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第00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九卷目錄
庶徵總部總論二
史記〈天官書〉
漢書〈天文志序 五行志序 眭兩夏侯京翼李傳贊〉
陸賈新語〈明誡〉
韓詩外傳〈論災異〉
淮南子〈繆稱訓 泰族訓 要略〉
春秋繁露〈二端 必仁且智 同類相動 五行變救〉
大戴禮〈盛德 千乘 誥志 用兵 易本命〉
桓寬鹽鐵論〈水旱 論菑〉
劉向說苑〈敬慎 辨物〉
揚雄法言〈五百〉
後漢書〈天文志序〉
白虎通〈災變〉
庶徵典第九卷
庶徵總部總論二
[编辑]史記
[编辑]《天官書》
[编辑]太史公曰:「自初生民以來,世主曷嘗不曆日月星辰? 及至五家三代,紹而明之,內冠帶,外夷狄,分中國為 十有二州,仰則觀象於天,俯則法類於地。天則有日 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則有列宿,地 則有州域。」三光者,陰陽之精氣本在地,而聖人統理 之,幽厲以往,尚矣。所見天變,皆國殊窟穴,家占物怪, 「以合時應,其文圖籍,禨祥不法。」是以孔子論《六經》,紀 異而說不書。至天道命不傳。傳其人,不待告,告非其 人,雖言不著。昔之傳天數者,高辛之前,重黎;於唐、虞 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萇弘;於宋子韋, 鄭則裨竈;在齊甘公,楚唐昧,趙尹皋,魏石申。夫天運 三十載一小變,百年中變;五百載大「變,三大變一紀, 三紀而大備,此其大數也。為國者必貴三五,上下各 千歲,然後天人之際續備。」太史公推古天變,未有可 考於今者,蓋略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日蝕三十 六,彗星三見。宋襄公時,星隕如雨,天子微,諸侯力政, 五伯代興,更為主命,自後眾暴寡,大并小。秦、楚、吳、越, 夷狄也,為彊伯。田氏篡齊,三家分晉,並為戰國,爭於 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數屠,因以飢饉疾疫焦苦,臣主 共憂患,其察禨祥候星氣尤急。近世十二諸侯,七國 相王,言從衡者繼踵,而皋、唐、甘、石因時務論其書傳。 故其占驗凌雜米鹽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 所從來久矣。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於狼弧。吳、楚之 疆,候「在熒惑,占於鳥衡。燕、齊之疆,候在辰星,占於虛 危。宋、鄭之疆,候在歲星,占於房心。晉之疆,亦候在辰 星,占於參罰。」及秦并吞三晉、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 國,中國於四海內則在東南,為陽,陽則日、歲星、熒惑、 填星,占於街南,畢主之;其西北則胡、貉、月氏諸衣旃 裘引弓之民,為陰;陰則月、太白、辰星,占於街北,昴主 之。故中國山川東北流,其維,首在隴、蜀,尾沒於勃、碣。 是以秦、晉好用兵,復占太白。太白主中國,而胡貉數 侵掠,獨占辰星。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其大經也, 此更為客主人。熒惑為孛,外則理兵,內則理政。故曰: 「雖有明天子,必視熒惑所在,諸侯更強。」時《菑異記》無 可錄者。秦始皇之時,十五年,彗星四見,久者八十日, 長或竟天。其後秦遂以兵滅六王,并中國,外攘四夷, 死人如亂麻,因以張、楚並起。三十年之間,兵相駘藉, 不可勝數。自蚩尤以來,未嘗若斯也。項羽救鉅鹿,枉 矢西流,山東遂合,從諸侯,西坑秦人,誅屠咸陽。漢之 興,五星聚于東井、平城之圍,月暈參、畢七重,諸呂作 亂,日食,晝晦,吳、楚七國叛逆。彗星數丈,天狗過梁野。 及兵起,遂伏尸流血其下。元光、元狩,蚩尤之旂再見, 長則半天。其後京師師四出,誅夷狄者數十年,而伐 胡尤甚。越之亡,熒惑守斗。朝鮮之拔,星茀于河,戒兵 征大宛,星茀招搖,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 可勝道。由是觀之,未有不先形見而應隨之者也。夫 自漢之為天數者,星則唐都,氣則王朔,占歲則魏鮮。 故甘石曆五星法,唯獨熒惑有反逆行、逆行所守及 他星逆行、日月薄蝕,皆以為占。余觀《史記》考行事,百 年之中,五星無出而不反逆行。反逆行嘗盛大而變 色,日月薄蝕,行南北有時,此其大度也。故紫宮、房、心、 權衡、咸池、虛、危,列宿部星,此天之五官坐位也,為經 不移徙,大小有差,闊狹有常。