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34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卷目錄

 肇慶府部彙考四

  肇慶府山川考四水利附

  肇慶府城池考

  肇慶府關梁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四十六卷

肇慶府部彙考四[编辑]

肇慶府山川考四水利附  府志[编辑]

本府。高要縣附郭。

附郭堤 亦名「護城圍」 ,在東西河旁。明洪武十六年,鄉人李儒傑等增築蓮塘,基長四千八百丈,捍田五百餘頃。嘉靖二十八年,本府通判甯元伯用石修砌二百三十丈,下蒙基砌石四十丈,謝家基砌石三十丈。萬曆十二年,知府王泮從暗寺岡開新瀝,臨江創躍龍橋。先是,瀝水從西來,直下水基,至此始南行入江。萬曆十四年,水,大橋圮,知府鄭一麟重修。萬曆三十九年,西潦暴漲,諸堤俱決,督府張鳴岡、知府江中楠捐金修築。四十一年堤決,知府戴熹築復。四十二年又決,督府周嘉謨、巡按御史田生金發帑修復。崇禎五年,知府陸鏊、知縣張明熙於北郊寶月臺開新瀝,達七星巖,接舊瀝諸水,出躍龍橋嶺西道左,布政王道元捐俸董成之,孝廉譚勝祖督修。

水磯堤 在城東三十里巖前都。其地窪下,每歲西潦泛溢,則先從此漲入城北隅,及東西廂黃岡、漕灣、陶山、巖前、桂林等都,田塘皆沒。明洪武初,知府王全創築基圍,長三萬五千四百丈,中為石竇,以殺水勢。堤內田塘七百餘頃。宣德間,知府王罃復督民於基上培土一丈。成化間,知府王瑜加修。嘉靖十九年,洪水潦漲,崩竇穴。知府袁載、知縣陳豫章督民補築。萬曆四十二年堤決,督府周嘉謨、巡按御史田生金發帑金築復。

新江堤 在城南三十里新江都。明永樂三年,鄉民莫以信等具奏「築堤,周三千七百餘丈,內有溝七、竇五。永樂十六年以後三決。宣德四年,決魚梁竇及堤五十餘丈。」 正統四年,知府王罃、通判王傑隨田出貲布石一萬五千六百丈,於魚梁油麻上下河分大埒五竇及湍水處,捍田五百餘頃。萬曆四十一年,西水淹過堤上,知府戴熹責民修築。

頭溪堤 在城東四十里頭溪都。明洪武十九年,鄉人何志可等築,捍田一百八十餘頃。天啟七年,堤決,知縣袁儼責令民照稅築復。

的村堤 在城東五十里巖前都,捍田塘四百餘頃。明天順年間決,知府黃瑜督民修築。欖江堤 在城東七十里欖江都。宋至道二年,鄉人彭達甫等築,高一丈二尺,周三千七百丈,捍田一百五十餘頃。

塘步堤 在城東六十里水坑都。元至正二年,鄉人植成等築,周一千三百餘丈,捍田六頃餘。橫查堤 在城東八十里橫查等都。明洪武二十七年,鄉人黃阿思等築,周一萬一百丈,捍田八百四十餘頃。

豐樂大圍堤 在城東八十里依坑都,東北連四會,內圍桂峰、寶查等八都田地塘一千餘頃。明永樂「間,鄉人黃阿思等奏築後決。成化間,知府黃瑜、弘治間,同知張吉相繼督民修築,砌二石竇,以防水患。萬曆四十二年復決,督府周嘉謨、巡按御史田生金、知府戴熹發銀委三水縣丞張大寵督工修復。崇禎三年又」 決。知縣張明熙築,復

皇清康熙八年又決,知府史樹駿督民築修。

金西堤 在城東百里金、西等都。宋至道二年,邑進士黃惟堅築。高一丈四尺,周一萬三千餘丈,捍田一千二百餘頃。原設雙竇,近因重建。一穴稍小,出水甚艱,農人病之。

金溪堤 在城東九十里金利都。元至正元年,鄉人杜必昌等築,高一丈二尺,周六千一十丈,捍田二百五十七頃。

范州堤 在城東百二十里、范州等都。元至正十二年,鄉人白得清等築,高一丈二尺,周六千三百四十丈,捍田三百八頃。

柏樹堤 在城東百二十里柏樹等都。元至正十二年,鄉人鄧源遠等築,高一丈,周四千七百八十丈,捍田三百頃。

大灣堤 在城西南十里大灣等都。明洪武三十一年,鄉人聶敬昌等築,高一丈一尺,周一千七百五十丈,捍田五百九頃七十餘畝。

羅岸堤 在城東百五十里親仁官棠都。宋至道二年,邑進士羅隱孫等築,高一丈,周一千二百丈,捍田五十餘頃。

羅鬱堤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新羅等都。元至正十五年,鄉人徐文瑞等築,高一丈,周三千一百丈,捍田二百五十二頃。左有白石堤,中為北港。舊有港通倉步,後湮塞,潮潦兩隔,士民病之。明萬曆十四年,知府王泮豁虛糧,鑿竇設門,通大江,洩潦引潮,名曰「騰蛟。」 太守鄭一麟繼之,興建外閘,以港口魚埠一十一步入港,為遞年築堤,修竇開沙用。四十二年,知府戴熹增築,護堤通港,士民勒石,尸祝王、鄭、戴三公於堤上。榕村堤 在城東一百里柏樹都。元至正十二年,鄉人劉平昆等築,高九尺,周三千丈,捍田一百三十餘頃。明萬曆四十二年堤決,督府周嘉謨、巡按御史田生金捐俸委通判許學賢督工修築。

