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77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七百七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百七十六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七百七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七十六卷目錄

 政事部名臣列傳六

  吳

  駱統       吾粲

  張紘

  晉

  何攀       竇允

  范汪       李重子式

  杜軫       杜烈

  劉卞       費立

  呂偉德      常騫

  李產子績   刁協

  陶回       虞潭

  諸葛恢      鄧攸

  孔嚴       殷顗

  王化       壽良子紹繼

  張徵       費緝

官常典第七百七十六卷

政事部名臣列傳六[编辑]

[编辑]

駱統[编辑]

按《吳志》本傳:「統字公緒,會稽烏傷人也。父俊,官至陳 相,為袁術所害。統母改適為華歆小妻,統時八歲,遂 與親客歸會稽。其母送之,拜辭上車,面而不顧。其母 涕泣於後,御者曰:『夫人猶在也』。統曰:『不欲增母思,故 不顧耳』。事適母甚謹。時饑荒,鄉里及遠方客多有困 乏,統為之飲食衰少。其姊仁愛有行,寡居無子,見統」 甚哀之,數問其故。統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獨 飽?」姊曰:「誠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 與統,又以告母,母亦賢之,遂使分施,由是顯名。孫權 以將軍領會稽太守。統年二十,試為烏程相,民戶過 萬,咸歎其惠理。權嘉之,召為功曹,行騎都尉,妻以從 兄輔女。統志在補察,苟所聞見,夕不待旦。常勸權以 尊賢接士,勤求損益,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 濕,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懷 欲報之心。權納用焉。出為建忠郎將,領武射吏三千 人。及凌統死,復領其兵。是時徵役繁數,重以疫癘,民 戶損耗。統上疏曰:「臣聞君國者,以據疆土為強富,制 威福為尊貴,曜德義」為榮顯,永世裔為豐祚。然財須 民生,強賴民力,威恃民勢,福由民殖;德俟民茂,義以 民行。六者既備,然後應天受祚,保族宜邦。《書》曰:「眾非 后無能胥以寧,后非眾,無以辟四方。」推是言之,則民 以君安,君以民濟,不易之道也。今強敵未殄,海內未 乂,三軍有無已之役,江境有不釋之備,徵賦調數,由 來積「紀。加以殃疫死喪之災,郡縣荒虛,田疇蕪曠。聽 聞屬城,民戶浸寡,又多殘老。少有丁夫,聞此之日,心 若焚燎。思尋所由,小民無知,既有安土重遷之性,且 有前後出為兵者,生則困苦,無有溫飽,死則委棄,骸 骨不反。是以尤用戀本畏遠,同之於死。每有徵發羸 謹,居家重累者,先見輸送,小有貨財,傾居行賂,不顧 窮盡。輕剽者則迸入險阻,黨就群惡,百姓虛竭,嗷然 愁擾,愁擾則不營業,不營業則致窮困,致窮困則不 樂生。故口腹急則奸心動,而攜叛多也。又聞民間非 居處小,能自供生產,兒子多不起養,屯田貧兵,亦多 棄子。天則生之,而父母殺之,既懼干逆和氣,感動陰 陽,且惟殿下開基建國,乃無窮之業也。強鄰大敵,非 造次所滅;疆場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減耗,後生 不育,非所以歷遠年致成功也。夫國之有民,猶水之 有舟,停則以安,擾則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勝, 是以聖王重焉,禍福由之,故與民消息,觀時制政。方 今長吏親民之職,惟以辦具為能,取過目前之急,少 復以恩惠為治,副稱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官 民政俗,日以彫弊,漸以陵遲,勢不可久。夫治疾及其 未篤,除患貴其未深。願殿下少以萬機餘閑,留神思 省,補復荒虛,深圖遠計,育殘餘之民,阜人財之用,參 曜三光,等崇天地,臣統之大願,足以死而不朽矣。」權 感統言,深加意焉。以隨陸遜破蜀軍於宜都,遷偏將 軍。黃武初,曹仁攻濡須,使別將常雕等襲中洲,統與 嚴圭共拒破之,封新陽亭侯。後為濡須督。「數陳便宜, 前後書數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載。尤以占募 在民間,長惡敗俗,生離叛之心,急宜絕置,權與相反 覆。」終遂行之。年三十六。黃武七年卒。

吾粲[编辑]

按《吳志》本傳:「粲字孔休,吳郡烏程人也。孫河為縣長, 粲為小吏,河深奇之。河後為將軍,得自選長吏,表粲 為曲阿丞,遷為長史,治有名跡。雖起孤微,與同郡陸 遜、卜靜等比肩齊聲矣。孫權為車騎將軍,召為主簿, 出為山陰令,遷為參軍校尉。黃武元年,與」範賀齊 等,俱以舟師拒魏將曹休於洞口。值天大風,諸船綆 紲斷絕,漂沒著岸,為魏軍所獲,或覆沒沈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緣號呼,他吏士恐船傾沒,皆 以戈矛撞擊不受。粲與黃淵獨令船人以承取之。左 右以為船重必敗,粲曰:「船敗當俱死耳,人窮奈何棄 之!」粲、淵所活者百餘人。還,遷會稽太守,召處士謝譚 為功曹,譚以疾不詣。粲教曰:「夫應龍以屈伸為神,鳳 皇以嘉鳴為貴,何必隱形於天外,潛鱗於重淵者哉!」 粲募合人眾,拜昭義中郎將,與呂岱討平山越。入為 屯騎校尉、少府,遷太子太傅。遭二宮之變,抗言執正, 明嫡庶之分,欲使魯王霸出駐夏口,遣楊竺不得令 在都邑。又數以消息語陸遜,遜時駐武昌,連表諫爭。 由此為霸、竺等所譖害,下獄誅。

張紘[编辑]

按《吳志》本傳:「紘字子綱,廣陵人。少遊學京都,還本郡, 舉茂才。公府辟,皆不就,避難江東。孫策創業,遂委質 焉。表為正議校尉,從討丹陽,策身臨行陣,紘諫曰:『夫 主將乃籌謨之所自出,三軍之所繫命也,不宜輕脫 自敵小寇,願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無令國 內上下危懼』。建安四年,策遣紘奉章至許宮,留為侍」 御史,少府孔融等皆與親善。曹公聞策薨,欲因喪伐 吳,紘諫以為「乘人之喪,既非古義,若其不克,成讎棄 好,不如因而厚之。」曹公從其言,即表權為討鹵將軍, 領會稽太守。曹公欲令紘輔權內附,出紘為會稽東 部都尉。後權以紘為長史,從征合肥,權率輕騎將往 突敵,紘諫曰:「夫兵者凶器,戰者危事也。今麾下恃盛 壯之氣,忽強暴之敵,三軍之眾,莫不寒心。雖斬將搴 旗,威震敵場,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願抑賁 育之勇,懷霸王之計。」權納紘言而止。既還,明年,將復 出軍,紘又諫曰:「自古帝王受命之君,雖有皇靈佐於 上,文德播於下,亦賴武功以昭其勳。然而貴於時動, 乃後為威耳。今麾下值四百之厄,有扶危之功,宜且 隱息師徒,廣開播殖,任賢使能,務崇寬惠,順天命以 行誅,可不勞而定也。」於是遂止不行。紘建計宜出都 秣陵,權從之,令還吳迎家,道病卒,臨困,授子靖留牋 曰:「自古有國有家者,咸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至於 其治,多不馨香,非無忠臣賢佐闇於治體也,由主不 勝其」情,弗能用耳。夫人情憚難而趨易,好同而惡異, 與治道相反。《傳》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言善之難也。 人君承奕世之基,據自然之勢,操八柄之威,甘易同 之歡,無假取於人。而忠臣挾難進之術,吐逆耳之言, 其不合也,不亦宜乎!雖則有釁,巧辯緣閒,眩於小忠, 戀於恩愛,賢愚雜錯,長幼失敘,其所由來,「情亂之也, 故明君悟之。求賢如饑渴,受諫而不厭。抑情損欲,以 義割恩,上無偏謬之授,下無希冀之望。宜加三思,含 垢藏疾,以成仁覆之大時。」年六十,卒。權省書流涕,紘 著詩賦銘誄十餘篇。子元,官至南郡太守、尚書。

