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0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五卷目錄

 長沙府部彙考五

  長沙府城池考

  長沙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五卷

長沙府部彙考五[编辑]

長沙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長沙、善化二縣附郭。

長沙府城 ,自漢至元俱仍舊址。元以前築以土,覆以甓。明初,守禦指揮丘廣,乃壘址以石,尋以上至女牆皆以甓城用完固址之,廣三丈,顛僅四之一,高二丈四尺。周圍度計二千六百三十九丈五尺,里計一十四奇二百八十步。女牆四千六百七十九堞,堞垛崇二尺。東三門曰「新開、小吳、瀏陽」 ;南一門曰南門,世稱「黃道門;西四門曰德潤、驛步、朝宗、通貨。」 北一門曰湘春門,各有樓濠。自南門之右,深一丈五尺、廣十丈奇。西下德潤,深一丈、廣三丈,延四百八十丈之驛步,延一百六十二丈之朝宗,延二百八十丈五尺、深一丈、廣六丈之通貨,延一百丈五尺、深一丈三尺之湘春,延二百四十五丈、深一丈,俱廣八丈二尺之新開,延五十九丈五尺;濠為地二段,各深一丈一尺、廣二十四丈之小吳,延四百九十八丈,深一丈九尺、廣二十一丈之瀏陽,延二百七十七丈之南門,延四百三十八丈,深二丈,廣二十五丈。城之上更樓六七座,九門之巨建不與焉。樓垣年久,頹圮靡常,時加修建。惟城外隍池,自南門起至草場門止。小民填培隍池,建造樓屋,去城僅數武。明崇禎丁丑,臨藍賊猝至,兵道高斗樞、知府雷起龍盡撤其居,燬之。寇去,清復舊址,開濬隍池,深若干丈,周圍環遶,去石橋而易以木。城上舊有窩鋪,湫隘不堪。知府雷起龍捐俸置營房若干楹。辛巳,知府屠引錫始奉旨以修練儲備四事增築月城。癸未,流賊張獻忠由武昌揚帆入湘,八月二十五日,城陷,在城居民悉被屠戮。聞左良玉自南昌拔營而來,始宵遁。既而左之蹂躪,倍於獻逆矣。迨!

皇清順治丁亥,總鎮徐勇等加修焉。甲午復修之。《康》

熙乙巳,周召南增設四門。壬戌霪雨,江水浸溢,城垣頹傾一百七十丈。知府任紹爌請詳部院,韓世琦,使七府二州各衛均捐修砌,其堅倍於往昔矣。

外州縣

湘潭縣城 邑舊無城,明嘉、隆間,廣盜剽湘江,荊湖亡命乘風窺公帑,掠市廛,地方罔以戒不虞。萬曆二年,巡撫趙賢行部至,始檄縣令吳仲城之。廣袤三里,周圍二千餘丈,高一丈六尺。為門五,覆以樓。南曰「觀湘、通津」 ,東曰「文星、枕湖」 ,曰「熙春」 ,北曰「拱極」 ,西曰「瞻嶽。」 又水門曰「通濟。」 第重役不經,未幾輒圮。典史張大禮力修之,增以女牆。崇禎間,推官李猶龍視縣事,甃以磚石。迨癸未兵燹之後,雉堞復毀。

皇清初,知縣閻安邦等前後修葺,而旋修旋圮。康熙

甲寅,「滇寇」 入潭;城之內外皆以棲兵,而民不與焉。賊撤營後,知縣姜修仁糾眾復修

湘陰縣城 舊去白烏潭里許。五代許可崇以大理評事攝縣事,遷今治,即羅之白茅村。宋紹興初,避楊么,又遷於南十七里赤竹山。五年,再遷今治,四隅無城。明嘉靖四十年,江廣寇警,震及湖南,民罔依據。兵巡荀延庚、推官翟台乃相基經始,初建縣治北城池一面。四十四年,翟台復謀諸郡守蔣,檄寶慶衛幕閔柯來視掾環縣治而築之,工僅及半。隆慶間,邑大夫彭來令是縣,續而成之。延袤三里餘,高一丈五尺。為門七:南曰「通津」 ,西南曰「來薰」 ,西曰「望湘」 ,西北曰「廣儲」 ,東曰「挹清」 ,東南曰「文星」 ,北曰「鎮朔。」 文星門外為南關,鎮朔門外為北關。城堞屹然一巨觀。董其役者黃周仕等,啟、禎間,傾圮幾半,知縣祖守節重修之。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唐懋淳重修。

