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交誼典/第00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交誼典 第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卷
明倫彙編 交誼典 第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交誼典

 第二卷目錄

 交誼總部總論二

  韓詩外傳論交

  大戴禮曾子制言 曾子疾病 文王官人

  劉向說苑雜言

  後漢王符潛夫論交際

  荀悅申鑒雜事下

  徐幹中論法象 譴交

  魏劉卲人物志八觀

  晉抱朴子交際

  嵇中散集家誡

  梁劉勰新論去情

  北齊顏氏家訓風操 慕賢

  隋文中子禮樂 述史 魏相

  唐羅隱兩同書同異

  宋張子正蒙中正篇

交誼典第二卷

交誼總部總論二

[编辑]

韓詩外傳

[编辑]

《論交》

[编辑]

《傳》曰:君子潔其身而同者合焉,善其音而類者應焉。 馬鳴而馬應之,牛鳴而牛應之,非和也,其勢然也。故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莫能以己之皭皭,容 人之混污然。《詩》曰:「我心匪鑑,不可以茹。」

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不善之。」子 貢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 已耳。」顏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不善我,我亦善之。」三 子所持各異,問於夫子。夫子曰:「由之所言,蠻貊之言 也;賜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親屬之言也。《詩》 曰:『人之無良,我以為兄』。」

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夫實之與 實,如膠如漆;虛之與虛,如薄冰之見晝日。君子可不 留意哉!《詩》曰:「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大戴禮

[编辑]

《曾子制言》

[编辑]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皆黑。是故人之 相與也,譬如舟車然相濟達也,己先則援之,彼先則 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濟,馬非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 非水不流。

《曾子疾病》

[编辑]

「與君子遊,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 矣。與小人遊,貸乎如入鮑魚之次,久而不聞,則與之 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與君子遊,如長日加益 而不自知也;與小人遊,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幾何而 不陷乎哉!

《文王官人》

[编辑]

「陰行以取名」,「《比周》以相譽」,明知賢可以徵,與左右不 同而交,交必重己。心說之而身不近之,身近之而實 不至,而懽忠不盡,懽忠盡,見於眾而貌克。如此者,隱 於交友者也。

合志如同方,共其憂而任其難,行忠信而不相疑,迷 隱遠而不相舍,曰「至友」者也。心色辭氣,其入人甚俞, 進退工故,其與人甚巧,其就人甚速,其叛人甚易,曰 「位志」者也。飲食以親,貨賄以交,接利以合,故得望譽 征利而依隱於物,曰「貪鄙」者也。

劉向說苑

[编辑]

《雜言》

[编辑]

孔子曰:「不知其子,視其所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又 曰:「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 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 之化矣。」故曰:「丹之所藏者赤,烏之所藏者黑,君子慎 所藏。」

《曾子》從孔子於齊,齊景公以下卿禮聘曾子,曾子固 辭將行,《晏子》送之曰:「吾聞君子贈人以財,不若以言 今夫蘭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則易以匹馬,非蘭 本美也。願子詳其所湛,既得所湛,亦求所湛吾聞君 子居必擇處,遊必擇士。居必擇處,所以求士也。遊必 擇士,所以修道也。吾聞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 慎也。

後漢王符潛夫論

[编辑]

《交際》

[编辑]