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 者,天之五佐,為經緯,見伏有時,所過行盈縮有度。日 變修德,月變省刑,星變結和。凡天變過度,乃占國君, 強大有德者昌,弱小飾詐者亡。太上修德,其次修政, 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無之。夫常星之變希見,而 三光之占亟用。「日月,暈適雲風」,此天之客氣,其發見 亦有大運,然其與政事俯仰,最近大人之符。此五者天之感動。為天數者,必通三五,終始古今,深觀時變, 察其精粗,則《天官》備矣。
索隱述贊曰
在天成象,有同影響。觀文察變,其來自往。天官既書,太史攸掌。雲物必記,星辰可仰。盈縮匪𠍴,應驗無爽。至哉《元監》,云誰欲網。
漢書
[编辑]《天文志序》
[编辑]凡天文在圖籍昭昭可知者,《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 一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國官宮物類 之象。「其伏見蚤晚,邪正存亡,虛實闊陿,及五星所行, 合散犯守,陵歷𩰚食,彗孛飛流,日月薄食,暈適背穴, 抱珥虹蜺,迅雷風祅,怪雲變氣」,此皆陰陽之精,其本 在地,而上發於天者也。政失於此,則變見於彼,猶景 之象形,鄉之應聲。是以明君睹之,而寤飭身正事,思 其咎謝,則禍除而福至,自然之符也。
《五行志序》
[编辑]《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雒出書,聖人 則之。」劉歆以為虙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 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聖 人行其道而寶其真,降及於殷,箕子在父師位而典 之。周既克殷,以箕子歸,武王親虛己而問焉。故《經》曰: 「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王迺言曰:「烏呼,箕子!惟天」 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逌敘。箕子迺言 曰:「我聞在昔,鯀垔洪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怒,弗畀 洪範九疇,彝倫逌斁,鯀則殛死,禹迺嗣興,天迺錫禹 洪範九疇,彝倫逌敘。」此武王問《雒書》於箕子,箕子對 禹得《雒書》之意也。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次 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 次六曰「艾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 徵」,次九曰「嚮用五福,畏用六極。」凡此六十五字,皆《雒 書》本文。所謂「天迺錫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者也。以 為《河圖》《雒書》相為經緯,八卦九章,相為表裡。昔殷道 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則乾坤之陰陽, 效《洪範》之咎徵,天人之道,粲然著矣。漢興,承秦滅學 之後,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陰陽為儒 者宗。宣元之後,劉向治《穀梁春秋》,數其禍福,傳以《洪 範》,與仲舒錯。至向子歆治《左氏傳》,其《春秋》意亦巳乖 矣。言《五行傳》又頗不同,是以㩜仲舒別向、歆,傳載眭 孟、夏侯勝、京房、谷永、李尋之徒所陳行事,訖於王莽, 舉十二世以傳《春秋》著於篇。
眭兩夏侯京翼李傳贊
[编辑]幽贊神明,通合天人之道者,莫著乎《易》《春秋》。然子贛 猶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 可得而聞已矣。」漢興,推陰陽言災異者,孝武時有董 仲舒、夏侯始昌,昭、宣則眭孟、夏侯勝,元成則京房、翼 奉、劉向、谷永,哀平則李尋、田終術,此其納說時君,著 明者也。察其所言,彷彿一端,假經設誼,依託象類,或 不免乎,億則屢中。仲舒下吏,夏侯囚執,眭孟誅戮,李 尋流放,此學者之大戒也。京房區區,不量淺深,危言 刺譏,構怨彊臣,罪辜不族,踵亦不密以失身,悲夫!
