晉、豫之交,處二漳之間,《壺口》一關,稱為「險峻。」

潞安府星野考        府志[编辑]

府屬總載

「昔顓帝始制九州,潞在冀域。舜肇分十二州,潞隸并州。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為趙分野,屬冀州。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為衛分野,屬并州。」 晉州郡躔次上黨,入輿鬼二度,是潞為昴、畢分地,度入輿鬼、胃、井、柳皆經緯聯絡,並列一方,各有占候,法當附之。而樞星則總攝主趙,不在度數也。《明一統志》潞為參井分野,參考躔度,葢、參與畢連,井與鬼連也。若危、室、璧、奎,雖屬并州,為衛分野,則遠不相涉矣。

潞安府山川考        府志[编辑]

本府。長治縣附郭。

太行山 ,郡居其巔,東界在平順縣。朱子所稱「河北望之,如黑雲在半天者」 ,即此。

百穀山 在郡東北十三里。神農嘗百穀於此,立廟祀之。或曰:山接太行、王屋,多柏,曰柏。谷前說是孤峰獨立,逶迤幽邃,為群山冠冕。道旁石上,多前代游覽題名。

五龍山 在城南二十五里。慕容永據長子時,此山五色雲現作龍形,立祠祀之,禱雨輒應。有古松萬餘株,望之如黑雲壓境,毒霧沉山。近而即之,則又風雨半天,雷霆萬壑,雖在近郊,斧斤不敢入。甚著靈異,為一郡偉觀。

壺口山 :在城東南十六里。一山中落如壺口形,下即古壺關縣治。

雄山 郡前案也,在城南六十里,疊嶂層巒,巉巖起伏,如游龍奔馬。織繡繪錦,翠煙可摘。諸峰羅列,獨讓其尊,以其特為雄壯,故名。

靈泉山 在城南三十里。石洞出泉,禱雨輒應。八諫山 ,在城西南六十里。長平之役,趙軍中有《八諫》而死者,即此地也。

雞鳴山 :在城東南八十里。當郡之界,雞鳴兩界皆聞。

佛耳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與壺關共。

天臺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山周圍平坦,日出日入俱無影。明正德六年建殿。

黎侯嶺 ,在城西南三十里,有黎侯亭,今廢。郡皆石山,惟此嶺皆土。

漳水 。《水經》曰:漳水有二:一出上黨沾縣大黽谷,為清漳;一出長子鹿谷山,為濁漳。今清漳割屬遼州,不在境內。濁漳自鹿谷發源,東流經縣治南,又東入長治界,折而北,經屯留、潞城界,入襄垣,至縣治東北隅,又折而東,入黎城界,掠潞城之北,東入平順界,出太行達河南彰德府界,始與清漳合。《書》稱「衡漳」 ,指此。雖名濁漳,而泉源實清。

黎水 出黎侯嶺,北流至城西,俗名「黑水河」 ,與石子河合,西入漳水。

故城水 出潞之故城,俗名「破城」 ,在城西南十六里,北流會黎水。

《山水河 》,涸轍也。凡五龍山西雨集溝澗,奔趨而來,環繞郡城,皆達黎水。

石子河 自壺關北界來,凡五龍山東及壺關東北雨集溝澗之水,皆會此河。經城北,至西北隅與黎水合。

淘水 出雄山下,北流與淘清河合,入漳水。淘清河 自壺關之南界來,凡長治東南山外及壺關南界之水,皆會此河,西流至雄山北麓,與淘水合。

雞鳴水 ,出雞鳴山,會雄山東南隅之水,北流與淘水合。

八諫水 ,出八諫山,會雄山西南隅之水,北流與淘水合。

龍潭 :在城西三十里,亦名「金龍池。」

百榖泉 :在城東北一十三里。有谷山神農廟前。其味甘美,雖旱不涸。

五龍井 在城東南二十五里五龍山下。《長子縣》。

發鳩山 ,一名「鹿谷山」 ,在縣西五十里。下有靈湫,即漳水源。旱禱多應。

羊頭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有石狀如羊頭,神農於此得秬黍。北有穀關,今廢。

潛山 ,在縣西南十三里。有堯廟。

梁山 ,在縣東二十里。

白佛頭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有白石似佛頭。慈林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多林木,有梵宇。慶雲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堯時有異雲見。紫雲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唐元宗別駕潞州時,宴僚佐於壺口山,遙見此山紫雲朝拱,因名。傘葢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望之如傘。刁黃嶺 在縣西五十里。

