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5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五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五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五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五十七卷目錄

 饒州府部彙考三

  饒州府關梁考二

  饒州府封建考

  饒州府公署考

  饒州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八百五十七卷

饒州府部彙考三[编辑]

饒州府關梁考二       府志[编辑]

餘干縣

馬驛橋 東隅

馬家橋  、詹家橋  、徐家橋 俱在西隅。「大慈橋  、馮田橋 俱南隅。」

周家橋  、蘇家橋 俱北隅。

土橋   、大橋 俱五都。

耿家橋 六都

白馬橋 七都

支機橋  花園橋 俱八都。

《任公橋  》。「《成子橋  》。《上橋》。」

中橋   、下橋   捲風橋 俱九都。烏石橋  胡家橋  楓樹株溪橋 俱十八都。

余坑橋 十九都

儒陂橋  大瑞橋 俱二十都。

陳村橋  石橋 俱二十一都。

安樂橋  。樂成橋  。楓木橋。

金溪橋 俱二十二都

大白橋  黃衍橋 俱二十四都。

樂家橋  。板長橋  。劉家橋。

紙焙橋 俱二十六都

張墓橋 二十七都

下鄉橋 二十九都

左家橋 三十都

管歷橋 三十三都

董家橋  袁家橋 俱三十二都。

口大橋 二十七都。康熙辛酉,僧元初募造,邑人胡天祐「記。」

樂平縣

朝天關 按《縣志》在縣治東之長樂坊,即小東關。

平西關 按《縣志》在縣治西眾安坊。

利涉關 按《縣志》在縣治南來蘇坊。

肅川關 按《縣志》在縣治北鳴琴坊。

鎮北關 按《縣志》,在縣治北清泰坊,即大東關。清瀨關 按《縣志》,在縣治北鳴琴坊。

文明橋 明洪武三十一年,知縣張彥方建,祭酒徐旭「記。」 正德間,知縣張文應修,在南隅。太平橋 舊名「眾樂橋。」

「利涉橋  」 、「惠民橋  」 、「陶家橋 」 ,俱西隅。螺坑橋 北隅。

裏南橋 東隅,「名士橋。」

外南橋 南隅

新橋 縣東南

便運橋 縣北

望仙橋 縣北一里

飛仙橋 拱北門外

魯家橋 北門外

朱橋 縣東三里

順濟橋 縣西一里

廣濟橋 縣西三里

通濟橋 縣西五里

永濟橋 縣西六里

仁濟橋 縣西十里

下高橋  、袁橋   、觀橋。

銅山橋  、龐公橋 俱在靜理鄉。

大來橋  朱茶橋 俱懷義鄉。

鴉鵲橋  勒馬橋  盧家橋 俱永豐鄉。西湖橋  吳口橋 俱長城鄉。

僕射橋  石吳橋 俱金山鄉。

青紫橋  、「望雲橋  」 、八澗橋。

計坑橋  泉湖橋 俱萬全鄉。

萬碩橋 十二都

文溪橋 文田里

湖灌橋 豐樂鄉

雲仍橋 銅山鄉

黎家橋  上高橋 俱永善鄉。

「許家橋  。」 「姊妹橋  。」 「綰口橋。」

金公橋 婺源潘士藻記。已上四橋俱知縣金。

忠士建

烏龜橋 十八都

霜涉橋 「里人」 許禮建。

張家橋 知縣程沂建,邑人黎澄記。

金公橋 知縣金忠士建。明崇禎間,圯僧澹齋募化士朱祖恩等重修,里人揚振新有《記》。浮梁縣

北關 按《縣志》「在靜定門外。」

田西關 按《縣志》在百遂門外。

木南關 按《縣志》在戊己門外。

聖郎橋  、長安橋 俱東隅。

《鵲橋   》《紙被橋 》俱南隅。

駟通橋 宋嘉祐壬寅,胡壽興建。

盧刺橋  楊水橋 俱西隅。

周公橋 明萬曆甲辰,知縣周起元建於雙溪書院友仁堂之前。

土隴橋 在北墩五里

桂坑橋  「雙眼橋  詹婆橋 俱上義都。」 臧村橋  「雲津橋 俱樵溪都。」

青龍橋  、鐵柱橋 在臧灣。宋時里人臧法範鐵為柱,凡一十有二,架木成之,後廢。正統戊辰,士儀易以石,改名《寧濟。記》載縣志,俱上西部都。

白馬橋 福義都

大通橋 隴源都

獅子橋  巨濟橋  俱辛田都。

白虎橋 下義合都

南溪橋 居仁都

洗馬橋 下盧田都

濟惠橋 長寧都

「鯉魚橋 」 《力降都》。

水壟橋 辛合都

彌陀橋  。通濟橋  。《十八間橋》。

青雲橋 俱里仁鄉

拱宸橋  、落馬橋 俱鎮市都。

化龍橋  、官橋   、儲田橋。

「相思橋  滕溪橋  太平橋 俱滕奉都。」 「《濯纓》橋 儒林都。」

平水橋 長香都

秋溪橋 浯溪都

青山橋 益源都

隱山橋 侈溪都

鳴盈橋  、新橋 俱上梅田都。

浪臺橋  文昌橋 俱興福都。

七星橋 引京都金氏水口,金達取以自,號「德勝橋 。」 宋韓世清敗叛軼海于此,故名「紫觀橋 。」 坑溪都

朱紫橋 西里都

高坑橋 大惟都

貽德橋 魚步都

葦渡橋 浯溪都邑庠生張大來募眾建,邑人金夢文記。

通惠橋 羅家灘,鄱民周藍田、潘善長等先後募建,郡人王言綸記。

永成橋 東鄉五家巷邊,眾姓鼎建。

德興縣

惠愛橋 縣治左

和豐橋 縣治右

銅坑橋 縣治西

觀政橋 下街

通濟橋 中街

青板橋 後街

水綠橋 上街

