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4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四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四十五卷目錄
大同府部彙考三
大同府關梁考
大同府封建考
大同府公署考
大同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三百四十五卷
大同府部彙考三
[编辑]大同府關梁考 府志
[编辑]本府。〈大同縣附郭。〉
鴈門關 當府北衝
大寺口 :在城北二十里。
「小寺口 」 與《大寺口》近。
石佛寺口 :在城西三十里,左衛東一百一十里。有牆堡。
東奕峪口 :在城西南四十里。
黑峪口 :在城西十里。
開山口 :在城東北五十里,山口有谷。
兔毛河口 :在城西北二百里,右衛西北二十里,建牆堞一座。
小隘口 在兔毛河口西三十里。
大石口 在關山口西北。
《小石口 》與《大石口》近。
興雲橋 在城東門外,跨渾河上。舊云「御河」 ,或呼「御橋。」 元泰定元年建。
樂安橋 舊府城東南六十里,跨桑乾河。古定橋 舊府城東南七十里,跨桑乾河。明洪武中建。
小龍門橋 舊府城東南百餘里大新莊村,即桑乾河。水勢洶湧,春夏開凍,涉者病焉。因當河上流,鑿石為梁,高數丈,題曰「小龍門。」
懷仁縣
偏嶺口 ,在縣西南五十里,一名「偏頭口」 、四老口 、鵝毛口 、大峪口。
鵓鴿峪口 。陳家峪口 。馬什嶺口、小磨口 。石井口 。《吳道口》。
蘆子口 、《小峪口 》《紅山峪口》《炭嶺口》。
西安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跨桑乾河。
渾源州
亂嶺關 在州東四十里恆山左脅,路通蔚州。明洪武七年,設巡檢司,後革。
大寨頭關 ,在州西南一百一十里,東南連紫荊關。
瓷窯口 在州南一十里,恆山右脅。路通靈丘并荊紫關。明洪武九年,與大寨頭關俱置巡檢司。
李峪口 在州西南十八里。
大凌雲口 、小凌雲口 ,又名「大小峪」 ,俱在州西南三十里。
渾河橋 在州西北十里。明成化元年建,今廢。樂安橋 ,金時修。
樓閣虹橋 在磁峽口內。兩峽鑿孔,駕巨梁,搆樓於上,飛雲捲雨,綽有勝概。據以守口,可稱天險。今廢。
恆流橋 在州東、西門外,各一座。今廢。
太白橋 在州北五里,明弘治三年建,今廢。「亂嶺水橋 」 ,在沙圪坨,順治十三年建。
應州
北婁口 在州東南四十里,南通繁峙縣朗關嶺,此口中往來通行人,一名「北樓口。」
茹越口 在州南四十里。南通繁峙縣,設有巡檢司。
「榆林口 」 在沙家村前。
時峪口 在州正南四十里。
小山門口 在州南四十里。
狼峪口 ,在州西南四十里。
小峪口 ,在州西四十七里,通代州南山,大小十餘口。
馬峪口 ,在州西南四十七里。
胡峪口 在州西南六十里。南通代州,設有巡檢司。
大石口 在北婁口南
小石口 今設巡檢司
黃沙口 ,在州東南六十里。北接牛槽峪,南通代州大石峪。
徐峪口 在州東南五十里。
康峪口 在州東南五十里。
余都峪口 在南山。宋徽宗宣和六年,遼主與金戰於奄遏下水,海師潰走山陰居此。
神堂峪口 在州西南四十里許。
明福峪口 在州西南四十里。
箭桿峪口 ,在州西南四十餘里。
趙霸岡口 在州東二十五里。
黃花岡口 在州西二十里。
護駕岡口 在州西三十里。
安邊鎮口 在州東二十里。
司馬鎮口 ,在州西十五里。
大羅鎮口 在州南四十里。
神武鎮口 ,在州北四十里。
牛槽峪口 :在城東南三十里。
五人峪口
