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9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九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九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九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九十二卷目錄

 歸德府部彙考二

  歸德府城池考

  歸德府關梁考

  歸德府封建考

  歸德府公署考

  歸德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三百九十二卷

歸德府部彙考二[编辑]

歸德府城池考    府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商丘縣附郭。

府城池 :「舊城圍一十二里三百六十步。唐張巡、許遠以死守睢陽城,即是也。宋、元因之。明洪武初,以城闊民少,裁四分之一,圍九里三百一十步。」 弘治十五年,圮於水,乃遷今城,在舊城北,地相接焉。正德六年,知州楊泰脩,圍七里二分五釐,共一千三百四丈二尺五寸,高二丈五尺,廣一丈三尺,池深二丈,闊五丈二尺。嘉靖三十四年,知府王有為重脩。又建西、北門樓各一,東、南門樓二,俱加脩葺。又建角樓四,敵臺一十三,警鋪三十二。三十七年,巡撫都御史章煥檄知府陳學夔飾以磚,而知府陳洪範、羅復繼脩之。明末寇變,折毀者十之二三。今知府張若愚重脩。門四:東賓陽,西垤澤,南拱陽,北拱辰。水門二:一在南門東,知州王範建;一在南門西,指揮梅旻建。

外州縣

寧陵縣城「池 城,明初週圍九里有奇。成化年間,知縣金璽割其南之半而改築焉。週圍五里,高一丈五尺,廣二丈。門四:東曰接宋,西曰通汴,南曰鎮遠,北曰拱辰。」 池深一丈,闊八尺。歷嘉靖三十一「年,知縣石阯,三十五年,知縣楊侃、萬曆間,鄉官呂坤、知縣李庭訓、薛大中,相繼增脩,週圍拓為六里有奇,高三丈有餘。改」 四門東曰「延和」 ,西曰「寶成」 ,南曰「文明」 ,北曰「鍾祥。」 重脩門樓、角樓,又建水門二座,俱南向。一在旌忠廟前,一在觀音寺前。官水溝二道,各闊一丈餘。明末寇亂,城半折毀,署縣事典史劉大才脩補,雖堅完不能如初,然屢經叛帥許定國攻圍日久,守禦無恙,亦大才之力也。

鹿邑縣城池 「明洪武三年,知縣韓瓛因元舊城增脩,週圍九里十三步,高二丈,廣一丈三尺,池深一丈,闊八尺,起四門,建樓其上。至宣德六年,文安賊起,知縣杜恩復於池外濬小池,週圍九里二百步,深一丈,闊一丈二尺。至天順五年,知縣蕭九成重修,城高三丈,廣二丈三尺,池深一丈二尺,闊一丈三尺。築內壇,週」 圍七里二百八十步,高二丈,廣七尺,立四柵欄,門今廢。至天順六年,又開西北門,合前共五門。至嘉靖元年,知縣王朝瑬改四門名:北曰「仰極」 ,東曰「迎仙」 ,南曰「嘉會」 ,西曰「和義」 ,西北曰「歸孚。」 至隆慶六年,師尚兆反,知縣王冠創建甎城,始設重門木橋。崇禎七年,知縣韓友范增修,改北城外門。西向濬隍塹,廣四五丈,深三丈,築女牆。壬午四月,李自成陷歸德府,至鹿邑,墮城而去,遺民百餘家,稍為修葺焉。

皇清順治年間,知縣王猷增修。

「夏邑縣城池 ,戰國時所築,週圍五里餘。明正統己巳,知縣周普循舊加修。成化壬辰,知縣孫澤重修,厚五尺,高丈餘,繚以垣牆,繕以木瓦。弘治丁巳,鹿邑縣氶鄭舉署縣事,奉例以磚圈門,門上豎樓,地濕遂圮。弘治己未,知縣宋傑改圖更理,門制聿新。正德辛未,知縣張銳因流賊之警而恢廓之,復置欄馬垛口,設窩」 鋪,建四角樓,築護城堤,闢四門:東曰通濟,西曰迎恩,南曰迎薰,北曰「懷遠。」 仍建樓於其上,架橋於其外,歲久多壞。嘉靖甲午,知縣滑參繼修。萬曆庚申,知縣葛應斗因《白蓮教》之亂重修,增雉堞。崇禎戊寅,知縣邊大順因流寇之亂,增修磚城四門,設月城,池深二丈,闊八尺,泉水停涵,常獲魚藕之利。護城堤週圍八里,基闊三丈,頂一丈五尺,外植柳二千餘株,蔚然成林。

永城縣城池 :城圍一千一百六十步,高一丈三尺,門四。春秋置譙邑時所築,歲久多圮。明景泰間,王子𣽂循舊址築之,起立門樓鼓鑰。其後典史孫璘重加修築,歲久復圮。正德七年,知縣喬岱因流賊逼近,伐石為基,壘磚為垣,高一丈六尺,圍一千八百四十八步。闢四門:東曰迎春,西曰迎恩,南曰朝陽,北曰「拱北。」 又於迎春門南

開東小門,每門建樓於其上,架橋於其外。又城隅角樓有門。堞之內攔馬垛口一千二百八十箇,窩鋪五十座。城垣內開馬道一週,通闊二步,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三尺。崇禎十五年春,知縣傅振鐸慮城矮地窄,難以防守,請文將無礙官基估價二千兩,接城三尺,闊池丈餘,建敵臺八座。

皇清順治十六年夏,大雨,城圮百餘處。知縣程孔恩

捐俸脩築

虞城縣城池 :舊城在新城之南三里許。嘉靖九年,河水渰沒。今遷築土城,週圍四里,高一丈五尺,門四:東曰「賓陽」 ,南曰「薰風」 ,西曰「望汴」 ,北曰「拱辰」 ,俱高建層樓,土為櫓堞,積雨傾圯。嘉靖三十二年,知縣郭文顯增築三尺,易以磚垛,禦侮賴之。池週圍環城,門廣二丈五尺,深一丈四尺。池外為護城堤,週圍植柳千餘株。至後年久圮塌。崇禎乙亥,流寇圍攻,一晝夜無恙。秋,直指揮范良彥遂倡眾易土為磚,又創修西門甕城。壬午年,流寇拆毀,自是草率砌起,城雖重修,已非復昔之堅壁矣。

