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78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七百八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百八十一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七百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八十一卷目錄

 政事部名臣列傳十一

  北周二

  李昶        柳慶子機弘

  柳帶韋       王士良

  陸逞        高賓子熲

  尞允子弘    柳敏子昂

  元偉

  隋

  張煚        劉仁恩

  郭均        馮世基

  厙狄嶔       韋師

  李雄        蘇孝慈兄子沙羅

  長孫平       楊异

  元暉        楊尚希

  趙芬子元恪 元楷陳茂

  柳莊        榮毗兄建緒

  盧賁        王伽

  郎茂        元壽

  房彥謙      樊子蓋

  閻毗       李圓通

  楊汪

官常典第七百八十一卷

政事部名臣列傳十一[编辑]

北周二[编辑]

李昶[编辑]

按《周書》本傳,「昶,頓丘臨黃人也。小名那。祖彪,名重,魏 朝為御史中尉。父遊,亦有才行,為當世所稱。遊兄志 為南荊州刺史,遊隨從至州。屬尒朱之亂,與志俱奔 江左。昶性峻急,不雜交遊。幼年已解屬文,有聲洛下。 時洛陽刱置明堂,昶年十數歲,為《明堂賦》,雖優洽未 足,而才制可觀,見者咸曰:有家風矣。初謁太祖,太祖」 深奇之,厚加資給,令入太學。太祖每見學生,必問「才 行」於昶。昶神情清悟,應對明辨,太祖每稱歎之。綏德 公陸通盛選僚寀,請以昶為司馬,太祖許之。昶雖年 少,通特加接待,公私之事,咸取決焉。又兼二千石郎 中,典儀注。累遷都官郎中、相州大中正、丞相府東閣 祭酒,中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昶雖處郎官,太祖恆 欲以書記委之,於是以昶為丞相府記室參軍,著作 郎,修國史,轉大行臺郎中,中書侍郎。頃之,轉黃門侍 郎,封臨黃縣伯,邑五百戶。太祖嘗謂昶曰:「卿祖昔在 中朝為御史中尉,卿操尚貞固,理應不墜家風,但孤 以中尉彈劾之官,愛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職 久曠,無以易卿。」乃奏昶為御史中尉。歲餘,加使持節、 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賜姓宇文氏。六官建,拜內史 下大夫,進爵為侯,增邑五百戶,遷內史中大夫。世宗 初,行御伯中大夫。武成元年,除中外府司錄。保定初, 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二年,轉御正中大夫。 時以近侍清要,盛選國華,乃以昶及安昌公元則、中 都公陸逞、臨淄公唐瑾等並為納言。尋進爵為公,增 邑通前一千三百戶。五年,出為昌州刺史。在州遇疾, 啟求入朝,詔許之。還,未至京,卒于路,時年五十。贈相、 瀛二州刺史。昶于太祖世已當樞要,兵馬處分,專以 委之,詔冊文筆,皆昶所作也。及晉公護執政,委任如 舊。昶常曰:「文章之事,不足流于後世,經邦」致治,庶及 古人,故所作文筆,了無槀草,唯留心政事而已。又以 父在江南,身寓關右,自少及終不飲酒聽樂,時論以 此稱焉。子丹嗣。

柳慶子機 弘[编辑]

按《周書》本傳,「慶字更興,解人也。五世祖恭,仕後趙為 河東郡守。後以秦、趙衰亂,乃率民南徙,居於汝、潁之 間,故世仕江表。祖縃,守同州別駕、宋安郡守。父僧習, 齊奉朝請。魏景明中,與豫州刺史裴叔業據州歸魏, 歷北地、潁川二郡守,揚州大中正。慶幼聰敏,有器量, 博涉群書,不治章句,好飲酒,閑于占對。年十三,因曝」 書,僧習謂慶曰:「汝雖聰敏,吾未經特試。」乃令慶於《雜 賦集》中取賦一篇,千有餘言。慶立讀三遍,便即誦之, 無所遺漏。時僧習為潁川郡,地接都畿,民多豪右。將 選鄉官,皆依倚貴勢,競來請託。選用未定,僧習謂諸 子曰:「權貴請託,吾並不用。其後欲還,皆須有答。汝等 各以意為吾作書也。」慶乃具書草云:「下官受委大邦, 選吏之日,有能者進,不肖者退,此乃朝廷恆典。」僧習 讀書,歎曰:「此兒有意氣,丈夫理當如是。」即依慶所草 以報。起家奉朝請。慶出後第四叔,及遭父憂,議者不 許為服重。慶泣而言曰:「《禮》者蓋緣人情,若於出後之

家,更有苴斬之服,可奪此從彼。今四叔薨背已久,情
考證
事不追,豈容奪禮,乖違天性。」時論不能抑,遂以苫塊

終喪。既葬,乃與諸兄負土成墳。服闋,除中堅將軍。魏 孝武將西遷,除慶散騎侍郎,馳傳入關。慶至高平,見 太祖,共論時事。太祖即請奉迎輿駕,仍命慶先還復 命。時賀拔勝在荊州,帝屏左右謂慶曰:「高歡已屯河 北,關中兵既未至,朕欲往荊州,卿意何如?」慶對曰:「關 中金城千里,天下之強國也。宇文諱忠誠奮發,朝廷 之良臣也。以陛下之聖明,仗宇文諱之力用,進可以 東向而制群雄,退可以閉關而固天府,此萬全之計 也。荊州地非要害,眾又寡弱,外迫梁寇,內拒歡黨,斯 乃危亡是懼,寧足以固鴻基?以臣斷之,未見其可。」帝 深納之。及帝西遷,慶以母老不從。獨孤信之鎮洛陽, 乃得入關。除相府東閤祭酒,領記室,轉戶曹參軍。八 年,遷大行臺郎中,領北華州長史。十年,除尚書都兵 郎中如故,并領記室。時北雍州獻白鹿,群臣欲草表 陳賀。尚書蘇綽謂慶曰:「近代以來,文章華靡,逮于江 左,彌復輕薄,洛陽後進,祖述不已。相公柄民軌物,君 職典文房,宜製此表,以革前弊。」慶操筆立成,辭兼文 質。綽讀而笑曰:「枳橘猶自可移,況才子也!」尋以本官 兼雍州別駕。廣陵王元欣,魏之懿親,其甥孟氏屢為 凶橫。或有告其盜牛,慶捕推得實,趣令就禁。孟氏殊 無懼容,乃謂慶曰:「今若加以桎梏,後復何以脫之?」欣 亦遣使辨其無罪,孟氏由此益驕。慶於是大集僚吏, 盛言孟氏依倚權戚,侵虐之狀。言畢,便令笞殺之。此 後貴戚斂手,不敢侵暴。有賈人持金二十斤詣京師 交易,寄人停止。每欲出行,常自執管鑰,無何,緘閉不 異而失之,謂是人所竊。郡縣訊問主人,遂自誣服。慶 聞而歎之,乃召問賈人曰:「卿鑰恆置何處?」對曰:「恆自 帶之。」慶曰:「頗與人同宿乎?」曰:「無與人同飲乎?」曰:「日者 曾與一沙門再度酣宴,醉而晝寢。」慶曰:「主人特以病 自誣,非盜也。彼沙門乃真盜耳。」即遣吏逮捕,沙門乃 懷金逃匿。後捕得,盡獲所失之金。十二年,改三十六 曹為十二部,詔以慶為計部郎中,別駕如故。有胡家 被劫,郡縣按察,莫知賊所,鄰近被囚繫者甚多。慶以 賊徒既眾,似是烏合,既非舊交,「必相疑阻,可以詐求 之。」乃作《匿名書》,多牓官門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侶混 雜,終恐泄露。今欲自首,懼不免誅。若聽先首免罪,便 欲來告。」慶乃復施免罪之牓。居二日,廣陽王欣家奴 面縛自告牓下。因此推窮,盡獲黨與。慶之守正明察, 皆此類也。每歎曰:「昔于公斷獄無私,闢高門可以待 封。倘斯言有驗,吾其庶幾乎。」十三年,封清河縣男,邑 二百戶,兼尚書右丞,攝計部。十四年,正右丞。太祖嘗 怒安定國臣王茂,將殺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 敢諫。慶乃進曰:「王茂無罪,奈何殺之?」太祖愈怒,聲色 甚厲,謂慶曰:「王茂當死,卿若明其無罪,亦須坐之。」乃 執慶於前。慶辭氣不撓,抗聲曰:「竊聞君有不達者為 不明,臣有不爭者為不忠。慶謹竭愚誠,實不敢愛死, 但懼公為不明之君耳,願深察之。」太祖乃悟,而赦茂, 已不及矣。太祖默然。明日,謂慶曰:「吾不用卿言,遂令 王茂冤死。可賜茂家錢帛,以旌吾過。」尋進爵為子,增 邑三百戶。十五年,加平南將軍。十六年,太祖東討,以 慶為大行臺右丞,加撫軍將軍。還,轉尚書右丞,加通 直散騎常侍。魏廢帝初,除民部尚書。慶威儀端肅,樞 機明辨,太祖每發號令,常使慶宣之。天性抗直,無所 回避,太祖亦以此深委仗焉。二年,授車騎大將軍、儀 同三司。魏恭帝初,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尚書右僕射,轉左僕射,領著作。六官建,拜司會中大 夫。孝閔帝踐阼,賜姓宇文氏,進爵平齊縣公,增邑通 前一千五百戶。晉公護初攝政,欲引為腹心。慶辭之, 頗忤旨。又與楊寬有隙。及寬參知政事,慶遂見疏忌, 出為萬州刺史。世宗尋悟,留為雍州別駕,領京兆尹。 武成二年,除宜州刺史。慶自為郎,迄於司會,府庫倉 儲,並其職也。及在宜州,寬為小冢宰,乃囚慶故吏,求 其罪失,按驗積六十餘日,吏或有死於獄者,終無所 言,唯得剩錦數匹,時人服其廉慎。保定三年,又入為 司會。先是,慶兄檜為魏興郡守,為賊黃寶所害。檜子 三人皆幼弱,慶撫養甚篤。後寶率眾歸朝,朝廷待以 優禮。居數年,檜次子雄亮白日手刃寶於長安城中。 晉公護聞而大怒,執慶及諸子姪皆囚之。讓慶曰:「國 家憲綱,皆君等所為,雖有私怨,寧得擅殺人也?」對曰: 「慶聞父母之讎不同天,昆弟之讎不同國。明公以孝 治天下,何乃責於此乎?」護愈怒,慶辭色無所屈,卒以 此免。天和元年十二月薨,時年五十。贈鄜、綏、丹三州 刺史,諡曰景。子機嗣。機字匡時,少有令譽,風儀辭令, 為當世所推。歷小納言、開府儀同三司、司宗中大夫, 大象中,御正上大夫、華州刺史。機弟弘,字匡道,少聰 穎,亦善草隸,博涉群書,辭彩雅贍。與弘農楊素為莫 逆之交。解巾中外府記室參軍。建德初,除內史上士, 歷小宮尹、御正上士。陳遣王偃民來聘,高祖令弘勞 之。偃民謂弘曰:「來日至於藍田,正逢滋水暴長,所齎 國信,溺而從流。今所進者,假之從吏,請勒下流人見為追尋此物也。」弘曰:「昔淳于之獻空籠,前史稱以為 美。足下假物而進,詎是陳君之命乎?」偃民慚不能對。 高祖聞而嘉之,盡以偃民所進之物賜弘,乃令報聘。 占對詳敏,見稱於時。使還,拜內史都上士,遷御正下 大夫。尋卒於官,時年三十一。高祖甚惜之,贈晉州刺 史。楊素誄之曰:「山陽王弼,風流長逝;潁川荀粲,零落 無時。脩竹夾池,永絕《梁園》之賦;長楊映沼,無復《洛川》 之文。」其為士友所痛惜如此。有文集行於世。