[编辑]

何攀[编辑]

按《晉書》本傳,「攀字惠興,蜀郡郫人也。仕州為主簿。屬 刺史皇甫晏為牙門張弘所害,誣以大逆。時攀適丁 母憂,遂詣梁州拜表,證晏不反,故晏冤得理。申王濬 為益州,辟為別駕。濬謀伐吳,遣攀奉表詣臺,口陳事 機。詔再引見,乃令張華與攀籌量進討之宜。濬兼遣 攀過羊祜,面陳伐吳之策。攀善於將命,帝善之,詔攀」 參濬軍事。及孫皓降於濬,而王渾恚於後機,欲攻濬。 攀勸濬送皓與渾,由是事解,以攀為濬輔國司馬,封 關內侯,轉滎陽令。上便宜十事,甚得名稱。除廷尉平。 時廷尉卿諸葛沖以攀蜀士,輕之,及共斷疑獄,沖始 歎服。遷宣城太守,不行,轉散騎侍郎。楊駿執政,多樹 親屬,大開封賞,欲以恩澤自衛。攀以為非,乃與石崇 共立議奏之,語在《崇傳》,帝不納。以豫誅駿功,封西城 侯,邑萬戶,賜絹萬匹。弟逢,平鄉侯;兄子逵,關中侯。攀 固讓所封戶及絹之半,餘所受者,分給中外親屬,略 不入己。遷翊軍校,頃之,出為東羌校尉,徵為揚州刺 史。在任三年,遷大司農,轉兗州刺史,加鷹揚將軍,固 讓不就。太常成粲、左將軍卞粹勸攀涖職,中詔又加 切厲,攀竟稱疾不起。及趙王倫篡位,遣使召攀,更稱 疾篤。倫怒,將誅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於洛陽,時 年五十八。攀居心平允,涖官整肅,愛樂人物,敦儒貴 才。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遺滯。巴西陳壽、閻乂,犍為 費立,皆西州名士,並被鄉閭所謗。清議十餘年,攀申 明曲直,咸免冤濫。攀雖居顯職,家甚貧,素無妾媵伎 樂,惟以周窮濟乏為事。子璋嗣,亦有父風。

竇允[编辑]

按《晉書》本傳:「允字雅,始正人也。出自寒門,清尚自修。 少仕縣,稍遷郡主簿,察孝廉,除浩亹長。勤於為政,勸 課田蠶,平均調役,百姓賴之。遷謁者。泰始中,詔曰:『當 官者能潔身修己,然後在公之節乃全。身善有章,雖 賤必賞。此興化立教之務也。謁者竇允前為浩亹長, 以修勤清白見稱河右。是輩當擢用,使立行者有所 勸,主者詳復參訪,有以旌表之』。」拜臨水令,克己厲俗, 改修政事,士庶悅服,咸歌詠之。遷鉅鹿太守,甚有政績,卒於官。

范汪[编辑]

按《晉書》本傳,「汪字元平,雍州刺史晷之孫也。父稚,早 卒。汪少孤貧,六歲過江,依外家新野庾氏。荊州刺史 王澄見而奇之,曰:『興范族者,必是子也』。年十三喪母, 居喪盡禮,親鄰哀之。及長好學,外氏家貧,無以資給, 汪乃廬於園中,布衣蔬食,然薪寫書,寫畢,誦讀亦遍, 遂博學多通,善談名理。弱冠至京師,屬蘇峻作難,王」 師敗績,汪乃遁逃西歸。庾亮、溫嶠屯兵尋陽,時行李 斷絕,莫知峻之虛實,咸恐賊強,未敢輕進。及汪至,嶠 等訪之,汪曰:「賊政令不一,貪暴縱橫,滅亡已兆,雖強 易弱。朝廷有倒懸之急,宜時進討。」嶠深納之。是日護 軍、平南二府禮命交至,始解褐參護軍事。賊平,賜爵 都鄉侯,復為庾亮平西參軍。從討郭默,進爵亭侯。辟 司空郄鑒掾,除宛陵令。復參亮征西軍事,轉州別駕。 汪為亮佐吏十有餘年,甚相欽待。轉鷹揚將軍、安遠 護軍、武陵內史,徵拜中書侍郎。時庾翼將悉郢、漢之 眾以事中原,軍次安陸,尋轉屯襄陽。汪上疏曰:「臣伏 思安西將軍翼今至襄陽,倉卒攻討,凡百草創,安陸 之調,不復為襄陽之用。而元冬之月,沔漢乾涸,皆當 魚貫而行,排推而進,設一處有急,勢不相救。臣所至 慮一也。又既至之後,桓宣當出,宣往,實翦豺狼之林, 招攜貳之眾,待之以至寬,御之以無法,田疇墾闢,生 產始立,而當移之必有嗷然,悔吝難測。臣所至慮二 也。襄陽頓益數萬口,奉師之費,皆當出於江南,運漕 之難」,船人之力,不可不熟。計臣之所至慮三也。且申 伯之尊,而與邊將並驅,又東軍不進,殊為孤懸。《兵書》 云:「知彼知此,百戰不殆;知彼不知此,一勝一負。」賊誠 衰弊,然得臣猶在,我雖方隆,今實未暇,而連兵不解, 患難將起。臣所至慮四也。翼豈不知兵家所患,常在 於此,顧以門戶事任,憂貴莫大,晏然終年,「非心情所 安。是以抗表輒行,畢命原野。以翼宏規經略,文武用 命,忽遇釁會,大事便濟。然國家之慮,常以萬全,非至 安至審,王者不舉。臣謂宜嚴詔諭翼,還鎮養銳,以為 後圖。若少合聖聽,乞密出臣表,與車騎臣冰等詳共 集議。」尋而驃騎將軍何充輔政,請為長史。桓溫代翼 為荊州,復以汪為安西長史。溫西征蜀,委以留府。蜀 平,進爵武興縣侯。而溫頻請為長史、江州刺史,皆不 就。自請還京,求為東陽太守,溫甚恨焉。在郡大興學 校,甚有惠政。頃之召入,頻遷中領軍、本州大中正。時 簡文帝作相,甚相親昵,除都督徐兗青冀四州揚州 之晉陵諸軍事、安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假節。既而 桓溫北伐,令汪率文武出梁國。以失期免為庶人。朝 廷憚溫,不敢執,談者為之歎恨。汪屏居吳郡,從容講 肄,不言枉直。後至姑孰見溫,溫時方起屈滯,以傾朝 廷,謂汪遠來詣己,傾身引望,謂袁宏曰:「范公來,可作 太常邪?」汪既至,纔坐,溫謝其遠來意。汪實來造溫,恐 以趨時致損,乃曰:「亡兒瘞此,故來視之。」溫殊失望而 止,時年六十五,卒於家。贈散騎常侍,諡曰穆。長子康 嗣,早卒。康弟甯最知名。

