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04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四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四十五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四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四十五卷目錄

 姬姓部彙考

  國語晉語

  史記五帝本紀 周本紀

  許慎說文

  鄭樵通志以姓為氏

  金史宗端脩傳

  廖用賢尚友錄姬姓

 姬姓部列傳

  漢

  姬嘉       姬置

  姬當       姬延年

  姬安       姬世

  姬黨       姬相如

  姬就

  後漢

  姬常       姬武

  北魏

  姬澹

  北周

  姬願

  隋

  姬威

  唐

  姬處遜

  明

  姬冕       姬輔

  姬煥       姬敏

  姬珪       姬序通

  姬鵬       姬儀

  姬歷       姬文業

  姬之策      姬熙

  姬文運      姬鳴鶴

  姬兆京      姬文引

 姬姓部雜錄

 夔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以國為氏 同名異實

 夔姓部列傳

  周

  夔靖叔

  晉

  夔安       夔逸

  夔滕

  明

  夔信

 郗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以邑為氏

  廖用賢尚友錄郗姓

 郗姓部列傳

  後漢

  郗慮       郗萌

  郗儉

  晉

  郗隆       郗鑒

  郗愔       郗曇

  郗邁       郗超

  郗恢       郗僧施

  郗卲

  唐

  郗純       郗士美

  明

  郗善       郗再思

  郗敷       郗勛

  郗遠       郗誠

  郗琦       郗夔

  郗元洪      郗廉

  郗燦       郗斌

 郗姓部雜錄

 儀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以邑為氏

 儀姓部列傳

  夏后氏

  儀狄

  周

  儀行父      儀楚

  漢

  儀長孺

  宋

  儀太初

  明  儀均祥      儀仲和

  儀智       儀銘

  儀象       儀表

  儀浩       儀溥

  儀海       儀泰

  儀瑁       儀瓘

  儀通       儀像

  儀昭       儀鳳楨

  儀銳       儀源

  儀景       儀琳

  儀格       儀祐

  儀謐

氏族典第四十五卷

姬姓部彙考[编辑]

《國語》
[编辑]

《晉語》
[编辑]

秦伯召公子于楚。楚子厚幣以送公子于秦。秦伯歸 女五人,懷嬴與焉。公子使奉匜沃盥,既而揮之。嬴怨 曰:「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懼,降服囚命。秦伯見公 子曰:「寡人之適此,為才子圉之辱,備嬪嬙焉,欲以成 婚,而懼離其惡名。非此則無故不敢以禮致之,歡之 故也。公子有辱,寡人之罪,唯命是聽。」公子欲辭,司空 季子曰:「同姓為兄弟,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 二人而已,唯青陽與夷鼓皆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 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 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 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唯青陽與蒼林氏同于黃帝,故皆為」姬姓,同德之難 也如是。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 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 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史記》
[编辑]

《五帝本紀》
[编辑]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

《索隱》曰:按皇甫謐云:「黃帝生于壽丘,長于姬水,因以為姓。居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是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索隱曰:舊解破四為三,言得姓十三人耳。今按:《國語》胥臣云:「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陽與夷鼓同己姓。」 又云:青陽與蒼林為姬姓,是則十四人為十二姓,其文甚明。唯姬姓再稱青陽與蒼林,蓋《國語》文誤,所以致令前儒共疑其姬姓。青陽當為元囂,是帝嚳祖,本與黃帝同姬姓。其《國語》上文,青陽,即是少昊金天氏為己姓者耳。既理在不疑,無煩破四為三。

《周本紀》
[编辑]

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 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 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 者,皆辟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 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 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 其游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 地之宜,宜穀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稷 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曰:「棄,黎民始饑爾。后稷 播時百穀。」封棄于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

《許慎說文》
[编辑]

《姬》
[编辑]

黃帝居姬水,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

《鄭樵通志》
[编辑]

以姓為氏[编辑]

姬氏,姓也。帝嚳生姬水,因以為姓。裔孫周文王三十 餘代,至赧王,子孫號姬氏。漢有周子南君、姬嘉。唐水 部郎中姬處遜,世居長安。開元初,明皇以嫌名改為 周氏。望出南陽。

