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6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六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六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六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六十八卷目錄

 南康府部彙考二

  南康府山川考二

  南康府城池考

  南康府關梁考

  南康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八百六十八卷

南康府部彙考二[编辑]

南康府山川考二    通志府志合載[编辑]

建昌縣

歐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即雲居山。世傳歐岌得道於此,山中有真如禪院。

鳳棲山 ,在縣西十五里。下有同安寺。

將軍山 ,在縣北十六里。舊名「軍山」 ,有樊將軍廟。

長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宋岳飛與李成屯兵相持之處。

迴城山 ,在縣西五十里。中有高峰,峨然如城郭。

城門山 在縣西八十里。山形雙峙,遠望如城門。中有飛泉,溉田甚廣。

金盆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其下有坡堰,名曰「泉東。」

蟠龍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德政鄉。山形旋伏如鳳。同安寺在其麓,上有獅子、象王、佛頭、缽盂、羅漢等峰。臨河有太子洞,中可容數人。

越山 在縣西四十里。群山環繞,聳拔峻削。上有平窩,四周如城,曲徑可達,中容千人。土人嘗避兵焉。

黃荊洞,山 險峻不可行,有馬尾泉,飛噴如霧,《海昏奇觀》。

下城洞山 去桃花峰三里許,洞中有鐵封墓,傳為吳王陵。

茶嶺 在縣東六十里豐安鄉。俗傳許遜插柏其上,仙跡道院遺址尚存。

桃花峰 在治西八十里。峻聳入雲,其下桃花流出,故名。有石屋,傳丁令威沖舉處。峰半有山生鐵,封錮,傳為吳王母陵。又謂「沖舉者乃守陵閹人,姓丁,非丁令威也。」

白楊水 ,在縣西七十里,源出白梅陂。

明月湖 在縣西四十里雲居山上。其水泓涵澄澈,瑩然如月。

南湖   、東白湖  、大岸湖。

沙湖   河滸湖

蓮花洲 在縣西江心五里。諺云:「蓮花到縣前,《建昌出狀元》。」

蛇骨洲 ,在縣西十七里。晉永嘉中,有長蛇三十餘丈,以氣吸人。許遜、吳猛有神術,率徒往殺之,聚骨成洲。

青石井

七靖井 在縣內。晉永嘉中,許旌陽嘗煉丹於黃龍山,有蛟魅為祟,輒作洪水,欲漂丹室,旌陽擒之,釘於石壁,還郡。時海昏有巨蛇據山為穴,吐氣為雲,旌陽誅之。法北斗七星,每靖置一靖,并以鎮之。

卓劍泉 在縣南四十里廣福觀。世傳許遜斬蛇淬劍於此。

溫泉 在縣西八十里

吳猛泉 在縣西三里冷水觀旁。晉吳猛遊息之所。《方輿記》云:「人有瘡痍,或飲或洗,立愈。」 每逢上已重陽,就之祈雨,甚應。

珠溪水 在縣東十五里。又名青樹灣。世傳漢元和間,明月珠出豫章海昏,大如雞子,即其處。修水 ,在縣治南,源出南昌府寧武縣幕阜山,遠而徑達於江,故名。郭璞云:「有水名修,有魚名鯈。天下大亂,此地無憂。邑人稱為西河。」

