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19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一百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九十三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一百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一百九十三卷目錄

 姚姓部列傳二

  宋

  姚內斌      姚坦

  姚鉉       姚益恭

  姚仲孫      姚宗明

  姚嗣宗      姚闢

  姚孳       姚易

  姚兕       姚麟

  姚祐       姚渙

  姚雄       姚古

  姚孝錫      姚邦基

  姚平仲      姚興

  姚宋佐      姚義

  姚孝資      姚宗之

  姚鏞       姚景熙

  姚憲       姚瀛

  姚希得      姚穎

  姚宏中      姚珤

  姚望之      姚勉

  姚獬孫      姚舜元

  姚訔

  元

  姚樞       姚天福

  姚燧       姚雲

  姚應鳳      姚祖舜弟侃

  姚正子      姚正叔

  明

  姚玭       姚伯華

  姚臨       姚友直

  姚善       姚哲

  姚伯良      姚震浙江人

  姚肇       姚敬重

  姚廣孝      姚文

  姚銑       姚堂

  姚夔       姚龍

  姚顯       姚璦

  姚旭       姚鍾

  姚璧       姚讓

  姚琛       姚紹

  姚祥       姚文灝

  姚鏌       姚岳

  姚震陜西人  姚淶

  姚一元      姚仲壽

  姚訓       姚思敬

  姚宗文      姚希孟

  姚明恭      姚汝明

  姚先疇      姚若時

  姚昌祚      姚運熙

  姚誠       姚啟崇

  姚長子      姚孫極

  姚孫林      姚孫棐

  姚麟徵      姚餘

  姚之典

 姚姓部紀事

氏族典第一百九十三卷

姚姓部列傳二[编辑]

[编辑]

姚內斌[编辑]

按《宋史姚內斌傳》:「內斌,平州盧龍人,仕契丹,為西巡 檢、瓦橋關使。周顯德六年,太宗從世宗北征,兵次瓦 橋關,內斌率眾五百人以城降,世宗以為汝州刺史。 內斌本名犯宣祖諱下一字,遂改今名。從平李筠,改 虢州刺史。西夏數犯西鄙,以內斌為慶州刺史,兼青 白兩池榷鹽制置使。初,內斌降,其妻子皆在契丹。乾」 德四年,子承贊密自幽州來歸,令中使護送還內。斌, 開寶四年,召赴闕,上待之甚厚,遣歸治所。七年,卒,年 六十四。

姚坦[编辑]

按《宋史姚坦傳》:「坦字明白,曹州濟陰人。開寶中,以尚 書擢第,調補將陵尉,歷隰州推官,將作監丞,知潯州。 太平興國三年,召還,為著作佐郎,通判唐州。八年,諸 王出閤,詔以坦為皇子翊善,歷殿中丞、倉部員外郎賜金紫,遷本曹郎中,轉考功,仍為益王府翊善。坦性 木強固滯,王少佚豫,坦即醜詆。王薨,改衛尉少卿,判」 吏部南曹。景德初,求補郡,俾知鄧州。轉運使表其治 狀,詔嘉獎之。大中祥符初,復知光州。二年,卒,年七十 五。

姚鉉[编辑]

按《宋史姚鉉傳》:「鉉字寶之,廬州合肥人。太平興國八 年,進士甲科,解褐大理評事,知潭州湘鄉縣,三遷殿 中丞,通判簡、宣、昇三州。淳化五年,直史館。至道初,遷 太常丞,充京西轉運使,歷右正言、右司諫,河東轉運 使。咸平五年,河決鄆州,以鉉知州事,徙州于汶陽鄉 之高原,委以營度,許便宜從事。工畢,加起居舍人、京」 東轉運使,徙兩浙。路鉉雋爽,頗尚氣,薛映知杭州,與 之不協,映摭鉉罪狀數條,密以聞,詔除名,貶連州文 學。大中祥符五年,會赦,移岳州,又移舒州,俄授本州 團練副使。天禧四年卒,年五十三。鉉文詞敏麗,善筆 札,采唐人文章,纂為百卷,目曰《文粹》。卒後,子嗣復以 其書上獻,詔藏內府,授嗣復永城主簿。幼子稱,俊穎 美秀,頗善屬辭,裁十歲卒。鉉紀其事,為《聰悟錄》,人多 傳之。

姚益恭[编辑]

按《萬姓統譜》:「益恭太宗時知項城縣,鞭扑不用,境內 大治。將代,民數千人道遮,轉運使乞留,州以聞,賜璽 書,賞以粟帛。秩滿,以著作佐郎知洪州南昌縣,賜衣 服銀帶、絹五百匹。」

姚仲孫[编辑]

按《宋史姚仲孫傳》:「仲孫字茂宗,本曹南著姓。曾祖仁 嗣,陳州商水令,因家焉。父曄,舉進士第一,官至著作 佐郎。仲孫早孤,事母孝,擢進士第,補許州司理參軍, 調邢州推官,徙資州,改大理寺丞,知建昌縣,累遷尚 書屯田員外郎。王騣守益州,辟通判州事,召為右司 諫、入內都知,以起居舍人知諫院,管勾國子監,以尚」 書戶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歷三司戶部、度支、 鹽鐵副使,進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運使。大修城壘 兵備,仁宗賜詔褒之。權知澶州,河壞明公埽,絕浮橋, 仲孫親總役堤上,埽一夕復完。權知大名府,進禮部 郎中、龍圖閣學士,徙陝西都轉運使,未行,權三司使 事。屬西北備邊,募兵益屯及賞賜、聘問之費,不可勝 計。仲孫悉心經度,雖病未嘗輒廢事。坐小吏詐為文 符,出知蔡州。因母憂喪,一目卒。

姚宗明[编辑]

按《宋史姚宗明傳》:「宗明,河中永樂人也。其十世祖栖 雲,當唐貞元中,調卒戍邊。栖雲之父語其兄曰:『兄嗣 未立,可無往。某幸有子,請代兄行』。遂戰沒塞上。時栖 雲方三歲,其母再嫁,栖雲養於伯母。既長,事伯母如 其母。伯母亡,栖雲葬之,又招魂葬其父。痛父死于邊, 廬於墓次,終身哀慕不衰。河中尹渾瑊上其事,詔加」 優賜,表其門。栖雲生岳,岳生君儒,君儒生師正。自岳 至師正,四世廬墓,五世孫曰厚,六世曰雅,七世曰文, 八世曰敬真,九世曰直,十世曰宗明。當慶曆初,有司 以姚氏「十世同居」聞於朝,仁宗詔復其家。十一世孫 用和,十二世孫士明,十三世孫德其,孝睦不替。姚氏 世為農,無為學者,家不甚富,有田數十頃,聚族百餘 人,子孫躬事農桑,僅給衣食,歷三百餘年,無異辭者。

