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23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二百三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三十四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二百三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二百三十四卷目錄

 張姓部列傳二

  後漢

  張純武始侯  張宗

  張況       張湛

  張堪       張步

  張弘       張藍

  張壽       張滿

  張豐       張邯

  張元       張興

  張璊       張汜

  張劭       張仲蔚

  張奉       張佚

  張鴻       張翕

  張武       張歆

  張酺       張紆

  張林       張霸

  張禹       張奮

  張敏       張甫

  張巨君      張衡

  張皓       張吉

  張楷       張綱

  張賢       張耽

  張嬰       張喬

  張貢       張恭祖

  張陵       張奐

  張磐       張遐

  張儉       張肅

  張隱       張濟司空

  張升       張孝仲

  張光       張顥

  張修中郎將  張馴

  張溫太尉   張延

  張讓       張恭

  張元       張鈞

  張角弟梁 寶 張曼成

  張脩五斗米師 張牛角

  張純張舉   張超

  張喜       張溫衛尉

  張种       張濟董卓將

  張義       張芝

  張昶       張猛

  張道陵      張路斯

  張肅       張松

  張儼       張機

  張軌       張訥

  張亮則      張壽

  張飛       張達

  張裕       張存

  張裔       張嶷子瑛 護雄

  張尉       張慕

  張翼       張苞

  張紹       張毣

  張郁       張遵

  張熹       張微

氏族典第二百三十四卷

張姓部列傳二[编辑]

後漢[编辑]

張純[编辑]

按《後漢書張純傳》:「純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 安世封富平侯,父放,為侍中。純少襲爵,比哀、平間為 侍中。王莽時至列卿。建武初,先來詣闕,故得復國。二 年,拜太中大夫,遷五官中郎將,更封武始侯,食富平 之半。純在朝歷世,明習故事。建武初,舊章多闕,每有 疑議,輒以訪純,自郊廟婚冠喪紀禮儀,多所正定。帝」 甚重之,以純兼虎賁中郎將,數被引見。十九年,奏為 南頓君,立皇考廟,帝從之。明年,為太僕。二十三年,為 大司空。二十六年,詔純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宜據 經典,詳為其制。」純奏議,帝從之,禘祫遂定。三十年,純 奏上宜封禪。中元元年,帝東巡岱宗,以純視御史大 夫,從。三月薨,諡曰節侯。

張宗[编辑]

按《後漢書張宗傳》,「宗字諸君,南陽魯陽人也。王莽時
考證
為陽泉鄉佐。會莽敗,義兵起,宗率陽泉民三四百人

略地西至長安,見更始政亂,因將家屬客安邑。及鄧 禹西征,宗詣禹自歸。禹聞宗多權謀,乃表為偏將軍。 禹軍到栒邑,赤眉大眾且至,禹欲引師進就堅城,而 眾人多憚為後拒,禹乃書諸將名于簡,令各探之。宗」 獨不肯,曰:「死生有命,張宗豈辭難就逸乎?」遂留宗為 後拒。禹到前縣,乃遣步騎迎宗。宗引兵始發,而赤眉 卒至,與戰,卻之,于是諸將服其勇。及鄧禹徵還,光武 以宗為京輔都尉,遷河南都尉。建武六年,拜太中大 夫,後遷琅邪相。其政好嚴猛,敢殺伐。永平二年,卒於 官。

張況[编辑]

按《後漢書張禹傳》:禹祖父況族姊為皇祖考夫人,數 往來南頓見光武。光武為大司馬,過邯鄲,況為郡吏, 謁見光武。光武大喜曰:「乃今得我大舅乎!」因與俱北, 以為元氏令,遷涿郡太守,後為常山關長。會赤眉攻 關,況戰沒。

張湛[编辑]

按《後漢書張湛傳》:「湛字子孝,扶風平陵人也。矜嚴好 禮,動止有則,居處幽室,必自修整,雖遇妻子,若嚴君 焉。及在鄉黨,詳言正色,三輔以為儀表。人或謂湛偽 作,湛聞而笑曰:『我誠詐也。人皆詐惡,我獨詐善,不亦 可乎?成哀間為二千石。王莽時,歷太守都尉。建武初, 為左馮翊。在郡修典禮,設條教,政化大行。後告歸平』」 陵,望寺門而步。主簿進曰:「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輕。」 湛曰:「《禮》,下公門,軾輅馬。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父母 之國,所宜盡禮,何謂輕哉?」五年,拜光祿勳。光武臨朝, 或有惰容,湛輒陳諫其失。常乘白馬,帝每見湛,輒言 「白馬生且復諫矣。」七年,以病乞身,拜光祿大夫,代王 丹為太子太傅。及郭后廢,因稱疾不朝。拜太中大夫, 居中東門候舍,故時人號曰「中東門君。」帝數存問賞 賜。後大司徒戴涉被誅,帝彊起湛以代之。湛至朝堂, 遺失溲便,因自陳疾篤,不能復任朝事,遂罷之。後數 年,卒於家。

張堪[编辑]

按《後漢書張堪傳》:「堪字君游,南陽宛人也。為郡族姓。 堪早孤,讓先父餘財數百萬與兄子年十六,受業長 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聖童。世祖微時,見堪志操,常 嘉焉。及即位,中郎將來歙薦堪,召拜郎中,三遷為謁 者,使送委輸縑帛,并領騎七千匹,諸大司馬。吳漢伐 公孫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時漢軍餘七日糧,陰具」 船欲遁去。堪聞之,馳往見漢,說述必敗,不宜退師之 策。漢從之,乃示弱挑敵,述果自出,戰死城下。成都既 拔,堪先入據其城,撿閱庫藏,收其珍寶,悉條列上言, 秋毫無私,慰撫吏民,蜀人大悅。在郡二年,徵拜騎都 尉。後領驃騎將軍杜茂營,擊破匈奴於高柳,拜漁陽 太守。捕擊姦猾,賞罰必信,吏民皆樂為用。匈奴嘗以 萬騎入漁陽,堪率數千騎奔擊,大破之,郡界以靜。乃 於狐奴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 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視事 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嘗召見諸郡計吏,問其風土 及前後守令能否。蜀郡計掾樊顯進曰:「漁陽太守張 堪,昔在蜀漢,仁以惠下,威能討姦。前公孫述破時,珍 寶山積,捲握之物,足當十世。而堪去職之日,乘折轅 車,布被囊而已。」帝聞,良久歎息,拜顯為魚復長。方徵 堪,會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詔褒揚,賜帛百疋。

