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77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百七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七十九卷目錄
政事部名臣列傳九
魏二
高崇 劉藻
李叔虎〈從子長仁 子述 孫象〉穆弼
封興之 封琳
韓秀〈子務〉 甄琛〈從弟密〉
張纂〈子宣軌 從弟元賓〉崔休
蘇湛 房亮〈弟悅〉
范紹 裴佗
盧同 穆子琳〈弟良〉
崔長文〈從弟庠〉 路思令
朱元旭 張熠
羊敦 竇瑗
官常典第七百七十九卷
政事部名臣列傳九
[编辑]魏二
[编辑]高崇
[编辑]按《魏書》本傳,「崇字積善,渤海蓨人。四世祖撫,晉永嘉 中,與兄顧避難奔於高麗。父潛,顯祖初歸國,賜爵開 陽男,居遼東。詔以沮渠牧犍女賜潛為妻,封武威公 主,拜駙馬都尉,加寧遠將軍,卒。崇少聰敏,以端謹見 稱,徵為中散,稍遷尚書三公郎。家資富厚,僮僕千餘, 而崇志尚儉素,車馬器服充事而已。自修潔,與物無」 競。初,崇舅氏坐事誅,公主痛本生絕嗣,遂以崇繼牧 犍後,改姓沮渠。景明中,啟復本姓,襲爵。遷領軍長史、 伏波將軍、洛陽令。為政清斷,吏民畏其威風。每有發 擿,不避強禦,縣內肅然。朝廷方有遷授,會病卒,年三 十七。贈漁陽太守。永安二年,復贈征鹵將軍、滄州刺 史,諡曰成。初,崇謂友人曰:「《仲尼》四科,德行為首。人能 立身約己,不忘典訓,斯亦足矣。」
劉藻
[编辑]按《魏書》本傳,「藻字彥先,廣平易陽人也。六世祖遐,從 司馬叡南渡。父宗之,劉裕廬江太守。藻涉獵群籍,美 談笑,善與人交,飲酒至一石不亂。永安中,與姊夫李 嶷俱來歸國,賜爵易陽子,擢拜南部主書,號為稱職。 時北地諸羌數萬家恃險作亂,前後牧守不能制,姦 暴之徒,並無名實,朝廷患之,以藻為北地太守。藻推」 誠布信,諸羌咸來歸附。藻書其名籍,收其賦稅,朝廷 嘉之。遷龍驤將軍、雍城鎮將。先是,氐豪徐成、楊黑等 驅逐鎮將,故以藻代之。至鎮,擒獲成、黑等,斬之以徇, 群氐震慴。雍州人王叔保等三百人表乞藻為騃奴 戍主。詔曰:「選曹已用人,藻有惠政,自宜他敘。」在任八 年,遷離城鎮將。太和中,改鎮為岐州,以藻為岐州刺 史。轉秦州刺史。秦人恃險,率多麤暴,或拒課輸,或害 長吏,自前守宰,率皆依州遙領,不入郡縣。藻開示恩 信,誅戮豪橫,羌、氐憚之,守宰於是始得居其舊所。遇 車駕南伐,以藻為東道都督。秦人紛擾,詔藻還州,人 情乃定。仍與安南將軍元英征漢中,頻破賊軍,長驅 至南鄭。垂平梁州,奉詔還軍,乃不果克。後車駕南伐, 以藻為征鹵將軍,督統軍高聰等四軍為東道別將。 辭於洛水之南,高祖曰:「與卿石頭相見。」藻對曰:「臣雖 才非古人,庶亦不留賊寇而遺陛下,輒當釃《曲阿》之 酒,以待百官。」高祖大笑曰:「今未至曲阿,且以河東數 石賜卿。」後與高聰等戰敗,俱徙平州。景明初,世宗追 錄舊功,以藻為太尉司馬。是年六月卒,年六十七,贈 錢六萬。
李叔虎〈從子長仁 子述 孫象〉
[编辑]按《魏書》本傳:「叔虎,渤海蓨人也。從祖金,世祖神麚中, 與高允俱被徵,位至征南從事中郎。叔虎好學,博聞, 有識度,為鄉閭所稱。太和中,拜中書博士,與清河崔 光、河間邢巒並相親友,轉議郎。久之,遷太尉從事中 郎,轉國子博士、本國中正,攝樂陵中正。性清直,甚有 公平之稱。後兼散騎侍郎、太極都將。事訖,除高陽太」 守,固辭不拜。尋除顯武將軍、太尉高陽王雍諮議參 軍事,雍以其器操重之。尋除假節,行華州事,為吏民 所稱。永平四年卒,年五十四。贈冠軍將軍、南青州刺 史,諡曰穆。從子長仁,字景安,頗有學涉,舉秀才,射策 高第,拜中書博士,轉中書侍郎。累遷平南將軍、沛郡 太守,仍為彭城太守。又從尉元討定南境,賜爵延陵 男。徵拜員外散騎常侍,使於劉準。行還,以疾除北海 內史,詔賜醫藥。凡在三郡,吏民安之。尋卒。武定中,贈 安南將軍、七兵尚書、冀州刺史,男如故。叔虎子述,字 道興,有學識。州舉秀才,拜太常博士,使詣長安冊祭 燕宣王廟。還,除尚書儀曹郎,賜爵蓨縣男。稍遷建興 太守,卒。述子象,字孟則。清簡有風概,博涉群書。初襲
爵,為徐州平東府功曹參軍,遷冀州治中,有勳績。久之,拜散騎侍郎,加寧朔將軍,尋轉中書侍郎。出為青州太傅開府諮議參軍、行北徐州事、本將軍、光祿大 夫。齊文襄王引為開府諮議參軍,加征東將軍。興和 二年,兼散騎常侍,使於蕭衍。三年卒。贈驃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冀州刺史,諡曰「文簡。」以子子貞預義之勤 也。
穆弼
[编辑]按《魏書穆崇傳》:「崇子翰,翰子龍仁,龍仁子豐國。豐國 弟子弼,有風格,善自位置,涉獵經史,與長孫稚、陸希 道等齊名於世。矜己陵物,頗以損焉。高祖初定氏族, 欲以弼為國子助教,弼辭曰:『先臣以來,蒙恩累世,比 校徒流,實用慚屈』。高祖曰:『朕欲敦厲胄子,故屈卿先 之。白玉投泥,豈能相污』?弼曰:『既遇明時,恥沉泥滓』。」會 司州牧、咸陽王禧入,高祖謂禧曰:「朕與卿作州都,舉 一主簿。」即命弼謁之,因為高祖所知。輿駕南征,特敕 隨從。世宗初,除尚書郎,以選為高平王懷國郎中令, 數有匡諫之益,世宗善之,除中書舍人,轉司州治中、 別駕,歷任有稱。肅宗時,河州羌卻鐵忽反,敕兼黃門 慰喻。忽以功加前將軍,賜以錢帛。尋以本將軍行揚 州事,追拜平西將軍、華州刺史。卒於州,時年五十一。 贈使持節、征北將軍、定州刺史,諡曰懿。子季齊,釋褐 司徒參軍事、開府騎兵參軍。
封興之
[编辑]按《魏書封懿傳》:「懿族子回,回子隆之。隆之弟興之,字 祖胄,經明行修,恬素清靜。起家太學博士,員外郎,出 為瀛冀二州平北府長史,所歷有當官之譽。孝昌中 卒。天平中,追贈散騎常侍、撫軍將軍、雍州刺史,尋重 贈殿中尚書,諡曰文。子孝琬,字士蒨,武定末,開府中 郎。孝琬弟孝琰,祕書郎。興之弟延之,字祖業,天平中」, 驃騎大將軍、青州刺史、剡縣開國子。
封琳
