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5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五十六卷 |
第六百五十六卷目錄
江寧府部彙考四
江寧府關梁考
江寧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六百五十六卷
江寧府部彙考四
[编辑]江寧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上元、江寧二縣附郭。〉
大勝關 按《明一統志》:「在府南一十里」
龍江關 按《明一統志》在儀鳳門外。
石灰山關 按《明一統志》在石灰山
東門橋 在樂遊苑
尹橋 按《宋志》:「潮溝大港東出渡此橋。」
赤關橋 按《金陵志》,「在城南赤闌坊。」
雞鳴橋 即齊武帝遊鍾山至此「雞鳴處。」 「募士橋 」 ,吳大帝募勇士處。
菰首橋 一名「走馬橋」 ,在湘宮寺前。東出渡溪,有桃花園,南曰「大橋。」
大橋 按《古蹟編》,「東出句容大路渡此橋。」 中橋 ,按《宋志》,在上閘,按《陳書》,「隋軍陷臺城,晉王廣命斬張、孔二妃,牓於青溪。」 中橋,即此。孝義橋 ,即甓子橋。
揚烈橋 宋王僧孺觀𩰚鴨處。高曄橋 ,建康西尉在此。按《宋志》,「建興寺北路東出渡此橋。」
檀橋 在青溪上,按《齊書》,「劉瓛住檀橋,瓦屋數椽,學冠當時。」
南渡橋 ,李白與酒客數人,棹歌秦淮,往石頭《訪崔四侍御》詩云:「捨舟共連袂,行上南渡橋。」 乃秦淮上橋,今不詳其處。
日華橋 在宋行宮東,跨護龍河。
月華橋 在宋行宮西
青龍橋 在東長安門外,明洪武中建,受銅井水,西流入御溝。
白虎橋 在西長安門外,一名「大通橋。」
會同橋 「在大通橋西北,臨會同館。」
烏蠻橋 在大通街
柏川橋 在烏蠻橋西。以上五橋跨御河。回龍橋 在定淮門內。或曰「與清涼、四望」 山勢回顧,故名。
武定橋 在鎮淮橋東,舊名「嘉瑞浮橋」 ,與長樂橋並峙。宋淳熙中,馬光祖自書橋邊。
文德浮橋 在府學前。明萬曆中建。
通濟橋 在通濟門外
中和橋 在通濟橋東南。
上方橋 在中和橋東南。以上六橋,跨秦淮。「斗門橋 」 即古禪靈寺橋,秦淮入運瀆之始。「武衛橋 」 近冶城,既古西州橋。
南乾道橋 即古高曄橋處。北乾道橋 ,二橋相近,並在斗門橋之北。「崇道橋 」 ,今倉巷,北出全節坊。
鼎新橋 在崇道橋東,舊名「小新橋」 ,因馬光祖新立,故名。
笪橋 在鼎新橋東,即古欽化橋。宋名「太平橋。」 景定橋 在笪橋東,舊名「閃駕橋。」 宋景定二年,馬光祖改造,更名。以上八橋,跨古運瀆。
淮青橋 在大中橋西。秦淮與青溪相接處,故名。相傳明黃觀妻女死節處。
清平橋 西通內橋。青溪在南唐城內者惟此。「竹橋 」 ,在元津橋北,一通大內,一通古城壕。以上三橋跨青溪。
內橋 御街之北,宮前街也。宋政和中,蔡嶷重修,又名「蔡公橋。」 南渡後,建行宮於此,改名「天津橋。」 不忘西京,故以名之。
昇平橋 在內橋東北,即宋「東虹橋。」
大巿橋 在內橋西北,即宋西虹橋。
飛虹橋 在盧妃巷。以上四橋,跨古宮城壕。大中橋 舊名「白下橋」 ,一名「長春橋。」 此處舊有大橋、中橋,故撮名曰「大中橋。」 乃南唐東門之橋。當江浙諸郡之衝,飲萬馬於秦淮,給諸屯之餽餉,京都之要衝也。
復成橋 :在大中橋北。
元津橋 在復成橋北,西華門之前。
新浮橋 在國學成賢街之南,近易為石橋。北門橋 南唐北門之橋,宋名「武勝橋。」
通賢橋 在北門橋東。以上六橋,跨古城壕。
張侯橋 在淮水南,對瓦官寺,以近張昭宅,因名。傳為吳張昭所造。晉義熙六年,盧循焚查浦,進至張侯橋,即此。
白板橋 在城南。梁武帝次江寧,呂僧珍、王茂進軍於此。
利涉橋 即古桃葉渡,自東晉以來未有橋以通濟水,關來水,天門宜敞故也。
皇清順治初,知府李正茂設木橋,名「利涉。」後易木為
石,以期久遠。議者謂形家言天門閉塞,不利人文,非自古設渡之意,復廢石橋,仍易以木。文德橋 在縣泮宮右,與利涉、武定二橋相近。鎮淮橋 在縣南聚寶門內,晉置,舊名朱雀航,一名朱雀橋。按《晉起居注》,「泊舟為航。都水使者王遜立謝安於橋上起重樓,置兩銅雀,又以朱雀觀名之。」 按《建康實錄》:「咸康二年,新立朱」 雀航對朱雀門,南渡淮水,一名「朱雀橋。」
飲虹橋 一名新橋,舊名萬歲橋,在古鳳臺坊。按《建康實錄》,「南臨淮有新橋,本名萬歲橋,後改名飲虹新橋。」 今俗呼為新橋,襲其舊也。宋乾道五年,留守史正志重建,覆大屋數十楹,甚壯麗,丘崇記之。開禧元年丘崇重建,劉叔向記之。寶祐四年馬光祖重建,梁椅記之。明正德中重修。上浮橋 在飲虹橋北,西南即成國公府,明正德間重修。
下浮橋 在上浮橋北
聚寶橋 在聚寶門外。古長干橋,一名「長安橋。」 楊溥城金陵,引秦淮遶城,西入大江。宋馬光祖新創橋,跨壕上。明因之,而制益壯麗。
獅子橋 在鼓樓北
金川橋 在金川門內
通江橋 在金川門外
臨山橋 在龍江關外
土橋 在竹橋西北
《珍珠橋 》:跨珍珠河。
「蓮花橋 」 ,在珍珠橋西。以上三橋,跨珍珠河。「銅橋 」 ,在上方橋東。
石城橋 在石城門外
塞洪橋 在馴象門外。弘治間,知府吳雄重修。通江橋 在金川門外。水通江,入穩船湖,相傳即古江橋所在。
江東橋 在江東門外,明洪武初建。
新浮橋 舊浮橋 以上跨上新河。
重譯橋 在長安橋東,金陵故老相傳,即古烏衣巷口,謂即朱雀橋,非是。
澗子橋 在來賓橋北,水流入城壕。
來賓橋 即古「望國門橋」 ,在馴象街。近橋有來賓樓,因名。