帽帶水 在縣治前。以其暎帶於縣之東西,故名。

布水 ,在縣西四十里。以歐山有湫澤,其湧泄垂流三十餘丈,形如曳布,故名。

楓林水 ,在縣西十里,源出雲居山。

蛇子徑水 在縣南十里。俗傳晉吳猛殺大蛇,蛇子穿地成穴,流水灌通。

西江水 在縣西二十五里,源出雲居山。「掘土水 」 ,在縣北二十里熊孝子墓側,有泉自土坑中湧出成港。

白沙水 在縣西二十五里,源出雲居山。東「向家山」 水 ,在縣北五十里,流徑九溪灣。

闌山水 ,在縣北三十里,源出香田。

南舍山水 在縣西四十里,源出雲居山。北諸坳水 ,在縣北五十里,源出旱陂。

檀陂水 在縣北六十里。源出德安,流合修江。雲門水 在縣治西七十里,源出於雲居山,至長樂坪。

下城門水 在縣西八十里,源出桃花峰。赤石水 ,在縣西四十里,其源自寶峰山發。寶峰水 ,在縣西九十里。

斛源水 ,在縣南一百里,源出靖安界。

磨劍池 在昇仙鄉。有試劍石,一在冷水臺旁,有掛劍松。故老相傳,許旌陽斬蛇時磨劍於此。風雨池 ,在縣南九十里。

放生池 在縣治西蓮洲下。宋天禧間,詔有司濬。

上河 ,在縣北六十里。

安義縣

西山 脈從新建來,山勢蜿蜒,上多靈跡,安義縣之巨鎮也。

文山 ,在縣南十里。朱熹守郡,登覽此山,愛其峰巒秀麗,故名。

仰天獅子山 在縣南二十里。宋黃真君修煉之所,上有石屋二重。

兆州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崖巘磊落,其形如兆,下多良田,民居有如州郭,故名。

鳳凰山 在縣北五里卜鄰鄉。

筆架山 在縣南四十里。鄧真君得道之所。鑿石為祠,有仙跡存焉。

大城山 在縣北十六里卜鄰鄉。山麓有石人坑。

西林山 在縣北二十里卜鄰鄉。

陽潮山 在縣西七里安義鄉。山自寶峰發源來,龍起伏,左右環抱。

蓮花山 距縣四里

蟠龍山 ,在縣北十五里。

五名山 ,在縣東三十里。

木馬山 在縣東二十里。

台山 在縣西三里安義鄉。山原由寶峰蜿蜒而來,山體皆石,下有清流碧瑩。

馬山 ,在縣北三十里卜鄰鄉,為靖安寶峰左支虯峰矗其前,九曲水遶其下。

睡虎山 ,在縣東二十里。上有宋朝鎮撫張松墓。

雲峰山 在縣南二十里。漢葛真君修煉之所。鳳形山 ,在縣東五里。

戰坪山 :在縣東十里卜鄰鄉。

白雲山 在縣東十里卜鄰鄉。

大岡山 :在縣東十里卜鄰鄉。

小嶺 在縣東四十里,東屬新建。

長嶺 ,在縣東三十里,往省之大道。

梅仙峰 即西山,乃漢梅福修煉之所,有觀曰「梅仙」 ,故名。

羅漢峰 ,在縣東四十五里依仁鄉。晉許旌陽葬父之所。

馮水 ,在縣南三十里南昌鄉。其源出奉新河,南入花陵,合修水。

湖陂水 在縣南三十里南昌鄉。其源出靖安,險不通舟,東流合修江。

皎源水 在縣西北三十里,卜鄰鄉。其源出寶峰山,險不通舟,東流合修江。

龍江水 ,距縣南一里許。其源自靖安經縣境而入於義興,合奉新河水,下出吳城鎮,司馬鈐其地曰「軍帳大塘」 、五龍奔江。

兆洲水 在縣東南四十里南昌鄉。源出兆洲山,與奉新江水合流,注於修江。

東陽新徑水 在縣南二十里南昌鄉。其源出自靖安,與奉新河、兆洲二水合入,謂「義興三合水」 ,水口縈迴。唐寶應間,從靈陂田中忽成大川,竟達東陽津口,發源處有破石潭,相屬三四里。昔漁人垂絲探之,直下三十餘丈,莫測其底。白蓮池 縣北三十里。其蓮無種,開則歲豐,否則饑。

大塘池 在縣北一里

南康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星子縣附郭。

南康府城池 「本府古無城池,宋淳祐間,知軍方岳築土城,作倉步,匯澤門於東,臨津、彭蠡、福星門於南,建昌門於西,五老門於北,潯陽門於東,南水門於西南,未訖工而止。元為寇陷,明百五十餘年亦未城。正德六年,北寇浮江奄至,民苦焚掠。七年,知府陳霖城以巒石,踰年又壞。於是鑿石城之,計周千丈,高二丈,石高一丈五尺,廣三丈,上甃以磚,建門五:東潯陽,南彭蠡,西建昌,北匡廬,小西曰星子」 ,通城垛口一千八百九十四箇。門上為譙樓五,門側為水門五。自東北抵西,環以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南則濱湖焉。嘉靖間,都御史胡松閱東隅傾頹,拓闢百十餘丈。嘉靖四十三年,知府于聞復鑿城西南為小南門,以通紫陽閘,名曰「紫陽門」 ,及增水門一座。萬曆甲寅年,知府費兆元議閉。崇禎六年,巡撫解學龍增高城三尺,傍城引水于濠以環之。城內浚井數口,以備緩急。九江兵使者王思任銘。