盆子峪口
沙家峪口
赤石峪口 ,俱南通代州。
東寺口
西寺口
白樹口
棘料口
石門口
寬峪口
當弔口 俱塞不通,微有小徑。
曹娘子村橋 在州西二十里。
朱家莊橋 在州西北十里。
沙城村橋 在州西北十五里。
寇家寨橋 在城西八里。
青虹橋 在姜家莊,去城十五里。
廣濟橋 在州東二十五里。
山陰縣:〈屬應州。〉
龍灣峪口 在縣西南四十里。
沙堆河橋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
河陽堡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桑乾河。明萬曆二十五年建。
安銀子橋 在縣北安銀子十里。
朔州
寧武軍口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南連靜樂縣分水嶺。
神池口 在州南九十里。明正統十三年,置巡檢司。東南有土城基。
沙靖口 在州北三十里。明正統十四年,置巡檢司,今革。
利涉橋 在州南
馬邑縣。〈屬朔州。〉
楊六郎寨 ,在縣南五十里鴈門關北口東山上。
佳吉寨 在六郎寨西五里。
洪濟橋 在縣西
石橋 在縣東門外,久廢。
弔橋 縣東、西二門俱有之。
「桑乾河橋 」 ,春冬暫設,夏秋水漲,即撤舊本,官司掌之。後久廢,民乃病涉。康熙丁巳,建大橋一座。今木植損壞散失,歷年募修增補。
恢河橋 河水入冬即凍,至於春冰開合之際,往往陷溺人畜。舊時亦有小橋,然不堪負重,冰塊激流而下,橋為撞損。康熙三十七年春,始建此橋,與桑乾河橋同。
黃水河橋
滋潤河橋
《霍家營橋 以上》三橋,俱其鄉之人量時募建,舉廢不常。
蔚州
石門峪口 一名隘門關,在州西南四十里。兩山對峙,中通一線,世傳宋楊將軍守此。明設巡檢,今廢。路通靈丘縣及本府。
九宮口 在州東南三十里九宮山,路通易州,金章宗嘗避暑於此。明洪武間,置巡檢司。五乂山口 在州西北三十里五乂村,路通本府,蔚州衛官兵守此。
神仙口 在州北五十里蘆子澗。路通保安左衛,蔚州衛官兵守此,一名「神山口。」
鴛鴦口 在州東七十里,近壺流河。兩山相峙如鴛鴦,故名。路通保安右衛。明永樂十三年,置巡檢司,今裁。
美峪口 舊在州東一百二十里。其山秀麗,故名。路通保安州,直抵居庸關。明永樂十三年,置巡檢司。十六年,徙建董家莊。
興寧口 舊在州東北一百二十里,路通本府、宣府。明永樂十三年,置巡檢司。天順間,徙北口關。
平定嶺口 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路通本府、宣府。明永樂十二年,置巡檢司,今革。
黑石嶺口 在州南七十里。路衝多盜,防守官鎮禦。
唐山口 在州西七十里。通靈丘縣、繁峙縣,並省城。
長寧鎮口 在州東七十里。地雖平坦,係諸關襟喉。舊設巡檢司,今廢。
直峪口 在州南六十里。山峪端直,可以守禦。神通溝口 ,在州東南一百里,通廣昌。明萬曆三十九年,設巡檢司。今仍舊。
孫子口 在州東南六十里。
打探口 ,在州西南三十里。
水峪口 在州東南三十里。
三澗口 ,在州東一百里。
林關口 ,在州西南一百里。
平頂嶺口 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路通宣府。本府。明永樂十三年,置巡檢司,今革。
永寧口
松子口 俱在九宮口東,明永樂十三年塞。官莊橋 在州西十里。
桑乾橋 在州東北一百里。明正德年建,今廢。薄家莊橋 在州西三里。俗傳河有「薄太后橋」 ,今常隱見。
九宮口橋 在州東南四十里。
廣靈縣。〈屬蔚州。〉
