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39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三百九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九十一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三百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三百九十一卷目錄

 李姓部列傳十一

  宋一

  李洪信      李洪義

  李繼勳      李崇矩

  李處耘      李漢瓊

  李瓊幽州人  李萬超

  李萬全      李穀

  李濤       李澣

  李穆       李肅

  李昉       李晉卿

  李漢超      李謙溥

  李度       李繼昌

  李觀象      李成

  李璘       李繼宣

  李符       李繼隆

  李韜       李懷忠

  李惟清      李守恩

  李煜       李從善

  李從誧      李季操

  李仲寓      李虛己

  李琪       李神福

  李神祐      李超

  李重貴      李若拙

  李繼周      李昌齡

  李沆       李重誨

  李覺       李罕澄

  李瓊杭州人  李允則

  李建中      李至

  李繼成      李欣

  李允正      李斌

  李含章      李惲

  李琳       李宗訥

  李宗諤      李溥

氏族典第三百九十一卷

李姓部列傳十一[编辑]

宋一[编辑]

李洪信[编辑]

按《宋史李洪信傳》:「洪信,并州晉陽人,漢昭聖太后弟 也。少善騎射,後唐明宗在藩時,隸帳下。及即位,愛將 朱弘實總領捧聖軍,弘實擢弘信為爪牙。清泰中,為 雍王重美牙校。晉初,為興順左廂都指揮使。漢祖統 禁軍,遷鎮太原,奏隸麾下。從漢祖降鄴,以警扈之勞, 授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武信軍節度。乾祐中,以群」 小用事,求解軍職,出為鎮寧軍節度。歲餘,遷保義軍 節度。周廣順初,加同平章事。洪信請入朝,懇辭藩鎮, 拜左武衛上將軍。世宗即位,遷左驍衛上將軍。顯德 五年,改右龍武軍統軍。從世宗北征,為合流口部署。 乾德五年,改左驍衛上將軍。開寶五年,請老,以本官 致仕。八年,卒。洪信無他才術,徒以外戚致位將相,斂 財累鉅萬,而吝嗇尤甚。

李洪義[编辑]

按《宋史李洪信傳》:「洪信弟洪義,本名洪威,避周祖名 改焉。漢祖鎮太原,補親校,開國,授護聖左廂都校,領 岳州防禦使,遷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武信軍節度。 少帝即位,改鎮寧軍節度。周祖起兵,少帝詔洪義扼 河橋。及周祖兵至,洪義就降。漢室之亡,由洪義也。廣 聖初,拜歸德軍節度,改鎮安州。顯德初,加檢校太師。」 世宗即位,徙青州。六年,遷京兆尹、永興軍節度。恭帝 嗣位,加開府階。宋初,移鄜州。乾德五年,代歸,卒。

李繼勳[编辑]

按《宋史李繼勳傳》:「繼勳,大名元城人。周祖領鎮,選隸 帳下。廣順初,補禁軍列校,累遷至虎捷左廂都指揮 使。顯德初,遷侍衛步軍都指揮使。世宗親征淮上,令 繼勳屯壽州城南,為所敗。召歸,為河陽節度,左授右 武衛大將軍。四年,復從世宗南征,以功遷左領軍衛 上將軍。六年,為戰櫂左廂都部署。恭帝即位,授安國」 軍節度,加檢校太傅。宋初,加檢校太尉。乾德二年,詔 與康延沼攻遼州,戰於城下,敗之。未幾,并人誘契丹 來取遼州,復遣繼勳與羅彥瓌等領眾赴之,大破契 丹及太原軍於城下。五年,加同平章事。太平興國初, 加兼侍中。是秋,拜太子太師致仕,尋卒。弟繼偓,周顯 德末補內殿直,開寶中為步軍副都軍頭。太平興國 三年,遷內外馬步軍副都軍頭。六年,加本衛將軍,領 獎州刺史,累至龍衛右廂都指揮使。繼勳子守恩,至 如京使;守元至北作坊使,守徽,為崇儀副使。

李崇矩[编辑]

按《宋史李崇矩傳》:「崇矩字守則,潞州上黨人。史弘肇

召署親吏。弘肇被誅,周祖即位,訪弘肇親舊,得崇矩
考證
以隸世宗帳下。顯德初,補供奉官,從征高平,以功轉

供備庫副使。宋初,李筠叛,命崇矩屯河陽,以所部攻 大會砦,拔之,改澤潞南面行營前軍都監。還,拜右監 門衛大將軍,充三司使。從征李重進,還為宣徽北院」 使。乾德二年,拜樞密使。五年,加檢校太傅。趙普為相, 崇矩以女妻普子承宗,相厚善。帝聞之不悅,出為鎮 國軍節度。六年,為左衛大將軍。太平興國二年,按行 河堤,未幾,移瓊、崖、儋、萬四州都巡檢使。代還,拜右千 牛衛上將軍。雍熙三年,代宋渥判右金吾街仗。端拱 元年,卒。崇矩性純厚,尢重然諾,嘗事史弘肇,及卒,見 其子孫,必厚禮之,振其乏絕。子繼昌。

李處耘[编辑]

按《宋史李處耘傳》:「處耘,潞州上黨人。父肇,仕後唐,至 檢校司徒,戰死晉未,處耘隨兄處疇至京師,遇張彥 澤斬關而入。處耘年猶未冠,獨當里門,射殺十數人, 里中賴之。漢初,折從阮帥府州,召置門下。顯德中,從 阮遺表稱處耘可用,會李繼勳鎮河陽,詔署以右職。 太祖時領殿前親軍,繼勳罷鎮,世宗以處耘隸太祖」 帳下,補都押衙。會太祖出征,駐軍陳橋,處耘臨機決 事,謀無不中,太祖嘉之,授客省使兼樞密承旨、右衛 將軍。從平澤、潞,遷羽林大將軍、宣徽北院使。討李重 進,為行營兵馬都監。賊平,以處耘知揚州。建隆三年, 歸京師,拜宣徽南院使兼樞密副使。朗州軍亂,詔慕 容延釗率師討之,以處耘為都監。先是,朝廷遣盧懷 忠使荊南,使還具言可取之狀,遂命處耘圖之。處耘 至襄州,先遣使假道荊南。高繼沖遣其叔保寅及軍 校梁延嗣奉牛酒犒師,處耘待之有加,召保寅等飲 宴延釗之帳,密遣輕騎數千,倍道前進。繼沖惶怖出 迎。處耘揖繼沖待延釗,遂率親兵先入。比繼沖還,則 兵已分據城中,荊人束手聽命。即調發江陵卒萬餘 人,并其師晨夜趨朗州,破賊於三江口。處耘擇所俘 體肥者數十人,令左右分啗之,黥少健者,令先入朗 州。遲明,延釗大軍繼至,黥者先入城,言「被擒者悉為 大軍所啗。」朗人大懼,縱火焚城而潰,遂入潭州,盡得 荊、湖之地。初,延釗所部小校司義,舍於荊州王氏家, 使酒兇恣,處耘召義呵責,義又譖處耘於延釗,由是 不協,更相論奏。朝議以「延釗宿將,貰其過」,謫處耘為 淄州刺史。處耘懼,不敢自明,在州數年卒。開寶中,太 宗納其次女為妃,即明德皇后也。子繼隆、繼和、繼恂。 繼恂子昭遜。處疇官至作坊使,子繼凝。