皇清順治初年,知府李長春復開「紫陽門」如初。

外縣

都昌縣城池 。邑舊無城池,惟重門擊柝以為固,民未奠居。明正德間,知府陳霖始建議請之於都御史孫燧,值寧藩兵變而止。嘉靖庚子,知縣楊昱復經理城址。丙午,知府王教立議城之,值交代去。嘉靖戊午,知縣區益修築基址,甫就,為異議者阻止。己未,都御史何遷專主城之,檄本府知府吳炳庶委推官何介董其役,巡撫侍郎胡松繼專責成知縣林貴兆、周希韶先後相繼甃築,雉堞闉闍具備,迂回八百九十三丈,高廣皆二丈。門六:東曰「明庶」 ,南曰「陽亨」 ,西南曰「承恩」 ,西曰「大有」 ,西北曰「禮賢」 ,北曰「拱宸。」 癸亥年,知縣吳英於東南隅復闢小東門。萬曆三十一年間,知縣鄒祖孔閉南陽亨門。至萬曆三十八年間,知縣鄭洪圖復開,于南陽亨門建大觀樓,壯麗與門稱。至崇禎二年間,知縣劉暹以內衙宜建高樓,乃再閉陽亨門,拆大觀樓於內衙南門,向離為輅車,詔使出入之所,且方面復吉。每閉之,城中輒多事。至崇禎六年,知縣陳嗣清申請復開。又於小南門之外為聖宮門,射其右脅,紳衿僉謂宜閉,而西大有門坐凶方西門望仙一帶,居民多災,父老亦僉謂宜閉。其小南門之西,大西門之南,為蜈蜙溝,地當吉方,士民僉議開一門,以便兩門居民之往來。嗣清從之,併為申請,與大南門俱得請。蜈蜙溝居民備資自建,名為「萃吉門」 ,其小南門亦居民備資自塞,惟南陽亨門必需公帑未開,此嘉靖三十三年以來之知縣區益、林貴兆、周希韶先後所創始經營之城也。至崇禎十一年,城漸低塌,出入可踰,於是寇不可禁矣。知縣楊寅旭來視事未久,心竊憂之,遂集議修建,廣高仍二丈,周圍仍八百九十三丈。各人增修,丈數不等,規模建置,屹然出郡城之上。他邑殊不及即今城也。因更門名,東曰「靈曜門,南曰來薰門,西南曰襟帶門,正西曰安阜門,西北曰寶成門,北曰芙蓉門。至小東門雖設常關,前後俱未有名。其崇禎初年所謂『萃吉』」 者,則仍不復設矣。

皇清以來,其名仍舊。然考今之《來薰》,即昔之《陽亨》也。

物議無常,起閉不一。康熙十四年復閉者且數年。至十九年,知縣曾再三審顧其門,實為納吉之方,擇次年辛酉七月十八之吉特開之。凡《典禮》出入,端必由此。至城垣四周,恃湖為池。二十一年四月連雨水漲,如寺前塘、屈家河、小西門等處,共計崩壞城垣八十八丈五尺。內外通達,深慮不測。知縣曾設立木柵,令邑士庶之好義者每晚登陴防守。曾親率僚屬巡視。遂設法修繕,凡三月告竣。

建昌縣城池 ,舊無城池。明正德十三年,知府陳霖建議於都御史孫燧,發公帑知縣方鐸,先為四門,次以土築城。嘉靖十一年壬子倭亂,當事者以緩急議攻守。辛酉,都御史胡松下令,申飭四封城縣之無城者。時同知楊侃署縣事,奉檄「以石築城,為門四,為敵臺三十六,為水門二,耳門一,南北延袤三百餘丈,東西」 倍之,費出於官,一民以義助者十倍之。雇直於官,一民之輸力者亦十倍之。工訖於明年壬戌,兵部尚書南昌張鰲為之記。明季寇警,知縣喻琦慶增修。