善世橋 在來賓橋西南,跨躍馬澗。明弘治間重修。筮日興作,坎地三丈餘,得一小石碑,首刻曰:「建造躍馬澗橋一所。」 中曰「慶元二年丙辰三月造橋。」 知宮事賜紫呂志淳、副知宮程應澤,并勸緣司庫石工姓名。
就灣橋 在安德街,跨躍馬澗水流入城壕。板橋 ,在縣西南四十里。按《金陵故事》:「晉伐吳,丞相張悌死之,悌家在板橋西。」
新林橋 在縣西南十八里。《揚州記》:《金陵新志》:「而沿江有新林橋,即梁武帝敗齊師處。」 《世紀》云:「即今之西善橋也,在安德門外。」
秣陵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
河亭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一名「河定橋。」 六塘橋 ,在縣南八十里。
到駕橋 在縣東南夾岡門外。俗呼為「宋家橋。」 明洪武初,高帝嘗駐蹕新亭鄉,後建橋,因名。馬務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唐置馬務於此。真武橋 在縣東南三十七里。有堰長三里,闊二丈,堰浦水通秦淮河。
草塘橋 在縣南鳳臺門外。
曹家橋 在新亭鄉,臨沙河。
杜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戚氏志》云:「有堰長五里,闊丈五尺,堰橫浦水。」
江寧橋 在縣六十里,臨江寧浦。
木龍橋 在縣南七十里。古牧放之所。
「錢公橋 」 即章橋,西近張山。
復古橋 在長樂鄉
葛橋 在崇禮鄉方山東南。《齊書》:「宋建安王景素反,李安民破之於此。」
墅城橋 在縣東三十里,即謝安賭墅之所。亭子橋 ,在清風鄉。按徐鉉《新路記》:「建高亭於路周,誇重橋於川上」 ,即此。
周郎橋 在丹陽鄉。吳周瑜渡秣陵,破笮融,下湖,孰嘗經此,故名。
靈順橋 在湖孰市
土橋 在丹陽鄉
西流橋 在宣義鄉
安濟橋 在西流橋東北,即東流橋。
韓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楊堰橋 、五城橋 並在崇禮鄉。
壩橋 在縣東北八十里,與句容分界。
白水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秦淮橋 在上方關北
東善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吉山下。
牧馬橋 在縣東南。《南朝》牧地有浦水,闊三丈,深一丈二尺。
烏剎橋 在縣東南七十里,一名「烏鴉橋。」 「令橋 」 ,在烏鴉橋西北,臨令水。
龍渡橋 在縣東南八里。
陳滸橋 在縣南三十里。
郭家橋 在縣東南六十五里。
元武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
正陽橋 在正陽門外,平平如砥。
三山橋 在三山門外
高橋 在高橋門外
下方橋 在高橋東南
滄波橋 在滄波門外
彭城橋 在彭城山
石步橋 在長寧鄉,古名「羅落橋。」
五城渡 晉王敦死,王含、錢鳳率餘黨自柵塘西置五城。《京都紀》:「五城邊淮帶湖,祖送多在此。」 竹格渡 在宋縣治西南二里,即竹格航,當在今下水門東南。王敦作「逆從竹格渡」 ,即此。按《輿地志》,兩岸要衝,並以航濟。西自石頭,東至運瀆,凡二十四所。平陳唯此渡獨存。
桃葉渡 在秦淮口。桃葉本王獻之妾名,《詩》云:「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來迎接。」 此其渡處。
禪靈渚渡 在今斗門橋。由興嚴寺西出渡淮水,即新橋也。
蕭家渡 ,在上水門,即古邀笛步也。桓伊性謙,素有大功,而始終不替。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嘗自吹之。王徽之時赴召,泊青溪側,素不與伊相識。伊於岸上過,舟中客稱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 徽之便令人謂伊曰:「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伊時已貴顯,素聞徽之名,便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至今傳其地為盛事云。《江東渡 》在江東門外,舊名平家圩。
五馬渡 在縣治西北二十里幕府山前。晉元帝與彭城諸王五人渡江處。晉太安時童謠云:「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 永嘉中,元帝登位。長樂渡 在城南,即古朱雀航處,近桐樹灣。麾扇渡 在朱雀航之左。晉永興二年,陳敏據建康,顧榮密報劉準率兵臨江,敏令甘卓屯橫江。榮與周𤣱因卓兵斷橋,盡斂船於淮水南。敏自出軍臨大航,榮以白羽扇揮之,其軍自潰,因名。《舊志》謂即今毛公渡,恐非。
新江關渡 :在新江口。
龍江關渡 即今下關
「唐家渡 」 對瓜埠江。
中渡 在安德門外
毛公渡 在聚寶門外,瓦屑壩南。
南津 在城南。按《金陵故事》,南朝置校尉守此津。侯景入寇,舉朝無犯難,惟校尉江子一與弟二人同死王事。《梁書》:「子一嘗為南津校尉。」朱雀航 在長樂渡處,直對宣陽門,又南為朱雀門,非今之聚寶門也。〈按:「航」 亦渡名,官設航以渡也。〉丹陽航 在丹陽郡城後。
