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1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十六卷目錄

 衢州府部藝文一

  衢州徐偃王廟碑      唐韓愈

  衢州寄晏尚書      宋范仲淹

  衢州江山縣景行堂記     朱熹

  衢州江山縣學記       前人

  西安縣豐義倉記     明張文達

  開化通濟橋記        金實

 衢州府部藝文二詩詞

  渡泉嶠出諸山之頂     梁江淹

  入龍丘岩精舍       陳江總

  爛柯山四首        唐劉迥

  崢嶸嶺           孟郊

  歲暮枉衢州張使君書并詩因以長句報之

               白居易

  江郎山           前人

  衢州江上別李秀才      韋莊

  送崔員外刺史衢州      薛逢

  龍丘道中二首        杜牧

  題包山書院聽雨堂     宋朱熹

  重過南塘弔徐逸平先生    前人

  舟過航埠山         韓駒

  招賢渡           陸游

  奇氣樓           柴望

  偃王廟           劉章

  龍丘道中簡同行翁靈舒   趙師秀

  白雲莊四首選二首    趙抃

  登烏石山仁王寺橫山閣  元薩都剌

  寓信安僧舍        尹廷高

  三衢道中三首        張雨

  過江山          貢師泰

  青湖春水        明袁敬所

  題文筆峰          前人

  前題           唐順之

  黃岡山           詹山

  百樹尖山          樊阜

  將從衢州陸行至常山    朱應登

  題白龍洞以上詩    葉向高

  憶秦娥雪山閣    宋趙子覺

  蝶戀花寒秀亭觀梅    毛滂

  南樓令信安驛 以上詞 文天祥

 衢州府部紀事

 衢州府部雜錄

 衢州府部外編

職方典第一千十六卷

衢州府部藝文一[编辑]

《衢州徐偃王廟碑》
唐·韓愈
[编辑]

徐與秦俱出。柏翳為嬴姓,國於夏殷。周世咸有大功, 秦處西偏,專用武勝。遭世衰,無明天子遂虎吞諸國 為雄。諸國既皆入秦為臣,屬秦無所取利,上下相賊 害,卒僨其國而沈其宗。徐處得地中,文德為治。及偃 王誕當國,益除去刑爭末事,凡所以君國子民待四 方,一出於仁義。當此之時,周天子穆王無道,意不在 天下,好《道士說》。得八龍騎之西遊,同王母宴於瑤池 之上,歌謳忘歸。四方諸侯之爭辯者無所質正,咸賓 祭于徐,贄玉帛死生之物于徐之庭者三十六國,得 朱弓赤矢之瑞。穆王聞之恐,遂稱受命,命造父御,長 驅而歸,與楚連謀伐徐。徐不忍鬥其民,北走彭城武 原山下,百姓隨而從之,萬有餘家。偃王死,民號其山 為「徐山」,鑿石為室,以祠偃王。偃王雖走死失國,民戴 其嗣,為君如初。駒王章禹,祖孫相望,自秦至今,名公 巨人,繼跡史書。徐氏十望,其九皆本於偃王。而秦後 迄茲無聞。家天於柏翳之緒,非偏有厚薄,施仁與暴 之報,自然異也。衢州故會稽太末民多姓徐氏,支縣 龍丘,有偃王遺廟。或曰:偃王之逃戰,不之彭城,之越 城之隅,棄玉几研于會稽之水。或曰:「徐子章禹既執 於吳,徐之公族子弟散之徐、揚二州間,即其居立先 王廟云。」開元初,徐姓二人相屬為刺史,帥其部之同 姓改作廟屋,載事於碑。後九十年,當元和九年,而徐 氏放復為刺史。放字達夫,前碑所謂今戶部侍郎,其 大父也。春行視農,至於龍丘,有事於廟,思惟本原,曰: 「故制觕樸下窄,不足以揭虔妥靈,而又梁桷赤白,陊 剝不治,圖像之威」,昧就滅,藩拔級夷,庭木禿𡙇,祈 甿日慢,祥慶弗下。州之群支,不獲蔭庥。余惟遺紹,而 尸其土。不即不圖,以有資聚,罰其可辭。乃命因故為 新,眾工齊事,惟月若日,工告訖功。大祠于廟,宗鄉咸 序應。是歲,州無怪風劇雨,民不夭厲,穀果完實。民皆 曰:「耿耿祉哉,其不可誣。」乃相與請辭京師,歸而鑱之 於石。辭曰:

「秦傑以顛,徐由遜綿。秦鬼久饑,徐有廟存。婉婉偃王
考證
惟道之耽。以國易仁,為笑于頑。自初擅命,其實幾姓。

歷短詈長,有不償亡。課其利害,孰與王當。」姑蔑之墟, 太末之里,惟思王恩,立廟以祀。王之聞孫,世世多有。 唯臨茲邦,廟土實守。堅嶠之後,達夫廓之。王歿萬年, 如始祔時。王孫多孝,世奉王廟。達夫之來,先慎詔教。 盡惠廟民,不主於神。維是達夫,知孝之元。太末之里, 姑蔑之城。廟事時修,仁孝振聲。宜寵其人,以及後生。 嗟嗟維王,雖古誰亢。王死于仁,彼以𣊻喪。文追作誄, 刻示茫茫。

《衢州寄晏尚書》
宋·范仲淹
[编辑]

「伏《自春初至項城,因使人回,草草上謝》。」由潁淮而下, 越茲重江。四月幾望,至於桐廬。回首大亳,忽數千里。 日思奏記,敻於無階。恭惟蕃宣之居,鈞體惟寧。赫赫 之瞻,日以增重。某罪有餘責,尚叨一麾,敢不盡心,以 求疾苦。二浙之俗,躁而無剛。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 者如鼠,存之以仁。吞奪之害,稍稍而息。迺延見諸生, 「以博以約,非某所能」,蓋師門之禮訓也。又郡之山川, 接於新定,誰謂幽遐,滿目奇勝。衢歙二水,合于城隅。 一濁一清,如濟如河。百里而東,遂為浙江。漁釣相望, 鳧鶩交下,有嚴子陵之釣石,方干之隱茅。又群峰四 來,翠盈軒窗。東北曰烏龍,崔嵬如岱。西南曰馬目,秀 狀如嵩。白雲徘徊,終日不去。巖泉一支潺湲。齋中春 之晝,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隱者之樂。惟恐逢恩,一 日移去,且有章阮二從事,俱富文能琴,夙宵為會,迭 唱交和,忘其形骸,鄭聲之娛,斯實未暇。往往林僧野 客,惠然投詩,其為郡之樂有如此者,於君親之恩,知 己之賜,宜何報焉!今有《郡齋歌詩》一軸拜獻,庶明前 言之不誣爾。干瀆台嚴,伏增戰懼。尚遠門下,伏惟尊 崇,為國自重。

《衢州江山縣景行堂記》
朱熹
[编辑]

