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35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卷目錄

 肇慶府部藝文一

  峽山寺賦并序    唐沈佺期

  端州石室碑         李邕

  到難            周夔

  碧落洞記         宋王陶

  三洲巖記         祖無擇

  石室記           陶翼

  石室賦          郭祥正

  雲潭記         明陳獻章

  七星巖記         吳桂芳

  開建縣創立城池記      傅珍

  披雲樓記         何喬新

  端郡署後闢披雲樓記     陸鏊

  暇苃記           前人

  端江源委記        陸可昇

  肇慶府部藝文二

  入瀧水         唐宋之問

  新州謁六祖禪師       前人

  巡按自灕水南行      張九齡

  經端峽           楊衡

  端州紫石歌         李賀

  端州別高六         張說

  還至端州驛前與高六別處有感 前人

  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四首

                許渾

  新興道中          前人

  寄杜位           杜甫

  登城樓寄封州刺史     柳宗元

  遊七星巖         宋康衛

  登陽江望海樓        胡銓

  遊銅石巖          前人

  鐵坑山           前人

  酬端州守丁寶臣送綠石硯  王安石

  送胡澹菴貶新州      王廷珪

  鵠奔亭          郭祥正

  峒石山           張登

  自恩平還崧臺二首     黃公度

  妙法庵          趙良佐

  新婦石          林小山

  三洲巖          元陳煜

  南恩北津弔張太傅      呂恕

  葫蘆石          秦圃華

  渡端州峽          范梈

  熙春臺          琥璐珣

  羅琴山           前人

  陽江道中        明湯顯祖

  羚羊峽山          陸鏊

  崧臺春霽曲         梁敏

  端溪夜泛聞漁歌      李振聲

  過端州峽山         曾俊

  夜次羚羊峽口       歐大任

  蒼梧還至端州逢立春    區懷瑞

  過獨鶴驛         潘季馴

  重過封川         林希元

  崆峒聯句      羅僑 王大用

  披雲樓           黃瑜

  登南城樓         何湛然

  凌虛閣          程可登

  經悅城          陳獻章

  古耶道中有懷        前人

  自三洲還至祿步村      前人

  遊螺髻巖         岑一麒

  白鹿臺二首        區宇瞻

  恩平發舟口占        吳鵬

 肇慶府部紀事

 肇慶府部雜錄

 肇慶府部外編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五十四卷

肇慶府部藝文一[编辑]

《峽山寺賦》并序
唐·沈佺期
[编辑]

峽山寺者,名隸端州,連山夾江,頗有奇石。飛泉迥落,悉從梅竹下過。渡口上至山頂,石道數層,齋房浴室,眇在雲漢。神龍二年夏六月,余投棄南裔,承恩北歸,結纜山隅,周謁精舍,為之賦焉。

峽山精舍,端溪妙境。中有紅泉,分飛碧嶺。若乃忍殿 臨岸,禪堂枕江。桂葉薰戶,蓮花照窗。銀函獅子之座金剎鳳凰之柱。野鹿矯而屢馴,山雞愛而頻舞。千層 古龕,百仞明潭。幡燈夕透,杖缽朝涵。炎光失於攢樹, 涼風生於高竹。仙人共天樂俱行,花雨與香雲相逐。 法侶徘徊,齋房宴開。心猿久去,怖鴿時來。走何為者, 竄身炎野,旋斾京師,維舟山下,稽首醫王,誓心無常, 「向何業而辭國,今何緣而赴鄉?豈往過而追受,將來 愆而預殃。即撫躬以內究,幸無慝以自傷。心悟辱而 知忍,跡繫窮而辨方。嘉爾來之放逐,謂吾生之津梁。」

《端州石室碑》
李邕
[编辑]

「日者託宿祕篆,寄傲神府,撰奇討異,注靈通感,冥搜 海堧,遐矚坤極,敞金闕,疏玉堂,河漢未際其源,今昔 罕聆其語。以為宛此山郭,介在江墳,薄人寰,騰物外 妙有,特起,靈表澒洞,綺田砥平,錦嶂壁立,肇衍洞穴, 延袤中堂,蹙怪積以萬殊,砑地形以千變,伏虎奔象, 浮梁抗柱,激濤海而洪波沸渭,欱杳窱而群峰嵯峨, 飛動逼人,屹聳驚視。密微微而三分地道,風蕭蕭而 一變天時。竇乳鍊於玉顏,石床列於仙座。隔斷塵境, 矯集福庭。寂兮寥兮,恍兮惚兮,使營魄九昇,嗜慾雙 遣。形希羽翼,志摩雲天。秦漢之間,莫知代祀;羲皇之 上,自成遐邈。當是時也,吏修其職,民恬其業,流冗歸 止,介特乂安。」於是命友生,挾琴酌,一歌一詠,以遨以 遊,莫不解榻於斯。加之「杖龍遺士,駟馬凌晨,避暑窟 室,締賞林巒,擊石如鐘,酌泉如水,固亦轉丹竈,掇紫 芝,跡參寥之遠心,惟習隱之幽求」者矣。開元十五年 正月二十五日李邕撰。

《到難》
周夔
[编辑]

天子握乾符之六歲,末秩臣《羽皇》客於南裔,水浮溟 波,陸上青山,或時晝短,宿在林壑。繇是嵐溪煙嶠之 勝,得湞陽之石室焉。兩崖卷束,勢合如屋,孱顏百間, 開待朝旭,峭然嵐壁,宛矣倦躅,羽容霓色,霏遶瑤局。 加以上戴霄峰,中流晴溪,碧瀾之下,寸寸秋色。若夫 崆峒見月於半夜,翠竇有雲於朝日,乳枝凝斷而磬 「落,松籟疏風而瑟續,不書其奇可知矣。」於戲!斯室斯 溪也,與《敻古》同出,野夫樵子,無日不到,冠劍百族,代 誰知之?使靈室煙霞,寂寞無主,龜山挹玉堂之會,瑤 池宴王母之觴,彼何人耶?秋九月,有釋氏子智捷,聞 於聚落,持律第一,探得是室,亟言於上谷侯君。侯君 名著,字伯昭,德門之裔也。宰於湞陽,《蟹筐》《范綏》之政 行焉。事歸條貫,官有餘日,初與三四賓客游焉。既昇 於室,皆踞盤石,注目峭絕,壑形渠渠,忽驚呀豁,危起 騰立,背倚青壁,久而不寧,掬谿飲水,稍稍神定。噫乎 古之王文考,何平叔不值斯室也?向使值之,必為之 賦。《廣言》磅礡洞蕩,垂文雄傑,則靈光景福,不得獨豪 矣。大凡人間跼束,難「有閑日。瞻彼石室,嗣予之到者 誰耶?上谷交親,同辭舊山」者,京兆韋君長文,時為南 郡曹掾,手持密轄,杳在蓮府,緬昔泉石,俱為逸人,張 琴寫古以彈操,語默不歌而飲酒,簪纓軒冕,浮雲也。 今日煙霞林壑,思同甚難,故礱室琢壁,顧余以到。難 命篇上以俟群仙之降次,將遲京兆之遊些。京兆韋 長文,上谷侯著、河南史傑、清河崔存慶《存範》、蘭陵蕭 及、上谷侯從直、清河張君奭、張甫釋澄雅智捷明則 成文,後一月琢石,又一月,儒釋侶十四人,同游立之。

《碧落洞記》
宋·王陶
[编辑]

