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2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卷目錄

 岳州府部彙考三

  岳州府城池考

  岳州府關梁考

  岳州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卷

岳州府部彙考三[编辑]

岳州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巴陵縣附郭。

岳州府城 ,春秋時,楚子使王孫由于城麋。楚昭王為吳師所敗,奔鄖。及秦救至吳,大敗而歸。昭王復入於鄖,使由于城麋。三國吳魯肅城巴丘,晉陶侃亦城巴丘。在府東八里。宋元嘉十六年,因魯肅舊圍增築,內跨岡嶺,外濱三江。歷代俱仍其舊,有門曰楚澤,曰碧湘,曰會泉。明洪武四年,始拓而築之。二十五年,指揮音亮重加甃砌,周一千四百九十八丈,計七里,高二丈六尺有奇,雉堞一千三百六十有六,高四尺。舊為門者六。永樂間廢昌江門,萬曆末又廢水西門。今門四:東曰「朝陽」 ,西曰「岳陽」 ,南北各以方名,咸有月城。東、南門外各為橋者一。北鑿河,周千餘丈,即古湟也。西濱大江。嘉靖中,西城崩陷。知府王柄、趙之屏、金蕃、姜繼曾相繼修葺,費帑金萬計,迄無成功。隆慶初,副使施篤臣創議自江濱起築,壁立直上,而別築土堤禦水。知府李時漸奉行,工費鉅萬。六年,同知鍾崇文于岡上加砌女城,自南阻北,週數百丈,高六尺。

外州縣

臨湘縣城 邑,舊無城,成化十一年,知縣唐絹始築土垣。十八年,知縣羅俊、弘治十六年,知縣黃嵩重修。正德初,知縣邢思敬、姚顯虞、蔣時材後先葺之。萬曆三年,巡撫都御史趙賢議建磚城。同知韓希龍、知縣陸勳甃磚疊石,增女牆,闢四門,東曰「平湖」 ,西曰「盤山」 ,南曰「瞻岳」 ,北曰「望江。」 周迴五里,高一丈六尺五寸,基厚「如之,女牆高二尺五寸,總計六百二十八丈,為一千二百五十六步,門皆有樓。」 崇禎十六年,獻賊破城,崩塌過半,尚未修砌。城之東南臨湖水,西北倚山江,高下不平,難以瀦水,故無池。自南而東皆窪澤。元泰定間,知縣趙憲築堤以防水,至今賴之。華容縣城 ,舊本土城,周七百餘丈,為門五。宋至和間「築。元至正丙申,參政張雄鎮守岳州,遣護尉覃大受砌以石,後僅存遺趾。明成化十三年,知府戴璿、知縣鮑德修土城,高一丈五尺,厚倍之。二十年,知縣梁澤砌以磚,改安南門。沿江面南闢西門。嘉靖三十六年,知縣毛銳塞西門,闢新南門。四十三年,知縣葉景芳復塞之。」 今唯四門:東曰平江,南曰沿江,西曰「西門」 ,北曰「石首。」 萬曆三年,知縣田大年始大修之,並建五城樓及巡警窩鋪。五年,典史黃嘉祥易石首門為「小北門。」 七年以後,磚石剝落,至二十三年,水入城,圮焉。至三十四年,水入城,城又圮。三十五年,大水,城盡壞,知縣李雲階重修,城高若干丈。三十六年,水漲入城,李雲階復捐俸修補,先築堡舍三十有六,沿城警析,隱然封守焉。城東北隅故邊河無池,西南隅舊有小洫,比淤為民田。平江縣城 邑,舊名「羅漢」 ,高定楚之六年,城羅縣。今故縣鄉,猶有土城遺址,徙今治,無城,意唐元和時所遷也。明弘治八年,知縣劉廷重創東西南北四門,曰康阜、曰時和、曰迎恩、曰惠濟,門各有樓廢。正德七年,分巡陳良珊檄府同知閭鎧更築之,周六百餘丈,高五尺,未成而鎧去。隆慶元年,知縣夏子諒諭鄉民羅孟儒等,各量產出資修築,周一千二百十五丈,高一丈五尺,闊一丈二尺,仍舊。四門各有樓,水門六。城外挑壕塹,闊深如之。