張步[编辑]

按《後漢書張步傳》,「步字文公,琅邪不其人也。漢兵之 起,步亦聚眾數千,轉攻傍縣,下數城,自為五威將軍, 遂據本郡。時梁王劉永自以更始所立,貪步兵彊,承 制拜步輔漢大將軍、忠節侯,督青徐二州,使征不從 命者。步貪其爵號,遂受之。建武三年,光武遣光祿大 夫伏隆持節使齊,拜步為東萊太守。劉永聞隆至劇」, 乃馳遣立步為齊王,步即殺隆而受永命。五年,步聞 帝將攻之,以其將費邑為濟南王,屯歷下。冬,建威大 將軍耿弇破斬費邑,進拔臨淄。步以弇兵少,遠客可 一舉而取,乃悉將其眾攻弇於臨淄,步兵大敗,還奔 劇。帝自幸劇,步退保平壽,蘇茂將萬餘人來救之。帝 乃遣使告步,「茂能相斬降者,封為列侯。」步遂斬茂,使 使奉其首降。封步為安丘侯。後與家屬居洛陽。八年 夏,步將妻子逃奔臨淮,與弟弘藍欲招其故眾,乘船 入海。琅邪太守陳俊追擊,斬之。

張弘[编辑]

按《後漢書張步傳》:「步理兵於劇,以弟弘為衛將軍。」

張藍[编辑]

按《後漢書張步傳》:「步理兵於劇,以弟藍為元武大將 軍。」

張壽[编辑]

按《後漢書張步傳》:「步理兵於劇,以弟壽為高密太守。 步降,三弟各自繫,所在獄,皆赦之。」

===張滿===按《後漢書祭遵傳》:「新城蠻中山賊張滿,屯結險隘,為 人害,詔遵攻之,遵絕其糧道,滿數挑戰,遵堅壁不出。 明年春,張滿饑困,城拔,生獲之。初,滿祭祀天地,自云 當王,既執,歎曰:『讖文誤我』。」乃斬之。

張豐[编辑]

按《後漢書祭遵傳》:「涿郡太守張豐舉兵反,自稱無上 大將軍。遵與朱祐、耿弇、劉喜俱擊之。遵兵先至,急攻 豐,豐功曹孟厷執豐降。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 為天子,以五綵囊裹石繫豐肘,云石中有玉璽。豐信 之,遂反。既執當斬,猶曰:『肘石有玉璽』。遵為椎破之,豐 刀知被詐,仰天歎曰:『當死無恨』!」

張邯[编辑]

按《後漢書馮異傳》:「延岑既破赤眉,自稱武安王,欲據 關中,引張邯、任良共攻異,異擊破之。」

張元[编辑]

按《後漢書張元傳》:「元字君夏,河內河陽人也。少習《嚴 氏春秋》,兼通數家法。建武初,舉明經,補弘農文學,遷 陳倉縣丞。清淨無欲,專心經書。方其講問,乃不食終 日。及有難者,輒為張數家之說,令擇從所安。諸儒皆 伏其多通著錄千餘人。元初為縣丞,常以職事對府, 不知官曹處,吏白門下責之。時右扶風琅邪徐業亦」 大儒也。聞元諸生試,引見之,與語,大驚曰:「今日相遭, 真解矇矣。」遂請上堂,難問極日。後元去官,舉孝廉,除 為郎。會《顏氏》博士缺,元試策第一,拜為博士。居數月, 諸生上言「元兼說嚴氏、宣氏,不宜專為《顏氏》博士。」光 武且令還署,未及遷而卒。

張興[编辑]

按《後漢書張興傳》:「興字君上,潁川鄢陵人也。習《梁丘 易》,以教授。建武中,舉孝廉為郎,謝病去,復歸聚徒。後 辟司徒馮勤府,勤舉為孝廉,稍遷博士。永平初,遷侍 中祭酒。十年,拜太子少傅。顯宗數訪問經術,既而聲 稱著聞,弟子自遠至者,著錄且萬人,為梁丘家宗。十 四年,卒於官。」子《魴傳》:「興業位至張掖屬國都尉。」

張璊[编辑]

按《華陽國志》,「漢王堂為巴郡太守,撥亂致治,進賢達 士,貢孝子嚴永,隱士黃錯,名士陳髦,俊士張璊,皆至 大位。」

張汜[编辑]

按《後漢書陰識傳》:「識弟興,為黃門侍郎,光武甚見親 信。友人張汜、杜禽與興厚善,以為華而少實,但私之 以財,終不為言。」

張劭[编辑]

按《後漢書范式傳》:「式字巨卿,少遊太學,與汝南張劭 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里。式謂元伯曰:『後二 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後期方 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至其日,巨卿果到, 升堂拜飲,盡歡而別。

張仲蔚[编辑]

按《三輔決錄》:「仲蔚,平陵人也。隱身不仕,所居蓬蒿,沒 人。」

張奉[编辑]

按《後漢書劉平等傳序》:「中興,廬江毛義以孝行稱。南 陽人張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適至,以義守 令。義奉檄而入,喜動顏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賤之,自 恨來,固辭而去。及義母死,去官行服。後舉賢良,公車 徵,遂不至。張奉歎曰:『賢者固不可測。往日之喜,乃為 親屈也』。」

張佚[编辑]

