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1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十八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十七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十一

  常州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職方典第七百十七卷

常州府部彙考十一

[编辑]

常州府祠廟考二寺觀附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武進縣附郭。

隆興寺 在惠民橋東偏。陳至德中建,舊名「中興」 ,唐神龍中改今額,元末廢。

國安禪寺 在縣治東南二里榮橋。唐初名「國祥」 ,僧伽嘗留衲衣,後廢,惟存古址。明成化十八年,僧正智始建佛軒禪堂。

護國禪寺 ,在斜橋南。元大德間建。明洪武丙辰重修,增置僧堂,接納禪侶。後廢。正統間重建,嘉靖、萬曆續修。寺額傳為東坡先生題,元薩天錫又書「忠義山旁」 匾。蓋宋末起義莫謙之,此寺僧也,故名。

慈恩寺 舊名「永福」 ,在斜橋東北,梁天監元年建。唐大中間,刺史馬植以郡人潘建宗請,重造。宋末廢。元大德六年,本路監郡人大中大夫禿哥即其故址建,改今名,以女為比丘尼。明正德七年,知府李嵩併其尼于資聖寺,遂廢。

資聖寺 在縣治東一里。唐咸通中建,舍比丘尼。宋宣和六年重繕。乾道間,創三門,孫鴻慶有「記。」 明嘉靖間,督學張鰲山毀淫祠,撤之。

正覺教寺 在李子廟西。唐開元中建,名「開元」 ,為李遵宅舊址。宋改今額,後毀。餘一殿有鑊徑尋及銅模明皇像。宋末像鑊俱不存。明洪武二年重建。正德丁丑,知府王教以寺改名忠義祠,遷寺于妙勝寺廢址,即今地也。南京吏部郎中惲釜為記。萬曆二十九年,寺僧道謙鬻田重修,復以銅範鑄明皇像。寺有元學士趙孟頫「圓通」 扁字,蓋得之圓通庵名。

妙勝寺 在雙桂坊。晉永和中,李大夫捨宅建。陳至德元年,郡人姜氏為尼者三,遂增闢。唐永初四年,名「天靜。」 宋元祐賜今額。明嘉靖撤廢,即其址建正覺寺。

祟法教寺 在忠義祠東。舊傳陳司徒後圃南。唐保大中,名「大聖院。」 宋大中祥符一年,改僧伽院。宣和七年,賜名「崇法禪院。」 明洪武二年,僧大古請為十方僧剎,重建佛殿、鐘樓。二十四年,改教寺,設有鐘夫,以司晨昏。萬曆十三年,知府王三錫重修鐘樓,立碑。二十九年,雷燬鐘樓一柱,知縣晏文輝修之。三十三年,僧戒成修。

圓通院 在德壽坊內。元皇慶二年建,趙孟頫題額。元至正乙酉重建。明宣德甲午修,嘉靖間再修。

北觀音院 ,在清和坊。宋至和元年,僧德諧建。治平二年,置大輪寶藏,以度諸經。明洪武三年重修。成化十年,重建佛殿。弘治二年,撤毀無名菴院。本寺因《古志》不載,毀為社學,併僧入崇法寺,改為忠義祠。後遷忠義祠于雙桂坊,改為名宦祠。

《並育庵 》在青山門內。順治三年,邑人陸自巖買周氏園建,有十方佛殿、彌勒佛殿、關帝殿、大悲閣在焉。且濬舊池數處環通之,為放生池,基地共十五畝七分零。

白龍庵 在府學之西,明洪武初建,內有石佛一尊。

拱真道院 今名北真武廟,在鼎新坊左。元至元戊寅,郡人朱文卿捨宅建。明初,張真人太元題額曰:「拱真。」 正德間重建,邑人徐問記。嘉靖間再修,後建高閣。對院有古井亭。嘉靖末,邑人呂律有《井亭碑記》。

白雲禪院 在府治東南白雲渡口,晏公廟東。明萬曆年間,邑人吳剛思為禪僧慧刃時雨建。真教寺 在池子巷。「明初以西域歸化彝人,安插各府,其人猶守故教,不食犬豕。各府皆有寺,本寺初甚陋。萬曆間,知府馬化龍,其先亦歸化人也,遂擴大之。」

三元庵 「忠義祠」 分地。明萬曆年間造。

法濟禪院 在縣治東南二里西排灣。初名「浴堂院。」 宋太平興國中,改「法濟」 ,後寖廢。明洪武初重建。今廢為民居。

大初庵 在祠山行廟西。明天啟丙寅禮部郎。

中鄭振先捨宅建

澄清觀 在縣治西南早科坊。舊在尚宜鄉。相傳晉王祥捨宅建。祥女妹皆入道,自後女冠多其族。宋太平興國三年,先徙于城東武烈廟。七年,州給教場廢地改築,廣袤十六畝。先是有銅鐘一,唐廣德中王玉仙募鑄,踰千五百斤,音響清越。紹興末,取入靈山三茅觀,禁庭視為寢興之節,歲久廢為民居。

全真庵 在新坊橋東南。明洪武二年,知縣舒裕撤晉陵縣治廢材建,祀張平叔,一名「紫陽觀。」 新興寺 在新坊橋,久廢,即其地建南勝庵。元妙觀 在縣東南四里。舊作行春門城壕。晉永嘉初,毛中尉捨宅建。梁大同中,號「寶莊嚴。」 唐景龍中改曰「龍興。」 淮南後因中築外子城,徙今地。宋開寶中,郡人俞思創三清殿,天聖五年重修。六年,上遣內璫賜真武像一,仙衛道器稱是。大中祥符元年,天書降,賜名。天慶五年,詔即觀建殿,奉安聖祖神御,長吏朝謁如式。其正殿有三,前曰「金闕寥陽」 ,次曰「昊天」 ,上有通明閣,次曰「太清。」 東西修廊皆五十餘楹,南極、北斗、三官、五嶽諸殿,與翊聖、真武殿介其間。紹定間,新建藏殿,層簷傑棟,為吳中道宮之冠。德祐乙亥兵燬,道流樊可道重建。元元貞元年,改今額。道士徐養浩建飛霞樓于觀之東北。至正壬辰,復燬于兵。明洪武丙辰,重建亢元殿,宣德中增彌羅小殿。舊有門,在西偏。天順間,都紀張碧虛移置薦福廢寺前,南向。觀中有古契書陳烈帝畫像猶存,即《宋史》所謂藏之石匣中者。又有金銅像一軀,亦宋時物也。後人復摹趙孟頫「元妙」 二字榜于門。郡縣迎春,必于其地。嘉靖間,知府金豪建迎春堂于太清殿後。萬曆二十九年,知縣晏文輝移堂于殿前。中堂曰「陽春」 ,左曰「太和」 ,右曰「協和」 ,規制視昔有加。舊有紅梅閣,在觀之山門,尋廢。後人即飛霞樓故址重建閣兩層,其上「層中祀玉皇像,東西兩旁祀斗母文昌像,其下層為祖師堂,中祀東華帝君、鍾離止陽、呂純陽、劉海蟾、王重陽,是號北五祖。東則葛仙翁、茅司命,西則張天師、許真君,其東旁則張紫陽、石杏林、薛紫陽、陳泥丸、白玉蟾,是號南五祖。」 「其旁則丘長春、劉長生、譚長真、馬丹陽、郝太古、王玉陽、孫不二,是號北七真。」 自三國、漢、晉、唐、宋、元以來仙學源流,見于是矣。基地七十一畝四分,舊免糧五十二畝三分二釐,現免科二十七畝二分六釐二絲。多為居民侵址。水旱蝗疫,連歲疊作,邑人咎之。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張令望募復將半。二十一年,