澧州城 邑,自隋改為松州,築松州城。唐、宋遷徙無常。元末,徙李泌所創新城。明洪武初,復遷於此,總督蕭傑壘土為之。永樂二年,甃以磚,高一丈五尺,上加女牆,週千丈,外有濠。成化中,城址齧於暴漲,指揮柴啟重修。嘉靖中,參政劉廷誥更東門曰澧陽,南曰「蘭江」 ,西曰「石慈」 ,北曰「松滋、金川。」 明末賊燬。

皇清順治六年,分守道王璲督眾修補「北樓一座。」知

州欒元魁建其東、南、西三樓。守道孫養翼、知州張聖弘捐俸建置,遂復前制,池深廣如舊。歲久水災,城腳傾圯,至康熙二十二年,城傾三之一。

知州朱士華捐俸重修

石門縣城池無考

慈利縣城 ,舊在大庸所地,洪武時移今址,原無城,成化知縣始創立柵欄為防。正德十四年,知縣劉勗於東西街口壘堞圭,其下為門,創樓於上,宿卒以司晨夜。嘉靖中,知縣劉長春並創門樓,題其東門曰「迎曦」 ,北曰「樓澧、朝宗」 ,南曰「永鎮」 ,西曰「谿峒懷德。」 隆慶三年,知縣梁可大遷於官塔坪,築土垣。至萬曆六年,知縣游春霖以水患申請三道,復移今址。面山背水,城周千有百丈,高一丈六尺。自明末兵變,城垣傾頹,門柵未設。

安鄉縣城 ,原縣治。前後濱河。其前河一帶地形稍起,後河最為低下,故古無城垣。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辛良器以前河客舟蝟集,權

將民牆接續成城,用防不虞。康熙甲辰冬,知縣王之佐鳩工修築四門,建置城樓,遙望雉堞巍然,邑治增觀。

永定衛城 ,自明洪武二年於永順宣慰司羊峰地創羊山衛,後以羊峰險阻,遷今地,改名「大庸衛。建文元年,指揮黃裳甃以磚,周二千一十丈有奇,廣九里一百二十武,高二丈四尺,雉堞一千六百五十垛,高四尺,門五,各以方」 名。「九谿衛城 ,自明洪武二十三年,指揮呂成、韓忠築,高一丈八尺,周一千丈,廣九里。西南」 壕塹四百八十丈。東隅大河,為濠五百二十丈,雉堞九千三十五,串樓九百一十八,門四,各有樓。東曰「朝天」 ,南曰「迎薰」 ,西曰「定邊」 ,北曰「拱極」 ,後俱傾圮。

皇清康熙七年,副將李承恩重加修築。

大庸所城 自明洪武末移今永定舊地。千戶武才築,周五百丈,廣二里二百八十步,高一丈,雉堞九百二十四,門四,各以方名。

安福所城 ,自明洪武二十五年千戶李樵築,高一丈七尺,周五百五十三丈,廣二丈五尺。東西門各一,南阻山,無門。

添平所城池 ,土城周三百八十丈,高六尺,土門一。

澧州所城池 ,原繫九谿衛前五屯田,於明成化年間華藩封澧,撥為守禦。萬曆間修砌,計一百二十三弓。其東門滴臺,係澧州東隅修砌,南門滴臺,繫澧州南隅修砌。

麻寮所城池 :土城,周四百一十五丈,高八尺,土門一。

岳州府關梁考        府志[编辑]