寧鄉縣城 邑舊無城,崇禎末年,縣令沈始基之。西南北門各為壘數十丈,具雉堞之觀耳。沈去而亂起,工委於隍,惜哉!門有四:東曰朝陽,南曰迎薰,西曰通安,北曰「拱極。」

瀏陽縣城 邑治舊惟有土城。按舊《志》云:「土城周六百五十二丈,年久頹圮」 ,明嘉靖四十六年

考證

知縣周宗武築土牆,沿河砌石。萬曆元年,巡撫趙賢、巡按舒鰲建議:「郡邑例得城瀏,藉是塞。」 上命後土城崩。十二年,知縣李朝佐重修。越三年,水衝決,縣令杭廷對又修。十九年春,水淋頹,知縣楊一桂始議建磚城。其高丈,其圍仍土城舊址。其經費請於朝,得蠲現年餉若干兩,五百甲分派,每甲各修一丈一尺零,刻其里甲之名姓於上,有傾圮者,命修補之。然更歷年歲,民苦流亡,「一甲殘敗,則一垛不復振矣,百十甲殘敗則百十垛不復振矣。而況其下之築基未厚,上之風雨飄淋,明季年間,牆傾石墜,啟閉無間。」

皇清順治十四年,奉巡撫林、巡按趙命:《郡邑宜各高》

城深池,修築以戒不虞,示下嚴急。每城加高五尺,城樓悉從新建,經費仍自民起,除可仍舊補葺外,里甲分其丈尺各修之。城有四門,門各有樓,其經理較舊制稍加大焉。迄今尚仍其建制云。「東門樓三間,舊曰朝東門,後改東善門,今改曰朝宗門。南門樓三間,舊曰正陽門,今改曰向陽門。西門樓三間,舊曰水西門」 ,今改曰「望月門。」 北門樓三間:舊曰「朝天門」 ,後改「迎恩門」 ,今改曰「拱辰門。」

醴陵縣城 自漢以來無城。明正德十年冬,知縣羅應文創築未完。嘉靖四十年,兵道羅文蔚按縣建議,「東北沿山則創築土牆,西南沿江則豎立木柵。」 萬曆十九年,知縣晏朝寅甃臺增樓,「東啟賢,西挹清,南向明,北拱極。」

皇清順治十五年,張侯法孔設立木柵。康熙三年,《堯》

山張侯復修之。至十三年後,吳逆蹂躙,城中居民皆燬於火。康熙二十年,陳侯建立木柵,週遭凡若干丈。暨二十二年,以其圍繞稍狹,且就敝也,迺撤而新之。爰捐資購備木植,按其地勢,度以丈尺,豎立木城,設四門,門建四樓。又設小東門城樓一座,以時啟閉。從東至南門,計一百丈;自南至西門,計九十丈;從西至北門計一百八十丈。北至東門計二百丈。內兼縣前河岸居民稠密,不便議撤者四十五丈,通計五百七十丈云。

益陽縣城 ,相傳為魯肅所築,其遺址猶有存者。萬曆五年,知縣鄭思孟略加修葺,為水所侵,崩塌過半。

皇清順治十四年,洪經略遣將鎮縣,編木為衛。康熙

二十一年,知縣江闓捐俸堵築,晨昏出入,始可稽察。城上惟《見嶽樓》,為一邑巨觀。

湘鄉縣城 邑舊無城。萬曆庚寅,知縣揭士奇議建,未果。僅設四門於街口,各樓其上。治聯谿峒,賦甲湖南。六關四通,漫無城守。如往者。土寇橫行,坐受蹂躙。相民力以度土功,是在寔心任事者矣。

攸縣城 ,漢、唐、宋皆無攷,元末,潭州丘指揮差千戶劉隆、鎮撫姚正修築,周一千一百二十步,垛九百一十座,不知廢於何時,止餘四門。明正德中,知縣趙春增置一門於儒學前,扁曰「文江。」 嘉靖壬午,知縣于良相始建土城一座。癸卯,縣令范志文伐石砌門。乙巳,僉事朱榮改文江門為興賢門,移置櫺星門前。崇禎癸酉,臨藍山,賊窺攸,營於對河。本縣率鄉勇力禦,賊遁不敢渡。時邑紳文士昂疏請建磚城,知縣余翠因舊址易土,而磚工未竟,以考選行。丁丑,知縣蔣拱辰自新化調攸,謀開拓,度基量工,工未舉,以憂去。繼之者知縣賴尚皋。始辛巳,迄癸未,三年而工始竣。癸未秋,再罹流賊張獻忠之變。

皇清順治十四年復奉。

旨增修。昔賴所修者,門無樓,城無垛,知縣朱英《幟捐》

貲建五門樓,東曰《迎旭》,南曰《時薰》,西曰《涵嶽》,北曰《望雲》,東南曰《映波》。增垛一千九百六十座。康熙甲寅,滇寇盤踞西南,倒塌一百五十丈。己未,知縣張潛捐資修造完固。

安化縣城 邑,舊無城,止有五門,用木柵。萬曆元年,知縣張思美建石樓五座。崇禎間為兵所圮迨。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吳兆慶復加修焉。城東門

