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1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十三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七

  常州府關梁考三

  常州府封建考

  常州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七百十三卷

常州府部彙考七[编辑]

常州府關梁考三   通志縣志合載[编辑]

宜興縣

長橋 在縣治正南,去縣治二十步。高二丈七尺,長二十五丈。自袁令建設迄于今,橋雖屢圮屢建,而其址未嘗遷改也。

廣濟橋 即東水關,在縣治東南,以木為之。明正統間,易石鼎建。

通利橋 俗名「西水關」 ,舊亦木為之。明正統間,易石鼎建。

通津橋 俗名「新橋」 ,又舊名「市橋。」 宋治平間,令樓閌建。又伍賢鄉有橋同額。

北水關橋 在縣治西北。「舊《志》」 闕。

紫霞橋 在縣治北北水闕之南。舊《志》闕。以上并跨城河。

通濟橋 在縣大東門外。明天順四年,丞廖桓易石重建。

杜橋 在大東門外酒務後四十步,呼蝦蟆橋。本名「土橋。」 因邑人王公輔治地,得巨木板周布其下,相傳為杜牧之水榭故址,因稱杜橋。西隆橋 ,在西門外。舊《志》闕。

福德橋 在縣西門外,跨運河。明洪武四年,道士陳坦然重建。嘉靖四十年,官給銀重修。周橋 在縣南門外周瀆。宋治平間,令樓閌建。紹興間令趙與悊再建。一名「武安橋。」

倉橋 在周橋南,跨寺瀆。宋紹興間,令高商老建。後令趙與悊再建。

皇清康熙年間,署縣事熊坊再建,改名《壽山橋》。

寺橋 跨寺瀆

新溪橋 在縣南門外,宋嘉定間建。明正統間,邑人顧信中重建。

宜民橋 在古縣尉司北。宋寶慶間,縣尉趙汝邁重建。

通運橋 在古縣尉司教場西,縣令趙與悊建。迎恩橋 在縣北門外迎恩坊。

高橋 在縣北門外迎恩坊北。

壇橋 在縣北門外邑厲壇東,今廢。實土為關廟址。以上並附郭。

義莊橋 在徐義莊東。舊因水架木為梁,未久輒圮。明文靖孫中舍封于萬曆十六年,捐資易石重建。今廢。

蠡瀆橋 在縣東十八里。

慶源橋 今名「象賢橋」 ,在縣北三里。宋紹定間,令趙與悊重建。明弘治間,令陳榮再建。

皇清康熙九年,邑人朱拱泰倡修。

十里牌橋 在縣治北十里。明洪武初,知州卜原善建。隆慶六年,縣令韓容移建。去舊址向南約數十餘步。

葛墟橋 在縣北三十里,跨運河。

「古竹橋  」 、《黃土橋  》、「寺莊橋。」

袁橋 邵氏建

《唐門橋  》《王張橋》。

下張橋 在縣東二里。明洪武二十七年建。王婆橋 ,元至正七年建。

新橋 明宣德八年,僧真相同建。

上塘橋 明景泰八年,施薰建。

方橋 元至正間建

「沈家橋 」 ,未載處所。

錢墅橋 明正德六年,錢道門建。

草堂橋 舊《志》在善計鄉。

塘角橋 明嘉靖四十一年建。

橫塘橋 明嘉靖四十二年,官銀建。

下裴橋 「康熙二年,陸澄修建。」

氻瀆橋 在縣北九里。明崇禎間,邵忠赤捐資募修。以上並跨開寶區。

湛瀆橋 在縣北十五里,跨湛瀆。元至元間,蔣監正力建。明嘉靖末,官給銀重修。

孫婆橋 去湛瀆北數十步。明隆慶二年,陳經等領官銀建。

工文橋 在縣北十五里,湛瀆西二里。

歸美橋 在縣東北,跨運河,一名「龜尾橋」 ,宋寶

慶間,丞沈次殳率邑人建。元大德間,史瓚重建,改名「斜橋。」

坊橋 在縣北十五里

梢瀆橋 在縣北十八里。

胡橋 在縣北五十里

官路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和橋 在縣北三十里。元泰定四年,永定邵氏建。明正統十年,邵俊又重建。

開明橋 在保安寺前。僧法慧建。

南塘瀆橋 在縣北二十里。明正德七年,邑人堵安建。

皇清康熙十六年,里人蔣其燧重建,改名「繼善橋。」

草堂橋 在縣北二十里,于康熙二十三年,里人蔣其燧、裴顯節協力同建。

黃垕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康熙十九年,大水衝激傾圮。二十一年,里人周謙吉、蔣學詩、吳誦芳、余旭明重建。