本府。巴陵縣附郭。

落馬橋 在府城東門內。

鎮湖橋 在府城南門外。

迎暉橋 在府城東門外。

廣通橋 在七里山,南通白石湖。

永濟橋 在城陵磯,通翟家湖。

梅師橋 在縣南一里

楓橋 在府東北三里,武昌路。

花板橋 在府東南十里,長沙路。

萬由橋 在府東南十五里長沙路,原名「通和橋。」 「通和」 即堤頭渡橋也。嘉靖八年,知府蕭晚重創。泰昌元年,岳州府推官趙行志重修,改名今名。

皇清順治十二年重修,改名「萬年橋。」

高橋 在府東北二十里,武昌路。

大橋 在府東十五里

西源橋 在府東南九十里。

烏江橋 在府東五十五里。

大江渡 在府城北門外,華容路。

南津渡 在府南五里。一名烏龜渡,通鹿角。君港渡 :在府南五十里。鹿角路。

白藪渡 在府南五十五里,湘陰路。

車頭渡 在府南六十里,平江路。

新牆渡 在府南六十里,湘陰路。

上游渡 在府東北六十里,臨湘平江,通城路。曹公渡 在府西南。

臨湘縣

迎恩橋 在縣東一里

教廣橋 在縣南二里

封公橋 在縣東一里。即迎恩橋舊址。

永興橋 在縣南二里

土橋 在縣南半里舊南門外。

遊這橋 在縣南二里

桃李橋 有二,一在縣南二里,一在縣南五里。栗柴橋 在縣南七里。

黃峰橋 在縣南十五里。

臣山橋 在縣南一十五里。

楊公橋 在縣南二十里。

李家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禮嘉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白荊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株木橋 在雲溪驛之右。

長安橋 在縣東五十里。

五里橋 在長安驛下五里。

太平橋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烈士橋 在縣南一百里。

松田橋 在縣東晏竹里,一百里。

珠貝橋 在縣東五十里楊林里。

排陂橋 在縣東冶湖里,三十五里。

紅石橋 在縣南市里二十五里。

萬峰橋 在萬庫里。去縣九十五里,今廢。新店橋 ,在萬庫里。

九如橋 在聶家市

南港橋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交古里。

清江口 在縣東十里

沙窩渡 在縣西北三里,通「監利。」

楊林渡 在縣治內

長安渡 在縣東五十里。

桃林渡 在縣南八十里。

太平渡 在縣西南四十里,通巴陵。

象骨港渡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通巴陵、華容縣。

德政橋 在縣北衢,舊名「惠政。」 宋令趙希哲修,改龍津,創為亭。元廉訪僉事楊復改通津。明初,改「德政。」

毓秀橋 在石首門外百步,唐創。

浮橋 在北河渡,嘉定中創。

文昌橋 在華容臺東百武。

永昌橋 在縣東二里,今名「陳石。」

磨鏡橋 在縣東四里。相傳昔有神女磨鏡。青紫橋 ,在縣東五里,通青湖紫港口。

青濱橋 在石伏山側,青湖之濱。

徐家橋 在縣東十二里。元民徐師尹架木為之。明洪武中,其曾孫儒易以石。

板橋 在縣東二十里。初以板造,後有僧募石砌之,旁豎石欄,創亭其上。正德間重修。

驪源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相傳馬產龍駒,因名。

松木橋 在縣東二十里。

楊家橋 在縣東北七里。

蕭家橋 在斗子湖中。嘉靖間建創。

馬監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相傳鄉人鄧姓者馬產龍駒,有司監視,故名。

環秀橋 在寶慈觀前

昇仙橋 在仙鵝寺前

杉木橋 在東北十里

遺安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永樂民徐景文斲石創。

馬庸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相傳馬庸創。遊橋 在縣西十六里。宋淳祐中創。

北七橋 在縣東北七十里後龍山。嘉靖間,戴夢麟創。

北河渡 在縣東北一里。宋知縣劉無欲造浮橋。

寺河渡 在縣東一里。以近西寺名。

南河渡 在縣東南一里。

赤亭渡 在赤亭城北

田家渡 在縣西一里。民舟舊為官渡,通安鄉。蔡田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舊官舟渡,今有堤,通安鄉。