李漢瓊[编辑]

按《宋史李漢瓊傳》:「漢瓊,河南洛陽人。曾祖裕,祁州刺 史。漢瓊有膂力,晉末,補西班衛士。顯德中,從征淮南, 改左射指揮使。宋初,遷侍衛馬軍都虞候,領洮州觀 察使。王師征江南,兼戰櫂左廂都指揮使。自蘄春攻 岐口,砦拔池州,破銅陵,取當塗,度秦、淮,取巨艦,實葦 其中,縱火攻其水砦拔之。江南平,以功領振武軍節」 度。太平興國二年,出為彰德軍節度。太原平,改鎮州 兵馬鈐轄。契丹數萬騎寇中山,漢瓊與戰於蒲城,大 敗之,逐至遂城,加檢校太尉。六年,以病還京,卒。無子, 弟漢贇、漢彬。太平興國初,漢贇補供奉官,累仕崇儀 使、知寧州。大中祥符七年,卒。漢彬至禮賓副使。

李瓊[编辑]

按《宋史李瓊傳》:「瓊字子玉,幽州人。祖傅正,涿州刺史。 父英,涿州從事。瓊幼挾策詣太原,會莊宗募士,即應 募,與周祖等十人約為兄弟。一日會飲,瓊熟視周祖, 知非常人,因舉酒祝曰:『異日富貴無相忘』。周祖嘗造 瓊,見其危坐讀書,因問所讀何書,瓊曰:『此《閫外春秋》 所謂『以正守國,以奇用兵,皆在此也』。周祖令讀之,謂』」 瓊曰:「兄當教我。」自是出入常袖以自隨,遇暇輒讀。每 問難瓊,謂瓊為師。及討河中,乃解瓊兵籍,令參西征 軍事。賊平,表于朝,授朝散大夫、大理寺司直。歲中,遷 太子洗馬。周祖鎮鄴,表為大名少尹。廣順初,拜將作 監,充內作坊使,連知亳、陝二州,改濟州刺史。世宗初, 遷安州防禦使。宋初,召為太子賓客。建隆三年,改「右 驍衛上將軍」,致仕。明年卒。

李萬超[编辑]

按《宋史李萬超傳》:「萬超,并州太原人。晉祖起并門,萬 超應募隸軍籍,戰累捷,稍遷軍校。開運中,以功遷肅 銳指揮使。契丹入中原,萬超以本部屯潞州,主帥張 從恩棄城遁去。及契丹使至,專領郡務,萬超率所部 大譟入府署,殺其使,推王守恩為帥。漢祖命史弘肇 渡河,見萬超,語之曰:『得復此州,公之力也。吾欲殺守 恩,以公為帥,可乎』?」萬超對曰:「殺契丹使以推守恩,蓋 為社稷計爾。今若賊害於人,自取其利,非宿心也。」弘 肇大奇之。路經澤州,刺史翟令奇堅壁拒命,萬超馳 至城下諭之,乃開門迎納。弘肇即留萬超權州事,漢 祖以為刺史。周祖開國,從征慕容彥超,以功授洺州 團練使。預收秦、鳳,改萊州。從平淮南,連移蘄、登二州, 所至有善政。宋初,入為右武衛大將軍,遷左驍衛大 將軍。開寶八年,卒

李萬全[编辑]

按《宋史李萬全傳》:「萬全,吐谷渾部人,善左右射,隸護 聖軍為騎士,累遷至本軍都校,從周祖入汴。顯德中, 為彰武軍節度。宋初,加檢校太尉、橫海軍節度。乾德 中,代歸,太祖數召於苑中宴射。萬全無將略,惟挽強 弓,老而不衰。帝亦以此賞之。」

李穀[编辑]

按《宋史李穀傳》,「穀字惟珍,潁州汝陰人。舉進士,連辟 華、泰二州從事。晉天福中,擢監察御史。少帝即位,拜 職方郎中,俄轉吏部郎中,罷職。天福九年,少帝親征 契丹,詔許扈從,充樞密直學士。開運二年,出為磁州 刺史。周祖西征,為西南面行營水陸轉運使。關右平, 改陳州刺史。會有內難,急召赴闕。周祖兵入汴,命權」 判三司。廣順初,拜中書侍郎、平章事。顯德初,從世宗 征太原,判太原行府事。師還,進位司空、門下侍郎,監 修國史。二年,議伐南唐,以穀為淮南道行營前軍都 部署。四年,以平壽州,敘功加爵邑。是秋,穀抗表乞骸 骨,罷相,守司空。恭帝即位,進封趙國公。求歸洛邑,從 其請。太祖即位,遣使就賜器幣。建隆元年卒。子吉,至 補闕,拱至太子中允。

李濤[编辑]

按《宋史李濤傳》,「濤字信臣,京兆萬年人。唐敬宗子郇 王瑋十世孫。祖鎮,臨濮令。父元,將作監。朱梁革命,元 以宗室懼禍,挈濤避地湖南,依馬殷。濤從父兄郁仕 梁為閤門使,上言濤父子旅湖湘,詔殷遣歸京師。後 唐天成初,舉進士甲科,自晉州從事拜監察御史。晉 天福初,改考功員外郎、史館修撰,遷浚儀令,改刑部」 郎中。涇帥張彥澤殺記室張式,奪其妻。式家人詣闕 上訴,濤抗疏請置於法,植笏叩階,聲色俱厲。晉祖不 得已,罷彥澤節制,濤歸洛下。晉祖崩,為洛陽令,遷中 書舍人。會契丹入汴,彥澤入京城,恣行殺害。濤詣其 帳,彥澤曰:「舍人懼乎?」濤曰:「今日之懼,亦猶足下昔年 之懼也。向使先皇聽僕言,寧有今日之事?」彥澤大笑, 命酒對酌,濤神氣自若。漢祖起義至洛,濤自汴奉百 官表入對,以為翰林學士,拜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 平章事。隱帝即位,免歸第。周初,起為太子賓客,歷刑 戶部尚書。恭帝即位,封莒國公。宋初,拜兵部尚書。建 隆二年,濤被病,有軍校尹勳擅斬隊長十人,濤聞之, 力疾草奏。太祖嘉之,詔削奪勳官爵。濤卒,子承休,至 尚書水部郎中。承休子仲容。

