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第157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五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一百五十七卷目錄
任道部總論三
性理大全三〈朱子 陸九淵 真德秀 許衡 吳澄〉
讀書錄〈道統 諸儒〉
學行典第一百五十七卷
任道部總論三
[编辑]性理大全三
[编辑]《朱子》
[编辑]屏山劉氏作《元晦字詞》曰:「木晦於根,春容曄敷;人晦 於身,神明內腴。昔者曾子稱其友曰:『有若無,實若虛』。 不斥厥名,而傳於書,雖百世之遠。揣其氣象,知顏如 愚。自諸子言志,回欲無伐,一宣於言,終身弗越。陋巷 闇然,其光烈烈。從事於茲,惟參也無慚。貫道雖一,省 身則三。來輔孔門,翱翱兩驂。學的欲正,吾知斯之為」 指南。惟先吏部,文儒之粹。彪炳育珍,又華其繼,來茲 講磨,融融熹熹,真聰廓開,如源之方駛。望洋渺瀰,光 我縮氣。古人不云乎,「純亦不已。」子德不日新,則時予 之恥。勿謂此耳,充之益充。借曰合矣,宜養於蒙。言而 思毖,動而思躓,凜乎惴惴,惟顏曾是畏。
延平李氏,與其友羅《博文書》曰:「元晦進學甚力,樂善 畏義,吾黨鮮有。晚得此人商量,所疑甚慰。」又云:「此人 極穎悟力行,可畏,講學極造其微處辨論,某因此追 求有所省。渠所論難處,皆是操戈入室,須從原頭體 認來,所以好說話。某昔於羅先生得入處,後無朋友, 幾放倒了。得渠如此,極有益。渠初從謙開善處下工 夫來,故皆就裡面體認。今既論難,見儒者路脈,極能 指其差誤之處。自見羅先生來,未見有如此者。」又云: 「此子別無他事,一味潛心於此。初講學時,頗為道理 所縛,今漸能融釋,於日用處一意下工夫,若於此漸 熟,則體用合矣。此道理全在日用處熟,若靜處有而 動處無,即非矣。」
「朱子自題畫像曰:『從容乎禮法之場,沈潛乎仁義之 府』。是予蓋將有意焉,而力莫能與也。佩先師之格言, 奉前烈之遺矩,惟闇然而日修,或庶幾乎斯語。」 勉齋黃氏曰:「先生自少勵志聖賢之學,自韋齋得中 原文獻之傳,聞河、洛之學,推明聖賢遺意,日誦《大學》 《中庸》,以用力於致知、誠意之地。先生早歲已知其說 而心」好之。韋齋病且亟,屬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劉致 中、屏山劉彥沖三人,吾友也。學有淵源,吾所敬畏。吾 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聽,則吾死不憾矣。」先生 既孤,則奉以告三君子而稟學焉。時年十有四,慨然 有求道之志,博求之經傳,遍交當世有識之士,雖釋 老之學,亦必究其歸趣,訂其是非。延平於韋齋為同 門友。先生歸自同安,不遠數百里,徒步往從之。延平 稱之曰:「樂善好義,鮮與倫比。」又曰:「穎悟絕人,力行可 畏。」其所論難,體認切至。自是從遊累年,精思實體,而 學之所造者益深矣。其為學也,窮理以致其知,反躬 以踐其實。居敬者,所以成始成終也。謂致知不以敬, 則昏惑紛擾,無以察義理「之歸;躬行不以敬,則怠惰 放肆無以致義理之實。持敬之方,莫先主一。」既為之 箴以自儆,又筆之書,以為《小學》《大學》皆本於此。終日 儼然,端坐一室,討論典則,未嘗少輟。自吾一心一身, 以至萬事萬物,莫不有理。存此心於齊莊靜一之中, 窮此理於學問思辨之際,皆有以見其所當然而不 容已,與其「所以然而不可易。然充其知而見於行者, 未嘗不反之於身也。不睹不聞之前,所以戒謹者愈 嚴愈敬;隱微幽獨之際,所以省察者愈精愈密。思慮 未萌而知覺不昧,事物既接而品節不差,無所容乎 人欲之私,而有以全乎天理之正。不安於偏見,不急 於小成,而道之正統在是矣。」其為道也,有太極「而陰 陽分,有陰陽而五行具。稟陰陽之氣以生,則太極之 理各具於其中。天所賦為命,人所受為性,感於物為 情,統情性為心。根於心則為仁義禮智之德,發於情 則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端,形於身則為手足耳 目口鼻之用,見於事則為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 之常。求諸人則人之理不異於己,參諸物則物之理 不異於人。」貫徹古今,充塞宇宙,無一息之閒斷,無一 毫之空闕,莫不析之,極其精而不亂,然後合之,盡其 大而無遺。先生之於道,可謂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 聖人而無疑矣。故其得於己而為德也,以一心而窮 造化之原,盡性情之妙,達聖賢之蘊;以一身而體天 地之運,備事物「之理,任綱常之責,明足以察其微,剛 足以任其重,弘足以致其廣,毅足以極其常。其存之 也虛而靜,其發之也果而確。其用事也應事接物而 不窮,其守之也歷變履險而不易,本末精粗不見其 或遺,表裡初終不見其或異。至其養深積厚,矜持者純熟,嚴厲者和平,心不待操而存,義不待索而精,猶」 以為義理無窮,歲月有限,常歉然有不足之意,蓋有 日新又新,不能自已者,而非後學之所可擬議也。其 可見之行,則修諸身者:「其色莊而言厲,其行舒而恭, 其坐端而直。」其閒居也,未明而起,深衣幅巾方履,拜 於家廟以及先聖,退坐書室,几案必正,書籍器用必 整。其飲食也,羹食行列有定位,匕箸「舉措有定所。