按《尚友錄》,佚為國子博士。光武為太子擇傅,群臣承 望上意,皆言太子舅陰識可。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 子,為天下乎?為陰氏乎?即為陰氏,則陰侯可為天下, 則固宜用天下之賢才。」帝稱善,曰:「欲置傅者以輔太 子也。今博士不難正朕,況太子乎?」即拜佚為太子太 傅。

張鴻[编辑]

按:《後漢書明帝本紀》:中元二年「秋九月,遣謁者張鴻 討叛羌于允吾,鴻軍大敗,戰沒。」

張翕[编辑]

按《萬姓統譜》:「翕永平間,羅州太守,政化清平,得裔人 心。」

張武[编辑]

按《後漢書張武傳》:「武,吳郡由拳人也。父業,郡門下掾 送太守妻子還鄉里,至河內亭,盜夜刦之,業與賊戰 死,遂亡失屍骸。武時年幼,不及識父,後之太學受業。 每節,常持父遺劍至亡處祭醊泣而還。太守第五倫 嘉其行,舉孝廉。遭母喪,過毀傷父魂靈不返,因哀慟 絕命。」

張歆[编辑]

按《後漢書張禹傳》:「禹父歆,初以報仇逃亡,後仕為淮 陽相,終於汲令。」

===張酺===按《後漢書張酺傳》:「酺字孟侯,汝南細陽人,趙王張敖 之後也。敖子壽,封細陽之池陽鄉,後廢,因家焉。酺少 從祖父充受《尚書》,又事太常桓榮,勤力不怠。永平九 年,顯宗為四姓小侯,開學於南宮,置五經師,酺以《尚 書》教授,以論難當意,除為郎,遂令入授皇太子。酺為 人質直守經義,每侍講問隙,數有匡正之辭,以嚴見」 憚。及肅宗即位,擢為侍中、虎賁中郎將。數月,出為東 郡太守。自後帝每見諸王師傅,嘗言張酺前入侍講, 屢有諫正,誾誾惻惻,出於誠心,可謂有史魚之風矣。 元和二年,東巡狩,幸東郡,引酺及門生并郡縣掾史, 並會庭中。帝先備弟子之儀,使酺講《尚書》一篇,然後 修君臣之禮。和帝初,遷魏郡太守,徵入為河南尹。永 元五年,遷為太僕,數月,代尹睦為太尉。酺雖在公位, 而父常居田里,酺每有遷職,輒一詣京師。嘗來候酺, 適會歲節,公卿罷朝,俱詣酺府,奉酒上壽,極歡,人皆 慶羨之。後以事策免歸里舍,左中郎將何敞及言事 者多訟酺公忠。十五年,復拜為光祿勳,數月,為司徒, 月餘,薨。

張紆[编辑]

按《後漢書鄧禹傳》:「章和二年,獲羌校尉張紆,誘誅燒 當種羌迷吾等。」

張林[编辑]

按《萬姓統譜》:「章帝時,尚書張林上言,縣官經用不足, 宜復武帝均輸之法。」

張霸[编辑]

按《後漢書張霸傳》:「霸字伯饒,蜀郡成都人也。年數歲 而知孝讓,雖出入飲食,自然合禮,鄉人號為張曾子。 七歲通《春秋》,復欲進餘經。父母曰:『汝小,未能也』。霸曰: 『我饒為之』。故字曰饒焉。後就長水校尉樊儵受嚴氏 《公羊春秋》,遂博覽五經。舉孝廉、光祿主事,稍遷,永元 中為會稽太守,表用郡人處士顧奉、公孫松等,其餘」 有業行者,皆見擢用。郡中爭厲志節,習經者以千數, 道路但聞誦聲。初,霸以樊儵刪《嚴氏春秋》,猶多繁辭, 乃減定為二十萬言,更名張氏學。霸始到越,賊未解, 郡界不寧,乃移書開購,明用信賞,賊遂束手歸附,不 煩士卒之力。童謠曰:「棄我戟,捐我矛,盜賊盡,吏皆休。」 視事三年,遂上病。後徵,四遷為侍中。時皇后兄虎賁 中郎將鄧騭當朝貴盛,聞霸名行,欲與為交,霸逡巡 不答,眾人笑其不識時務。後當為五更,會疾卒,年七 十。將作大匠翟酺等與諸門人追錄本行,諡曰「憲文。」 中子楷。

張禹[编辑]

按《後漢書張禹傳》:「禹字伯達,趙國襄國人也。性篤厚 節儉。永平八年,舉孝廉,建初中,拜揚州刺史。嘗過江 行部中土民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難於濟涉。禹不聽, 遂鼓楫而過,歷行郡邑,民懷喜悅,怨德美惡,莫不自 歸焉。元和三年,遷下邳相。永元六年,入為大司農,拜 太尉,和帝甚禮之。十五年,南巡祠園廟,禹以太尉兼」 衛尉留守,聞車駕當進幸江陵,以為不宜冒險遠,驛 馬上諫。及還,特蒙賞賜。延平元年,遷為太傅。鄧太后 以殤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內,乃詔禹舍宮中,給帷 帳床褥,大官朝夕進食,五日一歸府。每朝見,特贊與 三公絕席。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鄉侯。其秋,拜太 尉。五年,以陰陽不和策免。七年,卒于家。除小子曜為 郎中。長子盛嗣。

張奮[编辑]

按《後漢書張純傳》:「純子奮,字穉通。父純臨終,敕家丞 曰:『司空無功於時,身死之後,勿議傳國。奮兄根,少被 病,光武詔奮嗣爵,奮稱純遺敕,固不肯受。帝以奮違 詔敕,收下獄,乃襲封。永平四年,隨例歸國。十年,奮來 朝上壽,應對合旨,顯宗異其才,以為侍祠侯。永元六 年,代劉方為司空。時歲災旱,祈雨不應,乃上表願對』」, 即時引見,復口陳時政之宜。明日,和帝召太尉、司徒 幸洛陽獄,錄囚徒,收洛陽令陳歆,即大雨三日。奮在 位清白,無他異績。九年,以病罷。十三年,更召拜太常。 復上疏「漢當改作禮樂」,帝雖善之,猶未施行。其冬,復 以病罷。明年,卒於家。

