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2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二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二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二十六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二十五卷目錄

 鎮江府部彙考一

  鎮江府建置沿革考

  鎮江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鎮江府星野考

  鎮江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七百二十五卷

鎮江府部彙考一[编辑]

鎮江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编辑]

本府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屬吳,後屬越。戰國屬楚。秦西屬鄣,東屬會稽,為谷陽、雲陽二縣地。漢初屬荊吳江都國,後屬會稽郡。東漢屬吳郡。吳孫權徙丹徒,號京城,又曰京口。晉屬毘陵郡。永嘉五年,改晉陵,徙治丹徒。東晉僑置徐、兗二州,號為北府。劉宋以南徐州治京口,又分置南東海郡。齊因之。梁改蘭陵,陳又改東海,六朝皆為重鎮。隋平陳,廢州及郡為延陵縣,屬蔣州。開皇中,置潤州。大業初,復廢,以延陵屬江都郡。唐武德中,以江都之延陵地置潤州,治丹徒。垂拱中,置金壇縣。天寶初,改丹陽郡,又改曲阿為丹陽。元和中,復為潤州,以鎮海軍節度使治此。五代為南唐重鎮。宋初,改鎮江軍。政和中,陞府屬兩浙路。南宋屬浙西路。元改鎮江路,屬江南浙西道。明改鎮江府,屬南直隸,領縣如故。

皇清因之,隸江南省「江蘇布政使司。」領縣三:

丹徒縣:附郭。

周吳朱方秦谷陽縣。本延陵地,時望氣者以其地有王氣,使赭衣三千徒鑿京峴山為長坑,因名丹徒。漢置丹徒縣,屬會稽郡。後漢屬吳郡。三國吳改武進。晉復為丹徒,屬毘陵郡。東晉屬晉陵郡。南北朝宋屬南東海郡,為南徐州治所。齊因之。梁屬蘭陵郡。陳屬東海郡。隋初屬蔣州,後省入延陵,屬江都郡。唐復置丹徒,屬潤州。宋鎮江府治。元鎮江路治。明鎮江府治。

皇清因之,編戶二百七十里。

丹陽縣

秦雲陽縣。史官占:「雲陽有王氣」 ,因鑿北岡,截直道使曲,故名曲阿。漢曲阿屬會稽郡。後漢屬吳郡。三國吳復為雲陽。晉復改曲阿,屬毘陵郡。東晉屬晉陵郡。南北朝、宋、齊因之。梁改蘭陵,屬蘭陵郡。陳屬東海郡。隋復名曲阿,以地屬江都郡。唐天寶初,改名丹陽縣,屬潤州。宋屬鎮江府。元屬鎮江路。明屬鎮江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百六十里。

金壇縣

秦本曲阿縣金山鄉地。隋大業末,因土人保聚,置金山縣,後又置琅瑯縣。唐武德中,並省入延陵。垂拱四年,復置金山縣,更改金壇,屬丹陽郡。宋屬鎮江府。元屬鎮江路。明屬鎮江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百四十二里。

鎮江府疆域考    通志縣志合載[编辑]

鎮江府疆域圖

鎮江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常州府宜興縣界二百一十里。

西至江寧府句容縣界五十里。

南至常州府武進縣界二百里。

北至揚州府江都縣界二十里,至

京師三千二百里

東西廣四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丹徒縣》:

《丹徒》,附邑也。東至丹陽縣七十里。

西至句容縣九十里

南至丹陽縣五十里

北至江都縣,二十八里。

東南至丹陽縣,六十五里。

東北至泰興縣,一百里。

西南至句容縣九十里

西北至儀真縣七十里

自縣治至省城一百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

丹陽縣

府東七十里為「丹陽。」 東至武進縣界五十八里,西至丹徒縣界三十里。

南至金壇縣界,四十里。

北至丹徒縣界二十五里。

西南至句容縣界四十五里。

自縣治至省城一百八十里。

東西廣八十八里,南北袤六十五里。

金壇縣

府南為金壇,東至武進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句容縣界六十五里。

南至溧陽縣界五十里

北至丹陽縣界二十里

東南至宜興縣,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包港司一百三十里,包港司至丹陽縣七十里。

西南至溧水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高資司一百四十里。高資司至丹徒縣四十里,至府城水陸俱一百六十里,至

京師,水路三千九百里。陸路二千五百五十四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八十里。

形勝附[编辑]

本府。丹徒縣附郭。

《魏地理志》:「天限南北。」

《風土記》:「山接金陵,湖連震澤。」

《宋文帝紀》:「襟帶江山,表裡華甸。徑途四達,城邑高明。苞總形勝,實惟名都。」

《齊地理志》:「因山為壘,緣江為境。」

《隋·地理志》:「東通吳會,南接江湖。」

《通典》:「長淮大江,皆可拒守。」

《通鑑》:「險過湯池。」

《徐鉉集》揚州之都會,京口之重鎮,六代之風流人物,綜萃於斯;三吳之山川林泉,肇發於此。《府志序》:「內連天塹,外蔽金焦。」

《丹陽縣志》
稽之輿圖歷訪古蹟所在當孫吳
[编辑]

蕭梁之際,所謂「雲陽」 、「曲阿」 者,亦英雄用武之地也。

《金壇縣志》
湖山映帶土壤閎曠天下之山以
[编辑]

「福地」 名者七十有二,而三茅良常居其二。以「湖」 名者五,而洮湖居其一。標名踞勝,自足偉觀。

鎮江府星野考        府志[编辑]

府屬總

《春秋緯》
書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國
[编辑]

《爾雅·星紀》:「斗,牽牛,吳分野。」

《史記正義》:「南斗牽牛,吳越之分野。」

《漢·天文志》:「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吳,北斗分野。」 今會稽、丹陽諸郡,盡吳分野。

《後漢郡國志》:「斗牛一度至婺女十一度,一名須女,為星紀之次。斗建在子,今吳越分野。」

費直分星,次斗十度至女五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分野。

蔡邕分星,「次斗十六度至須女二度,謂之星紀,大雪冬至居之,吳越分野。」

皇甫謐《帝王世紀星紀》:「自斗牛一度至女七度,吳越分。」

陳卓范蠡鬼谷張良諸葛亮譙周京房張衡分星分野:斗、牽牛、須女吳越揚州丹陽,斗十六度,《晉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吳越之分野,屬揚州。」

《隋地理志》:「自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吳越得其分。」

《唐·地理志》:「潤為星紀分。」

《宋天文志》:「吳越當天文南斗、須女之分。」

《元史》,「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杪外。入吳越分,星紀之次,揚州之分。」

《明分野書》,「吳分野,斗牛在丑,自斗三度至女一度,屬吳越,分揚州。」

考證

鎮江府山川考一       府志[编辑]

