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0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九卷目錄

 西安府部彙考十九

  西安府兵制考

  西安府物產考

職方典第五百九卷

西安府部彙考十九

[编辑]

西安府兵制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西安城守》副總兵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陝西掌印都司一員

操捕僉書一員。舊設。今裁。

營屯僉書一員。舊設,今裁。

提督西安統轄漢兵兼烏金超哈、「管固原鎮事」 一員。

「提督」 鎮標中軍參將一員。

兼管「中營」 、中軍守備一員

左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外州縣

潼關參將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長武營遊擊一員

下馬關參將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邠州都司一員

金鎖關守備一員

《咸寧縣志》

[编辑]

邑之兵制,在漢無考。唐初更道為軍,萬年道為參旗軍。明,附郭會城兵防制在閫衛邑止設捕盜民壯二百四十名,後裁去十四名,餘照所授器械編立隊伍,責撥鼓手,聽捕衙操演。其工食衣械,取給丁徭。崇禎間,以寇盜竊發,揀壯丁,裁主簿,設練總,未幾而罷,屢經裁汰。舊猶留馬快八名,民壯五十名,今又奉文議裁,凡事遇緝守,大抵藉城守兵居多。

《鄠縣志》

[编辑]

鄠之地,編里二十有三,而為軍寨者不可數計。軍之土著率獷悍,詞訟難於勾攝,民甚苦之。今依《新例》,盡編入《連環保甲》。

《華州志》

[编辑]

皇清初年,山孽盤互,流毒一方,遂使「通衢」竟成「絕徑。」

潼關兵道陳心竊慮之,於「順治乙未正月,立木城,周一百八十三堵,南北縱廣五十丈,東西橫闊五十丈,汛防官兵三十人,以潼關營把總官領之,至今賴焉。」

《同官縣志》

[编辑]

明正統十四年,設教場於城北宣威門外。正北為即戎堂,左為敲臺,南為關西精銳坊。左右翼招募民壯,就本地官司率領操練,遇驚調用。額設民壯八十二名。今仍舊。

「大將軍」 砲四位  ,手銃三十一杆。

钁銃一百三杆  ,《三眼》銃一杆,

鐵叉五杆    ,斬馬刀五把,

《鐵佛郎機》一十五杆,

飛砲一百四十個

《大皮袋》二百九十八個。

《小皮袋》二百九十八個。

鉛子、一萬四千四百個。

火藥二百斤

《邠州志》

[编辑]

原設民壯一百三十名

機兵三十名

秋操新民壯四百七十名,專事防秋而設,每年上班,三月餘日歸農。

官軍十名

上司發下「《手銳》六百杆。」

鉛子三萬個

盔五十四頂  。甲五十九副、

銅佛郎機三十杆

鐵佛郎機二十杆

《分發》宜祿鎮盔甲四副

本州民壯,領盔甲十副。

《曉示》人、領盔甲四十五副

本州官造手銃二百六杆。

民自造手銃五百五杆

錘砲三百九十四杆

四門守城大砲十個

《三水縣志》

[编辑]

遊擊一員  ,兵二百名。

「分守關內道」 中軍守備一員

兵一百名

《淳化縣志》

[编辑]

原設民壯八十八名

秋操民壯四百一十二名。

官銃九十杆  ,民銃二百四杆。

官造錘砲三十四杆

《長武縣志》

[编辑]

遊擊一員 ,舊無額設。順治二年暫設守備。至八年,軍門孟喬芳請設,遷邠州遊擊駐防。長武千總一員  ,把總一員

原設長武營兵一百七十五名。添設馬兵三百名。步兵二百名。

外委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五員

弓箭四百八十副

請幫助識別此字。刀鳥鎗各二十,長鎗一百八枝,  連架棍五十副。

大砲十三位  ,三眼鎗十八杆。

《潼關衛志按其餘各州縣志
{{{3}}}{{{4}}}

[编辑]

