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9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卷目錄

 鶴慶府部彙考一

  鶴慶府建置沿革考

  鶴慶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鶴慶府星野考

  鶴慶府山川考水利附

  鶴慶府城池考

  鶴慶府關梁考

  鶴慶府公署考

  鶴慶府學校考

  鶴慶府戶口考

  鶴慶府田賦考

  鶴慶府風俗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九十九卷

鶴慶府部彙考一

[编辑]

鶴慶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戰國為哀牢國地。漢屬益州郡。東漢屬永昌郡。蜀漢屬建寧郡。唐初,為越析詔地,彝名「漾工」 ,一名鶴川。唐開元末,蒙氏據置謀統郡。宋時,段氏改謀統府。元初內附,置鶴州,尋置二千戶,仍稱謀統,隸大理上萬戶府。至元中,復為鶴州,後陞鶴慶府,尋改為鶴慶路。明洪武十五年,改路為府,又為軍民府。領州二:

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鶴慶《禦屯賦》」併府。康熙八年

裁《順州》入焉。領州一:

劍川州

漢屬益州郡。唐為羅魯城。羅魯,西彝云海也。古名劍川,又名波州。昔浪穹詔與南詔戰,敗,走保劍川,改稱劍浪詔。後為南詔所併,置劍川節度。宋段氏改為義督𧸘。元置義督千戶。至元中,改劍川縣,屬鶴慶路。明陞為州。

皇清因之。

鶴慶府疆域考        通志

[编辑]

鶴慶府疆域圖

鶴慶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大理府北勝州界二百四十里。

西至麗江府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大理府浪穹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麗江府界五十里

自府治至省,一千一百六十里。

東西廣三百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劍川州》。

東至鶴慶府界,四十里。

西至麗江府界七十里

南至浪穹縣界,一百九十里。

北至麗江府界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二百四十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

漾水、劍川有「左江右湖」 之勝;丘塘、蒼洱為「泝流枕石之形。」

「四山壁立,勢若梯雲;一水㐲流,形如環帶。」 枕雪山以為障雄開義督之都;控石門以當關險,扼吐蕃之部。

雪銷春水,遙連西蜀之偏。鱗次碉房,直接吐蕃之宇。天塹則金沙黑水,地利則鐵橋石門。劍川州

金華為鎮,劎水為帶。左鎖石關,右截江觜。

鶴慶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府總

鶴慶象緯麗井鬼,泛及也。及考《郡縣志》,則鶴分屬於柳宿,差近理。

鶴慶府山川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覆釜山 在城西五里,為郡鎮山。諸峰拱翼,形勢秀拔。抱覆釜之後,曰「仰止山。」 居覆釜之麓,曰「秀臺山。」 麓之北曰「拱面山」 ,曰「石寨山。」 由北二十五里曰「逢密山。」 三峰插雲,中有清元洞,石孔玲瓏,伏流相接,頗稱奇境。

朝霞山 :在城西南十里,原名「鹿阜」 ,以彩霞朝見得今名。

宣化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山勢險峻,舊設關於上,有巡檢司,今裁。山南五里有峰突起,曰「豸角山。」 明郡守周贊建塔於山上。金斗坡在其西。峰頂山 在城東十里,一名「山瑤山。」 高三十餘里,峰巒崒嵂,遠瞰洱水。二八月間,山頂時有五色光,郡人於三月朢日登此祈嗣。自南而下有月山,積石圍繞,形如半月。又南十里為龍華山。林壑深秀,石泉清冽,上多梵剎,一郡勝觀。其背之東南有大成、小成二坡,為順州北勝孔道。按《明一統志》「下有五泉,可以溉田。」

象眠山 在城東南二十五里,有石竅百餘,潛洩漾共水入金沙江。

龍珠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其南曰半子山,曰乾山。山之東曰七坪峰,西曰馬耳山。四望環峙,蒼翠可人。按《明一統志》:每歲四月,郡人祀之,以禳水災。

大盂山 在城東南一百三十里。石壁屹立,綿亙三十里,形如城郭,多古樹幽禽。

方丈山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又名觀音山。其南有洞,洞有泉,怪石嶔。請幫助識別此字。一泓澄碧,水滴崖下,若金石聲。唐閣羅鳳愛之,琢觀音像於壁。洞內土石分半,宛若陰陽。明郡守何璋名其處曰「太極。」《一統志》謂南詔名山凡十七,此其一也。漕峰山 在舊順州北一里,其東為楊保山,其北七里為公山,層巒聳拔,時見朝霞,土人禱雨於此。按《明一統志》,公山在順州治北,州人有病則禱焉。

漾弓江 在城東五里,一名鶴川。源出麗江界,盤折五十餘里,溪流眾水趨赴於此。其自西北來會者,曰石洱河,自東北來會者,曰大水漾泉。自西來會者,曰長康河、落鐘河、溫水河、銀河、桃樹河。南入象眠山石窟,伏流三里而出,名「腰江」 ,東流入金沙江。

觀音山河 在城西南一百里,源出黑泥山神二哨,至大營分而為二,一入浪穹縣茈碧湖,一自普陀崆至鄧川流入洱海。

羅牧社海 :在山西南一百三十里。

金沙江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

鸚𪃿水 在城東南七十里。水自石崖注下,鸚𪃿仰飲,故名。龍潭 在府治西者曰青龍,曰西龍。西北者曰石墩,曰香米,曰北渼。西南者曰龍寶,曰吸鐘,曰宣化。東北者曰柳樹,曰小柳,曰赤土和。東曰水渼,凡十四,俱入漾弓江。又二曰龍公,自入金沙江。曰大龍,在半子山下,隨地衍注,民田賴之。潘浦海 在舊順州西畔屬順州,東畔屬《北勝劍川州》。

