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5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五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五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五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五十八卷目錄

 嘉興府部彙考二

  嘉興府城池考

  嘉興府關梁考

  嘉興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九百五十八卷

嘉興府部彙考二[编辑]

嘉興府城池考        府志[编辑]

本府。嘉興、秀水二縣附郭。

嘉興府城池 不知所自始。按《嘉禾記》謂「唐乾寧中守臣曹信築。」 《吳越備使》謂「唐僖宗文德元年,吳越武肅王命制置使阮結築。五代晉天福四年,吳越王錢元瓘拓為州城。宋謂之軍城,元謂之路城。」 宋《圖經》云:「羅城周圍一十二里,高二丈二尺,厚一丈五尺,水旱門各四,門各有樓,門外各置弔橋,跨隍池以通往來。東」 門舊曰青龍,後改春波。西門舊曰永安,後改通越。南門舊曰廣濟,後改澄海。北門舊曰望京,後改「望雲」 ,續改「望吳」 ,惟澄海水門樓。建炎間,徐明作亂,廢子城原有正門曰「麗譙。」 元至元十三年,隳郡縣城,羅城、遂平,門樓俱廢。元末兵起,詔守臣禦防。至正十六年,路推官方叡營築未就,歸入明,大守呂文「燧、謝節竟其工」 ,較舊縮三里,高倍於舊三尺,面闊一丈,敵樓二十五,女牆三千四百一十五月,城門樓弔橋悉具。其城下隙地,聽民置屋,歲課灰價為繕城之費。隍池周圍繞城,其里數較城加四分之一,闊二十二丈,深一丈二尺。嘉靖三十三年,倭寇猝至,知府劉慤修城繕隍。三十九年,知府侯東萊奉檄增築,改「春波」 曰「澄霽」 ,「通越」 曰「阜城」 ,「澄海」 曰「迎薰」 ,「望吳」 曰「拱辰」 ,重建敵樓二十八座。萬曆初,城漸圮,至四十四年,知府莊祖誨蓋造窩鋪、箭樓、馬坡等項。公轄嘉興縣,管城垣一千一百七十二丈八寸,分為八號;秀水縣管城垣,七百八十丈七尺二寸,分為七號。凡八閱月而工竣。天啟二年,知縣湯齊修築城堤,及堵

皇清順治二年,東城樓燬,嘉興縣知縣張厥修重建。

十五年,奉檄增高城垛,合二為一。康熙四年,南水門圮,嘉興縣知縣林逵重築子城,即子牆。唐之縣治,宋之軍州,元之路衙,今之府治牆也。周圍二里十步,高厚俱一丈二尺。按《圖經》云:「三國吳黃龍時築,有正門一樓,曰麗譙。」 宋宣和七年,知州宋昭年嘗更築。德祐元年,知府余安裕重修,咨議劉漢傑董其役,且增保障,即今羅城。元至正年,議隳江淮城壘,嘉興隸江淮等處行中書省,外城并隳,惟子城與麗譙獨存。

外縣

嘉善縣城池 。明宣德四年分縣,無城。嘉靖三十二年倭警,巡撫王忬以知府劉愨請,命通判鄧遷建,六閱月告成。水門五,陸門四,因其坊之舊名。東曰「大勝」 ,西曰「太平」 ,南曰「慶豐」 ,北曰「熙寧。」 月城、望樓、墩臺、窩鋪悉具。周圍一千四百八十八丈,高二丈三尺五寸,厚連堤二丈二尺,雉堞二千六百六十四,壕周於城,闊六丈。萬曆二十年,知縣章士雅修繕樓臺。崇禎十年,知縣李陳玉更修。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方舟《增高併堵》。

海鹽縣城池 ,唐開元初移治馬嗥城,即今治城也。舊本「磚城,明洪武十七年,太祖諭信國公湯和巡視要害,繕城備倭,設海寧衛,委指揮許能率軍增築四門月城,皆以磚石為之。永樂十六年,都指揮谷祥加修。周圍六里三十五步,高二丈五尺,池周於城,闊六丈九尺,深一丈二尺。」 陸門四:東曰靖海,西曰望吳,南曰「來薰」 ,北曰「鎮朔」 ,上下相對,各設兵馬司。水門三。東瀕海,故缺。嘉靖三十二年倭亂,都指揮張鈇增築沿海土牆,并敵樓一十六座。敵臺二座,在東門之南。北偏。知縣鄭茂督理。萬曆中,知縣王臨亨重築。天啟三年,知縣樊維成修。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毛一駿奉檄「增高併堵。」 {{padding-left|2em|澉浦城 在縣西南。明洪武十九年,命安慶侯、 滎陽侯委海寧衛千戶費進築城,周圍八里一 十七步,高二丈四尺五寸。永樂中,都指揮谷祥 以磚石包砌。正統八年,命侍郎焦宏、參政俞士 悅勘議,令杭、嘉、湖三府備料重修。嘉靖三十五 年,知縣鄭茂增敵臺一十六座,陸門四,西水門 一。池周九里三步,闊五丈,深一丈《一尺》。按:「澉浦係縣屬。」