本府。丹徒縣附郭。

北固山 在郡城郡治後。發自天目、屏風、三茅,至銅坑東卸而來,勢甚高,延袤數里。東行為馬鞍、迴龍諸山,又迤邐而北,至於釜鼎、京峴中。抽而右折為郡治。郡之北特起此山,三面臨江,迴嶺斗絕,勢最險固,故名北固。《水經注》所謂「別嶺入江」 者也。其內鞏一枝,南向為土山,嶪然隆起,狀甚尊嚴。晉、唐以來,郡治蒞焉,則北固實郡城之後屏也。晉謝安、蔡謨皆於山上作庫,以儲軍資。是後頹壞,山上猶有小亭,登降甚狹。梁武帝幸朱方,樂平侯正義為南徐州刺史,乃廣其路,旁施闌楯。武帝悅,登望久之,改曰北顧山。金山 在郡城西七里大江中,自長山西北起,為五州山,至下濞浦突入江,起為此山。又《地理約義》云:「金山自銀山過脈。按《華嚴經》,閻浮提外香水海中有七金山,遶須彌盧因,海水瀠迴,播溢無定,設七大金山以鎮之,此山似之,故名。梵語須彌華嚴妙高,故此山又名妙高峰,一名浮玉山。《道經》:上僊居浮玉山朝上帝,則山自浮去。故金、焦二山俱借名浮玉。《山海經》: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畝。此山大江環繞,風濤四起,勢若飛動。一名金鼇峰,一名伏牛山,皆以形言。《唐志》:貢伏牛山銅器、鱘鮓。一名獲苻山。晉獲苻堅俘置山下。又名互父。一名頭陀巖。《九域志》:唐裴頭陀挂錫於此,建伽藍於水際,獲金數鎰以聞,明皇賜名金山。《頭陀巖記》:李錡奏聞,易名。然建中時,揚州陳少游以甲士臨江,韓滉總兵『金山,與少游會』。」 則建中已名金山,非自錡始。《梁書》:「天監四年,帝臨金山,修水陸會。」 則金山之名,又非始於建中矣。宋大中祥符五年,真宗夢遊其處,改名龍游山。天禧辛酉,復名金山。

三石山 一名「筆架山」 ,東曰「巧石」 ,奇峭險拔,類斲削而成,雖大水不沒。

石排山 亦曰石𥱼。其上多昔人鐫刻,水嚙苔侵,悉不可辨。有桂月島、剪濤石、拆葦汀、梳羽巖、夢漁墩、夕陽城、舞蛟洞、問龍潭王伯高曰:「此即《佛印》所云經之鸕鶿國也。」 相傳上有郭璞墓。按《韻書》,排與𥱼通。此山皆巉石,隱出水面,若木𥱼然,故名。元延祐間,總管張廷珪言:揚子江古號天塹,舟到金山急流處,謂之攛𥱼。泰定間,臺臣檄云:「金山盤渦旋激,號為大𥱼」 ,又名龍門,又曰龍渦。傳水深二百丈,險之甚者。

焦山 在郡城東九里大江中,與金山並峙,相距十里許。按焦山從象山渡脈,善水者云:石底捫之,有石閾橫亙江中,如游龍之勢。冬月水落,近岸之石閾猶可見也。俗云「門檻石。」 焦山兩獅形,象山兩象形。獅象截水之下流,郡之門戶在焉。金陵之下流,賴為鎖鑰,亦稱雙峰。韓維詩:「一帶分江紀,雙峰照海門。」 以雙峰指後兩小山者非。《圖經》及《類集》云:後漢焦光隱此,故名。舊名樵山。宋敕焦光洞隱樵山,又名譙山。《寰宇記》、杜佑《通典》皆有譙山戍,宋之問詩「戍入海中山」 ,而江淹《焦山》詩亦作譙。亦名浮玉,今巖石有石刻。浮玉山二:一在石屏石之側,一在三詔洞之右,而金山祖師巖石壁亦有之。山之餘支東出,分峙於鯨波瀰淼中。曰海門山。《唐詩》稱松寥夷山佛印曰海門國。

月華山 在府治西南。有月臺遺址,一名「萬歲山。」 晉刺史王恭初建萬歲樓於其上,至唐猶存。唐人多所題詠。宋初呼為「月臺」 ,後改「月觀。」 紹興戊午,郡守劉岑復加修創。汪藻為《記》。

日精山 :在府學內。上有《日觀》遺址。

壽丘山 在府治西南。宋武帝微時宅基也。帝既即位,築丹徒宮,後建慈和、普照、雲臺諸寺。有壽丘司徒廟、宗忠簡公祠,又為四賢祠。南麓有龍華寺,即其址建丹徒縣儒學,改名聖像山。唐頹山 在府治西南。城隅有羅漢寺、五通廟、風漪軒。宋蘇庠詩云:「竹陰既疏明,流泉復清駛。」 是亦城中佳境也。今其上僅存五聖廟。

京峴山 在府城東五里,即秦所鑿泄王氣處。上有夏禹王廟、蕭梁公主廟、唐顧雲《隋司徒廟碑》。「地控金甌,城臨鐵甕。山分荊峴,水接蓬瀛。」 屢下有龍目湖。

花山 在城東三里,一名東山。有花山寺及李衛公園亭,今廢。皇甫冉詩「北固多陳跡,東山復勝遊」 ,即指此。

雩山 :在城東三十里。上有昭應廟。

大瀆山 :在城東三十里。

華山 ,在城東六十三里,即《樂府》所謂「華山畿」 者。有廣惠仙真觀及廣德王廟、神女塚。

釜鼎山 :在城東南四里。中有大覺寺。

鼎石山 在城東南三里,與京峴山相近,上有石塔。

華蓋山 :在城東南六里。

白兔山 在城東南十五里。有白兔山神廟及報親庵,宋詹文守墳庵也。《明一統志》云:「宋刁約葬此,有白兔躍出,故名。」

唐山 ,在城東南二十里。宋刁約《詩注》:「唐山莊在白兔山側。」

娘子山 :在城東南三十里。

馬蹟山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上有青童君馬蹟,又云「白馬老君馬蹟。」 在今紫府觀,即第四十九福地也。葛稚川鍊丹井,上有黃龍、青龍二洞。

《嘉定志有靈洞潛通華陽咸淳志》
黃龍洞中舊
[编辑]

有石泉一掬,四時不竭,近頗止澀。青龍洞,巉巖嶔,纔入其中,冷然風生。有大小石龍數條,挂石罅中,時出青霧即雨。東有《夏禹王廟》,

汝山 :在城東北十里。

道士山 :在城東北六十里。

圌山 在城東北六十里。宋張世傑與元兵戰於江中,不利,退奔圌山。山出火石。有仙人洞、虎洞、二箭洞。上有塔,下有東霞寺。

菊花山 :在城南三里。

天福山 與菊花山對峙,俗呼「虎頭山。」

黃鶴山 在城南三里,一名黃鵠山,俗名鴻鵠山。宋武帝微時,遊息於此,有黃鶴飛舞其上,得名。《南史》:「戴顒世居郯中,又徙京口,止黃鶴山。」 宋文帝每欲見之,曰:「吾東巡,當宴戴公山下。」 故又名戴公山。

磨笄山 在黃鶴山東南。宋戴顒女於此磨笄,誓不適人,因名。

雲騰山 ,在鶴林門外,下有西岳廟。

鳳凰山 :在城南五里。

迴龍山 在城南七里。下有八公巖,林壑靜邃。緣谷口入溪流,不深亦不竭。溪左右為僧庵八,竹樹蔽蔭,一曰「八公洞。」

招隱山 在城南七里。有獸窟山,宋處士戴顒隱焉,故名。按《南史》,「顒世居剡中,徙京口,先居竹林,後築館此山。顒女捨其宅為僧院。梁昭明太子嘗讀書於此,石案猶存。」 上有招隱洞、讀書臺,下有招隱寺,寺北有珍珠泉,東南有虎跑泉,高五丈許,深數尺。舊建亭以覆今圮。鹿跑泉去虎跑二十餘丈。唐學士蔣防《銘》,「又有」 昭明所開古井及玉蕊亭,唐李德裕《玉蕊花》詩,刻石在焉。白龍山岡 ,獸窟迴龍,兩山相夾處,由八公巖左通一徑里許,曰九兒灣。四山環合,石壁嶄然,其山曰白龍岡。明萬曆間,楚僧奇然結茅其上,入一洞,得龍骨數石,始知有龍潛此中,蛻骨而去,因名曰白龍洞。洞前一石屏蔽,狀若蓮萼,又曰蓮花「洞,南山佳境,以此為最。」