地之靈者以山水稱,人之英者以文章顯。故大塊間 多巖壑勝概,非值通才碩賢,跡所到,心所想,摛辭載 實,克播發之,則雖駢奇粹異,至於仙家,所謂洞天福 地相參,亦不得有名於四方矣。湞陽郡南趨十五里, 群岫亙屬,長溪縈紆,窮河盡源,呀然成洞。中敞石室, 下逗寒流,融糾萬狀,衣冠輩未嘗一詣。唐元和六年, 周夔羽皇探得幽絕,遂命侶以游,著《到難》一篇,刊在 巖石,語清思逸,狀寫景物至當。後人嗣到,稍稍甚易, 然奇文獨在,無能可復繼者。偽漢劉氏始題洞曰「碧 落」,室曰「雲華」,自是益號名跡,標望嶺隅,南北來游,無 日無之。予厭聞其勝,患未得賞。今還故里,閑居多暇, 因率諸髦士偕至絕境,稅駕暫息,寓「目一覽,崖危壁 峭,駭動神魄;風泠溜澈,爽侵肌骨,氣潤煙霧,香馥松 桂。若登青岑,造赤城,霓旌可接,颷馭可攀,又豈止捐 世紛,脫塵累而巳乎?」既而捫蘿躡險,周訪遺逸,洗杯 酌醪,相陪夜飲,歡而醉,狂而歌,濯足於清泉,曲肱於 盤石。心境俱外,物我皆忘。浮圖非想之天,老氏無何 之鄉,訂茲沖淑,彼焉「此焉。」夫人生所樂,為趣匪一,志 尚於內,情適於外,是謂得矣。固不知逸少《蘭亭》之宴, 太白《竹溪》之會,復何以專美於千百年間邪?雲扃晚 照,促人歸轡,猿鶴相顧,戀戀不忍去者久之。同遊九 人,各賦詩以寫興云。

《三洲巖記》
祖無擇
[编辑]

康州之東六十里有山焉,高不百仞,下有石室,窿然 洞然,哮豁靚深,可容數千人。兩旁有隙穴,俯僂以入, 而復高明。大者如堂,小者如房,若窗「若戶,妙達曲密, 上棟下宇,得大壯之象。吾不知融結之始,有意而為 之,其偶然耶?何怪奇詭異之如是?」按《郡牒》「三洲峒」,即此也。

《石室記》
陶翼
[编辑]

混元喪精,天地均氣,融川結山曷嘗私於一物哉?而 韜奇毓秀,絕與類殊,疑得造化之偏者。其崧臺石室, 歟崖斷穴,露呀然而闢,斲嵌崆刳,巀㠔掀層巔,劃巨 石頑青,老碧將墮復屹,交撐互搘,如竦如立,龍蛇盤 蟄,煙雲出沒。中敞平地,廣畝側環,翠壁踰仞,滴乳成 柱,凝嵐作蓋。若非神驅鬼役,鑿空架虛,不棟不榱,疇 克其壯?又不知列仙移來,真宰鑿出,吁其偉乎!《圖經》 謂「帝觴百神之所」,亦九九小洞天之一也。谿泉清冷, 林鳥嘲哳,猿跳鹿馴,藤刺薜纏。春葩夏飆,秋菊冬桂, 皆常景物,何足詫尚?去夏五月,儂寇軼境,二廣騷動。 朝廷命翼參掌漕計,助餉軍實。明年春,賊平,每按部 西江,停舟下瀬,與前郡守曲臺丁寶《臣元珍》,今郡守 殿「省江東之乘,公休縱遊為樂,窮幽抉勝,飫心飽目。 因狀厥實,用示將來。」

《石室賦》
郭祥正
[编辑]

「端城之北,徑五六里,有巖室兮洞開。其上則七山建 斗,司天喉舌;其下則淵泉不流,停碧一杯。寢之則肌 髮冰,酌之則煩心灰。」四旁則石乳玲瓏,中敞圓蓋窅 窅,萬丈無窮。其崖。孰納忠兮嗟肺腑之已露?孰止戈 兮來兵仗而相挨。儼衛士之行列,肅廷臣之序排。紛 披披兮蔕萼,粲樅樅兮條枚。安而不可動者,為梁為 「棟,奔而不可止者,為虎為豺。龜闖首兮屏息,虯奮鱗 兮摶雷。怪怪奇奇兮千變萬態,愈視愈久兮恍惚驚 猜。何人境之附近,而仙宇之祕異,如此者哉?」蘿捲風 兮窈窕,春漬芳兮昭回。或命佳客,或寓幽懷。考二李 之勁筆,皆一時之遺才。援玉琴以寫詠,嘆夕陽之易 頹。方謝事以言反,眷茲室以徘徊。雲愀容兮泱漭,鳥 送音兮悲哀。況百年之將盡,邈夫萬里奚復來。

《雲潭記》
明·陳獻章
[编辑]

白沙之西山,則圭峰也。東北連數峰,最勝者為綠護 屏。屏之南有潭,淵然曰聖池,下蟠蛟龍,龍噓氣成雲, 變化萬狀。里生周鎬偕其季京來謁予白沙。時維仲 春,風日晴美,予與二子㩦酒飲於西山之麓,班荊而 坐,仰而四顧,有雲起綠護屏,炫爛如丹青,紛郁若祥 瑞。予顧謂二子曰:「是聖池之雲也。偉哉觀乎!」二子愀 然曰:「是吾先子之志也。先子居龍溪垂五十年,無他 嗜好,惟喜雲潭之觀,故取號曰雲潭云。」予曰:「嘻!有是 哉!居吾與汝。夫潭取其潔也,雲取其變也。潔者其本 乎,變者其用乎?」二子曰:「然。」予曰:「未也。野馬也,塵埃也, 雲也,是氣也,而雲以蘇枯澤物為功。《易》曰:『密雲不雨, 自我西郊』是也。水以動為體,而潭以靜為用。物之至 者,妍亦妍,媸亦媸。因物賦形,潭何容心焉?是之取爾。」 二子喜曰:「先生命我矣。」於是復進而告之曰:「天地間 一氣而已,詘信相感,其變無窮。人自少而壯,自壯而 老,其歡悲得喪、出處語默之變,亦若是而已。孰能久 而不變哉?變之未形也,以為不變;既形也而謂之變, 非知變者也。夫變也」者,日月相代乎前,雖一息變也, 況於冬夏乎?生於一息,成于冬夏者,氣也。夫氣上蒸 為水,下注為潭,氣,水之未變者也。一為雲,一為潭,變 之不一而成形也,其必有將然而未形者乎!默而識 之,可與論《易》矣。

《七星巖記》
吳桂芳
[编辑]