江山縣學古有三賢堂,以祀正介先生周君穎、贈宣 教郎徐君揆、逸平先生徐君存。而今知縣事金華邵 侯浩,又益以故諫議大夫毛公注、贈朝請郎毛公栗, 且更其扁曰「景行之堂」,而狀其事,且為書來告曰:「願 有記也。」熹考其狀,既知五君子之學行氣節,真足以 風勵當世,而興起後來。讀其書,又歎邵侯所以教其 「人者之備,而待其人者之遠也。」蓋正介之行,信於鄉 而聞於朝,其立言垂訓,褒善貶惡,又皆足以為後世 法。雖其事業不得見於當年,然其所立己,不但為一 鄉之善士而已也。諫議遭時遇主,奮不顧身,排擊巨 奸,奪其政柄,當是時,天下庶幾望至治焉。不幸不究 其用,而廢絀以死,有志之士至今恨之。然不特為公 恨也,至于叔縝罵賊不屈,以明官守之義;宅卿捐軀 敵營,以紓君父之急,其事尤難,其節尤偉;而逸平受 業程氏之門人,得諸心,成諸行,又能推其說以教人, 儀型音旨之傳,今猶未遠也。夫以區區百里之間,而 其先賢之學行氣節,可以風勵當世,而興起後來者 如此,可謂盛矣!昔人「之祠之也,其意豈不美哉!然得 其三而遺其二,又限其目而不使後人復有勉慕企 及之思也。是則識者猶或病之。邵侯於此,乃能增益 而葺新之,且易其名,以致其俛焉孳孳之意,而撤其 限,以示若有待于來者,是不亦教人之備而待人之 遠乎?」嗚呼!是亦可書也已!抑熹又嘗竊有說焉,蓋士 有學「有德,而後其言行有可觀,有行有言,而後其節 義有可貴」,此士君子立身行道,次第始卒之常,而不 可易者也。然人之所稟不同,而其所遭亦異,故得于 身者,或無以驗其事,成於終者,或無以考其初。此論 世尚友者所以每恨全德之難,而欲擇其所從者,又 不免有《多岐》之感也。然則登是堂而有志夫五君子 之事者,又可不知所務之先後而循序以求之哉?邵 侯讀《大學》之書而有感於「絜矩」之一言,其平居論天 下事而有所不平,未嘗不慨然發憤而抵掌太息也。 然則其于五君子者固已非苟知之,而亦庶幾得其 所以求之之序矣。其為此舉,夫豈偶然而已哉?因為 之識其本末,而并記此意,以示其學者云。

《衢州江山縣學記》
前人
[编辑]

建安熊君可量為衢之江山縣尉,始至,以故事見於 先聖先師之廟,視其屋皆壞漏弗支,而禮殿為尤甚。 因問其學校之政,則廢墜不修又已數十年矣。於是 俯仰歎息,退而以告於其長湯君,悅,請得任其事而 一新焉。湯君以為然,予錢五萬,曰:「以是經其始。」熊君 則遍以語邑人之宦學者,久之乃得錢五十萬,遂以 今年癸丑始事。首作大成之殿,踰月訖工。棟宇崇麗, 貌像顯嚴,位序丹青,應圖合禮。熊君既以復於其長, 合群吏率諸生而釋菜焉,則又振其餘財,以究厥事。 列置門戟,扁以奎文。生徒之舍,亦緝其舊。於是熊君 乃復揖諸生而進之,使程其業,以相次第。官居廩食, 絃誦以時。邑人有識者皆嗟歎之。以為尉,本以逐捕 盜賊為官,苟食焉而不曠其事,則亦足矣。廟學興廢, 豈其課之所急哉?熊君乃能及是,是其志與材為何 如耶?熹時適以事過邑,聞其言,則以語熊君曰:「吾子之為是役則善矣,而子之所以為教,則吾所不得而 聞也。抑先聖之言有之: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 人,二者之分,實人材、風俗盛衰厚薄之所係,而為教 者不可以不審焉者也。顧予不足以議,此子之邑,故 有儒先曰徐公誠叟者,受業程氏之門人,學奧行高, 講道于家,弟子自遠而至者常以百數,其去今未遠 也。吾意大山長谷之中,隘巷窮簷之下,必有獨得其 傳而深藏不市者,為我訪而問焉,則必有以審于此, 而知」所以教之方矣。熊君謝曰:「走則敬聞命矣。然此 意也,不可使是邑之人無傳焉。願卒請文以識茲役 而并刻之。」熹不得而辭也。因悉記其事,且書其說如 此,俾刻焉。既以勵熊君,且以示其徒,又以告凡後之 為師弟子而食於此者,使知所以自擇云爾。

《西安樂豐義倉記》
明·張文達
[编辑]