邑人重建「三清殿」 ,在元元殿之前。二十二年,造《三清像》。

天寧萬壽禪寺 在新城通吳門外。唐五祖法融尊者建,舊名廣福。天福間,齊雲長老維亢施舍利,卜居寺北,淮南楊行密因名齊雲。南唐保大中,建浮圖七級,龕僧伽所留。國祥寺衲衣,號普照王塔。宋崇寧三年,詔天下建崇寧寺,州以此應加「萬壽」 二字。四年,賜塔名慈雲。政和元年,改崇寧為天寧寺。紹興七年,更曰「廣孝報恩。」 有司尋以「廣孝」 犯太宗諡,改「光孝。」 十二年,詔為崇奉徽廟道場。德祐乙亥兵燬,元初重建。至正壬辰復燬,僅存鐘樓、佛殿。明宣德六年,都綱淨以寺為祝釐之所,請於朝,募建天王殿、金剛殿,兩廡合五十餘楹,危簷傑構,為郡中叢林第一。嘉靖丙申,僧德山修天王殿,範銅鑄彌勒像於中。先是,洪武間,僧淨因建樓於堂後,名「塵外樓。」 其後復燬於火。萬曆癸巳,住持僧道緣,偕江陰僧《圓礦》明輩,募修門堂殿廡,頗加壯麗。寺係一郡甲首,凡聖壽禮儀,及救護日月,設孤祈晴,皆在於此。崇禎四年,本府有給帖,一應雜差泛役,永為豁免。邑士大夫緇素,置飯僧田五百二十畝,以供往來行腳資糧。

皇清康熙十二年,布政司另立「僧戶」附入《通江區冊》。

太平講寺 在季子廟西。齊高祖創造,名稱「建。」 元。唐僧法偁始大之,改太平興國禪寺,植兩石幢于山門左右。宋建炎初,燼于兵,惟存浮圖七級。明洪武初,謝應芳倡修塔造寺。二十四年,改講寺。宣德三年,浮圖災,煨燼之餘,巋然遺甃。正統四年,副都綱宗珵重建佛殿,僧廬纔數十楹。六年,僧祖權建方丈五間。正德三年,副都綱性仁重建,後復荒廢。萬曆初,僧明果、明住募增後殿廊廡五十餘楹,重修殿塔。二十一年,僧性悟再修。距寺東百武,有「安仁禪室。」

皇清順治甲午,太平鄉民王範購錢氏廢囿成之。以

棲禪靜,四面環池,芰荷掩映,亦一幽勝也。《東有》

考證

指歸凈室係眾捐資貿錢氏園所建。

永寧禪院 在西門直街,離城一里運河之北,接眾道場。明萬曆年間重建,郡人王昕《記》。寂光禪院 在府城西北隅,離城一里。明萬曆三十五年,邑庠生王雷同僧海祥募建。

三元殿、文昌祠 明萬曆三十年,知縣晏文輝建,旁鑿義井以濟渴者。

龍興茶庵 在通江橋,路當孔道。明末,僧雪朗募王爾思、張應進等建。後燬,雪朗拮据復建,勒石記之。

紅塔禪院 在青山門外二里。山門《題梁》云:「大唐某年建。」 字多漫滅。舊有浮圖,建炎間撤去,得斷碑云。熙寧元年九月重建,後廢。其址今為社稷壇。前有彌陀庵,即紅塔院遺址。

廣福禪院 在縣東南五里。唐天復中,齊雲長老維亢建,名「齊雲。」 南唐保大中,改今名。前有雙塔,對峙驛道。其磚刻云:「宋治平二年,太平寺講師德蘭,施衣盂重建。」 其徒懷永誌。今廢。

地藏殿 ,「康熙元年建。」

新興廣福禪院 在縣治東南四里運河南。偽吳時為浴室院。南唐保大中,名「新興。」 宋熙寧中改曰「壽聖。」 興隆元年,避高廟冊號,詔天下寺觀並改今額。元末燬,明洪武初重建。佛軒後廢,旁有土靈祠存焉。

崇勝禪寺 舊在縣治東南二里。陳司徒西第寺有軫氏捨宅,初名「杜業」 ,更名「福業。」 宋太平興國中,改賜今額,為「祝聖道場。」 寺有觀音閣,後廢。明嘉靖中,僧移置廣化門橋東,復建萬佛閣。唐太常鶴徵《記》。

端明寺 在德安橋南。舊在縣東南三里。宋治平初,胡樞副宿請建。元末兵廢。明永樂元年移建今地,即舊清涼寺基,故俗亦稱清涼寺。宣德間,增建佛殿山門。景泰五年,禮部尚書胡濙請改額為「端明寺」 ,以胡宿曾為端明殿學士,後賜佛經一藏安奉焉。胡濙有《報恩感慈禪寺記》。嘉靖間重修。

永慶寺 在縣治東南四里夾城。舊傳陳司徒果園。後唐長興初名正勤。宋咸平六年,以陳天節名天下寺觀。政和七年,改曰「能仁。」 宣和中,詔為神霄玉清萬壽宮,詔書刻石。大殿今不存,後宮廢,復為寺。建炎四年,張參政守請為墳剎,改賜「顯慈永慶。」 元至正丙申燬於兵。明洪武丙辰重建。後傾圮幾盡,惟存正殿。嘉靖末,有遊僧佛明至,修復之。應城李幼滋來知府事,聚徒講學其中,士子翕然師尊之。因即寺南故城構亭其上,名曰「精微」 ,自為記,勒石亭中。李既去,後人因肖像其中祀之,名曰「李公祠。」 萬曆初,重修佛寺,郡守施觀民記。知府穆煒又即精微亭後構觀稼亭,時與賓僚遊衍其間,登高臨眺,頗稱勝覽。不久傾圮。二十九年,知府周一梧始徙餘材,更為修建,立祠寺右,春秋致祭。祠故有田百畝,給永慶寺守之,以供焚修。歲久,寺僧利祠之毀,以沒其田,祠日就傾。