鎮城故附於後

}}

石門縣城池 ,舊無城。元順帝三十六年,張士誠據西浙,始築。明洪武十九年,倭寇海鹽,詔徙縣舊城,城乍浦。天順中,知縣王輿立四門為障。嘉靖三十四年,倭入寇,知縣蔡本端奉督撫王忬檄,度地築城。明年正月,倭覘城未完,突入摽掠,蔡令坐譴去。五月城完,周七里三十步,高二丈七尺,闊一丈五尺,城門水陸各五。三十九年,知縣劉宗武建城樓四座,南北甕城各一,添築敵樓三十,敵臺三,壕周於城,凡八里五十三步。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李震「加《高併堵》。」

平湖縣城池 明宣德四年立。縣古齊景鄉,無城。嘉靖三十二年倭亂,知府劉愨、知縣劉存義奉巡撫王忬檄,築城凡九里,高二丈五尺,廣二丈,周一千六百九丈。旱門五:東曰啟元,西曰毓秀,南曰豫泰,北曰豐亨,西南曰小旱門。水門五,西南北各一門,東二據當湖壕,周圍闊五丈。嘉靖四十一年,知縣顧廷對增設雉「堞并窩鋪一百一十二座。」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朱之翰奉檄「增高併堵。」

乍浦城 在縣東南二十七里。明「洪武十九年,命信國公湯和濬池築城,周圍六里三百三十二步,高二丈,厚一丈五尺。永樂十二年,都指揮谷祥以磚石包砌。正統八年,侍郎焦宏勘議,令杭嘉湖備料,協同修葺。景泰三年,都指揮王謙添設城樓四座。嘉靖三十三年,知縣劉存義增敵臺一十座,旱門四,水門一。池周」一千六百三十丈,深八尺,闊十丈,弔橋四。崇禎十一年,署印知縣李陳玉開,設水門一座。按:「乍浦」 等三城係本縣屬鎮,故附於後。

梁莊城堡 縣東南四十里。正統五年,巡撫都御史李奎奏建。周八百丈,高一丈五尺,城樓二,角樓四,置兵守禦。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失守,設置哨探。四十年,知縣顧廷對申議,移乍浦巡檢司居之,後廢。

皇清置「梁莊三寨」,哨探如故。

白沙灣城堡 ,距乍浦二十七里。周圍一里,高二丈,池闊二丈,深五尺。明洪武十九年,巡檢辛得名監築。

桐鄉縣城池 ,舊無城,明嘉靖三十二年,倭亂,知縣金燕奉督撫王忬檄起築,周圍一千二百丈八尺,厚二丈六尺。城門水陸名。四敵樓、八壕周於城,廣六尺,深二丈五尺。以後修葺無考。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王好仁增高併堵。按《縣志》,城

之南門曰《時薰》,東門曰《青陽》,西門曰《兌悅》,北門曰《來遠》。

嘉興府關梁考        府志[编辑]