義倉何昉乎?昉于朱晦翁之社倉也。義倉之田何昉 乎?昉于范文正之義田贍族也。衢向無義倉,自余守 衢備賑始,亦自衢之紳衿父老樂捐始。歲亥子洊災, 水旱頻仍,鳩形鵠面者道相望,欲仰給倉廥,而減價 之糴已空,矯詔之粟誰在?百姓抗弊可奈何?當是時, 無賑貸,是無民也;無鼓倡,是無賑貸也。余狎主盟,居 無何,而輸粟輸鏹者麏至矣。多方賑恤,中澤之哀,鴻 漸有生氣。尚贏羨千餘金,于焉謀置義倉,蓋不徒利 濟一時,而百世永賴之長策也。于是屬諸首義輩,置 義田一頃八十餘畝,卜地郡之東偏為義倉。慮材鳩 工,為屋十八楹,庾一十間。歲取義田所入儲之,豐則 生息,荒則備賑,田額則丈之籍之,穀數則薄之。以時 稽之,而其掌握柄筦,則悉聽之邦之賢大夫孝廉與 士之仁者,洎父老之公廉者。余又慮壯哉!《雀鼠母》俾 入《查盤冊》,令胥猾倉蠹輩得借稽覈盈縮以蠶食,庶 乎可以永久矣。猶未也,時異人殊,踵相代謝;則夫「衍 薪傳」之脈,為斯邑異日災黎永續命之燈,不致年久 湮廢;是在諸君子加之意耳。雖然,社倉有米無田,故 不能經久。義田經久矣,祇膳族而未及邦人。茲師其 意而推廣之,以要于經久,則猶監于二君子之遺意 也。落成,都人士以碑記屬余,余愧不文,又鞅掌簿書, 不遑泚筆。人士固請,因思倉創自余應為識其原委, 故忘其固陋而為之記。是役也,領袖司賑,則葉廣文 九秩、徐上舍日徵鬻田善後,則又合諸初賑倡義舒 孝廉其蘊、徐明經日升、諸生留大儁、鄭一虯,耆民王 自秀、王允中、徐日勵、劉士俊、葉其森、鄭應俞、王允察、 徐應禮以分任之。而董建義倉,則徐上舍日徵、耆民 劉士俊為獨賢勞。此皆襄厥事之成者也,例得備書。

《開化通濟橋記》
金·實
[编辑]

開化縣治之東,大溪環之,其源界睦、歙,東馳百里許, 而汪洋渟泓,匯而為潭。邑之都鄙鄉村,強半居溪之 東,夏潦冬沍之月,人病于徒涉。宋紹興丙子,邑令俞 仲遠建橋,有亭曰「無盡。」歲庚子,令丁朝佐重建,易今 名。元統間,縣簿捏古柏創橋,建東西二亭。元季橋遂 不存。我朝洪武癸丑,知縣何永安創,丙辰繼圮,迨今 五十年。洪武乙巳,侍郎吾君紳、主事宋君杞皆以服 制家居,乃與徐君叔謙為首倡,率一邑之眾,造舟為 梁,數月落成。遂披金錢山之麓,下及水際,甃石為隄, 級至山之隩,作亭岩下。楹中設觀音大士像,而繪其 四壁。燕寢庖疈,成就亢爽。復置帑廩,居田之租入,資 用羡餘,若防暴水之具,悉置其中。余嘗登斯亭,憑高 以望,橋若垂虹,橫緪兩涯,西郭萬家,榆柳行列,甍棟 鱗次。素王之宮,屹當其前,士子齊服,風詠舞雩。招提 真館,蔽虧林薄,鐘鼓之聲,昕暮相應。方其朝暾未起, 蒼靄乍收,微波一碧,與天上下,漁舟往來,鷗鷺馴狎。 若夫西橋日入,牛羊來歸,芻牧儷行,謠歌互答,溪山 之景,晦明異狀。斯橋與亭,非獨利人之徒涉,實一邑 勝概之攸萃也。田之坵畝租入概,橋之規制,勒置碑 陰。

衢州府部藝文二詩詞[编辑]

《渡泉嶠出諸山之頂》
梁·江淹
[编辑]

岑崟蔽日月,左右信艱哉!萬壑共馳騖,百谷爭往來。 鷹隼既厲翼,蛟魚亦曝鰓。崩壁迭枕臥,嶄石屢盤迴。 伏波未能鑿,樓船不敢開。百年積流水,千歲生青苔。 行行詎半景,余馬以長懷。南方天炎火,魂兮可歸來。

