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9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卷目錄

 姚安府部彙考一

  姚安府建置沿革考

  姚安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姚安府星野考

  姚安府山川考水利附

  姚安府城池考

  姚安府關梁考

  姚安府公署考

  姚安府學校考

  姚安府戶口考

  姚安府田賦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九十七卷

姚安府部彙考一

[编辑]

姚安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戰國屬楚。漢置弄棟、蜻蛉二縣,屬益州。東漢屬永昌郡。蜀漢屬雲南郡,歷朝均屬寧州。隋置總管府。唐置姚州都督府。姚州郡以民多姚姓故也。天寶間,蒙氏據之,改為弄棟府。五代時,段思平改為統矢邏,又改姚州。至段正嚴,封高泰明之子明清為演習,世有其地。元憲宗三年內附。七年,立統矢千戶所。至元十三年,改置姚州,屬大理路。天曆元年,陞姚安路。明改路為府。後又改「姚安軍民府。」 領州一,縣一,提舉司一。

皇清因之。

姚州。附郭。

漢為弄楝縣,屬益州郡。唐姚州郡。蒙氏改弄楝府。宋段氏改統矢,又改姚州。元初內附,置統矢千戶所,屬大理萬戶。至元間,改姚州。天曆初,陞為姚安路。明姚州隸姚安軍民府。

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姚安所屯賦「併州。」

大姚縣

漢蜻蛉縣地,屬越嶲郡。蜀漢屬雲南郡。唐置西濮州,後更名髳州。宋段氏據屬姚安,名大姚堡。元初,置大姚堡千戶所。至元間,改大姚縣,屬姚州。明大姚縣隸姚安軍民府。

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中屯所屯賦併縣。

白鹽井提舉司

漢蜻蛉縣地,屬益州郡。蜀漢屬雲南郡。唐為西濮州地,更名髳州,後沒於蠻。宋段氏時,屬姚安大姚堡地。元為大姚縣境,屬姚州,始設官提舉。明置提舉司,隸姚安軍民府。

皇清因之。

姚安府疆域考        通志

[编辑]

姚安府疆域圖

姚安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楚雄府定遠縣界七十里。

西至大理府雲南縣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楚雄府鎮南州界七十里。

北至大理府北勝州界四百八十里。

由府至省七百里

東西廣三百一十里,南北袤五百五十里。《姚州》。附郭。

東至定遠縣界,七十里。

西至雲南縣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鎮南州界七十里

北至大姚縣界,二十五里。

自州至省七百里。《至》。

京師一萬一千二百一十里。

大姚縣

東至元謀縣界,一百四十里。

西至姚州界三十里

南至姚州界四十五里

北至四川鹽井衛界,二百一十里。

東西廣二百九十里,南北袤四百六十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姚州,附郭。

《張柬之疏》,「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姚州之幅𢄙廣矣。」

舊《郡志》:「東接武定之雄,西瞰大理之秀,南襟威楚,北枕金沙,大抵姚居楚洱、邛、笮之間,表裏滇、蜀。」

《一統志》:「崇山修谷,平疇廣川。」

《通志》:「北枕金沙,南襟威楚。制烏蠻之悍,障邛笮之衝。相如諭蜀,擬以後園。丞相南征,駐茲籌筆。乃六詔之中分,而三川之門戶也。」

大姚縣

《儲書》案:「山之英,納蜻蛉,河之澤,蕞爾彈邑,明秀可稱。」

《縣志》:東蟠書案,西聳文峰,南舞鳳凰,北峙龍馬,群峰拱秀,一水澄瀠。雖無奇傑鬱蔥之可觀,亦一隅之形勝也。

姚安府星野考        通志

[编辑]

府總

雲南幅𢄙最廣,其在西而北者,屬井鬼。姚界滄、洱、應合雍,屬井鬼。

姚安府山川考        通志

[编辑]

本府。姚州,附郭。

寨子山 :在城東八里。土爨自久叛,立寨於上,今遺址猶存。有泉湧出,流入烏魯淜。

飽煙蘿山 在城東十里,一名東山。其西武侯常駐兵,後人建塔識焉。按《明一統志》:其南有唐張虎駝所築古城。

白馬山 在城東十五里。昔有白馬著形,立廟祀之。

燕子山 :在城東十五里。形如燕壘。

龜祥山 在城西,一名「赤石山」 ,形如龜,山頂有泉。

金秀山 :在城西五里。

稽肅山 :在城西七十里,下有泉。

筆架山 在城南五十里,三峰聳峙。中峰有井,雲起即雨。大姚縣有山亦然。

三窠山 在城南六十里三窠關。舊有三古松,夜見光怪爨彝,以為金銀氣而掘之,枯其一。黎武山 在城北一百里,高而長,中有寺。仙景山 在城西七十五里,一名「石雲」 ,昔人修真羽化之所,有石甲西嶺泉。

