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28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二十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二十八卷目錄
鎮江府部彙考四
鎮江府封建考
鎮江府公署考
鎮江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職方典第七百二十八卷
鎮江府部彙考四
[编辑]鎮江府封建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漢
「《丹陽哀侯 敢》,《江都易王非子》。」 元朔元年,析封侯於《丹陽郡》之丹陽縣,食邑蕪湖。元狩元年薨,無後,國除。
雲陽亭侯 蔣默,父橫,光武時討赤眉有功,以譖被誅。子九人渡江散處,帝尋悟,錄其後,封𪐝雲陽亭侯。
丹陽侯 馬遵,永元四年,以程鄉侯徙封,因叔父馬光善竇憲故也。安帝永初七年,鄧太后詔「諸馬子孫還京師。」
三國吳
徐陵《亭侯 華覈》。〈吳名丹徒曰「徐陵。」 〉
雲陽亭侯 朱據字子範吳大帝黃龍元年遷都於建業徵據尚公主乃拜左將軍封雲陽亭侯。
丹徒縣侯 桓,字叔武,《孫河》之子。以功拜「建武將軍封丹徒侯。」
丹陽侯 應,建安二十四年,以錄其父皎《從定荊州》功封。卒,無子,弟晞嗣侯,有罪自殺,國除。晉
曲阿縣公 高光,先,封延陵縣公,食邑千八百戶。以討《成都王》功,贈曲阿縣公。
唐
丹陽郡公 包佶
宋
金壇縣開國男 張縝
丹陽郡開國侯 湯《鵬舉》:
金壇縣開國男 湯《宋彥》。
明
丹陽縣男 孫炎
鎮江府公署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丹徒縣附郭。〉
府治 自漢末、六朝、唐及五代,規制皆不可考。唐《元和郡縣志》:蔡謨、謝安作鎮,並于北固山上作府庫,儲軍實。因山為基,自譙門升踰數百級。宋至和二年,郡守張昇環視公庭,階墄崇峻,比按民牒,語不相聞,迺重建,隳高培卑,惟以近民。宣和中,郡守虞奕又拓大之。府門南嚮,次為儀門,中為宣德堂。先名「承宣」 ,紹興間建。端平丙申罹兵火,郡守吳淵重建。兩廡為吏舍,旁植井亭二,中立戒石亭。高閒閣在堂之後。元延祐戊午總管李汝楫重建。近民軒在堂之東。架閣庫二公廚在東廡外。舊譙樓在府門子城上。端平丙申吳淵建。樓上設大秤,定晝夜時刻,甚準。元大德辛未樓為颶風所仆,而錫壺獨存,後以銅為之。《宣詔》《頒春》二亭在譙門外。明洪武初,郡守楊遵即宋、元舊址創造,中為堂曰「宣德」 ,後改名「忠愛」 ,又曰「奉公。」 左為照磨所,右為經歷司,吏廨列於兩廡。中為儀門,外為前門。門之上為層樓,門外構屋兩楹,以覆版牓。又外百步許為麗譙。麗譙亦宋、元舊築。奉公堂之後為郡守宅,左前一區為宣化坊。郡吏舍則在儀門之左右,後改為寅賓館、推官衙,而吏舍移於檢校廢宅。廣盈庫在照磨所後,架閣庫在推官衙西。正統庚申,奉公堂將壓,郡守郭濟改創,并築旌善、申明兩亭於麗譙旁。景泰壬申,郡守張岩於前門之樓前作宣化坊,增「承流」 二字於前。甲戌,郡守白仲賢作后土祠於門樓內之左。隆慶己巳,郡守胡維新建「寅賓館」 三楹於祠後隙地。弘治己酉八月火,堂廡蕩為一空。同知周鳳鳩材鼎建,徙宣德堂少前,拓奉公堂,并東西吏舍一新。辛亥,郡守鄭傑再建門屋五楹,通加繕葺。郡守王存中更修麗譙,開廣府西街。正德辛未,郡守羅循於譙樓之南創闢街二,左緣日精山麓至於定波門,右由萬歲嶺迤邐達千秋橋,甃以甎石,倏成通衢,二街尋塞。萬曆丙子,郡守張純再闢之。《左》曰:
《謠康》。右曰《鳳凰》。因徙架閣庫於其地,題曰《萬歲藏》。
清軍海防廳 在承流宣化坊左。明天順丁丑,同知張春即舊廣盈庫址鼎建,宅在府宅之左。
皇清仍舊署。康熙六年,移駐西城外防江,創廳於新
街同知吳淇建
船政同知廳 在府治右,與清軍海防廳對,即舊理刑廳也。康熙十年,同知魯超改建。
通判南廳 在譙門外之西。
通判西廳 在丹陽館之西,以舊丹徒驛改創。簽判廳 在城隍廟巷東。初在總政所前,岳珂展為《政足園》,遂遷於此。
馬政廳 在府治東。今裁廢。
糧捕通判廳 明在千秋橋西,宅在府宅右。節推廳 宋建,在譙樓南。
察推廳 在高橋北
知錄廳 在小市北
「司理廳 」 與「知錄廳」 相對。
節幹廳 始為簽幕廳事之地。宋淳熙中,移入府治,更為司戶廳。後孫祖祐以戶曹辟為節制司,準坐此廳,繼者因仍。自是司戶竟無廳宇。鈐轄廳 在譙樓之南。
「司法廳 」 與「鈐轄廳」 相對。
理刑廳 明時在承流宣化坊右。
錄事司 元時建,在府西,即宋通判北廳基也。至順初,扁其堂曰「善教。」 今俱廢。
司獄司 在府治譙樓旁,今仍舊。
稅課司 在大市西。舊有西津、丁角二務。明永樂中,革其課額,并入此司。今廢。
織染局 在仁和坊大街,即宋舊都統司衙。元至元十八年改置,崇禎間廢。
皇清順治四年,工部織造陳議遷局於《千秋橋西,預》
《備倉》內即以舊地募民間賦稅助新工,今悉佃為民房。
雜造局 在韓氏橋南。宋都統宅,今堆積為山。醫學 在阜民街,明正統己未創,與惠民藥局同治。成化己亥燬於火。弘治己未,正科錢可久請于郡守王存申重建。今悉為民間侵占。陰陽學 在譙樓南,廢。
僧綱司 廢
道紀司 在元妙觀內,久廢。明成化甲辰,都紀魏德真建於觀之南,尋廢,但存遺址。
丹徒縣治 。宋在府治東北夾城,後徙石䃮橋南。製錦坊元在府治西南譙門內,即舊總領基也。明在府治之東南小市街北。洪武初,自舊址遷創於此。正堂南向,堂西為吏舍,列於兩廡。立戒石亭於中道。亭外有儀門,堂外翼以兩軒,延於後堂。永樂初,知縣奚壽重加修繕。后土祠舊在儀門內,禱雨屢應,因復新之,扁曰「白蓮。」 土地歲久,堂廡傾頹。景泰辛未,知縣蔣忠遷幕廳於堂東,改創西軒,儀門左右翼以榜房,作獄舍於儀門東。成化壬寅,知縣楊璡遷獄於西,繪《耕織樂業》《荷校受刑圖》於壁,以示勸懲。闢四友亭於公廨右。弘治乙丑,知縣許鳳重建。大門外建坊二:曰「勤恤」 ,曰「保愛。」 萬曆丁酉,知縣龐時雍重修,增扁曰「江南第一縣。」 立《彰善癉惡碑》於縣前,遷土地祠於儀門外。祠前水利廳改為寅賓館。縣正衙門東舊有旁門。舊巡捕首領衙俱由東司房後,徑自東角門出,易滋弊竇。時雍皆砌塞。縣丞廳 在縣廨左。
主簿廳 在縣廨右
典史廳 在縣廨左前
察院 三並在千秋橋西。東察院,明正統中建;中察院,成化丙戌即丹陽舊館創建;西察院,在中察院西,即明初帥府。嘉靖間巡江御史改葺。總兵府 ,在儒林坊舊縣學址,明嘉靖間建,今為大營官房。
兵備道公署 在西察院西,舊《寶鈔庫》改置,今為「江鎮常道公署。」
新察院 在北水關,明巡漕御史建。
皇清總督察院,順治甲午,操江都御史李日芃建後。
操江奉裁,改為總督察院,在京口閘外昭關下公衙門 。順治十六年,大將軍劉之源統八旗官兵駐防江海,改衛署為公衙門。
高資鎮巡檢司 在城西五十里高資鎮。丹徒鎮巡檢司 ,在鎮東港口,去城東十五里。安港巡檢司 ,在城東九十里安港口。
姜家嘴巡檢司 在藤料沙,今裁。
大軍倉 在治安坊
預備倉 在《綠水橋》西北。
義儲倉 在儒林坊,舊廒止五間。明萬曆乙未
知縣龐時雍增建
鎮西倉 在西城外上河邊,今兌漕處。