姚嗣宗[编辑]

按《尚友錄》:嗣宗慶曆中題詩於驛壁云:「踏碎賀蘭石, 掃清西海塵。布衣能辦此,可惜作窮人。」韓魏公見而 奇之。後知尋州,能除虎暴。

姚闢[编辑]

按《尚友錄》:「闢字子張。贍辭博學,授項城令,通州判。所 至有聲。黜去詞華,究心經術,一時名士,歐文忠、王荊 公輩皆與交遊。所著有《太常因革禮》一百卷。」

姚孳[编辑]

按《萬姓統譜》:「孳字舜徒,慈谿人。幼開爽穎悟,學如宿 植。登熙寧九年進士第,歷尉掾。以考第薦章應格,改 秩為桃源宰。鄉有虎,孳以文禱諸社,越三日,虎仆祠 旁,奏課為天下第一。部使者舉孳學行優異,才能顯 著,以應元符之詔,賜對稱旨,除提舉成都府路常平 等事。」

姚易[编辑]

按《尚友錄》:「易字夢錫,浦城人。元豐中進士,歷開封推 官。里人何述時為府尹,每遇休沐,輒相與觴詠酬唱 甚多,有《睪集》十卷。」

姚兕[编辑]

按《宋史姚兕傳》:「兕字武之,五原人。父寶,戰死定川,兕 補右班殿直,為環慶巡檢。與夏人戰,一矢斃其酋,眾 潰,因乘之,遂破蘭浪。敵大舉寇邊,諸砦皆受圍。兕時 駐荔原堡,先羌未至,據險張疑兵,所向必克。遷為路 都監,徙鄜延、涇原。從攻河州,飛矢貫耳,戰益力,累遷 皇城使,進鈐轄。從攻交阯有功,領雅州刺史。破乞弟」, 領忠州團練使,進副總管,遷東上閤門使,徙熙河。與种誼合兵討擒鬼章真拜通州團練使。卒於鄜延總 管,贈忠州防禦使。兕幼失父,事母孝,力學兵法,老不 廢書,尤喜顏真卿翰墨。弟麟亦有威名,關中號「二姚。」

姚麟[编辑]

按《宋史姚兕傳》:「兕弟麟,字君瑞,攻河州時,中矢透骨, 鏃留不去,以彊弩出之,笑語自若。積功至皇城使,為 秦鳳副總管,從李憲討生羌,再轉東上閤門使、英州 刺史。元豐西討,以涇原副總管從劉昌祚出戰,敗還, 降為皇城使、永興軍路鈐轄,復為涇原副總管。元祐 初,擢威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歷步軍殿」 前都虞候、步軍馬軍副都指揮使。紹聖三年,以建武 軍節度觀察留後出知渭州,尋拜武康軍節度使。徽 宗立,進都指揮使,節度建雄、定武軍,檢校司徒。卒,贈 開府儀同三司。麟為將沉毅,持重不少縱,所至肅然。

姚祐[编辑]

按《宋史姚祐傳》,「祐字伯受,湖州長興人。元豐末,第進 士。徽宗初,除夔州路轉運判官。且行,會帝幸禁苑,御 弓矢,祐奏《聖武臨射賦》,帝大悅,留為右正言。歷陳紹 述之說,遷左司諫議,進殿中監六尚局。以親老請郡, 授顯謨閣待制,知江寧府。時召捕張懷素,祐追獲之, 復為殿中監。踰歲,以直學士知鄭州,改秦州,復為殿」 中監,改吏部侍郎,命鎮蜀,用母老辭。遷工部尚書,加 龍圖閣學士,復為工部尚書,徙禮部。母喪,除知太原 府,以提舉上清寶籙宮。卒,諡曰「文僖。」

姚渙[编辑]

按《宋史姚渙傳》,「渙字虛州,世家長安。隋開皇中,有景 徹者,以討平瀘夷策功為普州刺史,卒于孫,遂家普 州。渙第進士,監益州交子務,發姦隱,知峽州,徙知涪 州。渙施恩信拊納酋豪爭羅拜廷下,訖渙去無警。終 光祿卿,年六十七。」

姚雄[编辑]

按《宋史姚兕傳》:「兕子雄,字毅夫,少勇騺有謀,年十八 即佐父征伐。韓絳薦其材,歷涇原、秦鳳將,駐甘谷城, 知通遠鎮戍軍、岷州官,累佐騏驥使。紹聖中,擢東上 閤門使、秦州刺史,徙知會州兼熙河鈐轄,徙河州,加 復州防禦使。建中靖國初,議棄湟州,詔訪雄利害,雄 以為可棄,遂以賜趙懷德,徙雄知熙州,進華州觀察」 使。蔡京用王厚復河、湟,治棄地罪,停雄官,光州居住 三年,得自便。後論為責輕,復竄金州,明年乃聽歸。高 永年死,西寧諸戍阻絕,起雄權經略熙河安輯,復新 邊使、知滄州,加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復為熙州。 遷安德軍節度觀察留後、步軍副都指揮使,拜武康 軍節度使。召詣闕,為中太一宮使。引疾納節鉞,改左 金吾衛上將軍,又以武康節知熙州。未幾,以檢校司 空、奉寧軍節度使致仕,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武憲。」

姚古[编辑]

按《宋史姚兕傳》:「兕子古,以邊功,官累熙河經略。靖康 元年,金兵逼金城,古勒兵勤王,子平仲先已率兵入 衛,欽宗以古為河東制置,种師中副之。古總兵援太 原,師潰,中丞陳過庭奏古罪不可恕,詔安置廣州。」

姚孝錫[编辑]

按《尚友錄》:孝錫字仲純,豐縣人。政和四年登枓,調代 州兵曹。金兵入雁門,州將議以城降,官屬畏懼,投死 無所。孝錫投床大鼾,略不為意。後注五臺簿,因家五 臺。善治生,州境歲飢,出家所藏粟一萬石,賑貧乏,多 全活。自號「醉軒」,年八十三乃終。所著有《雞肋集》。

姚邦基[编辑]

按《萬姓統譜》:「邦基,大昌人。政和間,舉進士,為開封洧 川令。以劉豫僭竊,遂匿山林,聚徒以養。及豫廢,朝廷 尋訪隱逸。既至,高宗嘉之,與以京秩。」

姚平仲[编辑]

按《尚友錄》:「平仲字希晏,靖康中為太尉,後得道于山 中,年過九十,紫髯委地,與譙定為青城隱士。」

姚興[编辑]