夾山 在城南四里。唐禪僧夾山於此說法,寺名「竹林。」 元德安僧塔存焉。明太守程峋延僧林皋入山,復興竹林寺。時鑿山得泉,因曰「林公泉。」 福田山 在城南,中有大法興寺。

洪山 在城南六里

靈山 :在城南四十里。

阿育王山 :在城南六十里。

峴山 在城西南五里,亦名「獸窟」 ,因建地藏寺於此山,遂名「九華山」 ,其下有峴山閣。

檀山 在峴山之北

黃山 在城南五里,下有高安寺。

長山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上有靈泉,其流與練湖通,溉田甚多,下有白龍王廟。山別一支,又曰「桃花山。」

塔山 ,在長山南,上有三真君廟。

寶蓋山 :在城西四里。有三茅道院。

蒜山 在城西五里。《寰宇記》曰:「山生澤蒜,因以為名。」 或云:吳周瑜與蜀諸葛亮議拒曹操,於此籌算,故曰算山。陸龜蒙《蒜山》詩:「周郎計策清宵定,曹操樓船白晝灰。」 東晉末,孫恩浮海至丹徒,率眾登蒜山。劉裕奔擊,大破之,投崖赴水死者甚眾。唐劉展叛田神功,將三千軍於瓜州,將濟江,復將步騎萬餘陳於蒜山南。唐徐知誥嘗遊蒜山,除地為廣場,編虎皮為大幄,率僚屬會於下。《舊志》又謂「蒜山松林中可卜居。」 蘇子瞻詩:「蒜山幸有閒田地,著此無家一遷客。」 觀此,則山舊寬廣,可容萬人,似不止今西津渡口孤峰已也。山頂二翁亭,久廢。

銀山 在城西江口,舊名土山,以山形壁立,俗呼豎土山。避宋英宗諱,亦呼植土山。劉禹錫詩:「土山京口峻」 ,即此。以與金山對峙,易名曰銀上。

有金雞嶺、般若院、浮玉亭、與同亭、藥王廟、天妃廟、關王廟、褒忠廟、銀山寺、好漢亭。明嘉靖時,祀土人義兵死倭難者。其下紫陽洞,張紫陽真人居此口。第一村,則孫楚別墅也。又名雲臺山。玉山 在城西江口,舊無玉山之名,以與金、銀二山鼎列,故曰「玉山。」 上有水府殿、觀音大士殿,下有避風館、藏經閣。濱江有釣鼇亭。

鎮屏山 在銀山側,下有潮音洞。

陽彭山 ,在城西一里,上有東嶽廟,藏佛禪院。碧霞元君殿後有麗春臺。

五州山 在城西三十里。相傳山絕頂望見五州。宋曾布詩:「天際林巒壓壽丘,夾江旁瞰兩三州。」 又云:「海門西北起崇丘,極目參差見五州。」 皆用此說。《文選》顏延年《車駕幸京口詩》云:「春方動宸駕,望幸傾五州。」 謂九州之地,宋得其五。按晉、宋之間,淮北遺黎僑寓江左,疑五州之民居此山左右,故名也。梁時有寺,武帝幸焉,輦道尚存。宋丞相陳升之親墓在上於山半建顯慈寺,有觀日、臥雲二亭,蘇子瞻嘗至,題曰:「臥看滄江。」 有泉流山下,匯為溪,澄泓不竭,土人名曰夕溪。有千尺井,翠巖禪師詩云:「門對懸巖千尺井。」 建炎間,徙寺山下,後廢。明萬曆間,復建因勝寺。崇禎間,建翠巖室,以昔有翠巖禪師居此也。

香山 :在城西四十里。

鐵爐山 在城西四十里。有翟公泉、崇聖寺。「曹山 」 在城西五十里。明成祖渡江,駐山下為行朝。一日臣民入覲,賜膳遷擢。

覆船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明一統志》以為即酒罌山,而梁武帝《輿駕東行記》以覆船、酒罌,高驪並列,則又似二山也。

高驪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亦名句驪山,有句驪山神廟。《名山記》云:「高句驪國女來此,海神乘船致酒醴聘之,女不從,海神撥舟覆酒,流入曲阿,故酒美。」 對山下有仙人洞,內有石桌石。碁崙山 ,在城西六十里。

莫山 與《崙山》相近。

石公山 在城北九里,瀕江,為焦山過脈。下有石檻,與焦山對峙。山形如雙象,一曰「象山。」 有洞曰「象山洞。」 僧倚洞建庵。舊有送江亭、威輔堂。駱駝嶺 在郡城五條街西北,今為路。

烏風嶺 在夢溪上,與聖像山對,又名「烏盆坳。」 甘露嶺 在北固山,俗名「龍埂。」

金雞嶺 在城西五里。一名「京畿嶺。」

三里岡 二:一在城南,名「南三里岡」 ;一在城西,名「西三里岡。」

望城岡 :在城東南六里。

夾岡 在城東南八里

長岡 在丹徒鎮東南一里。

朱灣岡 在諫壁鎮東南七里。

詐輸岡 :在城西南十五里。

黃墳岡 :在城西五里。

分流岡 :在城西三十里。

樂亭岡 :在城西三十里。

湯岡 :在城西四十五里。

大江 揚子江一名京江,東注大海,北距廣陵。《三國志》:魏文帝將東征,出廣陵,臨大江,見波濤洶湧,不敢渡,歎曰:「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之。」《類集》云:水至金山,分為三。《水記》:「揚子江南,零水第一。」又李德裕使取金山中泠泉水。蔡祐《竹窗雜記》:石排山北,謂之北「江最深處,釣者云深三十餘丈。」夾岡河道, 俗分大小名之。在丹徒縣南曰小夾岡,丹陽縣北曰大夾岡。宋慶曆中,嘗置堰,旋罷。《宋會要》:慶曆中,於夾岡道置堰,功費多而卒無補,旋罷。《舊志》:「夾岡地勢縈迴,岐分山脊,相距曠迥,行者惴惴。」熊叔茂詩:「僻疑昏有虎,靜怪曉無雞。」謂此地也。嘉祐中,郡守宇文紹彭刱置六鋪,撥邏卒守之,舟行陸走,恃以無恐。

龍目湖 《郡國志》曰:「潤州遏陂有湖,名龍目湖。」 劉楨《記》曰:「秦王東遊,觀地勢,云此有天子氣,使赭衣徒鑿湖中長岡令斷,因改為丹徒令,水北注江。」 《梁典》云:「武帝望京峴山,盤紆似龍,掘其左右為龍目。」 二湖未詳孰是。周孚詩:「平湖認龍目,斷嶺記蜂腰。」 鶴林寺前山有名胡蜂腰者。社墅湖 ,在縣東南十五里。

寺湖 在縣南十八里

鄭湖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新豐湖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元和郡縣圖志》云:「晉大興四年,晉陵內史張闓創。」