倦 而休也;瞑目端坐,休而起也;整步徐行,中夜而寢,既 寢而寤,則擁衾而坐,或至達旦。」威儀容止之則,自少 至老,祁寒盛暑,造次顛沛,未嘗有須臾之離也。行於 家者,奉親極其孝,撫下極其慈,閨庭之閒,內外斬斬, 恩義之篤,怡怡如也。其祭祀也,事無巨細,必誠必敬; 小不如儀,則終日不樂;已祭無違禮,則油然而喜。死 喪之際,哀戚備至;飲食衰絰,各稱其情;賓客往來,無 不延遇;稱家有無,常盡其懽。於親故,雖疏遠必致其 愛;於鄉閭雖微賤必致其恭。吉凶慶弔,禮無所遺;賙 卹問遺,恩無所闕。其自奉則衣取蔽體,食取充腹,居 室取足以障風雨,人不能堪,而處之裕如也。若其措 諸事業,則州縣之施設,立朝之言論,經綸規畫,正大 宏偉,亦可概見。雖達而行道,不能施之一時,然退而 明道,足以傳之萬代。謂聖賢道統之傳散在方冊,聖 賢之旨不明,則道統之傳始晦。於是竭其精力以研 窮聖賢之經訓,於《大學》《中庸》則補其闕遺,別其次第, 綱領條目,粲然復明;於《語》《孟》則深原當時答問之意, 使讀而味之者如親見聖賢而面命之。於《易》與《詩》,則 求其本義,攻其差失,深得古人遺意於數千載之上。 凡數經者,見諸傳註,其關於天命之微,人心之奧,入 德之門,造道之閾者,既以極深研幾,探賾索隱,發其 旨趣而無所遺矣。至於一字未安,一詞未備,亦必沈 潛反復,或達旦不寐,或累「日不倦,必求其當而後已。 故章旨字義,至微至細,莫不理明辭順,易知《易》行,於 《書》則疑今文之艱澀,反不若古文之平易;於《春秋》則 疑聖心之正大,決不類傳註之穿鑿,於《禮》則病。王安 石廢罷《儀禮》,而傳記獨存於樂,則閔後世律尺既亡, 而清濁無據。」是數經者,亦嘗討論本末,雖未能著為 成書,然其大旨固已獨得之矣。若「歷代史記」,則又攷 論西周以來至於五代,取司馬公編年之書,緝以《春 秋》紀事之法,綱舉而不繁,目張而不紊,國家之理亂, 君臣之得失,如指諸掌。周、程、張、邵之書所以繼孔、孟 道統之傳,歷時未久,微言大義,鬱而不章,先生為之 裒集發明,而後得以盛行於世。《太極先天圖》精微廣 博,不可涯涘,為之解剝條畫,而後天地本原,聖賢蘊 奧,不至於泯沒。程、張門人祖述其學,所得有淺深,所 見有疏密。先生既為之區別,以悉取其所長,至或識 見小偏,流於異端者,亦必研窮剖析,而不沒其所短。 南軒張公、東萊呂公同出其時,先生以其志同道合, 樂與之友。至或識見小異,亦必講磨辨難,以一其歸。 至若求道而過者,病傳註誦習之煩,以為「不立文字 可以識心見性,不假修為可以造道入德。」守虛靈之 識而昧天理之真,借儒者之言以文佛、老之說。學者 利其簡便,詆訾聖賢,捐棄經典,猖狂叫呶,側僻固陋, 自以為悟。立論愈下者,則又崇獎漢、唐,比附三代,以 便其計功謀利之私。二說並立,高者陷於空無,下者 溺於卑陋,其害豈淺哉?先生力排之,俾不至亂吾道 以惑天下,於是學者靡然向之。教人以《大學》《語》《孟》《中 庸》為入道之序,而後及諸經。以為不先乎《大學》,則無 以提綱挈領而盡《語》《孟》之精微;不參之《論》《孟》,則無以 融會貫通,而極《中庸》之旨趣。然不會其極於《中庸》,則 又何以建立大本,經綸大經,而讀天下之書,論天下 之事哉?其於讀《書》也,必使之辨其音釋,正其章句,玩 其辭,求其義,研精覃思以究其所難,平心易氣以聽 其所自得。然為己務實,辨別義利,「毋自欺,謹其獨」之 戒,未嘗不三致意焉,蓋亦欲學者窮理反身,而持之 以敬也。從遊之士,迭誦所習,以質其「疑。意有未喻,則 委曲告之而未嘗倦;問有未切,則反覆戒之而未嘗 隱。務學篤則喜見於言,進道難則憂形於色。講論經 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雖疾病支離,至諸生問辨,則 脫然沈痾之去體。一日不講學,則惕然常以為憂。」摳 衣而來,遠自川蜀,文辭之傳,流及海外,至於邊裔,亦 知慕其道,竊聞其起「居,窮鄉僻壤,家蓄其書,私淑諸 人者,不可勝數。先生既沒,學者傳其書,信其道者益 眾,亦足以見理義之感於人者深矣。」繼往聖將微之 緒,啟前賢未發之幾,辨諸儒之得失,闢異端之訛謬, 明天理,正人心,事業之大,又孰有加於此者?至若天 文、地志,律曆兵機,亦皆洞究淵微。文詞字畫,騷人才 士,疲精竭神,嘗病其難。至先生未嘗用意,而亦皆動 中規繩,可為世法。是非資稟之異,學行之篤,安能事 事物物,各當其理而造其極哉?學修而道立,德成而 行尊,見之事業者又如此。秦漢以來,迂儒曲學,既皆 不足以望其藩牆,而近代諸儒有志乎孔、孟、周、程之 學者,亦豈能以造其閫域哉?嗚呼!是殆天「所以相斯文焉,篤生哲人,以大斯道之傳也。」道之正統,待人而 後傳。自周以來,任傳道之責,得統之正者不過數人, 而能使斯道章章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 後,曾子、子思繼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後,周、 程、張子繼其絕,至先生而始著。蓋千有餘年之閒,孔、 孟之徒所以推明是道者,「既以煨燼殘闕,離析穿鑿, 而微言絕矣。周、程、張子崛起於斯文湮塞之餘,人心 蠹壞之後,扶持植立,厥功偉然,未及百年,駮尤甚。」 先生出,而自周以來聖賢相傳之道,一旦豁然,如日 月中天,昭晰呈露。先生平居惓惓,無一念不在於國, 聞時政之闕失,則戚然有不豫之色。語及國勢之未 振,則感慨以「至泣下。然謹難進之禮,則一官之拜,必 抗章而力辭;厲易退之節,則一語不合,必奉身而亟 去。其事君也,不貶道以求售;其愛民也,不徇俗以苟 安。」故其與世動輒齟齬。自筮仕以至屬纊,五十年閒, 歷仕四朝,仕於外者僅九考,立於朝者四十日,道之 難行也如此。然紹道統,立人極為萬世宗師,則不以 用舍為加損也。