副將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部銓掌印守備一員  。管屯左右所千總二員

西安府物產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

穀類

麥 :種大小二,即來牟,《詩》「貽我來牟」 是也。漢董仲舒疏奏令民間多種宿麥,秋蒔夏斂,備五氣之全味,故甚美。又有燕麥、玉麥二種,然亦不多產。

稷 粟穀也。江東呼粟為「粢。」 按粢、稷、粟,一物而異名。又有黏粟,味極軟美,邑人多用以釀酒作糕。

菽 ,豆也,五色各出,形味不一,黃、白、青、黑者,皆可為腐。唯豌、《扁蒔》者甚眾。又有刀豆、龍爪豆、豇豆、槐豆、菉豆、赤小豆、人面豆。

稻 ,稌也。《詩》:「豐年多黍多稌。」 又:「十月穫稻。」 皆是物也。又曰糯,又曰秔。《字林》:「糯,黏稻也,可釀酒。」 秔,稻不黏者。又曰粳。《本草》岐:粳與稻為二物,未是三川俱產,有線稜者佳。

黍 :《爾雅翼》曰:「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孟秋熟,庶人薦黍,其秀舒散。楚人以菰葉包黍,炊而食之,謂之角黍。」 類有數十,大約飯黍、酒黍兩品,黏不黏而已。其黑黍謂之秬,其一稃二米黍,謂秠粱 。《爾雅翼》曰:「粟類有毛,雀畏刺眼不啄,比他穀益胃,但性微寒,其聲為涼。其米青者為青粱,夏日食之清涼。其米白者,形如芝麻」 ,為芝麻粱。古白粱謂之芑,赤粱謂之虋。黃粱穗大毛長,味美,謂之「竹根黃。」 然赤、黃二米,甲稃雖有二色,而其米皆白。

蕎麥 味甘平。寒中伏種者最上。立秋後種者次之。其飯法可烝使氣餾。於烈日中暴令口開。使舂取作飯。

𪋩 似黍而小,有酒𪋩、飯𪋩二種,穗舒散如衫袖,其穰可作苕帚。夏種秋熟,先穀早收。

蔬類:《瓜附》:

苜蓿 :《西京雜記》:「樂遊苑自生玫瑰樹下苜蓿,一名懷風,時人或謂之光風,風在其間,常蕭蕭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為懷風,茂陵人謂之連理草,土人多採以作蔬。」

菰 :《西京雜記》:「太液池邊,皆是雕胡,菰之有米者,長安人謂為雕胡。」 杜甫詩「波漂菰米沉雲黑」 ,即其物也。可作蔬。

蔥 有冬漢胡三種。實主明目。莖白作湯治傷寒冒風。根治頭痛發汗;汁治溺血解毒。

韭 :味辛微酸。安五臟,除熱,可久食。《說文》曰:「韭者,久也。」 一歲三割,其根不傷,冬壅之來春復生芥 。芥似菘而有毛,味辛,可作葅。久食溫中。有青、紫、白三種,夏種秋成。

馬齒莧 味酸寒無毒,純陰之物。《圖經》云:根白葉青、梗赤、花黃子黑。一名五行菜。

蒜 《爾雅》云:「葷菜也。」 味辛,溫,有小毒。消穀理胃,溫中除邪。八月種,次年五月收。

茄 《衍義》曰:「出新羅國,味甘,冷,不可多食。」 「萵苣 ,味苦,冷,微毒。主補著骨,開胸膈。產婦勿食。」

莙薘 性冷,補中下氣,多食破腹。

茼蒿 :性平和。但動風氣,熏人心,令氣滿,不可多食。

菠薐 劉禹錫《嘉話錄》云:「本自頗陵國流入中國,語訛耳。性冷,微毒,能解酒毒,久食令人足弱。」 蘿蔔 :「味溫,無毒,主下氣,制麪毒。」 胡蘿蔔 《日華子》云:「味甘平,無毒,主下氣,調利腸胃。」

