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52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卷目錄

 思南府部彙考一

  思南府建置沿革考

  思南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思南府星野考

  思南府山川考

  思南府城池考

  思南府關梁考

  思南府公署考

  思南府學校考

  思南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一千五百二十八卷

思南府部彙考一[编辑]

思南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编辑]

本府

《禹貢》荊州南裔。周屬楚。秦為黔中地。漢屬武陵郡,三國為蜀南中地。後周屬清江郡。隋置黔中郡,尋廢,以其地置婺川縣,隸庸州,後廢庸州,以縣屬巴東,郡名黔中。唐初為黔州,天寶初,改寧彝郡按《唐書》,招慰使冉安昌以婺川當牂柯要路,請置郡以撫之,乃置寧彝郡。宋初為羈縻州。大觀元年,蕃部長田祐恭內附,始建思州治。宣和中,廢。紹興初,復置思州軍,領安彝、卬水、思卬、婺川四縣。元置新軍萬戶府。明置思南宣慰使司,隸湖廣。永樂十一年,宣尉田宗鼎以不法廢,改思南府,隸貴州布政司,領縣一,婺川長官司四。德江,思卬蠻彝沿河。正統四年以廢烏羅府置朗溪長官司,隸府。弘治六年改思卬江長官司為印江縣。萬曆三十四年改水德江長官司為「安化縣」 ,俱隸府。

皇清因之。康熙十一年,巡撫曹申吉疏請以府領蠻。

彝、沿河、朗溪三長官司錢糧併入安化縣。領縣三

安化縣:附郭。

隋賓化縣地。唐因之。五代省入務川。宋因之。元置水特江長官司,尋改為德江司。明初,隸宣慰司。永樂十一年,因德江正長官張鎔無子,族人爭襲,十餘年莫決。萬曆三十三年,知府陰鎔以輿論詳請,巡撫郭子章疏奏改為安化縣,設縣治府南門外。

皇清因之。康熙十二年,以三土司錢糧屬縣,編戶十。

一里。領長官司三「蠻彝、沿河、朗溪」

婺川縣

宋務州,因婺星飛流化石,故改務州為婺川。明永樂十一年統改為思南府。十二年,始立土知縣李明尋易流官隸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印江縣

唐思卬縣地。宋廢。元改思卬為卬江長官司,隸思州宣慰司。明初因之。永樂間,改隸思南府。弘治八年,長官張鶴齡罪廢,改印江縣隸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思南府疆域考        通志[编辑]

思南府疆域圖

思南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銅仁府界一百里

西至四川遵義府界,一百里。

南至石阡府界四十里

北至四川彭水縣界五百里。

自府治西南至省城六百里,至

京師七千三百九十五里。

東西廣五百里,南北袤五百四十里。

安化縣:附郭。

東至印江縣界,二十里。

西至石阡府龍泉縣界六十里。

南至石阡府界六十里

北至婺川縣界一百二十里。

婺川縣

東至四川彭水縣界,四百里。

西至平越府湄潭縣界二百里。

南至安化縣界七十里

北至四川遵義府界五百里。

自縣治東至本府四百里。

印江縣

東至朗溪司界十里

西至安化縣界二十里

南至銅仁府界一百里

北至沿江司界一百二十里。

自縣治北至本府四十里。

形勝附[编辑]

本府。安化縣附郭。

《唐書》:「牂牁要路。」

《郡志》:「東接酉陽,西連錦、播,二江襟帶于左右,重岡起㐲於四隅,誠控彝咽喉之墟。」 《文獻通考》:「山川險阻,狸獠所居。」

《明一統志》
群峰疊翠一水縈流
[编辑]

《本志》「上接烏江,下通蜀楚,舟楫往來,商賈鱗集,秀聳三山,洲分二水。」

《田秋記》:「嶺嶠綿亙,溪澗縈紆。」

婺川縣

《本志》「江城固比金城,豐樂險如天塹。」

《縣治記》:「蜀、楚交會,牂牁要衝。」

印江縣

聖登聳北,筆架揖西南。水遶村東岡疊秀。

思南府星野考        通志[编辑]

府總

翼軫之餘

思南府山川考        通志[编辑]

