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2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二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二十一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二十卷目錄

 廬州府部彙考四

  廬州府關梁考

  廬州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八百二十卷

廬州府部彙考四[编辑]

廬州府關梁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合肥縣附郭。

竹林關 ,在城西六十里,地名「李陵山峽。」 廬鎮關 ,在城南百餘里,與舒連境。

惠政橋 一名「縣橋」 ,在五星寺南。

和平橋 建於元,在成教坊西。

鎮淮橋 一名「市橋」 ,在鎮淮樓北。

歲豐橋 一名「九獅」 ,在教弩臺前。

鳳凰橋 在鎮淮樓西巷。

指花橋 舊名「通仙」 ,在關廟後。

迴龍橋 在德勝門內大街。按《一統志》:「相傳魏曹操與吳相持於此,迴馬故鄉。」

石灰橋 三:一在五顯廟巷;一在時雍門內;一在羅漢寺巷東。

飛騎橋 見《古蹟》。在威武門內。以上城內通津橋 ,一名「閘橋」 ,在大東門外。

《觀德橋 》訛「官渡。」 在通津之東。

靈觀橋 在時雍門外

通和橋 ,在余忠宣祠右。在祠左者,名「余公橋。」 「金家橋 」 ,在堰城壩。

里化橋 在文昌閣西

大安橋 在官渡東

城坡岡橋 一名「北澗」 ,在城東十里。

通濟橋 在店埠鎮

子孫橋 在城東三十五里。

傅子橋 在城東四十里。

唐陽橋 在城東四十里。

馬水站橋 :在城東五十里。

石塘橋 在城東七十里。

磚背橋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

淝寧橋 「知府張瀚建,在水西門外。

永安橋 一名「南安」 ,在城西四十里。下有巨岩,其水獨西注。

西豐橋 在城西七十里。

豐公橋 在城西九十里。

馬埠橋 在城西九十里。

派河橋 在派河鎮

雙港橋 在三河鎮

柏坊橋 :在城南七十里。

大慈橋 在城南八十里。

鐵佛橋 :在城南七十里。

拱辰橋 在北門外

洪水橋 在拱辰北二里。

太平橋 在城北二十里。

圓畽橋 :在城北六十里。

樂歲橋 在城北七十里。

棗林橋 :在城北五十里。

新建橋 在城北八十里。

麻埠橋 在城北一百三十里。知縣陳琯建,通定遠官道。

淮浦渡 在府城水西門外。

中派河渡 去府城三十里。

廬江縣

冷水關 在治西三十五里。曹魏設隘於此,石門猶存。後內置巡檢司。

興賢橋 在今學前,舊名「三思橋。」 明正德十二年,知縣劉夢熊重修。

迴龍橋 在學西

魚市橋 又曰「鐘樓橋」 ,今在金剛寺西南。明正統三年,僧大安重修。

臨仙橋 在東關外。明宣德九年知縣馬驥重修。初係木橋,後改以石砌,掘地得小石碑,鐫「捧檄橋」 三字,想因毛義得名,自此人始稱之云。昇仙橋 在南關外。明成化七年知縣梅江修,嘉靖元年何律重修。