《語》曰:「人惟舊,器惟新,昆弟世疏,朋友世親。」此交際之 理,人之情也。今則不然,多思遠而忘近,背故而向新, 或歷載而益疏,或中路而相捐,悟先聖之典戒,負久 要之誓言,斯何故哉?退而省之,亦可知也。勢有常趣, 理有固然。富貴則人爭附之,此勢之常趣也。貧賤則 爭去之,此理之固然也。夫與富貴交者,上有稱譽之 用,下有貨財之益。與貧賤交者,大有賑貸之費,小有 假借之損。今使官人雖兼桀、跖之惡,苟結駟而過士士猶以榮而歸焉,況其實有益者乎?使處子雖抱顏、 閔之賢,苟被褐而造門,人猶以為辱而恐其復來,況 其實有損者乎?故富貴易得宜,貧賤難得適。好服謂 之奢僭,惡衣謂之困厄,徐行謂之饑餒,疾行謂之逃 責,不候謂之倨慢,數來謂之求食,空造以為無意,奉 贄以為欲貸,恭謙以為不肖,抗揚以為不得,此處子 之羇薄,貧賤之苦酷也。夫處卑下之位,懷北門之殷 憂,內見謫於妻子,外蒙譏於士夫,嘉會不從禮,餞御 不逮眾,貨財不足以合好,力勢不足以仗急,歡忻久 交,情好曠而不接,則人無故自廢疏矣。漸疏,則賤者 逾自嫌而日引,貴人逾務黨而忘之。夫以逾疏之賤, 伏於下流,而望日忘之貴,此《谷風》所為內摧傷,而介 推所以赴深山也。夫交利相親,交害相疏。是故長誓 而廢,必無用者也;交漸而親,必有益者也。俗人之相 與也,有利生親,積親生愛,積愛生是,積是生賢。情苟 賢之,「則不自覺心之親之,口之譽之也。無利生疏積, 疏生憎積,憎生非積,非生惡情,苟惡之,則不自覺心 之外之,口之毀之也。是故富貴雖新,其勢日親;貧賤 雖舊,其勢日除。」此處子所以不能與官人競也。世主 不察朋友之所至,而苟信貴臣之言,此潔士所以獨 隱翳,而姦雄所以黨能臣也。昔魏其之客,流於武安; 長平之吏,移於冠軍、廉頗、翟公,載盈、載虛。夫以四君 之賢,藉舊貴之夙恩,客猶若此,則又況乎生貧賤者 哉!唯有古烈之風,志義之士為不然爾。恩有所結,終 身無解;心有所矜,賤而益篤。《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一 兮。」心如結兮,故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隘然後 知其人之篤固也。侯嬴、豫讓,出身以報恩;鱄諸、荊軻, 奮命以效用,故死可為也,處之難爾。龐勛、勃貂,一旦 見收,亦立為義報,況累舊乎?故鄒陽稱之曰:「桀之狗 可使吠堯,跖之客可使刺由。」豈虛言哉!俗士淺短,急 於目前,見赴有益則先至,顧無用則後輩,是以欲速 之徒,競推上而不暇接下,爭逐前而不遑卹後,是故 韓安國能遺田蚡五百金,而不能賑一窮;翟方進稱 淳于長,而不能薦一士。夫安國、方進,前世之忠良也, 而猶若此,則又況乎末塗之下相哉!此奸雄所以逐 黨進,而處子所以愈壅蔽也。非明聖之君,孰能昭察? 且夫怨惡之生,若二人偶焉,苟相對也,恩情相向,推 極其意,精誠相射,貫心達髓,愛樂之隆,輕相為「死,是 故侯生、豫子,刎頸而不恨。苟相背也,心情乖平,推極 其意,分背奔馳,窮東極西,心尚未決,是故陳餘、張耳, 老相全滅,而無感痛。」從此觀之,交際之理,其情大矣。 非獨朋友為然,君臣夫婦亦猶是也。當其歡也,父子 不能間;及其乖也,怨讎不能先。是故聖人常慎微以 敦其終,富貴未必可重,貧賤未必可輕,人心不同好, 度量相萬億,許由讓其帝位,俗人有爭縣職;孟軻辭 祿萬鍾,小夫貪於升食。故曰「鶉鷃群游,終日不休,亂 舉聚跱,不離蒿茆。鴻鵠高飛,雙別乖離,通千達萬,志 在陂池。」鸞鳳翱翔黃歷之上,徘徊太清之中,隨景風 而飄颻,時抑揚以從容,意猶未得,喈喈然長鳴,蹶號 振翼,陵朱雲,薄升極,呼吸陽露,曠旬不食,其意尚猶 嗛嗛如也。三者殊務,各安所為。是以伯夷採薇而不 恨,巢父木棲而自願。由斯觀諸,士之志量,固難測度。 凡百君子,未可以富貴驕貧賤,謂貧賤之必我屈也。 《詩》云:「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世有大難者四,而人莫 之能行也。一曰恕,二曰平,三曰恭,四曰守。夫恕者,仁 之本也;平者,義之本也;恭者,禮之本也;守者,信之本 也。四者並立,四行乃具。四行具存,是謂真賢。四本不 立,四行不成,四行無一,是謂小人。所謂恕者,君子之 人,論彼恕於我,動作友聲,故人君不開精誠,以示賢 忠,賢忠亦無以得達。《易》曰:「王明,並受其福。」是以忠臣 必待明君,乃能顯其節;良吏必得察主,乃能成其功。 君不明則大臣隱,下不竭忠,又群司舍法而阿貴。夫 忠言所以為安也,不貢必危;法禁所以為治也,不奉 必亂。忠之貢與不貢,法之奉與不奉,其秉皆在於君, 非臣下之所能為也。是故聖人求之於己,不以責下。 凡為人上,法術明而賞罰必者,雖無言語而勢自治。 治賈一倍以相高,苟「能富貴,雖積狡惡,爭稱譽之,終 不見非。」苟處貧賤,恭謹請幫助識別此字。為不肖,終不見是。此俗化 之所以浸敗,而禮義之所以消衰也。世有可患者三。 三者何?曰:情實薄而辭稱厚,念實忽而文想憂,懷不 來而外克期,不信則懼失賢,信之則詿誤人,此俗士 可厭之甚者也。是故孔子疾夫言之過其行者,《詩》傷 「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今世俗之 交也,未相照察,而求深固,探懷扼腕,拊心祝詛,苟欲 相護,論議而已。分背之日,既得之後,則相棄忘。或受 人恩德,先以濟度,不能拔舉,則因毀之,為生瑕釁。明 言我不遺力,無奈,自不可爾。《詩》云:「知我如此,不如無 生。」先合而後忤,有初而無終。不若本無生,意彊,自誓 也。君子屢盟,亂是用長。大人之道,周而不比。微言相 感,掩若同符,又焉用盟?孔子恂恂,似不能言者,又稱 誾誾,言唯謹也。士貴有辭,亦憎多口,故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與其不忠,剛毅木訥,尚近於仁。」嗚呼哀哉! 凡今之人,言方行圓,口正心邪,行與言謬,心與口違。 論古則知稱夷齊原顏,言今則必官爵職位,虛談則 知以德義為賢,貢薦則必閥閱為前。處子雖躬顏、閔 之行,性勞謙之質,秉伊、呂之才,懷救民之道,其不見 資於斯世也。亦已明矣。