林開峪口 在縣西南四十里。明設巡檢司,因築塞垣十數丈,東臨絕澗,西侵危崖,行人穿逾其中,頗稱險要。且壑谷幽邃,林木蓊翳,時有土盜出沒。今靈丘路將分兵守戍,始斂跡無虞。火燒嶺口 ,在縣西北六十里,路頗寬舒,無攀躋之苦。踰牆大同縣界,徑復狹隘,磴道危險峻峭,行人不能留足,真有一夫當關之勢焉,明常設兵守之。
直峪口 在縣南十五里,靈丘要路。兩崖壁立,一徑幽深。仰視天光,僅窺數尋。泉自南來,或匯或流,觸石則鳴。行人蟻銜走澗中,無不肅然股栗。雖劎門、巫峽,不是過也。昔人云:「丸泥可封」 ,信然。近因夏流漲漫,冬積層冰,行人不便。於峪左紅沙坡開修大路,設兵守焉。
樺澗嶺口 ,在縣東北四十里。路通西城,山險路狹,馬不並馳。
唐山口 在林關口東四十五里。
焦山寨 在縣東北十五里焦山村。明洪武間設。
加斗寨 在縣東南十五里加斗村。明洪武間設。
土嶺寨 在縣西二十里。明洪武中設。
瓦房寨 在縣東北三十里瓦房村。明洪武中設。
新橋 在縣南關外
平水橋 在縣西五里。每遇大雨,行人病之,邑人建砌石橋。
北關橋 在北關外
八角橋 在縣東十里。相傳有民八家環居於此,共建,後人誤稱曰「八角橋。」
靈丘縣:〈屬蔚州。〉
三墁寨 ,距縣城十五里,其頂有三墁,故名。水南寨 ,在縣西南十里,山高五里餘,因北有河水寨,此寨在南,故名。
觀音寨 ,在縣西北四十里,上有觀音廟,故名。牛欄寨 ,在縣東南六十里,高五里。
順城寨 ,在縣南一百里,高五里,其寨峭立。三里河橋 ,在縣西三里。
溏河橋 在縣南東西關外。
黑龍河橋 在縣西五里。
孤樹河橋 在縣西二十里。
故城河橋 在縣東八里。今皆無橋。冬季積冰難渡,架木以通行人。
廣昌縣。〈屬蔚州。〉
倒馬關 在縣南七十里。路通保定府唐縣。宋將楊延朗於此倒其乘馬,故名。舊有戍兵。寧淨口 ,在縣東南三十里,接浮圖峪,路通易州五虎嶺,一名「寧淨巷口。」
浮圖峪口 一名「浮頭峪」 ,在縣東三十里鐵嶺下,路通紫荊關,與寧淨口,俱明景泰三年築堡設兵。
添橋兒口 在縣東四十五里。
長嶺兒口 在縣東四十里。
烏龍溝口 在縣東六十里。
虎張口 在縣東五十里。
忙兒溝口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煤窯溝口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白石口 ,在縣東南二十里。
黃土嶺口 在縣東南五十里。
猢猻口 ,在縣東南二十里。
半圈子口 在縣南二十里。
插箭嶺口 在縣南三十里。
黑石溝口 在縣西南二十里。
石城安口 ,在縣西南四十里。
虎伏溝口 在縣西南五十里。
飛狐口 ,隸本縣。酈食其說「漢高塞飛狐之口」 ,又「驃騎將軍杜茂屯飛狐」 ,即此。
狼牙口 在縣西南九十里。宋將太尉楊業因奸臣王侁逼戰,援兵不進,業與子廷玉敗於此。今屬倒馬關,設兵防守。
獨山城口 ,在縣西南九十里。
鐵馬崖口 在縣西南九十里。
白道安口 ,在縣西南九十里。
大灰口
紅沙坡口
饅尖寨 ,在縣東北十三里。
栲栳寨 ,在縣西南四十里。
夾而鞍寨 ,在縣西北四十里,以形似名。窟龍寨 ,在縣西北三十里。其寨窟穴甚多,故名。
孟良寨
對節寨 俱在縣境
淶源橋 在縣東一里,左右水碾、水磨,周圍樹木叢茂,盛暑乘涼,最為勝景。明嘉靖五年建。三十八年,指揮孫獻策於水碾磨上建磚樓一座,以備外患。
拒馬河板橋 在縣東門外一里許。
永安橋 在縣北門內
縣門石橋 《舊志》亦名永安橋,改名永定橋。落水橋 在縣南門外。
南關門外石橋一座
西關門外石橋一座
東關門外石橋一座
城南門外石橋一座
左衛
石佛寺口 在左衛
右衛
小峪口
兔毛河口 俱在右衛
陽和衛
陽和前口 在衛西北十五里。
將軍口 在前口東北二十里。