陸賈新語
[编辑]《明誡》
[编辑]君。〈闕二字〉政,可以及遠;「臣篤於信,可以致大。」何以言之? 湯以七十里之封而升帝王之位。周公以〈闕四字〉「比德 於五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安危之 效,吉凶之〈闕一字〉《一出於身》。〈闕二字〉之道,「成敗之驗,一起 於行。堯舜不易日月而興,桀紂不易星辰而亡,天道 不改而人道易也。」夫持天地之政,操四海之綱,〈闕二字〉 不可以失度,動作不可以離道。謬誤出於口,則亂及 萬里之外,況刑及無罪於獄,而殺及無辜於市乎?故 世衰道亡,非天之所為也,乃國君者有所取之也。惡 政生於惡氣,惡氣生於災異。蝮虫之類,隨氣而生;虹 蜺之屬,因政而見。治道失於下,則天文度於上;惡政 流於民,則蟲災生於地。賢君智則知隨變而改,緣類 而試。思之於〈缺三字〉「變」,「聖人之理,恩及昆蟲,澤及草木, 乘天氣而生,隨寒暑而動者,莫不延」〈缺四字〉「傾耳而聽 化。」聖人察物無所遺失,上及日月星辰,下至鳥獸草 木昆蟲。〈缺三字〉「《鷁》之退飛」,治五石之所隕,所以不失纖 微。「至於鴝鵒,來冬多糜」,言鳥獸之類。〈缺三字〉也。「十有二 月李梅實,十月隕霜,不殺菽。」言寒暑之氣失其節也。 鳥獸草木,尚欲各得其所,綱之以法,紀之以數,而況 於人乎?聖人承天之明,正日月之行,錄星辰之度,因 天地之利,等高下之宜,設山川之便,平四海,分九州, 同好惡,一風俗。《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則之。天出 善道,聖人得之。」言預占圖曆之變,下哀風化之失,以 匡衰盛,紀物定世。後無不可行之政,無不可治之民。 故曰:「則天之明,因地之利,觀天之化」,推演萬事之類, 散之於〈缺二字〉之間,調之於「寒暑之制,養之以四時之 氣,同之以風雨之化」,故絕國異俗,莫不知〈缺三字〉「樂則 歌,哀則哭」,蓋聖人之教,所齊一也。夫善道存於身,無遠而不至;惡行著於〈缺三字〉而不去。《周公》躬行禮義,郊 祀后稷,越裳奉貢,重譯而臻麟鳳,草木緣化而應殷 紂。〈缺二字〉《微子》棄骨肉而亡,行善則鳥獸悅,行惡則臣 子恐。是以明者可以致遠,鄙者可以〈缺一字〉近,故《春秋》 書「衛侯之弟鱄出奔晉。」鱄絕骨肉之親,棄大夫之位, 越先人之境,附他人之域,窮涉寒飢,織屨而食,不明 之傚也。
韓詩外傳
[编辑]《論災異》
[编辑]《傳》曰:「雩而雨者,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星墜 木鳴,國人皆恐,何也?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 至者也。怪之可也,畏之非也。夫日月之薄蝕,怪星之 晝見,風雨之不時,是無世而不嘗有也。上明政平,是 雖並至,無傷也;上闇政險,是雖無一,無益也。夫萬物 之有災,人妖最可畏也。曰:何謂人妖?曰:枯耕傷稼,枯 耘傷歲,政險失民,田穢稼惡,糴貴民飢,道有死人,寇 賊並起,上下乖離,鄰人相暴,對門相盜,禮義不循,牛 馬相生,六畜作妖,臣下殺上,父子相疑,是謂人妖,是 生于亂。《傳》曰:天地之災,隱而廢也;萬物之怪,書不說 也。無用之變,不急之災,棄而不治。若夫君臣之義,父 子之親,男女之別,切磋而不舍。《詩》曰:「如切如磋。如琢 如磨。」