荀悅申鑒

[编辑]

《雜言下》

[编辑]

君子嘉仁而不責惠,尊禮而不責意,貴德而不責怨。 其責也,先己,而行也先人,淫惠曲意私怨,此三者,實 枉貞道,亂大德。然成敗得失,莫匪由之,救病不給其 竟,奚暇於道德哉?此之謂末俗。故君子有常交,曰「義」 也;有常誓,曰「信」也。交而後親,誓而後故狹矣。太上不 異古今,其次不異海內,同天下之志者,其盛德乎!大 人之志不可見也,浩然而同於道。眾人之志不可掩 也,察然而流於俗。同於道,故不與俗浮沉。

徐幹中論

[编辑]

《法象》

[编辑]

君子之交人也,歡而不媟,和而不同,好而不佞詐,學 而不虛行,易親而難媚,多怨而寡非。故「無絕交,無畔 朋。」

《譴交》

[编辑]

「民之好交游也,不及聖王之世乎?古之不交游也,將 以自求乎?」昔聖王之治其民也,任之以九職,糾之以 八刑,導之以五禮,訓之以六樂,教之以三物,習之以 六容,使民勞而不至於困,逸而不至於荒。當此之時, 四海之內,進德脩業,勤事而不暇,詎敢淫心舍力,作 為非務,以害休功者乎?自王公至於列士,莫不成正 畏相厥職有恭,不敢自暇自逸。故《春秋外傳》曰:「天子 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日中考政,與百官 之政事。師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與太史 司載,糾虔天刑。日入監九御,潔奉禘郊之粢盛,而後 即安。諸侯朝修天子之業,命晝考其國職,夕省其典 刑,夜警其百工,使無慆淫,而後即安。」卿大夫朝考其 職,晝講其庶政,夕序其業,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士 朝而受業,晝而講貫,夕而習復,夜而計過無憾,而後 即安。《正歲》,使有司令於官府曰:「各修乃職,考乃法,備 乃事,以聽王命。其有不恭,則邦有大刑。」由此觀之,不 務交遊者,非政之惡也,心存於職業而不遑也。且先 王之教官,既不以交遊導民,而鄉之考德,又不以交 遊舉賢,是以不禁其民,而民自舍之。及周之衰,而交 遊興矣。問者曰:「吾子著《書》,稱君子之有交,求賢交也。 今稱交,非古也。然則古之君子無賢交歟?」曰:「異哉,子 之不通於大倫也!若夫不出戶庭,坐於空室之中,雖 魑魅魍魎,將不吾覿,而況乎賢人乎?今子不察吾所 謂交」遊之實,而難其名。名有同而實異者矣,名有異 而實同者矣。故君子於是倫也,務於其實,而無譏其 名。吾稱古之不交遊者,不謂嚮屋漏而居也;今之好 交遊者,非謂長沐雨乎中路者也。古之君子,因王事 之間,則奉贄以見其同僚及國中之賢者。其於宴樂 也,言仁義而不及名利。君子未命者,亦因「農事之隙, 奉贄以見其鄉黨同志。及夫古之賢者亦然,則何為 其不獲賢交哉?非有釋王事,廢交業,遊遠邦,曠年歲 者也。故古之交也近,今之交也遠;古之交也寡,今之 交也眾。古之交也為求賢,今之交也為名利而已矣。」 古之立國也,有四民焉:執契、脩版圖,奉聖王之法,治 禮義之中,謂之士;竭力以盡地利,謂之「農夫」;審曲直 形勢,飭五材以別名器,謂之「百工」;通四方之珍異以 資之,謂之「商旅。」各世其事,毋遷其業。少而習之,其心 安之,則若性然,而功不休也。故其處之也,各從其族, 不使相奪,所以一其耳目也。不勤乎四職者,謂之「窮 民」,役諸圜土。凡民出入行止,會聚飲食,皆有其節,不 得怠荒,以妨生務,以麗罪罰。然則安有群行方外,而 專治交游者乎?是故五家為比,使之相保;比有長;五 比為閭,使之相憂;閭有胥;四閭為族,使之相葬;族有 師;五族為黨,使之相救;黨有正,五黨為州,使之相賙; 州有長,五州為鄉,使之相賓。鄉有大夫,必有聰明慈 惠之人,使各掌其鄉之政教禁令。「正月之吉,受法於 司徒,退而頒之於其州、黨、族、閭、比之群吏,使各以教 其所治之民,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藝;以歲時登其大 夫,察其眾寡。凡民之有德行道藝者,比以告閭,閭以 告族,族以告黨,黨以告州,州以告鄉,鄉以告民。有罪 奇衺者,比以告亦如之。有善而不以告謂之蔽賢,蔽 賢有罰;有惡而不以告謂之黨」逆。黨逆亦有罰。故民 不得有遺善,亦不得有隱惡。鄉大夫三年則大比,而 興賢能者。鄉老及鄉大夫群吏獻賢能之書於王,王 拜受之,登於天府。其爵之命也,各隨其才之所宜,不 以大司小,不以輕任重。故《書》曰:「百僚師師,百工惟時。」 此先王取士官人之法也。故其民莫不反本而自求, 慎德而積小,知福祚之來,不由於人也。故無交游之