睢州《城池 》:「舊城週圍十里三百步,宋崇寧時所築。」 金、元以來,兵燹相仍,日就圮壞。明洪武二十二年,調汴堅城衛來守,指揮吳仲緣舊堤修築,建城樓四、敵樓四,巡鋪四十二。正統十年,州諸生上書漕運,參將湯節從環城築堤。成化十三年,河決杞,過睢,衝入城垣,官廨民舍,蕩析無遺。水退城淤,居民營止稍復。正德二年,知州宋景重加脩治,建門四:南曰「正治」 ,東曰「永安」 ,西曰「通汴」 ,北曰「通鎮。」 城之南關有高阜處,延袤若干里,城中避水患者千家,移居於此,遂為省府通衢。時有盜警,巡撫章某觀風過睢,因南郭築新城焉。其長十有二里,高二丈有五尺,週圍包之以磚。建門七:南三:中曰「鳴鳳」 ,左曰「左光」 ,右曰「右光」 ,東二:正東曰「朝陽」 ,東北曰「左翼」 ,西一曰「劌蕤」 ,北小門一曰「右翼。」 新舊兩城相連,俗謂之「鳳凰城。」 週圍環之以池,池之形勢,逐城而成。當門有浮橋,以便往來。疏濬深廣,置柳以固其岸。日久池湮城頹。崇禎四年,奉命脩鑿新城,磚城止於補葺舊城,土城更甃以磚,復增築數尺,門樓敵臺等屹然一新。至壬午年,流寇決河灌汴,汪流南奔,新舊城俱被衝覆,居民存者,止高阜處數百家而已。

皇清定鼎,招撫流民,皆就新城居之,而舊城遂廢。

《考城縣城池 》:「按縣城至今凡三遷,其舊城起築東漢,內城九里十三步,外城三十六里有奇,在今城南二十五里。元至元間,沒於河。元統末,縣監李茂徙縣治於賀丘。明洪武二十三年,復因避河患,知縣楊顯宗自賀丘徙築江墓店。正統二年,因避河患,知縣鄭道徙築今城,週迴四里九十步有奇。成化十八年,知縣」 顧景祥脩,始完。正德六年,知縣黃雄修,益完。十五年,知縣段繡更增崇之。高二丈五尺,闊三丈,頂闊一丈,四門仍舊。東曰「崇魯」 ,南曰「望海」 ,西曰「鎮行」 ,北曰「拱極」 ,上各建樓,外環以濠,深二丈,闊四尺。月城週圍二千九百九十五步有奇,牆高一丈一尺,闊五尺,頂闊二尺半。嘉靖三十八年,知縣甯文光以城俱土牆,易圮通易以磚,四門各建重樓。萬曆三年,知縣馮尚又為重門,並上門樓各一。內扁東曰「寅賓」 ,南曰「迎薰」 ,西曰「戢武」 ,北曰「拱辰。」 外扁東曰「文明」 ,南曰《物阜》,西曰《武勝》,北曰「民安。」 視從前規制,益完整險固,為邑民永賴。後知縣杜志晦重加葺治,各易以新扁。外東曰「東夏咽噤」 ,西曰「西京藩衛」 ,南曰《中州雄鎮》,北曰《北門鎖鑰》,內東曰「葵丘旭日」 ,西曰「木鐸遐風」 ,南曰「葛堽翠曉」 ,北曰「河帶凝春。」

柘城縣城池 ,舊城朱襄之故墟,週十一里,高二丈餘,闊丈八尺,池闊如之。嘉靖二十年被黃河水淤平。北城外高內漥,久被淤塌壞。成化十二年,知縣甄儒重修。正德六年,流賊作亂,署縣韓同知修補。十一年知縣胡世忠增修。嘉靖二年于濠,四年高舉,十二年王讚,十五年艾景賢,十七年馮鉞,各修葺。城門四:東曰「瞻魯」 ,南曰「永安」 ,西曰「仰京」 ,北曰「長樂」 ,俱有樓女牆,皆磚砌之。至二十年,黃河泛,境內兩股夾流,城內官署、民舍俱被衝塌。三十三年,土賊師尚詔作亂,知縣姜壽改南關而城之,是為新城。週僅四里,高二丈,闊一丈餘。外鑿隍周匝,深一丈,闊三丈。為門四:東曰迎薰,南曰「嚮明」 ,西曰「望汴」 ,北曰「拱辰。」 為戌樓四,水門一。四十四年,知縣劉田重修角樓四,易女牆以磚。萬曆十一年,知縣馮榛重修東西門,為敵臺八,警鋪十五,為蛾眉甬道於《隍疊》

磚為橋四,始壯觀焉。崇禎九年,知縣馬鳴玉創修磚城,改南門外向巽曰「寅陽」 ,鑿隍深之。十五年,闖賊之變,城垣盡毀。十六年,知縣朱用溱因舊壘整之。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張繹復修之,建城樓、四門重。

修弔橋四座

歸德府關梁考   通志府州縣志合[编辑]