橫桐堤 在城東一百四十五里赤墈都。宋至道二年,鄉人譚源輔等築,高一丈一尺,周一千六百丈,捍田百餘頃。明萬曆四十二年,堤決,督府周嘉謨、巡按御史田生金命照稅官六民四募工修築。原有石竇二,一橫桐,一官竇。崇禎四年,知縣張明熙重修官竇,引潮洩潦,至今賴之。大演堤 在城東一百五十里良江等都。宋咸淳八年,鄉人陸原等築,高九尺,周八千丈,捍田八百餘頃。又有南岸圍,在馬鞍都,岡灶圍,在白諸都,埇尾圍,在古耶都,院主圍,在桂峰都,黃埇圍,在官棠都。明萬曆十四年,大水,諸堤多圮。總督吳文華、副使王泮、知府鄭一麟、知縣蕭九章修復,有修撰楊起元《記》。四十二年,復圮。督府周嘉謨、巡按御史田生金委官巡行修築。

白牛陂   、大磨陂   、蒙村陂。

大圃陂   、九源陂   、河路陂。

蘇路陂   、樟路陂   、羅路陂。

大峒陂   、矮岡陂   、山田陂。

蓬袍陂   、九坑陂   、陳孔陂。

羅欖陂   、大陂    、三陂。

底陂。按《舊志》不列所在,姑仍之。

四會縣

埇橋堤 在舟官都。明永樂十二年,邑人吳宗仁率眾修築,長二千七百丈,捍田一百九十餘頃。

隆復堤 在隆復都。明洪武間,民黃珪率眾修築,捍田一千二百頃。正德間,知縣方選重修。高路堤 在馬山都。明永樂十一年,知縣顏寶修築,捍田七百餘頃。

大沙堤 在馬山,都水竇二捍田一百餘頃,每年專官督修。明萬曆四十四年夏,大水堤決,知府陳謨請於督府周嘉謨、巡按田生金,發贖銀五千二百八十兩大修。

欖岡堤 在隆復都。水竇二,捍田一百餘頃。白坭瀝堤 在隆復都。明正德間,知縣張思齊督民修築,捍田八十頃。

湖峒堤 在貞山都。明景泰間,知縣楊渙督民開築,捍田八十頃。

塘瀝堤 在社山都。明永樂間,民譚有寬率眾修築,捍田七十餘頃。

白沙堤 在大圃隆湖都。明景泰間,知縣楊渙督民修築,捍田千餘頃。

廖山堤 在馬山都,捍田二百餘頃。

黃岡堤 在黃岡鋪。明萬曆三十一年,署印知縣胡從道修築。

「肇龍堤 」 在蒼峰圍。高村鋪管。

豐樂堤 坐永安村、尾牛埠三鋪,內包三縣田塘,土名有「黃田頭」 、龍灣、竹圍等處,低薄

皇清康熙八年,知府史樹駿督民修築。

橫岡堤 在歐村鋪

姚沙堤 計二千九百餘丈。明萬曆三十一年衝潰,知縣陳一元倡修。三十五年復圮,知縣彭名世復修。

社圃堤 周圍一千六百七十餘步。

牛牯堤 在大圃都廣寧界。明萬曆三十三年,知縣彭名世修復,灌田三千餘頃。

黃村堤 在蒼峰圍。知縣彭名世云:「白沙堤即黃村堤,中有埇,上曰牛眠,下曰雲松。」 明萬曆間,知縣陳一元追佃銀修築黃村等處堤。觀察使陳濂捐俸移助署縣知縣胡從道竟其役。田下堤 在清塘鋪蒼峰圍。

新興縣

赤子城陂 在城南。源自白蟮坑,從西門入城,經西北街,流出北郭,灌溉附郭田百頃。明正統五年,知縣雷晏築。正統九年,砌築新城,截斷水從坑出北郭,不得灌溉田橋亭。鄉民詣當道,請於洗河築陂開溝,南門壕,通井料村,出北郭,灌田數百頃。後隆慶戊辰,同知郭文通以陂水界斷縣脈,督率兵夫,自南至西,用土填塞橋亭,鄉民復訴上辛未,知縣鄧應平於東方開溝引洗河水,自南而東與北合,故道仍舊,灌田不缺,復得城中遶州水添灌,橋亭之田倍收。

