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2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二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二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二十卷目錄

 懷慶府部彙考三

  懷慶府田賦考

  懷慶府風俗考

  懷慶府祠廟考

職方典第四百二十卷

懷慶府部彙考三[编辑]

懷慶府田賦考        通志[编辑]

明總額

洪武二十四年,官民田三萬八千三百四十頃九十一畝一分一釐。

稅糧麥絲米、共三十八萬三千七百六十石兩九斗錢一升分九合釐五抄毫四撮九圭。永樂十年,官民田三萬八千八百四十七頃八十五畝六分二釐零

稅糧麥絲米、三十八萬三千三百二十七石兩一斗錢九升分七抄。絲九撮八圭

成化十八年,官民田三萬八千八百五十七頃四十八畝六釐。

稅糧麥絲米、三十八萬四百二石兩六斗錢四升分二合釐七勺

嘉靖三十五年,官民田四萬二千八百八十九頃六十五畝。

稅糧麥絲米、三十八萬二千八百三十石兩八斗錢四升分五合釐九勺

《夏稅》八萬九千六百五石一斗五升六合五勺五抄。

起運京邊,儲三萬四千五百九十石六斗,德州、《萬全布》准三千一百九十二石,《鳳陽》儲二千一百四十九石六斗

《存留》四萬九千六百七十二石九斗五升六合五勺。

秋糧二十四萬一千一十七石二升六合六勺七撮。

起運京邊儲七萬五百三十九石二斗。京庫涿、德、通三州,《隆慶》《萬全》布准三萬二千六百八十石正,改兌軍五萬一千五十七石八斗

《存留》八萬六千七百四十石二升六合六勺七撮。

絲綿、五萬二千二百八兩二錢六分二釐八毫一絲

起運絲折京庫絹、二千六百一十疋一丈二尺三寸九分四釐二絲零

農桑折京庫絹、七百七十八疋四尺四寸四分八釐零

馬草、二十九萬九千一百五十五束二斤十兩五錢六分

起運二十七萬九千七十一束。

存留二萬八十四束二斤十兩五錢六分。鹽鈔起運有閏二十一萬一千四百六十二貫二百五十文;無閏一十九萬五千二百七貫,存留同。

棗易米、三千八百五十石二斗四升五合。俱存留

課鈔有閏二十五萬九千一百九十三貫。無閏二十四萬二千四百六十七貫五百八十八文。藥物七百五斤

河內縣生地黃五十斤,熟地黃五十斤,《乾山藥》五十斤,《葫蘆巴》五斤,孟縣《兔絲子》五十斤,濟源縣桔梗五百斤。

《皮張》《雜色皮》三千七百四十七張。

禽畜:鴈、鶿、䳓、鹿、兔一百三十九隻,翎毛雜翎一十八萬八千枝。

官民桑四十六萬四千五百四十九株,科絲綿一萬五千五百六十二兩九錢六分五釐,折絹七百七十八疋四尺四寸四分七釐五毫。官桑七千五十六株,科絲綿四百六十五兩六錢九分六釐,折絹二十三疋八尺五寸四分四釐

民桑、四十五萬七千四百九十三株。《科絲綿》、一萬五千九十七兩二錢六分九釐。折絹七百五十四疋二丈五尺九寸三釐五毫

官民棗八萬四千三百三十七株,科棗子七千七百石四斗,易米三千八百五十石二斗;官棗一千二百二十三株,科棗子二百二十石一斗四升,易米一百一十石七升

民棗、八萬三千一十四株。《科棗子》、七千四百八

十石二斗六升,易米三千七百四十石一斗三升。

原不起科。今係查理民地二千五百二十三頃八十二畝六分九釐。

夏地一千五百三十二頃五十六畝一分四釐。秋地九百九十一頃二十六畝五分五釐。

《皇清》總額:

《舊志》原額地四萬二千九十八頃一十八畝七分八釐四絲零。內除

學田地八頃三十八畝二分八釐。

實在地四萬二千八十九頃八十畝五分四絲零。又除:

《荒地》、一萬二千一百六十頃九十一畝一分一釐九毫四絲零

每年開墾陸續加入熟地外,見種成熟地二萬九千九百二十八頃八十九畝三分八釐九絲零。

原額銀二十七萬七千二百五十三兩五錢九分二絲零。

萬曆年間,每畝加增九釐。

共銀三萬七千八百八十兩八錢二分四釐五絲零。除

學田荒塌免糧外,見在熟地共派銀二十四萬七千五百七十三兩四錢三釐六毫八絲零。內除

各職役優免銀八千六百六十五兩四錢四分。又除:

河內縣公田「徵四免六」 銀一十四兩八錢三分二釐。又除:

濟源縣學田免銀二十一兩七錢三分一釐二絲零。又除。

《廣濟河》、壓占濟源縣地二頃六十九畝,免糧銀二十七兩七錢四釐七絲零。

實徵熟地銀二十三萬八千八百四十三兩六錢九分五釐六絲零。

今按:懷慶府六縣,原額地四萬二千九十八頃一十八畝七分八釐零。內除

學田地八頃三十八畝二分八釐。

《實在地》四萬二千八十九頃八十畝五分四絲零

順治二年奉

旨免荒共地、一萬五百七十五頃四十六畝八分八

釐零內除

順治十六年起、至康熙二十四年,共勸墾地四千四百三十一頃四十九畝一分八釐零。現種成熟地三萬五千九百四十五頃八十二畝八分三毫零。

《實在荒地》六千一百四十三頃九十七畝六分九釐零

通共丁地「實徵起存本折扣解優免並補徵漕耗銀米、墾首地銀、更名衛所」 等項連閏共銀二十九萬七千五百五十一兩一錢三分七毫四絲零。

河內縣

《舊志》原額上中下、極下四等併寄莊共地一萬一千三百六十九頃九十六畝六分五釐九毫零。內除

學田荒塌、見種熟地一萬二百八十七頃五畝七分二釐七毫零

共徵:銀八萬二千八百一十三兩五錢三分三釐零。內:

每畝加增九釐銀一萬二百二十五兩四錢二分五釐四毫零。

上地「每畝額徵及加增九釐,并雜辦銀一錢」 二分二釐九毫零。

《中地》銀九分二釐一毫七絲。

《下地》銀五分九釐五毫零。

極下地銀二分三毫八絲零。

寄莊上地銀一錢二分七釐六毫零。

《中地》銀九分五釐一毫零。

《下地》銀五分七釐六毫七絲零。

極下地銀二分九毫七絲。

遇閏,加銀一千二百六十五兩二錢四分三釐一毫。

其本色漕米、闊布、地黃、牛膝、山藥、牛角、俱一條鞭,徵銀官買,並無另徵本色。除

學田荒塌免銀外,再除各職役優免糧石,每石折免銀八錢。

實徵熟地銀七萬九千三百一十三兩五錢一釐三毫零。

起運

《京邊折色》、共銀、五萬四百一十五兩九錢二分五

釐六毫零

起運本色并改折共銀八千八百八十五兩五錢八分八釐四毫。

存留各上司并本縣俸薪工食等項,共銀一萬六千六百九十一兩八錢三分三釐六毫。各倉口款項,俱詳載《縣志》。裁剩並裁扣改解戶部,共銀五千六百九兩五分。丁銀在內。

福府贍田共地五頃三十三畝四分二釐九毫九絲全熟。奉文比照民田一體徵租,每畝徵銀五分五釐九毫二絲,共徵銀十九兩八錢二分九釐四毫。

鄭府自置民田,共地一百二十頃一十五畝八分一釐九絲。內除:

荒坑見種熟地一百頃七十七畝六分二釐八毫。每畝租課不等,共折

麥、秋、柿果、茜草,銀二千四百四十兩六錢七分九釐四毫。內除:

修武縣并懷慶衛行糧及本縣佃戶自辦糧差,應除起存正賦銀一千一百六十九兩六錢二分八釐七毫,實剩課銀一千二百七十一兩五分七毫,俱照刊發《賦役全書確數》印冊筭錄。今按:河內縣丁地等項,通共實徵銀八萬九千六十八兩三錢八分四釐九毫零。

濟源縣

《舊志》原額一等地五千四百三十四頃一十六畝八分七釐三毫。內除

學田荒塌、見種成熟地三千六百一十頃七十一畝五分三釐。

每畝均派共徵銀三萬七千一百八十五兩八錢六分八釐四毫零。內:

每畝加增九釐銀四千八百九十兩七錢五分一釐八毫零。

每畝額徵銀及加增九釐併雜辦銀一錢二分九毫零。

遇閏,加銀七百六十九兩一錢八分三釐三毫零。

其本色漕米、闊布、臨德、宗祿、黃連牛角、俱一條鞭,徵銀官買,併無另徵本色。除

學田荒塌免糧外,再除各職役優免糧石,每石折免銀八錢。

實徵熟地銀三萬六千四十四兩一錢九分二釐一毫零。

起運

京邊折色銀、一萬九千八百五十六兩五錢五釐

起運本色并改折共銀七千一百八兩二錢九分七釐六毫零。

存留各上司并本縣俸薪工食等項,共銀七千一百二十二兩九錢七分三釐零。

各倉口款項俱詳載《縣志》,裁剩並裁扣改解戶部,共銀二千三百七十六兩三錢六釐丁銀在內。

「鄭府自置民田,原在《賦役》」 之內,共地三頃一十八畝。內除:

荒見種熟地六十畝,每畝租課不等,共折麥秋價銀七兩八錢五分,俱照刊發《賦役全書》確數印冊筭錄。

今按:「濟源縣丁地」 等項,通共徵銀四萬五千四百四十兩八錢五分七毫零。

修武縣

《舊志》
原額上中下下下山坡五等地共八千七
[编辑]

百三十九頃二十四畝八分四釐五毫。內除荒蕪見種熟地二千八百七十頃七十九畝一釐

共徵:銀一萬七千一百三十九兩二錢五分三釐五毫零。

每畝加增九釐銀七千八百六十五兩三錢二分三釐六毫零。

上地每畝額徵及加增九釐,并雜辦銀七分三釐四毫。

《中地》銀六分一毫零。

《下地》銀四分二釐六毫。

《下下地》銀二分二釐八毫。

《山坡地》銀一分六釐零。

遇閏、加銀七百四十二兩二錢八釐八毫。其本色漕米、闊布、粳米、牛角、宗祿等項,俱一條鞭徵銀官買,並無另徵本色。除

荒地免糧外,再除各職役優免糧石,每石折免銀八錢。

實徵熟地銀一萬六千六百一十六兩五分三。

釐零

起運

京邊折色銀、八千九百七十六兩八錢五分六釐

起運本色并改折銀二千七百四十九兩八錢九分二釐零。

存留各上司并本縣俸薪工食等項,共銀三千六百七十三兩九錢二釐零。

各倉口款項俱詳載《縣志》,裁剩并裁扣改解戶部,共銀一千四百五十兩二錢四分。丁銀在內鄭府贍田鳳城坡鵝鴨草廠地一百四十九頃三畝內,除

荒見種熟地折山地一十五頃五十畝,奉文比照民田一體徵租,每畝徵銀一分九釐五毫零,共徵銀三十兩三錢一分四釐二毫零。

鄭府自置民田,共地七頃七十三畝八分八釐。內除:

荒見種熟地六頃二十三畝八分八釐,每畝租課不等,共折麥秋租銀二十一兩一分四釐。俱照刊發《賦役全書確數》印冊筭錄。

今按:修武縣丁地等項,通共實徵銀二萬九千五十六兩九錢三分九釐六毫零。

武陟縣

《舊志》
原額一等地八千六百七十一頃三十八
[编辑]

畝八分四釐九毫。內除:

「荒蕪見種熟地」 六千一百二十二頃五十一畝九分九釐三毫

每畝均派共徵銀四萬一千八百九十四兩九錢五分七釐零。內:

每畝加增九釐銀七千八百四兩二錢四分九釐六毫零。

每畝額徵及加增九釐並雜辦銀六分八釐四毫零。

遇閏,加銀一千九十九兩七錢九分五釐三毫零。

其本色漕米、闊白、臨德、宗祿等項、俱一條鞭徵銀官買,並無另徵本色。除

荒地免糧外,再除各職役優免糧石,每石折免銀八錢。

實徵熟地銀四萬六百一十五兩七錢五分七釐五毫零。

起運

京邊折色銀、二萬一千一百九十一兩八錢四分八釐零

起運本色並改折銀七千二百二十四兩五錢八分九釐零。

存留各上司并本縣俸薪工食等項,共銀九千九百三十七兩八錢二分四釐零。

各倉口款項俱詳載《縣志》,裁剩并裁扣改解戶部,共銀三千一百七十四兩九錢二分四釐丁銀在內。

鄭、潞二府、贍田、共地、四百二十五頃九十四畝九分九釐六毫。內除

荒見種熟地三百五十二頃二十七畝三分三釐,奉文比照民田一體徵租折行糧好地二百三十五頃五十一畝五分五釐,每畝徵銀六分八釐四毫零,共實徵銀一千六百一十一兩五錢七分九釐零,俱照刊發「《賦役全書》確數」 印冊筭錄。

今按:武陟縣《丁地》等項,通共實徵銀五萬七千七百一十八兩五錢三分八釐零。

孟縣

《舊志》原額一等地三千七百八十四頃四十四畝六分八釐四毫。內除

「荒蕪見種熟地」 三千二百四十七頃一十二畝六分三釐二毫零

每畝均派共徵銀三萬六千六百七十九兩九錢四分三釐一毫。內:

每畝加增九釐銀三千四百六兩二釐一毫零。每畝額徵及加增九釐并雜辦銀一錢一分二釐九毫零。

遇閏、加銀一千四十三兩一錢五分五釐零。其本色漕德宗祿米牛角、俱《一條鞭》徵銀官買并無另徵本色。除

荒地免糧外,再除各職役優免糧石,每石折免銀八錢。

實徵熟地銀三萬五千三百六十七兩九錢四分三釐零。

起運

京邊折色銀、一萬七千九百五十八兩七錢二分

四釐零

起運本色共銀三千四百四十八兩六分。存留各上司并本縣俸薪工食等項,共銀一萬一千六百五十二兩一錢五分七釐零。

各倉口款項,俱詳載《縣志》,裁剩並裁扣改解戶部,共銀二千九百三十二兩四錢四分一釐。丁銀在內,俱照刊發「《賦役全書》確數」 印冊筭錄。今按孟縣丁地等項,通共實徵銀四萬五十五兩六錢四分六釐零。

溫縣

《舊志》,原額一等地四千九十八頃九十六畝八分七釐,除

「荒蕪見種熟地」 三千七百九十頃六十八畝四分八釐零

每畝均派共徵銀三萬一千八百五十九兩八錢四分八釐四毫零。內:

每畝加增九釐銀三千六百八十九兩七分一釐零。

每畝額徵及加增九釐并雜辦銀八分三釐五毫零。

遇閏,加銀三百二十一兩八錢二分二釐九毫零。

其本色漕米、京布、牛角等項、俱《一條鞭》徵銀官買,并無另徵本色。除

荒地免糧外,再除各職役優免糧石每石折免銀八錢,再加寄莊銀一百七十兩四分一釐五毫。

實徵熟地銀三萬八百八十六兩二錢四分八釐零。

起運

《京邊折色》、共銀、一萬五千九百一十四兩五錢三

釐零

起運本色並改折,共銀八千一百一十五兩四錢三分九釐零。

存留各上司并本縣俸薪工食等項,共銀五千三十四兩八錢八釐零。

各倉口款項俱詳載《縣志》,裁剩並裁扣改解戶部,共銀二千五百七十五兩六錢五分丁銀在內。

福、潞二府、贍田共地二百七十九頃一畝五分四釐。內除

灘塌見種熟地一百九頃七十三畝三分四釐,奉文比照民田一體徵租,照本縣二則行糧,每畝徵銀四分六釐零,共徵銀四百六十七兩八錢五分二毫零。

鄭府並保平王府自置民田,共地四頃四十畝二分三釐八毫全熟,除納正供錢糧,每年斛斗、麥秋租課共折價銀一十八兩六錢三分零,俱照刊發《賦役全書》確數印冊筭錄。

今按:溫縣丁地等項,通共實徵銀三萬六千二百一十兩七錢六分九釐七毫零。

衛屯

原額地二千五百九十頃一十八畝五分三釐七毫零,共徵銀六千三十九兩二錢六分七釐四毫零。除

荒塌見種熟地二千七十三頃四十七畝一分三釐六毫零,實徵銀四千七百四十九兩五錢七分二釐七毫零。並無職役人等優免雜差。順治十六年分,奉文歸併附近各縣。

漕米

舊例俱在《一條鞭》徵,官赴小灘採買,每歲幇價,民費不貲。康熙三十二年,督撫部院顧題請改徵折色,奉

旨、「停止民間採買、著折徵銀兩、該撫親往小灘購買。」

驗兌在上憲身任勞費,而豫民歲省雜耗。幇價無筭矣。

鹽法附

懷慶舊隸河東。康熙二十四年四月初八日本府王肇春詳申巡撫王日藻題請奉

旨「改食蘆鹽。」

河內縣

原額鹽引三千三百張。順治十四年,河內令孫灝受河南州縣減額引張,增引一萬三千二百九十張,新舊共鹽引一萬六千五百九十張。順治十六年,奉文減去引三千二百五十三張,實在鹽引一萬三千三百三十七張。

濟源縣

原額鹽引二千二百張。順治十四年增引二千九百七十七張。順治十七年減去引一千一十五張。實在鹽引四千一百六十二張

修武縣

見在額銷鹽引一千四百三十五張。

武陟縣

原額引三千五百張。順治十四年增引三千二百二十三張。順治十七年減去引一千三百一十八張。實在鹽引五千四百五張

孟縣

原額引二千四百張。順治十四年增引七千六百三十三張。順治十七年減去引一千九百六十八張。實在鹽引八千六十五張

溫縣

原額引一千四百張。順治十四年增引三千四百四十七張。

懷慶府風俗考        府志[编辑]