果齋李氏曰:「先生之道之至,原其所以臻斯域者無 他焉,亦曰『主敬以立其本,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 其實』。而敬者又貫通乎三者之閒,所以成始而成終 也。故其主敬也,一其內以制乎外,齊其外以養其內。 內則無二無適,寂然不動,以為酬酢萬變之主;外則 儼然肅然,終日若對神明,而有以保固其中心之所」 存。及其久也,靜虛動植,中一外融,而人不見其持守 之力,則篤敬之驗也。其窮理也,虛其心,平其氣,字求 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乎後,未通乎此 則不敢志乎彼,使之意定理明而無躁易凌躐之患, 心專慮一而無貪多欲速之蔽。始以熟讀使其言皆 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 自表而究裡,自流而愬源,索其精微,若別黑白,辨其 節目,若數一二,而又反覆以涵泳之,切己以體察之, 必若先儒所謂「沛然若河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 釋,怡然理順」,而後為有得焉。若乃立論以驅率聖言, 鑿說以妄求新意,或援引以相糾紛,若假借以相混 惑,麤心浮氣,意象匆「匆,常若有所迫逐,而未嘗徘徊 顧戀,如不忍去,以待其浹洽貫通之功,深以為學者 之大病。不痛絕乎此,則終無入德之期。」蓋自孔、孟以 降千五百年之閒,讀書者眾矣,未有窮理若此其精 者也。先生天資英邁,視世之所屑者不啻如草芥,翛 然獨與道俱,卓然獨與道立,固已迥出庶物之表。及 夫理「明義精,養深積盛,充而為德行,發而為事業,人 之視之,但見其渾灝磅礡,不可涯涘,而莫知為之者。」 又曰:「先生入以事君,則必思堯舜其君;出以治民,則 必欲堯舜其民。言論風旨之所傳,政教條令之所布, 固皆可為世法。而其考諸先儒而不繆,建諸天地而 不悖,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則以訂正」群書立為 準則,使學者有所據依循守,以入於堯、舜之道。此其 勳烈之尤彰明盛大者。《語》《孟》二書,世所誦習,為之說 者亦多,而析理未精,《釋言》未備。《大學》《中庸》至程子始 表章之。然《大學》次序不倫,闕遺未補;《中庸》雖為完篇, 而章句渾淪,讀者亦莫知其條理之燦然也。先生蒐 輯先儒之說而斷以己意,「彙別區分,文從字順,妙得 聖人之本旨,昭示斯道之標的。」又使學者先讀《大學》 以立其規模,次及《語》《孟》以盡其蘊奧,而後會其歸於 《中庸》尺度權衡之既定,由是以窮諸經,訂群史,以及 百氏之書,則將無理之不可精,無事之不可處矣。又 嘗集《小學》使學者得以先正其操履;集《近思錄》使學 者得以先識其門庭,羽翼四子,以相左右。蓋此六書 者,學者之飲食裘葛,準繩規矩,不可以須臾離也。聖 人復起,不易斯言矣。其於《易》也,推卦畫之本體,辨三 聖之旨歸;專主筮占,而實該萬變,以還潔淨精微之 舊。其於《詩》也,深玩辭氣,而得詩人之本意;盡削《小序》, 以破後儒之臆說;妄言美刺,悉就芟夷,以復溫柔敦 厚之教。其於禮也,則以《儀禮》為經,而取《禮記》及諸經 史書所載有及於禮者,皆以附於本經之下,具列註 疏諸儒之說,補其闕遺而析其疑晦,雖不克就,而宏 綱大要固已舉矣。謂書之出於口授者多艱澀,得於 壁藏者反平易,學者當沈潛反覆於其《易》,而不必穿 鑿附會於其難。謂《春秋正義》《明道》,尊王賤霸,尊君抑 臣,內夏外裔,乃其大義;而以爵氏名字、日月土地為 褒貶之例,若法家之深刻,乃傳者之鑿說。謂「《周官》編 布周密,周公運用天理熟爛之書,學者既通,四子又 讀,一經而遂學焉,則所以治國平天下者思過半矣。」 謂《通鑑》編年之體近古,因就繩以策牘之法,以綱提 其要,以目紀其「詳。綱倣《春秋》而兼採群史之長,目放 《左氏》而稽合諸儒之粹。褒貶大義,凜乎烈日秋霜,而 繁簡相發,又足為史家之軌範。」謂諸子百家,其言多 詭於聖人,獨韓子論性,專指五常,最為得之。因為之 考訂其集之同異,以傳於世。而屈原忠憤,千古莫白, 亦頗為發明其旨。樂律久亡,清濁無據,亦嘗討論本「末,探測幽眇,雖未及著為成書」,而其大旨固已獨得 之矣。若夫析世學之謬,辨異教之非,擣其巢穴,砭其 隱微,使學者由於大中至正之則,而不躓於荊棘擭 阱之塗,摧陷肅清之功,固非近世諸儒所能髣髴其 萬一也。自夫子設教洙、泗,以「博文約禮」授學者,顏、曾、 思、孟相與守之,未嘗失墜。其後正學不傳,士各以意 為學。其騖於該洽者,既以聞見積累自矜,而流於泛 濫駁雜之歸,其溺於徑約也。又謂「不立文字可以識 心見性,而陷於曠蕩空虛之域。」學者則知所傳矣,亦 或悅於持敬之約,而憚於觀理之煩。先生身任道統, 而廣覽載籍,先秦古書,既加考索,歷代《史記》、國朝典 章,以及今古儒生學「士之作,靡不遍觀,取其所同而 削其不合,稽其實用而翦其煩蕪,參伍辨證,以扶經 訓而詰其舛差,秋毫不得遁焉。數千年閒,世道學術、 議論、文詞之變,皆若身親歷於其閒而耳接目睹焉 者。」大本大根,固以上達,直遂柯葉散殊,亦皆隨其所 至。究其所窮,條分派別,經緯萬端,本末巨細,包羅囊 括,無所遺漏。故所釋諸書,悉有依據,不為臆度料想 之說。