本府。商丘縣附郭。

武津關 在府城東南三十五里。

先春橋 在府城東門外。

沂洛橋 在府城西門外。

拱極橋 在府城北門外。

通濟橋 在府舊城南門外,跨沙河。明鎮撫夏亨、孝子楊敬建。久圮。

五里橋 在府城東

海鴈橋 在府城南五里。宋夏竦自青社攜二鴈置南湖中,因名。

趙興橋 在府城東三十里。

毛仲橋 在府城東南二十五里。俗訛為「芒種水。」 池鋪橋 在府城西二十里,跨馬腸河。郭梁橋 在府城北三十五里,跨賈魯河。徐段橋 在府城北五里,久淤。

張洪橋 在府城北馬牧鄉,跨白河。張洪建,因名。

溫家橋 在府西堤外

沈公橋 在府城西南十八里,跨馬腸河,俗名「薛家橋。」

丁家道渡 在府城北三十里。

寧陵縣

桃園關 在縣北四十里。

石橋 在縣北十里

鹿邑縣

會仙橋 在縣東一里

乘駟橋 在縣北門內,今廢。

甎橋 ,在縣西二里。「三里橋 」 ,在縣西。

傅家橋 在縣北四里

李牌口橋 在縣南八里。

魏家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

白河橋 在王皮溜

元武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古家橋 在縣西北七十里。

黃河渡口 :一在丁家路口,一在賈家灘,一在王家口,一在楊湖口,一在安家溜。

濄河渡口 一在楊家屯,一在安家溜南,一在馮家橋。以上津渡,俱有木橋,至河水漲盛始舟楫

夏邑縣

通濟橋 在縣東門外

普濟橋 在縣西門外

迎薰橋 在縣南門外

懷遠橋 在縣北門外。以上俱知縣張所《志》「重建。」

元武橋 在縣東五里

大石橋 在縣西郭外

五里橋 在縣南五里

雲路橋 在儒學迤西文街,今圮。

白河橋二 一在縣西三里,一在縣西南一里,俱里人建。

平渡橋三 在縣南關外。石橋二,木橋一。房家橋 在縣東六里。

廣濟橋 在縣南二十里,會亭通衢。

班家廟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

胡家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王村橋 在縣東二十里。

太平集橋 在太平集南。

柳河橋 在《會亭集》北。

司家道口橋 在司家道口集東。

飛騰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狐父橋 ,在縣東五十餘里,即古狐父地。《永城縣》。

酇城橋 在縣南酇縣鄉二十五里澮河,或云「圮橋」 ,即張良進履處。

胡父橋 在縣北碭山鄉八十里巴河,或云「狐父橋。」

兒家橋 在縣北碭山鄉六十里鴻溝。

女家橋 在兒家橋西北三里。

塔岡橋 在縣南酇縣鄉五十里包河。明弘治

考證

初,居民裴文深因圮重修,今名「裴家橋。」

薛畽橋 在縣東南甫城鄉二十五里。

馬村橋 在縣南酇縣鄉五十里。

丁家橋 在縣西南,酇縣五十里。

白洋橋 在縣東南白洋溝口。

虞城縣

南津橋 在縣南二里,跨小股河,北達縣治。明正統九年,知縣胡縉因舊址修,後土木漂沒。成化六年,知縣宋鐵重建。

西津橋 在縣西三里,跨小股河,東入縣治。正統元年,知縣胡縉因舊址修,後土木漂沒。成化六年,知縣樓俊重建。

睢州

《通志府州》
志俱未載
[编辑]

考城縣

石橋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柘城縣

慈濟橋二 一在慈聖集東,一在本縣北隅。東橋 ,在縣城東三里。

通宋橋 在縣城東北五里。

廣濟橋 在縣西五里,舊名「李家橋。」 順治九年重修。

磚橋 在本集南。黃、渦二流皆由此橋入。鹿株橋 ,在舊城北門外,原名「北橋」 ,後改今名。圮橋 ,在縣東北七里。

周家橋 在縣城西北十八里。順治六年,土人姓周者糾首創修。

許灣橋 在縣城東南三里。黃河所經。

白家渡 在縣城西北三十里。

陳鐸渡 在縣城東北七里。

李仲渡 在縣城西南二里。

楊章渡 在縣城東南三十里。

梁公渡 在縣城東南十里。

歸德府封建考  通志府州縣志合載[编辑]

閼伯 ,高辛氏之後,封商丘,為火正,主辰星之祀。府之有侯封自此始。

虞 ,媯姓,侯爵。舜子商均之封國也。昔帝舜舉側陋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媯汭,其後因為姓氏。舜以天下傳禹,舜崩,禹踐位,乃封商均於虞,今歸德府虞城縣,即其國也。

《戈 》,猗姓。寒浞篡羿位,處其次子豷於戈。後夏臣靡舉兵滅浞,少康立,乃使其子季杼滅豷。有窮氏由是遂亡。戈在宋、鄭之間。

葛 葛伯與湯為鄰,放而不祀,又殺童子而奪其餽餉,湯誅之以順天下。其地去亳百餘里,今寧陵北有葛鄉,即其故城也。

相土 ,契之孫,封商丘,代閼伯,主火祀,能益恢先緒,有盛德,入為王官之伯,出長諸侯。《詩》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蓋頌之也。相土傳昌若,昌若傳曹圉,曹圉傳冥,冥傳振,振傳微,微傳報丁,報丁傳報乙,報乙傳報丙,報丙傳主壬,主壬傳主癸,主癸傳天乙,而有天下。天乙傳太甲,以至於仲丁,八世而亳有水患,遂遷都於囂矣。

宋 ,子姓,公爵。出自微子。微子名啟,殷帝乙元子,紂庶兄也。食采於微,故曰微子。微子憂紂之將亡,數諫不聽,乃問救亂之策於箕子。箕子自言其義不可去,而微子之義不可不去,微子遠遯於荒。及周武王克殷,封武庚以續殷祀,而武庚與二叔叛。武庚誅,求可續殷後者,得微子建為上公,作賓王家祀,得用天子禮樂,為微子之命以申之。國於宋,宋即閼伯相土故都也,而幅員則視昔益廣矣。微子仁賢,殷餘民甚愛戴之。其嫡子先死,及卒,而立其弟衍,曰微仲。《記》曰「微子舍孫腯而立衍」 是也。微仲卒,子稽立。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卒,子湣公共立。湣公卒,弟煬公熙立。煬公立,而湣公之子鮒祀弒煬公自立,諡曰厲。厲公卒,子釐公舉立。釐公卒,子惠公瞷立。惠公卒,子哀公立。哀公卒,子戴公立。戴公卒,子武公司空立。武公卒,子宣公力立。宣公病且死,讓其弟穆公和,和亦竟傳宣公子與夷,而出其子馮于鄭,曰:「吾不敢廢先君之舉也。」 是為殤公。殤公立,太宰督弒之;而召公子馮于鄭,立之,是為莊公。莊公卒,子湣公捷立。後為南宮萬所弒,而召公子游。諸公子亦殺萬與游而立湣公弟。