馬巷陂在 仁豐都。元至正間,鄉人陳文廣築,灌田百餘頃。

雲區陂 在延壽都。明洪武二十年,鄉民李仁壽築,灌田六十餘頃。

羅馬陂 在照會都。明洪武五年,鄉人陳有保築,灌田四十餘頃。

觀登陂 在照會都。明洪武三年,鄉人梁子斌等築,灌田七十餘頃。

黃莫陂 在仁豐都。明景泰五年,鄉人梁克備築,灌田一百二十餘頃。

社墟陂 ,在縣治東南三十里。源自天露、賢嶺二水流至大河口合流。築塞上陂,灌田五百餘頃。

陽春縣

上坑陂   、羅鳳陂   、石蓬陂。

黃麖灘陂  、小蓢陂   、文勞大陂 俱在南廂。

橫河陂   、大江陂 俱在思良都。

荔枝巖陂  埇塘陂 俱在順陽都。

大塘陂   長湖陂 俱在南鄉都。

和尚井陂 在太平都

陽江縣

北城堤 在金雞廟前

麻濛堤 在城西南。明正德八年,參政黃顒築,蓄水護城。嘉靖二十五年,知縣吳煥章砌石。萬曆八年再築。

辣達堤 在縣西南四十里。高七尺,長五十丈,外障海水,溉田五十頃。始於宋。

北宿堤 近辣達基,始於宋,明洪武初,民關文彬重修,溉田十餘頃。

洗腳陂 在縣東南二里。源出大坑山,蓄水灌田數百畝。

高明縣

大沙堤 在縣東十里。元至正間,羅塘、田心、清泰、楊梅、上倉,五都鄉人黃澤、鄧德達築。高一丈三尺,周四千八百九十六丈,石竇三,捍田五百餘頃。明嘉靖乙酉決,知縣陳坡修復。而嚴氏則言其祖嚴福因南海陳博民奏築十八堡鎮埇等堤,西潦衝激,乃於永樂二年,合五都民奏築此堤,非元至正也。又舊《志》:「大沙圍內有雲晶水,起自周屋海,抵於深埇口。通判李敏以當絕戶稅,凡一十餘頃。」

石奇堤 即秀麗堤。在縣東四十里。元至正間,鄉民區敬之等築。分上下圍高一丈二尺,周二千五百餘丈,石竇四,捍田三百六十餘頃。後基址漸低薄。明萬曆間,督府周嘉謨、許弘綱,巡按田生金、王命璿,前後發銀修築,民德之,立《末賴》,祠於右洲堤上。

停步堤 在縣東十五里。明成化間築,高一丈二尺,周一千七百餘丈,石竇三,捍田六十餘頃。舊堤多無稅,建縣時,官府城池街渠,據民稅者以坐於堤,今皆隨田派矣。

白鶴堤 在縣東四十里。元至正間,范州、古霸二都民築,高一丈一尺,周一千八百餘丈,石竇一,捍田七十餘頃。明萬曆四十二年,督府許弘綱、巡按王命璿以圩基低薄,發銀修築。崇禎三年決,民照稅辦料修築。

小零堤 在縣東三十里。元至正間,范州、古霸二都民築,高一丈,周九百餘丈,石竇四,捍田八十餘頃。

南岸堤 在縣東三十里。元至正間,古霸、范州羅塘、倚步四都民築,高一丈二尺,周三百餘丈,石竇三,捍田三十餘頃。

進州堤 在縣東三十里。元至正間,范州、古霸二都民築,高一丈二尺,周二百餘丈,捍田一十二頃。其堤小薄,連年水決,民自出料修築。企山堤 ,在縣東三十五里。元至正間,古霸、羅塘二都民築,高一丈二尺,周三百餘丈,石竇一,捍田二十餘頃。