古曰回春,又曰迎恩,今曰迎曦;南門古曰宣化,今曰南薰;小南門古曰向陽,今曰嵩陽;西門古曰來遠,今曰進賢;北門古曰望京,今曰拱極。茶陵州城 在州東五十里,曰茶王城,為漢元朔節侯欣所築。北十里曰金州城,為宋祥符鄧宜築。在今治者,為宋劉子邁所築。子邁,紹定中知縣事。湖南安撫余嶸曰:「茶陵介三路之間,列聯諸峒,寇盜竊發,非城弗守。」 乃命子邁城之。南東枕江水,衝蕩不能城,子邁括鐵數千斤,鑄為犀,置江岸以殺水勢,乃列木石其下,而土其上。

城乃成,闊凡五里一十三步,址廣為尺三十,顛廣損之,高為尺二十有五,為五門。東南因江為險,西以北為濠,濠深為尺一十有五,闊為尺六十有五。南導江流,灌注其中,北復會於江,環遶若帶,邑用保弗憂。元增立萬戶府,知州顧復名其門東曰「聚星」 ,南曰「迎薰」 ,北曰「朝天」 ,西曰「紫薇」 ,小西曰「通湘。」 至正庚子,江西袁州偽王歐祥據之。明吳元年甲辰,因元萬戶府置為衛,以指揮范谷保領之。劉海、楊林相繼至,益加葺焉。洪武二十二年,從都督李勝請,命指揮趙才、知縣李士謙於城西展築之。視舊之廣加四里,高如之。仍為五門,門覆以重樓,增以月城,惟南濱江無月城。為敵樓八,為角樓四,為更樓二十有二。久「圯弗復修,為堞二千一百六十六甃。城以石,甃,堞以甓,裹門以鐵。西北仍周以濠,深闊視舊濠延袤維城。」 城後圮壞,北門堤崩毀,水漲入城池。知州陳情又加修整,復築河堤,屹然巨鎮矣。萬曆庚戌,大水泛漲五六丈,湧入城,城近水者盡圮。時蒞茲土者楊惟相次第修理,缺者補之,隍者葺之。崇禎丙子、丁丑年間,臨藍土寇竊發,不假鉤援,輕茹飛城,藐若平地。時知州事蘇泰初憂之,徙城北堤,增壘加堞,約二尺許。

皇清順治丙申,水復泛,城復圮。時知州事周士先治

畚鳩工督匠,繕治城如故。康熙癸卯,水泛,視昔為甚。陵谷滄桑,民幾昏墊,城之不沒者僅數版。東南城牆崩頹五十二丈。現任馬捐過俸銀二百兩修砌,已經完固。城上有五樓盡壞,東西重修二樓。西樓自周士先建也;東樓自今馬公崇詔建也。高聳敞大,四望偵探,以備不虞,則未竟之三樓,端有望於當事者矣。

長沙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長沙縣附郭。

喬口關 在縣西北六十里。舊有營寨,唐杜甫有《入喬口》詩,即其地也。

暮雲關 在縣東南五十里。兩山相逼,中僅一路。唐末鄧訥、馬武戍兵處。

澇塘市 ,銅官渚 ,龍洲 ,麻潭 ,以上俱極險隘,舊時多盜。兵道委指揮巡視上下兩江。

《皇清》各處派兵立塘,每塘設一快船,盤詰奸細。

小吳門橋 、「潮春橋 」 、鳳山橋 :以上三橋俱在府城內。

湘水橋 在縣西江邊

司馬橋 在縣東大街

夜市橋 在縣西

返魂橋 在縣西義和坊。

東陽橋 在縣北五里

樂棚橋 在縣北大街

長河橋 在縣東八里

漆水橋 在縣西南大街。

谷潨橋 ,在縣北五里。寒水橋 ,在縣北五十里。

清泰橋 在縣北一里

栗塘橋 在縣北澇塘市一里。

雷家橋 在縣北四十里。

登雲橋 在潮宗門外江邊。

蓮花橋 在纓東八里

孫家橋 :在北門大街。

洗藥橋 在新開門外一里。

沙湖橋 去縣北二里

羅家橋 在縣開福寺前。

花橋 去縣東十五里

望仙橋 去縣東北三十里。

李公橋 ,去縣東北十五里,大路。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官民捐貲重建。

鴉鳴橋 在榔梨市

離家橋 去縣東北五十里。

水渡橋 去縣東北三十里。

學士橋 在縣東北七十里。

白泥廠渡 :在湘水橋下。

陳家渡 在縣北五里

水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

黃絲渡 在縣東六十里。

郭公渡 在縣東七十里。

湖磧渡 在縣東

東屯渡 在縣東北

澇塘江渡 在縣北十里。

榔梨河渡 在縣東三十里。

善化縣

「東關 」 在醴陵坡上,地近南東,曠野險害,最宜防守。

南關 :一在學院巷後,一在舊預備倉南路。曠野臨江,最宜防禦。

《西關 驛,步門外,阻湘江》為險。

蘆塘寨 在八都石壁嶺。

新設水塘 :南湖港 鋪石 白水灣。

「興馬洲 」 :以上諸處,極其險隘。本府蘇於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捐貲置立塘房、塘船,設兵守禦。