九鼎鐘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一名「華山。」 山有九峰,若懸鐘然。每春花事,遊者迷焉。

綠蘿山 在城北一百二十里,一名「盤曲」 ,上有綠蘿蘭若。

金沙江 ,源出吐蕃,為府大川。

蜻蛉河 在城南四十里。江源出三窠山,流至府南,瀦為大石淜,分為東洶溪、西洶溪,遶府而北,合趨大姚河,轉入金沙江。

陽派河 一名「陽片湖」 ,在城西十五里。出金秀山,下流至府,瀦為淜溉田。

香水河 在城北。源出黎武村觀音塘,與白井提舉司觀音山箐水合流入金沙江。

連水 在城西二十里。出鎮南木盤山,經府之連場,入大姚河,趨金沙江。

「西嶺井 」 在仙景山麓。昔有老人磨杵於此,其

石猶存

白馬泉 在白馬山谷。有兩泉湧沸,在東山者為黃龍泉,在白塔者為大康郎泉,俱溉田。大姚河 在城西。源出書案山,流與鐵索箐水合,經姚州,復遶縣東北入蜻蛉河。

羊蹄江 在城西。發源自摩些村,東入金沙江。溫泉 有二:一在府西黑泥只村,一在府北交摩村。

龍蛟江 在城北一百二十里。今名苴泡江。源出鐵索箐,合姚州之連場、香水二河入金沙江。按《明一統志》在大姚縣北一百二十里。

大姚縣

几山 在縣南一里。左隅有石穴,一名「石壁。」 四奇山 在几山後四里,四峰高聳。

文筆山 在縣西一里,後曰「鳳凰山」 ,左曰「觀音山。」

玉屏山 在縣西北二里。

鐵索箐 在縣北,逶迤千里。昔彝賊恃險出沒,明巡撫鄒應龍平之。

方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上有僊局石棋盤,多產桑。按《縣志》:「在東北一百八十里。」 其山自岷峨發源,根盤三百餘里,翠色如黛,平峻障天。下繞金江,俯視如練。上有仙蹟龍潭,四時不涸,江水消長,池因盈縮。多生藥草。居人打黃鼠,用木葉覆之,一時死鼠即活,人以為仙草焉。

馬鞍山 ,在縣北一百三十里。

龍馬山 ,在縣北四十里。疊嶂懸崖,壁立千仞。舊傳晴霽時有神馬出沒。

書案山 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形如几案。按《縣志》,在東門外一里。

土橋河 在城南。源自白井香水河,分派東流入金沙江。按《縣志》:在縣南十五里,源出三窠關,向北而流,在此為土橋河,入泗溪為泗溪河,即流出書案山下者。

白鹽井

迴龍山 在提舉司東一里。

北極山 在司南一里

寶關山 在司西一里。高百仞,以其通鹽司要路,名曰「寶關。」

象嶺山 在司北一里,其形如象。

《通志》
未載山川

[编辑]

《姚州志》

[编辑]

果迷班山 :在城南四十里。

光祿山 :在城北二十里。

文龍山 :在城東六十里。

結龍山 :在城北五十里。

《金龜井 》「金龜山足水甘冽。」

《大姚縣志》

[编辑]

鳳凰山 :在縣治南門外二里。

掛榜山 :在縣治東南二里。

椅山 在縣治南一里

金龜山 :在縣治東一里。

嘯螺山 :在縣治南三里。

紫坵山 :在縣治東五里。其先乃彝長《名自九》所居之寨,土人因名曰「紫坵」 ,蓋聲之訛也。此山嵯峨東峙,每旦上有雲氣,其日即雨。農人以此卜陰晴不爽。

龍山 :在縣治北五十里。山多邃谷幽崖,茂林修竹。環山數剎,為縣境勝觀。

白草嶺 :在縣治北八十里。其山崇峻,為縣境諸山之冠。

蜻蛉河 源出龍山,自北而南流繞縣前,合大姚河去,入苴跛江。同下《金沙江》。

蛇江 在縣治北。源出三窠山,自北而南,至里長堡入蜻蛉河。源出溪澗。水本細溜,不知何以名江?豈陵谷更遷,所謂「海變桑田」 之意乎?一字水 ,出黎武山,北會小井東流入至大姚河,流出書案山下,至縣前轉北,合苴跛江流入金沙江。