傘葢水 出傘葢山,北流入漳水。堯水 ,在縣南十三里,東北經縣故城南入漳水。《一統志》作「澆水。」

雍水 出白佛頭山,東流入漳水。

梁水 出梁山,東流入漳水。

濁漳水 在縣西五十里。源出發鳩山。《水經注》曰:「左陽泉水注之,右傘葢水入焉。」 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為別耳。流經縣南五里,東北經府西南三十里,又經屯留至潞城西一十五里交漳村,與絳水合流,名漳水。至襄垣西南十里甘村,合沁州所出漳河。又至縣東北三十五里,合武鄉漳河,西流經黎城西南二十餘里。入河南林縣地界,與清漳水合。

藍水 在城北二十五里。源出屯留縣之盤山,東流經縣三十里,入長治縣,與濁漳合。

秦水 在縣西方山,流經沁水,東經端氏鎮合沁水。

五龍泉 ,在縣南十六里。慕容永時,以五龍山瑞應與泉相望,因以名泉。東流入漳水。

神農井 在縣東南五十里羊頭山下。《後魏風土記》:「神農井在羊頭山,即神農得嘉榖處。」 蓮花池 ,上黨少蓮,此池數畝為勝遊。在縣北二十里寺前村。

屯留縣

疑山 ,在縣西南九里。魏孝文幸潞,見此山有伏龍,疑而不進,遂斷東麓以壓之。

鳳凰山 在縣南十三里。上有林木,建琳宮。石聚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

三嵕山 一名「靈山」 ,一名「麟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三峰高峻,為縣偉觀,相傳羿射九日之所。盤秀山 一名盤石山,在縣西南九十里,以巖谷盤曲名。

霜澤山 ,在縣西九十里。山高霜早。

紫金山 在縣西十五里開璧峪。俗傳為卞和獲玉之所。

浮山 ,在縣北三十里。其山高聳若浮,建夏禹廟。

蓮花岡 在縣北十五里。形如覆蓮,逶迤七十里,有村亦名「蓮村」 ,縣之屏障也。

絳水 出盤秀山之陰,經縣北,東流至潞城界,入漳水。曰「交漳。」

藍水 出盤秀山之陽,東流過長子縣北,入漳水。

蒲谷水 ,在縣西七十里。東流入絳水。

疑水 ,出疑山,伏流至縣西南一里許,復見,入《絳水》。

三嵕水 出三嵕山,東流入《絳水》。

積石水 出石聚山,東流入漳水。

陳水 《水經注》曰:「漳水又東,陳水注之。水出西發鳩山,東經屯留縣北故城。」

高麗水 ,在縣西三十三里。出沁源縣高麗村,東流入絳水。

八泉 ,出盤秀山西北,平地湧噴如珠,東流入絳水。

馬跑泉 ,在縣東北二十里,東流入絳水。

張厚泉 在縣北二里。周圍二丈,源出莫測。旱不涸,澇不溢。大旱淘泥沙,禱雨即應。

神惠泉 在縣東北四里郭莊村泰山行祠右。其孔圍圓四寸,深二丈餘,土堅如甃石,泉源莫測。有疾禱水飲之即愈。

金龍池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康莊村。水光清澈,狀如金龍,故名。

襄垣縣

韓王山 ,在縣北十五里。舊有韓王廟,孤松聳拔,儼然獨立。《大夫》

鹿臺山 ,在縣南二十里。舊有文王廟。

五陰山 ,在縣北一十五里。相傳周公至此,陰霧五日。又云「魏孝文至此,陰暗五日。」

五巑山 ,在縣西五十里。

獅山 在縣西四十里。有石宛如獅形。

紫巖山 在縣西五十里,以色名,亦曰「寶峰寺。」 仙堂山 在縣北五十里。昔有仙真修煉,今有梵宇,泉自佛殿湧出,環遶左右。

五陽山 在縣南十里。五峰高聳,日出先照錯。上洪山 ,在縣北三十三里。山峰叢雜,呼名不一,故名。

龍洞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其洞深百里餘,入遼州境。

百穀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亦以「神農嘗穀」 而名。

趙王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上有趙王廟,近邯鄲村。俗傳趙襄子寓此。又謂「後趙石勒屯兵於此。」 今有遺跡,因名。