計亭橋 宋嘉熙中建,後又復建。明嘉靖六年,邑人堵霽易木為石重建。

北塘瀆橋 「明嘉靖二十五年堵霽妻蹇氏建。」 「深瀆橋 明嘉靖四十三年姚相、蔣煥領官銀建。」

新瀆橋 在縣東南三十六里。

魏瀆橋 在縣東南三十六里。

大溝橋 在縣東北二十二里。

尚覺橋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官莊橋 在縣東北三十七里。

方橋 在縣東北陽山前。明正統間,莫景建。「萬石橋 。」 未載處所。

扶風橋 「明嘉靖四十四年建。」

雙龍眼橋 東一橋,明洪武間,里人裴彥禧建。「官路橋 。」 宋皇慶元年,僧志超建。

宋橋 明嘉靖四十五年,虞化領官銀建。今圮。東。武昌橋 元大德庚子建。

上王橋 建于宋,圮于明,今易為木梁,改名上陽地,亦以「上陽」 名。

三洞橋 舊係石梁,後改為木。順治十五年,里人王期昇、徐喈鳳捐資重建。

沙塘港橋 明正德五年,裴清等建。

許墓橋 明嘉靖十年,道人翁江等建。

周鐵橋 在湖濱大鎮

下邾橋 明弘治十六年,陳祿建。

萬瀆橋 「明隆慶初年建。」

蔣瀆橋 明正德二年建。

社瀆橋 明嘉靖二十年建。

官瀆橋 明正德十年建。

吳四瀆橋 明嘉靖十二年建。

中津瀆橋 明嘉靖四年建。

大浦橋 明弘治十年建。以上並在洞山區。「分水墩橋 」 明正德八年布政杭濟建。

新塘橋 明嘉靖十年,都憲杭淮建。

皇清康熙十三年,杭昌齡重修。

褚店橋 濱湖

鍾溪橋 明嘉靖二十二年,司丞吳性建。黃塘橋 明正德二年建。

應村橋 明嘉靖四十三年建。

朱石橋 元至治元年,朱和募建。

蘇墅橋 明嘉靖二十五年建。以上並在萬一區。

寺橋 明隆慶元年建

中巷橋 「明洪武三年建。」

東富陽橋 、西富陽橋 俱明成化間建。龍亭橋 明正德十二年建。

歸龍橋 明嘉靖八年建。

黃墓橋 明嘉靖十二年建。

高城橋 明嘉靖二十年建。以上並在萬二區。遺愛橋 俗名雲靄橋,在縣西二十五里成任區。《舊志》誤載神安區,宋嘉定末,攝令洪僴築堤成梁,後以射利為渡者撤之。今復駕。

城塘橋 在縣西二十七里。

高遙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

天生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陸友仁建,至康熙八年,陸英捐資重建。

岸瀆橋 明嘉靖二十五年建。

巷大橋 「明嘉靖二十九年建。」

姚莊橋 「明隆慶二年,蔣寶等建。」

亳村「渰橋 。」 「黃干橋。」

常富橋 明嘉靖二十六年,節婦屠氏修建。楊巷橋  、桂橋   、宋瀆橋。

澄潭橋  程墅橋  閃溪橋 以上並在成任區。

就安橋 在縣南三里。宋紹定間,縣令趙與悊建。

謝橋 在縣西南五里

流杯橋 在縣南六里。相傳周孝侯射虎處。大澗橋 ,在縣西南十里。

深溪橋 在縣南。明嘉靖三十三年重建。西氿之水,數道東下,惟此最大,亦最近,故亦謂之「急水橋。」 土人依橋設袋網,得魚最多。

皇清順治三年,吳洪裕憫其傷,生義捐資,撤其《網令》。

改業,乃請當事立案永禁。

碓坊橋 在縣南。明嘉靖二年重建。

坊前木橋 明景泰元年重修。

離群橋 明嘉靖四十三年,蔣潘等領官銀重建。

澗北橋 明嘉靖四十二年建。

「柘塢鋪橋 」 ,未載處所。

夏姜橋 建自夏、姜二姓也。

石澗橋 明里人許順等重建。以上並在山亭區。

宋方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元至正間建。夾浦橋 ,明成化間建。

「烏溪橋  」 、「黃瀆橋。」

梁辛瀆橋 「明正統四年重建。」

定跨圓橋 ,定跨方橋。

湖洋渚橋 明嘉靖間,顧環建。

後河橋  「明嘉靖三十八年建。」

橫塘橋  、「永豐橋  。」 義瀆橋。

張澤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跨蠡河。《舊志》久圮,今重建。

施塘橋 在縣東二十三里。久圮。

梅林橋  、昌福菴橋 以上並在清泉區。侍郎橋 在湖㳇鎮,舊傳陸希聲隱處。蔣穎叔題其宅云:「二十四亭蕪沒處,溪邊猶有故時橋。」 《樊川集》云:「李侍郎昔居陽羨,富有林泉。」 其名或得于李,未知果否。