李澣[编辑]

按《宋史李濤傳》:「濤弟澣,字日新,後唐秦王從榮召至 幕中。從榮敗,勒歸田里。久之,起為校書郎,集賢校理。 晉天福中,拜右拾遺,俄召為翰林學士。會廢學士院, 出為吏部員外郎,遷禮部郎中,知制誥,復置翰林,遷 中書舍人,再為學士。契丹入汴,澣陷塞北,嘗逃歸,為 其所獲,防禦彌謹。契丹應曆十二年卒,時建隆三年」 也。澣二子:承確,主客郎中;承續,職方郎中。

李穆[编辑]

按《宋史李穆傳》:「穆字孟雍,開封府武陽人。父咸秩,陝 西大都督府司馬。穆幼能屬文,有至行,行路得遺物, 必訪主歸之。周顯德初,以進士為郢、汝二州從事,遷 右拾遺。宋初,以殿中侍御史選為洋州通判。開寶五 年,以太子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遺,知制誥。五代以還, 詞令尚華靡,至穆而獨用雅正,悉矯其弊。太平興國」 初,轉左輔闕。四年,拜中書舍人。八年,知開封府,剖判 精敏,豪右屏跡。擢拜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九年正 月,晨起將朝,風眩暴卒,贈工部尚書。穆性至孝,母嘗 臥疾,每動止轉側,皆親自扶掖,乃稱母意。居喪思慕, 以至滅性。子惟簡,以父任將作監丞,多才藝,性沖淡, 不樂仕進,去官家居二十餘年,人多稱之。真宗素聞 其有履行,大中祥符七年,召入對,特拜太子中允致 仕。《惟簡子郯》,後為太子中舍。

李肅[编辑]

按《宋史李穆傳》:「穆弟肅,字季雍,舉進士,登甲科。性嗜 酒,歷博、濮二州從事,遷保靜軍節度推官。詔方下,一 夕與親友會飲,酣寢而卒。嘗作大宋樂章,文甚工。又 作《代周龥答北山移文》《病雞賦》,意皆有所規焉。」

李昉[编辑]

按《宋史李昉傳》:「昉字明遠,深州饒陽人。以蔭補齋郎。 周顯德二年,宰相李穀征淮南,昉為記室。世宗覽軍 中章奏,愛其辭理明白,已知為昉所作。師還,擢為主 客員外郎,知制誥,集賢殿直學士。宋初加中書舍人。 建隆四年出為彰武軍行軍司馬。開寶二年召還,復 拜中書舍人。太宗即位,加戶部侍郎。太平興國中改」 文明殿學士,遂命參知政事。十一月,拜平章事。端拱 初,布衣翟馬周擊《登聞鼓》,訟「昉居相位,當北方有事 之時,不為邊備,徒知賦詩宴樂」,乃詔罷為右僕射。淳 化二年,復以本官兼中書侍郎、平章事。四年,罷為右 僕射。明年,以特進、司空致仕。朝會宴享,令綴宰相班。

至道元年正月望,上觀燈乾元樓,召昉賜坐於側,酌
考證
御樽酒飲之,自取果餌以賜,因顧侍臣曰:「李昉事朕,

兩入中書,未嘗有傷人害物之事,宜其今日所享如 此,可謂善人君子矣。」二年,陪祀南郊,禮成入賀,因拜 舞仆地,臺史掖之以出,臥疾數日薨。諡文正。昉和厚 多恕,在位小心循謹,好接賓客。居中書日,有求進用 者,雖知其才可取,必正色拒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 必和顏溫語待之。子弟問其故,曰:「用賢,人主之事,若 受其請,是市私恩也,故峻絕之,使恩歸於上。若不用 者,既失所望,又無善辭,取怨之道也。」子四人:宗訥、宗 誨、宗諤、宗諒。宗誨,右贊善大夫;宗諒,主客員外郎。

李晉卿[编辑]

按《宋史李晉卿傳》,「晉卿,并州晉陽人。少以驍勇隸護 聖軍。晉天福中,杜重威擢為興順軍校。周祖開國,遷 龍捷指揮使。顯德初,從世宗戰高平,改鐵騎指揮使。 宋初,領貴州刺史,三遷鐵騎左廂都指揮使。乾德初, 遷漢州團練使。三年,轉虎捷左廂都指揮使。是歲冬, 伐蜀,拔巫山砦,下夔、萬二州。蜀平,錄功拜侍衛親軍」 步軍都虞候,領保順軍節度。開寶二年,太祖親征河 東,留晉卿為在京都巡檢。六年,遷步軍都指揮使,領 靜江軍節度,卒。子延渥、延信。延信至內殿崇班。

李漢超[编辑]

按《宋史李漢超傳》:「漢超,雲州雲中人。周世宗鎮澶淵, 漢超委質。即位,補殿前指揮使,三遷殿前都虞候。宋 初,改散指揮都指揮使,領綿州刺史,遷齊州防禦使, 兼關南兵馬都監。漢超仕關南,人有訟漢超強取其 女為妾,及貸而不償者,太祖責而遣之,密諭漢超曰: 『亟還其女,并所貸姑貰汝,勿復為也』。漢超感泣,誓以」 死報。在郡十七年,政平訟理,吏民愛之。太平興國初, 遷應州觀察使。二年,卒,贈太尉、忠武軍節度。子守恩。

李謙溥[编辑]

按《宋史李謙溥傳》,「謙溥字德明,并州盂人。父蕘,天福 初為開封府推官,出為汝州魯山令。謙溥從晉祖入 汴,補殿直。少帝即位,改西頭供奉官。漢初,遷東頭。周 世宗征劉崇,以功改閑廄使。師還,留為晉州兵馬都 監。恭帝即位,為澶州巡檢使。詔城莫州,數旬而就,改 丹州刺史。建隆四年,移慈州兼晉、隰緣邊都巡檢。未」 幾,移隰州刺史。開寶元年,命李繼勳征太原,以謙溥 為汾州路都監。太祖征晉陽,為東砦都監。党進遣謙 溥伐木西山,以給軍用,未至,聞鼓聲,乃并人逼西砦 未退,謙溥麾所部赴之。太祖遽至觀戰,怪其赴援者 非精甲,問之,乃謙溥也,甚喜。在州十年,敵人不敢犯 境。開寶三年,召謙溥為濟州團練使。後邊將失律,復 為晉、隰緣邊巡檢使。邊民聞之喜,爭相迎勞於道左。 六年,領兵入太原,連拔七砦。八年,以疾求歸,明年卒。 謙溥與宣祖同里閈,弟謙昇,與太祖為布衣交。其母 閻嘗厚待太祖,及即位,數迎入宮中,使左右掖之,不 令拜。雍熙中,太宗為許王,納謙昇女為夫人,以謙昇 為如京副使。謙溥子允則、允正。允則至寧州防禦使, 從子允恭為內殿崇班、閤門祗候。