驃騎航 在古東府城外渡淮處,會稽王道子所立。又紀瞻以鎮東長中乞歸元帝,進為驃騎將軍,即其宅為驃騎府,府宅浮航名曰「驃騎航。」 上四古航,皆在秦淮上,今廢。
句容縣
白鶴橋 在縣東南三里一十五步。
沈公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麻培橋 在縣南四十里。
赭渚橋 在縣東一里二百四十一步。
歸善橋 在縣南一里一百七十五步。
淤鄉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崇德鄉。
西壩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茅山鄉。
降靈橋 在縣南二十七里句容鄉。
義城橋 在縣南二十里福祚鄉。
高平橋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上容鄉。
斜橋 在縣東五里來蘇鄉。
柳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孝義鄉,有前後二橋。懸纛橋 一名「沿陸」 ,在縣西十五里通德鄉。周瑜嘗住軍於此。
宣家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瑯琊鄉。
永安橋 在縣南七里福祚鄉。有小港通秦淮。降真橋 ,在茅山玉晨觀西三十里。
蘆江橋 在縣南三十里崇德鄉蘆江村。集仙橋 在縣治東南一里許。
劉師橋 在縣北七十里瑯琊鄉。
蘇行橋 在縣北二十里孝義鄉。
泥灣橋 在縣北十四里孝義鄉。
紅鶴橋 在縣西四十五里望仙鄉。
陶堰橋 在縣南五十里。
新昌橋 在縣南五十里。
石彭橋 在縣北三十三里瑯琊鄉。
張堰橋 在縣北五十里瑯琊鄉。
淡塘橋 在縣南七里福祚鄉。
張橋 在縣南二里一百七十五步。
省塘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來蘇鄉。
社壇橋 在縣西九里通德鄉。
周郎橋 在縣西二十里。周瑜嘗經歷於此。《土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土橋鎮。
湖西橋 在縣南三十里臨泉鄉。
先橋 在縣南四十里上容鄉劉巷村。
西溝橋 在縣南四十里上容鄉劉巷村。宋乾道四年,隱士周省建,石刻尚存。
華橋 在縣北三里許。今名「紀華。」
謝家橋 在縣南十里尚容鄉。
荊干橋 在縣南五十里上容鄉。
後白橋 在縣南四十里上容鄉。
社公橋 在縣西北十里瑯琊鄉。
竹里橋 ,在縣北六十里仁信鄉竹里山下。「常寧鎮橋 」 ,在縣南五十里。
社橋 在縣南四十里茅山鄉。
小干橋 在縣東北五里移風鄉,建閘處。蔡家橋 ,在縣東北五里移風鄉。
光里橋 在縣東北十里移風鄉。
清陽橋 在縣東北仁信鄉。
坎墰橋 在縣東北七十里仁信鄉。溪橋 ,在縣西南四十里上容鄉。
澗西橋 在縣北二十里澗西鋪。
郭西塘東西二橋 在縣西二里許。
苦竹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
井莊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
東橋 在縣東門外
南橋 在縣南二里許。舊名「政惠。」
平政橋 在縣治南
三思橋 在縣大街稅課局西。
集慶橋 在縣東門內,俗呼為「方橋。」
句曲橋 在崇明寺街口,俗呼為「寺橋。」
八字橋 在縣治北街,以其路分八字,故名。「官橋 」 ,在縣城隍廟街,以其溝渠流坊市之水。「分水橋 」 在縣興教寺東。
兆文橋 在縣治西南二里許。按《建橋記》曰:「去縣治可二里許,有山曰趙墳,遶山有河,臥河有橋。」 橋之建也,有水勢衝撼,隨建隨圮,不知幾閱歲。鄉刺史張君錦首捐金以為倡,告之邑侯周公繼之。橋增而高,以洩水勢,命名狀元,不知起於何時。至嘉靖丁未,元輔李公,果大魁應之,今易之。兆文者,望繼起也。至
皇清順治辛卯,邑令姜輔周重建,鄉紳捐助有差。
下蜀渡 在縣治北七十五里瑯琊鄉。
東陽渡 在縣治北八十里瑯琊鄉。
白茅場渡 在縣治八十里東陽鎮側。
溧陽縣
春雨橋 在縣治東。舊曰春市橋,俗呼中橋。宋嘉定間,陸子遹重建。時久旱得雨,因以為名。陳子高詩:「屐聲春市雨,人語夜橋燈。」 盧乾元詩:「水關人進艇,橋市晚提壺。」 皆此橋佳景也。
皇清康熙甲寅年圮,知縣王錫琯倡邑人重建。
上水關橋 在縣治北。舊有「清暉堂」 在橋上,明弘治十年,符觀建。
皇清康熙八年,改建「太白酒樓」,縣尉陳必達督成之。
下水關橋 在縣治東南。挹秀堂在其上。明嘉靖間,教諭林楚濬泮池,改建於儒學之左,曰「躍龍橋」 ,覆以亭。萬曆間,知縣徐縉芳復建於學右。崇禎間,知縣金和仍開「躍龍關。」
硯瀆橋 在縣治東北隅。按《建康志》:「謝元暉洗硯處也。」
東平橋 在東門外。跨壕而梁,目以「門」 名。明成化間,知縣貟賢重建。
葑埭橋 在縣東十八里。元至正蔣道焴重建。八字橋 在縣東十八里。
秦公橋 在東南一里,俗呼「下橋」 ,以秦梓第相近而名。橋側即報恩寺,一曰秦橋寺。
二賢橋 在縣東南二里。宋崇寧中,知縣李亙建。二賢不知何指,「亙」 字「通微」 ,今亦呼「通微橋。」 渡濟橋 在縣東南十二里。明萬曆中知縣徐縉芳建。伍相祠、文昌閣夾峙左右,歲久閣壞,知縣王錫琯重建。
南安橋 即南門橋也。明正統間,知縣鄔璚建。背橋 在縣西南八里燕山北。