芫荽 一名「胡荽。」 味辛溫微毒。消穀補臟。又能發小兒痘疹速出。

白菜 :味甘溫無毒。主通利腸胃,消酒毒。香菜 ,性辛平無毒。與諸菜同食,氣味香可辟腥,乾之可調羹。

薺菜 生田野中,味甘溫,作葅羹最佳。《酉陽雜俎》曰:「薺早生,主豐年。」

芹菜  莧菜

瓜 :種類最多,皆蔓生,味甘,解暑,子皆多。《詩》云:「瓜瓞綿綿。」

瓠子 ,味苦寒有毒。多食令人洩瀉,先葫蘆成葫蘆 。味甘平無毒。主消水。

木類

松 產南山,不一種,大者中棟梁,細者中椽檻,黃而油者中棺槨用。按華山西南峰上有五粒松,平如偃蓋,旁有蔦蘿牽附,長數百尺,蒼翠掩映。下產茯苓,具如人形,亦千百年物也。

柏 數種,膏而香者可中棺槨,產龍首原者佳。叢而緻者曰「千枝柏」 ,葉長而銳者曰「刺柏」 ,園圃多蒔之。又有四季柏,四時皆花,枝葉蒼秀如蓋。《蒔牛頭寺》

桑 數種,葉沃者曰「沃桑」 ,不實可飼蠶。結椹者亦有黑、白二種。

栗 木中器用。《三秦記》:「上林苑大栗十五枚,一斗。」

《桐 百尺直上》,寒翠欲滴。

楊 青白二種勁葉,逐風作聲。古詩:「朝元閣上西風急,都入長楊作雨聲。」

椿 二種,味酸、寒。紅椿木香,葉可為菜;白椿木臭,幹可為棟。

槐 味苦寒。葉大而黑者,名櫰槐;花晝合夜開者,名守宮槐;葉細而青者,但謂之槐,作車船最佳。按《雲陽公記》:甘泉宮北有槐樹,今謂之玉槐樹。耆舊相傳即揚雄《甘泉賦》所謂「玉樹青蔥」 者也。

榆 :種類有十,葉皆相似,味甘滑。

楮 :俗名構,一曰榖。《詩》云:「爰有樹檀,其下惟榖。」 田荒蕪久,則穀自生。葉有花瓣曰構,可作紙楝 ,味苦,殺蟲蠱。花香類紫荊,微白。

木槿 花夜開晝合,有千葉蕊者,陰乾,治耳閉。楸 有山水二種,木多紋理,中器用。

「五柞 」 ,本皆連三抱,上枝蔭覆數十畝,漢因以名宮。

楓 似楊,葉圓而岐,有脂而香,一名「楓香。」 隋時多植之。

丹青樹 :《西京雜記》:「終南山有樹,直上百尺,無枝,上結叢條,狀如車蓋,一青一赤,望之斑駁如錦繡,長安謂之丹青樹,亦名華蓋樹。」

柳 枝上長曰「楊」 ,下垂曰「柳。」 花絮入水而萍生焉,斫枝栽植則生。

桓竹 ,出南山,小者曰松花竹俱中織器用花類。

牡丹 顏色甚多,惟姚黃、魏紫二種為最。唐世最盛,士大夫家爭植之。唐羅鄴詩:「買栽池館恐無地,看到兒孫有幾家。」 根可入藥。味辛、苦,無毒,通經除冷。

芍藥 ,赤白二種,洩脾火攻兒枕,一名將離,故贈別用此。

葵 黃,紅白紫色類不同,葉莖亦異,皆赤心向日,亭亭直上。世人多以忠臣況焉可入藥。黃者治淋,紅者治客熱。

菊 種色甚多,一名「日精」 ,一名「女節」 ,一名「陰成」 ,九月盛開,有淡永之致,世人以隱士況焉。可入藥。味甘辛無毒。除胃熱明目。

萱草花 :花黃葉翠,蕭疏多致。一名忘憂,一名宜男。按《風土記》:「孕婦佩之則生男。」 可入藥。味甘。

無毒。安五臟,常服忘憂。

鳳仙  雞冠  石《竹  匾竹》

金盞  、薔薇  、《茨梅》。

果類

桃 花仁、跗三味俱苦甘平無毒,其實味酸,多食令人有熱。他木接者雖美,非本性藥中不用。杏 核仁味苦溫有毒;花味苦無毒,實味酸,多食傷筋骨。

李 赤青、綠、黃數色。仁:味苦,平,無毒,主僵仆,瘀血骨痛。根:皮大寒,主消渴。實:味苦,除痼熱,調中。棗 :味甘,平,無毒。止可生噉,若乾,不如晉棗。按《西京雜記》:「上林苑中有弱枝玉門、青華、赤心諸種木,堅中車輞。」