曰「桓公」 禦說。桓公卒,子襄公茲甫立。襄公與楚戰於泓,傷股而死,子成公,王臣立。成公卒,弟禦弒太子自立,國人殺之,立成公少子杵臼,是為昭公。昭公無道,國人不附。襄公夫人王姬使衛伯弒於田,而立昭公之弟文公鮑。鮑傳子共公瑕。共公卒,太子肥為司馬唐山所弒,國人立共公少子平公成。平公卒,子元公佐立。元公卒,子景公頭曼立。景公卒,宋公子特攻殺太子而自立,是為昭公。昭公卒,子悼公購由立。悼公卒,子休公田立。休公卒,子辟公辟兵立。辟公傳子剔成,剔成之弟偃逐其君自立,尋自稱王,多行不義,諸侯目之曰「桀宋。」 於是齊、楚、魏共伐之,殺偃而三分其地,宋以不祀。蓋自微子至偃,歷三十二主,其紀年久近,弗可盡考也。

六國魏

《信陵君 》,公子無忌也。按杜佑云:「魏《信陵君》邑」 ,果封邑耶,抑食邑耶?然不可考矣。

甯陵君 魏咎,魏庶公子也,初立為甯陵君。秦滅魏,為庶人。陳勝之王也,咎往從之。勝使魏人周市徇魏地下,勝欲立市為魏王,市曰:「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今天下共畔秦,其誼必立魏王後乃可。」 齊、趙亦使車五十乘,立市為王。市固辭,迎魏咎於陳。五反,陳王乃遣咎立為魏王。及章邯破陳移,擊魏,市求救於齊、楚。齊遣田巴,楚遣項它救之,不勝,遂克魏周市死之。咎不忍殃其民,乃與邯約降,約甫定而自殺。

西漢

梁王恢 ,高祖諸姬子,封梁王。呂后七年徙王趙王,心懷不樂。而太后以呂產女為王,后酖殺其愛姬。王悲思不已,亦自殺。呂后惡之,廢其嗣不續,而文帝以封懷王楫。

懷王楫 ,文帝少子。好《詩》《書》,帝愛幸之。二年,封於梁,以賈誼為太傅。立十年,入朝,墮馬死,無後,徙淮陽王封焉。

孝王武 文帝次子,景帝同母弟也。母竇太后初封,代徙淮陽,又徙梁。梁雖因微子故都,當是時,則北界太行,西至高陽,中四十餘城,多大縣。蓋自閼伯、相土後,幅員廣博,無踰此者。「景帝時,吳楚七國反,擊梁棘璧,王使韓安國、張羽等距之,吳、楚不得過而西王自負有功,又太后帝最愛幸而又大國也,於是築東苑,方」 三百餘里,廣睢陽城七十里,出入警蹕,延四方豪傑,珠玉寶器富於京師,而王有侈節矣。始,帝未置太子也,王入朝,帝從容謂王曰:「千秋萬歲後當傳王。」 太后喜,逮栗太子廢,而太后申前議,袁盎諸大臣皆不可。王怨盎,謀之客羊勝、公孫詭,使人刺殺之,及他議臣十餘人。於是景帝怒,遣使按羊勝、詭,皆自殺。王懼,伏斧鑕闕下請罪。事得已,寵亦遂衰矣。歸國,常忽忽不樂,無何,病熱死。立前後三十五年,太后聞之,哭甚哀,曰:「帝殺吾子!」 帝懼,盡封孝王子五人為王,分梁為五國。梁共王嗣。梁立七年卒,傳子平王襄。襄立四十年,傳子頃王無傷。無傷立十一年,傳子敬王定國。定國立四十年,傳子夷王遂。遂立六年,傳子荒王嘉。嘉立十五年,傳子立已,廢為庶人,徙漢中,自殺。嗣國二十七年,國除。

寧陵彝侯呂臣 ,以舍人從入漢,破曹咎、成皋,為都尉,擊陳豨功封侯,食邑千戶。封二十七年薨,年七十三,諡曰「彝。」 孝文十一年,子戴侯謝嗣。十六年薨。孝景四年,孫惠侯始嗣。十七年薨。元康四年,元孫南陵公大夫得詔復家。

歸德靖侯先賢撣 ,以北邊王子從兄日逐王降封,邑二千二百五十戶。傳至霸,坐罪免。《東漢》

梁節王暢 ,明帝次子也。初封汝南王。建初四年,徙為梁王,更益六縣。二十七年薨,傳子恭王堅。堅立二十六年,傳子懷王匡。匡立十二年,傳弟彝王成。成立二十九年,傳子敬王元。元立十六年,傳子彌。彌立四十年,魏篡漢,降為「崇德侯。」 三國魏。

甯陵侯曹仁 ,曹操之從弟。以征伐功進封陳侯,增邑至三千五百戶。薨,諡「忠侯」 ,子秦嗣,轉封甯陵侯。

梁孝王彤 ,宣帝子柏夫人所生。武帝踐祚,封為梁王。無子,以武陵王子為後,是為懷王。懷王卒,聲王翹嗣。翹亦無子,以武陵威王子逢為後,傳子龢,龢傳子珍之。值。桓元篡位,奔壽陽,為劉裕所害。