柳帶韋[编辑]

按《周書柳慶傳》:「慶兄鷟,鷟子帶韋,字孝孫,深沉有度 量,少好學,身長八尺三寸,美風儀,善占對。韓賢素為 洛州刺史,召為主簿。後與諸父歸朝,太祖辟為參軍。 時侯景作亂江右,太祖令帶韋使江、郢二州,與梁邵 陵、南平二王通好。行至安州,值假寶等反,帶韋乃矯 為太祖書以撫安之,並即降附。既至郢,見邵陵,具申」 太祖意。邵陵即時隨帶韋報命,以奉使稱旨,授轉輔 國將軍、中散大夫。十七年,太祖遣大將軍達奚武經 略漢川,以帶韋為治行臺左丞,從軍南討。時梁宜豐 侯蕭循守南鄭,武攻之未拔,乃令帶韋入城,說循曰: 「足下所固者險,所恃者援,所守者民。今王師深入棧 道,長驅漢川,此則所憑之險不足固也。武興陷沒於 前,白馬破亡於後,自餘川谷酋豪,路阻而不敢進,此 則所望之援不可恃也。」夫顧親戚,懼誅夷,貪榮慕利, 此生人常也。今大兵總至,長圍四合,戮逃亡以勸安 居,賞先降以招後服,人人懷轉禍之計,家家圖安堵 之謀,此則所部之民,不可守也。且足下本朝喪亂,社 稷無主,盡忠將何所「託?死節不足成名,竊為足下不 取也。僕聞賢者相時而動,智者因變立功。當今為足 下計者,莫若肉袒軍門,歸命下吏,免生民於塗炭,全 髮膚於孝道。必當紆青拖紫,裂土分珪,名重當時,業 光後嗣。豈若進退無據,身名俱滅者哉。」循然之。後乃 降。魏廢帝元年,出為解縣令。二年,加授驃騎將軍、左 光祿大夫。明年,轉汾陰令,發摘奸伏,百姓畏而懷之。 世宗初,入為地官上士。武成元年,授帥都督、治御伯 下大夫,遷武藏下大夫。保定三年,授大都督。四年,加 儀同三司、中外府掾。天和六年,封康城縣男,邑五百 戶,轉職方中大夫。三年,授兵部中大夫。雖頻徙職,仍 領武藏。尋丁母憂,起為職方中大夫。五年,轉武藏中 大夫。俄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凡居劇職,十 有餘年,處斷無滯,官曹清肅。時譙王儉為益州總管, 漢王贊為益州刺史,高祖乃以帶韋為益州總管府 長史,領益州別駕,輔弼二王,總知軍民事。建德中,大 軍東討,徵帶韋為前軍總管、齊王憲府長史。齊平,以 功授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進爵為公,增邑一千戶。陳 王純出并州,以帶韋為并州司會、并州總管府長史。 六年,卒於位,時年五十五,諡曰愷。子祚嗣。少有名譽。 大象末,宣納上士。

王士良[编辑]

按《周書》本傳,「士良字君明,其先太原晉陽人也。後因 晉亂,避地涼州。魏太武平沮渠氏,曾祖景仁歸魏,為 燉煌鎮將。祖公禮,平城鎮司馬,因家於代。父延,蘭陵 郡守。士良少修謹,不妄交遊。魏建明初,尒朱仲遠啟 為府參軍事,歷大行臺郎中、諫議大夫,封石門縣男, 邑二百戶。後與紇豆陵步藩交戰,軍敗,為步藩所擒」, 遂居河右。偽行臺紇豆陵伊利欽其才,擢授右丞,妻 以孫女。士良既為姻好,便得盡言,遂曉以禍福,伊利 等並即歸附。朝廷嘉之。太昌初,進爵晉陽縣子,邑四 百戶。尋進爵琅邪縣侯,授太中大夫、右將軍。出為殷 州車騎府司馬。東魏徙鄴之後,置京畿府,專典兵馬。 時齊文襄為大都督,以士良為司馬,領外兵參軍。尋 遷長史,加安西將軍,徙封符壘縣侯,增邑七百戶。武 定初,除行臺左中兵郎中,又轉大將軍府屬從事中 郎,仍攝外兵事。王思政鎮潁川,齊文襄率眾攻之。授 士良大行臺右丞,加鎮西將軍,增邑一千戶,進爵為 公,令輔其弟演,於并州居守。齊文宣即位,入為給事 黃門侍郎,領中書舍「人,仍總知并州兵馬事,加征西 將軍,別封新豐縣子,邑三百戶。」俄除驃騎將軍、尚書 吏部郎中。齊文宣自晉陽赴鄴宮,復士良為尚書左 丞,統留後事。仍遷御史中丞,轉七兵尚書。未幾,入為 侍中,轉殿中尚書。頃之,復為侍中,除吏部尚書。士良 頓首固讓,文宣不許。久之,還為侍中,又攝度支、五兵 二曹尚書。士良少孤,事繼母梁氏以孝聞,及卒,居喪 合禮。文宣尋起令視事。士良屢表陳誠,再三不許,方 應命。文宣見其毀瘠,乃許之。因此臥疾歷年,文宣每 自臨視。疾愈,除滄州刺史。乾明初,徵還鄴,授儀同三 司。孝昭即位,遣三道使搜揚人物,士良與尚書令趙 郡王高叡、太常卿崔昂分行郡國,但有一「介之善者, 無不以聞。齊武成初,除太子少傅、少師,復除侍中,轉 太常卿。尋加開府儀同三司,出為豫州道行臺、豫州 刺史。」保定四年,晉公護東伐,權景宣以山南兵圍豫 州,士良舉城降。授大將軍、小司徒,賜爵廣昌郡公。尋除荊州總管,行荊州刺史。復入為小司徒。俄除鄜州 刺史,轉金州總管、七州諸軍事、金州刺史。建德六年, 授并州刺史。士良去鄉既久,匆臨本州,耆舊故人,猶 有存者,遠近咸以為榮。加授上大將軍。以老疾乞骸 骨,優詔許之。隋開皇元年卒,時年八十二。子德衡。

陸逞[编辑]

按《周書陸通傳》:「通弟逞,字季明,初名彥,字世雄。魏文 帝常從容謂之曰:『爾既溫裕,何因乃字世雄?且為世 之雄,非所宜也。於爾兄弟,又復不類』。遂改焉。逞少謹 密,早有名譽。兄通先以軍功別受茅土,乃讓父爵中 都縣伯,令逞襲之。起羽林監,文帝內親信。時輩皆以 驍勇自達,唯逞獨兼文雅,文帝由此加禮遇焉。大統」 十四年,參大丞相府軍事,尋兼記室。保定初,累遷吏 部中大夫,歷藩部、御伯中大夫,進驃騎大將軍、開府 儀同三司,徙授司宗中大夫,轉軍司馬。逞幹識詳明, 歷任三府,所在著績。朝廷嘉之,進爵為公。天和三年, 齊遣侍中斛斯文略、中書侍郎劉逖來聘。初脩鄰好, 盛選行人,詔逞為使主,尹公正為副以報之。逞美容 止,善辭令,敏而有禮,齊人稱焉。還屆近畿,詔令路車 飾服,郊迎而入,時人榮之。四年,除京兆尹。都界有豕 生數子,經旬而死。其家又有豶,遂乳養之,諸豚賴之 以活,時論以逞仁政所致。俄遷司會中大夫,出為河 州刺史。晉公護雅重其才,表為中外府司馬,頗委任 之。尋復為司會,兼納言,遷小司馬。及護誅,坐免官。頃 之,起為納言。又以疾不堪劇任,乃除宜州刺史。故事, 刺史奉辭,例備鹵簿,逞以時屬農要,奏請停之。武帝 深嘉焉。詔遂其所請,以彰雅操。逞在州有惠政,吏人 稱之。東宮初建,授太子太保。卒,贈大將軍。子操嗣。

高賓子熲[编辑]

按《周書裴文舉傳》:「賓,渤海蓨人也。其先因官北邊,遂 沒於遼左。祖暠,以魏太和初自遼東歸魏,官至安定 郡守、衛尉卿。父季安,撫軍將軍、兗州刺史。賓少聰穎, 有文武幹用。仕東魏,歷官至龍驤將軍、諫議大夫、立 義都督。同列有忌其能者,譖之於齊神武,賓懼及於 難。大統六年,乃棄家屬,間行歸闕。太祖嘉之,授安東」 將軍、銀青光祿大夫。稍遷通直散騎常侍、撫軍將軍、 大都督。世宗初,除咸陽郡守。政存簡惠,甚得民和。世 宗聞其能,賜田園於郡境。賓既羇旅歸國,親屬在齊, 常慮見疑,無以取信,乃於所賜田內,多蒔竹木,盛構 堂宇,并鑿池沼以環之,有終焉之志。朝廷以此知無 貳焉。加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賜 姓獨孤氏。武成元年,除御正下大夫,兼小載師。出為 益州總管府長史。保定初,徵拜計部中大夫、治中外 府從事中郎,賜爵武陽縣伯。」賓敏於從政,果敢決斷, 案牘雖繁,綽有餘裕。轉太府中大夫、齊公憲府長史。 天和二年,除鄀州諸軍事、鄀州刺史。進位驃騎大將 軍、開府儀同三司,治襄州總管府司錄。六年,卒,時年 六十八。子熲,為隋文帝佐命。開皇中,贈賓禮部尚書、 武陽公,謚曰「簡。」

尞允子弘[编辑]

按《周書·高賓傳》:「安定尞允,本姓牛氏,亦有器幹,知名 於時。歷官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工部尚 書,臨涇縣公,賜姓宇文氏。失其事,故不為傳。允子弘, 博學洽聞,宣政中,內史下大夫,儀同大將軍。大象末, 復姓牛氏。」

柳敏子昂[编辑]