李重子式[编辑]

按《晉書》本傳,「重字茂曾,江夏鍾武人也。父景,秦州刺 史、都亭定侯。重少好學,有文辭。早孤,與群弟居,以友 愛著稱。弱冠為本國中正,遜讓不行。後為始平王文 學,上疏陳九品曰:『先王議制,以時因革,因革之理,唯 變所適。九品始於喪亂,軍中之政,誠非經國不刊之 法也。且其檢防轉碎,徵刑失實。故朝野之論,僉謂驅』」 動風俗,為弊已甚,而至於議改,又以為疑。臣以革法 創制,當先盡開塞利害之理,舉而錯之,使體例大通, 而無否滯,亦未易故也。古者諸侯之治,分土有常,國 有定主,人無異望,卿大夫世祿,仕無出位之思,臣無 越境之交,上下體固,人德歸厚。秦反斯道,罷侯置守, 風俗淺薄,自此來矣。漢革其弊,斟酌周、秦,並建侯守, 亦使分土有定。而牧司必各舉賢貢士,任之鄉議,事 合聖典,比蹤三代。方今聖德之隆,光被四表,兆庶顒 顒,欣睹太平。然承魏氏彫弊之跡,人物播越,仕無常 朝,人無定處,郎吏蓄於軍府,豪右聚於都邑,事體駁 錯,與古不同。謂「九品既除,宜先開移徙,聽相并就。且 明貢舉之法,不濫於境外,則冠帶之倫,將不分而自 均」,即土斷之實行矣。又建樹官司,功在簡久,階級少 則人心定,久其事則政化成,而能否著在三代,所以 直道而行也。以為選例九等,當今之要,所宜施用也。 聖王知天下之難,常從事於其易,故寄檃括於閭伍, 則邑屋皆為有司。若任非所由,事非所覈,則雖竭聖 智,猶「不足以贍其事。由此而觀,誠令二者既行,即人 思反本,修之於鄉,華競自息,而禮讓日隆矣。」遷太子 舍人,轉尚書郎。時太中大夫恬和表陳便宜,稱漢孔 光、魏徐幹等議,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數,及禁百姓 賣田宅。中書啟可,屬主者為條制。重奏曰:「先王之制, 士農工商,有分不遷其業,所以利用厚生」,各肆其力

也。《周官》以土均之法,經其土地并田之制,而辨其五
考證
物九等貢賦之序,然後公私制定,率土均齊。自秦立

阡陌,建郡縣,而斯制已沒。降及漢魏,因循舊跡,王法 所峻者,唯服物車器,有貴賤之差,令不僭擬,以亂尊 卑耳。至於奴婢私產,則實皆未嘗曲為之立限也。八 年己巳,詔書申明律令,「諸士卒百工以上所服乘,皆 不得違制。若一縣一歲之中有違犯者三家,洛陽縣 十家已上官長免如詔書之旨。」法制已嚴,令如和所 陳,而稱光、幹之議。此皆衰世踰侈,當時之患。然盛漢 之初,不議其制,光等作而不行,非漏而不及,能而不 用也。蓋以諸侯之軌既減,而井田之制未復,則王者 之法不得「制人之私也。人之田宅既無定限,則奴婢 不宜偏制其數。懼徒為之法,實碎而難檢。方今聖明 垂制,每尚簡易,法禁已具,和表無施。」又司隸校尉石 鑒奏鬱林太守介登役使所監,求召還。尚書荀愷以 為遠郡,非人情所樂,奏登貶秩居官。重駁曰:「臣聞立 法無制,所以齊眾檢邪,非必曲尋事情,而理無所遺 也。故所滯者寡,而所濟者眾。今如登郡比者多,若聽 其貶秩居官,動為準例,懼庸才負遠,必有黷貨之累, 非所以肅清王化,輯寧殊域也。臣愚以為宜聽鑒所 上,先召登還,且使體例有常,不為遠近異制。」詔從之。 太熙初,遷廷尉平。駁《廷尉奏邯鄲醇》等文多不載。再 遷中書郎,每大事及疑議,輒參以經典處決,多皆施 行。遷尚書吏部郎,務抑華競,不通私謁,特留心隱逸, 由是群才畢舉。拔用北海西郭湯、琅邪劉珩、燕國霍 原、馮翊吉謀等為祕書郎及諸王文學,故海內莫不 歸心。時燕國中正劉沈舉霍原為寒素,司徒府不從。 沈又抗詣中書奏原,而中書復下司徒參論,司徒左 長史荀組以為「寒素者,當謂門寒身素,無世祚之資, 原為列侯,顯佩金紫,先為人間流通之事,晚乃務學, 少長異業,年踰始立,草野之譽未洽,德禮無聞,不應 寒素目之。」重奏曰:「案如《癸酉詔書》,廉讓宜崇,浮競宜 黜。其有履謙寒素,靖恭求己者,應有以先之。如詔書 之旨,以二品繫資,或失廉退之士,故開寒素以明尚」 德之舉。司徒總御人倫,實掌邦教,當務峻準評,以一 風流。然古之厲行高尚之士,或栖身巖穴,或隱跡丘 園,或克己復禮,或耄期稱道,出處語默,唯義所在。未 可以少長異操,疑其所守之美,而遠同終始之責,非 所謂「擬人必於其倫」之義也。誠當考之於邦黨之倫, 審之於任舉之主。沉為中正,親執銓衡。陳原隱居求 志,篤古好學,學不為利,行不要名,絕跡窮山,蘊韣道 藝,外無希世之容,內全遯逸之節,行成名立,搢紳慕 之,委質受業者,千里而應,有孫、孟之風,嚴、鄭之操。始 舉原先諮侍中,領中書監、華前州大中正。後將軍嬰 河南尹。軼去三年,諸州還朝,幽州刺史許猛特以原 名聞,擬之西河,求加「徵聘,如沈所列。州黨之議既舉, 又刺史班詔表薦如此,而猶謂草野之譽未洽,德禮 無聞,舍所徵檢之實,而無明理正辭以奪沈所執且 應二品,非所求備。但原定志窮山,修述儒道,義在可 嘉,若遂抑替,將負幽邦之望,傷敦德之教。如詔書所 求之旨,應為二品。」詔從之。重與李毅同為吏部郎。時 王戎為尚書,重以清尚見稱,毅淹通有智識,雖二人 操異,然俱處要職,戎以識會待之,各得其所。毅字茂 彥,舊史闕其行事,於時內官重,外官輕,兼階級繁多 重議之,見《百官志》。又上疏曰:「凡山林避寵之士,雖違 世背時,出處殊軌,而先王許之者,嘉其服膺高義也。 昔先帝患風流之弊而思反純朴,乃諮詢」朝眾,搜求 隱逸。咸寧二年始以太子中庶子徵安定皇甫謐,四 年又以博士徵安南朱沖,太康元年復以太子庶子 徵沖。雖皆以病疾不至,而朝野悅服。陛下遠邁先帝 禮賢之旨。臣訪沖州邑,言其雖年近耋耄,而志氣克 壯,耽道窮藪,老而彌新。操尚貞純,所居成化,誠山棲 耆德,足以表世篤俗者也。「臣以為宜垂聖恩,及其未 沒,顯加優命。」時朝廷政亂,竟不能從。出為行討鹵護 軍、平陽太守,崇德化,興學校。表篤行,拔賢能,清簡無 欲,正身率下。在職三年,彈黜四縣。弟嶷亡,表去官。永 康初,趙王倫用為相國左司馬,以憂逼成疾而卒,時 年四十八。家貧,宅宇狹小,無殯殮之地。詔於典客署 營喪。追贈散騎常侍,諡曰「成。」子式,有美名,官至侍中。 咸和初卒。