本府。安化縣附郭。

中和山 在府治中。山勢紆折,上多古柏,俯瞰江流,為一郡大觀。

三台山 在治河東

萬勝山 在治河東,下臨德江。山高數千仞,四面陡絕。知府趙恆鐫「仁壽」 二字于山腰之石壁。面有懸羊洞,白石挺出,遙視之,若懸羊然。麓有龍洞,可灌田千畝,中有龍物存焉。歲旱禱雨輒應。背有丹臺,上陽子煉丹于此,書「臥月眠雲」 四字。頂有真源洞,清澈一泓,即旱甚不涸。

四角山 在治西十五里,四山銳起,相對思唐山 《方輿勝覽》作「唐山」 ,在府治東四里,昔人因名郡曰思唐。按《明一統志》:南連何只水,北枕內江水。

半月山 :在治北五里,形如半月。

蒲竹山 :在治北二百五十里,極高峻,約數百丈,上產蒲竹。

嵇公山 在治西二里,一峰突起平地。昔有嵇道人廬其上,仙去。

崖門山 在治西。兩山對峙,崖壁險峻。官道出其中,左曰大崖門,右曰「小崖門。」 永勝、武勝二關依崖而立,郡之門戶。

石馬山 :在治北二百八十里。峰巒聳拔,獨冠諸山。上有石馬。

思王山 ,在西南三百里,一名「龍門山。」 廢費州浮陽縣分界處,舊有思王城。

磈崖山 :在城北二百里,高百丈許,延袤二十里,接酉陽界。

金竹山 :去治二百里,多產竹。

白鹿山 :在治西七里。

東勝山 :在治東三里,孤峰竦峙如畫。

屏風山 :在治北二百里。按《明一統志》:「狀如屏風。」

天馬山 在治南二里,即席帽山。山形似馬,故名。下有朝陽洞。

觀音山 :在天馬山北五里,即觀音崖。

大龍頭山 :在天馬山東北七里。

石柱山 :在治西三十里黑鵝溪側,又名石柱坡。山巔有石屹立如柱。

銅鑼山 在府東十五里。以水出山峽中,如鑼鳴也。

馬鞍山 :在銅鑼山東十五里。

紗帽山

椅子山 俱在府北五里。

萬聖山 在思王山南。四面陡絕,上平坦可耕。郡人李渭築室讀書其中。

騰山 在石馬山東。高數百丈,四壁陡絕,僅容步以入。巔每壁有井,水皆清冽,人避兵其上。筆架山 在石馬山南十里。上挺三峰如筆架,高百仞。旁又一峰如筆,時有煙雲繚繞其上。高山 去沿河司百里,高二十里許,崒嵂難登,故名。