按《宋史姚興傳》:「興,相州人。靖康中以州校用,劫殺金 人有功,借補承信郎。建炎初,張琪聚兵歸東京留守 宗澤,興往從之。紹興元年,琪叛,掠饒州,呂頤浩招降 之。琪既聽命而中變,執總管巨師古將殺之。興密諭 所部,挾師古同其妻游騎而馳,夜歸頤浩。頤浩義之, 請于朝,授武義郎,遷武略大夫。戰淮壖有功,授右武」 大夫,累遷建康府駐劄御前破敵軍統制,充荊湖南 路兵馬副都監。紹興三十一年,金人渝盟,興隸都統 王權麾下,遇金兵于廬州之定林,與戰卻之。及金兵 渡淮,權遣興拒之,而退保和州。興與金人力戰,手殺 數百人。權奔仙宗山,嚴兵自衛,興告急,數不應,統領 戴皋率馬軍引避。初,李二者嘗有私恩於權,因得出 入軍中,往來兩界貿易間,竊權旗幟遺金人。至是,金 人立權旗幟以誤興,興往奔之,父子俱死焉。事聞,詔 贈容州觀察使,又特官其後三人,即其砦立廟,賜額 「旌忠。」開禧元年,賜諡「忠毅。」

===姚宋佐===按《萬姓統譜》:宋佐,字輔之。靖康間,其父寓郴生宋佐 少嗜學,舉進士,初調湟州尹掾,再仕八桂教官,以詩 名。性廉介,雖兩仕而家貧,自號「北湖,有文集藏于家。」

姚義[编辑]

按《萬姓統譜》義,「從學河汾,北面受王佐之道。」

姚孝資[编辑]

按《萬姓統譜》:「孝資,紹興間以右從政郎知東莞事,治 才精敏,下令闔境築堤護田,水利大興,民蒙其利。時 香山鎮惟設寨官一員,以屬東莞,士人陳天覺請建 寨為縣,孝資疏聞,改建縣治,至今賴之。」

姚宗之[编辑]

按《莆田縣志》:「宗之字元仲,紹興二十七年進士,授吉 州司戶參軍。諸司知其才,交章薦,擢國子學錄。遷太 常博士,權吏部郎官,進將作少監。輪對上言三事,議 論剴切,有古爭臣風。以親老求外,遂提舉福建路常 平茶事,復改東浙,移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卒。」

姚鏞[编辑]

按《萬姓統譜》:鏞南渡後人號雪蓬,以功除贛守,命工 繪其像,騎牛于澗谷之間。趙東野題其圖云:「騎牛無 笠又無蓑,斷隴橫岡到處過。暖日暄風不常有,滿村 雨暗卻如何?」規之也。未幾,果為一帥臣所劾,人服東 野之先見。

姚景熙[编辑]

按《萬姓統譜》:「景熙為杭州助教,掇兩魁,推為太學教 授,不就職,歸別築室為投老計,教子嘉言,登顯仕。」

姚憲[编辑]

按《萬姓統譜》:「憲字令則,嵊人,知秀州。浙西大水,憲請 輸粟萬斛以賑之。上賜書獎諭。歷直祕閣、參知政事。」

姚瀛[编辑]

按《尚友錄》:「瀛字子山,福安人。七歲能誦班史,十七歲 應舉,居太學,以文章著名。隆興初,第進士,凡四任教 官,嘗辨太元通潛虛之數。所著有《鳳臺集》行于世。」

姚希得[编辑]

按《宋史姚希得傳》:「希得,字逢原,一字叔剛,潼川人。嘉 定十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討論六 經諸子百家之言。調盤石令,更調嘉定府司理參軍, 改知蒲江縣。希得綏彊扶弱,聲問著聞。同知樞密院 事游似以希得名聞,召審察,遷行在都進奏院,通判 太平州,改福州。召為國子監丞,遷大府寺丞兼沂靖」 王府教授,遷知大宗正丞,進祕書丞,尋遷著作郎,授 江西提舉常平,又提點刑獄,加直祕閣,未幾,加度支 員外郎,尋直寶章閣,移治贛州。以直寶謨閣、廣西轉 運判官兼權靜江府,尋授直徽猷閣、知靜江府,主管 廣西經略安撫司公事兼轉運判官。母喪免,召為祕 書少監兼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入對,言「君子 小人邪正之辨。」遷宗正少卿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 兼權給事中兼權刑部侍郎、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 撰。論罷久之,以集英殿修撰提點千秋鴻禧觀。未幾, 依舊職兩淮宣撫使司判官,俄加寶謨閣待制,移京 西、湖南北、四川。詔敘復元官。護江陵有功,召為戶部 侍郎,進煥章閣待制、知慶元府、沿海制置使,繼升敷 文閣待制,召為工部尚書兼侍讀,入侍經筵,帝問慶 元之政甚悉,以華文閣直學士、沿江制置使、知建康 府、江東安撫使、行宮留守,加寶章閣學士,尋加刑部 尚書,依舊任兼淮西總領。景定五年,召為兵部尚書 兼侍讀,乃言「用人才、修政事、治兵甲、惜財用四事。」拜 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會星變,上 疏引咎,乞解機務,兼權參知政事。度宗即位,授同知 樞密院事,尋授參知政事,以言罷,授資政殿學士、提 舉洞霄宮。起知潭州、湖南安撫使,以疾甚辭,乃仍舊 職奉祠,請致仕,詔以資政殿大學士、金紫光祿大夫、 潼川郡公致仕。咸淳五年卒,贈少保。

姚穎[编辑]

按《萬姓統譜》:「穎字洪卿,鄞人。淳熙五年,策進士第一, 授簽書寧國軍節度判官,召為祕書省校書郎,出添 差通判平江府,年三十四卒。穎沖澹謹厚,雅有器量, 力學勤苦,聞見兼洽,而文章俊贍。然退藏抑損,常願 出人後,論天下事無不盡,而最惓惓于當世。得年不 永,人多悼之。」

姚宏中[编辑]

按《萬姓統譜》:宏中,字安道,海陽人。登嘉定進士,調靖 江教授。自師友講學外,絕無他交。歸端居一室,惟日 溫舊學。性狷介,不苟隨。從鄉前輩遊,得濂、洛諸大儒 書讀之曰:「道在是矣。」玩索精微,意度超然,若不屑于 世者。

姚珤[编辑]

按《順昌縣志》:「珤字貴叔,其先大名府人,祖懋游宦順 昌,遂居焉。珤登嘉定四年趙建大榜進士第二人,建 大暴卒,珤代進謝表,故稱為狀元。初授國子錄、通直 郎,陞祕書兼樞密院檢討。端平二年,以直祕閣出守 建安兼閩漕。時建寧府災,珤至,撫瘡痍,輯流散,璽書褒擢。」

