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第08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八十三卷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八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八十三卷目錄

 學問部總論一

  易經乾卦

  書經商書說命下 周書周官

  詩經衛風淇奧 周頌敬之

  禮記曲禮上 雜記下 儒行

  家語致思 子路初見

  晏子問下

  荀子大略篇

  孔叢子雜訓

  新書勸學

  韓詩外傳論學七則

  淮南子主術訓 修務訓 泰族訓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勸學

  說苑建本

  潛夫論讚學 釋難

  外史論學

  申鑒雜言

  中論治學

  新論崇學 專學

  中說天地篇 禮樂篇 立命篇

  韓昌黎集進學解

學行典第八十三卷

學問部總論一

[编辑]

易經

[编辑]

《乾卦》

[编辑]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 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 伐,德博而化。」

大全程子曰:「閑邪則誠自存。如人有室,垣牆不修,不能防寇,寇從東來,逐之則復有自西入逐得一人,一人復至。不如修其垣牆,則寇自不至,故欲閑邪也。」 西溪李氏曰:「天理人欲不兩存,苟閑得一分人欲,便存得一分天理。」又曰:「聖人之學,正心誠意,便是治國平天下底事。信謹之始,便要善世不伐,德博而化,蓋君德權」輿於此矣。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 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 而惕,雖危無咎矣。」

本義「忠信主於心」者,無一念之不誠也;「修辭見於事」者,無一言之不實也。雖有忠信之心,然非修辭立誠,則無以居之。「知至至之」,進德之事;「知終終之」,居業之事。所以「終日乾乾而夕猶惕若」者,以此故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大全進齋徐氏曰:「德者,人所得於天之理,雖我之所固有,然亦未嘗不散在事事物物之閒。苟不務學,則無以會聚眾理,而有諸己也。學而弗問,亦無以辨別眾理,使之條件不紊,而精粗本末或不知所擇也。學聚矣,問辨矣,必有涵養寬裕之意,自莫匪從容中道之妙。故橫渠張子云:『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必寬以居之』』」,則吾之所以學聚問辨者,常見其與心為一矣。然仁者心之全德,生生而不窮也。德至於仁,與天同運,無一息閒斷,則吾之所居者,固非徒大而無實,亦非固守而不化者也。此「仁以行之」,乃學問之極功,君子之成德也。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 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 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大全童溪王氏曰:「先天而天弗違,時之未至,我則先乎天而為之,而天自不能違乎我;『後天而奉天時,時之既至,我則後乎天而奉之,而我亦不能違乎天。蓋大人即天也,天即大人也』。」 雲峰胡氏曰:「『與天地合其德』以下,是釋大人之德,乃學聚問辨之極功也。」

書經

[编辑]

《商書說命下》

[编辑]

《說》曰:「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于古訓乃有獲。事不 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

大全呂氏曰:「學問之博,貴有實用,非徒為觀美也。大而建立大經,經綸大業,彌綸大化,至于贊天地化育,皆所謂建事也。」此所謂有用之學,否則所聞雖

「多,亦奚以為 ?」 西山真氏曰:「《大學》之道,自格物致知,推而至於治國平天下。蓋致知所以明理,理明則見諸行事者舉而措之耳,此求多聞建事之意也。古者學與事為一,故精義所以致用,利用所以崇德,本非二致也。後世學與事為二,故求道者以政事為粗跡,任事者以講學為空言,不知天下未嘗有無理之事,無」 事之理。老莊言理而不及事,是有無事之理也。管、商言事而不及理,是有無理之事也。深味傅說之言,則古先聖王之正傳可以識矣 。陳氏《雅言》曰:「求多聞者,建事之本;而學古訓者,明理之要。欲建事而非多聞之求,則所知有限,固不足以立事。既能多聞而非古訓之學,則擇而不精,亦安保其無失」 哉。此建事者不徒貴於多聞,而尢貴於學古也。

惟學遜志,務時敏,厥修乃來。

大全朱子曰:「遜順其志」,捺下這志,入那事中,子細低心下意,與他理會。若高氣不伏,以為無緊要不能入。細理會得,則其修亦不來矣。既遜其志,又須時敏。若似做不做,或作或輟,亦不濟事。須是遜志又務時敏,則厥修乃來。為學之道,只此二端而已。李氏曰:「為學之道,常以卑遜自下為心,以能問不能,以多問寡,有若無」,實若虛,遜志之謂也。 呂氏曰:「為學之初,先要虛心下氣,方能受天下之善;若氣高,則便與為學工夫相背。」 新安陳氏曰:「驕與怠最害於學。驕則志盈,善不可入;怠則志惰,功不可進。學不謙卑退遜則無以為入門。一於謙退而不務時,敏則又不能進步。遜則不驕,敏則不怠,遜而濟以敏,厥修所以來也。」

惟斆學半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

蔡傳斆,教也,言教人居學之半。蓋「道積厥躬者體之立,斆學於人者用之行」,兼體用,合內外,而後聖學可全也。始之自學,學也,終之教人,亦學也。一念終始,常在於學,無少閒斷,則德之所修,有不知其然而然者矣。

「監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

大全陳氏大猷曰:先王之道德法度,皆成憲之所在,歷萬世而無弊者也。佛老之學,其凝神坐忘,亦幾于「德修罔覺」者矣,惟不知監先王成憲,故學其所學而非先王之學,德其所德而非先王之德,是以流弊不可勝救。

《周書周官》

[编辑]

《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其爾典常作之師。無 以利口亂厥官。蓄疑敗謀,怠忽荒政。不學牆面,蒞事 惟煩。

大全新安陳氏曰:「成王訓官以學,勉之以不學戒之。學古而後入官,則謀事必能以古制裁酌之,而政不迷矣。然世亦有好古而至于好異者,如王荊公是已,故又欲其以典常之理為師也。不學則于理不明,惟見其煩擾而已。學、不學之得失相去如此。成王此言,真萬世有官君子之龜鑑也。」

詩經

[编辑]

《衛風淇奧》

[编辑]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大全雙峰饒氏曰:「『《有匪君子》』,是說已做成君子之人。言君子之所以斐然有文者,其初自切磋琢磨中來。」 北溪陳氏曰:「切是窮究事物之理,逐件分析,有倫有序。磋是講究純熟,道理瑩徹,所以如切而又磋。琢是克去物欲之私,使無瑕累。磨是磨礱至那十分純粹處,所以如琢而又磨。」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朱注以《竹》之堅剛茂盛,興其服飾之尊嚴,而見其德之稱也。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朱注以竹之至盛,興其德之成就,而又言其「寬廣而自如,和易而中節」也。蓋「寬綽」無斂束之意,戲謔非莊厲之時,皆常情所忽,而易致過差之地也。然猶可觀而必有節焉,則其動容周旋之閒,無適而非禮,亦可知矣。大全豐城朱氏曰:「首章以竹之美盛,興其德之進修;卒章以竹之至盛,興其德之成就。合二章而觀之,所以能有是鍛鍊之精純者,由其知行之並進也;所以能全其生質之溫潤者,由其表裏之相符也。寬廣者,矜莊之反。矜莊而又寬廣,則是寬而有制也。和易者,威嚴之反。威嚴而又和易,則是嚴而能泰也。此所以為德」之盛也。如是,則其謂之「睿聖」也,亦可以無愧矣。