「洞靈橋  。」 「畫溪橋。」

迎仙橋 並在天申宮前。

皇駕橋 在侍郎橋北

李廣橋 在張公洞北

川埠橋 明嘉靖三年建。

蜀山橋 「明嘉靖四十一年,史際協助重建。」 永寧橋 明洪武四年建。

長春橋 在湖㳇鎮。永安橋  、湖㳇橋 以上並在均山區。通津橋 ,一名「高陽橋」 ,在縣西四十五里。元泰定三年建。明嘉靖二十四年,許楷重修。

宜豐橋 在縣西四十里。明隆慶六年重修。徐舍橋 在縣西南三十六里。明嘉靖四十三年盧偉、李嚴領官銀重建。

安樂橋 在縣西四十八里。

宛莊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

西蕩橋 在談村,明隆慶六年建。

李瀆橋 跨李瀆。明萬曆二年重建。

李家大圩橋 在北禾豐西。明嘉靖末鄉民協建。以上並在五賢區。

鍾離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明嘉靖十五年重修。

駱家橋 在縣西四十五里。

新河橋 「明嘉靖二十四年建。」

滸瀆橋 明嘉靖二十八年建。

孟河橋 明嘉靖四十年重建。

南莊橋 明嘉靖十六年,吳秀領官銀建。林上橋 明嘉靖三十八年建。

袁村橋 明萬曆元年建。

豐義橋 明嘉靖三年建。

馬家橋 「明嘉靖二十六年建。」

莊河橋 「明嘉靖二十三年建。」

廟下橋 明嘉靖四十年建。

殷莊橋 「明隆慶元年建。」

江莊橋 明嘉靖四十三年木建。以上並在神安區。

周舍橋 在縣西七十八里。

周山橋 在縣西九十里。

符墅橋 在縣西九十里。

湯墅橋 在縣西九十里。

南社橋 在縣西九十里。

吳墅橋

新莊橋 「明嘉靖四十三年建。」

受陞渡橋 明嘉靖三十六年建。

蓬塍橋 明成化二年建。

河頭橋 明嘉靖二十五年建。以上並在《清》東。

清西區

都村橋 一「各洞子橋」 在縣西五十六里,明正德十六年,張銳募建。

牛車垛橋 在縣西五十六里。

遙村橋 在縣西六十七里。

東塘橋 在縣西北四十九里。

何塘橋 在縣西北七十八里。

鎮龍橋  、宋安橋  、流芳橋。

楊埠橋 明嘉靖四十三年建。

寺橋 明嘉靖十八年建。

楊巷橋 舊疊石為三谼,歲久而圮。明嘉靖三十三年,溧陽史際改建一谼,平背兩厓,增修石堤。

西莊橋  、廟橋   、塘橋。

安樂橋 在縣西六十五里。以上並在𠙶亭區。歸逕橋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康熙二十二年,邑人蔣永修捐資重修。

雙豎橋 在縣西南四十七里。康熙間,邑人蔣永脩重修。

八字橋 一在澗橋西,一在「分水墩。」

鯨塘橋 明嘉靖三十年,錢鏊捐貲首倡,與李金募建。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鏊元孫之遴復捐貲修。

堰頭橋 「明嘉靖三十七年建。」

東蕩橋 明嘉靖二十年,吳卓領官銀五十兩,姪總捐貲代建。

蔣店橋  、「周通橋。」

大樹橋 明嘉靖四十三年,丁點領官銀建,明末廢。

皇清康熙七年,生員丁新建等捐貲重建。

朱潭橋 明嘉靖四十三年,紀孝領官銀建。蔣滸埠橋 一名「五枚橋。」 明嘉靖四十三年建。西吳澤橋 明隆慶三年建。

西蕩圩橋 明隆慶六年,李涇等重修,獨石為梁,兩堤亦易以石。

五升圩橋 「明隆慶三年重建。」

躍龍橋 「明天啟二年,史汶重建。」

白雲涇橋 以上並在從善區。

廣濟橋 在縣西南八十里。明嘉靖二十一年,任卿建。

振龍橋 一名「南橋。」 在義莊橋之東。

步龍橋 在振龍橋之東。

紫雲橋 順治十六年,錢坤建。

西洋:渚橋 、浯橋   、「雙橋。」

前莊橋 任宙建

鄭瀆橋 任柄建

牛橋 任兆年建

薛家橋 任宇隆建。以上並在金泉區。

永隆橋 明正德元年,張軏妻杜氏捐貲建。「五洞橋 。」 明嘉靖戊申,道士許德熙募建。四十八年重修。

皇清康熙二年重修。

張渚大橋 明嘉靖四十三年,僧洪員領官銀建。

皇清順治七年,張萬金《重募》建。

百家橋 明嘉靖四十三年,陳梗領官銀建,今圮。

玉帶橋 在縣西南六十里祝陵埠。相傳蘇文忠捐《玉帶》助建。

下洋澗橋 順治間重建。

「丁山橋  」 、「七里店橋 」 、「雙橋 」 以上並在永豐區。

靖江縣

平政橋 在縣南

鳳鳴橋 在儒學西

龍驤橋 在縣東

西石橋 在儒學西

登雲橋 在平政橋南

永濟橋 在常餘倉前

興賢橋 在儒學南

乘驄橋 在察院南,跨市河。

龍興橋 在崇聖寺前,萬壽坊下。舊橋下引水注東關,今渠湮塞,但以石為記。

東關橋 在東水關上

西關橋 在西水關上

東後鋪橋 在旌義坊下。

西後鋪橋 跨縣後市河。

弓家橋 舊稱「弓家垍。」 以上在城內。「平惠橋 」 ,在南門城壕。

豐樂橋 在東門城壕

西水橋 在西門城壕

殷仁橋 在北門城壕

迎春橋 在縣東,跨巽河。

新橋 在東塔寺前,木建。

樂善橋 在西水橋之西,石建。

《朝陽橋 》即朝陽殿前橋也。

劍池橋 在南門外官路之半。

通會橋 在舊水次倉前。原名「倉橋。」

徐家橋 北達西水橋

宣家橋 達孤山

天水橋 在宣家橋東

橫橋 在秦家橋東

永濟橋 即「秦家橋。」

王富橋 在蘇家港

孫家橋 在北門外

陽復橋 在北門外七里許。

通濟橋 在真武廟前,即「郭家橋。」

文興橋 在縣西南四里許。

利涉橋 在烈女祠前

劉秀橋 在烈女祠東

康莊橋 在劉秀橋東

斜橋 在東阜鎮

石皮橋 在縣西五里

太平橋 在范家港

吳橋 在太平庵西

濟善橋  永昌橋

永興橋 在太平團蔡家港。

拱真橋 在生祠堂西

南石橋 在嚴家港

惠民橋 在韓家港

普濟橋 在毛莊港

常州府封建考        通志[编辑]