李度[编辑]

按《宋史李度傳》:「度,河南洛陽人。周顯德中,舉進士。工 於詩,有『醉輕浮世事,老重故鄉人』之句。時翰林學士 申文炳知貢舉,樞密使王朴移書錄其句薦之,文炳 即擢度為第三人。釋褐永寧縣主簿,累遷殿中丞,知 歙州。坐事左遷絳州團練使,十年不調。度在歙州,嘗 以所著詩刻於石,石本傳入禁中,太宗見之,謂宰相」 曰:「度今安在?」即令召至,擢為虞部員外郎、直史館。端 拱初,借太常少卿使交州,卒。弟康,亦善詩,太平興國 二年登進士第,官至太子右贊善大夫。

李繼昌[编辑]

按《宋史李崇矩傳》:「崇矩子繼昌,字世長。初,崇矩與太 祖同府厚善,每太祖誕辰,必遣繼昌奉幣為壽。建隆 三年,蔭補西頭供奉官。太祖欲選尚公主,崇矩謙讓 不敢當,急為繼昌聘婦,太祖頗不悅。開寶五年,繼昌 遷如京副使,入為右班殿直、東頭供奉官。淳化中,齊 飢多盜,命為登萊沂密七州都巡檢使。至道二年,拜」 西京作坊使、峽路二十五州軍捉賊招安都巡檢使, 旋改兵馬鈐轄。咸平三年,王均亂蜀,與雷有終、上官 正同受詔進討,砦於城西門,賊開城偽遁,有終等各 以所部徑入,繼昌亟止之,不聽,因獨還砦。賊果閉關 發伏,悉陷之,有終等僅以身免,繼昌安堵如故。事平, 以功領蔣州刺史,俄知青州。景德二年,擢西上閤門 使。大中祥符元年,進秩東上閤門使。求歸京師,未幾, 改右驍衛大將軍。其子遵勖尚萬壽公主。天禧初,拜 連州刺史,出知涇州。二年冬,卒。子文晟為殿中丞,文 旦為侍禁。遵勖初尚主,詔升為崇矩子,授昭德軍留 後、駙馬都尉。

李觀象[编辑]

按《宋史湖南世家》:「李觀象,桂州臨桂人。周行逢署為 掌書記。行逢性殘忍,多誅殺,觀象懼及禍,清苦自厲, 以求知遇。行逢頗加信任,軍府之政,一皆取決。觀象涉經史,有文辭,忌才怙寵,湖南士人多為所排擯。行 逢臨終,託以後事,令其子保權善待之。及張文表難 作,王師壓境,湖湘平,太祖以為左補闕。」

李成[编辑]

按《宋史李覺傳》:「覺本京兆長安人。曾祖鼎,唐國子祭 酒,蘇州刺史,唐末避亂,徙家青州益都。鼎生瑜,本州 推官。瑜生成,字咸熙,性曠蕩,嗜酒,喜吟詩,善琴奕,畫 山水尢工。乾德中,衛融知陳州,聞其名,召之,因挈族 而往,日以酣飲為事,醉死於客舍。子覺。」

李璘[编辑]

按《宋史李璘傳》:「璘,瀛州河間人。晉開運末,契丹犯邊, 有陳友者乘亂殺璘父及家屬三人。乾德初,璘隸殿 前散祗候,友為軍小校,相遇於京師寶積坊北,璘手 刃殺友而不遁去,自言復父。讎案鞫得實,太祖壯而 釋之。」

李繼宣[编辑]

按《宋史李繼宣傳》:「繼宣,開封浚儀人。乾德中,補右班 殿直。太平興國初,掌南作坊使,改供奉官,出為邠、寧、 慶三州巡檢都監。五年召還,承受定州路奏事。雍熙 三年,曹彬北征,繼宣從先鋒李繼隆遇契丹新城,疾 戰至暮,繼宣中十創。明日復戰,繼隆為敵所邀,繼宣 以所部拔之,奪涿河。以功超授崇儀使,代王繼恩為」 易州駐泊都監。雍熙四年,為高陽關行營都監。淳化 三年,徙知保州,又轉莊宅使。五年,領高州刺史。至道 三年,遷南作坊使,出為鎮州行營鈐轄。契丹寇定州, 至懷德橋,繼宣領兵三千掩襲之,則契丹已壞橋。繼 宣橫木而度,追奔五十餘里。繼宣銳於追襲,傅潛為 部署,繼宣詣潛請行,頗為所抑。及召潛屬吏,詔繼宣 與高瓊同主軍事。逐敵越拒馬河,復為鎮州鈐轄。咸 平四年,拜西上閤門使,領康州刺史,為前陣鈐轄。明 年,徙定州鈐轄,扞契丹於唐河。望都之敗,降為如京 副使。景德初,加如京使、鎮州鈐轄。三年,兼知瀛州。大 中祥符初,徙鎮、定兩路鈐轄,進秩東上閤門使。六年, 卒。子守忠,左侍禁、閤門祗候。

李符[编辑]

按《宋史李符傳》:「符字德昌,大名內黃人。漢乾祐中,郭 從義辟在幕府,表為京兆府戶曹掾,歷郿縣主簿,保 義軍節度推官,右庶子楊恪薦為大理正。乾德中歸 朝,遷起居郎。太平興國初,遷駕部,轉祠部郎中,知廣 州兼轉運使。五年,召為右諫議大夫,判吏部銓,兼大 理寺。七年春,秦王廷美出守西京,以符知開封府。廷」 美事發,趙普令符上言廷美在西洛非便,遂有房陵 之貶。普恐泄言,坐符用刑不當,貶寧國軍行軍司馬。 盧多遜貶崖州也,符白普曰:「春州稍近,瘴氣甚毒,願 徙多遜處之。」普不答。符貶普,移符知春州。至郡歲餘 卒。

李繼隆[编辑]