淮南子
[编辑]《繆稱訓》
[编辑]《身有醜夢》,不勝正行。國有妖祥,不勝善政。
《泰族訓》
[编辑]精誠感於內,形氣動於天,則景星見,黃龍下,祥鳳至, 醴泉出,嘉穀生,河不滿溢,海不溶波。故《詩》云:「懷柔百 神,及河喬岳。」逆天暴物,則日月薄蝕,五星失行,四時 干乖,晝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詩》曰:「正月繁霜, 我心憂傷。」天之與人有以相通也,故國危亡而天文 變,世惑亂而虹蜺見,萬物有以相連,精祲有以相蕩 也。
《要略》
[编辑]《天文》者,所以和陰陽之氣,理日月之光,節開塞之時, 列星辰之行,知逆順之變,避忌諱之殃,順時運之應, 法五神之常,使人有以仰天承順,而不亂其常者也。
春秋繁露
[编辑]《二端》
[编辑]《春秋》至意有二端,不本二端之所從起,亦未可與論 災異也。小大微著之分也。夫覽求微細於無端之處, 誠知小之為大也,微之將為著也。吉凶未形,聖人所 獨立也;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此之謂也。故王者受命 改正朔,不順數而往,必迎來而受之者,授受之義也。 故聖人能繫心於微,而致之著也。是故《春秋》之道,以 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 諸侯之位。五者俱正,而化大行。然書「日蝕、星隕有蜮, 山崩地震,夏大雨水,冬大雨雪,隕霜,不殺草。自正月 不雨,至於秋七月,有鴝鵒來巢」,《春秋》異之。以此見悖 亂之徵。是小者不得大,微者不得著,雖甚末亦端。孔 子以此效之,吾所以貴重始是也。因惡夫推災異之 象於前,然後圖安危禍亂於後者,非《春秋》之所甚也。 然而《春秋》舉之以為一端者,亦欲其省天譴而畏天 威,內動於心志,外見於事情,修身審己,明善心以反 道者也,豈非貴微重始,慎終推效者哉!
《必仁且知》
[编辑]何謂之知?天地之物,有不常之變者,謂之異,小者謂 之災。災常先至,而異乃隨之。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 之威也。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詩》云:「畏天之威。」殆 此謂也。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 天出災害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 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見天 意。天意有欲也,有不欲也。所欲所不欲者,人內以自 省,宜有懲於心;外以觀其事,宜有驗於國。故見天意 者之於災異也,畏之而不惡也,以為天欲振吾過,救 吾失,故以此救吾也。《春秋》之法,上變古易常,應是而 有天災者,謂幸國。孔子曰:「天之所幸,有為不善而屢 極。」且莊王曰:「天不見災,地不見孽,則」禱之於山川,曰: 「天其將亡予耶?不說吾過,極吾罪也。」以此觀之,天災 之應,過而至也;異之顯,明可畏也。此乃天之所欲救 也,《春秋》之所獨幸也,莊王所以禱而請也。聖主賢君 尚樂受忠臣之諫,而況受天譴也?