事,無請託之端,心澄體靜,恬然自得,咸相率以正道
考證
相厲以誠慤,姦說不興,邪陂自息矣。世之衰也,上無

明天子,下無賢諸侯,君不識是非,臣不辨黑白,取士 不由於鄉黨,考行不本於閥閱,多助者為賢才,寡助 者為不肖。序爵聽無證之論,班祿采方國之謠。民見 其如此者,知富貴可以從眾為也,知名譽可以虛譁 獲也,乃離其父兄,去其邑里,不脩道藝,不治德行,講 偶時之說,結比周之黨,汲汲皇皇,無日以處,更相歎 揚,迭為表裏,檮杌生華,憔悴布衣,以欺人主,惑宰相, 竊選舉,盜榮寵者,不可勝數也。既獲者賢己而遂往, 羨慕者並驅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者乎?」桓靈 之世,其甚者也!自公卿大夫,州牧郡守,王事不恤,賓 客為務,冠蓋填門,儒服塞道,饑不暇䬸,倦不獲已,殷 殷沄沄,俾夜作晝,下及小司,列城墨綬,莫不相商以 得人,自矜以下士,星言夙駕,送往迎來,亭傳常滿,吏 卒傳問,炬火夜行,閽寺不閉,把臂捩腕,扣天矢誓,推 託恩好,不較輕重,文書委於官曹,繫囚積於囹圄而 不遑省也。詳察其為也,非欲憂國恤民,謀道講德也, 徒營己治私,求勢逐利而已。有策名於朝而稱門生 於富貴之家者,比屋有之;為之師而無以教,弟子亦 不受業。然其於事也,至乎懷丈夫之容而襲婢妾之 態,或奉貨而行賂以自固結,求志屬託,規圖仕進。然 擲目指掌,高談大語,若此之類,言之猶可羞,而行之 者不知恥。嗟乎!王教之敗,乃至於斯乎!且夫交游者 出也,或身歿於他邦,或長幼而不歸,父母懷煢獨之 思,室人抱東山之哀,親戚隔絕,閨門分離,無罪無辜, 而亡命是效。古者行役,過時不反,猶作詩刺怨。故《四 月》之篇稱「先祖匪人,胡寧忍予」,又況無君命而自為 之者乎?以此論之,則交游乎外,久而不歸者,非仁人 之情也。

魏劉卲人物志

[编辑]

《八觀》

[编辑]

「愛不可少於敬。」少於敬,則「廉節」者歸之。

「廉人好敬」,是以歸之。

而眾人不與。

眾人樂愛,愛少,是以不與;