外至文章字畫,亦皆高絕一世。蓋其包涵停蓄, 溥博淵泉,故其出之者自若是其無窮也。學者據經 辨疑,隨問隨析,固皆極其精要。暇而辨難古今,其應 如響,愈扣愈深,亹亹不絕。及詳味而細察之,則皆融 貫於一理而已矣。嘗有言曰:「學者望道未見,固必即 《書》以窮理;苟有見焉,亦當攷諸書,有所證驗而後實, 有所裨助而後安。不然,則德孤而與枯槁寂滅者無 以異矣,潛心大業何有哉?矧自周衰教失,禮樂養德 之具一切盡廢,所以維持此心者,惟有《書》耳。謂可躪 躒經傳,遽指為糟粕而不觀乎?要在以心體之,以身 踐之,而勿以空言視之而」已矣。以是存心,以是克己, 仁豈遠乎哉?至於晚歲,德尊言立,猶以義理無窮,歲 月有限,歉然有不足之意。洙泗以還,博文約禮,兩極 其至者,先生一人而已。先生教人,規模廣大,而科級 甚嚴,循循有序,不容躐等凌節而進。至於切己務實, 辨別義利,「毋自欺,謹其獨」之戒,未嘗不丁寧懇到,提 耳而極言之,每誦南軒張公「無所為而然」之語,必三 嘆焉。晚見諸生繳繞於文義之閭,深慮斯道之無傳, 始頗指示本體,使深思而自得之,其望於學者益切 矣。嗚呼!道之在天下,未嘗亡也。而統之相傳,苟非其 人,則不得而與。自孟子沒千有餘年,而後周、程、張子 出焉,歷時未久,浸失其真。及先生出,而後合濂溪之 正傳,紹鄒、魯之墜緒,前聖後賢之道,該遍全備,其亦 可謂盛矣!蓋昔者《易》更三古而混於八索,《詩》《書》繁亂, 禮、樂散亡,而莫克正也。夫子從而贊之、定之、刪之、正 之,又作《春秋》,《六經》始備,以為萬世道德之宗主。秦火 之餘,六經既已灰燼,諸儒各以己見妄穿鑿為說,未 嘗有知道者也。周、程、張子,其道明矣,然於《經》言未暇 釐正,一時從遊之士,或昧其旨,遁而入於異端者有 矣。先生於是考訂訛謬,探索深微,總裁大典,勒成一 家之言。仰包上古之載籍,下採近世之文獻,集其大 成,以定萬世之法。然後斯道復明,如日中天,有目者 皆可睹也。夫子之經,得先生而正;夫子之道,得先生 而明。起斯文於「將墜,覺來裔於無窮,雖與天壤」俱敝 可也。
吳氏壽昌曰:先生每觀一水一石,一草一木,稍清陰 處,竟日目不瞬。飲酒不過兩三行,又移一處。大醉則 趺坐高拱,經史子集之餘,雖記錄雜說,舉輒成誦,微 醺則吟哦古文,氣調清壯。某所聞見,則先生每愛誦 屈原《楚騷》、孔明《出師表》、淵明《歸去來辭》,并杜子美數 詩而已。
北溪陳氏曰:「先生道巍而德尊,義精而仁熟。立言平 正,溫潤清巧,的實,徹人心,洞天理,達群哲,會百聖,粹 乎洙、泗、伊、洛之緒。凡曩時有發端而未竟者,今悉該 且備;凡曩時有疑辨而未瑩者,今益信且白。宏綱大 義,如指諸掌,掃千百年之謬誤,為後學一定不易之 準則。辭約而理盡,旨明而味深。而其心度澄朗,瑩無」 渣滓;工夫縝密,渾無隙漏。尤可想見於詞氣閒。故孔、 孟、周、程之道,至先生而益明。所謂「主盟斯世」,獨推先 生一人而已。
鶴山魏氏曰:「天生斯民,必有出乎其類者為之君師, 以任先覺之責。然而非一人所能自為也。必並生錯 出,交修互發,然後道章而化成。是故有堯、舜,則有禹、 皋陶;有湯、文,則有伊尹、萊朱、太公望、散宜生;各當其 世,觀其會通,以盡其所當為之分。然後天降以位,人 極以立,萬世之標準以定。雖氣數詘信之不齊,而天」 之愛人,閱千古如一日也。自比閭接授之法壞,射飲 讀法之禮無所於行,君師之材移於孔子,則又有冉、 閔、顏、曾群弟子左右羽翼之,微言大義,天開日揭,萬 物咸睹。自孔子沒,則諸子已有不能盡得其傳者,於 是子思、孟子又為之闡幽明微,著嫌辨似,而後孔氏 之道歷萬古而無弊。嗚呼!是不曰「天之所命,而誰為 之?秦漢以來,諸儒生於籍去《書》焚、師異指殊之後,不惟孔道晦蝕,孟氏之說亦鮮知之。千數百年閒,何可 謂無人?則往往孤立寡儔,唱焉莫之和也,絕焉莫之 續也。乃至國朝之盛,南自湖、湘,北至河洛,西極關輔, 地之相去,何啻千餘里,而大儒輩出,聲應氣求,若合 符節,曰極,曰『誠』」,曰仁,曰「道」,曰「忠」,曰「恕」,曰「性命」,曰「氣質」, 曰「天理人欲」,曰「陰陽鬼神」,若此等類,凡皆聖門講學 之樞要,而千數百年習浮踵漏,莫知其說者,至是脫 然如沈痾之開,大寐之醒。至於呂、謝、游、楊、尹、張、侯、胡 諸儒,切磋究之,分別白之,亦幾無餘蘊矣。然而絕之, 久而復之,難傳者寡,而咻者眾也。朱文公先生始以 彊志博見,凌高厲空,自受學延平李先生,退然如將 弗勝。於是斂華就實,反博歸約。迨其蓄久而思渾,資 深而行熟,則貫精粗,合內外群獻之精蘊,百家之異 指,條分縷析,如示諸掌。張宣公、呂成公同心協力,以 閑先聖之道,而僅及中身,論述靡竟,惟先生巍然獨 存。中更學禁,自信益篤。蓋自《易》《詩》《中庸》《大學》《論語》《孟 子》,悉為之推明演繹,以至《三禮》《孝經》,下迨屈、韓之文, 周、程、張、邵之書,司馬氏之史,先生之言行,亦各為之 論著。然後帝王經世之規,聖賢新民之學,粲然中興。 學者習其讀,推其義,則知三才之本,道器一致。幽探 乎無極,太極之妙,而實不離乎匹夫匹婦之所知;大 至於位天地,育萬物,而實不外乎「暗室屋漏」之無愧。 蓋至近而遠,至顯而微,非若棄倫絕學者之慕乎高, 而譁世取寵者之安於卑也。猗其盛歟!嗚呼!帝王不 作而洙泗之教興,微孟子吾不知大道之與異端,果 孰為勝負也。聖賢既熄而關洛之學興,微朱子亦未 知聖傳之與俗學,果孰為顯晦也。韓子謂孟子之功 不在禹下,予謂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
《陸九淵》