皇清順治五年,僧若蕉《輪鼎》建大殿兩廊,重裝佛像。

康熙四年,邑諸生趙申喬讀書寺旁,請于有司,捐貲重葺。近有居民羅際斯,別建「鴻寶堂」 於祠後。

文明寺 在縣南三十里三渦溪,俗名三渦寺。唐大中五年建,名緣果。宋太平興國中,改乾明,後復改文明。崇孝禪寺殿前有杉二株,榦大數十圍,枝皆下垂,特異凡木。自唐迄今餘五百祀,蒼然與古殿俱存。明洪武中,增創僧伽等屋。今寺漸圮,杉亦不存。惟米芾留題云:「陳文老、劉巨濟、米元章戊辰暮春同遊。」 刻石尚在,筆法遒勁可觀。寺東有《忠佑廟》。

華嚴教院 在縣治東南四里運河南。舊為太平寺支院,名法華。有文殊、普賢二臺,東西對峙最偉特。後寖廢,為人所撤,惟門屋佛殿僅存。《舊志》稱「遺址尚存」 ,今廢。

豐稔庵 在城村。舊嘗燬於盜,遺址猶存。嘉靖己酉年重建。

景德教寺 在前黃,俗名前黃寺。唐咸通初建,名「寶田。」 周顯德中,肇崇殿宇。宋太平興國中,改景德禪院。淳熙庚子,置莊田重修。明洪武間修改教寺尋毀。景泰間,里人楊林重建。嘉靖四十年修,萬曆二十八年又修。明末正殿毀。

皇清順治間,重建。康熙十三年,山門圮,里人楊廷銓

重建

永寧寺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唐咸通四年建,名「道成。」 宋改今額,後廢,遺址猶存。明嘉靖元年建,今名「吳黃寺。」

寶相寺 在縣南六十里。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名「瑞像。」 明洪武初重建,復舊額。萬曆元年重修。福林院 在湖濱。

慈雲菴 在大路橋堍北。順治間,里人鄉飲賓邵文燦創建。

大頂院 在夾山麓

蓼莪庵 在王婆嶺南,相傳孝子王褒墓在焉。其地有「望湖亭」 ,菴址舊六畝八分零,僧恆一益廣之,有田六十餘畝。順治九年,建彌陀殿。康熙壬寅至壬子,重修正殿,建天王殿、禪堂、普同塔殿。古松雙桂,俱數百餘年,多名人題詠。

馮庵 在張山南

慈雲院 俗名「張山南庵。」

壽昌院 俗名《張山庵》。

龜山塔院 山下。宋有書院,今改庵。

祥符寺 在寨前灣。唐貞觀初,嘗徙置津里山隩,名「靈山。」 里民杭惲捨基建寺,居重湖疊嶂間,最為清絕。宋大中祥符間,改祥符禪院。宣和四年,升為寺。元末廢。明洪武二年重建,宣德十年重修。正統十三年,敕賜佛經一藏。萬曆初,里人李備建石塔,稍為修葺云。

雲居道院 今名仙人菴,在西村山中,舊傳葛洪丹室也。《太湖志》云:「洞庭有葛洪宅,嘗來此煉丹,其丹井猶存。」

棲雲庵 在檀溪灣。宋寶慶元年建。明洪武間重修。有卓錫泉、半月池。正德間重修。萬曆三十年,僧慈航建韋䭾殿。崇禎九年,僧冰菴、《耳通》重建佛殿、山門及兩廡菴以重新。

青龍庵 在桃花灣之東濱湖。明崇禎十一年復建。

慈福禪院 今俗名大劉寺,在縣東南三十里。唐咸通中建,名「永安。」 宋崇寧二年賜名「保安」 ,三年改今名。明洪武間重修。

興教寺 在縣東三十里胡橋。唐大中初建,南唐保大五年重修。宋太平興國中賜額「興教禪院。」 天聖間重修,後燬。明洪武元年重建,二十四年改為寺。萬曆間重修,并建禪堂。

大聖庵 在洛陽

六一庵 順治八年,鄭競捨宅,僧炯如建,郡人薛寀題,「布政司慕將本庵蕩田作放生池。」 奉先庵 在岑村東。明永樂間建,萬曆十二年重修。

皇清順治十六年,僧海旭增建禪堂。

甲墅院 「在青絲塘。」

湯墅庵 在湯墅

福緣庵 康熙十二年,里人許姓捨建。

周墟庵 舊名「慈庵」 ,在戴埼橋,元至治間建。明嘉靖己酉重修。毛給事中建文昌閣,萬曆十五年,御史唐裔再修。

保寧寺 在橫林鎮北。宋太平興國間建,名「接待院。」 慶元間改今額。元末廢,明洪武重建。前有寺,并西有傾蓋亭,今廢。皆寺基也。

皇清寺僧築埄種松於後,蔚然稱勝。

寶雲寺 在縣東二十七里。隋名「攝山。」 舊有斷碑,謂在橫山,一夕大雷電攝至斯地,故云。唐會昌廢,大中間復建。宋賜今額。元末兵燬,明洪武元年重建。嘉靖間重修。

妙智院 俗呼「華莊庵。」

浮梁庵 在橫林鎮北街西。

圓通院 在鄧莊村

潛靈寺 俗名「白龍庵」 ,在橫山南麓。有龍井,祀嘉山白龍之母,旱禱輒應。宋紹興七年,州學正哲等請封賜今額。及明登載祀典,命有司每以春秋仲月,用豕一致祭。成化七年歲旱,知府龍晉禱雨刻應重建。嘉靖辛卯大旱,知府趙兌步行躬禱祠下,汲井泉以還,中途雨驟至,霑溉三日,是年有秋。自後凡旱,輒往請水,皆得雨。其屋棟下牆常穿,土人以為龍之來去由此。萬曆七年,白龍至廟覲母。起自滆湖,四十五里,間廣三里餘。大雨電,田禾垂成,席捲而盡。其殿晏然不動。