碾溪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民渡官舟。

黃羊渡 在縣西三十五里。弘治間,知縣徐瑤築堤,遂遷黃洋鋪於渡之東。

彭家渡 在縣南十五里,通南山。

遊橋 在縣西六十五里官渡,通安鄉。

五田渡 在縣北十五里,通巴陵、石首。

狼跋渡 在縣西南六十里。

平江縣

忠孝橋 在縣西。宋淳祐五年,縣令楊寅創「一關橋 」 ,在縣署前。

二關橋 在迎官塘

三關橋 在崇真觀

碧欄橋 在按察分司左。

登科橋 在儒學左

君子橋 在儒學左

晝錦橋 在縣北二里平陸門外。宋縣令許忻

朝陽橋 在縣署東

明月橋 在縣署東南明月池。

南浮橋 在縣署東南。宋淳祐間創。弘治四年,黃華修。

石壁潭浮橋 在縣東北二里。

駟馬橋 在縣西八里

黃華橋 在縣西四十里。

澄清浮橋 在縣西十里。

上松楊橋 在縣東南十里。

下松楊橋 在縣東南十里。

東源橋 在縣北五里

官路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演福橋 在縣北一十五里。

哲水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民羅氏創。

黃新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梅仙橋 在縣北三十里。

秀水橋 在縣南五里

塔水橋 在永寧鄉十里。

田喦橋 在永寧鄉五十里。

西溪橋 在鳳棲鄉

長壽河西橋 在長壽巡檢司。

虹橋 成化中,主簿鄧宗創。

金窩渡 在縣境

澧州

澧陽橋 在州東北三里。

蟠龍橋 在州北七里

杉木橋 在州西

永定橋 在州南五十里。

遇仙橋 在州署南。相傳喬守遇仙於此。明月橋 在州前。

惠政橋 在津市

楊板橋 在州南

長慶橋 在州北

黃橋 在州西北五里

百武橋 在州北

新河橋 在州南

繩渡橋 在州東十五里。

五馬橋 在州西十五里。

駟馬橋 在州北五里

迪濟橋 在州北三十里涔河前。

鎖石橋 在州北

慈應橋 在州西三十五里。

水平橋 在州北五十里。

黃屯橋 在州北七十里。

萬安橋 在州北三里

合溪橋 在州西五十里。

道源橋 在州西南境

利終橋 在州東北三十里。

石溪橋 在州北四十里。

東關浮橋 :在州署東北,內外三河。

張公橋 在州東北四十里。

將軍渡 在州南二里

車渚渡 在州東三十里。

新渡 在州南二十里。設舟一。

津市渡 在州東二十里下安鄉,設舟一。窯坡渡 在州東南二十五里,設舟一。

辛家渡 在州南十里

五馬渡 在州西二十里。

馬家河渡 在州東十里。

涔河渡 在州北六十里,設舟一。

宋家渡 在州東十五里。

龍口渡 在州西四十里。

會口渡 在州東六十里,安鄉縣路。官舟。停賢渡 在州西三十里。

新安渡 在新安鎮,石門縣路。

青泥河渡 設舟一

東關外二河,原設小舟各四隻。分守道郭亮、知州欒元魁,捐造大船四隻。

石門縣

天門橋 在縣東一里

鹿負橋 在縣北二里

麒麟橋 在縣東二里

何公橋 在縣西南五里。

花山橋 在縣南十里

雙溪橋 在縣東十五里。

上官橋 在縣南二十里。

下官橋 在縣南十里

自生橋 在縣南五十里。

雲路橋 在儒學

官渡橋 在縣南三十里。

沒虎橋 在縣北三十里。

新安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

余市橋 在縣東五里

梅公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唐咸通間創。青絲橋 在縣西二里。

黃蓮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

花藪橋 在縣南六十里。

洄洑橋 在縣西,水流東洄洑名,路通慈利、桃源、武陵。

三義橋 在縣西門外,今廢。

將軍渡 在縣西十五里。洪武九谿,官兵戍守,名通「添平、麻寮。」

白沙渡 在縣西北三十里九谿添平路。易家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

水南渡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添平路。新安渡 :添平路。

沿家渡 在縣西北八十里。添平路。

陽家渡 在縣境內

慈利縣

觀音山寨 在縣官倉坪。

七星山寨 在天門山西。高峻陡絕,上實寬廣。武口寨 、索口寨 、龍嚴寨 俱在縣九都。明洪武初,元帥朱思濟據此以征覃垕處。周圍石壁嶙峋,上平衍數里,薪水不竭。與大將楊璟據龍伏關同進兵時也。