《周頌敬之》

[编辑]

「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

大全《朱子》曰:「日就月將,是日成月長,就成將大也

考證

慶源輔氏曰:「不聰,知有所不及之事;不敬,行有所未至之事。日就就事上言,『《月將》就大本上言。成王自知其知與行皆有所未至,故欲勉學問,庶幾日于事上有所就,月于本上有所將,繼續不已,以至于光明』。」

禮記

[编辑]

《曲禮上》

[编辑]

人生十年曰「幼學。」

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陳注陳氏曰:「聞識自外入,善行由中出。自外入者易實,故處之以虛;由中出者易倦,故濟之以勤。」

《雜記下》

[编辑]

君子有三患:『未之聞,患弗得聞也;既聞之,患弗得學 也;既學之,患弗能行也』。

大全嚴陵方氏曰:「『弗聞則無由知,弗學則無由能,弗由則無由至。道始於聞而知,中於學而能,卒於行而至。雖然,聞之矣而不能學,則與無聞同;學之矣而不能行,則與不學同,故君子每以是為患焉。昔舜居深山,聞一善言則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此其至也;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又其次也。若冉求對孔子」以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豈知所謂聞而能學乎?齊王欲孟子「姑舍爾所學而從我」,豈知所謂學而能行乎?

《儒行》

[编辑]

君子之學也博。

大全晏氏曰:「其學也博先之」,蓋能博學,則有其德。

強學以待問,

大全嚴陵方氏曰:「強學所以為己,待問所以為人,能為己然後能為人,故強學乃能待問也。」

孔子家語

[编辑]

《致思》

[编辑]

孔子謂伯魚曰:「鯉乎!吾聞可以與人終日不倦者,其 惟學焉。其容體不足觀也,其勇力不足憚也,其先祖 不足稱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終而有大名,以顯聞四 方,聲後裔者,豈非學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學, 其容不可以不飭。不飭無類,無類失親,失親不忠,不 忠失禮,失禮不立。夫遠而有光者,飭也;近而愈明者」, 學也。譬之汙池,水潦注焉,萑葦生焉,雖或以觀之,孰 知其源乎?

《子路初見》

[编辑]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 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 及乎?」子路曰:「學豈益也哉?」孔子曰:「夫人君而無諫臣, 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御狂馬不釋策,操弓不 反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哉? 毀仁惡士,必近於刑,君子不可不學。」子路曰:「南山有 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於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 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 路再拜曰:「敬受教。」

晏子

[编辑]

《問下》

[编辑]

景公問《晏子》曰:「人性有賢不肖,可學乎?」晏子對曰:「《詩》 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諸侯並立,善而不怠者為長; 列士並學,終善者為師』。」

荀子

[编辑]

《大略篇》

[编辑]

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詩》曰:「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謂學問也。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為 天子寶。子貢、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學,服禮義,為天下 列士。學問不厭,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孔叢子

[编辑]

《雜訓》

[编辑]

子上雜所習,請於子思。子思曰:「先人有訓焉:『學必由 聖,所以致其材也;厲必由砥,所以致其刃也。故夫子 之教,必始於《詩》《書》,而終於《禮》樂。雜說不與焉,又何請』?」 子思謂子上曰:「白乎!吾嘗深有思而莫之得也,於學 則寤焉,吾嘗企有望而莫之見也,登高則睹焉。是故 雖有本性,而加之以學,則無惑矣。」

賈誼新書

[编辑]

《勸學》

[编辑]

謂門人學者:「舜何人也?我何人也?夫啟耳目,載心意, 從立移徙,與我同性。而舜獨有賢聖之名,明君子之 實,而我曾無鄰里之聞,窮巷之知者,獨何與?然則舜 僶俛而加志,我儃僈而弗省耳。夫以西施之美而蒙 不潔,則過之者莫不睨而掩鼻。嘗傅白。」請幫助識別此字。黑榆,鋏陂 雜芷若䖟虱,視益口笑,佳態佻志,從容為說焉,則雖 王公大人,孰能無悇燂養心而巔一視之?今以二三 子材,而蒙愚惑之智,予恐過之,有掩鼻之容也。昔者 南榮跦醜,聖道之忘乎己,故步陟山川,蚠冒楚棘,彌道千餘,百舍重繭,而不敢久息。既遇老聃,噩若慈父, 鴈行避景,夔立弛進,而后敢問見教。一高言若饑十 日而得大牢焉,是達若天地,行生後世。今夫子之達, 佚乎老聃,而諸子之材,不逮榮跦,而無千里之遠,重 繭之患。親與巨賢連席而坐,對膝相視,從容談語,無 問不應,是天降大命,以達吾德也。吾聞之曰:「時難得 而易失也。」學者勉之乎,天祿不重。

韓詩外傳

[编辑]

《論學》

[编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行。家有千金之玉,不知 治,猶之貧也。良工宰之,則富及子孫;君子學之,則為 國用。故動則安百姓,議則延民命。《詩》曰:「淑人君子,正 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

劍雖利,不厲不斷;材雖美,不學不高;雖有旨酒嘉殽, 不嘗不知其旨;雖有善道,不學不達其功。故學然後 知不足,教然後知不究,不足故自壞而勉,不究故盡 師而熟。由此觀之,則教學相長也。子夏問《詩》,學一而 知二。孔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孔子賢 乎英傑而聖德備,弟子被光景而德彰。《詩》曰:「日就月 將。」

南苗亦狩之鞹,猶犬羊也;與之於人,猶死之藥也。安 舊侈質,習貫易性,習然也。夫狂者自齕,忘其非揭豢 也;飯土而忘其非粱飯也。然則楚之狂者,楚言,齊之 狂者,齊言,習使然也。夫習之於人,微而著,深而固,是 暢於筋骨,貞於膠漆。是以君子務為學也。《詩》曰:「既見 君子,德音孔膠。」

道雖近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日日多者,出人 不遠矣。夫巧弓之見手也,傅角被筋,膠漆之和,即可 以為萬乘之寶也。及其被手而賈不數銖,人同材鈞, 而貴賤相萬者,盡性致志也。《詩》曰:「中心藏之,何日忘 之。」

子曰:「不學而好思,雖知不廣矣;學而慢其身,雖學不 尊矣。不以誠立,雖立不久矣。誠未著而好言,雖言不 信矣。美材也,而不聞君子之道,隱小物以害大物者, 災必及身矣。《詩》曰:『其何能淑,載胥及溺』。」