翌應橋 東門外

揚善橋 縣西五里

嬌姑橋  、桐木橋  、良善橋 俱一都。「德濟橋  。」 新溪橋  、轉圜橋。

大通橋 俱二都

招子橋  、衍慶橋  、永福橋。

龍安橋  蔡家橋 俱三都。

「孀節橋  『繼濟大橋 、永福橋 俱四都』。」 「高明橋  、魯潭橋 俱五都。」

潭步橋  塔水橋  、鎮橋 俱六都。龍溪橋 七都。

雙節橋  東林橋  、西林橋 俱八都。延壽橋  「東陽橋  、衍慶橋 俱九都。」 三溪橋 十一都。

石板橋 十三都

張塢橋  祝家橋 俱十二都。

青雲橋  雙虹橋  、金泉橋 俱十三都。同庚橋  福源橋  、協德橋 俱十五都。

同心橋  義濟橋  、長隆橋 俱十六都。太平橋  福龍橋  、儒林橋。

楊清橋  會濟橋 俱十七都。

叢桂橋 「左都御史戴儒記。」

會源橋 俱十八都

環橋   聯輝橋  龍門橋 俱二十都。華橋   盤龍橋  茅橋 俱二十一都。惠濟橋  南門橋  善慶橋 俱二十三都。

蔓翠橋 二十四都

鳳山橋  龍鍾橋  泰寧橋 俱二十五都。

普通橋 二十七都

磨角橋  錦溪橋 俱三十三都。

光裕橋  安定橋 俱三十四都。

廣濟橋 三十五都

願賢橋 三十六都

赤珠橋  。天應橋  。祝家橋。

壽元石橋 在三十八都。余明章兄弟為父遘疾建。知縣何鏷記,鍾萬祿賦。

仁壽橋 在縣八都。董尚定捐千金建。

安仁縣

衣錦橋 東隅,近儒學。

玉峰橋 東隅

藍溪橋 西隅

揚清橋 西隅

通濟橋 南隅

定功橋 北隅

畫橋 一都

孝烈橋 二都。宋謝疊山女,適金竹周銓,早寡,聞父與母李氏死節,遂出奩貲作橋。橋成,赴水死。鄉人義之,故名。

玉瑤橋 二都

釣橋 二都

大橋   吳株橋 俱三都。

三港橋 四都

石橋 五都

黃田橋  九子橋 俱六都。

「杜橋   」 :《茱萸橋  》。《上儒橋》。

下儒橋  蔡家橋 俱七都。

錦溪橋 八都

夏思橋  易陂橋  炭坑橋 俱九都。橫江橋 十都。

盤石橋  、大山橋 俱十一都。

流芳橋  西樓橋 俱十二都。

阿陂橋 十三都

西河橋  蔡家橋 俱十六都。

龍湖橋  鵝湖橋 俱十七都。

古龍橋 十八都

何林心橋 二十都

上林橋 在二十都。里人桂養文建。

梅坑橋 十九都

儒林橋 二十都

滑石橋  張家橋 俱二十一都。

珠杉橋  烏石橋  螽斯橋 俱二十二都。

橫山橋  大橋   竹架橋 俱二十三都。

李坊橋 二十四都

彰公橋 僧泰菴募建,在十六都。

黃岡古渡橋 在十七都。

萬年縣

蘇家橋 西隅

清塘橋 北隅

曹坊橋  官山橋  靈僊橋 俱二都。五星橋 一都知縣吳僑建。

「沈洪橋  」 、「李山橋  」 、「大坑橋。」

洗魚橋  下陽橋 俱二都。

橫陂橋 三都

黃坊橋  、「十善橋  」 、「祥符橋。」

新橋   暫住橋 俱四都。

港西橋  、慶親橋  、株林橋。

龍會橋  、「南陽橋  。」 「石虹橋。」

惠虹橋 俱五都

章公橋  、「樹林橋  、『永泰橋 :俱六都』。」 「雙石橋  。」 鄭家橋  、答橋 ,俱七都。「介福橋  。」 「琉璃橋  」 、「壯五橋。」

龍溪橋 俱八都

九圳橋  、洗馬橋  、四關橋。

新安橋 俱九都

萬歲橋  。殷河橋  。赤港橋。

考證

榮駟橋  湖灌橋 俱十都。

舊馬石橋 株沙橋 俱十一都。

「楊木橋  。」 《鶴落橋  》。《化龍橋》。

老兒橋  、蓮河橋  、烏龜橋 俱十一都。塔岡橋  、永豐橋  、豐溪橋。

鶴岡橋 俱十三都

迎僊橋 十四都

饒州府封建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長沙王 昊芮按《餘干縣志》,「初封衡山王,高帝五年徙封長沙王。」

列侯 梅鋗按《餘干縣志》,「高帝五年,封十萬戶侯。」

餘干侯 陳靖按《餘干縣志》,光武年間封。族亭侯 張遐按《餘干縣志》,獻帝年間贈晉

鄱陽縣伯 顧眾按《鄱陽縣志》論平蘇峻功始封。

鄱陽王 休業按《鄱陽縣志》,文帝第七子鄱陽郡公 陳顯達按《鄱陽縣志》,「初封彭城侯,明帝年間進封。」

鄱陽王 鏘按《鄱陽縣志》「太祖第七子。」

鄱陽王 寶寅按《鄱陽縣志》,「初封建安王,梁主秉齊政,改封,乃明帝第六子也。」

鄱陽王 恢按《鄱陽縣志》「太祖第九子,梁主受禪,恢以介弟作庸,大顯土宇。」

鄱陽王 範按《鄱陽縣志》,「恢子,嗣父封,鎮合淝,卒於江州。」

餘干侯 陸襄按「《餘干縣志》,武帝天監年間封。」 餘干男 劉孝慶「按《餘干縣志》,武帝天監年間封。」

鄱陽王 伯山按《鄱陽縣志》,乃世祖第三子。史傳略云:「高祖時天下草創,諸王受封儀注多闕,至是始重其事,臨軒策命也。」

鄱陽郡公 諲按《鄱陽縣志》,「唐道王房宗室。」 南唐

鄱陽王 延政按《鄱陽縣志》,「初封富沙王,後改封,鎮饒州。」

饒國公 克己按《鄱陽縣志》:「安仁吳全節之父,全節以道教得幸,因獲追封。」

鄱陽郡公 藥師按《鄱陽縣志》,「此其封地,非實鄱壤,蓋以望邑美其名號耳。」

淮靖王 瞻墺按《府志》,「明仁宗第七子,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四年之國廣東韶州府,正統元年遷饒州。九傳至常清世子朱,由桂國亡。」

