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55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五百五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五百五十五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五百五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五百五十五卷目錄

 節使部名臣列傳七

  北魏一

  張袞       許謙

  司馬楚之     李孝伯

  李安世      游明根

  公孫邃      高樹生

  鄭羲       堯暄

  裴叔業      游肇

  李崇

官常典第五百五十五卷

節使部名臣列傳七[编辑]

北魏一[编辑]

張袞[编辑]

按《魏書》本傳,「袞字洪龍,上谷沮陽人也。祖翼,遼東太 守。父卓,昌黎太守。袞初為郡五官掾,純厚篤實,好學 有文才。太祖為代王,選為左長史。從太祖征蠕蠕,蠕 蠕遁走,追之五六百里。諸部帥因袞言於太祖曰:『今 賊遠糧盡,不宜深入,請速還軍』。太祖令袞問諸部帥: 『若殺副馬足三日食否』?皆言足也。太祖乃倍道追之」, 及於廣漠赤地南林山下,大破之。既而太祖問袞:「卿 曹外人,知我前問三日糧意乎?」對曰:「皆莫知也。」太祖 曰:「此易知耳。蠕蠕奔走數日,畜產之餘,至水必留。計 其道程,三日足及。輕騎卒至,出其不意,彼必驚散,其 勢然矣。」袞以太祖言,出告部帥,咸曰:「聖策長遠,非愚 近所及也。」袞常參大謀,決策幃幄。太祖器之,禮遇優 厚。袞每告人曰:「昔樂毅仗策於燕昭,公遠委身於魏 武,蓋命世難可期,千載不易遇。主上天姿傑邁,逸志 凌霄,必能囊括六合,混一四海。夫遭風雲之會,不建 騰躍之功者,非人豪也。」遂策名委質,竭誠伏事。時劉 顯地廣兵彊,跨有朔裔,會其兄弟乖離,共相疑阻。袞 言於太祖曰:「顯志大意高,希冀非望,乃有參天貳地, 籠罩宇宙之規。吳不并越,將為後患。今因其內釁,宜 速乘之。若輕師獨進,或恐越逸。可遣使告慕容垂,共 相聲援,東西俱舉,勢必擒之。然後總括英雄,撫懷遐 邇。此千載一時,不可失也。」太祖從之,遂破走顯。又從 破賀訥。遂命群官登《勿居山》,遊宴終日。從官及諸部 大人請聚石為峰,以記功德,命袞為文。慕容寶之來 寇也,袞言於太祖曰:「寶乘滑臺之功,因長子之捷,傾 資竭力,難與爭鋒。愚以為宜羸師卷甲,以侈其心。」太 祖從之,果破之參合。皇始初,遷給事黃門侍郎。太祖 南伐,師次中山,袞言於太祖曰:「寶憑三世之資,城池 之固,雖皇威震赫,勢必擒殄,然窮兵極武,非王者所 宜。昔酈生一說,田橫委質;魯連飛書,聊將授首。臣誠 德非古人,略無奇策,仰憑靈威,庶必有感。」太祖從之。 袞遺寶書,喻以成敗。寶見書大懼,遂奔和龍。既剋中 山,聽入八議,拜袞奮武將軍、幽州刺史,賜爵臨渭侯。 袞清儉寡欲,勸課農桑,百姓安之。天興初,徵還京師。 後與崔逞荅司馬德宗將郗恢書失旨,黜袞為尚書 令史。袞遇創業之始,以有才謨見任,率心奉上,不顧 嫌疑。太祖曾問南州人於袞,袞與盧溥州里,數談薦 之。又袞未嘗與崔逞相見,聞風稱美。及中山平,盧溥 聚黨為逆,崔逞荅書不允,並乖本言,故忿之。袞年過 七十,闔門守靜,手執經書,刊定乖失,愛好人物,善誘 無倦,士類以此高之。永興二年,疾篤,上疏曰:「臣既庸 人,志無殊操。值太祖誕膺期運,天地始開,參戎氛霧 之初,馳驅革命之會,託翼鄧林,寄鱗溟海,遂荷恩寵, 榮兼出內。陛下龍飛九五,仍參顧問,曾無微誠,塵山 露海。今舊疾彌留,氣力虛頓,天罰有罪,將填溝壑。然 犬馬戀主,敢不盡言。方今中夏雖平,九域未一,西有 不賓之羌,南有逆命之寇,岷蜀殊風,遼海異教。雖天 挺明聖,撥亂乘時,而因幾撫會,實須經略。介焉易失, 功在人謀。伏願恢崇叡道,克廣德心,使揖讓與干戈 並陳,文德與武功俱運,則太平之化,康哉之美,復隆 於今,不獨前世。昔子囊將終,寄言城郢;荀偃辭含,遺 恨在齊。臣雖闇劣,敢忘前志,魂而有靈,結草泉壤。」後 數日卒,年七十二。後世祖追錄舊勳,遣大鴻臚即墓 策贈太保,諡曰文康公。

許謙[编辑]

按《魏書》本傳:「謙字元遜,代人也。少有文才,善天文圖 讖之學。建國時,將家歸附,昭成嘉之,擢為代王郎中 令,兼掌文記。與燕鳳俱授獻明帝經。從征衛辰,以功 賜僮隸三十戶。昭成崩後,謙徙長安。苻堅從弟行唐公洛鎮和龍,請謙之鎮。未幾,以繼母老辭還。登國初, 遂歸太祖。太祖悅,以為右司馬,與張袞等參贊初基。」 慕容寶來寇也,太祖使謙告難於姚興,興遣將楊佛 嵩率眾來援,而佛嵩稽緩。太祖命謙為書以遺佛嵩 曰:「夫杖順以翦逆,乘義而攻昧,未有非其運而顯功, 無其時而著業。慕容無道,侵我疆場,師老兵疲,天亡 期至。是以遣使命軍,必望克赴。將軍據方邵之任,總 熊虎之師,事與機會,今其時也。因此而舉,役不再駕, 千載之勳,一朝可立。然後高會雲中,進師三魏,舉觴 稱壽,不亦綽乎!」佛嵩乃倍道兼行。太祖大悅,賜謙爵 關內侯。重遣謙與佛嵩盟曰:「昔殷湯有鳴條之誓,周 武有河陽之盟,所以藉神靈,昭忠信。夫親仁善鄰,古 之令軌,歃血割牲,以敦永穆。今既盟之後,言歸其好, 分災恤患,休戚是同。」有違此盟,神祇斯殛。寶敗,佛嵩 乃還。明年,慕容垂復來寇,太祖謂謙曰:「今事急矣,非 卿豈能復致姚師?卿其行也。」謙未發而垂退,乃止。及 聞垂死,謙上書勸進,太祖善之。并州平,以謙為陽曲 護軍,賜爵平舒侯,安遠將軍。皇始元年,卒官,時年六 十三。贈平東將軍、左光祿大夫、幽州刺史、高陽公,諡 曰文。

司馬楚之[编辑]