夢溪 在朱方門外子城下。今其水流入關河。馬林溪 ,在城南三十五里。皇甫冉有《馬林溪》。

遇雨詩

蜃溪 在縣境,流入金壇。宋人避孝宗嫌名,呼為「唇溪。」

潤浦 亦曰「東浦」 ,在城東一里。隋置潤州,以此浦得名。

西浦 舊志未詳所在。按《一統志》,在城西,唐張籍有《西浦詩》。

北固浦 廣一百八十丈,以藏舟。《舊志》有海涵河、柳溪橋,今俱廢。

下鼻浦 在城西十里,北入江。晉郄鑒於浦西築兩壘。《京口記》:「有小墩二,在東西,長高二丈,形類人,鼻在口下,故名。」 東有憩賓亭。

樂亭浦 在下鼻西七里,《吳書》所謂「簿落」 也。王濬《緣江圖》為瀆浦,亭北江中有貴洲。

徒兒浦 在縣東二十里。相傳秦始皇將徒兒過此浦,因名。

茅浦 隋劉元進作亂,攻潤州,帝召吐萬緒討之。緒率眾至楊子津,元進自茅浦將渡江,緒勒兵擊走,緒因濟江,背水為柵。明旦,元進來攻,又大敗之,賊解潤州圍而去。今未詳所在。

胡豆洲 ,梁羊鶤圍侯景,景惟餘三舸下海,欲向蒙山。會景晝寢,鶤語海師:「此中何處有蒙山?汝但聽我處分。」 遂直向京口。至胡豆洲,景覺大驚,欲投水,鶤以槊刺殺之。今未詳所在。

貴洲 隋開皇十年,郭衍從晉王廣鎮揚州,遇江表倡逆,命衍為總管,領精銳萬人,先屯京口。於貴洲南與賊戰,生擒魁帥。按舊《志》,洲在樂亭北。

秦潭 在月華山下,宋改為「放生池。」

馬潭 在縣南五十五里。

護軍潭 :在丁角路旁。

第一漩 在京峴山,係一五都《三圖》水,入運河。第二漩 在凌家灣。

第三漩 在萬壽寺前。明萬曆中,知縣龐時雍清出,給價開濬,各立石。

放生池 即秦潭

《白蓮池 》在城南古竹院東谷中。

金牛池 在城南五里,近八公巖,石壁陡峭,池在其下。

荷香池 在仁和門內,今虎踞。門外池可二三頃,外縈以山花,極盛。舊有亭不存。

薛家池 在鶴林門外,今城南勝果寺西北中泠泉 在郭璞墓下。張又《新水記》:「劉伯芻水品皆第一,陸羽《茶經》第七,盤渦深險,俟冬月水涸,用長竿汲之可得。」 山僧憚於行汲,因於大雄殿西鑿井,以冒中泠。四方客至,既不能如李文饒之精辨,而中泠品價為之頓減,亦一憾事也。東泠泉 在焦山之西,心經石之上,以在中泠泉東,故名。

天津泉 在甘露寺西南。明太祖臨幸時,見山寺下汲水,題句云:「甘露生泉天降津。」 永樂中,命取御筆歸禁中。既而僧善觀見狠石邊有異,掘之得美泉,因取其語名之,建亭覆焉。

紫金泉 在城中大市。《嘉定志》:紫金山正當市心,四旁民居,舊時猶隱隱見金腳,今不復存,而其泉固在。或云為天下第二泉,久侵於民居。明萬曆戊戌,知縣龐時雍建坊立石,究非真泉也。泮泉 在舊府學西。宋元祐間,郡守林希鑿井得石,刻「泮泉」 二字,教官楊邁為創亭,榜以篆額。元貞間,教授徐碩又以「育德」 易之。明景泰中遷學,以故學基與井井入民間,而篆額猶存。萬曆中,知縣龐時雍清出立石曰「古泮泉。」

獸窟泉 :在獸窟山地藏寺山麓之左。清湛渟涵,僧纍亂石甃池,以便行汲。

林公泉 在夾山麓。明崇禎時,僧林皋鑿石得泉,可引至爨下。郡守程峋題曰「林公泉。」

便民泉 在西關大圍坊。明知縣龐時雍立石。「卓錫泉 」 在城西因勝寺。

《夕聽泉 》在五州山,宋蘇軾題。

「寄奴井 」 在城南鶴林寺內,宋武帝微時,鑿「燒丹井 。」 在焦山禮斗壇下南麓。

鰻井 在甘露寺,僧妙機鑿井,得鰻魚二,因名「千尺井 。」 在五州山翠巖室前。

龍井 在長山白龍王廟。禱雨輒應。

慶封井 在縣治南白龍岡庵下,水逆流,又曰「逆流泉。」 齊慶封奔吳,吳與之朱方聚族而居,此井在所居之地。

「城西聖井 」 在永安寺。

義井 在府治南。其水甚甘,有疾者飲即愈。陶氏義井 在丹徒鎮,更名曰「二省泉。」 明知縣龐時雍立石。

城南聖井 在南閘下,運河南岸,水府殿前。水深三、四尺,四時不竭,甚清甘。

丹陽縣

經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昔有異僧講經於此,故名。上有金牛洞,一名金牛山,亦名金山。山半有石,可容一人臥,上可枕,中正適體,手足皆有著處。旁有罅如瓶,口可插麈尾,俗呼「仙人石。」 山前有崇教寺,寺前銀杏樹一株,或云寶誌公手植。

繡毬山 在縣東北三十六里。三山相連,形似繡毬,故名。上有白鶴泉。

陳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下有玉龍泉。

水漸山 ,在縣東北三十七里。

黃連山 ,在縣東北三十八里。相傳有黃連樹生其上,其大十圍,故名。

沈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舊名簸箕山。下有赭山丹井,南唐沈彬所居也。今廣孝寺即彬居址。武山 在縣東四十里。以武氏居其下,故名。李家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山前有彭泉。管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以管姓居其下,故名。雞籠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形似雞籠。周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九靈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下有桃花澗,有仁希、仁靜二觀。仁希久廢,唐魏法師嘗居此。論山 在縣東南鄉。按《名勝志》:「道家三十八福地,神仙所都。」

許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金雞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下有顯忠廟。倪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卯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嘉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境內諸山,惟嘉山最高。四圍望之,形勢若一,狀如伏牛。人以嘉山出雲占雨澤。上有龍池,建善利廟,祈禱有靈驗。大江在其北,下有嘉山寺。

鳳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形如鳳翥,故名。馬鞍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

嚴山 一名「白雲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

黃泥山 ,在縣東北五十二里。

爛石山 ,在縣東北五十三里。

西腰通山 :在縣東北五十四里。

獨山 ,在縣東五十五里。

固山 ,在縣東五十五里。前有普濟院。

白路山 ,在縣東北。經山後,上有白路,故名。鍊銅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彭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下有龍池靈異。寶塔山 在縣東四十里。西有徐家山泉。徐家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因徐姓居下,故名。西有山泉。

眠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觀音山 ,在縣東北三里,一名「惠山」 ,中有玉乳泉、廣福院、「一碧萬頃亭。」

勝金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白鶴山 ,在縣西十里,前有支子岡。

甘草山 在縣東北觀音山後。

隨駕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經山》之西。

北岡 在縣西北十八里練湖上,即秦時鑿處。大夾岡 ,在縣北二十五里,下臨運河。

石人岡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青石岡 在縣東北四十里。

前岡 在縣東北四十里。

毬子岡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西岡 一在縣西三十里,一在縣東十五里。南岡 在縣南四十五里。