菰茭堤 在縣東三十五里。元至正間,田心都

民築,高一丈,周七百二十丈,石竇一,捍田一百一十五頃。

綠蔥堤 在縣東三十五里。元至正間,民築包田七頃,同菰茭堤竇出。

倫埇堤 在縣東四十里。元至正間,田心都民黃澤築,高一丈二尺,周五百餘丈。石竇一,捍田五十餘頃。

蛤菜堤   烏石堤   、鯰埇堤 俱在縣東三十五里,三堤相連。元至正間築,高一丈二尺,周五百餘丈,石竇二,捍田三十餘頃。知縣陳坡督修。

石頭廟堤 在縣東南二十里。元至正間,清泰都民杜惟德等築,高一丈,長八百九十丈,捍田三十餘頃。

陶築上下二堤 ,在縣東二十里。元至正間,太平都民夏細奴等築,高一丈二尺,周一千二百餘丈,石竇二,捍田四十餘頃。

東坑堤 在縣東二十里。元至正間,羅塘都民築,高一丈二尺,周八百餘丈。石竇一,捍田二十餘頃。

鐵冊堤 在縣東三十里。元至正間,羅塘都民築,高一丈二尺,周一百餘丈,石竇一,捍田一十五頃。

羅塘陂 在楊梅都。明永樂間,羅塘都民嚴顯等奏築,鑿石為圳,水流二十里,灌五都民田一百五十餘頃。知縣陳坡重修。

茅岡陂 在清泰都。明洪武間築,灌田一十餘頃。

橋頭岡陂 在羅塘都。明洪武間築,灌田一十餘頃。

墳前陂 在大幕都。元至正間築,灌田五頃。明嘉靖間決,知縣陳坡重修。

石陂 在黃村都。元至正間築,灌田一十餘頃。大陂 在黃村都。元至正間築,灌田一十頃。大逕陂 在停步都。明洪武間築,灌田一十餘頃。

小逕陂 在停步都。明洪武間築,灌田一十餘頃。

仙村陂 在田心都。明嘉靖間,鄉民黎用節率眾建築,灌田五十餘頃。

荔枝陂 在田、心二都。康熙十二年,田心、孔堂等村合眾修築,鑿石為竇,引水灌田,又名「孔堂陂。」

恩平縣

旱坑陂 在縣東五十里。

陂口陂 在縣南三十里。

凱岡陂 在縣北六十里。

王陂 在縣北八十里

樓逕陂 在縣北九十里。

聖塘陂 在水東都

新河陂 在縣南七里

欖醴陂 在水東都

石羅陂 在縣東五十里。

濘水陂 在縣北三十里。

曲水圍 ,在縣北八十里,古有圍基,以防潦漲。《廣寧縣》。

黃蠟坑陂 :在寺前鋪。

三升坑陂 :在官塘鋪。

第九峒陂 在永義都

金浮圳陂 :在平峒鋪。

金坑陂 在寺前鋪

社峒村陂 :在折石鋪。

金場陂 在羅坑鋪

第五峒陂 在折石鋪

扶黎峒陂 :在折石鋪。

水坑陂 在程村鋪

羅墳坑陂 在新招鋪

新寨陂 在大圃

大峎坑陂 :在曲水鋪。

長窩尾陂 :在石澗鋪。

水益坑陂 :在平岡鋪。

隔水坑陂 在曲水鋪

扶溪峒陂 在永義都

黃田陂 在程村鋪

羅鑊口陂 :在官塘鋪。

德慶州

風料陂 在金林鄉二都,灌田二十餘頃。高車陂 在金林鄉二都,灌田一百餘頃。黃滑陂 在金林鄉,溉田八十餘頃。

古龍陂 在金林鄉,溉田一百餘頃。

逢逾陂 在晉康鄉富豪里,溉田四十餘頃。

見村陂 在晉康鄉富祿里,溉田四十餘頃。羅埇陂 在晉康鄉儒林里,溉田一百餘頃。大陂 在晉康鄉清秀里,溉田五十餘頃。大蓬陂 在悅城鄉西源里,溉田五十餘頃。波花陂 在悅城鄉舊縣里,溉田二十餘頃。牛渡陂 在悅城鄉富祿里,灌田五十餘頃。大坑陂 在悅城鄉古袍里,溉田五十餘頃。鎮康陂 在都城鄉,溉田二頃餘。

封川縣

田雷陂 在修泰鄉,溉田千餘頃。

冬良陂 在德寧鄉雙河村。

屋顯陂 在修泰鄉,灌田千餘頃。

蓬流陂 在文德鄉蓬流村。

林瀧陂 在文德鄉蕨村。

大安陂 ,在羅寨村,長流不竭,旱潦無虞。龍陂 ,在滑石村,灌田千餘頃。

屋現陂 :在大地村,灌田千畝。

巖口陂 在登田村,灌田千畝。

玉葉陂 在蓮花村,灌田千畝。

流色陂 在思文村

六祖陂 在墟底村

高陂 在歐村

水聲陂 在猿嶺

陶家陂 在石牛村

《花鹿陂 》:在石灰河。

開建縣

大州陂 灌田八頃

石觜陂 灌田一頃

昭埇陂 灌田十頃

被頭陂 灌田二頃

巖峒陂 灌田五頃

圓珠陂 灌田十頃

似龍陂 灌田二十餘頃 。以上七陂,俱在開江鄉一都。

九旭陂 ,灌田三十頃。

桂陂 灌田一頃

九原陂 灌田八頃

原斛陂 灌田十四頃

黎水陂 灌田十頃二畝 。以上五陂,俱在開江鄉二都。

野埇陂 灌田四頃

上漏陂 灌田六頃

沙牛陂 灌田六頃

姚田陂 灌田三頃

鬱埇陂 灌田三頃

勒陂 灌田三頃

南耶陂 灌田七頃

熟腳陂 灌田六頃

鴨公陂 灌田七頃

羊梯陂 灌田四頃

石教陂 灌田六頃 。以上十一陂,俱錦衣鄉三都。

象原陂 灌田五頃

大林陂 灌田九頃

小林陂 灌田八頃

澹牛陂 灌田五頃

羅林陂 ,灌田三十頃。

觀陂 灌田六頃

上黨山陂 ,灌田四十頃。

下黨山陂 ,灌田四十頃。

澹霜陂 灌田三十四頃 。以上七陂俱錦衣鄉四都。

肇慶府城池考        府志[编辑]

本府。高要縣附郭。

肇慶府城池 :宋皇祐中,儂智高反,始築子城,僅容廨宇。政和癸巳,郡守鄭敦義乃築石城,周八百七十一丈,高二丈,厚一丈。南臨大江,西南隅至東南隅,三面遶壕,各深一丈,闊十丈,周四百五十八丈。城開四門:東曰「宋崇」 ,西曰「鎮西」 ,南曰端溪,北曰「朝天。」 明洪武元年,江西行省郎中黃本初來掌府事,請加修築,改「宋崇曰『正東門』」 ,鎮西曰「景星門。」 其後,千戶郭純以城南隅濱江,用石甃河畔,高二丈,與城址並,捍禦水患,至今賴之。景泰間,西賊屢犯鄉關,知府黃瑜浚壕植柵於周城之外。柵外護以刺竹,柵內環以敵樓。工畢而寇適至,竟莫能犯。成化元年,城上增置串樓八百一十間,自是防守不患風雨。三年冬,建披雲樓於城上西北。四年,建南門樓。五年,建東西二門樓,及四隅角樓。又議拓北城至靜明寺,會水災不果。後參將楊廣建北門樓。十一年

知府李璲於披雲樓近壕增築磚城七十餘丈,厚一丈高,並舊城改四門額:東曰「慶雲」 ,西曰「景星」 ,南曰「南薰」 ,北曰「朝天。」 正德六年,知府程杲重修串樓,歲久而敝。嘉靖七年,兵備僉事李香與知府鄭璋議撤串樓,修雉堞。三十九年,風雨連旬,城東北隅傾陷,兵備僉事皇甫渙與知府徐鷁修。崇禎二年,城西門樓圮,知府陸鏊修。