擲盃橋 即昇仙橋內小橋。世傳左慈飲曹操鴆酒,擲盃懸於空中,人皆仰視,忽失慈所在,因名擲盃橋。

桐城橋 在小西門外,路通桐城,故名。明嘉靖庚戌,劉鎮子川重修,知縣劉逢愷更名「三義橋。」

後崇禎年間,以流賊之變,知縣耿廷籙拆毀,以便防守。

重錦橋 在大西門外。以王敬父子、錢瓚父子俱官,故名。後廢。

繡溪橋 在西岡外,俗名「劉家橋。」 因賊毀,易以石。

板橋 ,高氏世居之,獨木橫溪,歷久不朽,人以為神。

永安橋 在治西北一十五里,舊名「南安。」 明弘治癸丑,邑民王瑞建以石,有《記》。嘉靖五年,知縣周良會命義官劉鎮重建,易今名。

金牛橋 在治西北四十五里。明正統四年,僧堅守修。嘉靖五年,劉鎮重建。

欄耙橋 在治西十五里,後廢。

會市橋 在治西北四十五里。

中吳橋 :在治西北五十里。

銅關橋 :在治北三十五里。

三澗橋 在治西四十里。明嘉靖五年,義官李通督修。

戴家橋 在治北四十五里。明正統乙丑,知縣李顯修,後廢。弘治七年,休寧黃實重修。二碑猶岐立舊處。

盛家橋 在治東五十里。

順江橋 :在治東二十五里。

鷺鷥橋 :在治東南十五里。

鳳凰橋 在治東南三里。世傳鳳飲啄其上,故名。明弘治初,邑民馬昂建。後裔庠生馬鏕、振宗、振世、璽、璟、璉、國學琢重修。

沙溪橋 在治南十五里。上下二橋相去五、六里。

姚廟橋 在治南三十里。

白笑橋 在治南八里。明成化間,義官姚仕遜建。

磚橋 在治南七十里

解家橋 在治東二十里。

大板橋 :在治東一十里。

青山橋 :在治東北六十里。

羅昌橋 在治南四十里。

大城橋 :在治西南三十里。

洪關橋 :在治西南二十里。

昌蔭橋 在治西一十八里。明嘉靖壬子年,邑入主簿嚴勳建,知縣何汝璋題今名。

九里澗橋 在治西九里。明嘉靖元年,知縣何律修。三十四年,監生嚴燾重建。

羅家埠橋 在治北二十五里。邑民朱完易石重建。

柴埠渡 在治南二十五里。

小缺口渡 :在治東南三十里。

馬渡口渡 :在治東北六十里。

泊口渡 :在治東北七十里。泊名「五神。」

梅林渡 在治東南五十里。

青帘渡 在治東四十里。

黃墩渡 在治東南六十里。

李家渡 在治北五十里,戴家橋西。

劉家渡 在治北四十里羅埠之下。

彭家渡 在治北三十五里。

三河渡 在治東北六十里盛橋之下。

葉家渡 在治東南二十五里。

舒城縣

北峽關 ,在縣南五十里,界桐城縣。

小市橋  、「復興橋  」 、「谷家橋。」

望湖橋  、「七里橋  」 、南清橋。

梅心橋  、「永興橋  」 、「惠眾橋。」

宋家橋  、「西清橋  」 、「元溪橋。」

迎恩橋  、「孫家橋  」 、「東衖橋。」

袁家橋  、「積慶橋  」 、「續清橋。」

任家橋  、德勝橋  、南河橋。

永清橋  、義清橋  、壽清橋。

春秋橋  。「東溪橋  。」 「登瀛橋。」

金雞橋  。「清涼橋  。」 鳳凰橋。

「長清橋  。」 「史家橋  。」 郎家橋。

北清橋  通江橋

南舒橋 即「周瑜橋。」

周公渡 ,去縣九十里。

沙河渡  。南舒渡  。桃溪渡。

無為州

東關 一在城外龍潭灣,上有樓名「望蘇」 ,今樓毀,關存。一在城外東津橋口,名「永寧」 ,舊有樓。康熙十一年,知州顏堯揆重建。

南關 一在城外九華坊橋口,上有樓。一在一字城上,有樓名「時薰」 ,今樓毀。

西關 一在城外大安坊橋口,名「雄鎮」 ,上有樓。一在橋外,今圮。

北關 一在城外關家池,舊廢,知州顏堯揆重建,上有樓,名《拱極》。一在草市北,今廢。

三思橋 在州治前三思坊。

光裕橋 在十字街光裕坊,郡人劉崙建。「寺龍橋 」 在五神寺街西,郡人萬方等建。鬥錦橋 在南門內。以錦繡溪水與眾流會,故名。

施家橋 在五神寺街東官溝後。

一錠墨橋 在五神寺街,與施家橋並連。迴龍橋 在儒學西。以溪水迴旋,故名。

東津橋 在大東門外。明永樂間,遊僧宗南以木為之。正統間,知州王仕錫易以石。嘉靖間,郡人邢渭、袁淳等重修。後崇禎八年,以流寇之亂,議拆中一梁。

皇清順治十五年重建。

九華橋 在南門外。明永樂十年,知州鄒以信建。正統二年,知州王仕錫修。嘉靖間,圮郡人邢渭等重修。萬曆十年,掌州事查《志文》捐俸行檄,郡人劉萃等募貲重建。後崇禎八年,拆中一梁。