金華山 在州西一里。脈出吐蕃界,由羅均山盤屈而來,延二十餘里。山頂常有紫氣如金,為一州之鎮。其西南四里,即劍和山也。

青崖山 在州東十五里。上產青石,狀如翠屏。建和山 在州北五里。

鍾賢嶺 在州南六里

老君山 ,在州西北八十里,即羅均山也,袤四

百餘里,山勢幽峻,上多靈泉,人跡罕到。金沙江環其左,蘭滄江繞其右。

石寶山 在州西南二十里。懸崖萬丈,靈窟天開,其石自然具佛棧獅象之形。梵剎凌空,花木叢匝,足稱異境。

劍湖 在州南五里,周六十里。自麗江老君潭發源,會西湖水南流,名「彌沙浪河。」 經浪穹縣,入蒙化、順寧界,歸蘭滄江。

西湖 在州南二里

劍川 ,在州南十五里。曲流三折,形如「川」 字,故名。

彌沙浪河 在州南一百里白水場,與劍湖水會而南流。

崖場水 在州西一里。源出老君山,流入劍湖。大橋頭河 ,在州東二里,即古合惠江,南入劍湖,西南流與漾濞水會。

龍潭 在州治,凡九:曰《老君》,曰《易堤坪》,曰《僊女轍》,曰《隔渼》,曰《建和》,曰《白陀難》。流入劍湖,曰《花叢》,曰「白龍」 ,曰「青龍。」 流會湖尾。

《通志》
未載山川

[编辑]

《府志》

[编辑]

三臺山 在府治東北一十二里。其北有大五老山、小五老山,北屬麗江界止。

月山 :在府治東南二十里。積石團繞,形如半月。

文峰 在府東十里。群峰秀異,形無破碎。龍華山 在府治東南三十里,與象眠山界。林壑深秀,石泉迸冽,上多梵剎,山下即往永北一郡勝觀。其背之東南有大城、小城二坡,為順州北勝孔道。白雪山而南,鶴慶之西山,即劍川之東山也,名為「逢密山。」

逢密山 在府治西北二十五里,三峰峭拔,山腰有洞,洞門有石如柱者三。頂有石孔,天光下照,高七八丈許,深不可測。石壁皆古莓苔,彩錯如錦。上有乳石懸綴,奇秀鮮有其比。今改「清元洞。」 山下為逢密村往麗江大路。

拱面山 在府治西北五里,高數百丈。一峰聳秀拱向,林巒環映。山有白石如積雪,可卜陰晴。秀臺山 高十數丈,頂有三平臺,舊名「金燈山」 ,知府馬卿改今名。上為壇,有齋室亭榭,歲七月祀水神於此。

仰止山 在府西五里。亦為郡鎮,與覆釜山合。抱劍川路由此。

金鳳山 在府西二十五里。其形如鳳,為劍川石鼓分路。

松坡 有「松坡」 諸寺。

螺髻山 山頂建寺。俯視鶴川,明若指掌。豸角山 在府南二十五里,為學宮賓山。郡守周贊建塔於頂,為文筆峰。

天馬山 :在府治南二十里。首昂,中下,尾略高,其狀如馬。

觀音山 :在府治西南一百一十里。以有觀音寺,故名。

佛光寨山 :在府治西南一百五十里。即普顏都作亂所據者。

桃樹江 :在府治南二十五里。發源天馬山下,東入於漾弓江。南為水洞,伏流出葛澗。

腰江 在府治南二十六里象眠山之麓。俗傳水洞一百單八,即啒哆尊者擲念珠所通,潛洩漾弓江水,其始得原隰之利。每歲四月八日,本府具牲祀之。

三莊河 在府治南三十五里。源出垂珠洞,經逢木和村。垂珠舊名「蝙蝠洞」 ,知府王昂改今名。洞中乳石如垂珠,清寒奇秀可愛。二水相合東流,紆折而入金沙江。

供河 :在府治西南十三里,一名「銀河。」 發源山神哨,北流黑泥箐,南折東入南甸川。往觀音山,路自高家寺塘逆流出而上。

西登泉 :在府治東北三十五里。泉自漾弓江分流。

白石美泉 :在府治東北二十里。泉自澗中流出。

小柳場龍泉 :在府治東北十五里。泉自山麓流出。

龍華泉 :在府治東南三十里。泉自山畔流出,以上皆西入於漾弓江。

溫水泉 :在府治西南二十里,出青崖山下。舊有溫泉,今湮。

大水美潭 :在府治東九里。出石朵河東山麓,周百餘丈。

黑龍潭 :在府治北四十里,出逢密山,潭周二。

百餘丈

香米潭 :在府治西北三十里清元洞之下。周二百餘丈。

青潭 在府治西八里。東一派入象跪河,北一派入求平鄉。潭上有閣曰「清虛」 ,多名人題詠。龍寶潭 在府治西七里,出覆釜山下,周五百餘里。知府馬卿復鑿下潭,名「龍寶」 ,周四百餘丈。吸鐘潭 在府治西南六里,出朝霞山下,舊名青龍,世傳鐘為龍盜去,曾現於潭,故又名宣化。黑龍潭 在府治西南二十里,出宣化北山麓。