王堰橋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廣濟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李塘橋 、南楊橋 俱去縣四十里。
望婆橋 、下松橋 俱在縣西南四十三里。觀山橋 一名「盤白橋。」 西有地百畝,傳是盤白觀遺址,去縣西南四十五里。
雙澗橋 、神墩橋 俱在縣西南五十里。社渚橋 、西里橋 俱在縣西南六十里。舍頭橋 去縣七十里。
洪橋 《戚志》作「洪澗。」 在縣西南七十五里西成橋 ,即西門橋也。
青安橋 在縣西三里,以舊城門而名。
丁塘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上路橋 在縣西三十七里。
古文橋 在縣西五十里。
河口大橋 在縣西七十里。
藏舟橋 在存留倉西,官舫停泊之所。
望貞橋 在貞女祠之南,故名。
鳳凰橋 雙虹如翼。在縣北一里,俗呼「土橋符觀。」 立石於中,如鳳之有冠也。
橫橋 在鳳凰橋北
鹽港橋 在縣西北九里。其水通古瀆。
小石橋 在縣西北十里。
丙圩橋 在縣西北十八里。
官圩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其水通前馬蕩塗。西港橋 ,在縣西北二十二里。
李家渡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絲網橋 在縣西北三十三里。諸橋皆知縣符觀移。鋪道臨河,俱用石木新建,而鳳凰二座最大。
大德橋 在縣西北三里。
蔣店橋 在縣西北十八里。
南渡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一云灘渡。嘉定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凌跨中江,一名中江橋。唐開元間,縣令喬翔嘗刱浮梁。宋元祐三年,建橋曰「眾樂。」 慶元修葺未成。嘉定中,運使俞健行部,命縣尉趙時頌重建,改今名。
北渡橋 馬六公橋 俱去縣四十五里。曹口渡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溝岸橋 。「增芳橋 。」 「舒塘橋。」
板子橋 俱在縣西北五十五里。
黃蓮步橋 在縣西北五十七里。
破堰橋 、上興埠橋 ,俱在縣西北六十里。雨成橋 ,在縣西北六十五里。
北固橋 即「北門橋。」 明宣德間,里人黃伯安建。胥渚橋 在縣北四里。
北崑崙橋 在縣北八里。
徐角橋 、「會仙橋 。」 「大安橋。」
大成橋 俱在縣北十里。
塘路橋 在縣北十五里。
石塘橋 。鴻塘橋 。斗門橋。
陸安橋 、永成橋 、永豐橋 俱在縣北二十里。
道人渡橋 「朗洋」 、雙橋 、師姑橋 俱在縣北二十五里。
前馬橋 在縣北三十里。
安樂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隋大業初,縣令達奚明建於瀆南,以甓甃兩岸,亦名「甓橋」 也。土山橋 、呂瀆橋 俱在諸里東。
長橋 、雙橋 。倪橋 、「道成橋。」
丫溪橋 俱在縣北三十里。
永固橋 塘垾橋 俱在縣北二十里。虎塘橋 唐馬橋 俱在縣北四十里。新興橋 在縣北五十里。正統間知縣鄔璚建。烏金橋 在縣北五十五里。
檀石橋 在縣北六十里。
廣濟橋 在縣北十五里。
薛家渡橋 、山西橋 ,俱在縣東北二十里。渡頭橋 、山前橋 ,俱在縣東北二十二里。通津橋 、廣通橋 ,俱在縣東北三十里。
黃家橋 。陸家橋 。孔家橋。
蓮花橋 俱在縣東十五里。
奉橋 在縣東五十里
金背橋 、「橫澗橋 」 、「慶元橋。」
仙橋 俱在縣南六十里。
戴埠橋 在縣南三十里。
三丫橋 在縣南四十里。
泓口橋 在縣西北三里。
袁溪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
張墅橋 、「烏盆橋 」 、「竇橋。」
高友橋 俱在縣南二十里。
新橋 高要橋 ,俱在縣南二十五里。徐塘橋 、招仙橋 俱在縣西三十里。湖瀆橋 、平陵橋 俱在平陵城西一里。劉塘橋 在縣西二十里。
胡橋 在縣西十八里
朱村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高橋 在縣南十八里
望仙橋 在縣南九里
仙人橋 在縣南十里。順治間,邑人董策儒重建。
「部令橋 。」 「興唐橋 。」 「駱駝橋。」
古縣橋 俱在縣南十五里。
吳潭渡橋 在縣西北十里。
蔣仙橋 在縣北七里
神頭橋 、新橋 、「燕橋。」
三塔橋 俱在縣西南六十里。
丁山橋 晉坊橋 、桂林橋 俱在縣西南三十里。
馬店橋 。「趙村橋 。」 「玉堂橋。」
張太保橋 、張巷橋 俱在縣東八里。
永豐橋 、麓上橋 俱在縣東十里。
葛渚橋 在縣東南六里。
太平橋 在縣東南十二里。
周舍橋 在縣東南十里。
南崑崙橋 在縣東南十八里。
蓬城橋 、壽昇渡橋 俱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接龍橋 在縣東北三十七里。
溧水縣
惠政橋 在縣東門外,即臨淮橋。明嘉靖間橋圮,知縣曾震以築城餘工重修。崇禎十六年,邑民馬繼桂捐貲倡建。
秦淮橋 在小西門外。舊《志》云:「臨淮者,誤。」 萬壽橋 在南門外西街,一名萬歲橋,通開福寺。宋皇祐間,邑人劉應之建石橋。僧從雅有碑記。今無考。
通濟橋 在北門外。明嘉靖戊戌,橋圮於水,知縣陳光華倡義民武。「重建。」崇禎十六年,又圮於水,邑人出貲,姚宗顯、甘繼龍督建。