以防奸宄

王道橋 在南門外,俗名「金雞」 ,年久居民占住。萬曆間,知府吳查、申守道金,巡道徐砌石鼎建。郡人布政使周有記。崇禎寇薄城下,以木代石,廢為隍池。

登瀛橋 在府前

三元橋 在縣學前

青石橋 在蘇家巷

洗藥橋 在縣學南。相傳孫真人洗藥處。濴灣橋 ,在縣西過江五里,下通小河。嘉靖元年,吉簡王建。石鞏知府楊表倚山建關王祠鎮焉。

募橋 在濴灣橋前。郡人王重冠捐銀百餘兩修砌,石鞏闊大,又築長堤,人多利賴焉。

延壽橋 去縣北四里

大椿橋 去縣南二里

上塔橋 在縣西南

沙湖橋 在縣東南太乙寺畔。

永壽橋 去縣西三十里。

西湖橋 在縣西,舊石砌。嘉靖翟司理開河泊舟,易以木,遂頹。萬曆兵備道李復以石砌。郡人參政黃翼有《記》。

清風橋 在岳麓山上清風峽。

暮雲橋 去縣南五十里。

迴龍橋 在縣南

呂塘橋 去縣南里許

白家橋 去縣南二里

新垻橋 以上四橋俱張希亮建。張公橋 在縣西。

廣濟橋 去縣東三里

臨觀橋 在縣西臨觀渡。

詠歸橋 在岳麓山前

葛絲橋 在縣西

源江橋 在縣境內

喻家橋 在縣東,經歷鄒達修。

梁棧橋 在縣西,通小河。

仙人橋 在縣西。傳有異人憩於上,坐跡猶存。縣丞黃恆修。

自箬橋 去縣西五十里。

赤竹橋 去縣西三十里。

金馬橋 去縣西七十里,寧鄉縣界。

王家橋 :在漁灣市內。

麻田橋 在縣西

大橋 在縣東,有亭屋。

桐關橋 去縣西三十里。

車馬橋 在一都,去縣東四十里。

永泰橋 去縣西三十里。

黃土橋 在黑石鋪

道渡橋 去縣東五十里。

戚家橋 去縣東六十里。

蓮花橋 去縣西四十里。

溫塘橋 郡人李喬林修,在洞井鋪。

萬古橋 在八都。即龔宅、樊旗營。

內湖橋 在西湖橋內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左美之修。

曾家橋 在縣西五十里。

陶埠漬 去縣南十五里,臨河網魚處。

濴灣渡 :在大西門,頗險。

漁灣渡 在上關

河口渡 即靳江

臨觀古渡 在縣西河街,今廢。此古渡也,以長江面甚闊,上下俱有風波之險,惟此處江心有中洲,即大風無浪,於此過渡。至洲橫行百步,江心一帶有浮橋,在岳麓書院登洲,里人最稱便焉。

湘潭縣

黃茅堡 在黃茅鋪

朱亭堡 在朱亭市

「《哨亭》子 」 ,擇地要領,聚丁健以伺惡少年者也。

凡九所,夜擊鉦,用代枹鼓,作之自包始,今廢。流水橋 在儒學前。

燕子橋 舊在學前。二橋水自城出城,跨橋上。「大步橋 」 城西門外五十里雲湖界,一名「雲湖橋。」

陶公橋 在陶公山下

宋家橋 去縣東二里,縣之下界也。

石橋 :在縣治東五里,通長沙小驛路。

昭陽橋 ,在縣東三十里,以其地名昭陽也。暮雲橋 ,去縣東南四十里,今改「濯纓橋。」 黃龍橋 ,在縣西三十里。

飛龍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冷水鋪上。因山勢盤繞如龍,故名。

白關橋 在縣西八十里,忠臣鄉一都。

珂里橋 在縣西南一百里「隱山」 之下。以宋胡文定公父子常遊此而名。

龍蛇橋 在縣北三十里。

《虎井》橋 中路市。傳崔生遇虎,化為婦,藏皮於井,故名。

流葉橋 在縣西南一百里。因密師見菜葉自隱山流出,故名。

梅林橋 在縣南五十里,通衡山官路。成化八年,知縣馬濙立。「青山橋 」 ,胡康侯讀書處,因康侯字青山,故名。青雲橋 ,去縣西二十五里,以婁昇中試而名。平政橋 在縣治南,為邑通衢,城西田澗之水所出也。今名「大埠。」

