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3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三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三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三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三十八卷目錄

 杭州府部彙考四

  杭州府山川考三

職方典第九百三十八卷

杭州府部彙考四[编辑]

杭州府山川考三    府縣志合載[编辑]

臨安縣

東天目山 在縣西五十里。高三千九百丈,週迴八百里,有三十六洞,為仙靈所居。每歲秋,率一日風雨晦暝。俗云山神與江神會。淳祐八年,禱雨有應。安撫趙與𥲅奏請封龍王為靈祐公,賜廟額曰「惠澤。」 舊《志》云:昔有道宮在天目東峰,曰黃石室,故址尚存。相傳有大鐘墮於水。按《通志》:山有東西二目,東在臨安,西在於潛。東目則崔巍峻巀,有重岡疊嶂之奇;西目則起伏飛揚,有龍翔鳳翥之勢。分青挾翠,以萃止於錢塘。萬山林立,環拱其下,若臣伏之狀,豈非一郡之主山乎?《東目》奇麗,雖少亞於西目,然其峰之奇者,如天仙峰、將軍峰、寶珠峰。水之奇者,如瀑布泉、洗眼池、白龍池。古跡之存者,如分經臺、黑驢庵、昭明庵,林巒澗壑之秀者,如垂虹嶺、平溪皆超絕常區,等於仙境。按縣志,天目山即浮玉山。《大藏經》謂「宇內三十四洞天,名太微元蓋之天。」 《太平寰宇記》:水緣山曲折,東西巨源若兩目,故曰天目。梁昭明太子分經此山,目瞽洗於泉,明一目。後歷西山,又以泉洗之,目悉開,故莊曰雙清山,曰天目。西目屬於潛,東目屬臨安。東目山麓有昭明庵,去望天橋數百步,昭明始參禪處,遺像儼然。再上有勝概亭、鐘磬堂,湮沒已久,猶時聞鐘磬聲。有龍王祠,宋淳祐間,禱雨立應,賜額「靈佑公廟。」 稍上則有馬公亭,令馬俶芳建。有且止亭、將軍峰,峭壁數十仞,上一里有碎玉坡,碎石堆,散日耀之,作蒼碧色。又上則觀瀑亭,瀑布泉,高倚斷崖,下臨絕澗,泉自龍池瀉下,望之如疋練,名曰「東崖瀑布。」 有垂虹橋,橋駕兩峰,泉自峰頂瀉下,如白虹倒飲,亙天入澗,名曰「西嶺垂虹。」 由石梯而上,古木森羅,中開數畝,建昭明禪寺。後燬,令黃鼎象創新之。寺有千佛閣,銅佛千尊,現金色相,寺災而閣無礙,亦靈異矣。轉西則定觀臺、洗眼池,泉出石竅,冽而甘。有庵以昭明洗眼,故名。「迴光。」 上有悟道松,頂平圓如蓋,昔異人葛稚川所棲也。去迴光庵里餘,竹水茂匝,白雲時護。有棲雲殿,亦名白雲窩,供磁大士一尊。轉上有分經臺,即昭明分《金剛經》處。臺有萬年松三,一為雷火所摧,二俱枯立。臺旁有葛稚川煉丹池,水深不滿咫,大旱不涸。臺後緣崖攀蘿而登,可十數里,為大仙峰,則天目絕頂也。頂甚平衍,纍石數十處,名仙緣石,時罩雲霧,又名雲霧山。度嶺而下,自千佛閣轉東,有黑驢庵。宋乾道中,希都禪師養一黑驢,甚馴,出入與俱。師病驢,募緣供之,為虎所噬。師檄召虎群至,噬驢者伏罪。僧叱曰:「死者已矣,毋復再犯。」 至今臨有虎患,山獨無。又有平溪庵。白龍池,即徑山白龍讓地於欽禪師,避居此池者也。下有洞,兩旁石室,可容百餘人。中有龍池,云是天之一目,深不可測,常作雲雨,旱禱輒應。池上有飛橋,四面皆危壁懸橋,往返似飛渡者。下有玉澗泉,流出瀑布,名曰玉澗飛橋。池外有寶珠峰,圓淨秀媚,環視青林,黃葉綴丹點碧,如金珠燦然。舊築夜光臺,今廢。又有浮玉池,傳昔有玉浮出故山亦名「浮玉」 云。

姥山 ,在縣東二里。高一千五百丈,周二十里。按《縣志》,「去縣十三里,與公山對,縣四溪會流於此。」

獨山 在縣東四里。縣之水口山也。石覆大溪上,下有潭,深不可測。《吳越王制》封其神為鎮水山王而祠之。今石刻猶存,洪武八年,知縣賈鵬程曾禱雨立應。俗傳金鮮湖有龍居之,其泉與獨山潭通,因耕者飲牛滌器,而遷於獨山。青山 ,在縣東十五里。林木蒼翠,獨冠群山,至杜塢亭,交餘杭縣界。吳越王時,淮南將李《神福》入寇,伏兵其下。

公山 ,在縣東二十里,高二千一百丈,周二十八里。按縣志,去縣十二里,有土穀祠、關帝廟。大滌山 ,按縣志,去縣二十五里,《道經》為第二

十四洞天,名曰「大滌元蓋之天。」 凡四峰,穹嶐千仞,居之可以洗滌塵心,故名。其麓為九鎖山,縈迴環抱,左右址相錯者九。中溪流界斷,從溪度小石橋,有九峰拱秀坊一天關,二藏雲,三飛鸞,四凌虛,五通真,六龍吟,七洞微,八雲璈,九朝元。上數百步為鳴鳳橋。宋建炎間,造鳴鳳洞,石門阻隘,吳越王時,有鳳凰來,因名,併名地為靈鳳鄉。右度會僊橋,入棲真,左入洞霄宮。宋理宗御書「洞天福地。」 今門廢扁,移方丈。有翠蛟亭,宋高宗建。泉自三池流注入澗,洶湧若雷飛,映山林,作紺碧色。再上,為聚仙亭,元同先生創以占氣者。乾寧中,眾聞亭上環珮聲報先生,先生曰:「仙官朝謁北辰,今日聽講《上清大法》,至此亭爾。」 故名。有元同橋。先生與吳越王相地注水,築此橋。橋東有冷泉,出石齒間,寒若冰雪,有天下名山坊。坊內三池,左二右一,若品字然。吳越王自大滌洞前,疊石為暗溪,接天柱泉。入池復為暗溪,曲折五六,匯翠蛟亭。又上,寬平可數十畝,自黃山中天柱來。風清氣和,土腴泉潔。漢武元封間建宮壇,晉郭真君結茅居之。唐為天柱觀,宋為洞霄宮。御碑書法甚佳,但經火不可讀。中為無塵殿,亦名三清,後為方丈,祀朱文公熹、李丞相綱。二公皆提舉洞霄宮者。左有鳴鈴洞,風作則鳴。有玉皇觀,皆用柏木。殿左有撫掌泉,吳越王撫掌招鶴,鶴下而泉湧,清冷可愛。古詩有「卻疑三尺底,別是一壺天」 之句。有乳山作玉皇觀。案有青檀山,泉石奇秀,甲諸勝。有來賢巖,嵌空數丈,盤石可坐。東坡《倅杭》詩,與蔡準、吳天常、樂富國聞人安道、俞康直、張日華同遊於此,建宜霜亭。自青檀越小石門,有泉出石罅,如仰盂而方,曰泂酌。旁有巨石,圓竅玲瓏,曰月窟。其西石竇寒泉,曰冰壺;其下清泉可鑑,曰鏡潭。四景俱《舊志》所載,今失其處。自來賢巖二百步,有石裂如劍所斷,曰試劍石。巔為漢武投龍簡之所,曰大滌洞。洞深,窅持火炬乃得入。行里許,夾道委曲,石色若蒼黑玉,中白文縱橫不易辨。又垂一石柱,號曰「隔凡。」 過此,柱有圓井無底,惟聞浪浪水聲,相傳巖上產玉芝,餌之長生。洞口為祥光亭,吳越王微時臥石上,曰:「異日富貴,當建亭覆此石。」 及貴作亭,忽有五色雲從洞中出,羽人皆在雲氣中,若仙官之朝玉京也。洞右有丹泉,有清音亭。洞左度上塢,嶺陡絕,下數里與會仙橋路合。又數里上西天柱,幾百級,始到谷口亭。循鳥道緣石脊,則大滌中峰矣。許真君於此上昇天降,白鹿下迎,亦曰白鹿山。仙壇、丹竈瓦甓尚存,今建白鹿山房。山下有石室,洞中三穴,亦若品字,透見天日。吳天師《筠尸解》,宣城指門人藏書劍於此。石窪樽、石茶竈,皆仙家遺跡。北有蛻龍洞,峰與鳴鳳洞對,巖穴嵌巉,有羽人於洞中獲龍蛻骨,齒角皆具。又白茅洞,其門如井,下三四丈至平地,容坐二十人。再下二丈許,一竅上徹天光,境界奇絕。晉人遇一羽衣自洞中出,曰:「吾白茆先生職此久矣。」 自大滌轉南,為棲真洞,天𥯨頂狀若寶蓋,龕室幽深,亂泉滴瀝,分東西二臺。東有龍蟠跡。西一石平如碁局,白石子委其上,旁列坐石。又有石人,若仰臥狀。有龕可容數人,即大滌先生杜琛語弟子何法仁成真所也。再南為黃山,乃洞霄宮之祖。左發大滌,右發天柱,其趾長水灣,伏虎巖在焉。峻壁間若環堵之室,郭真君伏虎於此。又再南為天柱山,有三峰,此其最高者,與大滌峰敵。頂有石柱,高丈餘,圍兩抱。《名山記》稱:「天有八柱,在中國者三:一在壽陽,一在龍舒,一在此。」 舊志謂西有天目,東有天柱,壯縣之形勢者此也。山右一帶,轉石壁山、九曲嶺,屬餘杭。