孔子燕居,子貢攝齊而前曰:「弟子事夫子有年矣,才 竭而智罷,振於學問,不能復進,請一休焉。」孔子曰:「賜 也欲焉休乎?」曰:「賜欲休於事君。」孔子曰:「《詩》云:『夙夜匪 懈,以事一人』。為之若此其不易也,若之何其休也?」曰: 「賜欲休於事父。」孔子曰:「《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為 之若此其不易也,如之何其休也?」曰:「賜欲休於事兄」 弟,孔子曰:「《詩》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 且耽』。為之若此其不易也,如之何其休也?」曰:賜欲休 於耕田,孔子曰:「《詩》云:『晝爾于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 其始播百糓』。為之若此其不易也,若之何其休也?」子 貢曰:「君子亦有休乎?」孔子曰:「闔棺兮乃止播兮,不知 其時之易遷兮,此之謂君子所休也」,故學而不已,闔 棺乃止。《詩》曰:「日就月將」,言學者也。

魯哀公問冉有曰:「凡人之質而已,將必學而後為君 子乎?」冉有對曰:「臣聞之,雖有良玉,不刻鏤則不成器; 雖有美質,不學則不成君。」子曰:「何以知其然也?夫子 路,卞之野人也;子貢,衛之賈人也。皆學問於夫子,遂 為天下顯士。諸侯聞之,莫不尊敬;卿大夫聞之,莫不 親愛,學之故也。昔吳、楚、燕、代,謀為一舉而欲伐秦;桃 賈,監門之子也,為秦往使之,遂絕其謀,止其兵。及其 反國,秦王大悅,立為上卿。夫百里奚,齊之乞者也,逐 於齊西,無以進,自賣五羊皮,為一軛車,見秦繆公,立 為相,遂霸西戎。太公望,少為人婿,老而見去,屠牛朝 歌,賃於棘津,釣於磻溪,文王舉而用之,封於齊。管仲 親射桓公,遂除報讎之心,立以為相。」存亡繼絕,九合 諸侯,一匡天下。此四子者,皆嘗卑賤窮辱矣,然其名 聲馳於後世,豈非學問之所致乎?由此觀之,士必學 問然後成君子。《詩》曰:「日就月將。」於是哀公嘻然而笑 曰:「寡人雖不敏,請奉先生之教矣。」

淮南子

[编辑]

《主術訓》

[编辑]

凡人之論,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圓而行欲方,能欲 多而事欲鮮。所以心欲小者,慮患未生,備禍未發,戒 過慎微,不敢縱其欲也。「志欲大」者,兼包萬國,一齊殊 俗,并覆百姓,若合一族,是非輻湊而為之轂;「智欲圓」 者,環復轉運,終始無端,旁流四達,淵泉而不竭,萬物 並興,莫不響應也。「行欲方」者,直立而不撓,素白而不 污窮,不易操,通不肆志。《能欲多》者,文武具備,動靜中 儀,舉動廢置,曲得其宜,無所擊戾,無不畢宜也。「事欲 鮮」者,執柄持術,得要以應眾,執約以治廣,處靜持中, 運於旋樞,以一合萬,若合符者也。故心小者禁於微 也,志大者無不懷也,智圓者無不知也,行方者有不 為也,能多者無不治也,事鮮者約所持也。

《修務訓》

[编辑]