堇竹山 在高山東十里,脈自石馬山發。「象山 」 在朗溪司後山麓,形如象鼻。

大至登山 :在府城東三十里。

琴德山 去城三十五里。林木蒼翠,洞壑最勝。雙峰山 ,在城北五里。兩峰秀麗,下臨大河,與白鷺洲相對。

九老峰 在治後,群峰環列者九。

高歇峰 在沿河司北十里。形如壁立,聳峙雲表。久雨雲出則晴,久晴雲出則雨,居人以為「驗。仙峰 」 在治西南五十里。峰甚高峻,上有古寺址,居人時掘出銅磬諸物。

四方石 在城北三百里,高闊俱五丈,四壁嶄然。

大墩石 在府城外東隅。形狀瑰偉,下臨德江。昔人平其上,作「淨修閣」 ,時遊覽焉。

迎春洞 在治西,石奇林茂,多名花異卉。「開先洞 」 ,在治西四里。明知府舒應龍建亭於上,傍植松柏。

石芝洞 ,在治西四里蠻彝司。洞口北向,可布數席。副使徐九皋刻「石芝洞天」 四字。

藏春洞 ,去崖門數里許,洞不甚深廣,而壁石奇潤,林樹喬鬱,妍花異卉,盛產其中。思南之勝,無有出其右者。

迎仙洞 :在治西十里。

鼓鐘洞 在治西,地名「洞子頭洞」 ,有二石乳,倒懸而下,擊之作鐘鼓聲。

獅吼洞 ,在治北三十里,俗訛為「獅洞。」 下瀉十餘丈,聲如獅吼。有兩石對峙如門,半壁如魚形,俗呼鯉魚朝天。有湖底泊在洞下,商人在此易舟,達川江,接荊楚。

燕子洞 在石馬山右。深闊險峻。

明月洞   、跳魚洞   、涼風洞 俱在沿河司境。

仙人洞 :在治南三十里。村人以火災塞其洞。郡守劉謙吉曰:「火炎而壅之,必甚寧。」 洩之。捐資平其坷,層級而上。撤寺于左右建亭,周圍設檻,為近境一勝覽云。

大桐崖 在治北五里,有大桐數株,故名。「紅崖 」 在治西五十里。

「日頭崖 」 在紅崖西七十里。

碑摸崖 去沿河司十五里,高可數十丈,上有仙書紅字。又有山崖數處,皆有古篆書。明嘉靖間,酉陽宣撫司來侵地界,乃募人鏟去之。手巾巖 在治南七里崖下黑白相間,縷縷如帨。明嘉靖間,知府宛嘉祥、推官陳南星鐫「赤壁」 二大字於上,各有題詠,郡人時往遊焉。