[编辑]朱子曰:「陸子靜說,只是一心,一邊屬人心,一邊屬道 心。那時尚說得好。在。 子靜說『克己復禮』,云:『不是克 去己私利欲之類,別自有箇克處,又卻不肯說破。某 嘗代之下語云:『不過是要言語道斷,心行路絕』耳』。」因 言:「此是陷溺人之深坑,學者切不可不戒。」 問:「子靜 不喜人說性。」曰:「怕只是自理會,不曾分曉,怕人問難。 又長」大了不肯與人商量,做一截截斷了。然學而不 論性,不知所學何事? 某向與子靜說話,子靜以為 意見。某曰:「邪意見不可有,正意見不可無。」子靜說「此 是閒議論。」某曰:「閒議論不可議論,合議論則不可不 議論。」又曰:「『《大學》不曾說無意而說誠意。若無意見,將 何物去擇乎?《中庸》將何物去察邇言?《論語》無意』,只是 要無私意。若是正意,則不可無。」又曰:「他之無意見,則 是不理會理,只是胡撞將去。若無意見,成甚麼樣人 在這裡?」 問:「告子『不得於言,勿求於心』。」曰:「子靜不著 言語,其學正似告子,故常諱這些子。」又問:「陸嘗云:『人 不惟不知孟子高處,也不知告子高處』。」曰:「試說看。陸 只鶻突說過。」又曰:「陸子靜說:告子也高,也是他尚不 及告子,告子將心硬制得不動,陸遇事未必皆能不 動。 向來見子靜與王順伯論佛云:『釋氏與吾儒所 見亦同,只是義利公私之閒不同』。此說不然。如此,卻 是吾儒與釋氏同一箇道理。若是同時,何緣得有義 利不同?只彼源頭便不同。吾儒萬理皆實,釋氏萬理 皆空。」又曰:「他尋常要說『集義所生者』,其徒包敏道至 說成『襲義而取』,卻不說『義集而取之』,他說如何?」陳正 淳曰:「他說須是實得。如『義集,只是強探力取』。」曰:「謂如 人心,知此義理,行之得宜,固自內發。人性質有不同, 或有魯鈍,一時見未到得別人說出來,反之於心,見 得為是而行之,是亦內也。人心所見不同,聖人方見 得」盡。今陸氏只是要自渠心裡見得底,方謂之內。若 別人說底,一句也不是,才是別人說出,便指為義外。 如此乃是告子之說。如「生而知之」與「學而知之」,「困而 知之」,「安而行之」,與「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及其知之 行之,則一也。豈可一一須待自我心而出,方謂之內! 所以指文義而求之者,皆不為內。故自家才見得如 此,便一向執著,將聖賢言語便亦不信,更不去講貫, 只是我底是,其病痛只在此。只是專主生知安行,而 學知以下一切皆廢,又只管理會一貫。理會一,且如 一貫只是萬理一貫,無內外本末、隱顯精粗,皆一以 貫之。此正同歸殊途,百慮一致,無所不備。今卻不教 人恁地理會,卻只尋箇一,不知去那裡討頭處。 子 靜之學,看他千般萬般,病只在不知有氣稟之雜,把 許多麤惡底氣都做心之妙理,合當恁地,自然做將 去。向在鉛山,得他書云:「看見佛之所以與儒異者,止 是他底全是利,吾儒止是全在義。」某答他云:「公亦只 見得第二著。看他意,只說吾儒絕斷得許多利欲,便 是千了百」當,一向任意做出,都不妨。不知初自受得 這氣稟不好,今才任意發出許多不好底,也只都做 好商量了,只道這是胸中流出自然天理,不知氣有 不好底夾雜在裡,一齊滾將去,道害事不害事!看子 靜書,只見他許多粗暴底意思可畏。其徒都是這樣, 才說得幾句,便「無大無小,無父無兄。」只我胸中「流出底是天理,全不著得些工夫。看來這錯處只在不知 有氣稟之性。」 或問:「象山說:『克己復禮』,不但只是說 克去那利欲忿懥之私。只是有一念要做聖賢,便不 可。」曰:「聖門何嘗有這般說話!人要去學聖賢,此是好 底念慮,有何不可!若以為不可,則堯舜之兢兢業業, 周公之思兼三王,孔子之好古敏」求顏子之有為,若 是孟子之願學,孔子之念,皆當克去矣。看他意思,只 是禪。誌公云:「『不起纖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他 只是要如此,然豈有此理!」又曰:「子靜說話,常是兩頭, 明中閒暗。」或問:「暗是如何?」曰:「是他那不說破處。他所 以不說破,便是禪家。所謂『鴛鴦繡出從君看,莫把金 鍼度與人』。他禪家」自愛如此。子靜說良知「良能四端」 等處,且成片舉似《經》語,不可謂不是。但說人便能如 此,不假修為存養,此卻不得。譬如旅寓之人,自家不 能送他回鄉,但與說云「伱自有田有屋」,大段快樂,何 不便回去?那人既無資送,如何便回去得?又如脾胃 傷弱,不能飲食之人,卻硬要將飯將肉塞入他口,不 問他喫得與喫不得,若是一頓便理會得,亦豈不好? 然非生知安行者,豈有此理?便是生知安行,也須用 學。大抵子思說率性,孟子說存心養性,大段說破。夫 子更不曾說,只說孝弟忠信篤敬。蓋能如此,則道理 便在其中矣。 子靜云:「涵養是主人翁,省察是奴婢。」 陳正己力排其說,曰:「子靜之說無定,常,要云:『今日之 說自如此,明日之說自不如此』。大抵他只要拗,才見 人說省察,他便反而言之,謂須是涵養。若有人向他 說涵養,他又言『須是省察以勝之』。自渠好為呵佛罵 祖之說,致令其門人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問:「象 山道當下便是。」曰:「看聖賢教人,曾有此等語。無聖人 教人,皆從平實地上做去,所」謂「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須是先克去己私,方得。孟子雖云「人皆可以為堯舜, 也。」須是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方得。