康山 在縣西一里

華石山 ,在縣西二里。有洞穴在水中,深不可測。

東山 ,在縣西三里,相傳謝安高臥之地。《晉書》云:安棲遲臨安山,嘗坐石室,臨濬谷,悠然嘆曰:「此與伯夷何遠?」 山有塔院,塔影倒垂。

西山 ,在縣西三里。晉許邁永和二年,自餘杭垂霤山入臨安西山,登巖茹芝,有終老之志,上有錦野亭。

玲瓏山 在縣西十二里。兩山屹起,盤曲凡九折。上通絕頂,名九折巖。上經石門,石偃臥如榻,鐫「醉眠石」 三字,乃東坡筆,即東坡醉時高臥枕流處。二百餘步,有辛彝一株,榦竦勁。南百步有亭,下瞰百里,名三休亭。亭上石磴蜿蜒,似靈鷲韜光。山徑巨石矗峙,鐫「九折巖」 三字,亦東坡筆。東坡詩及古題詠,皆刻於上。巖前懸石泉投空。

而下,白如疋練,曰「合澗泉。」 再上數武,羅漢松一株,大可合抱,東坡手植者亦名「學士松。」 進為石佛殿,佛三尊甚古,是晉唐時物。轉東有琹操基,甃石鱗砌許大,《引建碑》。轉南有收春亭,令黃鼎象重建,改為剩借亭,寬可容數十人。苕溪安樂塔等處,盡在覽中。

九仙山 在縣西一十五里。葛仙翁許邁煉丹之地。又云:九仙謂左元放、許邁、王謝之流也。按《縣志》:「上建禪寺,山半有棋盤石、巨人跡,葛仙丹竈。巔有望江石,登之見錢塘江。有瀑布泉,從龍潭飛瀉,如萬斛珠。」 相傳眉山王橚建飛空亭,今廢。

九州山 在縣西一十五里。舊有九祖儒堂及廟九所,俗謂錢九州廟。羅隱作《碑》云:「錢達字通甫,梁大同間,為廬陵王國侍郎、羽林監。及陳祖立,遷東海太守。娶瑯琊王氏,生九子,皆為郡守,故號九州山。」

井戈山 ,在縣西六十里,通安吉州。高二千一百丈,周一百五十里。山路深窈難行,如負戈入井之狀。

衣錦山 在縣南一里。週迴二百六十步。山南有石鏡,舊名石鏡山。東峰有圓石,徑二尺七寸,其光如鑑,即武肅王幼時照影冕旒如王狀者也。武肅既貴,唐昭宗改其所居曰「衣錦營」 ,城曰衣錦城。武肅與父老宴會,山林皆覆以錦,遂號「衣錦山。」 幼時所戲大木,亦號「衣錦將軍。」 西有仙人洞,深數丈,上有望錦亭,令廖瑜建,今廢。華石山 在縣南三里。峭石峙水中,宛如畫圖,故一名畫石。登不容武,攀援而上,則寬敞可眺諸勝。《研神記》謂秦時神人移鎮於此。下有文昌祠,令王炳衡建。有汲泉亭,令褚棟建。有觀音洞,今建閣。里人祀土穀神曰華石侯,在文昌祠中。功臣山 在縣南一里,舊名大官山,錢氏所居也。唐昭宗以鏐有功,詔改為功臣山。按《縣志》:下有婆留井,王生時,有異相棄井中,婆驚留之,故乳名婆留,後以鏐代留。又有鎖井,王既封,置盔甲井中,鎖之,示不復用。後地捨為功臣寺,今名開化寺。山半有環山亭,今廢。巔有功臣塔,為儒學。巽峰,吳越王建。

金錢山 在縣南九里,舊名金容山。梁僧智度建寺,謂「神金姓者現靈施地」 ,亦奇異也。

碧茂山 在縣南十里。東有金牛山洞,昔有金牛銜玉遺此,故云。「隋鷹揚將軍駱道興」 改今名。王屋山 ,在縣北六里。

大山 ,在縣北五十里。天目山東北峰也。勢峻拔,高二千六百丈,周三百五十里。昔倪氏居此,故亦呼「倪嶺。」

西徑山 在縣北五十里。其勝坐天掌峰,對驪珠峰,左蛾眉峰,右雲筆峰,有瀉玉巖、浣雲池、萬菊軒、迎暉亭凡八景。山之東南屬餘杭縣。按《縣志》名雙林山,去縣十二里,迎暉遙見浙江,山半有溠水,從浣雲池瀉下,飛瀑甚長。雙林禪院,詳。

《雜記志》
山前有東皋庵僧海源建
[编辑]

徑山 按《縣志》:「在縣東北三十里。」 自山麓之觀音巖至凌霄峰,凡十三里,分東西兩徑,東自徐牛塢分水為界,西自風洞口分水為界,東北屬餘杭,西南屬臨安。西由風霄亭磴道而上,盤曲陡絕,翠竹青松,陰穠十里許,有萬松塔,塔居菖蒲田,又名傳衣庵,《陸太宰碑記》「蛻骨處。」 再上,有南院樓,松竹交陰,天光從翠隙間入映。轉樓角而上為寺正殿即白龍讓地於欽禪師,宋御題「興聖萬壽禪院」 也。旁列五峰,如手指天開圖畫。庭中有龍湫井,殿角有鐘。樓。旁有妙喜庵,有大慧禪師塔。殿後轉北行竹徑,上半里有端禪師塔,殘碑剝蝕,載至正間《諭祭文》。前有放生池。又上有寂照庵,四山環遶,中間一窩,為達觀和尚歸瘞處。右轉有靈雞塚,雞不食生,類欽禪師說法時,雞佇聽。師去長安,三日不食,死葬此下。有喝石庵,石屏聳立,巾子山人持咒喝之,石裂為三,若「川」 字然。

葛仙翁山 在縣西南三里。按《縣志》,去縣七里,錢嶺山 在縣西南十里。

垂霤山 ,在縣西南十一里。晉許邁所居也。詳本傳。按《縣志》,「去縣十三里。」

五星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山形備五行之體,上建沖虛觀。按《縣志》,「里人童志騄建亭其上。」

皇清順治十二年,邑令戴祚昇名其亭曰「聚奎」,勒碑。

於側北有廟,「山巖石骨龍文,綴以苔蘚,勢甚夭矯,甘泉出其下,洞中異響類銅鼓,每日二次,輕重疾徐,若有司之者。」

臨安山 ,一名「安樂山」 ,在縣西南十八里,高一

百丈,周二十三里。《太平寰宇記》云:「縣取此山為名。」 南有郭文宅,《晉書》:「文自餘杭山來臨安,結廬山中。宅令不存。」

郭山 在縣西南十八里。舊《志》云:郭文嘗居此,有碑文曰:「高山岝崿,濬瀨潺湲。飆生林下,雲興巖端。先生存歿安於此山。」 又名白石山,墓木在焉。按《縣志》,去縣三十五里。