《入龍丘巖精舍》
陳江總
[编辑]

法堂猶集鴈,仙竹幾成龍。近承丹桂馥,遠視白雲峰。 風窗穿石竇,月牖拂霜松。暗谷留征鳥,空林徹夜鐘。

《爛柯山四首》
唐·劉迥
[编辑]

《白雲引》策杖,苔逕誰往還。漸見松樹偃,時聞鳥聲閒。 豁然喧氛靜,獨對萬重山。最高頂

石橋架絕壑。蒼翠橫鳥道。憑檻雲腳下。頹陽日猶早。 《霓裳》倘一遇。千載長不老。石橋

靈境偶一尋,洞天碧雲上。爛柯有遺蹤,羽客何由訪。

日暮悵欲還,晴煙滿千嶂。仙人碁
考證

「繩床宴坐久,石窟絕行跡。能在人代中,遂將人代隔。」 白雲風颺飛,非欲待歸客。石室二禪師

《崢嶸嶺》
孟郊
[编辑]

疏鑿順高下,結構橫煙霞。坐嘯郡齋肅,玩奇石路斜。 古樹浮綠氣,高門結朱華。始見崢嶸狀,仰止逾可嘉。

《歲暮枉衢州張使君書并詩因以長句報之》
[编辑]

白居易

西州彼此意何如,官職蹉跎歲欲除。浮石潭邊停五 馬,望濤樓上得雙魚。萬言舊手才難敵,五字新題思 有餘。貧薄詩家無好物,反投桃李報瓊琚。

《江郎山》
前人
[编辑]

林慮雙童長不食,江郎三子夢還家。安得此身生羽 翼,與君來往共煙霞。

《衢州江上別李秀才》
韋莊
[编辑]

千山紅樹萬山雲,把酒相看日又曛。一曲《驪歌》兩行 淚,更知何處再逢君。

《送崔員外刺史衢州》
薛逢
[编辑]

笑分銅虎別京師,嶺下山川想到時。紅樹暗藏殷浩 宅,綠蘿深覆椻王祠。風茅向暖抽書帶,露竹迎風舞 釣絲。休指巖西數歸日,知君已負白雲期。

《龍丘道中二首》
一作李商隱杜牧
[编辑]

「漢苑殘花別,吳江盛夏來。」惟看萬樹合,不見一花開。

水色饒湘浦,灘聲怯建溪。淚流迴月上,可得更猿啼。

《題包山書院聽雨堂》
宋·朱熹
[编辑]

試問池塘春草夢,何如風雨對床詩。三薰三沐事斯 語,難弟難兄此一時。為母靜彈琴幾曲,遣懷同舉酒 千巵。蘇公感寓多遊宦,豈不臨風尚爾思。

《重過南塘弔徐逸平先生》
前人
[编辑]

不到南塘久,重來二十年。山如龜背擁,地與馬鞍連。 徐子舊書址,毛公新墓田。青松似相識,無語重凄然。

《舟過航埠山》
韓駒
[编辑]

「縣郭連青野,人家蔽綠蘿。地偏春事少,山迥夕陽多。」 暗水披崖出,扁舟掠岸過。「傳聲細扶舵,吾老怯風波。」

《招賢渡》
陸游
[编辑]

老馬骨巉然虺。《不受鞭》。「行人爭晚渡,歸鳥破秋煙。 湖海凄涼地,風霜搖落天。吾生半行路,搔首送流年。」

《奇氣樓》
柴望
[编辑]

「此齋全占嵩高勝,更盡樓前第一奇。」芳草碧連天水 處,數峰青斷暮煙時。山川不逐陰晴換,宇宙閒看歲 月移。琴已懶彈書懶讀,一簾花影詠春遲。

《偃王廟》
劉章
[编辑]

枌榆青蔭密,不記幾周星。造化留神跡,山川妥地靈。 一時捐玉几,千古享彤庭。仁義終難泯,丹心照汗青。

《龍丘道中簡同行翁靈舒》
趙師秀
[编辑]