按《周書》本傳,「敏字白澤,河東解縣人,晉太常純之七 世孫也。父懿,魏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汾州刺史。敏 九歲而孤,事母以孝聞。性好學,涉獵經史,陰陽卜筮 之術靡不習焉。年未弱冠,起家員外散騎侍郎,累遷 河東郡丞。朝議以敏之本邑,故有此授。敏雖統御鄉 里,而處物平允,甚得時譽。及文帝剋復河東,見而器」 異之,乃謂之曰:「今日不喜得河東,喜得卿也。」即拜丞 相府參軍事。俄轉戶曹參軍,掌記室。每有四方賓客, 恆令接之,爰及吉凶禮儀,亦令監綜。又與蘇綽等修 撰《新制》,為朝廷政典。遷禮部郎中,封武城縣子,加帥 都督,領本鄉兵。俄進大都督。遭母憂,居喪旬日之間, 鬢髮半白。尋起為吏部郎中,毀瘠過禮,杖而後起。文 帝見而歎異之,特加廩賜。及尉遲迥伐蜀,以敏為行 軍司馬,軍中籌略,並以委之。益州平,進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遷尚書,賜姓宇文氏。六官建, 拜禮部中大夫。孝閔帝踐祚,進爵為公,又除河東郡 守。尋復徵拜禮部,出為郢州刺史,甚得物情。及將還 朝,夷夏士人感其惠政,並齎酒餚及土產候之於路, 敏乃從他道而還。復拜禮部。後改禮部為司宗,仍以 敏為之。敏操履方正,性又恭勤,每日將朝,必夙興待 旦。又久處臺閣,明練故事,近議或乖先典者,皆按據 舊章,刊正取中。遷小宗伯,監修國史。轉小司馬,又監 修律令。進位大將軍,出為鄜州刺史,以疾不之部。武 帝平齊,進爵武德郡公。敏自建德以後,寢疾積年,武 帝及宣帝並親幸其第問疾焉。開皇元年,進位上大將軍、太子太保。其年卒,贈五州諸軍事、晉州刺史。臨 終,誡其子等,「喪事所須,務從簡約。」其子等並涕泣奉 行。少子昂,字千里,幼聰穎,有器識,幹局過人。武帝時, 為內史中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賜爵文城郡公,當途 用事,百寮皆出其下。昂竭誠獻替,知無不為,謙虛自 處,未嘗驕物,時論以此重之。武帝崩,受遺輔政,稍被 宣帝疏,然不離本職。隋文帝為丞相,深自結納。文帝 以為大宗伯。拜日,遂得偏風,不能視事。文帝受禪,疾 愈,加上開府,拜潞州刺史。昂見天下無事,上表請勸 學行禮。上覽而善之,優詔答昂。自是天下州縣皆置 博士,習禮焉。昂在州甚有惠政,卒官。子調嗣。

元偉[编辑]

按《周書》本傳,「偉字猷道,河南洛陽人也。魏昭成之後。 曾祖忠,尚書左僕射、城陽王。祖盛,通直散騎常侍、城 陽公。父順,以左衛將軍從魏孝武西遷,拜中書監、雍 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封濮陽王。偉少好學,有文雅。 弱冠授員外散騎侍郎,以侍從之勞,賜爵高陽縣伯。 大統初,拜伏波將軍、度支郎中,領太子舍人。十一年」, 遷太子庶子,領兵部郎中。尋拜東南道行臺右丞。十 六年,進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以魏氏宗室,進爵 南安郡王,邑五百戶。十七年,除幽州都督府長史。及 尉遲迥伐蜀,以偉為司錄。書檄文記,皆偉之所為。蜀 平,以功增邑五百戶。六官建,拜師氏下大夫,爵隨例 降,改封淮南縣公。孝閔帝踐祚,除晉公護府司錄。世 宗初,拜師氏中大夫,受詔於麟趾殿刊正經籍。尋除 隴右總管府長史,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保 定二年,遷成州刺史。偉政尚清靜,百姓悅附,流民復 業者三千餘口。天和元年,入為匠師中大夫,轉司宗 中大夫。六年,出為隨州刺史。偉辭以母老不拜。還為 司宗。尋以母憂去職。建德二年,復為司宗,轉司會中 大夫,兼民部中大夫,遷小司寇。四年,以偉為使主,報 聘於齊。是秋,高祖親戎東討,偉遂為齊人所執。六年, 齊平,偉方見釋。高祖以其久被幽縶,加授上開府。大 象二年,除襄州刺史,進位大將軍。偉性溫柔,好虛靜, 居家不治生業,篤學愛文,政事之暇,未嘗棄書。謹慎 小心,與物無忤,時人以此稱之。初,自鄴還也,庾信贈 其詩曰:「虢亡垂棘反,齊平寶鼎歸。」其為辭人所重如 此。後以疾卒。太祖天縱寬仁,性罕猜忌,元氏戚屬,並 保全之,內外任使,布於列職。孝閔踐祚,無替前緒,明 武纘業,亦遵先志。雖天厭魏德,鼎命已遷,枝葉榮茂, 足以逾於前代矣。

[编辑]

張煚 劉仁恩 郭均 馮世基 厙狄嶔附[编辑]

按《隋書》本傳,「煚字士鴻,河間鄭人也。父羨,少好學,多 所通涉。仕魏為蕩難將軍。從武帝入關,累遷銀青光 祿大夫。周太祖引為從事中郎,賜姓叱羅氏。歷司職 大夫、雍州治中、雍州刺史、儀同三司,賜爵虞鄉縣公, 復入為司成中大夫,典國史。周代公卿,類多武將,唯 羨以素業自通,甚為當時所重。後以年老,致仕於家。」 及高祖受禪,欽其德望,以書徵之曰:「朕初臨四海,思 存政術,舊齒名賢,實懷勤佇。儀同昔在周室,德業有 聞。雖云致仕,猶克壯年。即宜入朝,用副虛想。」及謁見, 敕令勿拜,扶升殿,上,降榻執手,與之同坐。宴語久之, 賜以几杖。會遷都,龍首羨上表勸以儉約,上優詔答 之。俄而卒,時年八十四。贈滄州刺史,諡曰定。撰《老子》 《莊子》義,名曰《道言》五十二篇。煚好學有父風,在魏釋 褐奉朝請,遷員外侍郎。周太祖引為外兵曹。閔帝受 禪,加前將軍。明武世,歷膳部大夫、冢宰司錄,賜爵北 平縣子,邑四百戶。宣帝時,加儀同,進爵為伯。高祖為 丞相,煚深自推結,高祖以其有幹用,甚親遇之。及受 禪,拜尚書右丞,進爵為侯。俄遷太府少卿,領營新都 監丞。丁父憂去職,柴毀骨立。未期,起令視事,固讓不 許。授儀同三司,襲爵虞鄉縣公,增邑通前千五百戶。 尋遷太府卿,拜民部尚書。晉王諱為揚州總管,授煚 司馬,加銀青光祿大夫。煚性和厚,有識度,甚有當時 之譽。後拜冀州刺史,晉王廣頻表請之,復為晉王長 史,檢校蔣州事。及晉王為皇太子,復為冀州刺史,進 位上開府,吏民悅服,稱為「良二千石。」仁壽四年卒官, 時年七十四。子慧寶,官至絳郡丞。開皇時,有劉仁恩 者,不知何許人也,倜儻有文武幹用。初為毛州刺史, 治績號天下第一,擢拜刑部尚書。又以行軍總管從 楊素伐陳,與素破陳將呂仲肅於荊門,仁恩之計居 多,授上大將軍,甚有當時之譽。馮翊郭均、上黨馮世 基,並明悟有幹略,相繼為兵部尚書。代人厙狄嶔,性 弘厚,有𡱈度,官至民部尚書。此四人俱顯名於當世, 然事行闕落,史莫能詳。

韋師[编辑]

按《隋書》本傳,「師字公穎,京兆杜陵人也。父瑱,周驃騎 大將軍。師少沉謹有至性。初就學,始讀《孝經》。捨書而 嘆曰:『名教之極,其在茲乎!少丁父母憂,居喪盡禮,州 里稱其孝行。及長,略涉經史,尤工騎射。周大冢宰宇文護引為中外府記室,轉賓曹參軍。師雅知諸蕃風 俗及山川險易,其有夷狄朝貢,師必接對,論其國俗』」, 如視諸掌,夷人驚服,無敢隱情。齊王憲為雍州牧,引 為主簿,本官如故。及武帝親總萬機,轉少府大夫。及 平高氏,詔師安撫山東,徙為賓部大夫。高祖受禪,拜 吏部侍郎,賜爵井陘侯,邑五百戶。數年,遷河北道行 臺、兵部尚書。詔為山東、河南十八州安撫大使,奏事 稱旨,賜錢三百萬,兼領晉王廣司馬。其族人世康為 吏部尚書,與師素懷勝負。於時晉王為雍州牧,盛有 望第,以司空揚雄、尚書左僕射高熲並為州都督,引 師為主簿,而世康弟世約為法曹從事。世康恚恨不 能食,又恥世約在師之下,召世約數之曰:「汝何故為 從事?」遂杖之。後從上幸醴泉宮,上召師與左僕射高 熲、上柱國韓擒等於臥內賜宴,令各敘舊事,以為笑 樂。平陳之役,以本官領元帥掾,陳國府藏,悉委於師, 秋毫無所犯,稱為清白。後上為長寧王儼納其女為 妃。除汴州刺史,甚有治名,卒官,諡曰定。子德政嗣,大 業中,仕至給事郎。

李雄[编辑]

按《隋書》本傳:「雄字毗盧,趙郡高邑人也。祖榼,魏太中 大夫。父徽伯,齊陝州刺史,陷於周,雄因隨軍入長安。 雄少慷慨,有大志,家世並以學業自通,雄獨習騎射。 其兄子旦讓之曰:『棄文尚武,非士大夫之素業』。雄答 曰:『竊覽自古誠臣貴仕,文武不備而能濟其功業者 鮮矣。雄雖不敏,頗觀前志,但不守章句耳。既文且武, 兄何病焉』?」子旦無以應之。周太祖時,釋褐輔國將軍。 從達奚武平漢中,定興州,又討汾州叛胡。錄前後功, 拜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閔帝受禪,進爵為公,遷小 賓部。其後復從達奚武與齊人戰於芒山,諸軍大敗, 雄所領獨全。武帝時,從陳王純迎后於突厥,進爵奚 伯,拜硤州刺史。數歲,徵為本府中大夫。尋出為涼州 總管長史。從滕王逌破吐谷渾於青海,以功加上儀 同。宣帝嗣位,從軍總管韋孝寬略定淮南,雄以輕騎 數百至硤口,說下十餘城,拜豪州刺史。高祖總百揆, 徵為司會中大夫。以淮南之功,加位上開府。及受禪, 拜鴻臚卿,進爵高都郡公,食邑二千戶。後數年,晉王 廣出鎮并州,以雄為河北行臺兵部尚書。上謂雄曰: 「吾兒既少,更事未多,以卿兼文武才,今推誠相委,吾 無北顧之憂矣。」雄頓首而言曰:「陛下不以臣之不肖, 寄臣以重任,臣雖愚固,心非木石,謹當竭誠效命,以 答鴻恩。」歔欷流涕。上慰諭而遣之。雄當官正直,侃然 有不可犯之色,王甚敬憚,吏民稱焉。歲餘,卒官。子公 挺嗣。

蘇孝慈兄子沙羅[编辑]