按《宋史李繼隆傳》,「繼隆字霸圖,以父蔭補供奉官。處 耘貶淄州,繼隆亦除籍。會長春節,與其母入貢,復舊 官。乾德中,平蜀,選為果閬監軍。代還,夜涉棧道,雨滑, 與馬偕墜絕澗,深十餘丈,絓於大樹。騎卒馳數十里 外,取火引綆出之。會征江南,從李符督荊湖漕運。江 南平,錄功遷莊宅副使。太平興國二年,改六宅使,討」 幽州,與郭守文領先鋒,破契丹數千眾。後為鎮州都 監。契丹犯邊,與崔翰諸將敗之於徐河。從曹彬征幽 州,軍敗,獨繼隆所部振旅而還,即命知定州。端拱初, 制授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保順節度。至道二年,白 守宗、守榮、馬紹忠等送糧靈州,為繼遷所邀。上聞之, 亟命繼隆為靈、環十州都部署。真宗即位,改領鎮安 軍節度、檢校太傅。踰月召還,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解兵柄,歸本鎮。四年,加檢校太師,改山南東道節度, 判許州。景德初,明德皇太后不豫,召入省疾。是冬,契 丹大入,踰魏郡至河上。真宗幸澶淵,繼隆表求扈從, 命為駕前東西排陣使。二年,還京,加開府儀同三司, 卒。以其子昭慶為洛苑使,從子昭遜,內殿崇班。昭慶 改名昭亮,至東上閤門使、高州刺史。

李韜[编辑]

按《宋史李韜傳》:「韜,河朔人,有勇力膽氣,善用槊,為禁 軍隊長,累遷軍校,出為趙州刺史,移慈州。乾德六年 卒。」

李懷忠[编辑]

按《宋史李懷忠傳》:「懷忠,涿州范陽人。太祖掌禁兵時, 隸帳下,累遷殿前都指揮使、都虞候,領開州刺史。乾 德中,授東西班都指揮使,改領富州。開寶中,從太祖 征晉陽,還,遷富州團練使,改日騎左右廂都指揮使。 太宗即位,改領本州防禦使,領大同軍節度。三年,卒, 錄其子紹宗等三人為供奉官。大中祥符三年,又錄」 其子德鈞為借職。

李惟清[编辑]

按《宋史李惟清傳》,「惟清字直臣,下邑人。父仲行,為章

丘簿,因徙家焉。惟清,開寶中解褐涪陵尉,時遣宦官
考證
督輸造船木,縱恣不法,惟清奏殺之,由是知名。遷大

理寺丞,太平興國三年,遷為京湖北路轉運判官,五 年,改監察御史,徙京西轉運使,入為度支判官,改主 客員外郎,出為京東轉運使。會募丁壯為義軍,惟清」 三上疏諫,繇是獨選河北,而餘路悉罷。擢屯田郎中、 度支副使。端拱初,遷右諫議大夫,歷戶部使,改度支 使。淳化三年,遷給事中,充鹽鐵使。擅減岳茶價市之, 計虧錢萬四千餘貫,為盧守仁所發,左授衛尉少卿, 出知廣州。至道初,就拜右諫議大夫。太宗聞其廉平, 詔獎之。二年,徙廣南東、西路都轉運使,尋召拜給事 中,踰月,同知樞密院事。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復除 御史中丞。咸平元年卒。子永錫,蔭光祿寺丞,坐交游 非類,監和州商稅,後至右贊善大夫。次子永德,殿中 丞。

李守恩[编辑]

按《宋史李漢超傳》:「漢超子守恩,初補齊州牙職。開寶 二年,太祖親征太原,漢超為北面行營都監,守恩從 父軍中。會契丹遣兵援河東,守恩領數千騎戰敗之, 擒首領二十七人。漢超卒,擢為驍猛軍校,累官至隴 州刺史、知靈州。與轉運使陳緯部芻糧過瀚海,為賊 所邀,守恩及子象之、望之、弟守忠皆沒,次子祐之、順 之、用之」、「潤之、慶之、成之、藏之。」

李煜[编辑]

按《宋史南唐世家》,「煜字重光,景第六子也。本名從嘉。 少聰悟,喜讀書屬文,工書畫,知音律。初封安定郡公, 累遷諸衛大將軍、副元帥,封鄭王,後立為吳王。建隆 二年,立為太子監國。是秋襲位,居建康,改名煜。七年 秋,詔煜赴闕,煜稱疾不奉詔。冬乃興師致討,命曹彬 等出師。王師渡江,煜哀懇求罷兵,太祖不許。八年,城」 陷,曹彬等駐兵於宮門,煜率其近臣迎拜於門。彬等 上《露布》,以煜并其宰相湯悅等上獻。太祖御明德樓, 以煜嘗奉正朔,詔有司勿宣露布,止令煜等白衣紗 「至樓下待罪」,詔並釋之,封「《違命》侯。」又以其子仲寓 為左千牛衛大將軍,弟從鎰為左領軍衛大將軍,從 謙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從度為左監門衛大將軍,從 信為右監門衛大將軍,姪仲遠為右驍衛將軍,仲興 為右武衛將軍,仲偉為右屯衛將軍,季操為左武衛 將軍,仲康為右領衛將軍,仲宣為監門衛將軍。太宗 即位,去「違命侯」,加特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 卒。

李從善[编辑]

按《宋史南唐世家》:「煜弟從善,字子師,偽封鄭王,累遷 太尉、中書令,後降封南楚國公。開寶四年春,奉方物 來貢,授泰寧軍節度。江南平,改右神武大將軍。雍熙 初,再遷右千牛衛上將軍,出為通許監軍,四年卒。子 仲翊,大中祥符初賜同進士出身,二年復召試,除楚 州推官,累遷殿中丞,坐事免。次子仲猷,景德中特錄」 為三班借職。

李從誧[编辑]

按《宋史南唐世家》:「煜弟從誧,本名從謙,偽封吉王,後 降封諤國公。隨煜歸朝,為右領軍衛大將軍,遷右龍 武大將,歷知隋、復、成三州。上表改名。淳化五年,上言 貧不能自給,求外任,充武勝軍行軍司馬。子仲偃,大 中祥符八年舉進士。」

李季操[编辑]

按《宋史》《南唐世家》,「季操,昪從父弟偽江王逖之子也。 從煜入朝,後為右神武將軍,累遷左衛大將軍,出為 單州都監,歷知淮陽漣水二軍,蔡舒二州,大中祥符 四年卒。」

李仲寓[编辑]

按《宋史南唐世家》:「煜子仲寓,字叔章,少聰慧,能屬文, 多才藝。偽封清源郡公。歸朝為千牛衛大將軍,貧不 能給,上書自陳。太宗憐之,授郢州刺史。為政寬簡,部 內甚治。淳化五年卒。子正言,景德三年特補供奉官, 早卒,無嗣。」

李虛己[编辑]