沖虛觀 在橫山。梁有王八百修道得仙。陳朝以州東北為鬼道,因築道館鎮之,名「登仙。」 中遭燬蕩。唐乾寧初,道流張皎然重建。宋開寶七年,大加營繕,徐內史鍇為記。大中祥符,改賜今額。元末兵燬。明洪武初,有僧即其址創為佛廬,名曰「大林庵。」 謝子蘭有《遊大林庵》詩。

報恩庵 在橫山西,俗名《爵林》。

雲居庵 宋咸淳間,僧行興號祖庭,自天目山駐錫爵林,露坐說法,風動一方,緇素檀施坌集,遂結庵處之,名曰「雲居。」 元末庵燬,庵干兵。明洪武

十六年間重建,距爵林百餘步,更得里人湯達卿故基,以廣其居焉。嘉靖二十一年重修開福教寺 在縣北三十五里,唐大曆中建,舊號「豐城」 ,以豐城鄉得名,俗名南城寺。宋太平興國中改開福禪院。元末兵燬,明洪武間重建。改教寺時有翠微寺,在無錫之陽山,梁太清元年建。明永樂十四年併入寺中。嘉靖初因魏國莊田鄰寺侵奪之。僧與訐訟不勝,乃棄寺出遊。後過寺,《題詩》云:「殘山剩水一荒堤,古寺煙籠白塔低。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風還戀舊巢泥。」 萬曆間,大林庵僧重建。佛殿三間。

開法寺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隋開皇間建,名「天光。」 唐時廢,乾寧初重建。宋太平興國五年賜今名。元末燬。明洪武十一年重建,尋廢。

皇清順治初,僧斷愚募化重建,啟請龍池萬如法嗣。

行慧,號《航野者》。特力鼎新。名藍再造。躋堂說法,大闡宗風。康熙癸亥天中日涅槃。甲子有弟子超乾示期火化。

天宮庵 在雙筆峰東南。舊有古桂,四時常花,上生淨院 。明嘉靖間,有大士石像自江陰愬流而上,里人異之。大理寺卿吳亮迎之園中,建閣奉焉。今以施之。僧堅忍,因以「上生淨院」 名之。內有孫慎行《七佛偈》,鐫石上。

思敬道院 在魏村,明洪武初建。

壽春庵 俗名「金牛庵。」

顯慶寺 在周莊,唐顯慶中建。宋元祐三年,胡右丞宗愈請為墳剎,賜額「感慈顯慶禪院。」 明正統時重修。

長慶庵 明崇禎元年慶堂和尚建。

通一觀 俗名「小茅山」 ,在縣北五里,明成化辛丑建。嘉靖、萬曆間,邑中丞唐順之、太常唐鶴徵嗣修。

廣福禪院 在府城外西北隅,離城三里。明萬曆間,太虛禪師募建,俗名「蘆墅庵。」

大生禪院 在府城西南,離城三里。有放生池。

皇清順治三年建。

含輝觀 在縣西北七十里。交州刺史陳文則宅址,宗令純有《記》。唐乾封元年告成。中嶽有景星之瑞,命天下立景星觀,郡守劉德敏以此應詔。宋大中祥符二年,改賜今額,後廢。元復建。明永樂十一年重修。嘉靖丙辰倭毀復建。今俗名「含輝寺。」

觀音教寺 在縣北六十里。唐開元中建,名善業。宋元豐中重建。縣尉高子方為《記》云:「唐上將曹公之故居。」 宋改觀音禪寺,元季燬。明洪武間重建,改教寺,嘉靖間重修。寺地故廣,漸為居民所侵。今存二十六畝有奇。

智寶寺 在阜通鎮,又名萬歲寺。梁武帝舊第,天監七年捨為院,名「慧炬。」 偽吳天祚間重修。宋太平興國中,改智寶禪院。明洪武中重建。今多燬廢,改為道觀。旁有元通庵,舊慧炬經堂也。今存。

慈濟庵 在九龍山南

淨名庵 唐代迄明,頹廢,僧靜齋重建。

大悲庵 在伯牙瀆西。順治初,僧四知自河南來,覆茆施茶於此,因結庵焉。

永豐庵 在六莊。宋朝建。庵左為東嶽殿,明洪武初年,建《鄉約》所。嘉靖間,有五臺定僧顯異得免倭難,啟龕顏色如生,因造塔。年久庵圮,僧達原重修。

問津庵 在九里鋪。明崇禎年,本真建叢林,邑令馬嘉植碑記。基四畝,免科。有貫休畫《十八羅漢》。

能仁禪寺 在奔牛鎮西。齊黃門侍郎蕭惠開捨宅建,名「禪鄉。」 宋政和間改今額。明洪武初重建。嘉靖間修。

魏墅觀 ,即《舊志》忠佑行廟之一也,地名陳基,舊傳司徒祖父葬焉。或云舊居,殿後有小磨,為故物。

靈濟龍祠 在奔牛閘側。宋政和三年賜額「昇仙觀 」 在縣西南三十二里。唐開元七年,張氏子嗜酒,飲輒一石,鬢髮如銀。越三載,白晝策驢上昇,捨宅建此,故名。後廢,莫知所在。

大聖院 在縣西三十五里。宋嘉熙庚子建。前有石池。寶祐間,光祿卿高暘病目,以池水洗之,即愈。後浚池,得白石羅漢小像一十有八。元至正丙辰燬,明洪武庚戌重建。萬曆庚寅修,里人陳常道有「佛像記。」

「地藏院 」 在張墅橋。

七寶塔 在社學祠旁。相傳,一方以塔廢興為盛耗,今廢址猶存。

嘉平庵 在卜弋橋鎮西,為有司往來行廚所。龍興禪院 ,在城之西南隅。其地俗名龍嘴,舊在惠民坊,移建于此。始于僧德山、惠祥、性通繼成之也。明萬曆初,平湖蒙宰陸光祖題曰:「龍興禪院。」 十年丈量寺基三畝六分九釐二毫三絲,給帖優免。有記。