按《魏書》本傳,「楚之字德秀,晉宣帝弟太常馗之八世 孫。父榮期,司馬德宗梁益二州刺史,為其參軍楊承 祖所殺。楚之時年十七,送父喪還丹陽。值劉𥙿誅夷, 司馬戚屬,叔父宣期、兄貞之並為所殺。楚之乃亡匿 諸沙門中,濟江自歷陽西人義陽、竟陵蠻中。及從祖 荊州刺史休之為𥙿所敗,乃亡于汝潁之間。楚之少」 有英氣,能折節待士,與司馬順、明道恭等所在聚黨。 及劉𥙿自立,楚之規欲報復,收眾據長社,歸之者常 萬餘人。劉𥙿深憚之,遣刺客沐謙害楚之。楚之待謙 甚厚。謙夜詐疾,知楚之必自來,因欲殺之。楚之聞謙 病,果自齎湯藥往省之。謙感其意,乃出匕首於席下, 以狀告之曰:「將軍為𥙿所忌憚,願不輕率,以保全為 先。」楚之歎曰:「若如來言,雖有所防,恐有所失。」謙遂委 身以事之。其推誠信物,得士之心,皆此類也。太宗末, 山陽公奚斤略地河南,楚之遣使請降,因表曰:「江淮 以北,聞王師南首,無不抃舞,思奉德化,而逼於寇逆, 無由自致。臣因民之欲,請率慕義,為國前驅。今皆白 衣,無以制服人望,若蒙偏裨之號,假王威以唱義,則 莫不率從。」於是假楚之使持節、征南將軍、荊州刺史。 奚斤既平河南,以楚之所率戶民分置汝南、南陽、南 頓、新蔡四郡,以益豫州。世祖初,楚之遣妻子內居於 鄴,尋徵入朝。時南藩諸將表劉義隆欲入為寇,以楚 之為使持節、安南大將軍,封琅邪王,屯潁州以距之。 其長史臨邑子步還表曰:「楚之渡河,百姓思舊,義眾 雲集,汝、潁以南,望風翕然,回首革面。斯誠陛下應天 順民,聖德廣被之所致也。」世祖大悅,璽書勞勉,賜前 後部鼓吹。義隆將到彥之泝河而西,列守南岸,至於 潼關。及彥之等退走,楚之破其別軍於長社,又與冠 軍將軍安頡攻滑臺,拔之,擒義隆將朱修之、李元德 及東郡太守申謨,俘萬餘人,上疏曰:「臣奉命南伐,受 任一方,而智力淺短,誠節未效,所以夙夜憂惶,忘寢 與食。臣屢遣人至荊、揚,所在陳說,具論天朝盛化之 美,莫不忻承聖德,傾首北望。而義隆兄弟知人情搖 動,遣臣私讎順為司州刺史,統淮北七郡,代垣苗守 懸瓠。自鞏、洛、滑臺敗散以」來,義隆恥其敗北,多加罪 罰;到彥之削位,退同卒伍;殺姚縱夫於壽春,斬竺靈 秀於彭城;王休元託疾,檀道濟斥放。凡在腹心,悉懷 疑阻,民怨臣猜,可謂今日。臣聞「平殄寇逆,必乘戰勝 之威;建立功勳,亦因離貳之勢。」伏惟陛下聖德膺符, 道光四海,神旌所指,莫不摧服,其未賓者,義隆而已。 今天網遐「舉,殊方仰德,固宜掃清東南,齊一區宇,使 濟濟之風,被於江漢。」世祖以兵久勞,不從。以散騎常 侍徵還。從征涼州,以功賜隸戶一百。義隆遣將裴方 明、胡崇之寇仇池,以楚之為假節,與淮陽公皮豹子 等督關中諸軍,從散關西入,擊走方明,擒崇之。仇池 平而還。車駕代蠕蠕,詔楚之與濟陰公盧中山等督 運,以繼大軍。時鎮北將軍封沓亡入蠕蠕,說令擊楚 之等以絕糧運。蠕蠕乃遣奸覘入楚之軍,截驢耳而 去。有告失驢耳者,諸將莫能察。楚之曰:「必是覘賊截 之以為驗耳,賊將至矣。」即使軍人伐柳為城,水灌之, 令凍,城立而賊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賊乃走散。世 祖聞而嘉之。尋拜假節、侍中、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 三司、雲中鎮大將、朔州刺史,王如故。在邊二十餘年, 以清儉著聞。和平五年,薨,時年七十五。高宗悼惜之, 贈都督梁益秦寧四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領護西 戎校尉、揚州刺史,諡貞王,陪葬金陵。

李孝伯[编辑]