小埠橋 在縣治西河街。成化七年知縣馬琛修。

通濟橋 在縣西錦灣右。舊名「唐興橋」 ,一名「陶公橋」 ,今頹其半。

青龍橋 在縣西二十里。成化二年,知縣丁濙立。

狀元橋 去縣西一百里。以宋狀元王容讀書橋側,故名。

關山石橋 去縣西七十里。在忠臣鄉一都,通醴陵路。明嘉靖二十五年,尹指揮妻甘氏修大花橋 ,去縣北二十里。

小花橋 去大花橋右二里。

回龍橋 去縣西八十里。今重修。

方上橋 去縣西六十里,以其旁有方上寺,故名。

縣前渡 下攝司渡 、竹埠港渡。

湘陰縣

湖風橋 在忠靖墓前。昔人浴乎湖,風乎橋上,故名。

梅子橋 去橋南十里

澇溪橋 在澇溪鋪

膾魚橋 在治東六十里,一名「斬魚。」 晉太康年四月八日,陶澹家有斬魚於橋者,忽報家飛昇,遂棄其魚。後每歲是日,魚來於橋上。

恩波橋 在縣南。宋鄧氏母因湖水漲漫建。俗呼「鄧婆」 ,行人德之。德祐時,橋毀,官復之。元初又圮。州人黃仲規捐貲,令子惟敬率眾南北建石岸,中壘石為高柱,布木石上,為屋九楹,易名「鎮湘。」 後弟惟賢、惟德出千金募眾二千五百金易以石。上為大屋,中為道,左右為市肆,至今賴之。元余闕有記。

文昌橋 在儒學前,又名魁星。江之水拱於學宮,橋臥其上,又在邑南,故名。嘉靖十三年,橋圮,知縣劉璧修之。三十二年又圮,張登重建之。成江橋 ,去縣東南五十里。

龍家橋 去縣東二十五里。

林木橋 去縣南三十五里。

杉木橋 去梅子港五十里。

魁星橋 去杉木五里

梁公橋 在黃谷鋪,即黃谷橋。嘉靖二十一年,知縣梁汝璧建,父老改今名。

歐家橋 在縣東,又名「通濟。」

惠涉橋 在縣北興化寺西。

大黃橋 去縣南八十五里。

湖上橋 在禪林寺西

許家橋 去縣東三十里。

板橋 去縣東十里

望京橋 在長樂鎮

花橋 去縣一百里

小橋 去縣東南五十里。

文家橋 在文家鋪

欒橋 在楊梅鋪下五里。

大橋 去縣東七十里

高車橋 去縣東北六十里。

望仙橋 去治東三十里,邵家望琥之處。伍子橋 去縣北一百餘里。

石崇橋 去縣北百里。吳崇庸修。

柳家橋 去縣北六十里。

楊家橋 去縣南二十里。

穆屯橋 在穆屯市

黃板橋 去縣北九十里。

裘名橋 在北穆屯觀下。

王家橋 ,在黃陵上,去縣北四十里。

笙竹岐渡 洋沙渡 雙屯渡 以上俱在四都。

赤江渡 劍灘渡 李攬渡 、石鼓渡 以上諸渡俱在二十七都。

寧鄉縣

釋臨關 ,在縣南二十五里。舊有關可守,遺跡尚存。

柳林堡 在縣西,與安化、新化、湘鄉村壤通接,去政教遠,嘗為奸盜之藪,故設堡於此,今奉裁。青雲橋 在儒學前。

玉潭橋 在南門外

大勝橋 去縣南五十里。

秋溪橋 在縣南七十里。

魯家橋 在縣南一百四十里張南軒墓前,久廢。崇禎末年,陶密庵為《文勸》修之。今存。

西門橋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成化七年,知縣黃甄創建之。

福田橋 ,在縣南二十里。以下湘潭小路。永濟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水南橋 在縣南七十里,宋時建。