肇慶郡城北有峰嶙峋蔥鬱,森列碁布,如隕星麗地, 錯落凡七。其中一峰,宏開巖壑,虛明昭曠,可容數百 人,嘉石穹窿,清泉映帶,誠一方之奇觀也。余參政東 粵之明年,五月既朢,高肇參將鯉山鍾君始邀余來 游。顧瞻四塞,懸岸乘碧,金蓮玉桂。時方盛夏,煩暑頓 除,絲竹壺觴,情興交暢。因念此巖僻在嶺海之間,軒 蓋罕臨,聲稱未著。若俾產於通都上國,舟車會馳,冠 裳萃止,則春風之前,秋月之夕,鴻生鉅儒之詠賞,吳 姬越女之嬉遊,當與蘭亭、西湖、鳳臺、燕磯比雄於中 原矣。既共為茲巖太息,已而諦觀巖下,苔蘚滿目,荒 穢成丘,頗蹈詩人「樹檀維籜」之誚。計一巖之飾,所費 幾何,曾莫有為之先者,何世好事者之不多見也。蓋 又共為茲巖,慷焉以慨者久之。讌既罷,爰進郡知事 丘民惠於庭,授以規畫。伐石於山,鳩工於肆,拓材於 沒入之羨。巖之外,構亭數楹,扁曰「臨壑。」引石為梯,直 抵巖所。巖內築臺,高三尺,方廣若干丈,以待獻酬。其 高為小臺,稍加增葺,以待游衍。凡舊所未備者,益之, 污漫不飾者除之。工甫告成,余同年克齋殷君適蒞 是郡。孟秋之朔,迺偕鯉山君具觴落之。舍止有亭,酬 酢有臺,瞻依且嚴,高深可象。蓋旬月之間,川原已改 色矣。余觀自古名山奧區,多因地而勝,抑或以人而 傳。余非能重茲巖者,顧浸淫蕪莽,不知其幾千百年; 而繕治緣飾以成巨觀,則自余今日始。豈山川之汙 隆晦顯,亦有時與。

《開建縣創立城池記》
傅珍
[编辑]

「古有聖人者出民生多釁,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禍 至而備,患生而防,然後民得相安,而相欺者以弭。或者域民而不藉地之利,禦暴而不設地之險,則是視 溺而不為之拯也。」廣之開建隸於德慶州,州隸於肇 慶府,東控懷集,西扼蒼梧,林蠻峒蜑,民雜以處,即古 之百粵地也。南宋時始置縣,而國初因之,居無城郭, 守無甲兵。景泰初,西賊寇掠,始調官軍哨守。天順改 元之明年,肇慶衛指揮黃芳、千戶胡清等,尋植木柵, 外鑿重壕為塹以備。是後賊勢猖獗,警報愈嚴,郡守 華亭黃公瑜乃議創建城垣,即圖其說於巡撫,都憲 崑山葉公以聞。既而命下方伯江浦張公、僉憲廬陵 傅公總其事,而郡守公實協其謀,計徒庸量事,期以 令而役於下。委守備指揮聶聰、知縣黃瑜相時用力, 軍民參焉。經始於天順甲申之秋七月,越九旬而土 城告成。爰議磚石灰甓之費,藩司給銀五百七十兩 以營。未幾,知縣黃瑜擢守雷郡去,繼陳琳來知縣事, 與典史李獻仍協。指揮聶聰夙夜在公,務趨完固,而 用費尚缺,復請於提督都憲姑蘇韓公,又給銀五百 兩。乃壘石為腳,甃磚為堵,自外暨內,包砌一新城。廣 三百三十六丈,高一丈九尺,而加雉堞,面一丈,基厚 一丈八尺。建三門,俱有樓而名其南曰「迎恩」,西曰「開 江」,北曰「鎮邊。」城上敵樓五座而外,復繞以木柵。仍浚 舊壕兩重,各闊二丈餘,深丈餘,而訖於成化戊子春 二月也。嗟夫!築城所以衛民,實事之重且勞者也。然 世之治忽係焉。聖明御極,光被禹甸,至於山陬海隅, 實得樊、召鉅臣,屏之翰之,以宣厥力。此開建之城所 由以創,而偉然於兩廣之衝也。所冀守土者安不忘 警,愈嚴爾防,使無致侮之隙,則是城豈徒壯觀,誠千 萬年之慶也。因記於貞石。

《披雲樓記》
何喬新
[编辑]

肇慶郡治之後,崇岡拔起十餘丈,其上坦然如砥,治 城夾岡之左右,而合於其趾焉。宋政和中,郡守鄭敦 義作樓其上,扁之曰「披雲。」蓋言樓之高峻,若披雲霧 而出埃𡏖也。洪武元年,江西行省郎中黃本初攝郡 事,既修其城,并新玆樓,飛簷傑閣,屹然為一郡偉觀。 迄今百餘年,風摧雨隳,日以傾圮。成化丁亥冬,太守 雲間黃瑜迺撤其故而重構之。「為樓三間,其高二丈 五尺,深視其高殺其五之一,廣視其深倍之。」棟宇宏 壯,窗牖虛敞。登其上者,恍然若攬星辰而臨風雨,不 知玆樓之在人寰也。黃君政事之暇,輒與僚佐登焉。 啟窗拊檻,縱覽山川。銅鼓屹其前,頂湖峙其後,崧臺 石室環其旁,而端溪、大江縈紆其下。「其奇峰疊巘,高 薄霄漢,深涵煙雨,蹲者如狻猊,翔者如鸞鵠,矯者如 螭龍,或旖旎如旌旗,或森竦如劍戟;其澄波漫流,或 沉沉如白虹,或靡靡如素練,或㶁㶁有聲,如鳴環珮, 莫不逞奇競態,以自獻於几席之間。至於嘉植芳苞, 垂陰而飄香;錦鱗翠羽,飛翔而潛泳,皆可以坐而玩 之。觀遊之勝,甲於一」郡矣。黃君以郡通判李敏斯和 嘗學於予,俾走書閩海,屬予記之。予惟古之君子,所 以居高明而遠眺望,升丘陵而處臺榭,夫豈徒然哉? 蓋將澄其心,滌其慮,以善其政而施於民也。黃君之 建是樓,非所謂居高明而遠眺望者耶?想其登斯樓 也,見山之安重不遷,思所以弘其仁;見水之周流無 滯,思「所以廣其智。見里居之民,晨汲而暝舂,思殫其 綏靖之道;見峒處之猺,帶牛而佩犢,思盡其招懷之 宜。則為政之具,不出戶庭而得之矣。」肇慶為嶺南大 郡,頗稱難理。黃君為之三年,政以龢,民以寧,頑且獷 者革心而慕善。非獨其材識之優而然,蓋所以開明 其心目,宣洩其志意者,斯樓亦有助焉。予未識黃君, 然聞其少學於廣西僉憲四明黃先生,而與先生之 子福建僉憲自立遊。自立每為予言「黃君廉慎有為, 不負所學,則其賢可知已。」故為之記。成化八年歲在 壬辰,夏四月。

《端郡署後闢披雲樓記》
陸鏊
[编辑]

端州一郡之勝,郡治為最。郡治一署之勝,披雲樓為 最。蓋崧臺書院鎮東關,下瞰長江,千屏南拱,稱偉觀 矣。而北扉不啟,未克全攬星巖諸勝。寶月臺鎮北關, 星巖對揖,洲渚瀠迴,縱目城南諸峰,非不畢列,而地 形稍下,終歉穹窿巨觀。惟披雲樓緣堞搆架,其勢突 兀壯於中央,流峙曠乎四面,八窗旁啟,萬象咸收,斯 「真鳷鵲讓雄,而岳陽減麗者也。」創自宋政和中,郡守 鄭公敦義,一新於洪武元年;攝郡事江西行省郎中 黃公德明,再新於成化丁亥冬。太守黃公瑜顧近殿 郡齋,不出數武,而短垣如障,越在一天。自公之暇,每 欲躋登,必敕輿從歷市衢,登睥睨,始得抵斯樓,毋乃 紆且拙乎?司理陶公慫臾予從署後闢新徑,啟雙扉, 拾級而登,一蹴可至。然後天地所孕結,人物所效靈, 始得聚几窗,收旦暮,則見夫南望而郡邑星羅,江流 瀠帶也;北望而高枕群峰,頂湖坐鎮也;東望而七星 棋置,寶月孤懸也;西望而金星薄雲,龍沙蟠伏也。雖 春秋異候,風月無常,而山水環迴,臺隍交枕,花木叢 萃,魚鳥親人。所稱取無禁,用不竭者,其在斯乎?予從