按《魏書》本傳,孝伯,趙郡人也。高平公順從父弟父會, 少治《鄭氏禮》《左氏春秋》,以教授為業。郡三辟公曹,不 就。門人勸之,曾曰:「功曹之職,雖曰鄉選高第,猶是郡吏耳。北面事人,亦何容易。」州辟主簿,到官月餘,乃歎 曰:「梁叔敬有云:『州郡之職,徒勞人耳,道之不行,身之 憂也』。」遂還家講授。太祖時,徵拜博士,出為趙郡太守, 令行禁止,劫盜奔竄,太宗嘉之。并州丁零,數為山東 之害,知曾能得百姓死力,憚不入境。賊於常山界得 一死鹿,謂趙郡地也。賊長責之,還令送鹿故處。鄰郡 為之謠曰:「詐作趙郡鹿,猶勝常山粟。」其見憚如此。卒, 贈平南將軍、荊州刺史,柏仁子。諡曰懿。孝伯少傳父 業,博綜群言。美風儀,動有法度。從兄順言之於世祖, 徵為中散。世視見而異之,謂順曰:「真卿家千里駒也。」 遷祕書奏事中散,轉侍郎、光祿大夫,賜爵南昌子,加 建威將軍,委以軍國機密,甚見親寵,謀謨切祕,時人 莫能知也。遷北部尚書,以頻從征伐規略之功,進爵 壽光侯,加建義將軍。真君末,車駕南伐,將出彭城,劉 義隆子安北將軍、徐州刺史、武陵王駿遣將馬文恭 率步騎萬餘至蕭城,前軍擊破之,文恭走免,執其隊 主蒯應。義隆聞大駕南巡,又遣其弟太尉江夏王義 恭率眾赴彭城。世祖至彭城,登亞父冢以望,城內遣 送蒯應至小市門,宣世祖詔勞問,義恭率并遣自陳。 蕭城之敗,義恭等問應魏帝自來以不?應曰:「自來。」又 問:「今在何處?」應曰:「在城西南。」又問:「士馬多少?」應曰:「中 軍四十餘萬。」駿遣人獻酒二器,甘蔗百梃,并請駱駝。 世祖明旦復登亞父冢,遣孝伯至小市,駿亦遣其長 史張暢對孝伯。孝伯遙問暢姓。暢曰:「姓張。」孝伯曰:「是 張長史也。」暢曰:「君何得見識?」孝伯曰:「既涉此境,何容 不悉。」暢問孝伯曰:「君復何姓?居何官也?」孝伯曰:「我戎 行一夫,何足致問?然足與君相敵。」孝伯曰:「主上有詔, 太尉安北可暫出門,欲與相見。朕亦不攻彭城,何為 勞苦將士?城上嚴備?今遣賜駱駝及貂裘雜物。」暢曰: 「有詔之言,政可施於彼國,何得稱之於此?」孝伯曰:「卿 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暢曰:「是也。」孝伯曰:「我朝廷奄 有萬國,率土之濱,莫敢不臣。縱為鄰國之君,何為不 稱詔於鄰國之臣?」孝伯又問暢曰:「何至忽遽杜門絕 橋?」暢曰:「二王以魏帝壁壘未立,將士疲勞,此精甲十 萬,人思致命,恐輕相凌踐,故且閉城耳。待休息士馬, 然後共治戰場,剋日交戲。」孝伯曰:「令行禁止,主將常 事,宜當以法裁物,何用廢橋?杜門?窮城之中,復何以 十萬誇大?我亦有良馬百萬,復可以此相矜?」暢曰:「王 侯設險,何但法令而已也?我若誇君,當言百萬。所以 言十萬者,正是二王左右素所畜養者耳。此城內有 數州士庶,工徒營伍,猶所未論。我本鬥人,不鬥馬足。 且冀之北土,馬之所生,君復何以逸足見誇也?」孝伯 曰:「王侯設險,誠如來言,開閉有常,何為杜門?絕橋之 意,義在何也?此城守君之所習,野戰我之所長,我之 恃馬,猶如君之恃城耳。」城內有具思者,嘗至京師,義 恭遣視之。思識是孝伯,思前問孝伯曰:「李尚書行途 有勞。」孝伯曰:「此事應相與共知。」思答曰:「緣共知,所以 仰勞。」孝伯曰:「感君至意。」既開門暢,屏人卻伏,出受賜 物。孝伯曰:「詔以貂裘賜太尉,駱駝、騾馬,賜安北蒲萄 酒,及諸食味,當相與同進。」暢曰:「二王敬白魏帝,知欲 垂見,常願面接。但受命本朝,忝居藩任,人臣無境外 之交,故無容私覿。」義恭獻皮褲褶一具,駿奉酒二器, 甘蔗百梃。孝伯曰:「又有詔:太尉安北久絕南信,殊當 憂悒。若欲遣信者,當為護送;脫須騎者,亦當以馬送 之。」暢曰:「此方閒路甚多,使命日夕往復,不復以此勞 魏帝也。」孝伯曰:「亦知有水路,似為白賊所斷。」暢曰:「君 著白衣,稱白賊也。」孝伯大笑曰:「今之白賊,似異黃巾 赤眉。」暢曰:「黃巾赤眉,不在江南。」孝伯曰:「雖不在江南, 亦不離徐方也。」孝伯曰:「向與安北相聞,何以久而不 報?」暢曰:「二王貴遠,啟聞為難。」孝伯曰:「周公握髮吐餔, 二王何獨貴遠?」暢曰:「握髮吐餐,不謂鄰國之人也。」孝 伯曰:「本邦尚爾,鄰國彌應盡恭。且賓至有禮,主人宜 以禮接。」暢曰:「昨見眾賓至門,未為有禮。」孝伯曰:「非是 賓至無禮,直是主人匆㖄,無待賓調度耳。」孝伯又言: 「有詔:程天祚一介常人,誠知非江南之選。近於汝陽, 身被九槍,落在溵水,我使牽而出之,凡人骨肉分張, 並思集聚,聞其弟在此,如何不遣暫出,尋自令返,豈 復苟留一人?」暢曰:「知欲程天祚兄弟集聚,已勒遣之, 但其固辭不往。」孝伯曰:「豈有子弟聞其父兄而反不 肯相見,此便禽獸之不。若貴土風俗,何至如此!」世祖 又遣賜義恭、駿等氈各一領,鹽各九種,并胡豉。孝伯 曰:「有後詔,凡此諸鹽,各有所宜。白鹽、食鹽,主上自食; 黑鹽治腹脹氣滿,末之六銖,以酒而服;胡鹽治目痛, 戎鹽治諸瘡,赤鹽、駮鹽、臭鹽、馬齒鹽四種,並非食鹽。 太尉安北何不遣人來至朕間?彼此之情,雖不可盡, 要復見朕小大,知朕老少,觀朕為人。」暢曰:「魏帝久為 往來所具,李尚書親自銜命,不患彼此不盡,故不復 遣信」義恭獻蠟燭十梃,駿獻錦一疋。孝伯曰:「君南土 士人,何為著屩?君而著此,將士云何?」暢曰:「士人之言, 誠為多愧。但以不武,受命統軍,戎陳之間,不容緩服。」 孝伯曰:「永昌王自頃𢘆鎮長安,今領精騎八萬,直造淮南。壽春亦閉門自固,不敢相禦。向送劉康祖首,彼 之所見王元謨甚是所悉,亦是常才耳,何意作如此 任使,以致奔敗!自入境七百餘里,主人竟不能一相 拒抗。鄒山之險,彼之所憑,前鋒始得接手。崔邪利便 爾入穴,將士倒曳出之,主上丐其生命。今從在此,復 何以輕脫!遣馬文恭至蕭縣,使望風退撓也!」彼之民 人甚相忿怨,言「清平之時,賦我租帛,至有急難,不能 相拯。」暢曰:「知永昌已過淮南,康祖為其所破,比有信 使,無此消息。王元謨南土偏將,不謂為才,但以其北 人,故為前驅引導耳。大軍未至,而河冰向合,元謨量 宜返斾,未為失算,但因夜回歸,致戎馬驚亂耳。我家 懸瓠小城,陳憲小將,魏帝傾國攻圍,累旬不剋。胡盛 之偏裨小帥,眾無三旅,始濟翮水,魏國君臣奔散,僅 得免脫,滑臺之師,無所多愧。鄒山小戍,雖有微險,河 畔之民,多是新附,始慕政化,姦盜未息,示使崔邪利 撫之而已。今雖陷沒,何損於國!魏帝自以十萬之師, 而制一崔邪利,乃復足言也。近聞蕭縣百姓,並依山 險,聊遣馬文恭以十隊迎之耳。」文恭前以三隊出,還 走彼大營,嵇元敬以百舸至留城,魏軍奔敗,輕「敵致 此,亦非所恤。王境人民,列居河畔,二國交兵,當互加 撫養。而魏師入境,事生意外,官不負民,民亦何怨?知 入境七百里,無相捍拒,此自上由太尉神算,次在《武 陵聖略》,軍國之要,雖不預聞,然用兵有機,閒亦不容 相語。」孝伯曰:「君藉此虛談,支離相對,可謂遁辭,知其 所窮。且主上當不圍此城,自率眾軍,直造瓜步。南事 若辦,城故不待攻圍,南行不捷,彭城亦非所欲也。我 今當南,欲飲馬江湖耳。」暢曰:「去留之事,自適彼懷。若 魏帝遂得飲馬長江,便為無復天道。」孝伯曰:「自北而 南,實惟人化;飲馬長江,豈獨天道!」暢將還城,謂孝伯 曰:「冀蕩定有期,相見無遠。君若得還宋朝,今為相識 之始。」孝伯曰:「今當先至建業以待君耳。恐爾日君與 二王面縛請罪,不暇為容。」孝伯風容閒雅,應答如流, 暢及左右,甚相嗟歎。世祖大喜,進爵宣城公。興安二 年,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平西將軍、秦州刺史。太安 三年卒,高祖甚悼惜之,贈鎮南大將軍、定州刺史,諡 曰文昭公。孝伯體度恢雅,明達政事,朝野貴賤,咸推 重之。恭宗曾啟世祖,廣徵俊秀,世祖曰:「朕有一孝伯, 足治天下,何用多為。假復求訪此人輩,亦何可得。」其 見賞如此。性方慎忠厚,每朝廷大事有不足,必手自 書表,切言陳諫,或不從者,至於再三,削滅槁草。家人 不見。公庭論議常引綱紀。或有言事者,孝伯恣其所 陳,假有是非,終不抑折。及見世祖,言其所長,初不隱 人姓名,以為己善,故衣冠之士,服其雅正。自崔浩誅 後,軍國之謀,咸出孝伯。世祖寵眷,有亞於浩,亦以宰 輔遇之。獻替補闕,其跡不見,時人莫得而知也。卒之 日,遠近哀傷焉。孝伯美名,聞於遐邇。李彪使於江南, 蕭賾謂之曰:「孝伯於卿遠近?」其為遠人所知若此。孝 伯妻崔賾女,高明婦人,生一子元顯。崔氏卒後,納翟 氏,不以為妻也,憎忌元顯。後遇劫,元顯見害,世云「翟 氏所為也。」元顯志氣甚高,為時人所傷惜。翟氏二子 安民、安上,並有風度。

李安世[编辑]