「《愛》多於敬」,則「雖廉節者不悅」,而愛接者死之。

廉人寡,常人眾,眾人樂愛致其死,則事成業濟。

何則?敬之為道也嚴而相離,其勢難久。

「動必肅容」 ,過之不及,逆旅之人,不及溫和而歸也。

《愛》之為道也,情親意厚,深而感物。

煦愉篤密,感物深至。是以《翳桑》之人,倒戈報德。

「是故觀其愛敬之誠」,而「通塞」之理可得而知也。

篤於「慈愛」 ,則溫和而上下之情通,務在「禮敬」 ,則嚴肅而外內之情塞。然必愛敬相須,不可一時而無。然行其二義者,常當務令愛多敬少,然後「肅穆」 之風可得希矣。

人之情有六機,抒其所欲則喜。

「為有力者譽烏獲」 ,其心莫不忻焉。

不抒其所能則怨。

為《辨給》者稱《三緘》,其心莫不忿然。

「以自伐」,歷之則惡。

「抗己所能,以歷眾人。」 眾人所惡,

以謙損下之,則「悅。」

「卑損下人」 ,人皆喜悅。

犯其所乏則婟。

人皆悅己所長,惡己所短,故「稱其所短」 ,則婟戾忿肆。

以《惡犯婟》則妬,

自伐其能,人所惡也。稱人之短,人所婟也。今伐其所能,犯人所婟,則妬害生也。

此「人性之《六機》」也。

君子接物,犯而不校。

知物情好勝,雖或以小犯己,終不較拒也。

「《不校》則無不敬」,下所以避其害也。

「務行謙敬」 ,誰害之哉。

「《小人》則不然。」既不見機,

不達妬害之機

而欲人之順己。

謂欲人無違己

《以佯愛敬》為「見異。」

孔光逡巡董賢欣喜

以偶邀會為輕。

謂非本心忿其輕己

苟犯其機,則深以為怨。

小人易悅而難事

「是故觀其情機」,而賢鄙之志可得而知也。

賢明志在退下,鄙劣志在陵上。是以平淡之主,御之以正,訓貪者之所憂,戒幸者之所悲,然後物不自伐,下不陵上,賢否當位,治道有序。

晉抱朴子

[编辑]
===
《交際》
===《抱朴子》曰:「余以朋友之交,不宜雜浮面而不心揚雲

攸譏。故雖位顯名美,門齊年敵,而趨舍異規,業尚乖 互者,未嘗結焉。或有矜其先達,步高視遠,或遺忽陵 遲之舊好,或簡棄後門之類味,或取人以官,而不能 德。其不遭知己,零淪丘園者,雖才深智遠,操清節高 者,不可也。其進趨偶合,位顯官通者,雖面牆庸瑣,必 及也。」如此之徒,雖能令壤蟲雲飛,斥鷃戾天,手捉刀 尺,口為禍福,得之則排冰吐華,失之則當春彫悴。余 代其踧蹐,恥與共世,窮之與達,不能求也。然而輕薄 之人,無分之子,曾無疾非,俄然之節,星言宵征,守其 門庭,翕然諂笑,卑辭悅色,提壺執贄,時行索媚,勤苦 積久,猶見嫌拒,乃行因託長者以搆合之。其見受也, 則踊悅過於幽係之遇赦;其不合也,則懊悴劇於喪 病之逮己也。通塞有命,道遺正直,否泰付之自然,津 塗何足多咨。嗟乎細人,豈不鄙哉!每為慨然,助彼羞 之。昔莊周見惠子從車之多,而棄其餘魚,余感俗士, 不汲汲於攀及。至也,瞻彼云云,馳騁風塵者,不懋建 德業,務本求己,而偏「循高交,以結朋黨,謂人理莫此 之要,當世莫此急也。」以嶽峙獨立者為澀吝疏拙,以 奴顏婢膝者為曉解當世,風成俗習,莫不逐末,流遁 遂往,可慨者也。或有德薄位高,器盈志溢,聞財利則 驚掉,見奇士則坐睡,繿縷杖策,被褐負笈者,雖文艷 相雄,學優融元,同之埃芥,不加接引。若夫程鄭、王孫、 羅褒「之徒,乘肥衣輕,懷金挾玉者,雖筆不集札,菽麥 不辨,為之倒屣吐食,握髮余徒,恨不在其位,有斧無 柯,無以為國家。流穢濁於四裔,投負人於北波,雖勢 力足以移山拔海,吹呼能令泥像登雲,造其門庭,我 則未暇也。而多有下意怡顏,匍匐膝進,求交於若人, 以圖其益。」悲夫!生民用心之不鈞,何其遼「邈之不肖 也哉!余所以同生聖世,而抱困賤本,後顧而不見者, 今皆追瞻而不及,豈不有以乎?然性苟不堪,各從所 好,以此存亡,予不能易也。」或又曰:「時移勢變,古今別 務,行立乎己,名成乎人。金玉經於不測者,託於輕舟 也;靈鳥萃於元霄者,扶搖之力也;芳蘭之芬烈者,清 風之功也;屈士起於丘園者,知己之助也。今先生所 交必清澄其行業,所厚必沙汰其心性,孑然隻跱,失 棄名軰,結讎一世,招怨流俗,豈合和光同塵之義乎? 若比智而交,則白屋不降公旦之貴;若鈞才而遊,則 尼父必無入室之客矣。」《抱朴子》曰:「吾聞詳交者不失 人,而泛結者多後悔。故曩哲先擇而後交,不先交而 後擇也。子」之所論,出人之計也;吾之所守,退士之志 也。子云《玉浮》《鳥高》,皆有所因,誠復別理一家之說也。 吾以為寧作不載之寶,不飛之鵬,不颺之蘭,無黨之 士,亦損於夜光之質,垂天之大,含芳之卉,不朽之蘭 乎?且夫名多其實,位過其才,處之者猶尟免於禍辱, 交之者何足以為榮福哉?由茲論之,則交彼而遇者, 雖得達不足貴;芘之而誤者,譬如蔭朽樹之被笮也。 彼尚不能自止其顛厥,亦安能救我之碎首哉?吾聞 「大丈夫之自得而外物者,其於庸人也,蓋逼迫不獲 已,而與之。形接雖以千計,猶蚤虱之積乎衣而贅疣 之攢乎體也。失之雖以萬數,猶飛塵之去嵩岱,鄧林 之墮朽條耳。」豈以有之為益,無「之覺損乎?」且夫朋友 也者,必取乎直亮多聞,拾遺斥謬,生無請言,死無託 辭,終始一契,寒暑不渝者。然而此人,良未易得。而或 默語殊塗,或憎愛異心,或盛合衰離,或見利忘信。其 處人也,譬猶禽魚之結侶,冰炭之同器,欲其久合,安 可得哉!夫父子天性,好惡宜鈞,而子政、子駿平論異 隔,南山、伯奇,辯訟有無,面別心殊,其來尚矣。總而混 之,不亦難哉?世俗之人,交不論志,逐名趨勢,熱來冷 去,見過不改,視迷不救。有利則獨專而不相分,有害 則苟免而不相恤,或事便則先取而不讓,值機會則 賣彼以安此。凡如是,則有不如無也,天下不為盡不 中交也。率於為益者寡,而生累者眾。知人之明,上聖 所難,而欲力厲近才,短於鑒物者,務廣其交,又欲使 悉得可與經夷險而不易情,歷危苦而相負荷者,吾 未見其可多得也。雖搜琬琰於培塿之上,索鸞鳳乎 鷦鷯之巢,未為難也。吾亦豈敢謂藍田之陽,丹穴之 中,為無此物哉?亦直言其稀已矣。夫操尚不同,猶金 沉羽浮也;志好之乖次,猶火升而水「降也。苟不可同, 雖造化之靈,大塊之匠,不可使同也。何可強乎?」余餐 稟訥駘,加之以天挺篤嬾,諸戲弄之事,彈棋博奕,皆 所惡見。及飛輕走迅,遊獵傲覽,咸所不為,殊不喜嘲 褻。凡此數者,皆時勢所好,莫不耽之,而余悉闕焉,故 親交所以尤遼也。加以挾直,好吐忠藎,藥石所集,甘 心者尟。又欲勉之以學問,諫之以馳競,止其樗蒱,節 其沉湎,此又常人所不能悅也。毀方瓦合,違情偶俗, 人之愛力,其所不堪,而欲好日新,安可得哉?知其如 此,而不辯改之,可不謂之闇於當世,拙於用大乎?夫 交而不卒,合而又離,則兩受不弘之名,俱失克終之 美。夫厚則親愛生焉,薄則嫌隙結焉,自然之理也,可