久晴初得雨,艇子後先行。終日不相見,與君如各程。 水禽多雪色,野笛忽秋聲。若有新成句,溪流合讓清。

《白雲莊四首》選二首
趙抃
[编辑]

掬泉軒

好山深處靜開軒,目送孤雲手弄泉。枕石堂無金玉 富,濯纓家有子孫賢。初尋舊隱逢三伏,已發新吟僅 百篇。間說夜分煩暑散,涼飆渾似素秋天。

懶歸閣

溪流回合逗方池,軒檻前臨面翠微。紫陌紅塵行不 顧,白雲青嶂坐忘歸。方榮即隱誰能繼,未老先休世 所稀。我昔凌雲登閣會,主翁留散見蟬暉。

《登烏石山仁王寺橫山閣》
元·薩都剌
[编辑]

千尺青蓮座,煙霞擁地靈。山川幾緉屐,日月兩浮萍。 鳥沒天垂海,龍歸水在瓶。深堂說法夜,應有石頭聽。

《寓信安僧舍》
尹廷高
[编辑]

羈愁「野市兩凄然,又是西風落葉天。」疏雨半簾澆客 恨,白雲一榻對僧眠。孤吟天地知何益,雙影江湖祇 自憐。喚醒十年鄉國夢,空山古木亂鳴蟬。

《三衢道中三首》
張雨
[编辑]

大溪中道放船流,船壓山光瀉碧油。三百里灘欹枕 過,買魚釀酒下嚴州。

東風惡劇雨飛花,被底春寒水漲沙。蘭𦶜溪香小回 首,一峰晴雪是《金華》。

界道飛流山翠重,杜鵑無語杜鵑紅。歸人一舸含新 水,渾墮丹青便面中。

《過江山》
貢師泰
[编辑]

萬山深處開孤縣,下馬入門風滿庭。雨腳遠垂松澗 白,雲陰低護稻田青。已知賣劍人歸埜,還憶彈琴客 在亭。喜見寰區多卓魯,《最書》時復到虞庭。

《青湖春水》
明·袁敬所
[编辑]

巴蜀春風雪早消,汪洋便覺潤衢饒。波分彭蠡湖邊 綠,浪接錢塘江上潮。鷗鷺忘機閒白晝,魚龍得志起 中宵。幾時覓得扁舟去,雲滿蓬窗月滿橈。

《題文筆峰》
前人
[编辑]

鬱蕭臺館五雲韜,錦繡山川壓巨鰲。一水光搖銀漢小,九天星逼玉樓高。鸞分花影棲紅藥,龍戲珠光照 碧桃。踏碎煙霞歸去晚,月華寒曬藕絲袍。

《前題》
唐·順之
[编辑]

本為窮幽賞,非緣避世氛。鄉心吳水盡,客路越山分。 名姓休相問,漁樵久作群。忽思鸞掖侶,日暮倚停雲。

《黃岡山》
詹山
[编辑]

抱一山人早悟禪,樊籠無計脫塵緣。阿誰卓錫開青 嶂,此日攜壺破紫煙。地勝草蔬皆藥石,雲低雞犬亦 神仙。竹床信宿詩魂冷,身世渾忘在半天。

《百樹尖山》
樊阜
[编辑]

巨靈掬山勞神工,幾瓣巧削金芙蓉。元氣蒸雲滴春 乳,珊瑚戛玉搖玲瓏。香翠浮簾眠不得,起向庭前看 樹色。碧天如洗月初沉,野鶴長鳴抗幽寂。

《將從衢州陸行至常山》
朱應登
[编辑]

江鄉二月欠芳菲,白露黃雲慘不開。石碓自舂知水 長,布帆初飽覺風來。旗亭喚客春嘗酒,驛路懷人曉 見梅。世味已諳灘百折,山行明日又千迴。

《題白龍洞》
葉向高
[编辑]