酸棗 生坡阪城壘墳塚間。味甘,平,無毒。入藥不如酸棗縣者為真。

柿 ,味甘,寒,無毒,有七德,蟲蠹不生,鳥雀不巢,夏陰濃厚,霜葉如華,落葉肥大,實充饑渴。其木多壽而無枯杪。

石榴 味甘、酸,無毒。主燥渴,多食損氣。折條盤栽。實有紅白二種,花有千葉、單葉。

《白果 》,味甘無毒。生津止渴。

椋子 一名「軟棗。」 為類甚多,實可備饑,材中車輞。

柰 ,蘋果花紅,秋子皆柰屬。

梨 :味甘微酸,寒。多食寒胃。按《三秦記》:「樊川御宿間有梨,大如五升瓶,落地則破。其取以布囊盛之,名含消。」

葡萄 ,《新唐書》:「太宗破高麗,收馬乳葡萄,植苑中,依法釀酒,成綠色,芳香酷烈,長安始識其味兼醍醐。」

草類

離合草 :《西京雜記》:「終南山多離合草,葉似江蘺,而紅綠相雜,莖皆紫色,氣如羅勒。」

積雪草 ,味苦寒無毒。葉圓如錢大,莖細勁,蔓延生溪澗側擣傅熱腫丹毒,不入藥用。

莎草 :《離騷》云:「青莎雜樹。」 古今詩人多比興。蘆 狀似竹,而葉抱莖生,有節無枝。

葦 種水澤旁,秋採以織蓆。

菥蓂 生川澤道旁,似薺細葉,俗呼為「辣薺蒲 」 ,產渭川,可織為蓆及蓑笠、緶繩之類,惜今居人不善為之,止知採為炊薪及飯牛耳。《藥類》。

甘遂 ,味苦,性涼。有毒。能洩十二水腫。一名「陵澤。」 二月採。

地黃 ,生黃土者佳,似車前,葉上有皺紋而不光,高尺餘,其葉似麻,紅紫色,亦有黃花者。味甘性冷。補五臟,通血脈,久服令人不老。

香附子 味甘微寒。通經和血。

車前子 生道旁。味苦,性冷,無毒。止痛,利水道,明目,療赤腫。主產難。

艾 味苦。主灸百病,止心氣疼。三月五月採水萍 ,味辛、酸,寒。止暴熱身痒,以沐浴,生毛髮。三月三日採,陰乾。

枸杞 味甘平無毒。一名地骨。《詩集》于苞杞。鬼草 。《山海經》:牛首之山有鬼草。其葉如葵,赤莖,其秀如禾,服之使人不憂。

紫芝 ,商山有之,四皓採食,所謂「曄曄紫芝」 是也。

紫草 ,出山陽縣北山。採其根,以煎油沃之,色白艷,可染紫衣。

細辛 華,山頂西南隅,方圓三四畝,盡是細辛。服之令人身體生香。

《雙皂莢 》在驪山臨崖玉女殿,一蔕兩角,其背相合。

遠志  、甘遂  、芫花  、車前。

香附  、荊芥  、地黃  、薄荷

龍骨  、瓜蔞  、牽牛  、艾葉。

桑白皮  、酸棗仁  、小茴香。

天仙子  、蘿蔔子  、地骨皮

獸類

牛 白頭黃鼻者,為牛中之王。農家畜此,主大富。純黃者為上乘。

麝 :出商南山,形如小鹿,有香。《埤雅》:「麝香來射,則其臍之為累也。」

麈 ,出終南諸山。形如大鹿,曰「麈」 ,群鹿隨之,視麈尾為嚮導,故古之談者揮焉。

獮猴 ,出終南諸山。唐昭宗養一猴,衣以俳優服,謂之「猴部頭。」 朱溫既篡,引至坐側,仍賜衣為俳。猴忽號擲,自裂其衣,溫叱令殺之。