聖人告 顏子以「克己復禮」,告仲弓以「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 承大祭」,告樊遲以「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告子張以 「言忠信,行篤敬。」這箇是說甚麼話!又平時告弟子,也 須道是「『學而時習,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又豈曾說箇 當下便是底語!大抵今之為學者有二病:一種只當 下便是底,一種便是如公平日所習底,卻是這中閒 一條路,不曾有人行得。而今人既不能知,但有聖賢 之言可以引路。聖賢之言分分曉曉,八字打開,無些 子回互隱伏說話。」 因說子靜云:「這箇只爭些子,纔 差了便如此,他只是差過去了。更有一項,卻是不及, 若使過底拗轉來卻好,不及底趲向上去卻好。只緣 他纔高了便不肯下,纔不及了便不肯向上。過底便 道只是就過裡面求箇中,不及底也道只就不及裡 面求箇中。初閒只差了些子,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 里』。」又曰:「『某看近日學問,高者便說做天地之外去,卑 者便只管陷溺;高者必入於佛老,卑者必入於管商, 定是如此,定是如此。 陸氏會說,其精神亦能感發 人,一時被他聳動底,亦便清明。只是虛,更無底簟。思 而不學則殆』,正謂無底簟,便危殆也。『《山上有木,漸》,君 子以居賢德善俗,有階梯而進,不患不到。今其徒往 往進時甚銳,然其退亦速。纔到退時,便如墜千仞之 淵』。」 問子靜《君子喻於義口義》。曰:「子靜只是拗。伊川 云:『惟其深喻,是以篤好』。子靜必要云:『好後方喻』。看來 人之於義利,喻而好者多,若全不曉,又安能好?然好 之則喻矣。畢竟伊川說占得多。」
《真德秀》
[编辑]勉齋黃氏曰:「《西山》在朝,屢進危言,力扶大義,公論藉 以開明,善類為之踊躍。」
吳郡李氏曰:「子朱子沈潛乎性命,而發越乎詞章。先 生心得其傳,洋洋乎翰墨,沈潛乎仁義,所入雖不同, 其見於道一也。子朱子之道不盡行於時,故私淑諸 其徒。先生之道方大顯於世,蓋將公利澤於民物,所 遭雖不同,其衣被萬世亦一也。」
邵菴虞氏曰:先生《大學衍義》之書,本諸聖賢之學,以 明帝王之治,據已往之跡,以待方來之事,慮周乎天 下,憂及乎後世,君人之軌範,蓋莫備於斯焉。董仲舒 曰:「人主而不知《春秋》,前有讒而不知,後有賊而不見。」 此雖未敢上比於《春秋》,然有天下國家者,誠反覆於 其言,則治亂之別,得失之故,情偽之變,其殆庶幾無 隱者矣。
《史傳》云:「自韓𠈁胄立偽學之名以錮善類,凡近世大 儒之書,皆顯禁以絕之。」德秀晚出,獨慨然以斯文自 任,講習而服行之。黨禁既開,而正學遂明於天下,後 世多其力也。
《許衡》
[编辑]牧菴姚氏曰:「先生之學,一以朱子之言為師,窮理以 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始而行其家,中而及之人。故 於魏、於輝、於秦,摳衣其門,所在林立,盛德之聲,昭聞 於時。官諸胄學,其教人入德之門,始惟由小學,而《四 書》講貫之精,而後進於《易》《詩》《書》《春秋》。耳提面命者,莫不以孝弟忠信為本,四方化之,雖吏為師,刀筆筐篋」 之流,父以之訓其子,兄以之勗其弟者,亦惟以是為 先語。述作固不及朱子之富,而扶植人極,開世太平 之功,無慚德焉。
耶律氏有尚曰雪齋姚樞隱蘇門,傳伊洛之學於南 士趙復仁甫先生,即詣蘇門訪求之,得伊川《易傳》、晦 菴《論》《孟集註》《大學》《中庸章句》《或問》《小學》等書,讀之深 有默契,於中遂一一手寫以還。聚學者謂之曰:「昔所 授受,殊孟浪也。今始聞進學之序,若必欲相從,當悉 棄前日所學章句之習,從事於小學,灑掃應對,以為 進學之基。不然,則當求他師。」眾皆唯。遂悉取向來簡 帙焚之,使無大小,皆自小學入。先生亦旦夕精讀不 輟,篤志力行,以身先之,雖隆寒盛暑,不廢也。 先生 自得伊、洛之學,冰釋理順,美如芻豢。嘗謂:「終夜以思, 不知手之舞,足之蹈。」 先生天資弘毅,卓然有守,其 恭儉正直,出於天性,雖艱危窮阨之際,所守益堅,而 好學不倦,聞一善言,見一善行,不啻飢渴,於名利紛 華,畏若探湯,誠心自然,人皆信之。建元以來,十被召 旨,未嘗不起,然則不肯枉尺直尋而去。每入對,則眾 皆注意而聽之,衛士或舉手加額曰:「是欲澤被生民 者也。」
圭齋歐陽氏曰:「先生自謹獨之功,充而至於天德王 道之蘊,故告世祖治天下之要,惟曰王道。及問其功, 則曰三年有成。是以啟沃之際,務以堯舜其君、堯舜 其民為己任,由其真積力久,至誠交孚,言雖剴切,終 無以忤。至於其身之進退,則凜若萬夫之勇,何可以 利祿誘而威武屈也?晚年義精仁熟,躬備四時,道出 萬物之表。無事而靜,則太空晴雲舒卷自如;應物而 動,則雷雨滿盈,草木甲拆。事至而不凝,事過而無跡。 四方之人聞之而知敬,望之而知畏,親之而知愛,遠 之而知慕。求其所以然,則惟見其胸中磅礡浩大,人 欲淨盡,天理流行,動靜語默,無往而非,斯道之著形 也。」又曰:「先生天資之高,固得不傳之」妙於聖賢之遺 言,然淳篤似司馬君實,剛果似張子厚,光霽似周茂 叔,英邁似邵堯夫,窮理致知,擇善固執似程叔子、朱 元晦。至於體用兼該,表裡洞徹,超然自得於「不動而 敬、不言而信」之域者,又有濂、洛數君子所未發者焉。 宜夫「抗萬鈞之勢而道不危,擅四方之名而行無毀 也。」