黃巖山 ,在縣東三十二里。石色盡黃,山谷深邃,人跡罕至。

桃林山 在縣西十里。舊因桃木叢茂,故名。南峰 在縣西南十五里。有寺有樓,足以眺遠。九仙峰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相傳以為九仙修真之所。

「筆頭峰 」 :在九仙峰之西,其形若筆頭,不產他物,獨筆菜生焉。

琉璃巖 在縣東北五十里,仙堂山巖之西。五色秀麗,宛若琉璃,有石如人。又有石九圈如車輞,環水其中,旱澇不涸不溢。前有空地生石子若藥丸,去則復生。

仙洞 按《玉海》:「唐元宗別駕潞州時,襄垣北有仙洞,忽開數十里。」

甘羅水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甘泉湧出,水聲泠泠,東流入漳水。

雍子水 在縣南四十里雍子村,東流入漳水。下谷水 在縣西十五里李谷村,東流入漳水。臨水 ,一名「小漳水」 ,源出榆社縣之八賦嶺,經武鄉入縣界,東北三十五里與漳水合。

西漳水 ,俗名「付璧河」 ,發自沁州之滑山、伏牛山,二源異出,至州合流,南入褫亭,折而東與漳水合,則濁漳。在境有三,其源有四。唐元宗別駕潞州時,巡縣至襄垣,漳河有黑鯉躍出。

涅水 源出武鄉之護甲山,東流入縣界,與小漳水合。

史水 ,源出三史村,在縣西北六十里,東流入小漳水。

銅鞮水 ,《水經注》:「出石磴山。」

二仙港 在縣北十里。其地有二仙女廟。白水泉 在縣東北三十里。石崖中數孔水出,甚甘美清冽,流入漳河。

暖泉 在縣西十五里。水溫,人多愛而浴焉。石泉 在縣西四十里,石中出水,清冽甘美。義井 在縣東南二十里。其地石厚水少,獨此一井。相傳曾值天旱,水不能周,人相讓而飲。鹿哭泉 在縣東五里。相傳昔人生子,左臂一目,怪而棄之,鹿乳焉,子遇人收去,鹿失子,滴淚成泉,因名。

潞城縣

鳳凰山 ,一名「天冢岡」 ,在縣西北五里。相傳神農時有鳳凰棲止。

伏牛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唐元宗別駕時,黃龍兩見於此。

大禹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上有禹廟。

三垂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三阜漸低,如旌節狀,為郡城之纏護。

葛井山 在縣東二十里。相傳葛仙修真之所。巔有泉,甚甘冽。

馬鞍山 以形名,在縣西北五十里。

風洞山 在縣北四十里。有石穴,能生風。微子嶺 ,在縣北二十里。上有三仁廟,下有微子村,其食邑也。

無影岡 在縣南十里。形如覆釜,故無影。潞水 源出微子嶺,西流與漳水合。《水經》云:「潞水為冀州浸」 ,即漳水也。然潞自有源,即與漳水合耳。合後稱潞,至山外,與清漳合,又稱漳。又東潞、西潞。東潞,今之張家灣潞河驛。西潞,即上黨之潞城者是也。唐元宗別駕時,逐鹿於河,鹿迫而入,因逐之,水不及韉,應弦獲鹿後,騎入者溺焉。

交漳水 ,在縣西三十五里交漳村。濁漳水與絳水至此交流,故名。

壺關縣

壺關山 在縣北五里。其近有龍溪山。大約縣境諸山兩兩相合,中如壺形,不獨一山也。鳳凰山 在縣東南五里,以形名,上有聚仙堂。栲栳山 在縣西南五里,亦以「形」 名,與鳳凰山對峙,上有二仙廟。

檀山 ,在縣北三里。唐徐王元禮刺史潞州,曾逐白鹿於此。

馬駒山 ,在縣東十里。石勒時,獲一石如馬形,因名。

風穴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有石竅,深不可測,聽之有風聲,立祠歲祭。

大王山 在縣東南二十三里。元魏時,望氣者言「山有天子氣,太武壘石為三峰以鎮之。」 烏泉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山半有泉,伏地而流,土色頗黑,故名。