夏家寨 在縣十四都,土人夏克武築。洪武初,立安福所千戶,而寨亡矣。

澧川寨 、西牛寨 俱宋時置。

遶家寨 、何家寨 俱在二都大元山西南。橫厓柵 在後江橫厓山壁間。《舊志》載:昔人于此構室拒蠻,今門窗雖不存,而牆宇猶在。顧家寨 在二都。民猶祀像,稱顧公總管二大元帥,有禱輒應。

《彌勒界 》《在茅花界》之西山。

《羊公顫》界 近麻寮所,兩山對峙。

廖城界 在縣十七都。昔有廖氏據此。

城子界 在縣山羊隘十五里,山高數千仞。「天門橋 」 在學前。

觀橋 在山川壇右

青溪橋 「在山川壇後。」

黃蓮橋 在社稷壇西

永安橋 在縣西

燕公橋 邑人燕克濟建。

古洞橋 在縣西九十里。

穿石橋 在縣西,一名「自然橋。」

雙眼橋 在十都

羅帛橋 在永定城外

官橋 在演武亭南

鯉魚橋 在縣東南

魚賽橋 在縣西六都

零溪橋 在縣東五里

槎溪橋 在縣北

道人橋 在道人山下

三義橋 在六都

溪橋 在六都

通濟橋 在二十三都

道塾橋 在道人橋東

龍骨橋 在二十三都

象兒橋 在二十都

石牌橋 在縣北一百里。

團岩橋 在六都

白石橋 在五都

安福橋 在縣西門外

油榨橋 在觀嘉渚

伍家橋 在六都

深溪橋 在六都

冷水橋 在五都

永安渡 在縣西北

馬公渡 在七都

下聚渡 在《望曉》門外。

喚狗渡 在八都

木庸渡 在十三都

周公渡 在縣北

白馬渡 在八都

安鄉縣

和豐橋 在縣東

石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毛晃橋 在縣東十里

新堤橋 在縣北一里

車公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

安流渡 在縣前一里

顧市渡 在縣南三十里。

紫荊渡 在文田村

丁田渡 在高田村

馬波渡 在縣西七十里。

酉家渡 在縣北七十里軍牧村。

羌口渡 在縣西三十里。

銅盆渡 在縣西北五十里。

中廝渡 在縣東南十里。

鼎江渡 在縣東北四十里。

蘭波渡 今屬永寧村

景港渡 在縣東四十里,通華容。

永定衛

百丈關 即百丈峽,衛城東青龍山迤北五十里,石崖對峙,中有小峽,長三十里,流泉湍急,古木槎枒,魚鳥浮渡,猿猱掛壁,視天光僅一線,九、永兩衛之要害。

大坪關 ,天門山,南通辰、沅之要道。

新政關 :在衛西周家坪觀音山下。因克覃垕于此,新設關以守。

金藏關 在衛東三十里,即潭口。兩山對峙,形如劍閣,凡十數里。澧水至此,淵涵深澈,必須船渡。

龍伏關 在衛東一百三十里,去慈利只五十里。

黑松關 在衛西,近茅岡,通辰州並永順、保靖之要道。

後坪關 在衛西至大庸,距永順黃栗岡僅二里,諸蠻出沒要路。

閘口關 在衛北。抵九谿,高崖壁立,一山中劈一徑,兩旁如削。通容美、桑植二司,及西南二十四司。

野雞關 在衛西北抵桑植、容美二司。

馬嘴關 在衛西北,近永順龍爪關。

太平關 在衛西南,通辰、沅兩地界。

觀音橋 在衛城外近東。上有樓溪水入澧處。安福橋 ,在衛西門。蠻既平夏得忠建橋,名之「閔澗橋 」 ,在衛西門外。

「楮木橋 」 ,《大庸》路所經。

無事溪橋 在衛城西五里。相傳討蠻至此,相慶無事,故名。

社溪橋 舊有大石橋,今廢。

自生橋 在衛城東二十里水南。二崖夾澗,瀕溪橫石如梁。

斷山橋 在天門山下

芙蓉渡 在衛城南。沿岸赤石崒擁,煜若芙蓉沒跡。渡 在右所屯地將軍山下。

九谿衛

閘口關 在衛南八十里。有百丈閘。西岸石壁,層纍百丈,水經一線,行旅畏懼,設立官軍把守。茅岡、永順等處,關屋俱廢。通判李有明復建烽燧,後燬。

三江口關 在衛東北二十里。道通容美、五峰各司峒,及添平所水路二道,當溪岩之界。九源關 在城西。下臨大河,上踞山頂,岩懸白壁,水沉綠陰,乃容桑苗蠻出入之要道。昔設一官一署,上下朝夕防守,久經廢弛。又河下有灘,不下二百餘步,水流湍急,波浪瀠洄。