[编辑]按《魏書封懿傳》:「懿子元之,元之弟子磨奴既以鑒子 回為後,請於顯祖,贈鑒寧遠將軍、滄水太守。鑒長子 琳,字彥寶,顯祖末,本州表貢,拜中書博士。高祖初,大 軍南討,琳參鎮南軍事。後為河南七州大使,還拜中 書侍郎,與侍中南平王馮誕等議定律令,賜布帛六 百疋,粟六百石,馬牛各一。遷太尉長史,轉司宗下大」 夫,有長者之稱。行東兗州事。及改定百官,除司空長 史。出為立忠將軍、南青州刺史、兼散騎常侍、持節、西 道大使。還為長兼太中大夫,轉廣平內史,又為光祿 大夫。世宗末,除後將軍、夏州刺史,徵為安東將軍、光 祿大夫。神龜二年卒。贈使持節、撫軍將軍、相州刺史。 子元稱。
韓秀〈子務〉
[编辑]按《魏書》本傳,「秀字白虎,昌黎人也。祖宰,慕容儁謁者 僕射。父昺,皇始初歸國,拜宣威將軍、騎都尉。秀歷吏 任,稍遷尚書郎,賜爵遂昌子,拜廣武將軍。高宗稱秀 聰敏清辯,才任喉舌,遂命出納王言,并掌機密。行幸 遊獵,隨侍左右。顯祖踐阼,轉給事中,參征南慕容白 曜軍事。延興中,尚書奏以敦煌一鎮,介遠西北,寇賊」 路衝,慮或不固,欲移就涼州。群官會議,僉以為然。秀 獨謂非便,曰:「此蹙國之事,非闢土之宜。愚謂敦煌之 立,其來已久,雖土鄰彊寇,而兵人素習,縱有姦竊,不 能為害。循常置戍,足以自全。進斷北狄之覘途,退塞 西夷之闚路。若徙就姑臧,慮人懷異意,或貪留重遷, 情不願徙,脫引寇內侵,深為國患。且敦煌去涼州及 千餘里,捨遠就近,遙防有闕。一旦廢罷,是啟戎心,則 邊夷交搆,互相來往。恐醜徒協契,侵竊涼土,及近諸 戍,則關右荒擾,烽警不息,邊役煩興,艱難方甚。」乃從 秀議。太和初,遷內侍長。後為平東將軍、青州刺史,假 漁陽公。在州數年卒。子務襲爵。務字道世,性端謹,有 治幹。初為中散,稍遷太子翊軍校尉。時高祖南征,行 梁州刺史。楊靈珍謀叛,以務為統軍,受都督李崇節 度。以討靈珍有戰功,授後軍長史,徵赴行在所,還遷 長水校尉。景明初,假節行肆州事,轉左中郎將、寧朔 將軍,試守常山郡。又為征蠻都督、李崇司馬。崇揃蕩 群蠻,除近畿之患,務有力焉。後除鎮北府司馬。初試 守常山,府解,復為平北長史。務頗有受納,為御史中 尉李平所劾,付廷尉,會赦免。後除龍驤將軍、郢州刺 史。務獻七寶床、象牙席。詔曰:「晉武帝焚雉頭裘,朕常 嘉之。今務所獻,亦此之流也。奇麗之物,有乖風素,可 付其家人。」邊人李旻、馬道進等詐殺蕭衍黃坂戍主, 率戶來降。務信之,遣兵千餘人迎接。戶既不至,而詐 表破賊,坐以免官。久之,拜冠軍將軍、太中大夫,進號 左將軍。神龜初,卒。
甄琛〈從弟密〉
[编辑]按《魏書》本傳:「琛字思伯,中山毋極人,漢太保甄耶後 也。父凝,州主簿。琛少敏悟,閨門之內,兄弟戲狎,不以 禮法自居,頗學經史,稱有刀筆,而形貌短陋,尟風儀。 舉秀才,入都積歲,頗以奕棋棄日,至乃通夜不止。手 下蒼頭,常令秉燭,或時睡頓,大加其杖,如此非一。奴後不勝痛楚,乃白琛曰:『郎君辭父母,仕宦京師,若為 讀書執燭奴,不敢辭罪。乃以圍棋日夜不息,豈是向 京之意,而賜加杖罰,不亦非理』。」琛惕然慚感,遂從許 叡、李彪假書研習,聞見益優。太和初,拜中書博士,遷 諫議大夫。時有所陳,亦為高祖知賞。轉通直散騎侍 郎,出為本州征北府長史。後為本州陽平王頤衛將 軍府長史。世宗踐阼,以琛為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 轉通直散騎常侍,仍兼中尉。琛表曰:「王者道同天壤, 施齊造化,濟時拯物,為民父母。故年穀不登,為民祈 祀。乾坤所惠,天子順之;山川祕利,天子通之。苟益生 民,損躬無吝。如或所聚,唯為賑恤。是以《月令》稱:『山林 藪澤有能取蔬食禽獸者,皆野虞教導之,其迭相侵 奪者,罪之無赦』。」此明導民而弗禁,通有無以相濟也。 《周禮》雖有川澤之禁,正所以防其殘盡,必令取之有 時,斯所謂障護雖在公,更所以為民守之耳。且一家 之長,惠及子孫;一運之君,澤周天下,皆所以厚其所 養,以為國家之富。未有尊居父母而醯醢是吝,富有 萬品而一物是規。今者天為黔首生鹽,國與黔首障 護,假獲其利,是猶富專口齗,不及四體也。且天下夫 婦,歲貢粟帛,四海之有,備奉一人;軍國之資,取給百 姓。天子亦何患乎貧,而苟禁一池也?古之王者,世有 其民,或水火以濟其用,或巢宇以誨其居,或教農以 去其饑,或訓衣以除其敝。故《周詩》稱「教之誨之,飲之 食之」,皆所以撫覆導養,為之求利者也。臣性昧知理, 識無遠尚,每觀上古愛民之跡,時讀中葉驟稅之書, 未嘗不歎彼遠大,惜此近狹。今偽弊相承,仍崇關廛 之稅;大魏恢博,唯受穀帛之輸。是使遠方聞者,罔不 歌德。昔亶父以棄寶得民,碩鼠以受財失眾。君王之 義,宜其高矣。魏之簡稅,惠實遠矣。《語》稱「出內之吝,有 司之福;施惠之難,人君之禍。夫以府藏之物,猶以不 施而為災,況府外之利,而可吝之於黔首?且善藏者 藏於民,不善藏者藏於府。藏於民者民欣而君富,藏 於府者國怨而民貧。國怨則示化有虧,民貧則君無 所取。願弛茲鹽禁,使沛然遠及。依《周禮》置川衡之法, 使之監導而已。」詔曰:「民利在斯,深如所陳,付八座議 可否以聞。」司徒、錄尚書彭城王勰、兼尚書邢巒等奏: 「琛之所列,富乎有言,首尾大備,或無可貶。但恐坐談 則理高,行之則事闕,是用遲回,未謂為可。竊惟古之 善為治者,莫不昭其勝途,悟其遠理,及於救世,升降 稱時。欲令豐無過溢,儉不致敝,役養消息,備在厥中, 節約取足,成其性命。如不爾者,焉用君為!若任」其生 產,隨其啄食,便是芻狗萬物不相有矣。自大道既往, 恩惠生焉,下奉上施,卑高理睦。然恩惠既交,思拯之 術廣,恆恐財不賙國,澤不厚民,故《多方》以達其情,立 法以行其志。至乃取貨山川,輕在民之貢;立稅關市, 裨十一之儲。收此與彼,非利己也;回彼就此,非為身 也。所謂集天地之產,惠天地之「民;藉造物之富,賑造 物之貧。徹商賈給戎戰,賦四民贍軍國,取乎用乎,各 有義已。禁此淵池,不專大官之御;斂此匹帛,豈為後 宮之資?」既潤不在己,彼我理一,猶積而散之,將焉所 吝?且稅之本意,事有可求,固以希濟生民,非為富賄 藏貨。不爾者,昔之君子,何為然哉?是以後來經國,未 之或改。故先朝商校小大以情,《降鑒》之流。〈疑〉「興復鹽 禁。然自行以來,典司多怠,出入之間,事不如法,遂令 細民怨嗟,商販輕議。此乃用之者無方,非興之者有 謬,至使朝廷明識,聽營其間。今而罷之,懼失前旨。一 行一改,法若易棋,參論理要,宜依前式。」詔曰:「司鹽之 稅,乃自古通典,然興制利民,亦代或不同。苟可以富 氓益化,唯理所在。甄琛之表,實所謂助政毗治者也。 可從其前計,使公私並宜,川利無壅,尚書嚴為禁豪 強之制也。」