黃嶺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土黃,故名。每年額供。

御茶、二十斤。

沈嶺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沈氏居此,又名「筍嶺」 ,交新城界。

五柳山 ,在縣東北五里。峰巒秀拔,巖壑盤旋,上有平原。故老云:「陶淵明曾居此。」

八百山 在縣東北十里,高五十丈,有三峰甚高。中峰號大將山,西峰號紫藤山,東峰號八百山。週迴九里。舊《志》云:「彭祖嘗居此山,壽八百」 ,得名。有彭祖廟,今圮。又名百江嶺。

烏山 ,在縣東北一百里。高一千五百丈,週迴九十里,巖石多黑。

仙掌山 ,與天目相鄰。舊傳有仙人隱此,既歿而葬,裂棺飛昇,板從空而墜。故臨安有上板村。又云「二板墜紫溪東峰」 ,今名板塢。

龍鬚嶺 在縣西五十里。產龍鬚草。又有二水流出,若龍鬚然,故名。

浪嶺 ,在縣西五十里。上有響洞。

平戎嶺 一名「金嶺」 ,在縣西南二十里。

東西永安巖 在縣北二十五里。按《淳祐志》云:「東坡遊東西巖有詩,即謝安之東山也。」 按《縣志》,五巖並祖天目,雄石屹峙。

響洞 ,在浪嶺上,人語其中即應,故名。

石洞 ,在縣西五十里。洞兩旁石室,可容百人。中有龍池,云是天之一目,闊二畝。池西北有穴,下通江海。

仙洞 在縣南十五里。洞口僅八尺餘,深不可測。內有方石室,可坐二十人,必秉燭方可入。玉仙洞 ,在觀音嶺,去縣四十里。宋淳祐十年正月二十六日,鄉民樵採者,見一白獸入洞,遂劚開洞口,漸進漸深。秉燭以視,內有三洞,深二十餘丈,峻壁擁石,高十丈許,有仙人跡,玉芝寶座。又有如旛者,如白龍者,如獅子者,二柱屹立,一長八尺,圍四尺;一長六尺,圍丈餘,色甚潔白。柱間有井,內橫深不可計,間吐煙霧,氣微濕。其餘怪石不可勝數。

龍口石 在縣北高陸鄉。臨溪,其狀如龍,飲水。金鮮湖 在縣東五里。俗傳有龍,其泉與獨山潭通,後因耕者飲牛滌器,而遷於獨山,今蕪沒。南溪 在縣西天目山,發源四十五里,至縣東入餘杭縣界二十八里,共七十里,今建「竹林長橋。」

錦溪 一名石鏡溪,在縣南一里。發源乾塢,東流至雙溪口,過大山腳,合牛大塢諸水,出婺嶺、排沙嶺等處,至下俞橋合,至縣東獨山潭,與南溪合流至餘杭縣,名曰「苕溪。」

龍潭 ,在縣北二十五里。周以巖石,既深且清,有石如屋覆其上。

馬跑泉 在縣北三十里穆公山。高峻崎嶇,有石棋盤坐石之類,相傳為仙人臺。

《溠水漾 》在雙林山半,瀑泉飛白,沿流集賢里,入大溪。

於潛縣

西天目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按《大藏洞淵集》,乃第三十四洞天也。山有二,東目高二千丈,西目高二千五百丈,週迴一百里,名太微元蓋洞天。《太平寰宇記》:「山高三千九百丈,廣五百五十里。水因山曲折,東西巨源若兩目然,故曰天目。」 東出臨安,流一百五十里為苕溪,西趨於潛為紫溪,合桐廬之水以匯於浙江。《水經》:「於潛山,極高峻,東西瀑布下注成沼,名蛟龍池。池水入西溪,合於浙江。道士唐子霞謂:天目山又名浮玉山,上有兩池,謂左右目,連亙四州,杭、宣、湖、嚴也。週迴三十里,上有養生之藥,蓍草芫花,皆名著仙經。」 按《縣志》:「亙杭、湖、宣、歙四州,周二千里,縹緲萬仞,高出天半,望日朝昇如赤霞。每雲氣鬱蒸」 ,群山盡失,一望如海雲稍散,諸峰漸見尖頂,如萍浮海中。或驟雨至,雷電交作,惟聞雲中若嬰兒聲。奇麗甲一郡,為神仙窟宅。其峰石之類列於下:

東山 在縣東二百步。高五十丈,週迴四里,上有仙翁亭。宋令張大猷建,今廢。

南陽山 在東山東一里瑞光庵後。高八十丈。

週迴三里

桃源山 ,在南陽山東一里,高一百丈,週迥三里。

石柱山 ,在桃源山東三里,縣後上有天然石柱,高二丈,圍一丈,古篆數十字不可辨,傳為秦碑。

阿頂山 :在石柱東十里,高一百丈,週迴百里。絕頂舊有越王城。其植松多於杉,杉多於桐,桐多於椿栗。

翠峰山 在縣治東三十里。山水環集,疊嶂重岡,松竹交翠,猿鶴翔舞,瑤芝瓊草,時接目前。丹竈奕棋,舊蹟遍布,真仙境也。岝崿山 在縣治西二里,高六十丈。舊《志》云:「岝崿者,山形也。」 峭拔清絕,下浸碧浪,翠峰環映,遙望天目,為傑特觀。東面有石壁,高五十丈,去水數丈有橋,山腰有路可通車馬,現於林樾掩映間者,即飛來橋也。今斷塞,南北有路,登山如逕。北有石塔三,今二尚存。塔北有跨虛亭,亭下崖壁數丈,有仙人壇,類鑿成,正在石壁險絕處。山下泉乳色而味清,亭覆之,名「清白。」 右又有亭曰「更好」 ,元皇慶間建。前瞰浮溪,虹橋雄跨其上,名邵公橋。東岸有野翁亭、二賢祠,皆面山而建。西四里為鑿山。

西菩山 ,在縣西十三里。高三百二十丈,週迴四十里。上有「西菩寺,泉石奇秀。兩峰對峙如削,中間飛泉三疊,怪石萬狀,松槐蔽翳,巖壑參差,疑非人世。」 參寥常居之,東坡經遊留題,至今焜燿泉石。

石柱山 :在西菩山西二里。高五十丈,週迴四里。

鳳山 :在石柱西五里。高一百五十丈,週迴四十五里,楊玉翁讀書處。西菩以下三山,在縣治西偏。視南北諸山,勢若降伏。有楓、有松、有槐柳、有榴、有菖蒲。

金鵝山 ,在縣治南一里。高八十丈,週迴二里,山巔平五畝餘,東坡建「綠筠軒。」

鳳凰山 :在縣治南二里。高二百丈,週迴十里。又名「橫山」 ,以其橫障一方也。

地風山 在鳳凰山南一里。按《縣志》,在縣七里,高一百五十丈,週迴十五里。山多石穴,風從中出。

金樓山 ,在縣南二十九里。高三百丈,週迴十五里。

生仙山 在金樓山稍南。按《縣志》,「在縣南三十里,高二十五丈,周三里。漢張道陵生此,因名。」 今之觀即其宅。墓下有井,相傳為道陵鑿。

丁峴山 ,在生仙之南五里,高二百丈,週迴二十里。

牢山 與丁峴相望。按《縣志》,「在縣南六十里,高五百丈,周三十里,上有龍池。」

馬頭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形如馬頭,高一千二百丈,週迴四十五里。其頂甚平坦,多良田,美池陂,翠巒四合,豁然別一佳境也。

武勇山 在馬頭之南二里。「按《縣志》」 ,在縣南四十七里。高十五丈,週迴五里,鄉人習武於此,故名。今鄉人歲以上巳迎引,尚有習武遺意。閻湖山 在武勇之南三里。「按《縣志》」 ,在縣南五十里。高五百八十丈,週迴三十里。上有池,闊數丈,深不可測,久旱不竭,每風雨陰雲出焉。流襄山 按縣志,在縣南五十里。高五百丈,週迴三十里。