延陵 吳子季札壽夢第四子封此。按《地理志》,會稽毘陵縣,季札所居,今常州府。

春申君 周赧王時,楚春申君黃歇徙封江東,建城故吳墟,自為都邑。按:《後漢書郡國志註》,春申君城在無錫。又府城西北有黃山,相傳為春申君所封地。

陽羨侯 靈常,以荊令尹從擊鍾離昧及陳公利幾,破之,徙為漢大夫。從至陳,取韓信,還為中尉。從擊布。高帝十二年封陽羨侯,今宜興縣。再傳至哀侯勝,無後,國除。

無錫侯 多軍,以《東越》將降,武帝元封元年,封今無錫縣。軍子《多卯》襲封。

毘陵侯 朱治,字君理,丹陽故鄣人。建安七年,孫權表為九真太守,行扶義將軍,割婁由拳、無錫毘陵為奉邑。黃武元年,封毘陵侯。今常州府晉

毘陵王 儀武帝孫始平王子太康十年封延陵縣公 高光以討成都王穎功封。

《晉陵孝王 》《劉子雲》,大明六年封。

晉陵縣男 袁湛,陳留陽夏人。以從征功封「齊。」

晉陵縣侯 許《勇慧》,以太子「家令封。」

晉陵郡王 蕭琢,梁明帝子。陳封。

北魏

毘陵王 順北魏地干之子以討賀力眷功封唐。

晉陵王 倜元宗孫。信王瑝子晉陵王 總順宗子。貞元四年封,後封郇王晉陵郡王 瀛憲宗孫。氾王郇子。

南唐

晉陵郡公 李景邁,南唐烈祖昪從子。昇元初封。

楚國公 三寶奴,元至大間封,以常州路為食邑。

武進伯 朱榮,沂水人。以北征功,永樂中封。

常州府公署考    通志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武進縣附郭。

府治 即內子城。唐末景福間,權刺史唐彥隨建樓堂、門廡、甲仗、軍資等庫,餘六百楹。宋初增葺,建炎中燬。紹興間,郡守俞竢興復寖備。德祐乙亥燬。元初置常州路總管府。至元間稍復之,久而傾圮。大德壬寅,判官衣德麟重建,增創推官幕、官廳、架閣庫,其官僚吏屬猶僦居民間。明洪武初,既改常州府。四年,知府孫用創守貳幕屬之宅。正統三年,知府莫愚大為創建。其外為「中吳要輔」 牌坊,進為高明樓。樓之內,左為禮賓館,右為獄,為土神祠。再進為儀門,為大堂。堂兩旁為架閣庫、豐積庫。兩序東西向,為六房吏舍。堂後為川堂,後堂為府宅舍。成化十六年,知府孫仁重修正堂、廊廡及豐積庫、架閣庫。弘治十一年,知府曾望宏「重修。」

皇清順治九年,知府祖重光重建大堂。順治十一年,

知府宋之普重建高明樓,未竣,乞休去。十三年,知府崔宗泰繼之訖功。順治十六年,知府趙琪重建「中吳要輔」 牌坊。康熙十一年,知府紀堯典于府前橫街東西建「保釐師帥」 牌坊,餘如舊。同知署 在正堂東,儀門外循甬道東折而北。通判署 三所,俱在甬道西折而北。

推官署 在同知署旁。今廢。

經歷司署 在正堂旁

知事署 在同知署旁

照磨署 在知事署旁

檢校署 在通判署旁

武進縣治 。晉太康二年初置縣,在郡城西北八十里千秋鄉即今通江鄉也。後唐同光間,徙附郭在金斗門外街西。宋因之。章子厚宰邑,名其堂曰「瞻袞。」 明洪武四年,創廳堂、門廡,扁其堂曰「宣化後堂」 ,曰「正己堂。」 西為架閣庫,兩廡為六房、承發房,堂後為知縣衙,周廬為吏舍。門之左為土神祠,右為監房,纖悉周具,歲久頹圮。宣德八年,知縣朱恕重建,復市民地,自縣門南抵子城壕四十餘步,為平易坊。成化十年,知縣熊翀復自直道跨河架橋,通千秋坊曰「惠民橋。」 移平易坊于橋之南。別立清源坊于橋北。縣門外東西創二亭,左曰「再思」 ,右曰「三思。」 移「申明」 、「旌善」 二亭于清源坊之側。十二年,知縣魏璋取朱晦庵先生所書「牧愛堂」 易「宣化」 扁。正德四年,知縣朱琯以吏舍隘陋,撤而新之。又即再思、三思二亭之南,申明、旌善二亭之北,夾直街,東西相向,構屋二十二楹,以處聽役之人,暑雨便之。後寖占為民居。十五年,知縣徐官增創儀門。嘉靖四十年,東廡火,延燒冊籍幾盡,知縣岳相建之。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尚昂修建大堂。康熙六年,知

縣劉蓀芳修建後堂、川堂及寅賓館,餘如舊。縣丞署 在正堂東。

主簿署 在正堂西

典史署 在正堂東。宋淳祐中,史能之為縣尉,建尉廳。元至元丙子,遷西排灣。庚辰,移置狀元坊內,別置縣尉司于石幢門外。

東察院 在府治東澄清坊內。元至元間,嘗遷晉陵縣于此。至治初,改為廉訪分司。明洪武初,易今名。「察院」 ,御史巡按之所。弘治十八年重修。萬曆九年火,正堂俱燬,知縣孫一俊重建。明末廢。

西察院 在府治西,即元舊廉訪分司。至治初,改為晉陵縣。明洪武初,縣革,改建官舍,以駐使客,名「裏館驛。」 嘉靖七年,亦被火。十一年重建,遂為察院。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張令望重修。

南察院 舊名延陵館,在朝京門東。明宣德六年建,為巡撫蒞事之所。巡撫侍郎周忱扁其後堂曰「思稔堂。」 西偏廳事三間,部使者居之。成化十八年,巡撫尚書王恕重建,扁其正堂曰「願治堂」 ,自為《記》。