皇清順治十三年重建。

大安橋 在西門外。明正統二年,知州王仕錫建。後崇禎八年,拆易以木。

迎恩橋 在北門外。明萬曆間,郡人林雲鵠捐貲建。崇禎八年拆。

皇清康熙十一年,雲鵠孫載揚倡募重造。

花林橋 在倉埠門。明崇禎八年拆。今。

皇清康熙十一年,郡人徐可傳募造:

小安橋 在城西牆下,今圮。

通濟橋 在小東門外。明隆慶丁卯,徽人黃以惠建。

見龍橋 在儒學前。明萬曆二年間,知州何邦漸建。

高家橋 在城西北里許。

姜師橋 在城南七里

新附橋 在城南十五里。

塌橋 在城南二十里

平安橋 在城西八里。明洪武四年,同知魯執中建。正統三年,知州王仕錫修。隆慶丁卯,郡人孫淳、丁槐等重修。

橫步橋 在城西北一十五里。明洪武四年,魯執中建。弘治、嘉靖間,郡人花良等繼修。

張陰橋 在城西北一十二里。舊係木橋。明嘉靖間,郡人趙鑌等復增修。

李師橋 在城西一十五里。明洪武間,同知魯執中建。隆慶五年,郡人趙鏜重建。

新嶺橋 在城北十五里。明知州王仕錫建。正統四年,知州楊鐸修。嘉靖四十二年,同知鄭惇典重修。

萬全橋 :在城東北二十里。

魏家橋 在城西北二十里。

蘇家橋 在城北十五里。明洪武四年,同知魯執中建。

燕家橋 在城北九里

蔣家橋 在城北十五里。

杜家橋 在城北十里

石澗橋 在城北三十里。

峽山橋 在城北四十里。

愨頭橋 :在城北三十里。

袁公橋 在城北二十五里。

上林橋 :在城北二十七里。

獨山橋 在城西五十里獨山明王廟側。趙公橋 在城西三十五里。歲久盡圮,郡人趙鏜重建。

開城橋 在城西四十里。

華張橋 :在城西四十里。郡人劉崙建。

侯家橋 在城西二十里。明洪武四年,同知魯執中建。隆慶五年,郡人趙鏜修。

蜀山橋 在城南八十里。

黃姑橋 在城西南九十五里。

鮑家渡 在城東河街支家巷側。

燕家渡 在城東南鮑家渡下流。

上三溪渡 在城南十里。

下三溪渡 在城東南十里。

吳山人渡 :在城東南二十里。

沙江口渡 :在城東南二十五里。

韓家渡 在城東南十五里。

王福渡 在城東南十里。

姚家溝渡 在城東南四十里。

黃金閘渡 :在城北十五里。

高家溝渡 在城東南四十里。

盛家嘴渡 :在城北三十里。

鐵毛河渡 :在城東北四十里。

葉家渡 在城東北五十里。

開城橋渡 :在城西四十里。

陶家墩渡 在城西北四十里。

駱家渡 在城西北四十三里。

廬江渡 在城西北五十里。

襄安渡 在城南四十里。

瓜城渡 在城南四十里。

永安河渡 :在城南四十里。

馬家渡 在城南五十里。

王家渡 在城南四十五里。

晉家灣渡 在城東南五十里。

黃家渡 在城東南五十五里。

伍家渡 在城東南五十里。

樊家渡 在城東三十五里。

魏家渡 在城東南四十五里。

陳家渡 在城東五十里。

鍾家渡 在城東北三十里。

張溪渡 在城南四十五里。

俞家渡 在城南五十里。

劉家渡 在城東南五十五里。

顧家渡 在城西南六十里。

梁家壩渡 :在城西南五十里。

臧三渡 在城西北五十五里。

海獅渡 在城西南六十五里。

巢縣

東關   西關 。宋張孝祥詩「二關形勝千年壯」 ,即此。

小關口 在縣西,去平頂山口一里許,俗亦名「關兒口。」

斗陽關 在縣山北三十里。兩山陡峻,中開一逕。前代設有關難考,為含山、和州、滁州通路,又名「陡岩關。」