杜軫[编辑]

按《晉書》本傳,「軫字超宗,蜀郡成都人也。父雄,綿竹令。 軫師事譙周,博涉經書,州辟不就,為郡功曹史。時鄧 艾至成都,軫白太守曰:『今大軍來征,必除舊布新,明 府宜避之,此全福之道也』。太守乃出。艾果遣其參軍 牽弘自之郡。弘問軫前守所在,軫正色對曰:『前守達 去就之機,輒自出官舍,以俟君子』。」弘器之,命復為功 曹,軫固辭。察孝廉,除建寧令。導以德政,風化大行,夷 夏悅服。秩滿將歸,群蠻追送賂遺甚多,軫一無所受, 去如初至。又除池陽令,為雍州十一郡最,百姓生為 立祠,得罪者無怨言。累遷尚書郎。軫博聞廣涉,奏議 駁論,多見施用。時涪人李驤亦為尚書郎,與軫齊名每有論議,朝廷莫能踰之,號「蜀有二郎。」軫後拜犍為 太守,甚有聲譽。當遷,會病卒,年五十一。子毗。毗字長 基,州舉秀才。成都王穎辟大將軍掾,遷尚書郎,參大 傅軍事。及洛陽覆沒,毗南渡江,王敦表為益州刺史, 將與宜都太守柳純共圖白帝。杜弢遣軍要毗,遂遇 害。毗弟秀,字彥穎,為羅尚主簿,州沒,為氐賊李驤所 得,欲用為司馬,秀不受,見害。毗次子歆舉秀才。

杜烈[编辑]

按《晉書杜軫傳》:「軫弟烈,明政事,察孝廉,歷平康、安陽 令。所居有異績,遷衡陽太守。聞軫亡,因自表兄子幼 弱,求去官。詔轉犍為太守,蜀土榮之。後遷湘東太守, 為成都王穎郎中令,病卒。烈弟良,舉秀才,除新都令, 涪陵太守,不就,補州大中正,卒。」

劉卞[编辑]

按《晉書》本傳:「卞字叔龍,東平須昌人也。本兵家子,質 直少言。少為縣小吏。功曹夜醉如廁,使卞執燭,不從。 功曹銜之,以他事補亭子。有祖秀才者,於亭中與刺 史箋,久不成。卞教之數言,卓犖有大致。秀才謂縣令 曰:『卞公府掾之精者,云何以為亭子』?令即召為門下 史,百事疏簡,不能周密。令問卞:『能學不』?答曰:『願之』。即」 使就學。無幾,卞兄為太子長兵,既死,兵例須代,功曹 請以卞代兄役。令曰:「祖秀才有言。」遂不聽。卞後從令 至洛,得入大學,試經,為臺四品吏。訪問令寫黃紙一 鹿車,卞曰:「劉卞非為人寫黃紙者也。」訪問知,怒言於 中正,退為尚書令史。或謂卞曰:「君才簡略,堪大不堪 小,不如作守舍人。」卞從其言。後為吏「部令史,遷齊王 攸司空主簿,轉太常丞、司徒左西曹掾、尚書郎,所歷 皆稱職。累遷散騎侍郎,除并州刺史,入為左衛率。」知 賈后廢太子之謀,甚憂之。以計於張華而不見用,益 以不平。賈后親黨微服聽察外間,頗聞卞言,乃遷卞 為輕車將軍、雍州刺史。卞知言泄,恐為賈后所誅,乃 飲藥卒。初,卞之并州,昔同時為須昌小吏者十餘人 祖餞之,其一人卿卞,卞遣扶出之,人以此少之。

費立 呂偉德[编辑]

按《華陽國志》,「立字建熙,犍為南安人也。父揖,字君讓, 巴西太守。立學義沖邃,元靜沈默,察孝廉,王國中尉。 王年少,好輕行遊觀,立常正色匡諫,及上疏風喻,辭 義剴切,合箴規之體。出為成都令,縣名難治,立蒞之 垂績。以性公亮,入為州大中正,除巴西太守,不就。轉 梁益寧三州都督,兼尚書。值大駕西幸長安,常與大」 臣居守在洛,加員外散騎常侍,封關內侯。每準正三 州人物,品格褒貶,帥意方規,無復疏親,莫不畏敬。然 委曲者多恨其繩墨,數辭諸郡,意在河、秦、淮、潁。久之, 朝議欲以為荊州,永嘉六年,與子并沒於寇。立時漢 國呂毅叔偉德以清彥辟,別舉秀才,尚書郎、秦國內 史、長水校尉、員外常侍、梁州都督,與立同沒於寇。

常騫[编辑]

按《華陽國志》,「騫字季慎,蜀郡江原人也。祖父竺,字代 文,南康太守、侍中。父偉,字公然,閬中令。騫治《毛詩》《三 禮》,以清尚知名。州辟部從事、主簿。郡請功曹,察孝廉, 萍鄉令。以選為國王侍郎,出為綿竹令。國王歸之,復 入為郎中令。從王起義兵有功,封關內侯。遷魏郡太 守,加材官將軍。以晉政衰,睹中原不靜,固辭去官。拜」 新都內史。時蜀亂民皆流在荊、湘,徙湘東太守,疾病 未拜,卒,年六十八。騫性泛愛,敦敬友宗族,當官修理, 恕以撫物,好咨問,動必謙讓,州鄉以為儀範。二州清 官見述者,先有宜都太守犍為唐定義葉,隴西太守 巴西馮企休翊,而後騫云。