和尚橋 在縣南五十五里。

屈公橋 在縣南九十里。

北遷佛橋 在縣西二里。明正德二年,知縣劉絢磚甃之。以下益陽路。

青華橋 在縣西青華鋪前五十步。

河㪷橋 ,在鋪後,去縣十里。湯矮橋 ,在縣治內。

斑竹橋 去縣南里許

白楊橋 去縣南二里

千佛橋 去縣南十二里。

青葉橋 在縣南

李家橋 在縣東

鵝瓏橋 去縣南一百里。

大塘橋 去縣西七十里。

通安橋 去縣西二里

安樂橋 去縣十九里

江家橋 去縣五里

《長橋 張南軒詩》:「西風吹短髮,復此渡長橋。木落波空闊,亭孤影獨搖。徘徊念今昔,領略到漁樵。擬有山中隱,憑誰為一招。」

觀德橋 射圃前

浮橋 在縣南一百四十里。今廢。

茶園橋 東南十五里

《黃楊板橋 》平岡上,

《東坏橋 》《木搆》。

楊梅橋 石甃

洗馬市橋 在縣南三十里,通湘潭。

建江橋 去縣南六十里。

武安橋 在西關外,一名「利涉橋。」

通化橋 俗呼為「小橋」 ,去武安橋下三十餘步。惠民橋 ,去通化橋三百步。

大栗橋 在縣南十九里。

雲龍橋 在青雲橋下三十步。明嘉靖十二年,知縣黎民皞磚甃之,御史胡瓊有《詩》。

曹家橋 下雲龍橋七十步,通雞公巷。明正德間,坊民謝彥良磚「甃之,歲久而圮,市民并力新之。」

通濟橋 俗呼為「便民橋」 ,下曹家橋百十三步,通便民倉。嘉靖十一年,監生劉良臣伐石甃之。側石橋 在便民倉下。弘治末年,張甫磚甃之。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士民重建,有「碑。」

董家橋 在縣北三里,州判劉京造。

玉帶橋 在東關外,陽春臺前,蘚花巖下。知縣陳以忠建,今廢。

清湖橋 在玉潭橋前半里。宋邵周「記」 ,久廢。至崇禎初年,邑人劉鴻鳴子生員為邦、監生憲邦重建石橋,遷於下,數百武,長廣倍昔。進士周堪賡記。數年,以水漲不克復,至今有病涉之歎。釋臨橋 在釋臨關之外數步。

歇馬橋 在油草鋪前一里。正德年間,善化民文欽磚砌之。

花橋 去茶園橋半里許。今邑侯權重建木橋。

迴龍橋 在縣南三十里。義民謝崇璽石甃之。尋峰橋 ,在縣南四十里。

玉潭渡 在縣南

袁家河渡 在縣西南

趙家河渡 在縣東五十里。

瀏陽縣

大圍堡 :距縣治一百五十里。按「舊志」 ,大圍山廣袤五十里。今遊歷其間者,尚謂度可百里,盤踞四縣,鼠賊出沒無常。明隆、萬間,設兵守之。

皇清順治十年全裁。

渠城界 距縣七十里,此吳、楚分界處也。游食之人,往來難以稽察,故設巡檢司以防察奸偽。明萬曆初,議立巡檢司,今存。

洗藥橋 在孫隱山下,乃孫思邈洗藥之「濟川橋」 也。

龍津橋 在西門外

浦子橋 在南市渭水所經。典史成繼鐸率里民同修。

南流橋 在南鄉,距縣十里。

壘石橋 在縣北,距縣七里。

隱相橋 在縣南隱相臺下。

楓漿橋 在楓漿鋪內,距縣四十五里。

羅江橋 在東鄉,距縣五里。

雙板橋 在縣北五十四都。

平政橋 在縣前南橫街,後廢,惟存八墩。此橋係瀏邑關鎖也。

鄒婆橋 在縣東,距縣二里。

竹蓮橋 在東鄉舊十三都,距縣六十里。「沿溪」 橋 在東鄉第九都。距縣八十里。

爭溪橋 在南鄉路口下,距縣三十里。

普通橋 在南鄉深山路口。

灌江橋 在南鄉二十九都,距縣六十里。嚴符橋 在南鄉二十七都,距縣二十五里。謝婆橋 在縣西巨湖山下,下水寺前。

韓家橋 在西鄉韓家港上,距縣十里。僧人憨石化修。

七里橋 在西鄉社坑路,距縣七里。

紅絲橋 在縣東舊學前。

拱北橋 在縣拱辰門外。

百子橋 在縣泰和鋪,距縣十里。

鄒家橋 在焦溪嶺側,距縣三十里。

高峰橋 在長坑鋪內,距縣四十里。

永安橋 在洞陽鋪內,距縣五十里。

城南渡  ,東鄉渡,頭渡  ,雙江口渡,仙州渡  ,塘田市渡   ,灘頭渡。

竹蓮橋渡 ,西鄉關公渡  ,《龍虎嶺》渡,棖坑渡  ,木簾渡    ,「《大水市》渡,《普蹟》渡  ,江家渡    ,鎮頭渡。」

百家山渡

醴陵縣

建安寨 :距縣北二十里。高三百丈。

《西山寨 》《李靖駐兵處》。

淥江橋 距縣南百步,水出江西安陸山。宋令創為石墩。元至正間重修,壬辰燬。明洪武十二年,主簿王旗修復。永樂再毀。成化中汪道重修復圮。知縣龍章重建五墩橋屋四十九間。萬曆癸巳,知縣晏朝寅鼎新。上建憑虛閣,下建百楹列肆。而賈永年火燬。天啟甲子,署縣通判葛一麟重建。