詔琛參八座議事,尋正中尉,常侍如故。遷 侍中,領中尉。琛俛首畏避,不能繩糾貴遊,凡所劾治, 率多下吏。於時趙修盛寵,琛傾身事之。琛父凝為中 散大夫,弟僧林為本州別駕,皆託修申達。至修姦詐 事露,明當收考,今日乃舉其罪。及監決,修鞭猶相隱 惻,然告人曰:「趙修小人,背如土牛,殊耐鞭杖。」有識以 此非之。修死之明日,琛與黃門郎李憑以朋黨被召, 詣尚書兼尚書元英、邢巒,窮其阿附之狀。琛曾拜官, 諸賓悉集,巒乃晚至。琛謂巒曰:「卿何處放蛆來?」今晚 始顧。雖以戲言,巒變色銜忿。及此大相推窮。司徒公、 錄尚書、北海王詳等奏曰:「臣聞黨人為患,自古所疾, 政之所忌,雖寵必誅,皆所以存天下之至公,保靈基 於永業者也。伏惟陛下纂聖前暉,淵鑒幽慝,恩斷近 習,憲軌唯新,大政蔚以增光,鴻猷於焉永泰。謹按侍 中、領御史中尉甄琛,身居直法,糾擿是司,風邪響黷, 猶宜劾紏,況趙修奢暴,聲著內外,侵公害私,朝野切 齒,而琛嘗不陳奏。方更往來,綢繆結納,以為朋黨,中 外影響,致其談譽。令布衣之父,超登正四之官,七品 之弟,越陟三階之祿。虧先皇之選典,塵聖明之官人。」 又與武衛將軍、黃門郎李憑相為表裏,憑兄叨封,知 而不言。及修釁彰,方加彈奏,生則附其形勢,死則就地排之,竊天之功,以為己力。仰欺「朝廷,俯罔百司,其 為鄙詐,於茲甚矣。不實不忠,實合貶黜。謹依《律科》,徒 請以職除,其父中散,實為叨越」,雖皇族帝孫,未有此 例。既得不以倫請,下收奪。李憑朋附趙修,是親是仗, 交遊之道,不依恆度。或晨昏從就,或吉凶往來,至乃 身拜其親,妻見其子,每有家事,必先請託,緇點皇風, 塵鄙正化。此而不「糾,將何以肅整阿諛,獎勵忠概。請 免所居官,以肅風軌。」奏可。琛遂免歸本郡。左右相連 死黜者三十餘人。始,琛以父母年老,常求解官扶侍, 故高祖授以本州長史。及貴達,不復請歸,至是乃還。 供養數年,遭母憂。母鉅鹿曹氏,有孝性。夫氏去家,路 踰百里,每得魚肉菜果珍美口實者,必令僮僕走奉 其母,乃後食焉。琛母服未闋,復喪父。琛於塋兆之內, 手種松柏,隆冬之月,負掘水土,鄉老哀之,咸助加力, 十餘年中,墳成木茂。與弟僧林,誓以同居沒齒,專事 產業,親躬農圃,時以鷹犬馳逐自娛。朝廷有大事,猶 上表陳情。久之,復除散騎常侍,領給事黃門侍郎、定 州大中正。大見親寵,委以門下庶事,出參尚書,入廁 帷幄。琛,高祖時兼主客郎,迎送蕭賾使彭城劉纘,琛 欽其器貌,常歎詠之。纘子晰為胊山戍主。晰死,家屬 入洛。有女年未二十,琛已六十餘矣,乃納晰女為妻。 婚日,詔給廚費,琛深所好悅,世宗時調戲之。盧昶敗 於胊山,詔琛馳驛檢按。遷河南尹,加平南將軍,黃門 中正如故。琛表曰:「《詩》稱『京邑翼翼,四方是則』者,京邑 是四方之本,安危所在,不可不清。是以國家居代,患 多盜竊。世祖大武皇帝親自發憤,廣置主司里宰,皆 以下代令長及五等散男有經略者乃得為之。又多 置吏士,為其羽翼,崇而重之,始得禁止。今遷都已來, 天下轉廣,四遠赴會,事過代都,五方雜沓,難可備簡, 寇盜公行,劫害不絕。此由諸坊混雜,釐比不精,主司 闇弱,不堪檢察故也。凡使人攻堅木者,必為之擇良 器。今河南郡是陛下天山之堅木,盤根錯節,亂植其 中。」六部里尉,即攻堅之利器,非貞剛精銳,無以治之。 今擇尹既非南金,里尉鉛刀而割,欲望肅清都邑,不 可得也。里正乃流外四品,職輕任碎,多是下「才,人懷 苟且,不能督察,故使盜得容姦,百賦失理。邊外小縣, 所領不過百戶,而令長皆以將軍居之。京邑諸坊,大 者或千戶、五百戶,其中皆王公卿尹、貴勢姻戚、豪猾 僕隸,蔭養姦徒,高門邃宇,不可干問。又有州郡俠客, 蔭結貴遊,附黨連群,陰為市劫,比之邊縣,難易不同。 今難彼易此,實為未愜。王者立法,隨時從宜,改弦易 調,明主所急。先朝立品,不必即定,施而觀之,不便則 改。今閑宮靜任,猶聽長兼,況煩劇要務,不得簡能下 領。請取武官中八品將軍以下,幹用貞濟者,以本官 俸恤領里尉之任,各食其祿。高者領六部尉,中者領 經途尉,下者領里正。不爾,請少高里尉之品。選下品 中應遷之者,進而為之,則督貴有所,輦轂可清。」詔曰: 「里正可進至勳品經途從九品,六部尉正九品,諸職 中簡取,何必須武人也。」琛又奏以羽林為遊軍,於諸 坊巷司察盜賊。於是京邑清靜,至今踵焉。轉太子少 保,黃門如故。大將軍高肇伐蜀,以琛為使持節、假撫 軍將軍,領步騎四萬為前驅都督。琛次梁州獠亭,會 世宗崩,班師。高肇既死,以琛,肇之黨也,不宜復參朝 政,出為營州刺史,加安北將軍。歲餘,以光祿大夫李 思穆代之,時年六十五矣。遂停中山,久之乃赴洛。除 鎮西將軍、涼州刺史。猶以琛高氏之昵也,不欲處之 於內。尋徵拜太常卿,仍以本將軍出為徐州刺史。及 入辭肅宗,琛辭以老,詔除吏部尚書,將軍如故。未幾, 除征北將軍、定州刺史。衣錦畫遊,大為稱滿,治體嚴 細,甚無聲譽。崔光辭司徒之授也,琛與光書,外相抑 揚,內實附會也。光亦揣其意,復書褒美以悅之。徵為 車騎將軍、特進,又拜侍中。以其衰老,詔賜御府杖朝 直,杖以出入。正光五年冬,卒。詔給東園祕器,朝服一 具,衣一襲,錢十萬,物七百段、蠟三百斤,贈司徒公、尚 書左僕射,加後部鼓吹。太常議諡文穆,吏部郎袁翻 奏曰:「案《禮》,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者,位 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生於己,名 生於人,故闔棺然後定諡。皆累其生時美惡,所以為 將來勸戒。身雖死,使名常存也。凡薨亡者,屬所即言 大」鴻臚移本郡大中正,條其行跡功過,承中正移言 公府,下太常部博士評議,為諡列上。「諡不應法者,博 士坐如選舉不以實論。若行狀失實,中正坐如博士。」 自古帝王,莫不殷勤重慎,以為褒貶之實也。今之行 狀,皆出自其家,任其臣子自言君父之行,無復相是 非之事。臣子之欲光揚君父,但苦跡之「『不高,行之不 美,是以極辭肆意,無復限量。觀其狀也,則周、孔連鑣, 伊顏接衽。論其諡也,雖窮文盡武,罔或加焉。然今之 博士,與古不同,唯知依其行狀,又先問其家人之意, 臣子所求,便為議上。都不復斟酌與奪,商量是非。致 號諡之加,與汎階莫異。專以極美為稱,無復貶降之 名。禮官之失,一至於此』。案甄司徒《行狀》,至德與聖人齊蹤,鴻名共大賢比跡。