《金史》
[编辑]

《宗端脩傳》
[编辑]

宗端脩,字平叔,汝州人。章宗避睿宗諱上一字,凡太 宗諸子皆加「山」為「崇」,改「宗氏」為「姬氏。」

《廖用賢尚友錄》
[编辑]

姬姓[编辑]

姬,「南陽徵音
考證

=姬姓部列傳{{{1}}}

姬嘉[编辑]

按《漢書恩澤表》:「嘉以周後元鼎四年十一月丁卯封 周子南君,六年薨。」

姬置[编辑]

按:《漢書恩澤表》:「元封四年,周子南君置嗣,二十四年 薨。」

姬當[编辑]

按:《漢書·恩澤表》,「始元四年,周子南君當嗣。十六年,地 節三年,坐使奴殺家丞,棄市。」

姬延年[编辑]

按《漢書恩澤表》:「元康元年三月丙戌,周子南君延年 以當弟紹封,初元五年正月癸巳,更封為周承休侯, 位次諸侯王,二十九年薨,諡曰考。」

姬安[编辑]

按《漢書恩澤表》:「建昭三年,周承休質侯安嗣,四年,薨。」

姬世[编辑]

按《漢書恩澤表》:「陽朔二年,周承休釐侯世嗣,八年薨。」

姬黨[编辑]

按《漢書恩澤表》:「永始二年,周承休侯黨嗣。七年,綏和 元年,進爵為公,地滿百里。元始四年,為鄭公。王莽篡 位,為章牟公。」按王莽傳作章平公

姬相如[编辑]

按《漢書·恩澤表》,「褒魯節侯公子寬,以周公世,魯頃公 元孫之元孫,奉周祀侯,二千戶。元始元年六月丙午 封,薨十一月,侯相如嗣,更姓公孫氏,後更為姬氏。」

姬就[编辑]

按:《漢書王莽傳》:「始建國元年,封周公,後褒魯子姬就。」

後漢[编辑]

姬常[编辑]

按:《後漢書光武本紀》:「建武二年五月庚辰,封周後姬 常為周承休公。」按漢書恩澤表作侯

姬武[编辑]

按《漢書恩澤表》,「天鳳元年,章牟公常嗣。建武二年五 月戊辰,更為周承休侯。五年,侯武嗣。十三年,更為衛 公。」按後漢書光武本紀十三年二月庚午以姬常為衛公此作姬武必有一誤

北魏[编辑]

姬澹晉書作箕澹[编辑]

按《魏書序紀》,「穆皇帝五年,劉琨遣使乞師,以討劉聰 石勒。帝遣長子六修、桓帝子普根及衛雄、范班、姬澹 等為前鋒,帝躬統大眾二十萬為後繼。」

北周[编辑]

姬願[编辑]

按《姓氏急就篇》:「後周有姬願。」

[编辑]

姬威[编辑]

按《姓氏急就篇》。隋有姬威。

[编辑]

姬處遜[编辑]

按鄭樵《通志》:「唐水部郎中姬處遜,世居長安。」

[编辑]

姬冕[编辑]

按《萬姓統譜》:「冕,興寧人,舉人。洪武間歷官福建左布 政使。」

姬輔[编辑]

按《萬姓統譜》:「輔,蒲州人,洪武舉人。」

姬煥[编辑]

按《萬姓統譜》:「煥,蒲州人,洪武舉人。」

姬敏[编辑]

按《河南通志》:「敏,字好學,孟津人。博通經史,兼精律算。 洪武中,以才幹舉,仕至西安知府。」

姬珪[编辑]

按《萬姓統譜》:「珪,博野人。永樂間知府。政平訟息,民甚 宜之。九年秩滿,民赴京乞留。再滿,政治如初。在任凡 二十二年。」

姬序通[编辑]

按《陝西通志》:「序通,西和人,正統辛酉為監生,入朝賀。 是夜,帝夢異人奏曰:『明日監生中衣紅者為忠臣』。」次 日令索之,獨序通衣紅褐襖。帝心然之,即拜為山西 汾州知州。

姬鵬[编辑]

按《萬姓統譜》:「鵬,蒲州人。正德舉人。」

姬儀[编辑]