按《隨書》本傳,「孝慈,扶風人也。父武周,周兗州刺史。孝 慈少沉謹,有器幹,美容儀。周初,為中侍上士。後拜都 督,聘於齊,以奉使稱旨,遷大都督。其年又聘於齊,還 受宣納上士。後從武帝伐齊,以功進位開府,賜爵文 安縣公,邑千五百戶,尋改封臨水縣公,增邑千二百 戶,累遷工部上大夫。高祖受禪,進爵安平郡公,拜大」 府卿。於時王業初基,百度伊始,徵天下工匠,纖微之 巧,無不畢集,孝慈總其事,世以為能。俄遷大司農,歲 餘,拜兵部尚書,待遇踰密。時皇太子勇頗知時政,上 欲重宮官之望,多令大臣領其職。於是拜孝慈為太 子右衛率,尚書如故。明年,上於陝州置常平倉,轉輸 京下。以「渭水多沙流,乍深乍淺,漕運者苦之。於是決 渭水為渠」,以屬河,令孝慈督其役。渠成,上善之。又領 太子右庶子,轉授左衛率,仍判工部、民部二尚書,稱 為幹理。數載,進位大將軍,轉工部尚書,率如故。先是, 以百寮供費不足,臺省府寺咸置廨錢,收息取給。孝 慈以為官民爭利,非興化之道,上表請罷之,請公卿 以下給職田各有差,上並嘉納焉。開皇十八年,將廢 太子,憚其在東宮,出為浙州刺史。太子以孝慈去,甚 不平,形於言色,其見重如此。仁壽初,遷洪州總管,俱 有惠政。其後桂林山越相聚為亂,詔孝慈為行軍總 管擊平之。其年卒官。有子會昌。孝慈兄子沙羅,字子 粹。父順,周眉州刺史。沙羅仕周,釋褐都督。後從韋孝 寬破尉迥,以功授開府儀同三司,封通秦縣公。開皇 初,蜀王秀鎮益州,沙羅以本官從,拜資州刺史。八年, 冉尨羌作亂,攻汶山、金川二鎮,沙羅率兵擊破之,授 邛州刺史。後數載,檢校利州總管事。從史萬歲擊西 爨,累戰有功,進位大將軍,賜物千段。尋檢校益州總 管長史。會越巂人王奉舉兵作亂,沙羅從段文振討 平之,賜奴婢百口。會蜀王秀廢,吏案奏沙羅云:「王奉 為奴所殺。」秀乃詐稱左右斬之。又調熟獠,令出奴婢, 沙羅隱而不奏,由是除名,卒於家。有子康。

長孫平[编辑]

按《隋書》本傳,「平字處均,河南洛陽人也。父儉,周柱國。 平美容儀,有器幹,頗覽書記。仕周,釋褐衛王侍讀。時 武帝逼於宇文護,謀與衛王誅之。王前後常使平往 來通意於帝。及護伏誅,拜開府樂部大夫。宣帝即位置東宮官屬,以平為小司寇,與小宗伯趙芬分掌六 府。高祖龍潛時,與平情好款洽,及為丞相,恩禮彌厚。」 尉迥王謙、司馬消難並稱兵內侮,高祖深以淮南為 意。時賀若弼鎮壽陽,恐其懷二心,遣平馳驛往代之, 弼果不從。平麾壯士執弼送於京師。開皇三年,徵拜 度支尚書。平見天下州縣多罹水旱,百姓不給,奏令 民間每秋家出粟麥一石已下,貧富差等,儲之閭巷, 以備凶年,名曰義倉。因上書曰:「臣聞國以民為本,民 以食為命,勸農重穀,先王令軌。古者三年耕而餘一 年之積,九年作而有三年之儲,雖水旱為災,而民無 菜色,皆由勸導有方,蓄積先備者也。去年亢陽,關右 饑餒,陛下運山東之粟,置常平之官,開發倉廩,普加 賑賜,大德鴻恩,可謂至矣。然經國之道,義資遠算。請 勒諸州刺史、縣令,以」勸農積穀為務,上深嘉納。自是 州里豐衍,民多賴焉。後數載,轉工部尚書,名為稱職。 時有人告大都督邴紹非毀朝廷為憒憒者,上怒,將 斬之。平進諫曰:「川澤納汙,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 以就其大。臣不勝至願,願陛下弘山海之量,茂寬裕 之德。鄙諺曰:『不癡不聾,未堪作大家翁』。此言雖小,可 以喻大。邴紹之言,不應聞奏,陛下又復誅之,臣恐百 代之後,有虧聖德。」上於是赦紹。因敕群臣,誹謗之罪, 勿復以聞。其後突厥達頭可汗與都藍可汗相攻,各 遣使請援。上使平持節宣諭,令其和解,賜縑三百匹、 良馬一匹而遣之。平至突厥所,為陳利害,遂各解兵。 可汗贈平馬二百匹。及還,平進所得馬,上盡以賜之。 未幾遇譴,以尚書檢校汴州事。歲餘,除汴州刺史。其 後歷許、貝二州,俱有善政。鄴都俗薄,舊號難治,前後 刺史多不稱職。朝廷以平所在善稱,轉相州刺史,甚 有能名。在州數年,會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戲,畫衣裳 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俄而念平鎮淮南時事,進 位大將軍,拜太常卿,判吏部尚書事。仁壽中卒。諡曰 「康。」

楊异[编辑]

按《隋書》本傳:「异字文殊,弘農華陰人也。祖鈞,魏司空。 父儉,侍中。异美風儀,沉深有器局,髫齔就學,日誦千 言,見者奇之。九歲丁父憂,哀毀過禮,殆將滅性。及免 喪之後,絕慶弔,閉戶讀書。數年之間,博涉書記。周閔 帝時,為寧都太守,甚有能名,賜爵昌樂縣子。後數以 軍功進為侯。高祖作相,行濟州事。及踐祚,拜宗正少」 卿,加上開府。蜀王秀之鎮益州也,朝廷盛選綱紀,以 异方直,拜益州總管長史,賜錢二十萬、縑三百匹、馬 五十匹而遣之。尋遷西南道行臺兵部尚書。數載,復 為宗正少卿。未幾,擢拜刑部尚書。歲餘,出除吳州總 管,甚有能名。時晉王廣鎮揚州,詔令异每歲一與王 相見,評論得失,規諷疑闕。數載卒官,時年六十二。子 虔遜。

元暉[编辑]

按《隋書》本傳:「暉字叔平,河南洛陽人也。祖琛,魏恆、朔 二州刺史。父翌,尚書左僕射。暉鬚眉如畫,進止可觀, 頗好學,涉獵書記。少得美名於京下,周太祖見而禮 之,命與諸子遊處,每同席共硯,情契甚厚。弱冠,召補 相府中兵參軍,尋遷武伯下大夫。於時突厥屢為寇 患,朝廷將結和親,令暉齎錦綵十萬使於突厥。暉說」 以利害,申國厚禮。可汗大悅,遣其名王隨獻方物。俄 拜儀同三司、賓部下大夫。保定初,大冢宰宇文護引 為長史。會齊人來結盟好,以暉多才辯,與千乘公崔 睦俱使於齊。遷振威中大夫。武帝之聘突厥后也,令 暉致禮焉。加開府,轉司憲大夫。及平關東,使暉安集 河北。封義寧子,邑四百戶。高祖總百揆,加上開府,進 爵為公。開皇初,拜都官尚書,兼領太僕。奏請「決杜陽 水,灌三畤原,溉舄鹵之地數千頃,民賴其利。」明年,轉 左武候將軍,太僕卿如故。尋轉兵部尚書,監漕渠之 役。未幾,坐事免。頃之,拜魏州刺史,頗有惠政。在任數 年,以疾去職。歲餘,卒於京師,時年六十。上嗟悼久之, 敕鴻臚監護喪事,諡曰元。子肅嗣,官至光祿少卿。肅 弟仁,器性明敏,官至日南郡丞。

楊尚希[编辑]

按《隋書》本傳:「尚希,弘農人也。祖真,魏天水太守。父承 賓,商直、浙三州刺史。尚希齠齔而孤,年十一,辭母請, 受業長安。涿郡盧辯見而異之,令入太學,專精不倦, 同輩皆共推伏。周太祖嘗親臨釋奠,尚希時年十八, 令講《孝經》,詞旨可觀。太祖奇之,賜姓普六茹氏,擢為 國子博士,累轉舍人。仕明武世,歷太學博士、太子宮」 尹、計部中大夫,賜爵高都縣侯,東京司憲中大夫。宣 帝時,令尚希撫慰山東、河北,至相州而帝崩,與相州 總管尉迥發喪於館。尚希出謂左右曰:「蜀公哭不哀 而視不安,將有他計。吾不去,將及於難。」遂夜中從捷 徑而遁。遲明,迥方覺,令數十騎自驛路追之,不及,遂 歸京師。高祖以尚希宗室之望,又背迥而至,待之甚 厚。及迥屯兵武陟,遣尚希督宗室兵三千人鎮潼關,

尋授司會中大夫。高祖受禪,拜度支尚書,進爵為公
考證
歲餘,出為河南道行臺兵部尚書,加銀青光祿大夫。

尚希時見天下州郡過多,上表曰:「自秦并天下,罷侯 置守;漢、魏及晉,邦邑屢改。竊見當今郡縣,倍多於古。 或地無百里,數縣並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具寮 以眾,資費日多,吏卒又倍,租調歲減,清幹良才,百分 無二,動動數萬,如何可覓?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琴有更張之義,瑟無膠柱之理。今存要去閑,併小為 大,國家則不虧粟帛,選舉則易得賢才。敢陳管見,伏 聽裁處。」帝覽而嘉之,於是遂罷天下諸郡。尋拜瀛州 刺史。未之官,奉詔巡省淮南,還,除兵部尚書,俄轉禮 部尚書,授上儀同。尚希性弘厚,兼以學業自通,甚有 雅望,為朝廷所重。上時每旦臨朝,日側不倦。尚希諫 曰:「周文王以憂勤損壽,武王以安樂延年。願陛下舉 大綱,責成宰輔,繁碎之務,非人主所宜親也。」上懽然 曰:「公愛我者。」尚希素有足疾,上謂之曰:「蒲州出美酒, 足堪養病,屈公臥治之。」於是出拜蒲州刺史,仍領本 州宗團、驃騎。尚希在州甚有惠政,復引瀵水立隄防, 開稻田數千頃,民賴其利。開皇十年,卒官,時年五十 七,諡曰平。子旻嗣,後改封丹水縣公,官至安定縣丞。

趙芬子元恪 元楷[编辑]

按:《隋書》本傳:「芬字士茂,天水西人也。父演,周秦州刺 史。芬少有辯智,頗涉經史。周太祖引為相府鎧曹參 軍,歷記室,累遷熊州刺史。撫納降附,得二千戶,加開 府儀同三司。大冢宰宇文護召為中外府掾,俄遷吏 部下大夫。芬性強濟,所居之職,皆有聲績。武帝親總 萬機,拜內史下大夫,轉少御正。芬明習故事,每朝廷」 有所疑議,眾不能決者,芬輒為評斷,莫不稱善。後為 司會。申國公李穆之討齊也,引為行軍長史,封淮安 縣男,邑五百戶。復出為浙州刺史,轉東京小宗伯,鎮 洛陽。高祖為丞相,尉,迥與司馬消難陰謀往來,芬察 知之,密白高祖,由是深見親委。遷東京左僕射,進爵 郡公。開皇初,罷東京官,拜尚書左僕射,與郢國公王 誼修律令。俄兼內史令,上甚信任之。未幾,以老病出 拜蒲州刺史,加金紫光祿大夫,仍領關東運漕,賜錢 百萬、粟五千石而遣之。後數年,上表乞骸骨,徵還京 師,賜以二馬軺車,几杖被褥,歸於家,皇太子又致巾 帔。後數年卒,上遣使致祭,鴻臚監護喪事。子元恪嗣, 官至揚州總管司馬,左遷候衛長史。少子元楷,與元 恪皆明幹世事。元楷大業中為歷陽郡丞,與廬江郡 丞徐仲宗皆竭百姓之產以貢於帝。仲宗遷南郡丞, 元楷超拜江都郡丞,兼領江都宮使。