邵菴虞氏曰:「南北未一,許文正公先得朱子之書,伏 讀而深信之,持其說以事世祖,而儒者之道不廢,許 公實啟之。是以世祖以來,不愛名爵以起天下之處 士,雖所學所造,各有以自見,其質諸聖賢而不悖、俟 乎百世而不惑者,論者尚歉然也。」
陳氏剛曰:「魏國文正公出」,學者翕然師之,其學尊信 朱子,而濂、洛之道益明,使天下之人,皆知誦習程、朱 之書以至於今者,公之力也。
《吳澄》
[编辑]邵菴虞氏曰:「孟子沒千五百年而周子出。河南兩程 夫子為得其傳,時則有若張子,精思以致其道,其迥 出千古,則又有邵子焉。邵子之學既無傳,而張子之 歿,門人往往卒業於程氏。程門學者,篤信師說,各有 所奮力,以張皇斯道。奈何世運衰微,民生寡佑,而亂 亡隨之矣。悲夫!斯道之南,豫章、延平,高明純潔,又得」 朱子而屬之百有餘年閒,師弟子之言折衷無復遺 憾。求之書,蓋所謂集大成者。時則有若陸子靜氏,超 然有得於《孟子》「先立乎其大者」之旨,其於斯文互有 發明,學者於焉可以見其全體大用之盛。而二家門 人區區異同相勝之淺見,蓋無足論也。先生之生,炎 運垂息。自其髫齔,特異常人。得斷簡於眾遺,發新知 於卓識。盛年英邁自任以天下斯文之重,蓋不可禦 也。摧折窮山,壯志莫遂,艱難避地,垂十數年,其所以 自致於聖賢之道者,日就月將矣。歷觀近代進學之 勇,其孰能過之? 許文正公為祭酒,門人守其法。久 之,寖失其舊,先生繼至,深憫乎學者之日就荒唐,而 徒從事於利誘也,思有「以作新之。」於是六館諸生以 次授業。晝退堂後寓舍,則執經者隨而請問。先生懇 懇循循,其言明白痛切。因其才質之高下,聞見之淺 深而開導誘掖之。使其刻意研窮,以究乎精微之蘊; 反身克治,以踐乎進修之實。講論不倦,每至夜分,寒 暑不廢。於是一時游觀之彥,雖不列在弟子員者,亦 皆有所觀感而興起矣。嘗與人書曰:「天生豪傑之士 不數也。」夫所謂豪傑之士,以其知之過人,度越一世 而超出等夷也。戰國之時,孔子徒黨盡矣,充塞仁義, 若楊、墨之徒,又滔滔也。而孟子生乎其時,獨願學孔 子而卒得其傳。當斯時也,曠古一人而已,真豪傑之 士哉!孟子沒千有餘年,溺於俗儒之陋習,淫於老佛 之異致,無一豪傑之士生於其閒。至於周、程、張、邵,一 時迭出,非豪傑其孰能與於斯乎?又百年,朱子集數 子之大成,則中興之豪傑也,以紹朱子之統自任者, 果有其人乎揭氏徯斯曰:「先生磨研《六經》,疏條百氏,綱明目張,如 禹之治水,雖未獲任君之政,而著書立言,師表百世, 又豈一才一藝」所得並哉?其學之源,則見於《易》《書》《春 秋》《禮記》諸纂言。其學之序,則見於《學基》《學統》諸書。而 深造極詣,尤莫尚於邵子。其所著書及文章皆行於 世。公隱居時,有草屋數閒,程文憲公過而署之曰「草 廬。」 元文敏公明善以學自命,問《易》《詩》《書》《春秋》,歎曰: 「與吳先生言,如探淵海。」
薛瑄讀書錄
[编辑]《道統》
[编辑]道流行於天地閒,即元亨利貞仁義禮智是也。未嘗 有閒斷,但道之托於人者,有絕有續耳。 堯曰「允執 其中」,故言中自堯始。聖賢相傳之道,中而已矣。 韓 子言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之傳,又曰「軻之 死,不得其傳焉」,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又曰「惟孟軻 師子思,而子思之學出於曾子,自孔子沒,獨孟軻氏 之傳為得其宗。」愚謂自秦漢以來,諸儒未有論道統 相傳之詳且正如韓子者。至程、朱論道統之傳,亦主 其說。若韓子所見,誠所謂豪傑之士矣。 春秋之時 有孔子,斯道大明。戰國之時有孟子,斯道有寄。自秦 漢以降,世儒以知謀功利相高,不知道為何物。故韓 子曰:「軻之死不得其傳。」程子曰:「退之必有所見,不知 所傳者為何事。竊謂天命之性,道也。聖賢明此道,行 此道,是以道得其傳。不明不行,則天命之性,雖未嘗 不具於人心,然人既不明不行,則道失其傳矣。 聖 賢萬世所傳之道,只是天命之性,自伏羲、神農、黃帝、 堯、舜、禹、湯、文、武、周、孔、顏、曾、思、孟,以至周、程、張、朱,雖垂 世立教之言有不同,而其理則」豈有異哉? 程子謂: 韓子言所傳者何事?竊謂聖人之心,天理渾全,得其 心斯得其傳矣。 孟子統絕漢唐,閒言道者皆妄也, 韓子亦止能言道之用耳。 孟子之後道不明,只是 性之一字;不明 聖賢相傳之道,盡性而已。 道學 相傳,非有物以相授也。蓋性者萬物之一原,而天下 古今公共之理,即所謂道也。但先覺能明是道,行是 道,得其人而有以覺之,使之明是道,行是道,則道得 傳;無其人,則道失其傳矣。 《孟子》七篇,乃洙泗之正 傳,經千餘載,世儒例以子書視之,而無知之者。獨唐 之韓子,謂孟氏醇乎?醇者也,又曰:「軻之死,不得其傳 焉。」又曰:「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又曰:「孟子之功, 不在禹下。」是則千載之閒,知孟子者,韓子一人而已。 宋之大儒有德業聞望重於一世者,猶擠孟子於《法 言》之後,尚何望於他人耶?惟河南程夫子倡明絕學, 始表章其書,發揮其旨,而一時及門之士,遂相與翕 然服膺其說,天下始曉然知其為洙泗之正傳,而不 敢妄議。至朱子又取程氏及群賢之說,會萃折衷,以 釋其義,與《論語》《大學》《中庸》為四書。由是洙泗之正傳 益以明備千古入道之門,造道之閫,無越於此矣。有 志者尚篤志以求哉! 孔子之道,得孟子而愈尊,程 子之道得朱子而始明。 堯、舜之道,非孔子無以明, 濂、洛之道,非朱子無以發。