《同類相動》
[编辑]今「平地注水,去燥就濕,均薪施火,去濕就燥。百物其 去所與異而從其所與同,故氣同則會,聲比則應,其 驗曒如也。」試調琴瑟而錯之,鼓其宮則他宮應之,鼓 其商則他商應之,五音比而自鳴,非有神,其數然也。 美事召美類,惡事召惡類,類之相應而起也,如馬鳴 則馬應之。帝王之將興也,其美祥亦先見;其將亡也, 妖孽亦先見物,故以類相召也。故以龍致雨,以扇逐 暑,軍之所處,以棘楚美惡皆有從來以為命,莫知其處所。天將陰雨,人之病故為之先動,是陰相應而起 也。天將欲陰雨,又使人欲睡臥者,陰氣也。有憂亦使 人臥者,是陰相求也。有喜者使人不欲臥者,是陽相 索也。水得夜益長,數分,東風而酒湛溢,病者至夜而 疾益甚。雞至幾明,皆鳴而相薄。其氣益精,故陽益陽 而陰益陰,陽陰之氣,固可以類相益損也。天有陰陽, 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 人之陰氣起,而天地之陰氣亦宜應之而起,其道一 也。明於此者,欲致雨則動陰以起陰,欲止雨則動陽 以起陽。故致雨非初也,而疑於神者,其理微妙也。非 獨陰陽之氣可以類進退也,雖不祥禍福所從生,亦 由是也。無非己先起之,而物以類應之而動者也。「故 聰明聖神,內視反聽」,言為明聖,內視反聽,故獨明聖 者,知其本心皆在此耳。故琴瑟報彈其宮,他宮自鳴 而應之,此物之以類動者也。其動以聲而無形,人不 見其動之形,則謂之自鳴也。又相動無形,則謂之自 然,其實非自然也,有使人之然者矣。物固有實,使之 其使之無形。《尚書傳》言:「周將興之時,有大赤鳥銜穀 之種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諸大夫皆喜。周公曰: 『茂哉茂哉,天之見此以勸之也,恐恃之』。」
《五行變救》
[编辑]「五行變至,當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則咎除。不救以德, 不出三年。」天雷雨,石木有變,春凋秋榮。秋木水,春多 雨,此繇役眾,賦斂重,百姓貧窮,叛去道多饑人。救者 省繇役,薄賦斂,出倉穀,賑困窮矣。火有變,冬溫夏寒, 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賞,惡者不絀,不肖在位,賢者伏 匿,則寒暑失序,而民疾疫。救之者,舉賢良,賞有功,封 有德。土有變,大風至,五穀傷,此不信也,不敬父兄,淫 泆無度,宮室營,救之者,省宮室,去雕文,舉孝弟,恤黎 元。金有變,畢昴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盜寇,棄義貪 財,輕民命,重貨賂,百姓趨利,多奸宄,救之者,舉廉潔, 立正直,隱武行文,束甲械。水有變,冬濕多霧,春夏雨 雹,此法令緩,刑罰不行,救之者,憂囹圄,案奸宄。誅有 罪。萸五日。〈萸字疑〉
大戴禮
[编辑]《盛德》
[编辑]聖王之盛德,人民不疾,六畜不疫,五穀不災,諸侯無 兵而正,小民無刑而治。古者天子常以季冬考德,以 觀治亂得失。凡德盛者治也,德不盛者亂也。德盛者, 得之也,德不盛者,失之也。是故君子考德,而天下之 治亂得失,可坐廟堂之上而知也。德盛則修法,德不 盛則飾政,法政而德不衰,故曰王也。凡人民疾,六畜 疫,五穀災者,生於天,天道不順,生於明堂不飾。故有 天災,則飾明堂也。
《千乘》
[编辑]卿設如大門,大門顯美小大,尊卑中度,開明閉幽,內 祿出災,以順天道。近者閉焉,遠者稽焉。君發禁宰而 行之以時,通於地,散布於小,理天之災祥,地寶豐省, 及民共饗其祿,共任其災,此國家之所以和也。
《誥志》