唐家橋 在縣治西,宋時建。
通京橋 在南門外,一名南門橋。按「舊志」 ,疑即南渡橋。宋高宗時建。
望京橋 在望京街
破軍橋 在縣北三里,一名「募軍橋。」 明嘉靖間,李佛保與倭戰死於橋上,因名。
楊林橋 在縣北五里,通省官路。
勝水橋 在縣北一十五里勝水鋪。
烏剎橋 在縣北四十五里。水經其下。
午干橋 在縣東三十里豐慶鄉午干村。倪村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明嘉靖間,邑人湯永亨重建。
販車橋 在縣東北三里。明萬曆間,邑民姚守元重修。
陳沛橋 在尋仙門外二里。正德間,邑民朱用文重建。
棲賢橋 在南門外
巫家橋 在小東門外,舊名「夾家橋」 ,以字訛也。大橋 在縣東七里中山下。
馬家橋 在演武場前
尚書橋 在縣東一十里。以「齊尚書有莊」 於此得名。
天生橋 在縣西一十里。高十二丈,闊七丈五尺。舊有南北二橋,今所存者北橋也。明洪武二十五年,太祖命崇山侯李新鑿河通蘇、浙運道,橋因勢而成,故名天生。父老相傳云:「李新嘗私於民家舍平陸,焚石鑿之,役而死者萬人。太祖微行至,立誅之,以報役死者。」知縣王弼有詩。嘉靖間,義士武武濬重修,員外黃志達有記。尚義橋 在贊賢鄉,去縣二十五里,始名「蒲塘」,邑人趙琪兄弟獨建,邑令陳憲義之,為更是名
而為之記。橋凡九空,為一邑冠。
段亭橋 在縣東六里
黃坡橋 在縣東四十里。
九澗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以有九澗之水匯此,故名。舊《志》作「苟澗」 ,誤。
利涉橋 在縣北三里,俗呼為「虎捍橋。」
馬沉橋 在縣南三十里。
大覺橋 在縣東南八里。舊名「六和橋。」
俞初橋 在縣南十里,舊名「余母橋。」
戴公橋 在縣南一十里。
白馬橋 在縣東四十里。
湯橋 在縣西四十里,邑民黃善述造。
圩東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竹塘橋 在縣西南一十八里,路達便民新倉。賈經橋 在縣東四十里,邑民周、薛、陳三姓建。土山橋 在縣南五十里,邑民茆玨造。
祠潤橋 在縣南一十五里。
石洛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知縣包桐建。遇仙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趙堅四,趙堅六造。花溪橋 在縣西四十五里。
六家橋 在縣西三十里,邑民王實造。
積慶橋 在縣南三角鋪前。順治八年,邑民蕭士經重建。高淳令崔掄奇過而義之,為易名曰「積慶。」
長樂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邑民劉政重修。有碑,橋傍有菴。
小橋 在大東門外三里。
張墅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板閣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神龍橋 在縣東四十五里。舊名神靖。宋知縣李朝政易今名。相傳,昔有女子洗菜與龍交,有孕,後產一小蛇,棄之溪中,遂成小龍。後婦臨水,龍輒來附,女大駭,因投之以刃,傷其尾,乃躍去。龍去時,顧戀其母,每一折則成一灣,凡四十九灣,俗稱為望娘灣。母死溪畔,迄今清明前數日,內溪率暴有魚,居人爭操罾罶取之,皆云龍自湖來祭母,故魚從之而上云。橋以此得名。徐家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大人山側。會元顧起元有記。
青龍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舊志》未載。
油坊橋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舊志》未載。永昌橋 在永壽寺側。明萬曆間,邑民蕭濟造。
皇清康熙間重造。
沙河橋 在縣西七里。邑民蕭濟等,萬曆間造。曹澗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舊《志》未載。
吳村橋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吳村渡。
新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達仙杏山。《舊志》未載。五安橋 在縣西七里。《舊志》未載。
劉李橋 在縣東三里,以二姓合造,名。舊《志》遺。洪濟橋 在洪藍埠,初為渡。明崇禎庚午年,埠民始即渡建橋。
柯澗橋 在縣南五里。邑民任孚重建。
齊家橋 在縣東二里,為齊司馬莊居,故名。明萬曆四十一年圮,邑民王涵捐貲重建,隨以水圮。涵姪懋梧復倡建。
大沛橋 在縣南七十里段家山東。
韓胡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
永安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芮起渭等造「王師橋 」 、「碑亭橋 」 、「千金橋。」
市北橋 、「婁家橋 」 、「白沛橋。」
「孟橋 。」 「李墅橋 。」 「錢埭橋。」
謝家橋 。「窯塘橋 。」 「獨山橋。」
安政橋 。「許村橋 」 、「石埭橋。」