苴跛江 在縣治北一百二十里。亦名苴跑江。源出鐵鎖箐,合姚州連場、香水二河,流入金沙江。

羊蹄江 :在縣治北一百六十里。源出山谷,消漲不時。

金沙江 在縣治北二百四十里。源出麗江腆甸,由金騰遶瀾滄,過縣轄矣。資馬水勢湍急,舟楫易覆,至虎跳石入洞三十里始出。

猛岡河 :在縣治東一百里。源出文龍石者,晴時徒步可涉。一時雨集,汎漲難行。

醉翁井 在縣城東門外。昔曉汲者常見醉翁臥其側,逼視之,即入井中,故名。

觀音井 在縣城南一里觀音寺中,水味甘列。「南關井 」 在縣城南門外,一名「鳳儀井。」

飲馬池 在縣治北門外。

救火池 在縣治南門內。

龍馬泉 在縣治北五十里山龍馬山下。「摩些泉 」 在縣治西三十里。

冷水沖泉 :在縣治西一里。

溫泉 在縣治西一百里,泉出秀水河邊。一在蘇海沖河中,縣治東五里。

水利附

[编辑]

本府。姚州,附郭。

黃連箐壩 在府治東南九里。

石夾口壩 在府治南二十五里。

右所衝壩 在府治西南六里。

大石淜 「在府西南,瀦蜻蛉河水,不知築自何時,廣四百二十畝三分,歲輸榖一百九十九石四斗。郡雖原野平曠,而不通大川,灌溉必資於此,故每歲恆視其盈虛以為豐歉。明萬曆十六年,知府周希尹浚而深之,築堤數尺,仍於東、西二閘甃以磚石,蓄洩以時利賴。」 至今數十年來,河日閼,堤日薄注,水日以淺。冬春之際,水多散溢。知州楊建議於淜之上兩山之間復開一堰,以容水之有餘者。議上,分守李、按院潘允行。淜上山頂有龍王閣,閣前為「觀海樓」 ,僉事顧養謙題,知府李載贄有記。

地摩淜 ,在府東北。廣一百九十三畝二分二釐。畝科二斗,輸榖五十五石一斗五升。

烏魯淜 ,在府東十里。廣五十六畝三釐。畝科二斗,輸穀一十七石五斗。

當波院淜 在府西十五里。廣十二畝,畝科五斗,輸穀六石。

陽派淜 在府西北十里。廣二百三十九畝七分七釐。畝科五斗,輸穀一百三十四石。

長壽淜 ,在府西北五里。廣六十三畝四分,畝科五斗,輸穀三十石六斗五升。

地角淜 在府北十里。廣一百一十畝。畝科三斗,輸穀三十三石五斗七升。

香索嶺淜 :在府北十里,廣三十四畝二分。近廢,輸穀免徵。

赤額坪淜 在府北十里。廣四十五畝七分。畝科三斗,輸穀一十三石一斗五升。

塔境淜 在府北二十里,廣一百一十二畝一分八釐,畝科五斗,輸穀四十八石四斗五升。摩苴邑淜 在府北十里,廣五十四畝四分六釐,畝科二斗,輸穀一十一石二斗四合。

小邑淜 ,在府北二十五里。廣二百一十四畝三分九釐五毫。畝科三斗,輸穀六十一石九斗八升。

黑壩淜 在府北十五里。廣十畝,畝科五斗,輸穀五石。

伍舍邑淜 在府東北三里,知府周希尹開。「右所衝壩 」 ,在府西南六里,廣二十七畝八分。畝科五斗,輸穀一十三石五斗。

陽派壩 在府西北七里。廣二十三畝。畝科五斗,輸穀一十一石五斗。

大姚縣

上下二閘 上閘在大姚縣東二里;下閘離縣三里,明弘治間築。

金家閘 在縣南一里

新壩閘 在縣東二里

晏公閘

土橋閘 俱在縣東南五里。

趙家閘 在縣東南三里。

白塔閘 去縣治三里

楊家閘 在縣北二十五里。

葉家閘 在縣北十里

冷水閘 在縣西門外

姚安府城池考        通志

[编辑]

本府。姚州,附郭。

姚安府城池 :「唐景雲元年,御史李知古築土城。明洪武初,易以磚石,周二里三分,高二丈,設三門。嘉靖七年,兵備周崇義築月城於南門外。八年,知府王鼎於城內增高五尺。三十九年,知府楊日贊於南關外新築土城,高一丈二尺,廣一百三十丈,左右建立敵樓,四關繚以土垣。萬曆四十六年,御史潘濬增築七百」 餘丈,置南城。