[编辑]「古之治天下者必聖人。聖人有國,則日月不食,星辰 不隕,勃海不運,河不滿溢,川澤不竭,山不崩解,陵不 施谷,川浴不處,深淵不涸。」於時龍至不閉,鳳降忘翼, 鷙獸忘攫,爪鳥忘距,蜂蠆不螫嬰兒,蚊蝱不食夭駒, 雒出《書》,河出圖。自上世以來,莫不降仁,國家之昌,國 家之臧。
《用兵》
[编辑]「聖人愛百姓而憂海內,及後世之人思其德必稱其 仁,故今之道堯、舜、禹、湯、文、武者,猶威致王,今若存。」夫 民思其德,必稱其人,朝夕祝之,升聞皇天,上神歆焉, 故永其世而豐其年也。夏桀、商紂,羸暴於天下,暴極 不辜,殺戮無罪,不祥於天,粒食之民布散,厥親疏遠 國老幼,色是與,而暴慢是親,讒貸處穀,法言法行處 「辟殀替天道,逆亂四時,禮樂不行,而幼風是御。曆失 制,攝提失方,邦大無紀,不告朔於諸侯,玉瑞不行,諸 侯力政,不朝於天子。於是降之災,水旱臻焉,霜雪大 滿,甘露不降,百草。」《黃》五穀不升,民多夭疾,六畜 眥。此太上之不論不議也。
《易本命》
[编辑]帝王好壞巢破卵,則鳳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魚,則蛟 龍不出焉;好刳胎殺夭,則麒麟不來焉;好填谿塞谷, 則神龜不出焉。故王者動必以道,靜必以理。動不以 道,靜不以理,則自夭而不壽。訞孽數起,神靈不見,風 雨不時,暴風水旱並興,人民夭死,五穀不滋,六畜不 蕃息。
桓寬鹽鐵論
[编辑]《水旱》
[编辑]大夫曰:「禹、湯聖主,后稷、伊尹,賢相也,而有水旱之災。水旱,天之所為;饑穰,陰陽之運也,非人力。故太歲之數,在陽為旱,在陰為水。六歲一饑,十二歲一荒。天道固然,殆非獨有司之罪也。」
賢良曰:「古者政有德,則陰陽調,星辰理,風雨時,故循行於內,聲聞於外,為善於下,福應於天。周公載紀而 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雨不破塊, 風不鳴條,旬而一雨,雨必以夜,無丘陵,高下皆熟。《詩》 曰:『有渰萋萋,興雨祁祁』。今不省其所然,而曰陰陽之 運也,非所聞也。《孟子》曰:『野有餓莩,不知收也;狗豕食』」 人食,不知檢也。為民父母,民饑而死,則曰「非我也,歲 也。」何異乎以刃殺之,則曰「非我也,兵也。」方今之務,在 除饑寒之患,罷鹽鐵,退權利,分土地,趣本業,則水旱 不能憂,凶年不能累也。
《論菑》
[编辑]大夫曰:「巫祝不可與並祀,諸生不可與逐語。信往疑今,非人自是。夫道,古者稽之今,言遠者合之近。日月在天,其徵在人。菑異之變,夭壽之期,陰陽之化,四時之敘,水火金木,妖祥之應,鬼神之靈,祭祀之福,日月之行,星辰之紀,曲言之故,何所本始?不知則默,無苟亂耳。」
《文學》曰:「始江都相董生推言陰陽,四時相繼,父生之, 子養之,母成之,子藏之,故春生仁,夏長德,秋成義,冬 藏禮,此四時之序,聖人之所則也,刑不可任以成化, 故廣德教,言遠必考之邇,故由恕以行,是以刑罰若 加於己,勤勞若施於身,又安能忍殺其赤子,以事無 用,罷弊所恃,而達瀛海乎,蓋越人美蠃蚌而簡太牢」, 鄙夫樂咋唶而怪《韶濩》。故不知味者以芬香為臭,不 知道者以美言為亂耳。人無夭壽,各以其好惡為命。 羿以功力不得其死,知伯以貪狠亡其身。天菑之 證,禎祥之應,猶施與之望,報各以其類及。故好行善 者,天助以福,符瑞是也。《易》曰:「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好 行惡者,天報以禍,妖菑是也。《春秋》曰:「應是而有天菑。」 周文武尊賢受諫,敬戒不殆,純德上休,神祇相貺。《詩》 云:「降福穰穰,降福簡簡。」日者陽,陽道明;月者陰,陰道 冥。君尊臣卑之義。故陽先盛於上,眾陰之類消於下。 月望于天,蚌蛤盛於淵。故臣不臣則陰陽不調,日月 有變,政教不均,則水旱不時,螟螣生。此災異之應也。 四時代序,而人則其功,星列於天,而人象其行。常星 猶公卿也,眾星猶萬民也。列星正則眾星齊,常星亂 則眾星墜矣。