三壅山 ,在縣東南九十里。其山三面擁蔽,下有壅水。

紫團山 ,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常有紫氣見山頂,團團如蓋。旁有參園,今廢為隴畝,有橋樓,淙濯纓溪、白龍潭,西二十里有二仙廟。

安公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昔有比丘安公隱此而卒,山中忽出石槨,土人收而瘞之。

抱犢山 四圍陡絕,山頂有二泉,牛不能上。隱者抱犢登山,長而耕犁。或曰後魏葛榮之亂,百姓抱犢上山,因以名之。非也。王烈入抱犢山,已稱是名矣。南有穴,行三百里,出美陽縣西七十里,名洞口,今在陵川縣界。葢陵川後建曾割壺關地也。

黃山 ,在縣南二十八里。其山色黃,故名東山 ,《漢地上黨記》曰:「東山,在縣東南,晉申生所伐,名無睾。」

羊腸坂 ,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長三里,盤曲如羊腸。

趙屋嶺 在縣南六十里。獨壓群峰,盡覽太行之勝。

太峪嶺 在縣西南三十里。有鐵礦。

翠微洞 ,在縣東南一百六里。《漢地理志》「樂氏二女修道昇仙處。」

壺水 ,出縣西山下,合各山澗之水北流,又折而西至郡城。

清流水 ,出縣西南山下,東流五龍山東之水折而北入壺水。

《盈盈》水 ,源出紫團山,東流出太行,入林縣界,曰「合澗口。」

沾水 在縣境。《漢·地理志》「壺關有沾水,東至朝歌入淇。」

赤厓流泉 在縣東南九十里。石厓有洞,深一里,洞有泉,土赤色。

惠澤池 在南關

濟眾池 在北關

甘泉池 在縣治東南隅,今名「燕子池。」 明景泰中鑿,成化中修。

龍門池 在縣西門外

平順縣

青羊山 :在縣治,舊多柏,望如青羊。

彩鳳山 :在縣治。山如鳳形,群芳繡錯,春成五色。

龍門山 舊屬黎城,今在縣北八十里。兩山相合,中有大石,常奮蟄焉。

《靜林山 》「舊屬壺關」 ,今在縣境。

《麥積山 》,如積麥,與靜林山相接。舊亦屬壺關,今在境內。

廣武山 ,在縣東。廣武君葬此,故名。

清涼山 在縣安善里。山上建清涼寺。

龍耳山 在縣王曲里。山似龍,兩峰如耳,故名。桃花水 在縣東南一百里,出太行山麓花園村,水石相激,潺湲有聲,東流入林縣界。

甘泉池 在縣城外

南井泉 在縣南山下

好水池 在縣城外東南角。

三岔口池 在縣東南《河渠》。

溫泉 在新安里。大小二泉,水頗溫,隆冬不冰,入漳河。

雙射泉 在縣射車里南。俗傳唐太宗征竇建德,軍過乏水,太宗連射二矢,拔矢,水隨矢注,故名。

黎城縣

白巖山 ,在縣北十五里。本名朱喙巖。巖有穴,深不能窮,穴口朱色,齊武帝以問孫勝,曰:「天蟒口開」 ,惡之。因塗以堊。

嵐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下有泉,名「龍井。」 信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山形壁立,址有泉,常盈。

潞祠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有潞子祠。

積布山 以形名,在縣西北六十里。

石佇山 ,一名「望夫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有石佇立,宛如人形。

隴阜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有昭澤王洞,唐焦仙修真地也,今稱焦龍神洞。入十尋,有池四,深各三尺。入稍遠,有方池一,深不可測。旁有石牛二,若戲水狀。入更遠,有三池,水光閃爍,人不敢逼。旱則禱者接踵,稱靈境焉。

礪峪山 在縣西七十里。亦有洞,入洞六七里,亦有池,深不可測,產鍾乳。

馬鞍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以形似名,亦名「大馬鞍山。」

桃花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山半多桃,故名。玉泉水 ,在縣北五十里。山下有石開三孔,水自孔中流出,入河南涉縣界,合清潭水。

靈淵聖井 在縣東北二十里故關山之麓。水清,雖旱不涸,禱雨輒應,立祠祀之。

田溪 在縣北。橫亙如帶,田埂園畦,皆資灌溉。上黨水多崩決之患,此水獨為民利焉。

《府志》
未載山川
[编辑]