吏牘之餘,時一登眺,筆床茶臼,詩筒酒䲭,致足樂也
考證
蘇子瞻為杭州守,日從西湖為詩酒遊,或者謂為風

流罪過,予得與分過,所欣慕焉。雖然,予家世受國恩, 簪纓接武,聖天子復以嶺西重郡,謬寄匪躬,加以路 隔家鄉,五千餘里,親闈遼阻,定省愆期。對北闕而神 傾,望東湖而心動。敢不勉圖高遠,報我君父哉!因榜 楣曰「瞻斗望雲」,而少為修葺。且墐其西戶,聊以免楊 朱之泣也。客曰:「公不見夫張曲江之開嶺道乎?平險 就彝,易遠為近,以通萬古車書之治。今日之役,將無 同吾望公之履鼎司而垂金鏡也。夫險易異勢,遠近 異形,小大異勞,妄擬古人,則予豈敢?惟是」闢門以益 聽,居高而慮危,予且登斯樓而重有慨於中也。若夫 「兔營三窟,徑捷終南」,吾知免矣。為記歲月,因并述之。

《暇𦭞記》
前人
[编辑]

暇𦭞者,余闢登「披雲樓」徑也。甃石為磴,繚以短垣,既 坦且廣,復曲以深,煙水雲巒,迷離滿目,洵勞人之曠 觀,賦客之勝概也。循徑入,為樾榭,踞山趾,下臨平圃, 黌宮敞其前,喬柯拂雲,峨閣耀日,方池仄徑,異卉琪 花,鬱然蒼秀。朱闌曲引,軒樓各三楹,飲酒賦詩,儘堪 坐嘯。稍西為五芳軒,折而西南為硯北居。余披覽案 牘處也。昔守顏堂四知,余仍厥舊,載加新名,朝斯夕 斯,關節不通,斯扼厥要。稍北為穆贊居,又北為桄榔 亭,疏櫺爽闥,適當樓陽。桄榔十餘株,摩霄垂蔭,佛桑 映砌,幽鳥當窗,斯最佳境。西為愛日堂,稍南為秀幹 亭,又南為奇石林,接硯北居。又南則自公軒矣,門闥 洞啟,晤僚友,馭吏民,向明蒞政,於是焉出。余雅癖山 水,一混京塵,遂若爰居之駭鐘鼓,茲膺端牧,賴聖天 子威靈旁鬯,諸臺使者德澤有加,四方無事,得蒲鞭 之暇,縱眺山川,寄情嘯詠,從公之樂,疑蔑易此。憶唐 人詩云:「此鄉多寶玉,慎勿厭清貧。」然端距會城三百 里,市舶遼隔,風俗淳樸,絕無有珍奇玩好。即夙稱硯 藪,亦扃封歲久,祈一石之幾乎,古不可得,況其他乎? 惟茲風月閒情,江山勝賞,不招而致。遊目騁懷,真不 知身之在遐方為俗吏也。倘徼惠諸大夫,左提右挈, 朝修夕攷,得無隕越以貽山靈羞?可作茲樓數年主 增飾,所未備或未易量。余獲竊比於召伯之𦭞,有厚 幸矣。庚午立春日記。

《端江源委記》
陸可昇
[编辑]

端江僻在嶺徼,書傳多略。某取《嶺表新舊志》《端志》及 《南越列傳》考之,稍可悉也。按端之水,源自夜郎、鐔封, 夜郎之域,豚水出焉;鐔封之域,溫水出焉,東北合於 牂牁,東入於廣鬱,稱鬱江焉。鬱水東下,則交趾以北 之水皆赴武陵,潭水南下阿林者皆入焉。東至於蒼 梧,灕江之水注焉。灕水出於楚之零陵郡,與湘水同 源,自興安陽海山中,斷湘水流而北,灕水流而南。漢 武元鼎五年,伐南越,遣故歸義越侯二人為戈船下 瀨將軍,出零陵,下灕水,抵蒼梧,使馳義侯發夜郎兵, 下牂牁,咸會番禺。由此灕水南流,與桂林之水合,亦 稱「桂江。」又南過平樂府,稱曰「府江。」其鬱水上溯潯、邕 者曰「左江」,溯柳、慶者曰「右江」,皆近代所名也。三江既 合,東下廣信,則封水注焉。封水出臨賀郡,臨水源於 萌渚嶺,道州界也。賀水源興安之羅山,二水合於封 溪,江皆受之,東過康州,謂之錦水,以錦山名,而羅旁 之淥水注焉。東又會於端州,臨允之水注焉。楚、黔、西 甌諸水盡大會於此,東下靈羊峽,綏水注焉。至橫石 折而南,其釃流會湞、湟諸水,比於江沱、漢、潛,迤邐瀠 洄,放於江門,行七八千里而入於海。蓋西來之水,端 江既無分流,秋夏暴漲,最為巨浸,害稼實甚,穎實離 離,俄頃烏有,望洋號泣而已。雖有賢宰執,亦為之蒿 目長嘆而已。即為上請,必須查勘。查勘矣,又恐其失 實也而駁之,令再勘。賑恤幾何時,豁免幾何日也,而 徵輸勢所不免。惟冀有道仁人倘遇災傷,稍緩夏徵, 責其秋償,或可寓撫字之萬一。其於生成不大有補 助哉!

肇慶府部藝文二[编辑]

《入瀧水》
宋·之問
[编辑]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縱橫。夜雜蛟螭寢,晨披瘴癘行。 潭蒸水沫起,山熱火雲生。猿躩時能嘯,鳶飛莫敢鳴。 海窮南徼盡,鄉遠北雲驚。泣向文身國,悲看鑿齒氓。 地偏多育蠱,風惡如聞鯨。余本巖棲客,悠哉慕玉京。 厚恩常顧答,薄宦不祈成。違隱乖求志,投荒為近名。 鏡愁元髮改,心負紫芝榮。運啟中興曆,時逢外域清。」 祗應保忠信,延促付神明。

《新州謁六祖禪師》
前人
[编辑]

「謪居竄炎壑,孤帆淼不繫。別家萬里餘,流目三春際。 猿啼山館曉,虹飲江皋霽。湘岸竹泉幽,衡峰石閣閉。 嶺嶂窮攀越,風濤極沿濟。吾師在衡陽,欣此得躬詣。 洗慮賓空寂,焚香結精誓。願以有漏軀,永薰無生慧。 物用益沖曠,心源日蓊蘙。伊我獲迷途,游道迴晚計。 宗師信捨法,擯落文史藝。坐禪羅浮中,尋異南海裔。」 何辭禦魑魅,自可乘炎癘。回首望舊鄉,雲林浩虧蔽。 不作別離苦,歸期多年歲

《巡按自灕水南行》
張九齡
[编辑]

理棹雖云遠,飲水寧有惜。況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 奇峰岌前轉,茂樹隈中積。猿鳥聲自呼,風泉氣相激。 目因詭容逆,心與清暉滌。紛吾謬執簡,行郡將移檄。 即事聊獨歡,素懷豈兼適。悠悠詠靡盬,庶以窮日夕。

《經端峽》
楊衡
[编辑]