白山 按《縣志》:「在縣南五十里,高三十丈,週迴二十五里,巖石巑岏,山下臨深潭,上有浮石,純白,故名,今漆坑灣也。山石可煉,土人利之,開鑿無虛日,下通行旅,大石隕墜,常被其害。明萬曆三十六年,沒其山入官,勒石永禁,然有竊取者。」 白雲山 在縣南五十里,南亙分水縣,高埒於馬頭,陰晦則白雲瀰漫,冬則他山未「雪,而此皓然」 ,水高峻,易凝沍也。

良梅山 :在縣治南八十里。高五百八十丈,週迴八十里。境中諸山,惟茲山最遠,其廣亞於西目,其高半於馬頭,馬頭之高又半於天目,茲山不得以高大顯。山麓綿邈,產松杉、竹、栗飛走之屬,厥有鳩兔。

浮玉山 ,在縣北七里。高一百丈,週十里,上有石可浮,故名。

響山 在浮玉之北九里,高五十丈,週五里。馬鞍山 在響山之北四里,高一百丈,週五里。三山之植,松竹桐椿,其獸兔狸,其鳥杜鵑文雉。眉山 在縣治北三十里,高八百丈,週迴四里。閱武山 在縣治北五十里,高三百丈,週迴四。

十里。五代錢氏置寨以禦江南,因以名之。「鶴山 」 ,在縣治東北三里,高一百三十丈,週二十里。

甲子山 ,在鶴山西北三里,高一百五十丈,上有天池,舊有烽堠亭。山多芍藥,亦有黃鳥、杜鵑、雉兔。

青山 :在縣治西南二里,高二百丈。

獨角山 :在縣治西南三十里。高五百丈,周二十七里。其絕高為黃仙頂,下臨梅溪。

浪山 在獨角之南五里。按《縣志》,「在縣治西南三十五里,高五百五十丈,週二十里。」 上有三池相接,在高崖絕壁間。其源出絕頂,始自上池,巖溜隱隱,白如一線,流入中池,瀑布飛流,懸泉迸落,及下池,陰洞嵌巖,波翻鼎沸,奔湍觸石,歕響如雷。池側古木交陰,白晝晦冥,有怪石羅列,如凡榻狀。世傳神龍故宮,因祠焉。歲旱有禱者,至此則止。上二池可望不可即矣。山下有廟,宋賜名「靈惠。」 元以時致祭,每雲滃而興,老稚譁曰:「浪山雨來矣。」 山後有柯侯潭。舊《志》云:柯侯兄弟三人,自歙泛舟而下,溺於此。每陰翳,若聞絲竹聲起潭中,浪與山齊,故曰浪山,亦名波山。有柯侯祠,土人亦禱焉。

觀山 一名元霤山,在縣西北三里,高四十丈,週迴五里。按《縣志》,上有井,相傳許邁鑿。宋禮部侍郎趙星渚讀易庵在焉。半嶺有亭,名翠微。後一亭名明秀,下臨雙溪,諸峰朝映,繡錯錦麗。元皇慶間,趙孟頫常至此與隱士徐震翁游。震翁重建二亭,孟頫書扁,後燬。今亭為汪石川重立。元參政董摶霄雅愛於潛山水,有《遊觀山》詩。玉柱峰 在天目中峰塔西南,平地突起一石,週迴十餘丈,高百丈。上有古木,蒼藤如偃蓋,植石上無寸土,亦奇觀也。人不能登。

象鼻峰 ,在天目,形如象鼻,與獅巖對。

「香爐峰 」 ,在天目活埋庵前,如香爐狀。

蘆嶺 在縣治西三十里,接昌化界。

竺嶺 在縣治南十五里,高二百一十丈。浮雲嶺 在縣治南二十五里,高二百五十丈,接新城縣界,宋蘇軾常捕蝗至此。

巖嶺 :在縣治北五里,高五十丈。錢鏐以日者言「其地有王氣」 ,命鑿之。

楊嶺 在縣治北三十里,高一百二十丈。北抵天目眉山,西北達寧國驛路。

千秋嶺 在縣北五十五里。高三百丈,接寧國縣界。舊有關。

水凝嶺 :在縣治東北九十里,高三百丈,接安吉州界。

楊嶺 ,在縣治西南二十五里,高一百二十丈,接昌化縣界。

金雞嶺 ,在縣治西南三十里,高五十丈,接昌化縣界。

羅紋嶺 ,在縣治西北五十里,高四十丈,接昌化縣界。

長春塢 在縣北四十里天目山西。

皇甫巖 在縣治東十五里。後漢皇甫嵩破妖賊許生於此。民懷其德,以巖記「姓」 ,示不忘也。鑄冶、郊壇、城寨遺跡尚存。

鍊丹巖 在縣治西一十五里西菩山右,天目之交峰也。層巖峭壁,屼立萬仞,石色赭赤,因以名焉。巖下石室坐數人,室旁有泉出石竇,深廣約數尺,泓澄瑩澈,四時不竭,遂名「丹井。」 井旁石隆起如曲突狀,突上黑如煙薰,遂名「丹竈。」 白馬巖 去縣治南六十里,絕頂有池,有石巖延袤百餘丈,其色皓白,遠視之猶白馬,故名。「大鳴巖 」 在縣治北三十里寨村東。巖獨高峻,四圍甃石如小城。相傳錢氏屯軍於此,本不甚眾,但數令兵卒更易服色旗幟,繞巖頂以張虛勢。頂平廣十餘畝,一池闊四丈,深不可測,久旱不涸。四岸有竹,交覆池上。鄉人縱野火,此竹獨存,人異之。

獅子巖 :在縣治北四十五里。近天目獅子寺。崖石雄踞,狀如狻猊。昔異人至此,指曰:「西來獅子座也。」

響水巖 在縣治北四十五里。天目重峰內,但聞其中水聲泠泠不絕,竟難覓其支流也。紫微巖 在縣治北四十五里天目西麓,俗呼為「紫莫巖。」 石皆玲瓏,奇狀不一。

翠微巖 在天目倚翠亭後。

芝草巖 ,在天目西尖之西。昔採藥者見上有芝草一本,五色備具,接長竿採之,遂沒。後數日,左右復出二本,皆翠色,遂不敢採,至今隱現不常,時有遇者,因以名巖。

觀音巖 ,在天目半山路旁突起一石,高大各百餘丈,供觀音像於上。

千丈巖 ,在天目獅巖前。自上觀之,莫測其底。以「千丈」 名,不可以千丈限也。

雲鶴巖 :在縣治北四十五里。

太陽巖 ,在縣治西南二十五里。其岡自浪山來,傑然卓出,東方啟明,晴光先照絕頂,故名。世傳徐、伍二仙餐霞服日於此,月朔朝於天目,又名朝青崖。陰有二石,形如鹿。洪平齋《招隱辭》云:「徐、伍朝往而暮來兮雙碧鹿。」 蓋指此也。

甲子巖 :在縣治西北三里。

小鳴巖 去大鳴巖半里。

白畤巖  、烏畤巖  、青畤巖 ,三巖相望,去小鳴巖十里。

仙洞 在縣南六十五里盛村。山勢屹立,環以清流。山頂皆怪石深林,洞門石瑩如鏡,中容數人,風月之夕,或聞樂聲。

石燕洞 ,在增口,與門堂山連。洞口闊五尺,長丈餘,高五十餘丈,峭拔處非編梯莫至。「昔有人秉燭而入,自洞門而下,迤邐漸低若階級。三二里許,陰風浩渺,水聲潺湲,遂不敢前。中有蝙蝠,白色,為火所驚,群飛而出。且多燕糞,意歷歲所積。」

湖潭洞 三穴,皆在谷口東溪岸雲鶴岸之巖,上接天目。安溪上二洞投以石,杳不知所止,惟水聲潺潺。下洞常有水,不知其源。相傳與太湖通,故名。

冷水谷 ,在桃林北嶺下,方圓丈餘,源脈邃遠,瑩澈如冰雪。

斷壟 在天目西尖之西南。

龍穴 ,在天目,其大逾寸,穴外迴環之狀,徑二寸許,若有物盤旋而成,欲雨則雲氣先出,故名。石城 在天目西尖之西南岸高數丈,南北五十餘丈,其外可步履,內深邃不可入。《玉桃古記》云:「昔獵人阻雨於石城,見林間有白桃一顆,摘入手如冰,忽又變紅,其熱如湯,遂採木葉包之,藏於布囊,下山捫之猶存。及至家,止」 存木葉石門 有二,在天目半峰嶺,東西各一,高者二十餘丈,小者百尺。自張公舍眺之,兩扉對峙,一山之絕致也。