皇清康熙六年,縣令劉蓀芳建大悲閣,而令僧雪朗

董其事落成於次年,蓀芳暨子楫俱有記。雪朗又捐貲建「心遠樓。」

慈渡庵 在普濟橋東南。明崇禎戊寅建。新安人以為旅櫬居停之所。并置義塋,以葬其死而不能歸者。庵田三十餘畝,以支住持香積之供。

皇清順治乙未增修。

圓通庵 在廣化門外一里。明嘉靖間,邑人楊經建。

廣濟庵 在陳渡橋南。相傳唐貞觀中建,明成化十七年修。天啟年間,僧悟空建禪堂九間。崇禎年間,建山門、大殿、左右廊。

皇清康熙八年,建「貝葉樓」九間,「包廂房」七間《普同塔》

三座建井亭,舊名「甘露。」

寶林寺 今名石莊花寺,在縣南三十里。周閔帝捨宅建,名「法華。」 宋改今額。元末燬,後重建福林院 俗名「高禖庵」 ,宋寶祐丙辰建,明成化癸卯修,萬曆甲午又修。

興福寺

太和觀 在後餘,梁朝始創。按《唐碑》,又為漢張真人道場,歲久廢。唐貞觀中,道流三慧辨於舊址北重建,中書劉禕之為記,名「騰仙。」 宋大中祥符三年,改賜今額。茅山元符宗師劉院康受業于此,徽廟深敬禮之。元至正辛卯重建。丁酉燬于兵。明洪武初,改葺堂宇。成化十七年,鼎建三清殿。

福慶院 宋建炎中建,明嘉靖間重修,邑人金主事九齡《記》。

天福庵 俗名《喬思庵》。

圓明教寺 在縣西南六十餘里。唐貞觀中,鎮威將軍薛恬、武陵王記室薛世緒、徐州西曹從事薛法興捨宅共建。初名「樂善。」 宋改元明禪寺。元末兵燬,明洪武五年重修,改教寺。嘉靖三十六年重修。

三和堂 在大圩蕩。宋大中祥符三年,道流葛靈山建。元末廢。明洪武八年重建。

建聖庵 「宋時建,明成化癸卯重修,萬曆甲午又修。」

問松庵 在鎮龍橋北

化成庵 :在《西岫》之陰。

淨化庵 明正德間,有明老禪師居此,頗顯靈異。師於火中坐化,庵亦滅。萬曆間,心逵師結庵于此,名「淨化庵。」

修善教寺 在縣北三十里。舊本社稷廨院,隋建。唐會昌中廢,大中間復建。元末兵燬,止存山門。明洪武元年重建。

無錫縣

崇安教寺 在縣治東三百步。晉哀帝熙寧二年建。或云王右軍故宅,牓其門曰「祝聖都道場。」 傳是右軍書。宋太平興國初,賜今額。建炎中火,後重建。紹興二十八年,僧義深造《五輪大藏》于西廡。紹定中,僧師亨創千佛閣于東廡。元至正火。明洪武十四年,僧道圓重建大殿。正統九年,僧慈拱撤舊改作。六月十九日,俗于寺中作市最盛。其曰「東院」 者,林木深蒨,庭宇邃密。景泰初,刑臣用事,于是張憲副思安、唐提舉理、俞通判雍輩皆致仕歸,共為詩社,春秋會于山中,寒暑會于東院。

北禪寺 在縣治南中市橋西巷。唐武德中與鳳光橋同建。初名鳳光,後廢。宋寶元中復置,賜名壽聖禪院,俗稱北禪寺。正殿署書「釋迦寶殿」 ,宋米芾筆,世所傳賞。殿東有輪藏,其下傳有石函,置佛牙舍利之屬以作鎮。明嘉靖中,夜常有光,寺僧疑其金也,發之,得兩方石,有字如二王法而無名,旋亦剝落遺失。

東林庵 在城東隅箬葉巷。元至正十年,僧秋潭建。明洪武初,邑人朱子華施地以廣之。成化、萬曆相繼重修。初,宋楊文靖時講學地,故名東林。邵文莊嘗作書院于泰伯瀆之上,而或以此地為是。于是知縣鄭普作文靖木主,祀之庵中。後始遷之崇正書院。及顧端文、高忠憲創復東林,為「道南之祠」 以祀焉。今在庵之南。

化城庵 在縣治東北盛巷,舊本在東門外三里,宋時所建。元至正間,僧彌福以邑人王信甫施地,移置于此。殿閣堂廡,規模整麗。明天順三

年重修。嘉靖間倭變,有以俗謠欲毀之者,事雖不行,然竟以傾廢。

善智寺 在金匱山之西,尼寺也。唐乾符初建。明正德中,督學御史張汝立毀寺置淮海祠。藥師禪院 ,在第四箭河。本都御史談愷香火院,後歸其甥秦燮。燮之孫御史鏞,置千休館于院後,讀書其中。僧月濱、雪轂、徹圓先後重修,并建大殿。

《古觀音殿 》,在大市橋,元達魯花赤禾羅思彌所作。

皇清順治九年,秦爾佳重建。俗傳以禳火災。以上在

城中

惠山禪寺 在縣西五里惠山第一峰之白石塢。梁大同三年,改建法雲禪院。唐會昌中廢,咸通中重建。宋至道中,賜額「普利院。」 紹興初,以院賜信安郡王孟忠厚,奉昭慈聖憲孟太后歲祀,改寺名曰「精忠薦福。」 元末燬。明成化間,僧戒欽者掘地得銅章一,文曰「旌忠薦福功德禪院之印。」 正統間火,巡撫周忱、知縣項伾重建。萬曆三年又火。其後邑紳鄒迪光修復而增飾之。歷歲既久。

皇清康熙十一年,僧超果葺其頹敗,不竟厥功。尋亦

復圮二十三年恭遇

車駕南巡道出無錫躬幸惠山寺酌泉于亭遂禮佛。

于殿上。百姓瞻望踴躍。幸睹

「天顏。」其明年邑人周弘詞者,力加繕治,一切煥然。乃

懸榜其上曰

聖敬式臨,嚴中允繩孫書以志奇,覯寺門舊署曰「惠

山寺,陳工部勉書。外有石幢二,左刻《楞嚴》諸咒,宋熙寧間立;右刻尊勝諸咒,唐乾符初立。白鹿山人李端行書。入為日月池。踰小橋而上,有左右二坊,左曰聽松,右曰「觀泉。」 上為天王殿,榜曰「惠泉福地」 ,亦勉書。入為金蓮池,一名纑塘,一名浣沼,中生千葉蓮,舊謂服之羽化,與華州華山所產同。其花似蓮而小,引蔓如荇,色微黃,香絕異。後有婦人浴于池,其瓣遂減為五出。池跨石梁,更上則古木陰翳。石臺二重,可數十步,攝衣而登。中為大雄殿,梁大同中作,亦名「大同。」 東西兩廊,左有門,曰「不二」 ,內為禪堂。右門曰大行,內為彌陀殿。大雄殿之後有天眼井,又其上數級,傳是宋高宗駐蹕地。有行殿,後為白雲堂,堂亦廢。今有門曰護雲關,左右真武、文昌祠。又其左為魁星閣,右為張仙閣,邑紳劉雷恒建。又其上,石臺數十級,為大悲閣,邑紳馬瑞建。可望東膠、西高,兩山對峙如屏。又其上,玉皇殿,則非寺之所有也。按舊《志》,前有曲水亭,亦名憩亭,去石幢五十步。大雄殿前有石床,長可數尺,廣厚半之,上平可供偃仰,旁刻「聽松」 二字,傳是李陽冰篆,皆蒼潤有古色。唐皮日休詩「殿前日莫高風起,松子聲聲打石床」 是也。後移聽松庵。或云天順中縣丞邵性移。