饒州府公署考        府志[编辑]

本府。鄱陽縣附郭。

府治 舊在城西南桃源山麓,即今大廳廨。宋景祐間,范文正公知饒州,益擴大之,今名為「舊府治。」 元至正壬辰,兵亂據守,吳宏易「行」 為「省」 ,明為守禦武臣廳事,而府官暫于世美坊錄事司視事。尋頒式創府治,知府胡乾祐遂即安國寺址營建。宣德十年,淮靖王自韶州遷至,即府治建王府,府暫遷永福寺,又遷常總管故居。至正統初,知府黃通理奏請永福寺西隙址建今治。正德七年,廳事燬,知府林棫建後,修葺不一。

皇清順治初,吏舍火,延燬大堂及川堂。八年,知府翟

鳳翥鼎新之。無何,川堂復圮。康熙十年,知府王澤洪復建。

軍捕同知署 在正堂左。

督糧通判署 在同知署後。

經歷署  、照磨署  、知事署 俱在府署右之前。

兵備道署 在西隅。明正德間,姚源盜起,添設,駐饒州。副使許廷光即大有倉隙地創。嘉靖元年,副使范輅增創前門,門外列二廳,由西廳入百步有剩地,置射圃,令武士習射其中。嘉靖末,副使塗澤民復增建。天啟年間,改按察分司為道署。至

「皇清」棟宇塌壞、復改置于「廢高安郡府。」康熙六年、奉

裁,九年仍復分巡饒九南道。

察院 在府治西。明弘治間,知府李復貞即丹。

霞觀址創

皇清康熙十九年,知府韓重建。

布政司 在府南隅,即元寶鈔庫舊址。明正統初,知府黃通理創,尋燬。知府王佑新之,今圯。按察分司 一名「饒九道」 ,在察院西,今圯基存,另將廢高安郡署改建。

稅課司 在永平關務巷內。明洪武六年,知府王哲自城南隅移至此。

司獄司 在東隅坊。宋有司理院,獄在北隅。元末燬于兵。明初,即軍器局故址營之,在西隅。後復遷今處。

河泊所 在南保坊,今廢。

守禦千戶所 在城西隅,今廢。

遞運所 在南保坊。明洪武三年,知府胡乾祐建,今廢。

陰陽學 在按察分司東南。官正官副一員,從九品。給銅印。鄱陽附。

醫學 又稱「惠民藥局」 ,在布政分司左,正科掌之。舊在光俗坊,明洪武間知府王哲建。弘治間知府任文遂遷今所。鄱陽附。

僧綱司 ,在永福寺。官僧都綱一員,從九品,給銅印;副都綱一員。鄱陽僧會司附。

道紀司 ,在元妙觀。官道士都紀一員,從九品,給銅印。副都紀一員。鄱陽道會司附。

大有倉 在西隅豐泰坊。明洪武三年,知府陶安即舊址重建。屋六十有三,倉廒十有二。中為蒞事所,設以門屏,繚以垣墉。其廒基下築沙捍蟻,布煤炭、穀皮。其上為筍蓆、蘆蕈隔之,容米穀一萬六千斛有奇。八年,知府王哲增修,最稱永賴。萬曆十五年,知府劉惠喬改建永福寺。後隙地地濕易浥。二十四年,知府林欲廈修復,而新倉亦未輒廢。

養濟院 在靈芝門外,《鄱陽縣附》。

漏澤園 在芝山麓。宋崇寧三年置,以葬死無歸者。元末,韓伯高又即其處置庶葬塋。《鄱陽縣》附。

鄱陽縣治 在城內北隅。相傳「舊治城東六十里」 ,即今故縣,後遷今治,歷代仍之。至正末燬于兵。明初,知縣端冕視事總管府門外,尋營舊址。洪武二年,知縣韓子敬改創。正德間,知縣周宸重建。後堂、廳事,歲久敝壞。嘉靖六年,知縣徐俊民更創。隆、萬以後,屢頹屢修,俱仍舊址。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鄧士傑重建「寅賓館」于儀門左。

庚申年七月,知縣王克生重建正堂、川堂及儀門。

棠陰巡檢司 在立德鄉六十八都,去縣西七十五里。舊址元時兵燬,暫於義感鄉雙港開設。明初復舊。司正當鄱湖上下驛津,今圯。

石門巡檢司 在廣晉鄉二十都,去縣北一百五十里。宋、元時站路。明洪武初,巡檢王榮即舊址重建。今仍要道。

常豐倉 在西隅廒,舊十間。明嘉靖五年,知縣徐俊民改修,添創十間。今廢。

便民倉 在城東十里磨刀石。明正統十三年,知縣婁文昌創,貯漕糧。嘉靖四年,知縣徐俊民重修,廒五十三間。今廢。

皇清順治十年,知府翟鳳翥買月波門內民房改建。

倉廒路峻,搬運不便;且廒少糧多,輸納時擁擠喧競。康熙三年,知縣鄭邦相以兵備道廢址平衍,就通衢詳明,即其地建倉。中為廳堂,東西兩廒,每廒十八間。前為門,繚以土垣。切近水次,便兌尤宜。軍民咸賴為「永利」 云。