皇清累年補築,屹然鞏固。門七:東曰「朝宗」,西曰「仰止。」

南曰「在川」 ,北曰「拱宸」 ,小南門曰《金帶》,水門曰「便民。」

安義縣城池 ,明正德十三年,本府通判蔡讓

奉都御史孫燧奏准,始建城池。十四年,知縣王軾督修,陶甓甃砌,周圍共計七百八十丈,高一丈六尺,廣五丈,隍深一丈二尺,四門建樓、守宿、窩鋪四所。扁門東曰「向陽」 ,西曰「永安」 ,南曰「文明」 ,北曰「迎恩。」 因宸濠變,毀壞。十五年,通判林寬署縣事,再加修築,而工猶未竟。十六年,推官張哲偕知縣熊价,奉都御史鄭岳重修,大工始就,惟西門歲久傾圮。嘉靖三十七年,知縣高暘補甃以石,建樓其上。餘三門城樓并西門垛堞稍有缺壞,俱加修葺,有《記》。崇禎十三年,四郊多警,知縣張士亨奉本府推官廖文英增城,堞高五尺許,四門外復築小門,悉砌以石,規模完壯,至

皇清順治十六年,海氣騰沸,鄰寇震警。知縣王宗聖

捐俸邑士夫醵金重修,有《記》。「迨」 康熙元年,知縣毛天麒修建北門城樓三間。康熙五年,知縣魏濟眾修建東門城樓三間。康熙七年,知縣陳㻶修建西門、南門城樓各三間,及四門窩鋪一十六所。至十二年,復增城堞高尺餘,垛口并五為

南康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星子縣附郭。

城東橋 在東門外

城西橋 在大西門外,知府田琯修。

小西門橋 :在小西門外。

尋樂橋 在顏家橋左,取「尋孔顏樂處」 為名。今廢。

貫道橋 在白鹿書院櫺星門外。明景泰間,知府陳敏政建。成化間,提學李齡望重建。萬曆二十四年,知府田琯改建櫺星門西。今圯。

原石橋

洗心橋 在貫道橋右,今圮。

宣詔橋 在府治譙樓前。

星湖橋 在府城中

花家橋 在府東五十步。

芝華橋 在府南三十餘步。宋淳熙間,知縣宗堂建。

通江橋 在府南四十餘步,兜率寺前。

冰玉澗橋 在郡治東百十餘步,跨冰玉澗。宋淳熙間,郡守朱文公建。

紫陽橋 在府城南門外。明萬曆二十三年,知府袁懋貞建。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廖文英重建。

顏家橋 在府北五里顏家山。舊《志》文公修之,以通白鹿洞。康熙十年,知府廖文英改築。玉澗橋 ,在府北十里。

白鹿洞口橋 在府北十五里。宋淳熙間,朱熹建。

楊梅橋 在府北二十五里。

李家橋 在府北十五里。宋慶元中,知縣張南金建。

枕流橋 在白鹿洞書院口。橋下即小三峽,石上刻「白鹿洞書院」 五字,峽旁勒「枕流」 二字。三峽橋 一名棲賢橋,在玉淵潭南,宋祥符間建。

先師橋 舊名「相辭橋」 ,在府北二十五里,通九江,跨相辭澗,久廢。康熙八年,知府廖文英復改修。

紅羅橋 在府東北三十里。

大廣橋 在府東北三十八里。

杜子橋 在府北三十五里。

鱧魚橋 在府北四十里。

迎春橋 在府西一里。宋寶祐五年,郡守趙興志建。

塔子衝橋 在府西三里。

流澌橋 舊名「德星橋」 ,在府西五里。

九洪橋 在府西六里。明永樂二年,知縣唐冕建。萬曆間,知府田琯修。

皇清康熙八年,知府廖文英重建。

樟樹橋 在府西七里。康熙八年,知府廖文英重建。

招隱橋 在廬山開先寺前,南唐時修。

杜林橋 在府西十里,入開先寺路。南唐李中主建。

鸞溪橋 在府西三十里歸宗寺側。

漱玉橋 在府西十里

一山橋 在府西十餘里開先寺南,宋佛印禪師建。

度僊橋 舊名「簡寂橋」 ,府西二十里。宋陸靜修建。

栗里橋 在府西南三十五里。

柴桑橋 在府西南三十八里。

清風橋 舊名「楊柳橋」 ,在府西三十里。康熙七年,知府廖文英重建。

清河橋 在府西三十里。

神興橋 在府西南三十里。

周思橋 在府西四十里。

殊良橋 在府西南四十里。

茅橋 在府西南五十里。

龍潭橋 在府西南四十里。

喬浦橋 在府西南四十餘里。

赤渡橋 在府西南二十里。

青石橋 在府西南三十里。

長溪橋 在府南三十里。

廣濟橋 在府南四十五里。

鶴鳴橋 在府南三十五里。

錢家湖渡 在府城外,通丹桂鄉。

五福港渡 在府城湖南,通東鄉。

左蠡渡 在府城湖南,通都昌。

神林浦渡 :在府城東。

長嶺渡 在府城湖東,北通都昌。

瀦溪渡 在府城湖南通吳城。

都昌縣

鷺鶿石橋 :在縣東關外。

哲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新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土橋 在縣北七十里