穿巖 :在治西一百二十里。兩石相間,人從間穿出。

沙子坡 在沿河司東十里。坡旁湧水,極涼。大龍坡 在沿河司東三十里。

德江 源出定番州,東流經府治,入蜀涪州,合川江。《唐史》云:「城樂縣一百五十里許有涪陵水。」 《方輿勝覽》云:「思州有巴江水」 ,即此。

河由江 在沿河司北十里,源出銅仁府烏羅司。

石馬江 在沿河司西一百三十五里,流合于德江。

烏江 源出陸廣,經遵義界流至郡城西鯰魚峽,繞府治入四川涪州,合川江。《唐史》云:「城樂縣西一百五十里有涪陵水。」 《方輿勝覽》云:「思州有巴江水。」 即此也。

水德江 在府治東。源出烏江,下通彭水。思印江 在府城東三十里,舊名思卭水,源出朗溪,下流合水德江。

白鷺洲 :在治城東北。中流煙水微茫,多產文石。遊者採之,以供清玩。《廣輿記》云:「煙水蕭疏,頗似中州。」

鯰魚峽 在治西,長十餘里。兩崖之間,古木陰森,碧潯澄靜,最為幽勝。

石牛潭 :在治西南三十里。澄澈深廣,水際有石如臥牛。

鸚鵡溪 :在治北三十里。產茶。

馬蹄溪 :在治北五十里。

憲溪 在治南三里

黑鵝溪 :在治西十里。昔有青鸞集其上,土人不識,呼為「黑鵝。」

暮溪 在治東三里。其地多雨,疑有龍物。上費溪 ,在治東北百里,舊費州以此名。北流入四川黔江縣界,曰「黔江。」 東北入湖廣施州界,謂之「清江。」

掌溪 :在治南二十里,掌溪鋪是也。

亭子溪 去沿河司五十里。水自龍峒中流出。後溪 在亭子溪北七里,自馬鬃嶺發源,流入思源江。

甫南溪 :在沿河司西南七十里。

鵝溪 在沿河司南九十里。

桃竹溪 :在沿河司北十里。

仁溪 在朗溪司治前。一日三潮汐,又名三潮溪。居人引水以溉田。中有川主洲,在司治東南。居人立川主廟於上,因名。

昔樂溪 :在治東十里,流入德江。

香爐灘 在治東一里。灘石如鼎,故名。

牛犢灘 :在治城西北三十五里。灘水奔激,有石狀若牛眠。

九門灘 去城十五里,沙渚瀠洄,水分九派。相公灘 ,在城南六十里。

龔灘 :在治北三百五十里。波濤洶湧,聲震陵谷,舟楫上下,甚為艱險。

齊灘 :在治東北一百二十里。中多石穴,險怪,疑有靈異。

和尚灘 在治南三十里。中流一石,儼如僧跏趺。

「袁灘 」 在龔灘之下。

七里灘 :在治北六十里。石骨橫立,灣有七里,故名。

培塔灘 在沿河司西北四十里。亂石橫江,水勢最險。

五門灘 在沿河司。其下有湖白灘,與黎芝灘相距十里。崖石險峻,皆河由江流所經也。野豬灘 在沿河司南百里。灘多巍石,崖東有石如豬,故名。其下有松灘。

虎口灘 在沿河司南十里。上下險阻,舟楫難過。

「迎通灘 」 ,在《碑模》崖下。

馬家泉 :在治南十二里。泉自山麓流出,勢如瀑布,俗稱「白水泉。」

溫泉 在治北二百里。夏涼冬溫,人多浴焉。沒溪泉 在治西北八十里,其水日有消長。嵇公泉 在治南嵇公山下,蓋嵇公垂釣處。有小魚,每以夏四月潛於泉底,至明年雷動乃出,漁人網之。