丹陽縣治 ,宋在縣市西北。廳事後有堂二,前曰「德政」 ,後曰「琴清。」 軒,一曰「近民。」 兩廡吏舍各十楹,中為樓、戒石。亭之南為儀門,門之南為譙樓,樓之外為亭二:左曰「頒春」 ,右曰「宣詔。」 淳熙丙午,宰章樾創建。寶祐甲寅胡夢高重構。舊有壽堂,在廳事東偏。紹聖中,蘇京出宰,其父丞相魏國公頌歸休,於廳事東偏築堂為壽,故名。兵亂焚燬。紹興十八年,曾孫忠規為令,重建。淳祐七年,金華楊塤為令,有母在焉,又更名曰景蘇,後廢為傳舍。縣圃傍城有臺,曰「滄浪」 臺址枕湖,蘇庠、張夔有詩刻於石。亭二,曰「四照。」 蘇魏公創,暇日讀書其中,曰「清涼世界。」 令陳玠建。荷池在滄浪臺東。又有練光亭在縣城東北隅。湖山勝概亭在「縣城西北隅,久廢。元廳事頹敝。至元甲午,達魯花赤忽辛、尹吳叔堅撤而新之。未竟而忽辛。滿代忻都繼之,始克成。明洪武乙亥,知縣陳克明即宋元舊署,重修正堂、幕廳、儀門、兩廡、譙樓,樓外作旌善、申明二亭。宣德己酉,知縣張友齡重刱。成化己丑,知縣蔡實作榜房十二楹於儀門左右,復刱新堂」 ,為燕休之所。弘治壬戌,知縣張錦以縣後臨湖地曠,帑藏屢警,乃構屋二百七十餘楹,繚以土垣,召貧民居以衛之。又置鼓樓二於東西,公私稱便。
「皇清仍舊治。」康熙辛酉,邑宰吳之彥,因譙樓傾圮捐
俸重建,規制弘敞,備登臨覽眺之勝,額之曰「聲遠樓。」 又重建,申明事于邑治東。
縣丞廳 宋在縣東南二里。明洪武乙亥,知縣陳克明修縣治,并建幕廳居東。今仍舊。
主簿廳 宋在縣東一里。明在縣治西,今仍舊。縣尉司 宋在縣治東雲陽橋南,後改為館驛,徙市河之上。元泰定二年,尉薛天祐重建。明典史廳在縣署東,今廢。每賃民房為公署,保甲苦之。
巡撫公署 明成化己丑,知縣蔡實以縣東濂溪書院廢址改創。後巡撫尚書王恕榜曰「都臺。」 弘治辛酉,巡撫都御史彭禮命知縣高謙購院左民地以開廣之,築亭其旁,扁曰「後樂。」
察院 在縣治東南普濟寺西,因三聖院官基為之。明正統六年,知縣陳誼重建,今亦頹圮。公館 在縣治西,舊為練湖書院。明景泰間,同知金端重建。今廢。
呂城鎮巡檢司 在呂城驛東。明洪武元年建。九年,移置鎮東運河之濱。今仍舊。
包港巡檢司 在縣東七十里包港。明洪武初建。二十六年,移置顧巷。正統九年,知縣呂衡重建。今仍舊。
稅課局 明在縣治東南斜橋。
醫學 在縣治東,即惠民藥局。明洪武十七年建,《保舉醫士》章恆署事。正統間,知縣陳誼、呂衡、訓科蔣宗海相繼重建。
皇清初,為社生占踞。順治二年,邑宰許宸,令醫官蔣
《開先》清出十八年,邑宰王用六重建。醫官何鑒、醫士賀萃徵、蔣漢章倡率起造。
陰陽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十七年,令陰陽人冷仁甫世署學事。今陰陽官冷名立,即其裔孫。學今廢。
僧會司 ,在普寧寺後,本邑五叢林僧人輪充。「道會司 」 ,在仙臺觀,今亦各觀輪充。
便民倉 明正統五年,巡撫周忱撥餘米,委邑宰陳誼、丞葛良鼎建倉廒六十餘間,官廳門樓共七間,在縣治東一里漕渠東岸,後移置北門內新橋,今仍舊。
金壇縣治 ,宋建在城西北隅,去今縣治後五十餘步。中為廳事,後有堂曰「修己。」 元大德三年,達魯花赤阿老瓦丁、尹徐克敏重建。堂之東為幕廳,即舊冰玉堂。縣西舊有冰玉堂,歲久敝壞。宋景定癸亥,令魏以得移建於廳事之東,規制完美,有《記》。東西兩廡為吏舍各六楹。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門之上為敕書樓,兩旁為角門,南數十步為譙樓,樓北為頒春亭。舊有清修亭。宋景祐中,濮陽吳中復登第,仁宗賜詩。其卒章訓以「清修」 故名,尋燬于兵。明洪武庚戌,知縣蔡原臣即元季舊署,重建正堂,而幕廳翼其左。儀門左右有旌善、申明二亭。正廳庚午,周逵重修,增置屋二楹,為退息之所。萬曆六年,知縣劉美復修譙樓,外左右旁房,繚以崇垣二重。崇禎末,燬於「土寇。」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胡延年重建正堂三間,川堂二。