陳茂[编辑]

按《隋書》本傳:「茂,河東猗氏人也。家世寒微,質直恭謹, 為州里所敬。高祖為隋國公,引為寮佐,遇待與李圓 通等。每令典家事,未嘗不稱旨,高祖善之。後從高祖 與齊師戰於晉州,賊甚盛,高祖將挑戰,茂固止不得, 因捉馬鞚。高祖忿之,拔刀斫其額,流血被面,詞氣不 撓。高祖感而謝之,厚加禮敬。其後官至上士。高祖為」 丞相,委以心膂。及受禪,拜給事黃門侍郎,封魏城縣 男。每典機密。在官十餘年,轉益州總管司馬,遷太府 卿,進爵為伯。後數載卒官。子政嗣。

柳莊[编辑]

按《隋書》本傳,「莊字思敬,河東解人也。祖季遠,梁司徒 從事中郎。父遐,霍州刺史。莊少有遠量,博覽墳籍,兼 善辭令。濟陽蔡大寶有重名於江左,時為岳陽王蕭 察諮議,見莊便歎曰:『襄陽水鏡,復在於茲矣』。大寶遂 以女妻之。俄而察辟為參軍,轉法曹。及察稱帝,還署 中書舍人,歷給事黃門侍郎、吏部郎中、鴻臚卿。及高」 祖輔政,蕭巋令莊奉書入關。時三方搆難,高祖懼巋 有異志。及莊還,謂莊曰:「孤昔以開府,從役江陵,深蒙 梁主殊眷。今主幼時艱,猥蒙顧託,中夜自省,實懷慚 懼。梁主奕葉重光,委誠朝廷,而今已後,方見松筠之 節。君還本國,幸申孤此意於梁主也。」遂執莊手而別。 時梁之將帥咸潛請興師,與尉迥等為連衡之勢,進 可以盡節於周氏,退可以席卷山南。唯巋疑為不可。 會莊至自長安,且申高祖結託之意,遂言于巋曰:「昔 袁紹、劉表、王凌、諸葛誕之徒,並一時之雄傑也。及據 要害之地,擁哮闞之群,功業莫建,而禍不旋踵者,良 由魏武、晉氏挾天子,保京都,仗大義以為名,故能取 威定霸。今尉迥雖曰舊將,昏耄已甚。消難王謙,常人 之下者,非有匡合之才。況山東、庸蜀,從化日近,周室 之恩未洽,在朝將相,多為身計,競效節於楊氏。以臣 料之,迥等終當覆滅,隋公必移周國,未若保境息民, 以觀其變。」巋深以為然,眾議遂止。未幾,消難奔陳,迥 及謙相次就戮。巋謂莊曰:「近者若從眾人之言,社稷 已不守矣。」高祖踐祚,莊又入朝,高祖深慰勉之。及為 晉王,廣納妃於梁,莊因是往來四五反,前後賜物數 千叚。蕭琮嗣位,遷太常卿。及梁國廢,授開府儀同三 司,尋除給事黃門侍郎,并賜以田宅。莊明習舊章,雅 達政事,凡所駁正,帝莫不稱善。蘇威為納言,重莊器 識,常奏帝云:「江南人有學業者,多不習世」務,習世務者又無學業,能兼之者,不過于柳莊。高熲亦與莊甚 厚。莊與陳茂同官,不能降意,茂見上及朝臣多屬意 于莊,心每不平,常謂莊為輕己。帝與茂有舊,曲被引 召,數陳莊短,經歷數載,譖愬頗行。尚書省嘗奏犯罪 人依法合流,而上處以大辟。莊奏曰:「臣聞張釋之有 言,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 不信於民心。方今海內無事,正是示信之時,伏願陛 下思釋之之言,則天下幸甚。」帝不從,由是忤旨。俄屬 尚藥進丸藥不稱旨,茂因密奏莊不親監臨,帝遂怒。 十一年,徐璒等反于江南,以行軍總管長史隨軍討 之。璒平,即授饒州刺史,甚有治名。後數載卒官,年六 十二。

榮毗兄建緒[编辑]

按《隋書》本傳:「毗字子諶,北平無終人也。父權,魏兵部 尚書。毗少剛鯁,有局量,涉獵群言。仕周,釋褐漢王記 室,轉內史下士。開皇中,累遷殿內監。時以華陰多盜 賊,妙選長吏,楊素薦毗為華州長史,世號為能。素之 田宅多在華陰,左右放縱,毗以法繩之,無所寬貸。毗 因朝集,素謂之曰:『素之舉卿,適以自罰也』?毗答曰:『奉 法一心者,但恐累公所舉』。」素笑曰:「前者戲耳,卿之奉 法,素之望也。」時晉王在揚州,每令人密覘京師消息, 遣張衡於路次往往置馬坊,以畜牧為辭,實給私人 也。州縣莫敢違,毗獨遏絕其事。上聞而嘉之,賚絹百 匹,轉蒲州司馬。漢王諒之反也,河東豪傑以城應諒, 刺史丘和覺遁歸關中。長史渤海高義明謂毗曰:「河 東要害,國之東門,若失之,則為難不細。城中雖復恟 恟,非悉反也,但收桀黠者十餘人斬之,自當立定耳。」 毗然之。義明馳馬追和,將與協計。至城西門,為反者 所殺,毗亦被執。及諒平,拜治書侍御史。帝謂之曰:「今 日之舉,馬坊之事也,無改汝心。」帝亦敬之。毗在朝偘 然正色,為百寮所憚。後以母憂去職。歲餘,起令視事。 尋卒官,贈鴻臚少卿。毗兄建緒,性甚亮直,兼有學業。 仕周為載師下大夫、儀同三司。及平齊之始,留鎮鄴 城,因著《齊紀》三十卷。建緒與高祖有舊,及為丞相,加 位開府,拜息州刺史。將之官,時高祖陰有禪代之計, 因謂建緒曰:「且躊躇當共取富貴。」建緒自以周之大 夫,因義形于色,曰:「明公此旨,非僕所聞。」高祖不悅,建 緒遂行。開皇初來朝,上謂之曰:「卿亦悔不?」建緒稽首 曰:「臣位非徐廣,情類楊彪。」上笑曰:「朕雖不解《書》語,亦 知卿此言不遜也。」歷始、洪二州刺史,俱有能名。

盧賁[编辑]

按《隋書》本傳,「賁字子徵,涿郡范陽人也。父光州開府、 燕郡公。賁略涉書記,頗解鍾律。周武帝時,襲爵燕郡 公,邑一千九百戶。後歷魯陽太守、太子小宮尹、儀同 三司。平齊有功,增邑四百戶,轉司武上士。時高祖為 大司武,賁知高祖為非常人,深自推結。宣帝嗣位,加 開府。及高祖初被顧託,群情未一,乃引賁置於左右。」 高祖將之東第,百官皆不知所去。高祖潛令賁部伍 仗衛,因召公卿而謂曰:「欲求富貴者,當相隨來。」往往 偶語,欲有去就。賁嚴兵而至,眾莫敢動。出崇陽門,至 東宮,門者拒不內,賁諭之不去,瞋目叱之,門者遂卻。 既而高祖得入,賁恆典宿衛,後承問進說曰:「周曆已 盡,天人之望,實歸明公,願早應天順民也。天與不取, 反受其咎。」高祖甚然之。及受禪,命賁清宮,因典宿衛。 賁於是奏改周代旗幟,更為嘉名,其青龍、《騶虞》、朱雀、 《元武》《千秋萬歲》之旗,皆賁所制也。尋拜散騎常侍,兼 太子左庶子、左領軍右將軍。時高熲、蘇威共掌朝政, 賁甚不平之。柱國劉昉時被疏忌,賁因諷昉及上柱 國元諧、李詢、華州刺史張賓等謀出熲威,五人相與 輔政。又以晉王上之愛子,謀行廢立,復私謂皇太子 曰:「賁將數謁殿下,恐為上所譴,願察區區之心。」謀泄, 上窮治其事,昉等委罪於賓、賁。公卿奏二人坐當死, 上以龍潛之舊,不忍加誅,並除名為民。賓未幾卒。歲 餘,賁復爵位,檢校太常卿。賁以古樂宮懸七八,損益 不同,歷代通儒,議無定準。於是上表曰:「殷人以上,通 用五音。周武克殷,得鶉火、天駟之應,其音用七。漢興, 加應鍾,故十六枚而在一簴。鄭元注《周禮》,二八十六 簴,此則七八之義,其來遠矣。然世有沿革,用捨不同, 至周武帝復改懸七,以林鍾為宮。夫樂者,治之本也, 故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是以吳札觀而辯興亡。」然則 樂也者,所以動天地,感鬼神,情發於聲,治亂斯應。周 武以林鍾為宮,蓋將亡之徵也。且林鍾之管,即黃鍾 下生之義。黃鍾,君也,而生於臣,明為皇家九五之應; 又陰者,臣也,而居君位,更顯國家登極之祥。斯實冥 數相符,非關人事。伏惟陛下握圖御㝢,道邁前王,功 成作樂,煥乎曩策。臣聞五「帝不相沿樂,三王不相襲 禮,此蓋隨時改制,而不失雅正者也。」上竟從之。即改 七懸八,以黃鍾為宮,詔賁與儀同楊慶和刪定《周》《齊》 音律。未幾,拜郢州刺史,尋轉虢州刺史。後遷懷州刺 史。決沁水東注,名曰利民渠。又派入溫縣,名曰溫潤 渠,以溉舄鹵,民賴其利。後數年,轉齊州刺史。民饑,穀米踴貴,閉人糶而自糶之,坐是除名為民。後從幸洛 陽,上從容謂賁曰:「我始為大司馬時,卿以布腹心於 我,及總百揆,頻繁左右,與卿足為恩舊。卿若無過者, 位與高熲齊,坐與凶人交構,由是廢黜。言念疇昔之 恩,復當牧伯之位,何乃不思報效,以至於此!吾不忍 殺卿,是屈法申私耳。」賁俯伏陳謝,詔復本官。後數日, 對詔失旨,又自敘功績,有怨言。上大怒,顧謂群臣曰: 「吾將與賁一州,觀此不可復用。」後皇太子為其言曰: 「此輩並有佐命之功,雖性行輕險,誠不可棄。」上曰:「我 抑屈之,全其命也。微劉昉、鄭譯及賁柳裘、皇甫績等, 則我不至此。」然此等皆反覆子也。當周宣帝時,以無 賴得幸,及帝大漸,顏之儀等請「以宗王輔政。此輩行 詐,顧命於我,我將為治,又欲亂之,故昉謀大逆於前, 譯為巫蠱於後。如賁之徒,皆不滿志,任之則不遜,置 之則怨,自難信也。非我棄之,眾人見此,或有竊議,謂 我薄於功臣,斯不然矣。」蘇威進曰:「漢光武欲全功臣, 皆以列侯奉朝請。至尊仁育復用此道以安之。」上曰: 「然。」遂廢於家。是歲卒,年五十四。

王伽[编辑]