李產子績[编辑]

按《晉書慕容儁載記》:「產字子喬,范陽人也。少剛厲,有 志格。永嘉之亂,同郡祖逖擁眾部於南土,力能自固, 產遂往依之。逖素好縱橫,弟約有大志,產微知其旨, 乃率子弟十數人,間行還鄉里,仕於石氏,為本郡太 守。及慕容儁南征,前鋒達郡界,鄉人皆勸產降,產曰: 『夫受人之祿,當同負安危,今若舍此節以圖存,義士 將謂我何』?」眾潰,始詣軍請降。儁嘲之曰:「卿受石氏寵 任,衣錦本鄉,何故不能立功於時,而反委質乎?烈士 處身於世,固當如是邪?」產泣曰:「誠知天命有歸,非微 臣所抗。然犬馬為主,豈忘自效。但以孤窮勢蹙,致力 無術,僶俛歸死,實非誠款。」儁嘉其慷慨,顧謂左右曰: 「此真長者也。」乃擢用之,歷位尚書。性剛正,好直言,每 至進見,未曾不論朝政之得失,同輩咸憚焉。儁亦敬 其儒雅。前後固辭。年老不堪理劇,轉拜太子太保。謂 子績曰:「以吾之才而致於此,始者之願亦已過矣,不 可復以西夕之年取笑於來今也。」固辭而歸,死於家。 子績字伯陽,少以風節知名,清辯有辭理。弱冠,謂郡 功曹。時石季龍親征段遼,師次范陽,百姓饑儉,軍供 有闕。季龍大怒,太守惶怖避匿。績進曰:「郡帶北裔,與 寇接壤,疆場之間,人懷危慮。聞輿駕親戎,將除殘賊, 雖嬰兒白首,咸思效命,非唯為國,亦自求寧。雖身膏 草野,猶甘為之,敢有私吝,而闕軍實。但比年災儉,家有菜色,困弊力屈,無所取濟,逋廢之罪,情在可矜。」季 龍見績年少有壯節,嘉而恕之,於是太守獲免。刺史 王午辟為主簿。儁之南征也,隨午奔魯口。鄧恆謂午 曰:「績鄉里在北,父已降燕,今雖在此,終不為用,方為 人患。」午曰:「績於喪亂之中,捐家立義,情節之重,有侔 古烈。若懷嫌害之,必駭眾望。」恆乃止。午恐績終為恆 所害,乃資遣之。及到,儁責其背親。後至,績答曰:「臣聞 豫讓報智伯,仇,稱於前史。既官身所在,何事非君。陛 下方弘唐、虞之化,臣實未謂歸順之晚也。」儁曰:「此亦 事主之一節耳。」累遷太子中庶子。及暐立,慕容恪欲 以績為尚書右僕射,暐憾績,往言不許。恪屢請,乃謂 恪曰:「萬機之事,委之叔父伯陽一人,暐請獨裁。」績遂 憂死。

刁協[编辑]

按《晉書》本傳,「協字元亮,渤海饒安人也。祖恭,魏齊郡 太守。父攸,武帝時御史中丞。協少好經籍,博聞強記。 釋褐濮陽王文學,累轉太常博士、本郡大中正。成都 王穎請為平北司馬,後歷趙王倫相國參軍,長沙王 乂驃騎司馬。及東嬴公騰鎮臨漳,以協為長史,轉潁 川太守。永嘉初,為河南尹。未拜,避難渡江。元帝以為 鎮東軍諮祭酒,轉長史。愍帝即位,徵為御史中丞」,例 不行。元帝為丞相,以協為左長史。中興建,拜尚書左 僕射。於時朝廷草創,憲章未立,朝臣無習舊儀者。協 久在中朝,諳練舊事,凡所制度,皆稟於協焉,深為當 時所稱許。太興初,遷尚書令,在職數年,加金紫光祿 大夫,令如故。協性剛悍,與物多忤,每崇上抑下,故為 王氏所疾。又使酒放肆,侵毀公卿,見者莫不側目。然 悉力盡心,志在匡救,帝甚信任之。以奴為兵,取將吏 客使轉運,皆協所建也,眾庶怨望之。及王敦搆逆,上 疏罪協,帝使協出督六軍。既而王師敗績,協與劉隗 俱侍帝於太極東除。帝執協、隗手,流涕嗚咽,勸令避 禍。協曰:「臣當守死,不敢有貳。」帝曰:「今事逼矣,安可不 行?」乃令給協隗人馬,使自為計。協年老,不堪騎乘,素 無恩紀,募從者皆委之,行至江乘,為人所殺,送首於 敦,敦聽刁氏收葬之。帝痛協不免,密捕送協首者而 誅之。敦平後,周顗、戴若思等皆被顯贈,惟協以出奔, 不在其例。咸康中,協子彝上疏訟之,在位者多以明 帝之世,褒貶已定,非所得更議。且協不能抗節隕身, 乃出奔遇害,不可復其官爵也。丹陽尹殷融議曰:「王 敦惡逆,罪不容誅,則協之善,亦不容賞。若以忠非良 圖,謀事失算,以此為責者,蓋在於譏議之間耳。即凶 殘之誅,以為國刑,將何以沮勸乎?當敦專逼之時,慶 賞威刑,專自己出,是以元帝慮深崇本,以協為比,事 由國計,蓋不為私。昔孔寧、儀行父從君於昏楚,復其 位者,君之黨故也。況協之比君,在於義順。且中興四 佐,位為朝首,於時事窮計屈,奉命違寇,非為逃刑,謂 宜顯贈,以明忠義。」時庾冰輔政,疑不能決。左光祿大 夫蔡謨與冰《書》曰:「夫爵人者宜顯其功,罰人者宜彰 其罪,此古今之所慎也。凡」小之人,猶尚如此。刁令中 興上佐,有死難之名,天下不聞其罪而見其貶,致令 刁氏稱冤,此乃為王敦復仇也。內沮忠臣之節,論者 惑之。若實有大罪,宜顯其事,令天下知之。明聖朝不 貶死難之臣。《春秋》之義,以功補過。過輕功重者,得以 加封;功輕過重者,不免誅絕,功足贖罪者無黜。雖先 有邪侮之罪,而臨難之日,黨於其君者,不絕之也。孔 寧、儀行父親與靈公淫亂於朝,君殺國滅,由此二臣, 而楚尚納之。《傳》稱「有禮不絕其位」者,君之黨也。若刁 令有罪,重於孔、儀,絕之可也。若無此罪,宜見追論。或 謂明帝之世已見寢廢,今不宜復改。吾又以為不然。 夫大道宰世,殊塗一致,萬機之事,或異或同,同「不相 善,異不相譏,故堯抑元凱而舜舉之,堯不為失,舜不 為非,何必前世所廢,便不宜改乎?漢蕭何之後,坐法 失侯,文帝不封而景帝封之,後復失侯,武昭二帝不 封而宣帝封之。近去元年,車駕釋奠,拜孔子之坐,此 亦元明二帝所不行也。」又《刁令》但是明帝所不贈耳, 非誅之也。王平子、第五猗皆元「帝所誅,而今日所贈, 豈以改前為嫌乎?凡處事者,當上合古義,下準今例, 然後談者不惑,受罪者無怨耳。」按周僕射戴征西,本 非王敦唱檄所仇也,事定後乃見害耳。周筵、郭璞等, 並亦非為主禦難也,自平居見殺耳,皆見褒贈,刁令 事義,豈輕於此乎?自頃員外散騎,尚得追贈,況刁令 位亞三司,若先「自壽終,不失員外、散騎之例也。就不 蒙贈,不失以本官殯葬也。」此為一人之身,壽終則蒙 贈,死難則見絕,豈所以明事君之道,厲為臣之節乎? 宜顯評其事,以解天下疑惑之論。又聞談者亦多謂 宜贈。凡事不允當而得眾助者,若以善柔得眾,而刁 令麤剛多怨,若以貴也,刁氏今賤;若以富也,刁氏今 「貧,人士何故反助寒門而此言之?足下宜察此意。」冰 然之。事奏成,帝,詔曰:「協情在忠主,而失為臣之道,故 令王敦得託名公義,而實肆私忌,遂令社稷受屈,元 皇銜恥,致禍之原,豈不有由。若極明國典,則曩刑非重。今正當以協之勤有可書,敦之逆命不可長,故議 其事耳。今可復協本位,加之冊祭,以明有忠於君者 纖介必顯雖於貶裁未盡然或足有勸矣。」於是追贈 本官,祭以太牢。