間、後堂三間,扁曰「始基。」 康熙十一年,知縣康萬
寧重修扁曰「嘉與」 ,建贊政廳三間於堂左,其右建內庫一所,特高厚其牆垣焉。
縣丞廳 在縣東北隅。今圮,未建。
主簿廳 在縣堂東偏,今為縣丞居。又一在東北隅,明裁革管馬一員,尋廢。後管糧宅圮未建,今居「便民倉。」
典史廳 :順治二年,典史易象極重建,在縣廳西北隅。
東察院 在景陽門內百步許,崇真道院之右。舊為正學書院。明嘉靖十八年,知縣顏嘉會即其地改察院為巡按御史行臺。其制,正堂三間,扁曰「肅清。」 前為月臺,兩旁為皂隸房,中為甬道。又前為儀門,兩旁為角門。又前為大門,左右為貞肅、「激揚」 二坊。榜房各三間。正堂後為中庭二間,後堂三間,左旁為廚,右旁為書吏房,後環以花竹、週繚以棘垣,凡憲臣行部者居之
西察院 在縣治東。元為城隍廟。明洪武三年改建。正統十年重建正堂三間,扁曰「柏臺。」 左右為廂房各三間,前為儀門,兩旁為角門;又前為大門,後為燕居三間。弘治中,知縣秦銳以其淺隘,購旁地廣之。堂之後建亭鑿池,甃以石,環以花竹,週繚以垣。自嘉靖十八年建巡按察院于東門,此院遂為兵備道之行署。今圮。
南察院 在縣西偏城隍廟左。舊為預備倉,明萬曆中改建。大門三間,儀門三間;正堂三間,川堂二間、後堂三間,左書房三間,廚房三間,右書房三間。巡方按「臨時推官居之。」 今圮。
府公館 ,在東察院西。正廳三間,左右廂房各三間,儀門二間,廳後川堂一間,後堂三間,茶房、廚房各三間,週繚以垣。今圮基地尚存。
縣公館 在東察院西,朝北,今圮。
湖溪巡檢司 元在八都上疁村。明洪武三年,巡檢趙珪移至湖溪西北隅。弘治十八年,巡檢趙用明移建水次,以便盤詰。今仍舊。
河泊所 在縣治南三十里湖溪村,明洪武中閘辦總旗彭允中建。萬曆六年裁革。
稅課局 ,在縣治南。明洪武三年,大使劉尚忠建。弘治十八年裁革。
醫學 在中和坊。明洪武十七年開設。萬曆初改建儀門外。
惠民藥局 舊在城隍廟左。明嘉靖間,知縣黃縉重修。崇禎三年,知縣劉宗詳改建「三元殿」 ,移建藥局於縣治左,計屋四間。
陰陽學 在漕河堤上。明洪武十七年開設。萬曆初,改建儀門外。
僧會司 舊在慈雲寺,今同西禪寺、靈建寺、延慶寺,輪署司印。
道會司 舊在太虛觀,今同東嶽廟、崇真道院、城隍廟,輪署司印。
便民倉 明正統間,知縣劉訓建於縣治北。弘治壬子,知縣周楫改建揚武門外水次。嘉靖三十五年,知縣趙圭因倭亂,移入城東北隅。今仍舊。
鎮江府學校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丹徒縣附郭。〉
鎮江府儒學 :「宋太平興國八年經始。在府東南朱方門外。寶元初,范仲淹守郡,新而廣之。元祐中,郡守林希建成德堂五間,三鱣堂六間。宣和中,郡守毛友又新之。紹興九年,厄于火,郡守程邁復營治。十年,作學門。十一年,郡守劉子羽大修,重建二堂。」 元延祐初修,至正中復修。明郡學在定波門內,郡守楊遵修成德堂,從時制,改曰「明倫。」 立四齋,曰「志道」 、《據德》《依仁》《游藝》。景泰壬申,以學地前偪山,後阻通衢,外高中卑,雨輒沮洳。郡守張岩買民地,改建學于縣治之東。岩以憂去。明年,同知俞端繼終其役,建明倫堂及四齋于山之西,立儀門外門于堂之南。郡守白仲賢至,更建膳堂于明倫堂北,號房于儀門右。