按《濱州志》:「儀,嘉靖年貢生,授北直廣平府訓導

姬歷[编辑]

按《濱州志》:「歷嘉靖年貢生,授北直滿城縣教諭。」

姬文業[编辑]

按《雲南通志》:「文業,雲南縣人。萬曆辛卯舉人,任應山 令,陞睢州知州。少以孝行聞,官以賢能著。居里耿介 不阿。」

姬之策[编辑]

按《濱州志》:「之策,字曙瀛,萬曆辛丑進士,除戶部主事, 歷員外郎中。三司錢穀,會計詳明,績獲上考。」

姬熙[编辑]

按《陽穀縣志》:「熙,官義勇中衛經歷。」

姬文運[编辑]

《按曹縣志》:「文運,聞喜縣丞。」

姬鳴鶴[编辑]

按《曹縣志》:「鳴鶴,西隅人,訓導。」

姬兆京[编辑]

按《濱州志》:「兆京之策子,東城兵馬司副指揮。」

姬文引[编辑]

按《明外史姬文引傳》:「文引字士昌,華州人,舉於鄉。天 啟二年,授滕縣知縣。視事甫三日,白蓮賊徐鴻儒薄 城,文引驅吏卒登陴,見賊輒走,存者纔數十。問民何 故從賊?曰:『禍由董二。董二者,故延綏巡撫國光子也。 居鄉貪暴,民以故從賊。文引急憑城曉告曰:『吾執二 寘,諸法,為若雪憤,可乎』?賊皆讙呼羅拜。俄而箭發西』」 隅,斃二賊。視之,延綏沙柳簳也。賊謂文引紿之,大憤, 登城,眾悉潰。文引緋衣坐堂罵賊,賊搏裂其冠裳,械 繫之,罵不屈,三日解印畀小吏魏顯照及家僮李守 務,北向拜闕,遂自經死。事聞,贈太僕少卿。

姬姓部雜錄[编辑]

《路史》:「帝顓頊高陽氏,姬姓。」《古史考》以為妘。《姓纂》則謂 「顓頊,帝風姓。」故《唐表》韋氏、彭氏皆妘出風姓,顓帝之 後。俱妄。

帝嚳高辛氏。姬姓。《古史攷》云:「或云房姓。」妄也。

帝堯陶唐氏,姬姓。世謂堯生伊長孺家而姓伊祈,妄 也。伊祈乃炎帝之姓,堯姓姬,出于帝,嚳不為伊。 《丹鉛總錄》:「殷之德,陽德也,故以男書子;周之德,陰德 也,故以女書姬。」

《日知錄》:《水經注》:「漢武帝元鼎四年,幸雒陽,巡省豫州, 觀于周室,邈而無祀,詢問耆老,乃得孽子嘉,封為周 子南君,以奉周祀。」按《汲冢古文》謂:「衛將軍文子為子 南彌牟,其後有子南勁。」《紀年》:「勁朝于魏,後惠成王如 衛,命子南為侯。秦并六國,衛最後滅。疑嘉是衛後,故 氏子南而稱君也。」據此,嘉本氏子南,武帝即以其氏 命之為爵,而《漢書恩澤侯表》竟作「姬嘉」,則沒其氏而 書其姓矣,與褒、魯之封公孫氏更為姬氏者正同。

夔姓部彙考[编辑]

鄭樵《通志》。

以國為氏周異姓國[编辑]

夔氏,子爵。芊姓,楚君熊摯之後。今歸州東二十里故 夔子城是。僖二十六年楚滅之,子孫以國為氏。又天 竺亦有夔氏。

臣謹按《傳》言「夔之先,楚鬻熊之嫡嗣,有疾不得代,而別封于夔,為楚附庸」 ,其後為夔子。然據《夔氏譜》,則鬻熊十世而後有夔子,未知孰是。

同名異實[编辑]

夔氏有二,熊摯之後,以國為氏。又天竺亦有夔氏。

夔姓部列傳[编辑]

夔靖叔[编辑]

按《呂覽》:「孔子學于老聃、孟蘇夔靖叔。」

[编辑]

夔安[编辑]