預備糧儲倉 凡四所。明洪武二十三年,縣丞向鐸新創,今廢。

社倉 凡一百六十五所,在各方隅鄉都,今廢。漕兌倉 在省城進賢門外牛廠蕩,明萬曆三十四年,知縣潘禹謨申建。

皇清水兌居多、米未入倉。近又定例、永于本府水次

便兌不復運省。故倉廢。

外縣

餘干。縣治 在西隅,其修建晉以前不可考。晉令王弘重修,有「白虹貫天。」 梁大通火,時上供方急,鄭弁以民疲,修未集。唐令李德祐修,宋知縣葉初修,其後程禹復修,改卻九步,不利。元升州李謙有記。明初乙已,知州侯彬重建。父老勸復故址,不可,尋為賊焚。洪武中,知州周彥弘重建,知縣畢福、王倬、邵崑繼修。嘉靖石簡撤舊重修,扁其堂曰「牧愛。」 萬曆間,知縣姜應麟修扁曰「親民」 ,後復圯。天啟中,知縣王如春重建。乙酉後,縣廨悉遭兵燹。

皇清順治十二年,縣丞姚弘濟建正堂、儀門、譙樓、知

縣徐曾量繼修,知縣江南齡建,吏舍俱圮。知縣呂瑋議建。

九江道 在東岡山麓。舊驛址,今火,址存。布政司 在縣治左。行臺在城西,小學舊址。府館 在花園巷。明季兵燬,今改建防汛營。巡湖守備行署 在康山,去縣七十里。先年移瑞洪,無裨地方。今復舊。

黃坵巡檢司 在孝誠鄉,去縣五十里。元置,尋廢。明隆慶間,撤康山巡檢司駐此。

《陰陽學 》,「在東隅。」

醫學 舊在北隅,後廢。康熙八年,知縣江南齡建于治左。

預備倉 在東岡。明姜應麟改置花園巷,今改縣治後。

龍津倉 在驛之南。舊傾圮,糧長賃民居貯米。萬曆間,知縣朱炳文建倉廒若干間,中有堂,糧官駐收米。明末,復圮。

皇清順治十二年,縣丞姚弘濟重建。

兌軍水次倉 舊在龍窟。明嘉靖丁未,知縣姜廷頤言於諸司,撤去。

漕兌倉 在省城章江門外苗竹架下。右四界石牆,有廳有廒。燬于兵。

皇清順治十四年,縣丞姚弘濟建。康熙四年,為鄰火。

延燒知縣江南齡、縣丞解春魁重建,二十二年,知縣呂瑋修。

養濟院 在東門外。明季圮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江南齡重建。

漏澤園 有二,一在華林岡,一在小北門外,樂平縣治 ,唐開元中始置樂平縣。舊在長樂水口,即樂平鄉。乾符五年,燬于黃寇,中和間遷今治。宋乾道間,知縣鄭如崇重新之,程迥記。淳熙間,知縣徐木即縣治東堂葺主簿廳,楊簡《記》。嘉熙間,知縣羅侶於廳西築近民堂以聽訟,賈南金「記。」 嘉定間,縣丞趙汝馭撤堂廡重門而新之,扁丞堂曰「簡靖」 ,邑人許錫記。元元貞間,陞縣為州。明洪武初,復為縣。成化中,火。弘治間,趙錡重建。嘉靖中,龐尚鵬重修。萬曆間,鍾化民建迎賓館。金忠士重修正堂額曰「尊美。」

皇清順治二年,署宇悉罹兵火,四年,知縣田發建正。

堂及內署。八年,知縣王德明復建譙樓。十二年,知縣索景藻建儀門暨賓館。康熙九年,知縣王道隆重建前門及後堂、左右吏舍。甲寅燬于兵。十七年,知縣宋良翰重建正堂及清白堂,始復舊觀。

察院 在縣治西。明正德五年,僉事鄭宣建。九年,副使許庭光增建。

布政司 在縣治西。明正統中,參議夏公即元驛地建。成化,參議李蕙廣新之,今廢址存。教場 在縣東康山之麓。

八澗巡檢司 去縣北七十里。

僊鶴巡檢司 去縣南六十里。今移萬年荷溪都,宜屬萬年。

陰陽學 ,「在清泰坊。」

醫學 :「在清泰坊。」

僧會司 在安隱寺

道會司 在萬壽觀

預備倉 舊在登高山下,後遷城隍廟右。明弘治,知縣趙琦增修倉二十餘間。

皇清康熙十九年,知縣宋良翰重建。

便民倉 在慈湖書院舊址,名「便民。」 明成化,參議李蕙屬知縣陳崇建,改名「常豐。」 隆慶間,知縣趙黃金即常豐址創東倉,仍名「便民。」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高《脫凡》建,康熙二十二年知。

縣葉正誼修

社倉 凡二十二所,在各方隅《鄉都》。

漕兌倉 在省城蓼洲。明萬曆三十九年,知縣錢中選建。久圮。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知縣葉正誼鼎建,有《碑記》。

養濟院 在北關

漏澤園 在縣治後。宋嘉定中,知縣紀極得沒官地六十畝建。後被勢侵,且取土有傷縣治來脈云。

浮梁縣治 。唐元和中,觀風使裴戡徙今治。宋淳熙初,劉三戒創,邑人包府記。嘉泰間趙與清、端平間潘材、咸淳間孟陞修之。元至元中,萬聚葺焉。庚寅寇焚,王文仲重建。元貞中,陞為州。至正壬辰兵燬,丁酉,于光據州鼎建。明初,知州李庸葺之。乙巳寇復燬,王文德重新之,徐遜《記》。嘉靖壬寅,知縣汪宗伊按圖復垣外侵地,鼎建架閣。乙巳,譙樓火,知縣楊僎建,邑人盧瓊「記。」 萬曆癸巳,樓又火,知縣張聯奎修,癸丑重建。