府屬總

《漢·地理志》:「懷慶之地,險要富實,其俗樸野,易治服寇恂,平易之化,熙熙向風,不靡不暴。」

《元·地理志》:「風土得四方之正,是以習俗好尚,奢儉得中,薰染許魯齋道學之化,皆好性理,崇禮義。」

《一統志》:「人淳事簡。」

《河內縣志》:「民多敦本好學。」

《郡志》:力耕桑而鄙販鬻,尚清淡而多壽。考劉健《文廟記》:其地負山面河,土曠民淳。

《舊修武志》:「男耕女織,村落連延,頗尚節儉之風,自得恬熙之樂。」

《孟縣志》:「悅《詩》《書》,敦禮樂,男耕女織,勤於本業。婚姻宴會,飲食衣服,咸崇朴茂,儉而得中。」

《武陟縣志》:「冠禮」 ,民間素未講究,士大夫尚或行之,苐選良日,弗治禮儀,亦相因之,俗使然也。婚則先通媒妁,次問名、納采、納幣、親迎。略考家禮行之,不以貧富易親。邇來鄉野間有鄙夫論財者,眾共非笑之,猶有先民之遺意焉。

喪則棺槨、衣衾、哭踊,訃告弔奠,咸遵《家禮》。若夫客至張筵,伎樂雜遝,延僧供佛,諷經破獄,以及發引之日,冥器芻靈,充塞道路,務以華觀為悅,流俗好尚,亦難變矣。惟縉紳學士之家,不襲其陋,而治喪之靡,文固甚哉。

祭祀之禮,士大夫率無家廟,惟中堂設主供奉,薦其時食。「春露秋霜,拜墓享獻,籩豆有嘉。庶民但酎酒焚楮,叩壟前」 而已。薦新之義,多所缺略。至謟鬼佞神,邀渺茫之福,則不恤。刑牲伐鼓,百費爭先,俗之漸入深矣。

歲時節物,好尚不一。立春日,官府率士民迎芒神於東郊,飲春酒,啖春餅。歲將除,親友往來交餽。修改歲之儀,易門神、桃符。正旦爆竹,祀天地祖先,拜尊長,親友相賀,兒童戲胡挑,蹴踘罷市。五日元夜,張燈遊宴,火樹銀花,爭相照耀,鞦韆歌鼓,遠近不絕。十九日,俗稱「天倉節」 ,遍張燈一夕。二月二日燻虫,春分釀酒,三月採桑,清明封墓祭掃,插柳踏青,糓雨禁蝎。四月八日進王瓜,端陽餽角黍,飲雄黃酒,兒女繫五色絲,簪榴花,艾虎辟惡。六月六日曝衣,七夕乞巧,十五日上墳,中秋餽棗糕,列瓜餅賞月,重陽登高尋菊,十月一日祭墓,十二月八日歡臘粥,二十四日祭竈,掃舍宇。此俗尚之大端也。