陽和後口 在將軍口東二十里。
虎峪口 在衛東北二十里。
白括大口 ,距衛三十里。
白括小口 ,距衛十五里。
威寧口 在衛西北七十里。
貓兒莊 在衛境
天城衛
白陽口 在衛北二十里。
榆林口 在衛西北三十里。
磚磨口 在衛西北三十里。
水磨口 在衛西北四十里。
按以上府屬諸口,間有彼此互載者,各照本志。
《大同府封建考 府志》
[编辑]商
《子國 》湯既伐夏,封同姓於代,為「子國。」〈飛𤜶口北,古之代國。〉
周
成君 ,周元王二年趙無恤封其兄子周為代君初,趙間子已立太子伯魯後賢無恤能得符,乃廢伯魯而立無恤為太子後簡子卒,服未除,無恤果以計擊殺代王,遂興兵滅代。憐兄伯魯不得立而卒因封其子周於代是為成君。《趙浣 威烈王》元年,成君卒趙襄子立其子浣為後。
趙嘉 嘉《襄子》弟也。逐浣自立後嘉卒國人以嘉立非襄子意共殺《嘉子》復迎立浣。
安陽君章 赧王十八年趙主父封其長子章為安陽君。〈《安陽縣》即「安定。」 〉
尉文君頗 趙孝成王十五年封廉頗為尉文君。〈《尉文》地屬《蔚州》。〉
《代王嘉 》,《幽繆王》八年,「秦盡取趙地,虜王遷公子嘉率其宗數百人奔代,乃共立嘉為代王秦。」
代王陳餘 秦二世二年趙王歇立陳餘為代王餘留趙不之國使其相夏說來守代。
漢
代王喜 ,漢高帝六年封兄喜為代王時天下初定,懲秦孤立,大封同姓,以雲中、鴈門、代郡五十三縣封兄喜王代。未幾,邊外來攻,喜奔京師,廢為合陽侯。
代王如意 ,高帝七年封子如意為代王,幼未之國,乃使代相陳豨來監國。居二年,徙如意王趙。
代王恆 ,高帝十一年,封子恆為代王,未幾,遷代於晉陽。高帝崩,大臣迎立之,是為文帝。代王盧芳 ,光武十六年,封盧芳為代王。初,芳乘王莽之亂,詐稱為武帝曾孫,借邊外兵掠地,勢張甚。光武數討之,芳遂竄於北,屢入為寇。至是入居高柳,遣使乞降,帝遂封為代王。
晉
代王拓跋猗盧 ,晉愍帝建興三年,封代公拓跋猗盧為代王。初,并州刺史劉琨討南白部,乞師於索頭,猗盧即助兵三萬騎,大破白部。琨甚德之,結為兄弟,為請於朝,封為代公。又與琨并力討劉曜於晉陽,破之,遂晉爵為王。傳至拓跋珪,改國號魏。
明
代王簡 明,太祖第十二子。初封豫王,後改封代王。以洪武二十五年之國,府在大同府城內迤東,即遼金國子監政也。建文年,王被幽繫。永樂元年,詔解雪,復封爵。薨,諡曰《簡簡王》。生子十一,長世子遜煓,未立而薨,諡「悼戾。」餘十子,封郡王。首廣靈,次潞城,次山陰,次襄垣,次靈丘,次宣寧,次懷仁,次隰川,次昌化。自簡王而下戾王、隱王、惠王、思王、懿王、昭王、恭王、定王、康王、莊王、端王、穆王,至十四王,傅齋與其世子貽。《闔家與闖難》。
《大同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本府。〈大同縣附郭。〉
府署 ,在鎮城西。明洪武九年,同知陳則刱建。因姜逆之變,焚毀殆盡。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府曹振彥重建。
理事同知署 西路同知署 中路通判署經歷司 在「府治內」 左。
照磨所 在府治內右,今裁。
司獄司 在府治內
稅課司
大有倉 、銀億庫 俱在太平樓北。
東倉 、南倉 俱在北關。
大同縣署 在城東南隅。明洪武九年,縣丞張友仁建。正統八年,知縣張純重修。
縣丞署 在縣堂左
主簿署 在縣堂右,裁。
典史署 在縣堂西
預備倉 在縣堂東
常平倉 在縣治東
巡撫大同都察院署 在府治東,明永樂六年建。今裁官。
巡按宣大御史察院署 ,在府城內。今裁官。分守冀北道署 ,在府城。今裁官。
總理大同糧儲戶部郎中署 在府城,明天順五年建,今裁官。
