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0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一卷目錄

 吉安府部彙考五

  吉安府祠廟考二

職方典第九百一卷

吉安府部彙考五

[编辑]

吉安府祠廟考二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泰和縣

社稷壇 在縣西二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平橋外一里。邑厲壇 在北門外二里。

里社壇  「鄉厲壇 」 在各鄉,共六十九所。城隍廟 在縣西百步。

黃山谷祠 快閣右宋知縣趙師奭建,龍諤記。中有自贊石刻像。明初,遠孫黃珪重修,置祀田一頃八畝,廖自強「記。」 「弘治間災,知縣楊南金奏請割慈恩寺之半大新之。尹直、劉鴻記。」 今改旁附。

「四賢祠 」 祀黃庭堅、曹鼐、陸震、周詔。

忠節祠 祀宋曾忠愍,明周是修、王思、劉魁、曾翀、朱裒。

「曾忠愍祠 。」 「劉尚書祠。」

褒功祠 祀楊文貞

王文端祠 。羅文莊祠。

歐陽文莊祠 敕建

四節婦祠 按《節烈傳》:元義井四節婦。其一蕭氏,楊用霖妻,事姑至孝。姑病,目不能出。時紅巾賊亂,邑人避走,蕭私語子婦劉曰:「『姑老且病,我當留養,汝急去』。劉應曰:『母既留,兒可遠去乎』?」 未幾,寇猝入城,殺辱無數。蕭語劉曰:「吾義不受辱。」 即投井中。劉繼之鄰婦鄧氏、陳氏,聞而又繼之,共死一井。嘉靖間,御史蕭端蒙始建「義井祠」 ,邑人曾雲為之記。