皇清康熙十年,僧超果修寺,復舁置殿前石旁。舊有

大松二,不知其時代。有雙溫樹,李文肅紳手植。有鳳檜,有長生檜,宋天聖中邑宰蘇紳植。又有趙令松,元符中邑令趙伾植。金蓮池上有芙蓉亭,又上有半山亭,有「嘉蔭、挹翠」 、「秋濤」 之軒,望湖之閣,今並廢,不知其處。由邑之寺,水陸皆五里,故風日佳時,為冶遊所聚,不勝雜㳫。及晚而雨散,空山寂然,則擯落之徒得其「晨暮矣。」

聽松庵 在惠山寺左,桃花塢下。明洪武七年,僧普真即繡嶺亭故地為庵,而植萬松其中,因以為名。有秋濤軒,王舍人紱畫《廬山景》于其壁,「秋聲小閣」 以貯竹茶爐,皆為時名蹟。庵火于成化中,邑人武昌守秦夔重建,增置松風閣,後並廢入邵文莊塋。

禪悅庵 在惠山寺右錫山之南。宋咸淳中建。明永樂、成化相繼增修。舊有三塔,以貯僧尼化骨,故俗名「三塔庵。」

白衣庵 在惠山寺左。其《大士像》,為宋時所造。僧慧照者卓錫於此,構「柏庭禪舍。」 明天啟間,邑紳鄒迪光重修,求嗣者悉趨焉。

《忍草庵 》在二泉南,章家塢之上。明萬曆中,有僧誅茅結廬其地。邑人夔州守顧與沭為築庵而廣之。

石浪庵 在錫山之半。巨石簇起,望若層波,故以為名。南眺五湖二溪,煙水駘蕩,晴雨皆好。慶雲庵 在錫山之南。順治間僧行齡建。西方庵 在縣西官瀆橋。明萬曆間邑周文簡炳謨建。

鎮溪庵 在西郭外。明正德中,秦氏施地鑄真武銅像,以鎮溪流。崇禎中,秦戶部堈,復施地以

廣之

致敬庵 在縣西布政鄉,宋淳祐中建。

延壽庵 在布政鄉劉塘橋。宋咸淳初建。華藏禪寺 在縣西三十五里華藏山,亦名青山寺。宋紹興間,太師張循、王俊敕葬於此,因建寺墓左,以奉歲祀,賜名華藏褒忠顯親禪寺。至今其地因以「華藏」 名墓。經屢發,獨神道片石尚在。高宗御書題額曰:「安民保大、翊戴元勳循王之碑。」 元時寺廢,明洪武、正統中相繼修復,像設莊嚴,與湖山爭勝。後崇禎中,邑紳侯鼎鉉新之。舊有「雲海堆」 、「玉望湖」 諸亭,並廢。

玉泉庵 在縣西錢橋,宋景祐初建,喻工部樗「讀書地。」

德慶庵 在富安鄉賈山,唐天寶中建。

法喜院 在富安鄉,宋嘉定中建。

普濟庵 在縣西四十五里,宋紹興間建。太平庵 在縣西富安鄉,元泰定初建。

化城庵 在縣西五十里俞巷村。宋端平中建。繞庵四匝皆水門,跨以橋,有出塵之致。

資福庵 在富安鄉,宋咸淳初建。有石觀音像,相好殊特。

翠微寺 在縣西安陽山。梁中書舍人陸舉故宅。太清初,為遠山寺。宋太平興國賜今額。明洪武以後,以次重修。

餘慶庵 在縣西長腰山,宋乾道間建。

誌公寺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青城鄉,誌公禪師嘗居其地,故名。宋建炎二年,僧曇顯建,後廢。明洪武中重建,成化間修。萬曆三十八年元旦大殿火。」 以上《西境》。

南禪寺 在望湖門外。梁太清初建,始名護國。唐咸亨中改曰靈山。宋天聖間重建,名福聖禪院。雍熙中,僧某見持缽入寺者,既而求之不得,唯壁間挂錫猶在,眾異之,建浮圖焉。既成,以前所見必僧伽也。將設像其中,則夢一人謂曰:「無煩塑工,泗州有三像,可迎之。」 及往果然。先夕,舟師夢有紫衣僧乞附舟至無錫南禪寺。旦則僧迎泗州僧伽像者適至,乃載以俱來。自是,寺以「南禪」 名其塔。崇寧三年,賜名妙光。元天曆中災,僧心月重建。明永樂中又災。宣德二年僧一葦重建。八年圮,一葦又修,而獨峰、柏庭共成之。其大雄殿,則元僧本復所作,製甚工。天王殿之右有真武、關帝二殿,左有西來閣,今改置觀音大士。俗于此求嗣,塔院之後為法堂寺,四周舊有繚垣,若城然。倭寇嘗登以瞰城內,後遂削平之。塔去太湖數里而遙,或言「風靜之夜,塔上燃燈,影落湖中,燦然可數。」

鎮塘庵 在揚名鄉清寧橋之西。明嘉靖四十三年建。後戒轂等次第增建大悲、「藥師」 、「西方」 等殿,貯大藏焉。

皇清康熙丙辰,因衝擾縣,給照勒石,免地稅。

清和庵 在城南景雲鄉,明萬曆三十二年建。後體音增建禪堂等。

皇清康熙丙寅,僧見眉勒石縣給照,免地稅。

湧蓮庵 在景雲鄉,明崇禎中建。

皇清康熙丙寅,給照免地稅。

磨蝎庵 在城南二里許。前為戶部郎中華雲別業。

《福城庵 》,在城南菰瀆橋之南,華郎中雲之菰川莊也。其曾孫時亨,施僧佛音以建庵。堂殿宏敞,幾埒叢林。有樓五楹,以貯大藏。

保安教寺 在城南五里景雲鄉。始創於梁大同初,在宋重建於紹興賜額,「於乾道」 為禪院,元廢。明洪武二十八年重修,改教寺。嘉靖中,僧廣才等拓而新之。有天王、大雄、穢跡諸殿,有禪堂七佛閣。其地甚僻,多修篁古木,山門流水泓然,可以忘暑。邵文莊公嘗作東林書院于其後,寺基免科。七佛閣係華珂鳴建。