皇清順治二年,悉遭兵火。康熙五年,知縣蕭蘊樞鼎

建大堂扁曰「具瞻」 ,并建捕衙于右側。其左右房舍,康熙九年,知縣王臨元造。

布政司行署 在西隅

九江道行署 在治東

府館 在西隅

公館 在景德鎮。司道每遇起運。

御器暫住。

桃樹巡檢司 因元名,舊在縣南五十步,元遷桃樹鎮,即今桃樹嶺村,今在大惟勒工市。明洪武三年,巡檢馬良建,後司廢址存。萬曆四十一年,知縣馬鳴起重修。

倉 宋設鼓樓內,明在溪南顯教寺址。景泰四年,建一百一十三廒,以徵兌糧。後因本縣米少,出外買交,民苦弊多,遂廢。

預備倉 。宋設常惠倉于能仁寺。淳祐吳泳循環斂散。元有義倉、社倉。明洪武辛未,高銘建東倉於上西,南昌於鎮市,西倉於彭村,北倉於侈溪,舉鄉之冨戶司之。正統辛酉,御史薛璉奉命積穀,增置坊市倉並各倉廒,年久俱廢,惟存坊市南坊。嘉靖二十一年,汪宗伊乃重葺坊市南倉,鼎建東、西、北倉于故址。三十四年,黃森以坊市倉在溪東,不便視守,移之西隅西塔廢寺地。萬曆二十九年,楊廷槐增新倉於旁。三十三年,周起元增設十廒,地俱寺基。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婁維嵩鑒「採買之苦,力請上臺。」

徵收本色,於舊倉地建造倉廒四十間,扁其堂曰「民力普存」 、官收官解,民甚便之。

漕兌倉 在省城廣運門下。明萬曆三十四年建。時本縣知縣周起元新調南昌市地,督工料理精密。倉視他邑更壯固可久。其設處倉費,則知縣錢中選。

皇清康熙四年燬。十年,知縣王臨元鼎建官廳一所。

倉廒三十六間,又前建「望江樓」 一所,并倉前店屋十間,周圍砌牆完備,一切木料工役,皆係縣間料理,裝載至省,費用少而功蚤竣,煥然一新,比前更加精固弘麗。

養濟院 在西門田西關。

漏澤園 在溪東雲峰寺側。

德興縣治 在北隅。南唐昇元二年始建。宋乾道九年,主簿黃迥增修。政和六年,知縣黃誠創譙樓,邑人汪藻記。元季兵燬,明洪武四年,知縣辜皋始闢草萊,建廨宇,董仲可記。宣德五年,蘇賑重修。後吳繹思、劉杞、趙德剛、劉秉仁、金梧相繼增飾,自是屢圮。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鄭士樟重修。

「九江道 」 原在治南,舊監稅廳址。

布政司分司 在治南舊長慶寺址,今俱燬。白沙巡檢司 在縣東十二都。宋元豐二年,始置為寨,管本縣及開、婺界,校閱土軍,以防盜賊,設倉貯米給之。元季兵燬。明洪武五年,巡檢許德成始建廨宇。

陰陽學 在東隅,今燬。

醫學 在縣治右

僧會司

道會司 在元妙觀

存留倉 在縣治內

預備倉 舊在南門外,明嘉靖間改建縣治內。社倉 在報德寺前。

老人倉 在四都上街

漕兌倉 在省城蓼洲頭,明萬曆四十年建,後燬。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鄭士樟重建。十五年,知縣徐叔

雅修葺

養濟院 在縣北門

漏澤園 在後市山東門外。

安仁縣治 在玉真山阿錦溪之上。自晉以來,興廢不一。宋端拱元年,復置縣。元壬辰,燬於兵。明時,知縣徐暹建。洪武甲辰,知縣李琛修葺之。永樂丙申,洪水暴作,廳堂門宇蕩然傾圮,惟存庫與東西司房而已。宣德庚戌,知縣梁瑤重建。正統辛酉,知縣項備改創鼓樓及廨宇。天順中,知縣李恆鼎新後堂。弘治間,知縣沈光重建。正德六年,姚源兵變,通邑焚燬殆盡。知縣薛球建,明季兵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李一元重建隨圮。康熙五年知。

縣程瀚重修,尋兵燬。十五年,知縣侯弘基建內衙、吏舍、儀門,規模大備。

布政司 在舊城隍廟基。

兵備道 在皇華亭舊址。

府館 在玉真山,俱久廢。

九江道 在里坊東,即按察司,知縣程瀚重建。舊通判府 在鄧家埠,去縣南四十里,接壤金谿。貴溪東鄉,商賈所聚,他邑盜賊時出入于此,故建以鎮之,今裁。

白塔巡檢司 、稅課司 俱在長城鄉,去縣五十里,今廢。

田南巡檢司 在崇義鄉,後改「北倉」 ,今廢陰陽學。

醫學 在「布政分司左。」

僧會司 在玉石寺

道會司 在崇文觀

義倉 在縣治北游藝坊,西入小巷二十步許。明正統七年,即天王寺廢基鼎建。

東倉 在榮祿鄉石溪村,去縣一十里。

西倉 在長城鄉山下村,去縣四十里。

南倉 在崇德鄉嵩塘村,去縣六十里。

北倉 在崇義鄉田南村,去縣三十里。

玉真倉 在縣治北柳真君祠右。先是本邑收納稅糧于舟次。明正統六年,知縣項備于祠之兩廊及西隙地各立一百餘間,以備徵儲。

皇清知縣程瀚改建于塔前,名「仁裕倉」,尋兵燬,知縣

侯弘基重建

漕兌倉 在省城進賢門外橫街。明萬曆間,知縣魏鳴朝建。

皇清順治間,知縣史可信重建,後圮。康熙二十二年,

知縣丘象豫復建

養濟院 在流沙港

《漏澤園 》在東門外黃岡。

萬年縣治 。先是縣治在山之上,乃都憲任漢命知縣陳欖建「孚政街」 前,尋燬於賊,今移置山麓,後以高山為屏障。前有遠山,如拱如揖,面牆孔道,氣象軒豁。乃都憲俞諫、參政吳廷舉、副使許庭光規畫也。