皇清康熙八年,颶風大作,城四角樓基俱圮。知府史

樹駿修。十二年,大風雨,飄毀城堞,總督部院金光祖捐俸重修。壕自西門城外遶而北,過北門橋,至東門城外,謂之「外壕。」 自西門城內起小水通竇,過南門街至清軍館後而大,謂之「上壕。」 復通竇,過塘基頭街下注,其大差減,謂之「下壕。」 下壕又通竇,出城,接外壕而達於江,自西門石嘴引江水而入者,謂之「西壕」 ,乃官船避風之所。古澳在東門外,通大江,可以藏舟楫,避風濤,後為潮沙所壅。宋乾道六年,郡守曹總修復,設澳田若干畝,為歲收淘浚資。今田廢而澳亦堙。自東門水埠頭起,至天寧寺前止,接內壕水達江,乃其故址,亦謂之「外壕。」 先是,城東外街原靠城邊,知府夏應台改出近壕至北門止。城西外街亦靠城邊。知府夏應台改出沿壕至披雲樓後新基及北門止,自此文運漸興。城北外壕,舊從西門外遶披雲樓後轉東。萬曆三十七年,知府陳濂以「府治龍脈自西來」 ,命工築塞培脈,分北壕為兩截。城北內壕原有監軍道左渠消水日久,民作鋪其上,淤塞。三十八年,知府江中楠拆鋪修濬。崇禎二年,知縣張明熙復濬之。

外州縣

四會縣城池 ,先未有城。明洪武二十四年,肇慶衛指揮溤復以四會地接廣西懷集,山林深廣,寇盜出沒,奏調後千戶所官軍,立柵為守。天順三年,西賊流劫,巡撫葉盛始奏請立城。周五百七十六丈八尺,高二丈,厚一丈四尺六寸,砌以磚串樓五百四十有八,敵樓一十有八。開四門:東曰陽和,西曰德澤,南曰清寧,北曰「鎮安。」 壕闊三丈,深九尺,歲久壕堙。正德九年,巡撫都御史丁楷濬之。十六年九月,城西南潰,知縣蕭樟修築。萬曆三十三年,知縣彭名世疏前壕,復侵地,議塞。後壕未集,先築二基。西門瀕河,歲遭衝齧,復架木疊石障之。

新興縣城池 ,古新州無城池,惟築土垣以衛衙宇。宋建炎四年,州守王敦仁始用磚石修築,名「子城」 ,周一千二百七十八步。紹興十四年,州守黃濟病其狹小,南去子城一里,東西北各去半里,遍植刺竹繞之,名「竹城」 ,開四門以通出入。明洪武十三年,增土城於竹城內,高八尺,厚五尺,周一千一百八十丈,顏四門:東曰「朝陽」 ,西曰「德勝」 ,南曰「長生」 ,北曰「拱辰。」 天順七年,賊攻破之。知府黃瑜請都御史葉盛奏准築磚城,周六百四十九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設警鋪五十五座。四門外各環月城。門外改東門曰「陽和」 ,西曰「捷勝」 ,鑿池周七百餘丈。弘治十二年,僉憲徐禮檄城內外各闢馬路,廣一丈,修敵樓、串樓及月城。嘉靖十年,僉憲王澄檄撤串樓,修雉堞。嘉靖三十七年,僉憲殷從儉、經彥寀謂城蔽學宮,移南門於學前,曰《南征得路》。嘉靖四十一年,知縣周崑重建敵樓。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縣李超重修。

陽春縣城池 :「唐武德四年,始築春州城,高一丈,厚六尺,周四百二十丈。宋皇祐二年,知州薛利和修城浚壕。」 元季廢壞。明洪武三十年,知縣趙清以陽春地接瀧水、七寮、紅豆等山,猺賊時發,奏調神電衛後千戶所官軍鎮守。是年冬,千戶鍾良加築,高二丈,厚一丈,周五百六十丈,壕深一丈,周六百九十丈,建敵樓三十,為門四:東曰「迎暉」 ,西曰「靖江」 ,南曰「鎮蠻」 ,北曰「仰京。」 天順間,守備指揮李盛、知縣李福海重修。立雉堞,設弔橋,環植刺竹。流賊屢至,不能犯。成化五年,守備指揮祖瑄重修。八年,按察使陶魯去雉堞,為串樓,以防竊入。正德十年,知縣黃寬重修。是年,都指揮卜玉增高西門月城,築攔馬牆。後因風雨,串樓毀壞。嘉靖三十四年,知縣謝復生去串樓,仍立雉堞。萬曆九年,知縣黃憲清建角樓,修四門樓,易其名曰「東和、西靖」 、「南鎮、北拱。」 萬曆十五年八月內,颶風大發,飛石伐木,城樓窩鋪,盡行圮壞。知縣張文誥重修葺理,門樓、窩鋪城垛,皆復其故。

陽江縣城「池 ,宋紹聖五年,知州丁璉始築土城,高一丈五尺,厚一丈,周五里,壕深一丈,闊三丈,周六里。元大德間,種竹城外,以為障蔽。」 明洪

武三年,千戶張均德甃以磚石,高二丈,厚一丈五尺,周八百九十二丈,壕深一丈,闊三丈五尺,周九百七十丈。城上設周廬四十四,開四門,東曰「承宣」 ,西曰「威肅」 ,南曰「寧海」 ,北曰「鎮安。」 天順間,指揮韓裔濬壕。正德八年,分守參政黃顒設望樓四十八,築南北二堰,壕水不竭,民今賴之。嘉靖二十五年,堰決,知縣吳煥章重修,以石為楗。隆慶二年,知縣王仲增高城五尺。萬曆七年,同知蔡懋昭增浚城壕,復築二堰。十五年大風,樓櫓周廬半毀,同知方應時重修,歲久多傾。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孫廷鐸增修。