六朝宋

寧陵侯王僧達 ,以歸順功,封寧陵縣五等侯。

永城成侯杜陵 ,文帝時,以預建立功封。子安世嗣。

宋王結 順宗子貞元四年封。

柘城王 恭王子

歸德王 恭,王子。薨,無子。

歸德府公署考  通志府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商丘縣附郭。

府治 在府城東門內。明嘉靖二十四年,知府蔡汝楠以州署改建,堂曰「保民。」 堂之後為後堂,東為恆積庫,前列戒石亭六房。儀門左、右門。左門之東為架閣庫,後堂後為知府宅。儀門東南為土神祠,前為譙樓,又前左右為申明、旌善二亭,又前有坊扁曰「中州重鎮」 ,又左右二坊扁曰「承流」 、曰「宣化。」 俱知府王進登重修。

同知宅 在知府宅東。順治十六年缺裁,宅廢。通判宅 在知府宅西。

推官宅 在知府宅東南。

經歷宅 在府堂東

知事宅 在府堂東,缺。久裁,宅廢。

照磨宅 在府堂西

檢校宅 在府堂西。今缺裁。

司獄司 在儀門西南

稅課司 在府治東

陰陽學 、醫學 俱在府治南。

僧綱司 在隆興寺

道紀司 在城隍廟

廣盈倉 在察院西

預備倉 在廣盈倉東,共九十九楹。嘉靖二十四年,知府羅復重修。

常平倉 在府治東南。嘉靖二十九年,知府陳洪範建。

行署南察院 在府治前。

北察院 在府治東北,久廢。

三司茶廳三間 府茶廳三間 ,俱在察院東;知府羅復建。俱久廢。

布政分司 在府治西南。

西為按察司 久廢

中為兵備分司 ,久廢。

直隸歸德衛 在府治西。正德初,指揮劉璋建,趙金繼修。

衛經歷司 在正廳東

鎮撫司 在正廳西

商丘縣治 在府治西南。明嘉靖二十四年,知縣曾騰鳳因舊隆興寺改建。中為大堂,堂東北為庫樓,東為庫房,後為退食堂,堂後為知縣宅。大堂前東西為六房,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左右為角門。儀門外東為迎賓館,為土地祠。祠北為吏廨。儀門內西為獄,儀門前為大門,門外東西為旌善、申明二亭,西南隅為馬「廐縣丞宅 」 ,在知縣宅東。

主簿宅 在知縣宅西

典史宅 在縣丞宅南

丁家道口巡檢司 在府城北三十里,明正統年建。

濟陽公館 在濟陽鎮,明嘉靖年建。

預備新倉 在商丘縣治西北。明知縣呂乾健建。

教場 在府城西稍南

養濟院 在南門外

惠民藥局 在商丘縣治東。

《漏澤園 》:「在府城西。」 劉信建。

外州縣

寧陵縣治 在縣城南門內。明正德四年,知縣吉容重建。中為大堂,堂東西為銀庫。知縣楊輔建。又東為架閣庫,今廢。庫東為庫樓,西向。知縣熊秉元修大堂前左右為六房,東三房,北為什物庫。大堂西為贊政廳,大堂後為後堂。知縣費槃重修。又後為知縣宅,六房後為吏廨,為鋪長司,為承發司。大堂前為戒石坊,又前為儀門。門外東南為迎賓館,為土地祠,西為獄。又前為大門,門上即鼓樓。大門外東為申明亭,西為「旌善亭。」

典史宅 在縣治內

陰陽學 ,在申明亭南。

醫學 在旌善亭南。俱知縣熊秉元修,今廢。僧會司 、道會司 ,俱未載。

鐘樓 在縣治東。明知縣熊秉元建,後燬。

察院 在儒學東

布政司行署 在縣治大街之北,明末燬。按察司行署 在縣治東大街之北,明末燬。今改為養馬之所。

柳河公館 在柳河集之北,嘉靖間建。

桃園關巡檢司 在集北盡處,今廢。

預備倉 在縣治內。嘉靖二十四年,知縣陳炫建,後廢為「養濟院。」 四十四年,知縣熊秉元復創府館 ,在布政司西。

教場 在縣南門外

養濟院 在縣東關

義塚 舊在縣東門外,今凡二十五處。

鹿邑縣治 在縣西門內。明洪武二年,知縣韓瓛建。嘉靖二十五年,知縣夏寶重修。大堂舊為牧愛廳,知縣閔三元改為節愛堂,堂東為琴堂,堂西為贊政廳,堂後為退廳,今改為「誠求堂。」 廳後為知縣宅,堂前為戒石亭,東為吏、戶、禮、承發司倉房西為兵、刑工,房,北為架閣。堂前為儀門,左右為角門。儀門外西為獄,東為土神祠、馬神廟。寅賓館前為大門,大門外左右為「申明」 、「旌善」 二亭。二亭之南為鐘樓,為鼓樓,今廢。

主簿宅 在縣堂東,今官裁宅廢。

典史宅 在縣堂西,今廢。

陰陽學 在縣治東,今廢。

僧會司 在縣治南

道會司 在縣治西北。真武廟今廢。

里長分署 在縣治後,東西向。知縣張朝瑞建府館 在縣治東,今廢。

按察司行署 在府館東。

布政司行署 在按察司東。

察院 在儒學東,今俱廢。

預備倉 在萬壽寺西。洪武間,知縣韓瓛建。嘉靖七年,知縣華淳「重修。」

教場 舊在城西北,明萬曆十四年,知縣劉一瀾改建東堤外。

養濟院 在縣治東。洪武間,知縣韓瓛建。正德十一年知縣王翰重修。

漏澤園 在縣城西北

義塚 在縣城東北,知縣閔三元立。

夏邑縣治 「舊在城內西北隅。元至大己酉圮於河,徙於邑西北黃塚。延祐戊午水平,仍歸舊址。明洪武三年,主簿紀懋起廢重建。四年知縣石原加修。宣德間知縣王衡、正統間知縣周普、弘治間知縣宋傑、嘉靖間知縣鄭祥、天啟間知縣馬希周,相繼重修。」 中為琴堂,東西為六房,東南為倉庫房、鋪長司,西南為承發司,前為戒石亭,為儀門。堂東為幕廳,堂西為官庫、架閣庫。堂後為後廳,為三堂;廳後為知縣宅,為內宅樓。儀門左右為角門,前為大門,門上設鐘鼓樓。門東為寅賓館。又東為土地祠,為馬快房,西為民壯房,為皂隸房。儀門西為獄,儀門內西為官倉。大門內東又為馬房。大門外東為旌善亭,又東為申「明亭。」