樓西南建角樓

皇清康熙八年,知府商永傑、土同知高喬映重修,因

蜻蛉河為池。按《姚州志》:府城周五里三分,高三丈五尺,闊一丈餘。先是唐御史李知古築土城於東北。明指揮戴都病其難守,易而小之。廣二里三分,高二丈,開三門,各建有樓,蓋姚安千戶所城也。後置府置州。遭自久之亂,州官及土官死之。且郡介會川,武定交震,鄰時警。明嘉靖八年,知府王鼎加以磚石,增高三尺許。給事中昆明傅良弼《記略》:「嘉靖三十九年,知府楊日贊重修,設四關門,周遭繚以土垣。然所內州外,既乖容民畜眾之義,而城自署治外,居民僅百餘家。往時鳳克煽亂,城內外居者竄匿山谷,官攜印僦所署以居,蓋岌岌矣。諸院道往往建議開拓城隍,俾民藉官以安,官因民以守。而建造無人」 ,竟成道旁之築。萬曆四十七年,分守涇陽李忠臣懲往慮來,力肩其任,上其議於巡按嶺南潘濬,亟允其請,檄署府事李敬可,以知州楊之彬董其役。府州慷慨擔當,區畫周詳,甫半歲而事竣。計東西南廣袤五里三分,高三丈五尺。東北舊城增高三尺,正西增設一門,西、北二門外有月城、樓閣、墩臺、鋪舍、水洞,較舊制大拓而三之。城外有壕,深五尺,闊丈許,引蜻蛉水東西交會入城壕中,復西北而下大姚而達金沙。城高池深,庶幾西南巨鎮矣。巡按潘題其門東曰「迎曦」 ,南曰「時阜」 ,西曰「寶成」 ,北曰「懷遠。」 扁其樓東曰「金碧呈祥」 ,南曰「南雲布靄」 ,西曰「蒼雪凝輝」 ,北曰「北極連霄。」 其經始歲月,工費之詳,載在《碑記》。其後孔云德再修之,而府丞高守藩勷其事,至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林本元、《土》同知高喬映修葺城。

樓之圮者

外州縣

大姚縣城池 明洪武二十八年築土城。永樂元年,千戶洪鈞、施宥甃以磚石,後圯。萬曆四十五年,知縣謝于教修,仍於南門外築土月城,周三里三分,無池。按《縣志》,「大姚初為大姚中屯所,縣治在興來地,原名興來縣」 ,即今興來,是其舊址也。洪武二十八年,始移縣大姚,改名大姚縣,僅築土城。永樂元年,千戶洪鈞、施宥,「始砌磚石,高一丈三尺,周圍六百三十五丈,徑過一里三分,開東西南北四門,城樓四座,東西北三處踞山,地高無池,惟南門有池,長二十丈,闊七尺。」

姚安府關梁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姚州,附郭。

前場關 在府東四十里。舊設巡檢,今裁。三窠關 在府南六十里。舊設巡檢,今裁。寶山關   普昌關。

普淜堡 ,設有堡夫,應接上下差使。

楝川橋 在府南門外。明知府王嘉慶重修。蜻蛉橋 在府西北,跨蜻蛉河。明弘治間知府王嘉慶重修。

迎暉橋 在府東門外

拱辰橋 在府北門外

飛虹橋 在府儒學前。明知府楊日贊建。九龍橋 在府東南。

鎮遠橋 在府東五里

普利橋 在府東北演武亭後。

惠通橋 在府南五里大石淜上。明知府馬自然建。

「石泉橋   」 、「匯泉橋   」 、「仁和橋。」

如逵橋   、廣濟橋 俱在府南。

濟川橋 在府東北十五里。

連場橋 在府西三十里。

望川橋 在府北二十里。明嘉靖間建。

大姚縣

承恩橋 在縣南一里,跨大姚河,為屋以覆之。明永樂間,千戶施宥建。

迎恩橋 在縣西南八里,跨大姚河,一名「八里橋。」

利濟橋 在縣東四里

廣運橋 在縣東五里

利鹺橋 在白鹽井提舉司前。

神喜橋 在司東半里

榮春橋 在司後

春溪橋 在縣城南門外。

大通橋 在縣西南五里。

餘慶橋 新建

廣濟橋 在縣北五里

聚魁橋 在白鹽井,三元閣左,金家壩南。知府羅良信建,蜻蛉河從此北下。

姚安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姚安府治 ,在城東門內,無訟坊向南。元至順二年建。明洪武十九年兵燬,二十四年重建。嘉靖間,知府趙良華、楊日贊修理。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知府丁煒重修,改建二堂及補

葺六房號舍

通判署 在府治左。按《州志》,康熙四十六年,通判高峋增修二堂及軒亭。

經歷司署 :在府內右。康熙七年,經歷張自昇改府治左,歲久傾圮殆盡。二十九年,經歷駱貞臣重建。

永盈庫 在府內

公館 在北門內,忠信坊府治後,舊屬姚安守禦所公署。康熙十二年,所官千總胡起鳳及十伍軍頭人胡景淳、羅萬象、呂增受等公建。後所官裁,署存。康熙二十八年,知府丁煒詳將此署改為駐節之所。

姚州治 ,在府城西門內禮義坊。明洪武十七年建。十九年兵燬。二十四年,土州同高慧重修。後改為守道公署。道裁,署仍歸州。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知州胥琇重修。