天順元年,郡守林鶚繼成尊經閣、泮池、石梁公廨後,郡守姚堂建「鍾秀門」 、「育材坊。」 成化十八年,郡守熊祐重作學門,移公廨于前,遷號房于後。弘治八年,郡守鄭傑移射圃于大成殿後,樹石表于門之外,作會講樓于號房之北,學倉于明倫堂之左。通加修葺,規制完美。嘉靖十四年,郡守滕謐重修。辛酉,教授徐邦佐改建廨舍于舊饌堂之址,後又改啟聖祠于日精山之東,依仁齋廨于尊經閣右。四十二年癸亥,郡守秦淦于學之正南,因岡增土,名曰「對山」 ,以宏其規。隆慶庚午,郡守胡維新重修。萬曆辛巳,郡守鍾庚陽重修。乙酉,郡守吳撝謙重修。丙申,郡守王應麟重
修。丁酉,邑令龐時雍以對山三面餘地久為民居所侵,撤其藩垣,請復故址,仍植松柏二千餘株。
皇清明倫堂圮,郡守塗廓捐貲買楊文襄一清御書。
樓改建「明倫堂」 ,規模高敞,殊勝于舊
文廟宋太平興國中,郡守柳開創新於學之西。紹
興九年,燬于火,郡守程邁復建門,列戟二十四。十二年,郡守劉子羽作後殿三間,以藏高宗賜書,凡五十四軸,又名「御書殿。」 嘉熙三年,郡守劉復建新殿廡明。景泰三年,郡守張岩遷學,營廟于學之東首,立大成殿于日精山之南。岩去,同知俞端立兩廡,前為戟門。天順初,郡守林鶚作櫺星門,七年復修,立《新遷學碑》。「正德五年,櫺星門壞,郡守丘經復修立之。嘉靖元年重修,嘉靖九年更塑像,設木主。萬曆二十四年丙申,郡守王應麟從訓導李天培議,更新兩廡,并修啟聖祠。神主俱用柏木,高廣其制,鐫名于主陰以辨之。萬曆三十九年,郡守霍鎮方重修。天啟五年乙丑火。崇禎六年乙亥,巡按御史陸捐千金重」 建。
皇清順治十四年,殿廡及內外垣牖,幾近傾圮。諸生
捐助修葺,丹雘復新。康熙十一年壬子,兩廡傾圮,郡守高得貴修葺大門及圍牆傾廢者,並重建泮水石梁,於明倫堂南清華所故址,立龍門一座。二十年,江鎮道參議孔興洪、知府高龍光從教授范勰議,復修兩廡。大殿五間,兩廡東西各十八間。祭器庫即在東廡二間,戟門五間。兩廡外泮池。戟門外石橋跨池上櫺星門三座,萬仞宮牆。櫺星門外前對山石,池前丈步,載在《石碑》。兩齋東西各九間,舊為「志道、據德、依仁、游藝。」 儀門三間,龍門一座,舊係清華所故址。學門三間,在櫺星門東。敬一亭舊在明倫堂後,久廢未修。
學田 元賜學田,大率田地山蕩共計二百九十七頃有奇。明初,每歲學糧有千石,後僅存郡守林華所置學田十頃二十九畝,詳薛應旂《記》。至明季,復被侵隱。今所存從新議,盡歸丹徒縣徵比,田租起解上司,以充別項。
丹徒縣儒學 舊在縣治西儒林里淮海書院旁。宋崇寧以後傾圮,附于郡學東隅。建炎兵火,與郡學俱焚。紹興十七年復建,乾道七年重修。元延祐六年,教授朱天珍建議,仍建縣學于儒林坊。至正乙酉,蒙古答察兒監邑,作明倫堂于大成殿後,旁立兩齋,東曰「成德」 ,西曰「育材」 ,作杏壇亭、膳堂于堂後,前為儀門。明洪武初,仍舊學,築觀德亭于射圃東學倉于儀門內。正統乙丑,燬于火。教諭鄧宜等請于巡撫周忱重建。天順壬午,郡守姚堂鑿泮池,設門廡,東立儒林坊,訓導徐安經理告竣。景泰甲戌,復加修葺。成化五年丙申,巡撫牟奉撤報親道院,以其地建尊經閣,構號房二十間。弘治癸亥,郡守王存忠擴地立門,置坊牌二座,一曰「德配天地」 ,一曰「道貫古今。」 正德戊辰,大成殿將頹,郡守丘經撤而新之。庚辰,知縣李東建明倫堂兩齋,益培基址。此儒林坊舊學之沿革也。嘉靖元年,提學御史蕭鳴鳳念舊學湫隘,廟祀弗稱,因大學士楊靳議,特遷于朝陽門仁安坊壽丘山南麓,即龍華寺故址。堂齋門制如前。堂之東建正殿兩廡。櫺星門之外為石池,殿後為尊經閣,閣後為啟聖祠,作廨舍于堂之西。四年乙酉訖工,復創敬一亭于堂北。二十二年,知縣趙河修、巡按御史尚維持于櫺星門外設門屏一座,扁曰「太和」 「元氣。」 分列東西為二坊,一曰「成德」 ,一曰「育材。」 萬曆九年,知縣鍾庚陽將罰鍰新之。越二年,知縣徐桓謂「自遷學以來,垂六十年,科第人文,迥不逮昔。」 乃從諸生請于前後郡守暨學按使者,移