本府。嘉興、秀水二縣附郭。

瑞虹橋 府治前

府後橋

蒸餅橋 府治西南二十步。

館前橋 府東北,清軍館前。

望恩橋 府治西南三十步。

驛橋 :府治西北二十步。

藕行橋 府治西北二十步。

迴龍橋 府治西北二里,水西寺前。

爽溪橋 府治西北二里十步。

「老人橋  。」 「召公橋  。」 「杜家橋。」

顏家橋  。「百步橋  。」 蓮花橋。

通濟橋  、「贊福橋。」

慶豐橋 一名「五柳。」

騰蛟橋  。起鳳橋  。崔家橋。

「豬兒橋  。」 「蟹行橋  。」 「縣南橋。」

環秀橋 通天星湖

倪家橋  「縣西橋  」 、「湖橋。」

望湖橋  、羅家橋  、安福橋。

北營橋 以上俱在春波門內。

濟川橋 舊名「大悲。」

萬安橋  、寺橋   、「廣平橋。」

「車闌橋  。」 「紀橋   。」 「韭溪橋。」

「韭緺橋  。」 「顧市橋  。」 「福順橋。」

興福橋

興賢橋 舊名「過軍。」

毓秀橋 以上俱在通越門內。

范蠡橋  。「石灰橋  。」 張公橋。

營橋   。「炒麩橋  。」 「南石橋。」

史家橋  、婁家橋  、「寺前橋。」

醋坊橋  。蔣家橋  。寶帶橋。

「中正橋  。」 「蓮光橋  。」 紙行橋。

磚橋   。「竹絲橋。」

毛家橋 一名「熙寧。」

「蔡中郎橋 。」 「三板橋  。」 「楊公橋。」

斜橋   、「烏盆橋  。」 「履鞋橋。」

下橋 :以上俱在澄海門內。

眾安橋  。「北寺橋  。」 「採蓮橋。」

孩兒橋  。香花橋  。安樂橋。

丁家橋  。「菩薩橋  。」 習家橋。

「禪杖橋  。」 「《水纂》橋  。」 「天慶橋。」

胭脂橋  。陸家橋  。鍾家橋。

通觀橋  、「寺頭橋  」 、「時順橋。」

孫師娘橋 、「倉橋。」

焦家橋 以上俱在望吳門內。

宣公橋 相傳為陸宣公所建,故名。宋張堯同詩:「祗應裴少保,功業敗垂成。往往橋邊客,今猶恨未平。」

望春橋

熙春橋 一名「衙前」 ,又名「牙前橋。」

放生橋 凡二

鹽倉橋 凡二

天馬橋 俗呼「東馬。」 按《嘉興縣志》,俗名「西馬橋。」 駟馬橋 ,俗呼「西馬。」 按《嘉興縣志》,俗名「東馬橋。」 潘家橋。

奚家橋 凡二

「盧家橋  」 「指南橋。」

福成橋 一名「謝家橋。」

「吳涇橋  」 、「雙溪橋  」 、「會龍橋。」

「務前橋  」 、「永安橋。」

虹橋 凡二

汪家橋  。春波橋  、梯雲橋。

十八里橋 :康熙十四年重建。

「長豐橋  。」 「漢塘橋  。」 「焦山門橋。」

七里店橋

白苧橋 俗呼「堰橋。」

瀛塘橋  。「新塘橋  。」 「馬王塘橋。」

萬程橋  、「眾懽橋  」 、「和平橋。」

國界橋  。「薦涇橋  。」 「鶴道橋。」

塔塘橋  、「五龍橋  」 、「眾德橋。」

日陽橋  。「長生橋  。」 潘家橋。

「山家橋  。」 「澄海橋  。」 「米市橋。」

吳老橋  、「《西麗橋  》、北麗橋。」

「秋涇橋  」 、「百步橋  」 、金橋。

長虹橋  、端平橋  、秀城橋。

陡門橋  、「大有橋 」 俱在濮鎮。

唐橋   、大德橋  、里仁橋。

牛橋   。「殷家橋  。」 「偃王廟橋。」

三元橋 舊名「春麗橋。」

銀家橋  。「隆興橋  。」 月河橋。

嘉善縣

永豐橋  、「熙寧橋  。」 梅谷橋。

青龍橋  。「吉祥橋  。」 「章典史橋。」

新橋 今名羅星

孫家橋  登豐橋

富民橋 今名「小倉。」

大通橋 今名「北亭。」

見龍橋  。華嚴橋  。會龍橋。

瑞安橋 即「西跨塘橋。」

福星橋  、「界牌橋  」 、「步雲橋。」

孩兒橋  、廣濟橋  、致和橋。

「躋雲橋  」 、「石灰橋  」 、「接秀橋。」

大雲橋  、「懷遠橋  」 、「迎僊橋。」

登瀛橋  、「談公橋。」

莊橋 凡二

泖橋   、東林橋  、「崇福橋。」

晉賢橋  、圓明橋  。清風橋。

海鹽縣

還珠橋 在縣東門外,舊名「聞琴橋。」

龍王廟橋

思魯橋 在縣西南三十步。宋紹熙四年建。《徐志》云:「民思魯令,故名。」

駟車橋 在縣西南一百一十步。宋紹熙四年建。

永安橋 在縣西南三百步。宋紹熙五年建。興廉橋 在縣西八十步。宋紹熙四年建。在資聖寺前,俗呼「寺橋。」

遷善橋 在縣西一百三十步。宋紹熙年建,俗名「管家橋。」

新虹橋

秀遠橋 在縣西南四里,俗名「天打橋。」

南平駕橋 在縣西南四里。

淡井橋 在縣西南五里。宋景德二年建。涇塘橋 ,在縣西南十里。

慶豐橋

惠人橋 即縣右平橋。宋紹興中,令李直養重修。

新橋 在縣西十字街

尚胥橋 在縣西十二里,宋大德三年建。

皇清順治七年重建。有泉眼,水甚甘冽。

璵城橋 在縣西十八里。宋紹興三年建。崇寧橋 ,在縣西北七十步。

孝悌橋 在縣西六十步。

錦繡橋 在縣西北九十步。

新塘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元至正二年建。半邏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元至正中建。鳳凰橋 在縣東北十二里,即馮墺堰。