《劍川州志》

[编辑]

德峰山 :在松岡山北。

松岡山 在州西一里,即金華山左支。形勢盤旋,林木森蔭,為州城來脈。

滿賢林 在州西五里。懸崖峭壁,巨石為門,旁鎮金剛。中有古剎,香積,僧房搆於懸崖之上。中科山 在州北。為闔州牛眠吉地。

上科山 :在中科山北。

石羅摩山 在州東北五里。高百餘丈,石崖屹立,如巨人狀。又名「將軍山。」

下科山 在鍾賢嶺南,即西莊後山。

夜合山 在州南二十里砥柱劎湖。南岡山 在州南二十五里。高九百餘丈,周四十餘里。點蒼山發脈於此,又名羊鼻山。

「鍾山 」 在寶山南,其中有「石龕、石佛、石獅、石龍、虎、牛馬。」

石鐘山 在州西南六十里,蘭州所由之路。形如石鐘,故名。

雪班山 在州西一百六十里。峰列十二,每峰一溪,排如玉屏,形似點蒼,上多積雪,故名「雪班。」 蘭州求仁甸之鎮山也。

合惠江 ,係干木禾江、禾頭河、石萊渠三水合流,即大橋頭河也。遇久雨泛漲,城北一帶河堤衝塌,渰沒禾稼。知州王世貴修築河堤完固。水鼓樓河 ,在治東。

桃江河 去治三十里

沙溪河 ,即劎海,流出劍海 ,在治東南,周四十餘里。合州水匯於此河。尾遶羅城,經漾鼻,與洱水合,歷車里、八百媳婦等處。

「螳螂山 」 ,即清水江,流入劍海。

春水 在沙溪,立夏日,鄉人以椒梅鹽和飲,能消脹疾。

溫泉 二一在治南五里羅尢邑,協鎮馬聲捐修砌石建亭於前,知州王世貴修治裝飾於後。一在州西一百五十里仁求甸,兩泉此盈彼涸。老君潭 在老君山下。

易堤平潭 在州東南三十五里,倒流入海。仙女煉潭 ,在州東東營村。

隔渼潭 :在治東北十五里。發源東山麓。遇旱祈禱即風雨。

建和潭 :在建和山南麓。

三石潭 :在金華山麓。

白難陀潭 :在治西二十里。

青龍潭

白龍潭 :俱在沙溪、江尾。二潭之下有一沙洲,水落洲出則歲豐,水高洲淹則歲歉。以此占豐歉最驗。

潭水潭 三:一在禾頭村,一在河尾村,一在沙溪甸頭禾村,其水微溫。

水利附

[编辑]

本府

龍寶堤 在龍寶潭下。堤長四百餘丈,明知府馬卿築以備旱。

桃樹渠 :在府治南二十五里。

南供渠 在府治西南二十里,灌南甸諸田。小柳場閘 ,明知府馬卿築。嘉靖間,知府周集增築,高百丈。

漾弓江壩 播種時作壩障水,工畢而壩去。溫水河渠 溉鶴𦐂、孝廉、前蒿三村田,西墩泉堤 同知張廷俊修,民甚利之。

西龍潭 渠少田多,其利未溥。知府馬卿念軍民乏水,乃躬詣潭堤而增修之,更鑿一大潭於其下,名曰「龍寶。」 用石閘以蓄洩,計田畝以分流,於是旱澇有備,而水利溥焉。

逢密黑龍潭 在泉山麓。泉出黑深洞,去郡治約三十里許,與香米潭近。二水合灌軍民田地十有一村屯。先時堤壩俱壞,深為民患,近者墾之,遠者荒焉。至明正德十一年,同知張廷俊甃石為壩,伐木為閘,俾水出入有時,遠近俱利矣。

軍民立石,有郡人陸雲逵記。

石朵潭 ,同知張廷俊修,灌溉軍民屯田千餘畝。

西登泉 ,泉之出甚湧,苦其散漫,淺而難容。同知張廷俊築高數尺,壅其兩旁,使水聚而不散,深而能容。經流三十里,灌西登等四村。近於康熙五十年河泛,衝壞舊壩,傷民田居。土官通判高宏改溝築堤,費工三千有餘,利視前更溥,灌溉三閘等十八村。

北青龍潭 潭處甚高,決之即竭。同知張廷俊修為上、中、下三閘:上閘灌等莊村屯,中閘灌河畔村屯,下閘灌妙登等三處村屯,民咸照閘放,不致侵凌,沿為定制。

南供河 水之源,發自山神哨,東抵漾弓江,南甸之田,咸資溉焉。維時有豪強窺利,偽報開墾,以輸賦為名,意欲從中途邀截之。知府王昂得其情,乃追帖削冊,以杜奸謀,刻石為制,自是而南甸諸民壅流之患絕矣。有楊士雲撰《記》。三閘河、西登二村 郡境。漾弓江出自麗江,勢處最下,旱則不受其益,澇則深受其害。知府馬卿巡視水利,村民洪籌山等言:「二村田地與麗江相連,惟自麗江築壩引流而下,庶可溉灌,不致荒蕪。」 馬卿乃移文麗江,著倉副葉大功、會把事和初承,率張、董二老人鳩工於漾弓江甃石築壩,高丈許,沿山開渠道,深七尺,闊如之。壩名曰新城,渠名曰靈濟,而水利永矣。

小柳場龍潭 ,潭分三閘,知府馬卿新築也。舊時任其出入,每多不拘,知府周集,增築百尺。今則計田之多少,準乎閘之淺深,沿而不改,民其永利也哉!