按《魏書李孝伯傳》:孝伯兄祥,祥子安世,幼而聰悟。興 安二年,高宗引見侍郎、博士之子,簡其秀儁者欲為 中書學生。安世年十一,高宗見其尚小,引問之。安世 陳說祖父,甚有次第,即以為學生。高宗每幸國學,𢘆 獨被引問。詔曰:「汝但守此至大,不慮不富貴。」居父憂 以孝聞。天安初,拜中散,以溫敏敬慎,高宗親愛之。累 遷主客令。蕭賾使劉纘朝貢,安世美容貌,善舉止。纘 等自相謂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纘等呼安世為典 客。安世曰:「三代不共禮,五帝各異樂,安足以亡秦之 官稱於上國?」纘曰:「世異之號,凡有幾也?」安世曰:「周謂 掌客,秦改典客,漢名鴻臚,今曰主客。君等不欲影響 文、武,而殷勤亡秦。」纘又指方山曰:「此山去燕然遠近?」 安世曰:「亦由石頭之於番禺耳。」國家有江南,使至,多 出藏內珍物,令都下富室好容服者貨之,令使任情 交易。使至金玉肆問價,纘曰:「北方金玉大賤,當是山 川所出?」安世曰:「聖朝不貴金玉,所以賤同瓦礫。又皇 上德通神明,山不愛寶,故無川無金,無山無玉。」纘初 將大市,得安世言,慚而罷。遷主客給事中。時民困饑 流散,豪右多有占奪。安世乃上疏曰:「臣聞量地畫野, 經國大式,邑地相參,致治之本,井稅之興,其來日久。 田萊之數,制之以限,蓋欲使土不曠功,民罔游力。雄 擅之家,不獨膏腴之美;單陋之夫,亦有頃畝之分。所 以恤彼貧微,抑茲貪欲,同富約之不均,一齊民於編 戶。竊」見州郡之民,或因年儉流移,棄賣田宅,漂居異 鄉,事涉數世。三長既立,始返舊墟,廬井荒毀,桑榆改 植。事已歷遠,易生假冒,彊宗豪族,肆其侵凌,遠認魏 晉之家,近引親舊之驗。又年載稍久,鄉老所惑,群證 雖多,莫可取㨿。各附親知,互有長短。兩證徒具,聽者 猶疑,爭訟遷延,連紀不判。良疇委而不開,「柔桑枯而不採,僥倖之徒興,繁多之獄作。欲令家豐歲儲,人給 資用,其可得乎!」愚謂今雖桑井難復,宜更均量,審其 徑術,令分藝有準,力業相稱,細民獲資生之利,豪右 靡餘地之盈。則無私之澤,乃播均於兆庶;如阜如山, 可有積於比戶矣。又所爭之田,宜限年斷,事久難明, 悉屬今主。然後虛妄之民,「絕望於覬覦,守分之士永 免於凌奪矣。」高祖深納之,後均田之制,起於此矣。出 為安平將軍、相州刺史,假節趙郡公。敦勸農桑,禁斷 淫祀。西門豹史起有功於民者,為之修飾廟堂。表薦 廣平,宋飜。陽平路恃慶,皆為朝廷善士。初,廣平人李 波,宗族彊盛,殘掠生民,前刺史薛道𢷋親往討之,波 率其宗族拒戰,大破𢷋軍,遂為逋逃之藪,公私成患。 百姓為之語曰:「李波小妺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安世設 方略,誘波及諸子姪三十餘人,斬於鄴市,境內肅然。 以病免。太和十七年,卒於家。安世妻博陵崔氏,生一 子瑒。崔氏以妒悍見出。又尚滄水公主,生二子:謐、郁。

游明根[编辑]

按《魏書》本傳,「明根,字志遠,廣平任人也。祖鱓,慕容熙 樂浪太守。父幼,馮跋假廣平太守。和龍平,明根乃得 歸鄉里。游雅稱薦之,世祖擢為中書學生。性貞慎寡 欲,綜習經典。及恭宗監國,與公孫叡俱為主書。高祖 踐祚,遷都曹主書,賜爵安樂男,寧遠將軍。高祖以其 小心敬慎,每嗟美之,假員外散騎常侍、冠軍將軍、安」 樂侯。使於劉駿,直使明僧暠相對,前後三返,駿稱其 長者,迎送之禮,有加常使。顯祖初,以本將軍出為東 青州刺史,加員外常侍,遷散騎常侍、平東將軍、都督 兗州諸軍事、瑕丘鎮將。尋就拜東兗州刺史,改爵新 泰侯。為政清平,新民樂附。高祖初,入為給事中,遷儀 曹長,加散騎常侍。清約恭謹,號為稱職。後王師南討, 詔假安南將軍、儀曹尚書、廣平公,與梁郡王嘉參謀 軍計。後兗州民叛,詔明根慰喻,敕南征、沔西、仇城、連 口三道諸軍,稟明根節度。還都正尚書,仍加散騎常 侍。詔以與蕭賾絕使多年,今宜通否,群臣會議。尚書 陸叡曰:「先以三吳不靖,荊梁有難,故權停之,將觀釁 而動。今彼方既靖,宜還通使。」明根曰:「中絕行人,是朝 廷之事,深築醴陽,侵彼境土,二三之理,直在蕭賾。我 今遣使,於理為長。」高祖從之。文明太后崩,群臣固請 公除,高祖與明根往復,事在《禮志》。遷大鴻臚卿、河南 王幹師,尚書如故,隨例降侯為伯。又參定律令,屢進 讜言。明根以年踰七十,表求致仕,詔不許。頻表固請, 乃詔曰:「明根風度清幹,志尚貞敏,溫恭靜密,乞言是 寄。故抑其高蹈之操。至於再三,表請殷勤,不容違奪, 便已許其告辨,可出前後表付外,依禮施行。」引明根 入見,高祖曰:「卿年耆德茂,服勤累朝,歷職內外,並著 顯績。逮於耆年,履道不渝。是以釐革之始,委以禮任, 遲能迂德,匡贊於朕。然高尚悠邈,便爾言歸,君臣之 禮,於斯而畢。眷德思仁,情何可已!夫七十致仕,典禮 所稱,位隆固辭,賢者達節。但季俗陵遲,斯道弗繼。卿 獨秉沖操,居今行古,有魏以來,首振頹俗。進可以光 我朝化,退可以榮慰私門。」明根對曰:「臣桑榆之年,鍾 鳴漏盡,蒙陛下之澤,首領獲全,待盡私庭。下奉先帝 陛下大恩,臣之願也。但犬馬之戀,不勝悲塞。」因泣不 自勝。高祖命之令進,言別殷勤,仍為流涕。賜青紗單 衣、委貌冠、被褥、錦袍等物。其年,以司徒尉元為三老, 明根為五更,行禮辟雍,語在《元傳》。賜步挽一乘,給上 卿之祿,供食之味,太官就第月送之,以定律令之勤。 賜布帛一千疋,穀一千斛。後明根歸廣平,賜絹五百 疋,安車一乘,馬二匹,幄帳被褥。車駕幸鄴,明根朝於 行宮,詔曰:「游五更,光素蓬薝,歸終衡里,可謂朝之舊 德,國之老成。可賜帛五百疋,穀五百斛。」敕太官備送 珍羞。後車駕幸鄴,又朝行宮,賜穀帛如前,為造甲第。 國有大事,𢘆璽書訪之。舊疹發動,手詔問疾,太醫送 藥。太和二十三年,卒於家,年八十一。世宗遣使弔祭, 賻錢一十萬,絹三百疋,布二百疋,贈光祿大夫,加金 章紫綬,諡靖侯。明根歷官內外五十餘年,處身以仁 和,接物以禮讓,時論貴之高祖初,明根與高閭以儒 老學業,特被禮遇,公私出入,每相追隨,而閭以才筆, 時侮明根,世號「高游」焉。子肇襲爵。

公孫邃[编辑]

按《魏書公孫表傳》:表次子軌,軌子邃,字文慶,初為選 部吏,以積勤稍遷南部長,敷奏有稱,遷南部尚書,賜 爵范陽侯,加左將軍。高祖詔邃與內都幢將上谷公 張儵率眾討蕭賾舞陰戍。後高祖與文明太后引見 王公以下,高祖曰:「『比年方割畿內及京城三部,於百 姓頗有益否』?邃對曰:『先者人民離散,主司猥多,至於 督察,實難齊整。自方割以來,眾賦易辦,實有大益』。」太 后曰:「諸人多言無益卿言可謂識治機矣。」詔醴陽被 掠之兵,有得還者,賜絹二十疋。邃奏為貴賤等級,高 祖稱善。依例降侯啟為襄平伯。出為使持節、安東將 軍、青州刺史。以邃在公遺跡可紀,下詔褒述,加鎮東將軍,領東夷校尉,刺史如故。太和十九年,卒於官。高 祖在鄴宮,為之舉哀。時百度唯新青州佐吏疑為所 服。詔曰:「今古時殊,禮或隆殺。專古也,理與今違;專今 也,大乖曩義。當斟酌兩途,商量得失,吏民之情,亦不 可苟順也。主簿近代相承服斬,過葬便除,可如故事。 自餘無服,大成寥落。可準諸境內之民,為齋衰三月。」

高樹生[编辑]

按《魏書高湖傳》:湖第三子謐。謐長子樹生,性通達,重 節義,交結英雄,不事生產,有識者並宗奇之。蠕蠕侵 掠,高祖詔懷朔鎮將陽平王頤率眾討之,頤假樹生 鎮遠將軍都將,先驅,有功。樹生尚氣俠,意在浮沉自 適,不願職位,辭不受賞,論者高之。居宅數有赤光紫 氣之異,鄰伍驚恐,僉謂怪變,宅不可居。樹生曰:「何往 非善?」安之自若。雅好音律,常以絲竹自娛。孝昌初,北 州大亂,詔發眾軍,廣開募賞,以樹生有威略,授以大 都督,令率勁勇,鎮捍舊蕃。二年卒,時年五十五。太昌 初,追贈使持節、都督冀相滄瀛殷定六州諸軍事、大 將軍、太師、錄尚書事、冀州刺史,追封渤海王,諡曰文 穆。妻韓氏,為渤海王國太妃。永熙中,後贈假黃鉞、侍 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加後部羽葆鼓吹,餘如故。長子 即齊獻武王也。