高橋 在縣北四十里

西洋橋 在縣北八十里。

錢公橋 在縣西二十里。

毛家橋 在縣西南五十步。

胡家橋 有二,一在縣治西八十步,一在治東來蘇坊。

師古橋 在縣北一里。宋進士黃仲文創。盧家橋 在縣北三里。

桑家橋 在縣東十里

邵家橋 在縣東十五里。

黃泥橋 在縣南城外一里。

官橋 在縣北六十里

左家橋 在縣東五十里新城鄉。

韓田橋 在縣北七十里。

鴈子橋 在縣東七十里。

元豐橋 在縣北八十里。

霹靂橋 在縣北八十里。

臧家橋 在縣東一百里。

觀音橋 在縣東四十里。

劉遜橋 在縣東六十里新城鄉。

董家橋 在縣東六十里孝行鄉。

高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太平鄉。

馬澗橋 在縣東八十里黃金鄉。

坑橋 在縣東七十里新城鄉。

黃井橋 在縣北七十里。

楊家橋 在縣北六十里清化鄉。

陽脾橋 在縣東八十里太平鄉。

王家市橋 在縣北九十里清化鄉。

石橋 ,在縣東九十里,通鄱陽。

禮思橋 在縣東一百里黃金鄉。

土壟橋 在縣西十里。路通本府。

六溪橋 在縣東三十里。

觀音橋 在縣東四十五里。

閔家橋 在縣東八十里長寧鄉。

周家橋 ,在縣西早禾坂。胡遜橋 ,在縣東一百八十步。

雙港北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夏秋水漲,行人苦之。生員袁有日建。

楊家港橋 市民邵士亨建。

區興橋 在縣西北二里匯澤鄉四十五、八都。舊以片石作橋,遇水則圯,往來甚難。明嘉靖中,知縣區益以此為通本府要津,於是捐資率眾甃石為橋,行人賴之。

黃沙灘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匯澤鄉四十六七都。

徐玨橋 在縣北六十里,白鳳鄉三十八都。路通南康。

河塘橋 在縣東四十里,邑人查天仁建。

郭家橋 在縣西三十里。

大砂橋 在縣東三十里。

朱家橋 在縣東四十里。

譚恂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文郁橋 在縣北五十里。

雙港南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通衢往來,向以徒杠易圮。鄉紳袁捐貲鼎建。

邵鈞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傅被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

西壟橋 在縣東九十里。

徐濬橋 在縣東一百八十步。

忠孝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傅家橋 在縣西四十里。

南八橋 在縣東三十里太平鄉。元道士陳太初建,屢圮。

向家橋 在縣北四十里。

青石橋 在縣東五十里。

小磯山渡 在縣南,通吳城鎮。

樟樹灣渡 在縣北,通星子縣。

北廟渡 在治北二十里。通清化、白鳳二鄉。大寧池渡 在治東十里,通新城鄉。

小廟嘴渡 在治北

鶯江嘴渡 在治北

戴家嘴渡 在治西北,通桃源鄉。

杜家灘渡 在治北二十里。

松口渡 通潭子口

土目渡 通星子德化

山田港渡 :在治東三十里,通孝行鄉。

野雞灘渡 在治東五十里八都長寧鄉。灘中有石山,名「七女墩」 ,兩岸相隔五里,遇風濤難渡,水涸,曲流甚多,一港迴遶幾十里,日晚失渡不能還。湖中待旦,每多喪亡,路通徽饒等處。楢樹潭渡 在治東。