文穆之諡,何足加焉。但比來 贈諡,於例普重,如甄、琛之流,無不複諡。謂宜依《諡法》 慈惠愛民曰孝,宜諡曰孝穆公。自今已後,明勒太常、 司徒有行狀,如此言辭流宕無復節限者,悉請裁量, 不聽為受。必準人立諡,不得甚加優越。復仍踵前來 之失者,付法司科罪。」從之。琛祖載,肅宗親送降車,就 輿弔服哭之,遣舍人慰其諸子。琛性輕簡,好嘲謔,故 少風望。然明解有幹具,在官清白,自高祖、世宗咸相 知待,肅宗以師傅之義而加禮焉。所著文章,鄙碎無 大體,時有理詣。《磔四聲》《姓族廢興》《會通》《緇素》三論,及 《家誨》二十篇,《篤學文》一卷,頗行於世。子侃,琛從父弟 密,字叔雍,清謹少嗜欲,頗涉書史。太和中,奉朝請。密 疾世俗貪競,乾沒榮寵,曾作《風賦》以見意。後參中山 王英軍事。英鍾離敗退,鄉人蘇良沒於賊手,密盡私 財以贖之。良既歸,傾資報密,密一皆不受,謂良曰:「濟 君之日,本不求貨,豈相贖之意也?」歷太尉鎧曹,遷國 子博士。肅宗末,通直散騎常侍、冠軍將軍。時賊帥葛 榮侵擾河北,裴衍源子邕敗沒,人情不安,詔密為相 州行臺,援守鄴城。莊帝以密「全鄴之勳,賞安市縣開 國子,食邑三百戶。」遷平東將軍、光祿大夫,領廷尉少 卿。尋轉征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孝靜初,車騎將軍、 廷尉卿。在官有平直之譽。出為北徐州刺史,將軍如 故。興和四年卒。贈驃騎將軍、儀同三司、瀛州刺史,諡 曰靖。子儉。
張纂〈子宣軌 從弟元賓〉
[编辑]按《魏書甄琛傳》:「琛同郡張纂,字伯業,祖珍,字文表,慕 容寶度支尚書。太祖平中山入國,世祖時拜中書侍 郎。真君元年,關右慰勞大使。二年,拜使持節鎮西將 軍、涼州刺史。卒贈征東將軍、燕州刺史,諡曰穆。纂涉 經史,雅有氣尚,交結勝流。太和中,釋褐奉朝請,稍遷 伏波將軍、任城王澄鎮北府騎兵參軍,帶魏昌縣令」, 吏民安之。後為北中府司馬。久之,除樂陵太守。在郡 多所受納。聞御史至,棄郡逃走,於是除名,乃卒。天平 初,贈使持節、都督冀定二州諸軍事、驃騎將軍、定州 刺史。子宣軌,少孤,事母以孝聞。歷郡功曹、州主簿。延 昌中,釋褐奉朝請、冀州征東府長流參軍,轉相州中 軍府錄事參軍、定州別駕。後除鎮遠將軍、員外散騎 常侍,出為相州撫軍府司馬。宣軌性通率,輕財好施。 屬葛榮圍城,與刺史李神有固守之效。永安中,以功 賜爵中山公。中興初,坐事死於鄴。纂從弟元賓,太和 十六年,出身奉朝請,遷員外郎、給事中。正光中,除中 堅將軍、射聲校尉。永安三年卒。永熙中,外生高敖曹 貴達,啟贈持節、撫軍將軍,瀛州刺史。
崔休
[编辑]按《魏書》本傳,「休字惠盛,清河人,御史中丞逞之元孫 也。祖靈和,仕劉義隆為員外散騎侍郎。父宗伯,世宗 初追贈清河太守。休少孤貧,矯然自立。舉秀才,入京 師,與中書郎宋弁、通直郎邢巒雅相知友。尚書王嶷 欽其人望,為長子,聘休姊,贍以貨財,由是少振。高祖 納休妹為嬪,以為尚書主客郎,轉通直正員郎,兼給」 事黃門侍郎。休好學,涉歷書史公事,軍旅之隙,手不 釋卷。崇尚先達,愛接後來,常參高祖侍席,禮遇次於 宋、郭之輩。高祖南伐,以北海王為尚書僕射,統留臺 事,以休為尚書左丞。高祖詔休曰:「北海年少,未閑政 績,百揆之務,便以相委。」轉長史,兼給事黃門侍郎。後 從駕南行。及車駕還幸彭城,汎舟泗水,詔在侍筵,觀 者榮之。世宗初,休以弟亡祖父未葬,固求渤海,於是 除之。性嚴明,雅長治體,下車先戮豪猾數人,廣布耳 目,所在姦盜,莫不擒翦。百姓畏之,寇盜止息。清身率 下,渤海大治。時大儒張吾貴有盛名於山東,四方學 士咸相宗慕,弟子自遠而至者𢘆千餘人,生徒既眾, 所在多不見容。休乃為設俎豆,招延禮接,使肄業而 還,儒者稱為口實。入為吏部郎中,遷散騎常侍,權兼 選任。休愛才好士,多所拔擢。廣平王懷數引談宴,世 宗責其與諸王交遊,免官。後除龍驤將軍、洛州刺史。 在州數年,以母老辭州,許之。尋行幽州事,徵拜司徒 右長史。休聰明強濟,雅善斷決,幕府多事,辭訟盈几, 剖判「若流,殊無凝滯。加之公平清潔,甚得時談。復除 吏部郎中,加征鹵將軍、冀州大中正,遷光祿大夫,行 河南尹。」肅宗初即真,加平東將軍。尋除平北將軍、幽 州刺史,進號安北將軍,遷安東將軍、青州刺史。青州 九郡民單𢷋、李伯徽、劉通等一千人上書訟休德政, 靈太后善之。休在幽、青州五六年,皆清白愛民,甚著 聲績,二州懷其德澤,百姓追思之。徵為安南將軍、度 支尚書,尋進號撫軍將軍、七兵尚書,又轉殿中尚書。 休久在臺閣,明習典禮,每朝廷疑議,咸取正焉。諸公 咸相謂曰:「崔尚書下意處,我不能異也。」正光四年卒, 年五十二。賵帛五百匹,贈車騎將軍、尚書僕射、冀州 刺史,諡文貞侯。休少而謙退,事母孝謹,及為尚書,子 仲文納丞相雍第二女,女妻領軍元叉。長庶子祕書
郎稚舒。挾恃二家,志氣微改,內有自得之心,外則陵藉同列。尚書令李崇、左僕射蕭寶夤、右僕射元欽皆以雍、叉之故,每憚下之。始,休母房氏欲以休女妻其 外孫邢氏,休不欲,乃違其母情,以妻叉子,議者非之。 休有九子,長子㥄。
蘇湛
[编辑]按《魏書》本傳,「湛字景儁,魏侍中則之後也。晉亂,避地 河右。世祖平涼州,還鄉里。父擁,字天祐,秦州撫軍府 司馬。湛少有器行,頗涉群書。年二十餘,舉秀才,除奉 朝請,領侍御史,轉員外散騎侍郎。蕭寶夤之討關西, 以湛為行臺郎中,深見委任。孝昌中,寶夤大敗,東還, 朝廷以為雍州刺史。後自猜懼,害中尉酈道元,乃稱」 兵反。時湛臥疾於家,寶夤令姜儉報湛云:「元略受蕭 衍意旨,乃欲見除。酈道元之來,事不可測,吾不能坐 受死亡,今便為身計,不復作魏臣也。與卿契闊,故以 相報。死生榮辱,與君共之。」湛聞之,舉聲大哭。儉遽止 之曰:「何得便爾?」湛曰:「百口居家,即時屠戮,云何不哭?」 哭數十聲,徐謂儉曰:「為我白濟王,王本以窮鳥投人, 賴朝廷假王羽翼,榮寵至此。屬國步多虞,不能竭忠 報德,乃欲乘人間隙,有不臧之心,信惑行路無識之 語,欲以羸敗之兵,守關問鼎。今魏德雖衰,天命未改, 且王之恩義,未洽於民,但見其敗,未見有成。蘇湛不 能以百口居家,為王族滅。」寶夤復報曰:「此是救命之 計,不得不爾。所以不先相白者,恐阻吾計故爾。」湛復 曰:「凡為大事,當得天下奇士。今但共長安博徒小兒 輩計較,辦有成理不?湛恐荊棘必生庭閣,願乞骸骨 還鄉里。脫得因此病死,可以下見先人。」寶夤素重之, 以湛病且知不為己用,聽還武功。寶夤敗,莊帝即位, 徵補尚書郎。既至,莊帝曰:「前聞卿答蕭寶夤,甚有美 辭,為我說也。」湛頓首謝曰:「臣雖言辭不如《伍被》,始終 不易,自謂過之。然臣與寶夤周遊契闊,言得盡心,而 不能令其不反,臣之罪也。」莊帝悅,拜散騎都尉,仍領 郎。尋遷中書侍郎。出帝初,病還鄉里,終於家。贈散騎 常侍、鎮西將軍、雍州刺史。