繭耳羊 ,出同州沙苑,耳小如繭,其味絕美,或他處羊畜於此。大耳羊亦生小耳羊,蓋其地脈。

所產然耳

羚羊 :《圖經》:「出華陰山,其形如羊,青而大,其角長一、二尺,有節如人手指。」

馬  ,騾  ,驢  ,羊  鹿。

豬  、麂  ,獐  ,犬  、狼。

獾  :貓  ,兔  ,狐  ,虎。

禽類

鴛鴦 ,味鹹、平,有小毒。主瘻瘡有定偶。鵓鴿 :味鹹、平,無毒。調精益氣。鴿鈴,軍中用。鶉 ,《月令》:「田鼠化為鶉。」 味溫、平,益氣補中。四月以前不可食。俗有遊冶子畜籠𩰚賭為戲。鷺鷥 ,味甘,除腹腫暴熱。生沙隄水洲,色白。白鷗 ,治頭風腰痛,悠悠水上人以比忘世君子。

《黃鸝 》,味鹹小毒。治風濕腳氣,毛如金黃,暮春弄聲柳陰。

雞 性溫,主溫中,止血。丹雄雞,通神,殺毒,辟不祥。白雄雞,安五臟,治消渴。烏雄雞,療目不明。鵝 ,微寒,主耳卒聾,以膏灌之。

鴨 主殺百藥毒,解虛熱,惟純白者佳。

鸛 :黑白二色,俱巢樹枝。味甘,無毒。主鬼蠱諸疰毒。

雀 :味甘,性熱。壯陽道,令人有子。雄者佳,項下黑多者為雌。

鳩 :味甘,平,無毒。安五臟,能喚雨,雌鳴雨,雄鳴晴,不能巢。《詩》:「惟鵲有巢,惟鳩居之。」

鵲 味甘寒。下淋,消熱結。惟雄可用。其翼左覆右為雄,右覆左為雌,人謂之「喜鵲。」

鳧 :野鴨也,一名鶩。味甘。主風虛寒熱。

《鴉 烏鴉反哺》,得仁孝之端,人謂之「慈烏。」 寒鴉頸白而小,不能反哺。味皆酸,無毒。治欬嗽骨烝虛勞。

鴟鴞 味鹹,無毒。主頭風目眩,顛倒癇疾。鸕鶿 味寒。主治冷疾,形類鶴灰色。

阿濫堆 《中朝故事》:驪山多飛禽,名阿濫堆。明皇御玉笛,采其聲,翻為曲,左右皆傳唱之,播於遠近。人競以笛效吹。張祐詩:「紅樹蕭蕭閣半開,玉皇曾幸此宮來。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

燕  ,天鵝  ,鷹  ,鶺鴒  ,鴻。

鱗介類

鯉 赤色。《本草》陳藏器曰:「鯉從脊當中數至尾。無大小。皆三十六鱗,亦成數也。」 味甘。治水腫、腳氣。

鯽 似鯉,色黑而體促,和蓴作羹最良。主平胃調中。

《鯰 》似。請幫助識別此字。而小色黑。多食傷胃。鰋 青黑色。作羹食之。亦能補腎氣。

請幫助識別此字。 似鰻鱺而細長。補中氣。五月五日取頭骨燒灰。止痢。

鰷 ,白色,其形長而小,主除胃中熱。

龜 :味苦,有毒。與蛇交,用以卜吉凶。

鱉 味甘平。三爪者謂之。能食之令人化水。蝦蟆 :味辛寒有毒。五月五日取乾,陰東行者良。

蛇 有數種大毒。主中風濕疥瘡等疾。

雜類

肥。請幫助識別此字。 《山海經》:「太華之山有蛇焉,名曰肥。」請幫助識別此字。《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飛鼠 其物飛而生子難產者,以皮覆之則易,故又名「催生。」