懷慶府祠廟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河內縣附郭。

社稷壇 在府城西二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城南二里。

郡厲壇 在府城北二里。

八蜡廟 在府城西關

旗纛廟 在衛治內

城隍廟 :在府治東南,各縣皆有。

孝子祠 在府東南,祀郭巨、丁蘭。宋紹興間建,明洪武十七年重修。

寇公祠 在府城南門內,祀漢河內守寇恂。韓文公祠 一在府治西南,一在孟縣城內,一在修武東門外。

包公祠 在府城東門內,祀宋開封府知府包拯。

許文正公祠 在府治南。元皇慶二年敕建。明成化十三年,巡撫李充嗣復祀田二十八畝。嘉靖十一年,設門役一名,常供灑掃。

楊忠愍公祠 公諱源,事載《藝文劉曰寧碑記》。何文定公祠 舊在府南郭,因寇燬,改建府治東南。

趙烈女祠 在府治東,明正德間建。

王嶧令祠 在府城北郭,明嘉靖間建。

五公祠 在府城南郭。祀明太守王德明、劉應節、紀誡、貳守夏易、推官劉如寵。

婁公祠 在府治東南,祀廣宗令婁樞。

簡公祠 在縣治東。祀鄉賢簡公,重厚。教授、寺觀附。

天寧寺 在府治東,元泰定元年建,明洪武十三年修。

興隆寺 在府治西北,即元仁宗潛邸。延祐三年建,明永樂十二年重修。

義臺寺 在府治東北。元泰定間建,明洪武十七年重修。

延慶寺 在府城西柏鄉鎮。元延祐四年建。明洪武十一年重修。

吉祥寺 在府城東北。元至元六年建,明洪武七年修。

興教寺 在府治東,元至元間建。

洪道寺 在府南郭。元天曆元年建,明洪武五年修。

大道寺 在府城東北。元皇慶二年建,明洪武五年修。

明月寺 在府城東北明月山上,一名「寶光寺。」 金大定中建,明永樂間修。

水峪寺 在府城北三十里太行山內。

龍門寺 在方山之西

雲陽寺 在府西北四十里雲陽山內。

太平寺 在府西北懸谷山。

臨川寺 在府城西北臨川山。

正果寺 在府城西北沐磵山。仁孝寺 ,在府城東郭。元皇慶五年建,明萬曆間修。

龍岡寺 在府城西北三里。明萬曆間,慈聖皇太后欽頒藏經、佛像、敕書、供具。

十方院 在清化鎮西門外。明天啟七年建。順治六年重修,置檀香像。

玉清宮 在府治西北,明宣德五年建,成化元年奉敕修。

天真觀 在府治西南。元至元六年建,明永樂中修。

太古觀 在府城東,元大德初建,明洪武末修。聖水觀 在府治東南,唐建,明正德間修。東嶽廟 在府治東五里。各縣多有。

三皇廟 :在府治東北,各縣多有。

帝堯廟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宋紹聖二年建。廟前有池,曰「堯池。」

禹王閣 在府治東北城上。

禹廟 「一在府治東,一在孟縣東。」

成湯廟 :在府治東北,各縣多有。

崇寧宮 在府城東北

淮瀆廟 在府城北張店村。

魏夫人祠 ,在府治西北紫金壇下。夫人乃晉修武令劉幼彥妻,學仙得道,飛升南嶽,世號紫虛元君。

晏公祠 在府治西

孫真人廟 在府北四十里太行山上。

濟瀆廟 在濟水之源。殿庭巍峨,肅如宮闕。古柏禿直參天,號稱「將軍。」 歷代御祭,碑碣如林。北海廟 在濟源內。北海遼遠,難以遣祭,於此祀之。說者謂濟泉脈通北海云。

三公祠 在濟源卲原,祀周、召、畢三公。

四令祠 。在濟源縣西北延慶寺側。宋陳省華嘗為邑令,其子堯叟、堯佐、堯咨隨侍,後父子俱贈中書令,曾孫虞部員外郎知儉建堂肖像其中以祀之。司馬光作記。

史公祠 在濟源縣東門外。

石公祠 在濟源縣東門外。

洪福寺 在濟源縣治東北。金大定四年建,明永樂十年修。

延慶寺 在濟源縣治北龍潭里,唐垂拱初建,明洪武間重修。寺西有龍潭,潭上有澄源閣、定庵、雪庵、四令公祠,即陳堯叟兄弟讀書處。盤谷寺 在濟源縣北盤谷山,齊建元元年建,明洪武十年修,韓退之《送李愿於此》。

大明寺 在濟源縣南,元泰定中建,明洪武二十一年修。

長興寺 在濟源縣北一里齊河,清四年建,明洪武十五年重修。

化成寺 在濟源縣東北三十里。有洞,唐相裴休讀書之所。咸通中建,明永樂七年修。

商山寺 ,在濟源縣商山,即四皓隱處。

靈山寺 在濟源縣東北靈山頂。

甘泉寺 在濟源大峪村。泉出山崖,有「遶砌琴聲,一溪寒玉」 之勝。

龍泉寺 在濟源縣蓼塢村。水聲滴瀝,竹色掩映,一名「區」 也。

太清宮 在濟源縣清源里,元至順間建,明洪武初修。

紫微宮 在濟源縣王屋山下,唐司馬承禎棲真之所,宋紹聖初建,元大德間修,明天順元年重修。

陽臺宮 ,在濟源縣王屋山下,晉煙羅子棲真之所。唐開元中建,元至正間修。

靈都宮 在濟源縣西三十里尚書谷,唐天寶間建,元至元間修。相傳即玉真公主昇仙處也。聖水廟 在濟源縣東門外。

五龍廟 一在濟源縣東北官莊里,宋嘉祐間建。一在孟縣五龍臺,元至正四年重修。

太行山神廟 在濟源縣盤谷之南。

九仙廟 在濟源縣武山。

天慶宮 在濟源縣西北,隋開皇間建。

「清虛宮 」 在濟源縣王屋山東南。

奉仙觀 在濟源縣西北,唐垂拱元年建,元至元中修,宋賀蘭栖真於此。

勝果寺 在修武縣治南。宋紹聖中建,明洪武初修,景泰七年重修。

崇明寺 在修武縣東北百家岩。元至元中建,寺北有石室。

靈泉寺 在修武縣「靈泉。」

神農廟 在修武縣經理村。有五谷臺。

三無私廟 在修武縣孔莊,元至正四年建。西嶽廟 在修武縣待王鎮。

圓覺寺 在修武縣。王褚

六真觀 在修武縣北六真山,世傳丘、劉、譚、王、郝、馬講道之所,唐天成間建,明洪武間修。法雲寺 在武陟縣治東,後周廣順三年建,明洪武初修,永樂十八年重修。

妙樂寺 在武陟縣西,後周顯德二年建,明永樂十五年修。

景德寺 在武陟縣邸閣鎮。

普濟寺 在武陟縣千家邨,元至正中建。明成化、弘治、崇禎間遞修。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增修。