海朗守禦所所城 「在縣東南五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建。周八百五十丈,高一丈四尺。萬曆四年,增高三尺,門樓四。萬曆三十年,海防徐璘建敵樓六座。」

北津城 在縣南三十里。高一丈五尺,厚四尺有奇,周二百二十丈,門三,樓七。康熙十年,知縣孫廷鐸修,尋廢。十八年,知縣周玉衝重修,添設後山砲樓。子城蔡長祥督造。北津向未有城,明萬曆年間創建。

雙魚城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建,周四百八十丈,厚一丈,高一丈八尺,門樓四。

皇清康熙十年,守備王得勝重修。

蓮塘驛城 明嘉靖三十三年,僉事林應奎建,周三百二十八丈,高一丈四尺,窩鋪九,垛口五百一十八,東西門樓各一。萬曆中,知縣宋良木重修。

太平驛城 明嘉靖四十五年建,周圍三百六丈,東西門各一,窩鋪九。萬曆中,知縣宋良木重修。

樂安驛城 明隆慶五年建,周二百丈。原在下寮,成化間,按察使陶魯以「下寮沮洳,行旅不便」 ,乃徙於此。地屬陽江,官屬陽春。隆慶中,陽江知縣王仲與陽春知縣熊烈築以磚石。

高明縣城池 ,舊為高明巡司,無城。明成化十一年,知府黃瑜奏設縣治。十六年,知府李璲始築磚城,周六百六十丈,高二丈四尺,厚一丈五尺,建窩鋪十八,開門三:東曰「寅賓」 ,南曰「阜財」 ,北曰「迎恩。」 城外有池。弘治十一年,知縣凃縉鑿深一丈,廣三丈,外植刺竹。正德初,知府黃顒增串樓五百餘間。嘉靖元年乃改作雉堞。二十五年,知縣石銘繕修。三十五年,知縣徐純修城濬池。隆慶六年,知縣羅學植重修。萬曆十年,知縣張佐治開西門。崇禎二年,知縣鄒應期建東門護城。崇禎五年,知縣蕭時勉築西壕。南基就准壕,居民譚明紀納餉佃。崇禎十三年,知縣崔琳將雉堞原火形改為土形,增高二尺,以磚,旁築馬路。

皇清康熙二年,南樓傾卸,知縣盧開象修復四樓,俱

稱「完固」 ,惟「子城」 未修。

恩平縣城池 :明成化二年,僉事陶魯立恩平堡,乃築磚城,周三百二十五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二尺。開四門:東曰陽和,西曰鎮平,南曰永通,北曰承恩。浚壕植柵,城上環置敵樓窩鋪。十六年,開設縣治,復築,高四尺。正德七年,知縣鄒級重修,城加三尺,池廣二丈,深一丈。嘉靖間,城垣馬道頹壞,督府檄縣修築。二十九年,知縣阮琳重修四樓及更鋪。四十二年,知縣李河圖修四樓,加築馬路,高二尺。崇禎十二年,知縣王扉以舊城山水不利,數經殘破,請建新城。於黃河蓢。築磚城,周四百丈,高一丈八尺。四城樓各高二丈三尺,廣三丈五尺。開三門:東曰「拱日」 ,南曰「陽明」 ,西曰「成慶」 ,北為文昌樓。值明末未遷。

皇清順治十一年,舊城為土寇王興等焚毀,官吏寄。

居凹頭寨,始議修葺新城以居官舍,關廂草創未備。

廣寧縣城池 。明嘉靖三十六年,都御史談愷既平扶溪、大羅山賊,三十八年,請立廣寧縣。初奏縣治設於譚圃,僉事經彥寀、知縣韋弁採士民議,乃於大圃建城,周三百三十九丈,高一丈六尺,東加高三尺,雉堞四百八十四。為門三:東曰長春,西曰艮成,南曰來會。其上有樓,北無門,建敵樓一,東加望樓一,窩鋪十一。萬曆七年,巡按御史龔懋賢命推官羅應台增築南門月城,拓東門四十丈。四十二年圮,知縣趙廷忠築。天啟七年,知縣黃夢瑞增築城西垣牆,高三尺,長三十餘丈。

開平縣城池 ,舊開平屯堡,周三百五十丈,高八尺,厚二尺,止東、南二門。

皇清順治七年,城守張瑞漢於「二門各建城樓一座

又建敵樓五座。康熙四年,知縣高子翼修築城垣,增高三尺,始建雉堞焉。額二門:東曰「紫來」 ,南曰「常平。」 十一年,知縣薛璧重修敵樓。

德慶州城池 :「古無城池。宋皇祐六年,儂智高亂,始築子城。南闢大門,僅容廨舍、倉庫。」 元至正間,總管孫振武重修。明洪武元年,守禦千戶邵成「視舊城狹隘,奏改城址,甃以磚石,高三丈,厚一丈五尺,周一千一百丈;壕深一丈,闊三丈,周一千一百五十丈。上置串樓七百二十,敵樓三十有九。門五:東二曰東勝,曰忠順」 ;南二曰「鎮南」 ,曰「廣惠」 ,北一曰「香山」 ,俱設譙樓,後撤去串樓,止存敵樓。景泰七年,都御史馬昂令周城增高三尺。成化七年,都御史韓雍命本府通判李敏、知州周儉重修,及羊橋馬道,悉甃以磚。成化十五年大水,城圮三十餘丈,知州管淳、千戶朱徹等修復。嘉靖五年,知州周文漢築香山門月城後。十二年,知州陸舜臣重修。隆慶五年,知州楊士中修城浚壕,引香山之泉而注之壕,增修雉堞。以忠順門僻在東北,難防,塞之。六年,創東勝門月城。萬曆元年,創南門月城。二十三年,知州陳榮祖開忠順門,不利。二十七年,知州沈有嚴復塞。崇禎六年,知州商朝仕重修一次,又周增三尺。忠順門樓之右,建文昌閣,以為州城控扼下關。