石屋 在天目,去張公舍不遠,常有陰雲怪風生於白晝,俗謂《徐伍仙修煉所》。

石倉 在天目西尖之西坎。眾山鱗疊,宛若倉廩。

石鼓 在天目西嶺外塢南下磴「道盤折,狀如鼓形,週迴百餘丈,擊之如鼓聲。」

石柱 ,在天目西,尖絕頂,一長一丈,一長二丈,堅削平直,宛如斲成,擊之其聲清越。

石版 在天目西尖之上,長短大小不可數計,皆平淨如砥。有全解至地者,有解未盡者。今鋸痕線道猶存,其解至半者,用大石砧架定,非人力所能及。有好事者欲取之,輒有風雨蛇虺之變,至今人莫敢動。

石庵 在天目西尖之頂,最為高峻。上覆巨石一片,非大力不能舉。

石巷 在天目,與張公舍相去二百餘步。四圍聳拔,石罅一徑,深三十餘丈,藤木交陰,森然可畏。

《新婦石 》,一名「望夫石。」 在天目西峰半山之中,面東昂立,高五丈,天然人形,與東目「新郎石」 相對。

響板石 在天目龍湫之外,東順坂溪中。長二丈餘,闊丈餘,浮於水面。擊之其聲清越,五音皆備。

望江石 在天目雲封菴右隴。軒然特立,高約百餘丈,下銳上豐,梯乃可登。望浙江如帶海門,日上紅光耀目。

鐘樓石 ,在天目半,山高數丈,望之凝煙翠合,四敞如樓。

圍棋石 在天目西尖之北。圓廣各數尺,平坦滑潤,不生苔蘚,古稱有仙人對奕於此。

道士石 在縣治東二十里落雲塢東。有石特立山巔,宛若有道之士,博衣而立。又有石洞,可環坐數人。

雷神宅 ,在天目西尖半山西方菴右。每大雷電,但聞雲中作嬰兒聲。

灌湖 ,在縣南一十八里。

藻溪 :在縣治東二十里。發源落雲山,南流六十里入分水縣界。

浮溪 在縣治西將二里,又名「錦江。」 闊五十二丈,深五尺,源自天目山,至縣七十里入桐廬縣。

令汪華所建,石橋在焉。

交溪 在縣治西十五里。以浪山、柳源二水合流,故名。上有山曰「柱石」 ,下瞰三潭,曰天井,曰濯纓,曰「玉鏡。」 有林曰「山林。」 因東坡過此賦詩。居人臨流築亭曰「碧波」 ,築室曰「清白。」 有塢曰「棲雲」 ,僧道潛隱居之所。溪北有參寥墓。

紫溪 在縣治南三十里。源出天目龍湫、昌化柳源,兩溪合流入分水縣界。

豐陵溪 :在縣治北十里。

虞溪 在縣治北一十五里。三溪同一流,發源天目,至於虞將軍祠前,曰「虞溪。」 南流五里餘,經豐陵村,曰「豐陵溪。」 又五里餘經零口村,曰「零口溪。」 南流七十餘里,遶分水縣界。

山池   、仙池 ,俱在天目西尖絕頂上久旱不乾,久雨不溢。每歲旱禱雨,皆請池水,虔禱即雨,雨即送還池水,天目之名,正謂此也。龍池 有上池、中池、下池,水色紺碧,俱在天目東北。峰下有溪曰「大徑」 ,口有潭,形如仰箕,曰「箕潭。」 中有巨石,潭水注入。上池在山東垂崖下,高五十仞,上有平地數丈,名拜斗壇。石壁如門,峭立對峙,以限水之出。巨川汎濫,則激而反趨於寧川,故山前無水患。崖間有石如獅,下瞰潭水,登者據石攀蘿而視,毛髮慘慄。水入中池,又在垂崖之下,噴潟如雷,飛濺崖壁,下池接焉。池週迴三十餘丈,紺碧深邃,幽沉莫測,三面皆駢石環繞,南流入大溪,至紫溪七十二灘。巖下有滴乳,民採以療病。宋時每旱潦,輒遣使用幣請禱。投之於池,泝流而上,既而下沉,如有物掣之者,少頃復浮而出。上有亭曰「格思」 ,今廢。下有石倉潭,泓澄可鑒。又有浮溪水,潭泉迸出石澗,潭水順流。西溪由至道宮西至昭慶廟,前為弄珠池。洗眼池 在天目雙清莊太子庵,乃昭明洗眼之所。

浪山三池 在浪山峭壁間。源出絕頂,高約三百餘丈,自上池巖溜白如一線,流入中池,瀑布懸落,至下池,則有奔濤觸石,歕響如雷。池邊古木交蔭,白晝晦冥,有怪石羅列如几榻,世傳神龍所宅。歲旱禱者至此則止。其上二池可望不可即矣。下有廟,宋賜額「靈惠」 ,元以時致祭。放生池 在縣西浮溪上。

月池 在縣南門外。以「火德星」 照臨之地,遂闢此池。

乳水潭 去上龍池數百步,味甘色白,可瀹茗。三潭水湧,則混為一,平則乳色自分。

岝崿潭 :去縣治西二里。在岝崿山下。潭有石如磨,下有三趾,號「羅磨」 ,見於水面。

靈芝潭 :在雙溪亭東。

天井潭 ,在柱石山南。深不可測,或云「通浪山池。」 欲雨則雲氣瀰漫,村老常以為候。

玉鏡潭 在柱石山東,潭上舊有釣月亭。濯纓潭 在柱石山北,潭上舊有招隱亭。唐僧靈一有《三潭詩》。

清白泉 又名「乳泉」 ,在縣西岝崿山下。宋縣令卲文炳築亭於上,取泉釀酒,色味俱美。

新城縣

大雷山 在縣西八里折桂鄉。上有龍池,祈雨多應。

戴家山 去縣東二里,高七十丈。按《縣志》,「在縣南三里昌西鄉。」

塔山 ,在縣西二里。上有許公祠。

東山 在縣西四里折桂鄉。

天柱山 ,亦名皇甫真君山,在縣西十里,高一百二十丈。唐大中間歲旱,一老人云:「何不禱此山獨角仙人。」 言畢徑去,農父追於餘杭縣界,遂口授醮謝名位,曰皇甫真君也。因名其山。歲旱禱多應。按《縣志》,在折桂鄉。

鳥善山 ,在縣西十五里折桂鄉。上有龍井、白鶴仙人祠。

山 一名「崤山」,在縣西二十里新登鄉。高二百五十丈,周七十里,上有龍穴,深十丈,源水清澈,內有金魚。歲旱祈禱必應。

成山 ,在新登鄉,高三百丈。

仙坑山 在縣西二十里七賢鄉。晉咸和中,七仙客圍碁石上,因以為名。山產茶,味特美。宋咸平元年,有獵徒見白鶴三沖天而去,石上有碁局未收,及獵回,不知所在。

巧坑山 縣西二十五里七賢鄉。高一百五十丈。

南山 在縣西三十里廣陵鄉,高三百丈。鄭家山 去縣西四十里廣陵鄉,即新婦洞山也。高三百八十丈,山有石馬巖、雨花巖,最奇絕。

石羊山 ,在縣西四十里廣陵鄉。高一百五十丈,下有徐凝墓及陳氏園,今廢。

錦丘山  、千頃山 俱在縣西五十里。鴉棲山 在縣西五十里,高五十丈。

龍丘山 ,在縣西五十里。

三九山 在縣西五十一里。高一百十丈。瑞應山 在縣西五十一里。高二百九十丈。仙人石山 在縣西六十里南安鄉。上有古松,狀如柏,與山石皆以奇得名。

牢山 ,在縣西六十三里。高三百丈。

漁洲山 在縣西六十五里。高三百丈,中有合龍池,或曰合靈池。巖上有三池,深莫能測。西又一池,耆舊言其源與天目龍池通,每旱,禱雨者旁午於道。有廟在合龍池側。宋淳祐元年,賜額曰「靈惠。」 西為白鶴山。按《縣志》:去縣六十里南安鄉。