鄭羲[编辑]

按《魏書》本傳,「羲字幼驎,滎陽開封人,魏將作大匠渾 之八世孫也。曾祖豁,慕容垂太常卿。父曄,不仕。娶於 長樂潘氏,生六子,粗有志氣,而羲第六文學為優。弱 冠舉秀才,尚書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書博 士。天安初,劉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據汝南來降,顯祖 詔殿中尚書元石為都將赴之,并招慰淮、汝,遣羲參」 石軍事。到上蔡,珍奇率文武三百人來迎。既相見,議 欲頓軍於汝北,未即入城。羲謂石曰:「機事尚速,今珍 奇雖來,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奪其管籥,據有府 庫。雖出其非意,要以全制為勝。」石從羲言,遂策馬徑 入其城。城中尚有珍奇親兵數百人,在珍奇宅內。石 既剋城,意益驕怠,置酒嬉戲,無警防之虞。羲謂石曰: 「觀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嚴兵設備,以待非常。」其夜, 珍奇果使人燒府廂屋,欲因救火作難,以石有備,乃 止。明旦,羲齎白虎幡慰郭邑,眾心乃定。明年春,又引 軍東討汝陰劉彧。汝陰太守張超城守不下,石率精 銳攻之,不克,遂退至陳。項議欲還軍長社,待秋擊之。 諸將心樂早還,咸稱善計。羲曰:「今張超驅市負擔石, 蟻聚窮城,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盡,不降當 走,可翹足而待,成擒殄也。而欲棄還長社,道塗懸遠, 超必修城深塹,多積薪穀,將來恐難圖矣。」石不納,遂 旋師長社。至冬,復往攻超,超果設備,無功而還。歷年, 超死,楊文長代戍,食盡城潰,乃剋之,竟如羲策。淮北 平,遷中書侍郎。延興初,陽武人田智度,年十五,妖惑 動眾,擾亂京索。以羲河南民望,為州郡所信,遣羲乘 傳慰諭。羲到,宣示禍福,重加募賞,旬日之間,眾皆歸 散。智度奔潁川,尋見擒斬。以功賜爵平昌男,加鷹揚 將軍。高祖初,兼員外散騎常侍、假寧朔將軍、陽武子, 使於劉準。中山王叡寵幸當世,並置王官,羲為其傅。 是後歷年不轉,資產亦乏,因請假歸,遂盤桓不返。及 李沖貴寵,與羲姻好,乃就家徵為中書令。文明太后 為父燕宣王立廟於長安。初成,以羲兼太常卿,假滎 陽侯,具官屬詣長安拜廟刊石,建碑於廟門。還以使 功,仍賜侯爵,加給事中。出為安東將軍、西兗州刺史, 假南陽公。羲多所受納,政以賄成。性又嗇吝,民有禮 餉者,皆不與杯酒臠肉,西門受羊酒,東門酤賣之。以 李沖之親,法官不之糾也。酸棗令鄭伯孫、鄄城令董 騰、別駕賈德、治中申靈度,並在任廉貞,勤恤百姓,羲 皆申表稱薦,時論多之。文明太后為高祖納其女為 嬪,徵為祕書監。太和十六年卒,贈帛五百疋。尚書奏 諡曰「宣。」詔曰:「蓋棺定諡,先典成式,激揚清濁,治道明 範。故何曾幼孝,良史不改繆醜之名;賈充寵晉,直士 猶立荒公之稱。羲雖宿有文業,而治闕廉清。稽古之 效,未光於朝策;昧貨之談,已形於民聽。謚以善問,殊 乖其衷。又前歲之選,匪由備行,充舉自荷後任,勳績 未昭。尚書何乃情遺至公,愆違明典。依《諡法》博聞多 見曰文,不勤成名曰靈。可贈以本官,加諡文靈。」

堯暄[编辑]

按《魏書》本傳,「暄字辟邪,上黨長子人也。本名鍾葵,後 賜為暄。祖僧賴,太祖平中山,與趙郡呂舍首來歸國。 暄聰了,美容貌,為千人軍將、東宮吏。高宗以其恭謹, 擢為中散。奉使齊州,檢平原鎮將及長史貪暴事,推 情診理,皆得其實。除太尉中給事,兼北部曹事,後轉 南部。太和中遷南部尚書。於時始立三長,暄為東道」 十三州使,更北戶籍,賜獨車一乘,廐馬四匹。時蕭賾 遣其將陳顯達寇邊,以暄為使持節、假中護軍、都督 南征諸軍事、平陽公。軍次許昌,會陳顯達遁走,暄乃 班師。暄前後從征及出使檢察三十餘許度,皆有克 已奉公之稱。賞賜衣服二十具,綵絹十疋,綢絹千餘段,奴婢十口,賜爵平陽伯。及改置百官,授太僕卿。車 駕南征,加安南將軍,轉大司農卿。太和十九年,卒於 平城。高祖為之舉哀,贈安北將軍、相州刺史,賻帛七 百疋。初,暄使徐州,見州城樓觀,嫌其華盛,乃令人往 毀撤,由是後更損落。及高祖幸彭城,聞之曰:「暄猶可 追斬。」

裴叔業[编辑]

按《魏書》本傳,「叔業,河東聞喜人也。魏冀州刺史徽之 後也。五代祖苞,晉秦州刺史。祖邕,自河東居於襄陽。 父順宗,兄叔寶,仕蕭道成,並有名位。叔業少有氣幹, 頗以將略自許。仕蕭賾,歷右軍將軍、東中郎將、諮議 參軍。蕭鸞見叔業而奇之,謂之曰:『卿有如是志,相何 慮不大富貴,深宜勉之』。鸞為豫州,引為司馬,帶陳留」 太守。鸞輔政,叔業常伏壯士數百人於建鄴。及鸞廢 昭文,叔業率眾赴之。鸞之自立也,以叔業為給事黃 門侍郎,封武昌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高祖南巡,車 駕次鍾離,鸞拜叔業持節、冠軍將軍、徐州刺史,以水 軍入淮,去王師數十里。高祖令尚書郎中裴聿往與 之語,叔業盛飾左右服翫,以夸聿曰:「我在南富貴正 如此,豈若卿彼之儉陋也。」聿云:「伯父儀服,誠為美麗, 但恨不晝遊耳。」徙輔國將軍、豫州刺史,屯壽陽。鸞死, 子寶卷自立。遷叔業本將軍、南兗州刺史。會陳顯達 圍建鄴,叔業遣司馬李元護率軍赴寶卷,其實應顯 達也。顯達敗而還。叔業慮內難未已,不願為南兗,以 其去建鄴近,受制於人。寶卷嬖人茹法珍、王咺之等 疑其有異去來者,並云叔業北入。叔業兄子植、颺粲 等棄母奔壽陽,法珍等以其既在疆場,急則引魏,力 不能制,且欲羈縻之,白寶卷遣中書舍人裴長穆慰 誘之,許不復回換。叔業雖云得停,而憂懼不已,遣親 人馬文範以自安之計訪之於寶卷。雍州刺史蕭衍 曰:「天下之事,大勢可知,恐無復自立理。雍州若能堅 據襄陽,輒當勠力自保;若不爾,回面向北,不失作河 南公。」衍遣文範報曰:「群小用事,豈能及遠!多遣人相 代,力所不辦;少遣人,又於事不足意。計回惑自無所 成,唯應送家還都,以安慰之,自然無患。若意外相逼, 當勒馬步二萬,直至橫江,以斷其後,則天下之事,一 舉可定也。若欲北向,彼必遣人相代,以河北一地相 處,河南公寧復可得?如此,則南歸之望絕矣。」叔業沉 疑未決,遣信詣豫州刺史薛真度,具訪入國可否之 宜。真度答書,盛陳朝廷風化維新之美,「知卿非無款 心,自不能早決捨南耳。但恐臨迫而來,便不獲多賞。」 叔業遲遲數反,真度亦遣使與相報復,乃遣子芬之 及兄女夫韋伯昕奉表內附。景明元年正月,世宗詔 曰:「叔業明敏秀發,英穎早悟,馳表送誠,忠高振古,宜 加褒授,以彰先覺。可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豫、雍、兗、 徐、司五州諸軍事、征南將軍、豫州刺史,封蘭陵郡開 國公,食邑三千戶。」又賜叔業璽書曰:「前後使返,有敕, 想卿具一二。寶卷昏狂,日月滋甚,虐遍宰輔,暴加戚 屬,淫刑既逞,朝無孑遺,國有瓦解之形,家無自安之 計。卿兼茲智勇,深懼禍萌,飜然高舉,去彼危亂。朕興 居在念,深嘉乃勳。前即敕豫州緣邊諸鎮兵馬,行往 赴援。」楊大眼、奚康生鐵騎五千,星言即路。彭城王勰、 尚書令肅精卒十萬,絡繹繼發,將以長驅淮海,「電擊 衡巫,卿其并心勠力,同斯大舉,殊勳茂績,職爾之由, 崇名厚秩,非卿孰賞。并有敕與州佐吏及彼土人士, 其有微功片效,必加褒異。」軍未渡淮,叔業病卒,年六 十三。李元護、席法友等推叔業兄子植監州事。乃贈 開府儀同三司,餘如故。諡忠武公,給東園溫明祕器、 朝服一襲、錢三十萬、絹十疋、布五百疋,蠟三百斤。