路近家山思轉悠,喜逢關尹暫淹留。虛亭有客攜樽 至,深洞何人秉燭遊。碧漢瀉流聲不斷,白龍吹雨氣 常浮。須知寒谷陽回日,好霈甘霖遍九州。

《憶秦娥》雪山閣
宋·趙子覺
[编辑]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吹 角。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趁起梧桐落。梧桐落。又 還秋也,又還寂寞。

《蝶戀花》寒秀亭觀梅
毛滂
[编辑]

相見江南情不少。爾許多時,怪得無消耗。淡日暖雲, 勾引到。闌干寂寞憐春小。宮面可憐勻畫了。粉瘦 酥香,一段天真好。喚起玉兒嬌睡覺。半山殘月南枝 曉。

《南樓令》信安驛
文天祥
[编辑]

雨過水明霞。潮迴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懊恨西 風催世換,又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華。烏衣又日 斜。語興亡、燕入誰家。只有南來無數鴈,和明月、宿蘆 花。

衢州府部紀事[编辑]

《舊志》:「唐鄭崇義,明經中第,為郡士時,一日心忽痛,奔 歸。母正病劇,母亡廬墓。郡境有蝗,獨不食其苗,舍南 木生連理。中第不仕,太守張思欽、司馬婁知柔、邑令 辛規屢薦其孝弟,終不受徵。」

《府志》:「西安十一都石室堰在郡城西南二十里。七十 二溝之水匯於城南,而為城東南之大濠,復引濠水 入城為內河,蓋一邑根本焉。宋時創為此堰,縣丞張 應麒董其事,三年工不就。適山水暴漲,應麒憤極,躍 馬自沉中流以死,自後堰址始定。事聞,特贈少卿。至 今奉祀不替。」

《演繁露》:衢州之下十里許,深潭有石,兀立水面,土人 名之曰浮石。白樂天有《謝衢州張使君詩》曰:浮石潭 邊停五馬。」先是土人嘗有謠曰:「水打浮石圓,龍游出 狀元。」蓋石本嶄喦不齊。紹興甲子,兩浙大水,浮石沒 焉。水退,石仍出,而嶄喦者皆去,蓋為猛浪沙石之所 淙鑿,得此圓渾也。又一年己丑,縣人劉章魁廷試。 《府志》:「龍游縣烏石教寺在縣北宣教鄉,舊名幽巖。宋 政和三年,有題壁云:『紹興丙寅,清河張浚過此,聽顏 師鼓琴而去』。岳飛過宿留,題寺中木桌云:『奉旨趨闕, 復如江右,假宿幽巖,遊上方,覽山川之勝,志期為國。 速欲掃平黠鹵,恢復輿圖,迎二聖於沙漠,輔聖主無 疆之休。因此以紀歲月』。」紹興二年十月「《初一日題》: 慧海姓陳,住九江東林堂。與岳武穆善。岳罹禍,竄至 江山,被逮,宿逆旅。中夜索筆欲與偈捕,卒叱之,將旦 燭之,已坐逝矣。東林僧有夢者來,發視之,髮被肩,爪 甲寖長,其顏如丹。乃歸葬廬阜。

周宣靈王神祠在郡城朝京門內。神杭州新城縣綠 川埠人,姓周,諱仲偉。宋淳熙間,母汪氏感蛇浴金盆 之瑞而生。年二十四,母病劇,命禱于婺之五王廟。比 歸及衢,聞母訃,哀傷哭泣,死舟中,植立不仆。衢人異 之,即奉神肉身斂布而加漆,建廟祀焉。有大旱為霖、 返風滅火之應。元至元中,伯顏忽都守衢,奏聞封王, 號「大新」,其廟以城壕、田稅供春秋祭儀。