陰陽學 、醫學 俱在太平樓北。
僧綱司 在上華嚴寺
道紀司 在太寧觀
養濟院
漏澤園
外州縣
懷仁縣署 :在城北隅。明洪武十三年,知縣許彥餘、田徹俱重修。
典史署 在縣堂右
預備倉 、常平倉 俱在縣堂西北。
廣豐倉 在縣治東北
察院 在縣治東
分司署 ,在縣治後街。
陰陽學 醫學
僧綱司 道紀司
養濟院 在縣東關街南。
漏澤園 在縣東北一里。
義塚 在縣南一里
渾源州署 :在州城忠義坊北。明洪武七年,州判張溥建。
州判署 在州署右,今廢,地基猶存。
吏目署 在州署左,由儀門外西折而東。預備倉 、廣備倉 俱在州治東。
布政司署 在州治西北。
按察司署 在州治東
府館 在州治大門西,久毀,基址存。
陰陽學 ,「在州治西。」
醫學 在州治東,今廢。
僧正司 「在州治東北。」
道正司 在州城東門外。
養濟院 「在州治北。」
漏澤園
應州署 在州城東北隅。明洪武八年,知州陳立誠建。弘治元年知州薛敬之、嘉靖間知州宋𦶜、萬曆十一年知州劉審問相繼增修吏目署。
預備倉 在州治東
廣盈倉 在州治西北
稅課局 明成化二十二年,改建於城西門外舊城內路北,今廢。
察院 在州東街
布政司署 在州治東
按察司署 在州治東
公館 在州治西,社學改建。
府館 在州治西
陰陽學 ,在城外東關。
醫學
僧正司 在佛宮寺東南。
「道正司 」 ,在沖虛觀東。
惠民局 在治州東南
養濟院
漏澤園
山陰縣署 在縣城偏東。明洪武八年知縣蔣文煥建。隆慶六年知縣苗勃然、萬曆十一年知縣王居仁,俱重修。
典史署 在正堂右
預備倉 在縣治南
常平倉 在縣治北
大倉 與常平倉近
北察院 在縣治東
南察院 在縣治南
布政司署 、按察司署 俱在縣治東。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西,今廢。
僧會司 在臥佛寺
道會司
養濟院
義塚
朔州署 在州城西北隅。明洪武八年,同知梅和建。萬曆十三年,知州張守訓重修。
吏目署 「在大堂左。」
預備倉 、永豐倉 俱在州治西北。
稅課局 舊在東門外。明正統間兵燬,裁革稅課,今屬本州。
察院 在州治西
按察司署 在州治南
分守道署 :在州治西。
巡檢司 在神池口
陰陽學 在舊州治,已廢。
《醫學 》與《陰陽學》,近已廢。
僧正司 在崇福寺
「道正司 」 在城隍廟。
養濟院 在州城東南隅。
漏澤園 一在州城北,一在州東城外。
馬邑縣署 在城中大街迤西。明洪武八年,知縣吳國貢建。嘉靖間,知縣王嘉、趙德佑相繼重修。萬曆九年、二十一年,知縣趙承芳、王日新增修。
典史署 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儀門外東
積貯倉 在縣治東北。本縣一切徵收積貯糧石,俱在內。
察院 在縣治東
布政司署 在縣治東
按察司署 ,在察院前街南。
接官廳 在縣西河外
陰陽學 醫學
僧綱司 道紀司
養濟院 在縣治西北
漏澤園
蔚州署 在城西南隅。明洪武四年,同知張昇建。天順「二年知州史魁,弘治七年知州姜鄗,嘉靖六年知州郁深,隆慶二年知州蕭以成,萬曆二十六年知州劉生和,各增建。」
吏目署 「在州正堂東。」
預備倉 在州二門內
常平倉 一在東鄉楊莊,曰「安定倉」 ;一在西鄉暖泉村,曰「歸化倉」 ;一在南鄉馮家嶺,曰「親仁倉」 ;一在北鄉深澗村,曰「孝義倉。」
布政司署 在州治西
按察司署 在州治北
府館 在州治東
九宮口巡檢司署 在州南黑石嶺。
美峪口巡檢司署 在長寧村。
神通溝巡檢司 ,知州劉生和建。
石門峪巡檢司 在石門峪山內。
陰陽學 在州城鼓樓傍。
醫學 在州南門承恩街。
僧正司 ,在州城西北隅「靈巖寺。」
「道正司 」 ,在城南關玉真觀。