房亮〈弟悅〉
[编辑]按《魏書》本傳,「亮字景高,清河人也。父法延,譙郡太守。 亮好學有節操。太和中,舉秀才,為奉朝請,拜祕書郎, 又兼員外散騎侍郎,副中書侍郎宋弁使於蕭賾。還, 除尚書二千石郎中、濟州中正,兼員外常侍,使高麗。 高麗王託疾不拜,以亮辱命,坐白衣守郎中。後除濟 北太守,轉平原太守,以清嚴稱。時冀州刺史京兆王」 愉據州反,平原界在河北,與愉接境,愉乃遣人說亮, 啖以榮利,亮即斬其使人,發兵防捍。愉怒,遣其大將 張靈和率眾攻亮。亮督厲兵民,喻以逆順,出城拒擊, 大破之。尋遭憂解任。服終,除左將軍、汲郡太守,遷前 將軍、東荊州刺史。亮留心撫納,夷夏安之。時邊州刺 史例得一子出身,亮不言其子,而啟弟子超為奉朝 請,議者稱之。轉平東將軍、滄州刺史,入為光祿大夫, 加安東將軍。永安二年卒,年七十一。贈撫軍將軍、齊 州刺史。弟悅,字季欣。解褐廣平王懷國常侍,轉青州 平東府中兵參軍,加宣威將軍,遷高陽太守,轉廣川 太守,加鎮遠將軍。普太中,濟州刺史張瓊表所部置 南清河郡,仍請悅為太守,朝廷從之。凡歷三郡,民吏 安之。遷平東將軍、太中大夫。興和二年卒,年七十。贈 征東將軍、濟州刺史。
范紹
[编辑]按《魏書》本傳:「紹字始孫,敦煌龍勒人。少而聰敏。年十 二,父命就學,師事崔光,以父憂廢業。母又誡之曰:『汝 父卒日,令汝遠就崔生,希有成立。今已過期,宜遵成 命』。紹還赴學。太和初,充太學生,轉算生,頗涉經史。十 六年,高祖選為門下通事令史,遷錄事,令掌奏文集。 高祖善之。又為侍中李沖、黃門崔光所知,出內文奏」, 多以委之。高祖曾謂近臣曰:「崔光從容,范紹之力。」稍 遷強弩將軍、積弩將軍、公車令,加給事中,遷羽林監。 揚州刺史。任城王澄請征鍾離,敕紹詣壽春,共量進 止。澄曰:「須兵十萬,往還百日。渦陽、鍾離、廣陵、廬江,欲 數道俱進,但糧仗軍資,須朝廷速遣。」紹曰:「計十萬之 眾,往還百日,須糧百日。頃秋以向末,方欲徵召,兵仗 可集,恐糧難至。有兵無糧,何以剋敵?願王善思,為社 稷深慮。」澄沈思良久曰:「實如卿言。」使還,具以狀聞。後 澄遂征鍾離,無功而返。尋除長兼奉車都尉,轉右都 水使者,錄事如故。丁母憂去職。值義陽初復,起紹除 寧遠將軍、郢州龍驤府長史,帶義陽太守。其年冬,使 還都,值朝廷有南討之計,發河北數州田兵二萬五 千人,通緣淮戍兵合五萬餘人,廣開屯田。八座奏紹 為西道六州營田大使,加步兵校尉。紹勤於勸課,頻 歲大獲。又詔紹詣鍾離,與都督、中山王英論攻鍾離 形勢。英固言必剋,紹觀其城隍防守,恐不可陷,勸令 班師。英不從。紹還,具以狀聞。俄而英敗。詔以徐、豫二 境,民稀土曠,令紹量度處所,更立一州。紹以譙城形 要之所,置州為便,遂立南兗。入為主衣都統,加中堅 將軍,轉前軍將軍。追賞營田之勤,拜遊擊將軍,遷龍驤將軍、太府少卿,都統如故。轉長兼太府卿。紹量功 節用,甄煩就簡,凡有賜給,千匹以上,皆別覆奏,然後 出之。靈太后嘉其用心,敕「紹每月入見,諸」有益國利 民之事,皆令面陳。出除安北將軍、并州刺史。清慎守 法,頗得民和。值山胡來寇,不能擊,以此損其聲望。復 入為太常卿。莊帝初,遇害河陰。
裴佗
[编辑]按《魏書》本傳,「佗字元化,河東聞喜人。其先因晉亂避 地涼州。苻堅平河西,東歸桑梓,因居解縣焉。父景,惠 州別駕。佗容貌魁偉,隤然有器望。少治《春秋》、杜氏《毛 詩》《周易》,並舉其宗致。舉秀才,以高第除中書博士,轉 司徒參軍、司空記室、揚州任城王澄開府倉曹參軍。 入為尚書倉部郎中,行河東郡事,所在有稱績。還拜」 尚書考功郎中、河東邑中正。世宗親臨朝堂,拜員外 散騎常侍,中正如故。轉司州治中,以風聞,為御史所 彈。尋會赦免。轉征鹵將軍、中散大夫,為趙郡太守。為 治有方,威惠甚著,猾吏姦民,莫不改肅。所得俸祿,分 恤貧窮。轉前將軍、東荊州刺史。郡民戀仰,傾境餞送, 至今追思之。尋加平南將軍。蠻酋田盤石、田敬宗等 部落萬餘家,恃眾阻險,不賓王命,前後牧守,雖屢征 討,未能降款。佗至州,單使宣慰,示以禍福。敬宗等聞 佗宿德,相率歸附。於是闔境清晏,寇盜寢息,邊民懷 之,襁負而至者千餘家。尋加撫軍將軍,又遷中軍將 軍。在州數載,以疾乞還。永安二年卒。遺令不聽請贈, 不受賻襚,諸子皆遵行之。佗性剛直,不好俗人交遊, 其投分者必當時名勝。清白任真,不事家產,宅不過 三十步,又無田園,暑不張蓋,寒不衣裘,其貞儉若此。 六子。
盧同
[编辑]按《魏書》本傳,「同字叔倫,范陽涿人,盧元之族孫。父輔, 字顯元,本州別駕。同身長八尺,容貌魁偉,善於處世。 太和中,起家北海王詳國常侍,稍遷司空祭酒、昌黎 太守。尋為營州長史,仍帶郡。入除河南尹丞,遷太尉 屬。會豫州城民白早生反,都督中山王英、尚書邢巒 等討之,詔同為軍司。事平,除冀州鎮東府長史。遭父」 憂解任。後除司空諮議參軍,兼司馬,為營構東宮都 將。延昌中,秦州民反,詔同兼通直常侍持節慰諭之, 多所降下。還轉尚書右丞,進號輔國將軍。以父諱不 拜,改授龍驤。熙平初,轉左丞,加征虜將軍。時相州刺 史奚康生,徵民歲調皆七八十尺,以邀奉公之譽,部 內患之。同於歲祿,官給長絹。同乃舉按康生度外徵 調。書奏,詔科康生之罪,兼褒同在公之績。肅宗世,朝 政稍衰,人多竊冒軍功。同閱《吏部勳書》,因加檢覆,覈 得竊階者三百餘人。同乃表言:「竊見《吏部勳簿》,多皆 改換,乃校中兵奏按,並復乖舛。臣聊爾檢練,已得三 百餘人,明知隱而未露者,動有千數。愚謂罪雖思免, 猶須刊定。請遣一都令史,與令僕省事各一人,總集 吏部、中兵二局勳簿,對勾奏按。若名級相應者,即於 黃素楷書大字,具件階級數,令本曹尚書以朱印印 之。明造兩通,一關吏部,一留兵局,與奏按對掌」,則進 防揩洗之偽,退則無改易之理。從前以來,勳書上省, 唯列姓名,不載本屬,致令竊濫之徒,輕為苟且。今請 征職「白民,具列本州郡縣三長之所。其實官正職者, 亦列名貫,別錄歷階,仰本軍印記其上,然後印縫,各 上所司。