吏目署 舊在州治東

土同知署 :在北門外。

土州同署 :在州署東。

駐防把總署 在府署西。

常平倉四廒 在州署東。

兵糧倉 在州儀門內

府倉 在府儀門內

普糧倉 在普淜汛

養濟院 :在東關。知府吳嘉祥遷建。康熙四十六年,通判高峋擴修。

漏澤院 通判高峋置買義壟於西山。康熙五十年,奉檄擇空閒官地於東山等處。

外州縣

大姚縣治 在城內。明洪武二十八年,同知高賢建,知縣謝于教增修。按《縣志》:「土官知府高賢建,置大堂五間。邑宰何起鳳建縣及六房,吏書舍、典史衙,又置囹圄於儀門外右。」 嘉靖九年,知縣周賢建旌善、申明二亭於縣門左。今廢。典史署 在縣治左。

白鹽井鹽課提舉司 明洪武十六年建。嘉靖間,提舉司劉璣,萬曆間,提舉司劉元泰增修。鹽課司 在提舉司署左。舊制,巡檢司五:一在三窠關,一在前場,一在普昌,一在普淜,一在白鹽井驛,一在普淜。今俱廢。

守禦千戶所 在府城

皇清順治十六年,改為千總。康熙六年裁。今改為行。

永豐倉 在縣堂左隅

彌興倉 :距縣一百二十里。

滿海倉 距縣三十里

破寺倉 距縣四十里

養濟院 在南門外

姚安府學校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姚安府儒學 在府治南。明永樂元年建。嘉靖中,知府王鼎、吳嘉祥、楊日贊相繼建堂齋、門舍,鑿泮池。二十八年,知府趙澍建啟聖祠。萬曆十七年,知府周希尹建尊經閣。二十九年,知府楊應霈重修。四十七年,分守道李忠臣移明倫堂於尊經閣前,移。

文廟於明倫堂前。其經籍祭器、皆備。兵燹後無存

皇清康熙五年,知府林本元、教授王肅修。二十二年

旨郡邑重修。知府任道立、知州王治國葺廟廡,立坊。

表二十九年,知府丁煒倡同知胥琇捐俸修建,廟制聿新。按《州志》:「康熙五十年,坊表傾頹,宮牆倒塌,知府王廷琦、知州管掄修葺,宮牆崇煥,丹堊可觀。」 至明倫堂,原知州王治國建,因規制狹隘,康熙四十四年訓導張士弘署教授事,同諸生改建,規模可觀。教授尹樂善贊修,並建儒學。

大門、中門兩層,諸生朔望講誦有地矣。而魁星閣原建於廟前,後傾廢土;同知高映厚創建於廟之左。因歷年文風不振,署州事張彥紳於康熙四十五年復移於廟之前。「文星拱映」 ,古制聿新。

棟川書院 在府城外西隅。明正德間,知府黃澍建。按《州志》:「久廢。」 康熙三十三年,知府姚諧買地於府治東南,基址弘敞。捐俸鳩工,建書院二層,仍名「棟川。」 上建講學廳,前啟箭亭,左右有棟川、書院二坊,有碑記。

南中書院 在府城外東隅。明萬曆間,參政李材建。

三台書院 在府儒學右。明萬曆間,知府鼎建。今俱廢。

府義學 :在文昌宮。康熙二十九年,知府丁煒捐俸延師訓課。

姚州儒學 舊無設,附府學。

義學二 :一在五雲宮,一在關聖祠。康熙二十九年,知州胥琇捐俸延師訓課。按《州志》:在明倫堂左,州治之右,原係府儒學署地。康熙四十八年,知州陸元楷建堂室兩層,左廂大門。知府王廷琦、知州管掄,歷年延師教訓,子弟從學者眾,人文蔚起。

外州縣

大姚縣儒學 在縣治東北。明嘉靖二十五年,知縣王佩建。歲久漸傾。

皇清康熙三十年,知縣孔貞瑄重修。

白井提舉司儒學 :在司治正北,原設社學,竈籍諸生俱寄入府、縣學。明崇禎間,提舉楊燦輝詳請建學設官。

皇清順治己亥,奉裁,「儒童」仍歸府縣考試,殿廡漸傾。

康熙五年,提舉趙大生建葺。九年,提舉嚴一詔修「啟聖祠。」 二十二年,提舉夏宗堯增修。春秋丁祭。

義學 在龍吟寺。康熙二十八年,提舉夏宗堯捐俸置田,延師訓課。

姚安府戶口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

原額人丁,并康熙十年編審清出,除頂補老故外,共丁二千五百六十三丁,額徵丁銀八百四十五兩三錢一分。又康熙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二十四丁,應徵銀八兩四錢二:共丁二千五百八十七丁,共銀八百五十三兩七錢一分。又額外康熙二十五年編審增出沐莊人丁四十六丁,應徵銀一十兩一錢二分。