游肇[编辑]

按《魏書游明根傳》:「明根子肇,字伯始,高祖賜名焉。幼 為中書學生,博通經史及蒼雅林說。高祖初,為內祕 書侍御中散。司州初建,為都官從事,轉通直郎、祕閣 令,遷散騎侍郎、典命中大夫。車駕南伐,肇表諫止,高 祖不納。尋遷太子中庶子。肇謙素敦重,文雅見任,以 父老求解官扶侍,高祖欲令遂祿養,乃出為本州南」 安王禎鎮北府長史,帶魏郡太守。王薨,復為高陽王 雍鎮北府長史,太守如故。為政清簡,加以匡贊,歷佐 二王,甚有聲跡。數年,以父憂解任。景明末,徵為廷尉 少卿,固辭,乃授黃門侍郎。遷散騎常侍,黃門如故。兼 侍中,為畿內大使,黜陟善惡,賞罰分明。轉太府卿,徙 廷尉卿,兼御史中尉,黃門如故。肇,儒者,動存名教,直 繩所舉,莫非傷風敗俗;持法仁平,斷獄務於矜恕。尚 書令高肇,世宗之舅,為百寮懾憚,以肇名與己同,欲 令改易。肇以高祖所賜,秉志不許,高肇甚銜之,世宗 嘉其剛梗。盧昶之在朐山也,肇諫曰:「朐山蕞爾,僻在 海濱,山湖下墊,民無居者。於我非急,於賊為利。為利, 故必致死而爭之;非急,故不得已而戰。以不得已之 眾,擊必死之師,恐稽延歲月,所費遂甚。假令必得朐 山,徒至交爭,終難全守,所謂無益之田也。知賊將屢 以宿豫求易朐山,臣愚謂此言可許。朐山久捍危敝宜速審之。若必如此,宿豫不征而自伏,持此無用之 地,復彼舊有之疆,兵役時解,其利為大。」世宗將從之。 尋而昶敗,遷侍中。蕭衍軍主徐元明斬其青、冀二州 刺史張稷首,以郁洲內附。朝議遣兵赴援。肇表曰:「元 明之款,雖奔救是當,然事有損益,或憚舉而功多,或 因小而生患,不可必也。今六里朐山,地實接海,陂湖 下濕,人不可居。郁洲又在海中,所謂雖獲石田,終無 所用。若不待連兵,六里雖剋,尚不可守。況方事連兵 而爭,非要也。且六里於賊逾要,去此閑遠,若以閑遠 之兵,攻逼近之眾,其勢既殊,不可敵也。災儉之年,百 姓饑敝,餓死者亦復不少,何以得宜靜之辰,興干戈 之役?軍糧資運,取濟無所,唯見其損,未睹其益。且新 附之民,服化猶近,特須安帖,不宜勞之。勞則怨生,怨 生則思叛,思叛則不自安,不安則擾動,脫爾則連兵 難解,事不可輕。宜損茲小利,不使大損。」世宗並不納。 大將軍高肇伐蜀,肇諫曰:「臣聞遠人不服,則修文德 以來之;兵者凶器,不得已而後用。當今治雖太平,論 征未可。何者?山東、關右,殘傷未復,頻年水旱,百姓空 虛,宜在安靜,不宜勞役。然往昔開拓,皆因城主歸款, 故有征無戰。今之據者,雖假官號,真偽難分,或有怨 於彼,不可全信。且蜀地險隘,稱之自古,鎮戍晏然,更 無異趣,豈得虛承浮說,而動大軍?舉不慎始,悔將何 及?討蜀之略,願俟後圖。」世宗又不納。肅宗即位,遷中 書令、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相州大中正。出為使持 節,加散騎常侍、鎮東將軍、相州刺史,有惠政。徵為太 常卿,遷尚書右僕射,固辭,詔不許。肇於吏事,斷決不 速,主者諮呈,反覆論敘,有時不曉,至於再三,必窮其 理,然後下筆。雖寵勢干請,終無回撓。方正之操,時人 服之。及領軍元義之廢靈太后,將害太傅、清河王懌, 乃集公卿會議其事。於時群官莫不失色順旨,肇獨 抗言以為不可,終不下署。正光元年八月卒,年六十 九。詔給東園祕器、朝服一襲,賜帛七百疋,肅宗舉哀 於朝堂,贈使持節、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冀州刺史,諡文貞公。肇外寬柔,內剛直,耽好經傳,手 不釋書。治《周易》《毛詩》,尤精《三禮》,為《易集解》,撰《冠婚儀》 《白珪論》、詩賦、表啟凡七十五篇,皆傳於世。謙廉不競, 曾撰《儒碁》以表其志焉。清貧寡欲,資仰俸祿而已。肇 之為廷尉也,世宗嘗私敕肇有所降恕。肇執而不從, 曰:「陛下自能恕之,豈足令臣曲筆也。」其執意如此。及 肅宗初,近侍群官豫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已下並 加封邑。時封肇文安縣開國侯,邑八百戶。肇獨曰:「子 襲父位,今古之常。因此獲封,何以自處?」固辭不應。論 者高之。

李崇[编辑]