山巨源祠 在武陟西二十里。明弘治七年,本縣奉文創建,修守墳墓,每歲春秋致祭。

鐵佛寺 在武陟縣寧郭鎮,建於唐長慶二年,金貞元間為亂兵所焚,元中統四年重修。普明寺 在武陟縣吳仁村,唐建,明弘治間重修。

止庵 在武陟縣寧郭鎮聚來峰頂,宋崇寧四年建。

隆禧觀 在武陟縣內西北隅,宋元豐間建,明洪武初修。

洞元觀 在武陟縣沁陽,明嘉靖十九年重修。通元觀 ,在武陟縣治西北,元至元初建。龍王廟 在武陟縣木欒店口沁堤上。

周公廟 在武陟城南里,今廢址存。

漢王廟 在武陟縣澗溝寨。

潘公祠 在孟縣城內,祀晉河陽令潘岳。上生寺 在孟縣治東南。金大定間建,明洪武初修。

增福寺 在孟縣治東。元至正二年建。明弘治八年修。

皇清順治十三年重修。

清涼寺 在孟縣西北二十里「蘇家莊,在韓文公祖墳之右。」 金明昌四年建。

金山寺 在孟縣西十里紫金山,唐垂拱三年僧志淨建。

《吉利寺 》,「在孟縣西南四十里吉利村,結宇紫金之麓,黃河流階除間,實梵剎之勝場。」

盤龍寺 在孟縣西三十五里楊村,唐開元二年建。

嶽雲宮 在孟縣南門外,元至元間建。

清真觀 在孟縣西竹園村,元至元十年,道士張志通建。

朝真觀 在孟縣北冶牆村。

覺林院 ,在孟縣北禹寺村,金大定三年建。法濟院 ,在孟縣北穀旦村。

海會院 在孟縣東北梁村,即「《春秋》會於溴梁。」

處古傳院「為晉侯行宮。」

摘星廟 在孟縣東北。相傳晉宣王時有王氣,塹土以絕之,得蘆根,是夕星隕,故名。

司馬溫公祠 。在溫縣。

慈聖寺 在溫縣西大吳村,晉天福二年建。金大定二年,元至元三年,明弘治三年,屢奉敕重修。寫、畫、塑,世稱「三絕。」

福智寺 在溫縣治西北,元至正中建,明洪武末修。

皇清順治間重修。

興化寺 舊在溫縣南門內。金天會十年,歲荒歉,僧人善至,化糧煮粥以濟之,人皆稱善,因改名「設粥寺。」 明嘉靖元年,太守王公移寺城東南隅,晉宣帝故宅。

皇清順治十四年重修。

永安寺 在溫縣趙堡鎮,宋延祐間建,明景泰間修,萬曆間重修。

《府志》
未載祠廟寺觀
[编辑]