康熙七年,奉裁,中屯所軍舍人丁歸縣徵收。原額軍舍人丁并編審清出,除頂補老故外,共丁四百一十一丁,額徵丁銀一百七十六兩二錢二分。

姚州

康熙五十年編審,本州實編民丁共二千二百三十一丁,每丁一例編銀三錢五分。

實編軍丁,共八百丁,上丁每丁編銀六錢二分,中丁每丁編銀四錢八分,下丁每丁編銀二錢八分。

實編舍丁四十七丁,每丁編銀三錢五分。大姚縣:

實編人丁四百零四丁,內有流寓人丁三十丁,故絕無徵。

德歸二里,實編人丁三百七十四丁。每丁一例編銀一百六十兩八錢二分。

歸正新增莊丁四十七丁,編銀十兩三錢四分。實徵軍丁三百七十五丁,編銀一百五十二兩五錢四分。

實徵舍丁四十丁,每丁一例編銀六錢二分,該銀二十四兩八錢。

姚安府田賦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

府總

原額民賦田地共二千六十五頃六十三畝八分九釐六毫二絲四忽八微九纖三塵。查額內尚有荒蕪田地,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

實徵夏稅折色麥一千五百八十石九斗三升三合九勺一撮五粒九顆二粟。

實徵秋糧本折米一千七百九十石五斗二升。

一合三勺八抄八撮二圭九粒一顆一粟,實徵《條編》銀三千二百四十九兩五錢二分三釐三毫五絲九忽一微九纖六塵七渺八漠。又,額外增出沐莊田二十五頃二十畝六分一毫七絲五忽七微六纖四塵二渺八漠。查增出田內尚有荒蕪,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

實徵秋糧本色米五十石八斗一升五合二勺九抄四撮五圭八粒八顆。

實徵《條編》銀三十六兩九分八釐三毫二絲一忽四微一纖五塵三渺一漠。

額徵除懸額無徵外

商稅酒課銀一百一兩二錢,遇閏加銀八兩四錢四分二釐。全徵

差發銀四百四十六兩二錢七分二釐二毫七絲一忽六微五塵。全徵。

《海穀》三百八十四石六合,全熟。

戶口食鹽并康熙十年編審清出,共銀七十八兩四錢六釐,全徵。

稅契原無定額,遇有民間投納,按季彙解。新增姚州常住本色租穀六十石全徵。查此租穀據該州申稱,係先年人民施入寺廟,除完正供外,以為香火之資。後寺廟荒廢,知州甯雲鵬將此租穀報充兵餉,既輸正供,又納租穀,巳屬二賦,前已造入《全書》,未蒙刪除。

康熙七年,奉裁「中屯所」 歸縣徵收。

原額屯官馬料田地共二百九十六頃三十九畝五分九釐八毫五絲。查額內尚有荒蕪,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實徵秋糧本色米二千五百一十七石三斗四升三合七勺五抄五撮一圭二粒。

實徵本色穀四百一十四石八斗。

實徵折色夏稅秋糧麥米共七百二十石七斗四升九合八勺六抄六撮四圭八粒,各折不等。該折色銀三百五十二兩五錢七分五釐七毫九絲九忽八微八纖八塵。

額徵

原額草場地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一千八兩五分。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姚安所歸州徵收。

原額屯官馬料田地共四百二十三頃八分二釐六毫二忽。查額內尚有荒蕪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

實徵秋糧本色米三千四百五十九石七斗一升三合七勺八抄三撮。

實徵本色穀六十五石七斗。

實徵折色夏稅秋糧麥米共二千四十一石三斗八升七合九勺五抄七撮,各折不等,該折色銀一千二十四兩三錢八分四釐五毫六忽八微。

額徵除懸額無徵外

實徵草場地租銀三十六兩一錢九分二釐九毫。全徵。

以上額徵,共銀五千三百六兩六錢一分四釐八毫三絲七忽四微八纖九塵七渺八漠。又額外增出《沐莊條編》銀三十六兩九分八釐三毫二絲一忽四微一纖五塵三渺一漠。又「人丁」 項下額徵銀一千三百九十三兩三錢二分。又增出人丁銀一十兩一錢二分。四項共銀六千七百四十六兩一錢五分三釐一毫五絲八忽九微五塵九漠。