姚望之[编辑]

按《寧德縣志》:「望之,字肖呂,從高頤學,中武舉,從軍京 口。會恢復三京,趙葵辟為幇書都錢糧官。王師抵汴, 乘勝復西京,望之以汴河糧運不繼,請休養士卒,濬 治池壘,以備不虞。未幾,元戎班師,竟歿于王事。」

姚勉[编辑]

按《尚友錄》:勉字成一,號雪坡,新昌人。宋寶祐中狀元 及第,廷對萬言,為文章數千言,頃刻可就。有《雪坡集》 行世。除太子舍人,與胡仲雲、劉元高、黃夢炎號「錦江 四俊」,後皆顯宦。

姚獬孫[编辑]

按《尚友錄》:「獬孫字應獬,慈谿人。宋末舉鄉薦,補國子 助教。正身率下,勤于啟迪。」《改學錄》父斆前為國子司 業,諸生稱為「東南遺老,獬孫繼之,人以為世典。成均 善其職,尤所罕者。獬孫博學清介,為文本家傳,皆以 蘇氏擬之。及元混一,不屑于仕,即退隱雙峰別墅。所 著有《雙峰文集》、詩槁行于世。」

姚舜元[编辑]

按《萬姓統譜》:舜元字景瑞,少拳勇,以武功為保義郎、 平江府東南副將,守吳淞。德祐改元冬,元師下平江。 時姚氏為邑巨族,民樂歸附。舜元語弟舜賓及舜賓 子鄉貢士應龍曰:「國家德澤在人,大本未去,收合散 亡以應內援,外事可圖也。」未幾,元師偏將東徇。十二 月十六日,會黃霧四塞,襲兵猝至,舜元無備,與舜賓、 應龍及次子興龍俱死之。

姚訔[编辑]

按《萬姓統譜》:「訔知常州。先是,元伯顏兵至,知州王宗 洙遁,通判王虎臣以城降。既而都統劉師勇等復拒 守城數月不下,伯顏攻陷,屠之,訔及通判陳照等皆 死之。」

[编辑]

姚樞[编辑]

按《元史姚樞傳》:「樞字公茂,柳城人,後遷洛陽,少力學, 內翰宋九嘉識其有王佐略,楊惟中與之偕覲太宗。 歲乙未,南伐,詔樞從惟中即軍中求儒道釋醫、卜者。 辛丑,賜金符,為燕京行臺郎中。時牙魯瓦赤行臺惟 事貨賂,以樞幕長分及之,樞一切拒絕,因棄官去,攜 家來輝州。世祖在潛邸,遣趙璧召樞至,待以客禮。壬」 子夏,從世祖征大理,至曲先腦兒之地,夜宴。樞陳宋 太祖遣曹彬取南唐不殺一人,巿不易肆事。明日,世 祖據鞍呼曰:「汝昨夕言曹彬不殺者,吾能為之,吾能 為之。」樞馬上賀曰:「聖人之心,仁明如此,生民之幸,有 國之福也。」明年,師及大理城,飭樞裂帛為旗,書止殺 之令,分號街陌,由是民得相完保。世祖即位,立十道 宣撫使,以樞使東平。既至郡,置勸農檢察二人以監 之,推物力以均賦役,罷鐵官。二年,拜太子太師。樞曰: 「皇太子未立,安可先有太師?」以所受制還中書,改大 司農。詔赴中書議事及講定條格。四年,拜中書左丞, 奏罷世侯,置牧守。十年,拜昭文館大學士,詳定禮儀 事。其年,襄陽下,遂議取宋。樞奏如求大將,非右丞相 安童、知樞密院伯顏不可。十三年,拜翰林學士承旨。 十七年,卒,年七十八,諡曰文獻。樞天質,含弘而仁恕, 恭敏而儉勤,未嘗疑人欺己,有負其德,亦不留怨。憂 患之來,不見言色,有來即謀,必反復告之。子煒,仕為 平章政事。

姚天福[编辑]

按《元史姚天福傳》:「天福,字君祥,絳州人。父居實,避兵 徙雁門。天福以材辟懷仁丞。至元五年,拜監察御史。 每廷折權臣,帝嘉其直,錫名巴兒思,謂其不畏強悍 猶虎也。有出使者陵民取賄,天福易服,間行得其狀, 奏戮之以徇,豪右慴服。十二年,左遷衡州路同知,不 就。起為河東道提刑按察副使,徵拜中順大夫、治書」 侍御史。十六年,江南既平,授嘉議大夫、淮西道按察 使,遷山北道按察使。二十二年,入為刑部尚書,尋出 為揚州路總管,俄拜甘肅行省參知政事。三十一年, 授陝西漢中道肅政廉訪使,尋除真定路總管。大德 四年,拜參知政事,兼大興府尹。六年,以疾卒。

姚燧[编辑]

按《元史姚燧傳》:「燧字端甫,生三歲而孤,年十三,見許 衡于蘇門,衡器之。至元七年,衡以國子祭酒教貴冑, 奏召燧致館下,年三十八,始為秦王府文學。未幾,授 奉議大夫,兼提舉陝西四川中興等路學校。十二年, 以秦王命,安輯庸蜀。明年,漢嘉新附,入諭其民,又奉 命招王立于合州。又明年,撫循夔府。凡三使蜀,皆稱」 職。十七年,除陝西漢中道提刑按察司副使,錄囚延 安,人服其明決。調山南湖北道,按部澧州,興學賑民。 二十三年,奉旨趨朝。明年,為翰林直學士。二十七年, 授大司農丞。元貞元年,以翰林學士召修《世祖實錄》。 大德五年,授中憲大夫、江東廉訪使,移病太平。九年, 拜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參知政事。至大元年,仁宗居藩邸,開宮師府,燧年已七十,遣正字呂洙如漢徵四 皓故事,起燧為太子賓客。未幾,除承旨學士,尋拜太 子少傅。明年,授榮祿大夫、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 修國史。四年,得告南歸。中書以承旨召,明年,復召燧, 以病,俱不赴。卒于家,年七十六。諡曰文。

姚雲[编辑]

按《江西通志》雲,「字聖瑞,一字若川,高安人。初名雲文。 宋咸淳進士,初調高郵尉,太守辟入僉知政事、淮東 招討使,復召典司書檄。後除龍興察推,再除工刑部 架閣。入元,以宋故官授承直郎、撫、建兩路儒學提舉。 秩滿家居,求文者無虛日。尤工詞調,有《江村遺槁》行 于世。」