支子岡 在縣西十里孫鍾墓前。

黃連岡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耿岡 在縣東北十五里,孝感寺後。

朱藤岡 在縣東四十里嘉山前。

山岡 在縣東三十五里。

大泊岡 在縣東北一十八里。

青龍岡 在縣東南七十里蔣墅上。建三茅道院,土人名之曰「青龍山。」

五聖墩 在觀音山後

道人墩 在練湖內。相傳練湖為開家第宅,後仙去,墩即其修鍊處。其事無考。

雞卵墩 在縣東北五里。

郎墳墩 在縣東北五十里,《經山》後。

千墩 在縣東南七十里十三都。

練湖 在縣北,周迴四十里。《唐書·地理志》《水經注》《元和郡國圖志》里數多寡不同。《輿地志》:「晉時陳敏為亂,據有江東,務修耕織,令弟詣遏馬林溪,以溉雲陽,號曲阿後湖。」 《世說新語謝中郎經》:

曲阿《後湖》曰「故當淵注停著,納而不流」 ,即此。一曰練湖,一曰練塘,在縣治北一百二十步轉河 ,明萬曆間,知縣曠鳴鸞開。

市河 源出練湖西斗門。其一經三思橋,過寺前橋、市西橋、民安橋,至灣頭土地廟,以達漕渠。一自仁智橋經胡公橋、土地橋,亦達漕渠。珥瀆河 在縣南七里,通漕渠以達金壇,俗呼「七里河。」

九曲河 在縣北。首起漕渠,尾距江口,委折七十餘里。今廢。

清水潭 在斜橋南百餘步。唐僧皎然詩:「行人無數不相識,獨立雲陽古驛邊。」 即此處也。簡瀆 在縣南五里。俗云晉諶母元君擲簡於此,故名。唐置簡州,以此瀆得名,俗呼瀆河。明景泰中,巡撫鄒來學、同知俞端、縣主簿鄭賢自市河開,治廢草堰壩,西扺簡瀆,南通麥埤、延陵、新河、井莊、建昌圩、蒲於、紫陽二渡口,俗名香「草河。」 丁義瀆 在縣南三十里白鶴溪分派凡三十五里,久廢。宋紹熙中重開,歲大熟,至今賴之。相瀆 在縣東南六十里,亦名直瀆。宋王存自杭州歸丹陽舊居,道經重堰,不能速達。鄉人自奔牛開直瀆,南通白鶴溪,以便其行,故名「相瀆。」 白鶴溪 在縣東南五十五里,出縣之古荊城,貫金壇縣北,入毘陵境,一名「荊溪。」

李成澗 在縣東北三十里,流入九曲河。桃花澗 ,在縣東北四十里九靈山下。

辰溪 ,在縣西北三十里。上有馬陵橋。

灣溪 在縣東一里

南溪 ,在縣南四百餘步。舊名「縣市河。」

竅河灣 在縣東北五里九曲河中。

湯家灣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源出彭山龍王廟,北流經埤城入大江。

白鶴灣 在縣西十里孫鍾墓後。源出繡毬山,東行二十里,入九曲河。

瓦窯灣 在縣南三十里珥瀆河中。

白楊灣 在縣西二十里。

塌頂灣 在縣東三十里。

長灣 在縣東北十七里,孝感寺後。

七里灣 在縣東北七里廟西,運河中。

漩灣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流入九曲河。酒流灣 在縣東尚德鄉。相傳高麗女覆酒處。桓彥範墓在上。

倒潭 去縣二里,練湖南岸側。

石潭 在縣東稍北二十里東石潭村。眭氏世居其上。

萬頃洋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金鶯池 在縣圃。相傳宋夏竦初為丹陽主簿,一日侍母燕坐,見二鶯前舞,忽沒不見,發地求之,得金鶯。二母取鶯瘞地,祝曰:「天若賜夏竦,願從明中來。」 竦因築亭其上,曰金鶯。後至者發地求金鶯,不復得,因遂為池,亦號金鶯。

蓮池 在雲陽驛中。許渾詩:「心憶蓮池秉燭遊。」 報恩池 在縣市東謝家場北。相傳王姓者好食鱉,一市必數枚,庖婢每竊一二放之。後事覺,恐被撻,潛投於池,鱉叢負得不死,故名。

放生池 三:一在雲陽橋北,香嚴寺前,池上有尊勝石幢,唐時立;一在大同寺中;一在延陵鎮。龍池 二:一在嘉山,禱雨靈應。一在彭山楊家溝 ,一名楊塢溝,在縣東四十里,又張溝在其北。

華塢溝 ,在縣東一十二里,入「九曲。」

張溝 ,在楊塢溝之北。

雙溝 在縣南一里

「天溝 」 ,秦始皇鑿。

玉乳泉 ,在觀音山石闌上,有陳堯佐書,《唐人品水》在第四,或以為第十一。

湯家灣泉 ,源出彭山,東北流經埤城入大江。延陵沸井 ,在季子廟前。按《輿地志》,廟前有沸井四,廟後有沸井二,不詳何時所開。齊建元元年,井北忽有金石聲,掘二丈得泉。泉中得木簡,長一尺,廣二寸,隱起文曰:「廬山道士再拜謁。」 木堅白,字色黃。延陵縣令戴景度以聞,於是並鑿為井。今見有四井,騰湧驚沸,二清二濁,觱沸之聲,晝夜不絕。

白鶴三仙廟前井 在縣西十五里鍾離村。其井最深,俗傳「孫鍾灌瓜井」 也。

「諶姆丹井 」 在仙臺觀。

葛洪丹井 在縣東灣頭邵巷。

「焦光丹井 」 在歸真觀。

「丁令威丹井 」 在大霄觀。

《陶真人丹井 》,在「華陽上館。」

金壇縣

顧龍山 在縣南五里。前望白龍蕩,故名。一名為龍山,俗呼土山。山地週迴一百四十畝。丁酉年十一月,明太祖東征,嘗駐蹕焉。題樂府於寺壁云:「望西南隱隱神壇,獨跨征車,信步登山。」 命詞臣續之曰:「煙寺迂迂,雲林鬱鬱,風竹珊珊,塵不染浮生九寰,客中有僧舍三間,他日偷閒,花鳥娛情,山水相看。」 今勒碑亭中。知縣劉美書。洪武中,有傅敬者,初授金壇令。陛辭,太祖諭之曰:「金壇有橫山一座,朕曾臨幸,即此山也。」

茅山 在縣西六十五里,即道家所謂第八洞天,第一福地,金陵地肺者是也。又名岡山。《太元真人內傳》曰:「江水之東,金陵之左右間有小澤,澤東有句曲之山。」 此山洞虛內觀,中有靈府,洞庭四開,穴岫長連。古人謂為金壇之虛臺,天后之便闕,清虛之東窗,林屋之隔沓,眾洞相通,陰路所適,七途九源,四方交達,真洞仙館也。陶隱居云:「小澤即今赤山湖,從江東直對望此山。」 又云:「秦時名為句金之壇,以洞天內有金壇百丈,因名。外又有積金山,亦因積金為壇號矣。」 漢三茅君往來乘白鵠,各集山之三處,時人互有見者,是以發於歌謠,乃復因鵠集之,後分為大茅君、中茅君、小茅君三山焉。山東及南屬金壇,山西「及北屬句容。」