午目山 在縣西七十里南新鄉。又十里則米積山,上有「瑞相院。」

龍門山 ,在縣西七十五里南安鄉。高三百丈,上有龍池及龍門寺。

賢明山 在縣南三里,即學宮對山。

綠衣山 舊名「烏衣山」 ,在縣南五里祥禽鄉。高三百二十丈,週迴八十五里。

百丈山 在縣南五里太平鄉。亦名「卓筆峰。」 高二百丈。

青巒山 ,在縣南八里太平鄉。高一百二十丈,有碧沼寺。

洪山 一名「南洪山」 ,在縣南。

黃山 在縣北二里。上有黃將軍廟、黃山亭,昔廢。明隆慶初重建。

北山 即三貝山,亦名貝多山,俗呼官山,在縣北三十里。上有龍王廟,祈雨輒應。宋咸淳間,邑令陳君寶請於朝,賜額「靈濟。」

果園山 在縣西北一里城郭坊,下為東嶽廟。雲山 在縣西北一十里永昌鄉。

釋子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永昌鄉,有靈耀寺。晉悟空大師嘗與郭文舉築庵於上,故名。「豐山 」 ,在覽川,有楓木皆百尺合抱,又名「長楓山。」

赤土嶺 在縣東三里昌定鄉。

巖石嶺 在縣西三十里新登鄉。

青牛嶺 在縣西七十里,又名寶福山,上有多福寺。按《縣志》又名多福嶺,通於潛大路,上接天目,秀拔萬仞,去縣八十里。

浮雲嶺 在縣西八十里南新鄉。

白峰嶺 在縣南三十里祥禽鄉。

大小嶺 在縣北二十里永昌鄉。

草鞋嶺 在縣北二十里昌東鄉。

松柏嶺 在縣東二十里昌東鄉,又名「柏枝嶺。」 桐嶺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新登鄉。

龍門嶺 在縣西南三十里新登鄉。

石門嶺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永昌鄉。

閟嶺 在縣北二十五里永昌鄉。

依嶺 在縣西北三十里永昌鄉。

蛻龍洞 ,在縣西十八里新登鄉寶乘寺後。相傳,初開此洞,石門九重,其深莫測。得龍蛻骨一斛,石間有鱗爪痕,首尾宛然。稍深,分為二徑,遊人不易至云。

漁泉洞 在縣西三十五里寧壽鄉。山前石門屹立,高十丈,洞口如宇,行入百餘步,有石如龍形,旁有池可半畝,接西天目名「龍池。」 四時不竭,旱歲祈雨多應。

靈隱洞 ,在縣西六十里南安鄉。高十丈,闊五丈,深不可測。中分二洞:一有水,清淺可玩,洞盡處又有口如甕,水音澎湃,其聲不絕;一無水,洞上石乳滴成如鎚劍。

仙洞 一在縣南二十五里太平鄉,「入洞二百步,漸下有石橫截,人不得入。一在南新鄉三九山,由階級下漸就平坦,深約二十餘丈,橫闊數丈,石如覆屋,中有石柱擎之,柱旁一隙通明,週圍石巖有水波紋,上懸石乳,如碗如玉,奇形異狀,圖畫不能盡其巧。」

新婦洞 ,在縣西北四十里廣陵鄉鄭家山。相傳昔見一婦人靚妝入石,失其所在,因以名之。洞有泉,溉田甚廣。

太師塢 在縣西一十里,杜太師墓在焉。「金雞石 」 在縣西十八里新登鄉寶乘寺前。大小參差若飛走間有高冠長喙,如欲向人鳴者,溪水泛時衝擊有聲。

仙人石 ,在縣西七十里南安鄉。上有萬年松,狀如柏。

將臺石 在縣南三十里昌西鄉下港口,臨大江,與狀元峰並峙。上有石壁,俗謂「宋時觀兵於此」 ,故名。舊存鎮江侯祠,周圍約二畝餘。知縣溫朝祚移建墩房於上,以便遠眺防守。

鼉江 《吳越史》云:「常有二氣亙於江上,晝夜不滅。及杜建徽、羅隱生,而二氣不復見,議者以為文武秀氣。」 江在縣南二里,今過岸灘浮石潭是也。按《廣輿志》,鼉江遶百丈山下,當在今舒嘯亭左右。

金溪 在縣西二十五里廣陵鄉。源出分水縣,東流至巖石一十里,與葛溪合流。按《通志》名佘溪。

葛溪 在縣西七里。因葛仙翁煉丹於此,故名。湘溪 ,在縣西三十里。源出新婦洞,南流與大溪水合。

盤石溪 ,在縣西五十一里。源出靈門,至南新鎮與漁洲靈池水合流入縣。

釜源溪 ,在縣西五十五里。源出回源池,與漁洲水合流入縣。

西溪 去縣西七十里,源出漁洲山底,東流至三溪口,與於潛天目水通流。

松溪 在縣北五里。源出臨安界,南流至行者橋,與葛溪合流入江。

放生池 一在縣西七里折桂鄉寶勝院,前唐天寶中開,相傳內有洞,下通桐廬江。按《縣志》,「一在塔山潭,西至徐家壩,東到胡衙壩。」

皇清康熙二十年,邑民袁應福等呈縣刊《石買放水》。

族漁人禁網

「浴丹池 」 ,在寧國院舊址前。朝暮消長,與錢塘潮汐同,人候之不差。晉郭文舉遺蹟也。

天柱山龍池 在縣西十里天柱山下。

漁泉洞龍池 在縣西四十里寧善鄉。

合靈池 ,在縣西四十五里南安鄉。相傳其源與天目龍池通。

龍門山龍池 在縣西十五里南安鄉,按《縣志》,「在縣西七十五里。」

三貝山龍池 在縣北二十二里昌東鄉之三貝山頂。按《縣志》「在縣北三十里。」

深浦 在縣南二十五里。闊二十丈,深淺無度,潮水往來,溉田五十頃。按《縣志》,「南二十里昌西鄉,通錢塘江潮汐。」

普光山泉 在縣東十五里昌東鄉普照院。「白乳泉 」 在縣西七里折桂鄉寶勝院西。泉色如粉,故名。

清心泉 在縣南三里賢明山廣福院舊址。按《縣志》「在縣南一里。」

寒泉 在縣西六十里南新鄉庵頭山石巖下,冬夏不竭,灌田數百畝。宋至和二年,縣令吳止仲大刻「寒泉」 二字於石壁。

謁水靈官泉 在縣西三十五里廣陵鄉楓林塢。橫廣三尺許。泉水時消時長,如氣有呼吸,如潮,有進退,霅霅有聲。一刻之間,忽為消長數次,亦奇境也。舊《志》:「石有小洞,尋常無水,人以誠禱之,泉即湧出,飲足而泉止。」

碧沼 在縣南寧國院。唐大中八年建,舊名「碧沼院」 ,宋咸通十年改「碧流院。」

杜公井 在縣城內。董昌圍急,城中乏水,兵民穿土深百餘尺不得水。都將杜稜至誠禱之,泉立至,人稱為「杜公井。」

龍井 ,在縣西十五里折桂鄉鳥善山,地多苦竹。

黃金灣井 在縣南二十里祥禽鄉界新城、桐廬間。其地僻,無居人。宋淳祐間,令趙崇侅命寶林僧創接待庵,鑿井飲往來者。扁曰「趙公泉。」 彭家井 在縣北門內彭家巷。大旱不竭,城中人多賴之。

昌化縣

唐山 在縣後。高二十丈,延袤五里,縣治障山也。

青山 在縣前雙溪南岸。高二十餘丈,延袤四里,聯峰羅峙,叢木蒼翠,影落中流,秀色可挹,其狀如屏,故又曰「南屏山」 ,一曰「官山。」

晚山 ,在縣西十里,高一百丈。晉許邁遊寓此山,採藥,遺蹤托許由、侶巢父。故山有洗耳灘、白牛橋。

百丈山 在縣西三十里。高一千五百丈,延袤二十里,一名潛山。《吳興地志》云:「堯時洪水,此山潛水中,不沒者百丈,因名。」 多靈藥及濟饑。草木實邑之望山也。其陰即大鵠山,上有大龍潭,旁有王公洞,下有秦王石,曰雙峰。

雲谷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原野平曠,數百頃。

岑峰崛起,林谷逶迤,常有雲氣出沒。

鷲峰山 ,在縣西三十里。高六十丈,前有起雲墩,後有丁當洞,東為白潭山。

石柱山 ,在縣西五十里。高五十丈,中有巨石如柱。

龍塘山 在縣西七十里,高一千丈,由十八曲嶺而上,山多怪石,若層雲疊波,又峙立如門,上為龍池二,林谷幽敻,不類塵世。一池在山巔,廣二百餘畝,巨木森然,枝幹多剝落,或以為龍掛跡。一距上池十里,廣十餘畝,歲旱,人禱於此輒應。