化城橋  童家橋

思仲橋 舊名「繆家橋。」

安仁橋 在縣西一里。《永樂志》云:「元至大二年建」 ,今名「虹橋。」

悅禮橋 在縣西一里四十步,俗名「廣福橋」 ,亦名「倉橋。」

紹興橋 在縣西一里五十步西門外。

順寧橋 在縣西二里半西門外,洪武二十一年建。

天寧寺橋 在縣西三里。元至正乙酉建,俗名「大柵橋。」

天僊湖橋 在縣西五里。元至正二年建。秦溪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寧海寺前。

陶涇橋 在北門外

通海橋 在縣西二十步。

虹橋 凡二

查墳橋 在縣西一十八里。

翁董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鸕鶿湖口。

文星橋 舊名「羅星臺」 ,在縣北九里。

石門縣

「松老橋  。」 「彭湖橋  。」 「《大德》新橋。」

包角堰橋 。驛南橋  。語溪橋。

「迎恩橋  」 、「司馬高橋 。」 「薰仁橋。」

「青陽橋  。」 「錢店渡橋 。」 「烏鴉橋。」

五社橋  、游屯橋  、同門橋。

士林橋  、施家堰橋 。玉灣橋。

洪河橋  。萬歲橋  。臙脂橋。

「羔羊橋  。」 《思魯橋  》。《南高橋》。

東高橋  、丁家橋  、「吳橋。」

何家橋  北三里橋 、六里橋。

沈匠橋  南津渡 按《縣志》,在縣南三里。北門渡 ,在朔義門外。

六里渡 在六里鋪

羔羊渡 在縣北九里

福嚴渡 在羔羊渡北。舊有觀音堂。

南沈渡 :在福嚴渡北。

太公渡 在縣北十五里。

石門渡 在縣北十九里。

錢店渡 在玉溪鎮東十里橋北。

平湖縣

三登橋  、慶源橋  、福源橋。

「觀行橋  」 、「眾安橋  」 、「長安橋。」

「轉塘橋  」 、淡水橋  。師姑橋。

萬安橋  、洪義橋  、廣濟橋。

龍門橋  、廣福橋  、漢水橋。

永平橋  、漢異橋  、利涉橋。

南環橋  、扶行橋  、迎恩橋。

趨庭橋  、儒林橋  、永豐橋。

通泠橋

喜雨橋 今廢

桐鄉縣

縣橋   、「皂林橋  」 、「白雲橋。」

長生橋

睹谷橋 一名「都斧。」

晏城橋  。「多福橋  。」 「鮑澤橋。」

千金橋  、「東山橋  。」 「迎鳳橋。」

虹橋   、妙智橋  、萬春橋。

永安橋  。「燕子橋  。」 《同情橋》。

陳莊橋  、「秀溪橋  」 、下廟橋。

青雲橋  。登瀛橋  。雙溪橋。

白馬橋  、來鳳橋  、八字橋。

登俊橋  。達道橋  。海月橋。

積慶橋  、餘慶橋  、廣寧橋。

德安橋  、興德橋  、保安橋。

興福橋  、普濟橋  、安樂橋。

石門堰橋

茅家渡 在皂林塘東四里。宋置官渡,歲課淨利錢。元明以來,革「淨利」 之名,聽民自便。

秀溪渡 在皂林秀溪橋西,原名「皂林渡」 ,亦古官渡也。

錢店渡 在皂林西七里。

妙智渡 在智妙寺前,皂林東二十里。

嘉興府封建考        府志[编辑]

秀王 趙子偁,秦王德芳六世孫,居秀州。宣和中,會試合格,調嘉興丞。夫人張誕子伯琮。後高宗乏祠,立伯琮為皇太子,加子偁太師、中書令,封秀王,諡安僖;張氏封王夫人。既禪,稱「皇伯伯母。」 光宗立於湖州、秀州立廟建祠臨安,如濮王故事。

嗣秀王 趙伯珪,秀王趙子偁之子,孝宗之兄。光宗時,歷官太保,封嗣秀王。

灃王 趙師揆,嗣秀王伯珪之子。初除江東提舉。寧宗即位,除奉國軍節度使。召見,賜肩輿,充萬壽觀使。嘉定七年薨,贈太傅,封灃王,諡「恭惠。」 和王 趙師禹,灃王師揆弟,由保康軍節度使除開府儀同三司。嘉定十六年薨,贈太傅,追封和王,諡端肅。

秀王 趙與擇,德祐二年為浙閩廣察訪使,封秀王。

嘉興王 朱厚爖,江西淮府靖王贍墺曾孫,莊王祐揆第六子也。嘉靖二十五年封。薨,子《載坰》嗣,以擅婚降封奉國將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