浮橋 在城南,跨天河南北。宋、元時有浮橋,因兵廢。明設浮航為橋,往來客商經此,皆納課稅。泰昌元年,始革其橋,興廢不常。弘治,知縣林宗哲曾設官舫,革私渡。隆慶間,知縣易可久、萬曆間,知縣李時隆、陳經言相繼增修。十七年,知縣馬如麟重建。天啟間,掌印州守陳賢才修造一新。及崇禎八年,因流寇之變,撤去浮橋。數年,又設官渡。嗣後居民因往來不便。又公建浮橋,日久朽壞。

皇清康熙五年,知縣聶芳捐貲百金,教諭張茂枝捐。

貲五十金,督勸紳衿士民有力者捐輸。鼎建義民劉昌遠捐貲五十金,製造鐵錬百餘丈,有石碑記其事於「河南水口。」

廣濟橋 在縣東聚賢坊。年久填塞。

珍珠橋 有二處。《舊志》云,在定林寺前,今已填塞。一在東門外聚賢坊鍾家巷。康熙十年,邑民高克昌捐貲多金,獨力成之。

施家橋 《舊志》為豐稔橋,在縣東城外。

駟馬橋 在縣東蕭公廟前。

小虹橋 在縣東蕭公廟東。

抱書橋 在蕭公廟東五里。宋時,呂士元抱書溺此,後人因以名橋。年久傾壞。

皇清康熙間,僧募化重建,并置小庵於其上。邑人楊

于芳撰記

時熟橋 在縣東三十里釣魚臺旁。時熟保地方,故以名橋。歲久傾廢。今武紳辛承祚并居民云:「此橋係地方風水」 ,堅議重建。

夏家橋 在樂城圩。原夏姓建木橋。後李芳春父易以石橋,而其名未改。

普濟橋 在縣西門外,俗呼「板橋」 ,後建石橋。明成化,知縣費廣重修。崇禎間,寇變拆毀,架木通往來。今建石橋。

新興橋 附近釣臺,源自竺塘,稍由響灘出黃家壩。建於明永樂間,修於萬曆間,以其近黃姓之村,俗名「黃家橋。」

西安橋 在縣城外之西南,係木為之。明舉人張承芳始建石橋。崇禎年,寇亂,拆毀架木橋。今

皇清康熙七年,義民劉昌遠捐貲百餘金,重建石橋。

旁有「臨河石臺」 級,係邑民郭尚義捐建。

通津橋 俗呼「和尚橋」 ,在小西門外。明景泰年,僧募建,故名。崇禎年寇變,拆毀架木橋。今居民公議輸金,仍用石建。

西聖橋 與通津橋相近,係明景泰年建。年久橋崩路頹,水漲病涉。

雙橋 去縣西十里,在鳳凰山西三里許。「鎮南橋 」 ,在縣河南,原係木橋,本坊民陳曉川

始建石橋。明崇禎間,寇變拆去,仍架木通往來。盧家橋 去縣四里竇家嘴

黑象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鄢家橋 去縣南十二里。知縣馬如麟建,因稱「馬公橋。」 今仍舊名。

鳳舒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

散兵灣橋 在縣南三十里。

石次橋 在縣南,添保鄉十字河。

張師庵橋 在縣南六十里。

荷葉澗橋 在縣南八十里。

笪橋 在高林橋上五里許。

高林橋 在縣南六十里城隍廟前。創自宋嘉定七年。咸熙八年重修。原有石碑。後石橋山水衝頹,架以木梁。今木又廢,以筏通往來,大不便於民僧,募建尚未竣工。

李公橋 原係明鄉官李逢春之曾孫名「恭」 者所建,故名。在鎮巢驛左,歲久淤塞。

通駟橋 俗名「釣橋」 ,在縣北門外。橋接通衢,因築土城,掘通壕水,架木為之。後有言此乃縣治來脈過峽處,不宜深掘。且路兩旁原有二墩,名為「護胎關」 ,係縣城。後居民漸平為地,猶有跡可見,多謂不宜平也。其橋復以石造。明崇禎年寇變拆毀,易以木梁。