縣丞宅 在縣堂東

主簿宅 在縣堂西,今廢。

「典史」 宅 在縣堂西,即舊主簿宅。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南,今廢。

僧會司 、道會司 ,俱未設。

預備倉 在縣治西,今廢。

布政司行署 在縣治東南。

按察司行署 在縣東南。今俱廢。

府館 在布政司行署前。

「韓家道口公館 」 在集東南,北街向西。

胡家橋公館 在集南,北街向西。

教場 在縣西門外

養濟院 :在縣治東南。鄭相重修。

漏澤園 在北門外東北。

義塚五處 一在南門東,一在北門西,一在黃堌村,一在石井村,一在青團村。

永城縣治 在縣北門內迤東。西漢創建,隋、唐因之。至金升為州,廨宇皆仍舊。金末燬廢。元即故址修葺,後復燬。明洪武三年,主簿趙圭重修。中為正廳三楹,廳後為穿堂,為後廳,西為幕廳,北為知縣宅,東西為官庫,廳前東西為六房,東三房南為承發司,西三房南為架閣庫,中為甬道,道中為御箴亭,前為儀門。儀門內西為獄,儀門外東為土地祠。前為大門,門上為鼓樓。門外西為申明亭,東為旌善亭,南為「宣化坊。」

縣丞宅 在正廳東北

主簿宅 在正廳西北,今廢。

典史宅 在正廳東南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東,今俱廢。

僧會司 ,在縣東崇法寺,後移於縣西關太平禪院。

道會司 未載

稅課局 在縣治西,裁廢。

惠民藥局 在縣治東南,今廢。

布政司行署 在縣治南。明正統年建,今廢。按察司行署 在縣治東南。明洪武四年,縣丞梁林建,今廢。

中司 在縣治東

小司 在中司東,書院西,今俱廢。

養濟院 在縣東關

永盛倉 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西

教場 在縣城北門外

「義塚 」 三處:一在崇法寺,一在韓家道口,一在《酇縣城》。

虞城縣治 舊治在舊城內之稍北,建自西漢,晉、唐以來因之。元末兵燹,至明因遺址修復。嘉靖九年,以河決遷今縣治,在城內正北,創於知縣黃鏞。後牧屢加修葺,規模益弘。中為牧愛堂,堂西為幕廳,東為庫樓,後為景舜堂,又後為知縣宅,堂東西為六房,前為戒石亭,又前為儀門,門東為土地祠,為寅賓館,為官倉,西為獄,又前為大門,門上為譙樓,門外東為申明亭,西為旌善亭。崇禎戊寅,譙樓火災後,補為大門三迨。明末流寇破城,獨存庫樓與大門,餘皆焚燬。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張時昌修大堂。十五年,知縣

史鵬修官宅吏舍,凡舊日應有者,俱鼎建重新,始得漸復舊制云。

縣丞宅 官久裁宅廢

主簿宅 在縣堂東

典史宅 在縣堂西

陰陽學 在申明亭東,今缺。

醫學 在旌善亭西,今缺。

布政司行署 在縣治西南。知縣汪瑞建,韓性重修。

按察司行署 :在縣治西南。

府館 :在縣治西南。以上三署,今俱廢。

僧會司 、道會司 俱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東南,今廢。

養濟院 在縣治西北

教場 在縣城門外

漏澤園 :在縣治東南郭外。

義塚 在縣西郭外

睢州治 。舊治在金鎖嶺之陽。明洪武三年,知州楊時敏創建。嗣後屢加修葺,規制宏敞。州有正廳,有退思堂,正廳東西皆有幕,廳。西又有儀仗庫,前有戒石亭及六房。儀門。門外東有土地祠,西有囹圄廳,後有庫藏廐房,知州廨宇。大門外東西有申明、旌善二亭。又有承流、宣化二坊。自崇禎壬午年春火於兵,秋淪於水,存者止三堂一所、廨樓五間而已。是以來牧茲土者,廳政無所寄,每館於民房,至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州戴斌議於「新城內」買「李氏舊」

址為「衙門」 ,而州治始有基云。

州同知宅 、州判宅 、吏目宅 ,今俱廢。陰陽學 在州治東。

醫學 在州治西

僧正司 在興國寺

道正司 未載

布政司行署

按察司行署

察院 府館 俱在新城內。

睢陽衛 在州治東南。明洪武二十二年建。廣盈倉 在州治東南。

養濟院 「在襄臺右。」

教場 在東門外

漏澤園 在城北

義塚 在新城西

考城縣治 在縣城內正北。明洪武二年,知縣杜思進創建,後圮於水。正統間,知縣鄭道重修。嘉靖二十六「年,知縣沈澄、章裴相繼修葺。」 中為牧愛堂,前為戒石亭。儀門連東、西角門,又前為頭門。堂東為庫房,庫樓連東吏書房。堂西鑾駕房,連西吏房及獄所。儀門外東為土地祠、旌善亭、寅賓館,西有紀惡亭、申明亭。又大堂後為縣官宅,東吏房後為公廨,規制甚備。自崇禎十五年流賊破城,盡被焚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劉愈奇復修,《內外粗備》。

主簿宅 在縣堂東

典史宅 在縣堂西

陰陽學 ,在縣治大門外左。

醫學 在縣治大門外右。

僧會司 在縣治東北

道會司 未載

布政司行署 ,在縣治東。明末燬。

按察司行署 未載

府館 在縣治西街

河防廳 在縣治東南

察院 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東

義倉二所 一在小《顏家集》,一在《孫祿口集》。教場 在東門外。

養濟院 在南郭外,今改城內。舊長平倉漏澤園 在北門外。

義塚 在城西五里

柘城縣治 昔在舊城中。明洪武元年,知縣王智建。正德六年,知縣高舉重修。嘉靖二十年淪於水。至三十三年,知縣姜壽徙治於新城。東門市物街北,正對南門通正街,左、右、北俱鄰民間。中為愛民堂,後為中堂,東為幕廳,為六房,為公廨,前左為土地祠、迎賓館,後為知縣宅。大門外東為旌善亭,西為申明亭。