五里排橋 前山橋 以上十七橋按《舊志》所載,今無考。
趙莊橋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黃家渡 在縣北二十五里。
河莊渡 在縣西四十五里。
梁村渡 在縣北四十里。
塔山渡 在縣西北五十里。《舊志》未載。
地墟渡 在縣西北五十里。《舊志》未載,今建橋。蒲塘渡 在縣南二十五里。今建尚義橋。毛家渡 在縣北二十里。
清墅渡 在縣南四十里。
謝家渡 在縣南四十里。
吳村渡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今建橋。
劉家渡 在縣東南四十里。今建橋。
梅梁渡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江浦縣
江淮關 按「舊志」 ,舊設於江淮巡檢司,今移於浦子口。
淳化橋 在縣治西一里。明洪武初開新路,甃石建,正統間重修。
皇清康熙八年,耆民趙廷璽重修。
騰蛟橋 在學左
起鳳橋 在學右
育英橋 在青雲樓下
阜安橋 :在縣治西街口。
石磧橋 :在縣治南三十五里。
茅塘橋 在縣治北三十里。明洪武三年建。橫橋 在縣治北四十里,明洪武十三年建。通浦子口驛路。
沙河橋 在浦子口城東門外。
通江橋 在萬峰門外
太平橋 在浦子口萬安門外。
浦子口渡 按《明一統志》在縣東三十里,由江北渡江南處。
六合縣
龍津橋 在縣治南數十步。按《成化志》:橋十八空,纍石為之。橋下嘗有鯖魚,長數丈,或見或隱。唐時,敕上下五里不得採捕。後黃巢叛,橋廢,魚亦不復見。明萬曆元年,知縣李箴設浮橋,造船十二隻,木跳五十餘根,柵欄二十四扇,大鐵索二根,𥰓纜二根。四十三年,知縣張啟宗於南岸建樓三間,額曰「上游慶澤。」 西為耳樓,八窗玲瓏,遠眺河北,山亭水榭,煙樹錯出。崇禎初,橋廢。今知縣劉慶運更建新船六幫,跳纜柵欄,悉皆堅備。按:龍津,水陸要會也。屏列靈巖,影搖煙樹。官航客舫,駢集於茲。漁唱樵歌,環回未已。牽之一葦,蕩影含鮮。暎以長林,浮青引翠。午月俗修競渡,各以泛宅爭馳,簫鼓中流,盛時之樂地也。冶浦橋 在縣東五里冶浦河。五代時避楊浦諱,人呼為冶清橋。唐天寶中建,宋嘉定中改造。明宣德中,知縣史思古大其制,用木樁萬餘,疊石為五空,鋪以板木,覆以瓦屋十七間,長三十餘丈,偉然為邑巨觀。後傾頹,嘉靖十六年,知縣周薇重建。按冶浦橋於丁丑之變,寇自西來,橋東居民思焚橋據水可守,寇果不能渡,獲保,而儀、揚一帶俱得免。後邑貢生厲振嶽就石為基,橫木作址,旁營二閣。中屋二楹,比初制更加軒豁。
程家橋 在縣西二十里。明洪武二十三年民人侯孫兒建。按程家橋水通滁河,縣西諸山集鎮悉由此出。街市東西長里許,亦會聚區也。永定橋 在縣東北七里,明洪武二十八年民人耿大建。
會橋 在縣治東
仁和橋 在縣東,跨舊城河。
新會橋 在縣東。以上三橋俱歲久坍塌,明洪武二十五年,俱係道士金葆原建。
馬湖橋 梁家港橋 以上二橋俱在縣西南四十里新開路,明永樂中知縣王翱建。黃湖橋 在縣西十五里,明洪武二十年民人陳神保建。
榮家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明洪武二十五年,民人劉德造。
金家板橋 在縣南二十里。
洪家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官洲地方。
茅家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滁口山北。沿河通長蘆、陳里港。
皇廠河板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
葛家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普菴橋 在長蘆寺旁,去縣二十里。
菩提石橋 在縣二十五里,長蘆寺前。
念佛橋 去縣二十里,在長蘆寺旁。
龍池石橋 在縣南五里。
廣洋衛橋 去縣二十二里。
土橋 二一在東河下,一在迎恩門內,跨城河。白墳池橋 在縣西十里,明洪武年,僧繼祚建。追人橋 在縣治東舊來春門外。按《成化志》:周世宗命宋太祖領兵十萬援揚州,太祖下令曰:「揚州官兵敢有過六合者,必斷其足。橋正當驛路,以兵禦之,至此必追以斬。」 後因名曰追人橋。歲久廢。明洪武三年,民丘成重建。
馬昌河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
雙板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竹鎮橋 在縣西北三十三里。按竹鎮河道最紆曲有情,故為士大夫薈萃之區。從陸路入竹鎮可四十里許,而從水路入遂至二百里有奇,其關鎖之密可知也。與滁水出江之「惜水灣」 形勢正同。
楊都橋 在縣西北一十五里。
趙家橋 在縣北五里
北獻齒橋 在縣西北三里,通竹鎮。
鹿城橋 在縣西十里,通竹鎮。
青竹橋 在縣東北十里,通天長。
長壩橋 在縣東北十二里。
蘆塘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青陸橋 在方凌鄉
泉水橋 在宣化鎮
唐公橋 在縣東十里。舊名「土橋。」 成化間,邑人唐清用石重建。
鍾秀橋 在文明坊西,舊名「西水閘。」 明嘉靖二十七年,邑人胡述修,即今西城門外橋也。安西橋 在縣西二里許。
知方橋 在縣西二里
馬橋 在縣東二十里,邑人唐璟造。