「世俗廢衰,而非學者多。人性各有所修短,若魚之躍,

若鵲之駮,此自然者,不可損益。」吾以為不然。夫魚者
考證
躍,鵲者駮也,猶人馬之為人馬,筋骨形體,所受於天,

不可變。以此論之,則不類矣。夫馬之為草駒之時,跳 躍揚蹄,翹尾而走,人不能制,齕咋足以噆肌碎骨,蹶 蹄足以破顱陷胸。及至圉人擾之,良御教之,掩以衡 扼,連以轡銜,則雖歷險超壍弗敢辭。故其形之為馬, 馬不可化,其可駕御,教之所為也。馬,聾蟲也,而可以 通氣志,猶待教而成,又況人乎?且夫身正性善,發憤 而成仁,帽憑而為義,性命可說,不待學問而合於道 者,堯舜文王也。沈請幫助識別此字。「《耽荒》不可教以道,不可喻以德, 嚴父弗能正,賢師不能化」者,丹朱、商均也。「曼頰皓齒, 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澤而性可說」者,西施、陽文也。 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哆噅,籧篨戚施,雖粉白黛黑,弗能為美者,嫫母, 仳倠也。」夫上不及堯舜,下不及商均,美不及西施,惡 不若嫫母。此教誨之所喻也,而《芳澤》之所施。且子有 弒父者,然而天下莫疏其子,何也?愛父者眾也。儒有 邪辟者,而先王之道不廢,何也?其行之者多也。今以 為學者之有過而非學者,則是以一飽之故,絕糓不 食;以一蹪之難,輟足不行,惑也。今有良馬,不待策錣 而行。駑馬雖策錣之不能進,為此不用策錣而御,則 愚矣。夫怯夫操利劍,擊則不能斷,刺則不能入。及至 勇武攘捲一擣,則摺脅傷幹,為此棄干將鏌邪而以 手戰,則悖矣。所為言者,齊於眾而同於俗。今不稱九 天之頂,則言黃泉之底,是兩末之端議,何可以公論 乎?夫橘柚冬生,而人曰「冬死,死者眾」;薺麥夏死,人曰 「夏生,生者眾。」江河之回曲,亦時有南北者,而人謂江 河東流;攝提鎮星,日月東行,而人謂星辰日月西移 者,以大氐為本。北人有知利者,而人謂之駤;越人有 重遲者,而人謂之訬,以多者名之。若夫堯眉八彩,九 竅通洞,而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舜二瞳子,是謂 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禹耳參漏,是謂大通;興利 除害,疏河決江。文王四乳,是謂大仁;天下所歸,百姓 所親。皋陶馬喙,是謂至信;決獄明白,察於人情。禹生 於石,契生於卵,史皇產而能書,羿左臂修而善射。若 此九賢者,千歲而一出,猶繼踵而生。」今無五聖之天, 奉四俊之才,難欲棄學而循性,是謂猶釋船而欲蹍 水也。夫純鉤《魚腸》,劍之始下型,擊則不能斷,刺則不 能入,及加之砥礪,摩其鋒請幫助識別此字。則水斷龍舟,陸剸犀甲。 明鏡之始,下型矇然,未見形容。及其粉以元錫,摩以 白旃,鬢眉微毫,可得而察。夫學亦人之砥錫也,而謂 「學無益者,所以論之過。知者之所短,不若愚者之所 修;賢者之所不足,不若眾人之有餘。」何以知其然?夫 宋畫吳冶,刻刑鏤法,亂修曲出,其為微妙,堯舜之聖 不能及。蔡之幼女,衛之稚質,「梱纂組,雜奇彩,抑黑質, 揚赤文,禹湯之智不能逮。夫天之所覆,地之所載,包 於六合之內,託於宇宙之閒,陰陽之所生,血氣之精, 含牙戴角,前爪後距,奮翼攫肆,蚑行蟯動之蟲,喜而 合,怒而鬥,見利而就,避害而去」,其情一也。雖所好惡, 其與人無以異。然其爪牙雖利,筋骨雖彊,不免制於 人者,知不能相通,才力不能相一也,各有其自然之 勢,無稟受於外,故力竭功沮。夫鴈順風以愛氣力,銜 蘆而翔以備矰弋,螘知為垤貛,貉為曲穴,虎豹有茂 草,野彘有艽莦,槎櫛堀虛連比以像宮室,陰以防雨, 景以蔽日,此亦鳥獸之所以知求合於其所利。今使 人生於辟陋之國,長於窮簷漏室之下,長無兄弟,「少 無父母,目未嘗見禮節,耳未嘗聞先古,獨守專室而 不出門,使其性雖不愚,然其知者必寡矣。昔者蒼頡 作書,容成造曆,胡曹為衣,后稷耕稼,儀狄作酒,奚仲 為車。此六人者,皆有神明之道,聖智之跡」,故人作一 事而遺後世,非能一人而獨兼有之,各悉其知,貴其 所欲達,遂為天下備。今使六子者易事而明,弗能見 者何?萬物至眾而知不足以奄之。周室以後,無六子 之賢而皆修其業,當世之人,無一人之才而知其六 賢之道者何?教順施續,而知能流通。由此觀之,學不 可已,明矣。今夫盲者,目不能別晝夜,分白黑,然而搏 琴撫絃,參彈復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絃。使 未嘗鼓瑟者,雖有離朱之明,攫掇之捷,猶不能屈伸 其指。何則?服習積貫之所致。故弓待檠而後能調,劍 待砥而後能利。玉堅無敵,鏤以為獸,首尾成形礛!請幫助識別此字。 「之功,木直中繩,揉以為輪,其曲中規,檃括之力,唐碧 堅忍之類,猶可刻鏤揉以成器用,又況心意乎?」且夫 精神,滑淖纎微,倏忽變化,與物推移,雲蒸風行,在所 設施。君子有能精搖摩監,砥礪其才,自試神明,覽物 之博,通物之壅,觀始卒之端,見無外之境,以逍遙徜 佯於塵埃之外,超然獨立,卓然離世,此聖人之所以 「游心若此,而不能閑居靜思,鼓琴讀書,追觀上古及 賢士大夫學問講辨,日以自娛,蘇援世事,分白黑利 害,籌策得失,以觀禍福,設儀立度,可以為法則。窮道 本末,究事之情,立是廢非,明示後人。死有遺業,生有 榮名,如此者,人才之所能逮。然而莫能至焉者,偷慢 懈惰,多不暇日之故。夫瘠地之民,多」有心者,勞也;沃 地之民,多不才者,饒也。由此觀之,知人無務,不若愚而好學。自人君公卿至於庶人,不自彊而功成者,天 下未之有也。《詩》云:「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此之 謂也。名可務立,功可彊成。故君子積志委正,以趣明 師;勵節亢高,以絕世俗。何以明之?昔者《南策》疇恥聖 道之獨,亡於己身,淬霜露欶蹻。請幫助識別此字。跋涉山川,冒蒙荊 棘,百舍重胼,不敢休息。南見老聃,受教一言,精神曉 泠,鈍聞條達,欣然七日不食,如饗太牢。是以明照四 海,名施後世;達略天地,察分秋毫,稱譽葉語,至今不 休。此所謂名可彊立者。吳與楚戰,莫囂大心,撫其御 之手曰:「今日距彊敵,犯白刃,蒙矢石,戰而身死,卒勝 民治,全我社稷,可以庶幾乎?」遂入不返,決腹斷頭,不 旋踵運軌而死。申包胥竭筋力以赴嚴敵,伏尸流血, 不過一卒之才,不如約身卑辭,求救於諸侯。於是乃 裹糧跣走,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谿,游川水,犯津關, 躐蒙籠,蹶沙石,蹠達膝,曾繭重胝,七日七夜,至於秦 庭,鶴跱而不食,晝吟宵哭,面若死灰,顏色黴墨,涕液 交集。以見秦王曰:「吳為封豨修蛇,蠶食上國,虐始於 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茅,百姓離散,夫婦男女,不遑 啟處,使下臣告急。」秦王乃發車千乘,步卒七萬,屬之 子虎踰塞而東,擊吳濁水之上,果大破之,以存楚國。 烈藏廟堂,著於憲法,此功之可彊成者也。夫七尺之 形,心知憂愁勞若膚知,疾痛寒暑,人情一也。聖人知 時之難得,務可趣也,苦身勞形,焦心怖肝,不避煩難, 不違危殆。蓋聞子發之戰,進如激矢,合如雷電,解如 風雨,員之中規,方之中矩,破敵陷陳,莫能壅御,澤戰 必克,攻城必下,彼非輕身而樂死,務在於前,遺利於 後,故名立而不墮,此自強而成功者也。是故田者不 強,囷倉不盈,官御不厲,心意不精,將相不強,功烈不 成,侯王懈惰,後世無名。《詩》云:「我馬維騏,六轡如絲。載 馳載驅,周爰諮謀。」以言人之有所務也,通於物者,不 可驚以怪;喻於道者,不可動以奇;察於辭者,不可燿 以名;審於形者,不可遯以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 今,故為道者必託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亂世 闇主,高遠其所從來,因「而貴之。為學者蔽於論而尊 其所聞,相與危坐而稱之,正領而誦之,此見是非之 分不明。」夫無規矩,雖奚仲不能以定方圓;無準繩,雖 魯般不能以定曲直。是故鍾子期死而伯牙絕絃破 琴,知世莫賞也;惠施死而莊子寢說言,見世莫可為 語者也。夫項託七歲為孔子師,孔子有以聽其言也。 以年之少,為閭丈人說,救敲不給,何道之能明也?昔 者謝子見於秦惠王,惠王說之,以問唐姑梁,唐姑梁 曰:「謝子山東辯士,固權說以取少主」,惠王因藏怒而 待之,後日復見,逆而弗聽也。非其說異也,所以聽者 易。夫以徵為羽,非絃之罪;以甘為苦,非味之過。楚人 有烹猴而召其鄰人,以為狗羹也,而甘之。後「聞其猴 也,據地而吐之,盡瀉其食。此未始知味者也。邯鄲師 有出新曲者,託之《李奇》,人皆爭學之,後知其非也,而 皆棄其曲。此未始知音者也。鄙人有得玉璞者,喜其 狀以為寶而藏之,以示人,人以為石也,因而棄之。此 未始知玉者也。故有符於中,則貴是而同今古;無以 聽其說,則所從來者,遠而貴」之耳。此和氏之所以泣 血於荊山之下。今劍或絕側羸文,齧缺卷銋,而稱以 頃襄之劍,則貴人爭帶之。琴或撥剌枉橈,闊解漏越, 而稱以楚莊之琴,則側室爭鼓之。苗山之鋋,羊頭之 銷,雖水斷龍舟,陸剸兕甲,莫之服帶。山桐之琴,澗梓 之腹,雖鳴廉修營唐牙,莫之鼓也。通人則不然,服劍 者期於銛利,而不期於墨陽莫邪。乘馬者,期於千里, 而不期於驊騮綠耳;鼓琴者,期於鳴廉修營,而不期 於濫脅號鐘;誦《詩》《書》者,期於通道略物,而不期於《洪 範》《商頌》。聖人見是非,若白黑之於目辨,清濁之於耳 聽。眾人則不然,中無主以受之,譬若遺腹子之上隴, 以禮哭之而無所歸心。故夫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 能知之;玉石之相類者,唯良工能識之;書傳之微者, 唯聖人能論之。」今取新聖人書,名之孔墨,則弟子句 指而受者必眾矣。故美人者,非必西施之種;通士者, 不必孔墨之類。曉然意有所通於物,故作書以喻意, 以為知者也。誠得清明之士,執元鑑於心,照物明白, 不為古今易意,攄書明指以示之,雖闔棺亦不恨矣。 昔晉平公令官為鐘,鐘成而示師曠,師曠曰:「鐘音不 調。」平公曰:「寡人以示工,工皆以為調,而以為不調,何 也?」師曠曰:「使後世無知音者則已,若有知音者,必知 鐘之不調。」故師曠之欲善調鐘也,以為後世之有知 音者也。三代與我同行,五伯與我齊智。彼獨有聖智 之實,我曾無有閭「里之聞,窮巷之知」者何?彼并身而 立節,我誕謾而悠忽。今夫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若 使之銜腐鼠,蒙蝟皮,衣豹裘,帶死蛇,則布衣韋帶之 人過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嘗試使之施芳澤,正 娥眉,設笄珥,衣阿錫,曳齊紈,粉白黛黑,佩玉環,揄步 雜芝若籠蒙目視,冶由笑,目流眺,口曾撓,奇牙出靨。 請幫助識別此字。搖,則雖王公大人有嚴志頡頏之行者,無不憚悇