長子縣

方山 在飛鳩山西。山頂平直,故名曰「方。」 上有靈應真人廟,今《圮憔》,餘一塔巍然。

黃、黑白三龍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九台峪之西。昔傳有龍見此,故名。

屯留縣

田石山 在縣西八十里。從盤秀來,陡開大嶂,松林蔥蔚,蔽日干霄。

良材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山勢高廣,舊多材木,故名。

雞鳴水 ,在縣西南十五里杜村發源,東北合入《絳水》。

龍泉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其井周圍一丈磚甃,口窄一尺,旱則鄉人去磚入水,淘盡沙泥,復甃如故,雨遂降。

龍溝井 在縣東南十里宋村東。深二丈餘,土人遇旱淘之即雨。

襄垣縣

小虎丘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坐落迴袁《山店》東南隅,其山形如臥虎,故名「虎丘。」

松林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莊裏村。高峰特秀,松林茂盛。下有清泉湧出,甘潔可愛。

穎陽岡 在縣境。後魏嘗移縣治於此。

觀音洞 ,在縣東北五十里,仙堂山西北。其洞深邃數丈,內有觀音像。山勢蔚然深秀,芳草環繞。夏日人至,滿地花香。

硃砂洞 ,在仙堂山內。舊傳有人煉丹砂於此,後以仙去。

麻衣洞 ,在縣西五十五里。麻衣相士修禪於此,洞深一里餘,鄉人遇旱,禱雨輒靈。

專池水 ,《水經》注:出八特山,東北入銅鞮水女諫水 ,銅鞮水之東南。

《葦池水 》,在女諫水之北。

公主水 、葦池水與公主水合注之南則《媮交》水也。

《媮交水 》,在公主水南。

皇后水 。《水經注》:銅鞮水又東南經女諫水,北則葦池水與公主水合而又注之,南則媮交水,與皇后水合而左入焉,亂流東南注於銅鞮水。琉璃井 在縣西六十里虒亭鎮。舊傳有琉璃砌成八角井,即崔生墜虎皮處。今遺跡已迷。黃巖泉 在縣東二十五里黃岩山中有石洞,坐西向東,洞深數丈,內有一甘泉出水,清冽可愛,左右居民食之。

潞城縣

盧山 在縣南五里。高六里八十五丈,南連大禹山,上有盧醫廟,香火不絕。

龍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高三百五十九丈。北連馬鞍,南接鳳凰。蜿蜒曲折,峰巒高峻。

養生井 在縣北北行村。

壺關縣

龍石山 在縣東七里。山巔石上有形蜿蜒如龍,祈雨多應。舊有廟,今廢。

佛耳山 在縣南四十里柏林鎮。

鸞山 在佛耳山迤東一里許。山巔有北極廟。五指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

高望山 在縣南一里,即南壇山也。

龍泉山 石色最多,山石有青沙二種,惟此山係青石。其中有巨石一塊,翹然特出,方圓五丈,乃沙石也。

神山 :在西南一里,環抱護城。

龍山 ,在縣東南五里。邑左青龍首上。舊有文昌閣,今廢。

紫巖山 在縣東南十三里。山之巖,其石紫,故名。俗呼為「石岩頭。」

赤壤山 在縣境

樓峰 即黃臺絕頂南三十里第一高峰也。為馮坡之亥山,昔人亦有以「多寶崇壽」 名之者。上有高樓,後魏間築。今樓廢,基址猶存,下有普照寺院。

石魚坂 在黃山後。初雨,上有五色魚現,其形確肖。

龍雨池 在縣北龍溪橋迤東。明萬曆中開鑿,命曰「龍雨云。」

雷淵井 在儒學內

李郭井 在甘泉側

渠頭溝 在縣南三里

虎頭山 在縣東五谷里。

馬鞍山 在縣東五谷里。二山俱以形似名。蔥蔚山 在縣東三里許。懸崖峭壁,松柏青蔥,故名。

獅子山 在縣東禪東里西南二里許。以首尾背足相似,故名。東係本縣,西望長治,南接壺關,北踞潞城。

龍盤山 在縣西二十里許。俗傳昔有龍盤於此。

漳河,源 出長子發鳩山,經王曲、新安、石灰、耽車、石城、竇口等里,下流入河南林縣界,與清漳合。

周公泉 在縣南山下。建縣之初,潞州守周昊督工,見地方缺水,鑿井三眼,故名。

神虎泉 在東谷里。俗傳里人見一白虎入南山下,覓至山不見,止存一木箭,拔箭得水,故名。「好水泉 」 在新興二里羊圍子以水甘故名。錯鏨溝 在侯壁里奧治村西。俗傳昔鯀治水,欲濬漳河南流,鑿山勢逆,水不能下,被殛,禹乃改渠,東流始通。鑿痕現存。