皇清初,廊房及門俱圮。康熙四年,知縣汪之禎捐俸。

重建大堂,扁曰「阜成。」 康熙十年,知縣王萬鑑復建廊房及頭門二門。康熙十八年,知縣柯彥芳鼎建勞心堂。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張勱知捐貲重建退思堂。堂西為丞衙,堂東之前為捕衙。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在寅賓街。

石鎮巡檢司 在石頭街。

仙鶴寨巡檢司 舊在樂平,副都御史陳奏移八都荷溪。舊有荷溪城,參將董朴、僉事鄭宣、同知張禧築以禦寇之處,今久廢。

陰陽學 在布政分司東。

醫學 :在「九江道右。」

僧會司 在竹屯寺

道會司 在萬壽觀

「存留倉 」 在文化街。副史許建。

預備倉 在陳坊。知縣楊清建。

便民倉 三處一在北河石鎮街,倉二十餘廒;一在南河齊家埠,二十餘廒。後又設新倉:在城西五星橋,十八廒。知縣陳堯言建。

漕兌倉 舊在省城石灰港口,明萬曆三十九年,知縣顧原成建。

養濟院 在東門外

漏澤園 在西門外。正德間,知縣白繡因祀邑厲壇而思及此,乃建園於邑後,以葬貧乏。

饒州府學校考書院社學府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

饒州府儒學 在舊縣治東。有文翁宅,疑為漢學宮遺址。晉內史王廙創學北門,即今靈芝門,生徒至八百人,繼以虞溥興修。梁太守柳暉亦復增葺。唐不可考。宋景祐間,范仲淹知饒州,指城外督軍湖北可為學基,未及遷代去。慶曆間,張譚來守,為成其志,學徒幾千人。元末寇燬,列像為風雨摧剝。明初,里人徐素傷之,舁厝西隅天寧寺。知府陶安即其殿為「大成殿,增門廡堂齋。」 知府王哲廣之。宣德間,知府黃通理重新。嘉靖、萬曆中,知府彭辨之、林欲廈、黃琮先後修葺,末年漸頹。

皇清知府翟鳳翥為申請將淮藩廢址改建「府學」,尚

無垣墉。康熙初年,知府于榮始繚以石,隨復圮壞。九年,知府王澤洪捐俸重修。十八年,知府黃家遴捐貲重修。正殿、兩廡、明倫堂并各祠,垣牆煥然一新。

鄱陽縣儒學 :據《邑志》即州學。慶曆間,縣學尚未置。淳祐間,知縣周還淳始就北門內州學舊基創之。元末燬於兵。明洪武二年,知縣韓子敬、教諭王釐暫於錄事司開教。五年,知縣林伯齡遷北隅興賢巷帝師殿舊址。歷知縣聶瞻、任勉、雷升,相繼修治。弘治間,御史王宗錫、陳銓、提學邵寶、知府李復真、知縣翁永年從生徒意,請復舊址,遷東湖濱,即今處。華亭顧清《記》。厥後屢圮屢修。

皇清康熙元年,守道高得貴、知縣程世章修「明倫堂。」

啟聖祠,俄大殿又頹。七年,知縣盧元倍修之。十年,知縣鄧士傑捐俸重修大殿暨明倫堂,梁棟更新,四圍約有里許,牆垣堅固完好,功費不減,鼎建焉。

鄱江書院 在城北,不詳創始。相傳宋朱熹門人金去偽講學處,「絃歌巷」 即其地。元即其址設蒙古學。

忠宣書院 在郡治西,舊丹霞觀址。正德間創,祀洪忠宣。

玉溪書院 處士何梅谷建,以納天下來學之士。久廢。

白雲書院 在東湖洲。明初,知府陶安以詩名,延致劉琮玉,因論《易》。安驚曰:「先生殆非詞章士,學有淵源。」 詢之親聽。受於許文懿公,遂為建書院。今廢。

浮洲書院 在浮洲寺,一名樂此軒。郡侯因《應鳴鳳題》,久廢。

湖東書院 在縣學右,一名「小學。」 內有范文正公、朱文公像。

里仁書院 在西隅《八圖》胡公祠之右。故明淮藩長史潘一諤即住宅為之。今圮。

芝山書院 明萬曆四十三年,參政舒其志創於胡公祠之左,末年盡圮。

皇清順治九年,知府翟鳳翥改建於府學「明倫堂」之

西內祀朱夫子,以合郡理學名賢配。康熙三年,又遷啟聖公及四先賢神主於前廳祀之,而廊廡仍為諸生誦讀之所。

查觀察書院 在茶場巷西,康熙二十二年建。「查培繼講學處。」

匯源書院 在永平關畫橋東。康熙二十二年建。知府黃家遴講學處。

社學 :有八:政清巷、東關、東北關、中棚巷、月波門、內畫橋、慈孝坊、迎暉巷各一所,今俱廢。外縣。

餘干縣儒學 舊在江濱。唐開元間,顧錫以水患遷縣左。元和間,李德裕修。宋嘉祐間,江璞遷南隅。崇寧間,吳興遷琵琶洲。紹興間,杜師旦又遷東湖,今所也。淳熙間,劉荀作《六齋》。嘉定間,趙希齊作三賢堂,祀前尹趙彥端、沈度并丞相趙汝愚,樹《藉田碑》。元元貞間,陞為州學。至元間,烏樞修,壬辰兵燬。明知州侯彬建。洪武四年復改縣學,畢福、聶原繼修。天順間,知縣邵崑修。弘治中,御史王宗錫、陳銓繼修。癸丑以文會堂改「尊經閣。」 嘉靖丙戌,提學徐一鳴遷東岡山,知縣石簡、周振繼建。丁巳,御史徐紳屬知縣陸鳳儀改復東湖。萬曆辛巳,知縣劉諧繼葺。