癢心而悅其色矣。今以中人之才,蒙愚惑之智,被汙
考證
辱之行,無本業所修,方術所務,焉得無有睥面掩鼻

之容哉?今鼓舞者繞身若環,曾撓摩地,扶旋猗那,動 容轉曲,便媚擬神,身若秋葯被風,髮若結旌,騁馳若 請幫助識別此字。「《木熙》者,舉梧檟據句,枉蝯自縱。」好茂葉,龍夭矯,燕 枝拘,援豐條,舞扶疏,龍從鳥集,搏援攫肆,蔑蒙踊躍。 且夫觀者,莫不為之損心酸足,彼乃始徐行微笑,被 衣修擢。夫鼓舞者非柔縱,而木熙者非眇勁,淹浸漬 漸,靡使然也。是故生木之長,莫見其益,有時而修;砥 礪䃺監,莫見其損,有時而薄。藜藿之生,蝡蝡然,日加 數寸,不可以為櫨棟。楩柟,豫章之生也,七年而後知, 故可以為棺舟。夫事有易成者名小,難成者功大。君 子修美,雖未有利福,將在後至。故《詩》云:「日就月將,學 有緝熙于光明。」此之謂也。

《泰族訓》

[编辑]

「觀《六藝》之廣崇,窮道德之淵深,達乎無上,至乎無下, 運乎無極,翔乎無形,廣於四海,崇於泰山,富於江河」, 曠然而通,昭然而明,天地之閒無所繫戾,其所以監 觀,豈不大哉!人之所知者淺,而物變無窮。曩不知而 今知之,非知益多也,問學之所加也。夫物常見則識 之,常為則能之,故因其患則造其備,犯其難則得其 便。

大戴禮記

[编辑]

《曾子立事篇》

[编辑]

《曾子》曰:「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彊其所不能,去私欲,從 事於義,可謂學矣。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 辟,易者弗從,唯義所在。日旦就業,夕而自省思,以歿 其身,亦可謂守業矣。君子學必由其業,問必以其序, 問而不決,承閒觀色而復之,雖不說,亦不彊爭也。君 子既學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也;既習之」, 患其無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貴其 能讓也。君子之學,致此五者而已矣。

《勸學》

[编辑]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水則 為冰,而寒於水;木直而中繩,輮而為輪,其曲中規,枯 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是故不升高山,不知天之 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道,不 知學問之大也。於越戎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 者,教使之然也。是故木從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 博學,知日參己焉,故知明則行無過。《詩》云:「嗟爾君子, 無恆安息。靖恭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咎。」孔子曰:「吾嘗終日思 矣,不如須臾之所學;吾嘗跂而望之,不如升高而博 見也。升高而招,非臂之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非 聲加疾也,而聞者著。假車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海。君子之性非異也,而 善假於物也。南方有鳥,名曰蒙鳩,以羽為巢,編之以 髮,繫之葦苕,風至苕折,子死卵破,巢非不完也,所繫 者然也。西方有木,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 上,西臨百仞之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 中,不扶自直,蘭氏之「根,懷氏之苞,漸之滫。」夫君子不 近,庶人不服,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是故君子靖 居恭學,修身致志,處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僻邪 而通中正也。物類之從,必有所由;榮辱之來,各象其 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殆教亡身,禍災乃作。彊自取 折,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布薪若一火就燥, 平地「若一水就濕」,草木疇生,禽獸群居,物各從其類 也。是故正鵠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 成蔭而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是故言有召禍,行有 招辱,君子慎其所立焉。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 川,蛟龍生焉;積善成德,神明自傳,聖心備矣。是故不 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 躒,不能千里;駑馬無極,功在不舍楔而舍之。朽木不 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鏤。夫蟥無爪牙之利,筋脈之彊, 上食晞土,下飲黃泉者,用心一也;蟹二螯八足,非蛇 蛆之穴,而無所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憤憤之志 者,無昭昭之明;無綿綿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岐塗 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 聽而聰,騰蛇無足而騰,鼫鼠五伎而窮。《詩》云:『鳲鳩在 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若結 兮。君子其結於一也。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魚出聽;伯 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夫聲無細而不聞,行無隱而不 形,玉居山而木潤,淵生珠而岸不枯。為善而不積乎, 豈有不至哉』?」孔子曰:「野哉!君子不可以不學,見人不 可以不飾。不飾無貌,無貌不敬,不敬無禮,無禮不立。 夫遠而有光者,飾也;近而逾明者,學也。譬之如洿邪, 水潦灟焉,莞蒲生焉。從上觀之,誰知其非源泉也。珠 者,陰之陽也,故勝火;玉者,陽之陰也,故勝水。其化如 神,故天子藏珠玉,諸侯藏金石,大夫畜犬馬,百姓藏 布帛。不然,則強者能守之,知者能秉之,賤其所貴,而 貴其所賤,不然,矜寡孤獨不得焉。」子貢曰:「君子見大 川必觀,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與之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仁。其流行庳下 倨句皆循其理,似義;其赴百仞之谿不疑,似勇;淺者 流行,深淵不測,似智;弱約危通」,似「察」;「受惡不讓」似貞; 「苞裹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必出」、「量必平」似正; 「盈不求概」,似厲;「折必以東西」似意。「是以見大川必觀 焉。」

劉向說苑

[编辑]

《建本》

[编辑]