養濟院 在州城西南隅。
漏澤園
廣靈縣署 在縣東街。明洪武七年,縣丞高輝建。後縣丞王時中、知縣劉銓、王用相繼重修。典史署 在縣正堂西。
預備倉 在縣治西
義倉 在縣治東南
布政司署 在縣治北
按察司署 ,在縣治西南。
府館 在縣治西,今廢。
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陰陽學」 西。
僧會司 在佛壽寺
道正司
養濟院 在縣西街
漏澤園
靈丘縣署 在縣城內西北登雲街。明洪武十三年知縣王濟建。成化十三年知縣韓英、正德十四年知縣楊文奎,俱增修。
典史署 在縣後廳傍
預備倉 在縣內西
布政司署 在縣治南
按察司署 :在縣治東。
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陰陽學」 西。
僧會司 在聖壽寺
道會司
養濟院
漏澤園
廣昌縣署 在縣城南門內。明洪武三年,主簿石玉建。嘉靖元年知縣張文祥、萬曆三十六年知縣王早「各重修。」
典史署 在縣儀門內左。
預備倉 在縣治北
官倉 在縣治北門內
布政司署 在縣治北
按察司署 :在縣治東。
陰陽學 醫學
僧綱司 在閣院寺
道正司
養濟院
漏澤園
府屬武署
總兵署 :在府治東北。
遊擊署 在府治東
行都司署 在廢代府東。
大同前衛 、大同後衛 ,俱在府治東。
本府神機庫 「在府治東。」
本府草場 在北關
懷仁守備署 :在懷仁縣治北。
懷仁後所 在懷仁縣治西。
懷仁神機庫 在懷仁縣東門北。
渾源守備署 在渾源州治東。
安東中所 、安東前所 俱在渾源州治。渾源州草場 ,在州治北。
應州守備署 在應州治東南。
安東衛 在應州治東南。
應州草場 一在州治東北城下;一在西城南下。
山陰守備署 、山陰千戶所 俱在山陰縣治東。
山陰神機庫 在山陰縣東城下,馬神廟後。朔州守備署 在朔州治東,即舊參將府。《朔州衛 》在朔州治後,即舊守府。
朔州草場 在州治西南。
馬邑守備署 :在馬邑縣治東。
馬邑千戶所 在馬邑縣治東北。
馬邑草場 在馬邑縣西北。
蔚州衛 在蔚州治西
蔚州草場 在州治北
操守公署 在廣靈縣
廣靈縣草場 在縣治西南。
雲川衛草場 在衛東北。
右協副將署 在右衛城。
玉林衛草場 在衛西北。
北東路參將署 在得勝堡。
軍門大廳 在陽和衛城西南,順治八年,副總兵范《垹刱》建。
陽和衛署 :順治七年,副總兵彭有德改協鎮府。
高山衛署 :順治七年,改府治。
高山堡草場 在堡城西南。
東路參將署 在天城衛。
天城草場 在天城衛東南。
新平參將署 :在本城。
聚落堡草場 :在堡城東北。
威遠衛草場 在衛城西南。
西路參將署 在平櫓衛。
平櫓衛草場 在衛西南。
井坪參將署 在本城
井坪堡草場 在堡城東南。
北西路參將署 在助馬堡。
威遠路參將署 在威遠城。
各衛所倉
廣充倉 在左衛城東北。
廣足倉 「在右衛西南。」
廣積倉 在陽和衛大東街。
高山堡倉 在堡城西南。
廣聚倉 在天城衛東北。
聚落堡倉 在堡城西北。
廣備倉 在威遠衛東南。
平櫓衛倉 在衛東北
井坪堡倉 在堡城東
弘賜堡倉 在堡城西北。
《大同府學校考 通志》
[编辑]本府。〈大同縣附郭。〉
儒學 在城東南隅。舊學在府治之東,即遼京西京國子監。「元大同縣學。明洪武八年,改為府學。二十九年,以府學改為代王府,而以雲中驛改為府學」 ,即今學也。宣德間,巡撫侍郎沈固增修。正統間,巡撫羅亨信繼修。嘉靖十二年,兵變焚燬,巡撫樊繼祖、知府王允修重建。後知府郭時敘、程鳴伊、黃嘉善繼修。萬曆三十一年知府馬拯重修。
皇清己丑,姜逆據城,圮壞,順治十二年,馬之先節制。
雲中時重修