新關口 在衛東百餘里,在石門地方,道通土司所隘,地經苗蠻出入,山高林茂,水急石磷。原推指揮一員,駐扎石邑,提軍二百把守。

七里橋 :在城東五里。

新張橋 在城東八里

象耳橋 在城東十二里。

皇令橋 :在屯堡三里。

南樟橋 :在屯堡東十里。

古唐橋 :在屯堡東北四十里。

石公橋 :「在衛治東北。」

大庸所

那平關 即「那平堡。」

桑溪關 在所前,瀕河。

邊巖關 在所東南瀕河崇山之麓,鑿石道里許,西通蠻洞。

清魚潭關 在所上流之衝,亦諸峒便道。後坪關 在所西,去永順黃栗岡僅二里,乃諸蠻要路。

馬嘴關 在所北三里,近土司。

龍爪關

黑松關 近茅岡,通永順、保靖要道。

武溪橋 在所南,大道要津。

陳公橋 在所城邊要路。

菱角橋 「南通常德,北通澧州。」

考證

鞍子橋 通南北要路

安福所

野牛關 在所城西北,通上下桑植等司。所軍一名「守哨。」

桐油關 在所西北二十里,通永保上下峒。油羅關 在所東南五十里,即牛騾隘。

安溪關 即安溪隘

大泉關 在所南四十里。通桑植。

三江口關 在所西北四十里,通容美。

野雉關 在所西南十五里,通茅桑上下峒。洪家關 未載處所。

麻寮所

梯子界 在所境。山高萬仞,無路可登,土民上下作木棧。

餘所司俱未載

岳州府封建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縻子嬴姓。《路史》云:「巴陵古縻子國。」 鄭氏註鄖縣者,非是。

州國 ,魯桓公十一年,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杜預云:「州國在南郡華容縣」 ,漢

衡山王吳芮 ,高祖時徙封長沙。芮,秦鄱陽令也,甚得江湖間民心,號為「番君。」 項羽立為衡山王。高祖攻南陽,遇芮將梅鋗,偕攻析酈德。芮封於長沙,都臨湘,諡曰「文王。」 後子孫為逆誅,國除。長沙定王劉發 ,景帝唐姬子也。按景帝召程姬,姬飾侍者唐兒薦寢,遂幸生子,因名曰發,封為長沙王。定王薨,子戴王庸嗣。庸薨,子頃王鮒嗣。鮒薨,子刺王建德嗣。建德薨,子焬王旦嗣。元帝時,立旦弟宗為孝王。凡七傳。

華容侯王康 ,係宦者,順帝初以迎立功封華容侯。朱瑀 ,係宦者,靈帝時以誅陳、竇功封澹津亭侯。士孫萌 ,獻帝時以誅董卓功封壽亭侯。關羽 ,獻帝時封。按壽亭,即今安鄉。《三國吳》