陶回[编辑]

按《晉書》本傳,「回,丹陽人也。祖基,吳交州刺史。父抗,太 子中庶子。回辟司空府中軍主簿,並不就。大將軍王 敦命為參軍,轉州別駕。敦死,司徒王導引為從事中 郎,遷司馬。蘇峻之役,回與孔坦言於導,請早出兵守 江口,語在《坦傳》。峻將至,回復謂亮曰:『峻知石頭有重 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陽南道步來,宜伏兵要之,可 一戰而擒』。」亮不從。峻果由小丹陽經秣陵,迷失道,逢 郡人,執以為鄉導。時峻夜行,甚無部分,亮聞之,深悔 不從回等之言。尋王師敗績,回還本縣,收合義軍,得 千餘人,並為步軍,與陶侃、溫嶠等并力攻峻。又別破 韓晃,以功封康樂伯。時大賊新平,綱維弛廢,司徒王 導以回有器幹,擢補北軍中候,俄轉中護軍。久之,遷 征鹵將軍、吳興太守。時人饑穀貴,三吳尤甚,詔欲聽 相鬻賣,以拯一時之急。回上疏曰:「當今天下,不普荒 儉,唯獨東土穀價偏貴,便相鬻賣,聲必遠流。北賊聞 此,將窺疆場。如愚臣意,不如開倉廩以賑之。」乃不待 報,輒便開倉,及割府郡軍資數萬斛米以救乏絕,由 是一境獲全。既而下詔,并敕會稽、吳郡依回賑恤,二 郡賴之。在郡四年,徵拜領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征鹵 將軍如故。回性雅正,不憚強禦。丹陽尹桓景佞事王 導,甚為導所昵。回常慷慨,謂景非正人,不宜親狎。會 熒惑守南斗,經旬,導語回曰:「南斗,揚州分而熒惑守 之,吾當遜位,以厭此讁。」回答曰:「公以明德作相,輔弼 聖主,當親忠貞,遠邪佞,而與桓景造膝,熒惑何由退 舍!」導深愧之。咸和二年,以疾辭職,帝不許。徙護軍將 軍,常侍、領軍如故。未拜,卒,年五十一,諡曰威。四子:汪、 陋、隱、無忌。汪嗣爵,位至輔國將軍、宣城內史,陋冠軍 將軍,隱少府,無忌光祿勳。兄弟咸有幹用。

虞潭[编辑]

按《晉書》本傳,「潭字思奧,會稽餘姚人,吳騎都尉翻之 孫也。父忠,仕至宜都太守。吳之亡也,堅壁不降,遂死 之。潭清貞有撿操,州辟從事主簿,舉秀才。大司馬齊 王冏請為祭酒,除祁鄉令,徙醴陵令。值張昌作亂,郡 縣多從之,潭獨起兵,斬昌別率鄧穆等。襄陽太守華 恢上潭領建平太守,以疾固辭。遂周旋征討,以軍功」 賜爵都亭侯。陳敏反,潭東下,討敏弟讚於江州,廣州 刺史王矩上潭領廬陵太守。綏撫荒餘,咸得其所。又 與諸軍共平陳恢,仍轉南康太守,進爵東鄉侯。尋被 元帝檄使討江州刺史華軼。潭至廬陵,會軼已平,而 湘川賊杜弢猶盛。江州刺史衛展上潭并領安成太 守。時甘卓屯宜陽,為弢所逼,潭進軍救卓,卓上潭領 長沙太守,固辭不就。王敦叛,潭為湘東太守,復以疾 辭。弢平後,元帝召補丞相軍諮祭酒,轉瑯琊國中尉。 帝為晉王,除屯騎校尉,徙右衛將軍,遷宗正卿,以疾 告歸。會王含、沈充等攻逼京都,潭遂於本縣招合宗 人及郡中大姓,共起義軍,眾以萬數,自假明威將軍, 乃進赴國難,至上虞,明帝手詔潭為冠軍將軍,領會 稽內史。潭即受命,義眾雲集。時有野鷹飛集屋梁,眾 咸懼。潭曰:「起大義而剛鷙之鳥來集,破賊必矣。」遣長 史孔坦領前鋒過浙江,追躡充。潭次於西陵,為坦後 繼。會充已擒,罷兵,徵拜尚書。尋補右衛將軍,加散騎 常侍。成帝即位,出為吳興太守,秩中二千石,加輔國 將軍。以討充功,進爵零陵縣侯。蘇峻反,加潭督三吳 晉陵宣城義興五郡軍事。會王師敗績,大駕逼遷,潭 勢弱不能獨振,乃固守以俟四方之舉。會陶侃等下, 潭與郄鑒、王舒協同義舉,侃等假潭節,監揚州浙江 西軍事。潭率眾與諸軍并勢,東西掎角,遣督護沈伊 距管商於吳縣,為商所敗,潭自貶還節。尋而峻平。潭 以母老,輒去官還餘姚。詔轉鎮軍將軍、吳國內史。復 徙會稽內史,未發,還復吳都。以前後功,進爵武昌縣 侯,邑一千六百戶。是時軍荒之後,百姓饑饉,死亡塗 地。潭乃表出倉米振救之。又修滬瀆壘以防海沙,百 姓賴之。咸康中,進衛將軍。潭貌雖和弱,而內堅明,有 膽決,雖屢統軍旅,而尟有傾敗。以母憂去職。服闋,以 侍中、衛將軍徵。既至,更拜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 司,給親兵三百人,侍中如故。年七十九,卒於位。追贈 左光祿大夫,開府、侍中如故。諡曰「孝烈。」子仡嗣。