先師廟、于明倫堂之前、位置中央廟向、始整兩廡。
戟門、櫺星門、太和、元氣坊屏俱隨改置。鑿泮池于櫺星門內,跨以石橋。遷啟聖祠、尊經閣、敬一亭于廟舊基,闢儒學門于左,而明倫堂、廨圃、齋房、庖湢悉如舊制,而學制肅清。崇禎五年壬申,知縣張文光從訓導馮夢龍等議,用堪輿家言,高大巽方建龍門,遷尊經閣移置敬一亭。九年丙子,縉紳僉謀,自壽丘山移宗公祠于廟左尊經閣後。十五年壬午,知縣鄭一岳同訓導陳爾善等復修。十六年,教諭高應虛移學門東首數武。
皇清順治十三年丙申,提學僉事張能《鱗允》、知縣張
晉請倡助修學,各官紳捐助外,得諸生免役銀若干,以新殿廡堂祠。又增修石池外屏牆一座,扁曰「萬仞宮牆。」 訓導朱臣率耆民戴世榮盛有
道,督工成之。康熙八年己酉,教諭王天璧修尊經閣。十一年壬子,教諭談志甃石築牆,重加修葺。二十一年壬戌,知府高龍光允教諭余潛飛、訓導張機請,學前設朱木柵,學後山崖累石築牆,以杜登踐,永護學後龍脈。
宋淮海書院 初在北固山鳳皇池。宋淳熙中,太常少卿高郵龔基先肇議創立,以居淮士之避地者。祕書修撰張琰、工部王大亨、郡守王埜、李迪、總領徐栗相與協成。理宗御書四字,賜為額。元至元中,為甘露寺所并。元貞元年,教授黃一龍重建于儒林里。明初,併入縣學。嘉靖甲申,遷學于壽丘山麓,以其地改為總「鎮府。」
濂溪書院 初在黃鶴山下。宋寶祐中,郡守徐栗建,以祀元公,有堂三,齋二、亭二。「入元為鶴林寺所,并山長徐蘇孫再創于黃祐橋南。大德九年,改置于利涉門內花山下。有元公祠、燕居堂。」 清風書院 「宋范文正公嘗讀書于壽丘山。明正德庚辰,知縣李東即其地建書院,今廢。」 香山書院 ,「明崇禎辛巳,知縣鄭一岳仍淮海書院創建。」
三山書院 :順治戊子,知府趙士冕增修香山書院樓舍,更其名,集諸生較試,時修《文讌》。甲午以來,為駐鎮軍府。
杏壇書院 :在壽丘山。順治丙申,知縣張晉創建。繚垣植杏樹數百株,漸頹圮。
社學 在虎踞門內通衢。明正德九年,知縣桂萼移建于朱方門外內河之東、善濟二坊。學田 ,明嘉靖,尚寶卿楊紹芳捐族人訟田一千二百九畝零,分給府、縣兩學,歸丹徒縣徵比。萬曆四十一年,巡撫徐御史房捐銀二百五十兩,委官買六都民人豐偉田三十五畝,每年稅外額折米麥租銀一十三兩六釐五毫。又置「六都民人薛應良田」 四十四畝,每年稅外額折米麥租銀九兩零八分,各本人子孫世佃,每年徵收租銀,給散貧生及會計供給之用。至
皇清康熙元年十月,內奉學道行提本年租銀二十。
二兩八分六釐五毫。解道賑給。又因佃戶侵占抗糧。隨將前項具詳本府。轉詳本道。歸丹徒縣一例徵比。嗣後楊尚寶田一千二百九畝。撫按置田七十九畝。盡歸縣徵解。
外縣
丹陽縣學 :丹陽舊未有學,宋慶曆四年,依縣治東為之。元豐間,創成德堂。建炎中,堂舍俱燬。紹興十三年,邑宰劉長民結茅為兩廡,吳𦬊重建成德堂。乾道六年,邑宰陳玠撤而新之。淳熙中,廢延陵縣為鎮,移其舊廳事,改成德堂為明德堂。寶慶中,邑宰趙汝驤重葺,扁曰「審是。」 寶祐初,邑宰胡夢高即兩廡為齋,其名有六:曰《求仁》,曰《好義》,曰《隆禮》,曰《尚信》,曰《敬忠》,曰《教和》。外有庫廩、直舍、採芹軒。元至正間,邑宰王元承重修學宮,規制始備。明洪武中,邑宰鄭士源、許子英、董復昌、潘妥相繼修葺,重構明倫堂于殿後。堂左右闢兩齋:曰「日新」 ,曰「時習。」 饌所在堂右觀德亭。教諭廨,在學東。訓導廨二,在射國東。