皇清順治間,巡按秦以行部駐其中,丙夜失火延燒。

殆盡今廢

「兵備道 即元萬戶府。明天順五年,知府王慥改為毘陵驛。正德己卯遷驛于城西,知府陳寔創建道南書院」 ,祀龜山先生,奉鄒忠公配,而以周恭先、周孚先諸賢祔祀。壬子,「海寇入犯,己未分設常鎮兵備,駐扎武進。知府邵惟中遷諸賢于二賢祠,改書院為兵備道。萬曆二十一年,知縣桑學夔重修之,後遷兵備道于」 江陰,署遂廢。明末傾圮。

稅課司 在東右廂新坊橋西,西傍石皮巷。明初,建稅課司。天啟間奉旨裁汰。崇禎間,鬻其地。

為民居

皇清順治四年,復徵價充帑,官給印帖,遂為民間永

業矣

奔牛巡檢司 在縣西三十里。

小河巡檢司 在縣西北九十里。

澡港巡檢司 在縣北五十里。

陰陽學  醫學

僧會司  、道會司 ,俱未詳所在。

太平倉 在子城廂行春橋西南。元設在城東太平寺前。明洪武初,移置今地,以本府幕官攝其事。正德二年,知府楊二和修。萬曆三十一年,知縣晏文輝重修。明末圮。

「濟農倉 在太平倉東。明宣德二年,巡撫周忱創建。正德二年,知縣晏文輝修。嘉靖間,燬積貯併入太平倉基,為民間所佃。萬曆二十九年,撫臣曹時聘檄縣修復。知縣晏文輝創建廒廊廳舍,敞然再新。」 隙地九畝六分五釐零,仍分佃,每年得租銀六兩七錢六分五釐,收之為修倉之費,其地亦未盡清也。先是,洪武二十四年,置預備糧儲倉四所,例以京庫領鈔糴米貯,候歲歉賑給,秋成抵斗還官。一在縣東永豐鄉四十三都五里村,貯米六百四十七石九斗。一在縣西欽風鄉三十都傳墅村,貯米三百三十七石四斗。一在縣南安上鄉二十都洛陽村,貯米六百四十七石九斗。一在縣北依仁東鄉三十八都于塘村貯米二百五十七石九斗,並廢併入「濟農倉」 矣。

東、西倉 「明宣德間,巡撫侍郎周忱于各府州縣設水次倉場,總收二稅,以便漕運。正統五年,移置近郭,今地是也。每倉為廒二百餘間,仍請于朝,增設縣丞一員督其事。弘治九年,知縣丘泰修。嘉靖四十年,倭警燬,知縣楊巍、茹宗舜重修。萬曆二十九年,知縣晏文輝重修。」

皇清因之。順治、康熙間,每歲令里甲小修。間數歲則

官出餘銀大加修葺,不至頹毀,公私便之。養濟院 ,元設天王堂,後明因之。嘉靖初傾圮,邑人吳元捐貲重建。萬曆二十八年,知縣晏文輝重修。

外縣

無錫縣治 在城西偏。其地最高爽,環以寶帶之河,有橋曰「澄源。」 橋之南有牧愛坊,坊左右各有井亭。橋北為譙樓,今重建,名「來悅。」 樓之下為正門,入為馳道。舊有申明亭,為里老剖決民詞之所。有旌善亭以書邑人之善行,並廢。今有坊曰「昭德。」 坊之東為真武堂,西為寅賓館,更進為儀門,入為馳道。道半有誡石亭。歷亭而上,其廳事五楹,兩翼為庫,前有重軒,甃以露臺,樹以木柵,左右各置角門。門之南有左右廊,各二十餘間,以居胥吏貯簿書。廳事之東為贊政廳,後為同心堂、冰玉堂,旁為鑾駕庫,以貯龍亭、架閣庫,以貯黃冊。更進則為內署,有堂焉,曰「尺木」 ,其東曰聽梧軒,西曰西書房。尺木之後為寢舍,有樓焉,曰「延清。」 其最後曰阜民臺。臺上有登嘯亭,下為寮舍十餘楹。其廳事,左角門之外為土地祠,西出即儀門之左。角門外右為櫃房,其南為獄室,東出即儀門之右。譙樓之東為總鋪。縣治四郵,繚以周垣,垣後去阜民臺數十步,踰河而北,有墩,名曰應宿,蓋縣後之屏障云。按宋聶厚《載記》:自偽唐納土之後,縣封密接吳境,兵寇洊侵,宮室民廬,亟為煨燼。後於城西南隅重創衙署,草草未備。咸平壬寅,知縣錢惟周移就中位。乾興壬戌,李晉卿始大增建。迄元至元間,又改作之。于是正衙而外,幕曹、吏舍、庫藏、廚傳、廐院、獄室,無所不有。厥後改為州治。元統三年,知州董守思加葺焉。明洪武中,知縣趙宜增置官吏宅舍。宣德二年,唐泰安又自廳事外撤而新之。弘治二年,榮華重建廳事。自嘉靖以後,猶以時修築。迨末葉因循隳壞。

皇清知縣吳興祚既久于厥職,而當鼎新之會,《歲加》

繕治,百廢俱興,制度弘敞,有加於前。而「來悅」 之樓,尺木之堂,尤視舊什伯矣。

縣丞署 :在左角門外南。舊有撫字縣丞衙,今廢。

主簿署 在右角門外櫃房之左。

典史署 在縣丞署旁

北察院 巡撫行署也。在縣治東北控江門內,明宣德六年建。大門左右各有候館,前臨弦河,有坊。中曰「清源」 ,左「風紀」 ,右「激揚。」 儀門內歷馳道而上,曰「願治」 堂。旁各有廂,後為川堂,其東西為廚湢,更進為後堂,其後為圃,圃有亭。自巡撫不行部,遂以為巡方御史署。後燬于兵。