按《隋書》本傳:「伽,河間章武人也。開皇末,為齊州行參 軍,初無足稱,後被州使送流囚李參等七十餘人詣 京師,制時流人並枷鎖傳送,伽行次滎陽,哀其辛苦, 悉呼而謂之曰:『卿輩既犯國刑,虧損名教,身嬰縲絏, 此其職也。今復重勞援卒,豈獨不媿於心哉』!參等辭 謝,伽曰:『汝等雖犯憲法,枷鎖亦大辛苦,吾欲與汝等 脫去』」,行至京師,總集能不違期不?皆拜謝曰:「必不敢 違。」伽於是悉脫其枷停。援卒與期曰:「某日當至京師, 如致前卻,吾當為汝受死。」舍之而去。流人咸悅,依期 而至,一無離叛。上聞而驚異之,召見與語,稱善久之。 於是悉召流人,并令攜負妻子俱入,賜宴於殿庭而 赦之。乃下詔曰:「凡在有生,含靈稟性,咸知好惡,並識 是非。若臨以至誠,明加勸導,則俗必從化,人皆遷善。」 往以海內亂離,德教廢絕,官人無慈愛之心,兆庶懷 奸詐之意,所以獄訟不息,澆薄難治。朕受命上天,安 養萬姓,思遵聖法,以德化人,朝夕孜孜,意在於此。而 伽深識朕意,誠心宣導,參等感悟,自赴憲司。明是率 土之人,非為難教,良「是官人不加曉示,致令陷罪,無 由自新。若使官盡王伽之儔,人皆李參之輩,刑厝不 用,其何遠哉!」於是擢伽為雍令,政有能名。

郎茂[编辑]

按《隋書》本傳:「茂字蔚之,恆山新市人也。父基,齊潁川 太守。茂少敏慧,七歲誦《騷》《雅》,日千餘言。十五師事國 子博士河間權會,受《詩》《易》《三禮》及元象、刑名之學。又 就國子助教長樂張率禮受《三傳》群言,至忘寢食。家 人恐茂成病,恆節其燈燭。及長,稱為學者,頗解屬文。 年十九,丁父憂,居喪過禮。仕齊,解褐司空府行參軍。」 會陳使傅縡來聘,令茂接對之。後奉詔於祕書省刊 定載籍。遷保城令,有能名,百姓為立《清德頌》。及周武 平齊,上柱國王誼薦之,授陳州戶曹屬。高祖為亳州 總管,見而悅之,命掌書記。時周武帝為《象經》,高祖從 容謂茂曰:「人主之所為也。感天地,動鬼神,而《象經》多 糾法將何以致治?」茂竊歎曰:「此言豈常人所及也。」乃 陰自結納,高祖亦親禮之。後還家,為州主簿。高祖為 丞相,以書召之,言及疇昔,甚歡,授衛州司錄,有能名。 尋除衛國令。時有繫囚二百,茂親自究審,數日釋免 者百餘人。歷年辭訟,不詣州省。魏州刺史元暉謂茂 曰:「長史言衛國民不敢申訴者,畏明府耳。」茂進曰:「民 猶水也,法令為隄防,隄防不固,必致奔突。苟無決溢, 使君何患哉!」暉無以應之。有民張元預與從父弟思 蘭不睦,丞尉請加嚴法。茂曰:「元預兄弟本相憎疾,又 坐得罪,彌益其忿,非化民之意也。」於是遣縣中耆舊, 更往敦諭,道路不絕。元預等各生感悔,詣縣頓首請 罪。茂曉之以義,遂相親睦,稱為友悌。茂自延州長史 轉太常丞,遷民部侍郎。時尚書右僕射蘇威立條章, 每歲責民間五品不遜,或答者乃云「管內無五品之 家。」不相應領,類多如此。又為《餘糧簿》,擬有無相贍。茂 以為繁紆不急,皆奏罷之。數歲,以母憂去職,未期,起 令視事。又奏「身死王事者,子不退田,品官年老不減 地。」皆發於茂。茂性明敏,剖決無滯,當時以吏幹見稱。 仁壽初,以本官領大興令。煬帝即位,遷雍州司馬,尋 轉太常少卿。後二歲,拜尚書左丞,參掌選事。茂工法 理,為世所稱。時工部尚書宇文愷、右翊衛大將軍于 仲文競河東銀窟。茂奏劾之曰:「臣聞貴賤殊禮,士農 異業,所以人知局分,家識廉恥。宇文愷位望已隆,祿 賜優厚,拔葵去織,寂爾無聞,求利下交,曾無愧色。于 仲文大將,宿衛近臣,趨侍階庭,朝夕聞道虞、芮之風, 抑而不慕,分銖之利,知而必爭,何以貽範庶寮,示民 軌物?若不糾繩,將虧政教。」愷與仲文竟坐得罪。茂撰 《州郡圖經》一百卷奏之,賜帛三百叚,以書付祕府。於 時帝每巡幸,王綱已紊,法令多失。茂既先朝舊臣,明 習世事,然善自謀身,無謇諤之節。見帝忌刻,不敢措言,唯竊歎而已。以年老,上表乞骸骨,不許。會帝親征 遼東,以茂為晉陽宮留守。其年,恆山贊治王文同與 茂有隙,奏「茂朋黨,附下罔上。」詔遣納言蘇威、御史大 夫裴蘊雜治之。茂素與二人不平,因深文巧詆,成其 罪狀。帝大怒,及其弟司隸別駕楚之皆除名為民,徙 且末郡。茂怡然受命,不以為憂。在途作《登壟賦》以自 慰,詞義可觀。復附表自陳,帝頗悟。十年,追還京兆,歲 餘而卒,時年七十五。有子知年。

元壽[编辑]

按《隋書》本傳,「壽字長壽,河南洛陽人也。祖敦,魏侍中、 邵陵王。父寶,周涼州刺史。壽少孤,性仁孝,九歲喪父, 哀毀骨立,宗族鄉黨咸異之。事母以孝聞。及長,方直, 頗涉經史。周武成初,封隆城縣侯,邑千戶。保定四年, 改封儀隴縣侯,授儀同三司。開皇初,議伐陳,以壽有 思理,奉使於淮浦,監修船艦,以強濟見稱。四年,參督」 漕渠之役,授尚書主爵侍郎。八年,從晉王伐陳,除行 臺左丞,兼領元帥府屬。及平陳,拜尚書左丞。高祖嘗 出苑觀射,文武並從焉。開府蕭摩訶妻患且死,奏請 遣子向江南收其家產,御史見而不言。壽奏劾之曰: 「臣聞天道不言,功成四序。聖皇垂拱,任在百司。御史 之官,義存糾察,直繩莫舉,憲典誰寄?」今月五日,鑾輿 徙蹕,親臨射苑。開府儀同三司蕭摩訶,幸廁朝行,預 觀盛禮,奏稱「請遣子世略暫往江南,重收家產。妻安 遇患,彌留有日,安若長逝。」世略不合此行。竊以人倫 之義,伉儷為重;資愛之道,烏鳥弗虧。摩訶遠念資財, 近忘匹好,又命其子捨危惙之母,為聚斂之行。一言 纔發,名教頓盡。而兼殿內侍御史臣韓微之等,親所 聞見,竟不彈糾。若知非不舉,事涉阿縱;如不以為非, 豈關理識。謹按儀同三司、太子左庶子、檢校治書侍 御史臣劉行本,出入宮省,備蒙任遇,攝職憲臺,時月 稍久,庶能整肅纓冕,澄清風教。而在法司,虧失憲體, 瓶罄罍恥,何所逃愆。臣謬膺朝寄,忝居左轄,無容寢 嘿,謹「以狀聞,其行本,微之等,請付大理。」上嘉納之。尋 授太常少卿,數年,拜基州刺史,在任有公廉之稱。入 為太府少卿,進位開府。煬帝嗣位,漢王諒舉兵反,左 僕射楊素為行軍元帥,壽為長史。壽每遇賊,為士卒 先。以功授大將軍,遷太府卿。四年,拜內史令,從帝西 討吐谷渾。壽率眾屯金山,東西連營三百餘里,以圍 渾主。及還,拜右光祿大夫。七年,兼左翊衛將軍,從征 遼東,行至涿郡,遇疾卒,時年六十三。帝悼惜焉,哭之 甚慟。贈尚書右僕射、光祿大夫,諡曰景。

房彥謙[编辑]

按《隋書》本傳:「彥謙,字孝沖,本清河人也。七世祖諶,仕 燕太尉掾,隨慕容氏遷於齊,子孫因家焉,世為燕姓。 高祖法壽,魏青、冀二州刺史、壯武侯。曾祖伯祖齊郡、 平原二郡太守。祖翼,宋安太守。並世襲爵壯武侯。父 熊,釋褐州主簿,行清河、廣川二郡守。彥謙早孤,不識 父,為母、兄之所鞠養。長兄彥雅,甚有清鑑,以彥謙天」 性穎悟,每奇之,親教讀書。年七歲,誦數萬言,為宗黨 所異。十五,出後叔父子貞,事所繼母有踰本生,子貞 哀之,撫養甚厚。後丁所繼母憂,勺飲不入口者五日。 事伯父樂陵太守豹,竭盡心力,每四時珍果,口弗先 嘗。遇期服之戚,必蔬食終禮,宗從取則焉。其後受學 於博士尹琳,手不釋卷,遂通涉《五經》,解屬文,工草隸, 雅有詞辯,風概高人。年十八,屬廣寧王孝珩為齊州 刺史,辟為主簿。時禁網疏闊,州郡之職,尤多縱弛。及 彥謙在職,清簡守法,州境肅然,莫不敬憚。及周師入 鄴,齊主東奔,以彥謙為齊州治中。彥謙痛本朝傾覆, 將糾率忠義,潛謀匡輔,事不果而止。齊亡,歸於家。周 帝遣柱國辛遵為齊州刺史,為賊帥輔帶劍所執。彥 謙以書諭之,帶劍慚懼,送遵還州,諸賊並各歸首。及 高祖受禪之後,遂優遊鄉曲,誓無仕心。開皇七年,刺 史韋藝固薦之,不得已而應命。吏部尚書虞愷一見 重之,擢授承奉郎。俄遷監察御史。後屬陳平,奉詔安 撫泉、括等十州,以銜命稱旨,賜物百叚、米百石,衣一 襲、奴婢七口。遷秦州總管錄事參軍。嘗因朝集,時左 僕射高熲定考課,彥謙謂熲曰:「《書》稱『三載考績,黜陟 幽明』。唐虞以降,代有其法,黜陟合理,褒貶無虧,便是 進必得賢,退皆不肖。如或舛謬,法乃虛設。比見諸州 考校,執見不同,進退多少,參差不類。況復愛憎肆意, 致乖平坦。清介孤直,未必高名,卑諂巧官,飜居上等, 直為真偽混淆,是非瞀亂。宰貴既不精練,斟酌取捨, 曾經驅使者,多以蒙識獲成;未歷臺省者,皆為不知 被退。又四方懸遠,難可詳悉,唯量準人數,半破半成, 徒計官員之少多,莫顧善惡之眾寡,欲求允當,其道 無由。明公鑒達幽微,平心遇物,今所考校,必無阿枉。 脫有前件數事,未審何以裁之?唯願遠布耳目,精加 採訪,褒秋毫之善,貶纖介之惡,非直有光至治,亦足 標獎賢能。」詞氣儼然,觀者屬目。熲為之動容,深見嗟 賞。因歷問河西、隴右官人,景行、彥謙對之如響。熲顧