及學西北泮池、倉庫、庖湢咸具。宣德六年,邑宰張友齡、周志義、教諭黃中協心經畫,增華創制,視昔有加焉。八年,邑宰包達、丞陳善建崇文閣于明倫堂後,以貯經籍,又作學門于櫺星門東。正統四年,邑宰陳誼建膳堂號房,邑宰呂衡、教諭陳力莘續完之。倉庫、射圃、亭、膳堂、爨室咸具。又移訓導廨舍于膳堂西,移東西號房于崇文閣後。成化四年,邑宰蔡實廢崇文閣,建明倫堂,又建教諭廨舍。弘治十三年,邑宰高謙于泮池上造石橋三座,闢行路于學宮之左,通接前街,以便經行。繚以牆垣,開廣逾舊。正德十年,邑宰朱方葺之。嘉靖二年,邑宰張惟恕重修。六年,邑宰張《鳳翀》臨學相視,以河流由西直瀉,于風氣非宜。乃鑿渠導湖水遶學宮,使曲折而出,且甃石以防崩潰。南面築三阜列于前,為案山。未幾,鳳翀取為南,御史邑宰谷繼宗成之。十三年,邑宰來汝賢于學門外建左右二坊,扁曰「成德」 、「達材」 、「正誼」 、「明道。」 三十七年,巡按御史尚維持重建明倫堂并齋房廨宇。四十五年,本府通判黃肇署縣事,重建儒學門,并修儀門。隆慶三年,本府同知馬豸掌縣事,修飾明倫堂,開城西水竇,復引湖水遶學宮,重增三阜,建躍龍橋,立坊識之。後又修飾東、西二坊,扁曰「聖域」 、「賢關。」 萬曆十九年,邑人姜寶捐貲,復泮池案山之舊,建坊學門外列登俊姓名。
皇清順治十七年,邑宰賀應旌重建「尊經閣」於「明倫。」
堂後
文廟宋建炎中,學宮被火災,獨廟未燬。紹興十三
年,邑宰劉長民結茅為兩廡。乾道六年,邑宰陳玠重建。咸淳中,主簿楊塤建大成殿。元大德五年,邑宰焦簡修建。至正間,邑宰黃元承重修,廟制始備。明洪武中,邑宰鄭士源暨諸生建大成殿、戟門、兩廡、櫺星門、文昌祠、三賢堂。堂始作於宋初在縣圃,以祀蘇頌、陳東、蘇庠。嘉定間,邑令徐文度遷于學之西廡。寶祐五年,邑令趙與慄改建,增以濂、洛諸儒,而易名曰「眾賢。」 永樂四年,邑宰董復昌修葺兩廡。五年,邑宰潘妥重修大成殿。宣德五年,邑宰張友齡復建大成殿、兩廡、戟門。正統五年,邑宰呂衡鑄銅祭器,肖聖賢像,建神廚廟旁有地靈祠。弘治十三年,邑宰高謙移櫺星門於泮池南,礱石為門,扁曰「雲路。」 嘉靖二年,邑宰張惟恕重新之。六年,邑宰張鳳翀重建。三十七年,巡按御史尚維持重建大成殿并兩廡戟門。四十二年,邑宰李學道重建櫺星門,以石為柱,扁曰「萬代宗師。」 隆慶三年,本府同知馬豸掌縣事,修飾櫺星門及左、右碑亭。
皇清順治十七年,教諭蔣鋋重修聖殿并櫺星門。《康》
熙十二年,教諭蔣士瑋重修兩廡。其廟制:大成殿五間,兩廡在殿前。東西翼戟門在兩廡下。櫺星門三座,在戟門外。碑亭二,在櫺星門左右。泮池在櫺星門外。東西石橋二,跨泮池。啟聖祠三間,在戟門左。
宋濂溪書院 明洪武十八年,邑宰顧信創建於學東,以濂溪裔孫周壽山奉祀,後改為都察院。
皇清康熙辛酉,邑宰吳之彥即義學額今名。「裔孫周。」
煒奉祀
練湖書院 在城隍廟西,邑人潘遵建。明景泰三年,本府同知俞端經畫材費建為使臣駐節之所。因濱湖,故名。
義學在文昌閣右,舊有堂三楹。
皇清康熙二十年,邑宰鮑如鵬修為「義學」,延師設教。
歲給脩脯
社學 明成化六年,邑宰蔡實稟提學御史陳選市民人趙名隙地,構社學於儒學東。大堂兩廡,前後門屋計一十三楹。開拓基址,繚以週圍,牆垣數丈。後移於都察院西,今改為公館學田 ,宋建養士田舊在延陵鎮,凡二百五十畝。建炎中,學燬於兵,為昌國寺僧普成所據,邑宰蘇忠規取田還學。明嘉靖十三年,邑宰來汝賢以「《民豐佑》田」 七十餘畝為學田,養士在胡家店地方。隆慶三年,本府同知掌縣事馬豸踏出羅蕎欺隱民田四十二畝七分一釐,民地一十五畝二分四釐五毫,民塘一畝八分六釐一毫,殷士正欺隱民地塘蕩共五畝零三分九釐一毫,立為學田。今羅蕎田收租貯縣,殷士正田于隆慶二年告陞科學,田僅存虛額。