姚應鳳[编辑]

按《萬姓統譜》:應鳳字時和,慈谿人。自幼習家學,即以 文字為業,頗自雄其才,為文喜馳驟,每屬筆于廣眾 中,詞鋒橫逸,一座皆驚。後持文以謁同郡袁桷,桷告 之曰:「子文不受束縛,然法度自不可廢也。」應鳳頷之。 自是務為莊重簡嚴,日益深邃。至元間,嘗就試省部, 詩以《龍虎臺》命題,有司得應鳳賦,歎曰:「此楚、漢故物 也。」遂擢置高第。所著有《納軒稿》若干卷,藏于家。

姚祖舜弟侃[编辑]

按《元史姚天福傳》:「天福子祖舜,祕書監著作郎;侃,內 藏庫副使。」

姚正子[编辑]

按《浙江通志》:「正子名夢午,慈谿人。生有異質。七歲葉 汝明面試《中庸》首章義及《牧愛堂詩》《秋水出芙蓉賦》, 皆援筆立就。葉大驚異,書『神童家』三字以旌之。年三 十六始發解,未五十卒。」

姚正叔[编辑]

按《江西通志》:「正叔,安福人。至正乙未,袁賊悉銳進衡 頭,正叔率所部力戰,至不能支,舉旗招援。時監普剌 同知擁兵不救,正叔遂遇害。」

[编辑]

姚玭[编辑]

按《明外史姚玭傳》:「玭,松江人。元至正中,苗帥楊完者 兵入境,大掠。玭奉母避于野,阻河不得渡。母泣曰:『兵 至,吾誓不受辱』。遂沉於水,玭急投水救之,負母而出。 後母疾,思食魚,暮夜無從得,家養一鳥,忽飛去,攫魚 以歸。行省聞其賢,辟之,以親老不就。」

姚伯華[编辑]

按《名山藏本行記》,「伯華,桐廬人。桐廬無城,元末兵起, 伯華父家資頗厚,挈伯華挾資避匿之閬原山。盜倉 卒至,父子散失。盜過,其父出號,伯華不得,為他盜獲 去,母往捄,併驅之。父母中途祈免,盜怒,推之崖下,皆 墜死。盜稍退,伯華行求不得,哀聲徹天。行數日,得之 崖下,則已臭脹。負之行,從間道夜渡桐江,至其祖墳」 之下,掩之樹葉,用木為錐,取石作磚,晝伏夜作,而遂 成墳。其時伯華父母年約六十餘,而伯華方弱冠耳。 入明,天下大定,始娶妻作家。恨二親死不得命,一念 至,號慟不已。對人語及,悲不自勝。計其時屬仲春,而 不知其死日。每臨二月,則終月不近葷酒,不接賓客, 擁爐注淚。家人或問之,益嗚咽不能聲。進飲食,推卻 之。歲祭執爵,哀動路人。伯華有兄伯榮,為永城典史, 以事坐臺獄,既釋乃死。其內弟化其骨歸,藏之黃山 山寺中,而歸語伯華曰:「兄事幸可解,當得錢為用。」伯 華曰:「需幾何,如數與之。」內弟持錢去,久之歸,則曰:「兄 使錢幸無罪,顧病死矣。吾火之,而寄其燼于黃山寺 中,幸往取。」人知其內弟詐而語伯華,伯華曰:「歸骨足 矣。」方逃賊時,伯華構草屨,得走免。及老,常織屨以施 人。子唯大,洛陽知縣孫夔,吏部尚書;龍,河南左參政

姚臨[编辑]

按《萬姓統譜》:臨字大臨,宜興人,宋姚訔三世孫也。明 敏好學,熟經史,善吟詠。至正壬辰,宜興被兵,臨挈老 稚將入太湖,賊迫之前,途窒不可越。其妻金氏度不 能免,與臨訣曰:「汝有老父,宜善保之,勿墜宗祀,我誓 抱幼女沉于水。」臨得免難。洪武初,徵為萊州府同知, 後轉保定知府,卒于官。

姚友直[编辑]

按《名山藏分藩記》:「姚友直名益,以字行,浙江蕭山人。 洪武甲戌進士。授中書舍人,累陞司經局洗馬。宣廟 為皇孫時,奉命授書,并授蘄獻王,陞左春坊左庶子。 及滕王建國雲南,陞雲南左參政,掌長史事。滕王薨, 因事至京。宣廟嘉念舊勞,擢太常寺卿。」

姚善[编辑]

按《明外史姚善傳》,「善字克一,安陸人。初姓李。洪武中, 由鄉舉歷祁門縣丞,同知廬州、重慶二府。三十年,遷 蘇州知府。為政持大體,不為苛細,吳中大治。好折節 下士,敬禮隱士王賓、韓奕、俞貞木、錢芹輩。時燕兵南 下,善密結鎮、常、嘉、松四郡守,練民兵為備,尋至京師。 會朝廷以燕王上書貶齊泰、黃子澄于外,善言不當」 貶,遂復召二人。建文四年詔兼督蘇、松、常、鎮、嘉興五府兵勤王。未及戰,燕王入京師,索子澄急。子澄匿善 所,約共航海起兵。善謝曰:「公可去,善不可去。公朝臣, 當行收兵圖興復。善守土,與城存亡耳。」子澄去,善為 麾下,許千戶者縛以獻,不屈死。年四十三。子節等四 人俱戍配。福王時,贈善太僕卿,諡忠惠。

姚哲[编辑]

按《萬姓統譜》:「哲,蒲城人。洪武中,以才學卓異舉,授南 康府同知,有治聲,遷荊州知府。未幾,召為春坊贊善, 士林重之。」

姚伯良[编辑]

按《萬姓統譜》:伯良名驥,以字行,先洛人。大父君義知 鄞,遂家焉。伯良性寡默,刻志于學。洪武中,由上舍授 郴州桂陽丞。桂陽俗靡多訟,尹嘗謂曰:「何以化之?」伯 良曰:「居上不貪,則斷合理,而民訟息。」又諭民曰:「富由 儉得,貧自奢來。食以時,用以禮,則財可豐。」不三年,訟 簡而俗尚純儉。上嘉其能,詔詣京師,賜楮鏹。敕僉山 西按察司事。發姦擿伏,治號「神明。」年三十八卒于官。 所著有《芸窗槁》《小學諷詠補遺》。

姚震[编辑]

按《萬姓統譜》:「震字起東,仁和人。洪武間鄉試舉首,授 建寧縣丞,陞安慶府推官,以累罷去。尋以館閣薦,起 為按察副使。為人直氣儼容,善善而惡惡如不能容。 雖在親交,盡言無諱。罷歸,貧不能濟,授徒餬口,卒。」