崇福庵 在縣南十五里,宋紹興初建。

崇慶庵 在縣南新安鄉。宋嘉祐中建。明洪武、萬曆先後重建。

淨慧寺 在縣南新安鄉。宋嘉定中建,賜今額。明正統、萬曆先後重修。

顯慈庵 在新安鄉,宋咸淳中建。

妙慶庵 在縣南十里俞村,宋嘉祐中建。裕慶庵 在縣南三十里,俗呼「草庵。」 元至正中建,明永樂、嘉靖間重修。

橫山庵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橫山東坡。宋咸淳間建,明洪武初重修。

雪浪庵 在橫山之巔,結廬洞穴之中,旁有石池不竭。其麓宋時大楓樹二,蔭十餘畝,枝生芸香。今樹合為一,其下有硃砂墩,舊產硃砂。

成性寺 在縣西南開化鄉軍帳山。旁有龍湫,舊名龍祠庵。宋淳熙中建。明天順中賜今額。石塘庵 在縣西南長廣溪北口。宋嘉定中建。本名「法王」 ,又名「寶慶。」 明正統、崇禎先後增修。永安院 在縣西南冠山之東北。俗稱石塘。元至正間建,明萬曆間重修。

萬梅庵 在縣西南野山,居懸崖邃谷之中,前臨震澤,梅時望若香霧。瀰漫十里,實棲真之奧區。

長泰寺 在縣西南長泰山。梁大同元年建,隋廢,唐上元重建。宋賜額「普寧禪院。」 寺有井,舊傳昔有仙人從井中出,土人逐之不及,留一笠而去,因作留笠閣。或言仙人乃僧伽也,後有羅漢跡。明洪武中,仍舊名「長泰。」 嘉靖中,重建大殿,植柏樹百餘。萬曆、崇禎相繼增築。

方湖寺 在開化鄉。宋紹興初建。明洪武、正統、萬曆次第重修。

普慶庵 在縣西南開原鄉,宋紹興中建。明洪武中,張尚書籌施地增修之。

龍泉庵 在開原鄉。請幫助識別此字。利山明弘治十八年,僧信真者掘地得殘碑,有永興二年敕賜「龍泉庵」字,蓋其始建也。庵左有泉,山僧接竹引之廚下。以上南境。

綠蘿庵 在靖海門外。明時有漁人網得觀音石像,因建塔為庵。面城臨壕,多樹竹木藤蘿之屬。嘉靖中,結精舍其中,為遊息之所。有釣臺、「惠光塔、繙經壇、靈寶軒、海天吟閣。」 今並廢。

金鷲庵 在靖海門外。梁大同中建。相傳上梁時,有金色鳥來集,故名。宋改曰「普濟。」 寶慶間,僧法昌掘地得泉,以施行人,亦名「施水院。」 去城九里,今又稱九里庵,中有古樹。

延福庵 在芙蓉山之西南,元延祐間建。明洪武中,有禪師文洪、文澤居之,甚有名。

龍祠庵 在縣東北芙蓉山之巔。宋嘉定間建,以有龍井故名。元至正重建。明宣德、天順中修。祇陀講寺 在縣東梅里鄉。梁大同二年邑人王建施宅為寺。隋廢。唐上元間重建,又廢。乾符二年修復之,賜名「崇教禪院。」 元廢。明洪武元年建,二十五年仍改今額。

興教禪院 在縣東四十里。梁大同二年建,名「施陀。」 宋紹興初,賜今額焉。

永錫庵 在縣東梅里鄉,宋寶慶間建。明洪武中重建,萬曆中增修。

膠山教寺 在縣東膠山之西。梁蕭侍郎施宅建于太清。初名彌勒寺。隋大業重創。宋至道中,賜額「興化。」 建炎間,李忠定綱請奉先祀,改崇親報德禪院。舊傳膠山、惠山兩寺之門,東西相望,不爽尺寸。上方有環翠、聽松等軒,並廢。明洪武、正統先後重修。

靜教禪寺 在縣東上舍,亦名上舍寺,陳至德元年建,初名「善寂。」 隋開皇中,吳郡刺史陳子邁徙家邑之東山,增築之。大業中燬,唐上元中重建。宋太平興國五年賜今額。元廢,明永樂三年重修。

靈趵庵 在膠山,明正德中建。舊有「靈趵泉」 ,因以為名。

成福庵 在縣東斗山,宋淳熙間建,明洪武間重修。

水月庵 在縣東東沙涇,明萬曆中建。

香山禪寺 ,在縣東六十五里香山,一名「顧山」 ,亦名「碩山寺」 ,梁大同中建。

崇慶庵 在縣東懷仁鄉。宋景祐間建。明洪武、嘉靖、萬曆先後相繼修復。

敬思庵 在懷仁鄉。元至正初建,明洪武中修。靖節庵 在懷仁鄉。元至正中建,明洪武重修。嵩山禪寺 在縣東嵩山,傳有嵩頭陀者居此,因名。元至正中建。邑員外楊德彝施地大創臺殿,遂成叢林。有「桫羅林」 、「來月軒。」 明宣德八年賜今額。