張敏[编辑]

按《後漢書張敏傳》:「敏字伯達,河間鄚人也。建初二年, 舉孝廉,四遷,五年為尚書。建初中,有人侮辱人父者, 而其子殺之,肅宗貰其死刑而降宥之,自後因以為 比。是時遂定其議,以為輕侮法。敏駮議曰:『夫輕侮之 法,先帝一切之恩,不有成科,班之律令也。今託義者 得減,妄殺者有差,使執憲之吏得設巧詐,非所以導 在醜不爭之義』。」和帝從之。延平元年,拜議郎,再遷潁 川太守。徵拜司空,在位奉法而已。六年春,行大射禮, 陪位頓仆,乃策罷之。因病篤,卒於家。

張甫[编辑]

按:《後漢書張純傳》:「純子奮嗣,卒,子甫嗣,官至津城門 候。」

===張巨君===按《後漢書許曼傳》:「曼祖父峻,少嘗篤病,三年不愈,乃 謁泰山請命,行遇道士張巨君,授以方術。所著《易林》, 至今行于世。」

張衡[编辑]

按《後漢書張衡傳》:「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世為著 姓。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屬文,通五經,貫六藝,從容 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 不就。作《二京賦》,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 其才,累召不應。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 令,遂乃研覈陰陽,妙盡琁機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 筭罔論》,言甚詳明。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後遷侍 中。永和初,出為河間相。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徵拜 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所著詩賦銘七言,《靈憲》 《應間》《七辯》《巡誥》《懸圖》,凡三十二篇。

張皓[编辑]

按《後漢書張皓傳》,「皓字叔明,犍為武陽人也。六世祖 良,高帝時為太子少傅,封留侯。皓少游學京師,歸仕 州郡,辟大將軍鄧騭府,五遷尚書僕射,出為彭城相。 永寧元年,徵拜廷尉。皓雖非法家,而留心刑斷,數與 尚書辨正疑獄,多以詳當見從。時安帝廢皇太子為 濟陰王,皓與太常桓焉、太僕來歷廷爭之,不能得,退」 而上疏不省。及順帝即位,拜皓司空。時清河趙騰上 言災變,譏刺朝政,章下有司,收騰繫考,所引黨輩八 十餘人,皆以誹謗當伏重法。皓上疏諫,帝乃減騰死 罪一等。四年,以陰陽不和策免。陽嘉元年,復為廷尉, 卒。子綱。

張吉[编辑]

按《後漢書張純傳》:「純子奮,奮子甫,甫卒,子吉嗣。永初 三年,吉卒,無子,國除。自昭帝封安世至吉,傳國八世, 經歷篡亂,二百年間,未嘗譴黜,封者莫與為比。」

張楷[编辑]

按《後漢書張霸傳》:「霸子楷,字公超,通《嚴氏春秋》《古文 尚書》,門徒常百人,賓客慕之,自父黨夙儒偕造門焉, 車馬填街,徒從無所止。黃門及貴戚之家,皆起舍巷 次,以候過客往來之利。楷疾其如此,輒徙避之。家貧 無以為業,常乘驢車至縣賣藥,足給食者,輒還鄉里。 司隸舉茂才,除長陵令,不至官,隱居弘農山中,學者」 隨之,所居成市。後華陰山南遂有「公超市。」五府連辟, 舉賢良方正,不就。漢安元年,順帝特下詔,告河南尹, 以禮發遣,楷復告疾不到。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時 關西人裴優亦能為三里霧,自以不如楷,從學之,楷 避不肯見。桓帝即位,優遂行霧作賊。事覺被考,引楷 言從學術,楷坐繫廷尉詔獄。積二年,恆諷誦經籍,作 《尚書注》。後以事無驗,見原還家。建和三年,詔安車備 禮聘之,辭以篤疾不行。年七十,終於家。子陵。

張綱子續[编辑]

按《後漢書張皓傳》:「皓子綱,字文紀,少明經學,雖為公 子,而厲布衣之節。舉孝廉,不就,司徒高第,辟為御史。 時順帝委縱宦官,綱感激上書,書奏不省。漢安元年, 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多歷顯位。唯綱年 少,官次最微。餘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於洛 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狸』?遂奏大將軍冀、河南」 尹《不疑無君十五事書》御,京師震竦。帝雖知綱言直, 終不忍用。時張嬰等寇亂揚、徐間,冀乃諷尚書以綱 為廣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綱單車之職,徑造嬰壘 以慰安之。嬰感悟,面縛歸降。綱論功當封,梁冀遏絕, 乃止。在郡一年,年三十六卒。詔封綱子續為郎中,賜 錢百萬。

張賢[编辑]

按:《後漢書孫程傳》:「程迎立順帝,表功錄善中黃門張 賢,封祝阿侯。」

張耽[编辑]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永和六年「夏五月,使匈奴中郎 將張耽大破烏桓、羌胡于天山。」

張嬰[编辑]

按《後漢書張皓傳》:「皓子綱為御史,時廣陵賊張嬰等 眾數萬人,殺刺史二千石,寇亂揚徐間,積十餘年,朝 廷不能討。綱為廣陵太守,將吏卒十餘人徑造嬰壘, 申示國恩。嬰感悟,將所部萬餘人與妻子面縛歸降。」

張喬[编辑]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永和六年「十一月庚子,以執金 吾張喬行車騎將軍事,將兵屯三輔。」漢安元年「冬十 月甲戌,行車騎將軍張喬罷。」

張貢[编辑]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漢安二年夏四月,漢陽太守張 貢擊燒當羌於參䜌,破之。」

張恭祖[编辑]

按:《後漢書鄭元傳》,「元從東郡張恭祖受《周官》《禮記》《左 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