陰岸東流水,上有微風生。素羽漾翠澗,碧苔敷丹英。 重林宿雨晦,遠岫孤霞明。飛猱相攀牽,白雲亂縱橫。 有客泝輕楫,閱勝匪羈程。逍遙一息間,糞土五侯榮。 攀茗庶蠲熱,漱泉聊析腥。寄言絲竹者,誰識松風聲。

《端州紫石歌》
李賀
[编辑]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傭刓抱水含滿 唇,暗灑《萇弘》冷血痕。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 麝薰。乾膩薄重立腳勻,數寸秋光無日昏。圓毫促點 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云。

《端州別高六》
張說
[编辑]

異壤同羈竄,途中喜共過。愁來時舉酒,勞罷或長歌。 南海風濤壯,西江瘴癘多。於焉復判手,此別傷如何。

《還至端州驛前與高六別處有感》
前人
[编辑]

舊館分江口,悽然望落暉。相逢傳旅食,臨別換征衣。 昔記山川是,今傷人代非。往來皆此路,生死不同歸。

《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四首》
[编辑]

許渾

「夜醉晨方醒,孤吟恐失群。」海鰌潮上見,江鵠霧中聞。 未臘梅先實,終冬草自薰。樹隨山崦合,泉到石稜分。 虎跡空林雨,猿聲絕頂雲。蕭蕭異鄉鬢,明日共絲棼。

薄暮緣西峽,停橈一訪僧。鷺巢橫臥柳,猿飲倒垂藤。 水曲巖千疊,雲重樹百層。山風寒殿磬,溪雨夜船燈。 灘漲危槎沒,泉衝怪石崩。中臺一襟淚,歲杪別良朋。

密樹分蒼壁,長溪抱碧岑。海風聞鶴遠,潭日見魚深。 松蓋環清韻,榕根架綠陰。洞丁多斷石,蠻女半淘金。 南浦驚春至,西樓送月沉。江流不過嶺,何處寄「歸心。」

月在行人起,千峰復萬峰。海虛爭翡翠,溪邏鬥芙蓉。 古木高生槲,陰池滿種松。火探深洞燕,香送遠潭龍。 藍塢寒無燒,禾堂晚併舂。更投何處宿,西峽隔雲鐘。

《新興道中》
前人
[编辑]

芙蓉村步失官金,折獄無功不可尋。初挂海帆逢歲 暮,卻開山館值春深。波渾未辨魚龍跡,霧暗寧知蚌 鷸心。夜傍歸舟望漁火,一溪風雨兩巖陰。

《寄杜位》
杜甫
[编辑]

近聞寬法雜新州,想見懷歸尚百憂。逐客雖皆萬里 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 滿頭。玉壘題詩心緒亂,何時更得《曲江遊》。

《登城樓寄封州刺史》
柳宗元
[编辑]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颭芙蓉 水,密雨斜侵薜荔牆。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 迴腸。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遊七星巖》
宋·康衛
[编辑]

天墜北斗精,人間書《景福》。巖石駢七峰,漠漠太古色。 磅礡壓洪濛,崒嵂磨蒼碧。中涵大穴峒,外與風雲隔。 千夫廓有容,萬狀成叵測。𥓂「砑露肝膽,槎牙列矛戟。 伏如龍虎臥,起若將士立。」西竅通天關,虛明數千尺。 豁然一罅入,寂閴燃燈幽祕若為藏,闇閼不可極。 龍床一鳥𪃟,宛若蛇蜓跡。龍井下太陰,髣髴被元幄。 豈伊鬼神祕,乃是造化力。江寒烈水涯,春盎回陽律。 炎光流大地,凄涼入人骨。四時斡元氣,可燕復可息。 平生謝康樂,不廢登山屐。蓬萊在人世,昧者恆弗識。 達人昔來遊,題詩滿青壁。駸駸歲月深,慘慘煙霞積。 絕唱者何人,清新壓元白。鐫石苟無分,靈怪亦我惜。 緬思融結初,六丁萬斧劈。

《登陽江望海樓》
胡銓
[编辑]

「君恩寬逐客,萬里聽歸來。未上《凌煙》閣,聊登《望海》臺。」 山為翠浪湧,潮拓碧天開。目斷雲飛處,終身媿老萊。

《遊銅石巖》
前人
[编辑]

是處山皆石,他山盡不如。固非從地出,疑是補天餘。 下陋一拳小,高凌千仞虛。奇章應未見,名不下《中書》。

《鐵坑山》
前人
[编辑]

路入陽春境杳然非世間初疑金菊嶺原是鐵坑山 日薄嵐煙重天寒酒力慳人言茲地惡我愛「碧潺顏。」

《酬端州守丁寶臣送綠石硯》
王安石
[编辑]

玉堂新樣世爭傳,況以端溪綠石鐫。羨我長來無異 物,愧君持贈有新篇。久埋瘴霧看猶濕,一取春波洗 更鮮。還是故人袍色似,論心與此亦同堅。

《送胡澹菴貶新州》
王廷珪
[编辑]

大廈原非一木支,要將獨力柱傾危。癡兒不了公家 事,男子要為天下奇。當日姦雄應膽落,平生忠義祇 心知。端能飽喫《新州飯》,是處江山足護持。

===
《鵠奔亭》
郭祥正
===新江自南來,西與端江匯。屹然鵠奔亭,遺意溢千載。

《峒石山》
張登
[编辑]

山斷開元碣,龕留大業僧。七年馳使路,三躡石梯層。

《自恩平還崧臺》
黃公度
[编辑]

四山如畫古端州,州在西江欲盡頭。謾道江山解留 客,老夫歸思甚東流。

松菊壺中手自栽,二年羈宦客崧臺。無端卻被東風 誤,又作恩平一夢回。

《妙法庵》
趙良佐
[编辑]

乘興來遊古道場。遠村落日臥牛羊。暫時擺脫塵埃 念。瓦鼎煙消《柏子香》。

《新婦石》
林小山
[编辑]

瘦骨崚嶒立海湄,綠苔曾是嫁時衣。江郎去作「《三衢》 客」,目斷天涯竟未歸。

《三洲巖》
元·陳煜
[编辑]

三洲巖洞勝,名里嶺東西。拂拭《濂溪》字,摩挲《玉局》題。 高明快觀覽,歷落費攀躋。恍若登仙舉,歸來興欲迷。

《南恩北津弔張太傅》
呂恕
[编辑]

北津南望海茫茫,浪擊舟師此地忙。大節不磨心未 死,孤忠欲奮力難當。本根傾覆先從越,曆數推遷僅 過唐。惟有海陵山不動,青青無語對斜陽。

《葫蘆石》
秦圃華
[编辑]

當年移檄致山靈,鑿破蒼苔一段青。樹映高低雲上 下,杯流瀲灩水清泠。草茵鋪地天為幕,林障排空山 作屏。石上醉餘無一事,朗吟閒步翠巖亭。

《渡端州峽》
范梈
[编辑]

櫂郎得便泝清流,忽報舟前曉霧收。蠻語酬人翻自 若,好山不敢問何州。

《熙春臺》
琥璐珣
[编辑]

亂風東去奮蒼龍,一水西流走玉虹。向日熙春臺上 樂,年年辜負幾東風。

《羅琴山》
前人
[编辑]

三尺絲桐月下彈,一聲清響落空山。仙翁自笑知音 少,兩袖天風跨鶴還。

《陽江道中》
明·湯顯祖
[编辑]