仙女井 在府一百三十里半子山北大凹石床下,湧出,自地中伏流半里許,始洩出為二流,民皆利之。

劎川州崖場水壩 ,在州西十里。乾旱之年,近城西菌賴其灌溉。古以哨兵守之,一有滲漏,即行修補。後因口糧奉裁,看守無人,遂至傾圯。協鎮馬聲捐修,不久又廢。

丁卯城水塘 羅尤邑水塘 西莊水塘漢登水塘 俱有稅糧。詳見《賦役》。

海堰 豬卷場、西莊、漢登三村,田近海濱,遇陰雨泛漲,瀕海淹沒。州牧張國卿親督村民,沿海築堤,堤邊植柳,而水患漸息。每村復徭役一人巡守,海防始固,須時加修補。

百節、規槽 、小甸、江場渡、下登三村,舊無水源,郡人金吾段晅度地捐貲,開溝,導易堤坪,水由規槽灌溉各村田地,為利甚溥。村人遞年每畝以升米報其功,至今仍之。其規槽跨大河,河闊三十四丈。規槽接連,兩兩相併,長木高撐,水自半空流注小甸,兩槽兩附,自東注西。江場渡、下登四槽合併,自南注北。每歲清明,「村人集眾伐木修補。其江場渡規水直達漢登,漢登係灌塘水,江場渡水利貪財,將規槽官水盜賣出界。江場渡反有灌溉不足者,每致爭訟,宜加嚴禁。」 以上各村,因艱於水,其田俱以《中則》起科。

石菜渠 在劎川州南,利田畝。

鶴慶府城池考   通志府州志合載

[编辑]

本府

鶴慶府城池 ,宋段氏時築。元末圮。明洪武十五年復舊址,列排柵。永樂元年,指揮李成等甃以磚石。嘉靖二十四年,知府周集設四門:東曰「觀瀾」 ,南曰「迎恩」 ,西曰「仰止」 ,北曰「拱極。」 北門月城,即舊御城。萬曆二十八年,知府祈雨,更開一門於西偏以便民。周五里五分,濠廣一丈,深五尺。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鶴慶總兵官林葵等、知府盧崇

義通判金應璧等重捐修。按《府志》,「鶴慶古屬要荒,漢稱靡莫。歷唐及元,或詔土人謂王為詔;或路南人多稱某路總管,沿革靡常。宋段氏時,惠高築城,形如龜。元末傾圯。至明洪武初,始設府治,統以土酋,守以禦所。洪武十五年,大理指揮脫列伯守禦恢廓,舊址原卑隘,僅容戎伍。正統間,易以文職。然郡而未城,非大」 觀也。嘉靖庚子,知府周集改築新城。週圍東三百一十四丈,南六十丈四尺有奇,西增三百一十五丈,北亦如

之,增廣三十五尺,計五里五分,高二丈二尺,厚二丈。南門月城一座,週圍八十丈,高一丈四尺,厚九尺二寸。北門月城,即舊城也,為門四:南曰威遠門樓曰「來薰。」 北曰鎮遠門樓曰「拱極。」 東曰迎旭門樓曰「啟陽」 ,西曰望庚門。城外掘土為壕,闊一丈,深五尺許,南通青龍潭,西北通西龍潭,東合流入《漾弓江》。

外州

劍川州城池 ,明弘治間,知州李文築土城,地震傾盡。崇禎十五年,知州林明輔始建磚城,周三里,城樓四座。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地震圮壞。二十九年,知州張國

「卿修有池。」 按《州志》,弘治間,知州李文築土城一,圍於金華山左,地震傾盡。明嘉靖二十二年,本府知府周集建議築城,不果。萬曆十二年,州牧關志極,經營基址,議定工費,因陞任寢閣署州印。大理經歷李某者,奉文行催,伐石鳩工,築四門城基。崇禎十四年辛巳,州牧林明輔申詳修築,至癸未告竣。周三里三分,高一丈六尺,厚一丈二尺。磚垛石牆,垛口三千三百二十七,壕寬八尺,深五尺,城內馳道寬一丈,城外馳道寬一丈二尺。四門譙樓,東曰「嘉靖」 ,南曰「拱日」 ,西曰「金龍」 ,北曰「拱極。」 丙申年,州牧羅文燦以東門直衝州治,移北數丈。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地震,城牆并三處譙樓傾圮,惟

西譙樓不倒。二十九年,州牧張國卿重修。東南北建為鼓廳,城廓復完,沿壕樹柳。又因頻年霪雨,鼓廳垛口漸壞。五十一年,州牧王世貴重修,並設鼓廳,匾額與「西門」 稱。

鶴慶府關梁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宣化關 在府西南二十里。舊設巡檢,今裁。觀音山關 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設有巡檢。金沙江渡 在府治東一百三十里。