起運

「布政司」 項下 起運銀三千三百三十七兩九錢一分二釐八毫五絲二忽二微一纖七塵九漠。

《糧道》項下 銀一千三百七十六兩九錢六分三毫六忽六微八纖八塵。

存留

《俸工》項下 官役俸食,共銀一千八百兩八分。「支給」 項下 鞭祭等銀八十兩。

鋪兵工食銀一百五十一兩二錢。

本色

額徵夏稅秋糧本折麥米穀,共九千八百二十九石一升二合八勺二抄七撮四圭七粒三粟。額外增出

實徵秋糧本色米五十石八斗一升五合二勺九抄四撮五圭八粒八顆。

額徵項下

額徵租穀四百四十四石六合。

以上麥米聽糧儲道支用報銷。

姚州

原額上中下田地、共一千四百七十二頃九十四畝八分七釐四毫三絲三忽八微九纖三塵。內除

荒田五頃一十二畝七分六釐一毫二絲二忽二微四纖七塵九渺。

實在田地一千四百六十七頃八十二畝一分一釐三毫一絲一忽六微四纖五塵一渺。一上則田二百七十三頃五十八畝四分三釐三毫五絲九忽,每畝徵銀二分二釐八毫四絲,共銀六百二十四兩七錢三分五釐六毫三絲。每畝徵米二升五勺八抄,共米五百六十三石三升六合五勺六抄。

一、中則田二百四十一頃一十三畝六分九釐七毫三絲五忽五微一纖八塵。每畝徵銀二分六絲,共銀四百八十三兩七錢二分七毫六絲。每畝徵米一升八合八抄,共米四百三十五石九斗七升五合六勺四抄。

一、下則田,一百一十五頃六畝二分四釐九毫三絲九忽七微五纖二塵一渺。每畝徵銀一分七釐二毫九絲。共銀一百九十八兩九錢四分三釐五絲。每畝徵米一升五合五勺八抄,共米一百七十九石二斗六升七合三勺六抄。一、上則地,二百七十九頃二十七畝四分五釐二毫五絲四忽三微七纖五塵。每畝徵銀一分七釐一毫三絲,共銀四百七十八兩三錢九分七釐二毫六絲。每畝徵麥一升五合四勺四抄,共麥四百三十一石一斗九升九合八勺六抄。一、中則地,一百六十六頃五十七畝八分二釐一毫八絲五忽,每畝徵銀一分三釐三毫,共銀二百二十一兩五錢四分九釐三絲。每畝徵麥一升一合九勺九抄,共麥一百九十九石七斗二升七合二勺八抄。

一、下則地三百九十二頃一十八畝四分五釐八毫三絲八忽。每畝徵銀九釐三毫六絲,共銀三百六十七兩八分七釐七毫七絲。每畝徵麥八合四勺四抄,共麥三百三十一石三合七勺八抄。

外地租銀二十七兩三錢四分,全荒無徵差發銀三百八兩八錢一分四釐三毫一絲,無耗海穀三百八十四石六合。

無耗常住租穀六十石

附徵:新裁姚安所屯地七十六頃三十畝三分一釐九毫九絲三忽,該夏稅折色五錢麥一千五百四十石五斗五升三合,該折色銀七百七十兩二錢七分六釐五毫。內:

荒蕪地六頃五十三畝六分三釐八毫七絲八忽,該無徵折色五錢;麥一百三十一石三斗四升,該無徵折色銀六十五兩六錢七分

成熟地六十九頃七十六畝九分八釐一毫一絲七忽,該原徵折色五錢;麥一千四百九石二斗一升三合,該折色銀七百四兩六錢六釐五毫。

今照河陽縣民地上則科徵,每畝科稅五升七合五勺一抄。該

實徵夏稅本色麥四百一十三石一斗七合五抄五撮七粒五顆七粟,照河陽縣民例,每石編條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

實徵《條編》銀二百六十四兩二錢一分六釐二毫四絲九忽六微六塵四渺八漠。

屯田三百二十三頃七十五畝九分九釐八毫九忽,該秋糧本色米五石四斗三升,俟六年後遵照新例科徵。自康熙三十七年,照姚州民田下則起科,每畝減半科糧七合七勺九抄二撮六圭八粒五顆。該秋糧本折米二斗三升三合七勺八抄五圭五粒。內本色米一斗二升四合五勺三抄四撮九圭,折色米一「斗九合二勺四抄五撮六圭五粒。每斗編條銀一錢一分九毫五絲八忽三微,該條編銀二錢五分九釐三毫九絲八忽九微二纖四塵一漠。」 納過三年後,俟康熙四十年,再照本州民田下則起科,每畝科糧一升五合五勺八抄五撮三圭七粒,該秋糧本折米四斗六升七合五勺六抄一撮一圭。內本色米二斗四升九合六抄九撮八圭,折色米二斗一升八合四勺九抄一撮三圭,《條編》銀五錢一分八釐七毫九絲七忽八微四纖八塵二漠。

成熟田二百六頃七十四畝二分七釐七忽,該秋糧本色米三千三百七十三石六斗一合四勺五抄六撮;折色五錢米五百九十五石二斗六升九合六勺七抄四撮,該折色銀二百九十七兩六錢三分四釐八毫三絲七忽。