皇清康熙五年冬,東北傾圮者數十餘丈,知州秦世

科修復,又修北門樓一座。城守方弘綱修小南門樓一座。康熙十二年夏六月,大雨,崩城四十餘丈,署知州譚桓修復之。

封川縣城池 :舊城周一百七十步,塹山為之。明正統十四年,黃蕭養亂,典史陳順因故址修築墉堞城樓。其後西賊屢至,居民避地,城不能容。天順二年,守備指揮王英展外城環柵,植刺竹以磚甃北城三十一丈,周共四百六十二丈。壕廣四丈,深一丈四尺,周二百九十五丈。又濬西塘環之,有城門樓、角樓、敵樓,設更鋪三十有七,為門三:東曰遵化,南曰「長清」 ,西曰「鎮寧。」 成化五年,都御史韓雍發銀一千七百兩,命知府黃瑜、同知馬襄、知縣萬顯分督軍民,仍舊城基培築,環以串樓,建門樓二:北曰鎮北,南曰「鞏南。」 弘治十七年,知縣李煦復於城外建四門:東曰「文興」 ,東南曰遵化,南曰永清,西曰「長寧」 ,規制加備。嘉靖二十五年,西城崩,知縣吳蕙修復。萬曆二年,懷賀賊起柵,久朽壞。知縣陳起耕甃文興遵化門敵樓,規制一如城門。四十六年,雨潦,城圮并壞,窩鋪四十餘間,知縣方尚祖修。

開建縣城池 ,舊無城,明洪武間,於開江鄉一都築土為城,僅高六七尺。景泰元年,流賊攻陷,始調官軍守禦。天順三年,指揮王芳、千戶胡清見城基寬曠難守,乃約其制,存三之一,周植木柵,疏壕兩重,各闊二丈五尺,深半之。於縣北鴈山濬源至五里,鑿塘瀦水,因名「水母塘。」 引溝灌壕,秋冬不竭。八年,都御史葉盛奏築磚城,檄布政使張瑄、僉事傅博經度,令守備聶聰、知縣黃瑜先築土城,浚舊壕,闊四丈,深丈餘。環北而南,西臨開江,建門三:南曰「迎恩」 ,西曰「開江」 ,北曰「鎮邊。」 成化元年,都御史韓雍復發帑金五百兩,成之。周二百二十丈,高丈有九尺,面廣一丈,基厚丈有八尺,串樓二百二十,敵樓五。嘉靖七年,典史黃世鐸重修。十四年,洪水城圮,知縣呂賓修復,始塞北門,撤串樓,作雉堞。隆慶五年,洪水復圮西城門,教諭何大純重修。萬曆元年,知縣胡希寅築南門子城二十餘丈,開門三。又築西門子城十餘丈,即「禦戎臺」 基。開門二門皆有樓。萬曆十一年,知縣葉之盛開東門,上建串樓一座,塞西門。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侯干都「率民修城上南樓一。」