按《萬姓統譜》:「安趙太保。」

夔逸[编辑]

按《萬姓統譜》:「逸安後

夔滕[编辑]

按:《萬姓統譜》:「滕安後。」

[编辑]

夔信[编辑]

按奇姓通信,合肥人,雩都令。

郗姓部彙考[编辑]

鄭樵《通志》。

以邑為氏周邑[编辑]

郗氏,音絺。己姓青陽氏之後。蘇忿生支子,封郗邑,因 氏焉。趙有郗疵,今望出濟南。按郄疵之郄音郤與郗音絺者異

《廖用賢尚友錄》
[编辑]

郗姓[编辑]

郗,《山陽》,角音,又望出濟南。

郗姓部列傳[编辑]

後漢

郗慮[编辑]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建安十三年「八月丁未,光祿勳 郗慮為御史大夫。」《續漢書》曰:「慮字鴻豫,山陽高平 人也。少受學于鄭元。」

郗萌[编辑]

按《姓氏急就篇》。漢有郗萌。

郗儉[编辑]

按《萬姓統譜》:「儉,益州刺史。」

[编辑]

郗隆[编辑]

按《晉書郗鑒傳》,「鑒叔父隆,字弘始,初為尚書郎,轉左 丞,在朝為百寮所憚,坐漏洩事免。頃之,為吏部郎,復 免,補東郡太守。隆少為趙王倫所善,及倫專擅,召為 散騎常侍。倫之篡也,以為揚州刺史,尋加寧東將軍。 未拜,而齊王冏檄至,中州人在軍者皆欲赴義。隆以 兄子鑒為趙王掾,諸子悉在京洛,故猶豫未決。時寧」 遠將軍陳留王邃領東海都尉,鎮石頭,隆軍人西赴, 邃甚眾,隆遣從事于牛渚禁之,不得止。將士憤怒,夜 扶邃為主而攻之,隆父子皆死。

郗鑒[编辑]

按《晉書郗鑒傳》,「鑒字道徽,高平金鄉人,漢御史大夫 慮之元孫也。惠帝反正,參司空軍事,累遷太子中舍 人、中書侍郎。京師不守,鑒陷于陳午。賊中午潰散,鑒 得歸鄉里。于時所在饑荒,州中之士感其恩義,遂共 推鑒為主,舉千餘家俱避難于魯之嶧山。元帝初,鎮 江左,假鑒龍驤將軍、兗州刺史。明帝即位,王敦專制」, 內外危逼,謀仗鑒為外援,由是拜安西將軍、都督揚 州江西諸軍、假節,鎮合肥。敦忌之,表為尚書令,徵還。 既而錢鳳攻逼京都,鑒領諸屯營。鳳等平,封高平侯。 帝以其有器望,萬機動靜輒問之。俄遷車騎將軍、都 督徐兗青三州軍事、假節,鎮廣陵,與王導並受遺詔 輔少主。進位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咸和初,領 徐州刺史。祖約,蘇峻反,庾亮宣太后口詔,進鑒為司 空。鑒奉詔流涕,遣夏侯長等閒行,謂溫嶠曰:「先立營 壘,屯據要害,斷賊糧運。然後靜鎮京口,清壁以待,賊 必自潰矣。」嶠以為然。及陶侃為盟主,鑒率眾渡江,與 侃會于茄子浦,築白石壘而據之。會峻死,蘇逸等走 吳興,鑒遣李閎追斬之。拜司空,更封南昌縣公,進位 太尉。後以寢疾,上疏遜位。尋薨,贈太宰,諡「文成。」二子: 愔、曇。

郗愔[编辑]

按《晉書郗鑒傳》:「鑒子愔,字方回。弱冠除散騎侍郎,不 拜。性至孝,居父母憂,殆將滅性。服闋,襲爵南昌公,徵 拜中書侍郎。驃騎何充輔政,征北將軍褚裒鎮京口, 皆以愔為長史。再遷黃門侍郎,轉為臨海太守。後以 疾去職。簡文帝輔政,與尚書僕射江虨等薦徵為光 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既到,更除太常,固讓不拜。深抱」 沖退,樂補遠郡,從之,出為輔國將軍、會稽內史,遷都 督徐兗青幽揚州之晉陵諸軍事,領徐兗二州刺史、 假節,轉冠軍將軍。及帝踐祚,就加鎮軍、都督浙江東 五郡軍事。久之,以年老乞骸骨,因居會稽。徵拜司空, 固辭不起。太元九年卒,追贈侍中、司空,諡文穆。三子: 超、融、沖。