皇清康熙十三年,義民岳岫重建,捐貲約百餘金。獨

力任之,改名「石麟橋。」

紫微橋 俗名「寇家橋」 ,今又名「韓家橋」 ,在縣北七里。

半湯橋 在縣北十五里。

《獨石板橋 近下閣數里許》。

迓豐橋 切近下閣。明洪武知縣林宗哲修,嘉靖年重建。

馬公橋 在下閣東岳廟旁。明弘治辛酉,馬汝礪改木橋為「石橋。」

穿橋 又名「歪橋」 ,過下閣十五里。

探花橋 ,近柘皋三里。橋成,遇登科者,故名。「孔探橋 」 ,在縣北五十里。相傳孔子至此,以杖探水,後人造橋,因名。

玉蘭橋 在柘皋街。「明弘治十七年修。正統間,知縣劉匯重修。嘉靖三十四年,大水沖頹。隆慶六年,知縣柳應侯特命羅漢寺僧圓還募眾重修。」

沙澗橋 ,過柘皋十五里。

北潭橋 在下閣北十里黃山隅,土民王寬建。「清水澗橋 」 在北山口。

尉子橋 在黃山東十里,宋營州觀察使姚興死節處。金人弔以詩曰:「當時若有援兵至,未必將軍死。」 尉橋即此地。

包家坊石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明成化間,王以仁修,久圮。隆慶六年,鄉民何錦紏眾重修。東口渡 在縣南東口便民倉前。商賈行旅往來,秋冬輸糧者便焉。

柳家渡 在縣西南晏公廟前。昔義民柳芳造舟,以便利涉,今移陸家嘴。

羅家渡 在柘皋河口。知縣周思充命鄉民吳仲寶用青石築砌南崖,惎便往來,因改名「周公渡。」

袁家渡 《清溪河渡》。

蕭公廟前渡 俱屬新安鄉。

《雞魚河渡 》,《銅煬河渡 》,《馬尾河渡》。

高林河渡 。楊家渡  。杭家渡。

徐家渡  。蔣家渡  。莢家渡。

洪家渡  、三家壩渡。

南津官渡 未立浮橋前。舊名。

《重陽渡  》。《柘皋渡》。

六安州

通濟橋 在西門外。明洪武間,指揮王志建。永安橋 在西門外。明嘉靖間,知州徐璿建。萬曆間傾塌,善人唐寰重建,立有「石坊。」

安定橋 在北門外,指揮王志建。

三里橋 在州東三里橋圮。康熙十七年,州守王所善捐募重修。

三里橋 在州西三里

三里橋 在州南三里

三里橋 在州北三里。明洪武間,判官李頤建。官橋 ,在州西三十里。

青山橋 在州南五十里。

五里橋 在州西五里。元至正間,民夏氏建。明嘉靖間,僧德鑑重修。

樊通橋 在州南十里。元至和間,民樊氏建。明嘉靖癸酉年又圮,何大紀重修。

白沙橋 在州北十里。明洪武間李頤建。

戚家橋 在州西南三十里。元至和間,戚氏建,後廢。明嘉靖壬子,同知鄧向榮甃以石,民賴之。雙龍橋 在州東四十里。相傳唐張路斯、鄭祥遠二人化為龍,戰於此。元至正間,民李氏建,後廢。明洪武間,知州王成作木梁以渡。今如舊。木場鋪橋 在州北四十里。明洪武間建。官橋 在州南六十里。元至正間,官建。