不詳「擇乎?為可臨觴拊背,執手須臾,欲多其數而必
考證
其全,吾所懼也。」或曰:「然則都可以無交乎?」《抱朴子》答

曰:「何其然哉。夫畏水者何必廢舟楫?忌傷者何必棄 斧斤?交之為道,其來尚矣。天地不交則不泰,上下不 交即乖志。夫不泰則二氣隔并矣,志乖則天下無國 矣。然始之甚易,終之覺難,患乎所結非其」人,敗於爭 小以忘大也。《易》美金蘭,《詩》詠「百朋。雖有兄弟,不如友 生。」切思三益,大聖所嘉,門人所以增親,惡言所以不 至,管仲所以免誅戮而立霸功,子元所以去亭長而 驅朱軒者,交之力也。單絃不能發《韶》下之和音,子色 不能成袞龍之瑋煜,一味不能合伊鼎之甘,獨木不 能致鄧林之茂,元圃極天,「蓋由眾石之積;南溟浩瀁, 實須群流之赴。明鏡舉則《傾冠》見矣,羲和照則曲影 覺矣,《檃括》修則枉刺之疾消矣,良友結則輔仁之道 弘矣。」達者知其然也,所企及則必簡乎勝己,所降結 必料乎同志。其處也則講道進德,其出也則齊心比 翼。否則鈞魚釣之業,泰則協經世之務。安則有以精 義,危則有「以相恤,恥令譚肯專面地之篤,不使王貢 擅彈冠之美。」夫然,故交道可貴也,然實未易知。勢利 生去,就毀壞刎頸之契,漸漬釋膠漆之堅。於是有忘 素情之調歎,或睚眥而不思。遂令元伯、巨卿之好,獨 著於昔,張耳、陳餘之變,屢搆於今。推往尋來,良可歎 也。夫梧禽不與鴟梟同枝,麟虞不與豺狼連群,「清源 不與濁潦混流,仁明不與凶闇同處,何者?漸染積而 移直,道暴迫則生害也。」或人曰:「敢問全交之道,可得 聞乎?」《抱朴子》答曰:「君子交絕,猶無惡言,豈肯向所異 辭乎?殺身猶以許友,豈名位之是競乎?善交狎而不 慢,和而不同。見彼有失,則正色而諫之,告我以過,則 速改而不憚,不以忤彼心而不言,不以逆我耳而不 納,不以巧辯飾其非,不以華辭文其失。不形同而神 乖,不匿情而口合,不面從而背憎,不疾人之勝己,護 其短而引其長,隱其失而宣其得。外無計數之諍,內 遺心競之累。」夫然,故《鹿鳴》之好全,而《伐木》之刺息。若 乃輕合而不重離,易厚而不難薄。始如形影,終為參 辰。至歡變為篤恨,接援化成讎敵,不祥之悔,亦無及 矣。往者漢季陵遲,皇轡不振,在公之義替,紛競之俗 成,以違時為清高,以救世為辱身,尊卑禮壞,大倫遂 亂。在位之人,不務盡節,委本趨末,背實尋聲。王事廢 者其譽美,姦過積者其功多,莫不飛輪兼策,星言假 寐,冒寒觸暑,以走權門,市虛華之名於秉勢之口,買 非分之位;於賣官之家,或爭所欲,還相屠滅。於是公 叔偉長疾其若彼,力不能正,不忍見之。爾乃發憤著 論,杜門絕交,斯誠感激有為而然。蓋矯枉而過正,非 經常之永訓也。徒當遠非類之黨,慎諂黷之源,何必 裸袒以詭彼己,斷粒以刺玉食哉!夫反之為非,重諫 而不止,遂致大亂,故禮義之所棄,可以絕矣。

嵇中散集

[编辑]

《家誡》

[编辑]