大茅山 ,在元符宮南,最高一峰,道家言「是司命君白鵠所集處。」《定錄君》言有元帝時銅鼎,鼎可容四五觓許,偃刻甚精好。在山獨高處,入土八尺許,上有盤石掩鼎上。元帝時命東海神埋藏於此,常現神光,謂之「丹光」,一曰「天燈。」舊有石壇石屋,祀三茅君。元延祐三年,敕建聖祐觀,祀大茅君。明萬曆中,改九霄宮,歲以三月十八日、十二月二日為司命君遊盼之會,四方之人來山禮覲。祠左有龍池,小龍數十游其中,類蜥蜴,腹微赤。每旱取水,禱雨輒應。山半有繡衣亭。中茅山 在大茅峰北,長嶺獨高一峰,即定錄君、白鵠所集處。元延祐三年,敕建德祐觀,祀二茅君、定錄君。言「司命君埋西胡玉門丹砂於此」,深二丈許,埳上四面有盤石鎮之,石上有徐鍇篆字。山頂有陶公醉石,下有泉,色赤,飲之益人。山下左右有小平處,可堪靜舍。

小茅山 在中茅峰北,即保命君白鵠所集處。元延祐三年,敕建仁祐觀,祀三茅君。上有臥龍松、左紐檜。《太元內傳》曰:「王莽地皇三年,遣章邕齎黃金白玉銅鐘,獻三仙君。漢光武七年,遣吳倫齎玉帛黃金,獻三仙君。俱瘞絕頂,聚石壓之。」積金山 ,在元符宮之陰。定錄君言「大茅後,中茅前,相連長阿中有連石,其處宜人住,可索有水處為靜舍,合丹以修上道,即隱居所住處。」東有橫壟,上有石,形甚瓌奇,多穿穴。西南有大石壁,聳而拆開,內有洞,入數丈,漸狹小,不復容人,乃颼颼有風。

《金菌山 定錄》君,言:句曲支山有名菌山,此山至佳,隱居時已不知所在,而《山志》以大茅後積金東凹獨小山當之。按《縣志》:「在積金峰東,形如博山罏有金可採。」趙孟頫詩:「結茅依菌山,焚香候芝蓋。真靈幸憫我,冠珮時來會。」

華姥山 ,在崇禧宮南。昔女仙孫寒華修道於此,夜中多見異光,或以為丹芝靈氣。

丁公山 ,在崇禧宮之陰。相傳漢初丁令威仙舉其上。按丹陽丁橋為令威故居,得道於此,遼東之鶴,或其仙遊所至耳。

丁山 在拱辰峪東

虎爪山 在丁山西。宋置禁採樵碑其上。「雷平山 」 ,在雷平池上,許長史今所營屋宅對東面有小山,名「雷平山。」 周時有雷氏豢龍來此。今玉晨觀在其北,即許長史宅也。

鬱岡山 在小茅山東北,一名大橫山。林木蔽翳,望之鬱然,故名。《名山記》所謂岡山是矣。昔李明於此合神丹而升元洲水邊猶有遺跡。方隅山 ,《真誥》云:雷平山之東北,良常山之東南,其間有燕口三小山相隅,名方隅山,古人曾合九鼎丹於此,幽人在世時,心常樂居焉,今嘗遊此,幽人許掾自謂也。按陶隱居曰:「前云李明合丹處」 ,即此。此山與鬱岡相連。

三公山 在燕口洞東南。

青山 在鬱岡東,其西一山名「西青山。」

麻姑山 在鬱岡西

銜珠山 在雷平南,俗呼「獨女山」 ,前有白龜潭。獨公山 ,在小茅北。

「小竹山 」 在小茅峰東。

良常山 。《太元內傳》曰:「始皇三十七年。出遊自」

會稽,還,遂登句曲山,北陲埋白璧一雙,李斯刻書於璧,其文曰:「始皇聖德,平章山河,巡狩之樂,莫過山海,自今以往,良為常也。」 群臣並稱壽,歎曰:「良為常矣。」 又鳴大鼓,擊大鐘,萬聲齊唱,洞駭山澤,讚樂告兆,大小咸善。乃改句曲北陲曰良常之山,又曰:良常山西南有可住處,是司命君往時別宅處也,亦可合丹。又曰:「良常東南又有可住處,其間當纍石如灶形,間或有寄生樹,如曲蓋形,此處正好,但恨淺耳。雖爾自足洞口西北有一地,小危不安,要自足立外舍也。」

秦望山 ,在丁角路,良常東北,小尖山上下俱路者是也。始皇亦駐此山,顧望丘阜,故名。龍尾山 ,在大茅峰東。按《山志》曰:「大茅第一嶺,東來宛如臥龍。以茅山頂為首,故稱尾。」

三角山 在縣西六十里華蓋峰北有玉液泉并庵。山多疊石,其色類玉,又名「疊玉峰。」

海江山 ,在縣西六十里。下有慶雲洞,洞東有丹谷泉。

「雲堆山 」 ,在皇甫谷南。

仙韭山 ,《真誥》:「姜叔茂種五辛菜,以市丹砂。」 隱居曰:「今呼為韭山,在大茅西,俗呼石龍山。」 陶隱居:《石頌蔬圃蔓遺》辛。

鱉足山 :在仙韭山西。

大靈山  、小靈山 ,並在鱉足山西。

「竹山 」 ,在疊玉峰南。

《吳山 隱居》曰:「自大茅南後,韭山、竹山、吳山、方山從此疊嶂達乎吳興天目諸山矣。」

唐王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相傳唐太宗子葬於山左,故名。俗呼「唐王土山。」 平原突出,竹木森然,上多丘壟。

大涪山 在縣南三十里長蕩湖中,高八丈,週迴二百五十步,屹然孤秀,望之若浮,故名。上有僧寺,樓閣參差,松杉環翠,時或水波不興,月光澄漾,宛若青螺點鏡,景致殊絕。周處《風土記》云:「洮湖中有大涪山」 ,即此。又有小涪山,高五丈,週迴四十步,東南屬宜興,西南屬溧陽。陶隱居《尋山志》云:「石孤聳以獨絕,岸垂天而」 似浮。

方山 在縣西四十五里。《真誥》:大茅西南有四平山,俗所謂方山也。山頂平衍,四望皆方,故名。亦名桂榜山,蓋大茅峰之案山也,去茅山二十里,邑人呂江嘗隱此。其山下有洞室兩口,見於山外,俗傳與華陽洞通名方臺,又曰幽館。青龍山 在縣南五十里,原名帢幘山,俗呼為丫髻山,在方山南十餘里,高三十八丈,周五十里,上有「青龍洞。」

飆輪峰 在大茅峰東,連峰是也。《真誥》云:昔東海青童君嘗乘獨飆飛輪之車駐此,故名。五雲峰 在小茅峰側華陽洞上,峰甚峻,相傳昔三茅君以三月十八日駕五色雲,馭八景輿,駐此逾時乃去。藩鎮上聞,詔曰:「故得卿雲煥爛,仙像分明,能均五色之光,遍覆三茅之頂。」 時許長史在都,常遙禮,每云:「遙瞻三秀,冥運一心。」 道祖峰 在積金之陰。