恩春少佳樹,向北海天夕。入門問小吏,知是《蓮塘驛》。 蓮葉落已久,林塘映非昔。參星列庭戶,素月沾簷隙。 促織猶在野,無衣念行役。炎州絕冰雪,流光去無跡。 惟餘千里心,閒房眷幽客。

《羚羊峽山》
陸鏊
[编辑]

《婺州聞叱石成羊》,高峽偏傳羊化石。乾坤奇境杳難 窮,萬里牂牁注潮汐。排空浩瀚勢不收,迸湧端江吭 若搤。泓然受束此中流,怒激憑凌時或湱。霪霖約結 漲俄渹,釣魚臺畔懸尋尺。往來相望不能前,坐困舟 師非一夕。絕壁岧嶢矗九霄,亂疊。𥓂《砑起蒼戟》。攀崖 覓渡巧疇施,南坡峻曲北蹊逼。何年捫斲一線痕,跬 步微通尚盤躄。我乘晝舸御長風,負弩戈船旗鼓赫。 騰飛瞬息度層瀾,前山早見文峰碧。湞陽清遠孟季 間,峽鼎三分茲巨擘。

《崧臺春霽曲》
梁·敏
[编辑]

鶯囀翠微曉,香風蕩林扉。城郭已春半,新晴絢芳菲。 歌亭酒館障簾幕,花衢柳巷分如棋。千金鞍馬縱行 賞,盡是官家年少兒。天開瓊筵俯流水,羽觴飛酌延 春暉。城南薄暮歌吹作,月上花梢猶未歸。

《端溪夜泛聞漁歌》
李振聲
[编辑]

飛帆半挂西沉日,古木空山相對出。蘆荻洲邊白露 深,款乃一聲秋《瑟瑟》。欲往聽之不可窮,耳邊隱隱來 天風。輕舟去矣拾海月,回見漁燈幾處紅。

《過端州峽山》
曾俊
[编辑]

六月牂牁漲,濤翻岸欲搖。天分五嶺險,山夾一江遙。 舟楫沿崖恐,魚龍吼浪驕。未須貪利涉,吾且候風潮。

《夜次羚羊峽口》
歐大任
[编辑]

《端溪泊舟處》,今夕待秋風。落葉江波上,啼猿峽雨中。 曙將催榜枻,涼已到梧桐。不用津人識,藤蓑自釣翁。

《蒼梧還至端州逢立春》
區懷瑞
[编辑]

「江畔早逢春,停舟望欲新。燕鴻驚久客,梅柳待歸人。」 煖入青絲晴飛紫陌塵。故園知不遠,還夢已霑巾。

《過獨鶴驛》
潘季馴
[编辑]

獨鶴去何處,庭空松自閒。簷飛千澗水,門疊萬重山。 久斷雲中唳,長疑月下還。誰知令威子,千載到人間。

《重過封川》
林希元
[编辑]

「十載經遊地,停舟感慨多。」江山元不改,人物半消磨。 風定帆虛挂,花殘鳥倦歌。「故交情不薄,青眼重相過。」

《崆峒聯句》
羅僑 王大用
[编辑]

「偶維王子棹,因作廣城遊。洞自寰中勝,山疑島上浮。 混茫何世界,開鑿幾春秋。陰壑通鮫室,陽河接蜃樓。 奇形生玉壘,僊樂奏《浮丘》。乳噴千年雪,泉飛萬仞流。 憑虛探險峻,窺奧及深幽。風磴羊腸繞,雲衣石角鉤。 行尋黃石去,應為紫芝留。商嶺尊園綺,天台覓阮劉。 風流慚白馬,氣色望青牛。杖策雲峰麓,捫蘿日觀頭千觴傾北海,一榻下南舟。自起投車轄,高吟送海籌。 世人俱擾擾,吾黨自悠悠。未洽高陽興,相傳鄭子郵。 黃金成大業,紫氣照滄洲。醉舞翻長袖,狂歌雜短謳。 涼風催鷁首,落日擁驊騮。磨石還題句,千秋倘見求。

《披雲樓》
黃瑜
[编辑]

「乘暇來登城上樓,宦情鄉思共悠悠。」京華北望幾千 里,嶺表南來第一州。倦鳥孤飛天不盡,晴山疊出雨 初收。包公尚有《甘棠澤》,清譽令人仰未休。

《登南城樓》
何湛然
[编辑]

城下風波帶女牆,高樓獨上思茫茫。山形南擁窺銅 鼓,江勢西來接夜郎。千舶入雲秋色遠,萬家繞市暮 煙蒼。月明誰據胡床坐,檻外宵深玉露涼。

《凌虛閣》
程可登
[编辑]

崚嶒飛閣倚巖阿,載酒登臨幾度過。萬頃晴光當眼 盡,八荒春色入簾多。劍寒時覺龍號雨,碑蝕猶存豕 渡河。對景未能酬《四美》,臨風何惜寄「長歌。」

《經悅城》
陳獻章
[编辑]

何處廟前江水流,野人於此暫維舟。玲瓏竹日冬猶 暖,輕薄潭煙曉未收。龍母衣冠終宇宙,悅城鐘鼓自 春秋。杖頭一百青錢在,煩惱嘉魚不上鉤。

《古耶道中有懷》
前人
[编辑]

翠煙浮壟麥初齊,社樹青青獨鳥啼。何處相思不相 見,木棉花下水門西。

《自三洲還至祿步村》
前人
[编辑]

江流夾束午風柔,城郭歸來祿步舟。惆悵碧桃歌舞 散,黃茅煙裡一軥輈。

《遊螺髻巖》
岑一麒
[编辑]

螺髻巖前景物華,丹崖翠嶂鎖煙霞。四時不改清風 節,千古常存丹竈砂。石乳倒懸香散亂,藤蘿斜倚翠 交加。等閒不必尋仙境,此亦蓬萊別一家。

《白鹿臺》
區宇瞻
[编辑]

白鹿僊車去,無人獵古臺。空餘《煙嶠》月,曾照越王來。

錦憶千金使,臺悲逐鹿翁。跡空迷歲月,只認《上林中》。

《恩平發舟口占》
吳鵬
[编辑]

輕風生碧浪,鼓枕下長流。捲幔看瓊海,天青山盡頭。

肇慶府部紀事[编辑]

《彝堅志》:漢陸賈使南越,尉佗與之泛舟至此。賈𪐝禱 曰:「我若說越,肯稱臣,使錦裹石為山靈報。」使還,遂募 人植花卉以代錦,後人因立廟祀之。宋乾道間,梁竑 入都,艤舟石下,夜夢一客,自稱陸大夫,云:「我抑鬱於 此千餘歲矣,茲者君幸見臨,願留一詩。」竑題詩於壁 而去。

《南越志》:「端溪俚岑班入山,遇一寶珠,徑五寸,取還。夜 光明照燭,俚人甚懼,以火燒之,雖小損,猶照一室。」 《通志。貞烈祠記》:「自仙羊而上,入綏水六十里,為四會 縣。踰水之三十里,近西數峰,林巒蔚然,榮長而深秀, 崇岡突下,四望平遠,是為貞山烈女之祠。」《舊記》:「唐貞 觀元年,建妙虛宮,歲久為墟,沒一百六十年,實貞元 三」年。有女文氏,父母已許鮑生,未嫁,生樵山,斃於虎, 文氏匍匐服其喪,服衰三年,事公姑謹甚,而母感愴, 忽然歸遁於山之陰,不與世接,影響冥邈,人莫測其 處。貞元十七年,高秋九日,天氣澄徹,俄有異雲起西 南,幡幢管磬,擁一婦人於杳靄間。讙謂「文氏女僊去, 今昇仙壇俱存。」即其下為祠,晨香夕燈,歲時不懈。遇 水旱祈禱,無不昭應。