===張陵===按《後漢書張霸傳》:霸子楷。楷子陵,字處沖,官至尚書。 元嘉中,歲首朝賀,大將軍梁冀帶劍入省,陵呵叱之, 敕羽林虎賁奪劍,冀跪謝,陵不應,即劾奏請廷尉論 罪,百僚肅然。初,冀弟不疑為河南尹,舉陵孝廉,因謂 曰:「舉君適以自罰也。」陵對曰:「今申公憲以報私恩。」不 疑有愧色。

張奐[编辑]

按《後漢書張奐傳》,「奐字然明,敦煌酒泉人也。父惇,為 漢陽太守。奐少游三輔,師事太尉朱寵,學《歐陽尚書》。 後辟大將軍梁冀府,以疾去官。復舉賢良,對策第一, 擢拜議郎。永壽元年,遷安定屬國都尉。初到職,而南 匈奴左薁鞬臺耆且渠伯德等七千餘人寇美稷,奐 進屯長城,遣將招誘東羌,共擊薁鞬等,破之。羌豪帥」 上馬二十匹,先零酋長又遺金鐻八枚,奐以酒酹地, 悉以金馬還之。羌性貪而貴吏清,前都尉率好財貨, 為所患苦。及奐正身潔己,威化大行。遷使匈奴中郎 將。時休屠各及朔方烏桓並同反叛,燒度遼將軍門, 奐潛誘烏桓,襲破其眾。延熹元年,鮮卑寇邊,奐率南 單于襲之。明年,梁冀被誅,奐以故吏免官禁錮。奐與 皇甫規友善,奐既被錮,規薦舉前後七上,在家四歲, 復拜武威太守,遷度遼將軍,數載間,幽并清靜。九年 春,徵拜大司農。鮮卑聞奐去,遂招結南匈奴,烏桓數 道入塞。復拜奐為護匈奴中郎將,以九卿秩督幽、并、 涼三州。永康元年春,東羌先零寇關中,夏,復攻沒兩 營,殺千餘人。冬,羌岸尾摩蟞等脅同種復鈔三輔,奐 大破之,賜錢二十萬,除家一人為郎,並辭不受,而願 徙屬弘農、華陰。舊制,邊人不得內移,唯奐因功特聽, 故始為弘農人焉。建寧元年,振旅而還。時竇太后臨 朝,大將軍竇武與太傅陳蕃謀誅宦官,事泄,中常侍 曹節等作亂,以奐新徵,不知本謀,矯制使奐率五營 士圍武,武自殺,蕃因見害,以功封侯。奐深病,為節所 賣,封還印綬。司隸校尉王寓出於宦官,欲借寵公卿, 以求薦舉,唯奐獨拒之。寓怒,遂陷以黨罪,禁錮歸田 里。著《尚書記難》三十餘萬言。奐少立志節,嘗與士友 言曰:「大丈夫處世,當為國家立功邊境。」及為將帥,果 有勳名。光和四年卒。

張磐[编辑]

按《後漢書度尚傳》,尚為荊州刺史,見胡蘭餘黨南走 蒼梧,懼為己責,乃偽上言「蒼梧賊入荊州界。於是徵 交阯刺史張磐下廷尉。辭狀未正,會赦見原。磐不肯 出獄,自列曰:『磐備位方伯,為國爪牙,而為尚所枉。夫 事有虛實,法有是非,磐實不辜,赦無所除,如忍以苟 免,永受侵辱之恥,乞傳尚詣廷尉,面對曲直,足明真 偽』。」廷尉以其狀上,詔書徵尚到廷尉,詞窮受罪,以先 有功得原。磐字子石,丹陽人,以清白稱,終於廬江太 守。

張遐[编辑]

按《尚友錄》:遐,漢餘干人。幼聰明,日記萬言。舉孝廉,補 郡功曹,不就。十九從楊震,震語人曰:「張遐當為天下 後世儒宗。」建寧間,召為《五經》博士,尋以疾還教授,諸 葛瞻、陸遜等皆其門人。卒贈族亭侯。所著有《五經通 義》《易傳》《筮原》《龜原》《吳越春秋》等書。

張儉[编辑]

按《後漢書張儉傳》:「儉字元節,山陽高平人,趙王張耳 之後也。父成,江夏太守。儉初舉茂才,以刺史非其人, 謝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請為東部督郵。時中 常侍侯覽家在防東,所為不軌,儉舉劾覽及其母罪 惡,請誅之,由是結仇。覽鄉人朱並,素性佞邪,為儉所 棄,遂上書告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於是刊章討」 捕。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 家相容。其所經歷,伏重誅者以十數,宗親並殄滅,郡 縣為之殘破。中平元年,黨事解,乃還鄉里,辟舉皆不 就。獻帝初,百姓饑荒,儉乃傾竭財產,與邑里共之。建 安初,徵為衛尉。見曹氏世德已萌,乃闔門懸車,不豫 政事。歲餘,卒于許下。

張肅[编辑]

按《後漢書黨錮傳序》:「張儉鄉人朱並上書,告儉與同 鄉二十四人別相署號,共為部黨,以儉及檀彬、褚鳳、 張肅、薛蘭、馮禧、魏元、徐乾為八俊。」

張隱[编辑]

按:《後漢書黨錮傳序》,「張儉鄉人朱並上書,告儉與同 鄉二十四人別相署號,共為部黨,以田林、張隱、劉表、 薛郁、王訪、劉祗、宣靖公緒恭為八顧。」

張濟子根[编辑]

按《後漢書張酺傳》:「酺曾孫濟,好儒學,光和中至司空, 病罷。及卒,靈帝以舊恩贈車騎將軍、關內侯印綬。其 年,追濟侍講有勞,封子根為蔡陽鄉侯。」

張升[编辑]