啟聖祠 明嘉靖十年建。十二年,巡撫樊繼祖、知府王允修重新。
名宦祠 在戟門左
鄉賢祠 在戟門右
文昌閣 在學東街
奎星樓 在學西街
教授宅 訓導宅
學田
大同縣學 舊與府學共,縣前府後。明嘉靖十二年兵焚,後知府王允修易「左府」 右縣。越四十年乏科。萬曆三年,巡按馮子履搆西北地別建。
皇清順治十二年,總制馬之先重修。
啟聖祠 、名宦祠 、鄉賢祠。
文昌閣
奎星樓 明萬曆三十四年,孫體元建。
教諭宅 訓導宅
雲中書院 在府治東。明嘉靖四十年建。御史陳文燧購書貯之。
務學書院 在府城內西南。朱仕玳務學,明弘治八年,因御賜書籍購闢書院,奏請額扁曰「務學書院。」
學田
外州縣衛所
懷仁縣儒學 在城內西北隅。舊在城東門外,明洪武十三年,知縣許彥餘徙今地。正統間,知縣趙瑀、成化間,知縣鄭經繼修。後知縣韓應元、楊守介署印經歷陶幼學俱增修。
啟聖祠 、名宦祠 、鄉賢祠。
文昌閣 奎星樓
教諭宅 訓導宅
學田
渾源州儒學 在州治西。元皇慶初建。明洪武、永樂間,知州鄭「允先、李信重修。正統間州判張福、成化間知州關宗、弘治間知州董錫、嘉靖間巡道董邦政,俱增修。」
啟聖祠 在大殿東
名宦祠 在啟聖祠左
鄉賢祠 在啟聖祠右
文昌閣 在大門內
「奎星樓 」 與「文昌閣」 近。
學正宅 在堂西
訓導宅 在堂東
社學 共八處啟聖祠內一久廢城隍廟。一、《北草場》。一《永安寺》。一《東馬道》。一、《西馬道》。一、《馬王廟》一、西關。一俱廢圮,惟修馬王廟一處。
翠屏書院 在州南七十里翠屏山。狀元劉撝、右丞蘇保衡講學之處。
石溪書院 在州治北七里。明正德六年,巡撫都御史石玠置,集諸士講學於此。
學田 :原置學田六十畝,歲納學租小交銀一兩一錢五分五釐。每兩縮折治錢三百五十文,共折治錢四百四文解交府庫。後田盡荒,節年招墾地四十八畝,歲徵租錢三百二十五文解府。見荒田一十二畝,坐落城西方城道。
應州儒學 在州治西南。舊在城西北隅,遼清寧間建。明洪武八年,知州陳立誠徙今地。天順間,參政楊璿、知州張綸、王彪、弘治間,知州薛敬之俱增修。萬曆四年,知州徐濂重修。
啟聖祠 、名宦祠 、鄉賢祠。
文昌閣 奎星樓
教諭宅
訓導宅
學田
山陰縣儒學 在縣治西。「宋時建。明洪武八年,知縣蔣文煥、正統九年知縣慕寧相繼修葺。嘉靖二年,巡按御史許宗魯命知縣余寅增修。萬曆十年,知縣王居仁復修。」
啟聖祠 、名宦祠 、鄉賢祠。
文昌閣 奎星樓
教諭宅 訓導宅
學田
朔州儒學 在舊州治西北。明洪武十年,知州郝約建。正統十年兵毀。成化十三年,知州呂文重修。嘉靖間,知州畢鸞、萬曆間知州屈煒、許爾忠、州判郭如松俱增修。明末闖逆入寇,廟祠、齋房、學宅俱毀。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州侯樹屏「設法重修。」康熙十一
年,知州方叔裔、學正楊弘祖復加修葺。
啟聖祠 「在正殿西。」
名宦祠 在廟門左
鄉賢祠 在廟門右
「文昌閣 」 與「儒學近。」
奎星樓 在儒學門左
學正宅 在「明倫堂後。」
訓導宅 在正殿後廢
社學 知州辛良器建,在文昌閣西。
學田
社學田 計三十畝
馬邑縣儒學 在縣治西。元至元間建。明洪武十七年,知縣李德重修。正統間知縣張俊、成化間知縣安和,萬曆間知縣趙「承芳、王日新相繼增修。」
皇清康熙十六年,知縣阮振益修葺。
啟聖祠 在正殿後,久圮。康熙四十一年,知縣秦擴補修。
名宦祠 :在戟門外東。康熙四十一年,知縣秦
擴重修
鄉賢祠 在戟門外西,康熙四十一年重修。文昌閣 在
文廟西
奎星樓 在櫓臺上
教諭宅 在明倫堂西
訓導宅 在「博文齋後。」
義學 共四處。一在城中三官廟,一在霍家營「龍王廟」 ,一在新磨村河神廟,一在陳家莊《龍王廟》,康熙四十年設。