郗曇[编辑]

按《晉書郗鑒傳》,「鑒子曇,字重熙,少賜爵東安縣開國 伯,拜通直散騎侍郎,遷中書侍郎。簡文帝為撫軍,引 為司馬,尋除尚書吏部郎,拜御史中丞,加散騎常侍, 除北中郎將,都督徐亮青幽揚州之晉陵諸軍事,領 徐兗二州刺史,假節,鎮下邳。後與賊戰失利,降號建 威將軍。尋卒,追贈北中郎,諡曰簡。子恢嗣。」

===郗邁===按《萬姓統譜》:「邁,鑒兄子,為晉陵內史,謙愛養士,為流 亡所歸,擢兗州刺史。」

郗超[编辑]

按《晉書郗鑒傳》:「鑒子愔,愔子超,字景興,一字嘉賓。少 卓犖不羈,有曠世之度。桓溫辟為征西大將軍掾。溫 遷大司馬,又轉為參軍。溫傾意禮待,超亦深自結納。 時王珣為溫主簿,亦為溫所重。府中語曰:『髯參軍,短 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超髯、珣短故也。尋除散騎 侍郎。溫懷不軌,超為之謀。謝安與王坦之嘗詣溫論」 事,溫令超帳中臥聽之,風動帳開,安笑曰:「郗生可謂 入幕之賓矣。」太和中,溫將伐慕蓉氏于臨漳,超諫不 從,果有枋頭之敗,溫深慚之。既而超就溫宿,中夜謂 溫曰:「明公既居重任,若不能行廢立大事,為伊、霍之 舉者,不足鎮壓四海,震服宇內。」溫深納其言,遂定廢 立。遷中書侍郎,轉司徒左長史。母喪去職。服闋,除散 騎常侍,不起。以為臨海太守,加宣威將軍,不拜。先愔 卒,無子,從弟儉之以子僧施嗣。

郗恢[编辑]

按《晉書郗鑒傳》:「鑒子曇,曇子恢,字道引,少襲父爵散 騎侍郎,累遷給事黃門侍郎,領太子右衛率,擢建威 將軍、雍州刺史、假節,鎮襄陽。以功領秦州刺史,加督 隴上軍。王恭討王國寶,桓元、殷仲堪皆舉兵應恭,恢 與朝廷掎角元等。元等退,以恢為尚書,將家還都,至 揚口,仲堪陰使人于道殺之。贈鎮軍將軍,子循嗣。」

郗僧施[编辑]

按《晉書郗鑒傳》:「鑒子愔,愔子超,超從弟儉之。儉之子 僧施,字惠脫,襲南昌公。弱冠與王綏、桓引齊名,累居 清顯,領宣城內史,入補丹陽尹。劉毅鎮江陵,請為南 蠻校尉,假節,與毅俱誅,國除。」

郗卲[编辑]

按《尚友錄》:卲,高平人,作《晉中興書》以示何法盛。法盛 有意圖之,曰:「卿名位貴達,我寒士,賴有著述,傳聲于 後,宜以為惠。」卲不與。後卲外出,法盛詣卲,直入竊書, 卲還失之,無復兼本,遂行何書。

[编辑]

郗純[编辑]

按《唐書郗士美傳》:「士美父純,字高卿,舉進士拔萃,制 策皆高第,張九齡、李邕數稱之。自拾遺七遷至中書 舍人,處事不回,為元載所忌,遂辭疾還東都,號伊川 田父。十年,德宗立,召為太子左庶子,集賢殿學士,不 拜。以老乞身,改詹事,聽致仕。」

郗士美[编辑]