按《宋史李虛己傳》:「虛己,字公受,五世祖盈,自光州從 王潮徙閩,遂家建安。父寅,有清節,仕江南李氏,至諸 司使。江南國除,授殿前承旨,辭不拜。時偽官皆留京 師,而寅母在江南,乃遣其長子歸養。舉進士,起家為 衢州司理參軍,母老,棄官以歸。虛己亦中進士第,歷 沈丘縣尉,累遷殿中丞,知榮州,未行,改遂州。時太宗」 手書「公勤潔己、奉法除奸、惠愛臨民」者,書為「勞績」,月 給俸以實錢,命有司擇群臣以治最聞者賜之。時虛 己被賜,因獻詩自陳父子遭遇,榮及祖母。帝悅,為批 其紙尾,賜其祖母錢五十萬。其後以南郊恩封群臣 母、妻,虛己請罷其妻封,以授祖母,詔悉封之,世以為 榮。再遷尚書屯田員外郎,以便親請,通判洪州。是時, 寅已謝歸,春秋高,寅母尚無恙,虛己雙輿迎侍。累遷 兵部郎中,為龍圖閣待制。求補外,真宗稱其儒雅循 謹,特遷右諫議大夫、知河中府。遷尚書工部侍郎,徙池州。求分司南京,卒。初,太宗賜虛己錢,翊日語宰相 曰:「虛己詩思可嘉,予錢五十緡矣。」宰相對以所予乃 五十萬,帝知其誤,論者謂「虛己父子篤行,家甚貧,雖 人主一時之誤,殆天賜也。」子寬為金部郎中;定為司 農少卿,有能名。

李琪[编辑]

按《宋史李琪傳》:「琪,河南伊闕人。幼生長兵家,得給事 宣祖。太祖受禪,命補鎮職。太宗在京府,復令事之,由 是累遷效忠都虞候、開封府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領 富州刺史。琪性素鄙,歷事三朝,而行不加修。太宗知 之,改授屯衛大將軍,顧曰:『吾欲置琪於無過之地爾』。」 加左武衛大將軍,大中祥符元年卒。

李神福[编辑]

按《宋史李神福傳》:「神福,開封人。父繼美,仕後唐為內 侍,顯德初為御廚都監。太宗即位,授入內高品,遷殿 頭。太平興國六年,擢入內高品押班,遷副都知,勾當 翰林司,轉入內內班都知。淳化四年,遷崇儀副使,轉 入內黃門都知。真宗即位,遷皇城使、內侍省入內內 侍都知,領恩州團練使。咸平二年秋,閱兵東郊,以神」 福為大內都部署。是冬,幸大名,為行宮使。景德三年, 改宣政使。從謁諸陵,復為行宮使。大中祥符初,授宣 慶使,領昭州防禦使。三年,卒。

李神祐[编辑]

按《宋史李神福傳》:「神福弟神祐初,以父任授殿頭高 品。太宗即位,遷南作坊副使。太平興國七年,改崇儀 使,提點左右藏庫,遷洛苑使。至道初,西鄙不寧,命為 靈環排陣都監。真宗嗣位,轉內園使、邠州都監。車駕 北巡,改天雄軍都監,充邢州排陣都監。景德三年,遷 入內都知。從東封還,遷南作坊使。七年,卒。大中祥符」 六年,錄其孫永和為三班奉職。神祐性謹愿,曉音律, 頗好篇詠。子懷岊,太宗時嘗請為道士,後復內侍,至 供奉官;懷儼,為內殿崇班。

李超[编辑]

按《宋史潘美傳》:「李超者,冀州信都人,為禁卒。常從潘 美軍中,主刑刀。美好乘怒殺人,超每潛緩之,美怒解, 輒得釋,以是全者甚眾,人謂其有陰德。子濬。」

李重貴[编辑]

按《宋史李重貴傳》:「重貴,孟州河陽人。姿狀雄偉,善騎 射,少事壽帥王審琦,太宗在藩邸,召隸帳下。即位,補 殿前都指揮使,累遷至龍衛左第四軍都指揮使,領 河州刺史,改捧日右廂都指揮使。至道二年,命將五 路討李繼遷,以重貴為麟府州濁輪砦路都部署。得 對便殿,因言賊居沙磧中,逐水草,牧畜無定居,聞兵」 勢太盛,不來接戰,且謀遠遁,欲追則人馬乏食,將守 則地無堅壘。既而諸將果無功。及還,命為代并副都 部署。真宗即位,加本州防禦使,徙高陽關行營副都 部署。咸平二年,契丹南侵,康保裔大陣為敵所覆,獨 重貴與張凝全軍還屯,議上將士功狀,重貴喟然曰: 「大將陷沒,而吾曹計功,何面目也。」上聞而嘉之。明年, 徙知貝州,以疾求還京,連為邢州、天雄軍二部署,又 知冀州。景德初,車駕幸澶淵,召還為大內都部署,以 疾,授左武衛大將軍致仕。大中祥符三年卒。

李若拙[编辑]

按《宋史李若拙傳》:「若拙,字藏用,京兆萬年人。父光贊, 貝冀觀察判官。若拙舉進士,擢上第,授密州防禦推 官,登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改著作佐郎,出監商州 阬冶。太平興國二年,知乾州,坐削籍,流海島。歲餘,起 授衛尉寺丞,知隴州。四年,復舊官,超授監察御史,通 判泰州。召歸,改右補闕。雍熙三年,假祕書監,使交州。」 先是,黎桓制度踰僭,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 禮,由是桓聽命,拜詔盡恭。上謂其不辱命,遷起居舍 人,充鹽鐵判官。淳化二年,出為兩浙轉運使、職方員 外郎,徙河北路。五年,直昭文館,遷主客郎中、江南轉 運使,罷涇州。至道二年,黎桓復侵南鄙,又詔若拙充 使,至則桓復稟命。真宗嗣位,進秩金部郎中,召試學 士院,改兵部,俄知制誥。咸平初,改右諫議大夫。四年, 卒。子繹。

李繼周[编辑]

按《宋史李繼周傳》:「繼周,延州金明人。祖計都,父孝順, 皆為金明鎮使。繼周嗣掌本族,太平興國三年補殿 前承旨,淳化四年,遷殿直。明年,討李繼遷,命開治塞 門、鴉兒兩路,率所部入夏州,敗蕃將於石堡砦,以功 轉供奉官。至道二年,授京西作坊副使。大軍討西夏, 命為延州路踏白先鋒。會繼遷邀戰於路,戰卻之。咸」 平初,改西京左藏庫副使。三年,復為先鋒,入賊境,焚 積聚,授供備庫使,領金明縣兵馬都監。大中祥符二 年,卒,詔擇其子可襲職者。邊城言其子士彬遜懦,從 子士用練邊事,乃詔士彬管勾部族事,士用為巡檢 都監以左右之。

李昌齡[编辑]