姚肇[编辑]

按《萬姓統譜》:「肇,富陽人。性和厚,有孝行。洪武中,舉孝 廉,試太常寺丞,改職方主事,以勤慎稱。陞雲南右參 議,加右參政。論楮幣塞鹽,并皆切時弊。陞福建布政 司,致仕,卒年八十四。」所著有《蒙齋稿》。孫昂,居仁和,讀 書耕桑自怡。縣以明經舉不就,因號「養拙生。」

姚敬重[编辑]

按《溧水縣志》:「敬重,字克仁,古七世孫也。由儒士授本 縣儒學訓導。洪武初,被薦赴京,送翰林院考通五經, 欽除駙馬都尉、府學錄,兼翰林院五經博士。獻治政 章,擢左贊善,歷陞左副都御史,擢太子賓客。卒于京, 諡文獻。」

姚廣孝[编辑]

按《明外史姚廣孝傳》:「廣孝,長洲人,本醫家子。年十四, 度為僧,名道衍,字斯道。讀書工詩,事道士席應真,得 其陰陽術數之學。洪武中,選高僧,以病免。又詔通儒 書僧試禮部,不受官,還經北固山,懷古賦詩其儕。宗 泐見之曰:『此豈釋子語』?道衍笑不答。高皇后崩,帝命 諸王與一高僧誦經,為薦福。于是宗泐為左善世,舉」 道衍,燕王與語甚合,請于帝,從至北平,住持慶壽寺, 常居府中,跡愈密。燕王常懷窺覬,而其陰謀發自道 衍。帝崩,太孫立,削諸王畏燕強未發。道衍勸王反,王 遂起兵,以誅齊、黃為名,號其眾曰「靖難之師。」燕王即 帝位,授僧錄司。左善世錄功以為第一。永樂二年拜 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復其姓,賜名廣孝。帝命蓄髮,不 肯。賜第及兩宮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出賑蘇、湖,道閶 門,見酒帘書甚工,呼問,乃一少年,養以為子。歸白于 帝,賜名繼使。侍東宮讀書文華殿。廣孝嘗監修《太祖 實錄》,又纂修《永樂大典》。書成,帝褒美之。帝往來兩都, 出塞北征,廣孝留輔太子于南京。十六年入覲,年八 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慶壽寺。將死刻期告門 人端坐而逝。帝聞震悼輟視朝二日。官養子繼尚寶 少卿。追贈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 上柱國榮國公諡「恭靖。」《仁宗》元年加贈少師。

姚文[编辑]

按《萬姓統譜》:「文,字敏學,崇德人。永樂進士,知慶遠府, 改袁州。將代,百姓願借寇,仍聽守袁。卒,父老會哭于 庭。平生廉介自持,敭歷中外幾四十年,一介不妄取。」

姚銑[编辑]

按《福州府志》:「銑字孟聲,𠋫官人。永樂甲辰進士。宣德 間,授刑科給事中,改工科。請告家居。正統初,用薦轉 兵科都諫。己巳從征北寇,死于土木之難。」

姚堂[编辑]

按《明外史姚堂傳》:「堂字彥容,慈谿人。正統四年進士。 授工部主事,歷郎中,出知廣信府,政教大興。內艱,服 闋,補蘇州巡撫。劉孜奏與鎮江府林鶚易任。比蒞鎮 江,秩滿當遷,郡人乞留,乃增秩復任。成化初,以治行 最,賜封誥。尋用尚書陸渝薦,遷廣東右參政,卒。」

姚夔[编辑]

按《明外史姚夔傳》:「夔字大章,桐廬人,孝子伯華孫也。 鄉會試皆第一。正統八年,授吏科給事中,陳時政八 事。景泰元年,用薦超擢南京刑部右侍郎,尋就改禮 部。奉敕考察雲南官吏,還朝留任禮部。景帝不豫,偕 群官疏請復太子,而石亨輩已奉上皇復位,出夔南 京禮部。英宗雅知夔,驛召還,進左侍郎。天順二年改」 吏部。七年為禮部尚書,知貢舉。試院火,貢士死相籍, 夔請諭祭于郊。及再知貢舉,主司偶遺名士,力薦之, 必得乃已。成化四年,以災異屢見,乞勤視經筵,裁決庶政,以回天意。帝優旨答之。慈懿太后崩,中旨議別 葬。夔率群臣伏哭文華門外,聲徹大內。帝為感動,竟 得如禮。五年為吏部尚書。七年加太子少保。每遇災 異,請帝賑恤之。卒,贈少保,諡文敏。夔才遠器宏,表裏 洞達。朝議永定者,夔一言立決。

姚龍[编辑]

按《明外史姚夔傳》:「夔從弟龍,與夔同舉進士,除刑部 主事,累官福建左布政使,善治劇,然乏清操,與右布 政使劉讓不相能,罷。」

姚顯[编辑]

按《明外史單宇傳》:「初,王振佞佛,請帝歲度一僧。其所 修大興隆寺,日役萬人,靡帑數十萬。宇上書為廷議 所格,而咸陽姚顯以鄉舉入國學,亦上言之,帝卒不 從。顯後為齊東知縣,移武城,公廉剛正。用巡撫翁世 資薦,擢太僕丞。」

姚璦[编辑]

按《廣東通志》:「璦,字弘。」天順壬午鄉薦,授南兵部司 務,歷代選郎。劾奏中官蔣琮專恣忤旨,逮繫。尚書王 恕力救之,乃免。後以勞瘁卒于官。

姚旭[编辑]

按《萬姓統譜》:「旭,字景暘,桐城人。舉進士,授刑科給事 中。論事忤權貴,謫鄭州判。天順末,來守平陽。平易近 民,政無煩擾,修學有功。歲夏淫雨,誠禱以霽。秋復旱, 禱而雨。明歲有年,產嘉禾,民歌頌之。陞河南參政。」

姚鍾[编辑]

按《萬姓統譜》:鍾,仁和人。舉人。知沙河。邑敝甚,鍾初至, 擇便于民者次第施行,民頌之。時郡守李公以嚴為 治,諸縣令每至郡受約束,堂陛揖拜唯謹。鍾酌利害, 陳民隱,多至數千言。或勸之,鍾歎曰:「我猶不敢言,尚 誰言也。」歲饑,西山盜起,鍾欲招撫之,管道竟勦捕,鍾 憂懣成疾,卒于官。

姚璧[编辑]