按《唐書郗士美傳》:「士美,字和夫,兗州金鄉人。為陽翟 丞,佐李抱真潞州幕府,進房州刺史、黔中經略觀察 使,加校尉右散騎常侍,封高平郡公,遷京兆尹,改河 南尹,檢校工部尚書,充昭義節度使。討王承宗也,遣 大將王獻督萬人為前鋒,獻恣橫逗撓,士美斬以徇, 下令曰:『敢後者斬』!親鼓之,大破賊,下三營,環柏鄉。時」 諸鎮兵多玩寇犯法,獨士美整銳最先有功。以疾,召 拜工部尚書,為忠武節度使。卒,贈尚書左僕射,諡曰 「景。」生平與人交,重然諾,以是名稱于世。

[编辑]

郗善[编辑]

按《齊東縣志》:「善固,均鄉人。洪武間,任上元縣知縣,歷 陞刑部主事,戶部員外郎,江西布政司少參及應天 府尹,卓有政聲。」

郗再思[编辑]

按《萬姓統譜》:「再思,平定人,洪武舉人。」

郗敷[编辑]

按《萬姓統譜》:「敷,祥符人,永樂舉人。」

郗勛[编辑]

按《萬姓統譜》:「勛,平定人,永樂舉人,任知州。」

郗遠[编辑]

按《夏津縣志》:「遠,山西屯留人,吏員,成化十四年任主 簿。」

郗誠[编辑]

按《德州志》:「誠,成化間歲貢,官訓導。」

郗琦[编辑]

按《德州志》:「琦例監官州同。」

郗夔[编辑]

按《山西通志》:「夔,平定人,弘治壬戌進士,擢禮科給事 中。正德初,部落南牧,上命行邊偵視。時逆瑾用事,初 出片紙曰:『劉二漢等皆我族,幸錄斬獲功,當以上卿 報公』。夔莊色拒之曰:『有命』。瑾不懌。明日,中使來言,夔 叱曰:『予朝廷命官,使者何得無禮』?中使曰:『公無忿。瑾 付有駕帖,令械公,且令殺之。夔嘆曰:『予為天子耳目 臣,不能寢茲逆謀,顧從此請,如生平所學何』』?」遂縊死。 後瑾敗,詔舉褒忠,廷議首以夔請,遣官諭祭。

郗元洪[编辑]

按《萬姓統譜》:「元洪字文範,平定人。正德辛巳進士,歷 參政

郗廉[编辑]

按《定陶縣志》:「廉,嘉靖三十三年貢士,任武陟教諭。」

郗燦[编辑]

按《萬姓統譜》:「燦,平定人。萬曆間泰州知州。」

郗斌[编辑]

按《曹縣志》:「斌,恩授兵馬指揮。」

郗姓部雜錄[编辑]

《王大令集別郗氏妻帖》注:「郗氏自太尉鑒後,為江左 名族。其姓讀如絺繡之絺。世人以俗書郗字作郄,因 讀為郤詵之郤,非也。郤詵乃晉大夫郤縠之後,郗鑒 乃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在原既異,音讀迥殊,亦近 代氏族及小學二家之學不講故也。」陸魯望博古矣, 其詩云:「一段清香染郗郎。」亦誤讀也。

儀姓部彙考[编辑]

鄭樵《通志》。

以邑為氏衛邑[编辑]

儀氏、衛大夫儀封人之後。徐大夫儀,楚陳大夫儀行 父,望出晉陽。

儀姓部列傳[编辑]

夏后氏

儀狄[编辑]

按《戰國策》: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 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 者。」

[编辑]

儀行父[编辑]

按《左傳宣公九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 皆衷其衵服以戲于朝。」

儀楚[编辑]

按:《姓氏急就篇》:「徐大夫儀楚。」

[编辑]

儀長孺[编辑]

按《後漢書馬援傳》:「援好騎,善別名馬。于交阯得駱越 銅鼓,乃鑄為馬式,還上之,因表曰:『夫行天莫如龍,行 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 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遠近之難。昔有騏驥,一日千里, 伯樂見之,昭然不惑。近世有西河子輿,亦明相法,子 輿傳西河儀長孺,長孺傳茂陵丁君都,君都傳成紀 『楊子阿、臣援嘗師事子阿,受相馬骨法,考之于行事, 輒有驗效』』。」