《府志》:「石峒神,周氏,高要人。唐貞觀初封貞正公,劉漢 加王爵。國初避仁廟諱曰德正,郡人建祠於峒中,去 府城北十里,將軍嶺之東,七星巖之北。其峒則一峰 虎踞,巖穴天闢,南北二門,上虛通天,四旁異石髣髴, 輿馬徒御,拱列呵護,異禽鳴嘯,出沒空處。聲傳恍若 神語。遇潦水漲溢,人跡罕至,狂風怒濤,則峒有龍歸。」 世傳謂「神還宮。」是歲五穀熟,人厭鮮食,其峒有歇龍 池是也。皇祐四年,儂寇至,合城陰禱其寇,不終夕而 遂遁去,人民樂以安堵。

柳子厚《龍城錄》「子厚南遷度高鄉。」即高要《道左逢老叟, 率多人於路次》,講明種藝。其言「深耕淺種,時耘時耔, 卻牛羊之踐履,去螟螣之殘害,勤以朝夕,滋之糞土, 而有秋之望,當有年矣。若夫堯湯水旱霜雹之不時, 則有天焉。」子厚感此言,將書諸紳,於治民理生無所 施而不可。

《九國志》:南漢楊洞潛為相,洊水令梁愚堂謝,洞潛見 之,謂同列曰:「愚血脈貫眸子,行步矍鑠,類驚麇,當有 風雷之厄。」及愚至縣,未幾颶風壞廨,壓死洊水縣地 方今屬高明。

《宋史張錫傳》:「錫字貺之,其先京兆人。曾祖三甫,嘗從 唐僖宗入蜀,蜀平,徙家漢陽。錫進士甲科,為試祕書 省校書郎,知南昌縣,遷著作郎,知新州。初建學於州, 自是人始知學。」

《癸辛雜識》:春州瘴毒可畏,凡竄逐黥配者必死。盧多

遜貶朱厓,知開封府,李符言:「朱厓雖在海外,水土無
考證
他惡,春州在內地,而至者必死,望改之。」後月餘,符坐

事,上怒甚,遂以符知春州,至州月餘死。元豐六年,王 安石居相位,遂改春州為陽春縣,隸南恩州。既改為 縣,自此獲罪者逐不至其地。

《宛陵集》:劉涇州以所得李士衡觀察家號蟾蜍硯,其 下刻云:「天寶八年冬,端州刺史李元得靈卵石,造示 劉元。」《方與予飲辨云天寶稱載此稱年偽也遂作 詩予與江鄰幾諸君和之》硯如刳蟆腹如月,又若剖 瓢萌強發。鐫題天寶年,造之刺史李元傳自越。刳蟆 剖瓢我莫分,稱載作年初辨君。君雖能辨猶曰寶,寶 茲偽物吾何云。仰天大笑飲君酒,硯真硯偽休開口。 願封藤匣還與侯,請共江翁獨持守。

《雙槐文集》:番禺張元隆從事藩司,入覲歸,司有獨鶴, 見之必鳴且舞,遇他人則否。元隆以為吉兆,求詩以 贈之。為歌曰:「鶴之鳴,雄厥聲。鶴之舞,儀其羽。猗嗟乎 子當出群。誰其云?崔山君」,用韓文也。後黜為新興掾, 縣有獨鶴驛,乃悟。

《府志》。先是有為妖怪之言者,曰:有黑眚自新會來,將 及肇矣。又言所以治之之法,以白書張天師陰兵在 此,可祛之。其被侵也,則以青竹杖或桃柳枝環擊之, 可無害。人未有信之者。既而歲丁巳八月丁未夜,城 內果有之,其來也,一時並至數十家有聲如風成陣 然。始見之,形小如螢火,擊之或散為數十,擊之,甚或 變為禽獸魚鱉未燼之類,不可窮極。自後每入夜,擊 鑼鼓叫呼以逐之。群婦女於堂中四隅環,男子執桃 竹枝以待。至曉,乃以內外震驚,父老具狀聞於府,知 府盧璘曰:「此妖幻也,若屬無恐。」乃竭誠為文,躬率僚 屬詣城隍廟禱焉。越二日癸丑,黑眚息。

明嘉靖三十四年夏,高明龍起戙旗潭,壞民廬舍,群 盜乘時作亂。秋,浪賊薄高明城駐劄,流劫無忌,旬有 六日,士女被殺掠者二千餘人。冬,督府談愷調發土 官岑崟帥兵守高明。先是,嶺西兵備僉事林應奎諱 言「兵賊屢犯境,匿不欲聞,民罹殺虐,無所控籲。」至是, 督府廉得其狀,遣兵防守高明,四境之民咸有賴焉。 三十五年夏五月,德慶作《游魚舟》,戍於南岸水口。先 是江道梗絕,募打手於北岸立埠防守,而賊多乘夜 渡江劫掠。有司乃議列柵於賊常所出沒,繫舟以守, 自是江道通行。

肇慶府部雜錄[编辑]

《水經注》:「鬱水南逕廣州南海郡西,浪水出焉。又南,右 納西隨三水。又南逕西會浦水,上承日南郡盧容縣 西古郎究浦內漕口,馬援所漕水。東南屈曲,通郎湖。 湖水承金山,郎究究水北流,左會盧容、壽冷二水。盧 容水出西南區粟城南高山,山南長嶺,連接天障嶺 西盧容水湊隱山,遶西衛北,而東逕區粟城北。又東」, 右與壽冷水合,水出壽冷縣界。魏正始九年,林邑進 侵,至壽冷縣以為界疆,即此縣也。林邑,即占城。 《南越志》:「威寧縣有穿州基。」多綸木,似穀皮,可以為綿。 今陽春南鄉穀岡下有綸木。