統將都督,並皆印記,然後列上行臺。行臺關 太尉,太尉檢練精實,乃始關剌,省重究括,然後奏申。 奏出之日,黃素朱印關付吏部。頃來非但偷階冒名, 改換勳簿而已,或一階再取,或易名受級。凡如此者, 其人不少。良由吏部無簿,防塞失方。何者?吏部加階 之後,簿不注記,緣此之故,易生僥倖。自今敘階之後, 名簿具注加補日月,尚書印記,然後付曹郎中別作 抄,自印記,一如尚書郎中自掌,遞代相付。此制一行, 差止姦罔。」詔從之。同又奏曰:「臣頃奏以黃素為勳,具 注官名、戶屬及吏部換勳」之法,事目三條,已蒙旨許。 臣伏思《黃素勳簿》,政可粗止姦偽,然在軍虛詐,尤未 可盡。請自今在軍閱簿之日,行臺、軍司、監軍、都督各 明立文按,處處記之。斬首成一階已上,即令給券,一 紙之上,當中大書,起行臺、統軍位號,勳人甲乙。斬三 賊及被傷成階已上,亦具書於券,各盡一行,當行豎 裂。其券前後皆起年號日月,破某處陳某官某勳印 記為驗,一支付勳人,一支付《行臺記》至京即送門下, 別函守錄。又自遷都以來,戎車屢捷,所以征勳轉多, 敘不可盡者,良由歲久生姦,積年長偽,巧吏階緣,偷 增遂甚。請自今為始,諸有勳簿已經奏賞者,即廣下 遠近,云「某處勳判,咸令知聞,立格酬敘,以三年為斷。 其職人及出身限內悉令銓除,實官及外號隨才加 授。庶使酬勤者速申,立功者勸,事不經久,僥倖易息。 或遭窮難。州無中正者,不在此限。又勳簿之法,征還 之日,即應申送。頃來行臺督將,至京始造,或一年二 歲,方上勳書,姦偽之原,實自由此。於今以後,軍還之 日,便通勳簿,不聽隔月。」詔復依行。元叉之廢靈太后也,相州刺史、中山王熙起兵於鄴,熙敗,以同為持節、 兼黃門侍郎、慰勞使,乃就州刑。熙還,授平東將軍、正 黃門營、明堂副將,尋加撫軍將軍、光祿大夫、本州大 中正。同善事在位,為叉所親戮。熙之日,深窮黨與,以 希叉旨,論者非之。又給同羽林二十人以自防衛。同 兄琇,少多大言,常云「公侯可致。」至此。始為都水使者。 同啟求回身二階以加琇,琇遂除安州刺史,論者稱 之。營州城民就德興謀反,除同度支尚書,黃門如故, 持節使營州慰勞,聽以便宜從事。同頻遣使人,皆為 賊害。乃遣賊家口三十人,并免家奴為良。齎。書諭德 興,德興乃降,安輯其民而還。德興復反,詔同以本將 軍為幽州刺史,兼尚書行臺,慰勞之。同慮德興難信, 勒眾而往,為德興所擊,大敗而回。靈太后反政,以同 叉黨,除名。孝昌三年,除左將軍、太中大夫,兼左丞,為 齊兗二州行臺,節度大都督李叔仁〈闕〉莊帝踐阼,詔 復本秩,除都官尚書,復兼七兵。以同前慰勞德興之 功,封章武縣開國伯,邑四百戶,正除七兵。尋轉殿中, 加征南將軍。普泰初,除侍中,進號驃騎將軍、左光祿 大夫。同時久病,強牽從務,啟乞儀同。初,同之為黃門 也,與前廢帝俱在門下,同異其為人,素相款託。廢帝 以恩舊,許之,除儀同三司,餘官如故。永熙初薨,年五 十六。贈侍中、都督冀滄瀛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 司空公、冀州刺史,開國伯如故,賜帛四百匹,諡曰「孝 穆。」三年,復加贈尚書右僕射。有四子。
穆子琳〈弟良〉
[编辑]按《魏書穆崇傳》:「顯業子子琳,舉秀才,為安戎令,頗有 吏幹。隨長孫稚征蜀有功,除尚書屯田郎中。出帝即 位,以攝儀曹事,封高唐縣開國男,邑二百戶。孝靜初, 鎮東將軍、司州別駕,以占奪民田,免官爵。久之,何至 羅國主,副羅越居,為蠕蠕所破,其子去賓來奔。齊獻 武王奏去賓為安北將軍、肆州刺史,封高車王,招慰」 夷虜,表子琳為《去賓》長史,復其前封。尋遷儀同開府 長史、齊獻武王丞相司馬。卒,時年五十三。贈驃騎大 將軍、都官尚書、瀛州刺史。弟良,字先德。司空行參軍、 將作丞、司徒祭酒、安東將軍、南鉅鹿太守,頗有民譽。 入為司徒司馬、大將軍從事中郎、中書舍人。武定六 年卒。贈征東將軍、徐州刺史。
崔長文〈從弟庠〉
[编辑]按《魏書崔光傳》:「光從祖弟長文,字景翰,少亦徙於代。 都聰敏有學識。太和中,除奉朝請,遷洛,拜司空參軍 事,營構華林園。後兼員外散騎常侍,為宕昌使主。還 授給事中、本國中正、尚書庫部郎。正始中,大修器械, 為諸州造仗都使,齊州太原太守、雍州撫軍府長史, 以廉慎稱。遷輔國將軍、中散大夫,轉太府少卿、丞相」 高陽王雍諮議參軍、太中大夫。永安中,以老拜征虜 將軍、平州刺史。還家,專讀佛經,不關世事。年七十九, 天平初卒。贈使持節、征東將軍、齊州刺史,諡曰貞。從 弟庠,字文序,有幹用。初除侍御史、員外散騎侍郎、給 事中。頻使高麗,轉步兵校尉,又轉司空掾,領左右直 長。出除相州長史,還拜河陰、洛陽令,以強直稱。遷東 郡太守。元顥寇逼郡界,庠拒不從命,棄郡走還鄉里。 孝莊還宮,賜爵平原伯,拜潁川太守。二年五月,為城 民王早蘭寶等所害。後贈驃騎將軍、吏部尚書、齊州 刺史。子罕襲爵。
路思令
[编辑]按《魏書路恃慶傳》:「思略弟思令,字季儁,初為廣陽王 司空參軍,轉司空城局參軍、司徒記室、威遠將軍、尚 書左民郎,轉右民。時天下多事,思令乃上疏曰:『臣聞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戎之有功,在於將帥。三代不必 別民,取治不等;五霸不必異兵,各能剋定。有湯、武之 賢,猶須伊、望之佐;堯、舜之聖,尚有稷、契之輔。得其人 也,六合唾掌可清;失其人也,三河方為戰地』。」何者?動 之甚易,靖之至難。竊以比年以來,將帥多是寵貴子 孫,軍幢統領,亦皆故義,託附貴戚子弟,未經戎役。至 於御杯躍馬,志逸氣浮,軒眉攘腕,便以攻戰自許。及 臨大敵,怖懼交懷,雄圖銳氣,一朝頓盡。乃令羸弱在 前以當銳,強壯居後以安身,兼復器「械不精,進止不 集,任羊質之將,驅不練之兵,當負險之眾,敵數戰之 虜,欲令不敗,豈有得哉!是以兵知必敗,始集而先逃, 將又怖敵,遷延而不進。國家便謂官號未滿,重爵屢 加,復疑賞賚之輕,金帛日賜,帑藏空虛,民財殫盡。致 使賊徒更增,膽氣益盛,生民損耗,荼毒無聊。主歎臣 哀,何心寢食。」臣雖位微,竊不遑舍。臣聞孝行出於忠 貞,節義率多果決,德可感義夫,恩可勸死士。今若捨 上所輕,求下所重,黜陟幽明,賞罰善惡,搜徒簡卒,練 兵習武,甲密弩強,弓調矢勁,謀夫既設,辯士先陳,曉 以安危,示其禍福。如其不悛,以我義順之師,討茲悖 逆之豎,豈異厲蕭斧而伐朝菌,鼓洪爐而燎毛髮,雖 愚者「知其不旋踵矣。敢以愚短,昧死陳誠。」尋拜假節、 征虜將軍、陽平太守。又割冀州之平、清河相州之陽 平,齊州之原以為南冀州。仍以思令為左將軍、南冀州刺史、假平東將軍、都督。時葛榮遣其清河太守據 季虎高唐城以招叛民,思令乃命麾下并率鄉曲,潛 軍夜往,出其不意,遂大破之,徐乃收眾南還。又詔思 令并領冀州流民。及葛榮滅,還鎮平原。後除征東將 軍、金紫光祿大夫,轉衛將軍、右光祿大夫。天平三年 三月卒,時年五十一。贈驃騎將軍、定州刺史。