達侯祠 在城西。明弘治中,知縣楊南金改都天廟為之。

通仙廟 玉山下。唐匡大郎尸解,鄉人廟祀之。宋紹興間賜額。

晏公廟 大江濱,舟行者禱焉。

陳武帝廟 祀陳霸先

東嶽廟 梘岡嶺下。忠通廟 閑林寺右。宋淳熙間,西平山巡檢陳「百嘉巡至閑林,趺坐而逝,鄉人廟祀之。明嘉靖中,遠孫惟舉以憲副分巡湖西,訪故址復之。」 《吉水縣》。

社稷壇 在縣北百五十步。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一里。

邑厲壇 在縣北郊二里。

里社壇  鄉厲壇 在各鄉,共五十二所。城隍廟 在縣南二十步。

忠孝祠 在學宮尊經閣右,舊為忠節祠。明弘治間,提學黃仲昭改「忠孝」 ,祀隋李孝子,宋歐陽文忠、楊忠襄、楊文節、文信國,明王省、王艮、尹昌,後增入王禎、李忠肅。

解學士祠 在東門外,近居宅。

胡文穆公祠 祀明學士胡,諡「文穆。」

劉文介祠

羅文恭祠 在學宮西

曾泉南祠 在六十二都濠右。

彭狀元祠 在木里

三曾先生祠 在學前右。祀雲南布政贈尚書梅臺、吏部尚書見臺、大理寺左卿健齋父子兄弟三公。

鄒忠介先生祠 在學前。巡撫解學龍建,題額「仰止。」 祠有碑記。

劉文節公祠 在鄒祠右。

忠節祠 在五十六都

忠孝祠 在吉水元潭蟹坑,祀文源李廷諫。崇禎辛巳,蔣如奇奉敕建,題額祠前。建庵奉香火。子忠肅題額曰「永思。」

旌忠廟 在縣城大街,祀總憲李忠文邦華,即馬政生祠改造。崇禎甲申,湖西道彭期生奉敕督建,賜額「旌忠。」

皇清順治十六年,奉。

旨賜諡「忠肅」,諭祭建祠。康熙元年,分守湖西道施閏

章「覈所賜祭田,修祠致奠。」

友烈祠 本縣儒學。內祀必先、李士開。

毛襄懋公祠 在府城南郭外。祀明兵部尚書毛伯溫。

李中丞谷平先生祠 在谷村,祀明都御史李忠文。

「熊芝山先生祠 」 :在大東門外。

黃雲岡祠 在同水鄉山凹峰,每旱禱多應。關帝廟 在城隍廟右。

剛應廟 在縣北一里。旁有二石,縱橫如柩,舊名「石材。」 宋隆祐太后避敵如贑,維舟岸側。神見夢曰:「速行。」 後得便風疾去,追者不及還。後賜額「剛應。」

「槐市靈祐廟 」 ,蕭伯與有詩。

瀟瀧廟 在縣南義倉江側。瀧之上有大石若破甕,側立千仞,蓋蛟龍之窟宅。歲旱,禱雨者多赴焉。

高駢廟 在縣東騰陂,祀唐鎮海節度使高駢。仰山廟 在縣東二里鹽倉嶺。

朱陵廟

仙師廟 ,仙師姓楊,有所遺白角,每旱禱,吹之,則雷雨隨作。在中鵠鄉五岡峰。

普德廟 在縣東北一里,右有靈泉。

東坊廟 在太東門外,祀康王。

南坊廟 祀康王。舊在龍華寺左,今遷入城南。西坊廟 在西門口,祀吉陽侯。大水漂木一段,有侯名,坊人塑像立廟以祀之,今復建廟於大街。

小東方廟 在學背

「北坊廟 」 祀《汾陽王》。舊在城外太初觀右,後遷入北坊大街。

永豐縣

社稷壇 在縣西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北一里。范家園。邑厲壇 在縣北三都。

里社壇  、鄉厲壇 在各鄉,共計五十三所。城隍廟 在下西坊。

「四忠祠 」 祀宋教授羅開禮,明大理丞鄒瑾、御史魏冕、御史鍾同。

武城祠 祀郕國公

六一祠 在縣南沙溪瀧岡上。祀歐陽文忠公,有楊萬里、文天祥《記》。

一峰祠 祀羅文毅公

陸公祠 在西關內南坊,祀錢塘陸運昌。旌忠廟 在縣北一里,祀宋知府趙訓之。嘉定元年賜額。

獄主廟 在縣禁內

東嶽廟 在南坊

文孝廟 在北坊

英烈廟 在東坊

天符廟 在北坊

太子廟 在北坊

康王廟 在下西坊

張王廟 在上西坊

仙女廟 在四都

北華山廟 在十一都

西溪大王廟 在十都

花橋柿源廟 在五都

崇安廟 在十八都

三閭廟 在二十都

龍王廟 在二十都

仰山廟 在二十都

笪橋廟 在二十六都

漢皇廟 在二十四都

利市廟 在三十八都

市皇廟 在二十九都

水府廟 在二十都

興福廟 在三十九都

后土廟 在六都

關帝廟 在西門外

安福縣

社稷壇 在縣南二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二里。

邑厲壇 在縣北二里

里社壇  鄉厲壇 在各鄉,共計七十所。城隍廟 在縣西。

李忠文公祠 一在梅田,明正統間,僉事李齡建,彭時《記》。一在城隍廟右,正德間,御史唐龍建,鄒守益《記》。

劉廉節公祠 在東隅。明正德間建,祀南雄知府劉實。

劉忠愍公祠 在縣治北,明天順間建,武功伯徐有貞「記。」

劉《三吾先生祠 》一在三峰,里,人思其德,立祠祀之。一在城南,門人傅應禎等建。

鄒文莊公祠 在儒學左,明嘉靖間建。

三先生祠 在尊經閣下。祀王守仁、程文德、鄒守益。

二賢祠 在茂對堂之左,祀布衣劉文敏、劉肇袞。明萬曆甲申,知府余之禎、知縣閔世翔建,有王時槐《記》。

劉毅思公祠

傅忠諫公祠 在城東

王塘南公祠 在城東,舊為公講學之地,名「文在堂。」 後人思之,建祠祀焉。

劉瀘瀟公祠 在城南,舊為「近聖居。」 公講學於此,門人即其地祀之。

劉泗山公祠 在城南,舊為「經德館」 ,門人祀之於此。

劉洞初公祠 在城南

鄒瀘水公祠 在城東

韓將軍廟 在縣北。韓千秋請兵入越,討趙嘉而死,漢報其功,封其子延年為「安成侯。」 廟旁有大樟樹,為古跡。

劉公廟 唐寶應間,縣令劉像有惠政,民感其遺德,立祠祀之。

聖君廟 治東,祀孔良輔,嘗為安成太守。「都鎮」 廟 治南。紹興間,禱雨輒應。縣丞狄三南《記》,至今求名,祀者雲集。

堅濟廟 治北,祀金、鐵二身,《靈王敕書》云:「神號金鐵,其濟必堅。」

晏公廟 在治東

東嶽廟 秀峰下,揭《徯斯記》,今移西。

新靈祐廟 庠生蕭元卿病,禱應。建街心石祠 ,在治東三十里。神為剛應侯,曾助宋軍渡文水,謂軍曰:「我居某山下,軍回可來尋。」 果勝。還尋之,止見山下一巨石,因廟祀之。