察院 舊為巡方行署,在縣治之左。明洪武中,建大門、儀門、正堂、左右廂、川堂、廚湢如制,而視巡撫行臺稍隘。巡方既駐節于北察院,此則以居兵備道。

皇清巡按撤後,此亦併廢。

公館 在崇安寺佛殿之東,以居按院。「查盤廳」 ,廢。

接官亭 舊凡三所。一在西門外,名西館驛,牓曰「中流駐節」 ;一在北門外,曰迎潮館。一在南門外,曰候潮館。中有憩節堂,並廢。今于北則狀元坊下,於南則探花坊下,各為小舍,以便迎送。高橋巡檢司 ,在縣西北十里五瀉河口。明洪武中建。

望亭巡檢司 在縣南五十里望亭鎮。

稅課局 在中市橋東。明洪武中建,宣德增修,後廢。

陰陽學 「明正統間,知縣項伾建於城隍廟東。成化間,知縣熊經又建陰陽學舍於縣治,並廢。」 醫學 「明正統間,項伾建于城隍廟西。成化間,熊經又建惠民藥局于縣治,並廢。」

僧會司 在崇安寺

道會司 在洞虛宮

億豐倉 在縣治東北面河,明宣德中建。乙酉燬于兵。

預備倉四 明洪武中建,並廢。

東、西門水次二倉 俱在城外。明宣德中,巡撫周忱建,分貯天授、開原等鄉秋稅。後因倭亂,移置城內《億豐》。今仍用西倉,東倉久廢。

教場 ,在城西南隅。面城臨壕,水草平衍。其前植柳兩行,中開馬埒。上為「閱武堂三楹,左置將臺,歲以霜降日祭旂纛神於此。」 堂西北為轅門,今並毀。

養濟院 二所一在縣西,一在永興坊。

江陰縣治 在城西北隅,後負君山,西控揚子江口,前臨官街,拱以坊表,榜曰「悅來」 ,今易「暨陽古邑」 ,即元總管府,尋改為州故址也。先是宋為軍治,其制有鼓角門,前列宣詔、頒春、東新、西新四亭,後列甲仗、架閣二庫。設廳之外,有常廳、簽廳、雙檜堂而下,堂名者四,亭名者六。其見于詩,則有若梅亭、練江亭、翠光亭,又有漾花池、蓮風閣,見於《記》,則浙西道院為獨著。是時江陰復有縣,建太平塔東。後改軍為縣,其在太平者遂廢。明初丁酉建連陽州,明洪武元年復改縣,知縣吳志遠、丞賀子徽相繼增修之。宣德五年知縣朱應祖建譙樓,弘治八年知縣黃傅通加繕葺,于是制度大備。其涖政之堂曰「治廳」 ,前為飛軒,甃以露臺,中有甬路,立戒石亭。臺兩旁夾以廊,東為吏、戶、禮糧房,東盡為土地神祠,西為兵、刑、工承發房。其前為儀門,東西各為榜,廊,東盡為獄,其外為鼓角樓,其下壘石為路,中闢正門。門之外,左為旌善亭,右為申明亭而治。廳之後為川堂,為兩廂房。川堂之後為便堂。堂左室為書房,右室為庫,房西北隅為儀仗庫。便堂之後為正衙,川堂後有寢室。燕廳之東有達觀樓,樓下為省吾軒,西為西齋,又西為客廚。北隙地為鎮躁園,有澄心池,有寄傲臺。其吏胥居廬,則分列六房。廊舍之後,其址合東西計之,得地五十二丈,南北六十六丈。嘉靖十一年,知縣李元陽倣古設銅壺滴漏,尋廢。二十一年,知縣吳維嶽治坊長亭,在旌善亭後,尋廢。萬曆中,知縣郝敬于治廳後撤去川堂、廂房,別為考室三楹,坐西面東,顏曰「見節堂。」 以庭前古檜故,今改顏向日。于儀門外西上為倒屣堂,以肅賓客。後六房廊室及鼓角樓傾圮。