朱元旭
[编辑]按《魏書》本傳:「元旭字君昇,本樂陵人也。祖霸,真君末, 南叛投劉義隆,遂居青州之樂陵。元旭頗涉子史,開 解几案,起家清河王國常侍、太學博士、員外散騎侍 郎。頻使高麗,除尚書度支郎中。神龜末,以郎選不精, 大加沙汰。元旭與隴西辛雄、范陽祖瑩、泰山羊深、西 平源子恭並以才用見留。尋加鎮遠將軍,兼尚書右」 丞,仍郎中、本州中正。時關西都督蕭寶夤啟云:「所統 十萬,食唯一月。」於是肅宗大怒,召問所由,錄、令以下 皆推罪於元旭。元旭入見,於御座前屈指校計,寶夤 兵糧乃踰一年,事乃得釋。除通直散騎常侍。永安初, 加平東將軍、尚書左丞、光祿大夫。後轉司農少卿,遷 衛將軍、左光祿大夫。天平中,復拜尚書左丞。既無風 操,俯仰隨俗。性多機數,自容而已。於時,朝廷分汲郡、 河內二界挾河之地,以立「義州,安置關西歸款之戶。」 除元旭使持節、驃騎將軍、義州刺史。武定三年夏,卒 於州,年六十七。贈本將軍、幽州刺史。子敬道,武定中, 司徒長流參軍。
張烈
按《魏書》本傳,「烈字徽仙,清河東武城人也。高祖賜名 曰烈,仍以本名為字焉。高祖悕,為慕容儁尚書右僕 射。曾祖恂,散騎常侍,隨慕容德南渡,因居齊郡之臨 淄。烈少孤貧,涉獵經史,有氣概。時青州有崔徽伯、房 徽叔興,烈並有令譽,時人號曰三徽。高祖時,入官代 都,歷侍御、主文中散。遷洛,除尚書儀曹郎、彭城王功」 曹史太子步兵校尉蕭寶卷將陳顯達,治兵漢南,謀 將入寇。時順陽太守王青石,世官江南,荊州刺史廣 陽王嘉,慮其有異,表請代之。高祖詔侍臣各舉所知, 互有申薦者。高祖曰:「此郡今當必爭之地,須得堪濟 之才,何容汎舉也。太子步兵張烈每論軍國之事,時 有會人意處,朕欲用之,何如?」彭城王勰稱贊之,遂敕 除陵江將軍、順陽太守。到郡二日,便為寶卷將崔慧 景攻圍,七十餘日,烈撫厲將士,甚得軍人之和。會車 駕南討,慧景遁走。高祖親勞烈曰:「卿定可,遂能不負 所寄。」烈拜謝曰:「若不值鑾輿親駕,臣將不免困於犬 羊。自是陛下不負臣,非臣能不負陛下。」高祖善其對。 世宗即位,追錄先勳,封清河縣開國子,邑二百戶。尋 以母老歸養,積十餘年,頻值凶儉,烈為粥以食饑人, 蒙濟者甚眾,鄉黨以此稱之。肅宗初,除龍驤將軍、司 徒右長史,又轉征虜將軍、司空長史。先是,元叉父江 陽王繼曾為青州刺史,及叉當權,烈託故義之懷,遂 相諂附。除前將軍、給事黃門侍郎,尋加平南將軍、光 祿大夫。後靈太后反政,以烈叉黨,出為鎮東將軍、青 州刺史。於時議者以烈家產畜殖,僮客甚多,慮其怨 望,不宜出為本州。改授安北將軍、瀛州刺史。為政清 靜,吏民安之。更滿還朝,因辭老還鄉里,兄弟同居,怡 怡然為親類所慕。元象元年,卒於家,時年七十七。烈 先為《家誡》千餘言,并自敘志行及所歷之官,臨終,敕 子姪「不聽求贈,但勒家誡立碣而已。」其子質奉行焉。
張熠
[编辑]按《魏書》本傳,「熠字景世,自云南陽西鄂人,漢侍中衡 是其十世祖。熠自奉朝請為揚州車騎府錄事參軍, 入除步兵校尉。永寧中,寺塔大興,經營務廣。靈太后 曾幸作所,凡有顧問,熠敷陳指畫,無所遺闕。太后善 之。久之,除冠軍將軍、中散大夫。後為別將,隨長孫稚 西征,轉平西將軍、太中大夫,為關西都督。以功封長 平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永安初,除平西將軍、岐州 刺史,假安西將軍,尋加撫軍將軍。矜恤貧弱,為民所 愛。代還,值元顥入洛,仍令復州,熠遂私還。莊帝還宮, 出除鎮南將軍、東荊州刺史,尋加散騎常侍、征蠻大 都督,轉荊州刺史。值尒朱兆入洛,不行。普泰中,衛將 軍、金紫光祿大夫。天平初,遷鄴草創,右僕射高隆之、 吏部尚書元世儁奏曰:「南京宮殿,毀撤送都,連筏竟 河,首尾大至,自非賢明一人,專委受納,則恐材木耗 損,有闕經構。熠清貞素著,有稱一時,臣等輒舉為大 將。」詔從之。熠勤於其事,尋轉營構左都將。興和初,衛 大將軍。宮殿成,以本將軍除東徐州刺史。三年,卒於 州,時年六十。贈驃騎大將軍、司空公、兗州刺史,諡曰 懿。子孝直。
羊敦〈子隱〉
[编辑]按《魏書》本傳:「敦字元禮,太山鉅平人,梁州刺史祉弟 子也。性尚閑素,學涉書史。以父靈引死王事,除給事 中,出為本州別駕。公平正直,見有非法,敦終不判署。 後為尚書左侍郎、徐州撫軍長史。永安中,轉廷尉司
直,不拜,拜洛陽令。後為鎮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遷太府少卿,轉衛將軍、廣平太守。治有能名,姦吏跼蹐」,秋毫無犯。雅性清儉,屬歲饑饉,家餽未至,使人外尋 陂澤,採藕根而食之。遇有疾苦,家人解衣質米以供 之。然其為治,亦尚威嚴。朝廷以其清白,賜穀一千斛, 絹一百匹。興和初卒,年五十二。吏民奔哭,莫不悲慟。 贈都督徐兗二州諸軍事、衛大將軍、吏部尚書、兗州 刺史,諡曰貞。武定初,齊獻武王以敦及中山太守蘇 淑在官奉法,清約自居,宜見追褒,以厲天下,乃上言 請加旌錄。詔曰:「昔《五褲》興謠,兩岐致詠,皆由仁覃千 里,化洽一邦。故廣平太守羊敦、故中山太守蘇淑,並 器業和隱,幹用貞濟,善政聞國,清譽在民。方藉良才, 遂登高秩,先後凋亡,朝野傷悼。追旌清德,蓋惟舊章, 可各賞帛一百匹、榖」五百斛。班下郡國,咸使聞知。子 隱,開府行參軍。
竇瑗