按《後漢書張升傳》:「升字彥真,陳留尉氏人,富平侯放 之孫也。升少好學,多關覽,而任情不羈。其意相合者, 則傾身交結,不問窮賤。如乖其志好者,雖王公大人終不屈從。常歎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其有知我者, 雖胡越可親。苟不相識,從物何益』!」仕郡為綱紀,以能 出守外黃令,吏有受賕者,即論殺之。或譏升守領一 時,何足趨明威戮乎?對曰:「昔仲尼暫相誅,齊之侏儒, 首足異門而出,故能威震強國,反其侵地。君子仕不 為己職,思其憂,豈以久近而異其度哉?」遇黨錮去官, 後竟見誅,年四十九。著賦、誄、頌、碑、書凡六十篇。

張孝仲[编辑]

按《後漢書郭太傳》:「林宗識張孝仲芻牧之中,知范特 祖郵置之役,並以成名。」

張光[编辑]

按《後漢書律曆志》:「熹平六年,東觀召典律者太子舍 人張光等問準意。光等不知,歸閱舊藏,乃得其器,形 制如房書。」

張顥[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光和元年三月,太常常山張顥 為太尉。」顥字智明。《搜神記》曰:顥為梁相,新雨後,有 鵲飛翔近地,令人摘之,墮地化為圓石。顥命椎破,得 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張修[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光和二年「秋七月,使匈奴,中郎 將張修有罪,下獄死。」

張馴[编辑]

按《後漢書張馴傳》:「馴字子儁,濟陰定陶人也。少遊太 學,能誦《春秋左氏傳》。以《大夏侯尚書》教授,辟公府,舉 高第,拜議郎,與蔡邕共奏定《六經》文字,擢拜侍中,典 領祕書近署,甚見納異,多因便宜,陳政得失。朝廷嘉 之,遷丹陽太守,化有惠政。光和七年,徵拜尚書,遷大 司農。初平中,卒于官。」

張溫[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元年「夏四月,大司農張溫 為司空。二年八月,以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討北宮 伯玉。十一月,破北宮伯玉於美陽。三年春二月,車騎 將軍張溫為太尉。」「四年夏四月,太尉張溫免。」

張延[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二年「五月,太僕河南張延 為太尉。」「三年春二月,太尉張延罷。」延字公威,歆之 子。

張讓[编辑]

按《後漢書張讓傳》:「讓,潁川人,少給事省中,桓帝時為 小黃門。靈帝時,遷中常侍,封列侯。說帝令斂天下田 畝,稅十錢以修宮室,發太原、河南、狄道諸郡材木及 文石,百姓呼嗟。及帝崩,袁紹勒兵捕宦官,讓等數十 人劫質天子走河上,追急,投河而死。」

張恭[编辑]

按《後漢書張讓傳》:「張讓、趙忠及夏惲、郭勝、孫璋、畢嵐、 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十二人,皆為中常侍, 封侯貴寵,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貪殘,為人蠹害。」

張元[编辑]

按《後漢書張霸傳》:霸子楷,楷子元,字處虛,沈深有才 略,以時亂不仕。司空張溫數以禮辟,不能致。中平二 年,溫以車騎將軍出征涼州賊邊章等將行,元自田 廬被褐帶索,要說溫曰:「天下寇賊雲起,豈不以黃門 常侍無道故乎?聞中貴人公卿以下,當出祖道於平 樂觀。明公總天下威重,握六師之要,若於中坐酒酣, 鳴金鼓,整行陣,召軍正,執有罪者誅之。引兵還屯都 亭,以次翦除中官,解天下之倒懸,報海內之怨毒,然 後顯用隱逸忠正之士,則邊、章之徒宛轉股掌之上 矣。」溫聞大震,不能對。良久謂元曰:「處虛非不悅子之 言,顧吾不能行,如何?」元乃歎曰:「事行則為福,不行則 為賊,今與公長辭矣。」即仰藥欲飲之。溫前執其手曰: 「子忠於我,我不能用,是我罪也。子何為當然?且出口 入耳之言,誰今知之?」元遂去,隱居魯陽山中。及董卓 秉政,聞之,辟以為掾,舉侍御史,不就。卓臨之以兵,不 得已,彊起,至輪氏,道病終。

張鈞[编辑]

按《後漢書張讓傳》:黃巾既作,盜賊糜沸。郎中中山張 鈞上書曰:「竊惟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者,其源皆由 十常侍。」天子以鈞章示讓等,皆免冠徒跣頓首。有詔 視事如故。帝怒鈞曰:「此真狂子也!十常侍固當有一 人善者不?」鈞復重上,猶如前章,輒寢不報。詔使廷尉 侍御史考為張角道者。御史承讓等旨,遂誣奏鈞,掠 死獄中。

張角弟梁 寶[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元年春二月,鉅鹿人張角 自稱黃天,其部師有三十六萬,皆著黃巾,同日反叛。 三月,遣北中郎將盧植討張角。六月,盧植破黃巾,圍 張角於廣宗,宦官誣植抵罪。遣中郎將董卓攻張角, 不剋。八月乙巳,詔皇甫嵩北討張角。冬十月,皇甫嵩 與黃巾賊戰於廣宗,獲張角弟梁。角先死,乃戮其屍。」 以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十一月,皇甫嵩又破《黃巾于下曲陽,斬張角弟寶。

張曼成[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元年「三月庚子,南陽黃巾 張曼成攻殺郡守褚貢。六月,南陽太守秦頡擊張曼 成,斬之。」

張脩[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元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張 脩反,寇郡縣。」《劉艾紀》曰:時巴郡巫人張脩療病愈 者,雇以五斗米,號為「五斗米師。」

張牛角[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二年二月,黑山賊張牛角 等十餘輩並起,所在寇鈔。」

張純張舉[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四年六月,漁陽人張純與 同郡張舉舉兵叛,攻殺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 楊終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等,舉兵自稱天子,寇幽、冀 二州。五年九月,遣中郎將孟益率騎都尉公孫瓚討 漁陽賊張純等。十一月,公孫瓚與張純戰於石門,大 破之。六年春三月,幽州牧劉虞購斬漁陽賊張純。」

張超[编辑]