典史宅 在縣堂東

陰陽學 在縣門東

醫學 在縣門西

僧會司 在白塔寺

道會司 在《三清觀》。

預備倉 在縣治東

布政司行署

按察司行署

府館 以上三署俱知縣胡世忠建,今俱廢。察院 在新城市物街,嘉靖三十三年知縣姜壽建。

教場 在縣城西

養濟院 在縣南門外

漏澤園 在縣城東堤外。

義塚 在縣城西三處,南一處、西北一處。

歸德府學校考    府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商丘縣附郭。

府儒學 在府治東,即「宋應天書院。大中祥符中建為南京國子監,後經兵燬。元初,建大成殿三楹。延祐四年,增為五楹。至元丁丑,知府李守中增置櫺星門。其後又值兵燬。明洪武六年,知州段嗣輝於原址創建廟學。宣德、天順間,知州李志、蔣魁相繼增修。至弘治壬戌,圮於水,知州張璽徙建於今地。正德間,知州趙」 會、劉信相繼修葺,又建明倫堂五楹,左右齋舍共六十楹。前為儀門三楹,大門三楹,其後為饌堂五楹。嘉靖初,詔建啟聖祠、「敬一亭。」 州縣學皆有。二十一年,分守參議王崇檄知州李應奎修葺之。二十四年,改州學為府學。三十年,知府南逢吉又新之。三十四年,知府王有為,三十八年,知府陳洪範繼修。

啟聖祠 、名宦祠 、鄉賢祠 俱未詳其處。教授宅 在明倫堂後。

訓導宅 在「明倫堂後。」

魁星祠 在府學東

應天書院 在城西北隅。宋有《敕賜碑》,在舊城內,今廢。

宋范文正公講院 在府學之東,直長十八丈六尺,橫闊八丈二尺。大門一座,二門一座,講堂一座,後軒一座,文昌閣一座,「文正公祠一座,藏書樓一座。樓下廳房三間,向學西門樓一座,東西房二十間,週圍磚牆,計高一丈三尺六寸。藏書樓前東西牆二道,耳門四座。明萬曆三十九年,知府鄭三俊重建。」

商丘縣儒學 在縣治北,明萬曆元年,設為。

先師廟:「知縣何希周建。」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胡揚俊重修,廟之前為東、西廡。

為戟門;門外為櫺星門、為泮池,右為明倫堂三間。知縣何希周建;堂東西為號房各五間;堂前為大門、二門及照壁。

啟聖祠 在廟後東北隅。

名宦祠 在戟門左

鄉賢祠 在戟門右

教諭宅 在明倫堂東北。

訓導宅 在「明倫堂後。」

社學 舊隨鄉建置,後稍廢。明嘉靖初,知州王侑建之「象賢祠西。」 至嘉靖十年,御史蔡改為「應天書院」 ,今廢。

外州縣

寧陵縣儒學 在縣治後。舊在縣治西南,明成化十四年圮於水,知縣金璽徙建。正德十四年,巡按監察御史王以旂檄縣增修。明末寇毀。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侯國泰、李若星等重修。中為

先師廟,五間:廟前左右東西廡各五間,戟門三間。

又前為櫺星門三間。櫺星門內為泮池,久壞,知縣姚大生重修。廟西為明倫堂五間;堂前左為進德齋,右為修業齋,前為二門三間,又前為大門三間。廟內宰牲房、祭器庫、饌堂、東西號房、尊經閣、敬一亭。

啟聖祠 舊在明倫堂西。明嘉靖四十四年,知縣熊秉元移祀敬一亭內。明末燬。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劉可盈重建。

名宦祠 舊在儒學二門之東,後改於戟門東。鄉賢祠 舊在儒學二門之西,後改於戟門西。教諭宅 在明倫堂之北,即饌堂舊地。

訓導宅

社學 在縣治東

祭田 按《通志》:「寧陵縣,唐貞觀間敕建。」

聖廟、賜祭田一十四頃一十五畝三分五釐《明正》

統間因河水傾圮,移建在儀封縣,寧陵祭田遂廢。

「學田 」 五處,共四頃五十五畝八分。

鹿邑縣儒學 在縣治東。元至正間,歸德守觀志能修,後燬於兵。明洪武三年,知縣韓瓛修。萬曆三十二年,正殿火,知縣楊應魁重修。明末復為兵燬。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閔三元修。中為

先師殿、五間。東西兩廡各五間。前列戟門三間。東

西角門各一間。泮池外為櫺星門。門南為坊一座,扁曰《談禮遺蹤》。又南為照壁大殿,後為尊經閣,閣內祀文昌。西為明倫堂五間,前為大門三間,外為照壁大殿,東北為敬一亭三間。至於明倫堂前,崇德齋、廣業齋儀門。角門東北為射圃亭。

啟聖祠 「在正殿東。」

名宦祠 在戟門東

鄉賢祠 在戟門西

教諭宅 在「明倫堂後。」

訓導宅 在教諭宅後

司訓宅 在正殿西,今裁。

社學 在養濟院之東。明洪武三年立,每里俱有,今廢。

夏邑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始於後魏「孝文天安初年。至金大定間,知縣王德彰因廢址重修。元末燬於兵。明洪武三年,詔立學校,主簿紀懋重建。宣德間,知縣王衡建立殿廡。正統間,知縣周普修理堂齋。成化間,知縣孫澤因舊重修。弘治間,知縣王志修理殿廡、櫺戟二門。弘治間,署縣事鹿邑縣丞鄭《舉克》、教諭劉桐」 重建「明倫堂」 ,後知縣宋傑繼修兩齋、號舍、儀門,規模隆備。後河水泛溢,廟宇傾圮。學垣西北開小門,以便出入。嘉靖間,知縣劉宗和仍改南向。