人之幼穉?童蒙之時,非求師正,本無以立身全性。夫 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 皆知以食愈饑,莫知以學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 於學問,以修其性。今人誠能砥礪其材,自誠其神明, 睹物之應,通道之要,觀始卒之端,覽無外之境,逍遙 乎無方之內,彷徉乎塵埃之外,卓然獨立,超然絕世, 「此上聖之所遊神也。然晚世之人,莫能閒居心思,鼓 琴讀書,追觀上古友賢大夫,學問講辯,日以自虞,疏 遠世事,分明利害,籌策得失,以觀禍福,設義立度,以 為法式,窮追本末,究事之情,死有遺業,生有榮名,此 皆人材之所能建也。然莫能為者,偷慢懈惰,多暇日 之故也,是以失本而無名。」夫學者,崇名立身之本也。 儀狀齊等而飾貌者好,質性同倫而學問者智。是故 砥礪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詩》《書》辟立,非我也,而 可以厲心。夫問訊之士,日夜興起,厲中益知,以分別 理。是故處身則全,立身不殆。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 榮名,而不好問訊之道,則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 以立軀也?騏驥雖疾,「不遇伯樂不致千里;干將雖利, 非人力不能自斷焉;烏號之弓雖良,不得排檠不能 自任;人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聖。水積成川,則蛟 龍生焉;土積成山,則豫樟生焉;學積成聖,則富貴尊 顯至焉。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臺廟之榱,非一木之 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故曰:訊問者,智之本;思 慮者」,智之道也。《中庸》曰:「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 恥近乎勇。」積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學者,所以反 情治性,盡才者也;親賢學問,所以長德也;論交合友, 所以相致也。《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謂也。 《孟子》曰:「人知糞其田,莫知糞其心。糞田莫過利苗得 粟。」糞心易行而得其所欲,何謂糞心?博學多聞。何謂 《易》行一性止淫也。

子思曰:「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吾嘗幽處而 深思,不若學之速;吾嘗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見。故 順風而呼,聲不加疾而聞者眾;登丘而招,臂不加長 而見者遠。故魚乘於水,鳥乘於風,草木乘於時。 孔子曰:『鯉。君子不可以不學,見人不可以不飾。不飾 則無根,無根則失理,失理則不忠,不忠則失禮,失禮 則不』」立。夫遠而有光者,飾也;近而逾明者,學也。 《公扈子》曰:「有國者不可以不學。《春秋》,生而尊者驕,生 而富者傲,生而富貴,又無鑑而自得者鮮矣。《春秋》,國 之鑑也。」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 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 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 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河間獻王曰:「湯稱學聖王之道者,譬如日焉;靜居獨 思,譬如火焉。夫捨學聖王之道,若捨日之光,何乃獨 思若火之明也?可以見小耳,未可用大知,惟學問可 以廣明德慧也。」

甯越,中牟鄙人也,苦耕之勞,謂其友曰:「何為而可以 免此苦也?」友曰:「莫如學,學二十年,則可以達矣。」甯越 曰:「請十五歲,人將休,吾將不休;人將臥,吾不敢臥。」十 三歲學,而周威公師之。夫走者之速也,而過二里止; 步者之遲也,而百里不止。今甯越之材而久不止,其 為諸侯師,豈不宜哉!

王符潛夫論

[编辑]

《讚學》

[编辑]

天地之所貴者人也,聖人之所尚者義也,德義之所 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學問也。雖有至聖,不生而 智;雖有至材,不生而能。故《志》曰:「黃帝師風后,顓頊師 老彭,帝嚳師祝融,堯師務成,舜師紀后,禹師墨如,湯 師伊尹,文武師姜尚,周公師庶秀,孔子師老聃。」若此 言之而信,則人不可以不就師矣。夫此十一君者,皆 上聖也,猶待學問,其智乃博,其德乃碩,而況於凡人 乎?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欲宣其義,必先 讀其智。《易》曰:「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是以 人之有學也,猶物之有治也。故夏后之璜,楚和之璧, 雖有玉璞卞和之資,不琢不錯,不離礫石。夫瑚簋之 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蠶繭之絲耳。使巧 倕加繩墨而制之以斤斧,女工加五色而制之以機 杼,則皆成宗廟之器,黼黻之章,可著於鬼神,可御於 王公。而況君子敦貞之質,察敏之才,攝之以良朋,教

之以明師,文之以禮樂,導之以《詩》《書》,讚之以《周易》,明
考證
之以《春秋》,其不有濟乎?《詩》云:「顧彼鶺鴒,載飛載鳴。我

日斯邁,而月斯征。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是以君子 終日乾乾。進德修業者,非直為博己而已也。蓋乃思 述祖考之令問,而以顯父母也。孔子曰:「吾嘗終日不 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耕也,餒在其中;學 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箕子陳六極,《國風》 歌《北門》,故所謂不憂貧也。豈好貧而弗之憂耶?蓋志 有所專,昭其重也。是故君子之求豐厚也,非為嘉饌 美服淫樂聲色也,乃將以底其道而邁其德也。夫道 成於學而藏於書,學進於振而廢於窮,是故董仲舒 終身不問家事,景君明經年不出戶庭,得銳精其學 而顯昭其業者,家富也。富佚若彼,而能勤精若此者, 材子也。倪寬賣力於都巷,匡衡自鬻於保徒者,身貧 也。貧阨若彼,而能進學若此者,秀士也。當世學士恆 以萬計,而究塗者無數十焉,其故何也?其富者,則以 賄玷精,貧者則以乏易計,或以喪亂期其年歲,此其 所以逮初喪功而及其童蒙也。是故無董景之才,倪 匡之志,而欲強捐家出身,曠日師門者,是必無幾矣。 夫此四子者,耳目聰明,忠信廉勇,未必無儔也,而及 其成名立績,德音令問不已,而有所以然。夫何故哉? 徒以其能自託於先聖之典經,結心於夫子之遺訓 也。是故造父疾趨,百步而廢,使託乘輿,坐致千里;水 師泛軸,解維則溺,自託舟楫,坐濟江河。是故君子者, 性非絕世,善自託於物也。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 明智有相萬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 也。君子之性,未必盡照,及學也,聰明無蔽,心智無滯, 前紀帝王,顧定百世,此則道之明也,而君子能假之 以自彰爾。夫是故道之於心也,猶火之於人目也,中 穽深室,幽黑無見,及設盛燭,則百物彰矣。此則火之 燿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則為明矣。天地之「道,神 明之為,不可見也。學問聖典,心思道術,則皆來睹矣。」 此則道之材也,非心之明也,而人假之,則為己知矣。 是故索物於夜室者,莫良於火;索道於當世者,莫良 於典。典者,經也,先聖之所制,先聖得道之精者,以行 其身,欲賢人自勉以入於道。故聖人之制《經》以遺後 賢也,譬猶巧倕之為規矩準繩,「以遺後工也。」昔倕之 巧,目茂方圓,心定平直,又造規繩矩墨以誨後人。試 使奚仲、公班之徒,釋此四度,而傚倕自制,必不能也。 凡工妄匠,執規秉矩,錯準引繩,則巧同於倕也。是倕 以心來制規矩,往合倕心也。故度之工幾於倕矣。先 聖之智,心達神明,性直道德,又造經典以遺後人。試 使賢人君子,釋於學問,抱質而行,必弗具也。及使從 師就學,按經而行,聰達之明,德義之理,亦庶矣。是故 聖人以其心來就經典,往合聖心,故修經之賢德近 於聖矣。《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日就月將,學有緝 熙于光明。」是故凡欲顯勳績,揚光烈者,莫良於學矣。