南陽廟渡 在治北

潭子口渡 通星子

西河渡 在縣大西門外。

後河渡 在縣小西門外。

南山渡 在縣南門外

石壁渡 在縣石壁山下。

黃沙渡 通左蠡,水漲甚險。

下林渡 在縣北七十里,通湖口路。

懶石嘴渡 在縣西北七十里,通湖口。

吳江嘴渡 在治北

羅家橋渡

建昌縣

橦山橋 在縣西八里

登雲橋 在縣儒學東

迎恩橋 在縣北門內

日中橋 在縣城中

修江橋 在縣小西門內儒學前。甃以石跨帽帶水。高士皮汝平世居其地。

雙玉橋 在縣東一里

蟜塘橋 在縣東六里

易俗橋 在縣南五里

善濟橋 在縣南十里

呼童橋 在縣西四十里。

普照橋 在縣西四里

普濟橋 在縣西五里

九里橋 在縣西九里

塔水橋 在縣西三十里。

南保橋 在縣南八里

魯石橋 在縣西五十里。

軍山橋 在縣北十五里。

陳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豐安橋 在縣南四十里。

驛南橋 在縣北三十里。

太平橋 在縣北六十里。

廣濟橋 在縣鄢家灣

黃古橋 在縣南三十里。

李家橋 在歸義鄉

蛟壟橋 在縣西七十里。

碧雲橋 在縣西四十里。

淦坊橋 在縣東二十里。

花橋 在縣北五十里

火燒橋 在縣西四十里。

通濟橋 ,在燕家坂下塔前。「團莊橋 」 ,在縣南四十里。

皇甫橋 在縣西三十里。

三陂橋 在縣西五十里。

動仙橋 在縣東十五里。淦孀婦熊氏、男淦守琨創建。

鄢灣橋 在縣南三十里。龔孀婦建。

茆埠橋 在縣南三十里。

南港橋 在縣南四十七里。

小冷橋 在縣南一十三里。

中冷橋 在縣南四十里。

南冷橋 在縣南四十一里。

高橋 在縣南五里

風水橋 在縣南一十五里。

下灣橋 在縣南三十里。

麻籍橋 在縣南三十里。戴氏建。

坽北橋 在縣南三十里。戴氏建。

馬藏橋 重建於明天啟四年。

谷墅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明萬曆間徐漢英建。後庠生徐文潔重修。

南灣橋 在縣南三十里,知府廖文英捐俸建。杭口橋 在縣西一十五里。里人劉漢建,景泰三年嗣人劉汝萬重修。

小港橋 在縣西五十五里。

西龍橋 在縣西六十五里。

下山橋 在縣西六十五里。鄒晹麓建。

隱川橋 在鄒山

九里橋 在縣北九里。甃以石,跨軍山水。紹興年間建。

穴土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渡頭橋 在縣北十里。明萬曆甲午年,澳溪王氏創建。

淛橋 在縣北三十里。順治戊子年,耆民周班祿捐資重修。

陽湖橋 在縣北四十里。明景泰元年,里人李廷立建。

尖山橋 在縣西五里尖山下。明邑庠倪尊賢重建。

陳家橋 在縣南一里許衙前。耆民陳弘道、善道建。

濠湖渡 在縣西八十里。

上遼津 ,在縣南二十里。官渡。

楊柳津 在縣東三里,通南昌驛路。唐天寶中,知縣李守真夾岸栽柳,故名。

團頭渡 在縣東十里

泗洲渡 在治南四十里。

小港渡 在治南四十里。

楊師埠渡 在治南三十里。

長壟渡 在治南三十里。

王婆渡 在縣南三十里。

河湖渡 去縣六十里

虯津渡 在治西三十里。

桐埠渡 在治西三十里。

河滸渡 在治西八十里。

柘林渡 在治西六十五里。

水港渡 在治西五十里。

塘口渡 在治東四里

水口渡 在治東五里

周坊渡 在治東十五里。

三港口渡 :在治東十五里。

石瀨渡 在治東十里

淦坊渡 在治東二十里。

李家埠渡 :在治南門外。

炭埠渡 在治南二里

鄢灣渡 在治南三十里。

張家埠渡 :在南門外。

濠湖渡 在治西八十里。

西津渡 :在舊儒學前。官渡。

梁山渡 在縣西八里

當陽渡 在縣西十五里。官渡。

藕塘渡 在縣西二十里。官渡。

張公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

白楂渡 距縣四十里

院塘渡 在縣北門外,通建昌驛路。知縣陳㻶建。

鄧家渡 在縣北三里。邑人姚如崇捐修安義縣。

霞橋 在縣東十里

廣濟橋 在北門外

青雲橋 在南門之東

登瀛橋 在文明門外

拱宸橋 在迎恩門外

向陽橋 在向陽門外

永安橋 在永安門外

大中橋 在縣內