按《後漢書張超傳》:「超字子並,河間鄚人也。留侯良之 後。有文才。靈帝時,從車騎將軍朱㒞征黃巾,為別駕 司馬。著賦、頌、碑、文、薦、檄、牋、書、謁、文、嘲凡十九篇。超又 善於草書,妙絕時人,世共傳之。」

張喜[编辑]

按:《後漢書張酺傳》:「酺曾孫喜,初平中為司空。」

張溫[编辑]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初平二年:「冬十月壬戌,董卓殺 衛尉張溫。」按此張溫應與太尉張溫為二人

張种[编辑]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初平三年「夏四月,遣使者張种 撫慰山東。」

張濟[编辑]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初平三年「五月,董卓部曲將李 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反,攻京師。六月戊午,陷長安城, 自為將軍。九月,李傕自為車騎將軍,郭汜後將軍,樊 稠右將軍,張濟鎮東將軍,濟出屯弘農。興平二年三 月,傕、汜相攻。六月庚午,張濟自陝來和。傕汜秋七月 為驃騎將軍,還屯陝。冬十月復反。」按此張濟應與司空張濟為二人

張義[编辑]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興平二年「十二月,李傕來戰,大 司農張義戰沒。」

張芝[编辑]

按王愔文,字志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學文為儒, 宗武為將,表太尉辟公車,有道徵皆不至,號「張有道。」 尢好草書,學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臨池 學書,水為之墨,下筆則為楷,則號「匆匆不暇草書。」為 世所寶,寸紙不遺。韋仲將謂之「草聖。」按後漢書張奐傳奐長子芝字

伯英

張昶[编辑]

按:《後漢書張奐傳》:「奐子昶,字文舒,善草書。」

張猛[编辑]

按《後漢書張奐傳》:奐為武威太守,其妻懷孕,夢帶奐 印綬,登樓而歌,訊之占者曰:「必將生男,復臨茲邦,命 終此樓。」既而生子猛,以建安中為武威太守,殺刺史, 邯鄲商州兵圍之急,猛恥見擒,乃登樓自燒而死,卒 如占云。

張道陵[编辑]

按《神仙傳》:「道陵,沛國人,本太學生,博通五經,晚乃嘆 曰:『此無益於年命』。遂學長生之道。入蜀住鵠鳴山,市 藥合丹,丹成乃能分形作數十人。所居門前水池,常 乘舟戲其中,諸道士賓客盈座。常有一道陵對談而 真,道陵故在池中也。後白日沖天而去。」

張路斯[编辑]

按《尚友錄》:路斯漢宣城令。夫人石氏,生九子,常釣於 焦氏臺,歸則體濕而寒。夫人問之,曰:「我龍也。蓼人鄭 祥遠,亦龍也。今日與我爭釣處寶殿,明日當戰,使九 子助我,我領絳綃兵,鄭領青綃兵。」明日眾射青綃中 之,九子皆化龍去。

張肅[编辑]

按《蜀志劉璋傳》:「曹公征荊州,璋遣別駕從事蜀郡張 肅送叟兵三百人,并雜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肅為廣 漢太守。」

張松[编辑]

按《蜀志劉璋傳》:「璋遣別駕張松詣曹公,曹公已定荊 州,走先主,不復存錄松。松以此怨,勸璋自絕,因說璋 曰:『劉豫州,使君之肺腑,可與交通』。璋皆然之。」

張儼[编辑]

按《尚友錄》:「儼,餘杭人,好學,有賢德。遭漢末之亂,嘗開 圃種瓠,以所售錢造橋,不樂營利,鄉人重之。」

===張機===按《尚友錄》:「機漢長沙太守,時大疫流行,治法雜出,機 著《傷寒論》《金匱方》,行於世。」

張軌[编辑]

按《萬姓統譜》:「軌,淄川人,少好學,志識開朗,仕至隴右 府長史,無餘財,惟有書數百卷。」

張訥[编辑]

按《萬姓統譜》:「訥巴郡太守,有德政及民,吏民為之立 頌德碑。」

張亮則[编辑]

按《漢中士女志》:亮則字元修,南鄭人也。為牂牱太守, 威著南土。永昌、越巂謀欲反,畏亮則,相諫而止,號曰 「臥虎。」以戍狄勳,遷護羌校尉,徵拜扶風,又換臨桂陽, 皆平盜賊。巴郡板楯反,拜隆集校尉,鎮漢中。徙梁州 刺史,又為魏郡太守,所在稱治。靈帝崩後,大將軍袁 紹表為長史,不就,丞相曹公拜度遼將軍。

張壽[编辑]

按《梓潼士女志》:「壽字伯禧,涪人也。少給縣丞楊放家, 放為梁賊所得,壽求之積六十日,始知其生存,乃賣 家鹽井,得三十萬,市馬五匹往贖放。道為羌所劫,掠 盡。凡往三年,計道遠不可得數,乃單身詣賊,涕泣自 說。賊以其屢求遣放,隨還郡,召為中候。詔書除巫尉, 以身佩印,盡以所有財物與三弟。復為郡掾章平賦」 役,歲出三百五十萬。遷功曹吏,徙五官掾,卒。

張飛[编辑]

按《蜀志張飛傳》:「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 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 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 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先 主既定江南,以飛為宜都太守,封新亭侯。後轉在南 郡。先主入益州,飛與諸葛亮等泝流而上,分定郡縣。」 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釋之,引為賓客。曹公 破張魯,留夏侯淵、張郃守漢川。郃別督諸軍下巴西, 與飛相拒五十餘日。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 軍交戰,遂破郃,巴土獲安。先主為漢中王,拜飛為右 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 西鄉侯。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 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彊殺飛,奔孫權。先主追諡飛曰 「桓侯。」

張達[编辑]

按《蜀志張飛傳》:「先主伐吳,飛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 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彊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 孫權。」

張裕[编辑]