建昌侯孫慮 ,大帝弟三子。建封七年封。率無子,國除。

孱陵侯呂蒙 ,大帝時,以取荊州功封。子羈、琮、睦更嗣。按孱陵即今安鄉。

義陽王司馬望,孚子 。武帝受禪,以宗室封。泰始七年薨,諡成。孫奇徙封棘陽。

《成都王穎 》,《武帝》十六子。太康末封成都,後以蜀亂徙華容,為皇太弟范陽王虓殺之。

南平郡公劉毅 ,沛人。以誅桓元功封,後為劉裕所害。

華容縣公劉《道規 》,以起義功封,後進南郡公。建昌縣侯王蘊 以「《孝定武皇后》父」 封。

作唐侯桓《石虔 》,《簡文帝》追論平寇功進爵宋。

南平王劉鑠 ,文帝第四子。封諡穆。子產嗣。傳宣曜、伯玉。

「義陽王劉伯 」 ,文帝第九子。後以反奔魏,明帝子燮嗣。

巴陵王劉休。若 ,《文帝子》,後為明帝賜死華容縣公王弘 瑯邪人。武帝起義,以功封縣侯,後以佐命進公。

作唐縣侯唐興世 ,明帝時,以征討封。

吳昌侯陶廷壽

南平王蕭銳 高帝子

《巴陵王蕭子倫 》,武帝十三子。年十六,明帝殺之。

《巴陵王蕭昭秀 文惠太子》第三子年十六為明帝所害。

建昌縣侯戴僧靜 ,永興人。高帝以佐命封。諡「壯。」

《巴陵王蕭寶義 》,《唐王衍》廢齊主寶融為巴陵王,弒之,復以寶義嗣,奉齊祀。

南平王蕭恪

《岳陽王蕭察 》,昭明太子子。後臣於魏,立為梁王,諡宣帝。

義陽王蕭警

巴陵王王琳 ,時吳明徹進兵圍城,被執。華容郡公蕭懽 ,昭明太子子,後進豫章郡王。建昌縣侯沈約 ,以武帝佐命封。諡「隱。」

華容縣侯杜幼安 ,《元帝》以附從功封,後為侯景所害。

漢壽縣伯蔡道恭 ,武帝佐命封。按杜氏《通典》,安鄉亦漢壽縣地。

《岳陽王陳叔慎 》按陳王叔寶既降於隋,隋楊素帥師荊門,遣龐暉略地湘州,城中懼,請降。時岳陽王叔慎為湘州刺史,年甫十八,置酒會僚吏,刑牲結盟,遣人詐降。暉入,叔慎伏甲,執暉以徇,眾皆斬之。叔慎坐於射堂,招合士眾,數日得五千人。衡陽太守樊通、武州刺史鄔居業,皆為協應。適隋胄將兵至,叔慎不克而死。

「《巴山王陳叔雄 》,宣帝太子。陳亡,卒於長安。《巴山王陳叔韶 》,《宣帝》二十七子。」 陳亡,卒於長安。

《南平王陳嶷 》後主第二子卒於長安。

南平郡公吳明徹 ,宣帝以佐命封,後敗,沒於周。子慧覺嗣。

北齊

義陽郡王鮮于世榮 ,以軍功封,後死於《周》《隋》

義陽郡公皇甫績 ,以佐命功封。子偲嗣。《唐》

《義陽王李獻》,《紀 王慎子》為《武氏》所殺。

巴陵王李範 睿宗子後進封岐王開元十四年贈惠文太子。

岳王李鯤 順宗子

「澧王李渾 」 ,憲宗後被殺。

澧王李師揆

後五代

南平王高季興 ,唐末荊南觀察使,後梁拜節度使,唐同光三年封南平王。卒諡「武信。」 傳子從誨,孫保融,歸宋。

巴陵郡公趙竑 ,宋寧宗皇子,不得立,理宗忌之。即位,封濟王,尋降封。

《巴陵王》孟。 楚昭王第二子。洪武三十年封,諡「悼簡。」亡嗣。

岳陽王孟爟 ,昭王第九子。永樂二年封。薨,諡「悼惠王。」 子恭僖王季境嗣。薨,亡,子國不嗣。岳王厚熙 ,睿宗長子,世宗同母兄。生五日而薨。世宗即位,追封諡「懷。」

華陽王悅燿 ,蜀獻王第二子。永樂二年封華陽王,以與「世孫友。」不相能。洪熙時,徙封武岡,復徙澧。薨,諡「悼隱。」子㕛渾嗣,諡「康簡。」子申銓嗣,諡「悼康。」子賓。嗣諡「恭順。」子讓核早卒,孫承爝嗣。讓核追諡「康僖。」承爝子宣墡,嘉靖二十九年封,係專城郡王,且蜀獻王裔,非故楚封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