諸葛恢[编辑]

按《晉書》本傳,「恢字道明,瑯琊陽都人也。祖誕,魏司空, 為文帝所誅。父靚,奔吳,為大司馬。吳平,逃竄不出。武 帝與靚有舊,靚姊又為瑯琊王妃,帝知靚在姊間,因 就見焉。靚逃於廁,帝又逼見之,謂曰:『不謂今日復得 相見』。靚流涕曰:『不能漆身皮面,復睹聖顏』。詔以為侍 中,固辭不拜,歸於鄉里,終身不向朝廷而坐。恢弱冠」 知名,試守即丘長,轉臨沂令,為政和平。值天下大亂, 避地江左,名亞王導、庾亮。導嘗謂曰:「明府當為黑頭公。」及導拜司空,恢在坐,導指冠謂曰:「君當復著此。」導 嘗與恢戲,爭族姓,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也。」恢曰:「不 言馬驢而言驢馬,豈驢勝馬邪?」其見親狎如此。於時 潁川荀闓,字道明,陳留蔡謨,字道明,與恢俱有名譽, 號曰「中興三明」,人為之語曰:「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 儒雅荀葛清。」元帝為安東將軍,以恢為主簿,再遷江 寧令。討周馥有功,封博陵亭侯,復為鎮東參軍,與卞 壺並以時譽,遷從事中郎,兼統記室。時四方多務,牋 疏殷積,恢斟酌酬答,咸稱折中。於時王氏為將軍,而 恢兄弟及顏含並居顯要,劉超以忠謹掌書命,時人 以帝善任一國之才。愍帝即位,徵用四方賢儁,召恢 為尚書郎。元帝以經緯須才,上疏留之,承制調為會 稽太守。臨行,帝為置酒,謂曰:「今之會稽,昔之關中,足 食足兵,在於良守,以君有涖任之方,是以相屈。四方 分崩,當匡振圮運,政之所先,君為言之。」恢陳謝,因對 曰:「今天下喪亂,風俗陵遲,宜尊五美,屏四惡,進忠實, 退浮華。」帝深納焉。太興初,以政績第一,詔曰:「自頃多 難,官長數易,益有諸弊,雖聖人猶久於其道,然後化 成,況其餘乎!漢宣帝稱『與我共安天下者,其惟良二 千石』,斯言信矣。是以黃霸等或十年,或二十年而不 徙,所以能濟其中興之勳也;賞罰黜陟,所以明政道 也。會稽內史諸葛恢,涖官三年,政清人和,為諸郡首, 宜進其位班,以勸風教,今增恢秩中二千石。」頃之,以 母憂去官,服闋,拜中書令。王敦上恢為丹陽尹,以久 疾免。明帝征敦,以恢為侍中,加奉車都尉。討王含有 功,進封建安伯,以先爵賜次子虪為關內侯。又拜恢 後將軍會稽內史。徵為侍中,遷左民尚書、武陵王師、 吏部尚書。累遷尚書右僕射,加散騎常侍、銀青光祿 大夫,領選本州大中正、尚書令,常侍、吏部如故。成帝 踐阼,加侍中、金紫光祿大夫。卒年六十二。贈左光祿 大夫、儀同三司。賵贈之禮,一依太尉、興平伯故事。諡 曰敬,祠以太牢。子甝嗣。

鄧攸[编辑]

按《晉書良吏傳》:「攸字伯道,平陽襄陵人也。祖殷,亮直 彊正。鍾會伐蜀,奇其才,自黽池令召為主簿。賈充伐 吳,請殷為長史,後授皇太子詩。為淮南太守,夢行水 邊,見一女子,猛獸自後斷其盤囊。占者以為水邊有 女,汝字也。斷盤囊者,新獸頭代故獸頭也。不作汝陰, 當汝南也。果遷汝陰太守。後為中庶子。攸七歲喪父」, 尋喪母及祖母,居喪九年,以孝致稱。清和平𥳑,貞正 寡欲。少孤,與弟同居。初,祖父殷有賜官,敕,攸受之。後 太守勸攸去王官,欲舉為孝廉,攸曰:「先人所賜,不可 改也。」嘗詣鎮軍賈混,混以人訟事示攸使決之,攸不 視,曰:「孔子稱『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混奇之, 以女妻焉。舉灼然二品,為吳王文學,歷太子洗馬、東 海王越參軍。越欽其為人,轉為世子文學,吏部郎。越 弟騰為東中郎將,請攸為長史,出為河東太守。永嘉 末,沒於石勒,然勒宿忌,諸官長二千石聞攸在營,馳 召將殺之。攸至門,《門幹》乃攸為郎。時幹識攸,攸求紙 筆作辭,幹候勒,和悅致之,勒重其辭,乃命勿殺。勒長 史張賓先與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稱攸于勒。勒召至 幕下,與語,悅之,以為參軍,給車馬。勒每東西置攸車 營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與胡鄰轂,胡夜失火燒 車。吏案問,胡乃誣攸。攸度不可與爭,遂對以「弟婦散 發溫酒」為辭,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縛詣勒以明 攸,而陰遺攸馬驢,諸胡莫不歎息宗敬之。石勒過泗 水,攸乃斫壞車,以牛馬負妻子而逃。又遇賊掠其牛 馬,步走擔其兒及其弟子綏度不能兩全,乃謂其妻 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絕,止應自棄吾兒耳。 幸而得存,我後當有子。」妻泣而從之,乃棄之。其子朝 棄而暮及,明日,故繫之于樹而去。至新鄭,投李矩,三 年將去,而矩不聽。荀組以為陳郡、汝南太守,愍帝徵 為尚書左丞、長水校尉,皆不果就。後密捨矩去,投荀 組于許昌,矩深恨焉,久之,乃送家屬還攸。攸與刁協、 周顗素厚,遂至江東。元帝以攸為太子中庶子。時吳 郡闕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載米之郡,俸祿無所 受,唯飲吳水而已。時郡中大饑,攸表振貸,未報,乃輒 開倉救之。臺遣散騎常侍桓彝、虞𩦎慰勞饑人,觀聽 善否,乃劾攸以擅出穀,俄而有詔原之。攸在郡刑政 清明,百姓歡悅,為中興良守。後稱疾去職,郡常有送 迎錢數百萬,攸去郡不受一錢。百姓數千人留牽攸 船,不得進,攸乃小停,夜中發去。吳人歌之曰:「紞如打 五鼓,雞鳴天欲曙。鄧侯挽不留,謝令推不去。」百姓詣 臺乞留一歲,不聽,拜侍中。歲餘,轉吏部尚書。蔬食敝 衣,周急振乏。性謙和,善與人交,賓無貴賤,待之若一, 而頗敬媚權貴。永昌中,代周顗為護軍將軍。太寧二 年,王敦反,明帝密謀起兵,乃遷攸為會稽太守。初,王 敦伐都之後,中外兵數,每月言之于敦,攸已出在家, 不復知護軍事。有惡攸者,誣攸尚白敦兵數,帝聞而 未之信。轉攸為太常。時帝南郊,攸病不能從。車駕過 攸問疾,攸力病出拜。有司奏攸不堪行郊而拜道左坐免。攸每有進退,無喜慍之色。久之,遷尚書右僕射。 咸和元年卒,贈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祠以少牢。攸 棄子之後,妻不復孕,過江納妾,甚寵之。訊其家屬,說 是北人,遭亂憶父母姓名,乃攸之甥。攸素有德行,聞 之感恨,遂不復畜妾,卒以無嗣。時人義而哀之,為之 語曰:「天道無知,使鄧伯道無兒。」弟子綏服攸喪三年。