皇清康熙三年迄四年,知縣何爾彬重修正衙《清嘯》。

樓。五年,知縣冀爾公建「荷亭」 三楹、後堂五楹。十一年,知縣龔之怡建儀門。十二年,增葺焉。二十二年,知縣沈清世重修大堂。

縣丞署 在正堂西北。舊有三丞署,後勸農、巡捕二丞今裁,惟存水利丞署。

主簿署 在正堂西

典史署 在正堂西北。縣丞署西,即巡捕丞舊署。

察院 在縣治東。明洪武三年,知縣吳志遠建。弘治十四年知縣涂禎修。

皇清順治初,燬廢。

督學道 在大街虹橋東。古為巡撫行臺,榜曰「都察院。」 先是,宋、元間為澄江驛,明初吳襄烈鎮江陰,實居此。萬曆乙卯,學使駐節,拓為督學察院。

皇清順治十二年,以按察司官提督學政,改為「督學

署規制弘敞

兵備道 :在中街,本兵備使者署,明萬曆初建。

皇清康熙元年,省常鎮道,并為「蘇常道」,駐節蘇州,遂

為協鎮參將寓居焉。十一年,鎮守京口左路水師總兵官移駐江陰,改為總鎮府。

海防分司 在縣治東南。初為府館。明萬曆初,海防同知分駐江陰,遂以為專署。

皇清康熙二年,改建防海分司于《君山》南麓。十一年

以改建者為水師遊擊府,其海防同知還舊署。二十年,同知牛樞建秋月堂三間于內署。二十一年,重建儀門。

城守遊府 :在大街高巷東,順治五年改建。先為守府,今作遊擊署。

城守中軍守府 :在大街。康熙年間,官價購買改建。

水師遊府 在北門外濱江。舊為「海防」 ,移駐醫學 ,在縣治東大街。明洪武十七年,建為惠民藥局,後易建察院左,北向。明末兵火廢。

皇清改建中街兵備道左。康熙十一年,易為「營房」,復。

建大街西,察院東內祀「三皇。」

僧會司 在廣福寺

道會司 在元妙觀

望耒亭 在西門外。明萬曆壬寅,知縣郝敬建,今廢。

禪鄉館 西去縣治五十里。明萬曆二十九年,兵使彭國先建,今廢。

迎春館 在春暉門外。舊在大巷內,明正德八年知縣萬𤣱移建,亦名起春處。御膳廠 在南鎖巷西。每歲醃曬子鱭進貢,舊名醃曬所,明正德九年,知縣萬𤣱更名。廠門東向,始撤民廬,建坊表四柱,臨市河,名曰「方貢。」 天啟元年奉旨易價充餉,止存廠基五分有奇。今門表俱廢。

和豐倉 在縣治西南,即「宋都倉。」 今於此收貯白糧。

永利倉 初在朝宗門外一里許,今名「倉基」 者是。明正統二年,巡撫侍郎周忱以舊倉散置各鄉,起運不便,故併建于此。後歲久圮廢,乃改濟農倉為永利倉,貯漕糧出兌。在中街兵備道旁,即今總鎮府東。古為三皇廟址也。

養濟院 在縣治東南,祥符寺右。中為官廳,四周屋十一聯。

「宜興縣治 ,自建縣以來,舊在長橋北二十步。至晉、宋、五代置郡時為郡治,而縣治移君山北麓,後復舊所。元元貞初,改為州治。至正十六年,兵燬。明初戊戌年,改為守禦總制官治,尋改守禦千戶所,移縣治于東隅」 ,今東察院其故址也。洪武十三年,裁革守禦所官,仍以其治為縣,重建正廳、架閣庫、川堂、後堂、儀門、譙樓。令趙惟一添設戒石亭、旌善亭、申明亭六房吏舍。三十二年,令周賓增設各官公廨。監房在儀門外右偏,與總鋪相對。宣德九年,令章惟澄設同心堂兩廊屋。正統九年建鑾駕庫、東庫、西庫。嘉靖間令馮惟訥建石庫。後令方逢時鼎新,以同心堂為後堂,撰《宜興縣知縣題名記》,立石於正堂之左。隆慶三年,令徐應聘闢首領衙之南隙地,為寅賓館三間,茶房一間,繚以周垣。萬曆二年,令韓容以縣治為刑獄、庫藏所係,悉撤土垣,周遭疊石為之,凡一百五十丈。併重整譙樓,高厚完固,深得重門擊柝之意。十年,令黃道瞻以同心堂後寢室卑敝,乃捐己俸撤舊宇,建樓前後各三間,扁曰「自公樓」 ,與譙樓相望。乙酉,令梁銓以縣治歲久而敝,兼堪輿家說,不宜左偏撤舊鼎新,徙正堂稍西,與頭門相直。儀門甬道、戒石亭、六房、兩廊並徙,從之。正堂後增建後堂五間,以舊治廳址改建架閣庫。丁亥春,令陳遴瑋復徙土地祠、寅賓館鼎建于儀門外左偏,以補其闕,而以旌善亭、申明亭徙建譙樓門外。先是萬曆六年,令丁懋建,嘗徙置縣門內,規制宏敞,整整可觀。堂額舊名「新民」 ,今改「明新。」 知縣廨在同心堂後東北。

皇清順治十七年,令王震亨重修,未竟。康熙二年,譙

樓以雷震圮,七年令高標備設吏舍,經營重建譙樓;工未成而解任。十一年,令史宗堯欲踵其事,亦未就而去。

縣丞署 在正堂東南。明萬曆庚寅,縣丞捐俸改建。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官裁,署廢。

典史署 在縣丞署南

都察院 原名「書院」 ,在縣治東,察院西。明宣德八年,令章惟澄建,為巡撫重臣駐節之所。成化

元年重修。嘉靖間,頹圮不葺,今址尚存。

東察院 在書院東。「舊為縣治。明洪武十三年,革守禦官,令趙惟一移縣治還於守禦官治所長橋北,以東隅新設縣治為察院。成化元年,丞廖桓重整二院門逕其左右各建牌坊一座。前臨河,闢為馬頭,可停舟楫,今為公館。弘治十六年,巡按御史馮允中檄令王鍭鼎新之。」

西察院 在縣治西隅。明嘉靖間,改「常豐倉」 為之。

皇清順治初年燬,今址尚存。

南察院 在縣東南隅茶局之右,改府館為之。今改為宜興營守備衙門。

張渚巡檢司 在縣西南七十里永豐區,湖㳇巡檢司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均山區下邾巡檢司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洞山區。以上三司,明洪武三年開設,並有廳事、軒房、監庫、鼓樓、廨舍,今多頹廢。