疊玉峰 在大茅峰東南,產石類玉。宋真宗嘗遣左璫祈嗣於此,有應,刻碑元符宮。

華蓋峰 ,在三角山疊玉東,形如華蓋,故名。「白雲峰 」 ,在中茅西。

「抱朴峰 」 ,《大茅北連峰》是也,其上有葛洪煉丹處。

長隱岡 ,一名「伏龍岡」 ,亦名「死蛇岡」 ,在郭真人池南岸。一壟長緩而隱障,故名。

「柏枝壟 」 ,在華陽洞南。

桃花崦 在小茅峰北。林壑幽邃,春時花卉紛敷。顧況詩:「崦裡桃花逢女冠,林間杏葉落仙壇。老人方授上清籙,夜聽沙虛山月寒。」

拱辰峪 ,一名「拱辰寨」 ,在中茅峰東北。宋建宮,仍敕江寧兵士二百人,以充巡邏灑掃,因立寨谷中,故名。

「皇甫峪 」 在三角山。

楂子峪 ,在三角山北。

黑虎峪 在中茅、小茅兩峰間。長阿之西,華陽洞 宮有五門,南兩便門,東西便門,北大便門,合五門也。《隱居》云:「今山南大洞即是南面之西便門,東門在柏枝壟中,良常洞即北大便門,而東西並未顯定。」《錄君》言東便門在中茅東小阿口,則西便門應在今呼作石墳處也。茅洞 在元陽觀石壇下,即南面之西便門也。東便門 在中茅山東《定錄君》。言小穴纔如狗竇,愈入愈闊,外以磐石掩塞穴口,使山靈守衛之勤,齋戒尋之,可入易於良常洞,良常洞多沙路,有曲僻,經水處不大便易,又道遠不如小

阿穴口直下三四里,便徑至陰宮東懸掖門,自非已成仙人,不得其門而入也。

西洞 ,在積金山東嶺下,《隱居》所謂「颼颼有風」 者,即西便門也。累朝金籙投龍簡於此。

蓬壺洞 ,一名「仙人洞」 ,在玉柱洞右。

良常洞 ,華陽北大便門也,是為保命君所治。洞北有石壇,即許掾燒香禮拜解化之處。羅姑洞 ,在金菌山西,即九疑山女仙羅郁也。高居洞 與羅姑洞並石限界之。

玉柱洞 ,在華陽西,洞南中積石乳,圜直如柱,四面僅容人行,旁有唐明皇受籙壇。

華姥洞 ,在華姥山,以「孫寒華」 得名。

酆都洞 在紫陽觀。宋建炎中,河北博州道人王若寧獨居巖下,夢神人指巖穴曰:「此酆都考訊之所,可去洞百步居焉。」 秦檜歿,夫人王氏詣靖真宗師乞拜章,知檜繫此,命子熹即洞口建太乙殿以求冥釋,名洞雲庵。元至正改紫陽觀。小青龍洞 在小茅西,硃砂泉上。

天窗洞 在積金山

碧巖洞 在崇壽觀後。洞頂為嶔崟亭,古木危基存焉。下有曲水穴、捫霞磴、徐鍇大篆石上。女仙洞 ,在碧巖洞東三十步,穴口下視如眢井然。相傳任真人女得道,遁變於此。

柏枝洞 ,在金牛穴南。昔人深入,聞太湖風濤鼓楫之聲。御史盧世《記》:「獅子洞 在柏枝洞南,洞內石間如堂如室,中有垂石二,擊之其聲一如木魚,一如磬。」

慶雲洞 ,在海江山下。

黑虎洞 ,在華陽南,《九錫碑》之左。

黃龍洞 ,在《九錫碑》之右。

南斗洞 在三角山

海泉洞 ,在皇甫峪,泉源於海,深不可測。水龍洞 ,在白雲峰下。

燕口洞 ,在方隅山之南,有洞室,女仙錢妙真誦《黃庭經》,遁化其中,至今有紫菖蒲、碧桃在焉。淳祐五年,巡檢使夏侯嘉真與建隆觀道士詣洞投龍簡。是夕雷震,洞戶開,一廳吏深入,遇道士與來禽一枚,食之絕粒。

方隅洞 ,在方隅山上,有二門,其一即燕口洞。夫子洞 在良常對山。笪重光撰《山志》云:「相傳宣聖嘗坐是中,書延陵季子壟碑,不知何所本。」 方臺洞 在方山下,與華陽洞通,號為別宇幽館,得道者處焉,世呼為白石洞。張祖富、劉平阿、呂子華、龍伯高、蔡先生俱處此。

青龍洞 ,在青龍山,昔有人深入,見一大青蛇,故名。其洞宏廓深委,非凡跡可至。《建康志》云:「洞口二尺許,僅可容人,傴僂而入。其中平廣,石梁如帶,崖壁叵測。洞口大石上窪處四五,狀如人蹟,呼為仙人洞,有祈禱輒應。」 《溧陽志》云:「洞前奇石森立,流泉瀝瀝,旁有峴曰牧門洞,中有堂臺、簾灶、仙人掌之屬,皆以石狀得名。」 入洞稍深,有門曰「隔凡」 ,峻險而隘,剛風迅急,遊者憚不敢躡。華蓋巖 ,在石墨池上。

候仙巖 在碧巖洞東數武。

「霧豹巖 」 在碧巖洞下。

「碧玉巖 」 ,在丹谷泉上。

眾真巖 在茅洞側

錢真人誦經巖 在燕口洞上。

金牛穴 在柏枝洞東。《輿地志》云:秦時採金,獲金牛,為女子所觸,遂擲而出,取之不可,逐牛至丁角,因名其地曰「上欄下欄」 ,又曰「奔牛。」 牛奔入海,不復睹之也。穴不深而閎大,橫直相通,有如佛座者,有如觀音座者,皆位置天成,不假疏鑿。曲水穴 ,在碧巖洞下。

巧石 在大茅峰東垂。方圓叢聚者百餘步,玲瓏可愛。大學士王鏊詩:「太湖有奇峰,倚插半天裡。風雷忽失之,何年飛到此。」

捫霞磴 在碧巖洞下,徐鍇大篆石上,王安石題詩曰:「百年風雨草苔昏,尚有南唐筆法存。只恐終隨嶧碑盡,西風吹曉滿秋原。」

「青玉峽 」 在丁公山東。奇石森立,即「深秀軒」 舊址。

「仙人捧石 」 在大茅峰西垂,崇壽觀後山岡上。西畔若有人,故名。

長蕩湖 在縣南三十里。周迴一百二十里,與宜興、溧陽分界,古名洮湖,即五湖之一。其水連震澤,入淞江至於海。周處《風土記》韋昭、酈道元並云:《京口耆舊傳》:「邑人王康嘗論金壇水利,謂洮湖舊有八十一浦口,實受荊城、延陵、丁角、薛步四源之水,今所存惟二十有七,皆淤塞不通。盍訪舊跡,浚而深之,下流無壅,則」 水不為害。

高湖 在縣西北十里。周迴百餘頃,北受五十瀆,南流十二里入大溪。有蘆葦菱芡魚蝦之饒,居民賴以為利。

大溪 在縣西二十里。《南徐州記》曰:「在縣西十二里,東南流三十七里,入長蕩湖,三十等都灌溉賴之。」 今考:即青菩河通崑崙河,去縣不遠。《南徐記》誤云:「百三十七里入長蕩湖。」 今改。正。思湖 在縣南六里,即白龍蕩。每夏時,四圍蘆葦蕭然,荷花簇錦,茭蒲菱芡,雜然叢生,錦鱗游泳,文鳥飛集,蓮舟漁艇,往來其中。北眺顧龍峙於水際,儼然一畫景也。其北受縣渠之水,西納後陽分流,東通南洲大小橋,南則直注,舊最寬衍,蓄水以紓下田之澇。近為居民築埂,擅菱藕之利,遇旱開復為宜。上有白龍廟。