學田 共地三頃四十七畝五分。其地屬鄯河里,坐落城村,地名不等。城西老圪塔地十五畝,城北壩外等地九十畝,李沿畽河漕地六十畝,新村兒南北角等地一頃八十二畝五分。共租銀四兩一錢六分,奉文起解充餉。康熙二十二年,部覆科臣許承宣具題奉。
旨免解。准酌給廩生與士之貧者。另有額地三十五
畝,坐落城西十五畝。城南二十畝。因邑小士貧,學書一役,每招募不前,則書寫無人,公事不辦,議給此地,以充辦寫文移、紙張筆墨之費。義學田 三官廟義學,給地一頃,坐落城南,地五十畝。城北地五十畝。霍家營龍王廟義學,給地一頃,坐落本村,地二段,每段三十畂。坐落北曹村,地一段四十畝。新磨村河神廟義「學,給地一頃,坐落吉家莊。」 地一段十畝,一段三十畝,一段六十畝。「陳家莊龍王廟義學,給地一頃,俱坐落富家院。」
蔚州儒學 在州治北。元至元間建。明洪武十二年,蔚州衛指揮周房重建。正統間知州耿信、天順間知州史魁、弘治間知州姜鄗,俱增修啟聖祠 三間。
名宦祠 :在義路門內。
鄉賢祠 在禮門門內
文昌閣
奎星樓 高四丈
學正宅 在明倫堂西
訓導宅 二所,近尊經閣、奎星樓。
社學 在城西南隅
暖泉書院 在州城西三十里暖泉村。元工部尚書王敏建,今惟存遺址。
學田 :「明嘉靖三十年,原置學田地三十七畝,每年地租銀二十二兩六錢九分二釐。崇禎二年,按院葉成章置學田地五十七畝一分五釐。每年除夏秋糧外,徵租穀一十石。崇禎七年,按院白士麟增置學田一頃二十二畝六分。每年租米除夏秋糧外,收租九石二升一合。」
廣靈縣儒學 在縣治西北。舊在縣治西,明洪武初,縣丞趙自立建。十六年,知縣曾鍇修。弘治五年,知縣程觀重修。
啟聖祠 在正殿後,明倫堂舊址。
名宦祠 在戟門左
鄉賢祠 在戟門右
文昌閣 奎星樓
教諭宅 、訓導宅 ,俱廢。
義學 李煥斗置
學田 明置共地二頃六十畝,除開荒外,實在熟地一頃九十八畝,每歲該租榖巿斗一十八石八斗。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奉《部文》支給「廩生貧士。」
靈丘縣儒學 在縣治東。金真祐間建。元至正間修。明永樂九年,知縣李安重建。天順五年,知縣閻芳增修。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宋起鳳因堂廡年遠,傾圮內。
外,率加修葺。康熙十七年,知縣岳《弘譽》、教諭楊廷亮、訓導呂大成等各修葺。
啟聖祠 、名宦祠 、鄉賢祠。
文昌閣 在城南門樓上。
奎星閣 在城東南角樓。
教諭宅 訓導宅
義學
學田
廣昌縣儒學 在縣治東。元時建。明洪武十六年,縣丞宋林重建。嘉靖間,知縣張九功重修。啟聖祠 、名宦祠 、鄉賢祠。
文昌閣 在學宮東
奎星樓
教諭宅 在學宮西,教諭侯聚貴修建。
訓導宅 在明倫堂西
學田 :原設學田地二頃九十九畝五分二釐,每年折銀一十兩三錢五分三釐。明崇禎二年,按院葉成章動支贖銀買學田地一頃七十畝。
今每年額徵學租銀一十八兩,解府充餉。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奉文將學租銀散給貧生。
大同左雲川衛儒學 「在衛治東。明成化年,巡撫王越建,後移南城下。萬曆間,復移建於鼓樓西街。」
大同右玉林衛儒學 在衛治東,與左衛學同建,萬曆二十三年改建。
陽和高山衛儒學 在衛治東。
天城鎮遠衛儒學 在衛治東,與陽和學同建。威遠衛儒學 在衛治西。嘉靖五年建,萬曆二十九年改建衛東。
平遠衛儒學 在衛治東北。嘉靖五年建,三十七年徙今地。。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