皇清順治間,燬。康熙六年,知縣江南齡重建,今復圮。

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呂瑋、教諭蔡毓志、訓導劉廷冠重修。

忠定書院 在琵琶洲,宋趙汝愚與朱文公講道處。淳祐初,汝愚子崇憲為禮部尚書,構作「忠定書院」 ,又作「籯金樓」 ,藏異書。元至元間,烏樞命趙孟濟重修。

東山書院 舊在羊角峰崖。宋趙汝靚建。與汝愚子崇憲師事朱文公熹于此。汝愚卒,熹來弔,復館焉。後為人所據,邑人李榮庭贖之,謝枋得《記》。兵燬,明知縣沈時重建於絕頂,後廢。正德間,巡撫任漢命知縣徐冠復建。萬曆庚辰,議廢,旋復建至

皇清順治間,興屯道翟鳳翥重修。康熙十二年知縣。

江南齡鼎建

社學 在城隍廟西。久廢。

小學 明嘉靖戊子,御史儲良材奉詔創立小學,為養蒙之地。知縣周振卜建於元明觀東。庚子,知縣馮汝弼扁後堂為「二賢祠」 ,後遷祠於東岡,今改為行臺。

樂平縣儒學 在縣治東。宋熙寧間,范鍔建。淳熙間,程鎡葺,紹熙楊簡更擴之。元元貞間,縣陞州劉吉改創建「慈湖遺書閣。」 明洪武初,知縣曾宇春增修。繼是丁宜民、楊志、王容輩重修。成化丁未火,知縣趙錡建。萬曆金忠士重修。

皇清順治二年,悉遭焚燬。順治八年,知縣王德明重

建大成殿。九年建戟門、櫺星門、啟聖祠。康熙十年,知縣王道隆捐俸重修,建明倫堂、兩廡及齋舍、廊房、四圍牆垣,并修啟聖祠。鄉賢、名宦祠。慈湖書院 在長樂坊。宋楊簡為令,以禮讓變俗,時號「慈湖先生。」 簡沒,民思不忘,因立書院以祠之。元縣尹翟衡得宋魏敷文隙地重建,復書院。田危素《記》。至正兵燬。

洎陽書院 明萬曆乙未,義民王邦本輸財建。天啟五年,詔毀「天下書院」 ,勒令義裔王元調等變價解部。今屬王姓民產。

皇清順治十四年,王從先復建《興屯道》。

社學 :「崇義」 ,在西隅前。育才在小東閣。興賢,在平西門外。崇正,在安隱寺右。崇禮,在文明橋外。「興仁」 ,在范家地。「甘棠」 在中約。

《崇文》在平西門外,《興讓》在永豐鄉,《修文》在長城鄉,《修德》在金山鄉,《毓德》在永善鄉。

《明德》在豐樂鄉。《崇德》、在懷義鄉。《興文》在萬全鄉。《就正》、在倪山村。以上萬曆二十三年,知縣金忠士奉撫院陸萬垓檄建。

浮梁縣儒學 在縣治西北。宋元豐間,張景從徙東南,即今所。淳熙,劉三戒重修。元皇慶間,萬聚建堂齋,郭郁重修。壬辰兵燬。明初,知州衡原政、知縣王文德重建。宣德中,曾鼎建明倫堂。「成化間,張俊重建。嘉靖中,汪宗伊重新鑿泮池。」 萬曆丙辰燬。丁巳年,知縣傅元初建。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王臨元重修正殿及兩廡,相傳。

范文正公鑿蓮花池,引水繞學宮入大溪,以厭火災,啟文運,歲久湮塞。《碑記》云:「水不可涸,涸則地方;火不可滯,滯則蓺林蕪。」 至是濬修並舉,亦景仰前賢之盛事云。

新田書院 在新田都義庠塢。宋侍郎李椿年建,延名師教,族里出田贍之。久廢。

長薌書院 在景德鎮。宋李齊愈建,今燬。雙溪書院 在北湖。邑人趙源置進士莊,其孫鎮遠以科舉未行,進士莊無所歸,請以莊建書院。按察粵屯希魯從之。以溪水合流,扁曰「雙溪。」 聘進士趙介如為山長。尋毀,廉訪姚敦改建。別立祠祀朱晦庵、金草窗、饒雙峰三先生,後漸廢。明萬曆甲辰,知縣周起元復建。天啟五年,詔燬天下書院、「雙溪書院」 ,召價買解部,其基地今俱屬民產。

兩河書院 :在北鄉。明萬曆丁巳,陳大綬等請之郡邑,偕鄉紳、孝廉、文學共建。巡按陳于廷名其堂曰「求斯」 ,閣曰「喟然。」

社學 ,在城四,各鄉一。西社學,在城隍廟。東北社學,在北隅。北關社學,在靜定門外。建陽社學,在肇宗澗。鎮市社學,在鎮市都。長薌社學,在長薌都。湘湖社學,在湘湖市。南村社學,在石門山。潭口社學,在城門。以上明嘉靖二十二年,知縣汪宗伊撤淫祠,復舊額。

德興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宋治平間創。始乾道間修,後圮。元大德間,主簿錢處仁建。至大間,縣丞陳德新修,壬辰兵燬。明初重建,知縣郭文進、陳世能繼葺之。尋火,縣丞陳敏新、知縣吳繹思復修。弘治又火,僉事羅九鼎督縣新之。嘉靖中,知縣許高修建,知縣廖賓新明倫堂。萬曆間,知縣丁如皋重修。後大成殿圮,明倫堂燬,至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郭振鷺、教諭周學鵬重修。康熙