今照河陽縣民田上則起科,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該秋糧本色米一千六百九十一石七斗七升六勺一抄二粒八顆一粟。照河陽縣例,每石編條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條編銀一千八十二兩二分七釐七毫二絲二忽七纖三塵六渺。

官田九頃四十四畝,該秋糧本色米一百二十七石五合七勺六抄,折色六錢米五十四石四斗二升一合四抄,該折色銀三十二兩六錢五分八釐六毫二絲一忽。內:

荒蕪官田三頃三畝九分五釐,該無徵本色米四十石八斗九升二合四勺三抄三撮,折色六錢米一十七石五斗二升五合七勺五抄七撮,該折色銀一十兩五錢一分五釐四毫五絲四忽二微。

成熟官田六頃四十畝五釐,該秋糧本色米八十六石一斗一升二合三勺二抄七撮;折色六錢米三十六石九斗五合二勺八抄三撮,該折銀二十二兩一錢四分三釐一毫六絲九忽八微。

今照河陽縣民田上則科徵,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該實徵本色米五十二石三斗七升五合二勺九抄一撮五圭。照河陽縣例,每石編條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實徵條編銀三十三兩四錢九分八釐三毫四絲六忽六纖三塵四渺四漠。

馬料田一十三頃二十一畝二分一釐五毫。該本色穀四百三十六石。內:

荒蕪田一十一頃二十二畝一分一釐五毫,該無徵穀三百七十石三斗

成熟田一頃九十九畝一分,該本色穀六十五石七斗。

今照河陽縣民田上則起科,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該實徵本色穀一十六石二斗九升二合三勺五抄三撮。照河陽縣例,每穀一石半科條編銀三錢一分九釐七毫一絲五忽,該實徵條編銀五兩二錢一分一毫五絲六忽四塵四渺。

以上額徵「民賦條丁」 銀三千四百六十四兩七錢八分五釐七毫五絲一忽三微三纖五塵五渺四漠。額徵《屯賦條丁》銀一千七百九十二兩三錢一分六釐。

起運項下 銀三千六百一十九兩七錢一分一釐七毫一絲一忽五微四纖八塵九渺二漠。《存留》項下 銀一千六百三十三兩一錢一分。額徵民本色:夏稅麥九百六十一石九斗三升九勺二抄。

額徵屯本色夏稅麥四百一十三石一斗七合五抄五撮七粒五顆七粟。

額徵民本色秋糧米一千一百七十八石三斗七升九合五勺六抄。

額徵屯本色秋糧米一千六百九十六石七斗七升六勺一抄三圭八顆一粟。

大姚縣

民地上中下三則,共一百二十六頃九十九畝七分九釐九毫一絲。

原額《夏稅》六百一十八石九斗七升九合四勺三抄。每石編銀八錢,共該銀五百一十三兩七錢五分二釐九毫二絲六忽九微。

民田上中下三則,共四百六十五頃六十九畝二分二釐三毫。又歸併沐莊田二十五頃二十畝六分一毫七絲五忽七微六纖四塵二渺八漠。

原額秋糧六百六十二石七斗三升七合九勺五抄六撮五圭八粒八顆。該《條編》銀五百零六兩二錢三釐三毫一絲。

屯賦

原屬中屯所,徵「解都司。」 康熙七年奉。

旨「裁所丁糧,歸縣附徵。」

實徵屯稅二百一十七石五斗二升七合五勺七抄四圭五粒七顆。每石合編條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銀一百三十九兩一錢二分六釐五毫三絲六忽九纖五塵七渺。實徵秋糧八百八十八石二斗九升三合二勺八抄五撮七圭五粒八粟。每石合徵《條編》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銀五百六十八兩一錢三分七釐二毫八絲四忽五微六纖一塵一渺六漠。

額徵官田秋糧六十七石五斗一升五合九勺六抄九撮八粒。每石《合編條》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銀四十三兩一錢八分二釐。

六絲六忽五塵,一渺三漠。

額徵馬料穀一百一十三石一斗四升三合六勺二抄一撮七圭八粒九顆一粟。每穀一石折米五斗,該秋糧米五十六石五斗七升一合八勺一抄八圭九粒四顆五粟。每石合編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銀三十六兩一錢八分二釐三毫六絲八忽六微五纖。

實徵未變秋糧折色銀二十兩一錢一分二釐三毫。

附:徵「定遠縣歸併秋稅條丁。」

實徵夏稅正麥一百石二升六合三勺四抄八撮三圭六粒九顆。每石編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銀六十三兩九錢七分五釐一毫五絲一忽九微六纖八塵八渺九漠。

實徵秋糧五百七十八石八斗七升六勺五抄七撮一圭二粒。每石《合編》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銀三百七十兩二錢二分五釐八毫三絲一忽四微九纖二塵七渺八漠。實徵未變夏稅二百九石九斗五合二勺四抄,折銀一百四兩九錢五分二釐六毫二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