珍珠泉 在沿河司南。水自石窟湧出,若貫珠然,又頗溫,亦名溫泉。

靈泉 在朗溪司東北五十里。其水從石底上升,不消不長,冬溫夏涼。

黃魚泉 在治北五里。泉產魚,皆黃色,故名。「金盞水 」 在治西三里,其水清澈。

「天鵝池 」 在石馬山之北,山形如天鵝,池當其下,故名。

真源井 在萬山頂。清澈一泓,不溢不涸。「楊柳井 」 在北山麓,一泉甚清,中有赤碧小蛇,遇大旱出即雨。

綠井 去朗溪司三里,其水綠,有綠鳩群浴其中。

一碗井 在朗溪司東四十里,山巔有井,方圓止若一碗,不盈不涸,飲之不竭。

婺川縣

大巖山 在縣東。洞壑深廣,為遊眺之地。華蓋山 崖壑深邃,為前代避兵處。

潛山 去縣二十五里。列嶂之上,一峰拱北如朝即都儒五堡。舊產硃砂。明永樂十三年,撫臣奏稱「聞山呼萬歲者三。」 禮臣請賀,不允。

安峰山 在縣城外

筆架山 :與安峰山相去里許。

臥龍山 在縣北五十里。

巖前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

泥塘山 在縣南五里。亦產硃砂。

無黨山 在縣西,巖深地僻,人跡罕至,或曰「即華蓋山」 也。

鳳凰峰 在縣東五十里。狀若鳳凰,上有觀音、「文昌」 二閣。

木悠峰 ,在縣西四十里,上有水月宮。

萬卷巖 ,在縣西五里。石纍萬疊,儼如縹緗。金藏巖 去縣五十里,地名祥川,上有鹿井、鴉池。

山羊巖 在縣西五里,地名「熊林」 ,其崖形如青箱,文類蝌蚪。

《青壁 》在縣治西,知縣陳維藩鐫字。

鳳凰岡 在縣北四十里。相傳昔有鳳棲其上。馬鬃岡 ,在夢子坡西三十五里。

馬鞍石崖 在縣西四里。

蟠龍洞 在縣南大山下。洞廣水深,有龍潛於內,洞壁題有「蟠龍化雨」 四字。

雲巖洞 ,在縣西一里,中甚寬整,可容百人。外有石柱,柱上有紋跡如霞狀。稍前復有大石,四方如玉几然,蓋勝地也。

倒羊江 在縣北五里。其水發源不廣,由山谷溪流所聚,至隘溪渡,匯豐樂河。

曉洋江 在縣城外,通蜀江。

豐樂河 去縣五十里。其水由龍泉湄潭折入縣東,至洪渡入龔灘,北匯川江。

何只水 ,在縣東十一里。何只乃獠之姓名。羅多水 ,在縣東八十里。《羅多》亦獠之姓名。其流合豐樂。

楊溪 去縣四里

隘溪 去縣五里,通沿河司。

香墨池 在縣城外,其水清香,汲以注硯,可發墨光。

來鴈塘 在縣東北三十里,地名「江邊。」 昔有三鴈來集其上,後申祐、鄒慶、鄒奭一時並出,人以為三鴈之兆。

暖塘 在縣北五里許。水至冬尢暖,秋分後魚皆聚,而鯉極多。又去縣六十里有溫泉,地名「皂池壩」 ,其泉四季皆溫。

龍泉 在縣東二十里。其泉一日三漲,名曰「三潮。」 水消則澄清,漲則混濁,人莫能測。居民資以灌溉,田畝不病其旱。

印江縣

大聖登山 在縣北五里。端正聳拔,頂平闊可三里許。昔人建鐵瓦寺於上,今廢。每隆冬雪深數尺,入夏始解,不異峨眉,又呼「大石墩。」 石可作杯物,名為「墨玉。」

十種山 在縣南,群峰疊翠,宛若圖畫。

銅鼓山 地名「花崖」 ,有山壁立,擊之其聲如鼓。文筆山 ,在縣東二里,山削如筆。

峨嶺山 在縣東三里。逶迤一脈,綿亙二十里。山勢高聳,自縣側望,則疊翠重嵐,宛若屏障。石筍山 在縣北五里。山石林立,如筍形。交椅山 在石筍山北一里。

河縫山 即觀音崖。去縣七里,壁高數十丈,上有石龕,如須彌座。下有洞,深不可測,去崖里許有石形垂如肺,人呼為「金石肺肝」 ,其中多題詠。白水坡 ,在縣南五里。山路夾擁,有石壁立,高可二十丈。每春水四溢,則眾流咸匯於此。水自壁中懸布如瀑,里人欲覘,歲時豐歉,每以瀑流之有無為券。

白馬巖 在縣東山巔,形如白馬。

滴水洞 在縣西五里,積沙石而成,有細流從石竇中滴下,如琴聲,聽之清越。

葉魚洞 在聖登山麓

思卭江 在縣城外,源出朗溪,北流入德江,即思卭水也。後訛「卭」 為「印。」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三十里。

龍津 在縣南一里,即思南至縣官渡也。印江不通舟楫,沿河皆淺石急流,至此略瀦小津。居人挺舟夜汎,持火捕魚,遠望星瀏千點,火光接天。

白水泉 在縣南三里。水自巖出,飛流如練。雙峽 ,在縣西。

中洲 :在縣治南岸。兩水環流,而洲處其內,平曠一線,長可二里。

桶溪 在縣北二里。溪流灣抱若桶,因名。網陀溪 ,在縣北二十里。

思南府城池考        通志[编辑]

本府。安化縣附郭。

思南府城池 :明弘治辛酉年,知府羅璞始築土城。正德間,蜀寇至,城亦就壞,知府甯閱繼修之。嘉靖二十八年,鎮苗寇印江,知府李夢祥重「建。週圍七百七十丈餘,高丈五尺,寬八尺餘。為門五:東曰清州」 ,西曰清溪,南曰清江,北曰清泉,東北曰遵化。城樓五座,水門城樓一座。萬曆三十六年,知府宛嘉祥易以磚石,知府趙恆重修,明季圮壞。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府葉蕃重修。康熙十二年,更葺。

外縣

婺川縣城池 ,明嘉靖二年,知縣熊价築土城。二十四年,知縣劉敏之重築,內外封磚。萬曆甲午年,知縣張仕教以「播州兵變,增修堅高,週圍五百四十丈,為門四,城樓四座。」 明季兵燹水衝,城樓灰燼,牆垣頹圮。

皇清康熙十一年重修。

印江縣城池 明嘉靖二十八年,鎮筸紅苗猖獗,攻刦縣治。知縣徐文伯築土城,週圍五百一十二丈有奇,為門四,城樓四座。崇禎庚辰年,改建石城。戊子年,為偽南寧侯張先璧蟠踞,數月,盡行拆毀,磚石俱無存。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蔣元捷重修。

思南府關梁考        通志[编辑]