按《明外史姚夔傳》:「夔子璧,由進士歷官至兵部郎中。 項忠劾汪直,璧預其謀。直構忠,詞連璧,遂下獄,謫廣 西思明同知,以瘴癘不敢往,居他府數年,謝病歸。」

姚讓[编辑]

按名山藏《貨殖記》:讓其先浙人,洪武初,以殷實徙京 師,占籍上元縣。至讓而益務生節用,富益不貲。性樂 施予,凡貧不能葬親,死無棺殮及轉徙流離者,踵門 告讓,無不賙濟。橋道渠陂井閘之屬,悉為人經理作 治。成化初,出私財作新國子監之敝壞者,其自奉蔬 布,家人服食資費,悉有常經。時有僧道乞食過門,則 絕之曰:「自不治生,誰能養汝一錢?」

姚琛[编辑]

按《廣東通志》:「琛字弘璧,潮陽人,四世同居。琛領成化 七年京闈第一,通判撫州,卻堂食錢及羨金。九載累 績,撫人祠之,遷順天治中。之官三日,即疏乞歸養,以 孝聞,鄉人多所感化。」

姚紹[编辑]

按《廣東通志》:「紹字廷述,璦族孫。成化戊戌進士,累官 廣西參政,分部右江。周詢民俗,雖瘴鄉不避。時四城、 南丹、東蘭、那地四州爭襲,紹平之,以千金饋,卻不受。 及解綬歸,行李蕭然。」

姚祥[编辑]

按《廣東通志》:「祥字應龍,歸善人。成化辛丑進士,歷官 新喻、沛縣知縣,江西道監察御史。性明銳,所至治辦, 吏不敢欺。正德初,遷雲南按察副使。逆瑾以深文誣 祥,謫戍鐵嶺。瑾誅,復官,道卒。」

姚文灝[编辑]

按《萬姓統譜》:「文灝,字秀夫,貴溪人。成化甲辰進士,授 主事。以詿誤調常州推官。未及任,轉通判,治水有聲, 復工部主事,尋陞湖廣提學僉事。慨然以作人自任, 崇正學,黜浮靡,規條甚悉。嘗自謂所能者三,毀譽不 入,請托不行,賄賂不通而已。過洞庭,舟幾危,文灝端 坐不動。風止,泊舟登岳陽樓云:『來時行李蕭然,去時』」 行李蕭然,岳陽樓下經過,此心無愧蒼天,至今人頌 之。所著有《學齋稿》《經說雜說》《報德錄》《中庸本義》,藏于 家。

姚鏌[编辑]

按《明外史姚鏌傳》:「鏌字英之,慈谿人。弘治六年進士。 除禮部主事,進員外郎,擢廣西提學僉事,遷福建副 使,改督學政。正德九年擢貴州按察使。十五年拜右 副都御史,巡撫延綏。嘉靖元年召為工部右侍郎,出 督漕運,改兵部右侍郎。五年遷右都御史,提督兩廣 軍務,兼巡撫田州。土官岑猛謀不軌,鏌令都指揮沈」 希儀與李璋統兵分討,大破猛。璋誘而酖殺之,斬首 以獻。詔進鏌左都御史,加太子太保。鏌請改設流官, 陳《善後》七事。制可。乃命參議汪必東、僉事申惠與參 將張經鎮其地。必東、惠甫至,猛黨盧蘇、王受等詐言 猛不死,民信之。蘇等薄城,經突圍走,城遂陷。王受亦 攻入思恩府。巡按御史石金劾鏌。帝以鏌有功,許便宜撫勦。會廷議起王守仁督兩廣軍,令鏌與同事。鏌 引疾乞罷,許馳驛歸。初,廣東提學道魏校毀諸寺觀 田數千畝,盡入霍韜、方獻夫諸家。鏌至廣,追還之官。 韜、獻夫恨甚,與張璁、桂萼合排鏌。鏌既得請,方候代, 千夫長韋貫、徐伍攻復思恩。鏌上其狀,奏辯石金前 疏,金亦再疏詆鏌。帝先入璁等言,落鏌職閒住。後蘇、 受既撫復叛,帝漸思鏌。十三年,三邊闕總制,大學士 費宏薦鏌。遂命以兵部尚書總制三邊軍務。未赴,宏 卒。鏌辭。帝不悅,仍落職閒住。家居數年卒。

姚岳[编辑]

按《萬姓統譜》:「岳,字文鎮,長興人。居家孝友,弘治間任 宿松縣知縣,布衣蔬食,執法嚴毅,不少假借,入覲一 毫不科斂。有饋者,峻卻之。卒于官。」

姚震[编辑]

按《陝西通志》:「震,河州衛指揮同知,陞遊擊將軍。正德 辛未,調四川,征勦流賊,力戰陣亡。」

姚淶[编辑]

按《明外史姚鏌傳》:「鏌子淶,字維東,嘉靖二年殿試第 一,授翰林修撰。爭大禮,廷杖。召修《明倫大典》,懇辭不 與,累官侍讀學士。」

姚一元[编辑]

按《萬姓統譜》:「一元字惟貞,長興人。嘉靖甲辰進士,授 行人,選御史,謇諤敢言,出按陝西,鋤強暴,黜貪墨,民 詣闕保留。再按一年,至今人稱名御史。陞副使,轉江 西左布政使,忤時相,罷歸。尋起山東布政使,歷順天 府尹,致仕。一元性剛直,不肯詭隨,持己端莊,待人誠 信。歸田,閉門讀書,一循禮法,見妻子無惰容,人稱古 君子。」年七十終,

姚仲壽[编辑]

按《陝西通志》:「仲壽,甘州中衛指揮僉事。嘉靖二十七 年,調守肅州清水堡。時敵兵肆惡,統兵追勦,殺敵兵 怕卜等,生擒七名,奪驢馬牛羊一千四百二十有奇。 後敵兵禿溫沖等糾黨千餘騎入境,仲壽統官軍八 十餘人禦之,四面重圍,敵遂擁前殺之。」

姚訓[编辑]

按《六合縣志》:「嘉靖三十二年,倭奴入寇,訓應募禦之, 死于陣。」

姚思敬[编辑]

按《浙江通志》:「思敬,昌國人。嘉靖丙辰,倭賊據邵嶴,思 敬倡率丁壯赴賊所,挺戈迎敵。賊更迭出奇擾之,思 敬力殫,遇害。」

姚宗文[编辑]