《草木子》:元至正間,衢州陷,龍丘大家何氏為兵所掠,

裂帛題一詩云:「妾長朱門十九春,豈知今逐亂離奔
考證
失身無補君王事,死節難酬夫婿恩。江靜從教流弱

質,月明誰與弔孤魂。只愁父母難相見,願與來生作 子孫。」書畢投水死。

《舊志》:「龍丘山之巔有遺棺,歲疫,人取其朽木板作湯, 病輒愈。」巔竅有木榻一張,相傳為徐安貞所寢息。歲 久,雨淋日曝,其色新好。

《青霞叢記》:「縣北一里許,城隍湖下有大鈕鐘。初捕魚 者履見其鈕,相傳以為即邑譙樓鐘,飛蓋一大蛇於 下。」

《皇明傳信錄》:胡大海克蘭谿,獲僧孟月庭,搜得天文 書,因置帳下。高皇帝親征婺,過蘭谿,大海以月庭見。 上得書喜,問「月庭師何人?」以龍游朱暉對,暉於天文 家實精詣云。

《舊志》:柴用先號惟一子。永樂間,自京還。時大旱,自言 能興雷雨,藩競致之。官吏齋宿,先大書聯云:「三日登 壇三日雨;一聲號令一聲雷。」片時大雨如注,而西湖 之水涸矣。

江山鎮安毛冢前赤白二蓮,雙萼並開。其家有登第 者。自後每開必如之,人以為瑞。

江郎石,每旗見,輒有登第者。明弘治間,赤旗再見,姜 瓚、周任相繼登進士。正德二年,黑旗見周文興以書 魁浙省,明年登進士第。是後邑人累以為驗。

衢府治,廳事之前,有封嶄然,蔭以竹樹,高與堂齊,隔 離中外,莫可洞見。即數十人聚論背立無覺也。傳云 郭璞墓,發之者於守輒不利,更數百年莫之決也。明 嘉靖戊戌,豐城李遂來守郡,惡其面如樹塞也,祝之 曰:「郭公忠而被戮,捐軀江東,不應歸骨於此。即使為 前人遺塚,亦須徙置,不當與公從爭出入,為胥吏弊」 藪也。乃啟視之,中有錦川石二,狀如筍,高可丈許。且 其碑云:「唐刺史季彀得而玩之,封以土。」後即其封處 植竹樹,因以為郭璞墓云。

衢州府部雜錄[编辑]

《水經注》:浙江東北,瀫水入焉。水源西出太末縣,縣是 越之西鄙姑蔑之地也。 又瀫水上承信安縣之蘇 姥布,蓋縣在晉名信安,百餘丈瀨水飛注,狀如瀑布。

衢州府部外編[编辑]

《衢州府志》:「晉湛滿有子仕洛,永嘉亂,不能歸,使祝宗 告江郎神曰:『若能致子,靡愛斯牲』。旬日,其子忽見三 少年於洛濱曰:『某日當載汝歸』。至期,使冥目入車中 去,如飄風,俄覺墜地,已在家園矣。廟在山麓,甚險,里 人苦于登,欲遷之。一日暴風雨,廟徙一里許。宋大觀、 政和、宣和、建炎、慶元間,屢加封號。」

《水南記事》:「吳白娘,幼遇異人家舉炊,每于隔塘鄰家 乞火,歸甚速。鄰母疑之。一日瞷其往,乃從水面步行 若飛,亟呼之即沒。後人因廟祀之。」

《濛溪叢異》:「圓通庵于國初,有雲南禪師以卓錫卜庵 此山,時設大醮壇。一日風大起,有大鳥自南飛至,其 色蒼白,展趐如席,狀類鶴,俄頃飛去,遺下粟、黍、稻麥 及黃黑豆于檀越祠屋上,約數升,是歲大稔。」

江山柴公達,號無無道人,明洪武間,與張真人游。一 夕,張欲警夜,公達曰:「吾能役神兵為之。」是夜鐵鈴響 者達曙。張嘗遇公達夜歸,假電燭行,真人大奇之。 《舊志》:清華道士歐陽生能遊神,時縣以丁日舉祭,弟 子馬月林問曰:「老釋言修煉家,其神不死,若仲尼食 報如是,果神猶在乎?」生曰:「吾試觀焉。」于是從靜室凝 坐,月林穴壁窺之,其神若自頂出。維時學宮設燎陳 帛,見有一人黃冠緋衣自上而下,遍觀乃去,蓋其神 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