跨鰲橋 在府南一里

新生橋 在府南二里

東山橋 在府東五里

大龍潭橋 在府東十五里。

金燈橋 在府東南二十里。

迎貴橋 在府南

落鐘橋 在府南五里。有溪源自西山龍湫,東入漾江。

鶴川橋 在府南十里,為通衢,地名「長康里。」 石固橋 ,在府南十四里。

永濟橋 去府一里

濟川橋 有二,一在府南十八里,一在劎川州南四里。

通濟橋 在府南二十五里。

鎮遠橋 在府西門外

清水江橋 在府西四十里。

周官屯橋 在府北七里。

象跪石橋 在府北十五里。

蜂蜜橋 在府北七十里。

小板橋 在府北

天生橋 去府一百二十五里。

三莊橋 在府治南三十里。土通判高浤、郡人段聯陞、向貞明等易以石,行人便之。

觀音山橋 在府南一百二十五里。

劍川州

勸農橋 去州一里

平濟橋 在州東三里

巖江頭橋 、柳邑橋 俱在州北半里。

巖場橋 、小石橋 俱在州北一里。

顛場橋 在州北十五里。

廣濟橋 在州西南三十里。

伽藍橋 在北門內伽藍祠前,鄉紳楊廷幹建。「小馬橋 」 在城東里許莊登溝上。

上大橋 ,在城東三里,合惠江上,鶴慶路所經。羅城橋 ,在州南十五里。

桃羌橋 在州南二十五里。

下大橋 在上大橋南,為東廂所經。

通湖橋 在城南四里。東西湖通處,柳道所經。海虹橋 在甸尾。舊名羅城橋,湖尾河上。迴龍橋 在楊堤坪,迴龍溪上。

利濟橋 在河頭江上

永濟橋 :在《干木河》上。

邵家橋 在清水江上。客民邵耀建。

茄平橋 :距沙溪二十里。橋後所經。兩岸高山險隘之處。

獅子橋 :在羊層,為《蘭州》所經。康熙壬子,王總兵建。今決壞。

迴流橋 在求仁甸河尾,通衢所經。

永渡橋 在州城南十里。

牛甸橋 在舊順州東三里。

烏鋪橋 在州西南三十里,會東南澗水入金沙江。明萬曆間,知州李先芳建。

求嗣橋 在州西三里

板橋 在州南十五里

鶴慶府公署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鶴慶府治 在城內。明洪武十六年建。正統八年知府林遒節修。弘治間知府劉玨增修。按《府志》:「郡治舊在南廂,明洪武十六年,土官同知高仲移創舊城之南。正統八年,流官知府林遒節重建。正德九年,知府汪標重修。屢經地震,傾廢殆甚。弘治間,知府劉玨建正衙後樓三楹。正德甲戌,知府孫偉建安豐樓,後燬於」 兵火,至。

皇清康熙五十一年,通判佟鎮署府事,重建,仍名「安。」

豐樓在府治內。前為正堂,東為崇資庫,西為漏刻所。儀門、大門六房。知府廨舍後為安遠樓。知府劉玨建廳,知府王昂重修「無陋軒。」 知府馬卿建於樓東隙地。前有池,政暇為諸生講學焉。有《記》。禮賓亭在儀門東。明嘉靖四十五年,知府周贊建,今廢。廨舍在府正堂左。

通判署 在府治內

經歷司署 在府前左

司獄司 、崇資庫 俱在府內。

公館 有二:一在府東,即金滄守道舊署;一在城東隅,即察院。

土通判廨舍 在城東北二里。

觀音山巡檢司 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在城驛 在府治南。

致阜、預備二倉 在府西南。

養濟院 在城外西北隅。

外州

「劍川州治 在城內,明洪武十三年建,初設於上登之廣明寺。二十三年,州判趙彥良遷於柳龍充,即今治。」 按《州志》:「大堂,州判趙彥良建,知州曾拱、張雲翼修川堂,地震倒二堂。知州張雲翼建上方左右廂樓,知州李時茂建主樓,知州徐永隆建六房,大堂、左右戒石坊,知州俞鼎建儀門、大門。寅賓館在大門內,今改為『土地祠』。」 監獄在儀門外。

皇清康熙十七年,將軍海《潮龍》佔居州署,「吳逆」籍其

家,拆毀不堪。康熙二十四年,知州徐永隆修復。二十七年,地震圮壞,永隆復修。五十二年,知州王世貴重修。

吏目署 在治內

預備倉 舊在大堂右,今廢。

大有倉 「改分司為倉」 ,四廒十二間。康熙四十八年,知州彭銘「新建」 ;三廒九間,公廳一間。廣豐倉 ,在大堂右。康熙五十一年知州王世貴「新建。」 一廒五間。

沙溪倉 在公館內

廣盈庫 在大堂左

彌沙井鹽課司 ,在州南。

巡檢司 有二:一在宣化關,一在彌沙井。明制,設鶴慶守禦千戶所,在城內。

皇清順治十六年,改為千總。康熙六年,裁,今廢。

養濟院 在下北門,今廢。

鶴慶府學校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鶴慶府儒學 舊在府治東南二里。元時建。明洪武十五年毀於兵。十七年,教授馬莊甫草刱未備。二十九年,土同知高仲遷於府治南。正統十二年,知府林遒節拓而營之。正德二年,知府劉玨作尊經閣。十年五月,地震傾圮。十一年,副使朱袞改元化寺為廟學,知府吳堂次第修理。隆慶戊辰,知府周集徙學門南向,鑿泮池,修飾

「恢廓。」 萬曆間,參政姜忻、知府桑荊初、程道淵、祁汝東屢有繕葺。天啟間,巡按御史羅汝元鑄廟鼎。崇禎辛未冬,廟災。明年,巡撫都御史蔡侃、督學邵名世、知府陳開泰、麗江土官木增重建。後漸圮,經籍、祭器、雅樂,散失無存。