「人無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準行自當,量其善 者,必擬議而後動。若志之所之,則口與心誓,守死無 二,恥躬不逮,期於必濟。若心疲體懈,或牽於外物,或 累於內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則議於去就;議於去 就,則二心交爭,二心交爭,則向所見役之情勝矣。或 有中道而廢,或有不成一簣而敗,以之守則不固,以 之攻則怯弱,與之誓則多違,與之謀則善泄,臨樂則 肆情,處逸則極意。故雖繁華熠熠,無結秀之勳,終年 之勤,無一旦之功,斯君子所以歎息也。若夫申胥之 長吟,夷、齊之全潔,展季之執信,蘇武之守節,可謂固 矣。故以無心守之,安而體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 盛者可耳。所居長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當極親密, 不宜數往,往當有時,其眾人又不當宿留。所以然者, 長吏喜問外事,或時發舉則怨,或者謂人所說,無以 自免也。若行寡言,慎備自守,則怨責之路解矣。其立 身當清遠,若有煩辱,欲人之盡命,託人之請求,當謙 辭遜謝。其素不預此輩事,當相亮耳。若有怨急,心所 不忍,可外違拒,密為濟之。所以然者,上遠宜適之幾, 中絕常人淫輩之求,下全束修無玷之稱,此又秉志 之一隅也。凡行事先自審其可,不差於宜,宜行此事, 而人欲易之,當說宜易之理。若使彼語殊佳者,勿羞 折遂非也。若其理不足,而更以情求來守人,雖復云 云,當堅執所守,此又秉志之一隅也。不須行小小束 修之意氣,若見窮乏而有可以賑濟者,便見義而作。 若人從我,欲有所求,先自思省。若有所損廢,多於今 日,所濟之義少,則當權其輕重而拒之,雖復守辱不 已,猶當絕之。然大率人之告求,皆彼無我有,故來求 我,此為與之多也。自不如此而為輕竭,不忍面言,強 逼小情,未為有志也。夫言語,君子之機。機動物應,則 是非之形著矣。故不可不慎。若於意不善了,而本意 欲言,則當懼有不了之失。且權忍之後,視向不言,此 事無他不可,則向言或有不可,然則能不言,全得其 可矣。且俗人傳吉遲,傳凶疾,又好議人之過闕,此常 人之議也。坐言所言,自非高議,但是動靜消息,小小異同,但當高視,不足和答也。「非義不言,詳靜敬道」,豈 非寡悔之謂?人有相與變爭,未知得失所在,慎勿預 也。且默以觀之,其非行自可見,或有小是不足是,小 非不足非,至竟可不言以待之。就有人問者,猶當辭 以不解。近論議亦然。若會酒坐見人爭語,其形勢似 欲轉盛,便當亟舍去之,此將鬥之兆也。坐視必見曲 直,黨不能不有言,有言必是在一人,其不是者方自 謂為直,則謂曲我者有私於彼,便怨惡之情生矣,或 便獲悖辱之言,正坐視之,大見是非而爭不了,則仁 而無武,於義無可當遠之也。然大都爭訟者小人耳, 正復有是非共濟,汗漫難勝,可足稱哉?就不得遠取 醉為佳。若意中偶有所諱而彼必欲知者,若守大不 已,或劫以鄙情,不可憚此小輩,而為所攙引,以盡其 言。今正堅語,不知不識,方為有志耳。自非知舊鄰比, 庶幾以下,欲請呼者,當辭以他故,勿往也。外榮華則 少欲,自非至急,終無求欲上美也。不須作小小卑恭 當大,謙裕不須作小小廉恥當全。夫讓若臨朝讓官, 臨義讓生,若孔文舉,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節。凡 人自有公私,慎勿強知人知,彼知,我知之,則有忌於 我,今知而不言,則便是不知矣。若見竊語私議,便舍 起,勿使人忌也。或時逼迫,強與我共說。若其言邪險, 則當正色以道義正之。何者?君子不容偽薄之言故 也。一旦事敗,便言「某甲昔知吾事」,以宜備之深也。凡 人私語,無所不有,宜預以為意,見之而走者,何哉?或 偶知其私,事與同則可,不同則彼恐事泄,思害人以 滅跡也。非意所欽者,而來戲調嗤笑,人之闕者,但莫 應從少共轉,至於不共,而勿大冰矜趨以不言答之, 勢不得久行自止也。自非所監臨相與無他,宜適有 《壺榼》之意,束脩之好,此人道所通,不須逆也。過此以 往,是非通穆,匹帛之饋,車服之贈,當深絕之,何者?常 人皆薄義而重利,今以自竭者,必有為而作鬻貨,儌 歡施而求報,其俗人之所甘願,而君子之所大惡也。 闕七字又《憒》不須離摟,強勸人酒,不飲自已。若人來勸 己,輒當為持之,勿誚勿逆也。見醉薰薰便止,慎不當 至困醉不能自裁也。

梁劉勰新論

[编辑]

《去情》

[编辑]