周子、程子、張子之學,非得 朱子為之發明,後世紛紛,莫知所定論矣。 使堯、舜、 禹、湯、文、武、周、孔、顏、曾、思、孟、周、程、張子之道,昭然明於 萬世,而異端邪說莫能雜者,朱子之功也。韓子謂孟 子之功不在禹下,余亦謂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 道至濂、洛、關、閩而明,今其書雖存,吾不知道之要何 在。 程、朱接孟氏之統,有功於萬世。 二程所以接 孔、孟之傳者,只是進修有序。嘗觀周「子、二程子、張子、 邵子皆與斯道之傳者也,而朱子作《大學》《中庸序》,惟 以二程子繼孟氏之統,而不及三子,何耶?蓋三子各 自為書,或詳於性命、道德、象數之微,有非後學造次 所能窺測。二程子則表章《大學》《中庸》《語》《孟》,述孔門教 人之法,使皆由此而進,自灑掃應對孝悌忠信之常, 以漸及乎精義入神之妙,循循有序,人得而依據。」此 朱子以二程子上繼孔孟之統,而不及三子與?然朱 子於《太極圖》《通書》則尊周子,於《西銘》《正蒙》則述張子, 於《易》則主邵子,又豈不以進修之序當謹守二程之 法,博學之功又當兼攷三子之書耶?及朱子又集《小 學》之書以為大學之基本,註釋《四書》以發聖賢之淵 微,是則繼二程之統者,朱子也。至許魯齋專以《小學》 《四書》為修己教人之法,不尚文辭,務敦實行,是則繼 朱子之統者,魯齋也。
《諸儒》
[编辑]孟子之後,知王霸之分者《董子》。 《董子》曰:「尊孔氏者 黜百家。」若尊孔氏,又信百家,必不能真尊孔氏矣。 漢四百年,識正學者董子。唐三百年,識正學者韓子。
《韓子》氣質,明敏、剛正、樂易、寬厚,皆過於人,但生於
學絕道散之時,無所講明切磋以底大就。使生宋時, 得與道學諸君子游,則其所立當不止是矣。 唐之 韓子,乃孟子以後絕無僅有之大儒。《原道》《原性》篇雖 「博愛三品」之語有未瑩者,然大體明白純正,程子所 深許,朱子又為考正其書,誠非淺末者可得而窺也後學因見朱子兼論其得失,而不知此乃責備賢者 之意,遂妄論前賢,若不屑為者,其可謂不知量也甚 矣! 當《韓子》之時,異端顯行,百家並倡,孰知堯、舜、禹、 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軻為相傳之正統?「又孰知孟軻 氏沒而不得其傳?又孰知仁義道德合而言之,又孰 知人性有五而情有七?又孰知尊孟氏之功不在禹 下?又孰敢排斥釋氏,濱於死而不顧?」若此之類,大綱 大節,皆韓子得之遺經,發之身心,見諸事業,而伊、洛 真儒之所稱許而推重者也。後學因見先儒有責備 之言,遂勦拾其說,妄議韓子,若不足學者。設使此輩 生韓子之時,無先覺以啟其迷,無定論以一其志,吾 見淪於流俗,惑於異端之不暇,又安敢窺韓子之門 牆哉?故論韓子之得失,在周、程、張、朱數君子則可,苟 未及數君子,皆當自責自求,殆未可輕加詆議,以取 僭妄之罪也。 昔周子惟程珦知之,宜其生。二程為 學道之宗也。 理氣豈可圖,而周子圖之,非超然有 得於圖之表者不能知。程子終身不以示人者,其意 微矣。 朱子作《濂溪贊》,其曰「風月無邊」,以言乎遠,則 不禦也;其曰「庭草交翠」,以言乎近則靜而正也。其曰: 「書不盡言,圖不盡意」,此理之微妙,誠有非圖書所能 盡者。 周子之學,當時無知者。《太極圖說通書》傳之 程子,程子以其理微,不以語學者,至朱子始發明之。 然能因朱子之言,以求周子之學者,亦未易得也。 宋道學諸君子,有功於天下萬世,不可勝言。如性之 一字,自孟子以後,荀、揚以來,或以為惡,或以為善惡 混,議論紛然不決,天下學者莫知所從。至於程子「性 即理也」之言出,然後知性本善而無惡。張子氣質之 論明,然後知性有不善者,乃氣質之性,非本然之性 也。由是性之一字大明於世,而無復異議者,其功大 矣。自孟子之後,漢、唐以及五代之閒,異端與「吾道爭 為長雄,至於讀聖人之書,游聖人之門,以儒自鳴者, 猶匍匐而歸之,況其餘乎?」獨唐之韓子,不顧侮笑,力 救其失,而一齊眾楚,猶莫之能勝也。至宋道學諸君 子出,直擣異端之巢穴,辨其毫釐似是之非,由是邪 正之分,昭然若睹黑白,雖未得悉絕其道,無使並行。 然吾道既明如精金,而不得淆以鉛錫,明珠,而不得 混以魚目。彼雖援引比附,亦無自而入也。是以庠序 育才,科舉取士,講學命詞,粹然一出於堯、舜、禹、湯、文、 武、周公、孔子、顏、曾、思、孟之正,絕口於異端之教,是皆 道學諸君子距邪閑正之功也。嗚呼!盛哉! 發明《大 易》象數之原,始於邵子,繼之者朱子也。 周、程、張、朱 有大功於天下萬世,不可勝言。於千餘年俗學異端, 淆亂駁雜中,剔撥出《四書》來表章發明,遂使聖學晦 而復明,大道絕而復續,粲然各為全書,流布四海,而 俗學異端之說,自不得以干正,其功大矣。 濂、洛、關、 閩數君子,雖所學成就不同,要皆有大功於聖門者 也。 朱子之後,大儒真西山《大學衍義》有補於治道。
自朱子沒,而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語文辭之閒,能
因文辭而得朱子之心學者,許魯齋一人而已。 許 魯齋自謂學孔子,觀其去就從容而無所係累,真仕 止久速之氣象也。 許魯齋余誠實仰慕,竊不自揆, 妄為之言曰:「其質粹,其識高,其學純,其行篤,其教人 有序,其條理精密,其規模廣大,其胸次灑落,其志量 弘毅,又不為浮靡無益之言,而有厭文弊從先進之 意。」朱子之後一人而已。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