黎城縣

箕山 ,在縣北八十里。彭莊益避禹子於此。金牙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上有廟,曰「北極」 ,故俗呼「北極山。」

三皇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上有三皇廟,故名。九龍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有九岡,似臥龍,故名。

橫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橫亙若虹,又名「虹山。」 懸崖壁立,為西北屏障。

《廣志》「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山極高,清明之晝,登望百里,心志開豁,故名。一名王至。」

五仙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五峰如人形,故名。聯珠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山自西北延抵漳陽,石巔漫突如珠,而脈連不絕。

繡屏山 在縣東三十里長寧村。圍列如屏,望若圖繡。

鳳凰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新村。相傳神農時有鳳凰棲於此。

東神山 在縣東十里。山麓建東嶽行祠,又有敕祀龍神,故名。又東北有麻姑山,以形似名。啟明山 在縣東十里。山南北舒伏,坦博豐隆,無側峭幽鬱之氣。又名「晴山。」

天乘山 ,在縣東南八里。

鰲山 ,在縣西五十里,一名「蒼龍山。」

石囤山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又名「龍山。」 蜡龍岡山 ,在縣北一百一十里。

風洞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漳水之陰。洞山坐潞城地,而洞口則在黎城界。洞神能驅狂布,和居民受騭歲祀焉。

臥牛峰 在縣東長寧村,形若臥牛。

曬布崖 在縣西北七十里。世傳「高辛氏之宮。」

女為三仙織龍鬚布於此曬焉。

東河 在縣城東半里

南河 在縣東關。歲間有大水輒北侵民舍,隳官塗,漸至凌城。後修治南遶為襟帶,水始不為患。

西河 在縣城西一里。會雨方有河。

懸水崖 在縣東北八十里安居村。村西有石崖,峻懸百尺,岸址有崖,高廣若室,如斧之而成石,更無隙水滲滲生石面,上百千點,下百千聲,滴下成潭。居人別無鑿井,皆飲此。

馬跑泉 在縣西七十里。世傳焦公馬渴,跑地水即湧出。

潁水 ,在縣北七十里。有小溪曰「潁」 ,相傳許由洗耳處。

潞安府城池考        府志[编辑]

本府。長治縣附郭。

府城池 創始,《舊志》莫考。然以沿革稽之,秦、漢以來,或治長子,或治壺關,或治襄垣之安民城。自隋置上黨縣而後,郡治定。且西北子城相傳隋創之,則大城亦自隋創無疑也。舊為土城,四門,四隅俱有樓。西門之北有看花、梳洗二樓,南有長子樓,舊有門通長子縣。坤隅稍東有八義樓,舊有門通八義鎮。皆曰應山樓,謂城西山遠,建列諸樓,與東山相應也。而看花更高聳,與唐故飛龍宮輦道相接,基址髣髴尚存。唐元宗別駕時,常借以為遊覽之地。明初,指揮張懷始用磚砌四門,各建小月城。嘉靖初,知州周昊乃發公帑興役,三時告成。圍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闊二丈。隆慶初,敵破石州,闔省修浚城隍,而潞之四周俱掘及泉,深四丈,闊如之,其流潺湲有聲,會於西水洞流入黑水河。兩岸栽植楊柳,森森密布。隍之東南隅,種蓮種魚,為一郡勝概。其後泉既壅淤不流,而樹復斫伐殆盡,非復當時景象矣。

皇清順治九年,西城門樓內貯火藥,為雷火劈去,知

縣王功成復為鼎建,整頓舊觀。今南城隍內水泉復通,菰蒲藻荇,掩映水湄。但無人疏濬,未得如昔日之周流停匯耳。今知府楊復植楊柳於堤畔,踵事者從此培養數年,便是榆關之保障矣。四城原額垛口四千七百八十,今止存六百四十六。四門:東曰潞陽,南曰德化,西曰威遠,北曰保寧。