按《宋史李昌齡傳》:「昌齡字天錫,宋州楚丘人。曾祖確
考證
膠水令。祖譚,邯鄲令。父運,太常卿。昌齡,太平興國三

年舉進士,歷將作監丞,右贊善大夫,通判銀州,擢右 拾遺,改右補闕,出知滁州。丁內艱,起為淮南轉運使, 轉戶部員外郎,知廣州。廣有海舶之饒,昌齡不能以 廉自守,淳化二年代還,擢禮部郎中,逾月,為樞密直」 學士。是秋,初置審刑院於禁中,命昌齡知院事。至道 二年,以本官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加戶部侍郎。坐交 結王繼恩,貶忠武軍節度行軍司馬。咸平二年,起為 殿中少監。御史范正辭劾其「廣舶宿犯」,知河陽,尋請 致仕。大中祥符元年卒。子虞卿,將作監主簿。昌齡兄 昌圖至國子博士,弟昌言至太子中書。昌言子晉卿、 仲卿、耀卿,並進士及第。晉卿為祕書丞。從子紘。

李沆[编辑]

按《宋史李沆傳》,「沆字太初,洺州肥鄉人。曾祖豐,泰陵 令。祖滔,洺州團練判官。父炳,從邢帥薛懷讓辟為觀 察支使,歷邠州、鳳翔判官,拜殿中侍御史,知舒州,以 勞加侍御史,卒。沆少好學,器度宏遠,太平興國五年, 舉進士甲科,為將作監丞,通判潭州,遷右贊善大夫, 轉著作郎、直史館。雍熙三年,除右補闕、知制誥。四年」, 遷職方員外郎,召入翰林為學士。淳化二年,判吏部 銓。嘗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風度端凝,真貴人 也。」三年,拜給事中、參知政事。真宗即位,遷戶部侍郎。 咸平初,以本官平章事。會契丹犯邊,真宗北幸,命沆 留守,京師肅然。真宗還,累加門下侍郎、尚書右僕射。 一夕,遣使持手詔,欲以劉氏為貴妃,沆對。使者引燭 焚詔,附奏曰:「但道臣。」沆以為不可,其議遂寢。沆為相, 王旦參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嘆曰:「我輩安 能坐致太平,得優游無事耶?」沆曰:「少有憂勤,足為警 戒。他日四方寧謐,朝廷未必無事。」沆又日取四方水 旱盜賊奏之,旦以為細事,不足煩上聽。沆曰:「人主當 使知四方艱難,不然,則土木、甲兵、禱祠之事作矣。吾 老不及見此,此參政他日之憂也。」沆沒後,真宗以契 丹既和,西夏納款,遂封岱,祠汾,大營宮觀,蒐講墜典, 靡有暇日。旦親見王欽若、丁謂所為,乃嘆曰:「李文靖 聖人也。」當時遂謂之「聖相。」景德元年薨。上聞之驚歎, 趣駕往臨,哭之慟,謂左右曰:「沆忠良純厚,始終如一, 豈意不享遐壽!」言終又泣下。廢朝五日,贈太尉、中書 令,諡文靖。錄其弟贄為虞部員外郎,源為太子中舍, 維為戶部員外郎,子宗簡為大理評事。甥蘇昂、妻兄 之子朱濤並同進士出身。沆與諸弟友愛,尢器重維。

李重誨[编辑]

按《宋史李重誨傳》:「重誨,應州金城人。祖高,後唐獎州 刺史。父彥榮,仕契丹,署環州刺史,重誨嘗為其應州 馬步軍都指揮使。太平興國五年,潘美出師禦寇,重 誨從其節度使蕭咄李迎戰於代州北嶺,大敗,美斬 咄李,擒重誨以獻。太宗召見,補鄧州馬步軍都指揮 使,累遷涇原儀渭鎮戎軍鈐轄。咸平三年,徙邠寧環」 慶路。坐轉餉靈武不嚴斥候,至積石為寇,騎掠於道, 營部大亂,除名流光州。五年,起為崇儀使。景德中,上 以涇原地要兵眾,慮有緩急,遂徙重誨為鈐轄,復遷 益州,改皇城使。大中祥符六年,卒。子禹謨,為將作監 主簿。弟重睿,歷官澄州團練使。子禹偁,閤門祗候。

李覺[编辑]

按《宋史李覺傳》:「覺字仲明,太平興國五年,舉九經,起 家將作監丞,通判建州,就遷左贊善大夫,知泗州,轉 祕書丞,遷《禮記》博士。雍熙三年,與右補闕李若拙同 使交州,還遷國子博士。端拱元年春,太宗幸國子監, 顧見講坐,左右言覺方聚徒講書,上即召覺,令對御 講。覺曰:『陛下六龍在御,臣何敢輒升高坐』。上因降輦」, 令張帝幕,設別坐,詔覺講《易》之《泰卦》,從臣皆列坐,覺 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應之旨,上甚悅,特賜帛百疋。 是冬,以本官直史館,倣韓愈《毛穎傳》作《竹穎傳》以獻。 淳化二年,改水部員外郎、判國子監。四年,遷司門員 外郎,被病卒。子宥,大中祥符五年進士。

李罕澄[编辑]

按《宋史李罕澄傳》:「罕澄,冀州阜城人,七世同居。漢乾 祐三年,詔改鄉里名及旌其門閭。太平興國六年,長 史以漢所賜詔書來上,復旌表之。」

李瓊[编辑]

按《宋史顧忻傳》:「杭州仁和人李瓊,以鬻繒為業,事母 孝,夜常十餘起省母。母喜食時新,瓊百方求市,得必 十倍酬其直。」

李允則[编辑]

按《宋史李允則傳》:「允則字垂範,濟州團練使謙溥子 也。少以材略聞,蔭補衙內指揮使,改左班殿直。太平 興國七年,擢閤門祗候,累遷四方館、引進使、高州團 練使。天禧二年,以客省使知鎮州,徙潞州。仁宗即位, 領康州防禦使。天聖六年卒。」

李建中[编辑]

按《宋史李建中傳》,「建中字得中,其先京兆人。曾祖逢, 唐左衛兵曹參軍。祖稠,梁商州刺史,辟地入蜀。會王建僭據,稠預佐命功,建中十四丁外艱,會蜀平,侍母 居洛陽。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甲科,解褐大理評事,知 岳州錄事參軍,命直昭文館。建中父名昭文,懇辭,改 集賢院。景德中,以久次,進金部員外郎。建中性簡靜」, 風神秀雅,恬於榮利,愛洛中風土,就構園池,號曰「靜 居。」好吟詠,每遊山水多留題,自稱「巖夫民伯。」加司封 員外郎、工部郎中。大中祥符五年,命使泗州,還得疾, 明年卒。子周道、周士並進士及第。周士歷侍御史,終 工部郎中。周民,太子中舍。