[编辑]按《魏書》本傳,「瑗字世珍,遼西遼陽人。自言本扶風平 陵人,漢大將軍竇武之曾孫崇為遼西太守,子孫遂 家焉。曾祖堪,慕容氏漁陽太守。祖表,馮文通成周太 守。入國。父冏,舉秀才,早卒。普泰初,瑗啟以身階級為 父請贈,詔贈征虜將軍、平州刺史。瑗年十七,便荷帙 從師遊學。十年,始為御史,轉奉朝請,兼太常博士,拜」 大將軍、太原王尒朱榮官,因是為榮所知,遂表留瑗 為北道大行臺左丞。以軍功賜爵陽洛男,除員外散 騎常侍。瑗以拜榮官,賞新昌男,因從榮東討葛榮。事 平,封容城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後除征虜將軍、通 直散騎常侍,仍左丞。瑗乞以容城伯讓兄叔珍,詔聽 以新昌男轉授之。叔珍由是位至太山太守。尒朱世 隆等立長廣王曄為主,南赴洛陽,至東郭外,世隆等 遣瑗奏廢之。瑗執鞭獨入禁內,奏曰:「天人之望,皆在 廣陵,願行堯、舜之事。」曄遂禪焉。由是除征南將軍、金 紫光祿大夫,敷奏偘然。前廢帝甚重之。出帝時,為廷 尉卿。及釋奠開講,瑗與散騎常侍溫子昇、給事黃門 侍郎魏季景、通直散騎常侍李業興並為擿句。天平 中,除鎮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尋除廣宗太守,治有 清白之稱。廣宗民情凶戾,前後累政,咸見告訟,惟瑗 一人,終始全潔。轉中山太守,加征東將軍,聲譽甚美, 為吏民所懷。及齊獻武王班書州郡,誡約牧守令長, 稱瑗政績,以為勸厲焉。後授使持節、本將軍、平州刺 史。在州政如治郡。又為齊獻武王丞相府右長史。瑗 無軍府斷割之才,不堪稱職。又行晉州事。既還京師, 上表曰:「臣在平州之日,蒙班《麟趾新制》,即依朝命宣 示,所部,士庶忻仰,有若三章。臣聞法象巍巍,乃大舜 之事;政道郁郁,亦隆周之軌。故元首股肱,可否相濟, 聲教之聞,於此為証。伏惟陛下應圖臨宇」,握紀承天, 克構洪基,會昌寶曆,式張琴瑟,且調宮羽,去甚刪泰, 革弊遷澆,俾高祖之德,不墜於地,畫一既歌,萬國歡 躍。臣伏讀至《三公曹》第六十六條:「母殺其父子不得 告,告者死。」再三反覆之,未得其門。何者?按《律》:「子孫告 父母、祖父母者死。」又漢宣云:「子匿父母,孫匿大父母, 皆勿論。」蓋謂父母、祖父母,小者攘羊,甚者殺害之類。 恩須相隱,律抑不言。法理如是,足見其直,未必指母 殺父,止子不言也。若父殺母,乃是夫殺妻,母卑於父, 此子不告是也。而母殺父,不聽子告,臣誠下愚,輒以 為惑。昔楚康王欲殺令尹子南,其子棄疾為王御士, 而上告焉。對曰:「泄命重刑,臣不為也。」王遂殺子南。其 徒曰:「行乎?」曰:「吾與殺吾父。行將焉?」入曰:「臣乎?」曰:「殺父 事讎,吾不忍。」乃縊而死。注云:「棄疾自謂不告父為與, 殺謂王為讎,皆非禮,《春秋》譏焉。」斯蓋門外之治,以義 斷恩,知君殺父而子不告是也。母之於父,同在門內, 恩無可掩,義無斷割。知母將殺,理應告父,如其已殺, 宜聽告官。今母殺父而子不告,便是知母而不「知父」, 識比野人,義近禽獸。且母之於父,作合移天,既殺己 之天,復殺子之天,二天頓毀,豈容頓默。此母之義,罪 在不赦,下手之日,母恩即離,仍以母道不告,鄙臣所 以致惑。今聖化淳洽,穆如《韶》《夏》,食椹懷音,梟獍猶變, 況承風稟教,識善知惡之民哉!脫下愚不移,事在言 外,如或有之,可臨時議罪。何用豫制斯條,用為訓誡, 誠恐千載之下,談者諠譁,以明明大朝有尊母卑父 之論。以臣管見,實所不取。如在淳風厚俗,必欲行之。 且君父一也。父者子之天,被殺事重,宜附父「《謀反大 逆》子得告」之條,父一而已,至情可見。竊惟聖主有作, 明賢贊成,光國寧民,厥用為大,非下走頑蔽所能上 測。但受恩深重,「輒獻瞽言,倘蒙收察,乞付評議。」詔付 尚書三公郎封君義立判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生 我勞瘁,續莫大焉。子於父母,同氣異息,終天靡報,在 情一也。今忽欲論其尊卑,辨其優劣,推心未忍,訪古 無據。母殺其子,子復告母,母由告死,便是子殺。天下 未有無母之國,不知此子將欲何之?案《春秋》莊公元」 年,不稱即位,文姜出,故。服虔注云:文姜通兄齊襄,與 殺公而不反,父殺母出,隱痛深諱,期而中練思慕少 殺,念至於母,故經書「三月夫人遜於齊」,既有念母深諱之文,明無讎疾告列之理。且聖人設法,所以防淫 禁暴,極言善惡,使知而避之。若臨事議刑,則陷罪多 矣。惡之甚者,殺父害君,著之律令,百「王罔革,此制何 嫌,獨求削去。既於法無違,於事非害,宣布有年,謂不 宜改。」瑗復難云:「尋局判云:『子於父母,同氣異息,終天 靡報,在情一也。今欲論其尊卑,辨其優劣,推心未忍, 訪古無據』。」瑗以為「《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又曰:『乾, 天也,故稱父;坤,地也,故稱母』。又曰:『乾為天,為父;坤為 地,為母』。《禮喪服經》曰:『為父斬衰三年,為母齊衰期』。尊 卑優劣,顯在典章,何言訪古無據。」局判云:「母殺其父, 子復告母,母由告死,便是子殺。天下未有無母之國, 不知此子將欲何之?」瑗案:《典律》未聞母殺其父,而子 有隱母之義。既不告母,便是與殺父。天下豈有無父 之國,此子獨得有所之乎?局判又云:「案《春秋》莊公元 年不」稱即位,文姜出故。服虔注云:文姜通於兄齊襄, 與殺公而不反,父殺母出,隱痛深諱,期而中練思慕 少殺,念至於母,故經書三月夫人遜於齊,既有念母 深諱之文,明無讎疾告列之理。瑗尋注義,隱痛深諱 者,以父為齊所殺,而母與之,隱痛父死,深諱母出,故 不稱即位,非為諱母與殺也。是以下文以義絕,其罪 不為與殺明矣。《公羊傳》曰:「君殺子,不言即位,隱之也。 期而中練,父憂少衰,始念於母,略書夫人遜於齊。」是 內諱出奔,猶為罪文。《傳》曰:「不稱姜氏,絕不為親,禮也。」 注云:「夫人有與殺桓之罪,絕不為親,得尊父之義。」善 莊公思大義,絕有罪,故曰「禮也。」以大義絕有罪,得禮 之衷,明有讎疾告列之理。「但《春秋》桓莊之際,齊為大 國,通於文姜,魯公讁之,文姜以告,齊襄,使公子彭生 殺之。魯既弱小,而懼於齊,是時天子衰微,又無賢霸, 故不敢讎之,又不敢告列,惟得告於齊曰:『無所歸咎 惡於諸侯,請以公子彭生除之』。」齊人殺公子彭生,案 即此斷,雖有援引,即以情推理,尚未遣惑,事遂停寢。 除大宗正卿,尋加衛將軍。宗室以其寒士,相與輕之。 瑗案法推治,無所顧避,甚見讎疾。官雖通顯,貧窘如 初,清尚之操,為時所重。領本州大中正,以本官兼廷 尉卿。卒官。贈本將軍、太僕卿、濟州刺史,諡曰明。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