劉向說苑
[编辑]《敬慎》
[编辑]孔子曰:「存亡禍福,皆在己而已。天災地妖,亦不能殺 也。」昔者殷王帝辛之時,爵生烏於城之隅,工人占之 曰:「凡小以生巨,國家必祉,王名必倍。」帝辛喜爵之德, 不治國家,亢暴無極,外寇乃至,遂亡殷國。此逆天之 時,詭福反為禍。至殷王武丁之時,先王道缺,刑法弛, 桑穀俱生於朝,七日而大拱。工人占之曰:「桑穀者,野 物也。野物生於朝,意朝亡乎?」武丁恐駭,側身修行,思 昔先王之政,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明養老之道。三 年之後,遠方之君重譯而朝者六國,此迎天時得禍 反為福也。故妖孽者,天所以警天子諸侯也;惡夢者, 所以警士大夫也。故妖孽不勝善政,惡夢不勝善行 也。至治之極,禍反為福。故《太甲》曰:「天作孽,有可違;自 作孽,不可逭。」
《辨物》
[编辑]顏淵問於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達 乎性情之理,通乎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睹遊氣之 源,若此而可謂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義,飭身以 禮樂。夫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 故。夫天文地理人情之效,存于心則聖智之府。是故』」 古者聖王既臨天下,必變四時,定律歷,考天文,揆時 變,登靈臺以望氣氛。故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 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書》曰:「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璿璣,謂北辰、勾陳、樞星也。以其魁杓之所指二十八 宿,為吉凶禍福,天文列舍盈縮之占,各以類為驗。夫 占變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陰陽之數也。故《易》曰:「一陰 一陽之謂道。」道也者,物之動,莫不由道也。是故發於 一,成於二,備於三,周於四,行於五。是故元象著明,莫 大於日月;察變之動,莫著於五星。天之五星,運氣於 五行,其初猶發於陰陽,而化極萬一千五百二十。所 謂二十八星者,東方曰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曰斗、 牛、須女、虛、危、營室、東「壁,西方曰奎、婁、胃、昴、畢、觜、參,南 方曰東井、輿鬼、柳、七星、張、翼、軫。」所謂「宿」者,日月五星 之所宿也。其在宿運外內者,以宮名別其根荄,皆發 於地而華形於天。所謂「五星」者,一曰歲星,二曰熒惑, 三曰鎮星,四曰太白,五曰辰星。欃槍、彗、孛、旬始、枉矢、 蚩尤之旂,皆五星盈縮之所生也。五星之所犯,各以 金木「水火土為占,春秋冬夏」,伏見有時,失其常;離其 時則為變異。得其時,居其常,是謂「吉祥。」
《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則之。」昔者,高宗、成王感於 雊雉暴風之變,修身自改,而享豐昌之福也。逮秦皇
帝即位,彗星四見,蝗蟲蔽天,冬雷夏凍,石隕東郡,大人出臨洮,妖孽並見。熒惑守心星,茀大角。大角以亡,終不能改。二世立,又重其惡。及即位,日月薄蝕山林。 〈疑有缺文〉辰星出於四孟,太白經天而行,無雲而雷,枉矢 夜光,熒惑襲月,孽火燒宮,野禽戲庭,都門內崩。天變 動於上,群臣昏於朝,百姓亂於下,遂不察,是以亡也。