孔嚴[编辑]

按《晉書孔愉傳》:「愉從子嚴,字彭祖。祖父奕,全椒令。明 察過人。時有遺其酒者,始提入門,奕遙呵之曰:『人餉 吾兩甖酒,其一何故非也』?檢視之,其一果是水。或問 奕何以知之?笑曰:『酒重水輕,提酒者,手有輕重之異 故耳。在官有惠化。及卒,市人若喪慈親焉。父倫,黃門 郎。嚴少仕州郡,歷司徒掾,尚書殿中郎。殷浩臨揚州』」, 請為別駕,遷尚書左丞。時朝廷崇樹浩以抗擬桓溫, 溫深以不平。浩又引接荒人,謀立功于閫外。嚴言于 浩曰:「當今時事艱難,可謂百六之運,使君屈已應務, 屬當其會。聖懷所以日昃匪懈,臨朝斤斤,每欲深根 固本,靜邊寧國耳,亦豈至私哉!而處任者所至不同, 所見各異,人口云云,無所不至。頃來」天時人情,良可 寒心。古人為政,防人之口,甚于防川。間日侍坐,亦已 粗申所懷,不審竟當何以鎮之?《老子》云:「夫惟不爭,則 萬物不能與之爭。」此言不可不察也。愚意故謂朝廷 宜更明授任之方,韓、彭可專征伐,蕭、曹守管籥,內外 之任,各有攸司。深思廉、藺屈申之道,平、勃相和之義, 令婉然通順,人無間「言,然後乃可保大定功,平濟天 下也。又觀頃日降附之徒,皆人面獸心,貪而無親,難 以感義,而聚著都邑,雜處人間,使君常疲聖體以接 之,虛府庫以拯之,足以疑惑視聽耳。」浩深納之。及哀 帝踐阼,議所承統,時多異議。嚴與丹陽尹庾龢議曰: 「順本居正,親親不可奪,宜繼成皇帝。」諸儒咸以嚴議 為長,竟從之。隆和元年,詔曰:「天文失度,太史雖有祈 禳之事,猶釁眚屢彰。今欲依鴻祀之制,于太極殿前 庭親執虔肅。」嚴諫曰:「鴻祀雖出《尚書大傳》,先儒所不 究。歷代莫之興,承天接神,豈可以疑殆行事乎?天道 無親,唯德是輔。陛下祇順恭敬,留心兆庶,可以消災 復異,皆已蹈而行之,德合神明,丘禱久矣,豈須屈萬 乘之尊,修雜祀之事!君舉必書,可不慎歟!」帝嘉之而 止。以為揚州大中正,嚴不就。有司奏免,詔特以侯領 尚書。時東海王奕求海鹽、錢塘以水牛牽埭稅取錢 直,帝初從之,嚴諫乃止。初,帝或施私恩,以錢帛賜左 右。嚴又啟:諸所別賜及給廚食,皆應減省。帝曰:「左右 多困乏,故有所賜,今通斷之。又廚膳宜有減徹。」思詳 具聞,嚴多所匡益。太和中,拜吳興太守,加秩中二千 石。善于宰牧,甚得人和。餘杭婦人經年荒,賣其子以 活夫之兄子。武康有兄弟二人,妻各有孕,弟遠行未 反,遇荒歲不能兩全,棄其子而活弟子。嚴並褒薦之。 又甄賞才能之士,論者美焉。五年,以疾去職,卒于家。 三子:道民,宣城內史;靜民,散騎常侍;福民,太子洗馬, 皆為孫恩所害。

殷顗[编辑]

按《晉書》本傳:「顗字伯通,陳郡人也。祖融,太常卿。父康, 吳興太守。顗性通率,有才氣,少與從弟仲堪俱知名。 太元中,以中書郎擢為南蠻校尉,涖職清明,政績肅 舉。及仲堪得王恭書,將興兵內伐,告顗欲同舉。顗不 平之,曰:『夫人臣之義,慎保所守。朝廷是非,宰輔之務, 豈藩屏之所圖也?晉陽之事,宜所不豫』。仲堪要之轉」 切,顗怒曰:「吾進不敢同,退不敢異。」仲堪甚以為恨。猶 密諫仲堪,辭甚切至。仲堪既貴,素情亦殊,而志望無 厭,謂顗言為非。顗見江績亦以正直為仲堪所斥,知 仲堪當逐異,已樹置所親,因出行散,託疾不還。仲堪 聞其病,出省之,謂顗曰:「兄病殊為可憂。」顗曰:「吾病不 過身死,但汝病在滅門,幸熟為慮,勿以我為念也。」仲 堪不從,卒與楊佺期、桓元同下。顗遂以憂卒。隆安中, 詔曰:「故南蠻校尉殷顗,忠績未融,奄焉隕喪,可贈冠 軍將軍。」弟仲文、叔獻,別有傳。

王化[编辑]

按《華陽國志》,「化字伯遠,廣漢郪人也,漢時作大匠王 堂後也。祖父啇,字文表,州牧劉璋時為蜀太守,有懿 德高名」,在《耆舊傳》。父彭,字仲巴郡太守化兄弟四 人,少有令望。化治《毛詩》《三禮》《春秋公羊傳》。郡命功曹, 州辟從事,光祿郎中、主事、尚書郎,除閬中令,為政清 靜。察孝廉。大同後,復端右。郡察孝廉,為樂涫令。

壽良 子紹繼 張徵 費緝[编辑]

按《華陽國志》,「良字文淑,蜀郡成都人也。父祖二世犍 為太守。良少與犍為張徵、費緝並知名。治《春秋》三傳, 貫通五經。澡身貞素。州從事、散騎黃門侍郎,大同郡 主簿,上計吏,察孝廉,不就。州辟主簿,治中、別駕舉才 行,刺史皇甫晏貢之三司,遂辟太宰,除霸城令、始平 太守,治政著稱。從扶風轉秦國內史。文立卒後,溫令」 李宓表武帝言:「二州人士零頹,才彥凌遲,無復廁豫, 綱紀後進,慰寧遐外者。良公朝英,特二州之望,宜見超擢。」

子紹繼立,後帝徵為黃門侍郎,兼二州都給事中、梁 州刺史,遷散騎常侍、大長秋。卒,葬洛北邙山。

徵,字建興,張翼子也。篤志好學,官至廣漢太守。 緝字文平,清檢有治幹,舉秀才,歷城令,涪陵太守,遷 譙內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