鍾溪巡檢司 在縣北五十里萬一區。明嘉靖間,增設廨廳舍,尋圮。萬曆間,重修。今圮,寓司和橋。

批驗茶引所 在張渚鎮。元初設,時名「茶園提領所。」 至明初丁未年,大使項仲實重建。正統七年重建,今廢。

僧會司 明洪武十五年於法藏寺開設。道會司 ,明洪武十五年,於通真觀開設。陽羨館 ,舊名迎華驛,在長橋北岸西隅,遵義坊左,南臨荊溪。唐張祜《次荊溪呈崔明府》詩云:「艤舟陽羨館。」 謂迎華驛也。亦名荊溪館。唐嚴維《宿荊溪館呈丘明府》詩是也。宋紹定初,令趙與悊因取祜詩,改驛為陽羨館,後名西館驛。今其址鬻為民房。

荊溪館 在縣西隅。明洪武四年,令謝德清緣西館驛舊址為之。今廢,其址亦鬻。

茶局 在縣東南隅南察院左。宣德九年,令章維澄建。每歲御茶于此修貢。今廢,其故址尚存。苗倉 ,在縣城西。

麥倉 在縣城東門,今廢。

常平倉 ,在通真觀南。元初,改附無錫州。至正辛巳,仍移本州治東。壬辰兵燬。

社倉 舊址無考

常豐倉 在縣治西。明洪武初年,令謝德清創建。後改「西察院。」

皇清順治初年燬,今址尚在。宋名「常平」,在通真觀南。

元改附無錫州。至正辛巳,移置本州治東。壬辰兵燬。

預備糧儲倉 四所一在縣治東,一在縣治前,一在縣西北七十里𠙶亭區,一在縣北二里開寶區,今並廢。

濟農倉 在縣東南。明嘉靖五年,令趙繼勳創建。前有月臺、甬道、門樓,中有廳事、川堂,後堂兩旁有廒,貯各項備賑米穀。後有從房,權作羈所,以繫輕囚。崇禎間毀,今存者破屋數間耳。東倉 今名「常平倉」 ,在縣東門外。中有廳事、川堂、後堂,前有月臺、甬道、門樓,旁有廒,收貯開、寶等區糧米。

南倉 今名「興福倉」 ,在縣南門外,規制並同東倉,收貯伍賢等區糧米。至

皇清初,兩廒盡燬,順治五年,經撫院土國寶批「行圖。」

稅法使輪年甲運,自造倉廒,每一圖為一楹,七八楹為一廒,擔步相通,以便兌米。每兩廒相對口置柵門,外口置大柵門,嚴整有加于舊。養濟院 二所:一在縣治西南西廟巷北,一在法藏寺旁西城下。明弘治間,令王鍭增建。萬曆七年,令丁懋建移建西門外福德橋西南,與義阡地並。前兩所並廢。

義阡 二所一在城西,一在城南。「城西」 者,明正統甲子,令鄒旦奉周文襄檄營設,計地六畝。弘治壬戌,令王鍭增至十畝。又以地偏一隅,別置城南廢地二十六畝,凡民貧而死無葬所者並瘞。

靖江縣治 ,以邑地脈從西來,逶迤而東,至城北二里,有高址為護。稍南左右分兩翼,中低平為邑城。城內稍西正枕北高原,為邑治。明成化七年,知縣張汝華始建,嗣後屢經修葺。嘉靖十八年,知縣周繼學因屢次風潮之患,盡撤舊材,高其基而厚其垣,可謂「江南望邑矣。」 牧愛堂後有軒,軒後有廳三楹,左右皆公帑。前為東冊房,右為儀仗庫,稍前為西冊房,中階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左有室貯收櫃。而南為土地祠,右為寅賓館,而南為圜牆,盡南為譙樓。嘉靖間,知縣屈思忠建,址高丈餘,後以《形家》言,稍卑之。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鄭重以《形家》言,移儀門稍前尺。

許重加修葺住宅在堂後軒廳之正北。宅後舊有土山,竹木蓊蔚,延廣可包左右衙。其室初甚卑隘,明弘治初,知縣金洪始易茅而覆以瓦。嘉靖時,知縣俞獻可增造西書房兩楹。崇禎十年,知縣陳函輝就土山建樓七間,曰「江峰閣。」 縣丞署 在正堂左,縣丞馮越重造。

主簿署 在正堂右。今官裁,署廢。

典史署 在縣丞署南,前皆吏舍。

察院 ,在縣治東。前重門各三楹,中公堂三楹,堂前左右廂房各三楹,後寢三楹,左右翼舍,繚以周垣。

馬馱沙港巡檢司 在小團沙,設在縣前。醫學 在縣治西宣化坊東。明成化九年知縣陳崇德建,後傾頹。至嘉靖六年訓科朱習之捐貲重建。萬曆三十九年,訓科瞿介福「捐資修葺。」 陰陽學 「在縣治東,承流坊西。明成化九年知縣陳崇德建,其後傾頹。嘉靖十八年,知縣周繼學重建。」

僧會司 在崇聖寺

道會司 在城隍廟

常餘倉 在縣治西南。舊稱「永豐倉。」 明成化間,知縣張汝華建。嘉靖元年廢。二十一年,知縣俞獻可復建,尋廢。萬曆十一年,知縣陳文燧以其地隘室少,不足以貯闔邑賦,遂改造如今制。永豐倉 在察院巷內,舊在南門內稍東。知縣張汝華建。明嘉靖四年,縣丞韋商臣移建西隅。萬曆十一年,知縣陳文燧改築于此,稱今名。西南角有側室五楹,為鋪以羈輕罪。崇禎十二年,知縣陳函輝移置縣土地祠南。

養濟院 「舊在城外。明嘉靖三十二年,知縣汪玉因倭犯境,暫以崇聖寺後法堂地,令無告者棲之,遂為定址。」 萬曆三十九年,知縣景曰軫新之,易以磚甓。崇禎十一年,兩次焚燬。知縣陳函輝修葺,增置屋十餘間。。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