本府。安化縣附郭。

太平關 在城東三里。明正德五年,知府甯閱修。萬曆十二年,知府帥機重修。

得勝關 在城南一里。明嘉靖二年,知府周舉修。

永勝關 在城西一里。即大巖門。明知府周舉修。

武勝關 在城西南一里,即小巖門。明知府周舉修,帥機重修。

麻海關 :在城北二十里。

鸚鵡關 在城西北三十里。

日頭關 :在城西三十里。

芙蓉關 :在城西南三十里。

崇山關 :在治南三十里。

石峽關 :在治東三十里。

水關 在治南

通濟橋 在治南

思濟橋 在城南,郡人安康創建。

周道橋 在城南門外西。

遺金橋 在城北三里許。

迴龍橋 在治西一百里。

永鎮橋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

芭蕉溪橋 在城南五十里。康熙八年修建。李公橋 在城河東,久圮。康熙十二年,知府李敷治重修。

遷善橋 在治北

七星橋 :去治一百二十里。

德江渡 在城南

塘頭渡 在城南四十里。

掌溪渡 去縣五里

婺川縣

虎踞關 在縣城外

飛鳳關 在縣城北

芭蕉關 在縣城外

水雲關 在縣城外

鎮南橋 在縣東十五里。

甕溪橋 在縣東五十里。

豐樂橋 在縣東南六十五里。

豐樂渡 在縣南四十里。

隘溪渡 去縣五里

曉洋江渡 在縣東五里。

印江縣

峨嶺關 在縣南七里

秀寶關 在縣南三十里。

澄清橋 在縣治右。明知縣顏階造。

樂茂橋 在縣治東。明知縣陳汝和建,久圮。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劉學瀚重建。康熙十一年,知。

縣蔣元捷重修

南門橋 舊在縣東,久圮。康熙十一年,知縣蔣元捷改建於南門。

思南府公署考        通志[编辑]

本府

思南府治 在城南隅。明永樂十一年,以宣慰司改建。正統間燬於兵。景泰三年,知府何轍重建。成化六年,知府王南重修。弘治三年知府金爵,十四年知府羅璞相繼增修。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府陳龍岩重修。

經歷司 「在大門左。」

安化縣治 在府城南門外。明萬曆二十一年,知縣王重巽以長官司署創建,知縣朱凌霄重修。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雍居敬重修。

思南城守營署 在府城東門外。

外縣

婺川縣治 在城內東北隅。明嘉靖二年,知縣熊价建。萬曆三十七年,知縣姚大受重修。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吳嘉廕重修。

印江縣治 在城內東南隅。明弘治八年,廢司置縣。知縣周文改建。正德五年,知縣劉燦重建。嘉靖元年,知縣吳縉更修,兵燬。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蔣元捷重建。

思南府學校考        通志[编辑]

本府

思南府儒學 在府治東北,宣慰田氏廢宅也。明永樂十三年,自河東宣慰學遷建。成化間,知府王南建。正德二年,知府甯閱修。嘉靖間,知府李文敏、張鏢先後修葺。十五年,知府洪价、隆慶六年,知府田稔更葺之。萬曆二十二年,知府趙恆、崇禎十二年,知府蔡應申重修。中為正殿,左右列兩廡,前為戟門,又前為櫺星門,右甃育賢井,引為泮池。外豎屏牆,左右列騰蛟、起鳳坊。殿後為明倫堂、饌房、神廚以及敬一亭。啟聖祠在殿後。名宦祠、鄉賢祠俱在殿前。左學廨在殿後,明末燬。