[编辑]

儀太初[编辑]

按《萬姓統譜》:「太初修武郎,僉判連州。」

[编辑]

儀均祥[编辑]

按《萊州府志》:「均祥,照磨,以曾孫銘貴,贈兵部尚書。」

儀仲和[编辑]

按《萊州府志》:「仲和稅課司副使,以孫銘貴,贈兵部尚 書。」

儀智[编辑]

按《明外史儀智傳》:「智字居真,高密人。洪武末,舉耆儒, 授高密縣訓導,遷莘縣教諭,擢高郵知州,課農桑,興 學校,吏民愛之。永樂元年,遷寶慶知府,召為通政司 右通政,兼右春坊右中允。未幾,遷湖廣右布政使,坐 事謫役通州。六年冬,湖廣都指揮使龔忠入見,帝問 湖湘間老儒,對曰:『儀智』。即召拜禮部左侍郎。十四年」, 詔吏部、翰林院擇老儒侍太孫士奇及蹇義首薦智。 帝喜曰:「智雖老,能直言。」特命輔導。每進講,必反覆啟 迪,以正心術為本。十九年致仕,卒于家。贈太子少保, 諡文簡。

儀銘[编辑]

按《明外史儀智傳》:「智子銘,字子新。宣宗即位,以侍郎 戴綸薦,授行在禮科給事中。九年,秩滿,帝念智侍讀 舊勞,改銘翰林院修撰。正統三年,預修《宣廟實錄》成, 遷侍講。後改郕府長史。尋以潛邸恩,特授禮部右侍 郎。景泰元年,開經筵,詔銘兼經筵官。尋遷南京禮部 尚書。以立懷獻太子故,加太子太保,召改兵部尚書」, 兼詹事府詹事。蘇州、淮安諸郡積雪,民凍餓。銘請之, 帝多所貸恤。因災異錄《皇明祖訓》以進,深見獎納。卒, 贈太師,諡忠襄。銘天性易直,孝友有父風。

儀象[编辑]

按《濮州志》:「象,宣德間寧波衛經歷

儀表[编辑]

按《萬姓統譜》表,「太平人,宣德舉人。」

儀浩[编辑]

按《萊州府志》:「浩,高密人。宣德壬子舉人,任磁州學正。」

儀溥[编辑]

按《萊州府志》:「溥,高密人。宣德壬子舉人。」

儀海[编辑]

按《明外史儀智傳》:「智子銘,銘子海,錦衣衛百戶,以父 恩授云。」

儀泰[编辑]

按《明外史儀智傳》:「智子銘,銘子泰,舉于鄉,為禮科給 事中。」

儀瑁[编辑]

按《萊州府志》:「瑁以祖銘廕,官至大名府通判。」

儀瓘[编辑]

按《萊州府志》:「瓘,高密人。景泰丙子舉人,仕至懷慶推 官。」

儀通[编辑]

按《萊州府志》:「通,高密人,成化癸卯舉人,仕至國子監 博士。」

儀像[编辑]

按《東阿縣志》:「像,山西太平人,成化年來任知縣。」

儀昭[编辑]

按《博平縣志》:「昭,絳州舉人,成化間任訓導,博愛勤教, 博士思之。」

儀鳳楨[编辑]

按《萬姓統譜》:「鳳楨,太平人,成化舉人。」

儀銳[编辑]

按《濮州志》:「銳字宗敏,濮州人。平生任質好義,取舍多 不苟。其父嘗仕于廣宗,銳往省之,行次觀城道中拾 遺銀一囊,重百兩,銳持以待坐頃有人泣至,訊之,乃 失銀者,銳悉授之。」

儀源[编辑]

按《萊州府志》:「源,任寧國府檢校。」

儀景[编辑]

按《萊州府志》:「景任曲陽縣丞。」

儀琳[编辑]

按《萊州府志》:「琳仕至潞安府同知。」

儀格[编辑]

按《萊州府志》:「格,任彰德府訓導。」

儀祐[编辑]

按《萊州府志》:「祐,任博興訓導。」

儀謐[编辑]

按《萊州府志》:「謐仕至歸德府教授。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