十一年,殿復圮。署縣事本府同知范文英捐俸以倡,訓導嚴濟明率諸生捐輸重修,煥然維新。初庵書院 在縣治南。宋教諭黃棠建,元學士傅立新而大之。立以《皇極數學》事世祖,賜名「初庵」 ,後兵燬。

深山書院 在八都。宋儒黃勉齋門人董鼎講道之所。鼎理學淵源有自,嘗著《書傳通釋》《詩傳疏義》《孝經大義》諸書,門人請立書院。

靖翁書院 在十三都。宋儒李思正講道之所。思正著《中庸圖說》諸書。

息齋書院 宋儒余𦬊舒講學之所,在縣南水綠橋,王宗沐檄建。

銀峰書院 在延福坊。宋淳熙間,邑人余淵、余瀚延朱晦翁講學其間。今圮。

雙溪書院 在八都。宋儒王炎裔孫淳講學建,提學葉清書扁。

歸軒書院 在八都。宋儒鄒近仁講學之所,都御史汪元錫書扁。

二賢書院 在十都。宋儒程端蒙、程珙原各有書院,明嘉靖間合建。

柳湖書院 在十都。宋儒程珙隱居講學之所。明嘉靖知縣俞𤣱建,王宗沐書扁。

緒山講院 明嘉靖戊午,王守勝祝眉壽構屋於十五都大川間。辛酉,御史張浮峰題名「緒山講院。」 萬曆乙未,祝惟敬等改建十七都。今廢。雙桂書院 ,程燧兄弟建。

四勿齋 在八都。宋逸士王億讀書講學之所。明萬曆間,知縣吳維魁改額「勿齋書院。」

社學 舊在縣治之陽、張睢陽廟之陰。歲久故址湮沒。明萬曆丙申,清復四都在香山寺前。五都在店前。六都在荷花塘。二十九都在上張村。三十三都在大橋邊。十一、二十一、一十五都各有學,俱廢。

興賢書院 按《縣志》:「在縣延福坊,市民余明試捐貲買地建院。」 明萬曆間,縣令何置田二十餘畝,明試捐田二十畝七分,贍士課業。何令題扁。今圮。

拙齋書院 按《縣志》:「宋儒王過講學之所,舊在十二都游奕塢,明萬曆間改建於贍村,知府王思近書扁。」

安仁縣儒學 在縣治東。宋建炎間,汪祀創。開禧中,知縣劉強學請復學田。元壬辰兵火。庚子,平章王溥重建,又火。明知縣李思信、蘇瓚、閻弼、李琛、項備繼修。嘉靖間,知縣陳朝慶、羅汝經修葺,謝汝韶、李華春重修。崇禎間,知縣熊兆禎復修。明季兵燬。

皇清知縣王㻂重建「大成殿。」至康熙四年,知縣程瀚

建黌門、兩廡、「名宦」 、鄉賢祠,尋兵燬,止存正殿。知縣胡績顯率庠士桂子建兩廡、黌門。

錦江書院 在長城鄉,去縣五十里。宋邑人倪玠講學之所。元至正間,其子鏜請額,元魯國公王搆《記》。兵燬。

玉真書院 :在玉真山麓,邑人吳紹古建。其「經德堂」 ,陸九淵所扁,今廢。

竹莊書院 在榮祿鄉。元邑人李存、吳尊光、舒元易、貴溪祝蕃遠,翰林承旨張翥、臨川危太朴諸子講學之處。曾孫進士復觀重修。今廢。環溪書院 在崇義鄉。宋尚書湯漢師事餘干柴中行,因建。今廢。

環谷書院 在榮祿鄉高嶺村。學士鄭倫建,今廢。

見山書院 在縣東隅儒學左。奉敕為大學士桂萼建,御書「清趣」 二字扁其堂。

錦雲書院 「在儒學左,興屯副使翟鳳翥建社學 。明天順五年壬午,提學僉事潮陽李齡命知縣李泊作於北門義倉之右。成化知縣陳惠改嶽廟之南各鄉都,每設一所。嘉靖壬子,知縣李焯復建於社稷壇前隙地。」 今屋傾圮址尚存。

萬年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正德年建。未幾,卜弗吉,遷於郭西。萬曆四十三年,知縣顧原成新遷今所。按《縣志》,明末燬於兵。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張德亨復刱建於郭西舊址。《康》

熙四年,知縣魯子球復遷於《九江道》之舊址,即今學。東有啟聖祠,西有學署。

南溪書院 在新政鄉。宋提刑柴中行講學處,其子孫建以祠公。元延祐間,置官掌祠事。程鉅夫「記。」 後兵燬。

方塘書院 樂平程楷記。按《縣志》,「在石鎮,胡萬福建。」

石洞書院 按《縣志》:「在萬年鄉,宋饒雙峰建。初作朋來館,以居學者四方,景從者眾不能容,故復建此。元設館廩師生以奉祀事。後兵燹廢。明參政吳廷舉、副使許庭光復建於縣治之東。知縣白繡、王簿吳元著、典史湯宏不煩於民,自備工料,鼎而新之,備極壯麗。在永安坊,為邑偉觀。知府陳策有詩。」

斛峰書院 按《縣志》:在萬斛山南麓,宋尚書李伯玉建。

松岡書院 按《縣志》,「明參政吳廷舉有詩。」 道一書院 ,按《縣志》,在程源,宋程紹魁建。南園書舍 ,按《縣志》,在胡坊,宋信州軍守胡預致仕歸建。

白羊書院 按《縣志》,在新進鄉,宋陳嶠建。書源精舍 按《縣志》,在書源,胡孟容建,宋狀元柯潛有詩。

玉溪書院 按《縣志》,「何梅谷建。」

翠巖書院 按《縣志》,在蒼山。

社學 :永安坊東、拱極坊東,各一所。

義學 舊在南門,久廢。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張《勱知》,會同紳衿捐貲起建頭二門各一進,大堂三間,東西廂房十間,耳房四間,煥然一新。在東院,與社倉相並,顏曰「濟英堂。」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