按《明外史劉廷元傳》:「姚宗文,慈谿人。由庶吉士授戶 科給事中。與廷元輩排孫丕揚,訐湯兆京,薦徐大化, 庇韓敬,攻翁正春、孫慎行。遭喪出都,會梃擊事發,與 廷元密謀而後行。久之,補吏科右給事中,出閱遼東 軍馬,疏請加派,於將吏無所甄別。庇劉國縉,與熊廷 弼構隙。還朝,遽擢太常少卿,南京御史連疏論列,乃」 引疾去。既而再起廷弼,罪倡攻者,宗文坐除名。天啟 五年,魏忠賢議殺廷弼,召宗文復故官。七年擢右僉 都御史,巡撫湖廣。驟加右都御史。崇禎初,劾罷。

姚希孟[编辑]

按《明外史姚希孟傳》:「希孟,字孟長,吳縣人。生十月而 孤,母文氏勵志鞠之。稍長,負時名。舉萬曆四十七年 進士,改庶吉士。天啟初,請假歸。四年冬,還朝。黨禍大 作,希孟鬱鬱不得志。其明年,以母喪歸。甫出都,給事 中楊所修劾其為繆昌期死黨,遂削籍。崇禎元年,起 左贊善,進右諭德,掌司經局事。旋進右庶子,為日講」 官三年主順天鄉試。有武生二人冒籍中式,希孟雅 為東林所推,群小惡之,遂借冒籍事修隙,擬旨覆試, 黜兩生,下所司論考官罪。希孟時已遷詹事,乃貶二 秩,為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尋移疾歸,家居二年卒。 福王時,贈禮部右侍郎,諡《文毅》。

姚明恭[编辑]

按《蘄水縣志》:「明恭,號崑斗,萬曆己未進士,改庶吉士。 天啟丁卯授檢討,轉右贊善。崇禎戊辰轉右諭德,庚 午順天主考,丁丑轉左諭德,經筵講官轉左庶子,纂 修,再轉詹事,掌翰林院印。戊寅轉禮部右侍郎,教習 館員,經筵講官,東宮侍班。己卯轉左侍郎。本年進東 閣大學士、禮部尚書,隨進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少」 保、戶部尚書、資政大夫、《黃之九屬》,數百年來稱宰相 者,惟明恭一人而已。

姚汝明[编辑]

按《明外史顏孕紹傳》:「孕紹守河間,敵兵臨城,與同知 姚汝明等堅守,城破死。汝明,夏縣人。天啟元年舉於 鄉,性孝友,崇禎間,授蠡縣知縣,惠政甚備。後官河間, 與妾任同死,贈僉事。」

姚先疇[编辑]

按《江寧縣志》:「先疇,字庚先,京衛籍。崇禎八年任浦口 守禦。流賊破溧陽,圍江浦,先疇從遊擊汪之斌援浦, 用火攻五戰皆捷,斬賊無算,城賴以完。之斌貪功,議搜山,力諫不聽,果中賊伏。先疇率所部救出重圍,之 斌以偏師潰走。賊麇至,援絕矢窮,誘降不屈,罵賊死。」

姚若時[编辑]

按《河南通志》:「若時號海虛,鞏縣人。萬曆癸卯舉人,任 鳳陽府通判,致仕,隱居魯莊村。崇禎十三年,李際遇 以飢民搶掠,被執不屈而死。」

姚昌祚[编辑]

按《明外史潘弘傳》:「崇禎十四年五月,張獻忠破信陽, 知縣臨昌姚昌祚手斬數賊,力屈死。」

姚運熙[编辑]

按《明外史顏日愉傳》:「崇禎十四年,李自成陷南陽,知 縣姚運熙死之。」

姚誠[编辑]

按《浙江通志》:「誠,字孝威,慈谿人,授中城兵馬吏目。闖 賊犯闕,整冠束帶自縊。妻袁氏抱屍慟哭,與十三歲 子逢元同一老僕,亦死之。」

姚啟崇[编辑]

按《山西通志》:「啟崇,沁源人,由貢士任渭南縣縣丞。闖 賊破城,殉難。」

姚長子[编辑]

按《浙江通志》:「長子,諸暨人。賊由諸暨入郡境,獲長子, 使為向導。長子乃紿之西,而密呼鄉人曰:『俟我過某 橋,若等亟撤之,我引賊入絕地可悉就擒。至化人壇, 四面皆水,賊知為所紿,殺長子,剉其屍,賊百三十餘 人乃盡殲于此』。」

姚孫極[编辑]

按《安慶府志》:「孫極,桐城人。崇禎丁丑,讀書山中。賊入 山殺其父。孫極痛哭罵賊,格鬥不勝,遂為賊所害。」

姚孫林[编辑]

按《安慶府志》:「孫林,字振先,桐城諸生。奉母避賊山中, 為賊所執,不屈死。」

姚孫棐[编辑]

按《安慶府志》:「孫棐,號戊生,桐城人。崇禎庚辰進士。筮 仕蘭溪令,尋以御史左光先薦,調繁,改東陽令。有假 中官牌劄惑亂,賊魁許都探城無兵弁,突發陷城。孫 棐馳走深山,招集義勇。甲申元旦,乘懈擊賊,誅斬無 數,遂復守焉。賊退,解綬還鄉,蕭然無長物焉。」

姚麟徵[编辑]

按《河南通志》:「麟徵,鞏縣人。寇圍城,麟徵禦戰,力竭死 難。」

姚餘[编辑]

按《貴州通志》:「餘擊賊遇害。」

姚之典[编辑]

按《貴州通志》之典,「烏撒衛庠生。父歿于任,徒步扶櫬 歸,泛舟漂數里不溺,廬于墓,遇虎不傷,人以為孝感。」

姚姓部紀事[编辑]

《漢書王莽傳》:「始建國元年,莽曰:『予前在攝時,建郊宮, 定祧廟,立社稷,神祇報況,或光自上,復于下流為烏, 或黃氣熏烝,昭燿章明,以著黃虞之烈焉。自黃帝至 于濟南伯王,而祖世氏姓有五矣。黃帝二十五子,分 賜厥姓十有二氏。虞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 媯,在周曰陳,在齊曰田,在濟南曰王。予伏念皇初祖』」 考黃帝,皇始祖考虞帝,以宗祀于明堂,宜序于祖宗 之親廟。其立祖廟五,親廟四,后去人,皆配食郊祀。黃 帝以配天,黃后以配地。以新都侯東第為大禖,歲時 以祀。家之所尚,種祀天下。姚、媯、陳、田、王氏凡五姓者, 皆黃、虞苗裔,予之同族也。《書》不云乎:「惇序九族,其令 天下上此五姓名籍于秩宗,皆以為宗室,世世復無 有所與。其元城王氏勿令相嫁娶,以別族理親焉。」 《安慶府志》:「姚之蘭,桐城人。萬曆間進士,授海澄令。開 九都水利,化斥鹵為沃壤,居人德之,遂名其地曰姚 巷。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