皇清康熙十年,知府陳龍巖重建。

斗坤書院 在萬勝山頂。明隆慶間,僉事周以魯建,今廢。

為仁書院 在真武觀。明知府田稔、推官伍佽與郡人李渭講學於此。

皇清康熙三十年,知府劉謙吉重修,時集郡人講學。

其中

大中書院 在中和山,為諸生課藝所。

鑾塘勝院 在沿河司。宋紹興時建,今廢,石碑尚存。

竹溪勝院 在沿河司,尚留遺址斷碑,餘無考。學田 ,原額田一百四十三畝六分。

荒蕪田八十四畝三分七釐一毫六絲六微九塵。

實在熟田五十九畝二分二釐八毫三絲三忽三微一塵。

原額本色學租倉斗穀二十二石五斗。

荒田無徵穀一十八石三斗六升一合七粒,實在有徵本色倉斗穀四石一斗三升八合九勺九抄九撮九圭九粒。

原額折色學租倉斗穀四十石三斗。該折色學租銀八兩六分。

荒田無徵折色倉斗穀二十石三斗,無徵折色銀四兩六分。

實在有徵折色倉斗穀二十石,徵折色銀四兩。原額有徵學租銀三錢。

府親轄

原額學田一百一十畝六分。

荒蕪田七十畝六分

實在熟田四十畝

原額本色學租倉斗穀一十五石。

荒田無徵穀一十五石

原額折色學租倉斗穀四十石三斗,該折色銀八兩六分。

荒田無徵穀二十石三斗,無徵折色銀四兩六分。

安化縣儒學 附府學

外縣

婺川縣儒學 明嘉靖間,郡人御史敖宗慶具疏設學在縣治南。萬曆五年,知縣洪朝璋遷於縣左。九年,知縣侯卿皋重建。

學田 原額田一十五畝。

荒蕪田六畝二分五釐

實在成熟田八畝七分九釐五毫。

原額本色學租倉斗穀三石。

荒田無徵穀一石二斗四升一合。

實在有徵榖一石七斗五升九合。

印江縣儒學 明萬曆中,邑紳蕭重望疏請開設,建於治南,後燬。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劉學瀚鼎建。

文廟、兩廡戟門。其啟聖祠、名宦祠、鄉賢祠,俱康熙

十一年建

學田 :原額祭田一十五畝。

荒蕪田六畝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微九塵。實在成熟田八畝九分三釐三毫三絲三忽三微一塵。

原額本色學租倉斗穀四石五斗。

荒田無徵穀一石八斗二升七粒。

實在有徵穀二石六斗七升九合九勺九抄九撮九圭三粒。

原額「全熟學田三畝。」

原額全徵學租銀三錢

思南府戶口考        通志[编辑]

府總

《戶口》、原額六千四百八十二戶

《人丁》,原額五千二百一十三丁五分,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三千五百二丁四分一釐四毫六絲。

舊徵《差人丁》一千五百五十六丁七分五毫;三十一年增六十二丁三分二釐四絲,三十五年增九十二丁六釐。

原額丁差銀八千一百八兩二錢二分二釐二毫九絲七忽三微五塵四渺。丁逃無徵銀五千七百九十八兩五分四釐六毫二絲六忽二微九纖四塵。

實在有徵丁差銀二千三百一十兩一錢六分七釐六毫七絲一忽五纖六塵四渺。

府親轄

戶口、原額二千九十五戶

《人丁》:原額一千六百三十二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迯亡人丁九百七十五丁二分四釐二毫。

舊徵差人丁五百六十七丁五分。三十一年增三十七丁二分五釐八毫,三十五年增五十二丁。

原額丁差銀二千二百八十七兩九錢一分七釐八毫七絲八忽五微,丁逃無徵銀一千三百六十七兩六錢六分一釐四毫七絲五忽。實在有徵丁差銀九百二十兩二錢五分六釐四毫三忽五微。

安化縣

戶口、原額一千六百一戶

《人丁》:原額八百九十二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四百四十九丁六分七釐二毫六絲。

舊徵差人丁四百二十五丁五分三釐五毫。三十一年增六丁七分九釐二毫四絲。三十五年增一十丁。

原額丁差銀二千一百五十三兩七錢二釐四毫一絲八忽七微八塵。丁逃無徵銀一千四百二十三兩四錢六分六毫四絲三忽四微四纖一塵七渺。

實在有徵丁差銀七百三十兩二錢四分一釐七毫七絲五忽三微三纖八塵三渺。

婺川縣

戶口、原額八百七十三戶

人丁:原額五百三十六丁五分,內除三十一、三

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四百五十七丁五分。

舊徵差人丁,七十一丁一分七釐。三十一年增二丁七分七釐,三十五年增五丁六釐。

原額丁差銀二千三百二十九兩四錢一分五釐一纖九塵九渺,丁逃無徵銀一千九百八十六兩四錢七釐一絲三忽六纖四塵五渺。實在有徵丁差銀三百四十三兩七釐九毫八絲六忽九微五纖五塵四渺。

印江縣

《戶口》、原額一千九百一十三戶

《人丁》原額二千一百五十三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一千六百二十丁。

舊徵差人丁四百九十二丁五分,三十一年增一十五丁五分,三十五年增二十五丁。

原額丁差銀一千三百三十七兩一錢八分七釐五塵五渺,丁逃無徵銀一千二十兩五錢二分五釐四毫九絲四忽九微八纖七塵八渺。實在有徵丁差銀三百一十六兩六錢六分一釐五毫五忽二微六纖二塵七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