按《魏書》本傳,「崇字繼長,少名繼伯,頓丘人也,文成元 皇后第二兄誕之子。年十四,召拜主文中散,襲爵陳 留公,鎮西大將軍。高祖初,為大使,巡察冀州,尋以本 官行梁州刺史。時巴氐擾動,詔崇以本將軍為荊州 刺史,鎮上洛。敕發陝、秦二州兵送崇至治,崇辭曰:『邊 人失和,本怨刺史,奉詔代之,自然易帖。但須一宣詔 旨而已,不勞發兵自防,使懷懼也』。」高祖從之,乃輕將 數十騎,馳到上洛,宣詔綏慰,當即帖然。尋勒邊戍,掠 得蕭賾人者,悉令還之。南人感德,仍送荊州之口二 百許人。兩境交和,無復烽燧之警。在治四年,甚有稱 績。召還京師,賞賜隆厚。以本將軍除兗州刺史。兗土 舊多劫盜,崇乃村置一樓,樓懸一鼓,「盜發之處,雙槌 亂擊。四面諸村始聞者,撾鼓一通,次復聞者,以二為 節,次後聞者,以三為節,各擊數千槌。諸村聞鼓,皆守 要路,是以盜發,俄頃之間,聲布百里之內。其中險要, 悉有伏人。盜竊始發,便爾擒送。諸州置樓懸鼓,自崇 始也。」後例降為侯,改授安東將軍。車駕南征,驃騎大 將軍咸陽王禧都督左翼諸軍事,詔崇以本官副焉。 徐州降人郭陸聚黨作逆,人多應之,騷擾南北。崇遣 高平人卜冀州詐稱犯罪,逃亡歸陸,陸納之,以為謀 主。數月,冀州斬陸送之,賊徒潰散。入為河南尹。後車 駕南討漢陽,崇行梁州刺史。氐楊靈珍遣弟婆羅與 子雙領步騎萬餘,襲破武興,與蕭鸞相結。詔崇為使 持節、都督隴右諸軍事,率眾數萬討之。崇槎山分進, 出其不意,表裏以襲,群氐皆棄靈珍散歸,靈珍眾減 大半,崇進據赤土。靈珍又遣從弟建率五千人屯龍 門,躬率精勇一萬,據《鷲硤》。龍門之北數十里中,伐樹 塞路。《鷲硤》之口,積大木,聚礌石,臨崖下之,以拒官軍。 崇乃命統軍慕容拒率眾五千,從他路夜襲龍門,破 之。崇乃自攻靈珍,靈珍連戰敗走,俘其妻子。崇多設 疑兵,襲剋武興。蕭鸞梁州刺史陰廣宗遣參軍鄭猷、 王思考率眾援靈珍,崇大破之,并斬婆羅首,殺千餘 人,俘獲猷等。靈珍走奔漢中。高祖在南陽,覽表大悅, 曰:「使朕無西顧之憂者,李崇之功也。」以崇為都督梁、 秦二州諸軍事、本將軍、梁州刺史。高祖手詔曰:「今仇 隴剋清,鎮捍以德,文人威惠既宣,實允遠寄。故敕受