貴妃粉 ,馬嵬坡上土白如粉,女人面有黑點者,以水和粉洗之,即除。

食貨類

礬紅 ,出《澄城縣西》,長閏里。

漆 出華州南山

布 近日女勤織紡,逐處有之。出「鳴犢鎮」 者佳。荏 荏,狀如蘇研子,雜米作糜,甚肥美,亦可榨油和漆用。

棉花 :春種秋收,黃花白子,子成蒙茸吐出。收時最艱,可紡織為布。其子可榨油,窮民燃燈調菜。

紅花 秋末種,明春發苖,夏乃花下作梂,多刺,花蕊出梂上,人承露採之,採已復出,其性和血色,染紅作臙脂。

芝麻 三月種,九月熟。味甘寒,可榨為油。藍 有二種,其葉大如匙,鋪地無梗,俗呼曰「藍葉」;葉小而圓,莖高一、二尺,曰「小藍。」俱靛染物。請幫助識別此字。麻 苖:高六、七尺,葉似苧而薄,可包麥糵,作麯梗。漚,作麻,或績布抄紙打繩索用

蠶 飼養作絲。蠶蛾雄者主益精氣,強陰道,能止精。

黃鼠 :味甘平無毒。鹽之食多發瘡。

蜂 種類甚多,惟釀蜜者人多收養,有「君臣」 之義焉。

薪炭 出南山

石炭 「明嘉靖甲辰六月,民始鑿石取之,至今利焉。」

《州縣》
志未詳物產按各志物產未詳者僅從群書所載採入於後

[编辑]

《山海經》:符禺之山,其陽多銅,其陰多鐵。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莖,其實如棗,可以已聾。其草多條,其狀如葵而赤,花黃,實如嬰兒舌,食之使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獸多蔥,聾,其狀如羊而赤鬣。其鳥多鴟,其狀如翠而赤喙,可以禦火。

西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柟,其草多條,其狀如韭,而白華黑實,食之已疥。其陽多琈㻬之玉,其陰多銅。」 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

西曰「英山,其上多杻橿,其陰多鐵,其陽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其中多請幫助識別此字。《魚》,其狀如鱉,其音如羊,其陽多箭。請幫助識別此字。其獸多羬牛羬羊。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請幫助識別此字。食之已癘。可以殺蟲。

《周禮·考工記》:「鄭之刀」

《爾雅》:「南方之美者,有華山之金石焉。」

《史記·樂書》:「趙高曰:『何必華山之騄耳,而後行遠乎』?」

新豐箭谷梨,按庾肩吾啟,「睢陽東苑,子圍三尺,新豐箭谷,枝懸六斤。」

《地理志》:「華山生文柏。」

《本草》註:「款冬花出雍州南山及華州。十一、十二月採其花。」

東方朔云:「關中土宜薑芋。」 按:顏師古曰:「芋似藕而長不圓,正白可食,亦有紫者。」 杜甫詩:「紫收岷嶺芋。」

《范計然》云:「儲藇東出三輔,白色者善。」

晉郭璞註《穆天子傳》:「今華陰山有野牛、山羊,肉皆千斤。」

《古華山記》:「山頂有千葉蓮花,服之羽化。」

《開元遺事》:「興慶池南岸有草數叢,葉紫而心殷。有醉人過於草旁,不覺失其酒態。後有醉者摘草嗅之,其酒立醒。」

《聞見錄》:李文饒《平泉山居草木記》有「藍田之龍柏。」

《華山志》:「華山東南峰之北,有老君菖蒲池。其菖蒲葉細如劍脊,其根每寸九節,服之令人強健。嶽頂西南隅有細辛,服之令人體輕。」

《華州舊志》:「郡之柳子鎮有千家鐵匠,作刀劍剪斧之器,天下寶之。當事需索甚煩,小民供應已竭,甚有典賣田土以給官斂,時當夜半,每聞哭聲震野,今盡逃散。」

郡之「東關織方紗,西關磋鋼鍼,水藏作山紙,泥河治蔬菜」 ,頗足俯仰之資。

移山潭水深數十丈,大與郡城同,多產魚蓮。《續華州志》:「石堤峪山居,以木為機,引水舞蹈,磨榆杏雜木作香。四十里間,桔槔相亂。亦有製造之精者,上下蓋有千輪,貲貨甚廣。」

南山多漆樹,人咸採之以資用。其子亦可作蠟,供神,極潔。

符禺之麓千頃,漫產朝菌,大者如斗,肉厚味甘,三四月間採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