張家橋 在縣北張家山。鄉宦陸昌重建。善家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瓜埠,六合、儀真分路處。舊土橋,明弘治間謝宗旦建。石橋。通平橋 在縣北,庠生王岐鳳立。
瓜步石橋 在善家橋西北,下通靈巖山,流入匠人河。明弘治間,謝宗旦用石建。
蔣家溝橋 在縣西二里。
𥰓纜橋 在縣東,庠生苻渙有《記》。高橋 ,在縣西二里餘。
神策木橋 在縣東北,百戶陳相建。
蘆門橋 在縣東五里。嘉靖間,耆民汪瀾石建。鈴當橋 在縣東北。耆民王拱秀重建。
垛石橋 在縣南十里
宋家橋 在縣西二里
三德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三㲼河處。周家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高淳縣
興仁橋 在縣東儒學前。
育英橋 在儒學左
集賢橋 「在儒學右。」 以上三橋俱明萬曆二十六年,知縣丁日近建。
諸家橋 起鳳橋 、積德橋 在儒童寺後,俱縣東三十里。
石壩橋 在縣東四十里。
步雲橋 在縣東五十里。舊石埠橋。
開運橋 在縣東五十里。
臥龍橋 、蔣家橋 、嚴家橋 俱在縣東六十里。
劉家橋 王母橋 俱在縣東五十里。西溝橋 在縣東五里。明萬曆四十六年建。馬步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一名「二百橋。」 順治八年,里人夏希浩、希洙捐貲重建。
黃連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張沛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跨沛溪,明嘉靖三十六年建。萬曆初修,崇禎間再修。
上橋 在縣東南七十里,跨胥河、建平縣界。永康橋 在縣東七十里,一名「下橋。」 明萬曆十八年,居民呂侯重建。
雙橋 在縣南十里。原為雙河渡。明萬曆三十二年,知縣項維聰倡時,乃有沈銘、沈鏘建石橋。曹塘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
萬壽橋 在縣東南萬壽觀左。明弘治九年,居民孫策、陳元七建。萬曆九年孫儒、陳鑑重修。永濟橋 在襟湖門外新橋左。初為甘棠渡,有浮橋。明嘉靖二十年,知縣甘惠造木橋,名「甘棠橋。」 隆慶六年,義民陳顯四捐貲倡募更造石,知縣張佐治更名「永濟」 ,凡七空。邑人邢世榮、陳時弼、陳希文共助建。崇禎十六年,橋圮,邑紳徐一范募貲倡重建,督工居民陳化民、袁光應、陳履忠、吳運錫悉捐貲重建,襄厥成工。
東新橋 在縣治東南望洋門外。明嘉靖二年,知縣劉啟東建,副使建平呂盛有《記》。
西新橋 在縣治西南襟湖門外。明嘉靖三年,知縣劉啟東建。姑蘇按察副使顧璘有「記。」 《正義》橋 在縣治西,一名蔣村橋。吳赤烏三年建,明萬曆元年重建。
常豐橋 在縣治西常豐倉前。明萬曆二年,知縣夏大勳倡建。
王村橋 在縣西二里。明萬曆四十三年,居民王所泰捐貲建。
平埂橋 在縣西七里。有上中、下三橋,俱明成化三年建。
仙人橋 在縣南十五里陳村,劉姓建。順治初年,史文盛捐貲重建。
東溪橋 在縣南三十里。
練城橋 在縣南二十里永寧鄉。謝彥恩造。
禮村橋 、梅公橋 俱在縣南六十里。隆興橋 在縣西二十里。
青龍橋 在縣西二十里。葛氏建。
劉家橋 在縣西二十里。原係木橋。明嘉靖間,劉閔等倡建。今名「長春橋。」 有晏公廟、茶亭在上。夏家橋 、卞家橋 俱在縣西三十里。戴家橋 在縣西三十里晏公廟旁。
水碧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東即宣城界橋,為兩縣修造。徽、宣之水至此澄碧,因名焉。
里仁橋 在縣北十五里,一名「灣橋。」 明萬曆三年,邑人邢世榮建。
甘家橋 在東關外一里。明嘉靖癸巳年,甘元章同男錦捐貲建,兼築埂砌路。
袁家橋 在縣東北七里南魏塘北大豐圩。成化三年,袁鑑三捐貲建。
姚村橋 、姜村橋 、棠犁橋 俱在縣東北七里。
木橋 有二,俱在永濟橋下。
雙廟橋 在縣東六十里。張應思募建。
斗元橋 、新橋 、湯橋 俱在縣東六十里。
月河橋 在縣東六十里。順治五年,里人魏承用建,知縣劉澤嗣重修。
鳳凰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明嘉靖初,邑人韓烈建。萬曆十三年,韓邦本置胥樂亭於上。漆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東漢末平氏建,後廢。明嘉靖二十三年建,有《記》。
江夏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明萬曆初,邑人黃可文建。三十二年,子秉石重建,為之《記》。
王婺橋 在縣東六十里,當江寧、廣德、浙省大路,行人艱於涉。劉啟東妻王氏年二十守節,無子,遂捐貲建,鄉閭義之,故名。
永清橋 在縣東六十里。貢士張正邦造橋,為吳、越要津。先有木梁,行者戒心。順治八年,正邦棄產三十餘畝,造為石橋。翰林費勳為「之記。」 官澗橋 在縣東六十里。邑人芮廷松捐貲建橋跨官澗,故名。芮邦重有詩。
史家橋 在縣東二十里。
吳相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相國圩。宋相國吳淵建,故名。