謂諸州總管、刺史曰:「與公言,不如獨與秦州考使語
考證
後數日,熲言於上,上弗能用。以秩滿遷長葛令,甚有

惠化,百姓號為慈父。仁壽中,上令持節使者巡行州 縣,察長吏能不,以彥謙為天下第一,超授鄀州司馬。 吏民號哭相謂曰:「房明府今去,吾屬何用生為!」其後 百姓思之,立碑頌德。鄀州久無刺史,州務皆歸彥謙, 多有異政。內史侍郎薛道衡,一代文宗,位望清顯,所 與交結,皆海內名賢。重彥謙為人,深加友敬。及兼襄 州總管,辭翰往來,交錯道路。煬帝嗣位,道衡轉牧番 州,路經彥謙所,留連數日,屑涕而別。黃門侍郎張衡 亦與彥謙相善。於時帝營東都,窮極侈麗,天下失望。 又漢王構逆,罹罪者多。彥謙見衡當塗而不能匡救, 以書諭之曰:「竊聞賞者所以勸善,刑者所以懲惡。故 疏賤之人,有善必賞;尊貴之戚」,犯惡必刑。未有罰則 避親,賞則遺賤者也。今諸州刺史,受委宰牧,善惡之 間,上達本朝,懾憚憲章,不敢怠慢。國家祇承靈命,作 民父母,刑賞曲直,升聞於天,寅畏照臨,亦宜謹肅。故 《文王》云:「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以此而論,雖州國有殊, 高下懸邈,然憂民慎法,其理一也。至如并州釁逆,須 有甄明,若楊諒「實以詔命不通,慮宗社危逼,徵兵聚 眾,非為干紀,則當原其本情,議其刑罰,上副聖主友 于之意,下曉愚民疑惑之心。」若審知內外無虞,嗣後 纂統,而好亂樂禍,妄有覬覦,則管、蔡之誅,當在於諒。 同惡相濟,無所逃罪。梟懸孥戮,國有常刑。其間乃有 情非協同,力不自固,或被擁逼,淪陷凶威,遂使籍沒 「流移,恐為冤濫。」恢恢天網,豈其然乎?罪疑從輕,斯義 安在?昔叔向寘鬻獄之死,晉國所嘉;釋之斷犯蹕之 刑,漢文稱善;羊舌寧不愛弟,廷尉非苟違君,但以執 法無私,不容輕重。且聖人大寶,是曰神器,苟非天命, 不可妄得。故蚩尤、項籍之驍勇,伊尹、霍光之權勢,李 孝、孔丘之才智,呂望、孫武之兵術,吳「楚連磐石之據, 產祿承母后之基,不應歷運之兆,終無帝王之位。」況 乎蕞爾一隅,蜂扇蟻聚,楊諒之愚鄙,群小之凶慝,而 欲憑陵畿甸,覬幸非望者哉!開闢以降,書契云及,帝 皇之跡,可得而詳。自非積德累仁,豐功厚利,孰能道 洽幽顯,義感靈祇。是以古之哲王,昧旦丕顯,履冰在 念,御朽兢懷。逮叔世驕荒,曾無戒懼,肆於民上,騁嗜 奔慾,不可具載,請略陳之。曩者齊、陳二國,並居大位, 自謂與天地合德,日月齊明,罔念憂虞,不恤刑政。近 臣懷寵,稱善而隱惡;史官曲筆,掩瑕而錄美。是以民 庶呼嗟,終閉塞於視聽;公卿虛譽,日敷陳于左右。法 網嚴密,刑辟日多,徭役煩興,老幼疲苦。昔鄭有子產, 齊有「晏嬰,楚有叔敖,晉有士會」,凡此小國,尚足名臣, 齊、陳之疆,豈無良佐。但以執政壅蔽,懷私徇軀,忘國 憂家,外同內忌。設有正直之士,才堪幹持,於己非宜, 即加擯壓;倘遇諂佞之輩,行多穢匿,於我有益,遽蒙 薦舉,以此求賢,何從而至?夫賢材者,非尚膂力,豈繫 文華,唯須正身負載,確乎不動。譬棟之處屋,如骨之 在身,所謂棟梁骨鯁之材也。齊陳不任骨鯁,信近讒 諛,天高聽卑,監其淫僻,故總收神器,歸我大隋。向使 二國祇敬上元,惠恤鰥寡,委任方直,斥遠浮華,卑菲 為心,惻隱為務,河朔強富,江湖險隔,各保其業,民不 思亂,泰山之固,弗可動也。然而寢臥積薪,宴安鴆毒, 遂使禾黍生廟,霧露沾衣,弔影撫心,何嗟及矣!故《詩》 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鑒於殷,駿命不易,萬機 之事,何者不須熟慮哉?伏惟皇帝望雲就日,仁孝夙 彰,錫社分珪,大成規矩。及總統淮海,盛德日新,當璧 之符,遐邇僉屬。纘歷甫爾,寬仁已布,率土蒼生,翹足 而喜。并州之亂,變起倉卒,職由楊諒詭惑,詿誤吏民, 非有構怨本朝,棄德從賊者也,而有司將帥,稱其願 反,非止誣陷良善,亦恐大點皇猷。足下宿當重寄,早 預心膂,粵自藩邸,柱石見知,方當書名竹帛,傳艻萬 古。稷契伊呂,彼獨何人?既屬明時,須存謇諤,立當世 之大誡,作將來之憲範,豈容曲順人主,以愛虧刑,又 使脅從之徒,橫貽罪譴。忝蒙眷遇,輒寫微誠,野人愚 瞽,不知忌諱。衡得書歎息而不敢奏聞。彥謙知王綱 不振,遂去官隱居不仕,將結構蒙山之下,以求其志。 會置司隸官,盛選天下知名之士。朝廷以彥謙公方 宿著,時望所歸,徵授司隸刺史。彥謙亦慨然有澄清 天下之志,凡所薦舉,皆人倫表式,其有彈射,當之者 曾無怨言。司隸別駕劉「陵上侮下,訐以為直」,刺史 憚之,皆為之拜。唯彥謙執志不撓,亢禮長揖,有識嘉 之。亦不敢為恨。大業九年,從駕度遼,監扶餘道軍。 其後隋政漸亂,朝廷靡然,莫不變節。彥謙直道守常, 介然孤立,頗為執政者之所嫉。出為涇陽令。未幾,終 於官,時年六十九。彥謙居家,每子姪定省,常為講說 督勉之,亹亹不倦。家有舊業,資產素殷,又前後居官, 所得俸祿,皆以周恤親友。家無餘財,車服器用,務存 素儉。自少及長,一言一行,未嘗涉私,雖致屢空,怡然 自得。嘗從容獨笑,顧謂其子元齡曰:「人皆因祿富,我 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於清白耳。」所有文筆,恢廓閑 雅,有古人之深致。又善草隸,人有得其尺牘者,皆寶玩之。太原王邵、北海高構、蓨縣李綱、河東柳彧、薛孺, 皆一時知名,雅淡之士。彥謙並與為友,雖冠蓋成列, 而門無雜賓。體資文雅,深達政務,有識者咸以遠大 許之。初,開皇中,平陳之後,天下一統,論者咸云將致 太平。彥謙私謂所親趙郡李少通曰:「主上性多忌剋, 不納諫爭,太子卑弱,諸王擅威。在朝唯行苛刻之政, 未施弘大之體。天下雖安,方憂危亂。」少通初謂不然, 及仁壽大業之際,其言皆驗。大唐馭宇,追贈徐州都 督、臨淄縣公,諡曰「定。」

樊子蓋[编辑]