大明山 在縣西九十里。高一千一百丈,延袤九十里,巔廣三千餘畝,如平地。中有龍池,山半有瀑布泉。又有白蛇巖、鷂子峰、「崑崙巖,俱森聳峭拔,足稱名勝。及登山頂視之,則偃然下伏,直與培塿等耳。」

量金山 ,在縣西九十里。

銅坑山 ,一名「福泉山」 ,在縣南五十里,高一千丈,延袤五十里,東接分水,南帶淳安,西亙績溪。最高處有龍池三,草木蔭蔽,龜蛇浮游,雲氣籠罩必雨,歲旱禱焉。

峒麓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覽溪上。高百丈。宋章樵建書樓其上,因之以自號焉。

仁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高二十丈,山勢盤迴,林木蓊鬱,溪流九曲繞其下。石筍山 ,在縣南三十里,高一百五十丈,上有巨石如筍,下有千人石。

石室山 ,在縣南四十里。高一千丈,有石如室。其東為竺雲山,一名「何上坪。」

佛蹟山 ,在縣南五十里。高一千丈,延袤三十七里。獵者見神人雙蹟於雪中,因名。崖石嵌巖,自麓躋頂,必窮日之力可到。又有石鼓、石座、石碁枰,疑神仙所棲之地。

湖山 在縣東南五里

柳相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高一千八百丈,延袤一百三十里,接於潛縣紫溪,南入分水縣界。

武隆山 在縣西北一里許,高一百五十丈,延袤二十里。其巔有池,相傳為葛仙翁煉丹處。箕山 在縣西北十里,高一百三十丈,延袤十里,上有天池,奇旱不涸。又有井七,今迷,其五存二。又有五色沙,五方各別,人或掬而聚之,逾數日仍自分五色,最為神幻。

巾子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千頃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高一千六百丈,延袤六十里,廣千頃,巔有龍潭,廣數百畝,潭中有金銀魚,宋高宗嘗命中使取之。有樹生西巖,曰「沙羅」 ,蔚然高翠。初夏開花,香聞數里,海棠瑞香遍生山麓。

大鵠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高一千丈,延袤五十里。或以為山類鵠頭,或以為《鵠棲》其上,與百丈山聯屬,勢凌霄漢,人不可到。上有龍池,闊三百畝,旁有葑田,歲旱,鄉人攀緣禱雨。其上崖壁間或產奇花,人不可採。

龍池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上有古庵,庵前龍塘,塘外有龍井二,一為婦人盥手,遂涸,一雖大旱不竭。

筆峰山 一名「金家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自下觀之,崒嵂如筆;上坦平可棲。

朱貴峰 ,在縣南三十里。高四十八丈,延袤三十六里,與金山對峙。上有巨石,方廣畝餘,四望俱入空際。

樂利峰 在千頃山左。壁立孤峭,上可望錢塘江,背極蕪湖縣。

「鷂子峰 」 在大明山。

雙柱峰 :在縣西南里許。聯屬南屏二峰,秀色可愛。

紫微嶺 在縣東一里。高三十六丈,聯峰夾嶺,鬱然深秀。上有雲峰,南連郭門,北距金雞山,縣東奇觀也。

鳳凰嶺 在縣西三里,高二十丈。

黃花嶺 在縣西三十里,與寧國接壤。其上有關。

百丈嶺 在縣西六十里。高而崎險,春冬霧氣,白晝如夜。有龍池,旱則禱之。

昱嶺 在縣西七十里,高七十五丈,其巔為徽、杭之交,山勢險阻,嘗置關禦寇,故又曰「昱嶺關。」 棧嶺 一名分界嶺,在縣西一百里,其巔為績溪縣界,有古刻界石。

玉嶺 ,在縣南三十五里。高七十丈,在金山上,故又曰「金玉嶺。」 旁有金紫巖,峰巒特秀。又二山

考證

峙其下,名「掛榜山。」

龍鬚嶺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高四十五丈,曰「金村山。」 莎草厚如茵褥,若龍鬚然,故名。其巔有龍王廟,後有石鏡。其下有潭,蛟龍所宅。

鐵碪巖 在縣西十五里。巖頂掌平,方壁峭削如碪。

獅子巖 一名獅石壟,在縣西五十里石門山口,以形狀名。巖石嶙峋,儼如狻獅蹲踞狀。巖左嵌洞為門,出入微泉吐洞頂,滴滴灌注小壑中,洵幽異也。其對為象鼻巖。

滴水巖 在縣西七十五里。石壁環列如城,多奇松,人莫能取。巖水注澗溉田,大旱不竭。石巖 ,在縣南佛蹟山。巖石對峙,雄峻綿亙。墨子巖 在縣南四十里,其高切雲。上有室穴坐具。昔樵者見野服三四人奕石上,問侍者,曰:「古墨子也。」

仙人巖 ,在縣西北七十五里。下有洞,上多怪石異草。

照金巖 在縣西北九十五里。巖下有石,可鑒毛髮。遭紅巾寇焚,遂不復明。

「崑崙巖  」 、「白蛇巖 」 ,俱在大明山。

玉仙洞 在百丈山。石洞幽深,仙人王太伯常居之。昔人有見鹽數袋暴於洞口,就之不復見,人始信為神仙所居。今為崩石塞門,不可入。甲子洞 ,在縣西十八里前山下。

七里洞 ,在縣西四十里,深七里,靈物居之。每歲水必一至,衝山激石,澗壑屢遷,流過石湖入晚溪。

石燕洞 在縣西四十五里義阡。前塢壺瓶岡,深邃莫測,石門高丈餘,中如巨室,可坐數十人。巔有竅,受明如牖,泉流淙淙,繞石如箏,琴聲四時不絕。昔有石燕飛出,故名。

龍洞 ,在縣西七十里龍塘山普濟寺後。石磴縈舒而下如曲房。有石肖羅漢若雕鏤者,故又曰「羅漢洞。」

丁當洞 ,一名「丁東」 ,在鷲峰寺後,泉聲丁東,四時不絕,故名。

仙姑洞 在縣南八都山巔,其大如堂屋,內有泉窟,遊人可盥。

石路 一在縣東二里,西臨灣水潭,東為崖壁,宋令劉士修鑿,太學生孫布記。今猶磊砢崎隘,想未鑿時險阻,知劉令之為功也。一在縣西三十五里破山灣,南臨深溪,北抵崖壁。明天順五年葉源陳宗儒鑿,計二里許,廣三四尺,工費數百金。章產榮《記》:「其路為徽、杭要衝,商旅接踵未通。鑿時行者必渡溪南岸,迂行數」 里,復渡北岸冬寒病涉,遇溪漲尤為患。此路一開,無復二渡之險矣。

秦皇石 在縣西二十四里百丈山下,兩石對峙,高三丈許。相傳秦始皇東遊,登會稽,欲作石橋,跨海嶼,觀日出處。使神人驅石,行不速輒鞭之,此二石乃驅之不去者。

仙人石 一在縣西二十五里龍湫上,高三十餘丈,其巔坦平,有石碁局,赤色如界畫,人有攀緣而上觀者。一在縣西南五十里皂角嶺,高五十餘丈,倚空特立,旁無土木,又名「佛柱巖。」 一在縣西北百里汪山莊下,高十丈,上廣下狹,嵌乎溪流,四面異狀,望之如掌如浮圖,或如人立,人以飛梯緣上,置佛像於巖窟間。

梅花石 在縣西四十里前溪塢口,巨石中有白點,宛如梅花。

金牛石 在縣南三十里朱貴峰半石壇廣二丈許。相傳有金牛從洪山出,經下余村,留蹟石上。又有牧童臥處并笠杖蹟。

垂簾石 在縣南五十里潘山上。片石崛起如室,中垂簾,下有棋局,亦神仙所棲。

石鏡 一在照金巖,一在龍鬚嶺後。瑩澈可鑒,明則霽,昏則雨,為居人占侯,夜光燭如月。昔有夜盜刈人麥者,鄉人嗔石光為盜,便紛紛斧鑿,并以穢物污之,遂昏。近年光間發而明終不繼。盤蛇石 在縣西北二十里千頃山石中有金色小蛇,或隱或見,人呼為「聖蛇。」