梁州,用寧邊服。便可善思經略,去其可除,安其可育
考證
公私所患。悉令芟夷」及靈珍偷據白水,崇擊破之,靈

珍遠遁。世宗初,徵為右衛將軍,兼七兵尚書。尋加撫 軍將軍、正尚書,轉左衛將軍、相州大中正。魯陽蠻柳 北喜、魯北燕等聚眾反叛,諸蠻悉應之,圍逼湖陽。遊 擊將軍李暉先鎮此城,盡力捍禦,賊勢甚盛。詔以崇 為使持節、都督征蠻諸軍事以討之。蠻眾數萬,屯據 形要,以拒官軍。崇累戰破之,斬北燕等,徙萬餘戶於 幽、并諸州。世宗追賞平氐之功,封魏昌縣開國伯,邑 五百戶。東荊州蠻樊安聚眾於龍山,僭稱大號,蕭衍 共為唇齒,遣兵應之。諸將擊討不利,乃以崇為使持 節、散騎常侍、都督征蠻諸軍事,進號鎮南將軍,率步 騎以討之。崇分遣諸將,攻擊賊壘,連戰剋捷,生擒樊 安,進討西荊,諸蠻悉降。詔以崇為使持節、兼侍中、東 道大使,黜陟能否,著賞罰之稱。轉中護軍。出除散騎 常侍、征南將軍、揚州刺史。詔曰:「應敵制變,算非一途, 救左擊右,疾雷均勢。今朐山蟻寇,久結未殄,賊衍狡 詐,或生詭劫,宜遣銳兵,備其不意。崇可都督淮南諸 軍事,坐敦威重,遙運聲算。」延昌初,加侍中、車騎將軍、 都督江西諸軍事,刺史如故。先是,壽春縣人苟泰有 子三歲,遇賊亡失,數年不知所在。後見在同縣人趙 奉伯家,泰以狀告,各言己子,並有鄰證,郡縣不能斷。 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與兒各在別處,禁經數旬,然 後遣人告之曰:「君兒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 奔哀也。」苟泰聞即號咷,悲不自勝。奉伯咨嗟而已,殊 無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兒還泰,詰奉伯詐狀。奉伯乃 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認之。又定州流人解慶賓兄 弟坐事俱徙揚州,弟思安背役亡歸,慶賓懼後役追 責,規絕名貫,乃認城外死屍,詐稱其弟為人所殺,迎 歸殯葬,頗類思安,見者莫辨。又有女巫楊氏,自云見 鬼,說思安被害之苦,飢渴之意,慶賓又誣疑同軍兵 蘇顯甫、李蓋等所殺。經州訟之,二人不勝楚毒,各自 款引。獄將決竟,崇疑而停之,密遣「二人,非州內所識 者,偽從外來,詣慶賓告曰:『僕住在此州,去此三百,比 有一人,見過寄宿,夜中共語,疑其有異,便即詰問,跡 其由緒,乃云:是流兵,背役逃去,姓解,字思安,時欲送 官,苦見求及,稱有兄慶賓,今住揚州相國城內,嫂姓 徐,君脫矜慜,為往報告,見申委曲。家兄聞此,必重相 報,所有資財,當不愛惜。今但見質,若往不獲,送官何 晚?是故相造,指申此意。君欲見雇幾何,當放賢弟。若 其不信,可見隨看之』。」慶賓悵然失色,求其少停,當備 財物。此人具以報。崇攝慶賓問曰:「爾弟逃亡,何故妄 認他尸?」慶賓伏引,更問蓋等,乃云自誣。數日之間,思 安亦為人縛送。崇召女巫視之,鞭笞一百。崇斷獄精 審,皆此類也。時有泉水湧於八公山頂,壽春城中有 魚無數,從地湧出,野鴨群飛入城,與鵲爭巢。五月,大 雨霖。十有三日,大水入城,屋宇皆沒。崇與兵泊於城 上,水增未已,乃乘船附於女牆,城不沒者二板而已。 州府勸崇棄壽春,保北山,崇曰:「吾受國重恩,忝守藩 岳,德薄招災,致此大水。淮南萬里,繫於吾身,一旦動 腳,百姓瓦解。揚州之地,恐非國物。昔王尊慷慨,義感 黃河,吾豈愛一軀,取愧千載。但憐茲士庶,無辜同死, 可桴筏隨高,人規自脫。吾必死守此城,幸諸君勿言。」 時州人裴絢等受蕭衍假豫州刺史,因乘大水,謀欲 為亂,崇皆擊滅之。崇以洪水為災,請罪解任。詔曰:「卿 居藩累年,威懷兼暢,資儲豐溢,足制勍寇。然夏雨汎 濫,斯非人力,何得以此辭解。今水涸路通,公私復業, 便可繕甲積糧,修復城雉,勞恤士庶,務盡綏懷之略 也。」崇又表請解州,詔報不聽。是時非崇則淮南不守 矣。崇沉深有將略,寬厚善御眾,在州凡經十年,常養 壯士數千人。寇賊侵邊,所向摧破,號曰「臥虎」,賊甚憚 之。蕭衍惡「其久在淮南,屢設反間,無所不至。世宗雅 相委重衍,無以措其姦謀。」衍乃授崇車騎大將軍、開 府儀同三司、萬戶郡公,諸子皆為縣侯,欲以搆崇。崇 表言其狀,世宗屢賜璽書慰勉之,賞賜珍異,歲至五 三,親待無與為比。衍每歎息,服世宗之能任崇也。肅 宗踐祚,褒賜衣馬。及蕭衍遣其遊擊將軍趙祖悅襲 據西硤石,更築外城,逼徙緣淮之人於城內。又遣二 將昌義之、王神念率水軍泝淮而上,規取壽春。田道 龍寇邊城,路長平寇五門,胡興茂寇開霍,揚州諸戍, 皆被寇逼。崇分遣諸將,與之相持,密裝船艦二百餘 艘,教之水戰,以待臺軍。蕭衍霍州司馬田休等率眾 寇建安,崇遣統軍李神擊走之。又命邊城戍主邵申 賢要其走路,破之於濡水,俘斬三千餘人。靈太后璽 書勞勉,許昌縣令兼紵麻戍主陳《平玉》南引衍軍,以 戍歸之。崇自秋請援,表至十餘。詔遣鎮南將軍崔亮 救硤石。鎮東將軍蕭寶夤於衍堰上流,決淮東注。朝 廷以諸將乖角,不相順赴,乃以尚書李平兼右僕射, 持節節度之。崇遣李神乘鬥艦百餘艘,沿淮與李平、 崔亮合攻硤石。李神水軍剋其東北外城,祖悅力屈, 乃降。語在《平傳》。朝廷嘉之,進號驃騎將軍、儀同三司, 刺史、都督如故。衍淮堰未破,水勢日增,崇乃於硤石戍間編舟為橋,北更立船樓十,各高三丈,十步置一 籬,至兩岸,蕃板裝治四箱。解合,賊至舉用,不戰解下。 又於樓船之北,連覆大船,東西竟水,防賊火栰。又於 八公山之東南,更起一城,以備大水。州人號曰魏昌 城。崇累表解州,前後十餘上,肅宗乃以《元志》代之。尋 除都督冀定瀛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冀州刺史, 儀同如故不行。崇上表曰:「臣聞世室明堂,顯於周夏; 二黌兩學,盛自虞殷。所以宗配上帝」,以著莫大之嚴; 宣布下土,以彰則天之軌。養黃髮以詢格言,育青襟 而敷典式,用能享國久長,風徽萬祀者也。故孔子稱 「巍巍乎其有成功,郁郁乎其有文章」,此其盛矣。爰暨 亡秦,政失其道,坑儒滅學,以蔽黔首,國無黌序之風, 野有非時之役,故九服分崩,祚終二世。炎漢勃興,更 修儒術。文、景以降,禮樂復彰,化致昇平,治幾刑措。故 西京有六學之美,東都有三本之盛,莫不紛綸掩藹, 響流無已。逮自魏晉,撥亂相因,兵革之中,學校不絕, 遺文燦然,方軌前代。仰惟高祖孝文皇帝,稟聖自天, 道鏡今古,徙馭嵩河,光宅函洛。模唐虞以革軌儀,規 周漢以新品制。列教序於鄉黨,敦《詩》《書》於郡國,使揖 讓之禮,橫被於崎嶇;歌詠之音,聲溢於仄陋。但經始 事殷,戎軒屢駕,未遑多就,弓劍弗追。世宗統曆,聿遵 先緒,永平之中,大興板築,續以水旱,戎馬生郊,雖逮 為山,還停一簣。竊惟「皇遷中縣,垂二十祀,而明堂禮 樂之本,乃鬱荊棘之林,膠序德義之基,空盈牧豎之 跡。城隍嚴固之重,闕磚石之工;墉堞顯望之要,少樓 榭之飾。加以風雨稍侵,漸致虧墜。又府寺初營,頗亦 壯美,然一造至今,更不修繕,廳宇凋朽,牆垣頹壞,皆 非所謂追隆堂搆,儀型萬國」者也。伏聞朝議,以高祖 大造區夏,道侔姬文,擬祀明堂,式配上帝。今若基宇 不修,仍同丘畎,即使高皇神享,闕於國陽,宗事之典, 有聲無實。此臣子所以匪寧,億兆所以失望也。臣又 聞官方授能,所以任事;事既任矣,酬之以祿。如此,上 無曠官之譏,下絕尸素之謗。今國子雖有學官之名, 而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斗哉!昔劉向 有言:「王者宜興辟雍,陳禮樂,以風化天下。」夫禮樂所 以養人,刑法所以殺人,而有司勤勤請定刑法,至於 禮樂,則曰「未敢」,是則敢於殺人,不敢於養人也。臣以 為當今四海清平,九服寧晏,經國要重,理應先營,脫 復稽延,則劉向之言徵矣。但事不兩興,須有進退。以 臣愚量,宜罷尚方雕靡之作,頗省永寧土木之工,并 減瑤光材瓦之力,兼分石窟鐫琢之勞,及諸事役非 急者,三時農隙,修此數條,使辟雍之禮,蔚爾而「復興; 諷誦之音,煥然而更作。美榭高墉,嚴壯於外;槐宮棘 宇,顯麗於中;道發明令,重遵鄉飲,敦進郡學,精課經 業。如此則元、凱可得之於上序,游、夏可致之於下國, 豈不休歟!誠知佛理淵妙,含識所宗,然比之治要,容 可少緩。苟使魏道熙緝,元首唯康,爾乃經營,未為晚 也。」靈太后令曰:「省表,具悉體國之誠。配饗大禮,為國 之本,比以戎馬在郊,未遑修繕。今四表晏寧,年和歲 稔,當敕有司別議經始。」除中書監、驃騎大將軍,儀同 如故。又授右光祿大夫,出為使持節、侍中、都督定、幽、 燕、瀛四州諸軍事、本將軍、定州刺史,儀同如故。徵拜 尚書左僕射,加散騎常侍,驃騎儀同如故。遷尚書令, 加侍中。崇在官和厚,明於決斷,受納辭訟,必理在可 推,始為下筆,不徒爾收領也。然性好財貨,販肆聚斂, 家資巨萬,營求不息。子世哲,為相州刺史,亦無清白 狀。鄴、洛市廛,收擅其利,為時論所鄙。蠕蠕主阿那瑰 率眾犯塞,詔崇以本官都督北討諸軍事以討之。崇 辭於顯陽殿,戎服武飾,志氣奮揚,時年六十九,幹力 如少,肅宗目而壯之,朝廷莫不稱善。崇遂出塞三千 餘里,不及賊而還。後北鎮破落汗拔陵反叛,所在響 應。征北將軍、臨淮王彧大敗於五原,安北將軍李叔 仁尋敗於白道。賊眾日甚,詔引丞相、令僕、尚書、侍中、 黃門於顯陽殿。詔曰:「朕比以鎮人搆逆,登遣都督、臨 淮王剋時除翦。軍屆五原,前鋒失利,二將殞命,兵士 挫衄。又武川乖防,復陷凶手。恐賊勢侵淫,寇連恆朔。 金陵在彼,夙夜憂惶。諸人宜陳良策,以副朕懷。」吏部 尚書元脩義曰:「彊寇充斥,事須得討,臣謂須得重貴 鎮壓恆朔,總彼師旅,備衛金陵。」詔曰:「去歲阿那瑰叛 逆,遣李崇令北征,崇遂長驅塞北,返斾榆關,此亦一 時之盛。」崇乃上表求「改鎮為州,罷削舊貫。朕於時以 舊典難革,不許其請。尋李崇此表,開諸鎮非異之心, 致有今日之事。但既往難追,為復略論此耳。朕以李 崇國戚望重,器識英斷,意欲還遣崇行,總督三軍,揚 旌恆朔,除彼群盜,諸人謂可爾以不?」僕射蕭寶夤等 曰:「陛下以舊都在北,憂慮金陵,臣等實懷悚息。李崇 德位隆重,社稷之臣,陛下此遣,實合群望。」崇啟曰:「臣 實無用,猥蒙殊寵,位妨賢路,遂充北伐,徒勞將士,無 勳而還,慚負聖朝,於今莫已。臣以六鎮幽垂,與賊接 對,鳴柝聲弦,弗離旬朔。州名差重於鎮,謂實可悅彼 心,使聲教日揚,微塵去塞,豈敢導此凶源,開生賊意臣之愆負,死有餘責。屬陛下慈寬,賜全腰領,今更遣 臣北行,正是報恩改過,所不敢辭。但臣年七十,自惟 老疾,不堪敵場,更願英賢,收功盛日。」於是詔崇以本 官加使持節、開府、北討大都督,撫軍將軍崔暹、鎮軍 將軍廣陵王淵皆受崇節度。又詔崇子光祿大夫神 軌假平北將軍,隨崇北討。崇至五原,崔暹大敗於白 道之北,賊遂并力攻崇,崇與廣陵王淵力戰,累破賊 眾,相持至冬,乃引還平城。淵表崇長史祖瑩詐增功 級,盜沒軍資,崇坐免官爵。徵還,以後事付淵。後徐州 刺史元法僧以彭城南叛,時除安樂王鑒為徐州刺 史,以討法僧,為法僧所敗,單馬奔歸。乃詔復崇官爵, 為徐州大都督,節度諸軍事。會崇疾篤,乃以衛將軍、 安豐王延明代之。除改開府、相州刺史,侍中、將軍、儀 同並如故。孝昌元年薨於位,時年七十一。贈侍中、驃 騎大將軍、司徒公、雍州刺史,諡曰武康。後重贈太尉 公,增邑一千戶,餘如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