廣濟橋 在州西南五十里。元至正間,洪氏女建。

荻沖橋 在州南七十里。元民徐氏建。有「至正壬午碑。」

永濟橋 在州東二十里牛放岡。諸葛𨋮、王之賢建。

普濟橋 在州東謊劉畈後圮。州守王所善重修。

廣濟橋 在民教場口

洪濟橋 在橋頭張鋪

永祠橋 二一在州西,一在槐樹廟。

永濟橋 在州西雙澗口。

長安橋 在州西「老人倉。」

遠濟橋 二一在州西,一在高家店。

長壽橋 二一在州西,一在桃灣。

永壽橋 在州西七里河。自廣濟以下十一橋,俱義民。唐寰修建。

利涉橋 在州東二十五里。

大橋 在州東北二十里。

施家橋 在舒城路。世傳自元至正間,富民施氏捐金造,遂名。後因山水衝圮。明洪武乙卯,知州王成造木梁以渡。萬曆癸未,知州李懋檜令善民王之賢督修。

七里橋 在州西七里,久圮。康熙十一年,郡人黃九錫、善民余朝佐捐募重修。

下符橋 在州西南七十里。世傳元至正間,有二黃虎、二小黃兒,夜出噬人畜。鄉人患之,請法師下符以鎮。有富民洪氏怪其事,於下符處掘地數尺,得二大黃金獅、二小黃金獅。後洪氏女以獅鎔金造橋,故名。

祖師橋 在州治西南九十里。相傳有四川僧人廣圓遊方至此,精於禪理,眾僧尊之,因建此橋。後圮。明洪武甲子,州判李頤造木梁以渡。「會龍」 橋 在州治西南九十里。世傳漢武帝南巡,州民至此迎接,故名。

上龍津 在通濟門外,俗名「上大埠口。」

下龍津 在武定門外,俗名「下大埠口。」

上打石渡 在州西二十里。

蘇家埠 在州西南四十里。

裴家灘 在州西二十里。

周家埠口 在州西二十里。

許矮子埠 在州北二十里。

斷簰洪 在州西四十里。

九公沖 ,在州西南七十里。

兩河口 ,在州南七十里。

單家埠 在州北六十里。

段家嘴 在州北三十里。

埠口渡  。漫水渡  。陡山渡。

裴灘渡

英山縣

石門 在羅田縣界

林關 在縣東七十里

金家橋 在縣南三里

百丈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義橋 在縣西五里

賀家橋 在縣北十五里。

太平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

三河口渡 在縣西二里。

清憩渡 在縣西北四里。舉人夏惟坦有《記》。接官亭渡 在縣西門外,今廢。

仙人台渡 在三吳鄉,世傳仙跡今存。

霍山縣

梅子關 在縣東二十里。

金雞關 在縣西四十里。

木門關 ,在縣西一百五十里。

太平橋 在北門外

赤欄橋 在東門外

鄧家橋 在東關口

撞山橋 在縣北三里

高橋 在縣北五里

通光山橋 在縣北十里。

淮西第一橋 在縣北二十里。

洛陽橋 在縣東二十里。

白虎橋 在縣西

考證

查家橋 「在東嶽廟西。」

張家橋 在縣街西

傍城橋 在西門外

施家橋 在縣西五里

獅子橋 在古城

項家橋 在縣西十里

三板橋 在縣西三里

會龍橋 在黑石渡西北。

延壽橋 在釣魚臺東

孫家橋 在縣東二里,孫輅建。明天啟四年被水沖圮,殷令重建,改名「東平橋。」

中埠河渡 在縣南四十里。

管家渡 在縣南三十里。

梅家渡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黃溪澗渡 在縣西南十五里。

黑石渡 在縣西二十里。

戴花埠口渡 在縣西北二十里。

石婆衝渡 在縣西北十二里。

白練灘渡 在縣西北十里。

化龍河渡 即北門外

廬州府封建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编辑]