皇清康熙元年,超果重修。

普明庵 在縣東延祥鄉,元至正建,明洪武重修。

圓通禪寺 在延祥鄉,唐乾元初建,本名「乾元」 ,或云里。張氏之宅,施為浮圖。咸通中重建,宋景祐賜今額,明永樂正德重修。

甘露寺 在縣東七十里甘露市。唐乾符中建,宋太平興國改賜名廣濟院。明洪武中重建,仍名「甘露。」 萬曆中修。

集福庵 在縣東垂慶鄉界涇,宋紹興初建。明永樂間,姚少師廣孝以其族弟道正居此,為修其殿宇,有《賜敕》。

崇先禪寺 在縣東泰伯鄉。宋紹興五年建,賜名「普利。」 蔣丞相芾請為墓剎,改今名。明洪武重建。

泗州教寺 在縣東泰伯鄉。宋嘉定中建。德祐中毀於兵。元至大間復建,尋廢。明洪武中修復。隆慶四年邑華學士察重修,火,萬曆間重建。福緣庵 在泰伯鄉。宋咸淳中建。

善慶庵 在泰伯鄉,宋咸淳中建。

利濟庵 在泰伯鄉,元泰定中建。

報福寺 在垂慶鄉胡堰,宋建炎中建。

祈福庵 在垂慶鄉,俗名「廟庵。」 宋元祐中,圓照禪師乞歸山,建此。明洪武、嘉靖重修。

崇真庵 在垂慶鄉。以上在東境。

三教庵 在控江門外江陰巷,明萬曆間建。「泰山庵 」 在控江門外黃天蕩旁,明萬曆中邑紳秦耀建。

增福庵 在城北西村。明萬曆間,邑紳周繼昌建。

蓉湖庵 在城北三里橋。明萬曆間,邑紳萬象春建。

放生池 在縣北塘。明崇禎中,邑舉人鄒兌金建。廣池四匝,環蒔花竹。中為石臺,構殿其上,貯《大藏》焉。朱橋宛轉,外列僧寮。風帆南北,時聞鐘聲。後軍興廢圮略盡。

蓮居庵 「在城北後祁村,明萬曆中建。」

《善住庵 》在後祁村,蓬萊閣右。

前湯庵 在縣北天受鄉。「前湯」 其地名也,亦名普濟庵。宋德祐元年,元兵陷常州,邑人陳通判照巷戰死之。施宅構庵,明時屢毀。萬曆二十六年,僧行恩昭慧大興復之。

保寧寺 在縣北興寧鄉。梁大同中建,後廢。唐上元中重建,宋淳化賜今額。舊傳為甘羅故宅,旁有《甘蕩》。

皇清康熙癸亥重修。

「繼志」 庵 在西高山真武殿左。

永慶庵 在縣北鄒圻。元皇慶中,學士王璽施地建。明洪武、弘治重修。

崇慶庵 在縣東北西高山。吳赤烏二年建廢。明洪武、天順、弘治先後修復。旁有祠山廟,俗稱「廟庵。」

報本庵 在縣北西高山陳村,元泰定中建。「《德慶》庵 」 在縣北招義鄉,元建。

開利教寺 在縣北洛社鎮。舊傳為王右軍別墅。梁太清初建,始名「興福。」 宋景祐三年,賜今額。元末廢。明洪武十三年,僧永康重建。天順、成化先後重修。有池二:一曰「滌硯」 ,一曰「觀鵝。」

長慶院 在興道鄉周村。宋楊后建長慶院于汴京。後其姪扈蹕南渡,因僑置於此,以奉后歲祀。明洪武、正統重修。

報慈庵 在興道鄉玉圻村,宋景祐中建。妙相院 在興道鄉。宋明道初建,明洪武中修。以上在北境。

洞虛宮 在縣治東崇安寺之左。舊在膠山。梁大同二年建,始名「青元宮」 ,後廢徙今地。宋大中祥符間,改賜今額。慶曆中火,嘉祐初重建。元至元中火。明洪武二年,道士陳道安漸修復之。洪熙、景泰相繼增葺。萬曆中火,尋復建。有殿六:三清、昊天雷尊、七元、真武、三元。井亭二。三清殿後有奎星閣,雷殿後有元都第一樓,又有「涵碧樓」 、「吟仙閣」 之類,並廢。

希夷道院 在城東南隅弓河上。舊傳有丁道固者,遇一道士日暮乞食,其妻以好食餉之,遂稱患瘡不能行。道固止之數日,因留一丸藥,贈其夫婦而去。及午,將服之,小蒼頭言:見道士乃用瘡中膿水為丸,道固唾而投之於火。忽五色煙起空中,見前道士手持一扇,扇有「希夷」 字,眾共目之。道固遂施宅為院以奉之。元貞元間,道士孫必聞重修。院有熒惑像,關壯繆祠。有泉,亦以「希夷」 名

女貞觀 在城西南。宋至道間,女冠邵得新從膠山移置于此,賜今額。明正德中廢。

真應道院 在縣治東沈家巷。明洪武初建。其殿柱皆青石,元元萬壽宮故物也。成化中火,邑紳知縣錢綱為復鄰之侵地而重建之。

元元萬壽宮 在第六箭河,元倪昭奎建。昭奎,高士瓚之兄,有詩名,去為黃冠,初祀《老子》于此,名「元文館。」 門列古木,池跨二橋,壇、殿、講堂、齋館位置有法。延祐間賜今額,趙承旨孟頫書其碑,後廢為鄒氏別業。主經屢易,無復遺蹟。昭奎後賜名元中文節貞白真人,晚自號元中子。又嘗創清微精舍于錫山之陰,遏澗為水簾。潺湲之

聲日夜不絕

真武堂 在縣治東偏。元延祐四年建。舊謂「其門適對獨山」 ,前人埋符其下,以鎮水患。明宣德中,知縣唐泰安修復。

斗母閣 :在第五箭河。康熙十年,秦鍈施地,邑中士族共建之。亦名「報恩道院。」 道士馬真濟築殿堂。

三茅殿 在惠山上,俗稱「其絕頂為三茅峰」 ,稍下為二茅峰,向有石泉,又下為大茅峰。

洞陽觀 在縣西七里燦山之麓。陸羽《惠山記》言:「山之西有古洞,潛通包山,即古洞陽觀,今亦壅塞。」 觀創於梁天監中,隋大業間廢。

明陽觀 ,宋崇寧四年盧真人至柔建。《李遠記》謂即古洞陽觀地也。大觀元年賜今額。至柔,蜀華陽道士,初居洞虛宮,以符水濟人,久著靈驗。既思晦跡,行至燦山,有白鹿躍出,遂結庵居焉。將化,其弟子問葬地,曰:「但舁棺繞行山阿,覺輕便止。」死後果然。啟視,有白鶴南飛,唯兩履獨存。觀有三清鐵像,其後許蓬頭居之,亦多奇跡。慶曆間重修,明洪武、宣德、弘治累葺之。其地西溪在前,青山在後,龍山在左,章山在右,長松白雲,居然清都。舊有望湖閣、「橫翠」、半山諸亭,並廢。觀門之右有泉名「泂酌」,深不盈丈,而味亞二泉。真武殿 在西高山,吳赤烏中建。楊請幫助識別此字。「重建。」其右有「葆真院」,楊培修建焉。

妙覺觀 舊在縣北膠山鄉,梁大同二年建,名「如覺。」 本居女冠。宋至道中,邵得新者移之城中,即今女貞觀。

寶華庵 在梁清溪口,舊名「溪口莊」 ,秦德藻捨為庵,去息溟禪師卓錫地。

眾香庵 :在雙河。邑孫氏建,毅庵觀禪師卓錫地。

菩地庵 在東門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