南陵橋 :距縣北四十五里。

龍山橋 :距治南二十里。

仙人橋 :距治西五里。

楓樹橋 :距治北三十里。

石亭橋 :距治西五十里。燬於元兵。

玉帶橋 在縣北大街,有小溪如帶。洪武十三年,主簿王琪修建石橋。今存。

通濟橋 在南二十二里。

黃梁橋 在北二十里

流陂橋 在縣北四十里。

淥安橋 在北四十里

快山橋 在西七十里

黃沙橋 在東十五里

符範橋 在南四十里

二聖橋 張南軒、呂東萊講學處南二里,今人訛為「二王。」

明蘭橋 在東六十里,今廢。

黃仙橋 在治東三十五里。

稍岡橋 在縣北五十里。

光浦橋 在縣南淥江橋左。

仙石橋 在縣東五十里,今廢。

車碓橋 在縣北二里

浮橋 今「狀元洲」 尾,徙於東門外,今廢。

檀山橋 在西南四十里。

橫嶺橋 在縣南

花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

泗汾橋 在南三十里,今更「慈壽橋。」

龍潭橋 在北五十里

江春橋 在縣西

恩江橋 :距治西北九十里。

石壁橋 :距治南六十里。

高田橋 :距治北八十里。

楚東橋 :距治東南二十里。

清潭橋 距治東二十里。周諤詩:「潭水沉沉樹影疏,往來橋下隱雙鳧;波光終日清連底,過者惟應坐看魚。」

斷橋 在治南大街

山田橋 :距治東十里。

成天橋 :距治東南二十里。

陽春橋 :距治北五十五里。

仙源橋 :距治西五里。

金牛橋 在治西

蘆塘橋 :距治南一里。

八步橋 :距治北五十里。

倉前渡  。松楊渡  。鄧家渡。

廖家渡  ,小石溈渡  。鐵江口渡。

唐山口渡  。《桐木渡  》。《石亭渡》。

李家渡  。《尋羊渡》。

香水渡 在治東三十里。俗傳楚昭王得萍實處。

益陽縣

瓦湖鎮 在八子腦

金城橋 在縣西

銀城橋 在縣東

洛浦橋 在縣南

三里、五里清溪橋 俱在縣南。

拱北橋 在北門外

望浮橋 去縣南三十里。

觀澗橋 去縣南五十里。

浮丘橋 距縣南六十里。

迎風橋 :距縣北二十里。

馬良橋 :距縣北一里。

一溪橋 去縣東南二里。

粟公橋 在集真道院西。

石梁橋 在縣東

攬秀橋 去縣西南二十里。

橫龍橋 :距縣南六十里。

登瀛橋 :距縣南五里。

碧津渡 在稅課局前

湘鄉縣

永豐堡 :舊有官兵防守。今裁。

崑崙橋 去縣南一里。葉廉使記。崇禎間重修,名「青雲路」 ,以其近學宮也。

鸕鶿橋 在縣東三里便民倉上。

興河橋 去西南三里

雙板橋 去縣東南十里。

芭蕉橋 去縣東南二十里。

龍集橋 ,去縣東南一百三十里。以上往衡陽。楊州橋 ,距縣西南八里。

城江橋 距縣西南三十里。賀幼殊《副使記》。龍鳥橋 ,距治西南三十五里。

虞塘橋 距治西南五十里,在虞塘。文監察有記。

譚家橋 在治西七十里。

定勝橋 在治西南一百里。以上俱往寶慶。迎恩橋 在治東北。上有亭文教諭有記,今洪水衝圮。

視仙橋 在治東北

通化橋 去治東北四十里。彭侍講有記。官步橋 在縣東北十二里,跨堯溪上。

雙江橋 :距治東北二十二里。上有屋,有記。羅公橋 距治二十里。

櫟江橋 距治東北二十八里。以上俱往湘潭。「緋紫」 橋 距治北一里。

源興橋 :距治西北四里。

發尺橋 在治西北八里。

堯塘橋 在治正北十里。

大益橋 :距治北三十里。

夏陰橋 距治北五十里。以上俱往寧鄉。「荊紫」 橋 距治西二里。

長橋 距治西三里

彭貞橋 :距治西八里。

竇溪橋 在西二十五里。

湧溪橋 在治西一百里。俱往安化。

發祥橋 在褚公祠前,知縣陳拱照改驛路建。「蓮花橋 」 在蓮花峰下,里人陳其見建。

龍集橋 在治東南一百三十里。

石獅江橋 在治西二十五里。明崇禎間,邑庠生朱德修建,未成。

皇清康熙壬子,庠生成于樂倡募重修。

廣濟橋 在三十七都

皇清順治戊戌,義民黃文奇、吳邦達倡募修建。

大埠橋 在三十三都。明萬曆丙辰,里民成紹秀修。

太平橋 在治西一百五十里。

關王橋 :在治西一百八十里。

上渡 即張家渡,在第六上都,舊便民倉下。中渡 在第三上都,即馬王頭渡。