《釋難》

[编辑]

孔子曰:「『耕也,餒在其中;學也,祿在其中』。敢問今使舉 世之人,釋耨耒而程相群,於學何如?」潛夫曰:「善哉問! 君子勞心,小人勞力,故孔子所稱謂君子爾。今以目 所見,耕,食之本也;以心原道,即學又耕之本也。」

黃憲外史

[编辑]

《論學》

[编辑]

韓王好《淮南之學》,問於《徵君》曰:「《淮南》之學,其博於孔 子乎?」徵君曰:「臣未之敢聞也。」韓王曰:「昔有東方之客 曰無閭生,七歲而雋,讀書於無閭之岳,容若處女,東 人皆以為玉魄也。寡人覯之問以學,其言曰:『臣有《淮 南》之學而去其智,則善矣,是以寡人好之。夫無閭生 學於無閭,必其以孔子為師也,而乃稱《淮南》之學,可 謂不博於孔子乎』?」徵君對曰:「無閭生即臣之弟子李 元也,今從臣於王之國,臣聞其以庖希之學孔子之 道而宗之,若淮南則固蔑之矣,何取於博?」韓王軒然 仰笑而墮冠,曰:「徵君果以無閭生為弟子耶?寡人親 聘之,以論古學。」徵君曰:「王雖得無閭生,不能用也。」韓 王於是益遇無閭生。無閭生謂韓王曰:「王何忘臣之 言乎?」韓王曰:「何為其然也?」無閭生曰:「昔者王以《淮南》 之事問臣,臣曰:『淮南,漢之宗室也。讀書三壁,文如貫 虹,然卒以滅身而亡國。此非君臣之義不明也,由學 博而貪生,智陋而昧時勢也。若《淮南》之學,博而約於 衷,騁而歸於性,成章而潤於質,則令名昭揚而可以 帝漢矣。不然,亦足以』」延子孫而光輔乎漢室,於今猶 賴焉。此臣之昔日之論也,而王忘之,非所謂善用其 言者也。昔有越人行舟而遇低梁,望之乃石梁也,溢 於潮梁,不沒者三尺,舟不得進。越人鑿其梁,力竭而 斃,頃之潮涸,後有涉梁者,又待潮而不進,有漁者曰: 「子何不踰梁而待潮乎?若不踰梁而待,是使越人笑 於梁,烏得為善用其舟乎?今王用臣之言,而復為越 人鑿梁之計,謂其賢於鴟夷而忽漁者之論也,臣竊 惑焉。」韓王《拊髀》歎曰:「善乎,子之諷也,寡人將委心於 子矣。」

==荀悅申鑒==

《雜言篇》

[编辑]

或問曰:「君子曷敦乎學?」曰:「生而知之者寡矣。學而知 之者寡矣。悠悠之民,泄泄之士,明明之治,汶汶之亂, 皆學廢興之由。敦之不亦宜乎!」

徐幹中論

[编辑]

《治學》

[编辑]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沒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學也。 學也者,所以疏神達思,怡情理性,聖人之上務也。民 之初載,其矇未知,譬如寶在於元室,有所求而不見, 白日照焉,則群物斯辨矣。學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 立教官,掌教國子。教以六德,曰智、仁、聖、義、中、和;教以 六行,曰孝、友、睦、婣、任、恤;教以六藝,曰禮、樂、射、御、書、數。 三教備而人道畢矣。學猶飾也。器不飾則無以為美 觀;人不學則無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經人倫,為 美觀故可以供神明。故《書》曰:「若作梓材,既勤樸斲,惟 其塗丹雘。」夫聽黃鍾之聲,然後知擊缶之細;視袞龍 之文,然後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後知不學之 困。故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 故所由來則杳然其遠,以其難而懈之,誤且非矣。《詩》 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學之謂也。倦立而思遠,不 如速行之必至也;矯首而徇飛,不如循雌之必獲也; 孤居而願智,不如務學之必達也。故君子心不苟願, 必以求學;身不苟動,必以從師;言不苟出,必以博聞。 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繼也。孔子曰:「弗學何以行? 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謂師人矣。馬雖有逸足, 而不閑輿,則不為良駿;人雖有美質,而不習道,則不 為君子。故學者求習道也,若有似乎畫采。元黃之色 既著,而純皓之體斯亡。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歟?子夏 曰:「日習則學不忘,自勉則身不墮。亟聞天下之大言 則志」益廣。故君子之於學也,其不懈猶上天之動,猶 日月之行,終身亹亹,沒而後已。故雖有其才而無其 志,亦不能興其功也。志者,學之師也;才者,學之徒也。 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是以為之者億 兆,而成之者無幾,故君子必立其志。《易》曰:「君子以自 強不息。大樂之成,非取乎一音;嘉膳之和」,非取乎一 味,聖人之德非取乎一道。故曰「學者所以總群道也。」 群道統乎己心,群言一乎己口。唯所用之,故出則元 亨,處則利貞,默則立象,語則成文。述千載之上,若共 一時,論殊俗之類,若與同室,度幽明之故,若見其情, 原治亂之漸,若指已效。故《詩》曰:「學有緝熙于光明」,其 此之謂也。夫獨思則滯而「不通,獨為則困而不就,人 心必有明焉,必有悟焉,如火得風而炎熾,如水赴下 而流速。故太昊觀天地而畫八卦,燧人察時令而鑽 火,帝軒聞鳳鳴而調律,倉頡視鳥跡而作書,斯犬聖 之學乎神明,而發乎物類也。賢者不能學於遠,乃學 於近,故以聖人為師。」昔顏淵之學聖人也,聞一以知 十;子貢聞「一以知二」,斯皆觸類而長之,篤思而聞之 者也。非唯賢者學於聖人,聖人亦相因而學也。孔子 因於文、武,文武因於成湯,成湯因於夏后,夏后因於 堯舜,故《六籍》者,群聖相因之書也。其人雖亡,其道猶 存。今之學者,勤心以取之,亦足以到昭明而成博達 矣。凡學者大義為先,物名為後,大義舉而物名「從之。」 然鄙儒之博學也,務於物名,詳於器械,考於詁訓,摘 其章句,而不能統其大義之所極,以獲先王之心,此 無異乎女史誦《詩》,內豎傳令也。故使學者勞思慮而 不知道,費日月而無成功,故君子必擇師焉。

劉勰新論

[编辑]

《崇學》

[编辑]