外縣

長子縣城池 。舊城周二十里。舊《志》云:「丹朱築」 ,無可考。晉末,慕容永僭號,因加修築為都。金天會間,昭義節度使楊天吉病其太大難守,就東偏建小城,縣令趙惠成之、賀允中繼修,即今城也。磚垛土城,圍六里,高三丈五尺,闊一丈五尺,池深淺不一,門四。明景泰初,增開西小門,門各有樓。知縣徐兗、《易鶚》《史紀》、王密、劉「復禮、何出圖俱有修葺功,而史紀功尤著。」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張獻素用磚包砌城門,又重

修東門城樓一,新知縣史紀題其門:東曰「賓暘」 ,西曰「望山」 ,西小門曰「觀瀾」 ,南曰「挹薰」 ,北曰「拱辰。」 屯留縣城池 ,「唐武德中移治築此,唐、宋修廢不可考。元縣尹劉依仁因舊修葺,圍四里零二十步,高三丈三尺,闊九尺,池深淺不一。」 明知縣楚瑁重修四門,建樓於上,范景加重樓。後絳水衝敗北城,尹鑑、李崙、王紳相繼修補,任肅、徐鳴鶴俱有修補功。崇禎十四年,知縣艾泰徵用磚包砌東、西北三面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王昌齡磚砌南面。

襄垣縣城池 :「唐武德初置韓州,築城於甘水之南。金縣令韓俊增築外城,即今城也。圍六里零三丈二尺,高三丈八尺,闊一丈八尺,池深淺不一,門四,各有樓。元末樓廢。」 明初重築城,知縣甯智重建樓,劉明、賈樞、党馨重修,王懩用磚包砌。城女牆高八尺,周迴俱完。垛口周迴共一千五百七十五。敵臺四面共三十二。濠,牆高九尺,周迴俱全。東門名「東作」 ,西門名「西成」 ,南門名「陽澤」 ,北門名「靖朔。」 郭門一座在郭北頭。

潞城縣城池 ,隋開皇間始築。元末關保因舊增修。圍四里零八步,高三丈,闊一丈五尺。池深淺不一,四門各有樓。明初重修,知縣李思忠、鍾爵、馮惟賢、張鶴騰,各有修補。崇禎十三年,知縣宗鴻議用磚包砌。

皇清康熙三十四年,因地震城圮,知縣張士浩督工

「修補壕下遍植垂柳」 ,壕周圍凡七里許,深一丈五尺,闊三尺。

壺關縣城池 ,自唐貞觀中移治清流川,即築此城。圍二里零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三尺,闊八尺,池深淺不一。明初重修,知縣蘭興補修,李用敬禮勸富室用磚包砌。原設東南北三門,知縣丘鎧復開西門,議者爭謂其不宜,方應明塞之。城小而固,最便於守。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朱輔復行「開通城外建廟」、以

鎮之

崇賢堡 、周圍三百二十五丈四尺。四面俱崖,高深一十丈。上築女牆七尺。垛口二百八十一。東西門二,磚砌鐵裹。

辛村寨 牆周圍一百二十丈七尺。四面俱崖,高深九丈一尺。上築女牆七尺。垛口一百一十五。西南土洞門一,磚砌鐵裹。

好牢寨 牆周圍一百五十丈,四面俱崖,高深一十丈。上築女牆七尺。垛口共一百一十七。西北土洞門一,磚砌鐵裹。

平順縣城池 ,嘉靖八年知縣高崇武草創,徐元道繼成之。依山「界水,圍二里,高三丈,闊六尺,東、西、北三面山腳石底池難挑濬。南面池深淺不一,止東、南二門各有樓,原係土城,崇禎十四年,知縣孔貞銳用石包砌。」

黎城縣城池 ,宋天聖中,移治白馬鎮,即今城也。磚垛土城,圍四里,高三丈五尺,闊七尺,池深淺不一。元末,縣尹崔聚、杜旺俱修補。明知縣廖靖、荀京、李良能、張遵約俱重修。城東北依山麓。崇禎時,知縣靳之屏改砌磚垛口。門三:東曰拱辰,西曰西成,南曰「南薰。」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