金壇縣儒學 在縣治東,始建未詳。宋紹興中,邑宰李松重建,朱文公書扁。嘉熙中,增建東西廡及兩堂、四齋:堂曰「修教」 ,曰「集英齋」 ,曰《志道》,曰「成德」 ,曰《修身》,曰「明義。」 元大德三年復修。至元元年,縣尹于淵建觀善堂為教諭廳事。至正三年,縣尹檀讓更修之。壬辰,燬于浙寇。明洪武三年,知縣蔡原臣修建。十五年,知縣郭樹植櫺星門。二十六年,知縣陳英弼重建明倫堂及兩齋,曰《日新》,曰《時敏》。二十九年,縣丞張仕昇修葺。正統八年,知縣劉訓撤明倫堂為東齋,重建明倫堂。齋堂舍宇,咸加修葺。成化中,知縣劉觀重修。知縣張賓繼購地闢門。弘治中,知縣周楫、秦銳相繼修葺。正德中,知縣董相撤櫺星門,易以石。嘉靖五年,縣丞鄧繼曾重修之,構堂六楹,廡十二楹。堂之前為臺,臺三面為甬道,前為崇垣,闢三門,並折而東以達于外。徙櫺星門于內十餘武。鑿泮池為三石梁,週遭植檜數十株。十年建啟聖祠、敬一亭。三十二年重修,萬曆十一年重修。三十二年,知縣邵應禎以學宮地左盈右縮,募地闢門于西。諸生符某以居旁地,助乃並櫺星建石門扁,曰「義路」 ,以與左禮門等。自是,邑西之人文加盛。崇禎十年,署縣事推官雷起劍復建尊經閣於啟聖宮,後知縣李登雲繼成之。
皇清順治十一年,提學僉事張能麟檄知縣趙介重。
修,知縣朱𦶜踵成之。康熙九年,知縣康萬寧、教諭許允成重修。十五年,知縣康萬寧、教諭吳正名重建「禮門」 、「義路」 各一楹於東西甬道。
文廟,在明倫堂前。其廟制:大殿在明倫堂前,兩廡。
在殿前。東、西翼。戟門三座,在正殿前。櫺星門三座,在戟門前。泮池舊在櫺星門內,明嘉靖間移置門外。崇禎間,太學生儲穀重修。明倫堂五間。
在
文廟後時雨堂在東北隅。兩齋:東曰「日新」 ,西曰「時
敏各五間,號房二十楹,在兩齋四隅,諸生肄業之所,今廢。
茅山書院 宋天聖中,侯仲逸創建于茅山,教授生徒。知府事王隨奏給田三頃,充書院贍用,仁宗嘗賜束帛。仲逸卒,其徒散去,地為崇禧觀所并。端平中,劉宰再建于三角山,尋廢。淳祐中,郡守王埜復之。未久,復為人有。咸淳七年,乃更建于顧龍山,今廢。
申義書院 在希墟,太府丞張鎬建,以教族之子弟。鎬,文簡綱之孫。
社學 。明洪武八年,詔有司每五十家立社學一所,延師儒以教民間子弟。天順六年,敕「每鄉每里俱設社學。」 金壇惟思墓村有故基一所,餘廢。成化二年,知縣劉觀建二所於縣治內。一在西察院前,左瀕河。弘治間,知縣秦銳因其廢地改建接官亭於上。一在城隍廟西,弘治間傾圮。正德十年,知縣董相因故地開復之,前後建屋各十楹。嘉靖初,亦廢。
學田 。明嘉靖三十六年,知縣趙圭申建,以賙貧生。縣有隸丹徒勝果寺田四百餘畝,圭以金易之為學田,益以欺隱入官田二百畝。萬曆七年,佃戶負租者眾,知縣劉美重清丈之,勘得實田六百餘畝,計麥稅三百餘石,所陞科比民田四之三。萬曆三十七年,教諭余一德重清學田。時奸佃搆勝果寺僧投牒于府,以「理故業」 為名,屬郭令鞫治,各以輕重治罪。學田仍復稅如故。萬曆四十一年,巡撫徐民式行縣,增置學田。先是,蘇州府同知許爾忠榷滸墅關稅,有羨鏹,不受,上之徐中丞。中丞散之各學,為贍士恆產。金壇得二百五十金,易建昌圩田四十七畝,西丁莊田三十六畝,歲得麥十六石六斗六升,米三十七石二斗四升。王肯堂記:「萬曆四十四年,知縣張翰沖申詳薛良十等田地一十九畝七分五釐,送學分佃徵租,以賑諸生。天啟四年,邑人南京武學訓導于穀詒助下墟田二十五畝為學田,共租十五石六斗八升二合,折銀六兩二錢七分二釐八毫。」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