《盆允》縣利山,上「多香林」,今新興老香山。

唐沈佺期《峽山賦序》云:「峽山寺者,名隸端州,連山夾 江,頗有奇石。飛泉迴落,悉從梅竹。下過。渡口至山頂, 石道數層,齋房浴室,眇在雲漢。神龍二年夏六月,余 投棄南裔,承恩北歸,結攬山隅,周謁精舍,為之賦焉。」 《吳錄》曰:「端溪有端山,山有五色石,石上有香木硯史。 巖有四:下巖、上巖、半邊巖、後礫巖。余嘗至端,故得其 說」,詳《下巖》第三。穿洞深入,不論四時,皆為水浸。治平 中,貢硯,取水月餘,方及石,石細扣之清越鴝鵒,眼圓 碧暈多明瑩。石嫩甚者,如泥無聲,不著墨。清越者溫 潤,著墨快,不熱無泡。然良久微浸若油,發艷,亦有不 乏者。然方城溫巖十磨,此石三十磨方相及。下巖既 深,工人所費多,硯直不補,故力無能取,近年無復有 聞。自仁廟以前,賜史院官硯多是,其後來歲貢,惟上 巖石。上巖在山上,石性乾紫色深理粗,性硬,眼黃差 不圓,而青色淡。其巖深處間有潤者,而眼終不如下 巖也。有著墨者,有拒墨者。其著墨者,初用半月前甚 快,蓋細砂石所發出理也。半月後則退生光,撻墨又 須以柔石發,已而復然。拒墨者,雖新成便拒墨,此等 石扣之聲皆堅響。而老半邊巖者,在山半石理同上。 巖色多青紫,近黑多瑕,而眼長如卵。有瞎眼者,中是 白點。死眼者,黑點而浸細。翳眼者,或青或黑,橫亂其 眼,又多青不成眼。圓材橫長,青間道如松木紋,其極 麤者費筆,而稍細者多之。後礫石,土人刻為盤印金 壓紙,兒戲之物,多點砂,無眼少瑕。間有極細軟者,發墨不乏,扣之無聲。土人不貴上巖之上者,不可常得。 又遍詢子石石工,云未常有。其在巖中,寔於大石坂 上鑿,豈有中包一子者?余嘗謂若溪流中多有卵石, 容差褊,可嶄而磨墨,所謂石子,世因訛為子石,至有 斷樣相似而為之者。揆之於理,必不於大「石中心復 生卵子石也。世之好奇者,又以歙州羅紋石作子石 硯,紋本直,兩頭眼銳,則紋脫短,生左右頰,自然成旋 文,便謂之是真子石。可笑綠石帶黃色,亦為硯,多以 為器材甚美,而得墨快,少光彩。已上硯,平生約見五 七百枚,十千巳上無估。」又云:「仁宗以前,賜史院官硯, 皆端溪石,純薄,上狹下闊」,峻直不出,足中坦彝猶有 鳳池之像。蘇易𥳑《硯譜》:「端溪硯,水中石色青,山半石 色紫,山頂石尤潤,如豬肝色者,皆《東坡錄》筆。黃黑相 間,黳睛在內,晶瑩可愛,謂之活眼;四傍浸漬,黑白不 甚分明,謂之淚眼;形體略具,內外皆白,珠無光彩,謂 之死眼。活勝淚,淚勝死,死勝無。」今內閣中有端溪石 硯。

《廣州記》:南海始昌縣有一石,望之如牛向江,名曰牛 鼻山。縣之西有盧山,高入雲漢。世傳山上有池,每至 甲戌日,聞山有鼓角笙簫之響。按盧山在四會縣,今 名扶盧山,相傳六祖嘗隱於此,六祖姓盧,故名之。下 有六祖祠,禱雨必應。

《寰宇記》:「新州俗以雞骨占吉凶,衣服,即都落吉貝、蕉 布。豪渠之家,喪祭則鳴銅鼓,召眾則鳴舂堂。巧作木 疊藤帽,五色藤箱席。」按舂堂狀如小船,長丈餘,兩三 人交擊之,今廣西尚傳其製。

《春明夢餘錄》:「肇慶西恩平陽江會處。鹿圍黃竹橋,乃 高、廉、雷、瓊要衝。封川之羅傍營西三十里,峒名下城, 地衍田腴,天險四設,議者謂移兵署巡司控之。」 《陽江縣志》:「明正德九年八月,陽江颶風,傷稼殆盡,闔 邑刺竹作花實,實既即槁,至丁丑無遺竿。故父老相 傳:此竹率五十年一實,實則殄然大饑。以丙戌、甲戌 推之」,有驗。濱海農人占:鹹萌苦,釘實內向,主饑苦。釘 木實作筴,大如人中指,末銳如釘屑,以禾米為木實 也。又海魚大賤則饑。諺曰:「海熟田荒。」

《府志》:「肇慶峽望夫石,舊傳其夫為商久立望不歸,化 為石。林小山詩云:『瘦骨凌層立海湄,綠苔曾是舊時 衣。江郎去作三衢客,目斷天涯竟未歸』。」林挺芳詩云: 「參天怪石影嶙峋,貞女當時幻化身。皓月晚妝開寶 鏡,蒼苔翠袖拂殘春。雪凝臉上鉛華碧,雨濺腮邊別 淚頻。夫壻天涯何處是?年年長對峽江濱。」

肇慶府部外編[编辑]

《續元怪錄》:盧從史,元和初,以左僕射節制澤路,因鎮 陽拒命,跡涉不臣,為中官驃騎將軍吐突承璀所紿, 送京師,以反狀未明,左遷驩州司馬。既而逆跡盡 露,賜死於康州。寶曆元年,蒙州刺史李湘去郡歸闕, 自以海隅郡守,無臺閣之親,一旦造上國,若扁舟泛 滄海者,聞端溪縣有女巫,知未來之事,維舟召焉。巫 到曰:「某能知未來事,乃見鬼者也,呼之皆可召。然鬼 有二等:有福德之鬼,有貧賤之鬼。福德者,精神俊爽, 往往自與人言;貧賤者,氣劣神瘁,難保其能言事盡 在所遇,非某能知也。」湘曰:「安得福德之鬼」而問之曰: 「廳前楸林下有一人,衣紫佩玉,自稱澤路盧僕射,可 拜而請之。」湘乃公服執𥳑,向林而拜。女巫曰:「僕射已 答拜。」湘遂揖上階,延之坐。巫曰:「僕射坐矣。」湘亦坐。空 中曰:「使君何所問?」對曰:「湘遠官歸朝,憂疑日極,伏知 僕射神通造化,識達未然,伏乞略賜一言,知其榮悴。」 空中曰:「大有人援引到城,一月當剌梧州。」湘又問,終 更不言,乃去。湘到輦下,以奇貨求助,助者數人。未一 月,拜梧州刺史,皆如其言,竟終於梧州。盧所以不復 言其後事也。

《彝堅志》:鄭安篤為肇慶守,值有吏卒,每夜半見城上 亭中火光,往視之,乃十餘人及小兒數輩聚賭,卒有 膽不懼,戲伸手乞錢,諸人爭與之,幾得三千以還。明 日驗之,真銅錢也。不以語人。次夕又如是。遂賂掌宿 節級求專直,三更所獲益富。踰兩月,會軍資庫失錢 千餘緡,并銀數百兩,揭榜根捕。或告云:「此卒近多妄 費,又衣服鮮明,可疑也,試擒之。」詰其為盜之端,不能 忍,具實言。鄭意必土偶為奸,乃繫卒使人遍往索諸 廟,至城隍廟中,有土偶,狀貌類所見者,碎之腹中,得 銀一笏,盡剖皆然。因發地,凡偶人下各得數十千,合 此卒用過之數,更無少差。即盡毀偶像,其怪遂絕。 《府志》:「射木神祠,在城南十里許,其所創」建年代無考。 相傳:昔江南有李氏無子,一夕,夢春州射木神托生 為嗣,後生其子,登第得守春州。臨行,其母曰:「兒往,必 不歸矣。」及到任,謁祠下,瞻視其門,廡若常所見。未幾,

卒於官。自李氏之生,廟食久廢。及卒而廟復靈。遇有
考證
水旱疾癘,祈禱應驗。

《月出叢談》:「毛吉,餘姚人。天順中以捕賊功擢副使,領 兵擊恩平盜,遇害,棺殮歸司。時有親信尚攜軍餉千 金至,念吉死事,遂詭言為賊所劫,而私以饋吉衙內。 及吉柩至,司魂忽附一婢據中坐,呼左右云:『請同寮 至』。與之言。左右奔請一人至曰:『非也』。呼令再請某人 及某人至,瞪目視之曰:『是也』。遂告之曰:『余吉也。死事, 命也。然生平義不以苞苴自污,軍官某乃欲以軍餉 饋我,義豈以生死易操哉』?」顧指命取其所饋置於前 曰:「好檢點。」置於庫,復揖二人,轉身而仆,問婢,茫不知 事聞,贈官,立廟祀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