河內縣

關王廟 在城內北街,洪武十六年建。

金龍四大王廟 在城北沁河南岸。

聖水廟 在城西十三里。

四賢祠 祀宋陳氏四中書。

霍節使祠 在縣北。宋靖康末,金人陷懷州,霍安國不屈而死,一門無噍類。州人思其忠,立祠祀之,今廢。

成公祠 一在郭,一在清化鎮西門外,祀前令成公英。

朱太守祠 在縣北郭借寇堂西,祀太守朱公期至。始,太守居郡,於此建亭鑿池。後以憂去,郡人士思之,遂建生祠於此。

侯公生祠 在南郭。祀縣令侯公加采。

真谷寺 、水澗寺 、柏山寺 俱在縣北「太行山。」

清涼寺 在城南二十里。

清真寺 一在城南,一在北郭。

觀音堂 一在南門《月城》。一在縣東北。一在縣北三十里。

蟠桃庵 在城北二十里。

翠筠觀 在城北二十里。

濟源縣

禹王廟 在遠村

關帝廟 在城崇寧街北。其各村廟祀尢多。「二郎廟 」 在南門外西。

聶政廟 在軹城南

香山「諶母祠 」 在武山。

圓明寺 石佛寺 在休昌。

「鎮安寺 。」 在勳掌。

香巖寺 在枋口東北愁兒溝內。

懸泉寺 在東白澗口內。

報恩寺 在馬頭,明洪武元年建。

聖佛寺 在北官莊東

興福寺 在西陽里

興隆寺 、靜林寺 、彌陀寺 、靈通寺。

大聖寺 、延福寺 、金讚寺 ,俱在孤山寨西。大窩寺 ,在渠村里。

懸泉觀

虛皇觀 在天壇

清真觀 在鍾公鎮

洞雲觀 一在連董里,元至元二年建。一在瑤頭里,至元五年建。

龍泉觀 在趙村

會僊觀 在孫村里

清樂觀 在官莊里

長生觀 在屈塚里,元中統二年建。

嶽雲觀 在水運里

龍翔宮 在偃頭里,元皇慶元年建。

長春觀 在城西北半里。

修武縣

《關帝》廟 :一在譙樓北,知縣趙可學建。一在西街。

濟瀆廟 在城內,知縣張明遠重修。

真武廟 在太行南

火神廟 一在城東,一在王楮。

天官廟 在孔莊

韓文公廟 在南陽城

神龍廟 在溫峪,元至元二十九年建。

「韓湘子廟 」 在南陽城。

文昌閣 :郡判署縣事陳芳猷建。

雙佛閣 :「知縣張明遠建。」

雲臺寺 在太行巔

興勝庵 在東後街

武陟縣

元帝廟 在北城上

關帝廟 一在縣治西北、一在城西堤上、一在城內西街。

火神廟 在城隍廟左

馬神廟 在城隍廟右

河神廟 明萬曆庚寅歲,敕建金龍大王祠於蓮花口。沁堤北有龍王祠,相為映焉。

三王廟 :在城內東街。

崔府君廟 在東門外,唐蒲州刺史名子玉。「龍母廟 」 在木欒店西街口。

山吏部廟 明弘治七年,本縣奉文「在小虹橋創立祠堂,修守墳墓。每歲春、秋於次丁之日致祭。」

「碧霞元君祠 」 在木欒店東門外。

觀音閣 在《木欒店》。

生生閣 在府君廟東

護國寺 在陶村

檀慶寺 在南賈

彌陀寺 在水寨

臥佛寺 在小店

崇寧寺 在犁林

吉祥寺 在草亭

洪濟寺 在徐店

隆壽寺 在小虹橋

崇福寺 在古樊

觀音寺 在水屯

龍泉寺 在尚村

普照寺 在朱村

新興寺 在原村

《雨花庵 》在萬花莊。

常春觀 在東賈村

高僊觀 在水寨

孟縣

元帝廟 ,在城北門東偏,土人稱「北頂。」

關帝廟 一在縣治南街西,一在縣南門城闉上,一在下孟州。明永樂十三年重修。

嶽瀆廟 在城北桑樓村。

濟瀆廟 在縣治西門內。

光武廟 在城西南堤北頭村,元至正三年,鄉人李信建。

金龍大王廟 在下孟鎮。

鎖水閣 在城東南七里開義村。上肖文昌像。崇禎三年,知縣李希揆建。

崇勝寺 在縣北二十里相封村。元大德四年建,明景泰七年重修。

藥師寺 在縣治西南。金大定四年建,明永樂八年重修。

法雲寺 ,在縣東二十里沇河鎮,元元貞二年建。

勝佛寺 在縣西四十里嚴家山。金明昌四年建。

興國寺 在縣西三十里。元至順二年,建白衣庵 。一在上生寺西,一在城北梧桐村。明萬曆間,知縣牟脈新建。

鐘樓院 在縣南下孟州,金大定二年建。龍泉院 在縣西洪澗村,元至正三年建。慶佛院 在縣西虢村,元至大三年建。

觀音院 在縣西姚家莊,明洪武十年建。普照院 在縣西仁和村。「元至正五年建。明弘治元年僧道賢重修。」

大明院 在縣北藥師村,後唐天成年間創建,明正德間再修。

廣嚴院 在縣東北城伯村。

十方院 在縣北門外,明天啟四年建。

觀音堂 一在學宮後,一在司前舊館東。會雲觀 在縣西路家莊,元至元十五年建。上清觀 在縣東北李村,元至正六年建。長春觀 在縣西仁和村,元至元四年建。僊洞觀 在縣西石家莊,元至順二年建。淵真觀 在縣西虢村,元至元十五年建。萬壽宮 在縣南下孟州,元末燬於兵。

太清宮 在縣西雷家山,元至元三年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