情者,是非之主,而利害之根。有是必有非,能利亦能 害。是非利害存於衷,而彼此還相疑。故「無情以接物, 在遇而恆通;有情以接人,觸應而成礙。」由此觀之,則 情之所處,物之所疑也。是以謀揚譽人,而受譽者不 以為德;身膚強飯,而蒙飽者不以為惠;嬰兒傷人,而 被傷者不以為怨;侏儒嘲人,而獲嘲者不以為辱。何 者?有情於譽飽,雖蒙惠而非德;無情於傷辱,雖獲毀 而無憾。魚不畏網而畏鵜,復讎者不怨鏌鎁而怨其 人。網無心而鳥有情,劍無情而人有心也。使信士分 財,不如投策探鉤;使廉士守藏,不如閉局全封。何者? 有心之於平,不若無心之不平也;有慾之於廉,不若 無慾之不廉也。今人目若驪珠,心如「權衡」,評人好醜, 雖言得其實,彼必嫌怨。及其自照明鏡,摹倒其容,醜 狀既露,則內慚而不怨。向之評者,與鏡無殊,然而向 怨今慚者,以鏡無情而人有心也。三人居室,二人交 爭,必取信於不爭者,以辨彼此之得失。夫不爭者未 必平,而交爭者未必偏,而信於不爭者何也?以爭者 之心並勝挾情故也。飄瓦擊人,虛舟觸己,雖有忮心 而不怒者,以彼無情於擊觸也。是以聖人棄智以全 真,遣情以接物,不為名尸,不為謀府,混然無際,而俗 莫能累矣。

北齊顏氏家訓

[编辑]

《風操》

[编辑]

四海之人,結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義敵,令終 如始者,方可議之。一爾之後,命子拜伏,呼為「丈人」,申 父友之敬;身事彼親,亦宜加禮。比見北人,甚輕此節, 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觀貌,不擇是非,至有結父 為兄,託子為弟者。

《慕賢》

[编辑]

古人云:「千載一聖,猶旦暮也;五百年一賢,猶比膊也。」 言聖賢之難得疏闊如此,儻遭不世明達君子,安可 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於亂世,長於戎馬,流離播越, 聞見已多,所值名賢,未嘗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 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 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 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 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翟悲於染 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無友不如己 者。」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世人多 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 侮,不加禮敬,他鄉異縣,微藉風聲,延頸企踵,甚於饑 渴。校長短,覈精麤,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魯人謂孔 子為「東家丘。」昔虞國宮之奇少長於君,君狎之,不納 其諫,以至亡國,不可不留心也

隋文中子

[编辑]

《禮樂》

[编辑]

賈瓊問群居之道。子曰:「同不害正,異不傷物。」曰:「可終 身而行乎?」子曰:「烏乎,而不可也!古之有道者,內不失 真而外不殊俗。夫如此,故全也。」

《述史》

[编辑]

賈瓊請絕人事,子曰:「不可。」請接人事,子曰:「不可。」瓊曰: 「然則奚若?」子曰:「莊以待之,信以從之,去者不追,來者 不拒,泛如也,斯可矣。」

《魏相》

[编辑]

子曰:「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交而後擇。故君子寡 尤,小人多怨」,良以是。夫子曰:「君子不責人所不及,不 強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夫如此,故免。

唐羅隱兩同書

[编辑]

《同異》

[编辑]

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雖「虎異谷風,虎嘯而谷風起; 蛇非山霧,蛇踴而山霧興」,理所同耳。夫異類殊群,異 情同行,雖蛤因雀化,而蛤不與雀遊,鴽自鼠為,而鴽 不與鼠匹,理所異耳。然父子兄弟,非不親矣,其心未 必同;君臣朋友,非不疏矣,其心未必異。故瞽叟愚而 重華聖,盜蹠貪而柳下廉,劉季困而紀信焚,伯桃餓 而角哀死。亦猶煙灰同出,飛沉自分,膠漆異生,而堅 固相守也。然則情性不等,同異難并。《大易》雖云「同人 於門」,三爻復云「伏戎於莽」,此則於同不能無異也。故 有面同而心不同者,有外異而內不異者,有始同而 終異者,有初異而末同者,有彼不同我而我與之同 者,有彼不異我而我與之異者。何以明之?昔者陳平 面向呂后,而心歸劉氏;程嬰外逆孫臼,而內存趙孤; 張耳、陳餘始則刎頸之交,終構參商之隙;夷吾、小白 初有射鉤之怨,末為魚水之歡;田氏懷誑義於齊君, 齊君彌信;亞父盡至忠於項羽,項羽益疑。是則同異 之心,不可以一二而測也。是故明者徐視而審聽,高 居而遠望也。隨時之宜,唯變所適,因其可同而與之 同矣,因其可異而與之異矣。故衛青豎耳,漢武委之 以軍旅;由余虜耳,秦穆授之以國政。夫以衛青、由余 敵於秦漢,非不疏矣,猶知可同而同之,況於父子兄 弟之親而有可同者乎?且管叔兄耳,姬旦誅之以極 刑;石厚子矣,石碏死之以大義也。夫以管叔、石厚比 於旦、碏,非不親矣,猶知可異而異之,況乎君臣朋友 之疏而有可同者乎?故能同異者為福,不能同異者 為禍。虞舜能同八元,能異四罪,永垂聖哲之名。殷紂 不同三仁,不異二臣,故取敗亡之辱。是則同異之際, 不可失其微妙也。故孔子曰:「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其 是之謂歟!

宋張子正蒙

[编辑]

《中正篇》

[编辑]

能使不仁者仁,仁之施厚矣。故聖人並答仁智,以舉 直錯諸枉。以責人之心責己則盡道,所謂「君子之道 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所謂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者也。以眾人望人則易 從,所謂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責己、責 人、愛人之三術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