按《隋書》本傳,「子蓋,字華宗,廬江人也。祖道則,梁越州 刺史。父儒,侯景之亂,奔於齊,官至仁州刺史。子蓋解 褐武興王行參軍,出為慎縣令、東汝、北陳二郡太守、 員外散騎常侍,封富陽縣侯,邑五百戶。周武帝平齊, 授儀同三司,治郢州刺史。高祖受禪,以儀同領鄉兵, 後除樅陽太守。平陳之役,以功加上開府,改封上蔡」 縣伯,食邑七百戶,賜物三千叚,粟九千斛。拜辰州刺 史。俄轉嵩州刺史,母憂去職。未幾,起授齊州刺史,固 讓不許。其年,轉循州總管,許以便宜從事。十八年,入 朝,奏《嶺南地圖》,賜以良馬雜物,加統四州,令還任所, 遣光祿少卿柳謇之餞於霸上。煬帝即位,徵還京師, 轉涼州刺史。子蓋言於帝曰:「臣一居嶺表,十載於茲, 犬馬之情,不勝戀戀。願趨走闕庭,萬死無恨。」帝賜物 三百叚,慰諭遣之。授銀青光祿大夫、武威太守,以善 政聞。大業三年入朝,帝引之內殿,特蒙褒美。乃下詔 曰:「設官之道,必在用賢;安人之術,莫如善政。龔、汲振 德化於前,張、杜垂清風於後,共治天下,實資良守。子 蓋,幹局通敏,操履清潔。自剖符四服,愛惠為先,撫道 有方,寬猛得所。處腸膏不潤其質,酌貪泉豈渝其性。 故能治績克彰,課最之首。凡厥在位,莫匪王臣。若能 人思奉職,各展其效,朕將冕旒垂拱,何憂不治哉!」於 是進位金紫光祿大夫,賜物千段,太守如故。五年,車 駕西巡,將入吐谷渾,子蓋以彼多瘴氣,獻青木香以 禦霧露。及帝還,謂之曰:「人道公清,定如此不?」子蓋謝 曰:「臣安敢言清,止是小心不敢納賄耳。」由此賜之口 味百餘斛。又下詔曰:「導德齊禮,實惟共治,懲惡勸善, 用明黜陟。朕親巡河右,觀省人風,所歷郡縣,訪採治 績,罕遵法度,多蹈刑網。而金紫光祿大夫、武威太守 樊子蓋,執操清潔,處涅不渝,立身雅正,臨人以簡,威 惠兼舉,寬猛相資。故能畏而愛之,不嚴斯治。實字人 之盛績,有國之良臣。宜加褒顯,以弘獎勵。可右光祿 大夫,太守如故。賜縑千匹,粟麥二千斛。」子蓋又《自陳》 曰:「臣自南裔,即適西垂,常為外臣,未居內職,不得陪 屬車,奉丹陛,溘死邊城,沒有遺恨,惟陛下察之。」帝曰: 「公侍朕則一人而已,委以西方,則萬人之敵,宜識此 心。」六年,帝避暑隴川宮,又云:「欲幸河西,子蓋傾望鑾 輿,願巡郡境。」帝知之,下詔曰:「卿夙懷恭順,深執誠心, 聞朕西巡,欣然望幸。丹款之至,甚有可嘉。宜保此純 誠,克終其美。」是歲,朝於江都宮,帝謂之曰:「富貴不還 故鄉,真衣繡夜行耳。」敕廬江郡設三千人會,賜米麥 六千石,使「謁墳墓,宴故老」,當時榮之。還除民部尚書。 時處羅可汗及高昌王款塞,復以子蓋檢校武威太 守,應接二蕃。遼東之役,徵攝左武衛將軍,出長岑道。 後以宿衛不行,進授左光祿大夫,尚書如故。其年,帝 還東都,以子蓋為涿郡留守。九年,車駕復幸遼東,命 子蓋為東都留守。屬楊元感作逆,來逼王城,子蓋遣 河南贊治裴弘策逆擊之,反為所敗,遂斬弘策以徇。 國子祭酒楊汪小有不恭,子蓋又將斬之。汪拜謝頓 首流血,久乃釋免。於是三軍莫不戰慄,將吏無敢仰 視。元感每盡銳攻城,子蓋徐設備禦,至輒摧破,故久 不能克。會來護兒等救至,元感解去。子蓋凡所誅殺 者數萬人。又檢校河南內史。車駕至高陽,追詣行在 所,既而引見,帝逆勞之曰:「昔高祖留蕭何於關西,光 武委寇恂以河內,公其人也。」子蓋謝曰:「臣任重器小, 寧可竊譬兩賢?但以陛下威靈,小盜不足除耳。」進位 光祿大夫,封建安侯,尚書如故,賜縑三千匹,女樂五 十人。子蓋固讓,優詔不許。帝顧謂子蓋曰:「朕遣越王 留守東都,示以皇枝磐石,社稷大事,終以委公。特宜 持重,戈甲五百人而後出,此亦勇夫重閉之義也。無 賴不軌者,便誅鋤之,凡可施行,無勞形跡。今為公別 造《玉麟符》,以代銅獸。」又指越代二王曰:「今以二孫委 公,與衛文昇耳。宜選貞良宿德有方幅者教習之,動 靜之節,宜思其可。」於是賜以良田甲第。十年冬,車駕 還東都,帝謂子蓋曰:「元感之反,神明故以彰公赤心 耳。析珪進爵,宜有令謨。」是日下詔進爵為濟公,言其 功濟天下,特為立名,無此郡國也。賜縑三千匹,奴婢 二十口。後與蘇威、宇文述陪宴積翠亭,帝親以金盃 屬子蓋酒,曰:「良算嘉謀,俟公後動,即以此盃賜公,用 為永年之瑞。」并綺羅百匹。十一年,從駕汾陽宮,至於 鴈門。車駕為突厥所圍,頻戰不利。帝欲以精騎潰圍 而出,子蓋諫曰:「陛下萬乘之主,豈宜輕脫。一朝狼狽雖悔不追,未若守城以挫其銳,四面徵兵,可立而待, 陛下亦何所慮。」乃欲身自突圍。因垂泣:「願蹔停遼東 之役,以慰眾望。聖躬親出慰撫,厚為勳格,人心自奮, 不足為憂。」帝從之。其後援兵稍至,虜乃引去。納言蘇 威追論勳格太重,宜在斟酌。子蓋執奏,不宜失信。帝 曰:「公欲收物情邪?」子蓋默然不敢對。從駕還東都。時 絳郡賊敬槃陀、柴保昌等阻兵數萬,汾、晉苦之,詔令 子蓋進討。於時人物殷阜,子蓋善惡無所分別,汾水 之北村塢盡焚之,百姓大駭,相率為盜。其有歸首者, 無少長悉坑之。擁數萬之眾,經年不能破賊,有詔徵 還。又將兵擊宜陽賊,以疾停,卒於京第,時年七十有 二。上悲傷者久之,顧謂黃門侍郎裴矩曰:「子蓋臨終 有何語?」矩對曰:「子蓋病篤,深恨鴈門之恥。」帝聞而歎 息,令百官就弔,賜縑三百匹,米五百斛,贈開府儀同 三司,諡曰景。會葬者萬餘人。武威民吏聞其死,莫不 嗟痛,立碑頌德。子蓋無他權略,在軍持重,未嘗負敗, 臨民明察,下莫敢欺。然嚴酷少恩,果於殺戮。臨終之 日,見斷頭鬼前後重沓,為之厲云。

閻毗[编辑]

按《隋書》本傳:「毗,榆林盛樂人也。祖進,魏本郡太守。父 慶,周上柱國、寧州總管。毗七歲,襲爵石保縣公,邑千 戶。及長,儀貌矜嚴,頗好經史。受《漢書》於蕭該,略通大 旨。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周武帝見而 悅之,命尚清都公主。宣帝即位,拜儀同三司,授千牛 左右。高祖受禪,以技藝侍東宮,數以琱麗之物取悅」 於皇太子。由是甚見親待,每稱之於上。尋拜車騎,宿 衛東宮。上嘗遣高熲大閱於龍臺澤,諸軍部伍,多不 齊整,唯毗一軍,法制肅然。熲言之於上,特蒙賜帛。俄 兼太子宗衛率長史,尋加上儀同。太子服翫之物,多 毗所為。及太子廢,毗坐杖一百,與妻子俱配為官奴 婢。後二歲,放免為民。煬帝嗣位,盛修軍器,以毗性巧, 諳練舊事,詔典其職。尋授朝請郎。毗立議,輦輅車輿, 多所增損,語在《輿服志》。擢拜起部郎。帝嘗大備法駕, 嫌屬車太多,顧謂毗曰:「開皇之日,屬車十有二乘,於 事亦得。今八十一乘,以牛駕車,不足以益文物。朕欲 減之,從何為可?」毗對曰:「臣初定數,共宇文愷參詳故 實,據漢胡伯始、蔡邕」等議屬車八十一乘,此起於秦, 遂為後式。故張衡賦云「屬車九九」是也。次及法駕,三 分減一,為三十六乘,此漢制也。又據宋孝建時,有司 奏議,晉遷江左,惟設五乘。尚書令建平王宏曰:「八十 一乘,議兼九國,三十六乘,無所準憑。江左五乘,儉不 中禮。但帝王文物旂旒之數,爰及冕玉,皆同十二,今 宜準此,設十二乘,開皇平陳,因以為法。今憲章往古, 大駕依秦,法駕依漢,小駕依宋,以為差等。」帝曰:「何用 秦法乎?大駕宜三十六,法駕宜用十二,小駕除之。」毗 研精故事,皆此類也。長城之役,毗總其事。及帝有事 恆岳,詔毗營立壇場。尋轉殿內丞。從幸張掖郡。高昌 王朝於行所,詔毗持節迎勞,遂將護入東都。尋以母 憂去職,未期,起令視事。將興遼東之役,自洛口開渠, 達於涿郡,以通運漕,毗督其役。明年,兼領右翊衛長 史,營建臨朔宮。及征遼東,以本官領武賁郎將,典宿 衛。時眾軍圍遼東城,帝令毗詣城下宣諭。賊弓弩亂 發,所乘馬中流矢,毗顏色不變,辭氣抑揚,卒事而去。 尋拜朝請大夫,遷殿內少監,又領將作少監事。後復 從帝征遼東。會楊元感作逆,帝班師。兵部侍郎斛斯 政奔遼東,帝令毗率騎二千追之,不及。政據高麗柏 崖城,毗攻之二日,有詔徵還。從至高陽,暴卒,時年五 十。帝甚悼惜之,贈殿內監。

李圓通[编辑]

按《隋書》本傳:「圓通,京兆涇陽人也。父景,以軍士隸武 元皇帝,因與家僮黑女私生圓通,景不之認,由是孤 賤,給使高祖家。及為隋國公,擢授參軍事。初,高祖少 時,每醼賓客,恆令圓通監廚。圓通性嚴整,左右婢僕, 咸所敬憚。唯世子乳母恃寵輕之,賓客未供,每有干 請,圓通不許,或輒持去。圓通大怒,叱廚人撾之數十」, 叫呼之聲,徹於閣內,僚吏左右代其失色。賓去之後, 高祖具知之,召圓通命坐賜食,從此獨善之,以為堪 當大任。高祖作相,賜封懷昌男。久之,授帥都督,進爵 新安子,委以心膂。圓通多力勁捷,長於武用。周氏諸 王素憚高祖,每伺高祖之隙,圖為不利,賴圓通保護, 獲免者數矣。高祖深感之,由是參預「政事,授相國外 兵曹,仍領左親信。」尋授上儀同。高祖受禪,拜內史侍 郎,領左衛長史,進爵為伯。歷左右庶子、給事黃門侍 郎、尚書左丞,攝刑部尚書,深被任信。後以左丞領左 翊衛驃騎將軍。伐陳之役,圓通以行軍總管從楊素 出信州道,以功進位大將軍,進封萬安縣侯,拜揚州 總管長史,尋轉并州總管長史。秦孝王仁柔自善,少 斷決,府中事多決於圓通。入為司農卿,治粟內史,遷 刑部尚書。後數歲,復為并州長史。孝王以奢侈得罪, 圓通亦坐免官。尋檢校刑部尚書事。仁壽中,以勳舊, 進爵郡公。煬帝嗣位,拜兵部尚書。帝幸揚州,以圓通留守京師,判宇文述田以還民。述訴其受賄,帝怒而 徵之,見帝於雒陽,坐是免官。圓通憂懼,發疾而卒。贈 柱國,封爵悉如故。子孝常。

楊汪[编辑]

按《隋書》本傳:「汪字元度,本弘農華陰人也。曾祖順,徙 居河東。父琛,儀同三司。及汪貴,追贈平鄉縣公。汪少 凶疏,好與人群鬥,拳所毆擊,無不顛踣。長更折節勤 學,專精《左氏傳》,通《三禮》。解褐周冀王侍讀。王甚重之, 每曰:『楊侍讀德業優深,孤之穆生也』。其後問禮於沈, 重受《漢書》於劉臻,二人推許之,曰:『吾弗如也』。由是知」 名。累遷夏官府都上士。及高祖居相,引知兵事,遷掌 朝下大夫。高祖受禪,賜爵平鄉縣伯,邑二百戶。歷尚 書司勳、兵部二曹侍郎,秦州總管長史,名為明幹。遷 尚書左丞,坐事免。後歷荊、洛二州長史,每聽政之暇, 必延生徒講授,時人稱之。數年,高祖謂諫議大夫王 達曰:「卿為我覓一好左丞。」達遂私於汪曰:「我當薦君 為左丞,若事果,當以良田相報也。」汪以達所言奏之, 達竟以獲罪,卒拜汪為尚書左丞。汪明習法令,果於 剖斷,當時號為稱職。煬帝即位,守大理卿。汪視事二 日,帝將親省囚徒,其時繫囚二百餘人。汪通宵究審, 詰朝而奏,曲盡事情,一無遺誤,帝甚嘉之。歲餘,拜國 子祭酒。帝令百寮就學,與汪講論,天下通儒碩學多 萃焉,論難蜂起,皆不能屈。帝令御史書其問答奏之, 省而大悅,賜良馬一匹。大業中,為銀青光祿大夫。及 楊元感反,河南贊治裴弘策出師禦之,戰不利。弘策 出,還遇汪而屏人交語。既而留守樊子蓋斬弘策,以 狀奏汪。帝疑之,出為梁郡通守。後李密已逼東都,其 徒頻寇梁郡,汪勒兵拒之,頻挫其銳。煬帝崩,王世充 推越王侗為主,徵拜吏部尚書,頗見親委。及世充僭 號,汪復用事,世充平,以兇黨誅死。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