「座北、東西各城樓一座。」 康熙六年,子城傾圮,知縣崔國祥重修,復完繕如故。康熙十一年,南樓復為風雨所毀,知縣張沖斗捐貲重修。

肇慶府關梁考一  通志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高要縣附郭。

羚羊峽   。《大路峽》。

北門橋 在城北富安坊,宋政和間,知府鄭敦義建。

景星橋 舊名「西石」 ,在城西一里壕上,亦鄭敦義建。

東澳口橋 即馬頭。在城東一里古澳。

壽仙橋 在崧臺驛左。《舊志》:在西澳口,正當東。

西孔道以木為之。明萬曆二年,知縣張延熙伐石重建,舉人鐘大咸《記》。

玉蝀橋   、彩虹橋 俱在七里巖前。北曰「彩虹」 ,南曰「玉蝀」 ,中承石墩以跨瀝湖,明隆慶間建。

星渚橋 在斗郊堂前,渡景星亭。

躍龍橋 在石頂新竇。明萬曆十六年,知府王畔建。萬曆十四年大水,橋圮,知府鄭一麟重修。俱自有《記》。

騰蛟橋 在新羅都北港。明萬曆甲寅,郡守戴熹建。侍御區大倫《記》。

蔡公橋 在寶查都。明正德十四年,橫查人蔡彪建。

新蓢橋 在寶查梁家前,古橋也。明崇禎四年,知縣張明熙重修。

邀月橋 在蓮塘墟。明崇禎五年建。

西澳口橋 :在崧臺驛。

福津橋 :在橫查水口。康熙十年建。

石頭頂渡 在龍津坊,大江闊七里餘。元至正三年立。

南岸渡 在縣西百步。大江闊六里餘,正當驛道。

白沙渡 在龍潭都,大江闊三里餘,皆元至正三年立。

鵝鬱渡 在桂林都,大江闊三里餘。

金津渡 在陶山都

羅鬱渡 在新羅都,大江闊三里餘。皆元至正間立。

大湘、小湘渡 ,皆在桂林都。

大逕渡 在樣源都

筍洞、祿步渡 皆在祿步都。

大鑊渡 在城南二十里。

河洿渡 在城南四十里。

後瀝渡 在城東二十里。

長利渡 在城東五十里。

橫查渡 在城東,天妃廟開抵橫查都。

廣利渡 抵廣利墟

石洲渡 抵高明,俱繇天妃廟前。

長河渡 :在城東小市頂,開抵廣城。

西南渡 抵西南

德慶渡 抵德慶

江門渡 抵新會,俱小市頂開。

梧州渡 :在新羅北港。開抵梧州,今廢。

宋崇渡 在桂林都

橫石渡 在城東

四會縣

羅坑徑 在縣南十五里許,往高要界有營。雙對岡 在縣東五里許,往青岐界有營。南津水口 在縣東六十里,一通三水,一通肇慶,一通南韶,有巡檢司。

太平橋 在縣治前。元至正間建。明萬曆三十九年,知縣陳一元易以「石梁。」

普濟橋 在城東門外,即龍橋。宋淳熙間,架木為之。明正德十六年,圮於水,知縣蕭樟易以浮梁。嘉靖間,為水所漂,知縣梁棟復修以木。萬曆間燬,邑人林長清重建。明末復燬,民久病涉。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府史樹駿、知縣李復修各捐俸。

金重建

石橋 在城東二里,明成化年間建。

清風橋 在城東七里清塘村。

長塘橋 在城東七里

花山橋 在城東十五里。

沙水灣橋 在城東,跨壕原,木橋。鄉民楊橋施銀易石。

清寧橋 在南門外

大埇橋 在城南六里

迎仙橋 在西門外,舊名「石巷。」 明洪武間旱,有異人禱於橋上而雨,改今名。

接龍橋 在城東南二里。中有觀音閣。明萬曆間,知縣陳一元建。

三登橋 在城西北二里仁壽都。相傳有三人一時登科,故名。

步雲橋 在儒學前,即泮橋。

河南渡 在縣前江

黃岡渡 在寺山都

西沙渡 在城西二里

獨岡渡 在橄欖都

廟邊渡 在社山都。今創有橋,渡廢。

寺岡渡 在舟官都

東山渡 在隆復都

省城渡

新興縣

文昌橋 在縣東城外。舊名「仁義。」 宋紹興辛巳,州守王煥章、僉判陳光修建,改名「熙平。」 淳熙十年,州守黃允重建,仍名「仁義。」 嘉定八年,州守陳士龍議創石扯,不果。十四年,州守王克恭始成之,未幾圮。寶慶重修之。元元統三年,達里花赤薛里思吉架木又圮,垂二百餘年。明萬曆二年,知縣王民順始伐石於十里峰,為址者九,為隄者二,架木為橋,覆之以屋。屋二十有五楹,中為閣,更名「文昌。」 十三年秋,颶風撤屋,署縣通判劉獻義重修,有尚書何維柏記。明末兵燹,橋毀。

皇清順治十二年,管理屯務楊炳募修《西寇蹂躪橋》。

《復傾圮》。康熙十一年,知府李超重修。

平政橋 在縣門外

泮水橋 在儒學前。今廢。

利涉橋 在縣北十五里。架木為之,覆以土,因名「土橋。」 明萬曆八年,知縣陶曾易以石。今圮河村橋 ,在縣北二十里。

太師橋 在城中,文脈水所出。

長春橋 在縣西一里

興文橋 在橋亭村尾。明萬曆十五年,鄉民梁汝寶等創建。

夫人橋 在縣東二十二里喃村。戶部郎中彭津妻葉氏捐銀築建。俗呼為「夫人橋。」

迎恩橋 在縣東三十里白土村。署縣事恩平知縣劉《渼仝》士民建。

芙蓉橋 在縣東四十里雲禮村,今圮。

夏院橋 在城外東角隅,洪聖祠旁。

五賢祠橋 在縣南城外夏院水「五賢祠」 舊址之前。

龍塘橋 在縣南城外。康熙九年,上豸廟坊士民建。

洗河橋 在縣南義塚岡洗河坊。

嗣應橋 在縣南十里玉皇岡。邑人潘伯捷父求嗣,有應酬建。

勘頭橋 在縣南十二里勘頭村。石橋二:上橋往觀洞、許村等處,下橋由官路過龍巖入龍山。俱宋淳祐庚戌冬建。

皇清順治間,下橋圮。康熙十二年,邑舉人潘毓珩重。

蚌山橋 在縣西南四里蚌山前天塘大路,宋紹定四年建。

南山橋 在縣西三里。明崇禎十年,邑生員梁州垣等募建。

履橋 在縣西天塘河頭白馬廟旁八十里。明崇禎六年,僧見雲募緣建。

北門橋 在北門甕城外。

龍母橋 在北門外龍母廟旁。

洞口渡 在縣北五里。盧溪、錦水合流之處,路通高要。

索水渡 在縣東八里

津頭渡 在縣北四十五里。上皆官渡。

土橋渡 在縣北二十里。

桐村渡 在縣北四十里。

錦山渡 在縣西七十四里。

獨鶴渡 在縣東七十里。

渡頭渡 在縣西七十里。

東門渡 在縣東

良峒逕口渡 在縣西二十里。

洞口河橫水渡 在縣北七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