荊溪 在縣北十八里。一名荊城港。東連白鶴溪,北通丹陽。唐陸龜蒙有《荊溪早景詩》。南唐潘佐詩曰:「荊溪百里水涵空。」

直溪 在縣西三十五里。受茅山、丁角諸水,下入運河,東南通大溪,入長蕩湖,俗名直里河。二十七都民賴之。王去疾居此,故所著名《直溪集》。唐王溪 在縣西南三十里,受茅山水,東南流入大溪。其側有唐王村,因名。

北洲瀆 在縣北五里。瀆口有北洲村,故名。南洲瀆 在縣南七里。上受錢資蕩之水,入於思湖,有魚蝦蘆菱之利。瀆口有南洲村,故名高湖。下口瀆 在縣北八里。直溪建昌圩水入運河之處,易淤宜疏。

甓橋徑瀆 在縣西十三里。晉宋有此瀆。隋大業初,縣令連奚明修之。瀆南造橋以甓,故因名為「甓橋。」 今無可考。按:連奚明為延陵令,疑此瀆在延陵西三十里。

古速瀆 在縣南二十里。《京口耆舊傳》:「陳朝散亢家居邑南,地沮澤,古速瀆久淤,壅水為災,率眾築堤,延袤十里許,以便行者。而浚瀆以通洮湖,水患遂息。明末時,堤被開鑿,水不入城,失先正蓄洩之宜矣,宜修築。」

放生池 一在縣南二里。按《郡志》,「宋紹興癸亥,令天下各置放生池」 ,今廢。一在常寧鎮東。飲馬池 在皇業寺東。梁武帝謁建陵,飲馬於此,故名。今廢。

漫塘池 在縣東北一百五十步。相近大溪之堤。劉文清公宰築室其上以居,因以自號,今則淤塞成田矣。

楚王澗 在崇禧觀東,二澗是也。并華陽西洞三水合流,直至觀前。昔楚威王遊憩於上,故名。《隱居》云:「大水大旱,未嘗增損,色小白而甘美,柔弱,但盡在山西,自不得東流耳。」

鶴臺澗 ,陶隱居云:「度積金壟東南,有一石穴,水東流極好,其處隱障,可以合丹。」

宜春澗 在中茅東,古洞天館之前,任真人就東流水合丹,即此。

《九曲澗 》,其支流自大茅左脅而下達於菖蒲潭。

「大澗 」 在金菌山東。

流杯澗 在雷平山西

碧㮏澗 在大茅西二里,周時郭四朝真人常於此處種㮏。白李溪 在小茅北,高辛時展上公種《白李》處。蒼龍溪 在良常山西,俗呼「冷水澗。」

喜客泉 在大茅北,方池數尺,客至,泉即踴躍如珠,良久不絕。或臨以聲勢,則凝然不動,亦一奇也。舊有庵祀孫寒華。

益人泉 在大茅東嶺上。《登真隱訣》云:「天市壇左右有泉,皆金玉之津,飲之益人,故名。」 笪《重光山志》云:「泉邊有駢石,疑即天市壇。」

玉蝶泉 在飆輪峰西。二泉一冰一溫。又名陰陽井。元趙世延詩:「因觀長史陰陽井,始悟混元元牝門。一勺三田勤灌溉,無根靈草自春溫。」 白玉泉 ,在常寧鎮。鎮在縣西六十五里。宋天聖間,朱妙觀請於朝,為遊人行賈憩息之所。靈泉 在積金山上。

「洞泉 」 即通仙橋池。

玉砂泉 ,在中茅西。司命君埋玉門丹砂於中茅,流為泉水,飲之益人。今三陽百姓頗得長壽者,謂朱陽、太陽、北陽三村也。

硃砂泉 在小茅西,泉水赤而有硃。

鹿跑泉 ,在大羅源之左。仙鹿為發此泉。百丈泉 ,在拱辰峪。

饙飲泉 ,在大茅南垂,泉作乳色。

海眼泉 二,一在積金中峰之西,泉湧能應潮候。一在石墨池西。

丹谷泉 ,在慶雲洞之東。昔有道人取水合丹,童子易他水,道人識之,由是得名。

田公泉 昔有田叔居之取水,因以為號。此泉是玉砂之流津,飲之益人,除腹中三蠱,用之浣衣,不須灰也。一名柳汧泉。陶隱居《石頌》曰:「左帶柳汧水,右浚陽谷川。」 即此。

陶公泉 在皇甫峪

玉液泉 二,一在仙人捧石之北,其泉甘香,微若乳色,能已腹中諸疾,人見其色白,亦呼為「白泉。」 一在三角山玉液庵。

撫掌泉 ,一名「東溫泉」 ,在昭明太子讀書臺下。方池一碧,湛然空明,聞撫掌聲則泉湧如沸。「一勺泉 」 ,在昭明太子讀書臺後巖上。

天池 ,在大茅頂。神龍所都。大旱不涸。邑宰親臨祭禱,必獲靈雨。

雷轟池 在三茅峰觀側。萬曆中,道者周姓無名,年十八出世,嘗修煉於三茅峰,苦行汲遠。雷為轟池。初轟一池,臭若硫,不可飲,乃復轟一池,甚甘美。今二池俱在石壁間。

豢龍池 在天聖觀。大中祥符敕取龍子,御製《歌》送還山。

碧玉池 在天聖觀。池上舊有碧玉天帝之殿。洗心池 在燕洞宮東,形如石龍,窟中大旱不涸。昔錢妙真獨居燕洞修煉,或謗之,乃於此窟剖腹洗心,以相顯示。劉若宰詩:「一勺清泠水,無塵淨古今。當年剖腹者,何來出世心。」

「石墨池 」 ,即菖蒲潭。漢費長房學道於此,書符滌硯,澗石悉黑。至今用池水合藥,有驗。

玉津池 ,在崇壽觀前。

周真人池 ,陶隱居弟子周子良。池,在靈寶院雷平池 ,郭四朝所造,高其牆岸,益水得深。四朝嘗乘小船,游戲其中,每扣舷而歌。

白龜潭 ,在銜珠山前。梁天監中,陶隱居弟子周子良築靜室朱陽館,見一白龜,長七寸許,皮甲通白如滑石,惟靨上有黑文如符書,不可識。握取玩弄,放之潭去,數百步復來。

大羅源 在中茅西

桐花源 在鶴臺澗上。張伯雨詩:「華林散清景,丹水碧凝脂。落葉秋無數,宜都懶寄詩。」

霞架海 在桐花源上。蔣超《山行》詩:「山擁臙脂海架霞,樹煎紅雨綴霜葩。」 即此。

丹砂泓 在燕口洞東

陽谷汧 ,源出中茅前,大茅後,數水相注,一源郭于塘 ,在長隱山東數里,其塘周迴五畝,深五尺,水常滿,鄉人涸之,輒有雷電,至今請雨有驗。郭,四朝真人曾使人種植於此,每行皆詣長隱,以造思和遊看源阜。

赤石塘 ,在大茅、中茅之西。定錄君《與許長史書》云:「今當墾赤石田,為往來之階。」 而竟不就事也。

悔家塘 :在海眼泉西。

陶塘 在雷平山西。按《真誥》:「地肺似洛中北邙山,其水似長安丹鳳門外井泉之味。」 今按:其地爽塏,水深丘厚,歷選江東罕有及者,故備載之。李德裕《寄孫鍊師》詩:「欲馳千里戀,惟有鳳門泉。」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