下渡 即馬蕩裏渡,在第三中都。

珠津渡 :距治西十里。往寶慶。

潭市渡 距治四十里。在十二都。

山棗渡 在第七都,距縣二十里。

車頭渡 在三十五都

側水渡 在三十二上都,距治七十里。

定勝渡 在五十五都。右俱西南通寶慶。柘陂渡 在治東二十五里。東通湘潭。

合水渡 在三十二上都。

薛家渡 在三十一都,距治八十里。

霹靂渡 在三十一都。右俱西渡漣湄、通寧鄉、安化。

攸縣

大州堡 明嘉靖四十五年因土民劉庚甫為亂,增設。

鳳嶺 隸境內,最為險隘。

丹陵橋 計三「鞏亭」 十七間在北江鄉,去縣九十里,知縣徐希明建。

公義橋 在縣北九十里。

側橋 去縣北三十里。元皇慶間,李云張建。同樂橋 ,在縣北七里。

明月橋 在縣北九十里。

虹橋 在縣東一百里

重興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宋宣和六年,勇禪師建。明洪武戊申,沈氏重修。

石橋 在縣北五十里擢秀鄉。淳熙乙酉,龍陽陳總幹建。

界海石橋 在縣西三十里。

李公橋 去北門十里

普濟橋 去縣北九十里。宋政和三年,張彬鼎建。明洪武三年,主簿王範重修。

淥溪橋 去縣五十里。宋寶祐年間,蔡夢祥等建。

新陂橋 在縣西二十里。宋景祐四年,楊月卿建。

萬石市橋 在縣東五十里清陽鄉。元至正辛丑年,皮弘道建。

石橋 在縣東一百里,抵安福界,地名「羅塘。」 元元貞元年,譚淵建。

浮橋 在縣西門外。宋元祐二年建。元至正甲子崩壞。明嘉靖間,邑紳陳維順重建,今復廢。東門潭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至正辛卯年,李祥輕建。

攸水渡 距治東十五里。

南門渡 在縣南

安化縣

安遠堡 在豐樂鄉。明嘉靖三十一年建設東坪堡 ,在十三都。明崇禎三年知縣蔣允亨建。

南橋 在縣南門外

西新橋   、西石橋 俱在縣西。

石溪橋 在浮清

利濟橋   、八里橋   。「望遠橋。」

永利橋   、馬家橋   。石城橋。

「青塘橋   」 、「三里橋   。」 「七星橋。」

大橋    。「《雷鳴》橋   。」 《煙竹橋》。

高平橋   。「黃板橋   。」 《夢建橋》。

「《瓏宰》橋   。」 「雙板橋   。」 茅田橋。

溫塘橋   。「何山橋   。」 「石塘橋。」

大峰橋   。「梅溪橋   。」 「團山橋。」

伏口橋   、「乾溪橋   」 、「永惠橋。」

廣積橋   馬橋 俱在十一都。

「聞遠橋   」 、釣橋    。菖蒲橋。

開遠橋   、「知津橋   。」 「繼志橋。」

俊興橋 在豐樂鄉

《石株橋   》、「梅家橋 」 熊本琛修。

考證

廣濟橋 王以文修

《思親橋 浮》清蔣加賢修。

《臥龍橋   》《利涉橋 》王以錦修。

正陽橋   、「龍起橋   」 、迎泮橋 在治北。

煙竹橋 :知縣葉天芳捐俸修造。

柳家橋 郭尚恩修

兜牛渡 在豐樂鄉

黃沙渡 去縣一百五十里。

四里河渡 在縣北八十里,接益陽縣界。仙溪渡 在縣北三十里。

激溪渡 、《金雞渡》。

茶陵州

堯水鎮 在上十三都

中垻橋 ,在州城內。「宣化橋 」 ,在州治前。廢為「街。」

小西橋 、西門橋 俱在州西。

北門橋 在州北

曲江橋 在州西北五里。

小江橋 在第三都

黃石橋 在第四都

月江橋 在境內

脂水橋 在二十二都

屏風橋 在第四都

蒲江橋 在二十都

曲橋 在州城內

雷公塘橋 在十二都

赤塘橋 在二十五都

陂橋 在十四都

唐富橋 在九都

竹下橋 在六都

大藥橋 在八都

小沖橋 在九都

文章橋 在十一都

馬伏江橋 在七都

獅子口橋 在儒學西一里。

北門渡 在城北

南門渡 在城南

亭子渡 在小西門外

平水渡 在州四都

下米渡 在城內

高水渡 在六十七都

赤下渡 在二十六都

黃堂渡 在二十七都

老虎山渡 在第一都。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