河城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
雙溝橋 在縣北二十六里。
登雲橋 在縣東十五里駝頭。明萬曆間,李玉鉉倡建。
永興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藕絲堰上。明萬曆四十二年,魏德忠造。
安福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下塘。邢致芳建。魏成西橋 ,在縣東五里魏塘村。袁守廉建。萬家溝橋 ,在縣北二十六里。
薛城橋 埒埂橋 俱在縣西十五里。高淳渡 在縣治西南。
談溪渡 在縣東二十里。舊名戴家渡。
諸家渡 在縣東三十里。
侯吳渡 在縣東南二十里。
固城渡 在縣東南三十里。
前村渡 在縣東南三十里。
徐村渡 在縣南十里
雙橋渡 在縣西南十里,今建橋。
犁耙渡 在縣西南三十里。
陳家渡 在縣東四十里。
官溪渡 在縣東四十里。
孔師渡 、鮑家渡 、練城渡 俱在縣西十里。
錢家渡 在縣西七里
港口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
水陽渡 在縣西三十里。
姚家渡 在縣西二十里。一名「永寧渡。」
分界渡 在縣西北十五里。
祠城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
西陡門渡 在縣西三十里,界丹陽湖三汊河,為寧、太衝要,非舟莫渡。邢安之祖捐貲設渡。撐龍港渡 、沉溝河渡 、毛家嘴渡 ,俱在縣西三十里。
王家渡 在縣西南二十里保聖圩岸濫鈔地。
江寧府封建考 府志
[编辑]漢
棠邑侯 陳嬰,東陽人。高帝六年受封,食邑六百戶。封六年薨,諡安。棠邑,今六合縣。
棠邑侯 祿,嬰子。高后五年嗣,十八年薨,諡共。棠邑侯 《午,祿》子。文帝三年嗣,尚館陶公主,武帝立其女為皇后,四十八年薨,諡「夷。」
棠邑侯 季須,午子。元光六年嗣,十三年爵除。句容侯 劉黨長沙王發子。元光六年封,二年薨,諡哀,無後,國除。
丹陽侯 劉敢,江都王非子。元朔元年封。六年薨,諡哀。無後,國除。
湖孰侯 劉《胥行》,江都王非子。元朔元年封,十六年薨,諡「頃。」
湖孰侯 劉聖,劉胥行子。元鼎五年嗣,免,國除。秣陵侯 劉纏江都王非子。元朔元年封,十五年薨,諡終,無後,國除。
《溧陽侯 劉欽》,《梁王定》國子。建昭元年封溧陽侯 《畢欽子》嗣免國除。
溧陽侯 史崇,杜陵人。建武中封。諡「壯』,子顥嗣。「溧陽侯 茅」 ,顥子。元初三年嗣諡,頃子洽嗣,洽薨,子澤嗣,澤薨,子鉉嗣,改封「蘭山。」
「溧陽侯 陶謙,丹陽人。獻帝時封」 ,歷徐州牧,三國
「溧陽侯 潘璋」 ,獻帝時,受孫權封。
《溧陽侯 芮元》,丹陽人。吳主權封。
丹陽侯 孫引,吳主權再從弟。追錄其父功封。無子,弟晜嗣,後爵除。
溧陽侯 何蔣,《永安》六年封。
晉
丹陽侯 孫楷吳人嗣臨成侯咸寧二年來降以車騎將軍封。
丹陽侯 張闓,丹陽人。以佐翼勳賜縣侯,後改宜陽伯。
秣陵侯 《戴淵》,廣陵人。以功賜爵,後為王敦所害。諡簡。
「江寧公 陸曄」 ,吳人。咸和四年,以「平蘇峻」 進封「梁。」
江乘公 《陸法和》,承聖元年以都督刺史封,加司徒。
溧陽侯 杜龕,杜陵人。大寶間封,加鎮東大將軍。以叛誅。
丹陽公 元景隆,魏宗室。來降。歷刺史,改封彭城。
北魏
丹陽王 劉昶,宋宗室。來奔,和平六年封丹陽王 。蕭贊,梁宗室叛降,永平二年封。累官太尉。尋走死。
「丹陽侯 蕭寶夤」 ,梁宗室,來奔。景明四年,任揚州刺史,後以反誅。
唐
《溧陽侯 史淨滋》,溧陽人。
溧陽男 史務滋,「溧陽人,景龍四年任侍中。」 《五代》
「蔣公 李從鎰」 ,《南唐》主璟子,封國公。煜立,進封「鄭王。」
鍾山公 李建勳,南唐主璟時以司徒賜號「宋。」
昇王 受益,真宗子。天禧二年,以壽春郡王行江寧尹,充建康軍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進封,尋立為皇太子。
金陵公 吳淵,溧水人。以觀文殿大學士封金陵侯,復進公爵,拜參知政事,贈少師。
建康侯 魏良臣,溧水人。歷參知政事,贈光祿大夫,追封開國侯,諡《敏肅》。
金陵侯 吳潛,溧水人。嘉熙三年,封縣開國男,淳祐四年,進封子。七年進金陵侯。
建康王 秦檜,紹興二十五年封郡王,死後追奪王爵,改諡《繆醜》。
「建康侯 秦堪,檜孫。」 高宗時封郡侯。
義烈侯 秦鉅,江寧人。嘉定十五年,以死節追封,淳祐十三年加封《顯節》。
溧陽伯 錢時敏,溧陽人。權兵部侍郎,封縣開國伯。
溧陽男 李朝正,「溧陽人,封縣開國男。」
元
句容王 怵兀兒,初封容國公。至大二年,進封。至順二年,以子燕帖木兒加贈為王。
句容王 荅里怵兀兒孫。
溧陽王 班都察,至順二年,以曾孫燕帖木兒追封。
昇王 土土哈,追封延國公,諡「武毅」 ,進句容王。至順元年,以孫燕帖木兒加贈。
容國公 帖木兒《普化》,任建康牧馬戶達魯花赤,以子阿魯忽都,贈榮祿大夫、司徒、上柱國,追封國公。
英烈伯 闞文興,建康人。至順二年,以「死節」 追封。
句容男 趙鑑「溧水人,追封縣男。」
明
溧陽王 聰《代惠王》子。
《江寧王 厚煉》《趙莊王子》。
《句容王 憲㸅》遼莊王子《高淳王 謨》。𰊊韓王子溧陽伯 紀廣,句容人。以功歷右都督。景泰中,追封,諡《僖順》。
丹陽男 孫炎,句容人。明初,以死節追封。。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