毆公橋 在縣北十五里。

臺山橋 在縣西三里

後岸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富村橋 在縣北四十里。

龍安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龍潭橋 在縣南三十里。

雷湖橋 在縣南三十里。

洪坊橋 在縣南三十里。

龍津橋 :在縣治南門外,知縣熊价建。

板溪橋 在縣治河南

跳石港七星橋 在縣治河南,今廢。

《橋南》橋 縣南二里。里人吳可聘重修。

前村橋 在縣南四里

官莊橋 在縣東三里

項家邊橋 在縣東四里。

鳳凰橋 在縣東四里

西源橋 在縣東三十里。

雙玉橋 在縣東四十里。

萬家邊橋 在縣南一里。

三墎橋 在縣東十五里。

塘溪石橋 在縣南十里。

燕岡石橋 在縣南十二里。

北山橋 在縣東十里

北畬鑑潭橋 在縣南三里。

盧橋 在縣北十五里

丁家橋 在縣西南一里。

環山橋 在縣北三里

戰平橋 在縣東北十里。

魏家下首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南港橋 在治南五里

二聖橋 在縣南二十里。

望學橋 在縣東二十里。

孔山橋 在縣東二十里。

桐下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

張公橋 在縣東二里。歲久傾圮。順治年間,舉人王廷憲重修。

龍津大渡 在縣南門外。官渡。

塘下渡 在縣東二十里。官渡。

陽湖渡 在縣東一里

瓦子渡 在縣南三十里,接奉新縣界。

港口渡 在治南十二里。

南康府封建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海昏侯 初,昌邑王賀廢,國除。地節四年,封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後以交通外人,削戶三千,國除。元帝即位,復封賀子代宗,傳子至孫,皆海昏侯。

三國吳

「建昌侯 孫睿」 字子智,《大帝權》子。封建昌侯,假節,開府,治半州。

「東鄉侯 」 陶侃,字士行,鄱陽人,討賊有功,封東鄉侯。王敦、蘇峻難作,舉兵匡復帝室,尋遷侍中,加太尉,都督交廣等七州諸軍事,鎮巴陵,移武昌,後封桓公。

建昌侯 謝安,封建昌縣公,後以平《苻堅》功,更封廬陵郡公。

建昌侯 謝峻,安石孫,以父望蔡公琰功封建昌縣侯 。王蘊字叔仁,定后父也,封建昌縣侯。蘊以恩澤賜爵,非三代令典,辭不受。乃授都督,固辭,謝安敦勸,乃受命。

建昌伯 高悝為《華軼》書佐軼敗悝藏匿其二子及妻崎嶇經年會赦乃出元帝嘉而宥之仕至丹陽尹光祿大夫封建昌伯。

建昌公 殷穆文帝九年為特進右光祿大夫封建昌公。

建昌縣公 到彥之,字道豫,彭城人。武帝討孫恩,以鄰里樂從,每有戰功。帝受命,佐守荊楚,三十年,封建昌縣公。孫撝,字茂謙,襲封建昌縣公。明帝逼奪撝妓玉珠,撝怨帝,遂奪撝封與弟賁。帝崩,弟賁讓封還撝。齊建元初,國除。

建昌縣侯 謝弘微,出後於崚,襲爵建昌縣侯。家素貧儉,而所後豐泰,惟受數千卷書,國吏數人而已。遺財祿秩,一不關豫所繼。叔父混名知人,驚嘆謂郎中令曰:「建昌國祿,本應與北舍共之,國侯既不厝意,今可依常分送。」 弘微重違混。

「言乃少有所受」 ,北舍弘微本家也。

《建昌縣侯 沈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人。高祖受禪,為尚書僕射,封建昌縣侯,邑千戶。又拜約母《謝》為「建昌國太夫人。」

建昌縣侯 徐陵字孝穆。廢帝即位,封邑五百戶。性清簡,無所營,俸祿與親族共之。建昌邑戶送米至水次,親戚貧匱者皆召令取焉,數日便盡,陵家尋至乏絕。府寮恠問之,陵曰:「我有車牛衣裳可賣,餘家無之。」 其周急如此。

建昌縣侯 徐儉襲父陵封建昌縣侯累遷尋陽內史為政簡明入為御史中丞。

建昌縣侯 到仲舉,仕梁為長城令,政號「廉平。」 侯景平,為文帝賓客。帝嗣位,封寶安縣侯。三年,改封建昌縣侯。

建昌王 武攸寧,封建昌王。攸寧,武后從父《士讓》之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