「至道無言」,非立言無以明其理;「大象無形,非立象無 以測其奧。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學不傳。 未有不因學而鑒道,不假學以光身者也。」夫繭繰以 為絲,織為縑紈,繢以黼黻,則王侯服之;人學為禮儀, 雕以文藻,世人榮之。繭之不繰,則素絲蠹於筐籠;人 之不學,則才智腐於心胸。海蚌未剖,則明珠不顯;崑 「竹未斷,則鳳音不彰,性情未鍊,則神明不發。譬諸金 木,金性苞水,木性藏火,故鍊金則水出,鑽木而火生。 人能務學鑽鍊其性,則才慧發矣。」青出於藍,而青於 藍,染使然也;冰生於水,而冷於水,寒使然也;鏡出於 金,而明於金,瑩使然也。「生而同聲,長而異語」,教使然 也。「山抱玉而草木潤焉,川貯珠而岸不枯焉,口納滋 味而百節肥焉,心受典誥而五性通焉。故不登峻岑, 不知天之高;不瞰深谷,不知地之厚;不游六藝,不知 智之深。遠而光華者,飾也;近而愈明者,學也。故吳簳 質勁,非筈羽而不美;越劍性利,非淬礪而不銛;人性 懁慧,非積學而不成。沿淺以及深,披闇而睹明。不可 以傳聞稱,非得以汎」濫善也。夫還鄉者心務見家,不 可以一步至也;慕學者情纏典索,不可以一讀能也。 故為山者,基於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 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靈珠如豆,不見其長,疊 歲而大;鐃舌如指,不覺其損,累時而折。懸巖滴溜,終

能穿石。規車牽索,卒至斷軸。水非石之鑽,繩非木之
考證
鋸。然「而斷穿者,積漸之所成也。耳形完而聽不聞者,

聾也;目形全而視不見者,盲也。人性美而不監道者, 不學也。」耳之初窒,目之始昧,必不恡百金,逆醫千里。 人不涉學,猶心之聾盲不知,遠祈明師以攻心術,性 之蔽也。故宣尼臨沒,手不釋卷;仲舒垂卒,口不輟誦。 有子惡臥,自碎其掌;蘇生患睡,親錐其股。以聖賢之 性,猶好學無倦,矧!庸人而可怠哉。

《專學》

[编辑]

「學者出於心,心為身之主,耳目候於心。若心不在學, 則聽誦不聞,視簡不見。如欲鍊業,必先正心,而後理 義入焉。夫兩葉掩目,則冥默無睹,雙珠填耳,必寂寞 無聞。葉作目蔽,珠為耳鯁,二關外擁,視聽內隔,故其 宜也。而離婁察秋毫之末,不聞雷霆之聲;季子聽清 角之韻,不見嵩岱之形。視不關耳而耳不見,聽不關 目,而目不聞」者,何也?心溺秋毫,意入清角故也。是以 心駐於目,必忘其耳,則聽不聞。心駐於耳,必遺其目, 則視不見也。使左手畫方,右手畫圓,令一時俱成,雖 執規矩之心,迴剟劂之心,而不能者,由心不兩用,則 手不並運也。《奕秋》,通國之善奕也。當奕之思,有吹笙 過者,傾心聽之,將圍未圍之際,問以《奕道》,則不知也。 非奕道暴深,情有蹔闇,笙猾之也。《隸首》天下之善算 也。當算之時,有鳴鴻過者,彎弧擬之,將發未發之閒, 問以三五,則不知也。非三五難算,意有暴昧,鴻亂之 也。《奕秋》之奕,隸首之算,窮微盡數,非有差也。然而心 在笙鴻,而奕敗算撓者,是心不專一,游情外務也。瞽 無目而耳不可以察,專於聽也;聾無耳而目不可以 聞,專於視也。以瞽聾之微,而聽察聰明審者,用心一 也。夫蟬難取而黏之如掇卷,耳易採而不盈輕筐,是 故學者必精勤專心以入於神。若心不在學而強諷 誦,雖入於耳而不諦於心。譬若聾者之歌,效人為之, 無以自樂,雖出於口則越散矣。

王通中說

[编辑]

《天地篇》

[编辑]

子曰:「君子之學進於道,小人之學進於利。」

《禮樂篇》

[编辑]

程元曰:「夫子之成也,吾儕慕道久矣,未嘗不充欲焉。 遊夫子之門者,未有問而不知,求而不給者也。《詩》云: 『實獲我心』。蓋天啟之,非積學能致也。」子聞之曰:「元!汝 知乎哉?天下未有不學而成者也。」

《立命篇》

[编辑]

門人問姚義:「孔庭之法,曰《詩》曰《禮》,不及四經,何也?」姚 義曰:「嘗聞諸夫子矣:《春秋》斷物,志定而後及也;《樂》以 和,德全而後及也;《書》以制法,從事而後及也;《易》以窮 理,知命而後及也。故不學《春秋》,無以主斷;不學《樂》,無 以知和;不學《書》,無以議制;不學《易》,無以通理。四者非 具體不能及,故聖人後之,豈養蒙之具邪?」或曰:「然則 《詩》《禮》何為而先也?」義曰:「夫教之以《詩》,則出辭氣斯遠 暴慢矣。約之以禮,則動容貌斯立威嚴矣。度其言,察 其志,考其行,辨其德,志定則發之以《春秋》,於是乎斷 而能變。德全則導之以樂,於是乎和而知節。可從事 則達之以《書》,於是乎可以立制;知命則申之以《易》,於 是乎可以盡性。若驟而語《春秋》,則蕩」志輕義;驟而語 《樂》,則喧德敗度;驟而語《書》,則狎法;驟而語《易》,則玩神。 是以聖人知其必然,故「立之以宗,列之以次。先成諸 己,然後備諸物;先濟乎近,然後形乎遠。亶其深乎!亶 其深乎?」子聞之曰:「姚子得之矣。」

韓昌黎集

[编辑]

《進學解》

[编辑]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于 勤,荒于嬉;行成於思,毀于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 張,拔去兇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 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 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 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 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 《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 纂言者必鉤其元,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 晷,恆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可謂勤矣。觝排異端,攘 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 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 可謂有勞矣。沈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 家。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 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莊》《騷》,太史所 錄,子雲、相如,同工異曲。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 肆其外矣。少始知學,勇於敢為,長通於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 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暫為御史,遂竄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冬煖而兒 號寒,年豐而妻啼饑,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 而反教人為?」先生曰:「吁,子來!前夫大木為杗,細木為 桷,欂櫨侏儒。」請幫助識別此字。「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 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登明選公,雜進巧 拙,紆餘為妍,卓犖為傑,較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 之方也。「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下,卒老於 行。荀卿守正,大論是弘,逃讒於楚,廢死蘭陵。是二儒 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入聖域,其遇於 世何如也?」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言雖多而不 要其中,文雖奇而不濟於用,行雖修而不顯於眾。猶 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 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窺《陳編》以盜竊。然而聖 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動而得謗,名亦 隨之,投閑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財賄之有亡,計班 資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謂「詰 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 豨苓」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