郜伯 黃帝之子

「皋陶 封於皋」 ,爵地俱未詳,因其後伯爵書以存疑。

「《舒伯 》,皋陶後禹封」 合肥。古群舒之地。

《英伯 仲甄》,皋陶次子。大禹封。一云「湯封之周。」

慎子 皋陶之後

霍叔 武王弟

《蓼侯 》,武王封,皋陶之後。

《英子 》武王封少昊之後。

《六子 》,皋陶之後,降爵為「子。」

西漢

廬子 《廬江郡》十二縣。故淮南之地。應劭曰:「故廬子國。」

居巢 侯國

六安 侯國

蓼 侯國

陽泉 侯國

松滋 侯國

臨湖 侯國

《龍舒 侯國》頡羹侯劉信,高帝長兄伯之子。七年封,食邑龍舒地。信為民濬畝澮以廣灌溉,舒人至今廟祀不絕。

衡山王 吳芮,以滅秦封。

《淮南王 英布》,高帝四年立。

蓼夷侯 孔藂,文帝九年,子臧嗣,元朔三年免。淮南王 劉長,高帝子。十一年立,諡曰「厲王。」 《淮南王 》劉善,文帝六年立,徙城陽。

淮南王 劉賜厲王長之子文帝十六年立景帝以其數通使七國徙王衡山以貶之。

《淮南王 劉安》《厲王長》之子初封阜陵侯後立為淮南王。

《廬江王 劉勃》,《厲王》少子。初封陽周侯,後立為廬江王,徙衡山。

六安王 劉慶,膠東王寄少子。封六安王,王衡山地,三十八年薨,諡曰共。子夷王祿嗣,十年薨,子繆王定嗣,二十二年薨。子頃王光嗣,二十七年薨,子育嗣,王莽時絕。

合肥侯 堅鐔,世祖建武六年封。鐔字子伋,潁川襄城人。以偏將軍從世祖平河北。世祖即位,拜揚化將軍。後以左曹嘗從征伐。鐔與士卒共勞苦,每急輒先當矢石。六年,定封一十六年卒。子鴻嗣。鴻子浮,浮子雅。

合肥侯 王芬謀立為帝。

六安侯 劉旴,世祖建武封。

居巢長 劉般光武時封般薨子愷當嗣稱父命讓於弟憲固遜十餘年帝命憲就國徵愷為郎。

龍舒侯 許昌楚王英舅子顯宗永平元年封陸侯 劉种章帝時楚王英子陸縣名廬江郡种卒子度嗣度卒子拘嗣。

六安王 劉恭明帝子章帝元和二年徙封六安。

《鄛鄉侯 鄭眾》,宦者,和帝四年封,以誅竇憲功也。

三國

「居巢長 周瑜」 ,獻帝興平元年,吳封。

廬江王 曹徽,操子,魏封。

淮南公 曹邕,丕子。魏封,以《九江郡》為國。晉

淮南王 司馬允武帝子允薨齊王冏子超嗣超薨吳王《晏子》嗣。

《廬江王 司馬晉成都王潁子》。

淮南王 《劉子孟》孝武帝子以南梁郡為國廬江王 劉褘字休秀文帝第八子。

「《淮南王 陳叔彪》字子華,高宗第十三子」 《唐》

《霍山王 李進》,唐宗室。武德中封。

六安公 李珙太宗第七子珙薨子思絢嗣思絢薨子恕嗣。

《居巢子 》劉知幾,開元初年封。

廬江王 李瑗宗室

六安公 李仁毅

吳王 楊行密,昭宗天復元年封,據淮南地,鎮廬州。子渥嗣。渥卒,弟隆演嗣。隆演卒,弟溥嗣。五代

廬江郡公 楊《濛隆》演弟。

合肥侯 劉《虎》,梁縣人。

廬江侯 王鑑,霍丘人。以守郡功封。

宣讓王 帖木兒不花皇孫鎮廬州。

榮王 撒敦食邑於廬

六安王 太祖殤弟,洪武時封。

霍山王 洪武時封

廬江侯 何德,光州人。從太祖定江左。德任左軍都督僉事。洪武十七年,從太祖北征歸。卒。追封,諡《莊毅》。

六安侯 王志,鳳陽人。有謀略。壬辰起兵取濠,逾年,歸太祖於滁陽,以功封。十九年卒。贈許國公,諡「襄簡。」 子威嗣,坐法失侯,降六安衛指揮、六安侯 吳傑。

霍山侯 王簡,壽州人。洪武時封。諡「忠毅。」 廬江子 汪繹洪武初年封。

合肥子 王德

合肥子 朱鼎

合肥男 徐明。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