啟聖祠 「在正殿東。」

名宦祠 在戟門左

鄉賢祠 在戟門右

教諭宅 在明倫堂北

訓導宅 在明倫堂西,今廢,借居於兩齋後。「學倉 」 ,在《明倫堂》西北。

崇正書院 在慈勝寺西。嘉靖二十五年建,今廢。

社學 在縣治西南。嘉靖二十六年建,今廢。永城縣儒學 在縣治西南。前代創建無考。金升縣學為州學,金末兵毀。元至元初,邑「民屈瑄因廢址重修。延祐間知縣王慶重修。元末復燬。明洪武三年主簿趙圭重建。正德十年縣丞張繼祿、嘉靖四年知縣陳廷贊、七年知縣馮景祚相繼重修。」 中為

先師廟五楹。東西列兩廡、各十二楹。兩廡南北俱

連績房前為戟門,左右翼以小門,門內《元季加號碑》一通。又前為泮池,池南為櫺星門。戟門左為神廚,右為神庫。神廚即為宰牲房。廟西為明倫堂五楹,左右為進德、修業二齋各五楹。前為

道義門門外東敬一亭。又前大門。大門外為東西儒林二坊。又櫺星門外東西為「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二坊。南為龍津、飛渡坊。

啟聖祠 舊在道義門外西,今移建廟後。名宦祠 舊在儒學內啟聖祠東,今移戟門東。鄉賢祠 舊在啟聖祠東,今移戟門西。

教諭宅 在明倫堂西南。

訓導宅 在「明倫堂後。」

奎樓 在東南城上

學倉 在儒學西南,今廢。

澮濱書院 在縣南二十五里。元知縣張思立建。至正末兵燬。

社學 共一十一處。在城一,《甫城》。鄉六,《酇縣》。鄉一,保安。鄉一,《碭山》。鄉二。

學田 坐落柘樹集東,三頃六十畝,又二處共三頃零一畝。

虞城縣儒學 在縣治西南。嘉靖九年,知縣黃鏞自舊城遷建於此。十九年,知縣汪瑞重建。萬曆元年,知縣韓原性重修。三十四年,知縣王納言重修。明末寇燬。

皇清順治庚寅,教諭梁祚隆紏邑士民重建,中為「大」

成殿東西列兩廡:前為戟門、為泮池、為橋,又為櫺星門,後為敬一亭,西為明倫堂,堂前列《博文》《約禮》二齋,中為儀門,又前為大門,堂後為尊經閣。

啟聖祠 在敬一亭之後。

名宦祠 在戟門東

鄉賢祠 在戟門西

教諭宅 在「尊經閣後」 ,今廢。

訓導宅二處 ,一在教諭宅東,一在教諭宅西,今俱廢。

奎樓 原在大成殿東,今移建於學之東南。社學 在縣城東北隅東嶽廟側。

睢州儒學 在州城內正北。明洪武初,知州楊時敏建。正統間,圮於水,暫移南關水去。知州謝光因舊址重建。弘治中,知州鄧鼎、徐鎡相繼增修。大成殿七楹,東西廡各九間,戟門、櫺星門各三間,明倫堂五間。旁有「志道」 、《據德》《依仁》三齋,為生儒課授之地。禮門、「義路」 、「騰蛟、起鳳門」 ,為往來持循之途。宰牲房、神廚皆在廟前右。號房四十二間,皆在廟後左。明倫堂後舊為尊經閣,後更為「敬一亭。」 學之西南舊有射圃亭,後以水廢。至嘉靖三十三年,知州王佐改建於襄臺之右。至三十九年復毀,建別署。

啟聖祠 在學之巽方,即文昌廟舊地。

名宦祠 在敬一亭東

鄉賢祠 在敬一亭西

學正宅 在明倫堂西

「訓導宅」 三處 俱在明倫堂西南。

奎樓 在學前

錦襄書院 在駱駝岡。院舊為尼寺,嘉靖四年,提學副使蕭鳴鳳改建。

社學 在各里,凡三十有二。今廢。

考城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中為

先師殿五間。旁為東西廡、各九間。前有戟門,有櫺。

星門門前神道中為青雲橋,又砌街為「青雲街。」 萬曆七年,知縣王萬邦建,砌殿後為「明倫堂」 五間。知縣杜志晦重加修葺。東西為「進德」 、「修業」 二齋各三間。明倫堂後為「敬一亭」 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

啟聖祠 在明倫堂東北。

名宦祠 在戟門左

鄉賢祠 在戟門右

教諭宅 在正殿西

訓導宅 在明倫堂西

奎樓 在學東南城上

社學 在西門裏。久廢。

柘城縣儒學 原在舊城縣治東。明洪武三年,知縣王智建。成化三年圮於水,知縣朱佐徙建。十六年,知縣張萱繼修。弘治十六年,知縣王翊重修。正德八年,知縣李仁仍遷舊址,胡世忠、李一貫等各續修。嘉靖二十一年,復圯於水,暫借城外天仙廟祭享,升散者數年。三十三年,知縣姜壽改建新城。東門內街北為櫺星門一座,外為照壁一座,中為泮池。萬曆十三年,知縣馮榛修。又內為戟門三間,旁為角門,左右各一間。中為正殿五間,左右為東西廡各七間。殿後為明倫堂五間,東曰「居仁齋」 ,西曰「由義齋」 ,東齋後為「敬一」 亭三間,堂後為尊經閣三間。

啟聖祠 在明倫堂東,署縣事州判鮑尚伊建。名宦祠 在戟門外左,馮榛建。

考證

鄉賢祠 在戟門外右,順治十三年,拔貢王錟建。

教諭宅 在「明倫堂後。」

訓導宅 在明倫堂西

社學八處 ,在新城四處,在鄉四處,今廢。學田三處 :一在舊城內,一在牛頭城北路西,一在雙廟。共地四頃二十一畝,每年共收租銀三十一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