揚雄法言
[编辑]《五百》
[编辑]或問:「聖人占天乎?」曰:「占天地。若此則史也何異?」曰:「史 以天占人,聖人以人占天。」或問:「星有甘石,何如?」曰:「在 德不在星。德隆則晷星,星隆則晷德也。」
後漢書
[编辑]《天文志序》
[编辑]《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庖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 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象於天,謂日月星辰;觀法於 地,謂水土州分。形成於下,象見於上。故曰:天者北辰 星。合元垂耀建帝形,運機授度張百精。三階九列,二 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斗、衡、太微、攝提之屬,百二十 宮,二十八宿各布列,下應十二子。天地設位,星辰之 象備矣。三皇邁化,協神醇樸,謂「五星如連珠,日月如 合璧,化由自然,民不犯慝。」至於書契之興,五帝是作, 軒轅始受《河圖》,𩰚苞授規,日月星辰之象,故星官之 書,自黃帝始。至高陽氏,使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 唐虞之時,羲仲、和仲,夏有昆吾,湯則巫咸,周之史佚、 萇弘,宋之子韋,楚之唐蔑,魯之梓慎,鄭之裨竈,魏石 申夫,齊國甘公,皆掌天文之官,仰占俯視,以佐時政。 步變擿微,通洞密至,採禍福之原,睹成敗之勢。秦燔 《詩》《書》以愚百姓,六經典籍,殘為灰炭,星官之書,全而 不毀。故秦史書始皇之時,彗孛大角,大角以亡,有大 星與小星𩰚於宮中,是其廢亡之徵。至漢興,景武之 際,司馬談、談子遷,以世黎氏之後,為太史令。遷著《史 記》,作《天官書》。成帝時,中壘校尉劉向廣《洪範》災條,作 《五紀皇極之論》,以參往行之事。孝明帝使班固敘《漢 書》,而馬續述《天文志》,今紹《漢書》作《天文志》。起王莽居 攝元年,迄孝獻帝建安二十五年,二百一十五載,言 其時星辰之變,表象之應,以顯天戒,明王事焉。
班固白虎通
[编辑]《災變》
[编辑]天所以有災變何?所以譴告人君,覺悟其行,欲令悔 過修德,深思慮也。《援神契》曰:「行有點缺,氣逆於天,情 感變出,以戒人也。」災異者,何謂也?《春秋潛潭巴》曰:「災 之言傷也,隨事而誅;異之言怪,先感動之也。」何以言 災?有哭也?《春秋》曰:「新宮火,三日哭。」《傳》曰:「必三日哭何? 禮也?災三日哭。」所以然者,宗廟先禮所處,鬼神無形 體。曰:「今忽得天火,得無為災所中乎?」故哭也。變者何 謂?變者,非常也。耀嘉曰:「禹將受位,天意大變,迅風靡 木,雷雨晝冥。服乘者何謂衣服?乍大乍小,言語非常, 故《尚書大傳》曰:『時則有服乘也』。」孽者何謂也?曰:「介蟲 生,為非常。《尚書大傳》曰:『時則有介蟲之孽,時則有龜 孽。堯遭洪水,湯遭大旱,示有譴告乎』?」堯遭洪水,湯遭 大旱,命運時然,所以或災變或異何?各隨其行,因其 事也。霜之為言亡也,陽以散亡。雹之為言合也,陰氣 專精,積合為雹。日食者必殺之何?陰侵陽也。鼓用牲 于社,社者,眾陰之主,以朱絲縈之,鳴鼓攻之,以陽責 陰也。故者秋曰「日食,鼓用牲于社。」所以必用牲者,社 地別神也,尊之故不「敢虛責也。日食,大水則鼓用牲 於社,大旱則雩祭水雨,非苟虛也,敕陽責下,求陰道 也。月食救之者,陰失明也。故角尾交日,月食救之者, 謂夫人擊鏡,傳人擊杖,庶人之妻楔搔。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