皇清康熙三年,署印通判汪宗周修理。二十二年,奉 旨「郡邑重修。」二十三年,知府李作楫、訓導馬之驊增。

修。二十五年教授謝儼、訓導董飶寧修葺文昌奎星閣。二十八年知府盧崇義新設樂舞生並樂器廟廡概加修建。按《府志》:「廟制,有殿有東廡、西廡、大成門,左右有翼室、櫺星門、泮池、禮義門。啟聖宮在正殿後。明倫堂在啟聖祠後。省牲所在東廡後。講堂在啟聖祠左。饌堂在啟聖祠右。射圃亭在西廡後。名宦祠在戟」 門左。鄉賢祠在戟門右。文昌閣在魁星樓後。魁星閣在明倫堂後。

復性書院 在府東南。明隆慶間,知府周贊建。義學 十二一在啟聖祠,一在城北,一在城南,一在城東,一在城西,一在龍華寺,一在金登,一在孝廉村,一在甸北,一在三臺山,一在觀音山,一在松桂。康熙二十九年,知府盧崇義、通判金應璧捐俸延師訓課。

學田 知府吳堂新增一十九畝,又一十二畝坐落趙百戶營,七畝坐落新生邑,「又一段坐落民教場,一段坐落松桂村,一段坐落長康鋪西。」 明季水衝沒,猶存田畝,有太保嚴清《記》。

外州

劍川州儒學 在州治南。明洪武二十三年,州判趙彥良建。弘治時,地震傾,圮署印。晉寧州同胡尚安重建。正德十年,地震,又圮。嘉靖元年,通判彭蘭,知州「胡朝順、李必昂、方起念、趙民牧相繼修葺。」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地震盡傾,儒學董天工重。

修。按《府志》:「康熙二十八年,總督范行文始設立樂舞生并樂器。三十六年,知州陳芳猷重修。四十三年,麗江通判孔興詢署州事,補設禮器。四十七年,知州彭銘及郡庠生改造先賢、先儒牌位,易以金字。立東西配哲位,朱子哲位。東廡,先賢三十一位,先儒十八位。西廡,先賢三十一位,先儒十七位。」 啟聖祠在正殿後,東西先賢先儒配位,四配父、四氏父,三獻分獻禮及品物,與正殿同。無雅樂,用鼓吹。

金華書院 明隆慶間,知府胥鉉建,今廢。學修書院 在崇仁寺右。明知州羅文燦創建。提學道臨州考試,修為場屋,後因無院租,今廢為「梁皇寺。」

義學 在州城西門外崇仁寺。康熙二十九年,知州張國卿捐俸延師訓課。

學田 :每年額徵銀六兩七釐,申解學道。一、趙汝根田一坵,計三畝,納租銀一兩六分五釐。

一、李成保田四坵,計二畝四分,納租銀六錢八分五釐。

一、歐陽鼎田一坵,計一畝二分,納租銀三錢四分。

一、楊可謁田一坵,計二畝四分,納租銀六錢八分五釐。

一、楊可樑田三坵,計二畝四分,納租銀六錢八分五釐。

一、楊廷杰、段時選、陳祚昌、楊根生四名,共田二坵一畝二分,納租銀三錢四分五釐。

一、董元根田一坵,計一畝二分,納租銀三錢四分五釐。

一、段繩祖、楊巖、楊可樑三名田三坵,計一畝二分,納租銀三錢四分五釐。

一、沈洪治田三坵,計一畝二分,納租銀二錢三分。

一、趙繼穩、趙宗保、李秀奇、趙奇四名,共田四坵,計四畝七分,納租銀一兩二錢八分二釐二毫。神登、丁卯城二村門差撥入學中。每年春秋洒掃應役,供奉香火。

社學 :甸頭十二所,甸尾十所,中路九所。

鶴慶府戶口考    府志州志合載

[编辑]

本府

原額戶口人丁,除全書「迯故」 外,實編「人丁」 八千五百四十五丁。內:

《民丁》六千一百九十四丁內:

上丁三千三百九十九丁,每丁編銀二錢三分,該銀七百八十一兩七錢七分。

中丁一千一百二十三丁,每丁編銀二錢,該銀二百二十四兩六錢。

下丁一千六百七十二丁,每丁編銀一錢七分,該銀二百八十四兩二錢四分。

在城驛站丁一千七百九十八丁內:

上丁九百六十九丁,每丁編銀一錢,該銀九十六兩九錢。

中丁三百一丁,每丁編銀九分,該銀二十七兩九分。

下丁五百二十八丁,每丁編銀八分,該銀四十二兩二錢四分。

觀音山驛站丁五百五十三丁內:

上丁二百四十丁,每丁編銀七分,該銀一十六兩八錢。

中丁一百四十七丁,每丁編銀六分,該銀八兩八錢二分。

下丁一百六十六丁,每丁編銀五分,該銀八兩三錢。

以上人丁,共額銀一千四百九十兩七錢六分。內除《迯故》人丁二千三百七十五丁內,民丁一千七百七十四丁內:

上丁一千四十一丁,每丁編銀二錢三分,該銀二百三十九兩四錢三分。

中丁四百一十丁,每丁編銀二錢,該銀八十二兩。

下丁三百二十三丁,每丁編銀一錢七分,該銀五十四兩九錢一分。

在城驛站丁五百六十四丁內:

上丁二百五十六丁,每丁編銀一錢,共銀二十五兩六錢。

《中丁》一百七十八丁,每丁編銀九分,該銀一十六兩二分。

下丁一百三十丁,每丁編銀八分,該銀一十兩四錢。

觀音山驛站丁三十七丁內:

中丁二十七丁,每丁編銀六分,該銀一兩六錢二分。

下丁十丁,每丁編銀五分,該銀五錢。

以上人丁,共無徵銀四百三十四兩八分。實在民站人丁共六千一百八十七丁內,民丁四千四百三十七丁內:

上丁二千三百五十八丁,每丁編銀二錢三分,該銀五百四十二兩三錢四分。

中丁七百一十三丁,每丁編銀二錢,該銀一百四十二兩六錢。

下丁一千三百六十六丁,每丁編銀一錢七分,該銀二百三十二兩二錢二分。

在城驛站丁一千二百三十四丁內:

上丁七百一十三丁,每丁編銀一錢,該銀七十一兩三錢。

《中丁》一百二十三丁,每丁編銀九分,該銀一十一兩七分。

下丁三百九十八丁,每丁編銀八分,該銀三十一兩八錢四分。

觀音山驛站丁五百一十六丁內:

上丁二百四十丁,每丁編銀七分,該銀一十六兩八錢。

中丁一百二十丁,每丁編銀六分,該銀七兩二錢。

下丁一百五十六丁,每丁編銀五分,該銀七兩八錢。

以上實徵「人丁」 ,各編不等,共銀一千六十三兩一錢七分。

實徵在城驛站銀二百五十四兩七錢二分。實徵觀音山驛站銀三百四兩八錢二分。原額舊管軍舍、土軍丁共八百七十六丁內軍丁六百九丁內:

上丁六十二丁,每丁編銀六錢二分,該銀三十八兩四錢四分。

中丁一百五十一丁,每丁編銀四錢八分,該銀七十二兩四錢八分。

下丁三百九十七丁,每丁編銀二錢八分,該銀一百一十一兩一錢六分。

廢弁舍丁一百五十八丁內:

上丁三十二丁,每丁編銀六錢二分,該銀一十九兩八錢四分。

中丁五十三丁,每丁編銀四錢八分,該銀二十五兩四錢四分。

下丁七十三丁,每丁編銀二錢八分,該銀二十兩四錢四分。

土軍丁一百零八丁,不分等則,每丁編銀一兩,該銀一百零八兩。

以上軍舍、土丁各編不等,共銀三百九十五兩。

八錢

《商稅》銀五十一兩二錢。

劍川州

原額戶口人丁五千二百四十六。丁內:

上丁一千三百六十七丁,每丁編銀一錢一分。中丁一千五百五十七丁,每丁編銀九分。下丁二千三百二十二丁,每丁編銀六分。實徵人丁銀四百二十九兩八錢二分。

鶴慶府田賦考    府志州志合載

[编辑]

本府

原額民地九百八十九頃四十一畝二分八釐七毫九絲七微九纖。內

上則地二百二十七頃七十九畝六分三釐,每畝科稅二升四合三勺二抄,該稅麥五百五十四石六勺一撮六圭。

《中則》地一百一十一頃九十五畝二分八釐,每畝科稅一升八合五勺二抄,該稅麥二百七石三斗三升六合五勺八抄五撮六圭。

下則地六百四十九頃六十六畝三分七釐七毫九絲七微九纖。每畝科稅一升三合,該稅麥八百四十四石五斗六升二合九勺一抄二撮八圭二顆七粟。

以上三則,《民稅》正賦麥一千六百五石九斗一勺二顆七粟外,每石帶耗三升,共該耗麥四十八石一斗七升七合三抄。

成熟民田四百三十九頃六十三畝二分七釐三毫九絲八微六纖三塵。內:

上則田六十九頃九畝二分一釐七毫六忽,每畝科糧三升二合七勺三撮,該糧二百二十五石九斗五升二合一勺二抄五撮五圭一粒三顆二粟。

中則田三百七十頃五十四畝五釐六毫八絲四忽八微六纖三塵。每畝科糧二升八合四勺,該糧一千五十二石三斗三升五合二勺一抄四撮五圭一顆。

以上二則,《民稅》正賦米一千二百七十八石三斗五升一合五勺三抄四撮四粒一顆外,每石帶耗三升,共該耗米三十八石三斗五升五勺四抄六撮二粒一顆二粟。

以上民稅《秋正賦》米麥每石編銀五錢八分四毫八絲三忽,共條銀一千六百七十四兩二錢五分九釐四絲一忽二微八纖四塵五渺八漠。實徵民差發二百二十六石八斗。每石徵銀七錢,共徵銀一百五十八兩七錢六分。

附徵:鶴慶禦成熟屯地一百一十四頃五十畝四分一釐五毫,每畝科稅五升九合二勺一抄,共該正稅麥六百七十七石九斗五升五合一勺一抄八撮五圭三顆一粟。每石帶耗三升,共該耗麥二十石九斗六升八合八勺六抄五撮二圭一粒一顆五粟。

成熟屯田九十一頃三十四畝六釐一毫,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共該正賦米七百六十九石八斗六升三合四勺一抄七撮九圭七粒八顆九粟。

成熟官田九頃二十五畝七分,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共該正耗米七十七石六斗一合一勺七撮四圭三粒。