關王石 在縣西七十里荊洲水口。倚天拔出,彎環如刀狀,故名。鬚草簇生腰罅,若繫纓者。小石門 在縣西北五十里,兩崖如門,高倚霄漢。門僅通人,流泉㶁㶁循門而出,亦邑中之絕境也。

石龕 ,在龍塘山麓,高丈許,可容三五人,內有「龍巖和尚趺坐蹟處。」 又石窟如小缽線,泉紆滲其中,不溢不涸,盛寒不冰。

雪崖 在百丈山溪東。崖石色有白點,婉如雪。

積。謝枋得詩云:「謾說清街水一條,爭如百丈雪巖高」 是也。

藏春塢 在縣東南雪老村。

白獺湖 在縣西南一里合浮亭後十餘步,橫亙半里許,舊多蓮花。宋令章伯奮建鏡紅亭於上。蓋取《韓詩》「平鋪紅渠蓋明鏡」 之語。

澞溪 在縣東一里。源出黃蘗山嶺,經楊村、盛村、楓樹坪,凡三十里,入雙溪下流。

奧溪 在縣西六里。源出寧國山界,至金紫巖東流五里合黃溪,南流過塌水橋入晚溪。晚溪 在縣西七里,與無他溪、巨溪諸小溪水會,有許由洗耳灘,蓋因許邁隱此,故名。今許氏所居東南隅為中洲,一名上黿洲。洲前伏象屏,洲後長湖潭。又其下石壁灣嶼磯如畫。章昭文詩云:「白蘋風斷東西岸,赤石灘分上下洲。」 赤石灘,洗耳上流也。

歷溪 在縣西十五里。源出百丈山,南由白牛橋達洗耳灘。

巨溪 一名「籧溪」 ,在縣西十七里。北接上溪,東南流經青山潭、黃石灘,與晚溪會。巨石湍激,雨水漲益險,渡者患焉。

董溪 在縣西二十五里。源出百丈山,東流三十五里達洗耳灘。

無他溪 ,在縣西三十里。上接雲溪、東溪,與巨溪會。

頰口溪 在縣西五十里。源出石門之西,東流入無他溪。

雲溪 在縣西七十里。源自昱嶺,東流三十里,會官橋渡入,無他溪。

雙溪 在縣南一百步,乃晚溪東流。溪中有洲,水分東北,過縣復合,湍聲澎湃,巖谷響應。宋熙寧六年,縣令陸元長臨北流為亭。開禧二年,令章伯奮作新亭,徐觀撰「記。」

下阮溪 在縣南十五里。上接雙溪,經下阮村南流三十餘里入柳溪。

伽溪 在縣南二十里。源出峽川,東流入柳溪。上博溪 ,在縣南二十八里。其水合湍塢、唐、梁、沈四溪,東北流四十里入伽溪。

覽溪 在縣南三十里。合蕭、蒲二源南流二十里,迂迴九曲,與上博溪會,達於柳溪,蓋兩山析流故也。沙明水淨,石蒲叢然,遊魚可數,而無飛湍激瀨之聲。潭曰「浴仙」 ,相傳為何仙姑浴後,澄瑩而香。

沈溪 在縣南五十里。源自貢嶺,東南流三十里,合唐溪、梁溪、湍塢三源為上博溪,入於伽溪。蒲溪 在縣南六十里,源自蒲溪嶺,東流五里,會覽溪。

柳溪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為邑之眾匯,上下三十里,俗名其上曰「小柳」 ,兩石對捍,勢如建瓴而下。中曰柯相公潭,下曰「大柳」 ,巨石參錯,屹乎中流,洶湧澎湃,聲若迅雷,彷彿呂梁川硤,亦奇觀也。可泛艇通賈,俗曰「俊船。」 久雨大漲,莫敢行矣。

合溪 在縣西北五十里,雙溪西數百步。溪上皆分流於此會合,橫亙里許,平闊深靜。

上溪 在縣西北六十里,源自板橋,會華光潭出巨溪。

義澗 一名「義干溪」 ,水涯也。在縣西四十里,界楊溪無他溪間,自唐以來為放生池。每春明波綠,巨魚浮游,人多往觀焉。

翠釜潭 在縣西三十里百丈山下。潭水清冽,中窪如釜,飛泉百尺,自巖巔瀉下釜中,與蓬仙巖聯屬,真天廚獻食之所。

鳥儀潭 在縣西三十里百丈山下。潭水清冽,中有嘉魚異螺。相傳有赤色靈鳥向水邊呈羽儀,人欲羅之,即化為石,故名。

太公潭 在縣西三十里百丈山左。相傳泰伯採藥南來,嘗陟此山,飲泉而甘,因名。

拋兒潭 在縣西九十五里。元末寇亂,有負小兒入山,寇追急,棄兒於潭,因名。

雙眉潭 在縣北十五里,地名「上溪潭。」 舊傳陳、霸二仙隱此,有垂釣石,上有枕臂坐跡。

羊頭潭 在縣西北七十里都亭下。石壁對峙,舊名「龍門。」瀑布百尺,奔於門中,下注深潭,龍宅焉。潭底有石如羊頭,兩角嶄然,旁有五石杯,如設奠具。潭多靈物,陰晦則有聲如鐘鼓。歲旱以罌。禱取。其水有鱗屬,入必雨。柯相公潭, 在縣東南十五里大溪。

放生池 在縣西治平寺。按《縣志》一在武隆山麓,康熙三年邑令盧毓粹新鑿。

東坡池 在縣西城隍廟西北。東坡以倅車至。

邑愛其風景,築亭鑿池,種《千葉紅蓮》。

龍池 一在龍池山,一在大明山,一在大鵠山,一在百丈嶺。其在銅坑山之絕頂者,有三池焉。其在嶠源龍井院曰龍湫。其在千頃山曰龍潭。其曰龍塘者二:一在龍塘山巔,廣二百餘畝,塘上巨木森然,枝幹多剝落,觀者知為龍掛耳。一距上塘五里,廣五十餘畝,水常涸。歲旱禱此,少頃水湧出必雨。

蜃池 在蜃巖之東

東坡泉 在縣南雙溪亭西數十步。石竅中出,甘冷異常。東坡倅郡時,尋溪源得之,以瀹茗,人因鑿石為泓,刻「東坡泉」 三字。開禧元年,令章伯奮作亭其左,名曰薦菊,取東坡「一盞寒泉薦菊秋」 之句。

龍孔泉 在縣南金山玉嶺麓。石竅中寒泉湧出,冬夏不涸。每巨魚出遊必雨,而居民賴之為水利。

蒙泉 在縣南二十里覽川。泉極甘冷,大旱不涸。章槱浚為井,刻銘於石。

瀑布泉 一在縣南三十里玉嶺後。石壁峭立百餘丈,飛泉自山厓下瀉,四時不竭。一在大明山,唐宣宗微時隱此。悟空禪師詠《瀑布泉》詩曰:「穿山透石不辭勞,遠地方知出處高。」 宣宗足之曰:「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其氣象蓋可見矣。一曰龍門瀑,在縣西三十里百丈山,俗名白水。其源甚深,石壁萬仞,飛流直下,石上有仙人足蹟及「搗藥臼」 ,一在都亭源。

平清泉 :在縣治堂階下。一名平清沼。

天井泉 在縣治西五十里,葉源馬塢小山之嶺。石竅深窅叵測,中若列梯級,可通上下。寒泉涓涓灌注石面,凝結如脂,為寒水石。有水筋者,曰「鵝管石。」 昔有人執燭而入,光彩奪目。或以絲繫石下度之,其聲鼕鼕如鼓,盡絲一籰,尚墜未已。相傳竅通朱浪村之長潭。

治泉 在縣南門外數武。澄泓一線,瀹茗甚佳。邑令李人龍鐫「治泉」 二字於石上。

石井 在縣東石巷內。相傳五代時置。

煉丹井 在縣北一里武隆山,葛洪煉丹之所。一在東坡亭後。

義井 在鳳嶺東一里。宋慶元中,令周堪鑿「湧泉井 」 ,在縣西六十里同山村。從沙底汨出。盛寒暖氣,蒸如煙霧;夏大旱不涸、雨不溢,賴汲者甚眾。。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