李至[编辑]

按《宋史李至傳》:「至字言幾,真定人。母張氏嘗夢八仙 人自天降,授字圖使吞之。及寤,猶若有物在胸中,未 幾生。至七歲而孤,鞠於飛龍使李知審家。幼沈靜好 學,及長,辭華典贍,舉進士,釋褐將作監丞,累遷右補 闕,知制誥。太平興國八年,轉比部郎中,為翰林學士。 冬,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以目疾求解機政,授禮」 部侍郎,進秩吏部。會建祕閣,命兼祕書監,選三館書 置閣中,俾至總之。淳化五年,兼判國子監。至上言:「《五 經》書疏已板行,惟《二傳》《二禮》《孝經》《論語》《爾雅》七經疏 未備,望令重加讎校,以備刊刻。」從之。後又引吳淑、舒 雅、杜鎬檢正譌謬,至與李沆總領而裁處之。至道初, 真宗正儲位,以至兼賓客,詔太子事以師傅禮。真宗 即位,拜工部尚書、參知政事。咸平元年,以目疾求解 政柄,授武信軍節度。居二年,徙知河南府。四年,卒,贈 侍中。

李繼成[编辑]

按《宋史常真傳》:「河南李繼成,母死,負土成墳,晝夜哭 不絕聲。州郡以聞,降詔旌其門閭。」

李欣[编辑]

按《萬姓統譜》:「欣字公愉,莆田人。曾祖丹,唐宗室蔡王 蔚八代孫,為虢州刺史。」欣第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 階州推官,以清謹聞。召對,擢通判耀州。時關輔盜賊 充斥,欣陳討捕之策,踰月悉平。改知儀州。忽傳寇至, 民將避去,欣登城顧瞻,笑曰:「何狂寇敢犯我邪?」及探 騎至,果渭州兵討賊還耳。拜屯田員外郎,出知解州, 歷廣東、廣西、京西轉運使。始,仁宗為太子,欣處師儒, 及即位,賜璽書褒問,除衛尉卿,遷諫議大夫,卒。子八 人,宗元、宗閔,相繼登第,餘以奏補入官。

李允正[编辑]

按《宋史李謙溥傳》,「謙溥子允正,字修己,以蔭補供奉 官,太平興國中掌左藏庫,屢得升殿奏事。雍熙中為 閤門祗候。四年,遷閤門通事舍人。淳化中,命討戎、瀘 州叛蠻,遷西上閤門副使,屢乘傳北面,經度邊要。五 年,為衛州修河部署,會建清遠軍積石砦,命詣瀚海 部分其役。還拜西上閤門使、并州駐泊鈐轄,俄知州」 事,徙代州。咸平初,使西蜀,詢訪民事,還,進秩東上閤 門使。五年,合涇、原、儀、渭、邠寧、環慶路為一界,命王漢 中為都部署,驛召允正為鈐轄兼安撫都監,進四方 館使,代馬知節為鄜延部署兼知延州,改客省使、知 定州兼鎮、定都鈐轄。大中祥符三年,累表求還,至京 師,命為河陽部署以便養。徙知永興軍,卒。

李斌[编辑]

按《宋史李斌傳》:「斌,青州人。太宗在晉邸,召置左右。即 位,補御龍直副指揮使。太平興國中,以天武指揮使 領鄭州刺史,坐貶曹州都校。雍熙三年,遷營州刺史。 四年,領溪州團練使,連為貝、冀二州駐泊都監。淳化 中,繼領萊州、洺州團練使。勤於政理,人服其清慎,轉 運使陳緯以狀聞於朝。至道初,拜桂州觀察使,仍判」 洺州,徙滄州。咸平三年卒。

李含章[编辑]

按《萬姓統譜》:「含章自少隱居土山,好學,工文詞,器度 凝重,每遇良夕,輒吹鐵笛吟嘯自若,識者異之。太平 興國中,擢進士上第。嘗判戶部度支,歲計充羨,奏免 諸道供輸一年,尋謫外。祥符末,起判三司,乞便郡,出 知本州。政崇簡易,訟獄大省。在郡二年罷。含章數以 戇直得罪,益高放嗜酒,遨遊山水間,哦詠自遣。仁宗」 即位,起知江陰軍,數月卒。所著有《仙都集》五卷。孫孝 先,以含章蔭,累官虞部員外郎,通判池、杭二州,力學 好修,所交如李太伯、楊次公輩,皆世名士,有《柯山集》 十卷。

李惲[编辑]

按《宋史》《北漢世家》,「李惲,字孟深,開封陽武人。漢乾祐 中,舉進士,客游嵐州。會劉崇自立,署州從事,累至司 空、平章事。太宗克太原,為殿中監,出知廣州,遷司農 卿,連知許、孟二州。以足疾求解,授忠武軍行軍司馬。 端拱元年卒。子存誠,駕部員外郎;存信,左侍禁、閤門 祗候。」

李琳[编辑]

按《宋史許祚傳》:「信州李琳,十五世同居,詔旌其門。」

李宗訥[编辑]

按《宋史李昉傳》:「昉子宗訥,字大辨,以蔭補太廟齋郎擢國子監丞。雍熙初,改祕書丞,歷太常博士。宗訥頗 習典禮,淳化中,呂端掌禮院,引宗訥同判,累遷比部 郎中,咸平六年卒。子昭迴,大中祥符五年獻文,召試, 賜進士第,後為屯田員外郎。昭遜,太子中舍。」

李宗諤[编辑]

按《宋史李昉傳》:「昉子宗諤,字昌武,第進士,授校書郎。 明年獻文自薦,遷祕書郎,集賢校理。真宗即位,拜起 居舍人。景德二年,為翰林學士。大中祥符初,從封泰 山,改工部郎中。三年,知審官院。屬祀汾陰后土,命為 經度制置副使。禮成,優拜右諫議大夫。以疾卒。子昭 遹、昭述、昭適。」

李溥[编辑]

按《宋史李溥傳》:「溥,河南人,初為三司小吏,陰狡多智 數。時天下新定,太宗厲精政事,嘗論及財賦,欲有所 更革,引三司吏二十七人對便殿,溥條上七十一事, 即日擢為左侍禁,累遷獎州團練使。大中祥符九年, 特遷宮苑使。溥久專利權,內倚丁謂,所言輒聽,由是 寖為不法。發運使黃震條其罪狀以聞,罷知潭州。命」 御史鞫治,得溥奸贓十數事,未論決,會赦,貶忠武軍 節度副使。仁宗即位,起知淮陽軍,歷光、黃二州,復以 贓敗,貶蔡州團練副使。久之,監徐州利國監,以千牛 衛將軍致仕,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