龍泉縣

社稷壇 在縣北二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二里。

邑厲壇 在北門外

里社壇  、鄉厲壇 在各鄉,共計三十五所。城隍廟 在縣五廂。

靈濟廟 神姓龔,兄弟七人,以孝友聞,尤勇於義。凡里之人有急難者,輒傾貲援恤不靳。唐天祐中,辦上供枋木,兄失墮水,諸弟救之,俱溺死。立廟祀於今蜀禾鄉。羅團,開祐初賜金額,頗著靈跡。

白石廟 明洪武二十一年重修,教諭龍昌鄒瀚生《記》。

關帝廟 在五廂城隍廟左。康熙十九年,遊擊顏斌見廟宇頹塌,捐費創建,擴充煥然一新。《萬安縣》

社稷壇 在縣北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門外教場旁。邑厲壇 在縣治北。

里社壇  、鄉厲壇 在各鄉,共計三十四所。城隍廟 在縣治西。

舜祠 在十八都韶口。世傳虞舜南巡於此,奏《韶樂》。後人名其山曰「韶山」 ,地曰「韶江。」 舊有祠,臨大江,今廢。

漢帝祠 ,在第五都龍潭。

東吳祠 在第七都樓下。舊傳祀孫氏四主。宋丞祠 宋縣丞劉功甫有惠政,民祀之。祠在泮街。

懷德祠 知縣王慎德建,祀前令虞守愚。桑翹「《烈孝》祠 」 在縣北,祀孝子郭靜。

劉端毅公祠 祀刑部尚書玉。

神澤廟 在縣西南五里。

永新縣

社稷壇 在縣西三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南一里。

邑厲壇 在縣北二里

里社壇  、鄉厲壇 在各鄉,共計六十四所。城隍廟 :在縣治西北。

譚貞烈祠 祀宋死烈譚婦趙氏。今祠改舊儒學儀門址上。後有八磚影亭。明弘治中,詔賜「貞烈祠」 額,以春秋仲月上旬祭之。

忠孝義烈祠 在縣治東。祀唐忠臣賀泰,宋忠臣左譽、彭震龍、張履翁、蕭燾夫,元賀仲英、姚正叔,唐孝子張志,元、湯明德,明左興兒,五代義士劉景洪,元義士劉請幫助識別此字。《劉》。請幫助識別此字。凡十三人「貞節祠」 在譚烈婦祠左,祀死烈彭九萬妻李氏,南唐節婦段母吳媛,元節婦左幼白妻龍氏

危元真妻李氏、明節婦江繼文妻劉氏、李宗輔妻歐陽氏、李惕妻劉氏、劉持妻陳氏,凡八人。「四相祠 」 在東門內,祀姚崇、牛僧孺、劉沆、劉定之。

宋丞相劉公祠 ,未載處所。

明劉文安公祠 未載處所。

靈澤廟 在縣南三十里龍陂。相傳神李唐屬籍,兄弟三人以義烈聞,死著靈顯。宋嘉定間,峒寇犯邑,近廟聞鐵馬聲,懼而潛退。事聞,朝賜廟祀之。

昭應廟 在縣北二里

二妃廟 在禾山

永寧縣

社稷壇 在縣西二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二里。

邑厲壇 在縣北一百步。

里社壇  鄉厲壇 在各鄉,共計九所。城隍廟 在縣治東八十步。

蜀先主行祠 在漿山,歲旱,禱雨輒應。

周侯廟 ,距縣五十里。舊相傳,周侯本里人,壯時勤耕。歲旱,夜溉田,遇異人曰:「吾憐汝苦無能助,吾有富、有力二者汝何欲?」 侯曰:「富多事,不若得力以耕。」 乃囓指血令飲,力遂倍;沒為神,稱周侯。。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