成熟公田二頃七十六畝四分七釐,每畝科穀八升一合八勺三抄,共該正耗穀二十三石三斗二合二勺四抄四撮三圭三顆,折米一十一石六斗五升一合一勺二抄三撮一圭五粒一顆五粟。

以上共實徵屯秋米八百三十六石六斗七合八勺六抄一撮三圭五粒一顆七粟。每石帶耗三升,該耗米二十五石八斗七升四合四勺六抄九撮九圭四粒七粟。

以上《屯稅秋正米麥》,每石編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共該條銀九百六十九兩三錢五分二釐三毫七絲八忽三微一纖三塵八渺五漠。

劍川州

原額、民地七百八十頃五十五畝九分一釐五毫五絲三忽二微。內

上則地一百六十五頃五十八畝一分六釐九毫四絲。每畝科稅三升四勺一撮。

《中則》地,一百二十六頃六十三畝四分五釐三毫一絲三忽二微,每畝科稅二升四合四勺一撮。

下則地四百八十八頃三十四畝二分九釐三毫,每畝科稅一升八合四勺一撮。

以上三則全熟,該實徵麥一千七百一十一石二斗四升八合六勺四抄七撮八圭九粒九顆一粟。

原額、民田六百二十三頃六十畝六分一毫九絲九忽三微七纖八漠。內

上則田,一百二十九頃一十五畝五分六釐三毫七絲。每畝科糧五斗一合八勺。

中則田三百九十二頃四十八畝七分六釐六毫七絲九忽三微七纖八塵。每畝科糧四升一合八勺。

下則田一百一頃九十六畝二分七釐一毫五絲,每畝科糧三升一合一勺六抄。

以上三則全熟,該實徵秋糧二千六百三十三石四斗五升八合二勺三抄四撮四圭八粒,實徵《條編》銀一千五百九十兩五錢二分三釐三毫二絲九忽六微二纖一塵九渺八漠。附額徵。

實徵差發,每石七錢米二百八十三石八斗一升五合,該銀一百九十八兩六錢七分五毫。實徵魚課春夏折色,每石四錢,麥一百九十八石六斗,該銀七十九兩四錢四分;秋冬折色,每石五錢,米一百九十八石六斗,該銀九十九兩三錢。

共銀一百七十八兩七錢四分。

實徵魚課銀十六兩六錢四分三釐。

以上通徵條丁、差發、魚課,共銀二千四百一十四兩三錢九分六釐八毫二絲九忽六微二纖一塵九渺八漠。

每年例徵商稅課程門攤酒課銀四兩。

魚課:如春秋遇閏,加增銀十三兩二錢四分;秋冬遇閏,加增銀十六兩五錢五分。

以上田賦,內有麗江土府違例過界侵買民田,共寄稅六十四石四斗一升一合五勺七抄,共寄糧一百八石九斗九升七合七勺。

該徵條銀七十一兩四錢一分二釐二毫。蘭州土舍共寄稅十九石七斗六升九合,共寄糧四十一石九合九勺。

該徵條銀二十五兩二分九釐六毫。

鶴慶府風俗考        府志

[编辑]

府總

《元志》「其人蠢樸而好嚚訟。」

《舊志》:「人性稍剛,好帶弓矢。」

種類不同,俗尚亦異。本郡人有四類:一曰「漢人」 ,即二所軍也;一曰「僰人。」 其初亦中土人,但世遠俗移,非華非夷,自成一類,迄今丕變,文物與中州等。一曰「羅落」 ,分黑白二種。一曰「伯彝」 ,性耐嵐瘴,遷徙無常。

士慕「詩書」 ,自設學校,科甲相繼。民務勤儉,吉凶近禮,施報尚平。犁夫用三犁,田用二牛、三夫,前夫挽牛,中夫壓犁,後夫扶耕。婦帽三尖帽,以布為之,殊非服飾。知府周贊曲為化導,易以簪髻。家奉三寶,婦人戴負。土人之婦,遇街市貿易貨物自負戴;而夫不知。宴尚咂酒,殽貴腥品。正旦傳香,元夕張燈,或五家十家共「結一蓬,綴彩張燈,鼓吹以飲。二月迎佛,三月賽神,清明插柳。端午飲蒲酒。六月星回。七月柴祀,蘭盆追遠,出米薦新。九日登高,陽月祭祖。至日宴飲,除夕守歲,春秋里社,冬夏墓祭。」 以上此軍民風俗也。劍川州亦同。

彝俗,言語侏𠌯,服裝詭異。郡治四十八村,劍川二村,合奉裁順州十二村,皆猓玀,俱無姓氏。舊志所載烏蠻、蒲蠻,即其種也。言語侏𠌯,蓬頭跣足,帽如笠,服至膝,無帶,以紅白繫束之。或氈衫,或羊皮。皮斜掛於肩,鎗刀弓矢,日不離身。見貴人為禮,以去帽為敬。婦人不施粉。本類自相結婚姻,聘禮用牛羊豬酒,嫁不擇日,每以羊皮為尚。

居必險隘,住居多,依江阻石,憑高結茅,有忿爭輒相攻,寧死亦不訟官。

「飲必歡呼。」 彝性嗜酒,凡婚喪,男女聚飲,㩦手旋遶,跳躍歡呼,彝歌通宵,以此為樂戲。

卜用雞骨,人有疾病並一切猶豫,皆以雞骨占之,定吉凶。

約用木刻,凡借貸期約,俱刻木中,分彼此各藏。

其半驗同為信

《耕織樵牧為生》。男子刀耕火種,樵採牧畜;婦人紡織,布以為生。

石炙火炮為食。彝人蕎食多不以釜,惟用一凈石燒熱調糊塗其上,微烘即熟。又麥初熟,取穗火炮食之,味亦香美。。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