按《蜀志周群傳》:先主欲爭漢中,問群,群曰:「不利。」時州 後部司馬蜀郡張裕亦曉占候,諫先主曰:「不可爭漢 中軍必不利。」先主竟不用裕言。裕又私語人曰:「歲在 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 後,寅卯之間當失之人」密白其言,先主忿其漏言,乃 顯裕諫爭漢中不驗,下獄,將誅之,諸葛亮表請其罪, 先主答曰:「芳蘭生門,不得不鉏。」裕遂棄市。後魏氏之 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又曉相術,每舉鏡視面,自 知刑死,未嘗不撲之於地也。

張存[编辑]

按《蜀志楊戲傳》季漢輔臣贊處仁聞計。注:「處仁本名 存,南陽人也。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南攻至雒,以 為廣漢太守。存素不服龐統,統中矢卒,先主發言嘉 歎,存曰:『統雖盡忠可惜,然違《大雅》之義』。先主怒曰:『統 殺身成仁,更為非也』。免存官。頃之,病卒。」

張裔[编辑]

按《蜀志張裔傳》:「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也。治《公羊春 秋》,博涉史漢。劉璋時,舉孝廉,為魚復長,還州,署從事。 張飛自荊州由墊江入,璋授裔兵拒飛,軍敗還成都, 為璋奉使詣先主,先主以裔為巴郡太守,還為司金 中郎將。先是,益州耆率雍闓恩信著於南土,遠通孫 權,乃以裔為益州太守,徑往至郡闓,縛送於權。會先」 主薨,諸葛亮遣鄧芝使吳請裔。裔自至吳數年,流徙 伏匿,權未之知也,故許芝遣裔。裔臨發,權乃引見,問 曰:「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馬相如,貴土風俗何以乃爾 乎?」裔對曰:「愚以為卓氏之寡女,猶賢於買臣之妻。」權 有器裔之色。裔深悔,即便倍道兼行。權果追之。既至, 亮以為參軍,署府事。亮出駐漢中,裔以射聲校尉領 留府長史。其明年,北詣亮諮事,送者數百,車乘盈路。 裔還書與所親曰:「近者涉道,晝夜接賓,不得寧息。人 自敬丞相長史,男子張君嗣附之,疲倦欲死。」其談啁 流速,皆此類也。少與犍為楊恭友善,恭早死,遺孤未 數歲,裔迎留,與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恭之子息長 大,為之娶婦,買田宅產業,使立門戶,撫恤故舊,振贍 衰宗,行義甚至。加輔漢將軍,領長史如故。建興八年 卒。

張嶷子瑛 護雄[编辑]

按《蜀志張嶷傳》:「嶷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國人也。弱冠為縣功曹。先主定蜀之際,山寇攻縣,縣長捐家逃亡, 嶷冒白刃,攜負夫人,夫人得免,由是顯名,州召為從 事。建興五年,丞相亮北住漢中,廣漢、綿竹山賊劫略, 嶷以都尉將兵討之,旬日清泰,拜牙門將。屬馬忠北 討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蠻夷,輒有籌畫戰克之功。越」 巂郡叟夷數反,嶷為太守,誘以恩信,多漸降服。嶷以 功賜爵關內侯,加撫戎將軍。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 屢乞求還,乃徵詣成都,拜盪寇將軍。是歲延熙十七 年也。魏狄道長李簡密書請降,衛將軍姜維率嶷等 因簡之資,以出隴西。既到狄道,簡悉率城中吏民出 迎軍軍前,與魏將徐質交鋒,嶷臨陣殞身,然其所殺 傷亦過倍。既亡,封長子瑛西鄉侯,次子護雄襲爵《南 土》

張尉[编辑]

按《蜀志張嶷傳》:「建興十四年,武都氐王苻健請降,遣 將軍張尉往迎健弟將四百戶就魏,獨健來從。」

張慕[编辑]

按《蜀志張嶷傳》:「廣漢綿竹山賊張慕等劫略吏民,嶷 以都尉將兵討之,斬慕等五十餘級,渠帥悉殄。」

張翼[编辑]

按《蜀志張翼傳》:「翼字伯泰,犍為武陽人也。高祖父司 空浩,曾祖父廣陵太守綱,皆有名跡。先主定益州,翼 為書佐。建安末,舉孝廉,為江陽長,徙涪陵令,累遷梓 潼、廣漢、蜀郡太守。建興九年,為庲降都督、綏南中郎 將。翼性持法嚴,不得殊俗心。耆率劉冑作亂,翼舉兵 討胄。冑未破,會被徵當還,群下咸以為宜便馳騎即」 罪翼曰:「吾方臨戰場,當運糧積穀,為滅賊之資,豈可 以黜退之故而廢公家之務乎!」于是統攝不懈。代到 乃發。馬忠因其成基以破殄冑。丞相亮聞而善之。亮 卒,拜前領軍。追論討劉胄功,賜爵關內侯。延熙元年, 入為尚書,進封都亭侯。十八年,與衛將軍姜維俱還 成都。維議復出軍,翼庭爭,維不聽。至狄道,大破魏雍 州刺史王經翼曰:「可止矣,不宜復進,進或毀此大功。」 維大怒曰:「為蛇畫足。」景耀六年,與維咸降。鍾會明年 正月,隨會至成都,為亂兵所殺。

張苞[编辑]

按《蜀志張飛傳》:「飛長子苞,早夭。」

張紹[编辑]

按《蜀志張飛傳》:「飛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僕射。」

張毣[编辑]

按《蜀志張裔傳》:「裔子毣,歷三郡監軍。」

張郁[编辑]

按《蜀志張裔傳》:「裔子郁,太子中庶子。」

張遵[编辑]

按《蜀志張飛傳》:「飛子苞,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 綿竹,與鄧艾戰死。」

張熹[编辑]

按《桂陽先賢傳》:「臨武張熹,字季智,為平輿令。時天下 大旱,躬禱未應,乃積柴自焚,即澍雨。」

張微[编辑]

按《華陽國志》,「翼子微,篤志好學,官至廣漢太守。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